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十篇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十篇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15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1

论文摘要: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农村出现了相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而相对与城镇有较为“落后”的尴尬状况。这一新现状使得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不少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等措施对该地区的“三农”问题作用甚微。因此本文作者对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论文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区“三农”问题新现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发表了大量的看法和建议,但绝大多数的建议都是针对当前全国的总体情况提出的,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相对中西部较为“发达”而相对城镇又还很“落后”的特殊现状并不是十分适用。因此本文作者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三农”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一.东部沿海地区“三农”新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总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广大乡村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出现了相对中西部较为“发达”而相对城镇又还很“落后”的特殊现状。1.沿海地区农村相对中西部地区的新现状改革开放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该地区的广大农村,沿海地区农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中西部而言,沿海地区的农民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无论从人均住宅面积、恩格尔系数还是从家庭电话或是其他家用电器的拥有率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相对于中西部的新现象:(1).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出现新局面大量土地被征用为建筑或是工业用地,甚至还有很多农田荒废,土地已经不再是沿海地区农民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了。种植的也不再是单一的粮食作物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园艺等经济作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绝大部分农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乡镇企业、个体私营、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民早已不愿再被束缚在农田里了,以浙江为例,浙江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半农民离开土地,一半土地离开粮食生产的新局面。除了一些种粮大户,一般的家庭将原本可以两年五熟的耕种只一年种一季的水稻,保证自家自给自足就不愿再种了,收入高的家庭甚至连一季都不种了。当年分到的自留地也是大面积的杂草丛生,相对中西部农村而言,大部分沿海地区农民早晨提着菜篮子出门不是到地里摘菜而是转向农贸市场了。至于家庭饲养家禽、家畜的也已十分罕见。(2).沿海地区农民的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大大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坚定而持续的实行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的政策深刻的改变着该地区农民的就业结构。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浙江农民在非农产业中就业。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农民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少。目前东部各大城市涌入的大量打工农民,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本地农民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当地农村存在的一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农民来说外出打工的“成本”大于“收益”;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绝大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早已不成问题了,农民不愿承受外出打工的艰辛。从这点出发,当前很多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的措施对增加沿海地区农民的收入来说作用不是很明显。(3).沿海地区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以浙江农民为例,按2000年的数据,浙江农民人均收入4254元,20%最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336.39元;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为10749.82元。浙江农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收入层次:第一层次是温饱不足型即处于当地最低生活线以下的人口,年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但这部分总人数不到1%;第二层次是温饱—丰衣足食型,年人均纯收入约为500—5000元之间,有余钱剩米,约占总人数的70%;第三层次是小康—富裕型,这类家庭的基本生活设施都已完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约占总人数的25%;超富裕阶层约占总人口的4%,这部分农民大多办有企业或在企业中入股。从以上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十分严重,这对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等十分不利。(4).沿海地区农民的观念、生活方式有大幅度改变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必然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方式。沿海地区农民亲眼目睹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深刻的理解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内涵,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农民教育经费支出不断上升,即使收入属于最低层次的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不敢懈怠。在生活方式方面,沿海地区决大部分农村早已结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砍柴做饭”的日子也已不复存在,大部分家庭用上了液化器、电饭煲。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农民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对娱乐、餐饮等等服务性行业有了一定的要求。2.沿海地区城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收入差距仍然很大沿海地区在农民生活水平取得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沿海地区同样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很大的问题,具体数据见表1。表1.沿海四省城乡收入差距(单位:元)城市收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城市居民13251.8414395.808738.5212682.44农村居民5398.486223.553979.794940.36收入比2.45:12.31:12.20:12.57: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沿海四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十分严重,差距最小的江苏省也达2.20:1,远远超过一般发达国家1.70:1的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信心和能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沿海四省城乡受教育差距见表2表2.沿海四省城乡受教育状况(单位:人)城市学生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在校小学生269456137042354721326559068244527629809258367898普通中学11824425289160283587128505699249528310255396升学率0.4388250.1845350.4518570.1797890.3143450.2192090.3498290.15057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表2的结果显示,沿海四省农村学生升学率大大低于城市学生,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职业选择空间十分狭小。(2).沿海地区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虽然沿海地区已有想当一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一方面,在中国农村,包括较为开放的东部地区,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在家“相夫教子”的观念没有彻底打破;另一方面,社会本身没有给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即使有,工资也只有男性劳动力的一半左右,而在城镇女性劳动力大多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待遇,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另外,在这些闲职劳动力中还有相当大部分是待业青年。虽然沿海地区农民已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农村本身师资力量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大大低于城镇。在如今高校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问题的现实下,这部分相对素质较低的劳动力面临的就业空间更加狭小。而在农村,他们有吃不消负荷沉重的体力劳动,因而只能失业。二.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三农”特殊现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不少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等措施对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一半农民离开土地,一半土地离开粮食生产”以及农民不愿外出打工等的具体现状来说几乎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此作者针对沿海地区的“三农”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1.改革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作为一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给中国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针对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放弃了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造成了大量农田废弃或被用作工业或是建筑用地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作者认为当前的税费改革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农民返回农田,因此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应当从改革该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着手。具体操作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进一步放宽土地承包经营转让权,允许农户自由将自家承包的农田转包给其他农户进行耕种;2)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原本承包给各家各户的农田,免去原有各种农业赋税外,按一定的标准每年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避免农民拥有的要素进一步下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收回的农田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优惠政策承包给专业户或是集体,当然有意愿继续种植的农户也可以向政府申请承包一定数量的农田。个人或集体承包的土地可以根据收益自由地种植粮食或是经济作物,但不能作为建筑或其他工业用地。通过以上的系列改革既可以保证农民一定的收入又可避免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以缓解当前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2.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加速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尽管沿海地区农村已有大量的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但农民失业问题仍然很严重。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入wto后,政府不再能够给予某一产业直接的补贴,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必须是这些产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就要求这些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比较优势都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现阶段最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建立在农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更应该采取适当的融资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发展。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乡镇企业近年来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雷同所造成的。因此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有力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生产,而且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3.鼓励沿海地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前文已经提到过,随着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精神享受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餐饮、娱乐以及其他服务性第三产业在该地区农村有了一定的潜在市场。针对该地区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的现状,若政府能给予引导并采取一定的鼓励优惠措施,尤其是引导低收入层次的女性劳动力解放思想,从事服务性行业,则既可以增加其收入,缩小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由可以增加农村就业,使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还能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高收入层次的个体经营、私营农户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其先富带动后富,以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造成社会的不安。4.加大力度进一步解决当前沿海地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近两年,尤其是从2003年暑期开始,东部沿海各省纷纷面临供电不足、能源短缺问题。由于考虑到社会治安、政治文化需要等问题,大城市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只能在农村展开。以浙江为例,全省各地农村自去年6月份至今除逢年过节,几乎每周只能“停三开四”(每周七天有三天停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还给农村中小企业以沉重打击,导致其产量下降,收入受挫,直接影响到农村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解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能源短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5.加大财政指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农民教育负担沉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的问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仍然很严重。沿海地区农民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一方面由于城乡教育收费不公,农民教育负担过重影响到低收入层次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短缺,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里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代课老师,或是因为师资短缺使体育老师教外语,音乐老师较语文、数学的也普遍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地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正常升学。因此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还是应从抓教育着手,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降低收费标准,给予到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都是非常切实有效的。另外,在大城镇纷纷推行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措施对于沿海地区的农民来说同样适用。在沿海地区很多农村家用电话已经普及,甚至接入了宽带网络,对他们来说同样需要现代化的就业培训。这些地区的农民已经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求需要一定技能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因此,在这些地区开展职业培训,传授专业技能,从而能促使他们更好的迎接入世带来的下一波的挑战似乎已经十分必要。newobservationtotheRural、agricultureandpeasants`problemsinLittoralareaineastofChina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inlittoralareaineastofChina,inthecountrysideinthisareaturnupaspecialphenomenonthatmoredevelopedthanthemiddleorwestruralareawhilefallbehindthebigcities.thismakesthetaxreformandtheabrogationoflimitingfarmersgointocitiesthatmanyscholarssuggest.thusthewriterofthisarticlegivessomesuggestionsonthebaseofanalysisofthespecialphenomenoninlittoralareaineastofChina.Keywords:LittoralareaineastofChinaRural、agricultureandpeasants`problemsnewphenomenon参考文献.陈惠雄市场经济与浙江的和谐乡村社会模式农业经济问题2003.3.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2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经济发展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2年,国发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人才市场结构,着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支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贵州专门人才培训工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加强农民工的专业技能、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相关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为了快速提升沿河县经济发展,近年来,沿河县县委县政府、县就业局、县中小企业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现象,通过对农民工宣传并帮助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就业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需求,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沿河县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农民工。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是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所提出的,之后被广泛使用,它是从农民、乡下人、流动人口、民工、新农民不断演变发展而成。在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认为农民工就是流动民工;另一种认为农民工不仅包括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而且包括在农村就地从事有偿的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是指农民出身的人。而本文研究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具有农村户籍、农民身份,以非农收入作为经济来源,受雇于他人的劳动者。

(2)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职业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劳动者,为开发其职业技能的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训练。狭义的职业培训是指对已就业或重新就业的劳动者,按照不同的职业岗位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实际操作的训练。本文研究的职业培训主要是指狭义的职业培训。

(二)沿河县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本次调查总共120人,其中男性61人,约占样本总量的51%,女性59人,约占样本总量的49%。

第一,从的年龄构成的角度来看,本次调查对象覆盖面广,具体情况如表1:

第二,从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来看,从农民工接受文化程度来看,所占的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如图1所示:

在本次调查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总计12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0人,占本次调查总量的17%。从图1得知,农民接受工文化程度偏低,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初中、高中,高学历文凭所占比例甚少。

第三,从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的角度来看,从表2得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以中小企业培训为主,政府和学校参与为辅,这表明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足。

三、沿河县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

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是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一大障碍。2013年以来,沿河县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策受到了很多返乡农民工的关注。他们渴望学到相应的职业技能,但是当地政府过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略了在农民工当中的角色定位。一是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门对培训机构引导力度不明显,规范管理不完善,导致培训对流失人员很多。二是政府在对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投资力度不足,从表2中可知。此外,培训的大量资金在审批监管方面不规范,部分企业利用管理政策的疏忽漏洞做弄虚作假的培训人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二)培训机构管理缺乏规范化

从调查中得知,多数农民工认为培训机构可信度不高。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深奥难以理解,课程设置呆板,缺乏针对性。有部分培训者认为培训的知识太过于理论化,农民工文化水平偏低,对培训知识难以理解。另一部分认为,课堂面对面的授课培训太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在培训监督管理方面,市场管理混乱,管理力度不足,当前有些培训机构还存在很多漏洞,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与培训。此外,培训机构没有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和部署,严重影响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执行。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与政策支持

沿河县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的前进,一是加大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资金力度,合理利用资金,让资金用在刀架子上。让农民工摆脱对金钱的困惑,从而减轻经济和生活上的负担。二是加大宣传政策力度。政府对职业培训要有宏观的指导性,加大政府职能。另外,利用大学生村官下乡宣传职业培训对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更多的农民工明确培训项目,了解培训内容,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培训中来,提升培训意识。大力推动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的关联性。

(二)建立培训管理机制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管理机制体系。一是根据企业的用工情况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一对一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根据农民工自身意愿情况,分类开展短期培训、中期培训、长期培训,大力加强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着力提供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强化企业的责任感。二是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管理要具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用人单位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组织管理机制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系统。大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良好的政策咨询和管理平台。

(杨光祥单位为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敖洪洲单位为华润怡宝饮料成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沿河县就业局.沿河县设立返乡农民工服务站[eB/oL].http://222.85.128.69/gztr/360570544677978112/20130129/2251386.html2013-01-29/2014-12-05.

[2]孟迪云,徐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9):171-172.

[3]杨海芬,赵瑞琴,赵增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约束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8):36-37.

[4]黄锟,楚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特征与对策[J].辽宁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51-53.

[5]杨晶,邵林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61-66.

[6]李然.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6):61-62.

[7]何智伟,刘媛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11(3):81-82.

[8]陈翠玉.论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意义与对策[J].前沿,2010(17):122-124.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3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湖北武汉地区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方式要有别于沿海三大城市圈发展模式的要求所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求在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样的发展布局决定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有别于先期发展起来的其他发展模式,也就是要求中部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照搬沿海模式,要比沿海的发展模式更加先进。为了更好地按照中央部署加快发展,有必要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以利于减少崛起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障碍干扰。本文通过对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湖北地处我国经济地理中心位置,尤其是以武汉为原点、1000公里作为半径画圈,将把我国主要的经济大城市或省会圈进其中。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建成,更是极大地从时间上、空间上缩短了原始客观上的距离。如此一来湖北经济肯定将会加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湖北武汉如何才能顺应发展的趋势,真正完成跨越式的发展,除了完整执行中央战略决策以外,还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才能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实现新的创新发展模式。

1.1中部观念需要革新

现在沿海一带由于优先开放而展现出的发展结果,已经使原先并不先进的地区得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走在了前面,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敢于探索、勇于拼抢的精神体现得很充分,创业形成了一种民风,接受新的知识也比较快。而湖北以前由于地处中部而受到政策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较大惰性,缺乏“敢”字当头,不敢先天下闯而闯,因而普遍有一种“看”的心态,求稳不上进。民众对于新的观念接触虽早,实践却迟,强调客观成分多,主观意识少,使原本先进的地方变成了相对落后的地方。

1.2经济格局要均匀化

现在湖北经济格局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北不均的局面,而且武汉市与省内其它城市的实力差别很大,武汉的GDp占全省一半左右,全省没有形成一些相应行业的产业群,这样的格局会影响全省的发展。因为其他发展慢的地方竞争力弱,就是有比较优势也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影响全省的发展。

1.3劳动效率需要提高

劳动效率(或工作效率)是劳动者从事创造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效率。它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等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动效率不单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且与劳动的有效系数成正比。要提高劳动的效率,不但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须努力提高劳动的有效值。劳动生产率只有当它运用于适合人们客观需要的方面才能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效率。湖北需要在劳动效率方面比先发达起来的沿海地区具有更高、更好的劳动效率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4重新认识地理优势

白海洋文化占优势地位以来,沿海地区就被认为是先进或是比较先进的地方,因此,人们往往一说沿海地区自然就觉得地理位置优越,比内地容易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固定地理概念应该被动态地理概念所代替。由于信息通讯的发展、运输工具的不断进步、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客观地理位置发生了主观意识上的位移。因此,湖北的地理位置需要重新认识,不能仅将她定位于内地区域而局限于内地发展模式。

2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视野不阔,创新意识不强

以前由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思想也比较封闭,对外交流不容易。湖北地处中部交通要道,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历史上就是农业大省,相当多的民众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不愿创新求变。这种现象的延续效应,从现在武汉的汉正街出现的由大量外省商贾占据卖场可见一斑。汉正街许多当地住户改革初期赚了钱后,就停做生意开始出租商铺赚点租金,而能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的商业行为却为外地人所为。

论文关键词:湖北省 “两型社会” 中部崛起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湖北武汉地区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方式要有别于沿海三大城市圈发展模式的要求所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求在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样的发展布局决定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有别于先期发展起来的其他发展模式,也就是要求中部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照搬沿海模式,要比沿海的发展模式更加先进。为了更好地按照中央部署加快发展,有必要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以利于减少崛起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障碍干扰。本文通过对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湖北地处我国经济地理中心位置,尤其是以武汉为原点、1000公里作为半径画圈,将把我国主要的经济大城市或省会圈进其中。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建成,更是极大地从时间上、空间上缩短了原始客观上的距离。如此一来湖北经济肯定将会加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湖北武汉如何才能顺应发展的趋势,真正完成跨越式的发展,除了完整执行中央战略决策以外,还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才能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实现新的创新发展模式。

1.1中部观念需要革新

现在沿海一带由于优先开放而展现出的发展结果,已经使原先并不先进的地区得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走在了前面,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敢于探索、勇于拼抢的精神体现得很充分,创业形成了一种民风,接受新的知识也比较快。而湖北以前由于地处中部而受到政策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较大惰性,缺乏“敢”字当头,不敢先天下闯而闯,因而普遍有一种“看”的心态,求稳不上进。民众对于新的观念接触虽早,实践却迟,强调客观成分多,主观意识少,使原本先进的地方变成了相对落后的地方。

1.2经济格局要均匀化

现在湖北经济格局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北不均的局面,而且武汉市与省内其它城市的实力差别很大,武汉的GDp占全省一半左右,全省没有形成一些相应行业的产业群,这样的格局会影响全省的发展。因为其他发展慢的地方竞争力弱,就是有比较优势也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影响全省的发展。

1.3劳动效率需要提高

劳动效率(或工作效率)是劳动者从事创造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效率。它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等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动效率不单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且与劳动的有效系数成正比。要提高劳动的效率,不但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须努力提高劳动的有效值。劳动生产率只有当它运用于适合人们客观需要的方面才能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效率。湖北需要在劳动效率方面比先发达起来的沿海地区具有更高、更好的劳动效率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4重新认识地理优势

白海洋文化占优势地位以来,沿海地区就被认为是先进或是比较先进的地方,因此,人们往往一说沿海地区自然就觉得地理位置优越,比内地容易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固定地理概念应该被动态地理概念所代替。由于信息通讯的发展、运输工具的不断进步、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客观地理位置发生了主观意识上的位移。因此,湖北的地理位置需要重新认识,不能仅将她定位于内地区域而局限于内地发展模式。

2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视野不阔,创新意识不强

以前由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思想也比较封闭,对外交流不容易。湖北地处中部交通要道,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历史上就是农业大省,相当多的民众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不愿创新求变。这种现象的延续效应,从现在武汉的汉正街出现的由大量外省商贾占据卖场可见一斑。汉正街许多当地住户改革初期赚了钱后,就停做生意开始出租商铺赚点租金,而能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的商业行为却为外地人所为。

3.2加强信息流通建设,改变时空概念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历史上就是地理位置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海风劲吹而使沿海门户大开之后,中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呈现下降趋势。外商投资首选沿海,得益于运输距离短、资讯往来快的优点。但是随着近2o年来的世界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固定的地理位置会因此而改变。交通工具的快速、因特网的普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客观距离会因交通、通讯的改善而变短,往来的速度会使这些距离的差异变得微乎其微。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布局,也不会仅仅取决于地理位置而呈现绝对的排序。因此,通过通信、交通的不断改善可改变时空概念,使湖北武汉的经济实现超越式地发展。

3.3改善产业规划布局,实现多级驱动

湖北的工业布局因历史原因并不平衡,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发展较好,其他地区发展相对薄弱。要学习浙江经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不同的特点,义乌原是个偏僻之地,也不是交通要道,但依靠发展小商品批发成了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柯桥为浙江绍兴一小镇,却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纺织城。所以,湖北的产业要相对调整布局,笔者一贯认为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并不适于发展类似小商品的批发市场,可以将这样的市场转到其他合适的地方,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3.4加大市场调查开发。提高劳动效率

湖北地区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注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劳动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提高劳动效率就是要提高在生产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过程中的有效劳动生产率。这就要求对市场有深入调研,大力开发满足市场的产品。如果对市场把握准确,可以发展一批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形成产业群。而产业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经过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供更多满足市场的产品。这种将市场需求与培养人力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以比沿海的用人方式更具有目标性和有效性,劳动效率也就会更高。

3.5保护原有生态地貌,坚持持续发展

沿海一带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伤害,显现出了很大的后遗症,现在需要用巨大的资金恢复原有生态环境,这种代价应该在中部发展过程中予以避免。因此,湖北武汉在发展的方式上就应该采取保护原有生态地貌和自然环境,杜绝过度开发,做到能循环开发。坚持追求绿色GDp,对目前科技能力还不能较好解决污染的行业要坚决挡在门外,对能通过科技手段解决污染等问题并且又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行业要大力引进,特别是具有较长产业链的行业更要给与政策优惠。充分利用湖北特有的江河湖泊优势,发展与此有关联的工、农、水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4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

2009年初,随着全球各经济体出台的大手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初步奏效,中国经济最先复苏,但是,此时,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现招不到员工,花钱找不到人,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广大的农民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议价能力。为了吸引农民工,珠三角企业最先提高最低工资,紧接着,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状况,全国各地开始了一轮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浪潮。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报道,2010年年底到2011年6、7月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首先,201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数是611万,2011年达到659万,第二,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紧张。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逐渐下滑。一边是出现劳动力短缺,另一边则是劳动力的严重过程,这一结构性矛盾不禁让我们发问,难道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素质的大学生出现了过剩而低技能的农民工却出现了紧缺?难道中国已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了吗?

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学者、媒体、企业家都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总量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都阳认为,“民工荒”的出现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每年新增劳动力的绝对数开始递减。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相对长期的因素,所以说今后我国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不可避免。二是结构性缺工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是某一个时段的、结构性的、局部区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能够适应于岗位的需求,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三是季节性缺工论。每年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缺口最大的季节发生在过年过节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意识对于农历春节的意义重大,因此即使厂商出再高的工资农民工也不愿意留在工厂继续工作。四是代际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王美艳认为,第二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父辈学历较高,对于工作的定位相对第一代也要高。在第二代农民工更高的工作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的问题,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出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五是体制性缺工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认为所谓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与结构问题,这些体制与结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难以在短期内立即实行彻底的改变,就造成了目前这种城乡收益巨大差别问题、福利待遇天壤之别问题、长期的三农问题和短期的民工荒问题。

关于用工荒,学术界也有过重要的论述,其中,包小忠(2005年)最早在2005年提出在中国出现“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的问题,他认为最早在广东和江苏地区出现的用工缺口的真正原因并非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厂商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低,作者认为,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高于留在农村的收入,甚至高于农村地区收入加上农民工迁移成本的总和,因此,最初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地区出来之后,城市部门的资本家提供给他们一个低于城市部门工资水平的收入,但是随着城市部门生活成本的上涨,厂商必须提供更高的收入,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工资存在着粘性,因此城市部门资本家资本家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上涨较为缓慢,导致用工缺口的产生。蔡防、王美艳(2005年)认为,2004年左右发生的用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大造成农民工不愿意出来就业,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劳动力的结构出现了偏差,企业真正短缺的是有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工,而不是无技能水平的普通农民工。

其实,笔者认为,要想解开用工荒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沿着用工荒的现象一步一步地探寻。实际上,用工荒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非常简单,既然出现用工缺口了,那么说明农民工或者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产生了不均衡,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不均衡,是因为厂商提供的工资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厂商招不到工人,那么把工资提高得足够高不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工人了吗?用工缺口自然就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厂商将工资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他们的产品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将面临滞销,企业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我国产生用工缺口的真实原因是,随着出口导向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沿海地区的非贸易部门的价格逐步提高,而近年来住房价格的迅速飙升加剧了这种成本的上升,非贸易部门和房价的上涨提高了沿海地区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迫使他们要求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我国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仅仅反映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而绝非是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沿海地区密布了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升级和区域转移的,但是他们进行产业升级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其投资不足和投资缺乏连续性,出口导向型国家在发展初期是可以进行代工和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它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才能适应市场竞争,但是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支持不具有可持续性,导致它们的投资不足和不连续性,因此它们的产业升级进程非常缓慢,完不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质的飞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也可以作为解释用工缺口的原因而存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初源头产生自1998年的大专院校扩招。根据笔者测算,从2002年至2010年,我国按照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的大学生人数合计约为1098万人,但是扩张之后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人数合计为3445万人,8年的时间我国多制造出2347万大学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目前,大陆农民工总数2亿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亿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2.3%;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7.7%。我国从2002-2010年8年间多余的大学生人数相当于中国整体农民工人数的10%多,相当于外出农民工的20%,也就是说,高校扩招使我国从2002到2010年8年的时间将20%的农民工变为大学生。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农民工市场出现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则出现了严重的剩余两者同时存在的现象了。但是这仅仅解释了部分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高校并没有将招来的大学生真正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有生力量,我国的高等院校虽然不是以企业制的形式经营,但是却会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在我国大专院校扩招过程中,高校大规模扩招文科类学生,文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要普遍高于工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因为招收一个文科类学生的边际成本要小很多,而文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因此,我国的大学扩招一方面将农民工的后备力量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应一方面也造成了大批招不到工作的“天之骄子”。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5

本地劳动力已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随着*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开发区内企业用工近年来呈现迅猛上升趋势。2003年经济开发区仅有在职工人2300多名,到2007年底已达23310人,短短数年内增长了10倍。2008年初至今,*经济开发区又新增工人5000人,达到28000余人(不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据预测,2008年开发区必须新增15000名劳动力才能基本满足辖区内工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就是说,开发区还需再增10000名劳动力才能满足今年企业用工需求。

"本地劳动力能消化的基本上已消化完了,从现在开始本地工人不够了,我们正在设法帮助企业到樟树、上高等周边地区招工。"据经济开发区劳动就业局局长王小军介绍,3月14日起,他们已在樟树市黄土岗镇专门设立了一个招工点,帮助企业招收员工。"接下来我们还会在樟树的昌傅镇、临江镇、吴城乡再设立几个招工点,帮助辖区内企业招工。据我们调查,这一带有四五万劳动力,如果做得好,解决今年开发区企业用工应该没有问题。"他说。

*市劳动就业局局长李福科认为:"*的农村人口只有50多万,在外务工的有23万,加上在城市从事第三产业等实际已就业的共有30多万人。另外在农村从事种养业的有16~17万,剩下的基本是老人、孩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所剩无几。按*工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必定会出现用工短缺现象。"

"今年我们还能勉强应付。"李福科说,"但是,赛维LDK的硅料项目投产后,赛维的用工人数将达到4万人,企业目前有员工7000多人,至少还要增加3万多人。这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用工压力。这还仅仅是赛维公司一家企业的情况,江锂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江锂还没有全部投产,从去年起已开始到安福招收了600多名员工,如果全部投产必然会出现用工短缺情况。"

结构性紧缺造成*部分企业招工难

据*经济开发区劳动就业局局长王小军介绍,目前*经济开发区缺工企业主要为新能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新能源行业主要缺中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师、技师等高技术人才,工资高到每月收入5000~6000元仍然人才难求;而电子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待遇相对偏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经常要加班加点,普工难招;纺织服装行业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工资待遇偏低,噪音、灰尘污染重,工作环境差,缝纫工、纺织女工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原新纺女工有不少不愿意再从事这一行业,纷纷转到赛维做普工。

从目前全国形势来看,电子、纺织、服装行业招工难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实际上,*电子、纺织、服装行业的普工多为外地务工返乡人员。一方面,这几类企业由于受季节性影响,订单多时需要大量普工,一旦进入淡季则大量裁员,导致员工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相对来说这类企业工资较低,条件较差,也造成了员工难留。"飞宇电子我们曾经帮助它至少招了9000名员工,现大概还有3300人。"王小军认为,*与沿海地区相比,这几大行业的同类企业少,无法做到员工根据企业的订单在同类企业中相互流动,易造成人员流失。

择业者的观念更新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又一大问题。一方面我们不缺大中专毕业生,大中专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技校生十分受欢迎,*职校的很多学生毕业前早早地就被"预定"一空。而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一毕业就想进入中层管理层或白领阶层,实际上管理岗位是有限的,刚毕业的大中专生放到管理岗位上还做不过工人。

*民办院校毕业生留在*工作的不到10%

*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各类职业学校50多所,其中万人以上的职业技术学院4所,共有约8万多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按理说,*的民办院校每年可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缓解本市劳动力紧缺矛盾。然而调查发现,*民办院校的毕业生留在*工作的不到10%。这意味着,*民办院校优势并未能转化为本市劳动力资源优势,众多民办院校对本市企业劳动力供应贡献甚微。

何以出现这一现象?中山计算机学院院长张亢的回答是:"学生在本地就业的很少。工资待遇比沿海低是主要原因,另外年青人希望到沿海地区去闯一闯。"

渝工学院电子工程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翟国安的回答是:"毕业后*如果有好的企业可以暂时在*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去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工作。"

而渝工学院物流专业大三学生姜红志的回答是:"想留在*工作,这里有发展潜力。但是正在联系广州三九物流公司。因为*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做开,在*私人物流小企业做怕没保障,业绩不好被裁员。"

实际上,*同类企业普工工资只比沿海低200~500元,不会低很多。然而沿海开支大,除去路费等在外的开支,真正能进到口袋的钱并不比在*多。因此,近几年来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占了经济开发区在职工人的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意愿强烈。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引导学生到本市的各类企业去实习,让企业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以留下更多的学生在*就业。

劳动力紧缺呼唤人口聚集战略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6

创造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

展望“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十二五”时期的区域经济走向尤其令人关注。但描绘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比较困难,因为预测未来往往以过去为基准,但到预测期末终于到来时,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以过去测度未来,许多假设前提并不成立。由此推论,言及实现未来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就需要创造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在假设宏观环境不变的前提下,预测未来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笔者以为,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国内外有利于发展的总体环境良好,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中国绝对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与欧美国家相比保持5%左右的相对高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相对下降,但是全社会消费维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恶质化的通货膨胀既是科学发展的大敌也是民众福利增长的大敌而受到全社会节制,垄断行业得到必要的规制,主张高物价的政策说帖因撕裂社会包容性和违背社会正义而被唾弃,因为控制物价的努力获得成效,滋生民众被剥夺感的浓厚气氛趋于消淡,全社会的紧张和不安定状态得到缓解;通过开征房产税,有效拦截流向房地产行业的投机性资金,并使更多的资本自然而然地导向实体经济;进出口继续保持一定增速,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地位继续维持,且增长重心逐渐移向高端;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结伴而行,创新成为国家的重要驱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城镇化的趋势没有改变,“十二五”期间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以上,为内需不断扩大提供增量空间;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生态改善的力度进一步增大;国家根据各地发展条件和水平,积极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对各地融资平台的负面作用加以限制,问题比较突出的融资平台得到清理;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加快和行政性壁垒的撤除,国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速。

发挥各区域优势 塑造区域新格局

目前区域发展格局及总体战略

在界定上述宏观环境的基本框架后,还需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现有起点。目前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较快,存在普遍性的有快无慢式发展;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地区经济差距比较明显,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地区收入不平等和物价高涨导致不同地区居民的福利差距悬殊,低收入地区居民极易遭受高物价的沉重打击;园区经济在实现经济发展中发挥充分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形态的园区不断发展,成为承载各类活跃性生产要素、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增长潜力有效发挥。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形成逐渐合理和清晰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与发展基点下,如果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改革,相信中国将会出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得到发挥、劣势得到限制的良好格局。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率先创新区域

沿海地区是国内先进制造密集带,也是科技要素密集带,既是显示中国制造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区域,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区域,具有率先发展区域和率先创新区域的双重特性。沿海地区率先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会引领全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沿海地区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促进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成功转化,将会推动沿海由成本低廉的制造区域向兼具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创造区域转型。在转型中,沿海地区大进大出的开放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大城市群和大都市连绵带在地理空间上自然延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资本追逐技术和技术追逐资本的要素价值最大化趋势同时扩展。受商务成本上升、资源价格高企、劳动力短缺影响,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持续进行。在园区经济不断扩张、产业分工细化、产业集群扩大、产学研结合深化的影响下,沿海经济的正外部性不断增强,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发挥作用,规模报酬递增与正反馈机制自我强化,沿海必将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东北地区:充分动员和优化配置资源

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工业基础好,资源组合好,劳动力素质较高,发展回旋空间大,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管理体制。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市场化重组等形式,尽可能盘活和优化存量资源。实现东北振兴,需要积极引入新的投资主体,扶持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形成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增量产业群。可以利用沿边临海的有利条件,扩大沿海、沿边、沿线开放,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时,东北土地密集度高的优势将受到政府和市场重视。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建设好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可使东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果充分动员各种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东北必将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部地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中部地区是典型的工业结构相对单一而农村劳动力又相对过剩的区域。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过去,在一些省份煤炭开发所占比重较大,煤价上涨时省市财力增强,煤价下跌时省市经济困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较重;同时,基于原材料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性,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相对突出。要把国家政策援助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市场化调整结合起来,实现中部与沿海的一体化发展,带动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建设。在沿海与中部的互动式发展中,既要引导沿海资本向中部地区流动,充分利用中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后续的轻型加工业,带动劳动力就业;又要促进中部的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劳动力短缺的地区流动,实现劳动力与资本的主动性结合。吸纳更多的沿海元素,内化成自身的增长能力,中部增长势头向好的局面可得以保持。

西部地区:重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国家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

的背景下,西部因其经济落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自然环境较差将会得到更多优惠政策眷顾。同时,西部自身的资源潜力也将得到挖掘。开发西部,不仅是因为其经济弱而需要开发,也是因为其资源优而开发。在基础设施供求矛盾缓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投射将更多偏向于民生改善和内生发展能力的增强。通过发展以矿产资源加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生物医药、军民两用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将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几年,国家也将更加重视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保障与改善全国经济最困难地区居民的福祉。与此同时,西部要利用自身边界线较长的有利条件,扩大对外开放,面向中亚、东南亚、南亚的周边国家,通过输入资源、输出工业品的方式扩大贸易往来,参与国际竞争。如果加以科学规划,有条件的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在过去十年内蒙古等地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得到印证。但是,对于那些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条件恶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较小的地区,国家也应该有长期扶持发展的政策准备。

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7

【关键词】贸易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升级

一、中国贸易发展的自身优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人口总数为92148万人,与10年前相比增加近1亿人。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市场,大幅度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中国凭借自身的低成本优势快速发展出口贸易,2011年中国总出口额达18986美元。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尽快发展生产,中国政府实行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开放政策,中国生产厂商在借助发达国家巨额资本的同时进行技术学习和模仿,对国内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自身生产水平,中国制造业开始迅猛发展。同时,引进外资所产生的裙带效应使中国厂商逐渐扩大在价值链上的生产范围。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3.7亿元,相比之下,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以出口导向作为发展模式,凭借自身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规模经济。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7%。

二、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地理分布不均衡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市场,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将大量制造工序外包至中国沿海地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另一方面,外商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之下,内地只能依靠物质资源优势吸引部分外资投入。近年来,我国沿海劳动力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加之发达国家的外包对象越来越涉及包括先进技术在内的核心生产工序,而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两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外商投资区域开始向印度、老挝转移。

因此,我国必须促进整体产业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再单纯依靠制造业生产优势。适当进行产品产地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型,合理利用西部地区地理资源优势发展生产,促进生产大范围、多产业快速开展。

(二)中国贸易产业从技术引进向技术创新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厂商采用模仿西方生产模式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形式。但是,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仅限于模仿和吸收,却没有更深一步结合自身特征加以消化和改进。20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达5802.1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5%。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增加产品研发幅度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合理利用技术扩散的外溢效应,通过“干中学”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差距,创立自主品牌,增强创新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赶超。

(三)中国的比较优势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中国出口贸易战略仍是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量上,而不是结构上。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劳动力优势的丧失使得我国生产模式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转移成为必然。合理利用要素禀赋,扩大资本回报率,提升资本品在出口贸易中的份额。

(四)粗放型增长的贸易模式严重破坏中国的资源禀赋

中国近年来主要从事产品组装和加工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生产制造业对于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瓶颈”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从“数量”向“质量”转换,中国能源的对外依赖度在逐年升高,预计在2030年对外依赖程度将达到82%。同时,内地大量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转移使得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导致发展模式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我国加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移动,增大贸易产品附加值。转化生产方式,由物耗型加工模式向清洁化生产转型,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劳动生产力,形成资源禀赋的良性循环模式,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五)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除了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外,低价倾销成为引起频繁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截至2008年,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许多国家都对我国建立起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面对贸易摩擦高发期,我国必须转变贸易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贸易领域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产品互补性强于竞争性,一直以来都是以出口消费品而进口资本品为主。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能够使厂商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利用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三、结论

近年来快速的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卓越的贡献,为了在国际市场保持领先优势,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势在必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潮,我国必须及时调整贸易发展战略,不再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策略,合理解决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自身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引导、有计划地开展加工贸易,大规模培养技术熟练劳动力,提高贸易产品质量,走信息化工业发展道路,开创我国贸易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相东.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问题:问题、原因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43-49.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8

[关键词]就业;财政政策;补贴

[中图分类号]F812.45;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4-0074-03

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处于2004年以来同期较低水平。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2月8日,国务院了《促进就业计划(2011-2015)》,其中指出,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将继续加大,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同时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和税收优惠在内的五条措施[1]。各地在考察本地实际情况的同时,要切实贯彻《促进就业计划》的各项要求和原则,辽宁也不例外。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为构建和谐辽宁、幸福辽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并未结束,网络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仍显落后。辽宁就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政府如何利用宏观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辽宁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繁荣,就业岗位才能增加,经济才能发展,地区才能繁荣,辽宁经济腾飞才能实现。

一、辽宁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辽宁就业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从就业供给角度看,辽宁人口基数庞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辽宁省总人口为4374.6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巨大,15-59岁人口占辽宁总人口的73.15%[3]。辽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有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高校毕业生总量为25万。2012年,辽宁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6.4万人[4]。同时,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较多,估计2012年辽宁全省包括外省到辽宁就业的进城务工农民工人数将达到400万人左右[5]。另外,仍存在因国有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根据2008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据劳动部门统计,2008年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6.4%[6]。

另一方面,从就业需求总量来看,金融危机之后,辽宁就业增长速度远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表现弱化,也就是说,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从2000-2008年辽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效应来看,辽宁GDp年均增长率为11.78%,就业增长率仅为年均1.55%,平均就业弹性为0.13[7]。辽宁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2.影响因素分析

(1)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消费需求不足。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并未消除。有资料显示,中国GDp的40%靠出口拉动,出口企业带动大量的人员就业。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减产或者破产,一些企业自然缩小了用工规模。随后的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仍然对中国的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大量的沿海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辽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沿海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挑战在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为国内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单纯的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无法承受外部经济的冲击,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沿海地区经济更是受到影响。新的机遇在于,危机中如何寻求新的创新和变革,如何能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新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从而促进企业繁荣,带动就业,是今后长期要面临的问题。

(2)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与经济结构急需转型。近几年,辽宁省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例相对偏低。从历史原因看,城乡的二元结构使辽宁农业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于南方省份,户籍制度的限制,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落户城市,因此服务业发展缓慢。另外,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使第二产业发展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使辽宁发展的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枯竭,企业发展艰难,失业问题较为严重。辽宁能否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解决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且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将是今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难点。

(3)网络产业带动就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相对多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而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互联网产业的不发达,直接制约着辽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以计算机为技术支撑的网络产业发达,依托互联网的贸易产值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数量是巨大的,国际著名分析机构iDC预计,仅2009年淘宝网就创造了80.88万直接且充分就业机会,带动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链就业机会为230.51万个[8],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9]。在广东省,按劳动力人口计算,约30万人中就有1人参与到了网络创业和就业中,并且出台了利用互联网创业的优惠政策[10]。目前,辽宁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对于网络熟识度还不高,网络产业和技术支持发展比较缓慢,财政政策对网络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利用互联网创业和就业的能力仍偏低,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制约了网络产业的发展,进而未形成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解决辽宁就业的对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是配合货币政策共同使用的。财政政策一般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转移支付政策、赤字政策、国债政策等,其中,在就业领域最常运用的是税收、补贴、转移支付。有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30.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全国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分别达到1.49万亿元、3.33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2.6倍、1.3倍[11]。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是逐年增长的,并且投入是巨大的。当前的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出路,使企业繁荣,使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这是政府宏观调控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以及幸福辽宁的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政府财政要建立三种保障机制:财政补贴机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机制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带来积极就业促进作用,一方面能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能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

1.财政补贴机制

对某些就业岗位给予财政补贴,比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岗位应增加月补贴标准。对于民营机构的职业中介,要按照签订合同的人数给予补贴,采取企业直接补贴的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对新招聘来的员工的培训,以往企业不愿意招聘没有经验的员工,是因为培训费用需要企业自己负担,如果财政能够为企业培训予以补贴,毫无疑问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并且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吸纳青年就业。如何促进大型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应该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积极创办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应该积极研发新产品,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吸纳就业。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而言,利用好港口优势,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造船业、物流业等,促进企业发展与吸纳就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困难的应该是资本不足,融资困难,银行一般愿意给那些有资质且资产丰裕的大企业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不愿意给予贷款,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问题,甚至面临融资中贷款利息负担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一些地方银行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有创新意识和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贷款,政府给予贷款利息的补贴,以此来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另外,中小企业在雇用人员时,也应该给予岗位补贴,财政应该拿出专项资金,给予中小企业雇用资金扶持和融资补贴扶持。此外,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建立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鼓励其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新能源开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技术创新为重点,支持自主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创新项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最为重要的是,当前辽宁应积极发展网络产业,利用网络来就业和创业,大力发展企业计算机服务的技术支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及金融服务支持体系,财政政策应重点关注利用互联网创业和就业的群体,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扶持。

2.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机制

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没有社会保险制度的支撑,企业必然承担过重的社会职能,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无法充分吸纳就业,也就导致劳动力市场无法发挥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对于就业者而言,可能会存在失业的风险,一些人在就业期间单位并未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因此,一旦失业便会丧失一切收入。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把这部分人纳入失业保险中,给予失业保险补贴,使其在失业期间能够积极再就业。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而言,这样下岗失业的工人不在少数,对于这部分人给予失业照顾,发挥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财政应为失业保险基金注入资金,强化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功能,形成失业保险与就业促进的联动机制。对于一些有困难的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要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一些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无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财政应为这些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以减轻这些企业的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负担,这些办法可以促进企业吸纳就业。

3.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要追求经济效益,必然追求效率第一,然而,促进就业的重要出路,是企业应该采取效率与就业兼顾的策略。财政政策应该发挥税收的职能,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应采取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关键产业、骨干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重视对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的政策扶持,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制造业发挥了巨大的龙头作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是以沿海临港工业区的企业为先导的发展模式,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大型企业就业优惠措施,无疑会提高这些企业的就业积极性。对于中小企业,通过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资本技术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发挥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的作用。财政如果能实现“普惠制”就业政策,实施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性质,只要接纳新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便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这将会促进企业不断招收新的员工,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续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就业相对困难,如果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将会促进青年在中小企业就业,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另外,继续降低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

总体看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其战略定位都在关注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这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向促进就业、吸纳就业的主体倾斜,财政要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要完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为振兴辽宁、促进就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eB/oL].(2012-02-08)[2012-02-12].http://news.cntv.cn/china/20120208/115543.shtml

[2]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eB/oL].(2009-07-01)[2012-02-1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1/content_11634628.htm

[3]辽宁省总人口:4374.6万人[eB/oL].(2011-05-13)[2012-02-12].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5/13/6367665_0.shtml

[4]辽宁: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26.4万(2012-02-02)[2012-02-12].http://career.eol.cn/jiuye_bbs_5904/20120202/t20120202_736003.shtml

[5]曹晓峰,张晶,张卓民.2012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11,(4).

[7]潘之津等.辽宁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8]郑祖康:网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eB/oL].(2012-03-05)[2012-02-12].http://www.gmw.cn/content/2010-03/05/content_1066022.htm

[9]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报告核心数据与观点摘要[eB/oL].(2011-08-05)[2012-02-12].http://b2b.toocle.com/detail--5878039.html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9

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中国的模仿榜样――实力雄厚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和西欧的经济都遭到重创。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关口,又遭遇金融海啸,房地产、出口等一系列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显出疲态。金融海啸过后,中国经济的下一个支点会落在哪里?《新财经》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

制造业内迁比在沿海好

《新财经》:在原来的支柱产业陷入疲态后,中国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您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在哪些领域出现?

陈平:中国的情况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在国家战略上模仿别人,尤其是美国模式。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克里茨曾说过:“Dowhatamericando,notdowhatamericansay.(要按美国做的做,别照美国说的做。)”

我最近去了四川和江西,我想,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找到了。但是,为了培育这个新经济增长点,中国政府必须重新规划产业分区,西部、中部、沿海的产业格局有必要重新规划。

《新财经》:您在四川和江西看到了什么?

陈平:我考察了沿海地区内迁的制造企业。以前,沿海地区被规划为工业区,很多制造企业的生存是靠外国和港台的出口订单,企业设在沿海地区,出口运输相对方便。但发展了三十年以后,沿海制造业遇上了人民币升值和金融海啸,工资和房地产成本都涨上去了,沿海加工业对沿海农民工的吸纳早已饱和,许多依靠廉价劳力的企业只能内迁。内迁之后,虽然企业的运输成本上升了一些,但其他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制造企业在内地会比在沿海生存得更好。

中国沿海企业生存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员工跳槽率太高。中国企业没钱培养人才,怕替他人做嫁衣裳,只希望用高工资把别人的技术工人挖过来。所以,从白领到技术工人,再到普通工人,跳槽率都非常高。

据四川乐山一个从广东迁过来的企业经理说,在广东,2000个工人在一年内换了一遍都不止,工厂的人力成本很高。而企业搬到乐山后,跳槽率几乎是零。单此一项节省的成本约为20%。现在饭碗不好找,家住当地的工人在当地做工之后,当天就可以回家,照顾妻子儿女和父母。在沿海地区,工人身在异地,无法融入当地社会,没有安全感,他们不可能在沿海地区安家,都是想赚一些钱就回家。

所以,中部地区可以规划引进一部分无污染的制造企业。

《新财经》:制造业内迁是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工再就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农民进城就业,城市能解决这么多农民就业吗?

陈平:我认为很难。中国现在想搞土地流转,以为可以靠着沿海出口拉动的制造业让80%的农民进城,这根本不可能。现在,中国沿海有几千万工人,已经把全世界的制造业都打垮了,而如此之高的出口比例,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中国农民稳定就业问题。在过去三十年,进城打工的农民有将近2亿人,但能在城里找到稳定工作的最多只有20%,大多数人是“候鸟”,工厂家乡两边跑。

中国不可能按照欧美式的城市化道路走下去。欧美国家人少地多,在实行大规模农业经营之后,农业人口只有3%。农业剩余劳动力目前可以在城市圈就业,但人口老化之后,不得不依靠外来移民,也即外来农民工,造成严重的种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中国人多地少,在现在的产业结构下,工业和服务业只能解决20%农业剩余人口的稳定就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有50%~70%的中国人住在农村,城市人口至多是30%~50%。中国如果持续沿着现在的思路发展城市化,会带来四个危机:第一,沿海城市房价高涨,企业劳工成本继续上升,导致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逐步外移,难以持续发展;第二,农民工大规模的“候鸟式”人口迁徙,可能对治安造成严重问题;第三,农村空心化,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国家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房子盖得很好,却没有人住。第四,人口老龄化造成城乡都难以依靠家庭模式解决养老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所以,应该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新财经》:如果不模仿欧美式的城市化道路,中国的产业分区该如何规划?

陈平:我们要按照中国的情况进行中国式的城市化,将农业、工业、教育、文化、行政重新合理规划。中国的西北,黄河、长江等源头地方,应该规划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区;沿海是工商业区和金融区;中部地区搞行政区、教育区和养老区;还可以规划一部分污染相对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和制鞋,可以就地解决农民的就业。污染大的化工厂和造纸厂不能迁到中部,这样会造成上游污染,下游的治理成本会更高。

在这样合理规划之后,中国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就显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大批农民工不必长途迁徙,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城乡对流”

会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新财经》:在进行这样的规划之后,怎样才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平: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城市化相对应,我把它称之为“城乡对流”。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包括养老、教育、科研,等等;都可以在合理的产业分区中,用市场经济方式加以解决。

中国是个老龄化社会,大城市里养老问题很严重。而北京、上海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个潮流,就是大量的退休干部到近郊农村租房或买农民的房子住,这就是小产权房,这个趋势实际上缓和了城乡矛盾。年轻人进城没有能力租或买高价房,大量的退休人员住在城里是没有道理的。退休人员下乡,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住在郊区,保姆也可以就地雇佣农民。

但问题是,城里的医疗资源农村不具备。而城市医疗体系配置极不合理,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资源闲置。在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下,保险公司不让投保人知道哪个是高级医院,医院就像机场一样,大家看病时,都不知道谁是专家。在中国,看个感冒都要去三甲医院找主任医师,怎么会不拥挤?城市医疗资源过剩的根源,是医院配置以高收入人群为中心。假如各大城市把干休所从市内迁到郊区或农村,并把为他们服务的部分医院也搬到郊区,或者让大医院在郊区设分支机构,城里的退休人员就可能愿意去郊区。郊区空气好,就近可以看病,剩余的医疗服务还可以惠及农民,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江西、四川这样的地方有山有水,环境非常好,可以让级别高的退休干部迁到庐山、婺源这样的地方,普通中产阶级退休人员迁徙到城市郊区,这样就可以形成城乡对流格局。

在这个格局下,农村剩余人口不用大规模迁徙,就可以就近就业了。

“小城创新”的基础

在发展研究型大学

《新财经》:那么,您上面说的教育科研问题应如何解决?

陈平: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技术摧毁传统就业的速度,往往快于创造新就业的速度。假如中国还是依赖从西方输入先进技术,不及早建立独立自主的创新体系,就难以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中国的教育科研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科研效率很低,这是不科学的,很多教育资源都被浪费了。我认为,应该把研究型大学迁到中部教育区的中小城市,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的研发中心,一定要放在中部丘陵地区,不能放在沿海。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篇10

关键词:民工荒;产业升级;刘易斯拐点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央政府实施特区建设,开放沿海城市等发展战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和浙东南等沿海地区依靠外资引进和发展出口加工业强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拉大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纷纷流向发达的沿海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民工潮”。由此,人们习惯于认为我国廉价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2004年初闽东南、浙东南和珠三角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开始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即所谓的“民工荒”。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沿海地区2000万农民工下岗失业,返乡回流。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和我国经济的回升,沿海地区和内地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再次爆发了新一轮“民工荒”。2011年“民工荒”进一步深化,很多企业因找不到工人被迫停掉部分生产线甚至关门倒闭。

以上现象反映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是简单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还是有现象背后更加复杂的原因?蔡昉(2005)认为从最近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来判断,一个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段树军(2011)认为“用工荒”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加速丧失优势,“用工荒”并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技术性短缺。李波平,田艳平(2011)比较分析了2004年和2010年开始的两轮“民工荒”,指出由于区域格局变化,农民工主体价值观念变化和惠农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促使沿海和内地城市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状态。章亚男(2010)指出从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的比较来看,中国还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谢韬(2010)从劳动力供给状况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发现中部地区的刘易斯拐点还未出现。以上文献大多就“民工荒”现象做了描述和简单的原因分析,还不是很系统,本文试图更加深层次地剖析“民工荒”问题。

二、此轮民工荒的特点

1.沿海地区和内地争抢农民工。东部沿海城市企业深入内地,各个火车站、汽车站都出现了火热的“接站人”。上海更是利用近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接回农民工。而内地如成都、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纷纷采取下达招人指标、到车站码头围追堵截、加大宣传力度、给出优惠条件等措施,招揽农民工留在本地工作。由此可见,此轮民工荒发生地域有所扩大。

2.新生代农民工比重加大。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倾向,“第二代”打工者约占新求职人群的80%。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对就业环境要求高,并且对城市生活方式有更高的期望。

3.普工短缺占大部分。2004年的农民工短缺表现为熟练工、技工短缺,尤其是高级工严重缺乏。2010年开始的农民工短缺,普工短缺占大部分。目前,广东企业用工普工缺口约占总量的68%。1

三、此轮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分析

1.金融危机过后用工反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贸出口型企业遭受重创,大量企业由于接不到订单而出现了半停产、停产、关闭、破产的情况,而作为制造业的主力军农民工纷纷失去工作,被迫返乡回流。据农业部2009年1月统计,提前返乡农民工数量约2000万人以上,大约占农民工就业总量的15%。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就业增长,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四万亿元投资计划有相当一部分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和我国经济的强劲回升,沿海制造业企业外贸订单激增,企业用工需求加大。特别是春节过后,由于企业提前开工和招人,很多农民工还在家过年,企业又遭遇了“招工难”。

2.农民工长期低收入的反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依靠大量廉价、技术含量低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低成本、发展外向型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高增长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利益和权益,极大的减少用工成本而形成的。低工资、低劳动成本带来的低效率可能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落入“低成本陷阱”。当前是“劳动力无限供给—低工资—低成本—低效率—低竞争力”链条的断裂,这些低收入的制造业企业对农民工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了。

3.户籍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城乡流动,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导致了较高的迁移成本(王美艳、蔡昉,2008)。在权益上,农民工不仅工资低,而且人身安全和尊严、平等择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居住等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农民工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仍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待遇,处于城市社会底层。随着农民工维权意识的增强,在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工作岗位,于是产生了“民工荒”。

4.农民工主体及其价值观念在变化。20世纪60年代出生,90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年龄的限制,再加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农民工纷纷还乡回流。第二代农民工是80年代后出生、新世纪开始外出打工的农民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成长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外出务工就业价值观念有了许多明显的变化。新生代年轻农民工外出打工提高收入并不是唯一目的,他们更注重追求生活质量,效用目标和偏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刘传江,徐建玲,2006)。他们在社会地位、合法权益、社会保障、人格尊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诉求日益凸显。另外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精神有所欠缺,常常会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劳动强度太大而频繁跳槽。一项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差且职业流动率高,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新生代农民工跳槽频率是老一代农民工的近6倍(长子中,2009),这其中,近一半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和闲暇时间不足”而跳槽,17%的人提出“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或者只是“想换个环境”。沿海地区企业在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合法权益等方面改变不大,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用工荒”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不平等劳动关系的抗议。

5.惠农政策效果显现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原因是农民负担重而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在早期,相比农村而言,外出打工的相对收益比较高。但是随着国家连续出台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粮食收购保护、新农村建设等,使农业劳动力边际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这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也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意愿供给量小于企业实际需要量,结果带来了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此外,在城市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实际购买力趋于下降,而流向城市的成本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净收益下降,缺乏向外流动的经济诱因。

6.人口红利衰退期渐进。刘易斯(1954)在他开创性的文献《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角度,讨论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他的理论后来经拉尼斯与费景汉(RanisandFei,1961)拓展,形成了含有转折区间的二元经济模型。在拓展的刘易斯模型中,有两个关键性地转折点:刘易斯第一拐点,也就是劳动力供给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阶段;刘易斯第二拐点,即有限剩余的劳动力被完全吸收殆尽的点。目前,对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是否越过了刘易斯第一拐点,即劳动力供给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而是劳动力供给从实质上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刚性工资变成了弹性工资,并伴随着农民工工资的实质性上涨。

四、政策建议

2007年底全国人口的城镇化比重达44.94%,另一方面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中创造同样产值所需的劳动力只是以前的1/25。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截至2007年底,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11.3%,基本是1978年的1/3的水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这种产值和从业人员的分配比例直接导致了中国农村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城市。这种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第一源动力,也是农民工这类人群存在的主要原因。然而从上述两组数据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高达40.8%,远高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相同的斯里兰卡和埃及。这说明第一产业中中国仍然存在较多剩余劳动力可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优势不会立刻丧失;中国目前的“用工荒”并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技术性短缺。中国许多地方还存在大量应该转移也可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短期内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是丰富的。劳务大省河南的数据显示,该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至去年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63万人,还有800多万人需要转移。所以刘易斯第二拐点还未到来。针对民工荒现象,提出如下建议:

1.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从长期发展来看,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应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结构,以应对未来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

2.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弥补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民工输出地和需求地不能相互协调,劳务信息不充分,管理网络不健全,使得劳动供给的信息无法传递给用工单位,劳动需求的信息也无法传递给打工者,造成劳动力的盲目、无序流动,从而导致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政府建立全国有影响力的招工就业网站,可以将我国农村劳动力巨大存量的潜力发挥出来。

3.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劳动法律法规缺失,伤害了农民工的利益,国家对此应设立相关的法律保护参工者的利益。还有农民工仍然面临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待遇,与市民的巨大差别会使这个群体难以融入城市,久而久之较高工资的吸引力也无法体现。因此,应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使他们能够得到市民化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并能最终留在城市。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较长时期内的特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民工培训力度,提高民工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可持续就业能力,把廉价劳动力变成高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将我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把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

参考文献:

1、李波平,田艳平,《两轮“民工荒”的比较分析与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2、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

4、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北方经济》,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