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体经济的困境十篇实体经济的困境十篇

实体经济的困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3:49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1

(项目编号:15JGC1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与信贷可得性研究”

(项目编号:BUCtRC201512)

■中图分类号:F83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42-04

摘要: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融资不畅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虽然近几年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有所缓解,但融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此,文章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融资困境的三个表现入手,围绕着实体企业自身、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等主体,深入剖析了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体经济融资困境金融与实业

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前进的重要推力,即使是在虚拟经济和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的广义货币m2达116万亿元,力压美国,超过日本,是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罹患资金饥渴症,特别是实体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出台了包括“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久未解决。前几年浙江温州地区爆发的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倒闭潮”和“跑路潮”就是这一问题的生动写照,2016年的“钱荒”现象,也是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现实表现。实体企业为何屡屡缺水,如何利用金融之源给养实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企业所需、经济所需、时代所需。

一、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贷与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货币投放量超过经济总量的200%,中小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数量达4300多万户,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但是,实体经济却频频遭遇融资之困、资金之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内,自有资金占经营资本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30%,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缺口达1000万元到5000万元;另外,由于高额的借贷问题,70%的中小企业利润率下降,36%的中小企业更明确预期未来毛利率下滑,而随着宏观调控下的信贷政策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表示在银行借贷时间问题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为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实体企业的融资现状,本文统计了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年份的融资总额并计算出了单位融资利息比,如下页表1所示。但由于数据统计的限制,在年份上,我们选取了数据相对完整的2012―2014年三年;在企业类型上,我们选取了大型国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私营企业三类。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国企融资数量远多于私营企业,但单位负债利息比却比私营企业小,实体企业信贷资源分配不平衡,小微企业及私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融资主要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个是融资难,第二个是融资贵,第三个是融资慢。

(一)融资难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难,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自筹、民间借贷、政府扶持等。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股票证券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作为主板的沪深交易所对企业的进入设置了很高的t槛,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入成长期及后期阶段、相对成熟的、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只有大型上市公司才能满足其进入条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虽然现在创业板市场开板了,其主要服务于广大进入成长期的成长性企业,可以低门槛进入,但由于其监管、效率问题等无法保障,目前上市的不到600家,创业板市场力量薄弱。在自筹方面,大部分实体由于企业底子薄、原始资本积累不够、经营规模小、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自筹资本难度大。对于民间借贷来说,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在政府扶持方面,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政府的补贴对亟需大量资金发展的企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正在简政放权,进行职能转换,企业从国家得到的注资也将日益减少。所以在这许多条路径中,只有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才是实体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融资贵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贵,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大等原因,又加之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压力,在外部借贷方面,实体经济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从融资利率来看,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基准上浮20%,甚至到30%,在隐形成本方面,登记费、公证费、财务顾问费、资产评估费、担保费等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此一来,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在10%以上,远超过企业的一般毛利率。对于民间借贷来说,由于其利率高达20%,且条件苛刻,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债券收益率也一直居高不下,wind资讯数据显示,BBB+级企业债券收益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可见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降低融资成本问题作用有限,融资贵难题痼疾依旧。

(三)融资慢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慢,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融资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正常来说,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贷款资料准备齐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仅需3―6天,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也就20―30天。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在评估和审核方面,银行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其信用审核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实时的资金需求。

由于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大融资困境,我国实体经济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增量也趋缓。正如表1企业融资数量及成本比较表所显示,大型国企的融资有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多种渠道,且融资数额巨大,而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法人资本金和个人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在单位借贷成本方面,中小实体企业却比大型国企高出许多。我国的实体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而在多重压力的席卷之下困难重重。为破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我们亟需找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的原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原因

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实体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活率低等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不够,有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少、效率低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融资方面,存在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过多,银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内因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有诸多表现,而内生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实体经济规模小,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具有不稳定性、成活率低等特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竞争时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又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难以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基于风险管理和盈利的需要,银行难以为此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再者,大部分实体经济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规模小、频次多、要求急的特点,且普遍缺乏抵押品,这些使得银行贷款成本加大,银行的支出和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政策和法律原因。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制定了多项支持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大了扶持实体企业融资的力度。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同时,“非公经济36条”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也在修订完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走向健全。但是,政策和法律保护范围仍然不够,一方面是国家严重缺乏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即使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资金错配问题严重,政府也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发展环境和融资待遇。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信贷资金流入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注资来生存,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却霸占着宝贵的信贷资源,成为大而不倒的“僵尸企业”,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说,法律法规实施的不到位也是制约实体经济融资的一大关键原因。

2.银行方面的原因。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互促共生。金融之于实体,犹如水之于土地,水之足,则土之沃,进而万物生息。银行业始终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从信贷数量上说,企业融资的总额在逐年增长,但是中小实体企业获得信贷数量却远远滞后。从信贷结构看,信贷结构不平衡,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大型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金融等领域。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也意味着在进行信贷交易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首先考虑大型国企,而较少地考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支持传统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实体经济信贷资源被挤占的现象比较明显。银行贷款结构的失衡,究其原因,是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亏盈的企业,这样的改革,使得银行的业务更多的和自己的利益挂钩,而较少地考虑社会责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在这样的利益链下,银行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和违约责任,会将更多的钱投到信誉好、偿还能力强的大型国企,而忽视了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银行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财务报表不规范,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而且,很多实体企业具有贷款数量少、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又由于其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差,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这就给银行的审核和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贷款管理成本。另外,银行贷款注重抵押物、担保物和第三方担保等,而部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起步低、资本少、成功率低、信用低等原因而得不到贷款。以上种种限制,使得银行降低了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偏好,是实体经济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其他原因

当前金融机构不健全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沪深市场的高门槛使得大部分实体企业可望不可及;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措施,又由于公司债券具有高风险的特性,这使得实体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在信贷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型国企,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地方商业银行的实力偏弱,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专门针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机构匮乏。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实体企业自身方面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成功率低,所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1.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方式,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实体企业积极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同时,要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向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以此全面优化实体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

2.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趋势。科技是企业发展的`魂与动力,我们要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潮流,加快新技术在企业的研发应用,改造传统创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新优势。同时,企业要在传统的厂房、设备、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整合整个行业资源,整合分散的资源,也就是通过一个模式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进行有效的组合,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和品牌建设拓展,打造一个轻资产、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注重人才的培养。正如我们所知,传统实体企业是人才的洼地,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大约有几百万人,但是这里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的去向大多是出国,去国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考公务员,最后真正愿意留在传统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实体经济无法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积累。

4.实体经济要想解决融资问题,除了增强自身的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还要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财务体系,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通过的财务报表,增强财务透明度,完善财务制度,杜绝财务中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5.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使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减少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审核评估成本,使其对实体企业的发展环境及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建立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

6.企业要注意完善信息资源,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企业要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政府等有关机构部门纳入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信贷政策,提前想出解决之策。

(二)政府方面

近几年,政府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包括用金融给养实业、鼓励创新创业等,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市场结构失衡等影响,效果甚微。为此,从政府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企业抓住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使其尽快融入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以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赖以成长的重要依托,国家要对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并且加大对于上市挂牌企业的追踪服务,鼓励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将其做大做强;降低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中小企业,使得更多有潜力、有能力的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2.利用当前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鼓励政府利用债务工具筹措资金。政府债券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他机构为筹措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券”或者“国债”发展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券却远远滞后,要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试点,促进政府债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等工程,鼓励政府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ppp等方式筹措资金,以拓宽融资渠道。

3.支持创新创业,大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创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基金引导作用,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投、城投及各镇、园区重点平台公司以参股等形式,设立创业投资或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创新创业型实体企业,打造金融聚集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实体企业发展路上的一大障碍,企业若要贷款,就必须背负高额的利率,还要使用担保和质押,承担贷款项目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亏本的风险,若不贷款,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工程项目就无法开展,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使部分实体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利率泡沫的虚高增长,引导借贷利率合理发展,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5.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继续完善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通过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途径,大力发展信贷担保和再担保结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专门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要充分利用保单在信贷融资方面的促进作用,利用保单增强企业的信誉,减轻银行的压力。同时,构建实体企业的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信誉情况,以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服务。

(三)银行方面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实体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的营养,实体企业就会严重受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平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环节,多平台、多途径、多角度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

1.对于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除了银行贷款外,还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比如在直接融资方面,鼓励支持发展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以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账款、消费信贷、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提高不活跃资金的流动性,使更多的实体企业能够取得资金支持,让惰性资金更大地发挥其应有力量和价值;要多途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机端金融服务等,开辟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加快以服务实体企业为主的专业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在当下的现实经济中已不存在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严格市场分割;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大银行可以利用来自于抵押品或企业主个体信息的硬信息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中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使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信贷服务。

3.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银行工作人员注重大客户的培养,并且与之形成了固定的长期双向合作机制;而对一些小客户,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热情甚至果断拒绝。要解决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匹配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使业务人员能够公平对待大客户与小额信贷客户,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实体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追本溯源,找出制约融资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根本,鼓励政府大力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要求,拒绝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力。J

参考文献:

[1]南存辉.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n].中华工商报,2015-03-09.

[2]周茂清.“宽货币、紧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03.

[3]卢文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学,2010,(3):98-101.

[4]刘B.融资难根在实体经济困局[J].imi研究动态,2016,(4):1-33.

[5]吴银萍,罗传健.金融业规模结构、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171-173.

[6]景春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服务[J].全球化,2013,(32):10-13.

[7]凌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2,(26):194-196.

[8]赵亚明,卫红江.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2,(11):56-59.

[9]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带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Z].新华网,2017-2-18.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2

绿色经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

我国几十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0年的2.8%。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扶贫标准低,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十分庞大,且集中分布在老、少、边地区,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贫困地区由于内外部条件的约束,决定了其脱贫之路不能再延续传统工业化发展路径,亟需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之路。

一是这些区域基本处于生态脆弱地区。有学者对2002年—2006年纳入扶贫监测统计的60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进行综合考察,证实这些县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弱,如果一味强调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只能陷入“人口贫困一资源开发一环境退化一加速开发一环境恶化一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二是这些区域大都工业化区位条件差。据考察,在592个部级贫困县中,只有40个贫困县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人口集中,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其余则都是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成本高昂、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不具备工业化竞争优势。

绿色经济:为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机遇

绿色经济是指围绕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绿色经济结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将生态资源市场化、产业化、结构优化的过程。贫困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正是抓住了新形势、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一是环境资源升值,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凸显。在资源约束、环境破坏、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稳定的限制因素的情况下,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凸显,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低碳、休闲、旅游、养生等生态产品倍受青睐,市场前景无限。这样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产品,就可以获得收入。

二是变现途径日渐成熟,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可行。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市场,为贫困地区生态产品顺利变现提供了可能。一方面,贫困地区放弃资源粗放开发和不适宜的工业化,转而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安全、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贡献,理应获得经济补偿,这已经是共识。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依托恢复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休闲、养生、有机农业等朝阳产业,获取产业效益。

贫困地区绿色脱贫的对策

首先,强化绿色资本的积累。要树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也是资本积累的新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大力开发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强化绿色资本的积累。各级政府应把资金、技术投到承担生态功能的贫困地区,把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生态建设,实行绿色扶贫开发。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3

关键词: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

(一)贫困带范围的界定

环首都经济圈是指以北京为中心并把这个地域范围向四周延展,以市级行政单位为单元将毗邻北京的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廊坊市和唐山市包涵其中的这部分地区。在明确了环首都经济圈范围后,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就是指在此范围内的所有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环首都经济圈范围内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共二十二个,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和保定三市,这二十二个县集中连片分布在冀西北呈带状环绕北京周边,即为本文所指的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9年提出一个权威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实际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

二、贫困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贫困分布普遍化

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共包含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个,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41%。根据2014年河北省各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可知,贫困带的贫困发生率最低值(博野县11%)也高于同期全国农村和河北省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7.2%和8.5%。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贫困普遍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二)发展水平低差距大

据2013年河北统计年鉴数据统计,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人均GDp为210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9元,财政收入平均值2522元。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22个县分布在张家口市、承德市和保定市。这三个市都属于河北省范围内,通过和河北省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直观呈现出贫困带发展水平处于非常落后状态的客观情况。河北省人均GDp为38651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9102元,财政收入平均值4996元。贫困带人均GDp明显低于河北省人均GDp水平,贫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平均值仅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省财政收入平均值的一半,可见两者差距之大。

三、贫困带致贫原因

首先是由于贫困带地区开放开发晚等历史因素引起的。此地区紧邻我国首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等多方面原因,开放开发比其他地区晚很长时间。基础设施简陋,政策管制严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发展的脚步。其次是自然因素。贫困带虽然处于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如今只有少部分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但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多仍深埋地下,并未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量。贫困带地处燕山-太行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最后是体制和经济因素。贫困带紧邻京津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京津发展的后盾保障,基于维持良好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国家对贫困带实行严格限制开发的政策,再加上贫困带地区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力匮乏,客观上不具备带动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四、贫困带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一)人口要素分析

贫困带人口稀少,从贫困带的人口集中系数和人口不均衡指数可以看出贫困带人口稀少的特征,加上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迁移流动,对贫困带的人口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贫困带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较之前有所提升,文盲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人口受教育层次不断提高,但与全省县域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要实现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可支撑本地区持续发展的人口体系。针对本地区人口分散,劳动力匮乏的人口问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例如优化布局,就是按照人口和产业集聚趋势对县域镇村体系进行的空间结构调整,即引导人口集中又加快了城镇建设。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带动社会向更高的社会模式发展,以实现最后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贫困带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文章之前提到过由于贫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家并未对该地区进行大量的开发,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但也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深埋于地下的财富需要人们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不仅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贫困带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和开垦导致植被资源破坏,土壤风化、沙化、碱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我认为贫困和环境破坏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贫困导致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以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这是人们不得已的现实之法。但是环境是支撑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又陷入贫困的境地。面对贫困带的环境现状,重建和恢复生态环境对改善脱贫,增强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要素分析

贫困带产业结构落后,经济增长乏力。第一产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生产条件差,生产结构单一;第二产业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但是没有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整体滞后。对贫困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加,还应注重质量的提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贫困带的结构优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布局。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建立起经济繁荣的中心城镇。第二壮大产业基础,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作者:赵梦洁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武义青,张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前景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80.

[2]张云,赵一强.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2(4):69.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4

abstract:"povertybeltaroundBeijingandtianjin"isthelowestecologicalsecurityguaranteedegreeregionandpoorestareaaroundbigcityinthewholecountry,whichplaysavitalroleinthedevelopmentofJing-Jin-JiurbanagglomerationandregionoverBohairing.therefore,this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causesofthepovertybelt,andextensivelylearnsantipovertyexperienceofforeigncitiesandregions,thenproposesto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establishlong-termandstable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whichisthecriticalcrackpathof"povertybeltaroundBeijingandtianjin"inthenewperiod,inordertoprovidethevaluablereferenceopinionsandsuggestionsfor"povertybeltaroundBeijingandtianjin".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特点;成因;破解路径

Keywords:"povertybeltaroundBeijingandtianjin";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genesis;crackpath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39-03

0引言

2005年8月17日,“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来了,它是指在北京和天津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周围,环绕着河北的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的272.6万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相比,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有的指标甚至更低。这些地区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京津地区减少风沙、提供清洁水源的责任,这很大程度的制约了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1“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特点

1.1省级行政区划切割最严重的区域“环京津贫困带”隶属河北、北京和天津3个省级行政区、11个地级行政区和24个县(区)级行政区。多年来,该区域扶贫开发工作由各级扶贫办负责,生态环境建设或由各级政府所属的项目办负责,或由各级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自成体系的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管理方式,如此一来很多的扶贫开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都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反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大力的发展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

1.2特大城市周边最贫困的区域(表1、表2)上海和广州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对于周围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拉动作用,使之基本上消除了大范围的区域性贫困。而京津地区作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龙头,虽然使唐山、保定尤其是廊坊等区域受益较多,但与之毗邻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仍有众多部级贫困县存在。事实上,城市周边腹地是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城市只有保持与所在区域的协调发展,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和繁荣。京津周边贫困带的存在不仅影响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还将影响到京津冀整体的社会安全和稳定。

1.3生态环境保护最敏感的区域“环京津贫困带”区域内人口平均密度超过140人/km2,为维系区内众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超强的开发和垦殖。另外,由于区内主导产业多为能源、冶金、纺织、食品和烟草等行业,对资源依赖性较强,随着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矿产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加剧。河湖断流、地表水源污染、草场退化、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频发,严重威胁着京津冀地区的供水安全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环京津贫困带”的成因

京津地区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地带,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周边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是需要得到关注的。理性评价和系统剖析“环京津贫困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客观地讲,“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自然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和人为因素。

2.1自然条件恶劣和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人为破坏,并且不容易得到恢复。有资料显示,“环京津贫困带”不仅土壤严重风蚀沙化,水土也严重流失。另外,“环京津贫困带”的居民普遍没有接受到高等教育,而且接受再教育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内心封闭,害怕挑战,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2.2决策管理者各执一方、政策单一、不协调从历史上看,明朝以来大规模毁林建城等多次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了这一地区人口过密、草畜失衡和林粮矛盾突出。所以在环京津地区形成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财政、农民要吃饭”的局面。而且该区域行政割据严重,区内城市各自为政,缺乏合理的协作与分工,未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具有区域强大辐射力和竞争实力的城镇体系,行政地位或者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之间畸形竞争,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城市之间相互掣肘、利益冲突,无行政隶属关系、经济实力不相当的城市之间无序发展、不规范竞争。多方面原因导致该地区持续贫困,使得国家很多生态工程投入大、成效低,没有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环京津贫困带”的根源在于决策、管理、政策上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

2.3以牺牲经济为代价保护生态“环京津贫困带”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城市供水水源地、风沙源重点治理区。国家和政府为了保护首都及其他城市的水源和防止风沙危害,一直都在采取不同的措施限制“环京津贫困带”经济的发展。而该地区为了给京津地区提供充足、清洁的水资源,只能压缩自身的农业用水,造成了很多耗水严重和排污严重的企业关停,但其实这些企业的效益是很可观的。为保护京津大气环境而实施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是以牺牲当地农民的畜牧业发展为代价进行的。

2.4缺乏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环京津贫困带”资源多是无偿提供的,为保护资源环境所做出的贡献和蒙受的损失基本得不到补偿,现有的一些补偿方式多为临时性协议,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文件,补偿标准也未实现市场化,无法真正弥补地方所蒙受的损失。缺乏相应生态补偿机制的这种现状,不仅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无法真正的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国外城市和区域反贫困成功经验借鉴

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各国国情虽有不同,但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着反贫困的探索,一些国家在反贫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基本规律和富有特色的反贫困道路,这将对“环京津贫困带”脱贫具有重要启示[2]。

3.1加快发展地区经济是重中之重有资料显示,加快发展地区经济能够有效的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如战后40年,意大利共投资94万亿里拉对南方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并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开发、提高国营和国家控股企业向南方投资的比例以及积极开发智力和旅游业等措施,使整个南方地区经济结构显著改善,人民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有效地解决了贫困问题。

3.2政府大力扶持是脱贫的助推器国家的大力扶持是缩小贫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用来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生产线投资,并在很多方面都对贫困地区实行优惠政策。政府的大力扶持主要体现在实施各种发展计划上,比如印度政府1974年实施了“最低需求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了很多的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比如初等教育、农村医疗、农村供水等,还包括了农村住房建设等。

3.3重视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一般来说,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不仅是体现在经济收入方面,在人的观念和教育水平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种观念和教育水平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方面的差距。所以,重视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是很有帮助的。世界上一些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1972~1977年间,马来西亚政府教育投资占国家财政总预算的22%,大大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l5%。印度尼西亚在20世纪70年代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投资。从1977年起,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免收学费,大大提高了初等教育的入学率。1998年贫困儿童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2%。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对阿巴拉契亚等落后地区的开发中,除了公路外,教育设施项目占资助的比重最高,对扶持贫困人口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4积极利用国际援助和国际合作反贫困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贫困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国内的资金,往往不能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必须积极利用国际援助和国际合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一直以来向我国提供发展援助的国家机构是世界银行及其附属的国际开发协会,它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有资料显示,最有效的减轻贫困和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项目是农业研究、农村供水、初等教育、卫生保健等。所以,我国向世界银行贷款最多的项目是关于农业及农村发展方面的,其中这些资金的大部分都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1961~1998年间,国际开发协会向经济基础设施的贷款援助比例已经达40%以上,这些经济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力、供水及卫生设施等。在1980年以前世界银行及国际开发协会曾经列出过一个十大受援国的名单,其中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哥伦比亚、巴基斯坦、泰国等都在列。

4“环京津贫困带”的破解路径

新时期,“环京津贫困带”既面临如何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京津冀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又面临如何快速有效地发展经济以缓解甚至消除贫困的双重困境,成为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积极探索破解路径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和谐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增强“造血”功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发展区域经济。经济区域之间合作的质量与水平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决定“环京津贫困带”地区是否可以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中获利,是否实现高效的以产业为核心的市场化整合。产业的转移与合作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核心,这对于河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的梯度性和互补性是促成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各方应该比较各自的优势进行各自的战略调整。比如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强,应该大力的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把传统产业转移出去,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密度过大的压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整体实力。而张承地区人均资本少、人均技术资源少、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联合建立产业基地等方式,积极吸引实力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走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钢铁、建材、化工、制药、机械装备、能源、食品等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和信息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区域“造血”功能,促进“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快速发展。

4.2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核心经济外溢理论认为,无论是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危害还是环境治理所带来的效益都会外溢到周边地区。“环京津贫困带”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关键在于消除体制障碍,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①借助权威评估机构对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矿业限采、企业关停、节水灌溉等生态保护措施开展损失评估,作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依据。②完善水资源补偿、生态林业用地补偿、限制传统工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高耗水农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补偿、提高生态功能区域标准补偿、生态工程管护费用补偿等生态补偿政策,明确生态补偿渠道,科学测算补偿标准。③协调京津市属单位、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县,对环京津周边山区县(市)对口帮扶。④探索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内容,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政策、限制传统工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政策、生态工程管护费用补偿政策等特殊的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完善多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补偿的评价标准体系、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4]。

4.3加强“环京津贫困带”人才培养与引进京、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两者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对人才、资源的吸附作用却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出现,使得该区域越发欠发达抑或贫困。人才资源对于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环京津贫困带”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如加强大中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为“环京津贫困带”发展提供专业对口人才,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成立“环京津贫困带”教育人力资源基金,作为正常教育经费的补充,以及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京津、河北其他相对较发达地区的高素质的人员向环京津贫困地区迁移。大力引进国内外专业适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并设立专项鼓励支持资金,作为部级等高级人才引进的奖励基金。在农产品质量、民工技术资格等领域,实现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认证,消除“环京津贫困带”的劳动力流动障碍。

4.4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随着“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有必要对该区域开展深入研究,在用足用活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实施特殊的差异性扶持政策:①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及发展优势,国家和省级财政要直接加大资金、物资的支持力度,放宽小额贷款,尤其应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比例,增大该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②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道路交通建设实施政策倾斜,优先立项,取消地方配套资金,地方性高速通行费用实行减半征收。③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实行先行、先试政策,实现社保、医保、养老、住房公积金互认,实现教育、卫生资源开放共享,通讯实施同城资费。④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实行用地指标倾斜,适当增加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占未利用地指标。⑤加强“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地区的干部挂职交流,提高干部水平,保证工作对接。⑥对“环京津贫困带”实行“少取多予”政策,对辖区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赋优惠,加大县级财政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转移支付比例。设立“环京津贫困带”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亚洲开发银行,河北省财政厅,2004,10.

[2]焦国栋.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6(11).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5

【关键词】青海;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成本

针对政府行政成本高的定论,来通过缩小政府行政规模的办法,达到“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对国定贫困县或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值得商榷的。像青海等发展滞后的省份,由于发展生产力的水平不平衡,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特殊地理特点带来的国定贫困县凸显的民族问题,对政策的需求自然不同。实际操作中,反映出对政策的执行不力,暴露出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与现实需求的矛盾。所以,简政、减员,减少行政投入,完全通过市场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达到“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值得探索。

一、青海省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成本面临的困境

(一)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软环境的现状

1.青海省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重点是贫困问题,更是少数民族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由于受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很深的省份。

(1)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14个国定贫困县中,有7个县贫困人口占全县农牧民人口36%以上,其中杂多县、囊谦县、达日县分别达到54.5%、47.6%、40.74%,皆属少数民族地区。

(2)贫困问题是少数民族的普遍问题。14个国定贫困县中,4个是民族自治县,8个是民族自治州所属县,其余2县中,有6个是民族乡;38个省定贫困乡中,12个是民族乡,14个是自治州、县所属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所占比重高达63.34%。

2.自然环境恶劣,公共产品水平极其低下。

3.债务负担沉重。国定贫困县,债务成因复杂,化解难度大,行政运行风险难以预测。配套资金加大了财政负担,无财力保障。

4.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国定贫困县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产出所占比重低下,经济发展实力薄弱。

青海省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面临的实际问题是贫困问题,也是少数民族的普遍问题。青海省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民族问题。基层行政事务,呈现繁多、复杂,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影响大、后果严重等特点,对行政力量的需求与现实行政力量的矛盾,在青南藏族地区,在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背后尤为突出。特别是实际执行的行政力量更显不足。在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的行政环境中,呈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在生存都很困难的国定贫困县,客观地说,凭借县级政府现有的资源提高行政质量,是有难度的,即便执行政策也难以深入。

(二)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环境极其复杂、艰苦

由于行政环境极其复杂、艰苦,行政投入难以自理,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即便有国家的投入,也是杯水车薪。从地域上看,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极差的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态势。一是东部干旱山区,主要是海东地区。十年九旱,经常发生冰雹、霜冻灾害。海东地区因位于青海湖东部而得名,辖6县,113个乡镇,1614个行政村,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3.4万,占全省人口的30.1%,全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度镶嵌地带,海拔1650米到4636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3.2-8.6摄氏度。二是青南牧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风雪灾害频繁。如,泽库县以牧民为主。海拔3700多米,全县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摄氏度以下,无霜期短,冬季时长八个月,漫长而寒冷,是青海省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的一个县。行政环境艰苦程度难以言表,这些地区的基层对行政力量的需求缺口很大。

二、造成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成本困境的原因

(一)行政收益与行政支出不配比

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滞后;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不用说为财政贡献多少,就是脱贫的难度都很大。行政付出太多,收获甚至为负数。“行政投入”与“行政支出”严重不配比。给政府行政带来困惑。脱贫是用数字说话的,而这些地方的脱贫不是立竿见影的,为此,影响政府行政的长期计划。有些地方的有些县级政府,由于追求政绩,不得不搞“政绩工程”,甚至根据个人利益所需,虚报数据,使行政支出、行政成本和行政费用严重失实。既浪费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又影响了决策,更破坏了政府行政的形象,社会反响很大,这不利于行政环境的构建。为此,针对国定贫困县的实际情况考核政府业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杜绝行政信息失真的行政考核制度,让政府按长远打算真真实实地行政。

(二)权利不对等

“摘果子”的富了,“种果树”的却负债累累。有些地区的资源被开发了,原本没有水土流失或不严重,而后,当地政府和人民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消失了。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政府行政要求“退耕还林”等,这种永远递延、摊销的责任,本应该由受益人承担的,而现在却以行政手段无限的摊销给了县级政府和纳税人。就是说,没借钱,却要背上必须永远偿还的债务,而这笔债务是偿还不清的。即便愿意偿还,却没有了衣钵。理论上在计算行政支出或行政成本与行政费用的增加数据时,在考虑行政支出时,却没有把这个项目扣除,理论的行政成本与实际的比较是失真的,比较的标准中没有包含这一特色问题。所以,应该本土化考虑有关行政成本的相关问题,不能将决策建立在失真的信息基础上。

(三)欠缺创新能力

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化教育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行政人员素质不理想,形成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行政机械,缺乏创新能力,按累计同一行政项目成本积淀深厚,行政支出带来的3e不显着。

(四)社会效益大于行政成本

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许多问题的解决涉及民族政策的落实和民族问题的解决。为此,必须牺牲行政成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是不计算行政成本)。

(五)行政项目建设周期长,见效慢

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支出涉及项目开发、建设、使用、受益的周期长,又没有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和按会计期间配比,为此,显现的是行政支出,成本的形成,费用的耗费,形成行政成本高的现象。

青海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的责任是使国定贫困县脱贫。但依据贫困的程度,这些国定贫困县的问题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靠县级政府自己的力量也是难以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政策、执行和监督。因为,贫困意味着缺乏资金和人才;贫困制约了人们的观念,钳制了人们的行为;贫困意味着无奈和无助;贫困意味着对政府的依赖和渴望。“减少一个绝对贫困人口的成本是“八五”计划期间的10多倍”,无论从政府人员的投入还是行政投入,都已不是以往的数字所能做到的,更不能靠市场解决。因为,市场追逐的是利润。这就导致现实需求与理论、政策供给的矛盾。之所以如此,理论研究与政策是指普遍现象,人们往往忽略了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特殊群体。一面要简政减员,一面要增加扶贫资金。可是简政减员的结果,是使扶贫工作难以深入,增加的扶贫资金又难以达到效果。

三、青海省国定贫困县行政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正确认识行政成本问题

1.确定现有规模是否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配比

第一,现有规模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缩减规模反而对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不利。保持现有规模可保证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如果现有规模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则现有规模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行政力量的需求,答案:必须压缩规模;若现有规模小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解决办法:必须扩大规模。

2.确定现有规模内部结构的不和谐音符。

第一,如果规模不变,研究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于内部结构不合理。最佳选择是:调整内部结构,直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如果规模变动,研究结构内部行政力量不足则不应该进行总量的变动。

3.确定本地区行政规模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包括与政策要求的矛盾。解决措施,调整内部结构。一般情况下,行政规模的大小和扩大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趋向是一致的。

4.在确定行政规模时,参照物应该是适当的。因为,由于不同的理论定位,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不同,对实际行政工作的影响不同,带来的后果也不同。

(二)以法律形式确定各层级政府的权责关系

财政困难一直困扰着青海国定贫困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仅靠自身财力难以脱贫,一要争取国家的行政投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扶贫投入的格局;二要调整政府各层级的人员结构,将冗余人员补充到行政实际执行基层。

(三)舍“小权”,抓“大权”,减少行政开支每一个地方的禀赋是不同的,应该将本地区环境保护权和资源使用权归还给当地百姓,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百姓的富足既能增加税收收入,又能减轻对当地政府的依赖。在遇到危机时,政府承担就会少,从而达到行政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一致的目的。

(四)引入竞争机制,控制行政支出

打破政府行为的垄断状态,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争的手段、压力和约束力降低行政支出。

(五)培育和扩大社会权力,增强社会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调动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监督。培育和扩大社会权力,使政府权力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遏制权力寻租行为,将权力寻租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六)形成高效有力的行政监督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形成一套完善监管控制机制,使行政规模更趋于合理。

(七)引进第三方评估,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达到行政目的

完善统计手段和监测方式,避免行政信息失真,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行政支出和行政成本、行政费用。监测数据的不完整、不可靠、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到政策的制定。为此,既要建立基层行政主体对行政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监测和评估体系,也要建立纳税主体对行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这种方法使纳税主体根据受益情况,表示对行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宏德,刘玉兰.降低行政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体制改革,2006,(2).20.

[2]卓越.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1,(04).

[3]马俊.公共行政中的“生产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1997,(3).

[4]杨小川.县级政府行政成本问题研究——基于广东县域的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杨思斌,程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江海学刊,2001,(01).

[6]张雅林.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03).

[7]刘华富.行政经济学——政府行政的经济分析[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6

关键词:心理贫困;心里帮扶;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51-02

“心理贫困”是指由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风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严重的还将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应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使精神资助和物质资助紧密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扶助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里贫困的成因探析

高校学生心理贫困表现在自卑与自尊相矛盾的心理、人际交往的向往与自我封闭相矛盾的心理和经济上的依赖心理与生活上自立的想法相矛盾的心理等诸多方面,它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应试教育导致心理教育体系的缺失

高校的贫困生经历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从中学开始就忽视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从中学到高校的心理教育体系的缺失,在贫困生身上体现为缺乏调节心理障碍的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了怯懦和自卑。面对高校各种活动,表现出了恐惧、恐慌及不适应感。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更自卑、自闭、抑郁,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

(二)健康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贫困家庭不仅是经济贫困,往往还有文化贫困。许多贫困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使用的教育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对子女超出他们生活准则的需求一般采取否认、拒绝的态度。生活的重负使他们很难拥有良好的心态,因此,其子女也很难养成具有良好意志的个性品格。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的缺失,使贫困生面对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时经常处于焦虑、苦恼、矛盾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

(三)经济困境导致心理落差和自卑感

“人穷志不穷”往往使得贫困生的自尊心比普通人强烈的多。经济上的窘处是他们最不愿意提及的隐痛。而高校中存在着超前消费和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也常常困扰着贫困生,他们对没钱的困窘体验较为强烈,常感觉到低人一等,容易出现认知偏差进而形成心理冲突。大学里的贫富差距,使贫困生一进校就有了一种“不平等竞争”的感觉,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很容易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方面出现负面效应。一部分贫困生的内心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处于多疑的状态,对他人具有过于强烈的戒备心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接受他人心理暗示的效果很强烈。贫困生表面缺的是学费和生活费,但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

(四)现实环境的非绝对公平导致心理失衡和偏激心理

经济上的不富足,使得贫困生容易对很多事情产生成见,并以偏激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喜欢用放大镜来看待社会中的消极面,对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深恶痛绝。一些人贫困生的情感化做法使贫困生把自己的不幸和挫折过多归罪于社会的“不公平”,这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害的。诚如“在贫穷中长大的人,有一些,终究会从灵魂深处渗出一种穷苦的毒汁,对世界隐隐的痛恨,对人深藏的冷漠和敌意”所言,现实环境的非绝对公平能够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失衡和偏激心理。

(五)自尊与自卑的交织引发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一些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的特点。究其原因,还是他们内心过于敏感,太过于在意周围的环境,因而一部分贫困生无力合群,无心交友,与周围的同学保持着心理距离,一些贫困生以独来独往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心理上的防御,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紧紧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在行动上断绝与同学的交往。这种“闭门修行”的行为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个性的发展,而且容易引起一连串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很容易出现物质贫困导致心理贫困的情况。

二、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体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里贫困成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相应的心理帮扶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培养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经济贫困只是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外在因素,而制约其主体心理素质水平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是最为根本的内在影响因素。培养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一,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历史、自然、社会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个人原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其二,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真正的贫困在于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贫困大学生是精力充沛,并且已步入知识殿堂的佼佼者,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增强自信,消除自卑。其三,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通过劳动等途径是能够改变的。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生活;要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境,自觉减轻心理压力;要把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重的精神,顺利完成学业。实践证明,当人有了自信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目标和信念时,就会自主地战胜心理障碍,从而自动排解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

(二)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帮扶队伍的作用,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疾患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要完与经济并举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单纯的“奖勤助贷”工作队伍和分散的院系操作是无法实现的。要整合力量,形成体系,就必须在领导层面,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统筹整合包括学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院系、后勤等各方力量投入。学校需要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要对贫困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适时关注和干预,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教育方案。能够开展全面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采取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感恩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注重心理疏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贫困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措施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正视现实,要自信,自强,自立,把因贫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实施有效的干预,培养贫困生社会交往能力

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贫困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不愿与同学交流,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隔阂,再加上由于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非常的狭窄,强化了贫困生自我封闭的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应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这不仅可以增进理解,开阔心胸,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可以在广泛的社会活动参与中体验真诚、热情、友好和成功的感受,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逐渐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方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模式。

(四)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帮助贫困生克服消极心理障碍

“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贫困生工作,必须改变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贫困生工作模式,转而建立以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提升为目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更渴望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实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其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并且锻炼贫困生的个人能力,激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从而形成“尊重贫困生人格、维护贫困生权益、关爱贫困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引导班级、宿舍的同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进友谊,最终使得集体能以开阔的心胸去包容贫困生。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

(五)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贫困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命运,必须在思想修养上时时自省,在人格锻造上不断完善,不仅要摆脱实际上的贫困,更要从根本上实现自身的心理脱贫。为此,应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要引导他们从困境中磨练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肯定自己,振作自己。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对现实自我的认识评价过低。所以我们要引导贫困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要盲目的自卑或自大,不要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及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消极评价与对整体的评价等同起来,做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协调统一。从而保障贫困生处在有生活落差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自我调试的能力,提高应对挫折的承受度。

参考文献

[1]陈立春.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心理援助”[J].教育与职业,2009(24):86-87.

[2]方可,罗贤,杨勋.工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特点及资助工作模式探析[J].教育探索,2009(9):136.

[3]朱韶晖.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3):58

[4]左小彩.增权理论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9-121.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贫困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07-0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出现了大量的离岗失业人员,甚至一个家庭的全部成员都卷入这个群体当中。解决这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重中之重,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贫困学生就业的扶持,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1 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生活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只有拥有一份职业、一份工作,才能平等地融入社会生活环境。相反,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失去职业、没有工作,往往容易导致生活状况的边缘化,即与正常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陷入一种片面、狭小、封闭的境况。这样,又会导致失业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出现障碍,使这种交往成为一种不平等、不对称的社会互动。这种不平等的社会互动,不仅会造成失业者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隔阂,还会使失业者的尊严和独立人格受到伤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处于底层的衣食住行等最低需要为最低要求,人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之后,才会有较高级的要求。在长期不能满足人的最低需求的情况下,人是很难产生较高的需求的,而且失业者的焦虑心态、对社会非认同的态度、封闭的生活取向等消极心理成分,都会或多或少地传递给周围的人,从而对周围人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妨碍正常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要看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生存权利是人的首要权利,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充分就业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人们既有一个相对安定、基本生活有保障的现状,又有一个可以预期的良好前景。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向社会提供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在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上,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活动,使家庭的结构与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实现包括困难群体在内的全社会成员的充分就业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对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满足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感,保障人的生存权利,维护了人格尊严,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

2 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大学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力资源与一般物质资源不同点在于其不能被贮藏,且可开发利用的时间约为30~40年,不及时开发利用不仅会浪费这一宝贵资源,而且社会为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存,还须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不仅会影响该群体的消费,还会影响其他群体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人,上升到2007年能1480万人。

加强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援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辅助机制,使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果说社会保障是“输血”,那么加快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人员的创造价值,对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就是“造血”,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市场经济是一种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时刻有企业在破产,有职工在失业,建立稳定的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援助工作制度既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也是社会成员对生存条件必须获得一定保障继而获得一种社会安全感的真实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重组会产生各种问题,更需要它来推动改革的进程。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接下国有企业发展的包袱,承接转制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 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8

关键词地方财政困境问题

地方政府是国家政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的合理化和地方财政有效运行是衡量我国整体财政运行质量的有效标准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地方财政的困境问题日渐凸显,并且成为我国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重要发展桎梏。文章从地方财政困境入手,着重分析困境原因进而有效地化解困境。

一、地方政府财政困境的具体表现

(一)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

现如今,我国地方财政支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支出远远大于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分税制实施后地方政府就承担起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任,并且还承担了地方的基础建设重任,加上事业单位经费的开销,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基于地方收入而言,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的税源建设为中央财政统一分配,地方政府还需要上交一笔财政收入。由于地方乡镇较为落后,相关的民生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又迫在眉睫。

(二)地方政府事权责任不太清晰

政府的职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政的职能,并且划定了活动范围。为此,政府只有在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了财政体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如果说政府职能定位出现一定偏差,对地方财政体制就会带来严重的障碍。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应当遵循相应完善的责任,当地方政府职能出现严重的脱轨,部分政府将重视批租土地并且将经济职能的相应发展作为主要内容。此外,当工作重心投向本地企业的扶持时,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了社会公众利益的诉求。政府职能交叉容易出现职能模糊、缺乏清晰的法律法规,出现推诿现象。当今地方政府职能出现严重脱轨现象,工作重心一般被投向国有企业、本地企业等,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之间的交叉职能,所以说因为分工模糊导致经济具体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推诿现象。职能部门的行政官员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忽视效率。

(三)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汲取能的制约

政府汲取能力通常标志着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程度,财政收入的科学和合理是国家有效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同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通常来说,社会价值中很少部分是通过价值进行支配,进而一定程度上满足对社会公众的需要。由于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财政收入的过分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当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并且在财政收入上所占有的比重水平较高,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同,汲取的能力也会不同。

(四)财政支出的压力日渐上升

首先,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求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支出职责,现如今的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并且这一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在社会基本满足全国性公共品的需求上。对于居民而言,它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性公共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超过全国性的公共品需求。因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接近公共品的使用者。为此,地方性公共品的提供商,将使得地方政府具有有效力和资源优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品生产及职责。事实上,它已经被发达国家证实并且这还是分税制体制改革体现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行政事业费用不断膨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财政支出的困难。在支出上,管理费用的增长率较高,管理费用增长惊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财政支出的数字比例较高,仅县乡政府我国地方财政支出拥有支配的部分就高达80%,当今的领导干部容易出现“倒金字塔形”现象。可以说巨大的财政压力造成了地方财政困境。

二、解决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对策措施

现如今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困境的原因较多,要想有效化解财政困境,就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

(一)建立规范的财政体制

首先,明确政府之间责任的纵向权责分析,将纵向划分和政府之间的转移进行支付共同构成政府财政体制的发展,由于政府之间的责任是财政收入的直接继承。因此,它对政府体制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实现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体现纵向配置的合理性。其次,完善分税制度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进行合理的划分,事实上分税制在改革上不彻底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事情划分不明确导致缺乏科学的转移支付。这些缺陷不仅减少了地方的财政源,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的支付压力,最终导致地方财政困境的恶化。为此,分税制管理体制的完善能够从地方财政收入的困境上提供保障。当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点需要进一步从明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提供保障。另外,对相应地税收体系进行完善、积极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财政收入结构的来源进行改善、减少财政收入因无法足额及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导致财政压力。最后,一定程度上减少非规范的税收返还的转移力度,一定程度上增大转移的支付力度,进而有效减轻贫困地区的财政赤字。最终有利于中央各级政府的财务进行全面的监管,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建立可持续增长的地方税源

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税源的发展,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税源及税收的增长及发展,由于一部分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体效益低下,对税源的发展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基础不牢固的现象。培植与建立可持续增长的税源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加快了存储量的经济改造,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产业的升级转换。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税收体系一定程度上要重视地方税体系发展,对税源起到开辟和培养作用,在经济扩张及结构调整的进展下起到投产效果。在相应地结构调整下,注重税源建设提高经济实力和地方实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方产业,并拓宽地方税源,增强潜力。

(三)给予政府一定的发债券

在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需求,依照法律规定、利用信用原则,从社会吸收资金上满足地方公共支出。这一支出的规模一定程度上超过正常的财政收入,并且举债是地方政府筹措建设中难以缓解的矛盾。为此,给予政府一定的发债权提高政府的财政职能,有效地化解地方财政的困境。

三、结语

地方财政困境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困境的解决方式也是多元的,它一定程度上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合实际地有效化解地方财政,并且在地方财政进行推动及有效引导下化解困境。

(作者单位为湖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正君.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及成因分析――以湖南省保靖贫困山区县为例[J].财经界,2009(11).

[2]李冬梅.我国地方财政困境成因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7(10).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9

积极作用

混居模式,主要是指在商品房住宅小区中配建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各层次住房消费群体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推行混居模式有利于消除生活困难群众边缘化现象。出于成本考虑,许多经济适用住房建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城郊,小区周边医疗、卫生、公交、商业、教育等配套设施不尽完善,公共服务资源较少。地理位置边缘化,一方面增加了困难群体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形成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容易导致社会对立,引发社会矛盾。实施混居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与条件,而且有利于各收入阶层人们加强交流和理解。

推行混居模式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居住小区是家庭与社会的连接点,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推行混居模式,可以促进不同收入群体平等相处,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推行混居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改造人、提升人、塑造人。推行混居模式,实际上也是城市环境的再造工程。通过配置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使人们在享有公共服务资源的同时,在良好环境中接受文明洗礼、提高文明素质,从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基本思路

实施混居模式,应根据“以人为本、控制规模、按需建设、保证供应”的原则,力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贫困家庭对住房的基本需求。

在规划布局上,配建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推行经济适用住房混居模式,总体上要做到标准适度、功能齐全、质量优良、经济适用、环境优美、便利节能。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加强规划引导,如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中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

在供应对象上,明确保障范围和重点。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开放型城市的需要出发,把城市人均年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家庭、在农村任教从医满15年的教师和医生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都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范围。其中,优先保障最急需的困难家庭住房需求,重点考虑被拆迁的城镇居民和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家庭。这样,既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又可缓解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实体经济的困境篇10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激励管理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及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1.高校贫困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关爱。本文所涉及的“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是指:尊重贫困生,注重其个性发展;理解贫困生,注重其心灵世界;全面发展贫困生,注重其综合素质提高。

2.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引入“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传统资助体系的一个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是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心理援助、成才帮扶、就业援助和帮扶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激励体系。

二、人文关怀理念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启示

1.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高校贫困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正以人为本。

2.营造关爱贫困生的舆论环境。

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还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大学生的人性化环境。首先,社会媒体要加强对社会上助学帮困的先进典型、贫困生的现实生存状况、感受、勤奋、拼搏,尤其是毕业后回报社会的事迹的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贫困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贫困生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着力营造“尊重贫困生人格,维护贫困生权益,关爱贫困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宣传发动,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帮贫助困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及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学校要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心,消除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和隔阂,与贫困生和睦相处、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使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形成团结融洽的关系,为贫困生成长成才营造愉快、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3.激发贫困生的内部心理动力,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身的问题。

马斯洛认为潜能人人都有,它是人内在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就会寻求高层次需要即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理想和成就的需要。因此高校的贫困生激励机制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实现途径

1.经济资助激励机制——经济支持系统。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强烈的需要,因此建立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机制是贫困生的激励和管理的首要环节,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窘境。高校应在进一步健全原有奖、贷、助、补、免的助学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同时,加强与企业、银行的合作,加强信用管理、发掘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经济援助网络,夯实贫困生资助的物质基础。

2.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相对于普通学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为焦虑、孤僻、自卑、敏感、脆弱、依赖、敌对等心理问题;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内向、谨慎、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不稳定、社会团体活动参与度较低等特征;对未来迷茫悲观,社会适应性差、厌世等。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因为个体的优势自我概念能够对弱势自我概念进行补偿,所以必须引导贫困生发掘自身的优势自我概念,从而补偿并提升其弱势自我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淡化经济差距在贫困生中的影响,取而代之以成绩、能力、态度、品质、毅力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使贫困生获得虽然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帮助贫困生构建起自我心理支持系统。

3.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即要求每一名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口援助一名后进贫困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困惑,促使其提高学业成绩。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实习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就业岗位,为贫困学生搭建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爱心奉献一体化新平台。

4.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培训实习的强化,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

[2]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