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十篇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十篇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53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1

abstract:Basedonthelargenumberofliteratureresearch,theuniversitytechnologytransferfrom2002to2010inChinaisanalyzedfromthetime,theresearchmethod,andtheresearchcontentrespectively.Furthermore,somerepresentativeresearchpapersaregivenunderthepresentsituation.Finally,ourconclusionandsuggestionsareproposed.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Keywords:universitytechnologytransfer;categories;researchmethod;researchcontent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05-02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基于众多研究,郭晓川[1]曾对国内11种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期刊1989~1994年间发表的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198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论述;原长弘等[2]也对1994~2002年间发表的243篇相关研究论出了分类统计和分析,这些阶段性的总结回顾对于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主要研究统计了2002~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时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研究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成果,并对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1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分类

2010年,笔者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上,分别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对题名或关键字进行了检索,时间是从2002~2010年,得到377篇论文,这也正说明了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纵览这些论文,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汇总:

1.1按研究时间进行汇总笔者将得到的377篇论文,按照研究时间进行了分布汇总,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2~2010年之间的数量的总体走势呈现类m型。两次峰值发生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由于2010年的数据收录不全,因而2010年的相关论文数量最低。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峰值的数据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的数据。这就说明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呈上升态势。

1.2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1][2],我们将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五种:理论分析,观点陈述,经验总结,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笔者对377篇研究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可以发现,各类研究方法的大致格局分布较明显,约占75%的研究文献均属于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约10%的研究文献集中于理论分析型,较之郭晓川和原长弘的调查数据有一定的提高;其余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型的文章。

笔者还发现近两年来,在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加;同时,不少学者将博弈论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例如汪侃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一文中,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3]。雷永等在《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4],通过分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博弈中各自的期望收益,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利益的形成机理和补贴策略,认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政府补贴收益政策也可能改变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产学研联盟的形成。此外,还有学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性的特点,学者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化和良好泛化能力,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5]。

1.3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我们将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8种类型,对377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并与1989~1994年、1994~2002年两个时间段的论文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可以发现图2。

在研究内容上,2002年~2010年之间,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重点。按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作用与优势、管理机制、转化模式、概念与理论。在百分比的高低排序上,较之郭晓川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转化模式、对策建议、障碍因素、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概念与理论、作用与优势、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内容更多的侧重于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以及运行机制的层面。较之原长弘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管理机制、转化模式、作用与优势、概念与理论)高低顺序变化不大。虽然主要研究内容的排序不变,但是在各指标的百分比上变化较大。例如,原长弘的调研结果中有关作用与优势、转化模型、管理机制这几项指标的研究内容均超过总内容的10%,而2002~2010年之间,均不足10%。

究其原因,研究内容的变化,与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进展是分不开的。由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蒸蒸日上,逐步的突显出问题,学者们根据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研究内容上的变化,说明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以及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

2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2.1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例如前文提到的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又如,以实物期权的方法,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研发项目和市场化项目中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的类型以及项目价格评估的框架[6]。梁燕在广东省高校专项课题的支持下,以广东省高校作为样本,检验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经营的状况与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转让实际收入的相关性,为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7]。但总的看来,新的分析工具与方法的研究还太少。

2.2问题与对策建议的相关研究由上文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及对策建议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主流。学者们总结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有: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交流、建立新型的联盟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等。在一般研究的基础上,梅姝娥等从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与一般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差别、技术交易的特点和必备条件,以及我国企业技术吸纳能力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阻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8]。

2.3制度创新持续深入李平在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支持下,从创新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基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和探索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问题,侧重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9]。郭晓东等分析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高校和企业存在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弊端,并从体制改革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10]。

2.4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备受重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的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建议。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论证了高校在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地位[11]。王铁军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种适合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12]。

2.5比较研究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转移到了国外。通过对国外著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借鉴,达到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和比较作用。例如,胡冬云介绍了美国的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的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其如何促进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然后,作者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善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议[13]。陈兰杰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14]。

2.6研究方法继续拓展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多采用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采用较少。特别是用于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层面的机制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倾注,尝试运用新的定量的研究理论,例如博弈论,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预测机制等问题,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鲍新中等从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产学研的组建和运行的过程,建立了合作收益最优分配系数的模型,考虑了学研方技术风险条件下的合作收益分配系数,并对合作各方在协议的收益分配方案下如何进行自己的最优行动选择进行了非合作博弈的分析[15]。

3总结

2002~2010年之间,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社会的科技型组织和教育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将是今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郭晓川.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3):25-29.

[2]原长弘,杨鹏,惠龙等.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新进展:1994,-2002[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6):94-101.

[3]汪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武警工程学报,2007,6:91-95.

[4]雷永,徐飞.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26):28-31.

[5]王桂月,王树恩.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94-209.

[6]杨家伟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物期权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21.

[7]梁燕.广东省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9:278-280.

[8]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3):22-27.

[9]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3):292-296.

[10]郭晓东,韩汝军,王德青.加强体制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39-42.

[11]梁平等.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J].商场现代化,2008,25:269-270.

[12]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96-100.

[13]胡冬云.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4):152-154.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校企合作”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及组织模式研究两方面。校企合作是国家行为,这种行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而且明确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这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对校企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还处于各抒己见的状态。国内多数文献大多介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将科研机构纳入其中,诞生了“产学研合作”新说法,在实际应用上与校企合作是一致的。

2.研究的主要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职业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传统办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探索出一套内容全新的、代表时代特征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人士研究的主要话题。

在传统教学中,企业只是起辅助作用,这就导致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目标不一致,这就形成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的瓶颈(招生难、实习难、就业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应运而生,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这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近几年的高职教育发展和实践,顺应市场办教育,结合企业搞实训,积极摸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3.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虽然,现存的有关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这其中,基于理论框架阐述的很多,基于现实环境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很少,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笔者试图从我院的办学模式入手,从实际出发,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我院实施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运行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深入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对策,并为我院更好地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模式是解决同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把实践中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在产业和教育之间、实际生产过程和教育活动过程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利用学院、产业、行业、企业等单位各自优势,把以间接知识(课堂传授)为主的环境和直接知识(现场实践)为主的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产学结合,是指在政府的协调和资助下,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专业、制定计划、教学大纲和开发课程,为企业培养合乎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互聘教师,学校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学生更加实用、技能的知识。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先录用学校优秀毕业生,利用学校优良的教学环境、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项目、研究课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和技术攻关科研课题,真正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不但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熟练工人,而且积极开展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强行业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性,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研究的价值

1)创新点校企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基准,采取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1)订单式培养的校企结合;(2)专业方向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的校企结合;(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校企结合;(4)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校企结合;(5)校内外实训条件不断完善的校企结合。

其最终能够达到校企合作推进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落实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促进订单培养的目的。

2)理论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己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对于身处于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型期,且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之路,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

3)应用价值实施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3.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思路、框架:结合我国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问题,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落实并执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分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意义等;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对我院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研究,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找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4.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工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1)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调研,找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制定完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报告做准备。

其中包括:

(1)现行的法律对于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规定处于盲点;(2)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校企联合办学发展;(3)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开展;(4)经济社会发展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在拉力不足,还未真正体现市场的引导作用。

2)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后,逐条论证,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其中包括:

(1)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

①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的社会氛围;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畅发展;③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学生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2)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①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利益;②培养“双师型”教师。

(3)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

①学校的管理资源优势;②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势。

将以上的研究过程将被应用于我院相关专业,并通过与其他未实行的专业进行对比研究,以验证该方案的可执行性。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方案。

5.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文献法:通过查阅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以各种形式(如:书信交往、电话联系、发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等方式)向合作企业进行封闭式或开放式调查,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市场调查、企业走访等方式,了解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做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以便于进一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3)分析比较法: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研究机构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管理经验,对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并利用文献法和调研法的成果,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方案。

最后,将此方案应用到试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通过比较来验证本课题的可行性。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

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准确理解该内容需要理解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如何定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如何理解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性地位?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之间是什么关系?从国家层面建设专业教学标准,目的是构建现代教学治理体系,清晰界定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在教学工作中的职责,使各个层面的职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在国家教学标准的引领下,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审视和研究教学标准,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律,开发本专业校本教学标准体系,为其他高职院校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标准提供参考。

1研究的意义与国内外现状

1.1研究意义。首先,专业教学标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规范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设置。职业院校教学标准上升到国家层面,可见其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依据专门的制度和标准办,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作为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再次,当前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是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益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便凸显出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否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标准,让教学标准的主体责任不再只是高职院校。让企业作为需求侧,在人才培养的早期就参与进来,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脱节。在校企合作视域下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用标准化建设,是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均存在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近的内容表述,如职业标准、能力标准、教学内容标准等。在研究过程中,国外研究人员主要关注教学标准的开发步骤、开发方法、文档表现形式和课程建设中的问题等[1]。在国内,有研究学者对国家标准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进行过理论层面的详细分析和描述[2,3]。阐明了国家标准和校本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本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的关系等。针对教学标准的开发重点,有学者认为,需要关注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标准规划,实现两个阶段教学的有效衔接[4];还有学者认为要因地制宜,更深入地考虑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地区经济特征[4]。本研究从校企合作的视角研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益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校企合作无法深入进行。建设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需要企业的深入参与,作为责任主体,通过校企两方共同培养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和培训,形成完善的、符合专业实情的专业教学标准。

2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开发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1研究目的。研究目标为深度挖掘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现状与国家标准的差距,以校企合作作为改善人才培养方式的切入点,设计符合专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方案;完成教学标准体系的制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方法、相应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方案。2.2研究内容。(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基础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方案和开发方法研究;(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本教学标准的制订。2.3创新之处。(1)以往的教学标准由院校自行制定,存在目的明确、输入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家专业标准制定后,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和指导,结合地区和院校特征,重构专业课程的体系及内容,指导专业教学整体的设计及实施。(2)在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之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该如何培养人才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该如何保证对社会的人才供给不脱节?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3)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对教学标准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教学标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标准开发基础理论、技术流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属于偏理论的研究。本课题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从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个本质特点出发,在校企合作的视域下讨论教学标准的问题,关注企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1)通过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中进行调研,包括对企业技术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目前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执行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2)整理调研结果并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教学标准实施过程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整体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3)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在校本教学标准研究中采用的可行开发方法和模式,整理出本专业特色、地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得出本研究在开发中特别需要关注的内容,最后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校企合作办法和顶岗实习方案。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提取可供参考的理论和指导方法。(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调查企业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不同岗位要求;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结合企业对专业岗位的要求,考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此调查可以看出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对接的差异。3.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遵循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如下图所示:

4结语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充分对接,必须开发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此研究将为地方高新技术人才的供应提供有力参考,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继平.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有关情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5-9.

[2]李秀绒.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8.

[3]徐国庆.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1):102-110.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杨丽(1986-),女,上海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研究实习员;罗尧成(1974-),男,湖南隆回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副研究员。(上海 20009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09-02

2011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建国后首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鲁昕部长提到要把职业教育科研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继国家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后,新一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旨在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强调了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也表明将大力支持增加科研比重的推进工作。

科研管理对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科研管理是从申报立项、执行控制,直至结题验收,使得整个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加强科研管理能够帮助掌握项目研究进展的不同阶段,起到监督、控制、指导、辅助的效用,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随着对科研工作的愈加重视,切实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将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侧重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处于弱势的地位。面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感在内涵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贴近科研的需求上还有相当的距离。

1.科研管理机构的建设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侧重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处于弱势的地位,缺少专业的科研管理机构。面对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一现象有所改善。据统计,目前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建有相关科研管理机构的比重将近80%,其中以科研处或科技处命名的作为独立行政机构的占据半壁江山。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的情况也类似,具体见表1。

30%左右的国家示范性与骨干高职院校以科研与教学、产学(校企)合作、设备、外事等联合命名一个机构,同时兼有高教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等职能。从科研管理部门定位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目标要追求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科研管理人员的水平状况

目前科研管理机构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大量缺乏,专业、稳定、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更是有待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显缺乏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原因包括职教科研机构数量不足、地位不高,以及职教科研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2]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把科研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起全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都是关键要素,目前的状况堪忧,还无法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之路。

3.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需加快脚步。根据目前情况,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基本上从科研网站建设和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两方面展开。然而据其他学者调查分析,由于多数院校是购买科研管理系统后再应用,不符合实际需求,即使是自行开发设计,但是使用率也较低、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现今的纵向项目申报大部分采用网上填报和纸质申请书上报两种方式。如需在科研管理系统上再次填报,操作和管理都过于繁琐累赘。

缺乏整体规划导致科研管理系统不实用,科研动态信息没有及时导致科研网站形同虚设,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淡薄,无法高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管理,这些都是科研管理信息化推进滞留的主要原因。只有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科研管理信息化才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高职教育科研的个性与特色

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本科院校无法相提并论,相差甚远。在纵向项目的立项阶段,学校没有主动权。而横向项目的立项,学校处于积极的地位,可以根据自身科研规划、专业布局等情况进行项目的立项,将科研工作导向应用性和区域性较强的横向科研合作,同时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3]显而易见,高职教育科研的个性与特色应着重体现在科技服务方面,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服务地方经济,满足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专家都提出科研要为教学服务的观点,依托行业与专业领域生成办学特色是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源泉。[4]科研管理部门在指引教师如何将所教授的专业与从事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的方面存在欠缺之处。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差甚远的科研工作常常使教师力不从心,也无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实现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

根据目前情况,不少科研管理机构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依然将重点投入到纵向项目的申报上,结果经常处于弱势;缺乏主动调研、拓宽科研项目合作渠道的积极性,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等建立科技服务平台更是无从着手。

二、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改革对策

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同时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即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作为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市场对高职科研类型、内容、方向等方面的塑造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科研管理也越来越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领域,敏锐地洞察社会热点,捕捉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5]在建设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背景下,其科研管理更应迅速地对行业、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作出反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

1.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内涵

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要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管理是服务:科研管理机构应将服务意识始终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工作中,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管理是培育:科研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科研沙龙等方式方法开展项目培育活动,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激发他们的科研动力,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管理是激励: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之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更深刻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6]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引入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等因素,通过将教师的科研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融合的积极引导,帮助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达到双赢的效果。

2.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根据《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的协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等意见,以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目标。

科研管理机构除了要引导和激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外,自身也需加强与行业联系,主动拓展项目来源,为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横向项目研发工作提供条件,坚持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立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在科技服务中寻找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创造合作,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课题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走开放式科研之路。

3.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效。[7]近几年中,要通过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洞察敏锐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提升其信息素养;与此同时,也需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来充实科研管理队伍,运用信息技术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除了充分利用科研网站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外,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是大势所趋。为了避免系统使用率低下和操作过于繁琐等情况,结合学校的实际,应建立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科研信息的共享,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可扩展性与可操作性,不再简单停留在文件管理阶段,应可以全面、实时地反映学校科研管理信息的历史和现状,也可智能预测未来的动态趋势。

4.进一步彰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的行业特色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求大求全,要根据实际,办出自己的特色,拿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体现行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紧贴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优势,与行业和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进行合作,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行业、企业服务。[8]首先,科研管理机构对于刚从事科研工作或是在科研方向等方面存在疑惑的教师需不定时地开展指导工作,有效帮助他们找到教学专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点,使得他们在纵向项目上的申报成功率,尤其是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的合作开发上有所突破。其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主动跟踪行业发展前沿,深入行业企业,利用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组织专家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最后,联合行业企业进行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把学校打造成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心。

三、结束语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科研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科研管理工作势必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面对目前的科研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系列改革举措,为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管理模式做好准备,以加速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元俊.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J].甘肃科技,2006,(10):17-18.

[2]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3]陆萍萍.产学研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其制度创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5):82-85.

[4]杨祖宪,邱福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办特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8-9.

[5]夏源庆.科研主导下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0,(16):39-41.

[6]毛丁初,蒋永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9,(6):91-92.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5

关键词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ReviewofmentalHealtheducationinVocationalCollegesabroad

LUJingjing,Litianye,HUanGYuyun

(Guangxielectricalpolytechnicinstitute,nanning,Guangxi530007)

abstract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isoneoftheimportantcontentonthevocationalcollegeteaching.thisarticlefirstlysummarizesthe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researchinforeignvocationalcolleges,andthenanalyzes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staff,valueorientationandservicearea.Finallycombingdevelopmentstatusfindsoutthetendencyonhumanism,theintegrationofresearchparadigm,andtheconcretizingofreachingsubjects.theywillenlightenthepsychologicaleducationindomestic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foreign;vocationalcollege;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满足新世纪国际人才市场的要求,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得到重视。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①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方面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低,学生易产生认知偏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及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现象严重存在。总之,这些因素综合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因此,本文基于这种现状,对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现状及趋势等进行全面研究。

1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

当下,随着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的日益改善和发展,有关个体心理健康的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国外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崇尚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的体现,顺应学生个性在环境中的发展,使学生个性与社会达成和谐,最终使学生个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平衡走向平衡,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最早源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不少教育家、思想家注意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在古希腊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不少学者重视这个问题,但是,真正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源于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美国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②近代的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倡导,他有个哥哥患癫痫症,因惧怕此病而整天忧心忡忡,最终导致心理失常。痊愈后他决心致力于心理疾病研究。于1908年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始以及心理健康研究的独立与专门化。1908年,最负盛名的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心理辅导之父”的F.parsons在波士顿创办职业局,③专门针对青少年开展职业辅导活动,标志着现代心理辅导的诞生。第二年,美国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后,世界各国相继展开了此项学说与运动,1930年,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艾里克森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毕生发展观”是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并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1959至1960年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手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大力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健康。7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颇有生命力及实用价值的学科,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发展迅猛,从事这一职业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成为了一门最有生机的新兴职业,这一门学科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它与他们所处的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人格成熟及认知能力相关联,也与其培养目标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

2.1坚持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的队伍建设

在国外,对从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要求非常严格,具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和从业标准。比如说,英国具有负责审核和管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门是英国心理学会,其中关于工作者的最低资格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教师自个证书,两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教学经历,至少两年的研究生学位后的教育心理学训练(目前一般是一年全日制硕士课程和一年指导下的实践)等。”④在法国,对于从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标准是:“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两年,至少三年教师训练和五年小学或学前工作经历等。⑤美国心理学会(apa)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获得博士学位,并要求通过资格认证考试,才能获得apa认可的资格。”⑥总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取得了某一项国家规定的资格要求,才具有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资格。

2.2坚持发展性与积极性并存的价值取向

国外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采用具有积极性、发展性等鼓励性的价值取向和措施,在传统的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中,主要面对少数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存在苦难和问题的学生,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帮助。⑦不过传统的以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也还存在,仍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强调的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发掘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性工作⑧日益受到重视。在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针对高职学生、教师和家长,同时兼顾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社区服务工作者。⑨同时,在对这些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更多地关注对象对于工作、学习及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人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生发展的积极性。

2.3坚持差异性与综合性并存的服务范围

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方式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途径、内容、范围等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比较简单,偏重于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去为学生服务,主要有测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或者为学生出现的某一种行为、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而在高职教育发达的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出现比较早,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具有出多样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等进行干预,对家长、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和具体的学业指导,还包括开展服务机构自身的发展工作,如组织发展测量量表研究和专业研究等。⑩

3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学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和最有吸引力的课程。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出现了很多领域和研究成果。

3.1价值目标取向具有针对性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其侧重于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和胜任工作一线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并且能够为未来或将来迅速变化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贮备具有发展性的心理价值取向。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正在向促进具有动态的、适应的和发展的目标取向发展,更加注重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发掘学生心理潜能。

3.2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德国、英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并作为学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学生多样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国家教育部门进行强制性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德国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作用,发过强调的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预防等。在澳大利亚,由于taFe课程的影响,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克服当前的心理障碍,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

3.3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严格

在国外,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人员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比如,在德国,对于有志于成为职教教师者,在职业教育学院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以及一个辅修专业,同时修习相关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课程),在这里心理学被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国外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侧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核职业教育主专业(包括专业教学法)、选修专业、考试资格论文、实习实践情况以及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课程。

3.4管理制度多样化

在国外,职业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是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的规定;另一方面各职业院校也具有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学制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隶属也不相同。比如,教育管理分权制的美国,学校专业委员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注重的;双元制的德国,注重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对相关教育课程做出规定,强调国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等等。近几年,在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的推动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集中的体现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的现状。

4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4.1高职教育理念趋向以人为本

当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即确立高职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突出他们在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的主体性。确立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念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怀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关怀人的精神价值,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信仰和思想先导。同时,随着人们对人内心世界和心灵体验日益关注,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和理性化,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理念也必将会获得广泛认可和长足进步。

4.2研究范式趋向于整合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明显发展趋势就是从分化走向整合。整合的概念囊括多方面,不仅包括多学科整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辅助资源的整合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注重从多学科整合的教育来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且采用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方法论综合构建研究范式。1966年,JamesS.Coleman等人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报告中认为:“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由学校的教育计划决定的,环境和其他的校外因素才是决定学习成绩的关键。”同时,Flaherty,t.Loiset在关于对学生实施综合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联邦政府也开始拨划综合性的资金来进行综合的教育辅计划,资源整合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社区,内容涉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发展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场综合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热潮。”

4.3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趋势在国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越来越凸显。有的按照高职学生所处的“年级”为维度,研究高职学生的“思乡问题”,还有对关于高职学生在“心理阻抗”方面的研究预测,关于“某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等等。

总之,健康的心理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已有的研究看出,国外学者们对于有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做出了许多研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让人满意。通过研究国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通过在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设置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增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更有益于其适应社会。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广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创建与维稳工作的互动研究”(a类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①童辉杰.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自我意识[J].心理科学,2002.23(4):502-503.

②姚本先,朱丽娟,王道阳.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督导[J].中小学健康教育,2009(11):18.

③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6.

④⑤⑥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3):18.

⑦姚本先,程海云,王东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

⑧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7.

⑨边保旗.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2):23.

⑩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6.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7-0052-0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扩展快速,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专业的教学团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条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虽然我国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科学、合理地推进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对高职教师领域的理论综述和热点分析基本采取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而科学知识图谱法则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避免传统文献研究法偏于定性归纳、过于主观的弊端。因此,本文将“CSSCi+核心期刊”所刊载的关于高职教师研究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绘制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高职教师研究的方向,为今后我国高职教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高职教师”为主题,以“CSSCi+核心期刊”为限选项,期刊限定2016年以前,查阅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在中国知网上共查阅到582篇文献。对文献进行规范化处理,具体步骤为:第一,删除征稿启事等无关文献8篇,剩余有效文献574篇;第二,规范研究文本,让文本编码格式符合BiComB2.0的要求[1]。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将文献计量分析法与科学知识图谱法作为分析方法,将BiComB2.0和SpSS20.0作为研究工具。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确定研究主题,导出关键词;第二,利用BiComB2.0进行关键词词频排序与导出词频矩阵;第三,利用SpSS20.0的样本聚类与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导出聚类树状图与战略坐标图[2]。为弥补定量分析软件的不足,在分析过程中对个别问题通过人工文献定位进行查阅与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二、高职教师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文献的各类特征值达到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现状和预测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高职教师研究领域内文献的发表时间、发文机构、核心发文数量以及高频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职教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职教师培养逐渐从“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第二,高职教师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内部;第三,高职教师研究领域存在重“量”不重“质”的现象;第四,高职教师研究内容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

(一)时间分布

通过对论文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研究进程,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预测该领域研究发展总体趋势[3]。“CSSCi+核心期刊”在2001年_始出现高职教师研究方面的论文,2005年之前属于缓慢发展阶段;2005年后关于高职教师的研究成果迅速增长,到2012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2013年论文量仅为58篇,特别是2016年,关于高职教师的文章仅为25篇(查阅时间为2016年11月),与同年同期文章数量严重不符。通过手工查阅2016年的文献发现,接近半数文章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高职教师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这说明关于高职教师研究的理论构建与概念分析阶段已经完成,领域的关键问题与核心问题研究已经趋向成熟,通过纯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较为困难。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精细化、细微化研究逐渐成为未来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国内共有659家研究机构参与了高职教师领域内的研究,其中只有55家来自本科及以上高等院校,剩余604家均为高职院校,说明我国高职教师的研究成果集中于职业院校内部,本科及以上层面学校对高职教师的研究较少。未来,职业院校应借助于大学等其他高校的师资优势,以区域为基础搭建“博―硕―本―专”教师科研平台,共同促进区域内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发文量≥4的研究机构有11家(其累积发文量为53,占总量的8.04%),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9篇成为发文量最大的高职院校,经过分析发现,9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相对较为分散。整体来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理论研究的自觉性。

(三)核心发文量分析

在中国知网中以“高职教师”为主题进行无限制条件搜索,发现关于高职教师的论文总数为3747篇,但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仅有574篇,核心期刊发文率仅为15.31%。首先,从数量上来说我国关于“高职教师”的相关文章虽然数量众多,但存在重复性研究多和发表层次较低的问题,总体上呈现重“量”轻“质”的现象。其次,从内容上对文献进行初步统计发现,我国关于高职教师的研究论文存在理论探讨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与群体过于狭窄等问题。未来高职教师研究者应注重通过严格的实证分析,提高高职教师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

(四)关键词词频排序

通过对547篇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排序,提取出排名前21位的关键词。除高职教师外,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是“高职院校”(159)、“高等职业教育”(83)、“教师专业发展”(49)、“对策”(48)、“双师型教师”(21)。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与“对策”排名靠前,说明高职教师的研究中关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数量较多。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排在第五位,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实际上,“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共识。在关键词排序表中的前21个关键词的累计频次占总频次的32.66%,可以较好地代表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见表1。

三、高职教师知识图谱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利用SpSS20.0的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可以得到我国高职教师的研究热点树状图与战略坐标图。根据热点树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师研究可以分为四类:种类1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种类2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种类3为高职教师培训研究;种类4为“双师型”教师研究。

(二)高职教师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可以清晰发现战略坐标图中四个热点研究领域划分情况与聚类分析划分出的4个研究种类基本一致,领域一对应种类1,主要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领域二对应种类2,主要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三对应种类3,主要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领域四对应种类4,主要为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与种类3中的“师资队伍”研究内容趋向一致,故将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划入种类3;论文中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训评价两部分,故将关键词“评价体系”纳入种类2。战略坐标图与聚类树状图分类的一致性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领域一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职业倦怠主要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方面[4]。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在确认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并且无法避免的现实情况下,我国研究者沿着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对策脉络,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个体差异、社会认同、职业因素和组织管理方式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四大因素。个体差异方面,邢金平等人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设限等方面的影响显著[5];社会认同方面,传统文化中某些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落后评价观念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自卑心理,从而产生倦怠;职业因素方面,高职院校较为注重教师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相对忽视教师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变化;组织管理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过分行政化,抑制教师参与决策,让高职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6]。如何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部分学者认为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者的互相协调,既需要学校领导层面的关心,也需要社会舆论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具体来说:第一,学校相关部门要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增加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缓解高职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7];第二,教师的工作与学生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升教师的职业自信,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几率;第三,加强社会宣传,纠正传统观念对高职教师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高职教师的幸福指数。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倦怠”“高职教师”的位置呈三足鼎立状态分布,说明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峥等人发现,心理健康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能力,可以作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指标[8];刘建平通过对江西省三所高校30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程度,同时又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程度[9]。未来,高职院校应构建包括心理疏导和干预机制在内的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在个别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倾向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鼓励高职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缓解教师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态度。

领域二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内各关键词之间距离较远,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位于领域的边缘,说明我国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没有跟上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高职教师存在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操作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更新慢等问题[10]。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与培养模式造成了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设置变化大、教学实践性强等问题,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在现阶段高职教师职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尚不够成熟,入职辅导的措施与方法也不够具体的大背景下,组织合理有效的在职培训成为高职院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路径。“校本培训”模式运转灵活,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础,整合区域内优势课程资源,直接服务于本校教师,可以实现学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既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工学矛盾”、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又能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活力,引起了高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11]。但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内容缺乏科学性、制度缺乏常规化、形式缺乏客观化等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本培训很少真正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难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用不大。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体系”相距较远,说明两者的融合研究较少,实际上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建设缓慢,甚至被搁置。而传统课堂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理念与评价指标方面又无法满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认为应该纳入评价体系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指标因无法量化,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无法纳入评价体系。多数高职院校采取奖惩性评价制度[12],这种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区分性的评价制度,过于注重对教师过去的工作结果进行统计和考核,而忽视了教师当前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以奖惩为主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乃至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深入思考与重新构建现有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的现实选择。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应依托区域人才资源优势,立足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构建以区域为核心,以专业教学研修为重点的名师自培实验基地、以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孵化工程、以教研、科研、课程开发、教师评价为驱动的多元培训模式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

领域三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领域内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位置较为散乱,缺乏结构性联系且距离较远,说明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期望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师资队伍建设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机遇。因此,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13]。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长期、合理、完整的标准体系,导致我国高职教师在教学与实践能力上参差不齐,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师的理论提升,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校门到校门”的招聘形式,专业操作能力弱,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依然属于“理论型”教师。个别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大多数流于形式,以至于很多教师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要求和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邢晖主持的全国百名高职校长调研显示,超过67%的校长认为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14]。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时间早于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构建了一套以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为准入门槛,以严密的选聘流程为保证,以完善的培训制度为依托,以优厚的福利待遇为保障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准入机制,从根源上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丰富师资渠道,建立高职院校“流动师资库”充实教师队伍,鼓励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和认定标准。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成直线式分布,距离较远,说明三者之间研究互相独立,交叉研究较少。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教师培训的形式化已成为常态,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认识到教师培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但缺乏长期发展规划,让教师培训工作往往成为一纸空文。面对这种实践中的困境,高职院校可尝试权利下放,构建各系负责拟定教师培训和进修计划,教研室负责实施培训,学院进行备案与监督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师培训体系。未来高职院校应构建一套以新教师入职培养、老教师专业更新以及系主任课程领导力三方面构成的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打造以区域为核心的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在推行“标准+基地”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做好高职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突出、师德高尚的现代化高职师资队伍。

领域四为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教育部提出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师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依托区域内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以区域为基础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具备的条件和国内各高职学校认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规定,我们可以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具备本专业技术职称、技能证书或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但具有实际专业技术领域素质的教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培养模式多样,主要有院校培养模式、企业嫁接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等四种培养模式[15]。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各地甚至各校标准不统一,导致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展水平很低。对于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杨春平认为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必须搭建校企高层领导对话、人事互动机制、校企人员互派三者有机结合的对话平台[16];张伟萍认为,要通过人才、项目、体制与机制的协同创新与政策引导,加强高职院校、地方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17]。关键词“校企合作”与“继续教育”相距较近,融合度高,说明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双师型”教师距离较远,说明利用校企合作与继续教育进行“双师型”培养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没有成熟的机制。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适合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学生既可以在学术论坛企业中参与技术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产品调试、生产工艺以及经营管理等,又可以在学校接受教育[18]。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构建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主、以行业为主。其中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①、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和英国“工读交替”模式②;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以行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③校企合作模式最为著名。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非壁垒性对接困难等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推行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双方的战略目标进行统筹规划,既要牢牢抓住事关校企合作全局的主要工作,又要妥善处理关乎校企合作发展成败的突出问题。区域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高校-企业联动机制,打造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双赢共同体,扩大行业服务领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实现高职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未来高职教师培养模式应该形成涵盖合作发展理事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师资队伍管理办公室和“双师”教师训练基地的“政-企-校”三者共同参与的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四、结论与展望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7

家校合作创业能力策略研究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国外的关于以家校合作促进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直接论述这方面的专著也不多。但是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已经有了很丰富的成果。资料显示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些国家的青少年毕业后都有很强的创业能力。让我们反思一下,这些孩子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创造能力难道不能说明是家校合作的成果吗?

为了研究更具体的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成果,笔者研读了几本外国人的著作。比如:江本胜著作、猿渡静子翻译的《水知道答案》(日)、坂元良江著作、曹艺翻译的《飞吧,孩子》(日)、a.S.尼尔著作,王克难翻译《夏山学校》(英)、雷夫·艾斯奎斯著作、卞娜娜翻译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和秘籍华人黄全愈著作的《望子成人:家庭教育在美国》等。这些著作都反应了作者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善于赏识教育孩子积极展示自身的优点,充分展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积极地大胆实践,平时要主动与人沟通与交流,要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2.国内研究现状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国内的关于以家校合作促进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文章不是很多,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专著。可查阅的相关的研究信息散见于各种理论性论文。其对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性的描述较多,但对于影响中专生创业能力不强的现象及原因分析研究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几乎没有发现有专著明确而系统地论述中专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家校合作的关系。

比较有代表性论述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性的文章有《浅谈中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浅淡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两篇文章的主旨都强调:“现阶段的创业教育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几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了更好地研究家校合作,本人开始关注研究更多的家校结合的文献,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策略,以期望从中找到能够提供给我们中专生家长借鉴的家庭教育的“法宝”。确定研究方向后,本人查阅了大量的献资料。其中引发本人深刻思考的国内文献有:《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教程》(顾晓鸣主编)、《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第二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犹太人教子枕边书大全集》(宿春礼主编)、《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著)、《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著名父教专家东子的家教新概念》(东子著)、《忠告天下父母: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孙云晓教授谈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孙云晓,张纯颖著)、《忠告天下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孙云晓教授谈现代教育理念)》(孙云晓,王珑玲著)、《忠告天下父母: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孙云晓教授谈良好的生活方式)》(孙云晓,孙宏艳著)等。

上述文献强化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别让笔者感到很欣慰的是,这些专著中提供了很多针对家庭教育的合理化建议,其中很多策略对培养中专生的创业能力很有意义:比如要指导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信念;培养孩子增强自信心的策略;鼓励孩子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等。

通过中外文献的研究和思考,本人对以家校合作培养中专生创业能力的策略研究就有了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案例。这些都坚定了本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信心。

二、具体的研究策略

1.组建家校合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调查我校中专生创业能力不强的现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家校合作对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制定家校合作的条约、活动安排和计划等。

2.组建家长委员会

探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家长方面可以参与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3.开展教师家长代表座谈会

探讨家校合作促进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方面和家长方面可以实施的具体措施。

4.邀请家校合作的专家开展面向全校教师的讲座

坚定教师参与家校合作促进中专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信心,同时给予相关的经验介绍。

5.邀请家庭教育的专家开展面向全校家长的讲座

鼓励家长进一步重视和开展家庭教育,同时坚定家长对家校合作的信心,同时给予相关的经验介绍。

6.组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

促进中专生和家长的感情沟通,对孩子强化感恩父母,感激社会的教育,增强将来以创业来回报社会,为民服务的责任感。

7.开展针对中专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邀请专家或本校的优秀毕业生来校做讲座,介绍经验教训,鼓励中专生大胆创业,回报父母和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研究综述

当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就先要对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进行论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查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且论及到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梳理后,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⒈对心态的定义。翟云翔认为:“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们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包括意识、气质、兴趣、观念、情感等等。”[1]赵卫川:“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2]张建勇指出:“心态就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3]

⒉对良好心态的定义和内容。廖石美认为良好心态:“指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作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心理反应。”[4]邱镛妃认为良好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5]良好心态的内容,翟云翔认为“良好心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心态、乐观心态、从容心态、宽容心态、坚持心态、感恩心态等。”[6]

⒊良好心态的作用。翟云翔指出良好心态“使人乐观、向上、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7]邱镛妃认为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总是从积极角度平和地看待客观现实,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8]

⒋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因素。翟云翔认为有两个因素,“恋爱因素和学习心态因素”。[9]赵卫川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环境因子,指出了三大因子“1.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带来的挑战,2.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3.不同家庭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10]

⒌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1,有利于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是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3,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赵卫川认为重视对良好心态的理解,对于“加强对莘莘学子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感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始终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12]邱镛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3]

⒍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机制。谭金蓉指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大学生心态追踪调查与调控机制。第二,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第四,建立积极心态培训机制。”[14]高阳,马宁指出要“(一)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二)加强阳光教育。(三)关键的问题。”[15]翟云翔认为“(一)良好恋爱心态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3.学会理性控制。(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学习投入,2.学习调整,3.学习积累。(三)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16]李俊芝“(一)积极引导和教育。(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17]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机制,邱镛妃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教育机制、环境机制和评价机制”。[18]

⒎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路径。谢丽丽主张“(一)注重自我调节,培育健康的思维方式、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二)注重思想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三)注重模式创新,引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四)注重形成合力,构筑高校与家庭、社会培育一体化环境。(五)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心态失衡监测预警机制。”[19]赵卫川探索了其有效途径,指出“1.培养积极的心态,2.培养忠诚的心态,3.建立谦虚待人的态度,4.培养感恩的心态,5.培养同理心态。”[20]以某种方式,方法来培育,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以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走平凡路为渠道,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21]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外对于心态问题的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态史学,文化学等都会关注的,并且国外学者更多是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去从事心态问题研究。其中对于研究心态问题有代表性的有社会心理学,西方心态史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中的分支。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反应。那么,个体和群体的某些个心态问题也是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因此就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体和群体的心态问题当做心理问题去研究的。西方心态史学是西方将历史学知识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科学融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西方心态史学有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意,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2]西方心态史学对于心态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时期从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去研究探讨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却是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渗透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中。从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了“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23]从途径上看,“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呈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24]例如不仅“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25]并且往往还“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26]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心态。从方法上看,国外高校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27]正是通过这些既丰富,又“隐蔽”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在地,历时弥久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意识,态度,情感,观念,动机,兴趣等,至此培育出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关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思维科学,医学等学科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无一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

国内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包括学位论文的数目并不多,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且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态的研究,重要期刊文献总共有七篇。在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中研究社会心态的就有五篇。从时间上看,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多是集中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内发表出来的。说明近三、四年来学界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从内容上看,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心态。在重要期刊文献中有五篇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有四篇都是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有从不同时代,不同视域,不同角度进行的。并且指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途径,这些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对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从未对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做过理论上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做了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之事。国外高校中设置课程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高校拥有系统的开展学生工作的工作机构,再者,已经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都彼此协同作用,这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在国外“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这是“看不见的手”;正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交互作用来养成和塑造大学生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意识,观念等构成心态的各个要素,去培养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总体来看,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有着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这些都为我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提供了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6][7][9][16]翟云翔.高职高专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J].大众文化,2014(15).

[2][10][12][20]赵卫川.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4]廖石美.谈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

[5][8][13][18]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691―694.

[11]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4]谭金蓉.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调查及其积极心态培养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5]高阳,马宁.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1).

[17]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19]谢丽丽.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4).

[21]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J].职业,2015(1).

[22]彭卫.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3][25][27]王志华.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17).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9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29.245

自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科技事业受到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是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逐年增长,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大量科研经费进入学校教育事业收入,既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也让学校承担着重大的科研经费管理责任。高校科研经费呈现金额大、来源渠道多样化、经费使用时间跨度长的新态势。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完全跟上,重视经费的申报立项,以致科研经费的日常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对经费使用效率的管理和监督有待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一些程序性的工作,认为科研经费如何开支和规范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财务仅仅只是代为管理,只要有负责人的签字认可就行,因此对科研经费支出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并不严格。一些科研人员也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凭个人能力和学术声望取得的,科研经费理应由科研人员自行支配,学校不应该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干涉和监管,加之对财经纪律法规不熟悉,致使科研经费滥用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些情况,亟待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以保证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合法、合规、合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力度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现状

1.1国家审计机关对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现状

由于科研经费来源和名目多,资金较为分散,国家审计机关若对大额项目资金项目进行审计检查,由于大额项目单位本身有配套,国家投入、单位自有资金混杂在一块儿不容易开展审计工作;小额资金过于分散、资金量小不具有审计代表意义。再有科研经费使用时间跨度长,国家审计不易于与其他审计相结合,年度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一般只涉及一个年度,而要同时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就必然要向之前年度延伸,会分散年度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审计人员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主项目工作。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对科研经费的全面检查存在困难。

1.2高校内部审计对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一,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从职能定位上来看,兼有监督和服务两项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对科研经费的审计更加侧重于服务职能。部分委托单位要求审计部门签字确认必须作为结题必备条件之一,为了使课题能够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内部审计的重点往往立足于对科研人员的服务而非是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第二,目前高校审计部门基本上是由会计、审计、工民建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所组成,而科研课题所研究的基本上是科学领域较为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性、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科研成果评价的客观性等问题往往处于无力发声的窘态。审计人手不足,无力对科研活动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实施科研经费审计也仅对科研经费报销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未能对科研活动实施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

2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创新

2.1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管作用,形成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多元化审计主体

在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必要时应由社会审计及国家审计等审计机关介入,全面监督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国家审计机关都具备强大的监督检查作用,但各个部门在审计发挥的作用及领域上有所差别。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的不同,充分发挥各审计机关在不同层次上审计的作用,确保对科研经费全方位有力监督,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

2.2扩大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范围,加大力度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在目前开展的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真实审计基础上,还要重视和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开展详细全面审计和全面监管,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实现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建立评价指标是关键,评价指标应符合我国高校的实践情况,并且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科研成果的期望,能够体现出具备多元性和动态性,并且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指标的建立还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利用一些财务标准、经济指标和一些非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价,确保科研项目的效果。

2.3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应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

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要与科研项目的实施相结合,着眼科研经费的整体效益,深入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深入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做事后审计,要将审计时点前置,加强事前、事中审计。拓展科研经费审计的环节,便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出问题并纠正错误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功能,预防科研人员的经济腐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科研目标的顺利实现。

2.4推行科研经费审计公示制度

公示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结果,是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扩展和补充,能有效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同时也能使更多人了解审计、熟悉审计、认可审计,从而更好、更自觉地支持与配合包括审计工作在内的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公示的内容除了审计的基本情况,还应该涵盖项目基本信息、过程管理信息、结题验收信息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公开能满足高校管理层、其他科研工作者等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参考文献:

[1]周勇.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2]陈阳.论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监管[J].教育财会研究,2014(2).

[3]丁利国.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科技,2014(4).

[4]张颖.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4(11).

[5]袁新文,洪少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系统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3(1).

[6]梁斌,袁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篇10

[关键词]教师文化;研究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31-02

关于教师文化变革的研究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学者对教师文化变革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建议。

一、国外有关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

纵观国外教师文化变革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将国外的教师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教师文化研究最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沃勒的《教学社会学》为标志性著作。沃勒在《教学社会学》(1932)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描述了学校教师文化的特征,即权势、卑屈、狭隘等特性,并揭露了形成这种教师文化偏差的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原因。此外,沃勒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还具体研究了师生、生生、教师以及社区之间的具体关系,认为教师的形象应当为公仆,道德化诠释的角色需要由教师来扮演。

(二)第二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教师文化研究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洛蒂,他的代表著作《学校教师――社会学研究》(1975)风靡一时,因为当时洛蒂看到了知识和权力在教师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他还认为教师文化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特征,他将个人主义分为三个方面:现实主义、保守主义和个人主义。尔后以英、美的社会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为中心,把教师文化作为学校研究的一环发展起来,并受洛蒂的影响,通过更为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对教师个人的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极其关注,让教师作为个人来说,变得更为丰满以及全面。目前的时代提倡的是教师文化的合作化以及开放化,因此如果继续沿用教师的人文主义,无论是对于教师自身以及专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阻碍性。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教师文化研究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因受教师专业化运动与教师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教师文化研究也开始注重自身的研究领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在教师文化的主要表现方面,哈格里夫斯还提出了个人主义、自然合作主义、人为合作主义、派别主义文化这四种形式。从其研究中发现:只有当合作成为教师的行为方式和行事风格、成为自然状态下的教师的教师无意识习惯行为时,才是真正的合作,对于目前形势下的教师文化来说需要从教学实践经验的静态化向教学实践理论性的动态化转变。

随后,日本学者佐藤学则把教师文化的研究与教师日常交往活动结合起来,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佐藤学曾对教师进行了划分,他认为可以划分为四种,分别是作为公仆的教师、作为劳动者的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和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从他对教师文化的阐释可以了解到:教师的专业化它不仅仅是在技能、行为方式方面的专业化,更是教师文化的专业化。

二、国内有关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以国内教育类数篇优秀硕博论文和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文化”为关键词,从1951年至2014年1月期间进行检索,其中核心期刊共检索到5955篇,硕博论文5488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教师文化研究大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文化界定的研究。相关学者在探讨这一文化内涵时表示,作为亚文化的教师文化,综合了所有教师的行为准则以及价值体系方面的文化,和其它文化一起构成了学校文化。包含内容极多,如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习惯等,另外同事之间的关系,结合成员的方式等都被包含其中,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内在约束力很强,也能够以此为依据来对教师行为进行解释。另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一种,或者也可以说是群体文化的一种。以学校教育环境作为背景,教师群体通过自身的教学过程,来创造出精神以及物质成果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观点对教师文化有如下的划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二)教师文化的特征研究。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与其他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特征是有区别的。有关学者表示,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精神层面是群体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对它的探讨如果是从精神层面来开展,可以分析出它的三大特点,分别为融合性、精神性以及可塑性。教师文化是可改造的,也就体现为了可塑性,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表现出了相关的习惯以及态度等,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文化。

(三)教师文化类型的研究。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针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代沟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后人将其迁移至教师文化研究领域,进而演绎出了三喻型教师文化理论,将教师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即前喻型教师文化、并喻型教师文化和后喻型教师文化。我国有学者依据其“三喻文化”理论来分析我国的教师文化,认为当前我国的教师文化属于“后喻型教师文化”,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前喻型教师文化”。相关学者结合当前教师文化的本质以及未来具体的走向对教师文化进行了分类,认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适应型以及创生型。

(四)教师文化功能的研究。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有许多,最为重要的当属教师,所以,当我们要建设学校文化时,需要以教师文化的建设作为基础,建设学校文化的状况到底如何,教师文化的好与坏与其有直接的关联。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当建设学校文化时,教师文化的引导功能十分明显,同时示范以及预警等功能也同时存在。还有研究者结合农村教师文化来进行分析,认为加强建设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对于中国农村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在国内还有许多学者从教师文化变革研究人手,认为教师文化重构需要理论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还有学者从生命哲学视角、从主体间性哲学视角、文化四维度理论视角等来研究教师文化。总之,在国内教师文化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并且教师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过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教师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有改之处。

三、学校教师文化研究的改进策略

(一)薄弱学校教师文化研究需加强。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文化建设文献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前在研究教师文化时,往往选择的对象是城市或者是市区的学校,而很少涉及到农村地区学校,因此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失衡。从城市学校来看,一般这类学校的教学设施较为先进,而且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接受专家教育的机会和指导,但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同时信息十分封闭,因此教师文化建设方面所能获得的理论依据非常少。另外比较农村以及城市学校,无论是领导者的素质、还是学校的设施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因此想要开展教师文化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日后对于农村地区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投入需要加强,让城市以及农村都能够在教师文化建设上获得同步发展。

(二)教师文化研究的视野需拓宽。研究如何建设教师文化,不仅仅是学校范围内需要考虑的,我们需要将研究的视野进行拓宽,放眼到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因为不管是学校文化,还是社会文化,信息都是相同的,社会文化会制约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对于建设学校文化,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建设校园、课程文化等,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开展研究,那么无论是建设学校文化的任务,还是意义都将是极其狭隘的。教师文化建设亦是如此,所以今后的教师文化建设研究应在视野角度上要有所拓展。

(三)教师文化变革的研究需深入。纵观有关国内外教师文化相关文献,发觉教师文化变革是当前学校变革过程中的焦点,而国内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深入的探索。早些年和教师文化相关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教师文化时,大多数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如构建教师文化、界定教师文化的内涵、如何继承以及发展教师文化等,没有真正的把教师文化变革放在学校变革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研究,并忽视了它在学校管理变革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