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十篇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十篇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9:01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1

一、欧洲大陆留存收益会计模式

在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为了约束公司过量分配,往往从上要求公司必须留有一定积累,以利公司持续经营,维护债权人利益。欧洲大陆国家对留存收益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商法》和《公司法》中。通常预先提留“盈余公积”,即按法律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留存收益作为盈余公积。

(一)德国模式

在德国,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下列有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下面又列有四个子项:法定盈余公积(Legalreserve)、对自己股票的盈余公积(Reserveforownshares)、规章性的盈余公积(Statutoryreserves)、其他盈余公积(otherrevenuereserves)。

法定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这个做法与我国是类似的,所不同的在于计提比例不一样。根据德国《股份法》第15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将年度盈余减除上个年度的亏损结转后的5%划入法定盈余公积(Legalreserve),其数额最高可达资本金的10%或者达到章程上规定的更高比例为止。上述规定表明:公司每年把当年利润弥补上年亏损后,将余额的5%作为法定盈余公积,并且还规定了计提上限10%.一般来说,当资本公积与法定公积之和不超过股本比例的10%时,可用法定公积弥补本年度亏损或以前年度亏损;当资本公积与法定公积之和超过股本的10%时,除了弥补亏损外还可以转增资本。

对自己股票的盈余公积,其数额为“自己股票”(相当于国际惯例中的“库藏股票”)的市值,主要是用于当自己股票再出售、再发行、注销时,或当自己股票价值按一个较少价值调整时,减少或注销该盈余公积。规章性盈余公积,主要是根据公司的规定自主计提的盈余公积,或根据法规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与资本公积之和超过10%的部分。由于有这样两种来源,所以它可以由公司按其规章使用或按法定盈余公积规定的用途使用。其他盈余公积类似于我国的任意盈余公积,由公司自主决定计提比例,主要是为了稳定股利的分配,确保小股东在公司盈利时能分得一定的股利。

(二)法国模式

法国对留存收益的规定同德国相似。根据《1966年7月24日第66-537号关于商事公司的法律》第34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制公司,应从当年会计年度利润中,减去过去的亏损数额之后,提取至少1/20的款额用于设立准备基金,称为法定准备金。在准备金数额达到公司资本1/10时,上述款项的提取不再具有强制性。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德法两国对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规定实质是相同的,甚至连计提比例也相同。

法国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盈余公积列示为:法定盈余公积、由条例或规则规定的盈余公积(ReservesrequiredbyarticlesorReservesrequiredbyregulatlons)、其他(任意)盈余公积。与德国相比,法国的盈余公积少了“对自己股票的盈余公积”这一项。同时,法国财务报表附注中还要求对盈余公积进行更详细地披露。

二、英美留存收益会计模式

在英美会计模式中,公司的利润分配由公司自行决定。对留存收益,法律上没有强制要求公司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这是与欧洲大陆模式最大的一个差别。公司对于因特定目的而需要保存的留存收益,只能是暂时的,在特定目的达到或不再需要时,应转回供利润分配之用。而在欧洲大陆模式中,公司每年按法定比例固定提留的盈余公积,则是永久性的,不能转入未分配利润。

(一)英国模式

根据英国《公司法》第117条规定:董事会在提出任何股息前,可从公司盈余中提取他们认为适当的数目作为一项或多项储备金,董事会可以自由决定把储备金使用于最适宜使用盈余的任何地方,在使用期间董事会可根据同样的自由决定权,或是把它用在公司的业务上,或是用于董事会认为合适的投资(除公司的股份外)上。董事会也可为谨慎起见,将他们认为不宜分派的任何盈余结转下届而不提作储备金。上述规定表明:公司对于因特定目的而需要保存一部分留存收益时,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并且认为有必要时才提。

由于英国对盈余公积的计提不作法定要求,因此英国的财务报告中不存在“法定盈余公积”项目。但对于根据董事会决定提留的储备则要求披露。在英国资产负债表中,要求披露“对自己股票的储备”(Reserveforownshares)、“公司条例(或章程)所规定的储备”(Reservesprovidedforbythearticlesofassociation)等,并列于“资本和储备”(Capitalandreserves)栏下的第四部分“其他储备”(otherreserves)中。如果公司当年根据董事会的决议不提取这些储备,则不用披露,灵活性很大。

(二)美国模式

同英国做法类似,美国也没有要求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留存收益的分配由公司自己决定。根据美国公认原则,留存收益分为“已分拨的留存收益(appropriatedrerainedearnings)”和“未分拨的留存收益(Unappropriatedretainedearnings)”。

在美国,股份公司在进行留存收益的分配时,如果不用于支付股利而被指定为其他用途,并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扣除,称为留存收益的分拨(appropriationsofretainedearnings),或称为限制用途(或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Restrictionsofretainedearnings)。这个“其他用途”包括:用于公司股票回购(同德英两国“对自己股票的盈余公积”)用于公司扩张的内部融资以及公司章程的限制等。公司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用于指定用途之后,剩下的才是可分配给股东的留存收益,即未分拨的留存收益。在《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DelawareGeneralCorporationLaw)第171条“特殊用途储备金”中规定:董事可从该公司资金中划拨出一部分,作为一项或多项储备金,用于任何适当目的下的股息支付,且可对一项或多项储备金子以撤销。

美国的财务报告中有一张专门报表用来反映留存收益,即留存收益表(statementofretainedearnings)。这张表中涉及了留存收益的期初、期末数及股利分配情况,但对留存收益的分拨情况没有披露。公司往往在资产负债表中对留存收益的分拨进行说明,一般是在“留存收益”项目后面加括号注明分拨的金额及用途。另外,在财务报告附注中也对分拨情况予以反映。

三、两种会计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一)两种会计模式的比较

在利润分配中预先提留盈余公积的制度,是欧洲大陆国家会计实务中通常的做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还有重大的,像发达国家中的意大利、日本,家中的墨西哥、中国等都有类似的做法。国家以法规的形式,强制要求公司定期计提固定比例的法定盈余公积,其目的在于促使公司稳健经营和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重视政府在运行中的宏观调控职能的一种表现。

在英美法系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充分重视“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因此政府极少干预公司的具体事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英美两国留存收益的分配由公司自行决定的做法了。由于法律上没有作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公司对留存收益的分拨,只能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性的。在特定目的达到或不再需要时,立即从已分拨的留存收益转回至未分拨的留存收益,用于向股东派发股利。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维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能及时得到回报。

另外,由于各国对留存收益的具体规定不同,导致各国对其披露要求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德法两国在法律上有明确计提盈余公积的规定,财务报告中均有固定的披露,而且均须披露法定盈余公积。英美两国将留存收益的分配权交给了公司董事会,因此留存收益分配的披露视公司情况而定,但若有分配则必须披露。英美两国不要求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也就不用披露。

(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留存收益制度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法定盈余公积的规定和披露上同德法等欧洲大陆国家类似,但在具体操作上仍有差别。在当今国际会计协调化的背景下,我国留存收益制度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1.适当调低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和上限。德法两国的计提比例均为5%,且有上限为10%;我国计提比例为10%,上限为50%,无论是计提比例还是上限均高于德法两国。可见我国的会计政策倾向于保护国家(大股东)利益。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投身于资本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法定盈余公积制度也应作适当修改。笔者认为应适当调低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和上限,将更多的利润分配给广大投资者(中小股东),使他们的投资能够得到充分回报,这样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2.特定公司应不受法定盈余公积的限制。从法律上看,强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就是强制公司增加自有资本,减少股利分配,扩大经营规模。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的。对特定的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希望资本退出的公司,它们不是要增资,而是要减资。例如,对于一个处于夕阳产业的公司,如果逐步缩小公司规模,逐步退出资本更符合股东利益,那么强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也就是要求公司增资,这样就会损害股东利益。我国《公司法》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公司的特殊要求,缩小了法律的适用范围。因此建议《公司法》考虑这些公司的特殊需求,对专门的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应作专门的规定,使其不受法定盈余公积的限制。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度量净资产收益率

一、引言

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完备性给企业的会计盈余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便自然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盈余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投资收益的好坏,不但如此,盈余管理也不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鉴于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有效度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盈余管理度量方法的回顾

中外文献对盈余管理的度量主要集中在两类方法上,其一是用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区间的不连续分布来度量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被称为管理后盈余分布法(theDistributionofearningsaftermanagement);其二是以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存在程度来度量盈余管理,主要包括应计利润总额法、应计利润分离法和具体应计项目法。

1.管理后盈余分布法

管理后盈余分布法主要通过检验报告盈余在临界点(如,零点;上年盈余;本期分析师预测的盈余)附近的不连续分布来检验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该方法是由Burgstahler和Dichev(1997)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研究假设管理当局存在为避免盈余减少或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如果公司不存在盈余管理,那么公司的盈余应大致呈正态分布,如果为避免亏损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管理后的盈余明显不符合正态分布,即在样本盈余分布统计图上,紧靠零点左边的样本频数比预期的要少,紧靠零点右边的样本频数比预期的要多,他们的经验证据证实了这一推测,该方法主要采用直方图和统计检验两种手段。

2.应计利润总额法

该方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只有经营现金流量未被管理,而所有的应计项目都是管理过的,因此,应计利润总额即为操控性应计利润。该方法包括:①Healy(1985)模型。该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的平均应计利润总额来检验盈余管理行为;②Deangelo(1986)模型。

3.应计利润分离法

该方法将应计利润总额分解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并假定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在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考虑的因素不同,形成以下几种模型:①Jones(1991)模型;②修正的Jones模型;③行业模型(Dechow等,1995);④横截面Jones模型(DeFond等,1994);⑤KS模型(Kang和Sivaramakrishna,1995)。这些模型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因此对其争议较多。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对上述五个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发现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能够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提供可靠的估计,并能有效地用于假设检验;因此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在国内外度量盈余管理的程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4.具体应计项目法

具体应计项目法主要针对某一特定行业中某一或某组特定的、需管理当局进行职业判断的、金额大的应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运用该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准备和保险业的索赔损失准备。

三、结论与启示

上述各种测度盈余管理的方法各有优缺点。管理后盈余分布法不需要估计应计利润,通过考察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区间的不连续分布就可以发现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且可以获得盈余管理频率和程度的证据,但是该方法对于识别盈余管理的手段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只适用具有特定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计利润总额法虽然将盈余管理的度量直接与会计报表数据联系起来,但却没有考虑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导致标准误差的加大,其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具体应计项目法相对于应计利润分离法,该方法更为容易识别影响应计项目的特定因素和检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程度,但是该方法需研究者对制度背景和行业知识通晓,信息收集成本高,且局限于具体行业或小样本,研究结论难以普及。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3

【摘要】湖南公共事业应用ppp模式时间不长,尚处在探索中,在法规制度建设及管理、项目资本金投入、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收益分配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还需在很多方面加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公共事业;ppp模式;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谢英姿,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后,我国应用ppp模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湖南在一些公共事业引进了ppp模式,但由于尚处于探索中,这些模式大部分是类ppp运作,还存在很多问题,真正实现公私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并不多,要促进ppp模式的发展还需在很多方面加以规范和完善。

一、湖南公共事业应用ppp模式现状

湖南最先在废弃物处理公共事业中,随后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这些ppp模式项目在应用领域、资本金投入方式、建设期、营运方式及收益分配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ppp模式应用领域

ppp模式在废弃物处理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较多。之所以在这些领域应用较多,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项目建成后有相应的收益来源,社会资本能通过收益的取得收回投资并获利。二是项目建成后营运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府包办存在较大困难,通过公私合作转变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二)ppp模式资本金投入方式

从项目投资额来看,建设所需投资额大,完全依靠财政解决资金压力太大。通过ppp模式能吸收一部分民间资本加入,缓解过大的资金压力。就项目资本金中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的比例来看,民间资本所占比重较大,有的甚至绝大部分投资依靠民间资本。从民间资本来源渠道看,大部分是相关企业投入资本,最近两年随着ppp模式的逐渐成熟和操作方式的多样化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其来源渠道更广,有自然人资金、机构投资资金等。

(三)ppp模式项目建设期

ppp模式项目建设期以2年左右的居多。应该说两年的建设期比较适合运用ppp模式。项目建设期太短,投资见效快,政府贷款融资比较容易,没必要采用ppp模式;项目建设期过长,投资见效太慢,风险太大,难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四)ppp模式项目营运方式

现有项目基本采取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进行营运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上,有的通过项目公司投资建设营运一体的方式,投资建设后长期营运,承担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有的采用设立基金的方式,通过基金对项目公司投资,建成后项目收益除小部分提留外,大部分返回给基金。

(五)ppp模式项目收益及分配

运用ppp模式的相关项目其收益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是公共服务收益,如票务收入、处置收入、场馆收入、售电收入等。项目运作方式不同,其收益的分配方式也不同,如通过项目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一体的,根据《公司法》进行收益分配;采用设立基金方式的,则依照基金收益方案向基金投资人和管理人分配。

二、湖南公共事业应用ppp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法规制度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

1.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由于缺乏招标程序及投资收益率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指导性意见,造成投资商面临投资风险。如项目招投标,要么不进行市场化,搞“拉郎配”,要么公开招投标产生恶性竞争。由于相关规则制度的缺失,导致这一模式应用过程中的一事一议,谈判期长、费用高。

2.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目前我国既没有独立的公用事业监管机构对其实施统一管理,缺乏政府层面的有效监管,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公用事业管制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缺乏社会层面的有效监管。独立、专门的公用事业监管机构缺失是导致目前政府管制政企不分、监管责任不清的主要原因。

(二)项目资本金投入中的问题

1.项目资本金数额偏低,比例不合理。大部分项目公司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额的比重比较低,有的项目资本金只占总投资额的10%左右,最高的也仅占投资额的30%左右。与此同时,政府直接投入补贴资金比例也很低,这会造成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大量再融资,负债融资困难,贷不到款,即使实现负债融资,项目公司也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2.项目资本金筹资渠道较单一。ppp模式项目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专门的ppp项目信息平台,很多有资金的人和单位不了解这一模式,也无法获得进行这一模式投资的信息。除近期的极个别项目资本金有个人资金、机构资金、企业资金,筹资渠道相对多一些外,其他项目社会资金都是来自企业,渠道单一。

(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ppp模式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大部分项目面临融资瓶颈问题。一是由于项目公司资本金较低,商业银行出于自身风险考虑,不可能贷很多款给企业。在政府支持下,项目公司只能获得一部分政策性银行贷款,但仍然无法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二是项目公司本身收益来源单一,属公益性收入,收入在平衡成本基础上略有盈余,不足以支持银行贷款还款来源。大部分ppp项目的建设期在2年左右,长短适中,如有多元化、数额足够的收益,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会更高些。

(四)项目营运过程中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公共事业产品的定价调价机制。

湖南在废弃物处理中较早运用ppp模式,但有的项目从建成至今已营运七、八年,收费标准一直维持不变。在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企业运行越来越艰难。如何完善公共事业产品的定价调价机制,既确保私营部门的盈利性,又确保公众利益不受损害,是目前实施ppp模式的难点。

2.项目公司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当政府缺乏对投资与盈利模式的认识时,会造成投资者和政府的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等的情况。由于政策变更和政府人员变化导致的政府违约是项目实施的一个重大障碍。

(五)项目收益及分配中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和政府补贴机制。大部分项目收入单一,仅能获得某项公益服务收入,现金流难以平衡投资建设。为保证ppp项目的成功,需要政府针对ppp合作出台相关的政府采购或补助政策,或注入其他物业资产,使企业收益多元化。

2.没有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于大部分项目政府投入资金比例少,且财政资金只出不进,不强调其收益性,只注重项目的公益性,不关注其盈利性,政府基本未参与相关收益的分配。同时,项目的风险也基本由社会资本投资人承担。

三、湖南公共事业应用ppp模式的对策建议目前湖南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公共服务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ppp融资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为促进该模式的应用,针对湖南应用ppp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及管理

由于ppp这一模式在湖南还没真正发展起来,相关的法规制度还是空白,从而导致这一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政府要尽快建立并完善ppp投融资管理的法规、政策,对公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促进运用ppp模式的行政事业单位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择合作对象,使运作过程合理透明。二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政府应注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角色转换,建立有效的ppp投融资监管机构,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建立专门的ppp管理机构。建议设立专门的ppp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前期的预算,为公开招投标打好基础。同时管理办公室对ppp项目要全程参与,人员固定。

(二)拓宽ppp模式应用领域

目前湖南主要在废弃物处理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进了ppp模式。其实ppp模式的应用领域很宽,除了一些涉及军事、政府机密的项目,大部分有收益的公共公益项目都可应用这一模式。只要有一定的收益,民营资本就能收回投资,就有公私合作的可能。

(三)改善ppp模式应用的投融资环境

当前ppp模式运行尚在探索阶段,政府扶持是必要的。如省市财政可成立项目专项资金,用于还款及增加项目资本金。政府应出面协调相关单位提供融资担保,设立项目发展基金,提供贴(无)息贷款等。另一方面,应从项目公司自身入手,加大资本金投入,这就需要通过建立ppp模式融资信息平台,设立ppp专业咨询机构,培养ppp专业人才等,改善其应用的投融资环境。有相应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才能规范并多样化地运作ppp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资本金的组合。只有信息渠道畅通,才能广泛地吸收各渠道的资金加入。对一些纯公益的ppp项目,发行债券融资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但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和实践。

(四)完善公用产品定价调价机制

ppp模式中公私双方目标不一致,因而在对待定价问题上的态度也不一致,因此要建立确保私营部门的盈利性和公众利益不受损害的定价调价机制。公益性产品的提供具有垄断性,价格完全放开是不行的,要建立政府监管下灵活、便利且严谨可行的公用产品定价调价机制,使项目自身具备较强的“造血功能”和抗风险能力。

(五)促进项目公司盈利的多元化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4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

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有自己的地铁。但我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外,其余的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还没有地铁。就是已经有了地铁的城市,地铁规模也相当小。从1965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到现在,中国总的地铁通车里程还很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是极不相称的。现在,中国正兴起一轮建设地铁的热潮,2002年在建、拟建、正式立项报批地铁项目的城市达到20多个,正在扩建或建设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深圳、南京等城市,而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和苏州等城市也都已做好建设地铁的规划。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浪潮中,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如何在运营上实现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成了一个大问题。

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企业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问题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恺宁.中国地铁.?望新闻周刊.2001.4.

[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主题公园;盈利模式

自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到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相继取得成功。大型主题公园在我国开创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园”、江苏苏州的“苏州乐园”、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乐园”、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广西桂林的“乐满地”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已达到较高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这几年冰雪节期间创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称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大型主题公园,其策划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大体与国际接轨。然而在主题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包括各种影视城)产生,但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主题公园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产业发展问题。

主题公园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根据选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体验的封闭性景点和景区。根据主题公园所能提供的旅游体验类型(产品形态)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模拟型,各种影视城类型的主题公园;游乐型,比如苏州乐园、锦江乐园(华东)、梦幻水城(珠海);观光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深圳)等;主题型,基辅号航空母舰(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各种水族馆;风情体验型,各种民族村、民俗村。

一般来说以上几种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初级体验(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本身,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以上六种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来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区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过游客的到来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

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主题公园产业势必衰退。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主题公园,统筹发展,科学谋划,摸索主题公园盈利的途径和步骤。

一、探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

(一)资源资本化模式

资源资本化模式是主要针对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本身比较丰富的主题公园而设计,利用主题公园资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展开经营。其资本化的部分包括土地、林产、水资源等。首先明确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家只转让经营开发权,由于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外部性,所以其行政管理权规划权和文物保护权就必须由政府行使。可以在其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固定费用加以维护。而转让的开发经营权包括公园管理权、开发权、招商权、门票收益权、经营项目开发与收益权等。旅游经营权本身可以抵押,门票收益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贷款,而土地使用权可以质押贷款。这样的形式应有法律形式加以确认。比如森林公园和温泉公园以及一些有特殊文化吸引力的公园,他们的设计都可以从资源资本化模式去经营。

(二)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

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是在资源本身不够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性的产品打造来设计出游客吸引力。这种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四个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主题公园产品的无替代性或稀缺性;决策者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挖掘本地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打造独特性的产品。

(三)价值链模式

主题公园的价值链包括主体链、分支链和子链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链包括门票、游乐项目;分支链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子链包括公园会展、对外招商和其他对外盈利服务。

二、设计全新的游憩方式

目前,我国各种主题公园发展参差不齐,其原因为我国大部分主题园的开发者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投资机构,他们往往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从而导致选题、规划、选址、运营等各方面的错位,缺乏相互协调、互动关联。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主题设计、旅游者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的被动局面。所以,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需要专业的旅游规划、策划智力机构,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把好主题脉、规划策划出可行的方案、创造出全新的游憩方式、设计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指明发展方向。

在游憩方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主义、审美凸显与独特吸引力、情境化与体验化、游乐产品化等四大原则,追求实用可操作、独特奇异的创意观念。把主题公园的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各种功能元素加以通盘考虑,形成主题公园的独特吸引点。例如,西部某旅游城市的主题公园设计出一项“在这里,给你一个支点,你可以撬动地球”的游乐项目:即是运用科学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结构,设计出一个在杠杆这边,只要你手指轻轻一动,在杠杆另一边,硕大的地球就被撬起来的娱乐场景体验区,不仅让游客学到了趣味的科学知识、了解了神秘的历史典故。

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具备了良好的市场运做方式,设计了全新的游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主题公园营销。主题公园的营销应该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这一理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已经受到我国旅游营销界的大力追捧。它的本质含义是:注重对营销信息传播手段的整合以及对传播效率的评价,而不是传统营销理论所注重的营销的所有环节。

四、加快公园经营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公园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但主题公园经营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运营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对主题公园是运营人才的培养是十分迫切的。

关于我国主题公园的旅游人才开发,主要是三全开发,即全员开发、全程开发、全能开发,就是对全体员工进行平等而有序的开发,进行全员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全程开发,主要包括员工全程开发和项目全程开发,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全能开发,即是从员工的知识技能的横向开发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纵向开发。

五、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即主题公园通过投入相关经济要素后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和获取其他物质利益手段的结合,其核心是主题公园获得现金流入的途径组合。从对主题公园产品系列的横向和纵向的挖掘深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盈利模式(按产品开发深度顺序排列):

旅游门票盈利模式:即通过简单的圈起来收取门票的模式,这是主题公园最基本和最初级的盈利模式。

游憩产品服务盈利模式:即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游憩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来实现盈利的模式,它是主题公园的核心盈利模式。

旅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即是在主题公园区,通过旅游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取盈利。

公园商业盈利模式:即通过自身的节庆活动和对外招商以及其他会展、广告、等其他的一系列对外服务而达到盈利目的的盈利模式的组合,这是主题公园的深度开发盈利模式。

因此,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谋划,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主题公园的盈利,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主题公园业,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程波.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n].中国旅游报,2004-06-15.

2、何建伟.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特色探析[J].旅游学刊,1999(5).

3、王新民.主题公园的高效益奇迹和价值导向[J].旅游学刊,1994(6).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6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也称利润管理,是近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权威的定义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1989)曾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该定义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的满足。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但该定义是狭义的,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此外,美国前证监会主席莱维特(arthurlevitt,1998)对盈余管理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盈余管理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违背市场原则的游戏,将给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造成很坏的影响。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不易区分的地带称之为“灰色地带”。该定义是广义的盈余管理概念。本研究将盈余管理界定在狭义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方法概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种:

第一,对会计原则的选择与运用。比如:(1)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企业可以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重要性原则通过增加或减少认为不重要的会计数据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一般要处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进行选择,但是会计政策一旦选用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会计估计的时点和数量以及关联方交易的判断也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实务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结合管理层的意图和公司发展所处的客观环境,从做大盈余、均衡盈余、做小盈余以及除垢之中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各种表述,本文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基于客观的、谨慎的、正直的态度,本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高度负责并为之提供高质量信息的职业精神,在会计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或是会计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意思指引下,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或是咨询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虽然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都是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判断,但是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一,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第二,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管理当局的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有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三大动机,也有我国现阶段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炒作股票等动机。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做判断时,要保持客观中立。

第三,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是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即盈余管理研究将总体应计部分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非主观应计部分不需要用到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而涉及到主观应计部分就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第四,研究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解释,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减少判断偏误,以更好地为合法的盈余管理服务。

财政部在2006年2月实施新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才真正实现了与国际趋同。施行的新准则给了我国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公允价值的合理计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准则模式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模式”,会计职业判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会计人员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三、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使得同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或由不同的会计师进行计量,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这就给合法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会计标准的框架内,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合法的盈余管理,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就会鼓励会计人员大胆地进行更多的判断,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所提高。反之,如果大部分企业都是出于不合法的盈余管理目的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势必会通过修订会计标准而缩减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以堵住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可钻的漏洞。因此,本文结合新准则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行以下归纳:

(一)关于会计核算原则、核算条件及时间的判断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1)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①相关性。新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对相关性的判断也就是要求企业出于经营决策需要的盈余管理存在。

②实质重于形式。这里要求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运用。新准则中涉及到经济实质判断的有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中商业实质的判断、融资租赁的判断、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做出实质性让步、金融资产控制权转移的判断、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的确定、合同的拆分与合并、资产或资产组的划分等等。

③重要性。新准则第17条规定企业的会计信息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至于“重要性的程度”,新准则没有规定,本文认为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性的量度来判断。

④谨慎性。新准则第18条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也是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要求。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要素的确认

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要求准确判断三项内容:“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确认为收入或费用要求判断以下三项内容:“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会导致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①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支出的确认。新准则规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不包括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条件: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开始出租;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这里要求判断的是“时间问题”。(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①无形资产的确认。新准则要求判断的是,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和“可辨认性标准”,其中“可辨认性标准”要求判断“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用于出售等”或“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②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的确认。要进行开发阶段的费用资本化,必须判断是否符合“有技术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意图”、“有市场或对企业有用”、“有能力支持完成开发或出售”、“支出能可靠计量”。五个条件要同时符合才能进行资本化。

(3)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以及总部资产的概念。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主要是判断“是否独立产生现金流量”,能独立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项资产。与其他资产一起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个资产组。判断总部资产主要看其特征“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租赁分类的判断。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判断“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判断为“融资租赁”时尤其要谨慎,看是否符合准则所规定的条件(满足一条既可):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拥有低价购买选择权(5%以下);租赁期占使用寿命大部分(75%以上);承租人最低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90%以上);性质特殊,只有承租人可以使用。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

(5)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会计人员应当比较金融资产转移前后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判断是否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通过计算来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在计算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现金流量波动,并采用适当的现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二)关于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的判断和选择

1.初始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后续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1)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尤其是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的控股型母公司的利润总额。这里要求会计人员判断的是“转换条件”是否满足。

(2)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就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判断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说有持续稳定的增势潜力,执行新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增长。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①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累计折旧计提的范围和方法要求会计人员作出合理判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也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②预计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中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也是会计人员判断的内容。

(4)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在判断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时,根据使用寿命是否有限来确定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和相应的摊销期。

(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分别采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3.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38项具体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有17项之多,为了显示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企业会计人员的重视,本文将公允价值从后续计量中分离出来。涉及到的具体会计准则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17个。下面就从上面这些具体准则中选取几个重要的作分析。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行权前的等待期间,以对可行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和资本公积;或者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这里要求判断的还有“最佳估计数”。在保证职工获得相等的对价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在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这两种支付方式中选择不同的方式,则可以记录不同的成本和费用。前一种方式下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这就给企业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新准则第5条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第6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规范。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新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之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企业会计人员要判断“资产和资产组”、“减值迹象”、“减值金额的估计”。

5.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

①应当严格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②原来划分为会计政策的,只有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性的差别并且重要程度高时,才可以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等。

四、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应用研究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确认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

在成本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是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几乎没有。但在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选用了公允价值核算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就较大。按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的,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进入当期损益,并且按账面价值计价后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的费用就会增加。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转换而调整收益,因为按新准则的要求,房地产转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必须详细地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而是为了追求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需要计提折旧与成本模式状态下要计提折旧的区别来进行盈余管理。

2.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

研究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认定是为了能够合理地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新准则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的可收回金额。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按单项计提和按资产组计提的减值准备的数额显然不一样。也就是说,企业在购建或生产企业的资产时,就应当考虑未来几年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要朝什么方向努力。以盈余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指导,合理地划分资产和资产组。

3.金融资产转移确认:主要风险和报酬、控制权转移的判断

新准则强调判断金融资产转移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看所出售的金融资产是否从实质上发生转移,全部转移的要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就已转移的部分终止确认;转移部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实质性转移主要是看控制权是否转移,控制权转移的确认在复杂的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过程中是关键之所在,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从而合理地确定金融资产销售的公允价值以及所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外的金融资产转让交易中,交易者通常会设计出复杂的金融合约结构,通过保留部分合约权利与义务来掩盖交易的真实意图或经济实质,从而造成会计确认界限的模糊,以此规避准则所管制的范围,来进行盈余管理。

4.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确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不再强调重要性原则,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留出的盈余管理的空间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将原本应该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转换成不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公司,或将本不应纳入合并报表的公司转换成应该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盈利情况的不同,编制合并报表的总公司可以决定该“子公司”是去还是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掌握时间,要做到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子公司”已经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做好了去还是留的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公允价值基本上已经完善化,大部分企业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新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入当期损益,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为企业进行盈余提供了新的空间。

2.非货币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一定的条件下,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会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要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适度盈余管理操作,就必须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3.债务重组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采用了公允价值以后,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债务重组将增加债务人的利润。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重组,其重组收益可以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按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不产生损益。在新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而商誉按照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这样的做法可使企业的资产增加。但是,我国目前仍未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专门的具体准则,也就是说,在商誉会计处理这个点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的。

(三)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盈余管理

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新准则规定①能够控制——成本法;②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权益法;③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有关规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里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是: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概念。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这里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判断对其他企业是否就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该联系每种状态下所要运用的核算方法。一般来说,把其他的关联企业转换成符合权益法核算状态下为宜,因为权益法核算可以按照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存在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方向,是做大还是做小,以此来决定对联营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但是实务操作中,也不能仅仅只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要决定对联营企业是应该控制、共同控制还是有重大影响,一般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战略等。

2.投资性房地产等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但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要强调的是,凡是涉及到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选择、账面价值计价模式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时,一般来说企业会计人员应会同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为实施或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创造条件,因为公允价值模式相对于成本模式给会计人员留下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新准则明确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包括公允价值扣减处置费用后的净值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两种方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从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三个角度对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规定,强调企业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折现率采用能反映当前活跃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而且是企业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采用第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于涉及到公允价值,可以在公允价值运用的范畴内进行盈余管理操作。而第二种方法中,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我国的企业的大部分会计人员来说,要做出准确的预计难度较大,但也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

2.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估计数确定

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是新准则的又一亮点。涉及到的具体准则有:①借款费用中涉及折价或溢价的摊销;②融资租赁下,为确认融资费用、收益才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③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在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时,决定摊销额的有市场利率和摊销期限两个因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摊销期限越长,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少;摊销期限越短,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大。我们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的操作。但是要注意,由于实务中碰到的问题会千变万化,顾及到盈余管理的问题而去规划摊销期限,有的时候会得不偿失。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权衡各方面利弊,最后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做法。

五、研究结论

由于新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理所当然也就加大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新准则从很多方面来讲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改变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模式。在施行新准则以后,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一起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研究掌握新准则尚未明确指出或者模棱两可的地方,往往新准则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们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好的地方。企业在这方面要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7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也称利润管理,是近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权威的定义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1989)曾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该定义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的满足。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但该定义是狭义的,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此外,美国前证监会主席莱维特(arthurLevitt,1998)对盈余管理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盈余管理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违背市场原则的游戏,将给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造成很坏的影响。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不易区分的地带称之为“灰色地带”。该定义是广义的盈余管理概念。本研究将盈余管理界定在狭义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方法概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种:

第一,对会计原则的选择与运用。比如:(1)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企业可以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重要性原则通过增加或减少认为不重要的会计数据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一般要处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进行选择,但是会计政策一旦选用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会计估计的时点和数量以及关联方交易的判断也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实务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结合管理层的意图和公司发展所处的客观环境,从做大盈余、均衡盈余、做小盈余以及除垢之中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各种表述,本文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基于客观的、谨慎的、正直的态度,本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高度负责并为之提供高质量信息的职业精神,在会计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或是会计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意思指引下,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或是咨询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虽然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都是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判断,但是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一,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第二,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管理当局的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有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三大动机,也有我国现阶段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炒作股票等动机。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做判断时,要保持客观中立。

第三,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是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即盈余管理研究将总体应计部分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非主观应计部分不需要用到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而涉及到主观应计部分就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第四,研究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解释,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减少判断偏误,以更好地为合法的盈余管理服务。

财政部在2006年2月实施新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才真正实现了与国际趋同。施行的新准则给了我国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公允价值的合理计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准则模式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模式”,会计职业判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会计人员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三、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研究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使得同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或由不同的会计师进行计量,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这就给合法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会计标准的框架内,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合法的盈余管理,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就会鼓励会计人员大胆地进行更多的判断,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所提高。反之,如果大部分企业都是出于不合法的盈余管理目的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势必会通过修订会计标准而缩减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以堵住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可钻的漏洞。因此,本文结合新准则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行以下归纳:

(一)关于会计核算原则、核算条件及时间的判断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1)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①相关性。新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对相关性的判断也就是要求企业出于经营决策需要的盈余管理存在。

②实质重于形式。这里要求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运用。新准则中涉及到经济实质判断的有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中商业实质的判断、融资租赁的判断、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做出实质性让步、金融资产控制权转移的判断、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的确定、合同的拆分与合并、资产或资产组的划分等等。

③重要性。新准则第17条规定企业的会计信息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至于“重要性的程度”,新准则没有规定,本文认为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性的量度来判断。

④谨慎性。新准则第18条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也是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要求。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要素的确认

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要求准确判断三项内容:“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确认为收入或费用要求判断以下三项内容:“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会导致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①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支出的确认。新准则规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不包括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条件: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开始出租;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这里要求判断的是“时间问题”。(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①无形资产的确认。新准则要求判断的是,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和“可辨认性标准”,其中“可辨认性标准”要求判断“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用于出售等”或“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②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的确认。要进行开发阶段的费用资本化,必须判断是否符合“有技术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意图”、“有市场或对企业有用”、“有能力支持完成开发或出售”、“支出能可靠计量”。五个条件要同时符合才能进行资本化。

(3)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以及总部资产的概念。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主要是判断“是否独立产生现金流量”,能独立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项资产。与其他资产一起产生现金流的,归为一个资产组。判断总部资产主要看其特征“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租赁分类的判断。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判断“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判断为“融资租赁”时尤其要谨慎,看是否符合准则所规定的条件(满足一条既可):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拥有低价购买选择权(5%以下);租赁期占使用寿命大部分(75%以上);承租人最低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90%以上);性质特殊,只有承租人可以使用。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

(5)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会计人员应当比较金融资产转移前后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判断是否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通过计算来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在计算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现金流量波动,并采用适当的现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二)关于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的判断和选择

1.初始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后续计量及核算方法的选择

(1)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尤其是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的控股型母公司的利润总额。这里要求会计人员判断的是“转换条件”是否满足。

(2)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就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判断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说有持续稳定的增势潜力,执行新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增长。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①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累计折旧计提的范围和方法要求会计人员作出合理判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也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②预计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中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也是会计人员判断的内容。

(4)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在判断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时,根据使用寿命是否有限来确定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和相应的摊销期。

(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分别采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3.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38项具体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有17项之多,为了显示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企业会计人员的重视,本文将公允价值从后续计量中分离出来。涉及到的具体会计准则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17个。下面就从上面这些具体准则中选取几个重要的作分析。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行权前的等待期间,以对可行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和资本公积;或者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这里要求判断的还有“最佳估计数”。在保证职工获得相等的对价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在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这两种支付方式中选择不同的方式,则可以记录不同的成本和费用。前一种方式下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这就给企业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新准则第5条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第6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规范。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新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之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企业会计人员要判断“资产和资产组”、“减值迹象”、“减值金额的估计”。

5.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

①应当严格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②原来划分为会计政策的,只有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性的差别并且重要程度高时,才可以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等。

四、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应用研究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确认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确认

在成本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是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几乎没有。但在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选用了公允价值核算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就较大。按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的,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进入当期损益,并且按账面价值计价后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的费用就会增加。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转换而调整收益,因为按新准则的要求,房地产转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必须详细地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而是为了追求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需要计提折旧与成本模式状态下要计提折旧的区别来进行盈余管理。

2.关于资产和资产组的认定

研究资产和资产组的划分认定是为了能够合理地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新准则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的可收回金额。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按单项计提和按资产组计提的减值准备的数额显然不一样。也就是说,企业在购建或生产企业的资产时,就应当考虑未来几年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要朝什么方向努力。以盈余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指导,合理地划分资产和资产组。

3.金融资产转移确认:主要风险和报酬、控制权转移的判断

新准则强调判断金融资产转移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看所出售的金融资产是否从实质上发生转移,全部转移的要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就已转移的部分终止确认;转移部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实质性转移主要是看控制权是否转移,控制权转移的确认在复杂的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过程中是关键之所在,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从而合理地确定金融资产销售的公允价值以及所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外的金融资产转让交易中,交易者通常会设计出复杂的金融合约结构,通过保留部分合约权利与义务来掩盖交易的真实意图或经济实质,从而造成会计确认界限的模糊,以此规避准则所管制的范围,来进行盈余管理。

4.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确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不再强调重要性原则,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留出的盈余管理的空间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将原本应该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转换成不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公司,或将本不应纳入合并报表的公司转换成应该纳入合并报表核算的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盈利情况的不同,编制合并报表的总公司可以决定该“子公司”是去还是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掌握时间,要做到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子公司”已经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做好了去还是留的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公允价值基本上已经完善化,大部分企业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新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入当期损益,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为企业进行盈余提供了新的空间。

2.非货币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一定的条件下,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会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要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适度盈余管理操作,就必须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3.债务重组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采用了公允价值以后,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债务重组将增加债务人的利润。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重组,其重组收益可以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按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不产生损益。在新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而商誉按照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这样的做法可使企业的资产增加。但是,我国目前仍未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专门的具体准则,也就是说,在商誉会计处理这个点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的。

(三)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盈余管理

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新准则规定①能够控制——成本法;②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权益法;③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有关规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里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是: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概念。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这里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判断对其他企业是否就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该联系每种状态下所要运用的核算方法。一般来说,把其他的关联企业转换成符合权益法核算状态下为宜,因为权益法核算可以按照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存在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方向,是做大还是做小,以此来决定对联营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但是实务操作中,也不能仅仅只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要决定对联营企业是应该控制、共同控制还是有重大影响,一般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战略等。

2.投资性房地产等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但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要强调的是,凡是涉及到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选择、账面价值计价模式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时,一般来说企业会计人员应会同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为实施或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创造条件,因为公允价值模式相对于成本模式给会计人员留下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新准则明确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包括公允价值扣减处置费用后的净值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两种方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从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三个角度对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规定,强调企业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折现率采用能反映当前活跃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而且是企业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采用第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于涉及到公允价值,可以在公允价值运用的范畴内进行盈余管理操作。而第二种方法中,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我国的企业的大部分会计人员来说,要做出准确的预计难度较大,但也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

2.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估计数确定

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是新准则的又一亮点。涉及到的具体准则有:①借款费用中涉及折价或溢价的摊销;②融资租赁下,为确认融资费用、收益才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③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在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时,决定摊销额的有市场利率和摊销期限两个因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摊销期限越长,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少;摊销期限越短,前期的摊销金额越大。我们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的操作。但是要注意,由于实务中碰到的问题会千变万化,顾及到盈余管理的问题而去规划摊销期限,有的时候会得不偿失。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权衡各方面利弊,最后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做法。

五、研究结论

由于新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理所当然也就加大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新准则从很多方面来讲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改变了企业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模式。在施行新准则以后,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一起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研究掌握新准则尚未明确指出或者模棱两可的地方,往往新准则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们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好的地方。企业在这方面要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盈余质量盈余持续性应计利润

一、引言

国内外对于盈余质量有多种定义,但具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盈余质量是对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真实表述。基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盈余质量是公司的报告盈余忠实于经济学盈余定义的程度。此外,还有学者定义盈余质量为报告盈余与净收益的区别程度。笔者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为特定的决策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业绩特征的决策信息的相关程度。即较高的盈余质量能为特定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进一步地理解该定义,盈余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它所提供的有关财务业绩信息对特定决策者制定决策的相关性,同时还取决于它反映了财务业绩的哪些特征。只有在特定的决策模型中,盈余质量才有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盈余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对股东来说较高质量的盈余,对债权人或监管者来说不一定是高质量的盈余。盈余质量反映了盈余信息满足特定决策者制定决策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对企业财务业绩的真实表述。而盈余管理是对财务报告数字进行干预,是一种管理过程。基于盈余的契约,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人具有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会导致公司的会计报告盈余不能反映真实盈余,进而导致盈余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报告盈余与真实盈余的吻合程度。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差距越大,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那么盈余质量越低;反之盈余质量则越高。

二、盈余持续性与盈余质量研究

(一)盈余持续性的定义盈余持续性被定义为导致当前盈余变动的交易或事件能影响未来盈余的时间长短和稳定程度。可以有效地建立不同会计期间盈余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为预测未来的盈余提供有效的信息。一般认为,由企业主营业务所带来的盈余比出售原材料或固定资产等非经常易获得的盈余具有更好的持续性。根据盈余的持续性是其组成成份的不同持久性的平均数,可将会计盈余分为永久性会计盈余、暂时性会计盈余和价格无关的会计盈余。从盈余自回归角度,可将盈余持续性定义为当期盈余变动部分成为盈余序列的永久性部分的程度。一般采用股票回报对盈余变动回归斜率来度量盈余的持续性。

(二)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1)应计利润。在应计制(权责发生制)下,会计盈余实际上由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两部分构成。因此,应计利润部分和现金流量部分的持续性决定了盈余的持续性。一般来说,企业对应计利润的可操控性高于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的持续性高于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基于Sloan(1996)的推测,盈余的应计部分持续性更低是因为应计项目的会计估计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为应计代表了对未来权力和义务的估计,其相对于现金支付更易出现估计上的误差,并且这种会计估计的误差具有均值回归的特征,这些因素导致应计部分的盈余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部分的持续性。应计项目与企业的经济特征,如公司成长性、风险等有着密切地联系,而这些经济特征导致盈余的应计部分持续性较低。Richardson(2005)分析了长短期的经营性与金融类资产和负债,表明可靠性越低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其持续性也相对越低。虽然应计部分比现金流部分体现出较低的盈余持续性,但并不意味着应计部分没用。这一结果只是告诉人们主要由应计项目组成的盈余持续性会比主要由现金流组成的盈余持续性差一点。研究表明,盈余的持续性比现金流量好,在估价模型中使用盈余数字会产生更小的误差,盈余与未来股票收益的关联度更强。可见,尽管应计部分的持续性较差,但它能够提高盈余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盈余中应计项目的低持续性应放入具体的语境中理解。(2)增长的低持续性。边界效应理论认为增长的投资有边际经济递减效应,这就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维持产品售价将会越来越困难,导致价格会下跌,进而影响了边际利润,导致应计利润的低持续性。Richardson(2006)认为如果应计项目能够反映真实的投资增长的话,那么增长就会导致更高的销售额。反之,要是应计项目的增长并没有带来销售额的变化,那么应计增长就很可能是由于效率的降低,而这种效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会计的扭曲或者是资本使用效率的降低。(3)盈余的结构性差异。会计盈余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其中营业利润包括了非正常经营产生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项目。构成盈余的这些项目本身持续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具有较长的持续性,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持续性较低。这些持续性不同的盈余组成部分决定了盈余本身的持续性差异。(4)股本结构。根据股权集中度,将股本结构分为股权高度集中型、股权相对分散型和股权制衡型。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大股东会更注重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会为了获得股价的暂时性上涨以获取暂时性收益,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盈余持续性。但在法制不健全,资本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大股东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侵蚀公司的价值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利于保持较高的盈余持续性;股权相对分散型的股本结构中大部分股东的持股数较为接近,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充分地分离,使得管理层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如果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从事与股东目标利益相违背的经营活动,那么盈余的持续性较低;股权制衡型是介于股权高度集中与股权相对分散之间的一种股权结构。既能消除一股独大下大股东的绝对控制权所带来的对公司价值的侵害,也可以抑制管理层采取非股东价值最大化行为,有利于提高盈余的持续性。(5)企业的成长性。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企业的盈利水平较低,体现较差的盈余持续性。在成熟期,企业的盈利水平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因而具有较高的盈余持续性。因此,在比较公司间的盈余持续性时,需考虑企业所处的不同成长周期。此外也要考虑行业差异,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表现出来的盈余持续性有很大差异,如食品、饮料行业则带有很强的季节性。

(三)盈余持续性的计量模型

(四)盈余持续性的经济后果(1)股票市场。研究者在股票市场结果方面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假设。第一种假设,盈余持续性越高,股票估价越高,因此高持续性盈余会产生正的投资回报。Kormendi和Lipe(1987)证明了更好的盈余持续性会产生更高的股价回报;第二种假设,放松了有关市场效率的假设并以财务分析的视角来分析。Sloan(1996)从盈余市场反应的角度分析,发现投资者不能识别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部分的持续性差异。发现应计利润较多(持续性较差)的公司将会有较低的股票收益,而那些应计利润较少(持续性较高)的公司将会有较高的股票收益。之后,出现了许多扩展性的后续研究,并提供了以下解释:投资者对异常应计存在误解,应计利润持续性差是由于受到异常应计的影响;投资者对应计项目估计差错存在误解;投资者对应计利润引起非当期资产负债表账户的增长存在误解;对于预期盈利或者其他研究设计项目的衡量失误。学者们还进一步对应计总额进行了细分,研究异常应计和盈余持续性的相关性以及它会对投资者造成何种暗示。销账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早期的研究显示有关特定项目的宣布会对股票产生负面效应,如果销账是由于企业重组或经营战略的改变,那么股票市场的反应将会是正面的。但也有学者发现,公司因特殊项目而产生大量的负应计项目之后通常会有正面盈利前景。这就说明了投资者们通常会高估特殊项目的应计利润。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特殊项目影响未来盈余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如果经理们正确处理特殊项目使公司体系健康化,那么未来的盈利将会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一个公司在未来仍然继续进行销账,而且特殊项目只是这一系列可能来临的坏消息的开端,那么未来的盈利将会持续走低。另外大部分学者研究了在特定经营活动和对未来收益的会计处理方面,投资者对盈余持续性的反应。投资者也并不完全理解将本应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会增加当期盈余,但减少未来的盈余。Ge(2007)发现,附注中有关租赁增长的信息对于利用应计项目评价盈余持续性越来越有用。然而,投资者们并没能将这些有关持续盈余性的暗示完全反应到价格上。Lee(2010)发现,管理层分析报告中有关购买未来债券的信息会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额和盈余,但这些信息却未能被很好地反应在股票价格上。研究者们还考察了应计利润持续性对股票市场影响,是否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或者其他信息的可获得性有关。这类研究表明掌握更多信息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更能准确地作出估价。不同投资者了解到信息的详细程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能与其自身特点有关,而这样的特点可能和外界信息的获取性有关,也可能和其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有关。这样的不同还可能和公司自身的特点有关,而公司的特点可能是由于财务报表体系的特点决定的。Louis和Robinson(2005)发现股票分割公告能增加应计利润的可信度。Collins(2003)发现如果一个公司的投资者普遍经验丰富,并且其活跃的职业交易者数量恰好在可接受范围的最少值,那么其股价就能十分精确的反应应计项目的持续性。总之,如果研究者们将获得全面信息的投资者的行为作为衡量盈余持续性是否对做出正确决策有用的标准的话,的确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盈余持续性是有用的。(2)非股票市场。很少研究站在除投资者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盈余持续性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基于决策有用观,探讨盈余持续性与决策的相关程度,还需要基于特定的决策机制。部分研究考察了盈余持续性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的作用。Baber(1998)发现盈余持续性增强了未来盈余和年度薪酬变化之间的正相关。也就是说,薪酬对盈余的敏感性会随着盈余持续性而不同。因此,在薪酬契约中含有可变的现金流成分的前提下,高持续性盈余有助于薪酬委员会确定总薪酬。nwaeze等(2006)发现盈余持续性较低的公司,在薪酬公式中现金流部分会被赋予较低的权数。这个结果说明了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决策时会受到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持续性能提供对决策有效的信息。

三、应计利润与盈余质量研究

(一)应计利润的定义应计利润的定义一直处在发展当中,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方法:一种是现金流量表法,另一种是资产负债表法。在强制要求报告现金流之前,相关研究中,应计通常会被定义为非现金资本与折旧。自从引入现金流量表后,应计则被定义为会计盈余与现金流的差额。我国大多数研究采用现金流量表法,认为应计利润是会计盈余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差额。应计利润可分为非可操控性应计和可操控性应计。非可操控性应计反映企业基本业绩,而可操控性应计反映会计准则导致的偏差和管理层盈余操纵。经验研究发现,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持续性低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因而某一企业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很大,那么其盈余持续性会较低。

(二)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应计利润分离法是目前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依据Kaplan的理论,应计利润随企业经营状况的波动而改变,所以能从总应计利润中分离出由外生经济状况决定的期望利润或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剩余的部分则为异常应计利润或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将其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其代表模型有Jones模型,以及发展出多种扩展的模型,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对非操控性应计的假设和处理不同。这些计量方法将真实盈余作为评价盈余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报告会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差距越小,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盈余质量就越高。由于盈余管理是导致盈余质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计盈余被盈余管理的程度可以体现盈余质量的高低。下面介绍的评价盈余质量的方法主要借助于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包括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Dechow-Dichev(2002)方法、业绩匹配模型、操控性应计估计残差模型见表(1)。

四、结论

本文选择盈余持续性和应计利润这两个变量,从定义、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等方面对盈余质量的特征进行探讨,同时对应计利润和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变量的研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选择从盈余持续性和应计利润这两个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定性阐述,并未进行定量的数据分析,这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勇:《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

[2]孙谦:《盈余持续性研究综述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Jones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91.

[4]patricDechowetal,UnderstandingearningsQuality:aReviewoftheproxies,theirDetermiantsandtheirConsequence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

课题:大学财经学院2012年科研培育项目(ZDCYpY201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盈余管理程度影响因素与管理结果关系密切,因此深刻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理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的异常结果与手段意义显著。

一、模型与变量选择

(一)研究基础

大股东在通过再融资能够实现利益的程度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融资规模正相关,由于公司配股预期筹集的资金规模会影响控股股东从配股中获取利益的大小,所以筹资规模越大,控股股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融资规模正相关。

上市公司在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决策时,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个已知变量,很显然在既定的总盈余管理程度下,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将存在替代关系,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既然是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对盈余管理方式进行选择,除了考虑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外,更需要考虑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说,其主要成本是要受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约束,但由于不同上市公司所受到的审计约束程度不同,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成本也存在横截面差异,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质量负相关。

对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来说,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越多,实施实际业务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进行“支持”的能力也就越强。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与关联交易金额正相关。

(二)模型建立

本文为考察影响股权再融资企业在应计项目再融资与实际业务再融资之间权衡的因素,基于王勇军的修正Jones模型分别以em、am和Rm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如下三个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em=?0+?1CFo+?2eFin+?3FiRSt+?4SiZe+?5LeV+?6pB+ε]

[am=?0+?1Rm+?2aUDit_FiRm+?3aUDit_opinion+?4CFo+?5eFin+?6FiRSt+?7SiZe+?8LeV+?9pB+ε]

[Rm=?0+?1Rpt+?3aUDit_FiRm+?4aUDit_opinion+?5ta+?6eFin+?7FiRSt+?8SiZe+?9LeV+?10pB+ε]

其中em、Rm和am分别为总盈余管理水平、实际业务盈余管理水平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eFin为测度融资规模的变量,计算公式为再融资预期金额除以上期期末总资产。根据假设1,预期该变量在三个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为正。

我们用两个亚变量aUDit_opinion和aUDit_FiRm来度量审计与监管的严格程度,从而评价企业被发现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大小。其中,aUDit_opinion为企业在前三年是否收到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如果有,则取为1,否则取0。aUDit_FiRm则反映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我们选择所审计上市公司数量大于等于15家的会计事务所为“大所”,其余都是“小所”。如果该企业由“大所”进行审计,aUDit_FiRm取1,否则取0。我们预期在am的回归模型中,这两个变量的系数为负。

Rpt度量关联交易金额,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关联交易对线上项目的支持,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关联方与上市公司的商品购销与劳务交易,剔除其他关联交易类型的影响;此外,CSmaR数据库中关联方企业与该企业的关联关系类型,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2)合营企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6)其他。在上述关联交易类型中,大股东的支持主要通过第(1)类实现。由此本文所测度的关联交易(Rpt)是第(1)类中的商品购销与劳务交易总额除以上期期末总资产。

除此之外,为了消除我们在对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由于对预期和未预期部分未能完全分离的影响,我们还控制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LeV)、市净率(pB)、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并在am的回归模型中控制经上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Fo),在Rm的回归模型中控制总应计项目(ta)。

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回归模型中的因变量和各自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关联交易占上期期末总资产的比重差距十分明显,反映出不同企业关联交易金额相差悬殊。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看,最低为4.2%,最高达到85%,均值为47.30%,中位数46.80%,接近50%,高于35%,说明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同时,Rm、am与em的均值分别为0.036、0.011和0.047,am平均不到em的四分之一,远小于Rm,说明总体来说股权再融资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方法,而我国现有文献在研究配股和增发期间的盈余管理时仅通过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数额来替代盈余管理程度的考察方式是有欠妥当的。

我们还计算了各种方式下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右上角为pearson相关系数,左下角为spearman相关系数,括号内数据为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值;结果水平显著:*(10%上)、**(5%上)、***(1%上)

从表7可以看出,am与Rm的spearman和pearson相关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

三、多元回归结果

为了说明股权再融资企业如何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之间进行抉择,我们分别以em、Rm、am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3的多元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以em、Rm还是am为因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和融资规模(eFin)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并分别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反映再融资给大股东带来的利益越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越强,支持假设1。

从以am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收益”和“成本”的条件下,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Rm)的回归系数为-0.025,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支持假设2。同时也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aUDit_FiRm)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也说明审计的监管与约束力量越强,上市公司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成本越高,能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支持假设3。

在以Rm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中,关联交易金额(Rpt)的回归系数为0.011,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关联交易金额越大,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支持”,以帮助上市公司获得再融资资格的能力也越强,支持假设4。

四、结束语

企业再融资前有显著的实际业务盈余管理行为,其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配合使用以达到再融资的净利润要求;关联交易是股权再融资企业进行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者实施实际业务盈余管理和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能力和成本是决定其更偏重于何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关键,其中大股东的控制能力,外部审计力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志文,宋衍蘅.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第3期

公益项目的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盈余管理;房地产;会计核算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国家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在2010年,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一直在上涨。房地产公司在获得巨额的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威胁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1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研究的意义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会计核算特点而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空间。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不仅误导投资者决策,也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决策。过度的盈余管理造成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假象,且有利于房地产商抬高价格。而过高的房价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国外经典的研究成果,房地产泡沫一旦发生破灭,可能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

历次会计准则的出台都被认为是救火式出台,证券市场出了问题,会计准则就出来救火。1研究盈余管理,做好事前防范显得格外必要。

因此,研究并规范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理论界、事务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2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及其对应的盈余管理手段

2.1无法统一界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收入的关键是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为,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标准。

房地产开发商品通常是采用预售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进行销售。采用预售形式时,大致需要经过以下环节:签订预售合同及收取部分预售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收取剩余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由于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会计人员可根据公司需要自行选择环节作为收入确认的时间,由此进行盈余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采用预收款的方式收取售房款。相关准则规定,当房屋竣工验收并与房屋购买者办妥了相关的手续后,就应该将预收款项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拖延“预收账款”转为销售收入的时间,比如拖延所开发的房屋的竣工时间,或者拖延办理相关的手续,从而减少当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当期税款的缴纳。

2.2销售收入的计量模式存在可选择性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准则明确规定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当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时,公司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研究表明经营业绩不理想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调节业绩、提高净利润,在扭亏、免于退市、摘牌时,公允价值是个救市良方。2

2.3成本和收入难以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以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的直接联系为基础,将所有与收入产生有关的成本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需要数年时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3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会同时开发多个楼盘,每个楼盘的开工时间不同,并且时间较长,这样就会有多期楼盘存在于一个会计期间情况的出现。当期完工结转的楼盘的成本,应该按照配比原则记入账面。但是房地产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的分配当期完工楼盘应当承当的成本,以此来调节当期的利润。

3如何规范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

3.1明确收入确认的环节

收入确认环节的不确定性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各公司采取不同的收入确认标准不利于行业内各公司之间的对比。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在建立了收入确认一般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并推广针对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指引,让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统一标准的确认方法,从而使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收入信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3.2更新收益观念,改革传统损益表

在传统损益表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其

[1] [2] 

他全面收益。从金额来讲,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因使用公允价值而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已经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所以可以将这些己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应反映在其他全面收益中,这种损益不代表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传统损益表将巨额已确认未实现损益反映在净收益中,但即使企业利用公允价值确认了巨额利润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确认了巨额亏损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面临倒闭。可见,如果采取这种会计方式,那么部分企业将不再热衷于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房地产企业也不会因为利润波动太大而回避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同时,其他全面收益与净收益分开列示,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哪些是已实现损益、哪些是未实现损益,能使损益信息更加全面有用。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含量

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必须对房地产行业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额外披露的各类相关信息的内容和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必须按现行有关规定披露信息外,还应该披露企业的预售政策及情况;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等额外信息的披露;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增加投资计划及风险的披露;质量保证金的披露。同时,应在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揭示其各种风险,而不应仅限于抵押风险,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就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提高风险的透明度。

注释:

冯昀郭洪涛,盈余管理问题对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J】,消费导刊,.

王卓瑛,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动因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