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文化精髓十篇历史文化精髓十篇

历史文化精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8:48

历史文化精髓篇1

[关键词]六尺巷遗址;文化精髓;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9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18-03

安徽桐城,春秋称“桐国”,西汉为“桐乡”,唐至德二年(757)建立县制,1996年撤县设市,延续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悠久历史。这里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又因清代以“文以载道”为宗旨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发源于此,所以,桐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丰厚的历史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在众多的文物遗存当中,六尺巷遗址可谓闻名遐迩,它是桐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属国家3a旅游风景区,已被载入《中国风景名胜辞典》。

一、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

(一)桐城“父子双宰相”

张文端公即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官制,废除宰相之职,分设六部:刑、工、户、兵、礼、吏部,以加强皇权。而张英曾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清代的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为国之重臣,因此,桐城人习惯将张英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设军机处后,其规章制度均由他拟定。乾隆时又深得皇帝信任,加太保衔。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共50年。《明史》的编成,就是他任总裁时的成果。人们习惯称他为“小宰相”,父子二人合称“父子双宰相”。六尺巷遗址说的就是老宰相张英的故事。

(二)六尺巷遗址的由来

六尺巷遗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西南一隅。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遗址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等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建与扩建。它东起西后街,西抵环城路。巷墙高2.6米,块砖垒砌,青灰色。巷长100米、宽2米,地面均由鹅卵石铺就。巷两端各有一座牌坊,横额之上分别镌刻有“懿德留芳”、“礼让”之语。牌坊下有包括照壁、山石、回廊等景致组成的文化广场。照壁的正面是四幅组画,由“纷争”、“报信”、“批诗”、“和解”四个部分组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六尺巷形成的故事。照壁的背面分别刻有张英的生平和六尺巷简介,山石上是张英手书的“让墙”诗。六尺巷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南曾经为宰相府笃素堂旧址,巷北为富商吴氏的住宅。据《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宰相府西有一些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越界侵用,于是,双方剑拔弩张,引起了一场争夺宅基地的轩然大波。张家快马进京送信向相爷求助。张英看到信件后,联想到宋朝尚书杨翥让墙诗:“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无妨。”于是提笔给家里回信,信上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绵长,豁达大度的胸襟跃然纸上。于是,张家向后退了三尺,吴家感到羞愧,也让出了属于自己的三尺地基,该处遂成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也因此而得名。宰相府旁让出的这条六尺巷,使城内城外多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无论是城内居民还是城外农夫都免去了绕城之烦,省却了脚力之苦。因此,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了妇孺皆知的美谈。

(三)六尺巷形成的历史原因

张英作为官至一品的宰相,为什么能尊重乡邻、主动让地、平息争端而不恃权凌弱?张英的官德和人品一直受到康熙、乾隆帝的称赞和器重,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御赐碑文写道:“……如止水之常澄,素怀淡定;若春风之自蔼,善气冲和。公尔忘私,真一心而一德;清而不矫,洵无倚而无偏……”乾隆元年九月二十日御赐碑文写道:“尔张英,秉性和平,宅心忠厚,文章尔雅,恒领袖乎清班;品行端纯……”张英随从康熙帝晨入暮归,殷勤供职,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张英年迈而乞归故里时,康熙赐联“远处尘埃少,闲中岁月长”。倒不似君赐臣子,而像老朋友间的赠言。回乡后,他清贫闲住于城边的山野龙眠双溪草堂,经常步行到县城,与人交往,施礼谦让,和蔼可亲。即使在位时,回乡做清明往龙眠山祭扫祖坟,遇见挑柴的山民,也总是主动下轿退到路旁,站到草丛中给挑柴人让路。他在双溪草堂作的《聪训斋语》中,倡导忍让精神:“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老子)以让为宝。左氏(左丘明)曰:‘让,德之本也。’又说:‘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反而)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谨小慎微,凡事只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良策:能转弯早也!”“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失。故终身失便宜,终身得便宜也。’”他的书斋双溪草堂的门联上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他强调俭勤、和顺,即俭朴、勤劳、和睦、顺达,这也是中国古来的美德。康熙皇帝很是赞赏张家一门淡泊致远、少与人争的处世哲学,赐给张家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到此,张英极佳的官德和人品已得到有力的印证。

小宰相张廷玉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历经半个世纪,宝刀不老,挥洒自如,为2000年封建官场之罕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除了满腹学问、机智聪敏和对朝廷忠心耿耿外,应该说也是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严谨慎勉、低调处世的家风。据载,雍正时,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雍正说:“朕选才公允,此前并不知是大臣之子。”张廷玉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殿试,都望登鼎甲之榜。臣已居高位,今若子又登一甲三名,挤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雍正深受感动,将其子降为三甲第一名。正是上述这深远的社会因素,才造就了六尺巷这一奇特而又美丽的著名的人文景观。

二、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

(一)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

当年,张宰相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借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人亡城存这一历史事实,告诫家人借鉴历史,和睦地处理好邻里关系。六尺巷的故事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一种生动诠释。六尺巷的故事历久弥新,现已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走在这条六尺巷里,就如同穿行在一个民族美德的回廊。这两旁的一砖一瓦、脚下的每一个石子、墙上的点点青苔,似乎正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箴言:“礼让”,反映着从古至今人们崇尚文明、追求进步、向往和谐的精神境界,道出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六尺巷遗址的文化精髓。

(二)六尺巷遗址的现实意义

六尺巷已经是几百年前的陈迹了,然而它所赋予的哲理一直影响着人们。1956年,中国与苏联关系逐步恶化,双方军事对峙,局势紧张。主席在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吟咏了六尺巷的诗句,可谓寓意深远,它对于融洽中苏关系、增进世界和平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代名人曾国藩府内扩建“黄金堂”,其家人与邻里发生纠葛,他写信给家人曰:张文端公六尺巷的故事我们当有所获。家人遵嘱很快妥善处理了此事,传为佳话。今天,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举世瞩目的六方会谈中,再次运用安徽桐城这个著名的掌故,以讲故事和吟诗的轻松方式,说服各方放长眼光、展示互信、互相让步、弥补分歧,既表达了中方追求和平、努力劝和促谈的真诚,又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的优秀精神遗产,体现了中方官员的睿智,不失为一段外交佳话。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来桐城视察,参观六尺巷后,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并欣然题词:“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桐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更不失其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升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美好追求的传承和光大。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就一直把和谐社会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去追求、想往;把“和”字作为倍加崇尚的情操和境界去提倡、赞扬。和谐从何而来?当然有许多大的方面需要努力,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等。同时,对于我们每个单位、每个人来说,也需要多一些开辟六尺巷那样的善举。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要多辟六尺巷,关键是要做好“容”、“让”二字的文章,善于胸怀全局,容人之短,学人之长,谅人之过;善于以和为贵,待人谦恭,讲究文明,主动礼让;更要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解人之所难。如果大家都能有“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胸襟和度量,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温馨。

[参考文献]

[1]姚永朴.旧闻随笔[m].合肥:黄山书社,1989.

[2]潘忠荣主编.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3]马其昶.桐城耆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历史文化精髓篇2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人文素质?培养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要接受的课程,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背景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中的精髓,并且能够拿来为自己所用,这对于学生整体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英美文学教学,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英美文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

1.英美文学中优美的句子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

在英美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大文豪,由老一代大翻译家翻译出来的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在他们的笔下,都写出过很多优美传世的句子。阅读和背诵这些句子,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其词句之美和其描述的事物之美,进而能够获得心灵的净化,能够更加热爱生活,能够积极乐观地享受生活。

2.英美文学深刻的内涵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人性和整个社会

伟大的英美文学家都是社会学家,都对人性和社会事物有着深刻的见解,在其文学作品中,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揭露出表象下隐藏的本质,直达人们的心灵。阅读这些优秀文学家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人性,更加清醒地认识社会,从而清醒踏实地生活,有效地规避一些生活中的挫折。

3.英美文学中丰富的意境能够使学生境界更加高远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营造出了丰富的意境,对这些意境进行体悟,能够使学生初尝人间百味,从而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智地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自己境界的提升。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1.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通过课前播放短片等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文学又能够对生活进行指导,而要想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则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积累,否则就难于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因而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精妙内涵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播放与文学内容感情基调相一致的电影或者短片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

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中,教师花费很大的篇幅来讲授作者的生平等,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教学,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较小,因而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也不高。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将课程内容改编成小品、对角色性格进行讨论分析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英美文学教学中,最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2.注重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化精髓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英美文学有着自己语言环境和历史环境影响下的独特的精髓。对这些精髓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以一种外来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将两种文化中的精髓进行融合,并且为自己所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化精髓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这些精髓,并且能够将这些精髓与自己文化中的内容进行比较,最终去粗取精,实现不同文化优势之间的融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3.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顺利成人和发展成才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英美文学教学的题中之意。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首先,利用英美文学中正确的“三观”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对英美文学中错误的“三观”进行分辨,使学生坚持树立正确的“三观”。虽然英美文学作品的主流是好的,但是英美文学作品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发展之下进行创作的,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分辨,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英美文学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积极开展英美文学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精髓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理论精髓的科学含义及提出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精髓”这一概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形成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革命导师不断地追求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探索社会真理,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最后,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最先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曾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提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着重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首先,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开展并积极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輿论基础。最后,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木对头。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不相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调动起来,也就不可能搞好现代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阐述,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使我们党成功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我们党永葆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深化和发展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时俱进最先由江泽民提出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没有止境。所以,要想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随着时代一道前进。即要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穿于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结果。我们应始终不渝地继续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向前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必须坚持求真务实

1 求真务实思想的提出。200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题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讲话,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求真务实是根据新的形势,面临的新任务以及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提出的要求。它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小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求真务实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提出来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其次,求真务实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来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后,求真务实是针对当前党的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2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在于实践中。一是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二是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做到“四求”、“四务”。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特别是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四是要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将这三点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中央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更大的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历史文化精髓篇4

关键词:博物馆历史文物文化建设文化传承

如果说文物珍藏与遗迹保存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社会教育与传承文明则是博物馆建设的灵魂。博物馆作为全世界缩微的历史胶片和文化剪影,囊括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精神的精髓。从横向的文化传播上讲,博物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蕴涵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文化交流与精神互补的交流平台;从纵向的文化适应上讲,博物馆为各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提供了文化母本,为深入挖掘人类优秀文化提供了文化参考。

在全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层面的探求与填充远跟不上时代要求的步伐,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类信仰缺失、社会追求失衡、人类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时代。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地和优秀文化的发散地,博物馆发挥着以“博”促“文”、以“物”聚“博”的广泛社会教化功能,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延续历史文脉的伟大使命。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旗帜鲜明”地依托于学校教育,弊端之一是让教育部门不堪重负,把社会教育仅仅当成一项任务而弱化了教育的本质性与价值性,再者,学校教育毕竟影响范围有限且空间狭小,故社会影响力实在有限。因此,如何扩大教育的社会影响面、完善社会教育的功能性与实效性、延续精神文明的历史传承、共享人类文明的集体智慧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作为社会文化机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与社会功能。

一、鉴证历史碑刻文明:历史文物――精神层面的物质文明

历史是国家、社会和人类的传记,文物其实就是现实的历史文明。没有一样物品能比文物遗迹更能说明历史,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博物馆更能认清历史。例如,如今破败不堪的圆明园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语言,一种精神层面的物质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在当代残缺的文化体系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遗迹,一方面,它不遗余力、公正客观地还原着历史上满清王朝的无能与腐朽,惨不忍睹的向世人展示着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华民族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它又以历史的真实警戒着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历史的真实激怒起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决心,以历史的破碎激昂起华夏民族重振雄风、再造辉煌的不懈斗志。历史是一本教科书,文物则是一面镜子。历史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集史料价值与现实价值于一体,本身就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层面提供着具体的物力支撑和文化支持,让文化建设有史可据,让精神文明有史可袭。

文物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展示着人类的伟大与劳动创造的文明。伦敦艺术工会主席乔治・高德曾说,“让一个工人了解艺术作品,可以使他变得举止高贵,富有自尊心,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工人,充满愉悦,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达到灵魂净化和升华”。可见,文物在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同时,就已经与社会进行沟通、与人类进行对话,荡涤着人类心灵,震撼着人类灵魂。文物的价值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鉴于文物的特殊价值属性,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利用。因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且在这种对话中,现实采取并保持着主动。因此对待历史不仅要消除偏见,还应该孕育热情,人类社会是一部不断发展的历史,我们对待历史的眼光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对历史文物的开发与保护利用当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缺位,只有当历史达到了对现实的启迪与教化作用,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当代博物馆员的职责不仅仅是保护好历史文物遗迹,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已有的“物质文明”进行科学研究和再开发、再利用,以达到至高的历史教化与启迪意义,从而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承载史训传播文明:博物馆――社会建设的精神支点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如何从历史的教训中借鉴经验,书写现世富含价值的历史,给予后人更有价值的参考,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博物馆在现代社会承担着还原历史、重现辉煌、审视不堪、记录知识与经验教训等重要作用,文博事业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历史借鉴与强大的精神支撑。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集、保护与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集研究开发史料、集中展示优秀文化传统、重塑时代精神与先进文化、达到社会教化功能的文化机构,狭义上来说博物馆是它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厚度,广义上来说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先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阵地。首先,其丰厚的馆藏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和源泉;其次,众多致力于文博事业研发与保护的馆员是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是宣传革命真理、重塑高尚信仰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构建人类和谐社会,需要以史为证的勇气与以史为鉴的决心,也需要后人不断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当代博物馆业的的发展,应该继续以挖掘历史文物的深厚价值为依托,以培育敬业、实干、高效的研究人才为支撑,借鉴吸收人类历史上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优秀成果,研究开发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争取文物价值与人才价值的极大化利用以完善社会教育、启迪民族智慧、凝聚民族力量、培养共同理想,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的人类社会。

在博物馆的建设中,要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博物馆被定义为公益性事业,本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方针,可以探索社会教育价值的多种实现方式。一是走出去扩大影响,“把博物馆送上门去”。博物馆业也倡导“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也要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妥善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和冲突,引导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共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文化。为了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尝试采取外出展演、文物对接、馆藏共享、考古合作、交流探讨等方式,增强教育宣传力度,把各个地方的文博特色与地方精神兼收并蓄,并取众家之髓放大为国家文博特色与民族精神,一方面可以推动文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扩大社会影响与教育宣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精神接壤,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是可以采取在各地联办教育基地,以实地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熏陶与教育为阵地,并注重针对不同游览人群的讲解与引导。例如,对集体参观游览的中小学生,可以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进行讲解引导和宣传教育;对单位集体、成年人群的游客则可以从价值追求、公众道德、社会信仰与个人信仰以及工作信念等方面进行宣扬与疏导;对国外游客、外地游客则可以从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民族精髓与民族认同、地方精神文化展示等方面进行讲解与宣扬,彰显民族正气与地方文明。另外,博物馆还可以探究让游客把教育宣传带回家、让更多人接受教育与洗礼的方法,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实现社会教化目的。笔者认为,采取实地拍摄情景剧再现历史情景、复制历史珍贵照片以供回忆、出版史实揭秘重现历史剪影等方式是可取的方式。总之,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缩影,是人类历史的鉴证,它的文化本质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的历史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否决的历史本质。

历史文化精髓篇5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门类,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中国木雕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包含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木雕艺术不管处在哪个历史时期,始终都融合着具有灵性的传统文化之本源,以此来表达各种不同的寓意,诉说不同的情感世界。文章将通过历史传承、题材类型以及创作方法来谈论木雕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所传达的浓厚的文化寓意。

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的。中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不少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我国木雕作品日臻完美,特别是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也拓展到了生活风俗、神话故事和吉祥花卉等题材上,并在建筑、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领域广泛使用。木雕艺术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一定思想文化的具体化。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木雕作品的不断出现以及题材类型的不断丰富,蕴含着重要的时代文化意义,是老百姓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生活水平、社会面貌等的真实写照。

二、丰富的题材类型,饱满的文化寓意

中国木雕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意义。木雕艺人通过丰富的题材、精湛的雕工、鲜明的主题等方式,将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具体的木雕创作中,再现了现实生活的本质,也使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和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等至善、至美、至真精神的追求,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得到心灵的震撼与警醒,又感受到了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木雕艺术的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具有着普遍性,一般有吉祥图案、神话传说故事、戏曲人物、山水花鸟、民俗风情等几大类。

1.通过吉祥元素来构造画面,寄予美好愿望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传统吉祥元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都带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气息,这些元素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图案的主题、情调、气氛和意蕴。在木雕艺术中,由吉祥元素构成的画面都具有一定的情景意义,这些元素多是由艺人利用汉字同音相谐的特点或者象征性寓意的手法,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吉祥元素有花草类如梅、兰、竹、松、菊花、牡丹等,牡丹花插入花瓶中,瓶子的瓶字与“平”同音,喻“平安”。两个意思连在一起喻“平平安安”。牡丹花又喻富贵。以上三种物品组在一起喻“富贵平安”。动物类有龙、凤、麒麟、狮、虎、鹿、鹤、鱼等。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动物形象,“玄武”是龟蛇的合体,是长寿的象征,为北方之神。它们代表着四方平安,更是蕴含着盛世太平、??家繁荣寓意。”“梅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而“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三者的结合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喜事的降临。

2.以人物、传说故事、民俗民风等题材教化社会大众

在中国历史中,许多名著、神话传话说以及民俗中的故事都脍炙人口,被老百姓传唱不衰。在木雕艺术中,这些题材也是被创作的重点,被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如《牡丹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名剧以及其中的人物像关羽、张飞、武松等英雄好汉经常被刻画。

3、山水、风景等作品寄托情感,歌颂祖国美好山河

历史文化精髓篇6

关键词:《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2-02

方回(1227-1307)是宋末元初著名诗评家,诗人,他编选了唐宋五七言律诗著名选本《瀛奎律髓》,该选本集诗选、诗注、诗评于一体,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方回把《瀛奎律髓》中的律诗分为49类,共3014首,因重出22首,实为2992首。“怀古类”律诗选入110首,远远超过了每一类选入律诗的平均值。

《瀛奎律髓》体现出方回的唐宋律诗观,他的诗学思想也在其律诗批评语句中得到充分体现,这49类律诗的编选,都有其相应的原因和目的。方回的诗评中不仅传达了他的诗学思想,甚至也流露出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要真正地理解透彻方回的诗歌批评,就必然离不开对他所选入律诗的理解。而“怀古类”律诗往往思想厚重、格调深沉,更容易寄托诗评家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根本看法与观点,也就成为理解方回诗歌批评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因此,本文就试着来阐述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来谈一谈其思想内容。

一、《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概说

“怀古类”律诗作为《瀛奎律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特色。理解其思想内容,对于理解方回如何选诗和评诗都是有助益的。因此,本文就来阐述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

《瀛奎律髓》“怀古类”的110首律诗中,五言律诗32首,七言律诗78首。诗人包括陈子昂等共计35位。此类律诗中,梅圣俞和罗隐的作品被选入最多,各占8首。从题材方面看,描写金陵的“怀古类”律诗最多,达13首。

另外,《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题目特征十分鲜明,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题目中含有“怀古”二字,包括《白帝怀古》等17首。

2.题目中含有“旧”、“故”、“古”、“废”等含有怀古意味的词,包括《经故人旧居》等18首。

3.题目中点明怀古之人名、地名或者朝代名。包括《送康绍归建邺》等75首。

当然,《瀛奎律髓》的“怀古类”律诗不仅在题目上有自己的个性,在其他方面也有独特的风格。比如,“怀古类”律诗常常是诗人因某一古迹或者某一古人,而追溯当时的相关人、事、物。当直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眼前情境之时,激发出抚今追昔的无限感慨,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艺术手法上常用典故和对比。

我们知道,思想内容是诗歌所蕴含的主旨和所传达的感情。如果说,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要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那么,《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更突出地体现了律诗的思想内涵。这110首“怀古类”律诗中的思想内容方面也有很多可以论述的方面,有的诗歌是因怀古而思乡,有的诗歌因怀古而伤己,有的诗歌是因怀古而忧国等等。而其中最突出的特色有两个: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

二、《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之一:忧患意识

方回在《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卷首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可以为法而不之法,可以为戒而不之戒,则又以悲夫后人也。”[1]78可见,怀古类律诗主要是通过追念古人、古事、古迹等来表达对历史之是非、成败、兴衰的思考和态度,并以此来吊古伤今、借古喻今、托古讽今。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传统。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了体现忧患的诗句,如《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孟子・告子下》中则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3]。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思想[4]。可以说,历代士大夫都展示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唐宋诗人也不例外。

比如,在《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中,陈子昂的《岘山怀古》[1]79描述了诗人登岘山,望襄阳,自然而然地怀想到晋朝之羊祜和蜀汉之孔明,而陈子昂亦希望这样的良将贤臣能在朝廷中涌现不绝。进而怀古讽今,在“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躇”四句诗中,诗人含蓄地表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刘禹锡的《金陵怀古》[1]80颈联曰:“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诗人从金陵看六朝,认为国家之兴亡不能依靠地形险要,而要仰仗自身努力。这样就自然引出尾联“《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这两句诗暗示唐朝皇帝若不能吸取历史教训,就会如同六朝一样造成国亡主灭的严重后果,表达出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忧患意识。《咸阳城东楼》[1]109的作者许浑是晚唐人,当时的唐王朝已经奄奄一息,名存实亡。在本诗中,诗人第一句就直抒胸臆:“一上高城万里愁”,接着颔联和颈联融情入景,这日薄西山、雨来风满,正是日渐衰微的唐王朝的真实写照。历代多少兴亡往事,如今只剩下鸟叫蝉鸣。而令诗人伤感和悲怆的是,夕阳西下的唐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是就有了尾联的借古伤今:“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可见,诗人的忧患意识有多么深重,而对国势又是多么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瀛奎律髓》中的“怀古类”律诗往往体现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成为“怀古类”律诗的重要思想内容。它表达出诗人心系国家、情系民族、主动思考、自觉担当、充满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精神状态。

三、《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之二:批判精神

《毛诗序》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5]这句话强调注重用委婉的言辞来劝谏,而不是直言过失。这里体现出对人、事、物之中的是非的批判精神,而这种批判往往是委婉的,非直接的,这在“怀古类”律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1]102本诗所讲的事情是,西晋的王■率领水军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尽管吴主孙皓,以铁链锁江,但却没能挡住晋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的势头,最终东吴灭亡了。相对于西晋,东吴代表了割据势力。刘禹锡所处的“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国家本来已经趋向统一,但后来有些地方又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诗人既是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又是抨击割据势力,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方向,无人能挡。

比如李商隐《隋宫》,诗曰:“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1]105诗从隋宫写起,由隋宫而想到隋炀帝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诗人甚至假设,如果不是唐高祖李渊灭掉了隋朝,那么隋炀帝可能会游遍天涯海角。面对昔盛今衰的扬州,诗人用一个反问句揭示出帝王荒淫终将造成误国、亡国的严重后果,可以说是对诗人当时所处时代的一种警示,也是对当时皇帝的一种提醒,希望皇帝可以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再如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1]107此诗所讲之事与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类似。诗的大意是,唐玄宗李隆基空闻海外有杨贵妃死后所登临的仙境,来世如何无从知道,但此生李、杨的爱情却终结了。想当年,皇宫报时的宫人和后来逃亡蜀地的军队打更,真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啊。今天发生了马嵬之变,但从前七夕之时,李、杨二人曾觉得牛郎织女不像他们那样可以长相厮守。贵为天子的李隆基竟然不能保护自己的宠妃,使得杨贵妃都不如普通人家的女人幸福。从诗歌的内容,尤其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可以体悟到诗人对唐玄宗李隆基含蓄委婉的批评。

除了上述几首诗,《瀛奎律髓》“怀古类”中仍有许多带有批判精神的诗篇,反映出怀古诗的一大特色,也奠定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可以说,要深入鉴赏和研究怀古诗,批判精神是不能忽略的。

综上所述,《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突出地体现为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领悟“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不仅有利于对《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理解,也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的怀古诗的理解,进而可以对怀古诗的鉴赏和研究创造出更好的条件,其意义和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刘松来.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44.

[3]刘兆伟.孟子译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1:378.

历史文化精髓篇7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激情方式,将对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埋下深层隐患。”面对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工具理性在人的意识中不自觉地占据重要的地位,并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影响到了人的正常生活、冲击着人类的生存秩序、道德底线。尤其是21世纪以来,信息的泛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所面临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更加紧张、尖锐,社会矛盾、自然灾难时刻威胁到个体人的生命。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巴黎集会”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这正说明,有智慧的人无不是在承接传统中走向未来的。也如罗曼・罗兰所言:“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的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也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不是智商,而是智慧;不是技能,而是精神。文化的奠基、智慧的成熟、精神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国学典籍。从国学典籍吸收国学精髓在为人与为学上来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理论

那什么是国学精髓呢?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它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学精髓是古人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当下教育所主张的“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而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也突出了人,尤其是个体的人从外在的规范向内在心灵深处的探寻意义,更重视其存在价值和生命价值。

国学之底蕴、人格之养成则奠基于童年、少年时期。如《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有鉴于此,故需积极弘扬传统文化,面向中小学生推动国学(启蒙)教育,开启悟性,成就完美人性。我们加强优秀国学熏陶,整合国学经典,吸收国学精髓以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并逐渐完善其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而适合性教育是指国学精髓要和当代中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国学精髓选择首先要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其次,要在选择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其内容,在为人与为学上对孩子有所促进;最后,在整合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孩子的心理、身体结构特点以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教学。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所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我们把国学的精华部分融合各科的教学目标,将国学思想渗透在各学科中,以适合学生成长之需,让学生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无形地接受到思想的熏陶,进而在不增加任何负担的前提下,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其成人成才。

二.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实践

适合性教育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它不是一味地迎合,配合,而是在把握孩子心理成长规律及需要的基础上来把握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仅对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不仅是在孩子的德育建构,还是在智育的启发上都要有积极的适合。学校不能一刀切,而应从校情与学情出发,坚持“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它以适合学生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主体在德育与教学,修身与践行、人文与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上,建构让师生“双适应双发展”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以达成师生主体身心结构完善,于快乐中自我实现,收获成功体验的教育教学。正如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一切从“心”开始,这也是国学所包含的育人之道。因为它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促进公平、真正,促进教育和谐。

1、主题为先行整合国学经典

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发展需要及智力水平,我们按照主题进行编排教学内容,从国学经典中吸收有关主题的国学精髓进行适合的教学,以完成对适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根据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及年龄特点、明确教育目标:低年级旨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旨在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高年级旨在扩展学习者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2、课程为依托融合国学精髓

在课程的设置上,小学开设《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浅显的启蒙、教学课程。其中主要《弟子规》为中心,根据当下生活与社会内容,对原版弟子规进行修改、整合、融合,以适应当代孩子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来教育孩子。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的品德塑造,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初中开设《论语》《大学》《孟子》等富有特色的国学课程。尤其开展以《论语》为核心的国学经典教育,注重吸收其中“仁者,爱人”,以仁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宽容他人。阐释“和”的价值内涵。不仅要求个体身心、个体之间、家庭间和谐,还要国家、社会等社会群体之间要和谐,这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与世界发展同步。

3、国学精髓熏陶育人先育德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认为:国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国学的价值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知识层面、道德层面、思维层面、人格层面。现在青少年学生学国学,不能仅停留在引经据典、诵读古代诗文的知识层面,而应该提升到道德层面、思维层面、人格层面上来。学习国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规则、奉献社会的人。其次要修志,《论语》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志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把青少年成长的目标设定为一个对社会有益、有贡献、有价值的人。再次要修气,“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古人追求的气节。这也正是对目前教育偏知识、技能、智力培养,而缺乏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人格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的纠正。国学教育思想中就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我修养的道理和方法。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师的性情与智慧,并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这是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德性是教育的核心。作为学校,应该引导青少年有系统地、实实在在地阅读国学经典,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国学精髓,为现代社会培养全新的有文化的公民。

历史文化精髓篇8

高中的文化史教学,要在初中识记古代文化史常识的基础上对基本的文化成果做进一步的理论概论和提升,能从大量的文化成果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能从中外对比中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所探讨的问题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这不但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和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材集中化、专题化的编排方式和中外合编的形式也为文化史更高层次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以教材当中涉及的中医为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不能仅仅知道几本医书和几个医学家,还需要了解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中医的精华所在,可做如下补充拓展:与西医以人体解剖为基础,重视局部的定量的系统分析相比,整体思维的理论是中医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地方。中医包含的阴阳平衡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强调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看待疾病,认为人的整个身体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并依据局部病变影响整体的理论,“创立了脉诊、舌诊、足诊、目诊等方法,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现代的医学全息理论完全符合,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学完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数学等科技成就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大量的科技成果,从中提炼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特点,使学生对其特点有一个整休地、深入地认识(这些内容只有人民版有所涉及,其他版本没有相关内容)。教师可做如下分析提炼:分析中国古代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体系,它以解决农业、历法、商业和赋税计算等实际问题为目的,汇集了大量的应用题目及算法,在代数运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和经验积累,轻理论探讨,因而实用技术发达,而向近代科学转型的理论储备却不足的特点。分析中医、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可以发现我们先人善于应用朴素的整体思维,具有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但另一方面忽略对个别物质的深入探究,满足“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模糊性的一般法则,缺少实证分析、定量研究和实践检验,使得传统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分化,包括医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知识因为没有实证也无法让人信服。得出中国的传统科学“重整体综合思维,轻视具体的定量分析”的重要特点。

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文学时,也不能停留在记住几首唐诗宋词作品,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通过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如下几个要点:与中世纪的西方文学相比,不论是抒发建功立业情怀的唐诗,咏叹缠绵悱恻的宋词,还是揭露黑暗现实的元曲,描绘日常生活的明清小说,都把写作对象聚焦到现实世界。中国文学具有关注现实、关注人伦道德,而不重彼岸世界的理性精神;古代文学强调文以载道,注重道德垂训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道德教化色彩;中国文学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传统,主张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感情宣泄,重含蓄深沉、意味隽永之美,很少有西方文学中大悲大喜的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平和、宽容、节制的文化性格”。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有效提炼,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认识更为深刻。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史的理论提升和文化精神的提炼最重要的还是以中国传统思想史部分为依托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何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方向,体现了民族共同的心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模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7点;(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2)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3)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4)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6)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7)生生不息。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四个方面。姜义华在《中华文化读本》一书中亦概括为很相似的四点:“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的统一。”“重民思想,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合中庸,以和为贵为美的精神。”“经世致用,实践理性的精神”。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增加了“修身为本,以德为政”“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实践理性精神”等内容。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是中华文化能够延续和发展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传统文化现代化所要吸取的精华,也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最核心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文化史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恰当的时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进行提升,没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仅仅是罗列一些发展史实,那么,传统文化史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不达要旨的。在文化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综合各个名家对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论断,向学生作一介绍,提升文化史的教学层次,让学生切实感悟中国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历史文化精髓篇9

一、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提高了对文化性的重视度,深入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文化作为支撑旅游发展的精髓,体现的旅游的内在美和形态美,深入发掘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十分有利于旅游景观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现的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投资管理者以利益为发展目标,过分注重收益和利润,忽视了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导致很多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乱象发生,如景观标准化、组合程度不高文化内涵趋于同化等,不注重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发掘,使得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和的越发的庸俗。所以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是现代化旅游景观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人文和美感两大主要方面探讨和分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人文旅游景观

(一)国家标准对“人文旅游景观”的界定

由人类创造和发掘的富有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且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统称为人文旅游景观,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不论是历史遗留的或是现代创造的。跟自然旅游景观相比,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旅游价值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主观性和潜藏性。相比自然旅游景观而言,从旅游审美的过程中发现,旅游者从人文旅游景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呈渐进式。

(二)学术界关于人文旅游景观的定义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人文旅游景观指的是人类基于自然环境,根据一些实践需要,自发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多谈及的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表现人为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科学性、知识性等,而且这些特性都表现的十分鲜明。人文旅游景观可以看作是人类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人类通过创造一些文化去表达和体现人类生活,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的眼球,使得游客在观赏的过程中,体念和感受多样化的美感。区别于自然旅游景观,人类通过创造将自己的意志和审美意识融入其中,所以人文旅游景观是无形的精神氛围和有形的物质景观的完美结合。

三、文化及其流变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满意的解释,下面所阐述的一些看法和文化产业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1987年,加拿大联邦通讯部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其中包括道德、法律、知识、信仰、艺术及一些特殊性的风俗习惯等。欧盟委员会对文化定义则更为广泛,包括传统、绘画、书法、语言文字、艺术、音乐影片、建筑规划、科学技术等。加拿大的部分研究者表明,除一些文化活动以外,文化不只是人们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感悟,其还触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他们认为文化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力量产物,它是人类共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始因素;美国的部分学者重新界定了文化,他们将文化看作是商品,可能文化始终就是一个难以精准定义的概念。

(二)流变中的文化类别

由罗森塔尔・尤金撰写的《哲学小辞典》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解释,他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所有的财富,其中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方面则只是精神文化,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等。上个世纪中期,国外知名文化学家发表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在整理和分析西方国家80年内有关文化近170种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了综合性的定义;文化包括显露的和隐藏的行为模式,通过象征性符号进行传递;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显著成就,如其在人造器物中的表现;文化的主要核心在于传统观念,特别是其产生的价值;文化体系既是活动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定义几乎得到了整个学术界所的认可和肯定,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通常,人们根据层次将文化划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代表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与哲学和意识形态都存在差异,处于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中间层次,不能被认作是哲学理论,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受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制度,不是抽象的看不见,但又无实际存在的物体,属于中层次的文化;器物文化,具体体现某些特定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存在着,如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这些都是由人们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服务于人类的,是真是存在的事物或实体,属于表层次的文化。总结以上内容,对于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备受争议,难于严格和精准进行定义的。而至少有一点是得到众多肯定和认可的,那就是人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人是文化存在的根本,不一样的人创造了不一样的文化。

四、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蕴含

(一)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通常,人文旅游景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非物质遗产,历史古迹、社会文化、宗教等,跟自然旅游景观存在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人文景观所呈现的历史差异和文化差异就更为突出,这也就表明人文旅游景观耶哦比自然旅游景观更加丰富,人文景观浓厚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时代的文化气息,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很好地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将人文旅游资源誉为人类历史的写照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人文旅游景观的丰富程度跟历史、民族、文化传统和文明发达程度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1、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距今有超过5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勤劳和智慧留下了不胜其数的历史文化瑰宝;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不断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和文化蚕食,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中华文明的根基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动摇,经历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因此,我国所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象和旅游服务者都参透了中华人文精神,我国的旅游产业和人文资源可谓是一脉相承、骨肉相连。很多历史悠远且整体具有明显文化继承性的人文旅

2、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的多元化形态。中国历史悠久,也曾是世界上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文化、科技令人瞩目,存留下来数不胜数的多层次化的人文旅游景观,如建筑、寺庙、道观、园林、雕塑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其中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人文旅游景观就超过30项,这些人文旅游景观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一些独立成景,一些则交相辉映,人文形态的多元化造就了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根据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录的记载,能够看出:1987年之后的每一年都会有或多或少优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被记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仅2000年就有4项人文旅游景观被记入。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人文旅游景观资源深厚博大,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

3、分布广泛,特色显著。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多样,通过民族风俗,人文、经济和当地自然风光的结合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情,产生了多样化韵味的地域文化,如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等,不一样的人文气息、不一样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历史传承等等。然而,因开发历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种类分布差异性比较大。具体表现为,像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影响力较大的现代娱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开发历史较为久远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则集中于少数民族集聚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不同地域集中的人文旅游景观的造物风格对比十分鲜明、多样化,以园林为例,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居多,规模宏大,庄重、宁静;江南则以古典园林居多,玲珑、纤巧、精致、秀丽;在民族文化方面差异性更为突出,我国西南地区细腻、委婉的民族特色与西北的粗犷、豪放对比十分鲜明。以上就是使得我国人文旅游景观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为我国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人文旅游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

1、科学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科学性内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同的科学类别、时代的科学性、发生的科学性、设计的科学性、发展的科学性、保留的科学性和用材的科学性等。

2、历史的积淀。人文旅游景观承载着历史,体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历史的演变和差异等。

3、文学性内涵。散文游记、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是旅游景观的文学性内涵。从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雅士,流连于自然山水,赏心悦目,创作了无数文学作品,将旅游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旅游景观浓厚的文化韵味。

4、艺术性内涵。旅游景观的艺术性内涵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如影视录像、摄影艺术、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绘画、风土民情、工艺品、纪念品等。譬如雕塑,雕塑主要是经过雕刻和塑造而制造的具有体积感的空间形象。曾有人将伟大的雕塑比喻为国家、民族城市的象征和精魂。

5、社会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社会性内涵包括喜庆节日、风土民情、香烟、酒、茶水、食品、饮料、杂技表演、说书、博物馆、动物园等,任何某种形式都在某些程度上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譬如说北京的一条又一条的胡同,北京独有的胡同文化其实就代表着北京人历史社会习俗文化,表现出那个历史时代的封建社会礼制和家庭宗法制,反映的就是以种封闭的社会生活方式。

(三)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蕴含的价值

1、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以具体事物作为载体的。开发和保护人文景观其实就是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的过程。兰州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蕴涵,应进行不断地发掘和充分的展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使得原本灿烂的本地文化慢慢走向衰败,难以得到传承和弘扬。针对这种看似平缓实际波涛暗涌的文化侵蚀,只有积极寻求本地文化的发展渠道,才能将本地文化发扬光大,推动文化传统的发展,保护我们的文化精髓。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将本地的灿烂文化传播和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2、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展示市民精神文化风貌。城市承载的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毕业于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曾发表过相关的言论,建筑代表的是一种艺术,一座城市的街景代表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城市内有一条条的街道,街道上又有一幢幢的建筑。建筑不只要具备其内部的使用功能,还应重视外部街景观瞻。街景的造型、色调和周边等方面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色。通过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建设只有跟文化相结合,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进而提升城市品位。城市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于文化的累积性,也就是城市的人文环境。景观开发实际上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和综合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为人文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主要就是为人们的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全面体现城市功能、审美、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功能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的风格、内容、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人文景观记录着人类溶入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过程,还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制度。国外著名的史学家曾说过,“每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由现代人撰写,参杂了现代人的思想,但历史遗存下来的人文景观却是实物,真实地反映出社会阶段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为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此外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更好地展示了市民的精神文明程度。城市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文化上的进步。所以,不断开发和加强保护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衡量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历史文化精髓篇10

关键词:中华水文化精髓;人水和谐;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080-05

一、中华水文化精髓及其生成逻辑

中华水文化精髓的形成,来自中华水文化实践的提升和中华水文化理论的凝练,其最高追求便是人水和谐的文化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倡导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理念,人水和谐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人水和谐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作为自然环境的水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重点是保持人与水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能促进人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从逻辑上讲,人水和谐的文化理念经历了从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再到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意识的递进过程和逻辑层级的逐步提升。

1.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

人水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深层根基是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在儒家文化中,“天”是一切人伦原则的根源。人内心的道德原则是天然禀赋的,人和天在脉理上是相通的。《易・系辞上》谓:“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在二程那里,“一天人”是其最基本的观念,这里的“天”主要是指整个自然界包括自然界的核心要素――水,“一天人”就是“合天人”,也就是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程氏遗书》卷六云:“天人体无二,不必言合。”《程氏遗书》卷十八还载有程颐的话说:“天地人,只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季羡林先生在谈到先秦道家和墨家对待自然的态度时指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说:‘与自然无所违。’《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看起来道家在主张‘天人合一’方面,比儒家还要明确得多。”①从天人相应到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倡导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体现出一种大宇宙意识,即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水和谐理念便是这种大宇宙意识的一种具体体现。

2.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

任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自然发生的;人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在互动中造就了人类的文明和人类的文化。原苏联学者尼・瓦・贡恰连科在《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一书中说:“环境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无止境的、经常的、‘永久的’源泉,并且它既是人类存在之前就有的自然环境,又是由于人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人为环境。人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即改变h境本身)的同时也必然使自己得到改造。人本身的改变、人的适应环境以及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改造环境的活动,所有这些经常进行着的过程,是构成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②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但并不是在这种合一中去消融人的主体意识,而是借自然之道行人文之道。神农氏缔造了中华先始农业文明,这种先始农业文明是本着人类早期的生存冲动而确立的。随着人类繁衍速度的加快,人口的剧增,单靠渔猎和采集已经无法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了,于是人的生存问题遇到了困境。炎帝神农氏生逢其时,救人类于危难之际。《淮南子・修务训》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毫无疑问,文明的核心是人,没有人任何文明都无从谈起。文明的演进要遵从自然规律,但更要奉天之道而尽人事之功。《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倡导“人道”“天道”与“地道”并行而不悖。如《周易・系辞》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说卦》也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儒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三才之道的落脚点最终还是“立人之道”的仁与义。《周易・序卦》里还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郑太子叔(游吉)曾引用子产的话则申明了另一种意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行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这里是用天地之道来说明人的道德禀赋,其出发点还是人。

3.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意识

由上可知,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早就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同样,人生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作为自然核心的水,可以说水是人类的命脉,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在中国传统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中,水居其“中”。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人都应该与水和睦相处,人与水始终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水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也是有生命价值的。美国学者罗尔斯顿说:“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自然的。我们可以勉强说文化是由人类的心智延展而成,因而是人为的,但对于生命我们就只能说它是自然的。这样,生命的价值毋庸置疑是自然的。”④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水文化实践一直是在尊重自然、因任自然的基础上来做到合情合理地引水、用水、利水,大禹治水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大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没有与作为自然的水进行对抗式处理,其治水的基本理念是尊重自然,借势而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改“堵”为“疏”,给洪水以出路。如《孟子・离娄下》谓:“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行其所无事”的意思是说,顺其自然而不劳民伤财,一意孤行。《孟子・滕文公》称他“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也就是通过合理的手段把洪水导入大江大海,因势利导,为而不争,这是其取得治水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人水和谐从理念到决策的正式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真正将人水和谐作为水文化发展的精髓与核心并部署到水文化建设实践中,则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水利部出台《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之后。其中《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人水和谐”。并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之《序言》中则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水也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从一定意x上讲,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为贯彻这一纲要,水利部在《水文化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以“积极引导全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说道:“支持各地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涉水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传递惜水、爱水、治水、净水的价值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理念的明确提出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基于我国社会的现状,即当前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的人为破坏,已经造成人水关系的僵持和紧张;二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切实需要。生态平衡的核心之一便是人与水环境的平衡关系;而人们对待水环境的理念、态度、习惯及其文化追求则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并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⑥在《下大力气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中还指出:“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还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⑦的这些论述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新时期领导者的哲学智慧,人水和谐的明确提出也是对这种智慧的具体贯彻。

三、中华水文化精髓的基本特征

作为中华水文化的核心的人水和谐,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核心性

人水和谐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在水文化领域的体现,就像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一样,人水和谐也是中华水文化的核心。无论是属于实践层面的物质性水文化,还是处于理念层面的精神性水文化,都集中表达出一种人水和谐的理想追求。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大禹治水的民生实践,始终是奔着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目标行进的。人水和谐之所以能成为中华传统水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与中国人对水与人类生命和谐关系理解密不可分的。《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意思是说,没有水就没有宇宙间各种生命化育繁衍,自然也不会有人类的生命存在和生命延续。此外,老子讲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讲的“智者乐水”,都包含着同样的道理。既然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人就不能不尊重水自身的规律。水哺育人,人敬畏水,人与水和谐相处,便自然成为中华传统水文化最核心的理念。

2.概括性

人与水的关系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描述,譬如人水情缘、人水相应、人水相敬、人水相爱等,但没有哪一个概念能像人水和谐这样高度概括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其一是高度概括了人与水的平等关系。因为和谐就意味着协调、均衡与平等,否则就不能谓之和谐。其二是高度概括了人与水的对象性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这一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但其基本意思是指不同事物的相互照应与相互统一,“和”不是“同”,即“和而不同”,必须是“异中求同”而不是一味的“同”。其三是高度概括了人与水的互动性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和谐是一个动态概念,有时是一种理想追求,有时是一种实践效果。大禹治水、郑国渠工程、都江堰工程等就是典型例子。

3.发展性

人水和谐的理念虽然是中华水文化的核心,但它的内涵不是僵死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对人水和谐的理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祈盼和向往,在漫长历史行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会不断拓展和改变。譬如在远古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极为有限,人在获取生存保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滔天暴雨和泛滥的洪水经常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后来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智能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够逐渐认识并掌握水的运行规律,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人类服务。这时,人水和谐已经从理想状态逐渐转化为现实状态。再往后发展,人们对人水和谐的理解又产生了质的飞跃,演变为生态保护视阈中的水文化理念。

4.民族性

人水和谐这一理念的民族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以水悟道。其中,老子的“上善若水”启示了中国道家哲学对水的大道品格的最高礼赞,是对水的自然之德的深层次的阐述。其二是以水喻德。也就是把水的自然品质与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比照。先秦儒家从人格修养的层面上来阐述人与水的和谐关系,把水看作是比附人的道德品质的媒介,通过对水的特性与人的品质的关联性描述,意在说明人也应像水那样保持高贵清洁的品质。如《荀子・宥坐》里说:“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埠醪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其三是人水和谐这一理念体现出中国农业文明的基本追求。譬如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最早栖息生存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华夏大地最早的农业文明,这种农业文明催生了黄河流域灿烂的农业类文化,包括中华民族的水文化。而这一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相处。

5.积淀性

中华传统水文化精髓在持续不断的历史发展中,以人水和谐为最高追求,积累了丰富的内涵。这些丰富的内涵在历史传承之中不断升华和凝练,形成了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成果,并不断在社会各界发散远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水文化实践发生着持续不断的影响。例如前面提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自先秦开始便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善待自然、借喻人生、感悟真理的坐标,并在各种水文化领域发扬光大。

四、中华水文化精髓的创新发展

人水和谐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水文化实践对人水关系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包含了高度的理想性。因此,其合理内核对指导和推进我国当代水文化建设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们究竟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水文化精髓并促使其积极发展和合理开发呢?

1.推陈出新,勇于探索

创新始终是任何一项事业发展的源泉,也是推动一项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传统水文化精髓虽然有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其内涵,推陈出新,勇于探索,使其能够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就是要抓创新,而抓创新就是促发展。创新的实质是突出创造性,开辟新思路。譬如,传统的人水和谐意识是在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下,以模糊地顺应自然、迎合自然为主要特点的。现如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已经远离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大格局、高科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等是当代水文化发展不能躲避的坐标。再如,晋宋间名士袁山松著《宜都记》提出的“山水有灵”,是对水的自然生命的人格化表述。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大观念下,移情于水,主张人水一体与人水和谐。于是在中华传统水文化中,水便和人一样具有鲜活的生命,这明显是一种泛灵论的观念。我们现在如果还是以这种泛灵论观念来看待人水关系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相反,应以高科技、数字化的视野来看待人水和谐这一水文化精髓的创新发展。在此情况下,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应顺应时代,在勇气中融入智慧,准确把握时代规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赋予中华传统水文化精髓以新的内涵。

2.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谋划水文化精髓的创新,就是为了满足当代水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其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但是任何事物的创新发展都必须直面当下,立足现实,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任意妄为。作为中华水文化精髓的人水和谐,要想新发展,必须面对以下现实,弄清以下问题:一是当前我国水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二是人水和谐这一理念在当前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三是当前我国社会大众与水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是当下民众对人水和谐这一理念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只有把这些情况摸清楚了,我们才能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求创新,谋发展,看未来,真正把人水和谐的理念融入我国的水利事业,引导我们的水文化事业走向健康、科学和高远的道路。在谋划未来发展时,我们必须结合人水和谐这一理念,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眼界要长远,把人水和谐与未来水文化建设的广阔前景联系起来;二是认识要到位,把人水和谐的重要性和创新性紧密联系起来;三是思路要合规,把人水和谐建立在尊重水利事业基本规律的前提之下;四是决策要科学,使水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决策既能体现出人水和谐的基本精神,又能合乎水利事业未来发展的切实需要;五是行事要严谨,防止主观臆断、空泛无着和华而不实。

3.多元融汇,以点带面

人水和谐作为中华水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理念,要想在当今的水利事业中发扬光大,就必须要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理念多元化。人水和谐作为中华传统水文化的精髓,是水文化实践经验的凝练与升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最终表现为一种总体性和原则性导向,成为一种具有价值取向的哲学理念,并凝结了中华水文化当代决策者高度的哲学智慧。这一理念作为一个高度概括的“点”,是一种枢纽和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内涵是单一的、空洞的。相反,人水和谐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水文化的精髓,是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价值理念。换言之,它的理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体现出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能够在求真探索、伦理调节和审美感悟等不同方面发挥整体性影响。

二是渗透立体化。要想把人水和谐的理念渗透到当代水文化实践中,就必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开思路,多策并举,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其落到实处。譬如在制定水文化战略规划方面,在出台水文化决策方面,在水文化教育宣传方面,在水文化研究方面,在水文化数据库建设方面,在水文化实践项目开发建设方面,都要将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化为其内在的血脉和主体性线索。

三是措施具体化。人水和谐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是靠相应的工作措施来实现的。而相应措施的落实必然是可操作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这些规范和程序必须具体化和细致化,否则就会流于空谈。为此,必须深入当代水文化实际领域,充分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将新理论转化为新的实践成果。

注释

①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第肆卷),哈尔滨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②尼・瓦・贡恰连科:《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④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⑤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396、273页。

⑥《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