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十篇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十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9:00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评价

一、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所谓的危险化学品,就是在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是有放射性、腐蚀性,对人员、环境等会有伤害性的化学品。在当今化工产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化学品的用量和应用范围变得更加的广泛,随着危险化学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其自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像是易燃易爆性、毒性等等,决定了其造成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生产等环节,设备管道的连接复杂性构成安全隐患,如有一点破损,大量的气体或是液体就会泄漏,迅速的变成蒸气与空气混合以致爆炸;如果顺着风势漂移,到了居民区,由于化学品中的一些易燃易爆品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有可能导致了严重的事故发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们利用了危险化学品的优点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危险性。必须真正地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防止一些有可能的事故发生。(2)危险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当前,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我国已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这些条款都对当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我国化工行业市场的飞速发展,一些制度已满足不了目前的发展要求。化工业的发展将近数十年了,至今存在的被人们所知道的化学品有700万余种,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很多都是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我国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录》是早几年出台的,导致了一些新的化学品没能进行登记,形成了监管的漏洞。二是在危险化学品的事故中急救措施不完善。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很大,其反应速度极快,在生产或是运输过程中如有不慎,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针对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快对危险化学品的配套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时必要的,这样才可以在危险化学品的监管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好地提高监管手段,切实地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危险化学品的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这就要求各部门间要加强沟通机制,加强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救援措施提高,就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实施能力,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和应急科学技术手段多重方面进行完善,并且要进行大范围的整体要求,全面地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而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进行安全评价很有必要性。一方面,危险化学品在化工等行业的使用十分广泛,其本身就具有着一定的危险特性,各种各样的危险化学品也在连续的上市,一旦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管理不当,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价也是包含在安全管理的范围内,这是对危险化学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对其进行安全的评估。应用安全评价,能够对一些事故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也方便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事故的损失最少。

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价内容

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事故当中,以火灾、中毒和爆炸事故类型居多,要想更好地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价,就要以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为基础,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其影响的范围等方面进行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危险化学品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判断,包括在危险化学品的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有可能产生的一些危险性因素,以及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评价;还有对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和管理条件、事故的发生及后果的评价,具体到生产运输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人员因素及稳定性的评价等。

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Fta)和危险性预先分析(pHa)等等。每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其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管理状况,具体的进行安全评价的选择,并要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实行定性和定量全面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2

关键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21-02

1引言

随着危险化学品行业各类事故的频频发生,改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状况,改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此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25号文、8号令等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安全评价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改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危险识别与控制,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工作、签订安全评价服务合同、资料收集、现场安全检查、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核以及过程管理等几部分内容,其中现场安全检查是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关键,现场安全检查首先关系着安全隐患是否被准确全面地辨识,其次还关系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之,现场安全检查在安全评价工作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

现场安全检查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和储存装置的设计、装置工艺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识别所存在的事故隐患。

现场安全检查适用于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一般包括初步检查、正式检查和落实复查等,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依据,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整体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以检查记录、数据等为依据,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提出消除和减弱的对策措施或或整改建议。

现场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如上图所示:

3现场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

现场安全检查是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关键,虽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安全评价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安全评价中的现场安全检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

(1)规范引用不合适或引用废止规范

安全生产的法律、条例、制度及标准、规范是企业生产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因为它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是现场安全检查的重要依据。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没有注意根据不同行业的项目情况,选用相应的法规、标准,致使选错标准、规范,这样就达不到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规范的条文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条文,一些评价机构不严格按照强制条文检查,或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强制性的采用推荐性条文规范,没有考虑企业的经济技术条件。一些机构的规范标准更新不及时,引用废止规范,致使现场检查不准备。

(2)忽视主导风向的影响

在进行现场时,一些现场检查人员忽略风向在危险、危害性方面影响的程度,如企业的选址方面忽略使用或产生有毒物质、散发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企业自身的平面布局方面忽略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以上这些情况应该在整改意见中提出进行位置的调整。

(3)忽视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控制措施的检查

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时,现场检查人员会关注电气是否防爆、是否有通风设施以及消防设施,但是可能会忽视工艺过程的控制措施,如事故紧急切断阀、紧急冷却系统、温度压力报警联锁、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自动泄压装置、双电源供电等。

(4)只注重系统整体配套安全设施的符合性,忽视其有效性。

现场安全检查以法律、法规等为依据,检查系统整体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时,评价人员往往只注重检查系统是否设置安全设施,忽视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做出错误的安全评价结论。如在一个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评价人员只注重是否设置通风设施,但是却忽略其通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5)忽视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接口

现场安全检查一般在评价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检查,没有兼顾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接口,如:对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改造项目进行安全检查时,动力系统不属于改造的范围,但是动力系统的变化会导致所评价系统的变化,现场安全检查忽视动力系统的现实状况,从而影响安全评价的结论。

(6)检点不明确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重大危险源、储罐区以及特种设备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不充分,反映不出检查过程中的主次关系。

(7)现场检查过程中缺乏检测手段

检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备的运行状况,特别是特种设备等的运营状况,只依赖其他法定单位提供的测量、检测、检验资料,现场检查本身缺乏检测手段,只是单纯的靠人的肉眼去观察,这会导致不真实的检测数据从而影响评价结论。

(8)检查过程中存在故意回避的现象

有的评价机构忙于接评价项目,不重视评价报告的质量,有不熟悉的专业问题刻意回避,有的甚至为满足报告中不出现否决项而对问题项采取故意回避、避重就轻的做法。

(9)现场检查前准备不充分,缺乏与企业的沟通

现场检查前应与企业沟通,初步熟悉现场、收集企业有关资料及有关法律、法规等资料,以确定安全检点、编制安全检查表、确定检查依据等。由于危险化学品行业涉及的化学品品种众多,更应该加强现场检查前的沟通。但是一些评价机构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前对企业了解甚少,缺乏与企业的沟通,致使安全检查不全面,重点不突出,失去了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

(10)整改复查落实不认真,甚至存在未去现场复查的现象

一些评价机构对现场安全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复查时,存在不认真予以落实,有些整改不到位也按已整改对待,甚至有些机构未去现场却得出了整改合格的结论,这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做法。

(11)现场检查人员专业配备不齐

有些机构在现场安全检查时只派一个人参加现场检查,且检查人员现场经验缺乏,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造成现场检查不到位,评价深度不够,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评价服务。

4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工作,现场安全检查关系到安全评价是否能真正改进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状况,因此为了做好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重视现场安全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等,明确现场检查的依据。

(2)编制现场勘察单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评价工作之前,应设计一套合适的工作表格,如工作流程单、单元划分表和安全检查表等,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划分企业的作业活动,保证安全隐患识别工作的全面性。

(3)安全检查表内容要完整

现场安全检查前应认真编写现场安全检查表,且编制检查表要有不同专业人员参加,安全检查表要依据充分,内容完整。其中,现场安全检查应关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内部情况、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参数、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及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借口。

(4)现场安全检查不仅要关注系统整体配套安全设施的符合性,也要关注其有效性

(5)提高自身素质

评价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现场检查的经验。

(6)明确检点

针对各个企业危险、有害因素的不同,明确检点,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尤其重点检查关键设备和安全连锁装置;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一些危险和易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化工工艺,更应该关注其工艺安全控制要求和事故处理措施,针对这些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中明确指出“化工企业要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化工装置要按照推荐的控制方案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也指出“对未开工建设的化工项目,设计方案都要充分考虑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处理不合格不得排放。”

(7)认真复查、落实整改

危险化学品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就是辨识危险,以及提出整改措施。辨识出危险而不能整改就失去了意义,也不能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所以这是进行现场复查的意义就十分重大,且应该认真复查,落实整改。

(8)借助外界专业技术力量,完成现场检查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涉及很多专业,而评价机构也不可能各个专业都配备齐全,所以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时如果自身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应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

5结束语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水平最终体现着安全评价的质量,由于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的现场安全检查经常会牵扯到生产工艺复杂,化学品品种繁多、专业性强,现场状况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只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整体出发,以系统安全的观点进行现场检查,就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从而达到安全评价现场检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编.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S].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3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风险管理风险评价

前言

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拥有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一套,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一套。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的规定,公司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合成氨工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规定,公司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有11种。公司在推行安全标准化过程中,研究化肥装置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是否适用,如何真正掌控公司的重大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实现装置长、满、优经济运行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研究安全标准化风险管理作为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保障广大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实际意义。

1安全标准化与风险管理

1.1安全标准化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1.1安全标准化

安全标准化(safetystandardization)是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其核心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规定的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从而满足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的市场准入条件。

安全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如图1所示):

1.1.2风险管理

1.1.2.1风险的基本概念

风险的概念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现代安全理念和创新实践》一书中给出了关于风险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环境下,由危险事件引起,可能造成损失的概率。

1.1.2.2安全标准化中的风险管理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表1可以对比发现,无论是国内的安全标准化,HmemS还是国外的安全管理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都占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应当加强安全标准化中风险管理。

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标准中风险管理大致可以分为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风险信息更新、范围与评价方法。

1.2风险管理、风险分析

我国的风险管理开展比较晚,过程比较缓慢,在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面,先后提出了基于灾害系统论、模糊风险评价理论等。为提高生产安全工作中决策科学化的水平,各类风险评价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营评价中,包括系统发生事故风险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工业安全管理、在线风险管理、运载火箭的重要子系统的安全分析、管道煤气工程安全评价、海洋平台的载荷评估等。

1.2.1国际最新风险管理原则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活动的各种风险,并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合理的风险标准,为系统安全分析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风险管理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在安全风险管理领域,一项新的国际标准((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So)风险管理技术委员会制订完成,并于2009年正式公布。iSo31000是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2004》为基础,实现了安全、健康、环境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可以应用于任何企业、组织、协会、团体或个体等,并不特别限定于某些行业或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风险管理程序为(见图3)。

1.2.2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过程

风险的回避、风险辨识、风险的转移、风险评价方法。

1.2.3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安全标准化风险管理在策划阶段确定风险评价范围、评价准则及管理责任后。应针对不同评价范围和评价目标选取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选取的评价方法既要简单易行,又要能适应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常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见表2。

结合以上评价方法和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点进行分析,建议危化品企业在建立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初期,可首先选择4种评价方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检维修、开停工以及其他作业活动进行分析;应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对设备设施进行分析;应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对作业条件进行分析;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对重点和关键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这样,风险评价能够较为全面,基本覆盖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并且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风险大、岗位多、设备设施复杂的行业特点,同时对企业来说简便易行,容易推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应用好这些方法。企业在熟练应用这些方法后,再逐步对其他方法进行学习和应用,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1.2.4风险控制

风险的辨识与评价工作结束后,应按照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要求开展对重大风险的识别与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作业条件重大风险,危险度评价等。并依据企业情况以及管理方式合理确定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

2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建立安全标准化过程及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07年,公司荣幸被选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陶氏化学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合作项目”试点企业,2008年8月通过了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评审,初步建立起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2010年至2011年进行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2012年3月通过了二级企业复评验收。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要推动和创建一级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安全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较差

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已运行18年,设备逐年老化,各种隐患突出。化工园区的建立周边危化品企业影响增加,作业环境相对复杂。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建成两年,未正式投入生产,存在许多未知隐患。目前公司采用一套班子管理两套装置,人员协作相互调集未真正得到验证。这些客观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2.2对安全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

2.2.1与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重复

企业各级人员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安全标准化和iSo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大同小异,只要通过iSo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就不需要再开展安全标准化。抱怨重复工作较多,有效的将两个体系整合运行还需长时间的磨合研究。

2.2.2对通用规范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特别是公司中层干部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学习理解不够,可能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车间没有关系,造成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出现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

2.3风险管理不够完善

2.3.1风险管理范围分类不清

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分类未能体现人-机-环-管系统的概念。公司开展风险管理过程还存在少数人员参与,虽然在变更管理制度中有风险分析要求,目前很难找到相关记录佐证。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的范围不能完全覆盖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的范围。

2.3.2风险评价方法应更加具有针对性

目前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方法还停留在采用是非判断法,危险可操作性评价法(LeC法)。重大风险的评价也是采用简单的是非判断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风险分析的深度、准确性、量化程度不够。风险评价方法对复杂的合成氨工艺的针对性不够。

3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型

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通过了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验收,力争创建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工作处在一个新的起步状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入;运用先进风险管理的理念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型,加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运用先进风险评价方法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安全检查表等,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类、分级以及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最终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标准化。

4结论

安全标准化有助于帮助企业建立安全运作模式,从而治理隐患,防范事故。风险管理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只有重视风险管理、全面认识风险、准确评价风险才能控制风险。有效开展安全标准化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期刊李晶浅谈危险化学品风险管理标准化江苏氯碱2010年第1期第4页至第9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4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完整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审查工作,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设施(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建设。

第四条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工作,并负责下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

(一)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工作,并负责下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

(一)本办法第四条规定以外的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

(三)跨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的建设项目;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六条 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以外的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

第七条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工作。

第二章 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第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当在直辖市及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区域内建设。

第九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在进行初步设计前,应当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应当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承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二)定性、定量分析生产、储存的工艺、方式、规模或者能力、设备、设施等安全可靠程度;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与已有生产装置、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

(五)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的合理性;

(六)与周边社区的相互影响及风险程度;

(七)自然条件的影响;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章 安全审查

第十二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分别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

(四)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五)安全评价报告;

(六)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对所其提交文件、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文件、资料,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书面1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按照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四条 对已经受理的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派有关人员或者组成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要到现场审查的,应当到现场进行审查。

第十五条 负责审查的有关人员或者专家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意见。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有关人员或者专家组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讨论,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审查结束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结论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安全审查意见书。

第十六条 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安全审查意见书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向原负责安全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新提出安全审查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文件、材料:

(一)改变选址或总图布置的;

(二)改变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的;

(三)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发生变化的;

(四)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安全审查意见书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负责安全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合格的安全审查意见书: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决定停止建设的;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被依法终止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申请书、安全审查意见书的式样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规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

第二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挠。

第二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情况通报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情况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情况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不合格,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安全审查意见书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未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重新进行安全审查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原劳动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规定同时停止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解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等。该办法将于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5

【关键词】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集对分析;危险性;评价体系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化工、能源等危险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研究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可为有关部门对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集对分析理论用于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危险性评价,为其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其安全状况受很多因素影响,很多指标难以量化,造成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复杂,难于操作。本文根据系统安全中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另外还考虑环境影响、管理组织、线路情况等指标,较全面的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危险性评价

2.1危险品危险性度量

(1)危险品易燃、易爆危险性的度量

物质系数是根据燃烧热或爆炸压力计算得到的,可以反映危险品在燃烧或爆炸时释放的热能与机械能大小,其取值范围为0-40。表2列出了铁路运输中常见的危险品物质系数。

(2)危险品毒性危险性度量

当今危险品紧急处理的鉴别标准,把物质的毒性分为4个等级。

有毒物质的毒性危险性应该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分值范围相同,即也在0-40之间,本文对于危险品毒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上式中,tt为第t种危险品的毒性系数,无量纲;Lt为第t种危险品所属的毒性等级。

(3)危险品综合危险性的度量

危险品综合危险性为易燃、易爆、有毒这类危险品对环境威胁的综合作用,因此,危险品综合危险性系数可表示为以上3种危险性系数的加权和。令燃烧、爆炸危险性的权重和毒性危险性的权重分别是0.9和1.0。危险品综合危险性系数计算公式:

上式中,?仔t为第t种危险品的综合危险性系数,无量纲;mFt为第t种危险品的物质系数;tt为第t种危险品的毒性系数。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承运的危险品的综合危险性指数可表示为办理的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综合危险性系数加权平均和,即:

上式中,h表示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承运的危险品的综合危险性指数,万吨;t为该办理站点的危险品种类的集合;?仔t为第t种危险品的综合危险性系数,无量纲;mt为该办理站点第t种危险品的数量,万吨。

2.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中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某因素相对重要性(优劣、偏好等)的认识,一般可以采用1-9与它们的倒数标度方法。

层次单排序与其一致性的检验,运算步骤如下:

(1)据标度理论,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2)将判断矩阵a各列作归一化处理,

(6)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n为判断矩阵阶数;找出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一致性比例CR=Ci/Ri,当CR=0时,权重比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CR的值越大,其一致性就越差。一般认为当CR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同层次中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需要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若上一个层次U含有x个因素U1,U2,...Ur,...Ux,其层次总排序的权值分别是u1,u2,...ur,...ux,下一个层次V共含有y个因素V1,V2,...Vg,...Vy,其对于因素ur的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别是v1r,v2r,...vgr,...vyr(当Vg与Ur没有联系时,vgr=0),此时层次V总排序的权值是据上述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2-4层的指标权重,详见下表4。

表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2.3集对分析理论

集对分析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系统的同、异、反定量分析的系统分析方法。

集对分析理论基本思路:在一定问题的背景下,具有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X和Y组成集对H(X,Y),对其展开分析,总共得到n个特性,其中有S个特性是集对H(X,Y)中两个集合X和Y共同具有的;有p个为集合X和集合Y相互对立的:剩余F=n-S-p个特性不明,既不相互对立,也不共同具有。定义S/n为H(X,Y)同一度,记为a;F/n为H(X,Y)差异度,记为b;p/n是H(X,Y)的对立度,记为c,考虑每个特性权重的联系度为:

2.4危险等级划分

⑴根据表1对办理站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由式(4)可得危险性的评价结果,用联系度μ表示,归一化联系数值μ的取值范围是[-1,1],根据“均分原则”,表5列出了联系数对应的危险等级。

⑵对危险性的评价,i取不同的值,反映的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系统安全状况也不同。i=1时,μ值对应的为系统最理想的安全状况;i=-1时,μ值对应的为系统最悲观的安全状况。因此可通过μ的取值范围,判断系统危险等级,弄清楚系统安全状况,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⑶当联系度μ=a+bi+cj中c≠0时,a/c的值为所讨论集对在指定问题背景下的集对势,表示为shi(H)=a/c。各个集对势之间,按照比值a/c的大小关系而成的次序称集对势序。集对势等级和次序关系具体见表6。根据集对势,可看出系统安全状况的发展趋势,为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指明方向。

表5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6集对势等级和次序关系

3实例分析

以某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为例,对该办理站的承运货物进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据上述评价方法,由式(4)得联系度:

(1)当i=0时,?滋=-0.177,由表3可知,该办理站系统安全的等级为“一般安全”。

(2)当i=1时,?滋1=0.330;i=-1时,?滋2=-0.684,?滋的取值范围[-0.684,0.330]。说明该办理站系统最理想的安全状态为?滋1=0.330,只是处于“安全”等级下限;所以管理者不能只满足于当前办理站的安全状况,而应根据危险评价指标,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该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整体系统的安全水平。

⑶从集对势角度分析看。式(5)中a/c=0.472,ac,属于“微反势”,即该办理站整体系统安全状况处于“一般安全”状态,但具有微弱“危险”趋势。b较大,说明处在“一般安全”状态下指标项权重比例较大。这些指标项看似安全,却暗藏隐患;因此,以防可能向“危险”状态转化,应仔细核查这些项目,使其向“安全”状态转化。

4结束语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站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我国铁路部门一直在探索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本文较全面的建立了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办理站的危险性评价,加入了集对分析理论进行研究,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站安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Z].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6

关键词:民用飞机;安全评价;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

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是保障工程、系统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措施,通过实施安全评价工作,来针对工程与系统之中所潜藏的危险源及有害因素作出辨识,评判其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与危害后果,并以此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手段,进一步为做出更加科学性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在民用飞机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危险源及有害因素的影响,对此,就开展安全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利用对照-经验法及有关标准规范,来就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危险源及有害因素展开分类与辨识。

1危害源与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一般所较常采用的辨识方法包括两种,即:系统安全分析法与直观经验法。其中直观经验法指的是被广泛的应用在具备参考实例,有经验可借鉴的危害辨识方面,具体还可将其再进行细致划分为类比法与对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辨识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检查项目内容或是借助于分析人员自身的经验,来对存在的危险性作出直观性的评价。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采取了对照-经验法来进行对危害源及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2主要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析

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

民用飞机的生产制造过程十分复杂,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就从飞机的生产制造全过程,来详细探究在其中所牵涉到的各项有害物质因素,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氧气、丙酮、乙醇、油漆、胶水等。在对于胶水类型未作出准确说明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将对一般胶水中所最为常见的危害成分苯、二甲苯,及一般油漆主要危害成分乙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二甲苯等予以具体分析。

2.2危险源与有害因素辨识

就基于所展开的实地车间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表明,在民用飞机生产制造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有害因素具体包括火灾、爆炸、灼烫、中毒、职业病、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伤害、触电与雷击伤害等,详见表1。

3主要化学品危险源辨识

3.1辨识依据

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主要化学品危险源即:临时或长期性的生产、应用及存储危险化学品,同时其数量≥临界量。在本次研究中就针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同时边缘相距

(1)若单元之中的化学品类型为1种,那么此种化学品数量及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

(2)单元当中的危险化学品在为多个品种类型之时,则可依据如下公式予以计算处理,经计算后所得结果应>1即可确定为危险化学品。

(1)

在上述公式当中q1、q2……qn均是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具体数量,单位以吨表示(t);Q1、Q2……Qn均为和各类危险化学品所相对照的临界量数值,单位采用吨(t)表示。

3.2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7

关键词:合成氨装置道化学法安全评价

化工装置的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生产的安全,甚至关系到整个化工厂的安全,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是在国家相关防火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相关资料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有很多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研究道化学法在化工装置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合成氨装置为例。

一、化工工艺装置安全评价的重要性

我国自70年代建立石油化工装置以后,石油化工装置的发展越来越大型化,石油化工装置的发展促进了化工生产过程中自控技术的发展,将石油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但是在经济效益提升和各项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化工装置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所以需要在化工装置的设计、生产、管理、操作使用等方面,保证化工装置的安全和稳定可靠。

近几年我国化工生产中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综合分析这些事故的产生,大多是由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起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以及生产的产品、中间产物等都是一些易燃的气体、液体,以及可燃性危险固体。想要完全的掌握和认识化工生产中涉及到的化学物品的危险性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在资源数据等条件下,可以对物质的危险性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价,所以可以对化工生产装置、生产单元、设备等的安全性进行评价[1]。

在化工厂等化工场所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外在因素和生产装置管理、化工生产、技术操作等方面相关,一些较大型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件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将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性、损失降低,就需要对这一类化工装置、生产条件、管理人员、设备等进行综合性的安全管理,防止危险性事故的发生。

二、道化学法安全评价的方法

今年来我国化工生产中时常有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严重的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减少化工生产中的各种损失,降低危险性事故发生的几率,需要对化工装置、生产条件等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有道化学法。

道化学法就是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提供这种方法将化工生产工艺单元潜在的火灾、爆炸等相对值的综合指数给出。道化学法的安全评价目的主要有三点:(1)将化工生产中潜在的火灾、爆炸以及其他危险性事故的预期损失进行真实的量化分析。(2)对化工生产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性事故的装置进行确定。(3)向管理部门反映某项化工生产中潜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的危险性。

道化学法对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方法,是根据化工装置的设计方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评价单元,对每一个单元中的物质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火灾爆炸指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危害系数、单元危险系数、危险等级等进行确定或计算[2]。

三、合成氨装置安全评价中道化学法的应用

1.合成氨装置的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单元

我们根据某化工厂引进的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脱硫脱碳技术以及丹麦托普索氨合成塔技术为主对合成氨的制备装置进行研究,其中合成氨装置的工艺流程包括煤气化、Co转换、脱硫脱碳、深度净化、压缩、氨合成等诸多工序和一些辅助系统,例如硫回收、氢回收等。

在氨合成过程中生成的产品、副产品等都是易燃易爆的产物,而且均带有毒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处理,就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成六个单元,有煤气化、Co转换、脱硫脱碳、甲烷化、压缩、氨合成,根据每个单元的危险程度,我们对其中危险性较高的三个单元(煤气化、Co转换、脱硫脱碳)进行工艺单元危险性安全评价。

2.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的确定

合成氨装置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的确定由六个部分组成:物质系数、选取一般工艺危险系数、选取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单元危险系数以及火灾爆炸指数、确定评价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单元危险分析评价结果的确定。

物质系数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是物质燃烧,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能量大小的特性。物质系数的确定,就是对合成氨的气化、转换、脱硫等环节中氢的物质系数进行确定,在这三个主要工艺单元中最为活跃的就是氢,在道化学法物质系数、特性表中得出在三个工艺单元中的物质系数均为21。

确定事故造成的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有六个取值,分别是放热、吸热、物流输送、封闭单元、排放、泄露控制。计算基本系数和所选取的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之和就构成了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例如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中气化单元的各项爆炸指数为:放热反应0.4,物料输送0.65,密闭单元0.7,通道0.25,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3.0。转换单元中放热反应、物料输送、密闭单元的爆炸指数相同,但是其通道爆炸指数为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2.95,脱硫脱碳单元吸热反应火灾爆炸指数0.4,物料输送0.5,密闭单元0.7,通道0.25,排放、泄露0.5,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3.35.

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其中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主导因素的特定的工艺条件,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可以有12个取值,部分火灾爆炸指数为,三个环节火灾爆炸指数相同的有毒性物质、粉尘、燃烧范围或附近操作、低温、依然以及不稳定物质数量、磨损以及腐蚀明火设备,不同的有压力、泄露—连接头和填料处、转动、热油交换,合成氨中气化、转换、脱硫脱碳三个环节的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分别为2.4,2.5,4。

合成氨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是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的乘积,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事故可以造成的危害进行估计,合成氨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气化单元7.2,转换单元7.38,脱硫脱碳环节8。这三个环节的火灾爆炸指数为151.2,154.9,168。

评价各单元安全措施具有一定的防护水平,合成氨工艺流程单元的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是由工艺控制系数、物质隔离系数以及合成氨装置防火设备安全系数三项的乘积得到的。

单元危险分析评价结果,是对可能造成的财产的损失程度、危险等级等显示[3]根据以上分析的合成氨装置各单元火灾、爆炸指数、以及各项系数,使用评价软件对合成氨装置安全补偿措实施前后装置的危险暴露面积、危害系数等进行确定,部分合成氨装置工艺单元安全评价结果为气化单元危险等级很大,危险系数0.76。转换单元危险等级很大,危险系数0.7,脱硫脱碳单元危险等级非常大,危险系数0.85。

3.合成氨装置安全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合成氨中的气化、Co转换、脱硫脱碳三个环节的安全评价部分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合成氨装置需要进行整改,例如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选择合适的煤原料。根据以上的合成氨装置工艺单元安全评价危险分析结果显示,转换、脱硫脱碳工艺单元的火灾、爆炸指数以及危险等级、危险系数均比气化单元的明显的高,这就需要将转换工艺单元中的H2S的量减少,尤其是脱硫脱碳工艺单元,不能出现脱硫、脱碳塔出口减压阀失灵等现象,同时也要防止阀门的开启过大和过快,严格的控制合成氨工艺流程中各单元出现的危害物质的含量,要严格的按照装置使用要求进行工艺操作使用。对合成氨生产装置要严格的保护,在装置设计、制造等环节要采用好的材料。定期对装置进行安全检测,防止出现安全部件失灵等现象。

在本次研究中的合成氨工艺装置三个子单元中脱硫脱碳单元的火灾爆炸指数最大,高达168,所以需要对这个单元的安全保护加大力度,这个工艺单元的产物、副产物等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气体,所以要控制好进出口的阀门,不管是温度阀还是压力阀,都要严格的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四、小结

合成氨装置安全评价中道化学法的应用,将其工艺单元的危险程度降低,减少了经济损失,准确的将装置中存在的风险、危险系数大小进行确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有利于帮助对装置进行整改,为合成氨装置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方兴龙,周梁.基于道化学法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安全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02):88-89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8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环境法》、《交通道路安全法》、《危险物品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行政法规、强制性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法标本兼治,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切实做到从严整治和强化管理并重。同时,针对好、中、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实施远距离、中距离、零距离监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为了有效贯彻落实市15个局(委)联合下发的实施方案,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根据文件要求,经请示区政府领导同意,决定成立区继续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安监局、公安分局、质量技监局、环保局、卫生局、国资办、建委、工商分局、监委、农委以及交通、港口、铁路、邮政管理部门各派1名行政领导组成,组长由副区长李华桂担任,副组长由区安办主任、安监局局长俞粟云担任,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各单位必须按照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按时完成整治工作具体任务,同时将整治工作情况按阶段上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整治的范围及目标

范围: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置的企事业单位。目标: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明确责任,淘汰落后生产使用企业,取缔非法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废弃物处理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四、各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

(一)工商部门:严把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准入关,对各企事业单位申请办理从事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的营业执照,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不留隐患。对已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要加强不间断的检查,发现有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严肃处理,督促经营单位编制“一书一签”(即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二)公安部门:负责全区剧毒物品、烟花爆竹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单位的相关手续审查,发放经营许可证、购买证和使用证,同时负责道路运输危险品的检查处理工作,配合各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危及公共安全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负责查处“六大环节”运行过程中违反《消防法》的各类行为。

(三)交通部门:负责本区域内从事陆上、水上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查处无证运输、违章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各类违法行为,规范运输市场,抓好申报审批关。

(四)环保部门:负责本区域内从事废弃化学品处置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流失和杜绝无证单位及个人擅自收交和处理废弃化学品,加强对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环境监测。

(五)卫生部门:负责全区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产品试样的毒性鉴定工作,同时拟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方案。

(六)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产品的质量鉴定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定点生产,同时要加强涉及危险化学品单位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的技术检测和检查工作。

(七)安监部门:负责全区从事危险化学品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指导、配合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摸清点数,建立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提出整改、监管、控制意见,同时提出对隐患严重单位关停并转的意见供政府决策。在整治过程中要督促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进行安全评价。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各单位规范运作,实现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根本好转。

(八)其它职能部门要按照《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指导、开展本部门、本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九)各镇(街道)安办要按照今年以来市、区安监部门下发的有关危险化学品整治管理的要求,根据属地化原则,摸清本地区从事危险化学品企事业单位的数量和“好、中、差”的情况,督促所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整治隐患、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即一书一签),督促辖区内单位搞好安全评价工作。

五、整治工作进度安排

(一)从即日起至年底,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各镇、街道安办要摸清在本区域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企事业单位的数量和安全运行情况,按要求造册、建档,并报区专项整治办公室。

2、重点整治生产、储存单位存在的问题,列出限期和停产整顿的生产、储存单位名单,确定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单位的名单。

3、各职能部门要责成管辖单位基本完成安全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4、力争在年底前完成50%以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安全评价工作。

(二)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1、各镇、街道及职能部门应继续责成管辖单位全部完成安全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使用、运输、废弃物处置单位。

3、各镇、街道及职能部门应责成管辖单位完成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以及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工作。

4、完成危险化学品从业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5、组织力量对学校、医院等单位使用危险化学品情况进行普查,关闭国家明令淘汰的、隐患严重无法整治的单位。

6、力争在6月30日前完成现有生产、储存装置的首次安全评价工作。

(三)年下半年主要工作:

1、对新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停产整顿或关闭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或投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2、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执行“一书一签”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3、全面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使用定点生产的包装物(容器)的情况。

4、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大会,通报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接受市专项整治办来金督查。

六、整治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认真研究、落实专人、制定计划、抓好整治。

(二)在整治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标准,依法查处各类不安全隐患,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and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是指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运行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产生不确定事件或条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为处于风险社会的人们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视野和决策焦点。2002年在南部非洲发生了转基因食品援助危机,一些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允许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盘评估,并扩大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使之包括对社会、文化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这说明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注重考虑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伦理与道德风险评估与以科技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认知为主导,以事实判断为核心;伦理与道德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以人的价值为主导。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思维视角之下,以人的价值完善为向度,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对行为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进行成败得失的判断。slovic(2000)认为对风险的感知和接受根源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食品安全伦理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nestle(2003)认为安全食品是“一个不超过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并且可以被基于科学或者是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商品。”她进一步指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仅指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以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立场”。

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住院治疗、死亡等疾病严重程度,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降低风险成本,是一种针对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风险。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主要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是看得见的还是隐藏的,是熟悉的还是未知的,是常见的还是违背常规的,是自然的还是技术方面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是和缓的还是严重的,是公平的分配还是不公平的分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是一种针对担忧和使社会震惊的行为的平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handler(1979年)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问题,在某一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一个在政治领域上确定的政治问题。科学与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治理与信任的问题在2002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中极大地凸显出来,许多人对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深感不安,因为其进展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意识所及和承受程度。欧洲疯牛病事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如何处理潜在危害的问题结论是:疯牛病事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风险的问题:一个对牛而言已知的危险和对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政府的责任是采取措施解决双方的危险。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情况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伦理因素是指食品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包括公正原则、人道原则、安全原则等。组织或个人的风险决策和沟通不仅仅基于风险评估,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食品企业必须认识到公众一般都希望食品科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非理性或感性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对政府或食品企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立场。

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立法时可能被许多利益集团游说,这种游说可能不是基于科学判断,而是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立法通过。这可能导致政府做出一个“政治”政策的决定,而不是采取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决策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食品立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综合平衡。cac(2003)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89)区分了这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两个因素需要在风险沟通中被考虑进来。也就是说,尽管对风险的科学判断不会变化,但对风险的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感知由风险沟通决定。

有很多因素影响以价值观为准则的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covello,1998),例如对于潜在灾难和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聚集还是离散的,是确定的还是随意的,是熟悉的风险还是不熟悉的风险,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披露风险,是科学可控的已知风险还是科学无法控制的未知风险,是缺少理解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制和程序,对儿童有危险还是没有危险的风险,风险具有滞后效应还是马上显现,风险受害者是可以确认的个人(组织)还是不能够确认风险受害者,是带来恐惧的风险还是没有恐惧的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恢复的还是不可恢复的,是缺乏信任的机构还是充满信任的机构,媒体是大力关注还是很少关注的风险,风险是由于自身活动失误引起的还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和风险评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它是公众对这些综合因素的整合反应,并最终影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三、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bommer等人将伦理决策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伦理决策的对象是伦理问题,伦理决策的结果是伦理行为。决策者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伦理主体,对伦理问题能够做出判断和实施行动,决策者可以对决策结果做出“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判定。合乎伦理的决策是指合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决策,不合伦理的决策是指非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决策。伦理决策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伦理决策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对于道德冲突中所涉及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描述、判断、推理、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使行为主体能够对决策行为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

(一)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根据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据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合法性认可程度的不同,所做出的一系列道德判断与选择。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的主要模型有伦理检查模型、遭擅决策树模型、“九问式”模型等,这些伦理决策模型可分为过程模型和问题模型。过程模型是决策者主要从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一项决策的道德性;问题模型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达到伦理决策的效果。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伦理风险决策流程,道德冲突是进行伦理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有时需要在两难的价值准则之间做出选择,伦理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遵守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组织文化以及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主要诱因,但不是唯一的诱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理想、安全、偏爱、恐惧等都可能引起道德冲突。确认一种情况是否属于道德冲突,取决于角色的道德要求,角色的道德要求又取决于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理论,例如义务论、结果论等价值判断范式。

人们首先要分清道德冲突的内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道德冲突。当在同一价值体系范围内选择了按照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时,就不得不放弃按照其他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另外的道德价值,由此使决策主体陷入了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时,就产生了道德冲突。另外,决策方案的道德状态对决策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琼斯(jones)认为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和利益的结果,社会对行为是好是坏的认同程度,危害和利益实际出现的可能性,行为后果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决策者与行为受益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心理或生理亲近程度,受行为影响的人的范围等因素都会对伦理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二)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

在伦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一般说来,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可从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决策时个人权益的保护、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决策后的效果等方面来考虑。为了让伦理因素嵌入食品安全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评价道德争论,考虑到感知到的风险是基于价值判断还是科学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有效和可持续的,它需要人们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评判什么是“好”还是“公平”。

belmont提出的伦理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个人,应将个人看成是能自主的主体,让行为人自己选择,对那些自主力受限制的人应加以保护;自主即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愿性即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自由;善行提醒人们要尽量减少伤害,增加利益;公正要求人们应公平待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道德表现为基础,给企业提供了一套伦理决策的指南,使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应对并满足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英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defra,2002):(1)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支持农村和城市经济和社区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3)通过市场和公共利益补偿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能养活的生计;(4)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限制下运营;(5)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取得持续的高环境绩效标准;(6)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所有员工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培训;(7)持续获得高水准的动物健康和福利;(8)为确保需求不断增长的食品并提供其他公共利益,保持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可选择的土地使用是满足社会其他需求所必须的。上述道德原则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恰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食品伦理理事会(2001)通过剖析四个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自治和公正的道德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伦理决策,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食品供应链上工作的个人和组织(如农民、农业供应商、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贸易人员和餐饮人员);一般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上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农场牲畜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伦理决策矩阵,在伦理决策矩阵的12个独立单元中,福利、自治和公正的原则分别适合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人员、公众、农场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该伦理决策矩阵提供了在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涉及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动物福利、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该伦理决策矩阵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把伦理决策从问题和人们的感觉中梳理出来,使人们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能有效帮助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并确立影响因子;它提供了一个对食品伦理决策和个人选择的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组织伦理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或组织之间的定量比较。

(三)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机制

食品企业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要根据各种伦理道德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伦理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福利、自治和公正这三项原则中的每一项都应具有相等的道德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这三项原则会互相冲突。某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不会总是超过另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后决定什么是合乎所有三项道德原则。可接受的伦理风险标准是以伦理政策、伦理目标和伦理指标为基础的指南。伦理目标是组织设立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一致;伦理指标是组织详细的可实施的伦理绩效标准,是伦理目标的具体分解。企业通过筛选伦理道德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按照伦理重要性和伦理绩效标准就可以进行伦理决策,管理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已建立了以“道德过滤器”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把拟定的行动方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道德原则进行对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就被剔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与收益评估时,必须尽可能优化方案来增加收益、减少危害,必须禁止风险几率大于收益的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矩阵和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影响方面的优先权排序,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使利润动机符合伦理的要求,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输出机制,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结语

道德指南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伦理原则,也是企业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保障。食品企业应把伦理风险问题纳入其高层决策系统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遵守道德指南,制定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从而使伦理风险的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保证社会和伦理的要素不会迷失在企业竞争之中,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阎俊,常亚平.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j].企业文明,2005(3).

[2]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3]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4).

[4]郑锐洪.食品安全危机的伦理分析与解决[j].管理观察,2008(7).

[5]甘俊.从“三聚氰胺”事件看营销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6]张彦.基于风险考量的伦理决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7]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theapplicationofriskcommunicationtofoodstandardsandsafetymatters,reportofajointfao/whoexpertconsultation,fao,1998.

[9]riskassessmentofmicrobiologicalhazardsinfoods,reportofthejointfao/whoexpertconsultation,who,1999.

[10]codexproceduralmanual,10thedition,fao/who,1997.source:nestle,m.(2003),safefood:bacteria,biotechnologyandbioterroris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ondon.

[11]covello,v.t.,sandman,p.m.andslovic,p.(1988),riskcommunication,riskstatisticsandriskcomparisons:amanualforplantmanagers,chemica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washington,dc.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篇10

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含半成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化工企业(简称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将这部分企业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范围,安全生产监管的手段和力度不够,导致不少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隐患多。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了解和掌握;有的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生产设施设备不是正规的工艺设计;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几率较大。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监管迫在眉睫,各村(居)、股份合作社要高度重视,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制定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严防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各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聘用、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并根据自身实际,从工艺控制、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储存运输、改扩建工程、安全教育、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岗位操作行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危险化学品安全资格培训”,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的宣传学习,规范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要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建设项目安全关。

要进一步明确各村(居)、股份合作社对辖区内相关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企业生产设施设备管理,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设施设备的缺陷和隐患,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建立健全生产设施设备台帐,特别是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要严格落实特种设备报检制度,严防未检或到期未检验的设备运行。

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规范企业生产厂区的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生产行为;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健全和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监控措施,在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液位、压力、温度报警和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等安全设施设备。应针对生产岗位和环境的不同特点,配备完善适用的预防事故的防护器材;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和职工自防自救能力,确保作业现场人身安全。

三、严格落实安全评价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聘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条件。

各村(居)、股份合作社要督促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依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报告街道安监所并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督促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严格落实自动控制及联锁报警、紧急停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安全措施,保障安全投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督促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