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线上教学策略十篇线上教学策略十篇

线上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18

线上教学策略篇1

【关键词】艺术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步入全新的阶段,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向前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校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的学习与适应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成为高校教师面前的新挑战。2019年底肺炎疫情爆发,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要深入思考,以创新的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高校以实践类课程为主,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此,从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教学目标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从宏观上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深刻阐释了“立德”与“育人”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要求。在艺术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公共课之外,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要,开设诸多艺术专业课程,如《戏剧表演理论与技巧》、《中国民间舞》、《色彩》等。有别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实践创作、排练演出等方式接受专业学习。这种以实操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但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精才艺、善应用”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是当代艺术高校的迫切需要。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地点一般设在排练室、琴房、舞蹈间、画室、剧场等实践区间。受疫情影响,教师不能以面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此,是否一切艺术实践类课程都只能就此停止呢?笔者认为,空间的受限并不能完全阻止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线上教学不妨一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以道德修养为先领,树“德艺双馨”为榜,立“品学兼优”为样,培养政治思想健康向上的有德青年;二是以知识理论为基础,拓宽视野,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以审美达情为特点,培养学生美感形象的思维构建,提高其艺术品鉴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虽然在技能学习方面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无法当面亲授,但仍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建立线上教学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加强思政教育;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指导建立学习合作,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新方法,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完善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制。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以“术”唯一,更要以“艺”为先。这里的“艺”,既包括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又包括知识底蕴、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应以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精神要义为契机,学以致用,转换教育观念,培养“美”“德”“智”“体”“劳”兼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

新模式“关联课程”是指在专业建设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具有核心-拓展、理论-实践、先设-后开等关联性的教学课程。为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专业性,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规律,与其他“关联性课程”建立合作联动机制。这种“联动机制”包括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在表演专业建设中,《表演理论与技巧》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其为基础,建立包括《台词》、《形体》、《声乐》在内的核心课程体系。为拓展表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围绕“核心”课程开设《导演基础》、《编剧技巧》等,建立“拓展课程群”。“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存,相互补充,构建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联动机制”也包括实际教学中教学融合、借鉴和共享。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间不易及时掌握关联课程的教学进程、内容、方法、特色等。“听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教师很难达到互相听课的便捷、自如和灵活。与线下授课相比,开展线上授课,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风格、课程特色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师能够及时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合作教学。“联动机制”在教学应用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观课”获悉课程的教学进程,及时调整自身课程教学的内容,做到相互促进和统一;二是通过“感课”真实感受教学氛围,根据课程的关联特点找到共通性,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做到各有风格,相得益彰;三是通过“思课”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关联课程间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新形势下应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机制,高校教师透过“关联”作用相互补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

较理论课而言,艺术实践类课程更加开放、自由,具有较强的体验感。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训练劳逸结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放松,不易造成因长时间久坐而形成的“课堂疲劳”。线上教学在构建授课环境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对于艺术实践类课程而言,这种局限性更为突出。如《表演理论与技巧》的线下教学设在排练室进行,教师能够有效组织实践活动促成学习的“动静结合”。然而,将课程转为线上授课,原本的当面亲授变成了“隔屏相望”,教学效果经受着考验。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一言堂”,“互动教学”和“寓教于乐”才是良策,活泼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勇于创新方法,积极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一是掌握和把控教学节奏。教师提前对教学进程和效果进行预测,将重心放在课程主要内容上,运用“课程先导”和“生活实例”阐释教学主体和重点,运用游戏训练、合作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难点,做到深入浅出。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二是增强网络空间意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名师讲座,艺术赏析等。新时期下的线上教学更要求教师具备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提炼信息要义,正确处理教学目标的统一与网络资源多元的关系,积极拓展网络教学空间,注重实时教学互动,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学的延续性。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但不可忽略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讲解的细心,授课的耐心和育人的恒心。线上教学更加重视学习反馈,教学活动要有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

四、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

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观念。伴随着传统教学观念“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思想,常出现“强压式”的教学方式,其结果适得其反。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解放,思维多变。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教师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将“我要教”转变为“你想学”。转变观念是提升线上考核评价质量的前提,也是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先决条件。课程考核评价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即双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双向性”要求课程考核评价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观测和评析,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考查。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需建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套体系。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反馈,做到“教学相长”。“科学性”是课程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综合要求。首先要对标培养目标,设计具体可行的考核实施方案,确保考核内容能真实反馈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再者,要结合阶段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研判。针对共相性和特殊性问题要分别作出不同的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要制定不同的研究方案,以此做到考核评价的客观有效。最后,考核评价的设计以普适性为原则,内容和形式不能因人而设。“系统性”是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本质要求。联动、整一和功能决定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系统、完整和稳定。课程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是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路径。

艺术实践类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非无计可施。高校教师要适应新时期网络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在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于雪,张跃伟.疫情下线上教学考核评价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10):1-5.

[2]郭英姝.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0,(11):62-63.

[3]郭琳.“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线上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新闻知识,2020,(08).

线上教学策略篇2

一、在典型问题中强化

从广义上讲,数学教学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数学学习实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并不是说每节课都要有解决问题策略渗透的目标,关键是要抓住典型问题及时强化策略教学。如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而北师大版教材只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北师大版教材不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其实不然。北师大版教材中有许多典型问题的教学,可以且必须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明确有哪些典型问题。

首先,要以“综合与实践”为载体。北师大版教材中每册都有一至三个以情景串联的综合实践问题,如“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旅游中的数学”“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体育”等。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求比赛场次”,该问题分别在三年级下册“体育中的数学”及六年级上册“数学与体育”的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前者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体会画图、列表、图解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后者要求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发现解决“比赛场次”问题中蕴涵的规律。如球队增多,还用画图求解将极其繁琐,可引导学生以退为进,简化数据,从特例中寻找此类问题的求解规律,这里渗透了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简化。华罗庚说过:“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诀窍。”这就说明了简化策略的数学魅力。

二、在亲历体验中探究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重在领会应用,离开教学活动过程,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就无从谈起。可见,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非常重要,没有参与就没有对策略的体验,没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无从谈起。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背后隐藏的策略,并注意结合具体环节指导学生领悟这些策略,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因此,亲历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非常重要。

例谈:画图的策略如何让学生体验有效?

新课程实施到今天也更加证明,要让学生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传统的画线段图策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必须得以借鉴和传承,通过结合图像的形状、位置及相互关系等弄清所研究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如教学“连除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有30个桃子,有3只猴子吃了2天,平均每天每只猴子吃了几个桃子?”请学生尝试解决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正方形中表示出各种算式的意思。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出现了各种精彩的解答。

生1(出示右图):30÷2÷3,即先平均分成2份,再将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3份。

生2(出示右图):30÷3÷2,即先平均分成3份,再将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2份。

生3(出示右图):30÷(3×2),即先平均分成6份,再表示出其中的1份。

……

教师要求学生在正方形中表示解题思路的方法,是在画线段图基础上的演变和创造。因为正方形是二维平面图形,学生很容易地表示出小猴的只数、吃的天数与桃子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充分体验到通过画图能让抽象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形象地外显,非常直观。另外,根据不同的问题,画图策略既可以让学生画示意图,也可以画线段图,还可以画集合图。

三、在反复练习中提炼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最基本的学习活动,也是策略获得的过程和应用过程。任何一个问题,从提出到解决,需要某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依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练习时,不仅能巩固和深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能从中归纳出“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教师可通过正例、反例、变式等练习方式,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领悟策略运用的条件,形成解题直觉,达到心理学说的反省认知水平。

例谈:转化策略如何渗透?

四、在循序渐进中巩固

一种策略的形成要比一个知识点的获得来的困难得多,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策略的渗透,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同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感受——认识——形成——内化”四个由低到高的层次,逐渐从察觉到明朗再到自觉运用。

例谈:画图策略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

画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它伴随着整个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在该策略的应用过程中,可把问题转化成具像图(实物图)、线段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网络图形等。对于低段学生,教学中常采用更加具象的实物图或二维的平面图形引入,让学生初步感悟画图策略;对于中段学生,常采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鼓励学生自主画图,使学生逐步明朗这一策略;对于高段学生,使他们明白在解决较难的问题时,除采用线段图外,还可以采用网络图、集合图等,并检查与评价学生能否自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这样,随着解决不同问题的机会增多,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策略就容易被学生发现与注意,并领悟其内涵。

再谈:用方程解的策略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

五、在综合应用中沟通

线上教学策略篇3

【关键词】策略;线面角

笔者主要从两个环节去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第一个环节是分析课前布置的习题,即文中例1,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解法;第二个环节是在例1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应用例1归纳的方法解决例2.

环节一例题研析,探寻本质

例1(2010年浙江省文科样卷19题)如图1,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底面aBCD,e,F分别是aC,pB的中点.

(Ⅰ)证明:eF∥平面pCD;(第(Ⅰ)小题解法略)

(Ⅱ)若pa=aB,求直线eF与平面paC所成角的大小.

图1图2

图3图4

策略1:垂面法策略

【生】如图2所示,因为平面paC平面aBCD,故将平面aBCD向上“平移”至过点F,即取pC,pD,pa的中点分别为G,H,K,易得平面paC平面KFGH.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过F作FmKG于m,即得Fm平面paC.

简解:如图2,∠Fem即为直线eF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sin∠Fem=FmFe=Fm12pD=22KH12pD=12,故直线eF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π6.

【师】依定义,求出斜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需过斜线l上斜足以外的一点p向平面引垂线po,因此,确定垂足o的位置是关键.所谓垂面法策略,是指找到辅助平面β,满足p∈β,βα的方法,体现了转化和化归的思想.

利用垂面法策略找线面垂直是解决斜线和平面所成角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某些时候,满足条件的垂面也未必好找,因此,解题仍可能陷入“僵局”.

策略2:等角转化策略

【生】本题中,我是利用eF∥pD证明第(Ⅰ)小题,故可以考虑将所求角转化为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将过F点作平面paC垂线的问题转化为过D点作平面paC的垂线问题,而且,后者更容易操作.

简解:如图3,连接pe,De,易证De平面paC,则所求角等于∠Dpe,sin∠Dpe=eDpD=12,所以直线eF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π6.

【师】某些问题中,按部就班地根据条件求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可能会比较困难,线面垂直的垂足较难找.所谓等角转化策略,就是利用题目中已有的一些平行等条件进行等角转换,将不直观的角转化成直观且易研究的角,体现了数形结合和转化化归的思想.以下说明两个引理(证明略).

引理1:若直线a∥直线b,则a与平面α所成角等于b与平面α所成角;

引理2:若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a与平面α所成角等于直线a与平面β所成角.

利用等角转化策略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平行关系,转化的原则是把不直观的角转化为直观、易求的角,从而实现问题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

策略3:距离法策略

【生】如图1,只需求出点F到平面paC的距离d,所求角的正弦值即为deF.

简解1:点F为pB中点,故点F到平面paC的距离为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的12,即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2d,设pa=aB=BC=1,由VB-paC=Vp-aBC,得d=24,故所求角的正弦值为deF=12,所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π6.

简解2:如图4,连接Be,易证Be平面paC,则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22,故点F到平面paC的距离为24,以下同解1.

【师】策略1、2都需要找到斜线与平面所成角,即必须作出相应的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垂线.所谓距离法策略,就是利用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在不直接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情况下,间接地求出所求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该方法若能使用得当,也会使问题大为简化.

利用距离法策略的关键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距离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体积法和距离转化法,这两种方法有时要交替使用.距离法策略是无法找到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时的有效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本题有没有更新颖的解法?

策略4:对称策略

【生】本题涉及的图形关于平面paC对称(如图2),点F关于平面paC的对称点为pD的中点H,因此∠FeH为所求角的2倍.

简解:由计算可得,FeH为正三角形,所以所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π6.

【师】策略1与策略2都要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策略3可以做到不作角而求出角,策略4更从图形的整体特征考虑显得尤其方便,但是思维要求更高.

以后对于类似的问题,上述方法我们要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下面给出例2,看你选择哪个策略来解决.

环节二高考再现,以题论道

例2(2010年浙江省文科卷20题)如图5,在aBCD中,aB=2BC,∠aBC=2π3,e为线段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De,使平面a′De平面BCD,F为线段a′C的中点.

(Ⅰ)求证:BF∥平面a′De;(第(Ⅰ)小题解法略)

(Ⅱ)设m为线段De的中点,求直线Fm与平面a′De所成角的余弦值.

图5图6

图7图8

此题的关键是过F点作平面a′De的垂线,难度较大.

【生1】由题知,平面a′De平面aBCD,故可考虑将平面aBCD向上“平移”至过点F.如图6,取a′D,a′e的中点分别为G,H,连接GH,HF,GF,易得平面GFH平面a′De.只需过F作出GH的垂线,便是所探求的线面垂直.

简解1:设aB=2aD=2,则GH=12,GF=1,HF=12eC=3BC2=32,故HFGH,所以FH平面a′De,∠FmH为所求角,cos∠FmH=HmFm=12.

【生2】如图7,取DC中点n,连接Fn,nB,则由平面FnB∥平面a′De,可将所求角转化为直线mF与平面FnB所成角.

简解2:因为平面a′De平面aBCD,且平面FnB∥平面a′De,所以平面FnB平面aBCD.由Dn=1,Dm=12,∠eDC=π3,则mnDe,mnnB,mn平面FnB,直线mF与平面FnB所成角即为∠mFn,cos∠mFn=12.

【生3】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点F到平面a′De的距离及mF的长度,故可以考虑距离法策略来解决.将点F到平面a′De的距离转化为点C到平面a′De的距离(如图8).

简解3:设点F到平面a′De的距离为d,则点C到平面a′De的距离为2d.如图8,连接Ce,可以证明CeDe,进而Ce面a′De,2d=Ce=3,d=32.连接a′m和Cm,则mF=12a′C.a′m=32,Cm=132,a′C=2,所以mF=1,因此所求角的余弦值为12.

说明:点C到平面a′De的距离也可以用体积法来求,即可由Va′-CDe=VC-a′De求得.

【师】应用策略4能不能解决本题?答案是肯定的.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本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达到了解题示范课的效果.

教学建议及感悟

“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有些学生虽然课后也做了不少相关习题,但一遇上略有变化或稍有难度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解题能力显得薄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其中带教老师的解题示范存在欠缺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施行“授人以渔”式的教学已刻不容缓.

数学解题示范课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最能互动的课型,要使它变得优质,除了学生的因素外,愚以为教师还须做好如下四点:(1)课前:构思精到,程序合理;(2)课内:多点倾听,少点替代;(3)课后:及时检测,不忘反思;(4)策略:一题多解,回归通法.

总之,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轻视,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策略性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始终坚持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所发现的各种策略性知识,在教学中切不要直接告知,要慢慢渗透,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体验解题的快乐以及成功喜悦,使数学中的策略性知识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驾驭数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发展思维水平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朱月祥.立体几何的复习重点及经典例题析[J].中学数学(上),2014(9):p22-24.

线上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策略

建国以来,教育部历次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始终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著名学者krashen把外语学习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归纳为大剂量、可理解的信息输入。这里信息输入如听和阅读,信息输出如说和写,因此多听多读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掌握阅读策略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程度,促进英语学习。

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现实需求的。大学生都面临着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的题型共分为四个部分:听力理解(35%)、阅读理解(35%)、完型填空或改错(10%)、作文和翻译(20%)。各单项分的分值分布为:听力248.5分,阅读248.5分,完型填空或改错70分,作文和翻译142分。各单项分相加之和等于总分(710分)。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是分值比重最大的题型之一。与听力相比,阅读理解的的得分相对容易,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是应对四级考试的不二法宝,更是英语教学当中的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英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阅读策略,有目的、系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

一、阅读策略的含义

外语学习策略包括听、说、读、写的策略。本篇文章介绍的是大学英语阅读的策略,也就是阅读的技巧与方法。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

阅读是语篇与作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借助上下文、文章结构、构词法、及一些非语言知识(如:文化背景知识)等线索,运用逻辑推理和合理推断来理解阅读材料中某些词语、段落、甚至全文的意思,称为阅读策略。例如借助并使用上下文中的反义词和同义词来推测生词的词义,或根据语篇结构线索来粗略了解文章的大意等。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与其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上下文、语境等线索,通常可以将阅读策略分为六大类:逻辑关系线索;信息查询线索(查找);捕捉大意线索(浏览);背景知识线索;篇章结构线索以及释义线索。在这里笔者将着重讨论应用相对广泛的逻辑关系线索以及背景知识线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逻辑关系线索

逻辑关系线索是指文章上下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一级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对比、因果、让步、并列等关系。借助逻辑关系线索进行阅读时一种主要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读者猜测文中出现的生词的含义,进而有助于阅读理解的程度。

其一,读者可以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词和同义词猜测生词的含义。

例如:在讲授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修订版)第一单元UnitonewinstonChurchill-HisotherLife中,第11段(page4):

entrieswereanonymous,andsomeofthejudgesinsistedthatwinston'spicture-oneofhisfirstofChartwell-wastheworkofaprofessional,notanamateur,andshouldbedisqualified.(参赛作品都是匿名的,一些评委坚持认为温斯顿的画——有关查特维尔庄园的第一批化作中的一幅——是一位专业画家而不是amateur画家的作品,应该取消其参赛资格。)

通过professional可以推断出amateur与professional“专业的”意思相反,应该是“业余的、非专业的”的意思。

其二,读者可以利用生词的上下文中以及对其进行逻辑解释的部分来猜测其含义。

又如: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修订版)page3,para.9:

inpainting,Churchillhaddiscoveredacompanionwithwhomhewastowalkforthegreaterpartofhislife.(在绘画中,丘吉尔找到了一个将陪伴他走过大半生人生路程的companion。)

在词句中“companion”一词,学生可能不熟悉,但是“withwhom”这一宾语从句使我们知道“whom”指的是“companion”这一人;并且“whom”作为宾语,也就是指丘吉尔与“companion”这一对象,一起走过大半生的路程,因此可知“companion”意为“伴侣,伙伴”。

在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修订版)page151,para.2:

线上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产品;营销策略

一、吉博教育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第一,网络教学平台。吉博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提供专业的网络课程、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模拟测试、课程教师信息管理等综合性智能化管理。第二,课程录制。课程的录制采用了目前国际通用的scorm格式将课件ppt、音频、视频全部结合到一起,解决了一般上课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自考中高职衔接网络教学平台。中高职教育衔接平台主要为各高职院校设计合理的中高职衔接在线学习管理平台,提供专业的网络课程、实现学生在线学习、管理、统计等综合性智能化管理。第四,自考专本衔接网络教学平台。自考专本衔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开发是为专本衔接项目提供包括网络课程在内的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等解决方案,并支持考务、统计、信息管理等服务。(2)课程产品服务模式。第一,课程导师:主要负责所有会员课程信息服务,通过在线通信工具提供在线服务,当会员集中上课的时候,课程导师负责课堂组织和安排。第二,行业导师:聘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资深从业人员担任行业导师,通过网络一对一的方式主要负责精英会员的业务辅导和行业素质养成,同时在精英会员基地课程阶段随班提供学习指导。第三,班级辅导员:班级辅导员主要在会员基地课程阶段,为会员提供生活和后勤服务工作,解决会员的非学习问题。

二、吉博教育价格策略

(1)盈利模式。吉博教育公司将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核心,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运作,向多个周边领域进行业务拓展。主要盈利模式为B2C和B2B两种,主要营收来源包括培训学费、企业员工培训及招聘服务费等,此外,在品牌及网络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将可获得丰厚的广告收入。(2)定价策略实施。初期,我们将邀请一线互联网企业的业务骨干来作为我们的实战技能培训的老师。该类老师在我们这里上课,有利于提升目标用户对我们的教育服务的认可。在第一、二年,我们将采用先学后付费策略,该策略有利于提升用户对我们的教育服务的认可和接受。第一和第二年,采用收取1000块报名费,剩余学费在学员就业后付,并且为鼓励学生就业后与本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下一阶段招生形成口碑效应,学生就业到名企可减免其未支付学费。第三年后,待本公司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形成一定影响后,开始采用预付学费制。

三、吉博教育渠道策略

(1)建立咨询部的直接销售。在吉博教育公司中,目前没有明确设立教育咨询部,所以应建立自己专门的教育咨询部,由教育咨询师或由行政部中指定老师负责接待。这样不仅对整体团队建设比较好,而且对市场的长远服务会起到良好的作用。(2)建立与学校、社区良好关系。一方面,吉博教育公司和当地声誉较好的小学和中学建立友好关系,参与和赞助学校的有关活动,成为目标学校的课外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吉博教育公司和附近社区的居委会合作,了解小区内部信息,如小区的楼盘层次,住户年龄段的比例,目标客户数量等,最终把握目标客户的来源方向。(3)建立网络营销体系。网络在现代社会的运用之广泛,效果之明显,吉博教育公司虽然在目前也采用了网络营销的方式,但谈不上是积极的网络营销。一方面,对广大教育培训机构,搜索引擎营销架起了学员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正是教育培训机构最渴望获得的推广效果。另一方面,网站建设要把握相关技巧,如在网站首页,应该给出热门、推荐、精选的培训课程等简要信息;为了提升某些课程的报名情况,可以进行课程推荐;课程详细信息页内容要丰富翔实,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需要逐一列清;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为用户提供部分资料下载等。

四、吉博教育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吉博教育公司每年在3月和9月进行人员推广,不重视推广效果,只是单纯的模仿其它教育机构的推销方式,所以在每年的人员推广后,学生招生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吉博教育公司以后在进行人员推广时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进行招生宣传。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数学思想认识水平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核心是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要重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成为策略型学习者。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的生成,是一个知识、技能、方法等的建构优化和逐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以自身认知活动为认知对象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如果缺乏强烈学习动机的指向和调节,这一过程就难以持续展开。只有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内驱力,才能持续注重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炼,而依靠诱因学习的学生,则会忽视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因此,在培养策略型学习者时,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1.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些学生自认为不适合学习理科类课程,即使努力也学不好数学,自我效能感较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态度。教师应该多引导、多表扬、多鼓励,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绝不能轻言放弃。对于基础差、自卑感又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给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尽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当众指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逐步增强自我效能感。

1.2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成败

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接触,力求全面了解学生。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讨解决困难的对策,重新激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习的挑战。实践证明,教师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1.3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强化学生学习策略的意识,使他们勇于承担学习责任,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例如可以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更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会学习。要想将来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学生阐明,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人类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2―7个组块,通过采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学习策略,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增强记忆效果。

2.教给学生通用学习策略

常有许多学生将学习中的困难归因于缺乏能力,但实际上,真正原因可能在于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学习。以精加工策略为例,画线法是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稍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使用的线条非常单一,基本上只是对概念、公式等内容画线,画线的内容非常多,这样做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要谨慎使用画线,而且只画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画线法有必要与其他符号注释相结合等[1]。

3.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将数学学习思想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是一种效果很好又十分自然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得“思想”得到了“内容”的直接支持,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思想”也得到了及时应用。

3.1教学设计中体现数学思想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概念的引入、例题的设计和解答等背后隐藏着数学思想,但是学生很难发现和体会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隐藏的数学思想,将它们作为主线贯穿在教学设计中。

3.2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抽象和概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感悟到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

3.3点拨学生解题思路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可能不是相关知识的遗忘,而是解题的思想和方法没有形成。此时,教师可以要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搞清楚问题“卡”在哪里,然后进行相关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点拨,让学生自己用心体会。

3.4加强学生反思意识

学生要想掌握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更多的要依靠学生在反思中领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分析自己是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解决问题时应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和思想,应该吸取的教训有哪些,等等。

4.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教学实践表明,在加强学习策略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学习策略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研究发现,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2]。

4.1展示思考过程

教师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计划和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大声讲出来,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模仿教师所展示出来的思维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描述自己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尤其要仔细描述思维的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讲述者的思维过程,之后向描述者提出问题,使双方的思维更清晰。

4.2写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的内容包括:(1)主要和重要的内容有哪些;(2)列表比较易混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3)新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4)对未解决问题的思考;(5)对处理某件事的评价。

4.3做学习计划

做学习计划包括组织材料、估计所需的时间、完成一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活动的具体程序等。通过制订学习计划,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成为积极有效的自我定向的学习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的能力。

4.4自我评价

可以通过回答一系列关注思维过程的问题单和自我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当学生体会到不同情境下有相似的学习活动时,学习策略的迁移就发生了。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策略篇7

一、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所出现的新内容,给所出现的知识进行自我定义.良好的情境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1.情境需要反映现实中真实的情况;2.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3.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问题标准;4.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多样化(单个个体和群体都可以解决问题等).教学情境需要根据书本上真实的内容进行设定,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深入理解书本上的新内容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得出了常见的两种情境教学策略.

(一)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内容出发,创设独具生活和学生实际活动特色的情境,并且进行探究和讨论,让学生主

动地去探索和挖掘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现实问题情境和发展性问题情境策略是组成问题情境策略的两个条件.

现实问题情境策略主要是根据实际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例如,当学生学习陌生的知识时,如众数和中位数,教师可以给出许多数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如:某家鞋店主要是进行女鞋售卖,总共卖出三十双,尺码

(单位:厘米)

分别是22.5,24,25,24.5,23.5,22,每个尺码对应的鞋子数(单位:双)为2,11,4,7,5,1.问题:若你是这个店的老板,根据这些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比较关心什么事情?

学生的回答:可以根据出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讨论,这家老板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比较关心哪个尺码销售最多可以带来最大的经济利润.由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尺码为24厘米的鞋子销售的数量最多.从这可以看出,以前所讲的平均数无法真实地说明实际问题,需要引用新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的知识.通过贴近实际生

活问题的数学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最终带动学生的思维并对问题进行思考.

策略主要是指采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发展性问题情境策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了解到书本知识在现实中也是有用.

例如,在讲直角三角形时,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如图1所示,在北半球有一间房子,方向朝向正南方,如果窗台的高度为80厘米(用CD表示),房檐的高度为3米(用BD表示),若太阳在冬天时高度为最低,其中光线和地面的角度大小为32°,当在夏天时,太阳的高度最高,太阳的光线和地面的角度为76°,假设你现在是位建筑师,主要建造房子,现在该怎样建造房子,以保证夏天时光线不能够进入房子,而在冬天时光线可以进入到房子的内部?

该如何建造房子?这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和计算来完成,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就需要通过几何图形的方式来完成,这些都需要通过集体讨论来实现.

在RtaBC中,根据正切函数即可求得aB的长,设ae、BD交于点F,RtaBF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情境教学策略不是简简单单的单一策略,而是将多种策略进行融合而成.不同的教师其教学的内容不同,在选择教学策略也不相同,即使采用了同一个策略,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且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是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实践活动情境教学

根据书本上的实际内容来创设实践活动教学情境,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建立自我知识内部结构的框架,更好地形成自我学习的模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

二、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下面通过对于数学教材的“轴对称”来进一步阐述数学课上的情境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观察、折叠、剪纸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观念.

2.运用现实例子来讲解轴对称并掌握其基本含义,体会轴对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文化价值.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1)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照片或者影像.如古典的建筑外形、山水倒影、山东潍坊风筝艺人扎制风筝等方式来表现其对称性.

(2)学生讨论

从上面所示的情境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之相似的现象?(展现出现实中常出现的轴对称图形)

2.教师展示

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图片的数量,并且将学生讨论的照片进行收集.

3.分组讨论

上面展示的图形都有什么相似之处?若用轴对称图形来解释上面所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若将上面的图像沿着一条线进行对折,你会发现什么?

4.教师明晰

将某种图形按照某条直线进行对折,并且线的两边部分都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现象可以用轴对称图形来进行解释,那么,我们定义这条直线为对称轴.

5.应用与深化

问:怎样自行建立轴对称图形?

通过进行班级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方案的讨论.班级小组进行各自方案的交流.全班讨论该如何自我制作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并且说明理由,最终相互交流经验.

6.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滴墨水在纸上形成墨迹图案.

教师通过甄选将所需要的图案标记出来,最终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来观看,并且在自己的图案上标上自己的“名字”.

教师将带有墨迹的图案进行比较,观察墨迹连在了一起和不连在一起的图案的现象,再根据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介绍“轴对称”概念.

7.随堂练习(略)

三、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讲述给学生听,可以运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拓展”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内部结构的构建和运用,理解基本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策略

《电子线路》是电子电工专业中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主干专业理论课程,其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课程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其理论颇具抽象性,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开展《电子线路》教学,不仅影响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也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电子线路》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不少体会,在此作一阐述,以求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策略

创设情景策略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达到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是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让学生在类似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的教学策略。

《电子线路》课中有丰富的资源可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这一节的教学中,课前,我自制了简易的“举重比赛成绩判定”器,上课时先演示给学生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个电路的功能自己设计出电路。同时还提出了三人表决电路、交通灯控制电路和双联开关控制电路等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三个课

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进行电路设计,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地完成。

二、化整为零策略

化整为零策略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先提出整体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整体任务分解为各个局部的子任务,然后自主地发现完成各子任务所需的相应知识技能,并通过自主思考或小组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整体任务得以完成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职高学生理解问题的局限性和背景知识的不完全性,学习任务分解困难,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协作者和指导者,且随时、随机进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成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例如:在“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教学中,我把这节内容的教学分解成以下几个子任务:①电路的组成,包括各元器件的连接和作用。②电路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能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如静态工作点的稳定过程,也就是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又加上第一子任务的结果,从电网电压变化和负载变化这两方面分析,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分析其稳定过程。③输出电压可调范围的计算。可以根据分压原理来推导,在完成这个计算时有了前面静态工作点的近似计算的基础,学生完成就相对轻松多了。④故障分析与检修。这一任务必须在完成以上几个子任务后才能完成,以上几个子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就很好地完成。因为知道元件的作用,会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那么,哪个元件出现问题,会出现什么现象,应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不断完成子任务的学习来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而子任务的学习难度相对小一些,这样就可以化解学习困难的矛盾。

三、梯度深入策略

梯度深入策略就是在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使知识的重点、难点逐渐地自然地深入并成功过渡、迁移给学生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逐步引导,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让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技能一旦获得,便可以在更多的学习中进行自我调节。当然,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重在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

例如: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推论“虚短”、“虚断”在这里是怎样体现的?使学生很自然地得到了“虚地”和i1=if这两个结论。②电路的Vi和Vo分别等于多少?(分别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再根据放大倍数的定义,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就可以推导出来了。③公式中的“―”表示什么意思?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这样,学生能沿着这三个阶梯很方便地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其实《电子线路》这门学科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用这种教学方法,且效果很好。特别在复习课中教师更应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探索,通过知识的应用,收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的双重功效。只要阶梯设计得好,可以大大地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当今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合作,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使他们的思维、表达、实践和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程教学模式由经验归纳型向全面整合型发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采取多种优化策略进行教学。

一、探索合作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演绎推理、动手操作、讨论答辩等多种形式或途径对探究课题做出推导或验证,得出初步结论或一般规律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注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愿组合,自愿分工,自愿采用讨论方式和汇报方式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思维才华,将所学知识内化,把学习过程变为一个认知深化过程,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自我调控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例1:在学完了直线的方程和位置关系后提出了下列探究性问题:已知a(-1,2)和B(3,4),直线l:ax+y+2=0与线段aB相交(不包括端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首先进行分组,将全班分成6―8个组,要求能够互相讨论,各层次搭配合理。在讨论之前自己先思考几分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活跃,出现问题后主动询问教师,教师进行点拔引导。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通过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下面的解法:

(1)直线aB与l的交点,点的横坐标x满足:-1<x<3。

(2)直线aB与l的交点p分aB成的比为λ,其中λ满足:λ>0,用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求分点p坐标,将p点坐标代入直线l的方程,解出λ,代入λ>0。

(3)直线l是过定点p(0,-2)的直线,且Kpa=-4,KpB=2,

直线l的斜率K=-a满足-a<-4或-a>2,即a>4或a<-2。

(4)直线l与线段aB相交,则点a,B在直线l的异侧。

(-a+2+2)(3a+4+2)<0

二、突出学生主体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解决”来学数学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也是一个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在教授如何对指数较大的幂进行运算时,我提出以下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2:把一张报纸对折30次,这叠报纸大概有多厚?学生们估计百度至多不会超过几米。老师却说可能比我们这幢教学楼高。于是师生一起探究。

解析:设一张纸厚为0.1毫米,

则对折30次后的厚度为h=0.1×230(毫米)。

取对数得1gh=1g0.1+301g2≈-1+30×0.3010,

h≈108毫米=105米>8848米,

由此可知,这样对折的结果,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错觉是由直觉思维造成的,但事实胜于雄辩!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两边取对数的方法及其重要性,使学生感觉到很多数学现象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三、运用数学思想策略

数学思想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一般的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果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前者向后者转化,那么,往往能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

例3:已知两复数集分别在m={Z|Z=t+(4-t2)l},n=[Z|Z=2cosθ+(λ+3sinθ)l],其中字母t、θ、λ均代表实数,且m∩n≠φ,求λ的取值范围。

解析:已知在复平面上,点集m、n分别表示抛物线g(x)=4-x2和椭圆x=2cosθy=λ+3sinθ(θ为参数),m∩n≠φ,抛物线与椭圆有公共点,λ+3sinθ=4-(2cosθ)2有解(θ为未知数),λ=4sin2θ-3sinθ有解,λ在函数4sin2θ-3sinθ的值域内,λ∈-■,7

评析:(1)本题表面上看是代数中的复数问题,但通过复平面就转化为几何中两条二次曲线有公共点的问题;(2)本题如对方程4sin2θ-3sinθ-λ=0有解等价转化为二次方程,4x2-3x2-λ=0在[-1,1]内至少有一根的条件,会很麻烦。

【参考文献】

[1]杜彦武.数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8,(04).

[2]林振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点滴谈[J].福建论坛.2007,(05).

[3]欧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益――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01).

[4]张淑梅.实物奖励真有效吗?[J].山东教育.2005,(25).

[5]朱云霞.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线上教学策略篇10

随着国际教育视野的拓展和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引进思维导图来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小学生普遍缺乏整理知识的能力,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通常模仿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即使是这样,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模仿绘制思维导图,nLp模仿策略被引人到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教学现状

调查发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教学的效率很低,通过问卷,调查了202名小学生,39.60%很好地掌握手绘思维导图的方法,56.40%的学生对手绘思维导图掌握情况一般,4.00%的学生不会手绘思维导图;7.4%的学生觉得思维导图非常难绘画,只有36.1%的学生认为画思维导图很容易,56.4%的学生认为画思维导图不是很简单。很明显,这是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课堂交流没有效果,教与学严重分离所致,这样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无效的。

二、nLp模仿策略和思维导图有效结合的价值

nLp的全称neuro-Linguisticpm-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nLp模仿策略强调运用多感官进行教学,这与思维导图的教学原理不谋而合。npL是一n有效的模仿策略,因此,教师可以使用nLp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效率。nLp模仿策略的环节是一点、二面、三线。nLp模仿策略应用于思维导图教学中的“一点”是指:定位点在指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和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结构进行的分类;“二面”是指:第一指目标设定面,指的是学生要进行模仿的教师绘画的思维导图,第二是指目标标准面,是学生经过模仿之后得到的思维导图的评价标准;“三线”是指:达成线是学生通过知觉感知怎么绘画思维导图、证据线,是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绘画思维导图、修正线是指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没有达到标准时需要怎样进行修改。

三、基于nLp模仿策略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案例

以三年级数学课程《年、月、日》为案例,其主题问题设计为,关于月的知识,关于年的知识,关于日的知识。

(一)找准定位点

“年、月、日”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就是“年、月、日”,主干是年、月、日,月的分支是大月和小月,年的分支是口诀、平年、闰年,日的分支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

(二)明确目标设定面和目标标准面

nLp模仿策略中的“二面”指目标设定面和目标标准面,这里的目标设定面指的是学生能够画出的理想状态的思维导图,一般是学生要模仿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是软件或手绘的思维导图。

1.目标设定面:制定的相对完美的思维导图

在这一部分教师展示制作的标准的思维导图,供学生学习模仿。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教师需要展示相对完美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认同教师所画的思维导图,并理解思维导图展现的知识框架可以运用到他们的思维导图中。

2.目标标准面:确定思维导图评价标准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评价方式:评价的题型分为题目、答案、评分标准,例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回答问题。根据表的思维导图评价框架来进行数学评价。

3.规定达成线,明确证据线,接近修正线

这部分是“二面”的拓展和延伸,达成线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的思维导图来学习怎么画思维导图的一个过程。证据线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整理知识结构,并设计思维导图的一个过程。修正线是学生制作完思维导图之后,根据思维导图标准来修改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

(1)规定达成线

学生通过视听说,模仿教师的思维导图,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在思维导图教学时常常因为预定的学习目标太高而无法达到,学生没有无法达到完美的目标,会有挫败感。在这一部分教师设计让学生去模仿的思维导图不要太复杂,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绘画能力和知识水平。

(2)明确证据线

教师详细讲解怎样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主干和分支是如何设计的。学生深刻理解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之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去绘制思维导图。nLp模仿策略强调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即教师用感知觉语言和描述性的语言将抽象的知识情景化,学生被带进一种形象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去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主动去模仿思维导图。

(3)接近修正线

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学生没达到思维导图的标准该怎么办。nLp模仿策略中一个假设认为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nLp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绘画的思维导图和其他人绘画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绘画的思维导图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既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又让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