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本市场概念十篇资本市场概念十篇

资本市场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4:30

资本市场概念篇1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在描述了三种形式的"有效市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市场和社会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换言之,即使是在已经证明了的"有效市场"上,人们仍然会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这里所说的"有效"用什么尺度来判断?通常我们所讲的信息作用于市场所发生的股价变动的速度只能被直观地称为"信息性有效"。而由于上述股价变动所造成的资本流向的改变,以及进而形成的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则可被称之为"价值性有效"。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资本市场概念篇2

监管之殇一――主题投资持续阴跌中小创成弃儿。监管之殇非一日之寒,无论是几个月前的大宗商品市场,还是最近的壳资源、重组、次新、高送转,以及本周的虚拟现实、石墨烯、人工智能,管理层遏制市场投机炒作越加严厉,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闻风而逃,高估值的中小创市场自然成为主题投资的重灾区。截止至周四收盘,笔者统计本周涨跌幅数据分析看,创业板市场周跌幅高于10%的股票近百只,周涨幅高于10%的股票不足10只;中小板市场周跌幅高于10%的股票近80只,周涨幅高于10%的股票不足8只,中小板市场周最大涨幅的业只有18%(新股、复牌股不计),由此可见中小创市场的凄凉。本周中小创市场跌幅榜上,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是以冀凯股份、新海宜、先导智能、汇冠股份为代表的资产重组复牌概念股,以三夫户外、双象股份为代表的新体育概念股,以盛天网络、易尚展示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概念股,以锐奇股份、万安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股。综述,笔者对中小创市场短期看空,建议投资者回避投资风险。

监管之殇二――二线蓝筹持续上涨成避险的宠儿。题材不让炒,资金被迫追逐所谓的“价值投资”蓝筹股,随着中报业绩的公布,以白酒、医药、家用电器为主的、具有防御功能的绩优二线蓝筹股,成为中线投资的基本配置,成为中小创市场难得的亮点。本周市场,以九阳股份、苏泊尔、华帝股份、老板电器为代表的家用电器概念股,以浙江世宝为代表的深港通概念股,以精华制药为代表的中成药概念股,以蒙发利、泰格医药为代表的医疗保健概念股,以九强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为代表的人工血液概念股,成为中小创市场难得的市场亮点。综述,笔者认为未来市场的主线投资逻辑就是以价值、成长蓝筹股为中心挖掘低估值二线蓝筹股,投资者可以适量配置。

监管之殇三――国企改革持续升温催生地方国资改革牛。国企改革最为最大的投资主题,是当下不甘寂寞的主力机构的监管之殇的无奈之举,也是挑战交易所特停监管政策的新尝试。国企改革包括央企改革、军工改革、地方国资委改革等,本周最强势的是地方国资委改革,上海国资委改革的先锋军,它们目前已经进入周线级别的主升浪周期,其代表性龙头品种为开创国际、申达股份双子星。地方国资改革如星星之火,趋势性牛股也迅速蔓延至广东、北京等区域,精华制药(南通国资委)成为中小创市场的最强者,广弘控股(广东)、西安饮食(陕西国资)、天山纺织(新疆)、新疆天业(兵团系)、太极集团(重庆)、海信科龙(青岛)、通程控股(湖南)等地方国资改革概念股,形成趋势性牛股群体,掀起了地方国资改革的下半年战役。综述。笔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上海本地股为主流的地方国资改革概念股。

资本市场概念篇3

3月中小创市场涨幅榜排名上,科技创新和小盘高送转两大投资主线高居前列。在科技创新投资主线上,VR和智能制造两大主流热点捷报频传,以佳创视讯(101%)、棕榈园林(87%)为代表的VR虚拟现实概念龙头股,以科大智能(77%)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金固股份(76%)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概念股成为大黑马。在小盘高送转成长股投资主线上,以宝德股份(104%)、国恩股份(88%)为代表的小盘高送转概念股,主演了小盘高送转概念股牛股飞扬的好戏。

小盘高送转再度迎来炒作风口。近期中小创市场宝德股份的龙头效应,掀起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对抢权、除权概念股接力炒作浪潮,高送转概念股已经成为新主流,“高送转+科技创新”复合概念股则成为核心主流,炒作周期也正如笔者推测般将反复炒作至4月中下旬方才终结。本周市场,中小创市场以游族网络、巨轮股份为龙头的含权概念股,带动了雅百特、爱迪尔、浩丰科技的连续2涨停,掀起了以天汽模、天齐锂业、华自科技、创业软件、美尚生态、中泰股份、棒杰股份、威帝股份等含权概念股的涨停潮;以国恩股份为代表的抢、填权概念股龙头,带动了柏堡龙、三鑫医疗、融捷股份、旋极信息等股票持续走强。在主题投资路径上,“高送转+科技创新”更受投资者青睐,以恒信移动、棕榈园林为代表的“高送+VR”概念股,以巨轮智能、星宇股份、威帝股份为代表的“高送+智能”概念股,无疑成为市场新宠。

纵观本周市场,其它的市场热点较分散。随着一季报的出炉,以双林股份、奥特佳、法因数控、兴民钢圈、盛路通信为代表的一季报业绩预增概念股,成为市场的另外一个投资支流;以巴士在线为代表的网红概念股,以栋梁新材为代表的重组概念股也有不错的表现。笔者上期推荐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概念股,技术上处于拉升后的小K小箱体整理期,后市仍会出现主升浪。

资本市场概念篇4

谷歌引领智能化科技潮流,智能家居概念股风起云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网络化的潮流不可逆转,智能家居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专业分析认为:未来10年,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达到99%,智能电视渗透率93%,智能洗衣机、智能电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45%、38%、55%,由此可见智能家居的市场潜力巨大。消息面上,互联网巨头谷歌继巨资投入机器人领域后,本周宣布拟32亿美元收购“ipod之父”创办的智能家居设备公司nestLabs的全部资产。美股市场上,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Corporation(CtRL)本周两天累计上涨75%。受多重因素驱动,本周市场以和晶科技、英唐数控、安居宝、和而泰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涨停启动主升浪行情,和晶科技更是连续涨停,成为智能家居大龙头,更有数源科技、四川长虹、青岛海尔等智能家电概念股的复苏传奇。

智能机器人再展雄风,全面启动掀起涨停潮。智能机器人是笔者最看好的智能科技概念股,相信在今年的行情中将会产生中长线大牛股。本周市场,大龙头雷柏科技继续强势上涨,科大智能、南通锻压、东方精工新三剑客崛起,成为新的领涨先锋,老龙头法因数控、亚威股份、智云股份、海伦哲、三丰智能等强者恒强,慢牛慈星股份、瑞凌股份、蓝英股份短线加速上升,周最大涨幅大多在20%以上,智能机器人概念股成为本周市场最大的赢家。

LeD从红海游入蓝海,智能照明点亮2014行情。据上证报资讯报道,岁末年初,在LeD行业发展速度高于预期的大趋势下,主力机构集中调研LeD行业,且重资建仓智能照明概念股。截止至本周四收盘,智能照明概念股在一月11个交易日内大放异彩,其涨幅顺序为:华灿光电48%、鸿利光电41%、茂硕电源38%、联建光电38%,聚飞光电32%等,由此可见智能照明概念股短线飙升力度。此外,以金利泰、中颖电子为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以深赛格、天泽信息、均胜电子为代表的的智能汽车概念股也居于板块前列。

资本市场概念篇5

在中国制造升级版主线上,主力机构在将手机游戏概念束之高阁之际,将炒作路线转向了信息消费概念股的价值洼地,柔性屏概念股和软件概念股就是主力机构挖掘的新主流热点。柔性屏产业作为智能穿戴产品的产业链,其覆盖信息产业及新材料产业领域。柔性屏是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其市场规模未来7年将扩大250倍。本周市场柔性屏概念股龙头中京电子摘得本周涨幅冠军,小米红米手机概念股龙头利亚德获得周涨幅亚军,智能手表龙头康耐特周涨幅居前。软件概念股成为信息消费概念股主战场,软件概念股成为本周top第一的主流热点,18只概念股掀起涨停热潮。据工信部信息,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在出口持续低迷、外包服务继续放缓的情况下却效益向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据预计,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下半年软件产业的表现将更加出色,未来软件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中国软件、川大智胜双子星率先启动,带动了以海隆软件、久其软件、榕基软件新三剑客为龙头的软件股涨停热潮。笔者认为,软件概念股的炒作或是中线炒作的刚刚起步,中线会有更大的获利机会。

在金融创新投资主线上,主力机构继续沿着互联网金融和新金改进行炒作。货币基金抢滩新媒介,互联网金融迎来高速发展热潮,以鸿博股份为龙头的网络概念股6天5涨停,重演浙江东日去年暴龙走势;以证通电子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收益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概念股、以民生投资、瑞茂通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棒杰股份为代表的义乌贸易金融概念股、以香溢融通为代表的钱荒概念股走势也不错。

中央政治局会议本周刚结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业发展”的政策定调引起笔者的关注,笔者认为下半年的主题投资应会围绕上述四大板块展开炒作。

资本市场概念篇6

智能科技是笔者今年最看好的投资大主线之一,工业智能自动化、智能家居成为其两大主题投资。笔者将智能科技投资主线进攻路线划分如下:主攻军团由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穿戴概念股担纲,助攻军团的两翼分别是是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概念股,最后由物联网概念股殿后。

中低价股成市场新宠,智能机器人初显王者风范。工信部《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年前正式出台,智能机器人概念股强势如虹,新旧龙头品种交相辉映拉升。第一波启动的龙头品种大多进入强势整理中,三丰智能、智云股份进入短线回调,但仍有万讯自控、亚威股份、日发精机顽强拉升。第二波启动的龙头品种以法因数控、海伦哲、南京熊猫为代表的低价股,连续涨停成为智能机器人概念股领涨新先锋。此外,更有大批潜力股票,如佳士科技、瑞凌股份、慈星股份等股票处于蓄势突破前夜,建议投资者或逢低吸纳,或突破及时跟随。

CeS驱动智能投资热潮,智能家居概念股成为市场新宠。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将于今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举行,据CeS官网披露,本次展示的重点是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等智能家居产品,多款智能穿戴产品也将集体亮相。本周市场以长方照明、阳光照明、联建光电、瑞丰光电、雷曼光电为代表的智能照明概念股涨停如潮,以和晶科技、英唐智控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涨停启动,更多的潜力股跃跃欲试,以康耐特、长江通信、环旭电子、水晶光电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则成为智能穿戴概念股中靓丽的风景。

谷歌再度引领车载电子,智能汽车概念股横空出世。据媒体报道,谷歌、苹果争抢车载电子市场,随着车载电子市场的日益繁荣,谷歌和苹果巨头纷纷与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分食车载电子市场蛋糕。启明信息、天泽信息就是车载电子受益的龙头品种,周四涨停启动中线行情,后市潜力不可小看。

资本市场概念篇7

关键词:人力产权;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54-06

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问题,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度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没有太降温的重大理论问题,甚至目前还有进一步升温的必要。因为随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得到愈益彻底的贯彻,这一理论问题,实际上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微观看,界定和维护广大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已成为深化国企改革,构建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从宏观看,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产权体系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块重要基石。王海杰博士的《”劳动产权”概念辨析》[1](下简称”辨析”),廓清了”劳动产权”概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认可了劳动力产权范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前进了一步。不过,似乎并不彻底,值得研究的问题仍很多。仅就王海杰博士的”辨析”一文而言,特别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至少有这样三个:第一,劳动力产权概念是否严谨,能否替代劳动产权概念;第二,”劳动是产权的本质来源”[1];第三,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应如何科学界定。拙作《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人力产权透析》[2]提出了人力产权范畴,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以及确立人力产权范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再作探讨,兼与王海杰博士商榷,故曰”再论”。

一、人力产权概念的提出和确立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必然性

(一)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概念对比分析: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概念具有现实必要性

王海杰博士对”劳动产权”概念四种观点的分析富有理论价值,但若把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凸现这些概念对劳动者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概括的含混以及由此构成的理论研究障碍。

作为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经济学范畴,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财产权,不同学者或理论家各自赋予的内涵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在李惠斌教授笔下,”劳动产权指的是以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实体的社会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3](p21)曹天予教授则认为”作为宪法权利的劳动产权,指的主要就是劳动者根据其付出的劳动(即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本)而享有的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产权是劳动产权的最主要表形式,因为劳动者的绝大部分劳动是在生产中(即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而)实现的。与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产权一样,劳动产权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权。”[4](p31)显然,二者对劳动产权概念定义截然不同。前者指劳动财产权;后者指劳动者剩余索取权,基本上是王珏教授笔下的劳动力产权。王珏教授认为,”劳动力产权可以理解为: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劳动力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是规范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一种规则;也是一定社会阶段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具有历史性。”[5](p40)虽然王珏教授的劳动力产权概念的内涵比曹天予教授的劳动产权概念的内涵更丰富也有一定的本质差别,但二者与李惠斌教授的劳动产权内涵有共同的本质不同。由于三者在研究同一问题使用概念内涵上的不一致,理论说服力变弱是必然的。这构成提出人力产权概念以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等概念的现实表层原因。深层历史原因是劳动产权范畴产生300年来,洛克、斯密和马克思对劳动者依托劳动能力和劳动活动,形成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不同理论概括。

(二)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等概念的深层历史原因: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不同理论概括

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十七世纪末出版的《政府论》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价值的增量部分,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属于劳动者,因此使得个人的财产具有了合法性,因而称其为劳动产权”。亚当・斯密在洛克发表《政府论》约一百年后,对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但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自己拥有的劳动财产权是一切其他财产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财产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人所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和技巧。”[3](p23-24)可见,在亚当・斯密那里,洛克的劳动产权概念内涵已由劳动财产权演变为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或技巧的产权,即演变为劳动力产权。由于亚当・斯密进一步从劳动力在价值创造中的特殊作用,论证了劳动与财产的关系,比之洛克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产权理论存在两个错误。一是把劳动创造的价值误解为劳动力价值。对此,马克思曾在其”工资”理论中做了深刻剖析,指出”政治经济学称为劳动的价值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存在于工人身体内,它不同于它的职能即劳动,正如机器不同于机器的功能一样。”[5](p585)二是把劳动创造的财产的产权即劳动财产权误解为劳动力产权。在这一点上甚至还不如洛克。因为在洛克那里,劳动者是其创造的财富的所有者,而在亚当・斯密那里,劳动者的”财产,就是他的体力和技巧”,把劳动创造的财产的产权即劳动财产权等同于劳动力产权了。马克思在肯定亚当・斯密的”劳动财产权是一切其他财产权的主要基础”的天才观点的同时,扬弃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缺憾或谬误,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过程中,阐明了工人应该拥有自己人力产权的各种权利。马克思论证界定的劳动力价值理论用现代产权理论的术语说,就是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理论,即人力产权理论。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资本家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剥夺过程,亦即劳动本质异化的过程。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生产者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6](p91)进而,马克思论证了劳动本质异化复归的道路,即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者真正成为自己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主人,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复归。[7](p120)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内,洛克的”劳动产权”范畴和斯密的劳动力产权范畴是不科学的,它没有充分说明劳动的本质,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扬弃了洛克的劳动产权理论和斯密的劳动力产权理论”的谬误”[3](p24),准确地阐明了劳动者产权权利,并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的路径。

可见,劳动力产权早在亚当・斯密那里就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不宜甚至根本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的科学范畴。从我国目前理论界对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概念的不同理解、论述和洛克、斯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对劳动力产权概念的重视及内涵的科学阐述,我们既可以看出劳动产权或劳动力产权概念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由于这些概念内涵上的不统一构成的研究上的不便甚至障碍,又可以看出不宜用劳动力产权概念概括马克思的论述。由此可见”辨析”关于劳动力产权论述的残缺性,以及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范畴体系的残缺性。因而,探讨准确恰当概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理论的概念势所必然。于是,人力产权概念应属应运而生。

与此相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经济学的社会性质角度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即从洛克劳动产权(财产权利)论到斯密劳动力产权论,再到马克思活劳动价值论以及其揭示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理论演进轨迹,反映的是物本经济学到人本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过程。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这类概念,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异化劳动理论对人力产权范畴揭示的已近乎一目了然。也这是马克思的这些重大理论贡献,才使人力产权概念从经济学范畴体系中析出具有了呼之欲出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马克思的人力产权理论,需要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中,加以发掘和弘扬。

二、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历史性析出和确立的实践意义

(一)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历史性析出过程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

1.人力产权概念的定义和析出的历史性过程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所谓人力产权,即劳动者基于自身劳动技能获取生存、发展、享受资料,保障劳动力生产、再生产以及自身价值实现的对其人力所有、占有、支配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中人的要素被称为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掌握先进技术或知识的活劳动要素被称为人力资本,并被视为经济或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生产力的日益现代化,生产力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加速缩小的趋势看,人力资本概念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趋势明显。即人力资本被狭义地定义为具有创新性和难以预测性的企业家及较高技能者,成为有较高技术者或特殊专长者的专用术语的情况在淡化。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彻底消除的具体时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已经取得主人地位的所有劳动者,应该一律视为人力资本而与物资要素资本相区别。这样,在社会主义现代产权理论和产权制度中,就可以而且应该对经济中一切人的要素产权统一界定为人力产权,一切物的要素产权统一界定为物力产权或资本产权。

2.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和以人为本本质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公有产权为主体、多种产权形态相容共存产权制度中的人力产权。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经济性质和一切生产要素的资本化,经济关系中人力产权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同时,其价值的实现,必然借助劳动力商品的形式。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者具有主人加商品的二重属性和在三个层面上具有三重身份。家庭层面,是人力产权维持和发展(自己以及其家庭成员)的主人;政治层面,是社会的主人;经济层面,是国有资产的主人。同时,兼有公有企业的主人和企业雇员的双重身份,还可以是私有企业的雇主或雇员。因此,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实现至少包括三个层面:首要层面是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者的生存权和人生价值实现权。包括就业权、就业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其次是作为经济和社会主人的劳动者的公有经济所有者和社会主人资格应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力。表现为所应有的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权,即主人履行社会职责的应有权利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充分取得及享受的权利,以及对全民经济和其所在公有经济组织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再次是劳动者与时俱进地提高技能、完善自我需要的学习、进修等不断提升人力产权价值的附属权利,即人力产权的全面持续的发展权。因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充分享受权和主人履责权。历史地看,后三种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是只有社会主义劳动者才可能较充分享有的权利。因为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社会的劳动者人力产权权利,长期以来,基本被局限于基本生存权之内。[8](p1584)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看,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劳动者人力产权的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充分享受权和主人履责权等各项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因而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力产权各项权能和相应权益的实现。

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科学内涵,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体现了马克思产权理论或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髓。在任何市场经济中,围绕每个劳动者及其家庭这一商品(市场)经济最微观市场主体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其基点,都是人力产权。人力产权”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展开的基点”,其所拥有的可以用于交换的各种商品,只是其人力产权实现的一种派生方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演进史的实质,是人力产权实现方式的变迁史。”“作为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的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人力产权异化(资本主义部分)、复归(社会主义部分)的经济学”[2](p55-56),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髓。所以,人力产权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作为科学概念,应该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髓。

(二)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及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

假如撇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仅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看,人力产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因为说到底,人力产权是基于生存权、发展权实现的权利。而一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诚如马克思关于人对自己所处的关乎自己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的一贯态度一样,是自然的,不可商量的。马克思说:”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把它们看作是他本身的自然前提,这种前提可以说仅仅是他身体的延伸。”[9](p491)人们对于自己生存、发展条件的这种天赋性权利,在原始社会,首先表现为原始部落的公共产权,成为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一种形态,在部落内部人们之间公认和部落之间相互承认。其次表现为私有产权,即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随着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几乎同时产生的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决定的生活资料私有制的诞生出现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论述是:”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0](p37)”耕地起初暂时地,后来便是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地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是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私有制的过渡平行地完成的。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11](p164)”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每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12](p309)可见,无论人力产权、物质产权、公共产权、私有产权,还是产权观念、产权理论及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都是一个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长期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伴生伴长。这一历史过程表明,各种所有制是产权的制度化形态,它基于人力产权的尽可能充分实现,客观本质是以人为本。因此,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概念,但事实上,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和所有制变迁的理论,特别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也就是以人为本的产权的制度化演进理论。

可以说,原始社会末期存在的人力产权以及派生的公共、私有等产权形态,是各种现代产权形态的起步或基因形态。迄今为止的人类生产关系的历史,从产权理论角度讲,是一个由此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迁升华而相应演进升华的产权形态变迁史。当然,人力产权以及其他一切产权形态的社会性质和表现形式,都受特定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影响以至由其决定。

由上述可见,无论就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这一本质而言,还是从人力产权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看,王海杰博士”辨析”中的”劳动是产权的本质来源”的观点都难以成立。

再者,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及产生、确立的历史过程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的人力产权异化、复归的历史规律,使我们更深刻地看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私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士的本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边际效用论、均衡价格论和产权理论,虽然承认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但把交易看作是自然的产物,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既定理论前提,站在生产资料垄断者立场上,根本不研究广大劳动者的权益。这种挖去了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这一经济关系最本质内核的交易关系,只剩下了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象性外壳。因而,当”清晰”产权的时候,就无法说清为什么产权应该清晰给谁。每逢这样的关键时刻,就采取模糊的方式,以所有权无足轻重(如张五常)等谬论加以搪塞。回避甚至撇开社会、经济关系的以人为本本质来研究经济问题,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我国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共同特点。基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出现的过分激励”精英”和资本所有者,漠视广大职工人力产权权益的”产权改革”造成的收入过分悬殊、国资大量流失、公有经济弱化、社会稳定严峻等严重后果,已经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逾越的重大障碍。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深刻分析。

(三)人力产权概念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及确立的实践意义

作为阐述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范畴,人力产权概念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力资本产权是来自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延伸。当人力资本概念特指具有创新性和难以预测性的企业家及较高技能者时,与其所拥有的特殊技能相关的一束权益,便构成为所谓人力资本产权。而人力产权则泛指企业中一切人力要素的产权,既包括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又包括广大工人的权能和权益。其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除了在于上述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和基于现代技术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决定的人力资本概念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趋势明显这一历史性原因外,还在于马克思的企业管理人员等也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同受资本家剥削的理论和史实。另外,还需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特别在公有经济中,不应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从社会主义人力资本中析出,而不按劳分配地单独优待。新自由主义者教条地套用西方企业近几年呈现的两个发展趋势(企业利益群体的主体由出资人向出资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指职业经理人等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转变;由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向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转变)的理论,导致的过分重视”精英”和资本所有者激励而轻视甚至忽视广大工人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的国企改革实践,事实地成为国企存量资产分配不公而加剧收入过分悬殊的重要原因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要求在理论上摒弃新自由主义改革观,创新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而为改革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可见,科学界定人力产权概念,以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区别开来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迫切性。

三、人力产权概念确立的理论意义

在商品(市场)经济研究中,以人力产权这一概念代替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人力产权概念相对科学

人力产权概念与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相比较相对科学的理由,一是定义确切、简明。人力产权准确、明了地定义为经济中劳动者基于劳动技能的一束权利,比劳动力产权概念的表述简明、上口;同时,又不像劳动产权可以理解为劳动财产权,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产权那样,易引起歧义以致谬误,从而带来理论研究的不便,观点传播效果上的降低甚至错误。历史上,自洛克提出劳动产权概念大约100年后,斯密对洛克劳动产权概念的歧义,使”他没有看到这种劳动财产权的历史分化过程中存在着的逻辑上的和现实生活中的谬误”。[3](p24)现在,王珏教授与李惠斌教授等对劳动产权概念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分别从劳动力产权和劳动财产权角度对利润分享制度论述的情况,不利研究的深入。二是内涵宽广。人力产权概念定义为劳动者对基于劳动技能的劳动成果的一束权利,具体表现在劳动过程中对财富的创造上,最终的落脚点是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收益权和享受权。所以,人力产权概念既概括了劳动力产权的内涵,又内在地包括了劳动财产权的劳动产权内涵,还不像劳动财产权概念那样仅仅局限于劳动收益权的合法性,且体现了人类劳动目的的根本性质。三是具有广泛适用性。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自洛克以来的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范畴,即把劳动财产权统一定义为劳动产权,把有关劳动者劳动技能及劳动成果的一束相关权利统一定义为人力产权,放弃拗口且定义不确的劳动力产权概念,同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狭义的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区别开来,凸显人力产权概念特有的以人为本本质。这样,人力产权概念既可以超越历史时期地广泛应用,为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人力产权问题的研究提供表达上的方便,又凸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以人为本本质,打上创新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烙印。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产权异化的复归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范畴支撑。

(二)确立人力产权概念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范畴体系的需要

在探索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过程中,挖掘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必然的。由于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产权概念,以致使一些人误认为马克思没有产权理论而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是产权理论家,而且是博大精深的产权理论家,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创立产权理论的产权理论家。西方著名学者S・佩乔维奇在《马克思、产权学派和社会演变过程》中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而马克思产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人力产权的研究。因为马克思理论的首要核心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实质是人力产权实现方式的变革史。[3](p55-56)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告诉我们,在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每一位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必须拥有人力产权,才能取得交易资格,然后才能成为市场主体。这就是说,人力产权是每一个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与他人形成生产关系的起码条件,是前提。当然,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人力产权。奴隶之所以没有人力产权,是因为奴隶社会制度决定了奴隶本质上不是任何形式产权的产权主体,奴隶社会的奴隶劳动与产权是完全分离的,奴隶没有本属于他的人力产权的所有权。无论从奴隶社会制度看,还是从奴隶在奴隶主心目中的地位看,奴隶仅仅是如同奴隶主的牛马一样的财富生产工具。所以,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人力产权角度论,奴隶的人力产权被彻底异化为至高无上的无所不包的奴隶主产权。这可以看作人类生产关系,当然也是人力产权演进变革史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仅就近代和现代历史看,无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一个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获取劳动岗位的前提,都必须是人力产权所有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这一点会越来越清楚。从一切资源资本化角度看,劳动者不拥有人力产权,劳动力不借助商品化的外壳,就难以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人力产权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力产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马克思揭示的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理论,实质是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理论。因而,挖掘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确立人力产权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研究,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同时,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使之为我所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的另一重要任务。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以私有制为既定理论前提,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正因此,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几乎没有对人力产权的研究。如果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对此还有所涉及的话,那就是人力资本的研究。但那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精英”的人力产权问题的研究,与我们既重视一般劳动者人力产权研究,也重视企业”精英”人力产权研究的理论研究思路,几乎是两码事。这是值得注意的,甚至值得警惕的。因为近十年来一些学者对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教条地套用于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导致了理论研究上的诸多片面乃至错误观点。典型的如国企产权改革研究一味地过分强调重视”精英”和资本所有者的激励,轻视甚至忽视乃至不顾甚至不惜牺牲国企广大职工权益的观点,以及因此引发收入过分悬殊以至出现两极分化迹象也认为无害甚至必要的观点等等,已经造成了莫大损失。如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些”精英”几乎不付一文地持大股和国企一般职工获得很少历史贡献补偿地由主人转为雇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益的直接或间接剥夺。由此已经引发及正在引发的带有长期性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加速显现等等严重问题,已经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绝对不应也绝对不能轻视的。所以,借鉴现代西方产理论必须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再度出现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权益的直接和间接剥夺等不良现象。教条地套用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带来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诸多失误告诉我们,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尽快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产权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已经是我国经济理论界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除上述两方面理论意义外,人力产权概念的确立、使用,为进一步研究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带来的诸多便利还有:第一,利于与洛克、斯密等使用的劳动产权概念相区别,以作为当代经济关系研究新阶段的一个标记;第二,利于解决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对劳动产权概念见解不同,一时又难以统一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理论歧义问题;第三,如果撇开资本特定的历史内涵(剥削关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切生产要素看作资本,那么,同人的要素资本概念与物的要素资本概念相区别,人力产权概念与物力产权或物质财产权概念相对应,通俗易懂,利于与通常使用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概念既相互区别,又容易融合使用,不会感到生疏和误解。

总起来看,一方面,人力产权概念较准确、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马克思产权理论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确立人力产权概念,也就为用人力产权概念统一梳理、定位劳动产权、劳动财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概念,理清劳动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实现问题的研究,找到了判定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以人为本的人本性标准。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而为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权改革、产权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一步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海杰.”劳动产权”概念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9).

[2]程言君.国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人力产权透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3).

[3]李惠斌.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4]曹天予.劳动产权、现代经济学和市场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程言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诠释[J].探索.2006,(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

资本市场概念篇8

在上海世博会的促动下,上海本地股热了一阵又一阵。

5月1日,世博会即将开幕。3月5日,上海本地股再次集体放量大涨,上海梅林(600073.SH)午盘前涨幅只有1%,下午开盘后巨量直线拉涨停。受此带动,上海新梅(600732.SH)封于涨停,上海物贸(600822.SH)、上工申贝(600843.SH)等纷纷大举跟进。

市场上,投资者把世博概念股划分为世博前概念股、世博中概念股和世博后概念股3个阶段。

世博前概念股由基建、房地产和涉及世博动拆迁的企业组成,目前,这类个股已随着世博园场馆建设的提前完工而归于平淡。

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越来越近,市场已将目光聚焦于世博召开后受益的世博中期概念股。预计世博会期间上海要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同时,世博期间还有2万多场国内国际的相关活动在上海举行,据此测算,将有600-1000亿元的消费额会被直接拉动。

世博中期概念股中,排在首位的是酒店、餐饮业,受益程度将达34.3%。故以经营酒店、餐饮的锦江股份(600754.SH)和金枫酒业(600616.SH)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其次是商业零售类公司,据国泰君安测算,世博会期间将拉动上海零售行业收入14.8个百分点,新世界(600628.SH)、友谊股份(600827.SH)、益民商业(600824.SH)、老凤祥(600612.SH)等上海本地商业股都将受益。

排在世博中期概念股第三位的是交通运输类公司,上海证券预期,轨道交通、机场、出租车行业收入增长分别为37%、30%、28%。相关上市公司上海机场(600009.SH)、大众交通(600611.SH)、海博股份(600708.SH)、锦江投资(600650.SH)等将相应增厚利润。

而世博会闭幕后,世博园区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轴等大建筑将永久保留,这将成为上海的新旅游景点,拉动上海旅游业。

除了世博概念,上海国资重组则是上海本地股投资的另外一条强劲主线。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上海国资将掀起又一波整合浪潮,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上海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则指出,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资产证券化规模达200多亿元。

国海证券的研究指出,上海的投资机会要从两个纬度来寻找。第一纬度是产业政策和产业成熟度。未来几年,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将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强力拉动,上海区域优势将得以凸显,譬如旅游酒店、文化传媒、商业零售、物流业的国资整合带来的效益。受益上市公司重点包括锦江股份、百联股份(600631.SH)、友谊股份(600827.SH)、新世界(600628.SH)、长江投资(600119.SH)。

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都是区域优势构建的重点。

另外,上海的金融类和航运类上市公司整合将提上日程,这是上海区域投资的第二纬度。目前,上海已基本完成制造业(汽车、电气、食品等制造业)的整合,下一步整合重点将转向现代服务业。

资本市场概念篇9

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2009年以来,市场热点频繁轮换,其中持续时间较长,炒作有迹可循的主要有6大题材,分别是新能源、甲流、物联网、迪士尼、世博会和创投。

时过境迁,这些题材股也迎来不同的命运。

其中,新能源、物联网、世博会、迪士尼概念如今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活力,并且有望在2010年继续绽放光彩,而甲流的炒作热度有所消退,创投概念更是因创业板的推出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新能源:

贯穿全年的主题

相对于那些红火一阵就销声匿迹的概念而言,新能源可以说是贯穿2009年全年的热点话题。

新能源炒作源于2008年10月。在全球经济几近停滞时,巴菲特牵头买入新能源汽车公司比亚迪,让国内相关行业蠢蠢欲动。

步入2009年,新能源板块成为上涨行情重要的推动力量。众多资金最先涌入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风电行业,紧接又瞄准太阳能光伏组件多晶硅、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镍氢电池等新能源行业。

金风科技、科力远、江苏国泰、孚日股份等股票很快就实现了近3倍的涨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2009年初到3月31日,新能源板块涨幅达到76%,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28%。

4月份之后,新能源板块不再是市场热点,多数股票处于横盘状态。11月,随着奥巴马访华、哥本哈根会议召开,新能源概念特别是低碳产业相关公司卷土重来。

数据显示,从11月1日至12月12日,低碳相关板块平均涨幅均达20%,在两市160余个板块中排名靠前,龙头股海陆重工、菲达环保等涨幅均超过50%;而安凯客车等新能源汽车股涨幅更是惊人,仅11月1个月就翻了两倍。

甲流:

游资主导炒作

甲型H1n1流感病毒四处蔓延,让人们感到恐慌。而在资本市场,这一病毒却成了兴奋点的制造者。回顾2009年的a股市场,游资炒作甲流概念主要有三次。

第一波行情始于4月底,当时疫情还未扩散到国内,但a股市场已作出反应。莱茵生物、海王生物等生物医药股纷纷大涨,特别是莱茵生物在2009年4月27日到7月15日两个多月时间,涨幅达260%。

9月份,国家对甲流疫苗收储使得甲流行情进入第二阶段。a股疫苗类上市公司华兰生物、天坛生物、海王生物等受到市场资金追捧,成为甲流概念的主角。

9月4日,工信部向企业下达甲流疫苗订单当天,上述三家公司就以涨停收盘。到9月17日,三家公司的涨幅分别达50%、44.2%、59%。

10月末,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疫情警报进行“升级”,国内疫情也进入流行高发期和快速上升期,市场借此开始了第三波炒作。

例如,10月30日以8.6元起步的白云山a,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涨幅高达58.5%;华兰生物从10月23日到11月3日也上涨40%。

在这三波甲流行情中,游资成为背后最大推手。

其中,炒作风格凶悍的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频繁登上交易所成交龙虎榜。它是2009年4月末炒作莱茵生物的主力,也是10月以来海王生物的“首席”炒家。

物联网:

年底再掀波澜

2009年,物联网概念无疑是个全新的故事。它的出现,毫无预兆。

9月14日,远望谷、新大陆、厦门信达等股票突然大放异彩,平均涨幅在4%以上,其中远望谷上涨了7.7%。

此后5个交易日内,3只股票的股价K线图几乎呈直线攀升,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远望谷涨幅达到52%。此时,“物联网”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新事物,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其实,早在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就在视察中指出,应加强对物联网发展的重视度。随后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也在演讲中也次提及“物联网”,但当时其影响力仅限于行业内。

直到9月14日,工信部召开了关于传感器网络的讨论会议,正式把对传感网产业的发展以及标准建立提上日程,物联网概念才被市场所认知。

当时,a股在走出8月份的巨跌阴影后重新站上3000点,大多数周期性板块都经过了轮番炒作,市场急需一个新的热点,而被中央政府和多位重要人物提及的物联网自然成为游资的首选。

市场炒作的话题无疑是物联网的远大前景。当时工信部的一份材料预计,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感网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物联网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高科技市场,将涉及上万亿元的产业。

作为一个诞生不久的新事物,人们本以为物联网概念会如昙花一现。但是它并未在炒作一把之后销声匿迹。12月,在大盘再次步入调整区间的时候,物联网概念重新掀起波澜逆市走强。这个词汇在2010年依旧会成为a股市场不容忽视的关键词之一。

迪斯尼+世博:

上海本地股保持活跃

迪斯尼和世博概念可以归为一个板块,那就是上海本地股。

2008年年底,市场就传出迪斯尼乐园要落户上海的消息,从那之后,相关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迪士尼概念股的行情。2009年,迪斯尼概念股最风光的日子莫过于11月4日上海政府宣布迪斯尼落户上海。受此影响,界龙实业、中路股份当天纷纷创出年内新高。

至于世博概念,亦是只因门票出售、离举行倒计时剩200天等因素就可以被资金借机炒作一番。在很多券商分析师看来,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举行,世博概念股此前还会有一波炒作行情。

创投概念:

随创业板推出消亡

2009年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创业板推出,而和创业板密切相关的创投概念股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创投概念股的炒作始于7月26日证监会宣布正式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受此影响,当日创投概念股早盘集体高开,力合股份高开4.6%居首位,电广传媒、大众公用、复旦复华均高开3%以上。9月11日,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保荐材料,力合股份、复旦复华等13只创投概念股随即封上涨停板。

资本市场概念篇10

在危机四伏的当今经济时代,对于资本经营的发展与掌控,必须了解以下的经典法则与概念:

1.资本经营的精英逻辑

追逐快的、大的和强的——创造性地对社会资源进行重组,就能够赢得追随者的金钱,社会热钱最愿意追捧的就是这样经营的精英。

2.资本经营的“韦尔奇法则”

这是韦尔奇一个非同常人的观点:在资本经营中几乎所有行业隔几年就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以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3.人才资本的经济意义

人才资本会流向需要他的地方,而且会选择长期待在那些地方。强占头排座位的经济意义:第一,消费者大脑储存空间有限,第二,必须成为焦点人物:第三,在第一回合的赢家在竞赛中的后几个回合中能够享受累积的优势:第四,形成知识的连锁效果,加速积累财富的过程,第五,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第六,小小的先机会帮你抢滩成功。

4.资本经营的“马太效应”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相对经营表现来决定奖酬,是赢家通吃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赢家通吃就是“马太效应”(原意是说:凡有的都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去),你越是成功,就会变得越成功。

5.资本经营的偏差概念

资本市场具有如此神奇的创造力和游戏精神,使追求成功的人惊叹不已:而在经营管理或努力方面的微小偏差往往造成所得的巨大差距。需要矫正这样十个在认识上存有的偏差(windage)概念:

windage-l:“速富(Soonrich)”概念

很多人以为,资本经营是使操作者在短时期积聚巨额财富最好的经营方式。在实践中也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般来说,稳健而利益丰厚且长久的资本经营活动都是以产品经营为基础并最终以提高产品经营水平为目的的,而这绝非瞬间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的确,也存在某些“一夜之间”暴富的资本经营活动,但这种”投机取巧”性的资本经营是以基于特殊的机遇存在和相当高的操作技巧为条件的,否则,对于操作者来说,不会是“速富”,而只会是“速穷”。

windage-2:“万能(all-powerful)”概念

这种概念把资本经营看做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不仅可以无本套利,还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与产业结构,不但可以盘活资产,还可以革新体制等等,有的人还认为,资本经营是严重亏损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把资本经营功能神化,不仅会导致忽视其他有效的经营方式,还会使操作者陷入“南辕北辙”的困境。

windage-3:“包容(Forgive)”概念

这种概念实际上是把资本经营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放。明明是任何经济条件下都存在的经营内容,偏偏要往资本经营上扯,明明是以产品为作用对象的操作,一定要冠上资本运作的名称。似乎联上资本经营,就显示出操作者的能力、技巧水平的高超。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把资本经营看做是高于其他经营形式的概念引发的虚荣心所致。

windage-4:“包装(packing)”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在本质上是玩“空手道”,而使“空手道”玩成功的诀窍在于“包装”,即通过构造能满足某种需要且符合交易,经营规则的“壳”来牟取实利。但资本经营从主体上说不等于“空手道”,为了契合运作环境的需要,在某些非本质性环节进行适当“包装”是必要的,但在本质性环节不能“包装”。过多依靠“包装”忽视操作,最终会把“资本经营”引向绝路。

windage-5:“上市(appearonmarket)”概念

一些地方和部门大力号召所属企业搞资本经营,具体内容则是把企业搞“上市”。而这种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约而同。于是,千军万马跑北京,万众一心奔上市,于是,“包装”也好,“运作”也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它的确推动了为数不少的企业(其中不乏“垃圾企业”)上了市。把资本经营等同某种操作内容,不仅会脱离客观要求人为造就某种热潮,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害,而且会造成许多非经济的不良行为的产生。

windage-6:“高级(Highclass)”概念

这一概念是把资本经营置于其他经营形式特别是产品经营形式之上,认为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形式。甚至认为资本经营形式是对产品经营形式的否定,断言企业经营是由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再到智力经营逐渐更替的。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产品经营是主体,是永恒的主题,是其他经营形式的出发点与归宿,不存在所谓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的问题,绝不可把资本经营同产品经营及其他经营形式对立起来。

windage-7:“主题(topic)”概念

认为资本经营应当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或者说,企业应当把从事资本经营当做经济活动的“主题”。这一看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社会必然是以从事财富生产的产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因而,这也决定了资本经营难以成为企业经营的主体,即使是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资本经营应当是一种服从于特定目的相机而用的经营形式,它是构成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一个方面的内容。

windage-8:“主导(mainleadership)”概念

这种观点强调,资本运营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应该说,对于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这一观点并不错误,但对于眼前我国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来说,如此强调则有失偏颇。与产品的市场导向不同,从主体方面看,在中国搞资本经营,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得服从政府导向,以“政策”为主导。当然,政府不可随主观好恶而进行行政性强制的“资本经营”。像“归堆式”的企业组合、“乱点鸳鸯谱”式的好企业与坏企业“捆绑”、“拉郎配”形成的企业集团等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

windage-9:“扩张(extend)”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最有效而又最省事的手段,应充分利用资本经营进行企业规模扩张。事实上,科学的资本经营实际上坚持的是灵活调整、相机吐纳的原则。在把资本经营与企业规模高速联系起来时,要特别重视收缩的一面。贪大求广,面面俱到,很容易陷于“尾大不掉”,不堪重负、粗放性经营的窘境。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把对某企业的控股变成非控股,甚至服从长远的战略要求,把目前经营好的企业转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