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十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十篇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45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1

计算机教学职业素养职业学校当今社会面临就业困难,对于学历比较低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让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这无疑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中学习相关技能外,敬业和道德也是必备的,对于这方面的培养更是应该重视,这是一块强力的敲门砖。体现在职场上面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很好的将职业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是计算机老师面临的课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企业面试的时候,因为表现的大方得体,有的会直接被企业录用;也有虽然技能比其他同学好但是因为面试紧张或者因为无法适应企业的学生被企业直接退回。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学生技能不行,而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够。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更应该渗透到课堂中。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很好地将职业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计算机老师面临的课题。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生活中的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

中职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专业技能,在校期间专业技能课安排的比较多,所以专业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就比较长,对于计算机学校,计算机教学就是重头戏,而且学生大部分就业对口的单位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企业。所以,提高老师在计算机课堂上的职业素养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在计算机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业技能

课堂教学对于中职学校的老师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接受,课堂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而计算机教学动手实践操作比较强,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会比较直接,而不会因为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而影响学习效果。

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职业技能。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研究企业需要的技能,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讲授知识,结合企业的相关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技能。

2.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职业道德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到企业工作的技能以外,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计算机教学的每堂课中都要加入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很多计算机相关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基本上是蓝领,进入到计算机行业中比较多的是Bpo行业,这个行业需要员工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进行录入工作,很多学生因为坐不住,太乏味等理由离开了工作岗位。所以,要求老师在每节课都要针对需要安排相关的职业素养环节,如可以增加单次录入时间等。教师应因材施教,分析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另外布置课外任务,建立学习小组,由基础好的同学进行帮扶,从中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由不爱学到乐意学再到主动学,因为爱学习,所以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工作。

3.通过与计算机相关的企业合作,将企业引入课堂,逐步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

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签订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协议以及订单培养,进一步拓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校内直接接触相关计算机企业,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氛围,但是又不会因为在企业而显得拘谨。聘请校外企业专家到校讲座、活动、实践课程等使学生能在校内提升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中强化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生的职业意识。学生从教室到企业,身份已转变,自己调配的时间多了,自由度增多。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到技能训练上来,把技能训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技能训练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同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技能骨干,让他们在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成为学生中当中的模范,带动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2

摘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信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计算机人才信息伦理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展信息论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实践基础上分析信息论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探讨其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并初步研究了其教学评价方法,希望引起对信息伦理专业教育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信息伦理素养;职业道德;信息伦理教育;计算机专业人员。

作者简介:王素坤,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越来越成为信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不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那么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无法想象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伦理教育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尽管aCm的教学计划早已将计算机伦理学定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也建议将“计算机技术的社会与职业问题”列入计算机学科16个核心课程之一[1],但在实际层面中,信息伦理教育还没有正式纳入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版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实践层面上明确信息伦理教育的意义,准确把握其目标和内涵,探讨其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其实施途径和方法,对于推动我国信息伦理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初步探索了信息伦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

1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目标和内涵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行业环境的广泛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带来的社会、道德、法律等问题有深入认识并对计算机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有充分了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品德和职业道德。

信息伦理是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2]。计算机专业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多重身份,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开发者和服务者。他们所从事的信息活动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各领域,其信息伦理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在这些信息活动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从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四个方面提出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伦理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2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伦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两大模块。关于信息伦理模块,我们从培养目标出发,以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利用和信息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为主线构造教学内容,并且涵盖信息伦理研究的四大经典议题,即信息隐私权、信息正确性、信息所有权和信息使用权,旨在使学生深刻认识计算机所带来的侵犯知识产权、侵犯隐私权、黑客和病毒、网络道德等各种社会问题,并了解相关的计算机法律法规,能够运用信息伦理的原则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伦理难题。关于职业素养模块,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认识和职业素养要求两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it职业现状和职业特性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面试准备,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专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课程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3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法探索

3.1协作讨论式教学

在讲解“信息伦理问题”模块时,注意组织热点问题的讨论,例如通过“人肉搜索的利与弊”、“使用盗版软件的得与失”、“黑客给网民带来病毒攻击还是黑客文化”、“网上的你是现实的你吗”等这样有争议的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还开展了情

境式讨论,例如在讲解伦理两难问题时,创建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情境:“假设某人在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陷入了困境,而最后期限就要到了,他忽然想到以前自己在其他公司做的一个项目很类似,于是他找到了源码,果然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假如你是这个人,你该怎么办?”[3]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有现成的源代码当然要用。有的则认为诚信和守法更重要,用了别人的源码就是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虽然暂时取得了利益,但是也许长远付出的代价更大。还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借鉴别人的代码,但应该征得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在应用软件中说明和致谢。通过讨论信息伦理问题,一是使学生的信息伦理认识在开放交流、深入探讨中获得提高;二是使学生的认知在从冲突到一致的过程中,对达成共识的伦理规范产生信任和自觉遵守的意向;三是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面临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3.2情境体验式教学

在讲解“职业道德素养”模块时,采取了情境体验式教学。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时,教师首先找到专业的心理和职业测试题来帮助学生分析测试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再让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在学生对自己有了比较科学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了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会,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了近景和远景规划,制订了奋斗目标。又比如在讲解求职和面试环节时,组织学生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的角色进行现场问答,通过模拟应聘,学生增加了实际应聘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讲解it职业素养要求时,教师收集了很多知名it人士成长经历和分享经验的视频和故事,使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在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强迫学生接受什么观念,学生就会自觉从中体会、省悟到深刻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3案例启发式教学

信息伦理问题源于生活,现实社会中形形的伦理问题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因此我们确定了“一触即发―双管齐下―三思而行―四面拓展”的案例启发式学习模式。一触即发,就是通过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出要讲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动机。例如通过“放射性治疗仪计算机系统故障造成病人过量照射引起死亡”案例引出计算机系统的风险问题;通过“熊猫烧香案”、电脑变成任由他人宰割的“肉鸡”案等案例,引出黑客和病毒问题;通过各种“门”事件、“人肉搜索”案例引出隐私权问题。双管齐下,就是教师讲解同案例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分析探讨案例相结合,师生从教与学的双向角度获得丰富的信息伦理认知。三思而行,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伦理行为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蕴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伦理和职业行为习惯。四面拓展,就是教师提供课外学习网站或是参考书,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延伸性问题来拓展知识和深化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理性教育,从而使信息伦理知识深入人心。

3.4探索研究式学习

在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知识基础上,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自己去发现和研究身边的一些信息伦理现象,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体验。具体实施包括选题活动,探索研究、成果展示及评价三阶段。选题阶段通过教师给定题目和学生自主选题两种方式来确定研究题目,学生选定的研究主题多种多样,有的研究网上资源下载和抄袭问题;有的探究网络成瘾现象;有的比较中外信息法规;有的分析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有的探讨侵犯数据隐私问题。学生开题通过后进入探索阶段,探索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中间和核心环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通过书籍、网络等查找资源,进行所需资料的筛选和整理;有的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做了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工作;有的开展访谈,详细做了访谈记录并从中整理出了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形成了总结报告,并将研究的主要成果用网站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成果演示和评价环节中,师生共享研究成果并且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虽然还略显稚嫩,对问题的剖析还不够深入透彻,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筛选、整合、展示信息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信息伦理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信息伦理的亲近感和责任感,在自我省察中升华信息伦理认知,构建信息伦理道德。

4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评价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从其教学目标来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品德和职业道德。按照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目标体系,其课程目标更多侧重于情感目标,更适合表现性评价。从其教学内容来看,其蕴含的知识大多是非良构的,同样的知识每个学生所内化和感悟到的都不尽相同,关于信息伦理问题也没有标准和同一的答案。因此,不适合做量化评价,适合做定性评价。从其教学方式来看,也是以情境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不适合总结性评价,适合在过程中评价。

因此,在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中,我们确定了注重发展性、过程性和和激励性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成绩由学生讨论表现成绩、章节作业成绩、研究性课题成绩和现场伦理知识答辩四部分组成。其中讨论表现成绩用于考察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程度,由学生组内互评产生,每次讨论小组都有专人记载成员发言次数和发言效果,根据平时记录和打分等级标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客观公正地给出打分。章节作业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等级评价。研究性课题成绩考察学生对信息伦理问题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由开题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和研究网站制作效果三部分成绩组成,各小组成绩由教师评价和学生组间互评产生。现场伦理知识答辩考察学生对信息伦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口头作答方式,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事实证明,这种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角度多维性的课程评价方式既符合课程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智能,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新生事物发展阶段,没有指导性强的权威教材,没有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甚至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循,在实际开展时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立足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希望更多的同行积极开展信息伦理教育实践,一起推动我国的信息伦理教育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元新,李超,蒲菊华,等.计算机伦理学与计算机职业道德修养[J].计算机教育,2008(10):57-58.

[2]吕耀怀.信息伦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25.

[3][英]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编.计算机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50.

practiceofinformationethicsandprofessionalethicseducationinUniversity

wanGSukun

(CollegeofComputer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uhhot010022,China)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在21世纪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里,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研究里,计算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余,因计算机产生的犯罪案件也不在少数,如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色情、,散播谣言、制造人民恐慌等等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动。为了人民的幸福、公众的健康,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多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素质教育,让他们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一、注重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传授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内容是十分复杂而且广泛的,从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到计算机的高级原理和编程语言,由浅到深,这是一个有系统、有层次的教材。高职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由多门学科支持的知识体系,其间包含着许多相关学科优专家们毕生莫大的心血和智慧。要培养一个有创新能力、有素质的人才,首先就必须传授给学生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包括基本操作知识、软硬件知识、工作原理知识、设计和应用软件的知识,以及相应的历史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等。只有传授给学生客观、全面、专业的知识素材,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高职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系统详实的计算机知识无疑是学生提高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传授给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的时候就要求专业、全面和准确,要适时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学习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知识,为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

面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对人类社会和平有所损害的犯罪案例来看,爱国主义的素质教育变得尤其重要。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花蕊”,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应该时时刻刻把爱国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准则,时时刻刻做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的准备。“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名言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部由历史伟人发明并创造的计算机创造史,承载着伟人们对祖国发展投入满溢的爱国情怀。所以无论是其它机构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还是高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学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发展史,与此同时,也是在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注入新的血液。

三、强化在网际交流中的网络道德,推动素质教育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和依赖性已超出了人类的预想,比如说现在社会“网购热”现象,如今人们较多地会选择网络购物而不是自己上街购物。这种高科技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些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自我判断和控制能力也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很容易发生有违道德的事件,比如沉溺于网络和浏览不良网站、制作病毒危害公共网络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良社会现象对现代高职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公民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根据这些,作为一名高职计算机教师就应该:第一,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网络道德知识,倡导学生“文明上网”,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让学生在脑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给学生提供一些对其健康成长有益的建议和网站,在学生困惑和无助的时候可以给予其帮助;第三,要和学生建立网络沟通,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与上网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e―mail、博客、BBS等形式,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让学生用正确的观念正确地利用网络,以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一个教育者的形象,其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一个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质。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可以为学生做好一个模范作用。其次是思想素质。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位,具备政治意识、素质文化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做到正确的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在行动中辅以实践,做出一个正确的榜样。最后要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贯彻素质文明教育,切实提高自身修养。只有将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社会的教学者,成为“教人育人”的教师形象。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领域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是必然的,但是在其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条道路是复杂而循序渐进的。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从思想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渡.素质教育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体瑚[J].潍坊学院学报,20010,(4).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4

关键词: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素质;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企业监督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应该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提升会计工作的作用。会计工作岗位人员职业技能素质是衡量会计工作水平的标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笔者通过对大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人员职业技能素质的研究,提出了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途径。

一、大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1996年6月财政部财会字19号文件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了示范性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方案,即: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岗位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我国企业的规模按照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的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依据会计岗位设置的原则,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应与本单位会计业务活动的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匹配。

大中型企业生产规模大、业务量大,会计岗位分工较细,可以一人一岗、一岗多人。通过对大中企业的调研,大多数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为14个,即会计主管、出纳、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投资核算、存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查、综合分析和会计电算化;小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会计工作岗位分工不明确,可以一人多岗。通过对小企业的调研,大多数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为3个,即出纳、总账报表和明细分类核算。

二、大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

根据30多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按照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的界定,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具体如下。

1.会计主管岗位负责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监督会计人员执行,参与经营决策,考核财务预算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知识结构、综合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出纳岗位负责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库存现金、空白收据和支票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牢记国家和公司的政策法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安全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操作技能等。

3.资金核算岗位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调度和核算,了解资金的市场动态,筹集所需资金,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财会、税务和金融相关知识熟悉会计工作流程,具有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会计核算技能等。

4.固定资产核算岗位负责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编制固定资产报表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熟悉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和理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

5.投资核算岗位负责企业各种投资明细核算,编制投资报表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等。

6.存货核算岗位负责审查存货出入库手续,负责存货明细核算,参与存货清查等业务。应具备的技能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存货信息、会计核算方法,具有账务处理技能等。

7.工资核算岗位负责计算职工的各种薪酬,办理职工薪酬分配、结算和明细核算,监督工资薪酬的支付,编制工资报表。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财务管理和统计相关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严谨工作态度、承受工作压力等。

8.成本核算岗位负责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归集和分配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登记成本记录与核算,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并了解相关会计知识、会计法规等。

9.利润核算岗位负责编制利润计划,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负责利润的明细核算,编制利润报表。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会计核算技能、职业判断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10.往来核算岗位负责往来款项的清算手续,债权债务的明细核算,管理往来业务所需要的凭证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统计、税务、经济法、审计等相关知识,判断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

11.总账报表岗位负责总账的登记及与日记账、明细账的核对工作,编制会计报表,负责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会计操作技能、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财经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对会计事项的总体判断和处理能力、对数据的敏感性等。

12.稽查岗位负责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监督能力、处理会计业务能力、财务分析技能、参谋能力,相关法规和相关的财务、统计、税务等知识。

13.综合分析岗位负责综合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进行财务预测,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意见。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财务、审计、统计相关知识,操作相关财务软件技能、会计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

14.会计电算化岗位负责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维护,进行数据分析,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技能,数据的加工、分析、处理技能,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知识等。

15.明细分类核算岗位负责登记填写各种会计明细账,装订会计凭证,审查各种收支结算,填制会计科目的记账凭证,参与清查盘点工作等业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业务操作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理解判断能力、相关核算知识等。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包括:会计岗位的知识技能、会计岗位的职业素质、会计岗位的能力素质三项。

三、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从事会计工作,他们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以后会计工作的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1.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的知识技能。会计岗位的知识技能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掌握的会计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会计操作技能包括语言表达、点钞、数字书写、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核算、制表、填制凭证、计算机操作中的小键盘录入等。随着会计工作职能的拓展,会计人员也应该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推进会计工作的发展。根据会计工作涉及的范围,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法规、税务、统计等。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的知识技能主要来自于在校期间的学习,所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高职会计专业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面向会计岗位群,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作。突出操作技能达标训练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方向办学体系。各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以专业群为平台,可以设置会计岗位技能模块和岗位课程模块,新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岗位性、多样性、个性化的要求。

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会计岗位的需要,还应打破压缩型的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岗位元素引入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交替教学方面拓宽思路。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教学比例,完成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合理划分,形成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体系。同时,还应建立标准化的能力考核办法,突出对会计专业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2.以注重会计职业发展为重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的职业素质。会计岗位的职业素质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行为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随着会计职业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纪律、事业心与责任感等方面。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在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职业道德理念应渗透在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要体现出诚实守信、勤勉敬业的基本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还应具备严谨的会计职业纪律性,它直接制约和引导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具体表现在财务数据的保密性、企业资金的占有性及提供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与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相吻合,职业素质模块应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模块中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会计岗位职业素质来确定。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是两个重要手段。政治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征文、演讲、竞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面深入学习,理解和强化职业道德知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依法办事和履行会计职责的自觉性。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岗位职业素质的突出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3.以开展高职第二课堂为重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的能力素质。会计岗位的能力素质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

根据多年从事高职教育经验的总结,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的能力素质最有效的方法。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实践证明,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还可以加速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高职学生的社团活动是高职第二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社团,可以让团员在参与和管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高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进行调研,用所学的知识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高职的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认知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沟通协调能力;高职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职教学实践的延续,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活动领域,他们运用所学的技能在发明制作、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作欲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高职的学术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学术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增强高职学生岗位能力素质的培养,除了在第二课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例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能力素质模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延虎.企业如何设置会计岗位[J].商业文化,2012,

(6).

[2]李文辉.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考评研究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成规模化教育,致使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财务带来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原有教师数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数量需求不断增大,而且多以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为主,引进人才成本逐年提高,然而财政供养人数又基本维持不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人才建设资金的需要。

(二)需扩建新校区以满足日趋增多的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原有的校舍面积不能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加大新校区基础建设工程,而基本建设投入激增已成为现阶段各高校财务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需加大后勤保障投入维持正常运转

随着教室面积、校舍面积、校园面积的增加,水、电、暖、绿化、卫生、后勤保障人员等成本逐年增加,财政拨款收入及学费收入增长缓慢,怎么把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使高校的收支基本持平,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最大考验。

二、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强调财务精细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新形势、新体制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在高校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财务管理要做到财务管理精密、细致,对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财务事项都要规范、具体、细致,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建设高校财务管理队伍。

(二)规范高校科研核算

随着高校师资力量不断壮大,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研究性人才聚集高校,高校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项目逐年增加,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增加,科研经费的核算也成为财务日常核算的重要部分。而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程序、预算执行进度、进展状况、科研的开支范围等,财务管理人员很难把握。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就需要财务人员积极主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从实际出发,多学习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财务会计平台。

(三)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合理利用高校财力、人力、物力资源,为了对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作进行统筹安排及考核,高校需建立合理、全面的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将高校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预算编制的好坏成为决定高校财务水平高低的重要部分,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灵活运用运筹学和行为科学,还要求财务人员具有全盘考虑的大局观及与各部门的良好沟通能力,这给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加强高校财务监管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财务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资金量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财务监督就成为了保证高校全部资金顺利合理运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财务资料的准确,财务风险合理防范以及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都离不开会计监督,各个高校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政府、社会对高校财务管理监督也不断加强,这给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财务管理队伍需要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和考验,如何有效管理高校资金,真正做到“用钱必问效”就成为高校面临的巨大问题。真正做到高效管理资金就需要一只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一只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需要具备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诚信素质修养

诚信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它要求财务人员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财务人员的执业之本、立身之本。诚信是由社会诚信制度和个人诚信修养两方面组成。诚信制度是法制手段,是刚性要求,它常伴有强制手段,诚信品质修养往往更加注重自律,这种自律觉悟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诚信做人、诚信办事。财务管理人员诚信的建立和培养,一定要有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只有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诚信修养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知识素质的修养

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和技巧性要求很高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首先是智能素质,它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它包括。

1.记忆力。财务管理人员要把各种财务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牢记于心,并与工作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思考力。财务管理人员应有足够的思考力,将各种会计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及深加工,并真实反映会计信息,深入分析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现状,它是客观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3.业务素养。它是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撰写,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财务报告的提炼与总结、是非、真假的分辨能力等。

4.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高校使用财务系统核算,对于财务系统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工作,必须由多角色、多权限的人组成,所以社会协作能力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责任心。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对每一笔支出认真核实,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坚决抵制,对每一笔资金认真负责。

2.原则性。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原则性,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并且敢于坚持原则,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及不正之风要坚决抵制,树立较强的原则性。

3.服务性。财务工作是窗口工作,它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微笑服务。另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善于调节自身,抵制诱惑,保持好心态,把握好自己。

四、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的日常事务中,要多抽出时间了解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要用政治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清醒头脑,在金钱和利益诱惑的面前,时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做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

(二)加强财务人员使命感及义务感,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人员要多学习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用正面的事迹激励自己,提高自我荣辱观及价值观,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多了解反面例子,不断警示自己,鞭策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反腐抗腐。

(三)认真学习各类财经法规,做到依法管财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者、落实者及宣传者。在法制化市场经济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财经法律,并将其娴熟地运用于日常核实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理财。

(四)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通过大量财务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认知和自我肯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

(五)建立会计轮岗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机构内部定期清查、审计、监督、工作岗位的互换,有助于加强会计工作内部的监督,防止发生的行为。另外,不同的岗位需要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这激励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岗位技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高校会计工作繁重且庞杂,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选拔和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选拨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能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工作热情及工作主动性,而且有助于高校财务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从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形成一支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适应高校财务发展需要,保障学校高速、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志英.谈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2]于秀玲.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

[3]杨欢、王春年、段军.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经济论坛,2004,(8).

[4]赵立.试论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和建设途径[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张玉文.试论如何建设会计职业道德[J].经济师,2007,(9).

[6]赵平,刘诗宇.道德风险与会计职业道德[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7]王波.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及建设途径[J].宁夏社会科学,2008,(6).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也称职业操守,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也称为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根据企业特点,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制表等,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有敏捷的计算能力,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在有效沟通下,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主动与领导沟通,使他们掌握会计法,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2011(6).

[2]蓝文永,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2011(7).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2011(9).

[4]陈林.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7

1.1道德败坏

在电算化背景下,部分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利欲熏心,道德丧失,为满足一己私利,放弃道德底线,沦为金钱、权利的奴隶,利用职权方便,私自挪用、贪污或私吞公款等,知法犯法,监守自盗,给国家及单位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2专业素质低下

部分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学历普遍较低,入职前没有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且入职后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不熟悉工作流程,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及相关理论知识。此外,一些老会计虽然专业技能丰富,但缺乏上进心,对新技术认识不足,按部就班,极大降低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1.3观念淡薄

在当前职业机制中,会计人员始终控制着利益中心,并对其进行管理。但部分会计人员观念淡薄,当发生利益时,为违法行为打开“方便之门”,,监守自盗。在部分企业中,会计人员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与企业互相包庇,发生利益问题时,会计人员就会舍弃职业道德,在企业授意下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1.4诚信丧失

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在电算化背景下,部分企业经常出现会计师在独立审计业务时,背弃公正客观的准则,向有关部门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比如,较为严重的“深圳原野”及“银广夏”事件,极大损害我国会计人员的信誉,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阻碍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巨大信誉危机。

1.5监督弱化

会计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人员往往只注重其核算职能,忽视监督职能。其次,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会因为失去救济保护而不敢履行职责,从而导致监督能力弱化。最后,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违规事件屡禁不止。

2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

2.1市场经济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普遍遵从等价交换原则,并将其植入精神中,唯利是图的心理严重。会计作为各利益的分配者,做好利益分配十分重要。但由于会计与金钱密不可分,容易使会计人员形成拜金主义思想,破坏会计人员的道德底线。若对会计人员监督不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会使会计人员失去固有的判断力,盲目追求当前利益,违背会计基本原则,为一己私利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职业道德彻底沦丧。

2.2管理制度的纰漏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纰漏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制约其行为的有效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过程中,必须遵从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并贯穿整个会计活动过程。尽管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纰漏,且管理育人疏于管理,很难制约并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导致其自我意识淡薄,形成“不知法犯法”的尴尬局面。

(2)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

国家利益往往监督控制单位经济活动,但在局部地区,内部审计不到位,且疏于监督,没有能力对其部门进行财务检查,很难为内部会计提供相应制度支持,使会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此外,个别企业负责人为一己私利,密谋授意甚至强令威胁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信息,会计人员为防止被解雇,迫于压力,不得不参与造假。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及惩处不严厉也会使会计人员铤而走险,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目前,相应法律法规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制度需求,而又没有新政策的依据,无法处罚违法行为。

2.3教育的弊端

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疏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人格存在缺陷。员工入职后,企业也普遍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会计核算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

2.4员工个人原因

受诸多因素影响,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部分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专业技能较低,业务能力及自制能力差,缺乏相应法律常识,不能坚守道德底线等,从而拉低会计人员的整体道德素养。

3结语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8

【Keywords】accountingpoliciesandmethods;accountingprofessionalethics;accounting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30-02

1引言

目前,我国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正在逐步同国际上标准进行接轨。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使用的部分会计准则及处理方法发生了变化。会计政策及会计方法的调整,也给会计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从许多方面对会计职业发展产生影响,针对不同方面的不同影响,会计的职业发展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从而促进会计从业人员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内容

2.1会计政策的概念

会计政策,主要指的是企业之间展开会计业务计算以及制作财务表格的时候运用的具体执行原则和相关程序。会计制度执行的最大现实意义就是在实现企业面临同一类型会计业务时采用多种程序处理办法。会计政策的产生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的同一性;二是企业中??计工作的复杂多样性;三是会计数量统计图表具有主观性。会计政策的制定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选择政策的方式和落实效果将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以及企业的运转发展。

2.2会计方法的概念

会计方法主要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是会计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总结的,并随社会的发展,会计活动的变化而逐渐,完善的。会计核算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会计方法的基础,以统一的货币单位作为标准,对会计对象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和核算。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得到的资料,以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及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可通过核对、审阅、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还有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决策等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企业实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会计行业政策与方法对相关职业的影响

3.1影响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会计政策和方法给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业务环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工作时,以会计政策为依据,采用规定的会计方法,所以其表现的专业能力会根据政策与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近年来我国对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与国际的会计政策接轨,使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目前我国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会计实务处理经验。新实行的会计政策中增添了对会计人员业务判断力的需求,不再是按照硬性规定经性业务处理,会计人员在业务中的主观判断能力变得很重要。由此可以发现,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客观影响。

3.2影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向来是会计准则之中的重要因素。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会计职业发展的重要要求。会计政策一方面会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比如对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有很大依赖的会计政策,职业道德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就非常大。另外,可以通过会计政策规范、监督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在许多会计政策和方法中都明确存在,如审计复合机制,是由与财务部门相独立的审计部门进行会计业务的审计复核工作,以及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独立的控制机制,这些方法都能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监督。

4会计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4.1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为会计从业人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自我要求。除了在工作中,在业余时间也应积极补充会计知识,关注政府和国际上有关会计的政策和方法的变化。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新政策和方法大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会计的政策和方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会计人员要有计划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如与其他会计人员积极交流,参加专业的会计培训等,对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4.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企业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会计发展的重要参与部分。因此,企业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完善的培育机制。首先,在对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选择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对会计人员会造成的影响,结合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状况选择最佳的政策与方法,通过选择的政策与方法能够促进企业会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完善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丰富会计人员的业务经验。再次,完善对会计业务的监督制度,如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督促企业的会计人员严格遵守准则与标准,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最后,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把薪酬绩效和会计人员的行为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会计活动的效率[1]。

4.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会计人员自身要加强专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是职业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的,职业道德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在会计准则的标准下,要求会计人员严格约束自身的各种行为,严禁泄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杜绝舞弊。从某些角度上看,会计的职业道德在会计的职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从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看,也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财务舞弊要有严厉的处罚机制,对会计主管和企业的领导人员,已经发现有财务舞弊的行为,都要严格惩戒。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9

关键词: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引言:造价工程师是一种需要面对巨额财物的行业,其中很多工程又是国家拨款建设的项目,很难保证在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中,不会出现对巨额财产心怀不轨的人,如果造价工程师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警惕,很容易就会受到不法人员的怂恿,而出现虚报造价,从中受贿,与某些负责人同流合污的现象。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势必会对国家或单位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且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最终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等产生危害。可见,在当前我国新的发展时期,更应加强对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以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1加强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1.1和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已经几年了,但是我国的造价人员素质却与国际上同行业的人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工程建设前期造价控制能力较差、招标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能力差、索赔处理能力差、合同管理能力较差、相关财务事项处理能力差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获取方式,这也是造价人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1.2造价人员加强自律的需要

目前在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导致工程造价虚增;“三超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业主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能顺利通过,采取“化整为零”,尽管压低概算造价,预留投资缺口,在建设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结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时又超过预算;为委托人服务时,失去自身应具有的公正立场,听命于委托人等等。其中有很多做法看起来不违法,但是有失公允。违背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而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知情不报、谎报瞒报、做“人情”帐等。

2造价工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价工程师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淡漠甚至遗忘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

2.1在投资决策阶段为迎合建设单位要求,促进项目能顺利报批,有意高估或低估。投资估算书编制中存在不合理计算、重复计算、错算、漏算、少算,降低估算标准、降低市场的变动因素,简单对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按照建设业主单位想法主观推荐设计方案。

2.2在招投标与签订合同阶段,配合雇主采用非法的、不正当的、不道德的手段,如在招标文件编制中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某些投标人,招标人应承担的义务和风险无限扩大的转嫁跟投标人,投标人承担的合理风险范围(幅度)缺少约定;编制工程量清单中错项、漏项、工程量计算错误、质量低下。

2.3在施工阶段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对现场变更、签证和索赔报告资料中,依据不全、内容不实,签证办理程序不合理、重复签证、完整性和真实性有疑问等题视而不见。

3提高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

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工程造价执业行为,保障国家与公众利益、维护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建立一套重塑工程计价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

3.1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普及和后续培训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在2002年颁布了《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其中制订了9条职业道德规素质要求,急需要“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裁决”,“职业道德考评”等实施性细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推广职业道德行继续再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淡化利益驱动。组织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廉洁自律能力,能在利益面前不动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原则,不为利所动,真正做到为全心全意地为雇主、委托人和公众服务。引导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良好道德情怀,把职业道德要求变成自律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

3.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依法执业

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逐步颁布了《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使计价执业活动有法可依。在执业中要做到学法、知法、依法办事,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还要学习《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及相关实施细则,提高执业职业道德水平。

3.3加大惩处力度?,提升职业道德“价值”

加强职业道德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惩处力度?,经济处罚、诚信降级、舆论曝光等惩处方式,增加违反职业道德综合成本,当违反职业道德的获利小于违反职业道德成本,自然没有违反职业道德现象发生了。宣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升职业道德无形价值,如果提高行业声誉提高了和社会对本职业的尊重程度增加了,谁愿意放弃自尊,降低人格去追求虚无名利呢?遵守“诚信、公平、敬业、进取”的原则,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优秀的业绩,赢得社会和客户对造价工程师职业的尊重,是每一位造价工程师应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

3.4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对违纪、违法或犯罪的行为,依法行使其民利,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检举;民事经济的按国家法定程序,依法办理;属于反腐倡廉工作的范围内的纪检监察机尽快进入,坚定不移地查处腐败案件、惩治腐败分子。采用不正当的、不道德、影响恶劣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阵地,加强舆论监督,批评、揭露错误及丑恶的道德行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平的竞争机制,合理的分配制度,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道德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融会到职业道德实践中去。建立起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和睦的新型道德环境。

3.5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功信用档案制度

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和人员信用档案,在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发展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和平台,分别建立电子诚信档案和完善诚信评价系统,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并将运作规范,对信誉良好的单位以及违法操作的单位纳入社会诚信用查询平台系统,以供社会公众查询。通过惩恶扬善,促进行业自律,着力推进行业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使诚信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

4结束语

总之,由于造价工程师面对的往往是数额巨大的工程项目,因此,更应不断从职业道德上进行严加规范,坚持对工作极其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造价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聂国平.造价工程师的素质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篇10

一、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每一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许多使用计算机技术犯罪事件中的违规者中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的精英人物,但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能却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智力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德育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试想一个计算机技能高超而职业道德水准低下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经常受利益驱使而将国家法律、法规置于脑后,其结果势必是造成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侵害,这样的专业人才还不如技术一般的人员,是计算机人才的“畸形儿”。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将是我国各行各业中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主力军。因而我们更应重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也要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一手抓好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要另一手抓好学生的计算机职业道德,而且两手都要硬。

二、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时,其中有一章节内容是关于计算机安全及计算机病毒,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运用概念、原则并结合目前最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将枯燥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中,无形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能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真是一箭三雕。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时,列举了各种计算机病毒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甚至造成全世界的直接损失可以达到数千亿美元。一些反病毒专家用毕生的精力与这些计算机病毒作斗争。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及其危害,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效果显然比死记硬背好得多。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关于计算机安全的信息,助于学生牢记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一般原则。经常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

2.革新教学方式

面对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源的立体化、多样化,容易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的认同产生困惑和障碍。而且,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重组和分配落差使学生在价值意识和价值取向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方式提出挑战,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比如,对书本知识要精讲少讲,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件或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道德理念。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让学生扮演某种训练任务规定的职业角色,营造准职工身份,使他们亲身体验该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行为要求,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三、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1.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日常的行为规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规则意识,使他们养成守业习惯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

2.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