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道路的问题十篇农村道路的问题十篇

农村道路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24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1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农村

Ruralroadsafetyissuesandcountermeasures

Yuyu

abstract:asChinaacceleratedthepaceofbuildingnewcountryside,ruralroadconstructionhas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Rapidgrowthinnumberofmotorvehiclesinruralareas,butthesevehiclessafety,legalityrelativelypoor,ruralroadsafetysystemitselfisnotperfect,thedriversafetyconsciousness,resultingintrafficaccidentsinruralroadsafetyshowhighmomentum.therefore,toidentifytheruralroadsafetyproblemsandtodevelopappropriatestrategiestoimproveandbecomethekeyissueofruralroaddevelopment.

Keywords:road;trafficsafety;rural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近4年来浙江全省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4起,有3起是发生在农村道路上的车辆安全事故,农村道路重大事故发生比例占到75%[1]。2010年,淳安“2.14”事故和义乌“3.5”事故则均属农村道路防护设施建设缺失而引发坠车入水事故。截止2010年底,浙江全省尚未治理的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将近7000多公里,大多集中在浙江农村道路交通路段,因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仍然较为突出[2]。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1、个人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集中表现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包括驾驶者与道路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意识不强。道路车辆停放杂乱、酒后驾驶、超速超载、无牌无证驾驶、违规载客、占道经营行为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道路寿命、交通秩序,更容易造成事故、酿成悲剧;道路行人无视道路情况,横穿道路不注意观察车辆、直行不靠边现象十分常见,这些都是由于农村个人引发的问题。

2、交通工具质量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今,农村道路上行驶运输的车辆大多为价格便宜、性能低劣的二手车、三轮车、问题车甚至是报废车,这些车辆忽视修护包养、带病上路、车辆年检不规范,很容易发生行车故障,为道路行车埋下安全隐患。

农村道路面狭窄,混合式交通,人、车、路共性矛盾突出。超速的摩托、低速载重汽车以及非法载人的拖拉机共同行驶上路成为引发农村道路上交通事故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该类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后果严重。

3、道路建设监管力度不足,存在质量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往往按线路规划进行,同时涉及多村开工,在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整体工程监管能力有限,无法实现对所有开工道路的现场质量监管,而交通部门下派的乡村公路质量监管员和专门制定质量管理指导文件,终究还是存在着全面专业性与制度执行力、执行效果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往往存在经费不足、拨款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各农村地区在道路施工以及完工验收检查中发现诸多质量问题,农村公路建设过程质量监管问题有待改善。

4、道路交通监管不健全,交通秩序相对混乱

交通系统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认识以及管理力量投入不足,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大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仅限于道路路面浇筑,后续道路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也没有形成系统可靠的管理机制,导致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相对滞后;交警部门警力地区配置不平衡,交警主要在国道、省道、城区维护秩序,而农村道路的管理、秩序维护不足,且农村地处偏远,点多、线长、面广,加大了管理难度;许多边远村镇道路成为了真正交通管理盲区死角,现实情况与管理投入矛盾日益显现。

二、交通安全解决对策

1、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大农村道路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有人管、无钱养”的现状,解决农村道路安全中道路的问题。一是:提高农村道路的建设质量,避免因投资不到位引起道路质量差、规划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制定严格可行的道路安全规划,逐渐完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全面消除道路安全设施隐患,为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安全事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村驾驶员安全意识

加强农村道路安全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农村驾驶员安全保护意识,是解决道路安全中人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定点培训、农村广播等方式,经常性、长期性的开展农村道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入安全事故举例,提高居民安全意识;二是重点强化农村驾驶员主体人群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农村交通主体参与者的安全保护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农村交通安全中人的问题[3]。

3、预防和管理相结合,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防管结合,有效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解决农村道路安全中管理的问题。第一,严格进行机动车的检验,定时定期检查农村机动车的安全性能,严防不合格的机动车或报废的车辆上路行驶;第二,追根述源,加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第三,紧密结合实际,时刻关注农村交通安全发展形势,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能力,加强查处对农村道路上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无证驾驶以及非法载客、超重载客等现象和问题;第四,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对安全交通事故的参与力度,建立健全道路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制,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第五,提高道路交通管控能力,制定周全的应急预警机制,有条理、有组织的开展路面勤务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和第一时间反应处理。

4、提高农民购车优惠力度,严把报废车辆的报废工作

针对农村中大量存在问题车、报废车的问题,应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提高农民购车优惠力度,用购车补贴吸引农民进行新车购置,改善农村车辆的综合性能[4];第二,加强报废车辆的稽查,不定期检查地区范围内二手车辆交易中心的销售车辆情况,严格把握报废车辆的报废工作,避免违规、报废车辆上路行驶。

三、小结

农村道路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实际问题出发,科学、认真、全面、客观、持续地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条件下农民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现实及其发展需求,从人的问题、车辆的问题、道路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等四个角度制定系统的交通安全改善对策体系,创造安全、和谐、健康、高效的道路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达林.关于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思考[J].安全与监管,2006,17(1):29-30.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谐社会

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我们不仅仅需要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也还需要提高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人数比较多的农村或者县城来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教育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国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速度加快,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对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工作进行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相关的交通安全工作人员把全县城的道路交通安全所涉及的各种隐患以及各项政策的整顿,甚至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教育的工作或者任务作为了这些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但是经过我们相关的交通工作人员不懈努力,农村的交通安全的相关宣传教育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1新农村建设中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这些年在道路交通中出现的事故以及死亡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所以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也对执法人员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执法过程中制定了非常严厉的规章制度。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隐患的整顿过程中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等等很多相关的能源,将这些能源主要运用在对村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民的交通安全的意识以及相关的知识水平,我们道路交通工作人员才能够尽可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从而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的公共秩序,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村民的道路交通的法律知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车祸、事故以及纠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环境。从此可以得出,只有我们的道路交通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能够很好的配合,争取尽可能的实现人民、车辆、道路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相互协调或者和谐的发展局面,这就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前提。

但是由于现在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各项指标的快速发展和改善使得我国的农村或者县城中的人均流量以及车辆流量都在不断的上升,这样就使得交通安全的工作实行起来越来越困难。根据相关的交通工作人员的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在很多县出现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车祸等等这些道路交通问题中,有超过九成的事故都涉及到的农村的人民群众,这样的不良现象可能会使得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得到威胁或者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失,从而导致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出现并不和谐的因素或者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农村的很多地区,道路交通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普及道路交通安全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就直接影响农村的人民群众对于相关的交通法律知识以及教育水平下降,这加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宣传条件比较差,使得农村的人民群众没有积极的接受交通法律知识以及交通安全的意识。在这些不良的条件和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观点、更加长远的眼光以及更大的范围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水平以及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知识,最终实现道路交通的和谐发展以及协调发展。我们可以结合我县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漏洞,进行分析出现这种问题或者漏洞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或者方法来改善这种不良的现象。

2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工作安排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漏洞

2.1在我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安排的时候,主要是以公安交警为核心。公安交警的主要工作还有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各种交通案件的处理,这样就使得公安交警在农村进行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2.2在宣传方式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法创新。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悬挂相关的宣传标语、在公布栏上粘贴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或者在流动的客运站或者火车站粘贴相关的宣传横幅。这样的宣传方式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这样传统的方式有些只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因为宣传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这样的宣传方式并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宣传。

2.3对于交通安全工作的宣传范围上来讲,相关的工作人员只能够在重点地区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而对于比较偏远或者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地区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活动。现在我县的交通安全宣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县城的地区,对于农村也只是集中在一些车站点或者客运站,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进行宣传。

3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工作安排的宣传教育工作应该采取的对策

每个村子或者镇上组织一些道路交通安全普及知识进农村的活动,与相关的教育结构进行沟通和协商,将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平时学习和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传播的优势,将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新闻媒体中进行播放,这样人们才能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增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

对于农村民警的各种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如果民警能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那么对于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将会奠定一个非常深厚的基础,并且宣传范围将会大大增强。鉴于这一点,我们相关部门应该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教育,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以及工作的再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芳.如何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J].福建农机,2010(02):12-16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3

一、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道路发展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称赞,农村道路发展政策实施三年来,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兄弟的衷心拥护。

全国人大其中一名代表说:“修路、种树、打粮食是农民的三大任务,农民出力给自己修路,就好比自己出力给自己盖房子,怎么能说是增加负担呢?”一些农民群众还发出了“如果不懂三个代表,那就修路去;如果不知道怎么解决三农问题,那就修路去;如果不知道小康社会,那就修路去”的口号。这些话语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农民兄弟对农村道路发展政策的支持、拥护和感激之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等称号已经成为农村道路的代名词。

农村道路是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是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等谚语已经成为农村道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和经验总结。要建设好农村道路,就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农村道路发展现状

(一)“十五”以来,我县农村道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长里程之快、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之高、经济社会效益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但从总体上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道路还存在总量不足、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网结构不合理、安全保障性低、失养、缺养普遍、通行能力差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村道路在建设、养护、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道路密度低、道路技术等级偏低、缺桥少涵情况严重、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少数农村道路存在质量瑕疵、农村道路缺养、失养现象严重、农村道路管理严重滞后、无专业养护机构人员、新建农村道路无建设用地指标、项目指标下达晚,不便于地方政府将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农村道路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总之,我县的农村道路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农村道路建设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思想认识和质量意识,今后农村道路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因此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当前农村道路建设所暴露的问题,有建设单位乡(镇)村的责任,也有施工单位的责任,若不及早纠正,其危害是严重的。

(二)多方筹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落实资金是关键。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农村道路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创新工作思路,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的路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营造千军万马抓农村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上级主管部门要请有资质的专家及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薄弱,并且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少,不能对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逐一的指导的问题。

(四)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要把质量放在与加快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质量+进度=效益”的原则,一手抓加快要速度,一手抓质量求效益。

(五)持管养并重,建立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农村道路管理养护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具体做到七化,养护管理标准化、路政管理网络化、制度管理规范化、办公管理程序化、道路管理信息化、工程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科学化。

四、农村道路发展趋势

(一)全面建设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对农村道路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道路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存在问题;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6-0039-01

1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不断深入,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对我国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农村公路大部分都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客货运输的需求修建的,它属于一种集体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由于它适应了农村客货运输的需求,所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同时它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在我国大力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加快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同时,农村已建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任务也逐渐加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渐增多。

2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将,农村公路也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如果把我国的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比作人身体的“动脉血管”,则农村公路就是人身体中的“毛细血管”,与人民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公网络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是摆在我国目前公路建设中的一大课题。

2.1加快建设步伐,满足农村运输需求。目前,农村经济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从城市到农村已经成为必有之路,因此农村客货运输需求将前所未有的增大,为了满足这种增长的需求,我们就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铺好路。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便他们日常出行,我们应尽快打通村与村之间,村与镇、县之间的断头路,逐步形成以主以国道、省道为骨架,通村公路为支线公路网络,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2.2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农村的公路网建设应该从生产力的布局需求出发,以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公路为依托点,同时也要兼顾相邻市、县的公路布局状况,做好村村公路、村镇公路、村县公路等的布局工作。优化通村公路网路,积极改善和提高农村公路,使得其向标准化、等级化发展过渡。同时,在通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方面,也要逐步使其从交通部门的单独行为向整个政府的统一行为转变;要从交通行业的行为向整个社会的行为转变;要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从要我修路到我要修路转变。逐步形成政府抓、社会办、群众干的全民动员公路建设模式。以榆林公路建设布局为例,榆林市的过境高速公路包括横贯南北的包茂高速公路和穿越东西的青银高速公路以此为骨架,以国道、省道为支撑,形成了榆林市的公路主骨架网。随着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榆林市又开展了一系列的重点公路项目,而这些重点公路项目往往是和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联系的。一方面,这些公路主要服务于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另一方面,这些公路也为当地的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带来了许多实在的便利。所以在上述的公路网络下,榆林市又逐步推进了村镇公路及村村的建设工作。形成了榆林市的整体公路网络。

2.3加强建成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做到养建并重。由于农村公路时公路网路中最基层的一级,加之各乡镇没有专门的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所以县级公路主管单位工作任务就更加艰巨,往往形成了“有时间建,没时间养”的情形。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榆林市从2007年起,采取了一项新的公路管理措施,即在全市范围内,凡涉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的乡镇均设立“地方公路管理所”,并确定一名主管乡镇长任所长,负责本乡镇乡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市公路交通系统制定了统一的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和目标并将管理办法和目标通过各种渠道向城乡居民公示。各乡镇则负责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此外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政策性文件,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做了细致、具体的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确立了县道县养、镇道镇养、村道村养的主体责任管理模式和多种筹资方式。随着农村公路的高速发展,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显现,农民逐渐体验到了建路,养路的好结果,也就逐步提高了他们主动爱路、养路的思想意识。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出了“专业养护、群管群养、协会管养、自管性养护、社会帮养、以树养路”等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模式,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农村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3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通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其它公路相比,农村公路毕竟在地理位置,重要性,养护资金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下面是一些实际的问题:

3.1重视建设,忽略养护的思想依旧存在。由于农村公路的建设周期短,能够在短期内体现领导干部的“政绩”,故领导干部都愿意投入资金和精力搞公路建设。而管理和养护则需要长期的坚持,而且不具有明显的工作成绩,所以大部分的领导干部都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中。

3.2管理养护责任主体不明确,基层管理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由于农村公路时公路网路中最基层的一级,加之各乡镇没有专门的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所以县级公路主管单位工作任务就更加艰巨。受到多年养成的“等、要、靠”思想影响,大部分的农村和乡镇基层干部总是认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是公路交通部门的工作,而不是地方政府的工作,故即便公路坏了,地方政府也不会主动去修理,而是等待公路交通部门去养护。

3.3公路养护人员短缺,素质不高。在榆林市,由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公路养护人员达不到实际需要的人数,有些偏僻路段甚至无人管养,处于常年失修状态。同时养护人员当地农民,没有公路养护的实际工作经验,整体素质较低。且在农忙时节,公路养护人员都脱离了工作岗位,忙于自己的农业生产,致使农村公路失修。

3.4养护资金短缺。按照陕西省政府的有关政策,省级公路交通部门只负责农村公路的大修所产生的费用。而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及养护费用则应由公路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负责。以榆林市为例,根据测算每公里农村公路每年需要2000元左右的管理和养护费用,全市每年需要3000万元左右,按照政策这些费用都应当由榆林市人民政府提供。通过市公路交通部门的积极争取,榆林市地方财政才能支出1500万元用于地方公路养护,尚留有1500万元的资金缺口。因此,资金短缺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一个重大障碍。

4结语

农村公路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共举足轻重,我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政策性支持,但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实践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仍然要通过多渠道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农村公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硬面化里程增加,技术等级提高,路面状况改善,使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公路使用的不规范,以及村级公路养护项目的分散,基层管理力量的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以至大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了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对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一是农村公路专业监理人员不足,大部分是各县交通系统抽调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监理业务培训不够,行为不规范,缺乏监理经验和监理经历;二是监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不可能做到全范围监管,全方位监督;三是质量管理各方面的检测设备、手段不完善,各县虽然设立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试验室,但是不能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四是一些相关单位领导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不够重视,致使监督工作开展有一定困难。(2)农村公路养护不到位。自施实“村村通”工程以来,农村公路特别是乡道村道得到飞速发展,乡镇村的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干劲十足,但往往只讲修路不注重养管。县财政列支的日常养护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乡镇村筹措养护资金还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大部分乡道、村道处于失养状态。而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路面、边坡水毁,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通行能力。另外现行的养管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违法建筑不断建在建筑控制区内,个体户或民营企业占用公路或公路用地堆放材料物资;电力或通信企业未经许可随意在公路用地内埋设线杆,不但给公路安全、畅通带来隐患,也影响了公路的进一步改建;大型超限、超载车辆为逃避国省干线的执法检查而绕行农村公路,严重破坏路面结构,极大缩短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一是法制教育不到位,《公路法》、《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宣传力度不够,使广大群众对路政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二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人员及经费不足,致使农村公路的路政巡查难以到位。三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法制不健全,缺乏执法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受到一些条款的限制。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完善

(1)实行事企分开的管理方式。农村公路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的延伸和支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去在农村公路养护上,一直沿用的是农村公路一家管养的传统模式,这与目前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行养护体制改革,要重点在精简机构、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和改革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及养护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要培育养护市场化,小修保养实行总额控制和定额计量管理,承包方式实行民营承包、内部承包,合同管理等机制。(2)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要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乡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应当切实认真履行上级政府制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或专职机构,并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专职人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执行部门,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行业管理范畴,加强指导、考核、监督。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管理职责。明确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养护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等。与此同时,对公路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以确保农村公路的可持续性发展。(3)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资金问题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提高养护水平的根本。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养护经费全部由国家承担目前尚不可能,各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都应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的保障体系。不断拓宽多种资金筹措渠道,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承担一部分,乡镇也自筹一部分,并积极鼓励社会、个人捐资等。

参考文献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6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诸多调查上来看,目前的农村道路建设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道路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很多,但是相关政府还是应将农村道路建设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

1农村道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上议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从农村道路建设开始。农村道路属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直接为农村造福,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加强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扩大农民视野,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避免与社会脱节。

其次,建设好农村道路,有利于刺激农村非农业项目的发展,使农村趋于现代化建设,从而增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致富的机会,减少远距离打工的人群,有利于农村家庭的和谐发展。

最后,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保证城乡物资的流通,增加农产品的保有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2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

2.1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的农村道路多,建设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国家的资金补助远远无法满足农村道路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道路的集资方式是:政府机构补助一部分,有钱人捐一部分,道路工程队占一部分,农民自己承担大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常住居民人口数目不多,导致农民筹措资金难度加大,使得道路工程队面临破产的危险。

2.2缺乏管理机制

农村道路建设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而是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除了少数乡镇设立有农村道路监理办公室,召集了数量足够的工作人员和保留有充足的资金外,其他乡镇都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执行者进行道路建设监管,难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了资源浪费。有的农村道路虽然建成了,但是缺乏一定的养护措施,没有设立专门的养护经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缺乏专业人才帮助

新农村建设需要将科学、进步的思想引入农村,这就需要更多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加入进来。一方面,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中缺乏对人才引入的重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运用的人员都是农村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对于政治、科学方面的正确认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严重影响了道路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人才怎样引入农村也存在着问题。农村以什么方式吸引人才、留下人才还需要深入研究。

3农村道路建设的改善方案

3.1建立完善的资金筹措方案

要进行农村道路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保障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农村要建立专门的农民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联系政府和散户农民,保证政府的款项能够顺利交到农民的手中。国家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辅助资金远远大于农村收到的辅助资金,这是因为政府机构与农民基层之间缺乏联系,政府不能切实了解到农民的需要,并且农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欺瞒现象,导致国家补贴的沉淀。于是,成立的农民组织要切实根据该地区的情况,拟定真实的资金申请方案,诚实地向政府机构申报。该机构的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诚信,不能对任意一方有欺瞒行为,否则追究其责任。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具有思想上的统一性和行动上的统一性。然后,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贷款力度。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农民进行贷款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农村道路建设的先期回报率低,并且农民的还款力度不足,使得银行失去投资信心。这时,政府需要对银行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鼓励银行贷款给农民,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银行的贷款力度。同时,农村内部要进行监督,保证自己的还款能力,定时定期地还款,对于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农村内部应该进行帮助,先替其还清当期贷款,保证自身的借款信用度。只有存在一定限额的前期投入,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后期回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3.2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农村道路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其顺利进行。农村要建立专门的道路管理机构。机构中的管理人员要对道路的建设、养护、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首先,该机构要加强对于农村道路建设的监督管理。虽然农村道路的要求相对于国道等主干道路来说要低,但是其施工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给道路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监管部门需要对农村道路进行定期监管,避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保证施工质量。其次,该机构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这就要求该机构制定出一套专门的道路养护政策,建立专项经费,并且定期安排专人进行道路检测和养护,做到早发现、早改善,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实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该机构要对于道路建设资金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资金问题是农村道路建设的核心问题,资金问题表现在资金筹集、资金分配、贷款还清等方面。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要保证资金的顺利筹集,保持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要合理进行资金分配,将资金分成道路建设、道路养护等多个方面。而且要监督农民还清银行贷款,保证再次贷款顺利。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公路科学规划建设标准资金筹措西部地区

一、引言

西部多山,交通不便,农村公路成为西部偏远地区农民走出高山大川,融入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修建农村公路,不仅与农民群众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高度相关,也影响到西部农村能否走向小康,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重大议题。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加强工程施工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部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2003年开始,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开始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公路的通车里程、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题。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欠妥,出行困难犹存

一是定位基准的选择不科学。通常,在规划设计中确定位置时选择的定位基准往往是行政村所在的办公室或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但这些建筑往往就位于原有的道路附近,以致出现工程尚未动工公路已经建成的现象。而数量更为庞大、人口更多、交通条件更为困难的许多自然村,由于远离这些规划基点,道路无法延伸至村落附近,村民们自然难以使用这些公路。二是规划设计不科学。一些路段在做规划设计时主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方便群众出行,而是更多地考虑使新建公路尽量接近原有的各种道路以降低建造成本。这种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公路变短了,群众出行的难度却提高了。此外,连接村与村之间的公路还未形成有机的路网,普遍存在“断头路”现象。

(二)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堪忧

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使得西部地区农村的交通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西部自然环境差和筹资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在规划时提出的建设标准一般普遍偏低,导致路网密度低、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弱、路面狭窄、危险路段多等问题凸显。与此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或者根本缺乏专项资金的有力支持,当出现公路损坏现象时,常常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维护。另外,由于西部农村公路修建时普遍没有建造和安装防护及排水设施,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农村公路防洪抗灾能力不足,每逢遇到洪涝灾害,时常出现水毁及塌方现象,造成农村公路通而不畅。

(三)筹资渠道不畅,建设资金缺乏

一是来自上级的补助标准偏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三大来源分别为中央下拨资金、各级地方配套资金以及乡村自筹资金。由于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公路平均建设成本要远高于平原地区,10万/公里的补助标准明显偏低;二是当地缺乏配套资金。西部山区多为贫困地区,政府财力不足,群众生产和生活困难,无力自筹配套资金;三是下拨兑付缓慢。由于项目计划下达较晚加上办事手续繁杂,导致上级资金兑付的时间往往要推迟半年以上,严重迟滞工程进程。四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近年来,一方面建材价格和工人工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受双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缺乏的矛盾。

三、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路网布局是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核心,规划农村公路网布局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分为干道、次干道、组道三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优化路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为目标,保证重点道路优先建设。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实现先通后畅,先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提高公路等级的问题。同时注意,在不降低标准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数量。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根据西部农村公路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出行的“断头路”、“分支路”现象,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政策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公路体系专项规划的科学性,重点解决农村公路中因规划不妥而形成的突出问题。

(二)严守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质量

公路质量是左右农村公路使用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保证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施工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标准。西部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农村公路建设直接面对农民出行,具有项目分布广、规模小、投资少的特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需要制定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施工监督规则,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制度;二是制定规范的施工合同质量条款,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保证遇到问题可以追溯到人;三是严格管理在施工现场,要组织有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现场施工监督,让他们和专业监理人员共同发挥作用,对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人员严格监督,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合乎标准。

(三)加大投入,简化程序,拓宽渠道

长期以来资金不足是困扰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一是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和加大国家财政的投入机制和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对西部贫困山区公路建设的扶持政策,尽最大可能调高国家补助资金比例,对特别困难的地区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二是针对上级资金拨付不及时的现象,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促使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对于办事过程中存在的审批程序繁杂和计划下达拖拉现象,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彻底梳理和坚决废止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必须审批的要制定制定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加快资金拨付速度。三是想方设法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管理部门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当地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经营沿路两侧的土地;同时努力拓宽捐助修路的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努力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捐款,为建设西部农村公路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克非.探究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张晓晶.农村公路公路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J].科技展望,2014(08)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8

一、忠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忠县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农民充分地享受到了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作用还远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公路与机耕道问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道路存在的问题突出:

1.农村公路畅通率不高,村社公路养护较差

目前,忠县农村公路密度达258.41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通达率已达到100%,但村社通畅率仅为69.5%,还有30.5%的道路没有通畅,农村公路通畅率不高。且县乡级公路有一定的养护资金,但各级财政还没有对村社级公路的养护资金预算,村社级公路的养护只能靠村民自己承担。组织管理力度较大的村社,公路养护较好,反之,公路养护问题就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地方出现公路损坏后无人问津的情况。

2.农村机耕路严重缺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忠县地处山区深丘地带,尽管农业耕种及综合机械化率在全市算高的,但总的看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近几年随着省外许多大型农业收割机进入忠县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通到农田的机耕道,致使这些机械望田兴叹,农民不能享受现代化成果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山坪塘的整治问题

忠县山坪塘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年久失修,堤坝垮塌、塘底淤积、漏水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农田灌溉。近几年忠县大力解决民生实事正在进行山坪塘整治项目,共完成山坪塘整治4206口,解决了部分乡镇饮水安全问题,但是在整治规划、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治项目推进中值得商榷。

山坪塘整治规划需进一步完善。由于资金的限制,有的村进行了多口山坪塘治理,有的村却一口塘也没有纳入整治规划,造成各个村之间不平衡。同时,对农民作用较大的少部分水塘没有得到整治,而有的在高山没有水源的塘整治后却发挥不了作用。由于部分乡镇水利人员未摸清项目实际情况,导致部分整治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研中发现有少部分山坪塘整治集中在塘坝、沟堰,清淤计划开展不到位,导致部分整治变成形象工程,表面看着漂亮而实际却无法蓄水。

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在前期整治项目中,部分单位在山坪塘的整治工程中承建方与受益方村民见面讨论不够,村民缺乏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由于基层水利员人手不足、业务繁重加上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出现部分项目监管不到位情况,而在施工过程中承建方只对发包方负责,少部分整治项目存在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现象。

(三)沼气池使用与管理问题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沼气池,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使用新能源。但现在全县35%以上的沼气池处于荒废状态,沼气池使用率较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沼气池建成之后,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没有使用而致使沼气池荒废;另一方面农村对沼气池的管护缺乏资金支撑,一旦出现问题便无法修复;第三是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大中型养殖场喷发式增长,“猪-粮”二元型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养殖农户明显减少,至使未养殖农户沼气原料不足。

(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问题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具有办公会议、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医疗计卫、农资商贸五大功能;是聚集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重要场所。目前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缺乏选择性。全县各村的服务中心建设都是按市里文件统一要求建有农家书屋、卫生室、农资超市、幼儿园、活动室等几大室,这对远离场镇的村是不仅适合而且是有益的,但对靠近场镇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卫生院、农资超市、幼儿园等却得不到村民青睐,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造成农村公共资源的闲置浪费。

2.农家书屋作用发挥缺乏针对性。经调查了解,全县各村的农家书屋基本成为摆设,没有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现在大多是留守老人,没有时间和能力阅读书籍;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目前提供的各类书籍对农民生产、生活指导性不强,对村民的吸引力差。

3.村村通建设使用缺乏实用性。村村通建成之后,由于耗电量大、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几乎所有的村都没有使用,村村通形同虚设,村委会通信联络仍然依靠手机、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有的村社甚至还在使用着90年代的大喇叭来宣传政策、安排村务等活动。

二、加强忠县农村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养护责任,加大机耕道修建力度

路是农民致富的基本前提,道路修建好后,更为关键的是养护问题。

1.落实道路管护层级责任,确保养护资金到位。首先是把道路的管护责任从村划分到社,让每个社承担起自己境内的公路养护责任。其次是道路养护的资金来源可以采取政府拨款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政府拨款主要调动村社维护工作的积极性,农民自筹部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针对道路养护实行集资。

2.加强农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田机耕道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机耕道建设中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机耕道应以土石路为宜,每年特别在临近收获的前夕,村社要组织人力与物力进行临时修整,以此来缓解农业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机耕道既可方便农民日常耕种,更能提升春耕秋收大忙季节的农业生产效率,切实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严谨规划设计,提升山坪塘整治实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山坪塘作为农村生产所需的主要蓄水工具,对处于丘陵干旱地区的忠县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县山坪塘的整治现状,严谨规划设计,提升山坪塘整治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规划山坪塘的整治方案。全县急需整治的山坪塘6610口,还有2404口需要持续推进,在后续整治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整治目标。方案设计之初,必须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受益村民,真正了解山坪塘的实际情况,以寻求最佳整治方案。对一些即使整治也不发挥较大作用的塘可以放弃整治,进行复耕,要把有限的国家资金用在那些村民最急需且发挥作用最大的山坪塘整治上。

2.有效落实整治工程的监督管理。一是采用具体项目公示制度。在项目施工处设置公示牌,详细公示该工程的整治内容、整治材料、施工时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二是采用多方联合监督制度。县水务局、乡镇政府等职能部门组成第一监督主体,受益村民、村委会组成第二监督主体,工程监理作为第三监督主体,三方监督主体相结合,共同行使监督权,真正监管起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三是采用工程质保期制度。即工程竣工之后,不立即付款给承建方,而应实行工程质保期制度,质保时限期至少一年,第二年如果能够正常蓄水而没有任何漏水迹象,经三方监督主体共同鉴定合格后方可付款,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四是采用责任追究倒查制度。如果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一定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三)树立民本理念,提供沼气后续服务资金支撑

沼气池建设是改变农村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更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如何让这一工程正常发挥作用,一是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把沼气池管护技术输送到乡镇沼气技术员后,乡镇要及时培训到村社到农户。二是对已建沼气服务网点县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后续服务运行经费。每个村配备的沼气专管人员,每月给予一定补助。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财政负责资金支撑,让沼气服务网络覆盖全县各个村,让每个服务网点和专管人员真正的从事沼气服务。三是沼气池的管护费用应由政府适当拨款和村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财政供给。

(四)优化功能设置,提高中心公共服务能力

1.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第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几大室的规划设计不能实行一刀切,对于一些偏远村社的公共服务中心适合建设学校、卫生室等,方便群众。对于临近场镇的村社就没有必要建设学校、卫生室等,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村民最需要的地方。第二,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置视频对话室。忠县属于劳动力输出大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几年未归,虽然现在电话普及率高,可以通遍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但是依然不能减轻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心里孤独感。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便民作用,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置视频对话室,免费对村民开放,留守老人和儿童可以通过电脑视频与远在他乡的亲人面对面交流,不但减轻了他们心里孤独感,更体现了政府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人文关怀。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9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对策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1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缺口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消费指数不断上升,修建农村公路所需砂石、水泥、钢材和运输机械以及人工工资等费用也不断上涨,致使农村公路建设成本不断增大。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了农村公路建设,不少村镇为修建公路,背上了多年都难以还清的重债。

1.2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质量不高

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要求不算很高,但调查发现,近年修建的农村公路,能达到质量标准的并不多,大多数农村公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和隐患。例如:一是未按要求设置错车道、涵洞、边沟等配套设施;二是路基松软地段未处理平顺和压实,就直接灌注砼路面,而导致砼板厚薄不一,路面强度不够;三是工程材料配比不达标,质量不合格,甚至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所修乡村公路成为“豆腐渣工程”、前修后烂等问题。

1.3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进展缓慢

很多农村公路建设施工队多为民间施工队,无资质、无营业执照现象较多,施工能力无保障。这种低劣的施工队伍,“锣齐鼓不齐”,怎么可能修出质量合格的公路呢?同时也给工程监理人员增添了严重的负担,不少监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具体施工等工作中而淡化监理职能,致使工程进展缓慢,质量低劣,返工不断,不但拖延了工期,难以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工程任务。同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本就不足的工程经费更加紧张。

1.4农村公路建设的安全设施不齐全,存在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

由于农村公路的修建受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因此,设计要求比国、省、县道公路均低,加上在实际施工操作时,受经费、材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乡村公路弯急、坡陡、路滑,危险路段、桥梁,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限载标志;路面未进行防滑处理和设置防滑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如不引起各级重视,将会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上述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拦路虎”,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及时解决,将会严重的挫伤群众集资修路的积极性,对农村公路建设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1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新机制

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规律,联系当地实际,合理规划有序发展农村公路;二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乡、镇、村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筹措资金;三是联系实际调整乡、村社投资比例。

2.2充实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力量,严格工程质量监管

实践证明:施工监管人员素质高,业务熟练,监管到位是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根本保障。如何使众多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到保障,已成为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一是应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理等专业知识培训;二是分片区对各乡、镇、村分管公路建设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使他们掌握有关政策,施工程序,质量监督等基本方法;三是交通局成立质量监理机构,下设若干项目监理组驻守工地,包村指导、跟踪监督,严格把关;四是购买试验设备,成立工程试验室,并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化验员,对全县“农建项目”进行跟踪试验检测,用试验数据指导和监控工程质量。

2.3堵塞招标漏洞,严格挑选施工队伍

为堵塞招标漏洞,一是要探索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机制,对县、乡道建设工程项目,不但要实行公开招投标,而且要注重综合评审考察投标单位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招标机构必须有公路管理部门的内行参与评标),做好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监督;三是要对部分工程量不很大的农村公路,可尝试指定当地公路管理专业队伍承包修建,或集体研究指派施工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有实践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修建;四是要严格实行资金划拨制度。

2.4设置交通安全设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足够重视。一是建议公路有关部门在测设规划农村公路时,从确保安全的角度出发,尽量降低坡度,增大弯道半径和增加弯道路面宽度,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也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施工;二是由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统一设置急弯、陡坡、危险路段以及桥涵等处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限载、限速等标志,并增拨或事先在总投资中提留专项经费,统筹安装到位;三是建议统一在农村公路进出口设置醒目的限制超重、超载的大型车辆进入标志。各乡、镇、村也要落实专、兼职路政管理人员,管理农村公路,并由县路政管理部门统一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和按政策制订车辆违规处罚措施,举报奖励办法等,才能有效地预防农村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要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破解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难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健康快速发展,使农村公路更好的为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吸引外部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侯连君,王昌衡,郑京杰.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对策探讨[J].中南公路工程,2004,(1).

[2]柳金洲,叶青云.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途径[J].湖北公路交通科技,2006,(2).

农村道路的问题篇10

abstract:asanimportantinfrastructure,ruralhighwa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newruralconstruction.Butafterhighwaysarebuilt,legalproblemsinmaintenanceandmanagementprocessbecamethefocusofsociety.thispaperintroduced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highwaymaintenance,fromaperspectiveoflegalsystem,furtheranalyzedtheimportanceofthehighwaymaintenance,andthen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ruralhighwaymaintenance.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Keyword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highway;maintenanc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98-02

1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公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达深度逐步提高,运输量日益提高,布局日趋合理,技术状况逐年改善,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6%。其中,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86.6%;[3]三级以上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21.6%;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8%和94.3%,初步形成了基本通达乡镇、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此外,还有未纳入统计的村与村之间简易公路约154万千米,等外公路约占64%,未铺装路面里程约占77%。从这些数字上可以肯定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的巨大成就。我们坚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推进,我国农村公路交通事业将会有更加辉煌的锦绣前景。

2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责任主体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8条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中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本法第38条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工的范围内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公路两侧的居民履行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劳务的义务。”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公路交通法学》中解释“乡道”概念的时候提到“乡道……由县人民政府协同有关部门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从法理上讲,只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就能追究过错责任,此处的农村公路养护却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主体的不明确造成了责任的不明确、义务的不明确。因此造成农村公路有人建设而无人管理的情形。

2.2养护经费问题众所周知,公路建设属于资金密集型工程,同样,公路的养护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村公路不同于其他道路有专项的资金来源,如目前的养路费、收费公路的通行费、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等等,这些都能解决非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问题。而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基本上靠自筹,由于公路的养护周期长、见效慢,普通的乡镇、行政村以及贫困地区的县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在经过农田、水利、教育、行政事业支出后就基本所剩无几了,根本应付不了数额如此庞大的养护费用,尤其是农业税取消之后,能供基层政府提留的款项就更少了。目前,县道尚且有基本的养护经费,乡道连基本的养护资金都保证不了,村道更是处于失养状态。

2.3养护队伍问题公路的养护不同于其他社会工作,其技术含量较高,专业要求严格,安全性也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时期,规划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20万公里,2020年将达到360万公里。在我国如此庞大的农村公路网中如何配备一支养护队伍是解决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关键。目前有的地区养护人员根本不能满足公路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的地区虽然人数基本上能凑够,但一直以来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也没能严格按照规范的工艺进行作业,这就导致了公路养护的质量不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