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十篇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十篇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55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1

近日,笔者在网上也看到一则新闻,某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在上海花费巨资兴建了一个高档养老社区。这个养老社区无论从建筑规模、装修档次、所属地段、护理设备,还是服务项目都非常让人羡慕。但是,这些是否是老人最想要的呢?

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

养儿防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入住养老机构很多情况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养老机构要想获得老人的亲睐,务必在体验上做到尽善尽美。

neC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事业部专家袁军学谈了他对我国老人养老意愿调研情况: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选择,首先关注的是养老机构的健康护理;其次关心的是人文环境,老人都害怕孤独,儿女不在身边,养老机构里最好能够有共同语言的人群。除此之外,老人才会去关注是否建筑是否高端、住宿环境、饮食条件等。

中国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也促使很多养老机构的运营者,四处高薪挖人。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竞争。但是,当真正运营一家养老机构之后,运营者会发现,人才有了,建筑装潢花了很多钱,引进了很多先进设备,但是仍然不能贴合老人的喜好,入住率会降下来。袁军学特别指出,根本原因是,很多养老机构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护理业务。不专业、不规范的护理,会大大降低老人在养老机构的体验。

我国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些服务水平还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次。袁军学指出,有些养老机构,老人缴纳的都是床位费,有服务员每天给居住的老人打扫房间。很多养老机构推出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提供的服务又不够细致,不便于员工执行和运营者监督。例如,陪老人遛弯,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护理员要做到耐心,耐心到什么程度,什么叫溜弯,一天溜弯多少时间,都没有量化。

通过对中国市场客户一年多的调研,袁军学发现,我国养老机构最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而是对养老理念进行最基本的改造――把养老服务流程化,把服务内容细化和量化。这是我国养老机构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标准化养老服务和工作流

要解决养老机构遇到的以上问题,袁军学认为,必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一方面是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标准化,另一方面是对老人服务的标准化。

目前,养老机构运营者的理念比较模糊――该怎么样运营一家养老机构,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工作流程。有时候,养老机构虽然有一些好想法,但是执行的时候发现无法量化,也无法获知员工执行的情况。对员工的考核,养老机构都是靠抽查、年终考核和听取老人的意见反馈等。而对于老人的投诉和意见反馈,养老机构的处理往往不及时、不全面,形成不了一个闭环,也不能帮助老人及时解决投诉的问题。

neC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i-Care可以给养老机构运营者一套清晰的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可以让运营者和从业者,尽快地把养老机构运转起来,而不用再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养老机构运营过程中,运营者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流程,再修改甚至新增一些流程皆可,也可以把自己的新理念先放进去。

neCi-Care的出现帮助养老机构把所有围绕老人的服务进行量化,做到可执行、可视化,而不只停留在纸面上。袁军学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养老机构才能提高服务质量。通过neCi-Care提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工作流和细节都能得到一个闭环的结论。例如,员工可以遵照标准的工作流程服务老人,然后根据流程的可执行度收集反馈信息,最后,养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把这套标准化体系进行修改、提升和完善。

neCi-Care可以帮助养老机构运营者固化标准的服务和流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老人才的离职率。因为养老机构可以把自己的一套服务流程和理念,传递给中层、服务人员,把他们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去。当一个人离职后,接任人很快就可以按照固化的工作流程去执行,养老机构的运营就不会停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neCi-Care规避了一些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

以老人为本的研发理念

neCi-Care平台当初开发的核心理念是:帮中国把养老行业、养老观念,从以前的那种旧的传统观念过渡到一种新的养老服务理念,把一些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体现出来。事实上,neC原本有一套智慧养老系统,但是考虑到中国养老行业的特殊性,neC中国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重新为中国市场量身订做了neCi-Care。因此,很多养老机构最关心的本地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目前neCi-Care已经被国内四家养老机构采用。

从模块上来看,neCi-Care拥有六大智能化系统:建筑设施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老年照护智能化系统、文化服务智能化系统,涵盖养老机构、老人和运营者的所有需求。

袁军学表示,neC智能养老信息化管理系统、neC健康监护系统和neC智能定位及紧急呼叫系统等是最为核心的系统。其中,neC智能定位系统采用一种超声波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老人的定位管理,甚至可以精确到厘米级,不管在老人卫生间、客厅,还是卧室都能够精准地定位到。

与其他定位技术不同的是,超声波的波段对老人佩戴的仪器没有干扰,经过国家验证,这个波段对老人的身体也没有伤害。另外,为了让老人的紧急呼叫得到第一时间的响应,neCi-Care还与门禁系统相连。当医务人员接到呼叫后,通往救护现场的路上的所有门禁都会自动打开,还会为医护人员配备一个自动指路系统。

neCi-Care还把紧急呼叫系统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连,当老人发出紧急呼叫以后,在医生的平板电脑上或者桌面电脑上弹出紧急呼叫的信息之外,还会弹出老人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老人以往的病历,有没有潜在危险。救护人员会带着最可能所需的一些药和急救包快速赶到现场。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并且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619万,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3067万。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我国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4—2—1”的家庭结构难以担当居家养老的重任。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1]。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

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2]。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并且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619万,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3067万。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我国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4—2—1”的家庭结构难以担当居家养老的重任。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1]。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

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2]。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自身问题。第一,养老服务机构本身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而且在我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新兴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二,机构拥有者对社会福利、福利市场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有部分机构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这与国外通常由社会热心人士承担民间慈善事业情况不同,动机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别容易将举办人的社会公益精神置于危险境地;第三,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灵活服务形式供给缺乏,尤以就近方便的、以居家养老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支柱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截止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足2万人,相比较1400万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数字相去甚远,并且志愿者随意性大,且绝大部分缺乏护理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在这些服务机构一般打扫卫生或者跟健康的老人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工作人员。

2、社会观念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旧为多数人信守,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进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到来,养老功能慢慢外移,社会养老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也应当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但是,现在中国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不能接受进

养老机构养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水平较低的老人,仍旧持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他们认为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然应该有子女们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可能与虐待老人的性质无异。还有一些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里的服务质量,即使花了钱,也认为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因此,即便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待在家里,坚决不去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

3、相关法规政策支持度不足和政府培育不到位。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和施行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19至21条指出民办养老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是分离的。2004年由财政部通过并且于2005年施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这些法律不仅限制了举办者对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而且对这些机构的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却很少论及其应有的权利;即是说举办者既不能从组织运行活动中受益,也不能在组织解体时分得财产,一旦民办非企业单位出现了某些问题,这些举办者往往还要承担无限连带民事责任。现在我国政府扶持、税收优惠、社会捐助等外部因素对民办养老机构所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个人出资、自我经营仍然是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私人力量推动下的民间养老机构的举办者为了逐利,有时营利性目的会不符合社会公益的精神,从而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很多时候会徘徊在营利与公益的性质之间。政府几乎不给予直接资助,间接资助刚刚进入起步阶段,除免税之外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养老服务机构在实际用途上类似于一个大家庭,住院老人及机构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很多社会资源,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19号文件就明确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的水电和通信费要给予优惠,但有关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常借口认识上的差异和工作中的互相推诿,导致政策没有落到实处,这笔开支虽然绝对数额并不大,但相对于整个机构运行的费用也不可小视。

二、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加快,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施加给社会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家庭养老的可承受范围,因此,机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促进老年群体与其它群体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老年养老服务业,建设一个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制的同时,还可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鉴于养老机构在分担年轻人压力和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帮助等方面研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终点落脚于提高住院老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义明显。(一)可以有效地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住院老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建议。

三、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对策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逐步转向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上各种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质和量的需求都会迅速增加。但现实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心理上,还是社会设施的设置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的构件上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大规模的养老保障需要。

针对以上的困难,为了促进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发挥它们的养老保障作用,我们应积极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一)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稳固志愿者队伍。发展老年服务业应该首先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走进来。目前,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已经施行3年,方便了高效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国家还通过多种形式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提高职业培训。我国志愿者队伍庞大,但考虑其随意性大,可以通过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合作关系,教学实习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对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设置一些荣誉激励。

(二)政府积极制定民间养老机构的激励优惠政策并落到实处。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社会化养老的主要责任,通过一些列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划拨、资金支持、配套指标建设等,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合理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按机构住院老人数量,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实际收住老人的运营成

本给予这些机构定量的资助。

(三)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发挥媒体以及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水平人士的作用,向尚未转变养老观念的人介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养老保障功能方面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利用自身渠道,普及养老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优势,打消人们对进养老院的猜忌和有色眼光。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以身作则,用优良的服务向老年人及年轻人展示进养老院也可以安享晚年,并且借助机构内老年人聚居的优势,宣传老年同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四)政府对民间养老机构合理定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社会作用上是公益服务的提供单位,但在资源投入上却是私人投资,在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间养老机构也在经历着市场化运作,也就同企业一样面临着市场风险,为此,政府应该对机构举办者设置一些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的正社会外部效应做出相应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z].2006.

[2]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7,(10).

[3]张登国.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并且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619万,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3067万。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我国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4—2—1”的家庭结构难以担当居家养老的重任。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1]。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

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2]。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自身问题。第一,养老服务机构本身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而且在我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新兴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二,机构拥有者对社会福利、福利市场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有部分机构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这与国外通常由社会热心人士承担民间慈善事业情况不同,动机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别容易将举办人的社会公益精神置于危险境地;第三,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灵活服务形式供给缺乏,尤以就近方便的、以居家养老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支柱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截止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足2万人,相比较1400万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数字相去甚远,并且志愿者随意性大,且绝大部分缺乏护理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在这些服务机构一般打扫卫生或者跟健康的老人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工作人员。

2、社会观念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旧为多数人信守,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进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到来,养老功能慢慢外移,社会养老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也应当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但是,现在中国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不能接受进

养老机构养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水平较低的老人,仍旧持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他们认为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然应该有子女们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可能与虐待老人的性质无异。还有一些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里的服务质量,即使花了钱,也认为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因此,即便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待在家里,坚决不去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5

[关键词]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作者简介]陈敏,苏州市职业大学基础部讲师。江苏苏州215104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180-03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到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0%。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老龄化社会并非中国特色,也并不可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必然会越来越健康、长寿,老龄化是现代国家或迟或早都将面对的问题。但是在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基本上都经历了近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此,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为老龄化做好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而我国却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大步跨入了老龄社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政府高度重视,各门学科也纷纷关注的原因。

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突出也是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如何养老?

如何养老?对中国人而言,这原本不是问题。中华民族素来是个尊老的民族,四世同堂、人丁兴旺,这是传统中国人最为向往的家庭美景;同样的,为人子女尽孝、替老人养老送终,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千年来,中国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重要而自然。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的家庭无论是观念还是规模、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扩大化的家庭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很少,尤其是在城市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的三口之家。实行了2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得家庭的规模急剧缩小;此外,职场竞争的加剧、育儿成本的增加,也使得今天的核心家庭越来越多。

核心家庭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需要,然而却对我们传统的家庭养老带来不小的冲击。伴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的养老功能迅速萎缩。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不仅四世同堂的美景已成奢望,就是常伴父母身侧对许多人而言也难以实现。核心家庭的迅速增加意味着家庭养老功能的迅速退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必然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

而且据专家研究,目前我国人口正处于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由10%向20%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5年后老年人口就将接近3亿。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要求进入各种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否已经为此作好准备了呢?

二、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

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共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面对目前明确要求进入老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1400多万老人,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就远远不够。

此外,从传统观念来看,养老院、敬老院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似乎是专为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而设的。但是我国孤独老人的社会收养比例也很低,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早亡。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由敬老院供养的占13.6%,还有114万人占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13%由福利机构收养。

尽管如此,我国当前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养老服务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但是养老院利用率却不高,其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老人进福利院5%~7%的社会供养比例。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的养老观念还没有转变,大多数老人无法接受去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外移,社会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也应该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然而目前中国很多老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还不能接受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生活水平不高的老人,仍然持有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有儿有女的,老了自然由儿女来养老送终,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需要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并且一般的老人都坚信只有自己的亲人、儿女才会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照顾的,哪怕你花了大价钱。因此即便是身边没有儿女或者儿女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自己,他们也愿意独自呆在家里,坚决不肯去养老院、敬老院。

2、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不仅少,而且收费标准过高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到了“夕阳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利润,创建养老院、敬老院已经不再是政府的专利,很多个体户都纷纷投人其中。然而无论是政府出资兴办的,还是私营性质的,当前的养老院、敬老院不仅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收费都不低。下面我们仅以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为例来看看养老院的收费情况。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所属的综合型社会福利机构,1993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评审为首批“一级福利院”,2002年实现iSo国际质量认证。福利院座落在旅游胜地虎丘山麓,占地面积2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原名普济堂,解放后更名为苏州市社会福利院。福利院除了承担政府供养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孤老残幼之外,也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全院现有床位600张,工作人员260余名。福利院开设有老年病医院、老年公寓、伤残儿童康复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定点培训机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中心等部门。福利院提供的老年服务包括:生活护理、日常保健、住院医疗(老年病医院)、住院康复(老年病医院)、心理援助、健康教育、闲遐康乐。

住在福利院里的老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第二类是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需要工作人员协助的;还有一类是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工作人员帮助的。老人们在福利院的住宿条件都按照宾馆标准间标准,两个人一间,有电视、空调、卫生间。

按照福利院的收费标准,第一类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的住宿费用就是900元,吃饭可以自己买菜回来烧,也可以上福利院的食堂购买;另外两类的老人由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住宿

费用还要高,最少的也要1200元一个月。

按照这样的收费标准,住宿费加上伙食费,其他费用不算,一个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在福利院一个月至少也需要1200元。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介绍,人住福利院的老人要么都有很高的退休金,要么儿女的经济条件都不错。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是属于公益性质的福利院,与那些盈利性质的养老院、敬老院相比,收费还不算高。但是这样的费用对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或者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当前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还难以令人满意

尽管国家为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先后颁布了《部级福利院评定标准》《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然而目前各种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这也成为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一个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需要和要求,养老服务机构虽然是针对老年人,但是每个老年人的需要不同,要想令所有的服务对象都觉得满意,这样的养老院或是敬老院恐怕找不到。然而就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言,由于存在以下几个现状,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现状之一,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养老服务机构里需要量最大的专业人员是养老护理员,但是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到2万人。2万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很大,但相对于要求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1400万老人而言,这个数字真的是太小了。

现状之二,男性工作人员少。在养老服务机构里很少看到男性的护理员。也许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对老人的护理工作不仅脏、累、苦,而且似乎是女性的专利,大老爷们是不会去干的。在一次教学实习中,因看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男性老人需要在女性护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上厕所、洗澡等日常活动,有些学生觉得不妥。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个人的尊严来说,还是从体力方面来讲,男性老人都应该由男性工作人员来护理,女性工作人员护理女性老人即可。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愿意来应聘做男性护理员的人很少,即便来了,也干不长久。

现状之三,志愿者随意性大,且常常缺乏老人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吾老及人之老”,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苏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人通过网站、电话、信件等途径表示,希望利用节假日到福利院来为老人们服务一天、半天的。他们也很欢迎,尽量安排。但是在敬老院、养老院工作的人员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和需求,才能真正为老人们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所以志愿者们来了后,一般是帮助做做卫生,或是跟健康的老人们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仍然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为他们服务。

三、讨论

家庭养老功能转向社会后,对社会各种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迅速增加。然而现在无论是在人们的心理上,还是社会设施的设置上都还没有为此作好准备。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一个完善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现有的服务机构和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要。

针对上面的这些问题和原因,为了让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尽快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应积极采取如下的一些应对措施:

1、降低养老费用,积极发展和兴建各种层次的养老机构

近年来,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城镇建立面向“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城市老年人)的社会福利院,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此外,政府还颁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养老机构较快发展。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费用,而且也满足了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

2、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

为老服务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该产业应该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者。为此,应该让年轻人,尤其是男性青年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这一行业的需要和发展。目前为了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我国政府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此外,国家还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为老服务需要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6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老年福利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相伴而来的,则是数以千万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带来长期照护需求的急剧增长。然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独生子女浪潮的冲击下不断趋于弱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竞争压力的加大、代际间情感纽带的松弛更加削弱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因此,探索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源起和内涵

随着我国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慢性病患病率不断增加,这导致失能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数量急剧攀升。同时,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代际交往频率和范围相对缩小,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需求的满足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庭养老的能力,因而寻求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帮助就成为自然的社会发展趋势。可以说,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发端于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的机构供养服务①。1997年民政部制定《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敬老院的办院方针、原则和形式,使敬老院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之后又相继出台一系列规范社会福利机构的规章制度,为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初步打造出一个相对规范化的法制管理体系。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服务开始得到初步的发展。民政部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星光计划”这一老年社会福利项目,计划在3年内,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筹资100亿元以上用于资助城市社区老年社会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农村乡镇敬老院的建设,使得老年人能够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实现基本生活有保障,家庭困难有帮助,看病保健有服务,娱乐体育有场所,活动健身有设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以说,这一福利制度的出台开创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先河,并在服务主体、筹资渠道、服务方式、组织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福利一元性,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养老服务平台,并探索出了基层老年组织自我管理、市场化运作等新型运作模式。

2006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指出“养老服务业就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提倡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并鼓励“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此后,北京、上海、江苏等许多省市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下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界定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面向老年人的补缺和普惠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网络和一系列配套制度,从而为大力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一概念的定位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由于符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和习惯,成为老年人首选和不可替代的养老方式;而当老年人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或缺乏居家养老服务条件时,机构养老则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养老机构的服务资源也可为社区所共享。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逐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经济、照料、医疗保健等基本需求之外,也增添了精神慰藉、文体教育和社会参与等自我发展性需求;在服务方式和性质上也需要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和市场提供的选择相结合,充分吸收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领域。因此,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面向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相互补充和强化整合,基本服务与选择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一种老年福利制度,是国家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经济支持、起居照料和日常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特殊的生活需求,保障并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养老政策措施和提供的养老设施服务。这一福利制度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年福利制度已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即开始了由补缺向普惠的转变:将服务对象由特殊老年人转向全体老年人乃至老年家庭;在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供给上,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基本生活水平,还要兼顾其发展性需求和改善生活水平,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年人口问题的凸显,补缺型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不仅与社会福利的公共性背道而驰,也无法体现公民的权利,更无法解决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因此,建立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社会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实现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化养老服务应着眼于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但由于老年人存在着极大的群体差异,因而在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应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做进一步的细分。对于高龄、城市三无、农村低保和城乡残疾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来说,应以提供包括经济支持、医护服务等基本服务为主;而对于低龄、经济条件较好、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来说,精神文化和社会参与需求可能更为突出,因而应关注其发展性需求以及提供选择;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工具依然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首要需求,但农村老年人除了生活照料等工具性需求外,农活帮助需求等也应受到关注。因此,基于养老服务需求的群体性差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提供主体等方面也需做出相应的差异化制度设计。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功能和本质是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养老服务,而这一核心功能背后则应以“积极老龄化”为指导理念。“积极老龄化”即保障老年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保持良好状态,从而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将对社会的贡献和高质量的生活延伸到晚年,其核心是健康、参与和保障。从这一视角出发制定出的政策,将力求发展老人的独立潜能,同时也要对那些有需要的老人提供足够的保护与照顾,使老年人获得有保障、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可以说,“积极老龄化”将养老政策从需求视角转向权利视角,以承认老年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将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发展的各种福利服务视为老年人的应有权利。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延缓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时间并积极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因此,我国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终极目标应是发挥整个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使老年人不离开家庭、不脱离社会,继续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享有健康、充满尊严和价值的晚年生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导性地位,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之间的功能互补与资源整合,并在服务提供者、资金筹集渠道、运作方式、监督保障等方面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市场化运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得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真正成为一项全民工程和社会事业。

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因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而出现的一种补偿政策,其重要目标之一即是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然而,家庭养老在我国依然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普遍需求,家庭依然是大多数老年人最理想的养老场所,家庭成员也是老年人的首选照料者。2000年城乡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我国90.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配偶及子女提供日常照料,农村地区的这一比例高达97.3%。因此,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出现对于家庭养老的作用不仅在于弥补,更需要融入养老服务的家庭视角,以老年人家庭的整体需求为服务出发点,拓展养老服务体系的家庭支持功能。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将“老年家庭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强调要完善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对此,家庭养老支持服务应被纳入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从教育培训、住房改造、家庭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提升家庭内在养老资源和能力,保障家庭更好地发挥养老功能。

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思考

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提供社会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规范标准化,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相结合,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服务体系。

第一,明确政府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履行政府在完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强化科学管理等责任②。完善的政策法规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得以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尽管国务院已下发“十二五”期间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厘清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架和目标任务,但在服务的供给、管理、筹资、规范标准和评估等具体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相关法律法规也极不完善,只有完善立法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才能真正使社会养老服务得到真正落实。在财政支持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动态管理保障的长效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或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对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给予支持。此外,政府应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实现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整合,不断创新管理运作模式。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协调和整合老龄事业相关政府部门职能,促进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服务组织联动;建立完善分类管理制度,落实服务内容的分类管理和养老机构的分类扶持政策。同时,要积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落实和完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等养老服务主要运行模式,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配”的多元运行机制。

第二,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和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三大模块,面向不同服务对象及需求提供基本和选择,然而,这三种模式缺乏必要的整合,使得养老服务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尽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因符合老年人的心理而成为老年人最青睐的养老方式,但当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资源供给上仍是力不从心,一些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仅仅限于家务帮助、订餐送餐和基本照料等服务,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需求则难以得到相应满足③。而这些医疗护理等服务则正是机构养老的优势所在,因而探索实现机构和社区的资源共享,能够打破资源闲置和短缺并存的局面。同时,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在服务项目和方式上有层次、有重点的推进,重点发展和探索各种形式的城乡日间照料和托老所服务;在农村则应加强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机构的结构优化,加大护理型养老院、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安养院等特殊需求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探索包括“虚拟养老院”、老年宜居社区在内的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资源和服务的集约化、专业化和人性化。

第三,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社会养老的支持保障系统。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无障碍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就养老机构床位来说,截止2003年年底,我国目前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床位数仅为473.6万张,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4%④,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而居家养老服务也只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得以试点开展,远远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因此,应以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先行,重点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护理型等特殊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强老年福利设施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打造老年宜居社区,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尊重和关怀的生活环境。

第四,加强各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落实人才保障机制。在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起步阶段,养老服务人员在数量、结构和服务质量上都有待提升,很多地方的服务人员都由“4050”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构成,人才的缺失成为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对此,需建立制度化的养老服务人员招募和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大专院校、老年福利机构的教育资源或新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构,加强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层次结构,在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管理领域加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比重,将社会工作“自助助人”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技巧引入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养老问题“全民关注、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促进志愿者服务的制度化和常规化。

结语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以及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多元需求提供补缺性和普惠性相结合的社会服务。对此,应在福利转型、积极老龄化和家庭需求视角的理念指导下,从强化政府角色和职能,丰富服务内容和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52ww1225)

【注释】

①董红亚:“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70页。

②周湘莲:“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学海》,2011年第6期,第98页。

③孙宏伟,孙睿:“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选择”,《东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第400页。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7

【关键词】养老模式,农村居家养老,建设思路

1引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老龄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亿左右,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问题的形势更为严峻。一方面,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其中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增加到11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11.3%。此外,还有部分失能老人1894万人。

没有发达的养老服务保障,即使有养老金也不可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家庭养老模式渐渐无法满足养老的需要,在这种趋势下,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以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的服务。由于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却享受着社区为他们提供的社会化的养老院式服务,因此有学者将居家养老服务比喻成“没有院墙的养老”。

2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域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孝文化基础不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2.1筹资来源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居家养老服务主办机构反映的最普遍问题是筹资难。其主要原因是:(1)政府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政府在养老服务事业上财政投入方向上明显重城镇轻农村、重机构养老轻居家养老、重硬件轻软件、重关系投入轻制度保障。(2)集体经济薄弱。现阶段农村中,空壳村、赤字村很多。那些居家养老工作先进村大多是靠土地置换、拆迁补助款、集体山林收入等的支持,离开了这些工作将难以开展。(3)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目前,在我国强政府弱社会,慈善意识薄弱。(4)养老观念落后。养儿防老、自主养老已根深蒂固,付费养老意识不强。

2.2服务消费问题。

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明确服务的对象、方式及内容等。其主要问题是:(1)对象偏差。来居家养老服务站享受服务的多半是健康、低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而真正需要服务的老人往往得不到服务。(2)方式单一。农村老人只愿意接受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而不愿意接受有偿的、市场化的居家养老服务。(3)内容贫乏。现阶段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低下,许多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于麻将室,乡镇敬老院如同“集中营”。

2.3队伍建设问题。

推进农村居家养老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无论管理人员、专业护理人员还是志愿服务人员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1)管理人员短缺。目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主要是村干部和村老年协会人员。由于村干部业务繁忙,工作开展全凭村干部本人的觉悟和能力,而老年协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难以发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作用。(2)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专业护理服务极其短缺,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参与渠道与政府购买服务机制。(3)志愿队伍短缺。在服务方面是形式重于内容,老百姓的认可度不高。

2.4政策配套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重视不够,导致相关政策滞后、服务不配套。主要包括:(1)养老与医疗不配套。目前我国养老与医疗卫生政策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与执行难以同步。特别是,老年人护理服务风险很大,缺乏制度化的护理保险制度。(2)硬件与软件不配套。目前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大多用于硬件,用于人力资源培训的太少,相关职业等级评定与待遇政策也亟待完善。(3)城市与农村不配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养老服务须城乡统筹。

3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问题表面上是年龄结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结构问题,其内核是社会财富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配与协调。

3.1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包括养老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并重发展理念,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养老、家庭和个人自主养老相结合的理念,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理念等。

3.2加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离不开财政支持。由于农村县乡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筹资能力有限,需要省市政府对其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支持。(1)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从财政收入、收益中适当安排专项资金,实行政府出资或部分出资购买服务。(2)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一定的财政补贴、贷款和税收方面政策倾斜。(3)设立农村居家养老专项发展基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和国内外慈善机构对其给予捐赠。(4)加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和养老护理人员收入的财政投入。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8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十分迫切。20**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融合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1月1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促进医养融合对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和强化投融资、用地支持等举措,并决定在全国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9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360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11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73%,乡村达6296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46.27%。从年龄结构上看,65岁以上人口全国共计1316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7%。据此推算,至2015年末,我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78亿人。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

在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使农村老年抚养比明显高于城镇。农村的老人抚养比从2001年的11.60%上升到2011年的14.62%,远远高于城镇的老人抚养比10.27%,也就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负担的非劳动人口是高于城镇的。一个收入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赡养着比城镇更多的老年人口,其经济与生活负担的沉重可想而知。

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家庭走进城镇务工,造成由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组成的“空心村”不断涌现,传统的依靠家庭养老的养老方式受到时代的冲击,大量的农村老人不但需要负责照料自己的生活,还要照顾留守在家的孙辈的生活,加之目前农村机构养老的财政福利性投入不足,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使得我国农村的养老服务矛盾逐渐加大。因此,建设一套完善健全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缺位及原因

基层政府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在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满足农村老龄人口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很多地方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产业,但由于在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观念认识不足,基层政府出现了供给不足,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一)基层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观念认识不足,资源供给不足

农村养老服务应由基层政府为主导,并带动社会的其他相关力量配合的一项产业,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应明确划分权责,充分整合农村各项资源优势与社会力量,以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但由于基层政府的管理者对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观念上的认识不全面,存在“短视”行为,没有意识到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将会带动农村经济相关性的整体发展,反而把老年人看成是社会的负担。养老服务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必然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撑来维系其发展,但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而同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从财政上自上而下的转移,导致基层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捉襟见肘,支持的力度远远不足。我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在此背景下新农合与新农保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与养老资源供给的缺乏这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果基层政府不加大对养老服务资金上的资金投入和财政政策上扶持,将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管理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较为规范的法律体系制度来明确划分基层政府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基层政府包括县、乡镇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对其各自管辖范畴认识不清,对管辖内容指代不明确,直接影响到政策的上传下达及政策的有效实施,造成该发挥效用时未能及时履行其职能,该放手交由市场来发挥效用时又不放手的情况屡屡出现,不利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对于由国家和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与政策扶持的公办养老机构,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介入的民办养老机构就显得不受重视。从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处于不公平地位,是的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机构很难进行公平竞争。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性质与定位认识存在偏见,单方面的认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建立目的是单纯盈利,而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为老年人履行养老服务职能、提供养老保障的非盈利机构。这种“重公立、轻民办”狭隘观念,打击了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再加之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管理方面随意,运营方面混乱,更难以进行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对于其基础设施、管理模式、人员培养方面缺乏前瞻与重视,导致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这样的养老服务现状与农村老年人所期望的养老服务相去甚远。

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队伍不够壮大,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于专人专才的迫切需要。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基层政府从管理走向服务的转型时期,人才培养的缺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老龄人对于政府养老服务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导致基层政府在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步行放缓,难以实现农村老年人的现实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在现阶段农村留守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等比重较重的农村,如果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来实现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将致使农村老年人长期处于生活与精神的困境之中。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与建议

为了保障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有序、健康持续地运行,核心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市场的规范引导,使得具有广泛参与意向与协调分工的民间资本社会力量积极、广泛的参与、渗透其中。

(一)基层政府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运营

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基层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创立创办复合农村老年人特性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包含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娱乐教育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在税收政策与资源的供给上提供便利,并且在后期引入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

(二)基层政府应积极鼓励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项目与创新的服务理念

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篇10

1养老体系建设的途径

养老体系的建设需要确保老年人财富消耗和赡养服务两个层面的供应。首先,养老过程需要财富消耗,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提倡个体必须为自己准备好养老过程中发生的财富消耗,但无法保证个体在有劳动能力时准备好的财富,恰好能够与养老财富消耗等同;其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个体机能的退化,养老过程需要他人来提供持续的赡养服务,提供赡养服务的人与老人之间可以有血缘关系,也可以没有血缘关系。围绕这两个层面,养老体系必须考虑两种建设:一是基于财富消耗的体系建设。这种养老体系意味着一个人有劳动能力时,不仅要为自己准备好养老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财富消耗,而且要为所需要的赡养服务做好购买准备。这种养老体系必须在财富宽裕的条件下实施。它既可以个人产权财富为基础,也可以社会共同财富为基础。二是基于赡养服务的体系建设。其运作机制是:在一个由人际关系构建的财富生产单位中,劳动成员所创造的全部财富,足以支撑这个生产单位中全部成员包括老人养老的消耗。可见,这种养老机制必须在财富为生产单位所共有的条件下实施,并且需要有相应的意识形态构建,来确保这个生产单位中有劳动能力的人自主承担老人所需的赡养服务。产权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在产权基础上构建的生产方式,必然经历所创造的财富由匮乏走向宽裕的过程。生产方式的演变及发展决定了可供老人消耗的财富总量。可以推测,在财富总量由匮乏到富裕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赡养服务的提供,才能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2农业生产方式下东西方社会的养老体系建设

2.1东西方社会在赡养服务提供问题上的对比繁衍是生物延续自身的本能行为、物种进化的必然过程、自然演化的内在规律。与生俱来的延续种族的本能驱使生物繁衍后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驱使生物将后代抚养成独立个体而自身却随着机体的逐渐衰老最终被自然淘汰。对大多数生物来说,亲代对子代的抚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之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的行为,而子代对亲代并不一定要承担赡养义务。子代对亲代的反哺,只有人类社会才有(姚远,2000)。人类凭借有意识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造了人类社会与文明。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道德、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行为。人类繁衍行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则是科学与价值的相互渗透,可以用意识形态来解释缺乏足够理论和经验依据的各种理论的产生与传播(R.C.Richardson,1987)。纵观人类社会,西方文明下,父母几乎从来不会要求子女来赡养自己,子女也不必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而东方文明下,“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父母的养育之恩重于泰山,父母能力不及时,子女应该反过来无私帮助和照顾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观念还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保障,成为人们思想中的一个共识,如果子女不赡养父母,将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在农业经济时期,所创造的财富尚不宽裕。农业生产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生产单位,劳动生产的财富为家庭所有。在这个生产单位中,如果要求子女对父母承担起赡养义务,从行为角度来说,仅凭血缘之亲难以保证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到赡养义务;从社会角度来说,血缘之亲难以规范、管理。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东西方社会构建出完全不同的两种养老体系。

2.2农业生产方式下东西方的养老体系建设西方在生产方式演变及发展进程中,其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促使其推进各类社会养老模式的发展,即基于财富消耗构建的机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等涉及经济合同的、以个人产权财富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体系。西方老年史和家庭史的研究表明:首先,老年人是通过转移私有产权或将遗产留给子女,换取子女签署的退休合同和有限的退休保障。这类合同通常极为详尽,规定子女应提供的食物数量、其它物品及居住空间。由于西方社会老年人权力的逐渐减弱,尤其是伴随着私有产权和遗产的正式转移,使其对年轻人的控制力非常微弱,经常出现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西方文明曾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龌龊的态度对待老年人(林义,2000);其次,欧洲大陆及美国工业化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而不是扩展的家庭形式,由此而出现了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状况(林义,1999)。东方在生产方式演变及发展进程中,则首先构建了“百善孝为先”意识形态,并以此为前提构建了家庭养老模式,即基于赡养服务的家庭养老体系。首先,为了促成子女对父母承担赡养义务,整个社会倡导“父母在,不远游”的血缘意识形态,把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整合到一起,建立了一个颇具地域特色的概念———孝;其次,为了解决财富上的不宽裕,提倡“大家庭”生产方式,确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所创造的财富,足以支撑家庭全部成员包括老人养老的消耗。由此建设了在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下稳定的、长盛不衰的家庭养老体系。

2.3对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启示总体来说,虽然同在农业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下,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在养老体系的建设路径上有着天壤之别:西方社会首先强调的是养老过程中的财富消耗保障,忽视了养老体系中的意识形态构建;东方社会则首先强调意识形态构建,保障养老体系在赡养服务层面得以实施,其次以“大家庭”的方式保障财富消耗层面。由此产生东西方社会与文明在对待赡养服务上的差异,以及家庭这个生产单位在组织规模上的差异。由此可见,被赋予一定价值的意识形态对养老体系具有极大影响。试图解决养老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养老体系与生产组织关系相适应,更不能忽视意识形态建构。家庭养老体系先是围绕赡养服务进行建设,再以家庭组织形式保障财富消耗,在生产方式发生转型时,继承并延续以赡养服务为基础建设社会养老体系的思路,对政策制定、体系完善能够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3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研究新思路

3.1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现状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养老体系,是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凝结了前人的智慧,是璀璨文明的闪光点。工业经济出现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分崩离析,这也意味着养老体系由家庭养老为主导逐渐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同支撑转变。我国四种社会养老模式的现状可归纳为表1。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重点在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王瑞华,2010)。以安徽省为例,到2015年机构养老模式构建的目标为: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其中城市养老机构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所占比重达到50%①。对于失能老人来说,机构养老为最佳选择,但从老人心理慰藉来说,机构养老劣于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情感慰藉、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内容。而日间托老所、老年餐桌、送餐服务等既是社区服务的内容,也是机构养老服务的一种延伸,对居家养老形成支撑,从而也可视作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陈友华,2012)。

3.2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新思路在生产单位由家庭向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产权的依然存在,导致目前的社会养老模式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构与居家养老,产权概念在这种养老模式中非常明晰———以财富来购买赡养服务;一种是义工养老,实质上无需任何产权概念———用社会成员的劳动来支撑赡养服务。义工养老继承并延续了家庭养老模式的特点(见表2),当把社会视为一个生产单位,这时宽裕的财富生产能够促使“劳动成员所创造的全部财富,足以支撑这个生产单位中全部成员包括老人养老的消耗”状况的出现。如果能够借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孝”这一意识形态的构建路径来构建以非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敬老”意识形态,确保生产单位中的成员自主承担老人所需的赡养服务,那么这种养老体系是具备稳定和长久不衰的潜质的。基于财富消耗构建的机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等涉及经济合同的、以个人产权财富为基础的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社会,构建出完善的机构养老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来说,义工养老模式在提高养老能力、减少养老成本、甚至国民道德修养等方面更胜一筹,诚然现阶段还无法实现,但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