首页范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十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十篇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26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1

1多元———尽可能地保存各种文化遗产的完整多元是指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文化生态系统内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多元体现为城市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复杂性。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是“历史舞台”和“现实生活”的拼贴,是容纳“永恒的人类生活”的场所。不同历史时期建成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群、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等兼置,也呈现历史变迁的拼贴与嵌入[1]。系统中物种种类越多,其多样性就越突出。多元促使文化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意味着系统的抗干扰、抗入侵能力增强,不易被破坏,也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物种的繁育[2]。因此,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首先要求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只要是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特色的物种都应该列入保护范围,无论物种在系统中的个体数量多少、份额多少。在认真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有价值物种的数量,确定其优势种、稀有种、外来种,尤其要重视保护稀有物种和濒危物种。譬如,故宫是我国封建王朝留存下的唯一完整而规模宏大的宫城,因此“无与伦比”且成为无价之宝。而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处于其环境质量下降、数量锐减的衰退时期,如果不及时抢救则面临这一珍贵建筑类型被城市建设完全蚕食的可能,类似情况在上海里弄建筑、广州骑楼建筑中都存在。保护对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则意味着保护手段、方法的多样和灵活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广泛而内容复杂,不但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问题,还涉及城市拆迁、开发等社会与经济问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求保护途径。在专业技术方面,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城市规划与设计手段;在社会经济方面,需要通过政策法规以引导与规范建设行为,保护城市社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等。实践已经证明,单靠一种保护手段是很难做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与此同时,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也提供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化思路,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应当提倡城市规划理念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反对完全按照某种风格的城市建筑设计,鼓励建筑师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突破创新。

2共生—能存留于生态系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保护有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许多城市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负担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障碍;既有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的主要特征,也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曾遇到的某些现象,交织存在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与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这就要求保护更新策略应当符合中国特色与地域特色,根据我国国情和每个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

3人本主义———使历史社区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人本主义讲求人与物质、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构同源,高度统一于系统中。首先,人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创造者与主宰者。“文化是关于人的一切事物”[7],与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的聚居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史是“人”的社会生活史,历史文化城市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高峰、社会历史文化成就的活范本[8]。文化基因被人类掌握与认可,通过“符号”传承而创造新文化。因此,人是整个城市文化遗传过程的操作者与传播者,人应当成为文化生态系统的看护者,倡导文化生态伦理[9]。人本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全面确定人在城市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文化生态的物质环境同人的行为信息相协调,从而真实反映历史本来面目。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社会生活网络的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护居民就地居住,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异地安置,更不能出现强制拆迁而将原有生活网络摧毁殆尽的局面。

4谋求居住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与稳态更新,以保护其物化基础而为住区邻里的凝聚力提供持续的环境。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文化生态环境中的某些人群,像掌握传统建筑技术的工匠群一旦消失,这门建筑技术就有可能灭绝,对这一人群的关注也是间接挽救了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文化物种。人本主义也意味着人是提升与调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创造的主体,正如伊利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10],昭示出人民大众与城市文化创造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现状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开发者与城市规划建筑师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与创造者,其价值观念、能力水平、素养高低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的优劣,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已经说明这一部分人群的素养有待提高。而且现行的建筑管理机制基本上将城市民众排除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范围之外,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创造,如何让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呈现阶层的专有属性。城市中不同阶层拥有各自文化模式,且对同一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呈现不同特征。譬如,对于一座传统民居的评议,一般居民只看到了建筑形态、装饰、室内陈设等,专业人员不但看到了这些,还领悟到其中反映出的艺术水平、价值取向等。因此,城市保护也需要重视各种有价值的物种。

5系统———使各层级关系的保护成为系统工程城市文化呈现层次丰富和要素多样的开放系统。任何一个城市文化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突出的城市特色,整体大于局部,体现于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又不是其简单叠加,不但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的个性特征,也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征。同时,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呈现结构的层次性,既有主系统又有子系统,既有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文化,也有空间、时间、文脉等结构文化。各种文化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性。物质文化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仅有物质文化而没有价值取向指导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从对文化生态系统的约束与预规角度看,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规范性特征,常通过法律法规、道德观念等奖罚批评与控制文化生态系统,其规范作用往往是主宰性的。“不同的文化之最核心的差别,乃是规范特征之不同”[11]。这表明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观念应该贯穿于全过程。首先应当加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系统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生态保护还需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不但要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也要保护历史街区、空间环境,更需要保护更大范围的城市总体格局与历史城区,保持整个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由此,也需要树立整体性更新理念,老城开发、新建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以保证城市局部开发不是孤立于文化生态系统之外的破坏行为,而是维护与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其次,系统论也推导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最大限度原则,即尽可能扩大城市文化保护范围与保护内容,对于可保可不保的尽量保护。通过科学评价,确定有价值的保护整治部分与无价值的更新改造部分,而不宜完全推倒重建,即使可以保留部分的份额很少,也应该积极纳入新建范围。对于仅存几幢古迹,或者只保留城市空间格局的地段,都尽量纳入保护范围,决不能因为有价值历史信息所剩无几,就放弃保护。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研究是最近数年城市景观生态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城市区域设计,可以在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中起到指导方向和总揽全局的特殊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尝试将景观生态网络与景观生态格局进行融合,创建出理想的景观生态空间模式。根据实际研究与分析,景观生态网络与城市规划设计是构建生态化城市重要的理论实践基础。

一、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及基本形态特征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是一个生态系统空间,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是经过多方环境融合重组后所形成完整的城市系统。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稳定性、协调需求性、高度聚集性的系统特征。

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中,形成网络的重要环节就是结点。当结点处于生态网络向外延伸的源头位置时,会形成具有向外扩散特征的景观生态网络形态;当结点处于生态网络向内部收拢的凝聚位置时,会形成具有向内紧缩特征的景观生态网络形态;树枝状网络形态是因为扩散或聚集的水流而构成,此形态的分支现象频繁出现在基质遇到堵塞的位置,从而导致出现分支状况。直线网络和不规则网络,往往是因为横轴力度柔弱,并同时受到多角度的力量牵制,而形成力量僵持形成的特殊形态。

通过对这一理论获的进一步剖析,经分析表明:分支网络形态和环形网络形态是不同驱动力下的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基于景观形态特征的空间生态网络,根据景观形态特征的分析,学者们总结出八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类型。

①“项链类型”是城市道路、灌木、管线廊道、河流等典型环境的线性模式。

②“图样细胞类型”是构建“项链类型”的区域单元的基本模式。

③“蜘蛛类型”是经由一个中心结点,并且向四周扩散出多条连接线,与附近景观元素组成整体的模式类型。

④“十字架类型”是由四个分散的极性键连接到中心结点的分散性结点。

⑤“卫星类型”是一种独立景观元素构建而成,由一个结点与一条连接线组成的模式类型。

⑥“网络模式类型”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规模景观元素,反复连接后构成的模式类型。在此类型中存在结点所延伸出的连接线数量基本相同的现象。

⑦“枝状类型”是以一处景观元素为中心,通过中心景观元素向两侧分别延伸出不同的连接情况。其中延伸出的一侧,仅与一种景观元素向连接;另一侧延伸出的连接线却同时与数个不同景观元素向连接,形成一种树枝状的网络结构类型。

⑧“刚性多边形类型”是以四个景观元素或更多的元素结点,共同连接在一个结点处,并且形成一种类似多边形的网络结构类型。

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的典型图式

构成城市复杂网络和基础景观元素图示的最基本条件是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形态。在多元化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景观空间,都将想成千差万别的基本结构模式,从而相互融合成为更具复杂性的综合性网络结构模式。

1.市域尺度上的水景树空间生态模式

水景树在空间形态上是枝状模式的典型表现形式;纵向纬度是其主要延伸空间网络的表现形式,水景树的生态模式在空间形态上具有向两个方向展开的特点。

一个方向是生态网络结果形成大范围的区域:水景树通过完整的空间构造,在大范围的区域中保持完善的生态循环布局。利用河流的网络空间,实现对空间范围内的功能性空间进行规划和优化建立。

另一个方向是河流系统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网络:不同的城市都存在不同的河流等级,并且在城市的内部构建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河流水系网络空间。在河流水系对城市空间重新进行分割和规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多样化的镶嵌状态的土地元素,并且在城市功能区的自然空间中奠定最终格局分布。这样的河流系统空间网络,对城市的生态规划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因为土地元素是自然景观的承载体,河流系统空间网络对土地元素的重新规划,实际上也直接将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一次划分梳理。

水景树空间网络,在形成区域生态连接,构建完整生态格局的同时,对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①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保持连续性以及完整性。

②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建设不同程度的生态缓冲区域。

③城市内部各级水系需要与公共休闲空间以及城市防灾避难空间进行连接。

2.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

进行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探究过程中,参考下图有利于进行参考与分析

平原城市半自然景观为主的交叉网络示意图

图中结点分别代表不同景观元素:RV代表河流;F代表农田;H代表灌木S代表森林。在图中,灌木景观元素围成的农田形成典型的蜘蛛空间模式。即图中心位置的F结点所连接形成的空间结构。图中,一个独立的结点H与基质相连接形成孤立的灌木丛;而另一面则出现大面积相互交错形成的灌木丛农田,即F结点形成典型的卫星空间模式。在结点Fp向侧连接的河流与向右侧其它景观元素所相连构成的是枝状空间模式。

通过对图进行分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农田为中心,采用农田、灌木、森林景观元素,借助河流形成的大面积湿地,构建城市与农田的生态通道的方式,来达到城市郊区与主城区的生态缓冲空间上的效果。

3.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

进行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探究过程中,因为岛屿与陆地的自然环境差距巨大,所以岛屿生态空间具有特殊性。在岛屿的特殊生态空间的分析研究中,例如:a与B两个岛屿没有封闭环境的形成,而假设生态网络B的主要通道形成闭合,那么B生态网络空间将逐渐形成C。以C的生态网络为基础机构,通过有效的连接在规划方式,可以将C构建成具有复杂性的生态网络D。在D的基础空间结构上,根据实际情况将廊道分散,分别延伸连接到各个道路,形成整体相互连接的生态网路e。

通过分析,a至e的生态空间改造过程可以得出,在完善岛屿城市的生态网络规划中,要将岛屿中的不同元素结点进行充分的连接,促使岛屿城市的生态空间获得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结语:通过对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及基本形态特征的分析,获得生态网络空间的特点及规律,为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提供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山地城市次级河流;河流生态;生态规划;

山地河流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其河流生态的稳定性远低于同类型的平原河流,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大量河流逐步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因缺乏系统的生态规划策略,造成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如重庆市主城区现有17条次级河流,环境污染严重的有花溪河、梁滩河、清水溪、跳蹬河、朝阳溪、跳墩河六条河流,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加强对山地河流生态环境特点的理解,并推出其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是当前河流生态规划的重中之重。

1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特点和环境现状

1.1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特征

(1)水文及特征:受山地地形地貌的影响,山地河流具有坡降较大、断面相对狭窄、流速快、汇流历时短而水量集中、流量与水位变幅很大且季节性明显等主要水文特征。其主要形态特征是河道形态蜿蜒多变,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等。河流的断面形态往往呈V字形或不完整的U字形,两岸坡度陡峻;河谷内出现一级或多级一般较为狭窄的河流阶地,易引起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山地河流特殊的水文和形态特征,使河流生态极其敏感、脆弱,给河流生态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2)物质特征:由于山地城市地势起伏大,河流水环境中物质的季节差异性比较大。在丰水期,河道的径流量大,河道内污染物浓度比较低,但悬浮物较多;而在枯水期,河道径流量小,河道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高。当河道内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就会对河流的水环境产生影响,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影响河流的生态稳定性。这种物质特征客观上需要对河流的合理需水量进行研究,并通过水资源的涵养、引入来改善。

(3)功能特征:山地城市特殊的山城风貌,常具备山、城、水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河流在其中不仅承担了重要的景观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在生态上山地河流具有净化环境功能,具有废物收纳、降解和更新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防洪排涝等方面有着基础的作用;在社会文化上,山地河流因其良好的景观条件,具有友好服务功能,承载着城市大众的景观娱乐、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活动。

1.2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环境现状

山地河流不仅具有极大的景观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在开发进程中,由于对河流资源盲目的开发,对自然生态不够尊重的态度,造成了目前河流污染严重、生境破坏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人工界面代替原来河流沿岸的透水性界面,自然河道被截弯取直,沿岸景观和植被遭到破坏,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环境恶化。设计中刻意追求平面规则美和形态美,讲究人工构图效果而漠视自然形态,河流沿线自然要素的形态和格局被修改,破坏了河流地带生境特点,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为控制洪水采取裁弯取直、加深河槽并用混凝土加固河堤、筑坝,甚至是对河流的改道等方式,改变了河流的河床形态和水文规律,导致河岸自身的调节功能减弱,反而降低了河道蓄洪排洪功能。因此,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被严重削弱,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被极大降低,山地城市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2次级河流生态保护与生态规划策略

2.1基地概况

苦溪河为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全长约25.17km,发源于巴南区鹿角场,从茶园新区西南入境后转向北穿越茶园新区,在广阳岛附近汇入长江。现状河流呈树枝状分布,以苦溪河为主骨架,有跳蹬河、梨子园河、拦马河三条支流,其上游分别有雷家桥、百步梯、木耳厂等多个水库。

苦溪河所在的茶园新区规划面积约50km2、人口约50万,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东部,地处铜锣山脉以东,北临长江,南接樵坪山,西邻南山,东靠明月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新区基地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南面和东面分别有集中的工业用地分布。新区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对改道后的河道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生态恢复,但在系统的规划中,城市用地、道路系统、基础设施等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比较严重,有待修正和提高。

2.2苦溪河分段生态分析

苦溪河具有典型的山地河流特征,坡降较大、断面相对狭窄、河道形态蜿蜒多变,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全河段平均坡降为4.85%,最大坡降为54.76%。最大坡降位于胜利桥段。而根据河段的坡降与周边地形地貌、植被条件,苦溪河河流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上游段长6.8km,汇流多且密,洪水易发性高,河道较平直,河面落差约89米,地形局部落差大,但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中游段全长约6.1km,河道曲折,河床落差在10m左右,水位变化小,全段基本为平流,水体污染多为长生桥居民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而且经过镇中心的河岸多被渠化,割断了河流与岸边的生态交换通道;下游段全长约6.4km,河床落差在30m左右,为典型的弯曲型河流,河床自然蜿蜓曲折,坡降较大,有明显的凹、凸岸之分,岸线以自然驳岸为主,基本没有人工渠化,植被覆盖以自然植被覆盖为主,几乎没有建设用地。

苦溪河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局部由于水质污染、裁弯取直、渠化等原因,生态受到了破坏,在景观规划中,需保留下游良好的生境,恢复和重建上游和中游被破坏的河流生境。

3基于防灾减灾与雨水利用的景观生态处理方法

3.1基于防灾减灾的景观生态处理

(1)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水利设施

城市人工硬质界面雨水渗透性差,在暴雨期无法有效滞留雨水,增大了地表径流,增加河道防洪压力;在干旱期无法涵养水源,导致河道水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沿河道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滨河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有效管理雨水,减少洪水危害,改善水质,重建湿地生物生境,重塑河流生态环境。同时,在河流上游合理建设水坝、水库、湿地,调蓄水量,减少洪水危害。

(2)根据河道特征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洪减灾策略

苦溪河全河段水文特征与河流形态不同,汇水体系与坡降差别较大,水量和水流差别也很大,因此在洪汛期,排洪抗涝的压力也大不相同。对河流进行分段处理,针对每段不同的特征进行景观处理,有的放矢,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洪水的不良影响。上游坡降大、易发生洪水,可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在洪泛区设计人工湿地,在汛期排涝泄洪,在旱季涵养水源。中游河道曲折,坡降不大,水流较平缓,防洪压力较小。结合现状地形与汇水线,设计人工景观水系。既能服务于周围城市居民,又能成为洪汛期的补充泄洪河道,同时也可以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下游河道蜿蜒曲折,坡降大,防洪压力较大。在规划中,梳理汇水线,并设计绿地保护汇水线,延缓暴雨汇入主河道时间,减少河道瞬时最高流量,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

3.2基于雨水资源利用的景观处理

从用地不同界面来分,规划区内用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硬质界面为主的用地,例如道路、立交桥、广场等;第二类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例如居住区、科技园、商业区等;第三类是绿化为主的用地,例如公园、苗圃、水体等。根据不同界面具有不同的渗透性,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形式,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与河流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第一类用地以大面积硬质界面为主,雨水不易渗透性差,地表径流大。为促进雨水下渗,减少雨水直接排放,应尽可能使用透水地面,道路绿地尽可能设计为下凹绿地,使周边地表径流雨水首先进入绿地下渗,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由设置的溢流雨水口排放,从而减少地表径流。

第二类用地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既要考虑促进硬质地面雨水的渗透,又可利用绿地进行雨水收集。因此,营造一系列人工水体和湿地形成的“雨水园”,经过“雨水园”的渗滤与收集,解决雨水排放与净化问题。“雨水园”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第三类用地是绿化为主的用地,渗透性较好,地表径流较小。尽可能保护与优化原有植被与生态环境,增强其净化雨水,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对生态环境已被破坏的区域进行合理的人工修复,设计滞留池与人工湿地,使其逐渐还原形成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环境,提升其收集雨水,净化雨水的能力。

3.3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山地河流树枝状的河道分布于城市的各功能区,如能在规划前期阶段就将河道生态绿地与城市开放空间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开放体系建设有着积极地意义。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即是以低碳出行网络串接规划区内的绿地及河流,形成完整的绿色休闲空间体系,并使得人们能够尽量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轮滑等低碳出行的方式通往城市各功能区。这种河道生态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互动,结合绿色通行系统、城市功能圈、公共设施等三方面的措施,对于重庆市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意义十分重大。

(1)根据山地城市的特点,建立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

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由沿河道串联城市生态绿心的主要道路、城市中心次级绿色便捷通道与居住组团间城市支路相连接形成。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而且通过道路系统的构建,整合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形成以河流生境为骨架的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绿色通行系统的主体架构通过沿滨河主要道路的构建,将城市公共服务带、城市重要公园、风景区等城市绿地连接形成。同时,依托河流廊道的生态结构,将河流汇水区绿地、滨水开放空间和生态湿地等城市重要生态绿心整合形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核心,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游憩的场所。城市中心次级便捷通道以城市中心为核心,串联城市中心区公园、休闲商业、商务办公区域的绿地形成,是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二级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快速交通,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居住组团为单位,通过城市支路串联各个社区绿地及各组团内重要的配套设施附属绿地,形成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三级系统,成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也为居民提供健身康体的场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2)根据河道不同自然水文条件,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

河流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通过分析与整合苦溪河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功能需求,设计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形成城市生态安全保障,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结合河道下游段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城市自然风貌区,作为城市生态中心,设计为自然休闲圈。让人们可以充分享受自然和户外休闲活动,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生态保护。

基于河道中游段已形成的城镇聚落与良好的水文条件,形成城市中心,设计为都市活力圈。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同时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道舒适休闲的人文风景。

结合河道中上游段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城镇聚落,形成城市居住组团,设计为社区生活圈。配套建设学校、图书馆、社区公园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康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并为居民的日常活动提供安全优美的步行空间。

(3)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开放空间体系中,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不仅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能满足居民生活与发展的直接需求。根据三个“城市功能圈”不同的功能需求,设置不同公共服务类型:自然休闲圈以提供游憩服务为主,辅助安排餐饮、住宿等服务。都市活力圈,以提供休闲文化娱乐和大型商业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健身康体、餐饮、住宿等服务。社区生活圈以提供居民医疗、教育、健身康体和休闲娱乐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商业服务、餐饮、住宿等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成为绿色通行系统与三大“城市功能圈”的重要补充,让居民在出行、休闲娱乐与日常生活中都能享受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城市居民乐享生活的愿望。

4结语

苦溪河生态规划是山地次级河流生态规划的一次探讨和实践,通过融合水利、生态、景观等多学科理论,科学、合理地营造具有城市安全、生态系统连续、景观优美、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生态廊道,实现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胡婷.硕士论文.山地城镇河流地带适应性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9:39-54

[2]付永川,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2007,35(18):5535-5536,5596

[3]姜文超,饶碧华,张智,张勤.山地城市河流健康内涵及评价[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6,6:104-107

[4]朱颖,王浩,孙新旺.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景观规划探索――以浙江安吉西港湿地景观带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09,23(4):133

[5]李孝坤,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5,9:66-69

[6]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评价指标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是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把握“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比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反映城市目前的创新能力、资源条件和创新效果,把握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的思想与内涵不断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由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有效的创新模式应该是多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系统集成。从一项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技术,并进行商业应用,其间会受到知识积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方面创新,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均无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它是一种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延伸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等,同时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资金等;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机制是创新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载体,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不仅是一个发展结果,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从结果来说,具有静态性特征;从过程来说,具有动态性特征。创新型城市的静态性特征主要是基于城市空间各创新要素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主体特征、环境特征、投入特征、成果特征、结构特征和机制特征六大类。创新型城市的动态性特征是基于城市创新过程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分为起点特征、发展特征和效果特征。其中,起点特征包括城市的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发展特征主要是指创新活动本身的发展过程、品质及其表现;效果特征是指创新活动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福利改善所产生的结果。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创新型城市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创新精神、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成果、创新产业、创新效率和创新对城市的综合效果七个方面。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创新精神突出。创新型城市的所有参与者对于创新的态度和理念达到高度的共识,并因此形成对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投入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型城市必须做到创新主体明确,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系完善。

第三,创新环境优越。创新环境包括由政策法律、社会治安、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市场、金融等构成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构成的硬环境。

第四,创新成果丰富。创新型城市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投入产出比均须达到较高水平。

第五,创新产业发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产业主要指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创意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中开发的创新产品,均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第六,创新效率提升。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得到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趋好,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

第七,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创新型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均应达到较高水平。

四、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性原则。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各种创新要素在一个系统内的有机结合。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对城市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客观反映城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客观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做到数据客观可信、描述明确、定义准确。

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指标选取要求客观,就必须以定量指标为主体,即根据现有统计口径,或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指标的实测值;当然也会有小部分定性指标,主要是关于“创新精神”、政府管理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创新环境”类指标,该类指标难以量化,只能通过专家的判断和描述来确定。

4.可操作性原则。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必须具备易取得、易量化和可比对性,使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的创新化程度进行比较,也可以设定达到创新型城市应达到的指标值。

5.引导性原则。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评价功能外,还应发挥引导功能,即引导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创新工程中确定突破重点,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城市创新工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因为创新型城市具有七大特征,笔者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a1-a7);根据各特征所包含的内涵,分别设计了28个二级指标(B1-B28);根据二级指标所涵盖的重点,设计了106个三级指标(C1-C106),力求以有限的指标把握住创新型城市的评判标准和整体特征。其具体模块结构如表1所示:

(三)关于部分指标的说明

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基本上可以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计算出来,而定性指标则根据目前一些权威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选取,采取由专家打分(都以1分为计分目标值)的方式来获得具体数值。现将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说明(主要是定性指标)如下:

价值取向指数(C1)主要考察市民的重商意识、赚钱欲望和消费倾向。计算公式:价值取向=(市民重商意识指数÷目标值)×35%+(赚钱欲望指数÷目标值)×35%+(消费倾向指数÷目标值)×30%。

创新氛围指数(C2)主要考察市民的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和兼容心理。计算公式:创新精神氛围=(求新意识程度÷目标值)×50%+(平等观念程度÷目标值)×20%+(兼容心理程度÷目标值)×30%。

人文国际化程度指数(C4)考察城市移民人口比重、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计算公式:人文国际化程度=(城市移民人口比重÷目标比重)×25%+(外语普及率÷目标普及率)×40%+(外来文化影响度÷目标影响度)×35%。

经济外向度(C5)指一定时期内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对外劳务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对外劳务收入)/全市GDp。

政府创新水平(C29)综合考察政府执行政策的创新性、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计算公式:政府创新水平=(执行政策的创新性÷目标值)×40%+(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目标值)×30%+(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目标值)×30%。

政府服务水平(C30)综合考察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计算公式: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办事效率÷目标值)×50%+(服务态度÷目标值)×20%+(服务质量÷目标值)×30%。

政府招商引资水平(C31)考察政府每年引进外资的项目和实际外资到位情况。计算公式:招商引资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数量÷全年新投资项目数量÷目标比重)×45%+(全年实际外资到位金额÷全年总投资金额÷目标比重)×55%。

知识产权保护度(C33)可通过调查了解市场上正版文化产品的比重进行评价。计算公式:正版文化产品比重=(正版文化产品产值÷全市文化产品总值)×100%。

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C35)反映公众对城市治安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确定)。

市场发育程度(C41)反映商品和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的程度。通过综合考察市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数量、成交金额等作出定性评价。计算公式:市场发育程度=(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实际数量÷目标数量)×20%+(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目标金额)×30%+(要素市场个数÷目标数量)×20%+(要素市场成交金额÷目标值)×30%。

融资渠道多样性(C48)考察金融市场上可用的融资渠道类型和数量。计算公式:融资渠道多样性=(内资银行融资渠道比重÷目标比重)×30%+(外资银行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股市融资比重÷目标比重)×30%+(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

融资便利性(C49)综合考察银行贷款获得的便利性、资本市场可接近性、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计算公式:融资便利性=(银行贷款获得便利性÷目标值)×35%+(资本市场可接近性÷目标值)×40%+(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目标值)×25%。。

创意产业(B21)是指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知识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知识产业占GDp的比重(C69)是考察产业优化升级程度,知识产业包括教育业、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C80)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经济数学的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剔除增加资金和劳动的因素,把科技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的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用科技进步率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效率的总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eδ为科技进步贡献率;δ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其公式为δ=y-αk-βL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五、评价测度的技术实施方案

为实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和引导,必须对指标进行测算和比对。为此,需建立评价指标的功效转换与总量测算模型。

在笔者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同一量纲的指标当然是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而要比较不同量纲的三级指标综合集成为二级或一级指标,就必须对量纲各异的第三级指标进行功效转换,实现等效无量纲化后,再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二级指标值、一级指标值和评价总分。为此,确定采用区间离差功效系数方式,实现指标的等效无量纲化,其公式为:

式中:Hi为第i个评价对象评价总分;D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的等效值;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上述模型,亦可计算出二级指标评分值Bi和一级指标评分值ai,从而计算出城市所得总分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值,总分达到或超过标准值的为创新型城市,还可以根据所得总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来比对城市的创新程度。

六、后记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考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不同城市在创新构成要素的安排、创新要素的协调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进行过程当中或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发展参差不齐,资源、环境条件各异,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必须根据区域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资源的可支配性和可获得性,有重点、分阶段地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或对传统产业升级,以加快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扩散,有效地利用技术成果开发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结构水平,人民在创新中受益,使创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特征分析出发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工具,客观科学地反映各个城市创新的总体情况,并对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为城市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1stedition)[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Ltd.,2000.

[2]李兴华.携手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7-10-13(a3).

[3]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4]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5]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2006(2).

[6]梅克保.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J].理论前沿,2006(1).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5

[摘要]城市公共道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对于公共道路的建设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作为公共道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水平以及带给普通市民的视觉效应和美的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管提高,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也愈来愈高,而针对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也是基于这种大背景的要求。

[关键词]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人文关怀生态环保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彰显一座城市文化魅力的手段,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城市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它不仅是简单的构成常规的交通组织功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美化城市,提升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是体现城市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做好城市公共道路的景观设计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意义非同小可。而这其中,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又是做好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所以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是必不可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性文化特征以及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来论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以促进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

凸显人文关怀

在公共道路景景观的设计理念中凸显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城市建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生活在城中的普通人,是不断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没有了人,城市建设也无从谈起,城市公共道路建设也就更不用说了。“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为城市有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好的公共道路景观,好的医疗体系等等。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好的审美感受,能够舒畅人的心情,能够给人以心灵的呵护。注重人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地位,凸显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是满足人生理和心理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文关怀的在设计理念中的凸显,要求设计者做到以下一个方面:

首先,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当他参与到道路景观设计当中去的时候,就可以赋予道路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种参与性不仅是体现在道路景观的建设阶段,而且还应该体现在道路景观的使用和维修过程当中。公共道路景观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视觉的享受,这种视觉的要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那它融入到周围的建筑与环境中去,使道路景观和城市环境更加的协调与融合,从而来满足人的视觉观赏要求。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使用的长期性,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很好的维护这些道路景观,以延长它的寿命,增加使用年限。

其次,考虑到人的安全性。人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享有对城市公共道路景观对自身安全的需要。道路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植物的高度、修建问题、生长特性等问题,确保在景观植物有相当高的分枝点,避免对公民行车造成影响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确保道路交通系统能够安全畅通的实现人车分流以及人群行路等的需求。

体现区域文化特征

城市建设是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相应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念也应该体现这种区域性的特征,而体现这种区域性差异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化特征。在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中融入该座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能够传承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魅力,提升市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于外来人员来说,能够给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不易忘记的感觉。这无疑是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可以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设计理念要求,要求设计者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认真仔细的研究高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独特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与标志。这些文化元素与标志可以是标志性的建筑物、著名的历史人物、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等等。对于这些元素的寻找,需要设计能够与当地文物部门进行合作,收集并整理历史文物资料,找到切合道路景观设计要求的区域文化元素。

第二,实现当地区域文化遗迹保护与道路景观设计的结合。这是最直接的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手段,景观设计者应该围绕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全面的考虑,努力突出它的特点,让景观更好的起到烘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作用。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在公共道路景观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论是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生态设计的理念。这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要求,符合公众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宏观要求,即利用好城市的生态资源,实现景观设计与城市自身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统一,这就要求尽管设计者做到一下三点:

第一,对于公共道沿线动植物群路及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设计者不能为了打造一批新的动植物景观,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只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在新的道路景观的建设当中,要时刻注意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共同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第二,要发挥好新景观的生态作用。对于人工景观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层次美、季节美等诸多特点,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舒缓心情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应该建立在和当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诚然,大部分的绿色植物景观都能产生一定的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讲原有的生态系统打破进行重建。而是在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新的植物景观达到与先前的生态系统和谐相处,以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

第三,做好预留发展分期可生长景观的发展计划,对空间界面进行生态的柔和控制等。这是说,城市发展与建设是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的,对于日后该区域的发展状况我们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能够有一定的柔性伸展空间,能够根据区域的发展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需要为了经济的发展推倒重建,从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以达到其他层面上的神态环保。

[总结]

本文通过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文化特征、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于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符合当下的城市公共道路对景观设计需求的社会背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苏志国,对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21)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市绿化 绿地系统规划 研究进展

1 城市绿地系统

1.1 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毕业论文能的空间,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1],为城市内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因国家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3,4]。根据2002年《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它绿地5类[5]。

1.2 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6,7]:(1)多要素。它是人工干扰较强的生态系统,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包含大气、地文、水圈、生物因素,这些决定着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2)多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风景区、游憩区、休养保健区、公园、花园、游园、专类园、苗圃以及以绿化配植为主的各种绿地。(3)多功能。城市绿地功能随时代的变迁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始终兼容着景观、社会、生态三大基本功能。(4)动态性。绿地系统因时代、年代不同以及季节更替,其内容、重点与形式都发生着变化。(5)空间尺度性。城市绿地系统因空间尺度的不同(主要指城区、市区及区域),其数量、布局、结构、功能等都有所变化。(6)多因素协同调控性。绿地系统的多元性、动态性及它同城市的交织特征,决定着其持续发展需有多因素协同调控。

1.3 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历了自然萌生、人工创意、公共绿地及生态绿地系统阶段[1]。自然萌生阶段主要指以狩猎围牧为目的的园圃。人工创意阶段指以满足达官贵人及宗教需求为目的的宫苑、寺院,主要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19世纪中下半叶,工业化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促使城市进入公共绿地阶段。欧洲、北美掀起第一次高潮,即“公园运动”;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后,欧亚各国开始大力拓建绿地和创建新城,城市绿地迈入第二次高潮[1,8]。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论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审美为目的的生态绿地阶段[1]。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1]。国际社会也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以期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建设[8]。生态城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城市建设以不使环境遭到破坏为标准,使行为主体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周围环境并融于自然的类天然群落[9]。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8,10]。城市绿化建设中提出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田园城市”等都是城市发展的中阶段目标,而城市运转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1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生态城市的实践与探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8,9]。

2 城市绿地规划现状

2.1 国外城市绿地规划

国外园林绿化最大特点是简洁朴实大方,处处体现大自然的风格特色[12]。如美国城市绿化率相当高,公路、街道两侧和居民社区除去建筑,职称论文草坪和树木覆盖所有空地,草坪常绿,修剪平整,没有杂草,绿化品位较高[10]。根据对世界49个城市的统计,人均公共绿地10m2ö人以上的占70%[1]。新加坡土地面积648km2,人口386万,人口密度5965人ökm2,现有绿地7500hm2,人均25m2ö人,进入世界城市绿化先进行列[13~15]。就人均公园面积而言,2000年,美国华盛顿为50m2ö人,澳大利亚堪培拉为70m2ö人,瑞典斯德哥尔摩超过68.3m2ö人[16]。国外成功的规划范例有:(1)美国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很少有大体量的园林建筑、小品等设施,植物自然式种植,简朴大方。设计手法多是大手笔、大色调疏林草地。常绿与落叶树结合,乔灌草花结合,林相丰富,林冠线变化多端,园林景观野趣盎然,处处体现自然美[17]。(2)二战后德国政府把城市周围地带低价售给居民,修建永久性“私人田园”。田园一切设施取于自然,禁止用砖瓦、水泥和金属材料。田园周围是低矮篱笆、灌丛和野花,小路两边草地布置许多木凳供入歇脚[18]。(3)新加坡为建设“热带优秀城市”,在概念性规划、发展指导规划中对每寸土地使用性质、强度进行了严格限制,建筑成片和集中密集建设,向空中发展,留出地面空间进行美化绿化[14]。(4)维也纳、巴黎、科隆、莱比锡等城市拆墙建设花园环路,维也纳的花园环路同教堂、大学、音乐厅等公共建筑为一体。(5)罗马、塔拉戈纳等环城绿地将城墙、花园、露天博物馆等作为整体布置,罗马在开辟道路和绿地的同时保护城墙残段,在其周围开辟道路和绿化带,形成环城公园。其共同点是绿化圈、文化圈、水系风景圈等共融和谐[11]。

2.2 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2.2.1绿化及科研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工作者提出“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后,城市绿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提出了北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19]。八五其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由

3.9m2增加到4.6m2,绿化覆盖率由19.2%增加到22.l%。1999年底,全国66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591000hm2,绿地率达23%,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7.44%,人均公共绿地6.5m2,公园动物园数达4219个,面积77137hm2。目前,已经涌现出北京、南京、上海、秦皇岛、青岛、大连、烟台、威海、合肥、杭州、厦门、深圳、中山、珠海、佛山、南宁等30多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9]。

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部开展了多项园林绿化科研课题[19]。近年来完成的课题有《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研究》、《城市绿地在生态上的价值定量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绿化树种区域规划研究》、《2000年小康型城乡科技产业工程——居住区环境质量保障体系》、《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九五’和‘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预测研究之风景园林部分》等[20]。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甲、乙级园林规划设计单位40余家,园林科研院(所)60余家,大专院校10余家[20]。

2.2.2传统规划及其缺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完成后,可编制城市绿地专项规划,其主要内容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指标、用地布局、各类绿地位置、范围、性质、功能及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提出实施建议[21]。可见,传统绿地规划对城市绿地市场运作、生态及景观要求很少考虑,具体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0,21]:(1)未充分从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角度构筑城市绿地总体结构和布局;(2)绿地植物配置重美观轻生态;(3)城市绿地是城市形象设计和景观规划的重要载体,传统绿地规划未充分从整体上考虑塑造城市形象;(4)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绿地建设模式、资金渠道已发生变化,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在实施过程中难以一成不变。因此,传统绿地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要求[21]。

2.2.3现代绿地规划原则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流行应用控制性规划理念,越来越重视根据各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城市风貌、工业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系统,做出各具特色、结合河湖山川自然环境,体现地区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2]:(1)重视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形成本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与特色;(2)按照国家城市绿地指标的规定,合理确定各类绿地类型与规模;(3)均衡布置各类公园绿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体系;(4)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规划;(5)正确鉴别和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小局与大局、保护与开发、理想与现实、近期与远期等关系[23];(6)树种规划重视使用地带性植被,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观赏、生态和经济价值。

2.2.4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针对我国国情和绿地建设的不足,今后绿地规划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2,21,24,25]:(1)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城市绿地是先投资后受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并存的产业。硕士论文绿地规划要常抓不懈,制定长远战略与具体政策。(2)制定切实可行、理念超前的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城改前制定可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绿地详细规划,严禁绿地改变用途,确保绿化指标和绿化用地落实[25]。(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植物生态功能基本靠叶完成,故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乔木叶面积可达其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5~10倍,草更小。

所以,园林植物要以乔木为主,重视乡土树种,常绿与落叶搭配,灌草藤花结合,形成多样、复层、立体、生态的多功能自然群落[19,26]。(4)重视大环境生态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以城市林业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边缘带物种多样性增大原理,营造各种防护林、风景林及经济林,建立城市生境与自然环境联系的生物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和栖息地[19]。

转贴于(5)多方筹措资金。城市绿化是社会公益事业,除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和有关部门筹集资金外,还要调动全社会力量。(6)引进参与式管理。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可增进居民与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3 绿地规划发展趋势

3.1 规划模式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趋于以下方面[27]:

(1)都市圈绿色廊道网络规划。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发展,绿地系统与城市呈现环状围绕、核心方式、嵌合方式、带形相接方式等形态,使绿地系统发挥较大效能,并有良好的连续性与可达性[28]。英国“大伦敦规划”,把从市中心48km内,约6700km2的地区划分为城市内环、郊区环带、一条约16km的绿化带、农村环带等4个同心圆,成为世界发展新城的规划模式[27]。丹麦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莫斯科的楔形绿地,按照“有机疏散理论”而定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都是典型的绿地嵌合模式[27]。

荷兰兰斯培德地区(包括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等城市)的绿心(绿地核心式)与建成区之间建设绿色缓冲地带以保护绿心。而巴黎沿塞纳河两侧建了8个新城,在塞纳河两岸形成了2条平行轴线,是绿地系统带形相接方式的代表[27]。

(2)森林城市模式。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恢复人类与森林的本来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优化城市绿色规划的总趋势[12]。“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将成为21世纪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模式[29,30]。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以人为核心,创造“天人合一”的城市与森林融合的人居环境空间。城市森林建设主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空间网络[31]。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主要有放射式、圈层式、跳跃式、因地制宜式及综合式5种[32]。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将为彻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保障。城市森林景观建设要具有亲和性、文化教育性、舒适性和富有人情味,使之能激起人们亲近的愿望[27]。同时,城市森林建设要以自然为宗旨,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基础,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和空间属性等科学布局和规划,体现自然植被景观和群落结构特征,实现城市森林的自我维持及协调发展,发挥其综合效益。

3.2 规划特征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如下特征:(1)空间开放化[22]。首先表现在从“园林绿化”走向“大地景观规划”,着眼于大环境绿化规划,从区域出发,把森林、农田、草地、景区作为生态改善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绿地规划,使城市拥有良好的整体生态背景。其次是开放公园,引入园外的自然风光与环境中的河道、溪流、绿地、建筑等相融合,成为大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空间更有利于发挥绿地景观功能及美化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便于各类绿地相连,是人性化的要求和人本主义的体现。(2)绿化森林化。绿化森林化指城市绿化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提高绿地效益[22]。(3)景观人文化。指绿地规划尊重文化,把握园林绿地性质、风格和主题,重视植物景观文化性,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及历史文脉[22]。(4)水景生态化。水体和水系是城市与外部生态系统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廊道景观。城市绿化建设应重视沿河道的绿地建设,应用生态学原理处理水体造景,使水体洁净,富于情趣,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共生[22,27]。(5)设施人性化。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人,绿地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生存、享乐与发展的要求,各种设施要符合人体尺寸比例、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满足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12]。(6)目标多样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符合生态性、生物多样性、郊野休闲性、文化性、自然性、区域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可居性和可持续利用性等特点[33]。

3.3 规划新方法

3.3.1新理念

城市绿地规划经历了以游乐、观赏为主的实践后,现在发展到以生态学观念为出发点,融观赏、游憩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园林阶段。生态园林就是依靠植物来形成环境、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和美化环境,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生态系统[34]。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具有公共性、广泛性、无界性、长期性、高效性、不可取代性、永恒性、连续性等特点[35],是当代城市绿地设计的发展趋势[36]。生态园林具有3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娱乐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即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37]。生态园林注重从宏观管理、生态保护角度来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其基本理念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保护和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遵循生态学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37]。

3.3.2新手段

为了最大限地度提高绿地生态效益,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采用了新绿化方式:(1)垂直绿化。也称攀缘绿化,就是绿化那些与地面垂直的线或面,即利用攀缘植物使其沿墙或其它设施上升形成垂直的绿化面。工作总结墙面、廊栏、立杆、灯柱、棚架、凉厅、拱门等建筑物均可采用攀缘植物进行绿化,其形式有附壁式、篱栏式、棚架式、拱门式、立柱式及悬蔓式[38]。(2)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运用现代建筑和园林科技的各种手段,对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所形成的再生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绿化美化,其基本内容包括:地面绿化的乔灌草复层群落;建筑再生空间的绿化美化(墙面绿化、屋顶与天台绿化、室内与阳台绿化等)[39]。立体绿化源于屋顶花园,最早是由德国人在一些阶梯式和单元楼式建筑群上试验成功的。现已发展为地面、窗口、凉台、室内与屋顶、盆栽与池栽相结合的各种绿化方式。它能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使平板单调的建筑单体、硬质构筑、门窗栅栏等,变成具有自然风格、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并起到良好的降温消音作用[40]。参考文献

1 千庆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初探.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4):45~49

2 徐波.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城市规划,2002,26(11):20~22

3 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中国园林,2002,18(1):23~26

4 徐波等.关于城市绿地及其分类若干思考.中国园林,2000,16(5):35~39

5CJJö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23

6 张国强,金中泉.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上).中国园林,2001,(4):22~25

7 苏俏云.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6(11):90~94

8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349~354

9 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林业调查规划,2002,22(6):93~97

10 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5~78

11 吴承照.风景园林研究进展.中国园林,2000,16(3):88~93

12 曹鉴燎,苏启林,刘一明.城市绿地规划分析与评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97~100

13 谢华.新加坡城市美化绿化之研究.城市规划,2000,24(11):35~38

14 谢华.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之研究.中国园林,2002,18(6):33~35

15BelindaYuen.GreeningtheCityStateofSingapore.ForestryStudiesinChina,1999,(Supp.):31~36

16e.Howard.GardenCitiesoftomorrow.FaberandFaner.London,1946:213~230

17 振海.从得梅因市的生态环境看美国的园林绿化.中国园林,1997,13(2):30~32

18 常玉生.绿化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驻德归来随想.中国园林,2001,17(6):60~66

19 冯彩云.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科技建议,2002,(2):15~18

20 王磐岩,李金路,白伟岚.风景园林科技“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中国园林,2000,16(68):39~40

21 吴效军.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1,(6):24~26

22 徐雁南,王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初探.2003,19(10):63~66

23 张国强,金中泉,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下).中国园林,2001,(5):19~23

24 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城市规划,2002,26(2):76~79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7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最重要的地域单元,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现代都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现代的建筑风貌、优越的购物环境、先进的娱乐设施等条件,对各层次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市旅游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内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全部要素的总称。城市旅游资源既包括传统意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也包括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影响、文化特色、环境状况、科技与信息的发达程度、娱乐设施保障等多种吸引要素。这些旅游吸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

2.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状况。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状况,而且取决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系统结构)和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输出条件(系统环境)。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和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这个层面上,表现为特定的结构,同时需要与其开发利用的条件相协同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统计表明,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据全国旅游总量的90%以上,而且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开始摆脱了以桂林、西安为代表的旅游城市和为风景名胜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两种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环境,依赖于城市旅游整体功能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依赖于在多种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必须摆脱单一的旅游资源要素评价的弊端,深入研究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多种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有效发挥其功能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优化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所作的分析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全部吸引要素进行详尽地分析,把握其固有特征,以揭示其个性旅游价值;其次要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结构特征,以揭示其整体旅游价值;最后还要对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分析,把握其环境特征,以揭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3.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3.1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及其个性旅游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或称旅游城市的吸引要素)所构成。这些旅游吸引要素内容相当宽泛,它们在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子系统的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受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环境特征的制约与支配;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旅游资源要素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不论旅游资源要素怎样组合,也不论其所处的环境和开发条件的优劣,这种独立性都不会改变。

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要素自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假定排除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旅游者需求这个层面上去研究各项资源的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其它旅游价值。城市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要从对其资源属性、状态、形成、演化的分析入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得出各自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是形成城市整体旅游特征的基础,多数旅游资源要素都是在自然界的长期作用与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深刻认识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质属性,注意挖掘和弥补其有用成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并结合对开发条件的认识,按照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原则,实现旅游功能的最大化。

3.2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整体价值

城市内各项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不仅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身特征和价值,而且还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组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属性和整体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价值的评价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特征及其价值影响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因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旅游资源组合特征又可称之为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范围内全部旅游资源要素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等。类型组合是指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内(或包含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并形成体系,资源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上相互补充,则可称之为城市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体功能更强。如我国最著名的深圳华侨城旅游区,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功能互补、服务内容各异、巧妙配置组合,加上华侨城优美、舒适的周边环境,形成极佳的旅游效果,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照抄深圳人造景观的建设经验,缺乏合理规划,大兴人造景观热,相互雷同的旅游项目和设施近距离重复建设,教训则十分惨痛。

地域组合是指城市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如各旅游资源要素的空间集中性、分散性和同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表明: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分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组合价值更高;而内容与形式大体雷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各种现代人造景观)则宜在详尽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分散布局;同样条件下,靠近交通主干线或枢纽地带的各旅游资源要素具有相对空间配置优势。

级别配置关系是指城市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不同等级和消费档次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有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同作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特别是高等级、高消费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如世界遗产项目)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旅游形象,并以此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综合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各等级旅游资源要素联结成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城市整体旅游功能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对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的优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研究各细分市场的等级消费需要,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挖掘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实现功能最大化。

3.3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条件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与其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的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对其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在于系统本身的状况,也在于系统所依存的环境特征。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应该是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特征、旅游资源组合特征、旅游资源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所构成的体系。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价值评价是指对存在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以外的,制约和影响对其开发利用的全部要素的分析过程。作为整体的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同其环境间有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等联系;作为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系统环境。因此,在城市旅游资源评价中不能缺少对其开发环境影响的评价。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环境条件极其复杂,这些条件主要有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讯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投资与施工条件、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等。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8

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已经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评价对象开展了关于生态社区、绿色建筑等的调查和研究。比如在局地尺度上,特莫水珍(termorshuizen)利用15个指标调查了38个荷兰的可持续性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分析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境的保护[4]。在社区尺度上,卡西迪(Cassidy)通过问卷调查了114个景观规划师,了解他们对绿色社区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设置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绿色材料和产品、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处理、雨水管理、热岛效应5个方面的22个指标[9];也有研究开展对绿色建筑标准、绿色材料使用等的调查和评价[10~11]。

国内也开展了许多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有价值的评价指标[12~14]。周传斌等构建了25个指标对生态社区进行评价,指标涉及自然环境、建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环保意识、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15]。程钟等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16]。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城市的评价更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程度[17],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的特征,如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等[1]。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18]。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的过程中,利用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确保生态城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国家政策层面,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订指导生态景观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侧重于居住环境的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19],环保部门制定的《地区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则侧重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20条具体指标。生态景观可以从斑块、园区、城市、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斑块尺度是以单个景观要素为主;园区尺度则由多个斑块组成,是多功能景观的组合体;城市尺度由众多园区组成,是众多多功能景观的镶嵌体;区域尺度则涵盖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复合生态景观。对于城市的景观规划和设计者来说,斑块尺度和园区尺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内涵、特征、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等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并分析不同特征群体的重点关切,对于构建生态景观理论和方法以及制定生态景观的管理制度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会的方式,总结了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动态性和系统性、协调性、健康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多功能性、文化性、和谐、宜居、环保、节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分别为景观自然度、物种安全性、雨水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景观视觉享受、局地小气候调节、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最后,根据相关文献和行业导则[9,13~17,19],梳理并提出了43条定量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生态景观的斑块和园区两个尺度,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尺度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2.2调查方案本次问卷围绕生态景观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评价指标等,共设置了19个问题,包括2个单选题和17个多选题。调查对象通过随机选取,包括在校学生、教学和科研人员、景观规划从业人员、非专业公众等,调查采用现场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的方式,纸质问卷主要在北京市进行,网络问卷则涉及到国内其他城市。

2.3数据分析方法将调查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总体评价是分析每个调查主题中不同选项的选择比例,反映了该项指标的公众认可程度。而分类评价是将被调查者按照学历、居住地和年收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不同类别人群选择某项指标的比例,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特征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

3结果与讨论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截至2011年9月1日,共获得170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众是最受益于生态景观建设的群体,而认为对政府的管理和形象有好处的只占到5%,表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是公众的自身意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1生态景观的内涵和特征在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方面,被调查者选择植被、水资源、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和气候要素、环保措施等均超过50%,选择材料和能源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学历升高,选择水资源、土地、材料、能源等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居住地和收入水平对生态景观建设要素的认可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生态景观的特征方面,多数公众已经比较理性地认识到纯自然的景观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景观,而对可持续发展、减少人为干扰、功能协调、维持和保护生态过程等选择的比例较高。但对于功能高效性、结构完整性、减少污染物、资源节约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一方面说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尚未被公众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景观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增加污染物排放。这或许与当前一些虚假的“生态景观”的不良示范有关,尤其是一些地方构建的高楼堂舍、大道广场等也冠之以“生态景观”。被调查者的学历对生态景观特征的理解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学历增高,结构完整、功能协调、功能高效、维护和保护生态过程几个方面的认可程度逐步增加,而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的景观等方面则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学习和教育使得被调查者对生态景观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多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等角度衡量生态景观。住在大城市的人多认为生态景观是人类适当改造的景观、功能协调等,而住在县城的人选择较多的是生态景观的结构完整性,较高收入群体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景观的比例在明显下降。图2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基本特征认可度的影响

3.2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关于现有生态景观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可持续性不够”占80.45%,“忽视了景观的自然规律”占71.43%,选择“运行费用太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内涵”等也均超过50%,说明公众比较认可现有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公众对生态景观初次投入费用太高的认同度较低。学历较高、住在大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景观自然规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而低学历群体更关注运行费用、经济回报等方面。图3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存在问题认可度的影响在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方面,有超过50%的公众选择“缺少市场认可”、“缺少培训和宣传”、“难以与现有配套匹配”,而对于“缺少理论指导”、“缺少技术导则”、“缺少经费投入”、“缺少国家标准”等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随着学历的升高,公众选择“缺少理论指导”、“新技术转化难度”的比例减小,而选择“缺少定量评价指标”的比例在升高。住在县城的被调查者在对生态景观面临困难各个选项均大于住在大城市的群体,说明了由于与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配套等方面存在差距,小城市建设生态景观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图4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主要挑战认可度的影响

3.3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从调查问卷看出,本文提出的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公众认可程度比较高,各个原则的认可度均在50%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视觉享受、物种安全性、景观的自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表1除了统计被调查者对各个指标的总体认可程度外,还对不同人群特征的认可程度进行了分析。住所与1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30.23%,学历高低与10个指标具有明显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23.26%,而收入仅与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6.98%。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所处的城市、知识水平对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有较大的影响,而个人经济收入对评价指标的认可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低。

4结语

(1)研究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的期望很高,对现有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资源和材料等方面认可程度较低,说明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教育和宣传来完善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技术的认可程度。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9

关键词:流域,景观,水文生态,规划

abstract:becauseoftherapi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wayoflandusemassivechangeatthesametime,thecityalongtheriveranditslandscapesysteminstructure,formthegreatchangesalso,leadtothedestructionofthehydrologicecologicalsystemandfunctionofthedegradation,citypurposedisasters,thewaterpollutionisveryseriousandlandscapeaestheticqualityinallkindsofenvironmentalproblems.thispapermainlyinriverbasinofhydr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ecologicallandscapeplanning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riverbasin,landscape,hydrologicalecological,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流域湿地的景观地貌系统的各类自然要素是形成水文生态功能的基础,随着自然要素连续性的日渐破损和丢失必然会导致生态功能的故障,导致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景观变化结果不仅改变了景观的空间结构,而且影响景观中能量分配和物质循环,最为明显的是流域景观结构破坏严重影响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使整个水文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从而加剧了城市涝灾的发生[1]。城市水环境系统是整个流域的一部分,参与整体的水文循环过程,城市水环境系统是个复杂的、开放的生态系统。

1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地表景观类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水质;二是景观变化引起的区域或全球气候变化间接影响水质;三是景观变化引起气候变化,变化了的气候反过来影响景观变化,进一步又影响了水质。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非点源污染途径。非点源污染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到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几乎所有非点源污染来源都和景观变化紧密联系。森林采伐区由于采伐的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化,引起森林附近流域河流沉积物增加,这些沉积物破坏了河底水生生物的生境,威胁它们的生存。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地球水环境称之为水圈,是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形态的综合体,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以及溶解物的总称。

2流域景观的水文生态特征

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与洪涝灾害引起人们对流域生态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景观生态学在流域水文生态学科的应用,开展了对流域景观结构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事实上,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各地出现的洪涝灾害趋于频繁化和重创化的形势,均与流域景观结构的变化有关,主要表现在上游林地、农田和滩地等滞洪、消能空间减少和中下游用于调蓄的湖泊面积减少等方面。城市水环境系统是整个流域的一部分,参与整体的水文循环过程,城市水环境系统是个复杂的、开放的生态系统[2]。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的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美学特色丧失,地质灾害与水涝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反映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缺乏科学的理念与技术方法,严重干扰了城市原有的景观生态系统,特别是流域范围内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传统的水利工程措施如加固堤岸、裁弯取直、修筑水坝等。这些改造活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流域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诸多生态环境与景观美学方面的问题,制约城市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然而,城市流域的“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如何维持和提高城市流域的自然属性与景观质量价值来确保人类生存的安全与稳定,是人们期待解决和发展的长远目标。城市河道既来源于自然,又必须回归自然。

3城市化对流域景观的水文生态特征的影响

城市水环境中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资源,但任何城市的淡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一般而言,降雨丰富的地区的城市淡水资源较其它地区要多,而河流与地下水是人类城市生活最主要的淡水来源。但是由于城市硬质地面铺装的大面积增加,土壤含水量与地下径流水量少,加之过度开采淡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显著,而地表淡水资源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需求。此外,城市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城市水体污染有多种来源,空气中污染物随降水携带到地面,城市径流也会携带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染物会聚到城市水系统之中。持续的、大量的污染无法依靠自然的分解得到净化,致使水污染的趋势更加恶化。而城市水环境具有系统性,并与其它城市环境系统,如大气、土壤等环境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不经处理的大量城市污水不仅会进一步污染地上、地下的净水区域,而且会间接污染其它环境系统从而影响城市整体的环境质量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质量,并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3]。中国昆明的滇池和美国的五大湖就曾因周边城市的密集而导致水体的严重污染。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纷纷发起对于水体资源保护的倡议,并颁布一系列法令,严格规范工厂、企业的用水量与污水排放量,加强对水库、河流、地下水等的监测,并提倡节水型的健康生活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地下排水设施日趋完善,排水系统管道化、网络化,与以前的明渠、暗管、自然渗流、贮存的形式相比,大面积集中管网的排水更缩短了地表径流的汇流时间,导致了雨水径流的快速到达其接纳体――河道,引起河道洪流在短时间内到达峰值;与此同时,河道人工化以后,河岸水利性能改善,洪峰汇流速度加快,增加了河道水流的能量和不可控制性,河道河床受冲刷而变形、迁移,弯道被冲直,破坏河道及河岸植物的生态稳定。反过来,又不得不增加新的侵入要素,如高坝、人工堤等,造成“悬河”,进一步造成洪水倒灌,加剧了对城市低洼地区的积水压力与严重的水涝灾害。因此,在干扰变化过程中,景观要素的增加并不一定增加系统功能的多样性,还要看新要素是否能与原有要素建立起稳定关联,是否能形成新的结构与协调体系。

因此,对流域景观系统的规划,其生态质量和美学质量的追求应该高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规划目标是由社会目标、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学理论所决定的。社会目标包括提高景观的自然质量和美学质量,也包括增强流域景观的多样、连续和整体一致的韵律特征,以及满足市民对地域河道景观的人文、情感需要。作为当代的水利工作者,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应该积极顺应河流自然过程,积极保护并利用河道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地貌结构,维护生态水文特征。通过实践运用景观生态修复和补偿技术,完善和改造现有的河道景观,提高城市流域景观的综合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挥河道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尚宗波,高琼.流域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生态学报,2001(3):468-471.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篇10

关键词:滨水;带状;组团;交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滨水中的“水”泛指城市内部的江、河,以及呈线状特征的湖等水域。“带状城市”是指城市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等)或人文历史因素等影响,城市核心区呈带状分布,组团向两侧延伸的一种城市形态。“组团城市”是指在城市内部形成多个承担一定城市功能的分散分部又相对集聚的组团,每个组团承担某种或几种突出的城市功能,具备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条件。我国一些城市同时具备滨水、带状、组团三个特征,这类城市往往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交通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分析归纳这类城市的交通需求特征对相关城市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均存在重大的意义。宜昌为典型的“滨水带状组团城市”,本文就以宜昌为例,制定交通发展策略。

2滨水带状组团城市形态特征

滨水带状城市主要由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形成。我国大多数带状城市是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下发展形成的,包括两种:一种是城市处于河谷地带,受河谷狭长的土地形态限制,如兰州市、镇江市、宜昌市等;另一种是由于城市在滨海地带,受带状海岸平原影响形成带状城市形态,如深圳市、秦皇岛市。[1]

2.1滨水带状组团城市结构特征

带状城市大多经历了从滨水单核――滨水带型――滨水带型组团的发展阶段。[2]

(1)滨水单核:城市的发展起源于滨水点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与周边交流加强,形成滨水轴向发展之势,

(2)滨水带状:城市沿着一条或若干条主发展轴向两侧延伸,垂直发展轴方向的两翼一般受到江河、海岸线、山脉等自然因素限制而狭窄。随着城市规模沿主发展轴两端发展,带状城市的两端距离越来越长,带状形态越发明显。

(3)滨水带状组团:针对带型城市市政设施建设耗资大和低效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拉长和分散等问题,通过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理论,采用功能组团式布局模式,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绿楔,将滨水带状城市经过城市规划引导发展形成滨水带状组团的城市结构。

2.2滨水带状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滨水带状组团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呈组团状,分布在山体之间、水体两侧或山体和水体之间,整体呈沿水体蜿蜒的带状,其带状连续用地坡度基本可达5%以下,单个组团规模较大,组团之间分布较远,组团内部可建设用地基本是连成一体的。

组团的发展基本沿交通干道呈“串糖葫芦状”发展。组成城市的各个组团承担不同的功能,彼此之间通过交通来联系,通过绿化来分隔。组团内部也具有较为完善的居住、公建和交通组织等。工业及众多产业通过发达的主干道交通疏散、分流到其他组团,中心城区则集中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等高端产业。

滨水带状组团城市一般具有一条或多条较长的发展主轴,城市沿着主发展轴方向发展。主发展轴两翼大多受到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的空间较小。在组团内部集中紧凑布局,节约用地;组团之间受到地形隔离,布局灵活分散。

2.3宜昌中心城区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特征

现状宜昌市辖5区3市5县,即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亭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2010年版宜昌总规确定宜昌中心城区的城市结构为“沿江带状多组团”。宜昌城市的基本格局为沿长江展开,由3个功能区组成的带状城市,3个功能区肩负不同的城市职能。其中主城功能区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小溪塔街道,发展城市服务职能,是宜昌沿江城市带的核心。

核心组团具体职能如下:

(1)西陵组团:城市商贸商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科技文化中心;

(2)伍家岗组团: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客运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生态宜居住区;

(3)点军组团:滨江生态新住区,承担体育休闲、文化产业、教育科研、度假疗养等功能,发展部分无污染工业物流功能;

(4)小溪塔组团:以生活居住、文化旅游、无污染工业和都市农业为主要功能。[3]

图1宜昌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图2宜昌是中心城区规划土地利用图

3滨水带状组团城市交通特征

3.1交通需求特征分析

滨水带状组团城市交通需求兼有滨水城市、带状城市、组团城市三种类型交通出行需求。

滨水城市:沿水交通、跨水交通;

带状城市:轴向交通明显;

组团城市:组团内部交通、组团间交通。

滨水带状组团城市沿水方向即为主要发展轴向,水系也作为组团分割的天然边界。因此滨水带状组团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组团内部交通:短距离出行为主,主要为组团内部通勤交通、生活休闲交通出行。通常慢行出行比例较高,机动化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

组团间沿水交通:沿城市发展轴线的中远距离出行,主要为组团间通勤交通、专业商品购物、对外出行和长距离休闲游憩等。机动化出行比例较高,主要通过快速路、跨组团干线道路、轨道交通等联系;[4]

组团间跨水交通:中短距离交通出行为主,主要为组团间通勤交通、短距离休闲旅游等。需通过桥梁、隧道、缆车、轮渡等方式出行。

图3滨水带状组团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图

3.2宜昌市交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交通发展特征

中心城区居民出行将持续增长,中心区交通集聚最高

居民出行空间分布向组团范围扩展,各组团间需求发展迅速

主城区和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将逐步增强

交通需求走廊明显,需求强度增大

二、存在问题分析

(1)组团内部地势平缓,基本按格网式布置,其中老城区滨水而建,亲水资源丰富,但主次干道相对狭窄,路网密度不足,新城区按规划建设,道路资源相对充足。

(2)组团之间地形条件复杂,由平行于城市发展主轴的通道性主干路呈串珠状连接各城市组团。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往往受到山体和水体的限制,使得组团间的联系通道数量和空间非常有限,造成组团间通道能力不足。

(3)由于沿轴线空间有限,主要干路承担着多重交通功能,除了要满足城市自身的交通需求外,还需承担过境交通、旅游交通等其他需求。

(4)公共交通复线率高,线路过长

由于轴向交通明显,客运量集中于发展轴上,公交出行需求大,导致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较高,多条线路汇在主干路。这样不但在高峰小时给主干道带来刚性负担,而且造成公共交通线路冗余。

(5)组团间公交站距过长,公交服务存在盲点

由于组团间道路网密度不足,导致其公交站点设置无法达到国家设计规范。

(6)跨水交通制约城市发展

由于桥梁、隧道建设成本高,以及长江航道通行影响,跨水交通能力不足,影响两岸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制约城市空间发展。

4宜昌市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策略

结合宜昌市交通需求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为打造“沿江带状组团”城市发展布局,交通发展总体策略为“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模式、构建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络、打造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5]

策略一: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模式

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交通模式选择在适应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优化的作用。

滨江带状组团城市,发展轴向明显,应形成支持并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促使城市发展向公共交通依赖型转变。应构建组团间联系通过大容量、快速的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组团内部通过常规公交,大、中运量公交系统和常规公交线路通过公交换乘枢纽进行无缝衔接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1)组团间通过大容量、快速的大、中运量公共交通联系

根据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当的快速公共交通方式,线路布设与主要客流方向一致,串联各组团中心及对外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组团形成“串糖葫芦”的关系。滨水带状组团城市,通常发展轴线为沿水方向,交通量较大,可在轴线向布设大中运量公交系统,满足轴线客运交通出行需求。

建议于东山大道等主要轴向客运走廊,建设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串联轴线主要组团,强化小溪塔组团、西陵组团以及伍家岗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2)优化组团内部公交系统,实现公交优先。

组团内部采取常规公交,全面覆盖城市用地,并在各大型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学校、医院等地设置公交首末站,并在商业中心、商务办公中心、交通集散中心等地与大容量公共交通无缝换乘。

分别优化小溪塔组团、西陵组团、伍家岗组团以及点军组团内部的公交线路,建设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优先,并为大中运量公交系统提供接驳补充。

(3)优化出租车系统

滨水带状组团城市组团多、轴线两端距离较长,在接近城市发展轴端点处打车不方便,高峰时段在组团中心区打车同样很难。

通过安装无线电呼叫设备和GpS,并建立与之相配合的出租车调度系统,实现出租汽车统一调度。通过开发相应的打的软件,方便乘客自由叫车。

通过在中心区规划餐饮、娱乐、广场等场所前设置出租车上、侯客点,并政策上通过制订具体的激励和补贴方案,鼓励出租车驾驶员进泊站载客、候客,实现高峰期间中心区“定点载客、定点候车”的新出租车运营模式。

(4)大力发展水上公交、缆车系统等作为补充,促进长江对岸组团城市发展。

根据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交通需求,适当发展水上公交(包括过江轮渡和缆车系统),以满足通勤交通及旅游观光的需要,并作为陆上公交系统的补充。

在不影响长江航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轮渡等水上公交,缓解过江客运交通压力,加强长江西岸的点军组团与其他三个组团的交通联系,促进点军组团的城市发展。

策略二、构建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络

(1)建立组团间快干线路网,强化组团之间交通联系

加快骨架道路网络建设,建设快速路系统,对内服务各组团间的快速连接,对外分流过境交通,强化组团间联系;

(2)完善组团内部路网体系,构建合理的道路网络格局

加密次干路和支路网密度,增加基础路网容量,完善组团内部路网布局。

形成以快速路及干线性主干路为骨架、普通主次支路为主体、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支撑宜昌市“沿江带状多组团”结构,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3)加强跨水通道建设,均衡组团城市发展

充分考虑地形条件,最大限度增加干线性主干路及普通主干路、跨江大桥,从而增加相邻组团间的交通联系通道数量;

(4)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缓解路网交通拥堵

老城区普遍道路狭窄,道路网密度高,可合理利用现有路网,实行单向交通组织,打通老城片区的微循环系统。滨水城市通常异型交叉口较多,结合主要交通流的方向,设置菱形立交,或者采用单向交通组织等交通管控手段进行优化。

在西陵区、伍家岗区、小溪塔片区等老城区开展交通组织优化,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策略三:注重慢行品质,打造滨水慢行休闲廊道

滨水带状组团城市通常山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使得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景点和休闲场所,同时横向宽度的狭窄,又使得大部分居民仅需借助慢行交通方式即可到达。充分利用带状城市这一优势,发展慢行交通,并在靠山滨水地带打造慢行休闲廊道。同时充分结合城市特征设置旅游交通线路,串联交通枢纽和各个旅游景区。[6]

宜昌为滨江城市,滨江景观带是宜昌城区景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昌中心城区应构建以人为本、舒适宜人、富于特色的慢行交通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打造宜居、乐游的生态山水城市。

1)识别慢行交通重点发展片区,打造行人、自行车优先的慢行圈;

2)沿一江四水及轨道交通走廊构筑慢行发展轴,串联重要慢行圈;

3)紧密结合主要城市功能片区及旅游节点构筑连续慢行交通网络;

4)针对不同交通需求,构筑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非机动车网络。

5小结

宜昌市为典型的滨水带状多组团城市结构,中心城区呈现“三+一”组团分布,通过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引导,构建沿轴线及跨水的交通廊道,建立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可以实现宜昌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中心城区各组团的有序发展以及组团功能完善。

参考文献

1谢晓玲.带形城市交通策略研究――以兰州为例.[J]2011

2叶茂,过秀成,王谷.从单核到组团式结构:带形城市的交通模式演化与选择――以镇江市为例.[J].2010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R].2011

4高世昀,现代城市滨水地区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