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广场设计方案十篇城市广场设计方案十篇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29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休闲人性生态文化金花茶主题

一、项目概况:

规划用地基本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中心地段,现状由一座山体和防城区汽车总站构成,略呈扇形。山于用地的北面,汽车总站位于用地的南面,规划的广场即位于汽车总站的位置,从空间格局上看,用地资源条件十分丰富。广场用地长约二百米左右、宽为二百三十米左右,总面积约为四万一千平米左右;基地东北面为高差约二十米左右、面积约为一万四千平米左右的圆形山体,山体上长满茂密的树木植被,山顶为防城区革命烈士陵园;基地北面为城市商业地带,西南面与东南面为防邕大道和防钦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东面与西面为城市居住区。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空间开阔,人流密集,商业氛围浓厚。

二、设计目标:

防城区休闲广场方案,广场的主要功能是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休闲广场,以防城港市闻名中外珍贵的金花茶作为广场主题,同时也可以兼具防城港市每年举行金茶花节日盛会分会场广场舞台或日常广场汇演的使命。

三、方案构思:

依据项目基地的现状地形地貌空间与防城港市防城区休闲广场的主体功能和金花茶文化主题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金花茶花色金黄,花蕊橙红色,形似椭圆,与广场基地空间形状成椭圆形非常吻合,东北面的山体形状也为椭圆形状与广场形状相互呼应,犹如防城区市中心两朵盛开的金花茶理念浮现,构成广场椭圆形放射状的现代广场构图机理。

四、设计理念:

防城区休闲广场由:a、中轴线景观B、金花茶文化主题C、主题广场标志性景观D、商业与服务配套e、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瑶族文化)、山脉高原文化等即地方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相互结合。

中轴线景观是广场设计结构的原则,以北面坡势高的山顶中心烈士纪念园与中心金花茶图案旱喷集散广场形成主轴线视觉景观,中心旱喷集散广场与主题雕塑形成次轴线视觉景观。长满郁郁葱葱的林木的山体延伸了防城区休闲广场金花茶主题的景观背景空间,休闲广场同时也丰富了绿色山体及山顶纪念景观的前景空间。金花茶文化主题主要表现在整个广场从平面构图、立体构架、雕塑小品等的三维视觉空间景观都是由金花茶自然形体概念抽象而生成。主题广场标志性景观为布置在垂直广场主轴线的次轴线入口处的喷泉主体雕塑,它是代表防城区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广场的灵魂物。商业与服务配套主要是以改造广场东北面的原有商业建筑和新建商铺、公厕等配套服务的特色构筑物。红色文化主要集中在山顶烈士陵园区域。海洋文化主要体现在喷泉、沙石铺装、小品构筑物、曲线的广场纹理。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瑶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应用在广场雕塑、小品、花池、灯柱、座凳、铺装等装饰图案的特色设计。山脉高原文化是对广场与背景山体的高差巧妙处理运用。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人文,自然与人工有机结合成一体。

五、功能分区:

防城区休闲广场根据其基本功能由椭圆形中心广场成对称布局共布置划分了十个主要功能区:一、中心旱喷集散广场区(广场正中心):可满足大型集会需求,并设置有旱喷泉,二、舞台表演区(广场正北面):供节假日表演节目使用,三、主题雕塑水景区(广场正东面):以大型主题雕塑为中心,结合水景布置,形成广场和民俗商业街的焦点,四、文化长廊区(广场正南面主入口两边):可展示防城区的金花茶文化、海文化、大板瑶文化、山地文化、历史文化、古迹文化等等,使人们更直观的了解防城,五、民俗文化商业区(广场东北面):利用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出售民俗产品、当地特产等,六、休闲健身树阵广场区(广场东面、西面):可满足老年人健身、下棋等娱乐活动需求,七、儿童娱乐区(广场西南面):设有供儿童玩耍的游戏器械及沙池等,八、阳光生态草坪区(舞台表演区正东面、西面):可满足市民休闲、聚会、娱乐等需求,九、停车区(广场西南面、东北面):分为非机动的小型停车区和机动停车区来完善配套服务,十、烈士纪念园区(舞台表演区正北面):主要是对山顶和山体环道的铺装与休憩小平台进行局部增设或改造设计。

该方案以向心椭圆形构图为主,很好的顺应了地形特点,构图圆满、大气,使功能分区明确。硬质铺地与绿化相互穿插设置,每个区具备特定的功能,可满足市民多样的选择。广场文化的外在表达主要是通过地面铺装雕刻文化图案、浮雕文化墙、文化长廊(景观金茶花构架)、雕塑等手法来体现。

六、植物配置

根据防城区休闲广场整体对称布局和不同功能分区来进行丰富多样的乔、灌、草等花木植被相结合的植物配置,点线面组合搭配,绿化配植乡土化,多用地方树种,多用变色叶树种。中心广场区种植高大稀疏通透、整齐划一的成对称布置阵列式乔木,休闲树阵和迎宾区种植具有整体环境氛围和季相色彩变化的植物,对山体绿化锦上添辉,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并充分利用人工灯光、雾气等创造出特殊效果。使广场休闲、开阔、简洁,现代、人性、文化、生态、自然等特性更充分优美的展现出来。

七、结束语

防城港市防城区休闲广场作为现代化的市中心城市广场,将会塑造防城区的城市形象标志、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一个休闲型、标志型、生态型、文化型和整体型的独具魅力的市民广场。

参考文献:

1.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城市广场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刘蔓编著.《景观艺术设计》.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北方;城市广场;地域性;人性化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担负着无可替代的多重功能。它除了具有供市民有散步、锻炼、休闲娱乐的空间,更让生活在钢筋水泥冰冷建筑中的城市居民,不再感觉居住环境的拥挤和工作繁忙的压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我国北方的城市绿地中,城市广场是其中的一大特色,因此,通过对北方多个城市广场的实地调查及其总体设计的深刻研究,针对当前北方城市广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可以对当前国内北方城市广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建议性作用。

1新时期赋予城市广场的意义

1.1改善或重塑城市景观形象

城市广场素来有“城市客厅”的美誉。因为城市广场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根据其自身主题不同可以设计出风格各异的形式,是最能体现城市文明的开放型空间。例如:上海的人民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都是设计较为成功的作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会客空间,将自己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各方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1.2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交往和户外休闲场所的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质量。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开始向往在景色优美的户外环境中进行轻松、自由自在的活动和交流,借以消除压抑、不快情绪和精神疾患。城市广场作为绿化空间的节点,无疑是使人们对绿化、开放空间需求的思想成为现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建设城市广场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1.3带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

现代城市中,由于城市广场建设引发、出现的“广场文化”和“广场经济”,对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和提高商业零售机会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吸引了众多人流。例如:大连的胜利广场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其位于大连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为周围的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综合。

2北方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2.1北方城市广场地域性特色不鲜明

在城市面貌日渐趋同,可识别性逐渐尚失的今天,城市广场对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域面貌的展示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地域性特色的形成源于地方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等元素的异同。城市广场的设计通过设计元素将地域要素充分的表达,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然而目前,我国北方城市广场的建设只注重表面形式,盲目的照抄照搬,形式雷同,毫无新意,几乎脱离地域文化,对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深刻,使得城市广场失去了应有的内涵,只停留在表面的构图上。例如:沈阳的中山广场除了主体雕塑以外,剩余全部是硬质铺装,设计中完全可以结合沈阳的市树或者市花综合考虑,作为沈阳地域的特征。

2.2北方城市广场刻于追求图案化

通过北方对多地区城市广场的调查分析,发现多处城市广场的建设只是面子工程,刻于追求平面构图的图案化趋势,例如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大型的模纹、大型的组合喷泉等等,以此来表达广场的气势,脱离了合理化创造绿色生态环境的原则,而且这种趋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使城市广场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功能。例如:大连的星海广场,为了保证构图的图案美,主路两侧几乎没有乔木,地面铺装采用色彩艳丽的大理石,游人在夏天游览时地面反光刺眼、炎热难耐,不敢在里停留。

2.3北方城市广场缺乏“人性化”设计

自从1974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无障碍设计的新主张。园林的“人性化”设计就又赋予了深一层的含义。所谓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是指在广场设计中考虑普通人群的需求,更主要考虑的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因为,他们也要求充分、平等的融入到社会活动中去。但是,现在北方的城市广场建设往往忽略了人的需求,许多广场打着生态广场的牌子,修建了大面积地毯式的草地,忽略了人的活动空间、活动设施,配套设施普遍缺乏,就更别提针对于弱势群体的无障碍性设计了,使得部分北方城市广场成了名符其实的样子货,令人索然。

2.4北方城市广场设计细部处理不够详尽

具体的表现在地界面和园林小品的细致深入,例如:圆凳的隔凉处理、垃圾桶的摆放间距、小品的背景搭配、地面铺装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等,致使广场缺乏亲切感,失去了特色。

3北方城市广场的改进措施

3.1明确城市广场建设的责权归属,突出地域特色

目前,有的人士认为城市广场设计存在的不合理性,主要是设计师的问题,成然设计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更要明确的是政府的指导性意见也影响着城市广场的设计,并起着主导作用。所以,问题的真正解决还应该从政府部门的导向入手,转变错误观念,从本地地情、民情出发。设计师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之前应理清当地历史文脉的主流,提炼出其精髓和特征,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且不可以只看表面现象、断章取义。这样双线并行,最终控制和引导城市广场体系的设计与创新,向好的方向发展。

3.2强化北方城市广场的“人性化”原则

3.2.1适宜的组成要素规模与尺度。人民群众是城市环境感受与需求的主体,城市广场设计的好与坏,不在于该广场面积的大小,而在于能否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能否吸引居民前往。设计时要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设定适宜的组成要素规模与尺度,例如:在广场中花坛与花坛群的面积,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1/3,最小也不能小于1/15,花坛面积过大给人空间局促感,花坛面积过小,失去了装饰的意义,图案精美的花坛面积可以小一些,反之图案简洁大方的,面积可以大一些。

3.2.2园林无障碍环境的创建。城市广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普通人群的需要,更要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弱势人群行动的方便,使他们能够充分、平等的融入到园林空间里。例如:在城市广场的各主要出入口,要结合地形设计盲道、缓坡道等无障碍空间,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上升广场或下沉广场设有防滑坡道,确保轮椅的驶入,另外还可以考虑借用声、光等引导、全方位的考虑。

3.2.3完善北方城市广场的细部处理。好的城市广场应该给居民提供舒适、安逸的空间环境,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忘却工作的烦恼,尽情的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细部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对城市广场舒适度评价的高低,例如:直接关系到居民使用的健身设施、游戏设施、休息设施的设计与摆放,应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做好遮阴的处理。这样即使是夏日炎炎的夏天,也能让居民正常使用,而不必等到清晨或傍晚。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一颗“明珠”,是一个城市的体现。作为设计人员,无论是从事广场设计,还是其他类型的绿地设计,都应查找其绿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避免再次出现。设计前应充分调研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做好与当地居民的沟通,根据使用者所需,才能建造成具有地域特色、合理的城市绿地。

参考文献

1朱捷,黄明顺.此时.此地.此景——城市广场特色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06(5)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3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是:通过开展雕塑创作营活动,促进城市雕塑建设的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人文内涵的城市雕塑精品,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景观艺术水平,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彰显新时期城市形象魅力,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体目标是:年底,根据城市雕塑专项规划,在城区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尺度适宜、造型优美、艺术品味较高的雕塑精品;各县区至少建成一处主题突出、展现地方风貌特色、具有标志性的城市主题雕塑或雕塑群。明确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管理部门的职责,提高雕塑决策水平,建设成熟、开放的雕塑市场和创作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雕塑创作营准备阶段

年月底前,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完成市雕塑专项规划。

年月底前完成前期策划,成立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制定整体工作方案。

年月底前由委员会向国内外广泛征集公共艺术设计方案。

年月底前由委员会组织对征集的作品方案进行评审。

(二)雕塑创作营创作阶段

年—月,选定加工制作单位,落实雕塑创作营场地,材料进场加工。

年月底前,举行雕塑创作营开营仪式,部分雕塑作品进行现场创作加工。

(三)雕塑创作营成果阶段

年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雕塑创作营作品评比,结合市民投票评选与专家评审结果,评出获奖作品,选择作品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的最佳场地。

年月起,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各有关区、有关单位组织承建方启动雕塑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按时完成规划,及时启动雕塑营

要以市民广场、大境门广场为载体开展雕塑营活动,注重雕塑创作营活动的内容和质量。将雕塑营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按照雕塑建设二到三年的周期,争取每个周期培育、建成一批精品。邀请国内外知名雕塑大师共同参与雕塑创作、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全社会对城市雕塑的认识,推动城市雕塑建设。组织雕塑创作营活动,要精心策划创作主题,广泛征集雕塑设计方案,组织专家、公众进行方案评选。确保打造一批高品质的雕塑精品。

(二)提供宽松环境,提升雕塑质量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要尊重艺术,充分调动和发挥雕塑家、雕塑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雕塑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宁缺勿滥。对已建成有碍观瞻的雕塑根据雕塑专项规划进行全面整治,构建成体系、多层次、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景观系统。

(三)选择关键地段,打造精品雕塑

针对城市的特点和风格,选择中心区、城市出入口、广场、公园绿地、清水河、洋河沿岸等重要节点,并结合商业、文化、体育等大型公共建筑,居民住宅区集中区域集中设计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雕塑精品项目,精心谋划建设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加快打造城市主题雕塑和标志性雕塑群。

(四)加强县区联动,提升城市品位

各县区要根据省住建厅【】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城市雕塑创作营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此项活动,组成专门机构,落实好雕塑创作营活动,积极推进城市雕塑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管理机构及责任分工

成立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树森担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甄桂星任副主任,市规划、财政、住建、园林、区管委会主管领导和公司、公司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规划、园林、住建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城市雕塑规划设计方案审查、艺术把关和建设指导等工作。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4

为了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建设系统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经研究,现就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管理中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城市规划方面

(一)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

1、加快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20*年6月30日前,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等城市完成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中。其他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防震减灾篇章,对城市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科学指导城区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的防震减灾工作和避震疏散、地震次生灾害防御等工作。

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进行分析,对城市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估,对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进行控制,对避险场所的面积、容量、分布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做出具体规划和要求,并提出避震疏散、预防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医疗救护、物资供应、防震减灾管理等方面的相应措施,使城市建设满足防震减灾要求,使城市防震减灾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审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有城市防震减灾篇章,作为强制性内容审查。在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中,涉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总量等相关指标的规划要求,作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实施,作为工程规划许可的必具的规划条件。

(二)开展避难场所备案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避难场所指在预警信息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躲避灾难、临时生活和暂时避险的场所。一般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地上,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体育运动场等;设有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应急救助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20*年6月30日前,各市完成避难场所登记工作。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记录各避难场所的面积、容积、位置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情况,报我厅统一编号登记,并按照我厅的总体部署,在避难场所统一公布挂牌。

2、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12月31日前,有关城市完成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经费应分年度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有关城市应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要求,加快避难场所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勘察设计方面

(一)实施抗震设计新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于20*年7月新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各市要认真做好新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加强组织学习和宣传培训,同时,要做到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监管到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鉴于南宁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勘察设计单位对上述城市的工程建设,以及全区各地学校、医院、幼儿园、儿童和老年人福利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广播、电视、电影、通信等公共建筑,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均宜按当地抗震设防标准提高1个烈度进行勘察设计。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提高1度设防建筑的区域和范围。

(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性能。研究、引进各地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包括农村建筑抗震实用新技术),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结合建筑节能及墙体材料革新政策,限制或禁止使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梯、悬浮楼梯,限制砖混、砖木建筑的使用范围。

(四)从严审查勘察设计文件。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和《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的规定,我厅将继续抓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专项审查(以下简称“超限专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超限专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其中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分别由具有高层建筑设计经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承担。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必须由具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资质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承担。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中,必须切实加强监管。

三、施工方面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管理,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定,强化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落实好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大型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施工许可要严格把关。继续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管理,在施工许可之前,对工程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内容严格把关,凡不符合国家抗震标准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三)加快对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工作。加快推进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特别是学校、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广电、通信、住宅小区等人群聚集的重要建筑,要在当地政府组织下,评估结构安全影响程度,并划分为基本安全、危险和需要进一步鉴定三类。基本安全的可继续使用,但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否则,要采取措施进行抗震加固;危险建筑要设立警示标志,不得使用,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排险加固或拆除重建。

四、城市基础设施方面

(一)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0*年12月31日前,各地市政公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完成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初稿。各地要严格执行《20*年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桂防震发[20*]1号),各单位在20*年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如有必要,可制定新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城市园林和景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地要有计划地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和道路、桥梁涵洞的受损情况,对损坏的设施要立即进行抢险、抢修。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市政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报告,力争尽快消除,确保使用安全。城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要加强景区防震减灾的安全管理。

五、村镇民居方面

(一)抓紧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并抓紧村镇规划编制,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火灾、水灾)等内容,将防震减灾纳入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村镇建设规划选址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塌陷、滑坡、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易发生灾害地段。

(二)加强村镇民居规划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服务。一要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加强对村镇民居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抗震减灾的政策、标准、规范落到实处。二要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编制单易懂、经济实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民居抗震建设图集,包括抗震设计、施工、鉴定手册,引导农民纠正不良的建房习惯。培训农村工匠,完善民居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使村镇抗震工作走上正轨,逐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

(三)稳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一是加强生命线工程和避难场所建设,提高村镇一级的防震减灾设施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注意坚持“五个结合”,即预防为主与救助相结合、重点防御为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固改造为主与拆除重建相结合、农民投入为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提高抗震性能为主与改善村容村貌相结合;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我区农村民居到2020年能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

六、其他工作

(一)办事机构

1、自治区建设厅统一对全区工程性防御措施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包括抗震规划、抗震标准、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民居抗震等),统筹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工作,提高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性能。位于抗震设防区内的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相关工作。

2、建立健全市政防震减灾管理机构。加强市政公用行业防震减灾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行业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有关建议并出台政策法规性文件。

3、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完善县建设局――乡镇建管站――村庄建设助理员(建筑工匠)的村镇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建房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

(二)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1、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警醒和启示,广泛开展震时自救和震后互救的培训教育。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观,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抵御自然灾害的心里承受力。

2、多渠道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免费发放资料画册、举办抗震建造技能培训班和组织专家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我厅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地震应急预案》(桂建办[20*]34号),请各单位按照我厅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我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5

城市品牌是指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或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并具有典型意义的特质。例如,提到杭州,人们会想到“西湖”,提到苏州,人们必然会想到“苏州园林”。那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西湖”和“苏州园林”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杭州和苏州这两座城市的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品牌意识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无处不体现着“品牌的力量”。同样,作为城市的品牌,它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特殊识别效应,是城市竞争优势的体现。在强调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无疑是它最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激发市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社会公众的凝聚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城市经营者与管理者应强化品牌意识,充分挖掘城市自身资源,并结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有效的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也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各类重大社会活动或重要建设项目来宣传和展示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既是过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它对于提升城市魅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行政中心的城市角色

在古代历史文献中,“行政”一词意为“行其政令”、“行其政事”。在现代社会,行政中心通常指政府对社会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场所,是整个城市政治生活的核心。

行政中心往往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共建筑,它不仅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功能需求,同时,它也肩负着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重要意义。行政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居于城市的重要位置,是城市空间形态的核心。因此,无论从实际的行政管理职能还是其建筑形象的角度,行政中心的重要性对于城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1“城市名片”

行政中心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通常会成为城市政治经济生活的主导。它不仅反映了行政部门的公众形象,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形象及凝聚力的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媒介”,在其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展现城市的区域文化和精神特征。

2.2公众参与性

当代行政中心通常是集行政、文化、市民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它应体现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强调公众的参与性,使政府与公众能够“和谐互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中心建设中,经常存在着一种趋势,那就是盲目追求空间的气派与尺度的震撼,而忽视了真正的公众参与性。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无形之中弱化了政府机关的“亲和力”,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潍坊市寒亭区行政中心项目概况

3.1潍坊城市文化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集散地。

“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是国际上知名的风筝城市。在23年连续举办国际风筝会的过程中,潍坊先后被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和拥有67个成员国的国际风筝联合会(iKU)总部所在地。近年来,潍坊市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风筝之都”这一城市品牌对于潍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潍坊作为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潍坊市建设了一系列的风筝博物馆和风筝文化公园,同时,在市区重要景观道路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风筝文化这一城市主题。

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的木版年画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是中国民间著名画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文化热”的兴起,杨家埠木板年画也重新受到市场的青睐,并逐步成为潍坊市的核心文化之一。

3.2基地概况

潍坊市寒亭区行政中心建设用地位于富亭街以北,东邻幸福路,西靠友谊路,北面为城市居住区。整个基地地势平坦,南北进深300m,东西长约615m。建筑主体由行政办公、市民服务、会议及后勤服务四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46000m2,其中地上43000m2,地下约3000m2。

4规划构思

4.1设计理念

考虑到寒亭区行政中心对于潍坊市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充分体现潍坊市的风筝文化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特征,塑造出全新的“世界风筝之都”的城市形象。

同时,本方案也希望通过城市特色广场和主题公园的建设,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城市公共生活中来,这样既能体现出当代行政中心的开放性与亲和力,也能为城市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总体布局

本方案在总体布局上以抽象的“风筝”为空间形态设计意向,既创造了丰富的室外空间环境,也充分体现了潍坊的城市文化特征。

一个中心——为了体现出行政中心的重要性,本方案将建筑主体置于基地中央,并采用严整的对称式形态,凸显了其在城市空间中的核心地位。南面的行政广场为市民集会、举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两条轴线——东西、南北两条景观轴线形成了对整个地块的领域控制。南北景观轴既是办公人员进入行政中心的“桥梁”,也再现了行政办公建筑强烈的“礼制”秩序。

五个区域——本方案结合东西向的景观轴线,在其两端分别设置了风筝文化广场和年画文化广场。考虑到整个场地建设的土方平衡,在两个主题广场北面分别堆土形成了两个自然生态绿地。这样既体现了城市文化主题,也强调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参与性。

4.3交通组织

本方案在交通组织上采取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行人通过中心行政广场和大台阶到达建筑主体,机动车则由广场东、西两侧的道路到达行政中心主入口和北面后勤广场。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人、车流线的交叉干扰,使整个行政中心区域交通流畅便捷。同时,主体建筑周边的交通环道也保证了主楼各方向的可达性和相对独立性。

4.4景观环境

本方案在景观环境设计上力求最大程度的体现市民的参与性与开放性。东西向的景观轴线以水面为主,并在水面两侧设计了木质的亲水平台,在水面中央也考虑设置了一系列以风筝为主题的雕塑群。

几个广场区域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广场同时结合绿化、树木、大型广场灯的设计,形成了丰富而又典雅的外观。另外,本方案结合杨家埠木版年画特征,在众多主题广场的不同区域,还专门设置了硬质铺地浮雕,这样既创造了丰富室外空间效果,也体现了潍坊市的历史文化精神。

5建筑单体

5.1平面布局

寒亭区行政中心建筑主体为12层,两侧辅楼为3层。市民中心置于东侧辅楼,这样既可以为市民办理各类证件提供便捷的服务,也能避免大量公众人流对主体行政办公空间的影响。考虑到今后使用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西侧的会议中心设计了不同规模的会议空间,并可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进行不同方式的重新组合。

后勤服务中心由公共餐厅和领导接待包间两部分组成,在设计中将其置于主楼北面,并通过玻璃连廊与主体建筑在不同楼层进行有机的联系,使办公人员能够便捷的到达各自就餐区域。

主要办公人员经由大台阶到达二层的入口门厅后,可以通过各自独立的电梯厅到达不同楼层,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影响。

5.2内部空间

本方案在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办公场所应具有的舒适性与高效性特征,整个功能空间围绕内部绿化中庭展开,并每隔一层设置了“绿化空中天桥”,这样既可以大大丰富共享中庭的空间效果,也为办公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交流场所。

5.3建筑形态

寒亭区行政中心在建筑形象上简洁、大气,四组建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力求做到既能包容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体现行政办公建筑的稳重与庄严。在立面比例关系上,采取传统的三段式格局,底部两层基座为厚重、坚实的花岗岩,同时结合造型设计了阵列的“版画浮雕墙”,也从一定意义上强化了潍坊的版画文化。

建筑主体以竖向线条为主,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行政办公建筑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特征,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气息。

6结语

一个城市的行政中心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较大的体量常常对该城市的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讲,行政中心建筑不仅代表了政府的公众形象,而且也是城市对外展示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应成为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马翔.中小城市行政中心的评判与反思.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2.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道路职能;综合整治;广济路;公交站台路面

0引言

建成区道路受各项条件制约,道路职能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是维系沿线商业、旅游景观职能的纽带。道路多职能的特点必然要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从多角着眼,对各项职能的诉求进行调查、梳理、分类,最终将解决方案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措施中去。

1项目概述

1.1改造背景

广济路作为市区新增的南北向主干道,南连苏州东西向中轴线―干将路,北接苏州内环快速路―北环路。紧靠苏州三大商圈之一―石路商圈,沟通了苏州古城保护区与平江新城乃至相城区,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城市职能。随着石路商圈进一步西扩,轨道交通2号线的竣工,广济路必将成为一条兼具生活性与交通的城市道路。有必要提升广济路的主干道交通功能和商业服务、旅游服务职能,更好的为沿线地块出行服务。

1.2改造范围

广济路改造工程全长2.8km,道路宽32~58.5m。依次穿越山塘景区,石路中心商业区,现状沿线用地主要为住宅、军事和商业用地为主,道路两侧分布医院、旅游景区、菜场、多家大型商场、办公和大型超市,在承担交通主干道功能的同时承担着大量商业、旅游的集散功能。

2改造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广济路改造前道路断面为均为一块板双向四车道断面,与道路功能不匹配

由于广济路主干道交通功能与两侧用地商业功能相重合,区域通功能与两侧商业集散基础功能相冲突。南段现状人行道较宽,成为沿街店铺的停车场,人行道被占用。机非通过隔离栏分隔,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不匹配。

2.2公交停靠站布局和形式不能满足道路功能需要

改造前,公交站台均为路侧式。站台长度短,候车区宽度小。全线设置公交站点四对,均为非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进出站台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严重,公交车进出站困难。公交站点的平均间距约600米,公交站点距离轨交2号线站台的换乘距离较长。

2.3老路路面使用年限长,病害多

广济路自2002年改造使用至今约10年。修建段落长,厚度不一致。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三医院站、石路站、广济南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轨道施工的要求,道路实行改道通行,路面结构均为临时性结构。除轨道站点施工段落外,广济路沿线路面主要呈现出横向贯穿裂缝;局部路面因基层强度不足出现坑槽;交叉口排队停车处及公交站台处,沥青路面车辙现象严重。

3综合整治技术路线

3.1道路功能分析

广济路功能定位为城市主干道交通功能,道路交通功能与商业功能并重。

3.2整治思路

系统全面考虑沿线地块各方式交通出行需求(公交、步行、非机动车和小汽车),合理分配道路空间和时间资源,在保障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更好的服务沿线地块开发。充分考虑广济路与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出入口及附属设施之间的关系,保证地面交通与地下步行交通之间的协调统一。结合沿线用地规划和控规修编提出配套公共设施的需求,尤其是山塘景区周边公共停车场的配置,满足大型旅游车辆、小汽车停车需求。重点研究广济路沿线大型人流集散点如菜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人流和车流进出交通组织,减少由地块吸引的车流人流进出对主干道的影响。现状广济路一块板横断面,机动车双向4车道,机非混行。结合道路功能对横断面进行优化,结合沿线建筑和绿化景观整治提升道路整体品质。

3.3技术路线

改造方案首先制定规划导则。从分析城市需求以及沿路现状场地资源入手,结合相关规划,确定总体设计工作行动策略。

4道路交通改造重点

4.1道路断面形式

城市老路改造最大的难题是横断面改造。因为涉及到建筑、行道树、街具、公交站及各类管线的迁移改造等问题,各方面关系难协调,费用高。

广济路改造在前期对现状问题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断面改造重点围绕缓解交叉口堵点的交通压力,改善商业功能区慢行交通的出行条件,利用既有空间提升环境品质。道路全线断面型式共分为六段,分别为北环路~清塘路段、清塘路~三医院路段、三医院~留园路段、留园路~上塘街匝道段、上塘街匝道~金门路段和金门路~干将路段。广济路断面改造后,虽然标准为路段双向四车道,但在清塘路交叉口堵点段落、石路商圈等出入口密集区域结合交叉口进出口车道设置要求,道路局部设置为双向六车道。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挖掘道路资源,缓解节点交通压力。

4.2公共交通设计

4.2.1路口公交优先设计

根据苏州市公交专用道规划,规划广济路(金门路~干将路段)为“矛盾疏解型”公交专用道。若采用常规的路段公交专用道设计,公交车辆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将挤占社会车辆的通行条件,这对石路商圈集散交通相对密集的路段会是严峻的考验。而从总体而言,影响城市道路通行条件的主要是交叉口服务水平。提高交叉口公交通行效率是提高公交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广济路首选采用路口公交优先的交通设计。公交专用道结合交叉口展宽车道设置。

4.2.2港湾公交车站设计

(1)根据客流分布情况和地铁站位置,对公交车站进行适当调整,大部分保留原位,其中有3个站台位置结合轨道交通2号线站新增,以方便换乘。

(2)把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作为首选形式。在受条件限制的站点,即便通过压缩非机动车车道宽度,也要把非机动车引至站台以外绕行,避免自行车与公交车的进出站相互干扰。

(3)根据规划公交线路数目调整公交站台长度。本次改造广济桥站增加到40~45m。

(4)统一公交站台建设标准。改造前各边站台建设标准低,主要利用两侧人行道设施带设站,公交车辆进出影响非机动车通行。改造后,采用统一的站台宽度和立面设计。

(5)增加公交站台边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方便慢行交通换乘。

4.3港湾公交站台抗车辙路面设计

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是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的主要表现。港湾公交车站段落受到公交车等大载重车辆的频繁进出和制动启动,其特殊的行驶条件更加剧了车辙产生。为延缓广济路公交站台等位置出现严重车辙,项目组考察了全国各大城市针对公交专用道路面结构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提出以下方案作比选,设计方案最终采用抗车辙性能相对较好,维修养护成本相对较低的柔性路面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相结合的刚柔路面复合结构。

4.4沿线地块集约化设计

改造前,广济路―上塘街节点为分离式立交,广济路与上塘街的转向交通需绕行金门路和阊胥路解决。为分担金门路单向交通的通行压力,规划新建广济路南转东的双向匝道。

新建匝道毗邻广济路东侧、上塘街北侧在建太阳广场地块,且位于太阳广场地下停车场正上方。地块出让于2008年,开发商根据出让规划条件实施地下停车库,已建停车库无法满足机动车荷载条件。为推进该匝道顺利实施,项目组提出既满足广济路匝道交通功能,又能保证停车场安全使用的方案。

4.4.1匝道绕行停车场方案

该方案调整规划匝道线形,通过S弯绕行太阳广场地下车库范围,不影响既有停车场建设方案。但对广济路匝道线形指标影响较大,设计车速标准降低,连续转弯影响行车舒适度,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4.4.2地下车库加固方案

该方案维持规划匝道线形,同时提出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案,使得地下车库顶能满足城-B级车辆荷载要求。道路标高与太阳广场地坪标高顺接,满足广场消防登高面要求。车库顶板距匝道设计路面顶仅30cm,若采用常规半刚性路面基层和柔性路面面层的结构,路面摊铺的大型摊铺车辆在车库顶板上行使,对车库的承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因此车库顶板上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避免施工期间的施工重载车辆;另一方面,连续配筋混凝土为整体受力,将一部分荷载通过枕梁直接传递至车库顶板立柱,这对车库的荷载受力条件是有利的,提高了车库的运营安全性。

5综合整治经验

(1)老路改造不再仅仅关注道路交通本身,还需关注道路多项职能。

广济路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走廊,改造措施需体现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方式,又应该为慢通提供一定空间。

广济路还是城市商业职能、旅游职能的纽带,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商业设施和旅游景点,在整治过程中应强化和展示广济路沿线的商业特色和旅游文化,提升路段品位。

(2)方案设计高屋建瓴,规划导则具有可操作性。广济路综合整治工程作为2012年苏州市政府的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受到苏州市、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苏州市民的高度关注。项目组围绕“如何实现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交通的共赢?”、“如何在环境整治中体现广济路路段特色”两个课题梳理沿线交通,建立整体工作框架,编制规划导则,为下一步整治工作提供系统性、框架性指导。

(3)老路改造需特别重视交通设计的指导作用。城市建成区道路由于沿线地块发展成熟,地块开口位置明确,地块交通吸发量较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设计是有充分依据的。通过交通设计,在分析现状交通症结的基础上开展道路断面、交叉口渠化设计、公交站点布局设计、地块出入口梳理、路内停车设置的研究,为道路改造提供总体设计依据。

(4)轨道站点路面一次设计,分期完成。广济路沿线经3个轨道交通站点。站点路面恢复段占全长约1/4。由于广济路整治工程于2012年开工,沿线三个轨交站点道路恢复期均在2013年。在广济路全线实施阶段采用一次设计,分期完成的方案,有利于全线总体方案按规划导则实施,设计标准统一。

(5)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需充分论证适用性。为延缓广济路公交站台等位置出现严重车辙,项目组调研了苏州市范围内典型道路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路面结构,还考察了全国各大城市针对公交专用道路面结构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针对延缓车辙发生提出多种特殊路面结构方案。经与建设方反复讨论比选,考虑广济路项目的敏感性,最终选择施工相对成熟的刚柔结合路面方案。避免了因新工艺推进不成熟带来的社会风险。

6总结与展望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7

1.一个体现所在城市环境特色的建筑

“三湘四水”代指湖南,体现出地域环境特色;“山水洲城”则是长沙市的别称,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在湘江两岸,橘子洲头,长沙作为国家生态城市的环境特征。

本方案提炼出“山与水”的形象特质,作为建筑形式与空间的主题――“山与水的交响”。

新长沙站将成为浏阳河边一个优美的景象,仿佛从岸边自然生长出来,融入所在环境,为远方的客人献上一张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2.一个能有机生长的建筑

本方案充分考虑新长沙站分两期实施的这一重要设计条件,二期站房与第一期的过渡与连接完美无缺,二期建设不影响一期的正常使用,形成由西向东沿轴线方向有机生长的总体布局。

3.一个体现当代车站设计理念的建筑

(1)功能性采用“线侧与高架”相结合的方式,体现“效率第一”的原则。

(2)系统性:建筑融入城市规划之中,并突出其中心地位,站内交通与城市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立体交通枢纽。

(3)先进性:采用“公交化”、“机场化”的设计理念,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4)文化性体现长沙作为一个国家山水园林城市、“山水洲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新时代精神。

(5)经济性节省城市用地,强化建筑节能,减少地下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

总体规划

1.规划理念

在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全面整合城市交通道路及功能区划分,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新长沙站的总体布局方式,其主要特点为:

①由西向东拓展城市空间轴线,形成新长沙站与东、西广场及浏阳河风光带,磨盆洲的空间轴线序列。

②调整轨顶标高及室外场地标高,形成高架站场,使东、西广场在地面层贯通,形成整体。

③将红旗路局部下沉,形成完整的临浏阳河的生态广场,突出“山、水、洲”的环境特色。

2.功能分区

按照总体布局思路,规划用地由西至东划分为:西广场(主要人流集聚广场)新长沙站站房东广场(生态景观广场)。

站场用地由北至南通过增设的道路划分为左、中、右三块,中心部分用地为站场站房及广场用地,左、右两侧为附属用地及发展用地,可大量节省城市土地减少开发强度。

西广场面对城市中心区方向,是一个接纳人流的主广场,长途车站及公交车站位于其中;东广场面向浏阳河风光带,是一个城市客厅,一个生态景观广场,将新长沙站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3.交通规划

(1)在站房南北两侧增设东西走向的道路,与新花候路、红旗路形成围绕站区的交通环线。这一交通环线采用单向路,逆时针方向,主要为各类车辆进出停车场和站前下客提供方便。

(2)西广场和高架站场下的空间,分设各类停车场,泊位充足,便于进出站旅客使用,并实现人车分流。

功能设计与流线分析

高架层设置候车厅及服务区。候车厅分为并列的两个,候车厅之间是玻璃顶覆盖的站台空间。候车空间与站台空间采用玻璃幕墙分开,没有视觉障碍,候车厅的旅客可清晰俯视站台。

我们采用“绿色通道”进站模式,旅客可自由选择进入候车厅或直接经绿色通道进站。这种“通过式”进站模式,满足旅客便捷、高效的需求,是现代车站向“公交化”、“机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站台层在西广场设高架平台,车辆可直接到达,人流则通过缓坡道从广场直接到达高架平台。180m长的带状大厅作为进站广厅,进站广厅内设售票厅和基本站台候车厅。贵宾候车及软席候车分设两侧,配备专用停车场。

地面层东广场进站旅客通过自动扶梯直达高架候车层,与出站人流互不干扰。出站人流由到达厅向东、西两个方向疏散,便捷地到达地铁站、出租车上客点、社会停车场及公交站和长途汽车站,步行距离简短。

建筑造型与风格

我们强调新长沙站的地方特色,强调建筑形式与所在环境的共生关系,长沙是极具特色的“山水洲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我们将山峦的起伏曲线提炼为站房形式,形成“山”与“水”的曲线,互相映衬,协调统一,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相呼应。

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体现在我们的设计之中。变化的曲线屋面形成变化丰富的室内空间,与功能需要同步,与旅客的步行流线同步,具有自然的引导性,使旅客在站内空间内具有明确的方位感。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车场总用地面积为43ha(不含广场)

2.总建筑面积:201218m2其中客运用房:49280m2

3.站房基底总面积:71127m2

4.广场总面积:362500m2

5.广场绿地面积:161950m2

6.各类停车场面积:84900m2

方案设计人:李春舫 熊伟 朱靖 万倩 王力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城市设计应用

一、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然后通过各种摄像头、传感器等o备,来让用户体验一种比较贴近于现实的场景,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二、分析城市设计中常规方法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不同

(一)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以协助于以后的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传统城市设计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设计师仍通过二维图形来展现设计方案,仅在小群体设计中才使用三维建模;传统的GiS系统只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及经济技术指标的二维模式;3DmaX三维建模耗时耗力,不提倡用于大规模场景中;建筑沙盘仅能鸟瞰全景,制作较为繁琐。以上几种方式并不能在应用中实现人机交互的动态传感的效果,不能完整的表达出设计者的想法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在城市设计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

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二维GiS、多媒体等技术,它继承了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可对建筑密度、容积率、选址可行性,地理周边环境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有效果;它将网络、遥感等技术加入其中,以达到实时更新与浏览的效果;它具有交互式动态传感等技术,以便更直观地对场地对象、日照、视点、路径等做出反应;相比于3DmaX建模,虚拟现实技术已实现了全景拍摄,即虚拟建模结合全景拍摄技术使视图三维化更方便快捷。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完整实现应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单体三维化及场景渲染、实现人机互动几部分。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设计对要求城市的特定区域、土地利用、功能要求、建筑物外形与高度、交通流线、公共空间分布、景观造型、街景风格等要素实现相互配合和协调,使综合效益最优化。在对设计目标和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进行分析后,将全部信息纳入空间坐标系中(GiS和CaD都可实现,但要注意后期软件的兼容性),然后在系统中将每个空间实际面积、方位、建筑的整体风格及布局等按照比例要求来进行调整;运用虚拟现实系统辅助完成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割、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等设计方案。

(二)实现对虚拟场景的城市设计

在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场景中,可将整个城市设计的方案按照不同街坊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空间场景,然后借助openGL技术或muligen系统和计算机来进行对系统中的场景进行三维化渲染,以此来设计出更加逼真的效果图。在分割时如果计算机的虚拟内存还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进行对场景的对动态分割。然后通过SiteBiulder或其它虚拟动画软件实现三维空间的虚拟动画。

(三)实现城市设计的人机交流和互动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好整个空间场景后,然后我们利用专业的输入设备以及跟踪设备来实现对虚拟场景的感知。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系统中人际接口为人机的交互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它可以使体验者真实的体会到人体的感官享受和形象的三维空间环境,并且还可以与其互动。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有效的提高了人们对设计环境的感知,可以使人们真实的体验到当中去。

四、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设计后期管理的意义

(一)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

城市设计服务于城市规划的管理,为了能在城市规划的模板上展示最新的虚拟现实规划的主要内容且将各个模板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起来,虚拟现实技术将实现技术与规划管理同步作为发展的目标。虚拟现实技术属于一种城区规划与量化的一种管理工具。而城市设计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仿真系统主要是通过3D的方式来构建成的,然后将设计的好的规划方案通过三维技术来进行仿真优化,从而为城市空间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真实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规划管理中轻松实现空间定位,即快速导航定位三维场景数据;实现数据管理功能,即对虚拟现实中的三维场景数据进行更改和修正;实现空间量算,即对虚拟三维场景中的空间距离、水平距离、高差、地表面积、地形坡度等进行量算;信息查询,及对建筑、植物等属性进行查询;实现日照分析,按照空间坐标信息,结合太阳光照时间及建筑物方位,对日照时间及建筑物遮挡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城市设计方案比较,通过改变输入数据对多套设计方案进行虚拟比较,以选取最优方案。

(二)从系统的扩展角度来分析

VR技术的一体化操作平台具备足够的软硬件接口以及功能的扩展模板,所以可以将各部门集中起来同时运作,并且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优化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疏通城市的交通网络,构建城市的安全服务等等,非常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效率,带动城市发展。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起来,它采用三维模拟仿真技术,让观众更直观详细的了解到整个城市的具体规划设计和发展前景,同时,也利于开展各种项目的实地的调研及招商引资等等。从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采用VR技术来完成城市设计的方案越来越多,尤其在人机交互的领域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现象也充分说明在城市设计当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若能够按照这个道路一直发展下去,那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以及未来的城市设计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亓传伟,段新华.虚拟场景建模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1,(13).

[2]谢波,李利军,林岚.基于GiS和VR技术的三维城市规划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4,(10).

[3]郑卫民,曹文.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05,(01).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9

关键词:城际铁路;环乘;航站楼;流线

abstract:Startingfromthedefinitionoftheinter-cityrailway,thispaperdescribesthenecessityofdevelopingurbanrailandthearrangementprincipleofinter-cityrail,andbyanalyzingthe"feasibilitystudy"stageoftheinter-citytoairportstationfromLanzhoutoSichuanobtainsvarioustransferprograms,providingsomeinspirationforthenextstagesofthedesignwork.

Keywords:inter-cityrail;transference;terminal;flowline

中图分类号:K8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际铁路为高速铁路的一种,是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带规划和修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特点是相对短距离、公交化。如:已经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在施工的武咸、成渝、湖南城际铁路。

1.建设城际铁路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及大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城市组团之间人员交流更加频繁,都市圈内人员出行次数不断增长,城际客流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因此必须加快城际铁路的建设,以满足地方经济和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

城际铁路既不同于城市轨道交通,也不同于大铁路,其功能定位主要服务与沿线各城市、次中心城镇、城市组团之间的旅客交流;主要承担沿线城市短途旅客运输,是密集开行公交化列车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是区域经济、城市群发展到一定水平、居民出行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同时城际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联系、协调发展,可共同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具有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3.城际铁路车站总图布置原则

3.1与规划相结合

车站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并与车站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相互协调,使车站成为周围环境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

3.2方便旅客换乘

车站除考虑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车站换乘外,还应处理好与其它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根据远期客流要求,工程分期实施的条件,远近结合,选择合理的车站形式,换乘方式及规模,为乘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3.3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车站设置应尽可能地考虑行人过街的需要并与物业开发相结合,综合疏散车站和过街客流,出入口位置应满足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条件时与其他建筑合建。

车站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便与运营管理和设备布置,站内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条件。

3.4与大型交通枢纽的换乘

城际列车引入大型交通枢纽,可以与既有的交通方式衔接,方便旅客和吸引更多的客流,并丰富交通服务的层次。由于交通方式多,旅客换乘流线也比较复杂,需要做具体的分析,由于票制和运营模式的不同,旅客在城际铁路与地铁、普速铁路、高速铁路之间的换乘,必须在各自的付费区以外进行。

4.通过对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兰州机场站的具体分析得出几种换乘模式。

4.1车站地理位置

兰州市区坐落在黄河河谷盆地,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8公里,为带形哑铃状河谷地形。受“两山夹一河”狭窄地形的限制,在市内建成区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利用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亟需拓展新城区。兰州市以“北拓东进”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跳出河谷盆地,走出黄河两岸,进行大组团空间布局。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设想以中心城区为“一心”,以连海工业片区、中川经济片区、青什生态新城片区、榆中盆地高新技术片区、兰南区域片区等为“五片”形成“一心五片环城组团”大空间布局。

兰州中川机场为甘肃枢纽机场,2009年旅客吞吐量286万人次,规划到2025年、203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550万人次、2500万人次,预测2025年、2035年中川机场至兰州市区段客流密度将达单向1070万、1664万。同时,兰州市规划在中川机场附近规划新市区,规划容纳人口远景50万人以上。目前,中川与兰州市交通运输仅靠高速公路承担,在未修建本项目的情况下,近期需要近20000量/日小汽车,远期需要40000量/日由公路交通方式承担。而当大量的汽车交通进入市区,会给本来已经经常拥堵的市区道路增加更大的压力,航空旅客需要的准时性、快速通需求将大大被压制。

4.2车站建筑设计原则

(1)建立车站建筑整体设计思路,突出表现现铁路交通建筑设计风貌,确保建筑内外各部分使用功能合理、流线简捷畅通,贯彻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2)重视车站建筑内外空间效果设计,尽力表现铁路客运专线因使用现代化、高科技设计手段而带来的高效快捷、优质服务、安全舒适等特点,将车站真正建设成为城市代表性、综合性的交通枢纽。

(3)加强建筑内外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有机衔接,从人性化设计出发,最大限度满足生产办公、旅客乘降及转换过程中的流线设计。贯彻残疾人无障碍设计规定。

(4)建筑风格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与城市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力争使建筑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达到合理平衡。

(5)建立车站旅客导向和共性识别系统。旅客导向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售票、电子问询、电子显示、固定标识等为旅客提供各类信息、引导旅客快速进、出车站的电子信息系统;车站共性识别系统主要表现在站房装饰、内部座椅、灯具、时钟、服务台、空间分隔等设施的造型和色彩方面,尽力达到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6)车站建筑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并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和建筑造型所需,尽量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形式,合理分隔内部使用功能,外部围护结构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4.3车站概念设计

本次可研兰州机场站站场布置为两台四线和一台四线两个方案,主推两台四线方案,车站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站台层设于地下站厅层设于地面的地下一层方案和地下一层半车站方案,一层半方案顶板高于地面2.8米在车站高出顶板设采光顶的地下一层半方案,推荐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站台层设于地下站厅层设于地面的地下一层方案。

4.4兰州机场站

4.4.1兰州机场站双岛四线地上一层,地下一层车站方案

本站位于中川站新扩建航站楼站前广场处,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双岛四线明挖车站,车站地下部分长448.6m,宽47.6m。地上站房部分长108.8米,宽47.2米。地下为框架结构,地上为空间网架结构。车站总建筑面积26490。

车站为地上一层为站厅层,分为设备区及公共区,公共区设置售检票、安检、楼扶梯设备及候车区域,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公共区设置楼扶梯,供旅客上下站台,站台两端设置有车站及区间通风机房等设备管理用房。车站站台层有进站、出站楼扶梯各一组,另有两组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

城际至机场的换乘客流:旅客由城际到达中川站进机场时,由地下一层站台层通过楼扶梯进入地上一层站厅层,经由出站闸机检票进入非付费区,经过站房出站大厅口进入站前广场,由站前广场的楼扶梯进入与机场航站楼联通的地下通道进入航站楼交通大厅,经扶梯直达航站楼二层离港大厅,乘坐飞机离开。

机场至城际的换乘客流:旅客由机场航站楼首层出站,经由地下一层交通大厅,通过地下通道由楼扶梯进入城际中川机场站站前广场,进入站房后可在售票厅或自动售检票机处购票,通过安检设备进入候车区候车,车辆到达时检票下至站台层乘车。

整体交通及换乘客流呈现短距离换乘的特点,各种客流清晰,互不干扰。

4.4.2中川机场站地下一层半双岛四线明挖车站方案

本站位于中川机场站新扩建航站楼站前广场下,为地下1层半双岛四线明挖车站,车站主体长289.60m,宽48.4m。车站总建筑面积34080,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8033,附属建筑面积6047。车站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约为18.18m。

本方案在车站中部90X48米范围内将车站顶板伸出地面0.5至2.8米,伸出地面顶板造型为波浪型,顶板上设有7个采光窗并在上覆盖草坪。采光窗顶为玻璃材质,采光顶的直径约为7至20米不等,采光顶整体大气,采光充分,结合行中川机场站的定位,力求给人以宽敞,明亮,简约,大方的空间感。

采光窗造型呈百合花瓣形,整体材质为无色透明玻璃,整体效果晶莹通透,充满现代感;采光顶内部的照明设计将配合此方案,展现多层次的光线效果,不同的光给予玻璃顶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本方案的采光顶中心处距站厅高度为6米,采光窗凸起的最高点高度高出地面2.8米,底部直径约为7至20米不等。下部与结构钢柱连接位置设置一圈电动开启窗,与车站内的消防联动。在发生火灾时,进行自然排烟。整个玻璃顶加下部可开启窗扇的总高度为8米左右。

玻璃顶周围有5.5米宽的环状绿化隔离带,最外层有2米宽的大理石文化罗盘。

机场站设置4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及两个地下连通道。分别照顾到既有航站楼、新建航站楼、地下停车场及出租车停车场等方面的客流。

站房为地下两层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分为设备区及公共区,公共区设置售检票、安检、楼扶梯设备及候车区域,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公共区设置楼扶梯,供旅客上下站台。

城际至机场的换乘客流:旅客由城际到达中川站进机场时,由地下二层站台层通过楼扶梯进入地下一层,经由出站闸机检票进入非付费区,再经过与机场航站楼联通的地下通道进入航站楼交通大厅,经扶梯直达航站楼二层离港大厅,乘坐飞机。

机场至城际的换乘客流:旅客由机场航站楼首层出站,经由地下一层交通大厅,通过地下通道进入城际中川站站厅层,在售检票机处购票后,通过安检设备进入候车区候车,车辆到达时检票下至站台层乘车。

另外,乘客也可由站厅层直达地下停车场。

整体交通及换乘客流呈现短距离换乘的特点,各种客流清晰,互不干扰。

4.4.3兰州机场站一岛四线地下一层车站方案

本站位于中川机场站新扩建航站楼站前广场处,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一岛四线明挖车站,车站地下部分长448.6m,宽37.7m。地上站房部分长108.8米,宽37.3米。地下为框架结构,地上为空间网架结构。车站总建筑面积20972。

车站平面布置、客流路线及立面造型同双岛四线车站。

4.4.4兰州机场站地下一层半一岛四线明挖车站方案

本站位于中川机场站新扩建航站楼站前广场下,为地下2层一岛四线明挖车站,车站主体长297m,宽36.5m。车站总建筑面积33697,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3427,附属建筑面积10270。车站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约为18.18m。

车站平面布置、客流路线及站厅层顶板采光窗造型同双岛四线车站。

4.4.5兰州机场站地面站车站方案

站房位于中川站线扩建航站楼南侧广场,为线侧下式站房,站房中心线与新建航站楼中心线重合。站场规模为3站台面5线,基本站台尺寸为450mX8mX1.25m,二站台尺寸为450m10.5XmX1.25m。站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5000,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站台风雨棚建筑面积15600。

车站分别设置进出站地道,宽度8m,分别与候车大厅和出站厅对应,站房平台宽度10m,平台外侧根据站房中心线对称设置出入口下至地下联系廊。联系廊宽度24m,联系航站楼与机场的换乘客流。

城际到航站楼的换乘客流:旅客由列车到达中川城际站台,由下站台楼扶梯下至出站地道,经由出站厅出至室外站房平台,再经由平台外侧楼扶梯下至地下联系廊(长约150米),通过联系廊进入航站楼地下交通大厅,再经由楼扶梯上至离港大厅,乘坐飞机。

航站楼到城际的换乘客流:旅客乘机到达航站楼,从航站楼到港大厅经由楼扶梯下至航站楼地下交通大厅,通过交通大厅进入地下联系廊(长约150米)经由楼扶梯上行至中川城际室外站房平台,在售票厅购票,经过进站安检进入候车大厅候车,检票进站后通过进站地道经由上站台楼扶梯上至中川城际站台,乘坐列车。

整体交通及换乘客流呈现短距离换乘的特点,各种客流清晰,互不干扰。

5.结语

这几种方案各自侧重点不同,最终采用哪种方案及换乘模式,还需要与当地规划部门、机场设计单位相协调,也需要综合比较工程经济造价,确定最适合本地区的方案。

总之,车站布置应与铁路和地方各种规划相互配合、并与周边环境及景观要求相协调,体现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城际铁路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主要设计思想,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进出站和换乘,以旅客走行距离最短、时间最少为原则。

参考文献:

杜昌锦.轨道交通和地下铁路多线换乘枢纽的设计.2009-11

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篇10

【关键词】乡镇;文化广场;景观;历史文化

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们规划完成的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彩调文化广场”则是宣扬乡土文化,以满足市民文化娱乐为目的,具有综合的文化广场。

1项目概况

规划文化广场位于永福县罗锦镇苏罗公路与永良公路交汇的东北侧,东部是金钟山风景旅游区,基地东西189m,南北139m,占地面积26056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罗锦镇政府决定把新区这块绿地交给市民,进行广场建设,以提高城市品位,方便群众生活。

2广场定位

2.1文化定位

罗锦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乡镇,文化底蕴丰厚,教育、文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素有“彩调之乡”的美誉。规划设计文化广场时,充分尊重镇周围环境的历史文化,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彩调文化环境下,市民娱乐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广场环境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文脉、传统、历史、民俗、乡土、诗意等。

2.2功能定位

广场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由于原来这里是一个林地,有一定数量长势良好的乔、灌木。据调查大量的市民还是希望广场建成以后,有他们活动和娱乐的地方。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旅游镇,苏罗公路的东面就是金钟山风景区,中心广场又是一个向外地游客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将广场的功能定位为以彩调文化为主调,服务居民和游人,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广场。

3设计理念

3.1文化景观理念

本着“景观可以复制,但历史文化不可以复制”这一设计理念,城市景观在营造过程中着力突出自有的景观特色,具体到本方案就要求进行景观自然特色追求、本土文化特色追求、地域人文特色追求。

罗锦镇的地域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彩调文化――2005年,彩调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己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二是雨伞――广西有名的地方工艺品;三福寿――罗锦镇是长寿镇,当地的福寿文化气氛浓厚,罗锦镇的建筑立面改造也是加入福寿文化元素进行的。

针对上面文化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从三方面入手:一、彩调以三件宝(扇子、彩带、方巾)扇子――扇形广场为罗锦镇彩调文化节活动提供舞台,同时为日常镇政府及市民文化提供场所。彩带――以彩色绿篱为丝带,把广场内的步行景观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方巾――钟塔作为彩调广场的建筑背景,同时在广场空间上很好地控制住广场的尺度。二、雨伞――设计以雨伞为原型的小亭子,为市民提供遮风避雨的同时很好宣扬了镇的乡土文。三、福寿文化――在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景墙上,刻画粘贴福寿的文化图案。(图一)

3.2景观功能多样性理念

在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人们对广场的功能需求,必要的户外场地的设置,以满足人们观赏、休憩、交流、集会、散步、晨练、运动等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广场各类景观建筑小品的设置,诸如休闲茶室、花艺馆、演艺酒吧以及各类休憩亭、坐凳的设置,都是为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参与休闲、游戏等活动的需求;同时构成广场景观的体系(图二)。

3.3景观空间多样性理念

多元化的空间设计是本广场设计过程中所遵守的又一重要原则,人们进行多样的活动,需要不同类型的空间,沐浴阳光,需要开阔的草坪空间,集会观演需要开阔的场地空间,塑造人文景观,体现地域的文化特征,需要地形和特色植物空间以及以某种标志物统领的空间。

同样,在广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还特别考虑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设置,流动的水空间、动态的地形空间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演艺、晨练、散步、赏景、小聚聊天、遛鸟等场所。静态空间诸如大草坪、景观林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聚集休息、交谈、静坐、观赏等活动的场所。

空间多元的原则还表现在大、小空间的对比设置上,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单一空间、不考虑人使用的广场是不可取的,因此针对不同活动和观赏的要求,灵活进行大小空间的设置,强化广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图三)。

3.4生态优先理念

随着人们对于绿地的功能已众所周知,对于生态的理解也有进一步深入,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设计采用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及美化环境的目的,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广场大的水面的设置,水系统的整体优化布置,自然草坪、坡地、景观林以及树阵广场的设置都是生态优先原则的体现。

3.5以人为本理念

城市广场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倡人与城市、与景观、自然的和谐共生,广场在景观设计和设施设计的各个层面应该把人的需求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

(1)提供阴凉: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设计树阵。

(2)座凳与台阶:在广场和草地边沿、水际、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台阶和种植池也是量好的座凳。

(3)提供“望”与“庇护”的机会:理论和实验观测都表明,人在公共场所中普遍存在“窥视”的偏好。看和被看是广场上最生动的游戏,林荫中和隐蔽处、广场和草地边缘,都是最佳的“窥视”场所,因而是设置座椅、提供休憩的合适场所。而在明处或广场中央则设计活跃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和水体,吸引人的参与,使其无意间成为被看的对象和“演员”。

(4)避免光滑的地面:所有铺装地面均用火烧板或凿毛石材。

(5)普适性设计:广场的设计考虑各种人的使用方便,如年轻人、儿童、老人、残疾人等。

4结语

“环境往往是‘彼’与‘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3]。小城镇的广场设计应将整个城镇的因素整体考虑,注重生态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广场,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同时广场应以实用价值为主要设计目的,注重完整的活动场所的形成。广场的设计还应注意塑造地域景观特色、时代特征、城镇特色,延续地方历史文脉,罗锦镇文化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较好地实现了功能、景观、生态、人文四者的和谐统一,必将成为安镇镇居民最喜爱的观赏游览集会休憩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金莉,赵之枫・当代小城镇街道和广场设计理念[J]・小城镇建设,2005,(5):56-58

[2]陈瑜,莫计合・顺德市德胜广场园林绿化设计[J]・广东林业科技,2002,(1):50-53

[3]G・卡伦著,刘杰,周湘津译・城市景观艺术(英)[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责任编辑:肖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