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十篇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十篇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19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1

theillustratedHistoryof

naturalDisasters

2010,230p.

Hardcover

iSBn9789048133246

地球经历着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是缓慢而安全的,但当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会突然爆发出来,展示出令人敬畏的对自然界的破坏力,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历史回忆。一方面,本书翔实地描述了由14世纪至19世纪发生的著名的自然灾害,其中包括1356年巴塞尔地震、1650年东京地震、1762年君士坦丁堡地震、1868年与1909年旧金山地震与1669年的埃特纳火山喷发等历史上的特大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对于形成自然灾害的地球的结构、动态表现形式及其内力发展的学术观点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本书包含丰富的自然灾害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从大量的私人收藏中遴选出来的,其中包括罕见的版画、新旧地图、草图和图表的复制品等等。伴随着这些精美的图片,作者描述了相应自然灾害的地质背景、历史背景以及灾害背后的故事。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1.简介,简要介绍自然灾害图史与图片复制技术;2.火山爆发、地震与海啸,介绍这三种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3.自然灾害图史,分别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的状况以及背景进行描述。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捷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人员。J.Kozák在实验室从事地震学与地震和火山历史研究。除了他的科学工作,他一直热心于收藏珍贵的老照片。在40年中他收集了世界上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的2300余张图像资料。V.Cermák是国际公认的地热学方面的专家。他曾担任捷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90-1998)、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副主席(1994-1998)、国际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会的主席(1995-1999)。目前他是欧洲科学院、德国与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成员,同时担任捷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全国委员会的主席。

本书不仅阐述了有关自然灾害的科学观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历史与文化价值。本书适合任何对地球物理尤其是对自然灾害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与科学家阅读。

刘昊,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2

围绕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度量决策属性构成的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有机整体D,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因此,在充分论证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元素基础上,必须透彻分析系统结构,理清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元素相互关系,形成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研究的有序化对象,避免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分析的片面和结构的混乱。解释结构模型[11],1973年由美国warfieldJn教授开发,以图论中的关联矩阵原理来分析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将系统的结构分析转化为同构有向图的拓扑解析,继而转化为代数分析,通过关联矩阵的运算来探究系统的结构特征,确定系统中的品质元素。解释结构模型对于分析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结构非常合适,其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以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因素集合D为基础,解释结构模型工作小组列举各元素的逻辑关系并进行构思和反馈,设计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通过对可达矩阵分解,形式化表达结构模型,据此建立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解释结构模型,并以文件形式给出决策说明书。

2国防工程震害风险iSm分析组件方案

组件在结构上反映算法的本质思想和关键概念,是解决算法模型应用、拓展、集成等困难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独立封装、通用、智能推理、可视操作等特征[12],如航海类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估系统组件的设计和研制[13]。为支持国防工程震害风险可拓特性的领域业务[14],有效表达国防工程震害风险iSm模型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面向国防工程震害风险体系可拓特性、iSm模型对象和算法流程,设计国防工程震害风险iSm分析模型组件方案,如图2所示。组件方案从表现、功能、数据层面对解释结构模型组件结构和国防工程震害风险分析功能体系的高层抽象,显示组件需求和组件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约束[15]。国防工程震害风险iSm模型组件化设计需要功能全面的组件体系结构,是组件设计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反映组件的组织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3国防工程震害风险iSm模型建立与实施

3.1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关联矩阵

关联矩阵描述了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D中各元素两两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了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后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各元素两两之间的可达程度。

3.2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R指用矩阵形式来描述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元素关联矩阵中各元素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可达矩阵具有一个重要特性,即推移律特性[9]。推移律:当元素iD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直接到达元素jD,而jD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直接到达kD,则iD经过长度为2的通路一定可以到达kD。

3.3国防工程震害风险元素的可达和前因特性元素

iD的可达集合()i=D是指:由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元素可达矩阵中第i行所有取值为1的元素对应的元素组成,如式(6)。运用系统工程中iSm法构建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是对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单准则建模的发展,体现了地震作用下国防工程综合风险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元素间的相关性。对建立的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解释结构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由图5可知,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iSm是一个具有七层的多级递阶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一、基础层,包括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地震作用下国防工程应急方案风险两方面内容,突出体现了“软”、“硬”科学相结合的发展要求。二、主次元素明显,依据服务“防护”的目的,可建立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系统神经支撑结构,如图6。风险、抢修抢建工程作用风险等。三、由于体系中元素支持与排斥关联的复杂异构性,可建立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关键元素事件支撑结构的影响图。以“国防工程口部滑塌风险”为例,除考虑本身内部元素外,受作业环境条件元素、监测表现元素、工程特征风险、地形地貌元素、地层岩性等元素影响;而其本身直接影响国防工程整体性工程风险,进而影响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度量,如图7。根据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iSm的解释,其评价的立足点在于“国防工程整体性工程风险”等方面,对其支撑元素“国防工程损毁评估”、“国防工程主体结构风险”、“国防工程口部滑塌风险”、“抢修抢建工程作用风险”等予以重点关注。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影响元素集D为开放式结构,可根据需要增添、删减相关元素,建立具体特征问题的国防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价解释结构模型。

4结束语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3

关键词 汶川地震系列节目;媒介形塑;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 刘峥,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区域形象是促进区域特征被广泛认知,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资源,大众传媒则是区域形象塑造及传播的最重要路径。“5.12”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使灾区持续成为关注的热点。四川电视台(以下简称为“川台”)对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尤其是“5.12”汶川地震系列直播节目,很好地利用了电视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形塑及传播功能,将重新凝练后的四川区域形象向外界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推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地震系列直播节目的观察研究,力图总结与发现电视媒介在突发事件中,对区域形象的媒介形塑与传播的规律与特征。

一、四川电视台汶川地震系列直播节目中的区域形象塑造

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所引发的重大灾难,既对以往四川“天府之国”、恬静舒适的区域形象造成了一定形象认知危机,但同时也形成了对区域的“聚焦”式关注,为区域形象的重塑与传播提供了相应的时机与平台。作为地缘性最为接近的媒体,四川电视台也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平台与契机,通过对灾情、救灾、重建等过程的连续性直播节目,实现了对区域形象的恢复、重塑及有效传播。

(一)区域政府形象的有效展现与塑造

灾区政府形象的构建既依赖于政府行为的本体状态,更离不开媒体通过传播所构成的形塑。正是通过对政府作为的传播与表现,显著形成了地方政府高效、亲民的形象。

首先通过信息的及时,展现政府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迅速反应,同时形成了舆论引导与安定民心的效应。如在第一时间实时插播了四川省地震局9次新闻会和震区最新灾情通告,滚动播发灾害预警信息和政府应对措施,《成都天然气管网检修》、《成都电力信息情况勘察》等报道,体现了政府在灾害应对中的相应作为。紧接着,随着救灾工作的进程,通过对《政府救援物资急运灾区》、《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告》的相继报道,进一步传达出政府救灾工作的效能以及信息公开的特性。而在反映灾后重建成果的相关报道中,也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以灾区百姓的视角进行了《彭州:小鱼洞大桥今日通车》、《都映高速公路今天通车》、《‘巴拿恰’欢迎你》等新闻报道,从重建成果人手,全面呈现了安居工程进展、交通恢复状态、地震遗址存护等政府重建工作内容及成效,强化了政府的有效作为形象。

此外,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特点,在客观事实的报道中,通过观点阐释与评述的方式,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媒体的话语方式表达,形成自然的舆论引导力。如对于“政府公告”、“省委指示”等硬性信息,通过评述的方式,将政府作为与公众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也。自然形塑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不但强化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也向外形塑并传递了一个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

(二)区域公民形象的展现与塑造

汶川地震及灾后重建,考验着全体公民,尤其是灾区民众的社会精神及社会行为,也同肘影响着外界对区域形象的认知。川台五年的特别节目中涉及约200个特写人物,涉及到“地震名人”、志愿者、援建者及灾区群众等不同类型。通过对其特征的典型展现,塑造出了具有显著形象特征的区域公民形象。

在众多“地震名人”中,川台选择报道的是为救灾重建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以及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或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名人代表。通过对他们经历及现状的介绍或对比,呈现出这些地震名人积极乐观、奋进向上的共同形象特征,并对大众形成示范效应,达到抚慰心灵、重振精神的效果,对外则通过“名人效应”吸引了更多民众对灾区的关注。

对灾区群众的报道,则使得公民形象更为真实、丰满、可以触摸。系列节目重点刻画了亲历灾难的普通人,与对前类特写人物直接褒扬的方式不同,对普通公民的形象塑造近乎白描,故事情节被淡化,呈现民众简单的生活流状态。2008年《映秀清晨》讲述的是映秀板房区内一个平静的清晨,没有过多的话语和评论,仅将捕捉到的灾区民众恢复正常生活的细节加以展示,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平民化的叙事方法使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在强大的真实性影响下,坚强乐观的灾区民众形象被凝聚式展现,其个体或群体形象后所暗喻的抗震救灾精神与灾后重建成效,也在自然呈现中被受众所接受,最终形成川台预置的传播效果。

二、四川电视台“5·12“汶川地震报道中对区域形象形塑及传播的价值发现

电视媒介作为最具视觉形象传播效果的传播工具,在区域形象的形塑和传播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直播节目中,也充分发挥了这一显著功能,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成效。

(一)“议程设置”与“把关”

议程设置理论反映了媒体在议题选择方面的优先权,通过赋予各种议题以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这一点在川台的相关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首先,以主题词统领节目内容生产。在主题词的引领下,建构了引领受众视线及关注度的报道内容与价值顺序。其次,对区域形象传播过程进行“把关”,内容紧密贴合地震这一灾害事件的自然变化趋势,按救援、重建、防灾的顺序将媒介筛选的区域形象进行连续、统一的表达。另外,基于不同传播阶段与传播效果预设的考量,组织宣传重点,正确处理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三者的平衡,以具有区域形象价值的元素主导传播过程,三者议程完美竞合,营造强势舆论环境。

(二)复合性报道方式的使用是保证传播效果获取的前提

在“5.12”汶川地震灾害事件报道中,电视媒体再次成为公众获知灾情信息的主流渠道。四川电视台是其中报道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电视媒体。复合性报道技巧的运用,不仅使得各报道环节形成了一个闭合性较强的信息循环网络,也在相互依存又各有千秋的内容构成中,强化了区域形象塑造的主题。

1、坚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价值取向

实效性价值既是新闻报道策划中必须考虑的前提,更是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川台在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便迅速启动突发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在节目中数次插播省地震局新闻会最新消息,并及时口播省委省政府、成都市政府有关抗震救灾的通知和公告。在大型系列直播节目中,也选取了既具有显著舆论引导价值、又有明显新闻实效性的节目内容加以展现,女~2008年的《四川省地震局新闻会和震情最新通告》、《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告》、2009年《“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祭奠仪式》和2012年的《防灾救灾演习》。另一方面,对灾区群众生活现状进行连续追踪,演播室连续3年请小英雄林浩和舞者廖智,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进行时效性追踪,以小见大地、及时地反映出灾区的建设变化及成就。

2、通过报道视角的多样化组合获取最佳传播效果

首先,对报道内容信息进行全面呈现,通过对其深度与广度的价值发掘与组合,在引导受众对相关信息凝聚性关注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系列节目选取汶川、北川、青川、绵竹、彭州和成都这六个地震灾区作为直播点,以时间顺序为叙事线索,以抗震、救灾、重建的历史进程为表现内容,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影像故事表述,用大量微观的视角聚合成宏观的视野。如《汶川地震博物馆建成》、《“巴拿恰”欢迎您》、《北川中学新校建设正式开工》等报道,传达出这六个区域的重建进程,并借此展现灾区新的形象。其次,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与强调,如系列直播节目中所报道的众多身残志坚的人物形象——缺失双腿的舞者廖智、断臂仍考取高等学府的薛枭、仅存右臂但启程爱心服务站的黄丽等,折射出灾区群众勇敢面对灾难,积极应对新环境、新人生的群体精神,塑造了具有新的区域人物性格及风貌的人物群像。

3、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提升报道感染力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

为满足宽城县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网络结构,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拟在宽城龙须门建一座110kV变电站。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该公司于2010年4月9日委托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队承担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一、评估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充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建设项目初步分析,之后组成评估组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区范围。野外工作采用面积调查和路线调查及相机拍摄和现场编录相结合,利用GpS定位仪进行观测点定位,详细记录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别对场地的地基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距场地距离等进行调查,而后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

二、建设项目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气象、水文。本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多年平均气温9.1℃,最大日温差23.8℃;最大冻土深度126cm;距评估区最近的河流为瀑河,位于评估区西侧约1.3km处;瀑河发源于平泉县石拉哈沟乡安杖子村七老图山南麓,沿途支流较多,水量丰沛;评估区内及附近无其他地表水体。

第二,地形、地貌。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属低山区内构造剥蚀地貌;地形较简单,地势起伏较小,地貌类型单一;图幅内海拔高度320m-452m,相对高差232m;区内山峦起伏,山顶多呈浑圆状,山坡植被较发育,山顶基岩部分;其天然坡角为20°-40°,评估区地处山前坡麓地带,地形经人工平夷后成为阶梯状耕地。

第三,地层岩性。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Jxw)和第四系全新统(Q4pl+dl)。

蓟县系雾迷山组(Jxw):主要出露于评估区东南部。岩性主要为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夹沥青质白云岩。产状329°∠50°。

第四系全新统(Q4pl+dl):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pl+dl),主要为黄褐色-深褐色粉土、粉质粘土、砂、砾石,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中部。

第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27),宽城凹褶束(Ⅳ224),平泉坊-桑园大断裂以南,密云-喜峰口大断裂以北;区域性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为相对稳定的地区;评估区及附近地区属华北地震区,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查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综上所述,评估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第五,岩浆岩。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为中生代印支期辉绿玢岩(βμ15),出露于评估区的西北部。

第六,工程地质条件评估区内被第四系所覆盖。本区地层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粉土:黄褐色,低干强度,低韧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映,局部含少量砂、砾石,稍湿、稍密。一般厚度1m-1.5m,表层含0.4m-0.6m耕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10kpa。

角砾:褐色,砾石主要为白云岩,砾石一般粒径0.2cm-3cm,最大大于6cm,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光洁度一般,砾石含量50%-70%,充填物为砂土,稍湿,稍密。一般厚度3m-5m。

白云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层理构造,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岩芯多呈碎块状及块状,层理发育,为中等风化层。

本区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第七,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在河北省水文地质分区中属燕山山地水文地质区,评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按类型及其赋存条件,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侧向补给,以地下径流或人工开采方式排泄。评估区附近未发现泉水出露。本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年变幅1.5m-2.5m。地下水与大气降水联系密切。水文地质条件良好。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第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及附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为农耕及工民建等,在现状条件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属低山区内构造剥蚀地貌,评估区地处山前坡麓地带,地形较平坦,场区被第四系覆盖。南侧山体出露岩石为白云岩,山体稳定,植被发育。据现场调查及已往资料,在评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地质灾害危险预测评估

第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层位稳定,为建筑良好地基持力层。区内地势起伏不大,且所建工程地基简单,工程建设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挖方及填平工作,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评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植被发育,山体稳定,岩石倾角为∠50°,山坡天然最大坡角40°,岩石倾角大于山坡坡角,工程建设遭受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因此工程建设本身遭受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第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综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评估区所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现状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述。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拟建厂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第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意见。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厂区外修建排水沟。厂区设施应加强安全防范,砌好围墙。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征地8.52亩,项目类别为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2、评估区现状评估: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预测评估:评估区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综合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危险性小。

5、建设场地适宜性: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二)建议

1、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厂区外修排水沟。

3、厂区设施应加强安全防范,砌好围墙。

参考文献:

1、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承德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Z].2010.

2、罗元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地质出版社,1998.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5

2.灾害学本科专业设置与教育模式刍议(一)——以考文垂大学灾害学本科专业设置为例任鲁川,秦琴,RenLuchuan,QinQin

3.地震液化引起地面侧向大变形研究评述蔡晓光,范丽远,CaiXiaoguang,FanLiyuan

4.以高架桥、隧道为枢纽的交通结构震害初探——以立体交通城市重庆为例王同军,陈雷,蒋璀,甘利涛,wangtongjun,ChenLei,JiangCui,GanLitao

5.衡阳丰乐五号西瓜空心畸形事件调查及气候影响分析陈玉梅,林金桥,陈涛,肖启龙,罗立新,李茶花,周益平,ChenYumei,LinJinqiao,Chentao,XiaoQilong,LuoLixin,LiChahua,ZhouYiping

6.湖南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分析及反思孙弘,黄晓晴,石喜民,居晶琳,SunHong,HuangXiaoqing,ShiXimin,JuJinglin

7.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分析及处置对策赵成帅,ZhaoChengshuai

8.尼玛5.6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分析文升梁,陶晓莉,曹华文,单增卓玛,德吉,wenShengliang,taoXiaoli,CaoHuawen,DanzengZhuoma,Deji

9.数字化记录地震分析中的一个技巧曾宪军,宋驰,张娟,于林民,汪继林,ZengXianjun,SongChi,ZhangJuan,YuLinmin,wangJilin

10.利用最大熵原理预测安徽及华东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水平李罡风,刘世靖,王洋,LiGangfeng,LiuShijin,wangYang

11.CZB-2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用于地震预报的检测能力分析——以淮南台为例韩育平,杨勋普,HanYuping,YangXunpu

12.地震信息上报的计算机快速处理方法阎楷,YanKai

13.煤炭坝煤矿mL3.1级地震成因讨论童迎世,童敏,tongYingshi,tongmin

14.汶川mS8.0地震前青海地区数字化水温(地温)异常变化分析邱鹏成,王永刚,杨广华,Qiupengcheng,wangYonggang,YangGuanghua

15.六安地震台tJ-2钻孔体应变资料初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赵楠,江沛春,张光华,李罡风,荆涛,Zhaonan,Jiangpeichun,ZhangGuanghua,LiGangfeng,Jingtao

16.安徽肥东3.5级地震的预报与分析殷煤,韩育平,杨勋普,Yinmei,HanYuping,YangXunpu

17.民初我国救灾的资金问题述评苏全有,王宏英,SuQuanyou,wangHongying

18.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型储罐区灭火救援场景的构建韩冬,HanDong

19.目的地旅游危机后恢复管理系统模型构建研究李锋,LiFeng

20.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定量分析周彪,周军学,周晓猛,杨勇,ZhouBiao,ZhouJunxue,ZhouXiaomeng,YangYong

21.国民政府对1931年江淮水灾救治述论蔡勤禹,孙翰,CaiQinyu,SunHan

22.由汶川抗震诗歌大潮看中国古代地震诗歌侯英,HouYing

23.清代陇东地区旱灾时空特征分析于国珍,YuGuozhen

24.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刘晓岚,刘颖,迟晓明,LiuXiaolan,LiuYing,ChiXiaoming

25.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阶段性特征与同质化倾向徐占品,易金丰,王爱敏,XuZhanpin,YiJinfeng,wangaimin

26.我国灾害类符号标准化的认知研究黄猛,张震,丰继林,李志强,李晓丽,Huangmeng,ZhangZhen,FengJilin,LiZhiqiang,LiXiaoli

1.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车用太,鱼金子,刘成龙,CheYongtai,YuJinzi,LiuChenglong

2.汶川地震产生的应变场和位移场万永革,wanYongge

3.汶川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朱守彪,ZhuShoubiao

4.汶川地震前周至深井观测数据的异常特征张世民,方炜,舒优良,李建章,彭玉柱

5.宝成铁路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及工程防灾于贵,YuGui

6.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工程地震问题分析关云鹏,李巨文,GuanYunpeng,LiJuwen

7.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现场考察和思考洪建双,朱栈,张丽霞,HongJianshuang,ZhuZhan,ZhangLixia

8.汶川mS8.0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分析——以北川县为例姜纪沂,宋洋,谷洪彪,JiangJiyi,SongYang,GuHongbiao

9.北川县城地震震害科考调查的几点反思张建毅,蒋锋,郭晓云,许靓,ZhangJianyi,JiangFeng,GuoXiaoyun,XuLiang

10.汶川地震汉源县烈度异常区地质构造背景分析谷洪彪,姜纪沂,兰双双,GuHongbiao,JiangJiyi,LanShuangshuang

11.汶川地震映秀镇地质条件与地表破裂特征调查于晓辉,关会梅,YuXiaohui,GuanHuimei

12.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地表断层破裂特征黄静宜,关会梅,宋洋,HuangJingyi,GuanHuimei,SongYang

13.提高房屋抗震能力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王梅德,于仁宝,马士振,贾炯,李玉枝,wangmeide,YuRenbao,maShizhen,JiaJiong,LiYuzhi

14.通过汶川地震对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何宁,Hening

15.陕西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段锋,董星宏,袁志祥,DuanFeng,DongXinghong,YuanZhixiang

16.宝鸡市在汶川地震波及影响中的应急救援与组织管理孙保国,SunBaoguo

17.政府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陈丹妮,ChenDanni

18.汶川地震统计评估方法的设计与应用梁瑞莲,王慧彦,黄敏,武守春,LiangRuilian,wangHuiyan,Huangmin,wuShouchun

19.蛋白质模式构建消防战勤保障体系的探讨王慧飞,赵耿良,wangHuifei,ZhaoGengliang

20.统计在企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黄敏,王慧彦,梁瑞莲,武守春,Huangmin,wangHuiyan,LiangRuilian,wuShouchun

21.试论汶川抗震救灾新特点蔡勤禹,李娜,CaiQinyu,Lina

22.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汶川等十县市的调查结果郭子辉,徐占品,郗蒙浩,GuoZihui,XuZhanpin,Ximenghao

23.从5·12抗震救灾中看燕赵儿女的人文精神郝晏荣,王建军,HaoYanrong,wangJianjun

24.灾害事件网络舆论监督多重性分析迟晓明,李一行,常建军,ChiXiaoming,LiYihang,ChangJianjun

25.汶川地震后图书馆的恢复重建与职能发挥魏书娟,weiShujuan

26.5·12大地震人类抗灾体适能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冯海成,刘彬,王倩,陈蒿,FengHaicheng,LiuBin,wangQian,ChenHao

27.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探讨——源于汶川地震的思考初建宇,苏幼坡,ChuJianyu,SuYoupo

28.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保险的启示唐彦东,于汐,tangYandong,YuXi

29."城市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方法研究——以昌平区"城市地震安全社区"建设为例张东亚,ZhangDongya

30.《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31.龙门山地震带的大震系列——关于四川汶川8.0级大震的预报探讨蒋明先,Jiangmingxian

1.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六)——提高减灾效益,用科学观念指导各领域的减灾工作马宗晋,maZongjin

2.防治海水入侵的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以辽宁六股河地段为例迟宝明,兰双双,谷洪彪,潘杰,ChiBaoming,LanShuangshuang,GuHongbiao,panJie

3.2007年全球和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回顾与启示孙刚,曲国胜,宁宝坤,张鹤,SunGang,QuGuosheng,ningBaokun,ZhangHeHttp://

4.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李秉衡与清末兵灾赈济苏全有,郑运成,SuQuanyou,ZhengYuncheng

5.昆仑山8.1级地震后效应探讨与地震异常分析杨成元,李哲,吕强,查楠,YangChengyuan,LiZhe,LvQiang,Zhanan

6.FBS-3观测系统与仿真地方震震级偏差分析曾献军,陈俊,张娟,ZengXianjun,ChenJun,ZhangJuan

7.高密度电法在安徽工程场地探测中的应用梁久亮,李光,孟凡月,纪海峰,LiangYongliang,LiGuang,mengFanyue,JiHaifeng

8.用ScS波震相测定远震震源深度的研究马莉,刘冰冰,包秀敏,董艳涛,maLi,LiuBingbing,BaoXiumin,DongYantao

9.SD-3a型自动测氡仪检查标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夏仕安,金艳,胡奇,朱方保,XiaShi'an,JinYan,HuQi,ZhuFangbao

10.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性能测试杨婕,许仪西,YangJie,XuYixi

11.活动断层若干问题研究回顾盛俭,薄景山,佴磊,张羽,ShengJian,BoJingshan,naiLei,ZhangYu

12.安徽省测震台网系统构成张佑龙,夏仕安,汪贵章,戚浩,ZhangYoulong,XiaShi'an,wangGuizhang,QiHao

13.苏北农房易损性分析研究陈健,刘江斌,李松华,仇中阳,ChenJian,LiuJiangbin,LiSonghua,QiuZhongyang

14.曼家寨排土场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策伊丽娟,魏正友,李万宁,赵洪,YiLijuan,weiZhengyou,Liwanning,ZhaoHong

15.云南省江川县地震应急工作探讨郑忠党,李绍华,ZhengZhongdang,LiShaohua

16.试析城市民族性突发事件诱因与政府危机管理边修蕊,温志强,BianXiurui,wenZhiqiang

17.关于灾害管理学的几点想法郗蒙浩,石峰,李志伟,Ximenghao,ShiFeng,LiZhiwei

18.论抗震防震一体化和地震部门职能转型的必要性贺联山,贺慧明,汤江峰,HeLianshan,HeHuiming,tangJiangfeng

19.浅析电子政务信息的定位及实践陆炳情,LuBingqing

20."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秦波涛,QinBotao

21.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近似计算王福昌,曹慧荣,ZhangYanfang,HuangQun

22.基于Bootstrap方法的样本相等性检验张艳芳,黄群,ZhangYanfang,HuangQun

23.构建能力本位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杨静,李广云,刘晓岚,YangJing,LiuXiaolan,LiGuangyun

24.论中原历史文化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翟志宏,高陈良,ZhaiZhihong,GaoChenliang

25.激情教学法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刘利民,刘斌,LiuLimin,LiuBin

26.现代化手段运用于税法课程建设的研究李冲,何晓波,朱平安,LiChong,HeXiaobo,Zhuping'an

27.关于二外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王媛,赵娟,wangYuan,ZhaoJuan

28.《审计学》案例教学研究殷文玲,Yinwenling

29."合作学习法"在排球教学中的研究宋海燕,张金钢,刘彬,SongHaiyan,ZhangJingang,LiuBin

30.创造富有活力的大学英语课堂赵娟,刘琳,ZhaoJuan,LiuLin

31.平安文明校园建设之我见郭继华,李艳平,李丹丹,GuoJihua,LiYanping,LiDandan

32.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唐圣华,tangShenghua

33.论防灾科技学院成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王娜,wang_na

34.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刘彬,王倩,乔佳,LiuBin,wangQian,QiaoJia

35.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金秀舫,JinXiufang

1.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三)——我国的地震灾害及其应对马宗晋,马智

2.2006年全球巨灾事件回顾与启示徐勇,吕瑞瑞,曲国胜,张鹤,刘晶晶,XuYong,LvRuirui,QuGuosheng,ZhangHe,LiuJingjing

3.坚决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创建和谐校园防灾科技学院学报齐福荣,QiFurong

4.科学扩大基层民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钟南才,Zhongnancai

5.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创新研究邢邦圣,XingBangsheng

6.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条路子赵洪发,ZhaoHongfa

7.1941~1947年豫东黄泛区的蝗灾李艳红,LiYanhong

8.数字地震台网脉冲标定自动检测软件栗连弟,王建国,马淑琴,李刚,LiLiandi,wangJianguo,maShuqin,LiGang

9.安徽省地下水观测及群测群防管理信息系统金紫薇,胡诚,杨秀生,刘涌梅,张来平,JinZiwei,HuCheng,YangXiusheng,LiuYonghai,ZhangLaiping

10.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m9.0级地震前后的b值变化李卫平,王瑀,Liweiping,wangYu

11.利用红山单台研究邢台震区尾波(Qc)衰减特征张小涛,吕坚,韩丽萍,刘立申,王利兵,ZhangXiaotao,LvJian,HanLiping,LiuLishen,wangLibing

12.福建地磁总强观测资料综合处理与讨论李培丽,Lipeili

13.云南省峨山县高精度地温观测值与地震前兆异常杨涛,张晓刚,普莉军,Yangtao,ZhangXiaogang,puLijun

14.云南盐津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前兆异常特征分析研究,陶煜盛,王会萍,ZhouYongkang,taoYusheng,wangHuiping

15.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在震级预测中的应用于波,YuBo

16.分形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张华,胡祥云,李强,ZhangHua,HuXiangyun,LiQiang

17.赣南数字地震台网近震分析与震情速报赖智华,LaiZhihua

18.文安5.1级地震前十三陵台电磁辐射观测的异常特征吴利军,王浩,周立明,李秀梅,wuLijun,wangHao,ZhouLiming,LiXiumei

19.地震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张艳凤,ZhangYanfeng

20.小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陈一洲,唐立梅,ChenYizhou,tangLimei

21.土壤蒸发研究及对旱灾防治的意义孟春雷,石建辉,mengChunlei,ShiJianhui

22.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措施李建梁,杨雅琼,LiJianliang,YangYaqiong

23.浅析mDCB电磁波仪器在临震预测中的应用宋锦,孙旻,宋峰,SongJin,Sunmin,SongFeng

24.我校建立灾害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性王耘华,林伟平,黄敏,wangYunhua,Linweiping,Huangming

25.防灾科技学院学报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巨文,LiJuwen

26.高职电子电工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王新刚,陈霞,wangXingang,ChenXia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6

[关键词]应急物流保障机制汶川大地震

一、引言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点。

二、应急物流的产生背景

当今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全脆弱并存,现代社会对安全保障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即使能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经济损失计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6%。

从唐山大地震、2003年SaRS和2004年“禽流感”到近年频发的矿难,2008年雪灾、手足口病、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这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如何有准备地面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和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是任何社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政府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建立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有了应急的长效保障机制,我们就能赢得主动。

1.应急信息公布的保障机制

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实事求是而又及时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氛围,这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广大公众历来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特别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突发事件十分关注,封锁消息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谣言。相反,政府信息越公开越透明,谣言就会无处藏身。国家地震局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就了正式的地震消息,这无疑是信息公开的典范。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是减震良方,有利于保证社会稳定。

2.政府协调保障机制

由于应急物流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而在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地震所导致的灾害复杂程度高,各部门协调的要求也更大,需指挥协调地震、救援、医疗、军队、通讯、气象、后勤等部门抢险救灾,这需要一个高效的机制化的指挥平台。汶川地震刷新政府协调机制,地震一个多小时之后总书记做出批示,总理奔赴抗震救灾前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也宣布成立,总理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地方、部队及各方面救援力量的抗震救灾工作。国内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相互协同,政府与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等之间通力配合。

3.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机制

如果交通要道阻断,物资无法运输到目的地,那么物资的储备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粮食的储备,主要是应对突发性的饥荒等灾害。应急物资的储备关键在于储存仓库的合理布局、修建的数量和容量、物资的种类、长期和中期的储备量,以及储备物资的合理维护和有效管理。

针对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对救灾物资的要求,应当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各种物资的储备。大量的有效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从灾害发生到救灾完成的间隔时间,减少采购和运输量,大大减少相关成本。我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相当的差距,近些年才加大了储备力度。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反映了我国在医疗物资储备方面的许多不足。汶川大地震显示了我国对账篷、药品等紧急救灾物资储备不足。大量救灾物资需要从西部以外的地方调运,增加了运输时间和难度。中央需建立布局更合理的救灾物资仓库,以便最快支援灾区,完善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会对救灾起到积极作用。

4.“绿色通道”保障机制

在发生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时期,为了保证应急物资的顺利送达,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应急物资优先通过权,这样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使应急物资迅速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各地为救灾车辆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畅通的“绿色通道”。

总之,现代社会需要强有力的“应急物流”保障,特别在重大危机的处置中,“应急物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应积极学习和总结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7

【关键字】既有建筑;抗震性能;预测;调查

1前言

建筑抗震性能的预测工作是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政府进行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情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建筑抗震性能预测的方案对整个预测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引预测工作朝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本文将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预测工作分为抗震性能调查和抗震性能预测两部分加以阐述。

2建筑抗震性能调查

建筑抗震性能调查工作是整个抗震性能预测工作的基础,为下一步的预测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因而调查工作进行的越详尽,下一步的预测工作就会越方便,并且预测的结果越可靠。

2.1调查范围和对象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分类原则,鉴于所有建筑均要求采取提高抗倒塌变形能力的措施以达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抗震性能调查按以下建筑类型分类:

2.1.1防灾救灾建筑:医疗建筑,消防车库建筑,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建筑和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等。

2.1.2基础设施建筑: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建筑,电力建筑,不应中断通信设施的通信调度建筑,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等。

2.1.3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文化娱乐和体育建筑,商业建筑,博物馆、档案馆和会展建筑,教育建筑,科学实验建筑,电子信息中心建筑,居住建筑等。

2.1.4工业建筑:采煤、采油和矿山生产建筑,原材料生产建筑,加工制造也生产建筑等。

2.1.5仓库类建筑:储存高、中放射性物质或剧毒物品的仓库,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等。

列出可以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各个因数作为调查的对象,如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层数、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基础形式、场地类型、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及采取的主要加固措施、是否存在改建扩建情况、是否存在改变使用性质的情况、可能发生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等有关建筑抗震性能的信息。

2.2震害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规范、规程、标准和地方有关部门要求,按调查的建筑物的破坏状态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这些状态用多个指标来定义和描述,其中包括主观性的模糊变量和确定性的物理量。

2.3调查方式

对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根据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各个因数制作问卷调查表和现场调查表,并请相关人员加以填写。

2.3.1问卷调查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抗震性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结构类型、建设年代、层数、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及采取的主要加固措施、是否存在改建扩建情况、是否存在改变使用功能的情况等对建筑抗震性能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3.2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查阅调查对象的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

(2)了解调查对象地基基础现状,调查上部结构主体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情况,进行必要的量测和检测。

(3)调查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开裂与剥落情况,钢筋露筋、锈蚀情况,填充墙开裂或与框架脱开情况,主体结构构件变形、倾斜或歪扭情况。

(4)调查砌体房屋的承重墙体砂浆和砌块强度,构造柱和圈梁与墙体连接情况,楼板和梁与墙体连接情况,内外纵横墙连接情况以及楼梯间墙体与楼梯梁连接情况等。

3建筑抗震性能预测

建筑物震害预测是估计一个地区或城市在遭遇一定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根据前述调查整理得到的资料,选用合适的震害预测方法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预测,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3.1预测依据和主要内容

既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根据调查统计得到的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抗震规范版本、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计烈度、场地土类别、基础形式、楼板形式、地震动参数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城市既有建筑在遭遇到本地区基本烈度和提高一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预测。

3.2预测方法简介

目前常用的震害预测方法主要有四种:(1)半经验半理论法,根据不同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提出一个或几个指标来代表其抗地震的水平,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破坏指标,给出相应的易损性矩阵[5]。(2)震害预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法,依靠专家的知识、经验建立震害预测专家系统知识库,根据建筑物基础资料调查,采集所需数据信息,通过搜索技术,进行易损性分析[6]。(3)多步简化的pushover方法,通过该方法进行变形验算可最终得到对应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建筑物各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反应曲线。以最大层间位移角表述建筑物对地震力的反应,从而用来判断建筑物的易损性[7]。(4)经验判定法,由若干名专家根据基础资料和现场调查的结果,分别填写对建筑物易损性的评定意见,经汇总后给出易损性分析结果。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8]。

4结语

建筑抗震性能预测工作主要是对建筑信息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议建立一个进行建筑抗震性能资料调查和预测的专家数据库系统,以方便对建筑抗震性能进行预测。本文给出了一个预测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的普通方案,并已在安徽省重要公共建筑抗震性能预测中加以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然而没有涉及关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预测的内容,仍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柳炳康,沈小璞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尹之潜,杨淑文.地震损失分析与设防标准.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4]尹之潜.地震灾害及损失预测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5]尹之潜.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11(4):87-96.

[6]杨玉成,王治山,杨雅玲,等.城市现有房屋震害预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12(1):77-89.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8

【关键词】通信工程;抗震能力;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工程在生活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功能,所以保障通信工程的稳定顺畅运行就非常重要,本文就发生地震的特殊条件下通信工程的抗震性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我国通信建设工程防震减灾的发展

史料记载,我国是在河北省邢台发生了建国以来在人口稠密区的强烈地震后,第一次提出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始。新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把原来地震预报为主战场改为走“以地震预报为基础的综合防御”的道路,把震后的消极救灾转变为震前的积极防灾,并开始向法制化减灾转变。《防震减灾法》的制定为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中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法制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保证地震时公用电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公用电信网的抗震性能,信息产业部从预防为主的方针出发,相继颁布了强制性通信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按照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并按有关规定接受当地通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核验和监督检查,通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参与通信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以及工程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提高通信工程抗震能力的迫切性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的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地震灾害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证工程质量和具备抗震设防能力是防震减灾的关键。而防震抗震的重点则是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可靠的通讯系统对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灾害是绝对必要的。无数次的震害都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地震时正是灾区人民急需要与外部地区通信的关键时刻,以便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灾情,提供援助,及时地制止灾情的进一步恶化。但遗憾的是,往往就是通信设施的破坏造成通信中断,使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大,使抗震救灾工作艰难进行。

三、通信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防对策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地震预报水平不高,通信系统这个生命线工程极易埋下地震灾害的隐患。因此,依法加强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抗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场地的选择

首先要选好场地,从防震抗震角度看,应该避开那些将来可能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地方,选择那些可能不发生大地震或遭受地震灾害较轻的地方。尽量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交汇地区,强地震活动区,地下有溶洞的地方,古河道和旧池塘、地势高陡的山坡等工程建设的地震危险区。

2、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

要搞好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工作,通信建筑的抗震能力是电信设备抗震设防的基础和前提。

(1)地基的选取和处理。地基应选在基岩上、大块碎石层上或均匀密实的土层上,避开山坡地、古河道沙滩、谷底陡坡等。若无法避开,做地基时要加以特殊处理,务求地基扎实牢固。

(2)整体性要求。整体性要求建筑物体形简单不对称、不置高门脸、装饰物等,其重量和刚度要均匀对称,做到地基、柱子、墙体、屋顶联结一体,各种管道设备尽量不要预埋墙内。

(3)重心的设计。建筑物应做到下重上轻,屋盖、墙体应尽量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建筑重量随层高而递减,墙体要少、要薄。

3、电信设备的抗震设防

(1)电信设备的抗震设防的意义。电信设备的抗震设防对于通信建设工程中意义重大。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是抗震救灾减少损失的关键一环,也是通信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地震中通信建筑未破坏而电信设备失效的情况比比皆是。地震时电信设备的破坏相当普遍,其迫使通信中断,给电信运营部门造成了重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减缓甚至中止了抗震工作的进行,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更严重的打击。

为更好地推进和保证公用电信网中主要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经信息产业部通过签署《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交换、传输、通信电源、移动基站主要电信设备必须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经审查合格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获得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

(2)电信设备震害的主要原因。多年来,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通过对几十种电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检测的综合分析认为,震害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设备体形细高,其固有频率低,大部分都在10Hz以内,在地震波的卓越频率范围内,且阻尼比小(小变形时测试,一般为5左右),因此,地震时的动力反应较大。

2.电信设备的部件之间,设备与其支架之间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采用了硬联结,地震时,因相互耦联制约易产生断裂。

3.电信设备的重心偏高,当地震来临时,尤其当日波对设备剪切力较大时,设备就会产生较大的弯矩,使设备出现倒塌和倾倒,从而使组件和连接部分出现破坏。

4.电信设备在机房内布置时多采用多个单体互连形式,底部未采用任何固定方式。那么,当地震波作用于设备上时,设备破坏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大。

(3)提高电信设备的抗震能力的方法

1.要提高设备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根据设备的总重量,选择合适的设备主框架,把各个设备组件稳定地连接成一体,各种连接线采用软连接,使成型设备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降低设备的重心高度,提高设备的连接刚度。在设计时,要尽量降低设备本身的高度和重心。当抗震设备防烈度为7度及其以上,或者工程建设场地条件很差时,电信设备应采用低位式或落地式布置,以有效降低设备的重心。在设备固定时,要提高设备底部的连接强度。

3.加装减震器或阻尼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电信设备的主框架上加装减震器或阻尼器,使之地震时可以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减小传到电信设备上的地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地震来临时通信设备的损害降低到最小。

结语

综上所述,电信运营部门、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和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协作,共同监督和提高通信网络的抗震能力,使之在地震发生时保持通信能力。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不断提高对通信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的认识,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汪梦甫.用极值统计方法估计场地的抗震设计参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8年04期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9

关键词:学校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陆续发生的大小不断的地震对中小学教学楼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震害。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地震中仅四川一省倒塌的校舍就有6898间,死亡学生4737人,伤者1.6万余人,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达199.7228万平方米,占总倒塌房屋面积的7%。汶川地震中学校受到的冲击十分厉害,倒塌校舍多,师生伤亡也多,引起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据统计,我国共有普通中小学50多万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亿多,约占到全国人口的17%。另外,学校建筑内人口密度很高,流动量大而且频繁,教学和附属生活设施相应集中,学校建筑的结构形式比较特殊,难以承受特大地震的冲击以及严重的破坏,在地震发生时,学生疏散集中在楼梯间,走廊、等建筑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由地震灾害及其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它类型建筑大得多。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建筑地震灾害,就必须合理的设置抗震设防标准,这将是减轻地震灾害对策中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通过对诸城市繁华中学教学楼设计的分析总结,以新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类关键建筑“大震可修”的更高级别抗震设防标准,以提高学校建筑抗震安全性能,使其成为更牢固的建筑物;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诸城繁华中学新建教学楼,东西长109.8米,南北宽29.3米,六层,局部一层,总高度23.55米,建筑面积为11146平米。

二建筑设计本项目以简单明了为设计指导思想,通过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空间渗透来实现教学楼的现代美感。功能布局为,一层为图书馆阅览室及大空间报告厅,二层至五层为教室及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六层为教师办公楼,满足教学使用要求。采用框架结构实现教室空间要求,框柱外凸出,增加立面观感,使建筑立面简练,丰富,体现校园建筑特点。屋面设计造型构架,突出立面,力求使建筑外观具有现代感。

三结构设计

(一)结构方案结构方案的确定是整个房屋设计是否合理的关键,结构方案的选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本建筑采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取材丰富、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和延性良好的特点,且它的结构布置灵活方便。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手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过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里面造型。框架结构通过合理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教学楼处在7度抗震区,采用框架结构是合理的,同时它能完全适合本工程的平面设计,得到较大的空间,尤其是报告厅,宽度为18x18米,高度为7.8米。采用框架梁柱,屋面采用钢网架屋面,既满足使用,又满足美观。

(二)结构布置选定结构方案,结构布置便成了解决方案合理性关键。

柱网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与经济性,不同的功能与功能布置方式采取不同的柱网布置方式。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布置,确定跨数和跨度,柱网力求整齐统一,以利于构件的统一化及立面造型处理。柱网根据教室需要空间大小采用9x8.4米,走廊设在建筑物中间。楼层平面及布置是对称形式,从而使楼层的结构刚度中心保持在楼层平面的中心处,可避免房屋的扭转效应。

根据混凝土规范规定,当现浇框架结构房屋长度超过55米时,除基础外,上部结构用伸缩缝断开。考虑不同的结构形式,缝宽应满足相应规定。在地震区,如果设置伸缩缝,缝宽也要符合防震缝缝宽的要求。根据规范要求,当采取施工后浇带减少温度和收缩应力时可不设伸缩缝。即在施工时每隔30-40米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用膨胀性混凝土,宜在2个月后浇灌,浇灌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灌时的温度。但后浇带不能代替伸缩缝。本工程设计的建筑长度为109.8米,超过现浇框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55米的规定。考虑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建筑中间设伸缩缝,缝宽为150mm。缝左长度为52.2米,缝右为56.85米。

楼、屋盖结构是抗侧力结构间传递水平力的主要构件,通常作刚性楼板假定进行结构简化计算,因此楼板采用现浇楼板,板厚为100mm,局部受力较大,跨度较大(板跨大于3.9米)的房间板厚加厚为120mm。梁柱截面的选择,根据主梁取跨度的1/10~1/18,次梁去1/12~1/18,确定梁截面。柱截面根据轴压比及抗震要求估算截面,最小截面为500x500,经计算为600x600,底部个别柱子加大截面至700x700。

(三)结构计算要点及抗震措施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工程为学校建筑,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范学校类建筑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等级按提高一度选用,即按8度查表,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二级,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建设方提供地质报告,本地区场地类别为i1类,特征周期为0.30s。本工程地质情况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50Kpa,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加连系梁。从计算系数提高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

现在设计院多数采用计算软件计算,本工程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建立结构模型,采用Satwe软件计算,完成整个建筑的结构计算与分析,采用天正建筑绘制整套结构施工图。计算过程中,按正确参数输入软件,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查看计算结果控制周期,扭转系数,位移,位移比,轴压比,质量参数,对个别位移较大部位,采取加大柱截面处理,对扭转系数比较的处理方法是,加大边跨Y向梁截面。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机软件只是帮助我们实现意识的工具,是我们的得力助手,所以手算是非常重要的,人是工程设计的主体,通过手算校核又凸显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理论的清晰理解及准确运用。本工程对标准层楼盖,一榀框架,及独立基础采用手算进行验算,不仅学会分析结构受力和简化结构计算简图,也掌握了结构设计过程的原理,通过与计算程序比较,了解结构整体设计与手工分析的差距,对结构可靠度概念有更深理解。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必要性;教学策略

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肆虐着地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疮伤。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灾害教学是地理学和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必要性

1.现实需要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不可预知性,使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而且发生频率高,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灾害发生、减少危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培养大众的灾害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灾害知识是人们的必备知识。学校教育的普及面广,高中地理与自然灾害联系紧密,因此,地理学科理应担当起灾害教育的重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强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高中生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甚至是耳濡目染: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日本海啸……是抹不去的记忆。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灾害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规范自身的行为。

2.地理新课程需要

新课程弥补了过去灾害教育的缺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中提出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所述标准多达14条。做好灾害教学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大有裨益。

高中地理新教材都将自然灾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完整章节的形式呈现,如,湘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鲁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节;有的教材以分散式串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将自然灾害内容散布于各个章节:地理1中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理2中的水旱灾害……选修5更是整书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灾害。新教材使灾害教学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也方便了教学。

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升华,两者互为促进。自然灾害知识往往以文本等形式直观展现,而人们的灾害观念内隐着,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构建成体系,从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理论不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条从“类型、分布、发生机制(形成原因)、影响、预防”等层面进行灾害分析的线索,方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同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关系这一内在线索。例如,在分析灾害发生机制时,要让学生多从人为因素思考,客观地看到人类的诱因,认识有些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

2.整合教学资源,用好两类工具

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编排与考查也各有所异。例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在“大气环境”一章中设了“台风”和“寒潮”两个灾害案例,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提及了水旱灾害频繁这一较隐蔽的素材,在教学时首先要挖掘利用好这些现成资源,当堂剖析消化。对于灾害类试题,可归纳成专题学练的形式加以吸收。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2012年秋季新学期第一节地理上就引入了暑期北京发生的城市内涝事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讨论和必要的讲解,相信对于学生的灾害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传统实效的教学工具之一,地图能将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图表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之一。在灾害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某类灾害的分布图和发生频率统计表,让学生分析这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避灾建议。又如,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读出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同时,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动力。例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景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害等是系统性的理论,灾害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也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教学时需要用整体性思维高屋建瓴地去把握。同时,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思维去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面属性等有关,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一定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要让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灾害。例如,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农业和建筑,甚至夺走生命,但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加快水资源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论将学生定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是知识内化的根本。同时,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合作学习将为今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石。另外,地理教学离不开案例学习,通过某个典型的案例分析能推导出一类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案例学习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灾害教学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合理地开展,一般的,一课时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在新授“地质灾害”时,可选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两个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在灾害专题讲练时,可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小组任务学习来完成。

4.引入乡土案例

乡土地理实际亲切,易于学生接受,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灾害教学的成效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家乡发生的灾害、家乡的防灾救灾工程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家乡的自然灾害不可凭空捏造,要实事求是。以我们家乡为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学生并不陌生。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时,我引入家乡2008年早春遭受的那场低温雪灾的资料,虽已过去多年,但学生记忆犹新,学习的热情瞬时点燃,“我家车库被雪压塌了。”“你出去扫雪了吗?”……知识点在热烈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中迎刃而解。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回馈家乡,进行自然灾害教育的宣传和服务,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防灾减灾的公益活动。

5.锻炼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

灾害教学让学生知晓了灾害的成因、危害等知识,但学生更需要有应对灾害、降低危害的技能。人教版教材设有“地理信息技术”一节,重点讲述了RS、GpS、GiS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应用,使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展必将使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强。地理教学要发挥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防灾减灾技能。例如,讲等高线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与地形坡度的关系探讨山区宿营的安全位置;谈地震时,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躲于桌下或角落,手抱头,出声呼救,有序逃离等。同时,利用主题日、纪念日等机会,开展全员性的防灾逃生演练,如,进行灭火演练等。

自然灾害教学的意义重大,唯有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才能警钟长鸣,让“防患于未然”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