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碳排放存在的问题十篇碳排放存在的问题十篇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50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河北省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获得低成本减排的有效手段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途径。目前,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尚未形成,美国和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发展最为成熟,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当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5年9月,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中国计划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i行业。自此,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进入倒计时阶段。

一、河北省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

目前,河北省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各项前期工作,力求争取主动,赢得先机。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公开遴选河北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通过社会公开征选、机构自愿报名、聘请国家专家评审打分等环节,选择了15家单位入选首批第三方核查机构。二是组织编写了《河北省主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技术文件,涵盖了钢铁、水泥、化工、建材等20个重点行业。三是开展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单位报送能力建设培训。举办13期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送能力建设培训班,全省735家企业1000多人参加培训。四是实行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网上直报。开发了河北省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填报系统,并于11月2日开通了系统。截止2015年11月,有500多家企业进行网上注册,400多家企业完成排放报告的报送。

二、河北省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是传统工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的消耗量密切相关,碳排放量日益增多,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压缩产能的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已初显成效,然而在实现碳交易市场发展模式的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

目前,我国只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2005年)和《中国温室气体交易活动管理办法》(2012年)两部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相关的较为全面的综合性法规,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从事国际碳交易时得不到本国法律的保障,在遭遇国际纠纷时企业合法权益容易遭受损害。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没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改委作为我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的主管机构,主要职责仅为CDm项目的相关审核,对项目涉及其他重要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碳交易的健康发展。

(二)碳金融交易产品单一

碳金融产品是指在碳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目前全球主要的碳金融产品包括市场配额和抵偿信用的现货和衍生产品。我国的碳金融产品涵盖碳信托、碳债券、碳保理、及碳资产的质押、授信、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河北省的碳金融产品集中在绿色信贷领域。绿色信贷是指银行贷款给节能减排、绿色经济项目,使银行的资金流向趋于环保产业或企业,加速金融与生态的良性循环,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河北省制定了绿色信贷支持政策,对绿色信贷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银行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把关,对减排不合格的企业不予贷款。近些年来,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逐渐减少了碳排放量,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应看到,河北省碳金融产品体系比较单一,碳金融体系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三)碳交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随着低碳绿色转型的推进和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碳交易师、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等职业有望与注册会计师、律师一样,一跃成为新的就业热门行业。从整个全球市场的需求来看,碳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大,同时中国低碳领域的教育培训基本仍处于相对无序状态,人才建设的滞后性给中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制造了瓶颈。目前,我国只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一所开办碳金融专业方向的高校。河北省的碳金融相关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没有形成碳金融专业人才队伍,而未来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即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因而,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专业人才库是河北省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四)政府部门跨区域合作度较低

虽然京津冀一体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但由于行政区划及行政地位不平等,导致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合作大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制度保障。如虽然京津冀三地分别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河北能源环境交易所,三地均有独立的碳交易机构,但是三个机构却各自为战,其业务范围基本局限在本省(市),没有形成京津冀地区跨区域的统一碳交易平台体系。同时,国内关于碳交易的市场体系仍然接近空白状态,没有可供参考的碳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给京津冀碳交易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三、河北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策略

(一)完善碳交易法律法规

碳交易市场建设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作为支撑,然而,由于河北省的碳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备。建议河北省结合省情,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或修订碳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碳排放权有偿取得和碳排放交易的法律地位,将各种规章、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其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为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二)创新丰富的碳金融产品

碳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是当前河北省碳交易市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可推动各大商业银行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以碳权作为抵押的融资方式;积极发展基于碳排放权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发基于CeRS的融资租赁方式;大力发展碳保理业务,在应用中将保理与融资租赁相结合;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C构积极发展碳基金理财产品,开发信托类碳金融产品。

(三)培养碳交易专业人才

碳交易包括碳容量预算、排放权分配、碳产品定价、契约形式、法律责任等市场要件,以及注册、挂牌、测量、核证、结算、清算等诸多监管环节,涉及环境、法律、管理、技术、金融等很多方面。可见,碳交易业务的专业性强,交易规则严格、程序复杂。因此,对从事碳交易的专业人才素质要求非常高。建议政府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碳交易人才培养,提升碳交易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四)发展碳交易中介市场

碳交易的专业性需要有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支撑,建议河北省借鉴欧美地区碳交易中介机构发展经验,并且结合省情,出台有助于碳交易中介机构良性发展的政策。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的进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允许中介机构购买或开发清洁能源项目,以及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账户管理、项目购买等服务,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和项目风险的目的。

(五)建立跨区域碳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是为碳市场交易者提供高效便捷交易服务的专业机构,可为碳交易者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市场服务。为建立京津冀跨区域的碳交易市场,建议以现有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河北省环境能源交易所为基础,建立跨区域的碳交易中心。

将所有的碳交易都整合到交易平台上进行,严禁场外交易,如此既可以规范市场,又能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刚.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与发展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隗斌贤,揭筱纹.基于国际碳交易经验的长三角区域碳交易市场构建思路与对策[J].管理世界,2012(02).

[3]郑晓曦,陈薇,蒯文婧.国际碳交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04).

[4]张盈,匡建超,王众.中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中外能源,2014(03).

[5]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

基准及信用交易机制资产归属

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

随着各国对碳排放权的探索和实践,国内外形成了不同的排放交易体系,但总体来说可将其归为两类: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Cap&tradeScheme)与基准及信用交易机制(BaselineandcreditScheme)。

(一)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

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指的是,监管者(通常是政府)制定一个履约年度的排放总量并确定相应的排放配额。监管者在期初向主体发放一定量的配额,发放形式有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有偿分配分为定价出售和拍卖两种),在年度结束前主体需要向监管者上缴与其排放量等量的配额。如果主体的排放量低于年初所发放的配额,则可以将节余的配额在市场上出售获利或者用以抵补以后年度的排放;如果主体的实际排放量超过了所分配的配额,则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不足的差额。目前国际上采用比较普遍的是总量控制下的交易机制。

(二)基准及信用交易机制

在基准及信用交易机制下,监管者在期初为主体设定一个排放基准。在该基准以内,主体不需为其排放行为支付额外的成本。在期末,由独立的第三方测量该主体的实际排放量。如果排放量低于基准额,则主体可以获得与差额相等的信用配额(credits),该配额可以出售获利也可以抵减未来的排放。如果实际排量超过了基准,则主体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不足的部分。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问题

鉴于当前世界普遍采用的是总量控制下的交易模式,本文接下来将对在总量控制的交易模式下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阐述。

(一)碳排放权的资产归属

在会计处理上,碳排放权应归属于何种资产,当前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1.碳排放权应确认为存货

认为排放权应确认为存货的理由是,排放量消耗配额,而主体的排放量又可以看作是主体的一种生产成本而与其它投入要素没有差别,因而配额实质上是一种待消耗的存货(王虎超和夏文贤,2010)。但该分类方式的反对者明确提出,如果主体要将一项资产确认为存货,按照准则规定该存货必须在主体的生产经营中被加以消耗,但实际上主体在产生排放行为的过程中,配额并未被消耗掉。因而,将其分类为存货是不恰当的(王虎超和夏文贤,2010)。

2.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iaSB在iFRiC3(已撤销)中明确表示,由于不具备实物形态,主体从政府处获得的免费配额属于无形资产,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该做法也得到了FaSB的认可(王虎超和夏文贤,2010)。同意此观点的学者大多是根据碳排放权的特征和无形资产的定义作出其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观点,如ewer(1992),wamhsganss等。苑泽明和李元祯通过碳排放权与土地所有权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所有权归属、资源稀缺性、价值实现方式、使用年限。享有权利等方面存在重大相似性,由此也认为碳排放权应该像土地所有权一样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3.碳排放权应确认为金融工具

将碳排放权确认为金融工具的理由是,该配额可以在交易所或者柜台交易而迅速地转换为货币,而且也存在依附于该配额的衍生金融工具(王虎超和夏文贤,2010)。adams(1992)、Sando:和walsh(1993)认为:排放权可以被赋予衍生金融工具的地位,应以有价证券方式存储在银行,日后可以划分为期权,必要时可当作期货处理;Jurgen(2007)甚至将排放权直接视为一种可交易的货币。

(二)碳排放权的计量属性

对于碳排放权应该采用何种计量属性,理论界的学者们看法不一,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支持者:

一是应采用历史成本。FeRC(1993)认为:应按历史成本计量有偿获得的排污许可证,免费取得的按“零”计量。王爱国(2012)认为,由于国内碳交易市场尚不完善,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一定困难,碳交易市场只是处于试点阶段,突出公允价值缺乏意义,因此国内当前应该采用历史成本。

二是应采用公允价值或现行市场价值。iaSB(2004)认为: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取得(包括授予和购入)的排污许可证,这在iFRiC3中也有所反映。

三是应采用动态估价。Ratnatunga等人((2010)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估价模型,将碳排放非货币量度转变为货币量度,对自身能够产生或耗费碳额度的长期碳资产进行估价,并为此设计了“环境能力强效资产”(eCea)这一反映企业自身产生碳信用能力的新型无形资产项目。

三、结论及展望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环境问题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碳排放作为温室效应的主要造成因素之一,在未来必定在宏观政策上受到限制。对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问题上,尽管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学者认可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在应用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着力克服。

201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委《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用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在排放配额上,该暂行办法和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具有相似之处,体现了有偿和无偿相配合的特征,在排放配额分配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对于碳排放权在财务方面如何作出体现必然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等问题,但在国际上却没能形成统一的计量方式,暂行办法的出台提供了碳减排的控制措施,却没在会计准则给出相应的处理规定,这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如何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政府宏观层面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问题,将是未来国内学者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内亟需加快建立适合我国的会计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碳排放;区域划分;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6000707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问题,尤其是区域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他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的碳减排路径。考虑到我国省市地区较多,而且人均碳排放量在部分地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1](p31-42)[2](p35-46),即地区间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时,一般会在一定的标准下,对我国30个省市地区①进行分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从目前的碳排放区域划分方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使用国家已有的区域划分结果,一类是基于某些与碳排放相关的指标进行区域划分。

我国已有的区域划分主要有三种,部分学者选择其中一种,对区域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1)东中西区域划分②。使用该区域划分的学者较多,且研究视角丰富。其中,陈诗一等[3](p111-119)、雷厉等[4](p59-65)和仲云云等[5](p123-133)使用LmDi方法,研究了我国区域碳排放量及其因素效应的差异性问题;李国志等[6](p32-39)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对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许广月等[7](p37-47)、张为付等[8](p14-23)研究了全国及各区域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问题;许广月[1](p31-42)、林伯强等[2](p35-46)研究了我国区域碳排放的“俱乐部收敛”问题。(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中所提出的经济区域划分③。使用该区域划分的学者较少,王文举等[9](p442-447)使用该区域划分结果,利用对应分析,对碳税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特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3)《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的经济区域划分④。使用该区域划分的,主要是因为要用到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刘红光等[10](p129-135)建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模型,对各区域各行业的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姚亮等[11](p16-19)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进行了相关核算与分析。以上这三种区域划分结果,均是基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地域分布特点,并未充分考虑到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使用这三种区域划分结果去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均缺少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大部分学者在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时,基于其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分类指标和方法,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这里也可以分为三种分类方式:(1)单指标分类方式,由于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大部分学者选择了该方法。比如,李国志等[12](p22-27)、宋德勇等[13](p8-14)选择碳排放量年度均值指标,设置一定的大小区间,均将我国划分为高排放、中排放和低排放等三个地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全国及不同地区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张雷等[14](p211-217)根据2005年碳排放量的截面数据,将我国分成超重碳排放型、重碳排放型i、重碳排放型ii、一般碳排放型i、一般碳排放型ii和轻碳排放型等六个地区;肖黎姗等[15](p21-27)选择1990—2007年的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量)年度均值,将我国划分为三类地区;曲如晓等[16](p10-17)为验证中国省级收入排放的不一致性,选择1997—2010年的人均GDp年度均值,将我国划分为高收入、较高收入、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等四个地区。(2)双指标分类方式,部分学者选择了该方法。比如,何建武等[17](p9-16)在研究统一碳税对各区域的经济影响时,选择2002年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将中国划分为三大地区,即第一类地区(人均GDp水平很高,碳排放强度较低)、第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碳排放强度却很高)和第三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强度也较低)。许泱等[18](p1 304-1 309)根据2008年城镇化水平和1995—2008年的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地区。(3)聚类分析分类方式。前面两种分类方式,均是采取数据间简单大小排序,此种分类方式则全然不同。张彬等[19](p53-56)通过Kaya恒等式得到人口、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等三个碳排放区域划分的模糊聚类指标,然后基于截面数据,将我国按碳排放驱动因素分为四大地区,即北京、上海完全城镇化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天津。

综上,已有文献在碳排放区域划分方面各具特色,但仍存在尚可完善的地方:(1)由于影响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止一两个,所以采用单指标和双指标的分类方式,指标选取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反映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且其选取也尚未统一;(2)张彬等[19](p53-56)采用模糊聚类分析,虽然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但是并未充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特点,同时由于使用截面数据,仅考虑区域碳排放在截面上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在时序变化上的特征。因此,是否存在一种有效的分类方式,对碳排放区域进行划分呢?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在进行分类时,不仅能充分考虑指标在时间和截面两个维度上的特征,而且能一次容纳多个指标。这恰恰为碳排放区域划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也是处理分类问题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Bonze和Hermosilla[20](p339-360)首次将聚类分析引入到面板数据中,运用概率连接函数和遗传算法改进聚类分析算法,从而提出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Ren和Shi[21](p253-258)基于费舍尔次序集群理论,通过Frobenius准则重建ward函数,提出了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较为复杂,且李因果等[22](p73-79)指出他们都没有详细考察面板数据的动态分类统计特征。朱建平等[23](p11-14)提出了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但是单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且在现实应用中多为多指标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问题。郑兵云[24](p265-270)对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对时间进行了“降维”,即每个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取均值,消去时间维度,退化为截面数据的聚类分析问题。但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信息损失问题,均值只能表现平均变动情况,不能反映其他分布特征,如离散程度等;二是存在一个隐形假设,即各样品的每一相同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同方向变化,否则会得出不准确或错误的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李因果等[22](p73-79)选取面板数据的绝对量、增长速度、变异系数三个统计指标,分别建立测度相似性的欧式距离函数,将其赋权构建综合距离函数,并重构ward聚类算法,从而提出了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虽然其研究综合考虑了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综合距离函数权重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如果选取的权重不一样,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其二,增长速度和变异系数均可能远远小于绝对量,尤其是增长速度,这样如果综合到一起来构建ward聚类算法,即便选取较大的权重,也很容易忽略增长速度和变异系数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即综合各指标的年度均值和年均增长率的聚类结果,来解决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在这样的思路下,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95-2010年与碳排放直接相关的相对指标数据,对我国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相比已有文献,本研究有以下特色与拓展:(1)分类指标的选择。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的区域碳排放特点,基于涂正革等⑤⑥的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提取影响区域碳排放的指标,在分类指标选择上不仅较为全面合理,而且首次区分了生产和生活两大部门的影响因素;(2)分类方法的选择。选取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进行区域分类,在分类时不仅考虑到区域碳排放的截面特征,而且也考虑到区域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二、理论方法框架

(一)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由于对各指标进行时间“降维”再聚类分析,可以体现面板数据的截面特征;取各指标的年度平均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显示面板数据的时序特征。那么综合这两个指标,便能较全面地说明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于是,本文提出以下思路,进行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第一步,计算各指标的年度均值,在时间上对各指标“降维”,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第三步,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聚类结果,将其作为最终的聚类分析结果。如第一步的聚类结果将北京划为第一类,而第二步的聚类结果北京被划到了第二类,但其他省市均没变化,那么便可以将北京单独划为一类。

本文选用欧氏距离,选取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或称ward法)进行聚类分析。相比已有的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该聚类思路操作较为简单,操作性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此外,在进行第二步,即对各指标的年均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时,若相异性取到较小的值,仍未获得良好的分类结果,那么便说明各个体的每一相同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同方向变化。此时,便可以不考虑面板数据的时序特征,即不进行第二步操作,此时本文的方法便退化为郑兵云[24](p265-270)所提出的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二)碳排放区域聚类的指标选取

为了得到较为科学的碳排放区域划分结果,必须选取合理的分类指标。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和人口等指标先后被用于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发展;碳计量;绿色低碳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92-0240-01

在经济发展带动下,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同时大量消耗能源及污染环境,构建绿色低碳经济环境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奋斗的目标。但是如何促进各个企业质量管理及能源管理,这就需要相关计量的法律法规,即是碳计量。随着低碳经济环境号召增强,碳计量应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重要课题。

1碳计量的现状

最近几年才新出现了碳计量新词,而且使用上也越来越广泛。自从2005年开始,许多计量技术机构都成立“能源计量中心”,采用了现代的计量手段为节能减排服务。但是从其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来,如今的碳计量发展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发展上并不是那么乐观。

1.1碳计量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和平台

随着碳排放工作的不断深入,将减少碳排放进行区域性分解是控制碳排放的必然选择,而在各区域碳排放的标准上,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和平台。碳计量是碳排放考核与交易的基础。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环境不同,区域性碳排放标准自然就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区域就需要制定不同的计量标准、方法和平台,以便进行碳计量。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区域性碳排放的标准,并且和碳排放标准相匹配的计算方法正处于开发研究阶段,因此,建立在区域性碳排放标准以及正确计量方法之上的碳排放的计量标准、方法和平台也就无法实现。

1.2缺乏社会认可的计量权威机构

尽管我国各地区都建立了和碳计量相关的机构,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计量标准、方法和平台,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碳计量的标准、方法各不相同,甚至还出现了地区之间互相矛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建立能够对各个地区进行碳计量的机构,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计量过程中也相当繁琐,在计量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2绿色低碳经济环境下碳计量的发展

事实上,对于温室气体(GHG)的排放统称为碳排放,而温室气体中排放最多最为重要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所以,国际上通常将碳的排放量计量称为碳计量,即是碳排放权的核查、交易及排放所涉及到的数据计量问题统一归纳到一起。例如在ipCC中,某排放源碳排放量=∑能源排放系数×能源消费量;依据Bp碳排放的计量计算:1L汽油经过充分燃烧之后能够排放出2.3KG二氧化碳。而构建绿色低碳经济环境眼下是各大企业最基本要求,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目标。在该目标之下碳计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努力创建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

为了达到碳排放的总体目标,必须创建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在全国统一的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各地区的计量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1创新碳计量技术

在进行碳计量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初始、中期、末期计量监测,不同的能源所产生的特点或者减排机理有差异,因此对对应的安装或者合适使用计量装备都有不同之处,如果还是使用传统单台计量器极难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依据不同数据信息、处理功能配置专门的计算与处理软件。因此,只有创新碳计量技术,才能有效解决碳排放中的计量问题,才能创新计量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

2.1.2实施数据管理

无论是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还是评价体系,要想发挥碳计量技术最大作用,就要转变过去那种单纯管理的计量器具,引导企业实施数据管理。只有在企业实施数据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够使碳排放在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下稳定运行,才能够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管理,才能将企业的碳排放纳入到全国性的评价体系之中,确保评价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2.1.3大力加强碳认证、碳足迹及碳核查的研究

碳足迹不确定,在创建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方法和评价体系就存在着一定的难题,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碳认证、碳足迹及碳核查的研究,依据ipCC相关文件提出核查报告及产品碳足迹,再通过通用的计算方法与转换系数,采用计量手段对高耗工艺、高耗企业及高耗产品进行量化,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搞数据的质量,进而排除碳足迹中不确定性的问题。

2.2建立全国性社会认可的公共计量平台

目前,我国在碳排放上尚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公共计量平台,这就使得在碳排放上的监督上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使得针对碳排放的监督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建立全国性社会认可的公共计量平台,为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的指导、标准计量器具管理方面的服务;为碳排放计量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帮助碳排放管理部门制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政策,引导碳计量行业的稳定而健康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碳排放计量方面的知识,使人民群众真正明白碳排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为广大人们群众对碳排放进行监督、反馈和交流提供平台。

3结束语

总之,构建绿色低碳经济环境是环保最终目标。碳计量要紧跟着现代化环保需求,成为低碳经济环境的基础条件,这样才具有持续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5

一、企业碳排放会计存在不确定性的表现

(一)碳排放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碳排放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反映,然而,企业的碳排放过程本身就是难以精确控制的,存在着不确定性问题。首先,碳化气体是动态运动的,难以进行精确计量,即使从技术上实现了精确计量,成本也非常高;其次,碳化气体是不断扩散和流动的,企业难以将其自身产生的碳化气体与外界产生的碳化气体完全区分开来,碳排放会计也难以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因而,从碳排放过程本身来看,碳排放会计面临着不确定性。

(二)碳排放会计报告内容与计量方式面临的不确定性碳排放会计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环境会计分支,不论是其会计理论还是会计实务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碳排放会计的报告内容和计量方式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碳排放会计的报告内容应该是对企业碳排放情况的披露。但是,碳排放量是否为资产或者负债,应采用哪种计量属性对其计量?这些都是问题。

二、企业碳排放会计不确定性问题出现的因素

(一)宏观维度具体包括:一是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导致碳排放会计存在不确定性问题的首要宏观因素。目前,国家政策号召企业减少碳排放量,也从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具体措施推动企业实现节能减排。这些政策的导向都给碳排放会计带来了不确定性。二是行业因素。行业特征也是影响碳排放会计存在不确定性的重要宏观因素。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实际情况差异非常明显,例如水泥行业、钢铁行业等制造行业,由于生产需要,碳排放总量必然大于金融行业、it行业,这是由行业特征决定的,也为碳排放会计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碳排放会计也应具备行业特殊性,制定行业标准。

(二)微观因素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战略、资源构成不同,碳排放量也明显不同。(1)发展战略因素。碳排放会计实施于企业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理念——战略——实施的过程。在第一阶段,企业管理层认识和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建立起低碳经营的理念;在第二阶段,企业制定低碳经营的战略,对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外部公关、产品和服务定位、生产管理进行改造或重新定义;第三阶段是低碳经营战略的实施阶段,各个职能部门通过分工和沟通合作实现战略目标。研发部门致力于对产品和服务的性能进行改造,生产部门在生产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市场营销部门充分了解市场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并抢占目标市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低碳文化等。通过这种对战略的有效分解和合作,提高企业在低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低碳经营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低碳市场的变动,因此,企业的战略目标可能会随着环境进行调整,也会给碳排放会计带来不确定性。(2)资源限制因素。企业的经营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企业实现低碳经营战略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厂房、原材料等有形资源,专利技术、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和组织资源。碳排放会计在核算过程中也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计量,对厂房、原材料等有形资源的计量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然而,企业所拥有的企业文化、在低碳市场的顾客资源以及企业的组织资源等无形资源则很难精确计量,这就给碳排放会计带来了计量上的不确定性。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创造了“中国奇迹”。但经济的高增长也带来了诸如高投资、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6年以来,华北、华东诸市pm2.5指数接连爆表,中国北方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尽管雾霾等不良气候现象的出现源自多方因素,但工业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无疑首当其冲。单就碳排放对气候方面的影响来看,其影响便不可小觑。自1992年6月里约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主要国家又多次召开缔约会议,商讨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并于1997年签署著名的《京都议定书》。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确保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企业有责任同政府一道,承担起减污、减排的重任。

二、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进展

(一)FaSB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有关研究

早在1993年,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就在其的《统一会计系统》(Rm92-1-000)中涉及到有关排放权交易的处理,用以规范美国政府推行的“酸雨计划”中二氧化硫排放许可证交易。其将排放许可证确认为存货,是国际上关于排放权交易最早的会计处理规范。

此后,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此又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下属紧急问题任务处理工作组(eitF)于2003年“eitF:03-14”草案,试图订制排放权处理问题的规范。2004年,FaSB又在所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此问题,引发各方关注。但由于排放权可以存储、借贷且有年度限制,因此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适用性具有不确定性。

(二)iaSB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成果

2002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开始关注排放权交易会计;12月,其下属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经讨论决定将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建议确认为无形资产。

2004年12月,经过进一步研究,针对欧盟即将开始的碳排放交易计划,iFRiC了一份《iFRiC3》,即《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其基本观点认为: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应按其取得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政府无偿分配所得则应按照取得日公允价值入账,日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时,按照实际发生时的市场价格确认一项负债。对于排放权的后续计量,遵照《iaS37――准备、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将资产的价值波动记入所有者权益,负债的价值波动记入当期损益。但由于这种处理方式对资产与负债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属性而可能导致混合计量现象,该草案备受争议。iaSB最终于2005年6月对其予以撤销。

2007年12月,iaSB与FaSB联手,共同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进行研究。研究集中于排放权是否以及确认为何种资产、何时确认负债、如何计量等。2010年10月,双方达成共识,确定排放权配额和相应负债计量保持一致,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与后续计量并采用重估模式。

(三)我国碳排放权会计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

我国对于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全球气候上升加速,低碳经济倡导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前,由于排放权是一种权利、资格,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物权资产的一般属性,因此,学术界普遍认可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尚存争论的焦点在于以何种资产形式进行确认,而这也决定了后续计量模式等其他问题。总结来看,现存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以张鹏为代表学者主张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这是基于我国碳交易主要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参与,目的是为了执行合同,短期内变现的现实情况。相应地,排放权初始计量以历史成本入账,后续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一般存货处理方法。

(2)冯娅、徐华新等学者则认为,由于排放权配额不具有实物形态,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为避免对其进行摊销,可将其设立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予以计量。

(3)由于碳排放权可以公开交易,并且具有活跃市场,王艳、李亚培等学者建议将其归入金融资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三、关于我国现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选择的思考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相关处理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使用权,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使用或者出售。其性质很多地方不同于存货。比如,存货是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在产品或提供生产所需物料的原材料等,其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或者是通过进一步生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而碳排放权仅仅只是基于环境义务而享有的一种权利,它不是以出售为目的的,也没有实物形态,不是在产品也不是产品所需耗用的材料或物料。因此,将排放权确认为存货与相关准则有较大的背离。

考虑排放权用途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的发展程度,结合有关观点,本文认为,可以将排放权分为自用型与交易型两种类别分别予以确认。自用型碳排放权,为企业所拥有与控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从企业中分离用于出售,即可辨认,贴近无形资产的定义,因此确认为无形资产。而交易型碳排放权是以近期交易获利为目的而取得和持有,且随着我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可供交易的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也可以获得,因此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也符合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计量方面,根据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于政府无偿授予的碳排放权,由于企业不需付出任何成本,也不需以服务或产品加以偿还,因而可以视作一项非货币资产性质的政府补助。依据相关准则,采用取得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借记相关资产下“碳排放权”科目账户,贷记“递延收益”。而对于外购的碳排放权来说,则可按照购买当日实际支付价格的价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入账。

在后续计量中,确认为无形资产的自用型碳排放权应当进行摊销并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碳排放权拥有一定使用期限,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依照准则应予以摊销;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碳排放权随之减少,依据权责发生制也应当予以摊销。企业可根据实际排放量占碳排放总持有量的比例进行摊销。期末,类比无形资产,企业应对自用的碳排放权进行减值测试,若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由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确定,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对于确认为交易型的碳排放权,期末应当用账面价值与市场中的公允价值比较,调整账面价值。

(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账务处理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阐述具体账务处理过程及相关分录:

假设某企业是一家污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废水、废气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以往生产经验,年均碳排放量最高可达5万吨。2016年年初,从地方政府获得碳排放配额3万吨,使用期两年,获得当日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为43.31元。同时,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以每吨37元的价格撮合交易,成交量为3万吨,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中,自用型为2万吨,其余1万吨为近期出售获利而持有。2016年年末,该企业共排放温室气体3.9吨,期末碳排放权价格为每吨40元,该企业将外购的1万吨交易型排放权按照每吨41元价格出售。对于以上经济交易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获得配额

借:无形资产―碳排放权129.93万(43.31*3)

贷:递延收益129.93万

2、外购排放权

借:无形资产―碳排放权74万(37*2)

贷:递延收益74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37万(37*1)

贷:银行存款37万

3、期末,摊销处理

(1)政府分配所得

借:营业外支出―碳排放权82.289万((1.9/3)*129.93)

贷:累计摊销82.289万

(2)外购所得

借:管理费用―碳排放权74万

贷:累计摊销74万

4、期末,自用剩余部分减值测试

账面价值:129.93-82.289=47.641(万元)

可收回金额:1.1*40=44(万元)

减值:47.641-44=3.641(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碳排放权减值损失3.641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641万

5、期末交易型公允价值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3万((40-37)*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万

6、出售

借:银行存款41万(41*1)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40万

投资收益1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万

贷:投资收益3万

四、总结与综述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7

碳金融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和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等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市场

引言

碳金融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京都议定书》为各国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提供了三种减排机制,分别为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排放贸易机制。排放贸易机制主要针对于发达国家之间,允许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碳排放权,即完成减排任务困难的国家可以从完成减排任务了的国家中购买超出额度;清洁发展机制针对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为了促进环保开发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联合履行机制则是采取了联盟的方式,如欧盟可以视作一个国家,其内部国家减排目标完成可以有不足或是超额,只要其联盟总目标完成即可。本文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和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等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碳金融市场形成背景

对于碳金融的概念目前都没有统一,它泛指所有服务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它的兴起主要涉及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明确地规定了国际社会关于节能减排行动的五项基本原则,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减少各种人为活动对气候造成的破坏,增强环境自身的生态系统,该条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在气候领域迈出的建设性步伐。

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面世,并且在2005年正式生效。该协议书为各国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提供了三种减排机制,分别为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排放贸易机制。排放贸易机制主要针对于发达国家之间,允许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碳排放权,即完成减排任务困难的国家可以从完成减排任务了的国家中购买超出额度;清洁发展机制针对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为了促进环保开发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联合履行机制则是采取了联盟的方式,如欧盟可以视作一个国家,其内部国家减排目标完成可以有不足或是超额,只要其联盟总目标完成即可。

这两个国际公约的颁布为全球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拓展了国际环境保护的领域,碳金融也由此诞生。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碳项目发展迅速;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低碳模式;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四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家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之迅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碳排放问题存在着巨大的交易空间,但是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却非常之少,在各地建立的碳交易所总体较为清淡,除了上海交易所能够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以外,其他交易所基本上呈现亏损状态。

(二)碳项目发展迅速

也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减排行动势在必行,并且由于我国巨大的减排能力,碳项目的发展速度非常之迅猛。早就从2006开始有关碳金融的项目就已经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到现在为止,可见碳项目在我国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低碳生产的环保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我国企业未来环保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三)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低碳模式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协议书》的三项机制的其中之一,它是用来维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任务的机制,即是一种境外减排。我国作为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自然是减排供给的大国。发展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我国企业,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形象,增加国际竞争力,发展新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我国早在前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了碳减排的相应目标来推进碳减排的稳定实施。例如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在2013年就建立了相应的碳交易试点,通过对本地区碳排放量的测算和相应分配方案的制定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这7个省市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省市,把它们作为碳交易的试点有利于我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的建成。

三、我国碳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

我国碳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困境有: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模式缺陷较大。

(一)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渐入人心,碳减排也持续升温。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各种有关环境交易的机构已经多达30多家,但是虽然碳交易所在不断地建立,全国市场来看,有关碳交易的成交量确实非常冷清的,有很多的碳交易所在成立不久后就变成了空壳公司。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碳排放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碳交易在我国的前景是非常良好的,但是现在的碳交易市场情况却非常糟糕,这就反映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一大弊端,也就是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地方性的划分存在严重局限。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都不相同,交易规则也有所差别,交易所的个性化发展直接导致了全国范围内交易平台的混乱性,无法构建一个统一的碳金融交易市场。

(二)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

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碳交易的主要核心机制,它维系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间接交易占据了交易比重的一个巨头。清洁发展机制是一个能够实现双赢的机制,它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相应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能让其获得经济方面的投资。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经被很多的企业注册实施,其中可以获得的资金数目相当大,但是由于现在金融格局的限制,我国就碳金融市场方面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强,无论是市场的规则还是合作的机制都是由发达国家来主导的。所以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首先是由于开发期较长而带来的经济市场周期的风险,其次是在中介组织方面我国尚不存在极具竞争力的组织来承担清洁开发机制中的重要职责,第三个方面则是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风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解决,这些都阻碍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参与缓慢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就发达国家来看,在碳金融方面商业银行的参与度已经相当高,在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完善的体系来支撑他们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就存在明显的缺失,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参与度明显不及发达国家,即便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各方面的因素都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碳交易市场中参与度。首先是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认识存在偏差,由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没有引起商业银行足够的重视程度,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相关问题了解都不是很多;其次是缺乏相应领域的人才,碳金融是在传统金融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比起传统金融领域的人才,它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但我国在这方面难免有些有心无力;最后是由于碳金融的风险管理难度系数很高,碳金融面临的风险不仅包括信用风险等一系列一般的市场风险,还需要面对全球化引起的政治风险等复杂的风险,这或多或少的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四)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碳金融是一个包含了很多种项目的系统性工程,碳交易所只是众多项目中的一项核心项目,但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碳金融项目。其涉及到的环节非常之多,就清洁发展机制来讲,它不仅仅是涉及到跨境金融所需要面临的政策风险,类似于文化的交融问题以及人才的获得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碳金融市场由于发展时间尚不长久,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相关的行业准入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专业的人才更是非常稀缺,这使得我国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极度不完善,存在相当多的漏洞等待我们去弥补。

(五)产业模式缺陷较大

就产业模式来讲,碳金融缺乏议价的能力,其产业模式比较低级,存在一定的缺陷。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这反映出了我国具备着巨大的能源方面的潜力,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清洁开展机制项目只能够占据产业链的低端,想要有一定的产业链方面的突破存在着很多限制。目前我国是清洁开展机制输出最大的国家,但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议价能力比较低,其中利润都由发达国家赚取,它以低价向我国收购相应产品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重新加工包装,以碳金融衍生品的形式将其卖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碳金融产业能力不强,对于碳金融领域的了解局限性大,缺乏对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了解,所以失去了相应的话语权,致使失去本应该具备的地位,缺乏议价能力,只能位于碳金融产业链的低端。

四、碳金融市场相应建议

本文以上部分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提出完善碳金融市场的建议: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具体阐释如下:

(一)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

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型商品,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公平的贸易环境,首先就应该精确地测量出碳排放量,然后在进行相应的交易,所以建立一个精确的碳排放核查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想要在碳金融方面更加标准化就必须引入一个严格的核查系统,用它来完善监测碳排放的过程,并且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因此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有助于我国发展碳金融。

(二)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一套完善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把金融风险分散化,让金融市场多元化,而且还可以支持碳金融主体的有效发展。在欧盟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欧盟通过让各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各自进行分工合作来完成整个市场的目标,不仅在促进碳金融市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力作用,而且投资者们还由此有众多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供其进行选择,这都是值得中国碳金融市场学习的方面。因此,构建碳金融配套的服务体系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执行价格柔性机制

建立价格柔性机制,可以通过把联合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联系在一起,把核证减排指标等有替代作用的商品引入市场,使得碳排放配额的供给弹性有一定的增强,但是价格柔性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它可能会产生由于配额量过大而导致的供给过剩问题,从而引起碳权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因此我国在运用该机制时,需要格外注意。因此,适当地运用价格柔性机制非常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

碳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不好事件使得一部分原本就比较保守的交易者对场外交易更加的抗拒。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由于其存在交易对象身份明确、交易过程透明等优势,如果我国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则可以凭借其优点来吸引大部分的交易者。因此,我国大可以推出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增加市场交易者,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可供保障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碳金融的交易量,体现出碳金融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金旺,郭福春.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我国对策[J].浙江金融,2012,02:7276

[2]李虹,亚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2,08:2629

[3]曹佳,王大飞.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经济论坛,2010,07:154157

[4]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S1:411

[5]张婧,贺以然.碳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166167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隐含碳;气候贸易措施;多边贸易体制;挑战;未来策略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26―08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为主体的国际气候制度是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基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国际气候制度为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强制减排义务。为了达到减排目标,除了技术减排以外,具有强制减排义务国家同时在国内纷纷采取了或计划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已达减排之效,而主要的经济手段就是国际贸易措施。

贸易措施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以致受限于多边贸易体制之中。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贸易其实充当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速剂”的角色。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产品贸易中,产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等都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当然主要是二氧化碳,也即国际贸易隐含碳(embodiedCarbon)。

问题在于:第一,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与应对气候贸易措施有何关系;第二,存在哪些气候贸易措施;第三,气候贸易措施对现有多边贸易体制有什么挑战及其未来的应对策略。上述问题将在本文中一一得到解答。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隐含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所以问题的厘清将对中国未来应对起到启示作用。

一、隐含碳问题到气候贸易措施

“隐含碳”,是指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隐含碳概念充分体现了一种全程控制思想――“从摇篮到坟墓”。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都隐形地藏匿于国际贸易之中。据统计,1995年到2009年,国际贸易隐含碳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从16%上涨至20%。在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产品的隐含碳随着产品国际贸易而出现了跨国移动①。正是这种跨国移动使得隐含碳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关注焦点。

(一)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

1.国际贸易中碳成本分担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上,已经把“碳”作为继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之外的新的生产要素。所以,在国际贸易中碳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本。对于碳成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②。本文认为碳成本就是碳排放而产生的代价或牺牲。因为碳成本的概念就是建立在碳排放的基础之上,所以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中碳成本问题实质就是国际碳排放责任问题。当前以生产者为核心的国际碳排放责任体制直接映射于国际贸易碳成本的分担模式。在国际气候制度下,碳排放的责任承担主体是生产者的范式在国际贸易中是有失公平的。因为,高碳产品的生产是为了消费为目的。所以,一种没有消费即没有碳排放的假设显得具有合理性。其实,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等国家生产的高碳产品大都出口至美国等发达国家。根据碳的弥散性特征,碳排放责任是否随着国际贸易转移就成为一个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重大问题。如何界定碳排放责任,不但会对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以及国际合作中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影响到每个国家在全球资源使用方面上的可持续发展。

2.国际贸易中碳结构构成问题。因为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同分工,国际贸易中的碳结构也存有差异。各国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分工角色对隐含碳的转移有着重要影响,国际贸易隐含碳问题具有典型的地缘政治经济结构。发达国家通常进口高耗能工业品,出口低碳高技术产品,从而贸易隐含碳大量流入。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高耗能工业品在其国内有着较长的生产链,导致其大量出口该类工业品,从而造成该集团隐含碳净流出现象明显,成为生产者负责原则下划分减排责任后受损伤最严重的国家或区域集团。国际贸易中,碳结构的差异会导致碳泄漏问题。所谓碳泄漏(CarbonLeakage),是指在只有部分成员参与的国际联盟下,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采取的减排行动导致不采取减排义务的国家增加排放的现象。一方面,发生又会增速国际贸易分工的变化,导致贸易竞争力发生改变,破坏国家贸易格局。另一方面,碳泄漏会使没有实施强制减排措施或环保规制宽松的国家或地区成为“污染者天堂”(指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3.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损失问题。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碳结构的低下和优化。而隐含碳在国际贸易中的存在,如上文所述,影响了国际贸易参与主体碳结构的构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国际贸易竞争力两者有稳定的相关度。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将以环境为牺牲代价,即碳排放量就会增加。与之相关的,在对环境控制与管理放松之后碳排放量增加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竞争力也得到提升。基于此,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也会涉及竞争力损失问题,从而可以能使“产业重置”现象发生。

(二)隐含碳问题引发的气候贸易措施

1.隐含碳问题引发气候贸易措施的机理。

隐含碳只是一个客观的概念,仅仅指代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基于碳的中立性特征,隐含碳本身也没有任何价值立场,也就无所谓问题。前文论及的隐含碳问题是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实就是隐含碳引起的国际贸易问题。既然,隐含碳与国际贸易有了牵连,那么就必定与规制国际贸易活动的多边贸易体制有了联系。而隐含碳作为一种碳排放的专有名称,当然受到国际气候制度的统辖。在两个体制下,隐含碳如何从隐含碳问题引申到应对气候贸易措施上,其实是有其机理的。

首先,隐含碳是气候贸易措施的逻辑起点。对于贸易措施的概念而言,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解释。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贸易措施是一种履约保障手段,以确保国际气候体系下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简而言之,气候贸易措施的目的是减排。谈到减排,减少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又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即碳排放。在国际贸易领域里,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就是气候贸易措施的直接对象。也就是说,在国际贸易中讨论气候贸易措施的逻辑起点就是隐含碳排放。

其次,隐含碳创造气候贸易措施的理论支点。隐含碳排放是气候变化使气候贸易措施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隐含碳为气候贸易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根源。要探究气候贸易措施的理论基础,是需要追溯至环境保护的贸易措施。环境贸易措施是为了解决贸易过程中环境成本负外部性的问题而产生一种经济手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不包括自然资源,所以忽视了贸易中的环境成本”。但随着贸易理论以及实务的发展,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越发明显。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是希望通过经济的手段使作为生产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成本在价格中显现出来,最终目的是要避免“公地悲剧”在国际贸易中发生。全球变暖作为当今最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贸易措施也就是环境贸易措施的一种。而全球变暖的主要“贡献者”就是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所以气候贸易措施的理论基础就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所产生的碳成本负外部性问题。

再次,隐含碳是气候贸易措施产生的引发点。上文的探讨得出隐含碳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表现为碳成本分担、碳结构构成和竞争力三个方面。正因为贸易中碳成本分担问题的存在,使得国际碳排放责任分担问题的解决显得如此的紧迫。也正因为各国碳结构构成的差异,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发生了变化,基于分工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些最终反应在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之中。所以,隐含碳是多边贸易体制和气候变化体系的联结点,不管是多边贸易规则,还是气候变化法律体制,或者是内国法,都有这方面的法理依据。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而言,隐含碳促进了应对气候贸易措施的产生和应用。

2.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

隐含碳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可能会引起或涉及的问题是关税(边境调节措施)、配额、非歧视原则、补贴、技术性规则与标准、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这些也是应对气候贸易措施将要涉及的问题。对于气候贸易措施而言,其数量庞大,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措施分类。下文只讨论三种主要的贸易措施,并将之与隐含碳结合说明。

(1)碳关税。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实际上,当有的国家在国内实施碳税时,从征税对象来看,碳税主要可分为针对化石燃料本身开征的碳税以及针对能源密集型产品(如水泥、钢铁等)开征的碳税这两种类型。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其理论上的计税依据。对于此种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的产品,人们称之为隐含碳产品。所以,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量是征收碳关税的基础。更具体而言,若没有隐含碳这个概念的存在,那么碳关税也无从谈起。在不同国家的气候贸易措施中,最具有争议并且最有可能实施的也是碳关税。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wto成员正式实施碳关税,但是在wto体制中碳关税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问题。

(2)碳标识。为了促进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形成,已达保护环境的最终日的,环境标识得到迅速的推广。作为第三代环境标识的碳标识是在产品上为消费者显示产品的“碳足迹”,在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也能够在技术上对企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减少,也就是使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减少。所以,如没有隐含碳的存在,碳标识不管是从目的还是可操行性上而言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虽然碳标识在试行初期的成效显著,但是其在wto规则中的合法性仍然受到质疑。

(3)碳补贴。补贴作为一种市场手段,以纠正市场失灵,被广泛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当前,碳补贴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适用于以下五种目的:促进碳减排、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研发、促进个人减少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促进开发和利用碳汇以及促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根据不同的目的,产生了不同种类的碳补贴。但无论补贴的实际目的为何,首先碳补贴是以贸易产品中隐含的碳排放为基准,其次是主要对内国产品的生产成本达到了降低之效,因此减损了其他未实施补贴国家的同类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从而造成了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二、气候贸易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为实现减排目标而施行的气候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的环境下,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诸多挑战,总结起来丰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的自由贸易理念

白f{i贸易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理念。但是,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些国家采取了低碳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很有可能形成了低碳贸易壁垒,冲击了多边贸易体制的自由贸易理念。低碳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为了应对气候恶化现象,保护人类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通过国内的相关环境立法,针对产品的牛产、运输和消费等环节公布严格的低碳技术标准,实施繁琐的检测、认证和审批程序,阻止国外高能耗产品进口,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一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措施。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中新的表现形式,低碳贸易壁垒是低碳理念在国际贸易上的体现,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全球自然资源和全球牛态环境以及全人类的健康而制定的。低碳贸易壁垒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似乎与低碳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发达国家为了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维护国内相关产业利益的目的,想方设法,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和人类健康的名义来设置各种有关进口的限制措施。总体上,气候贸易措施易形成低碳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用的以隐含碳为基础计算的碳关税、碳标识和碳补贴贸易措施对自由贸易形成了限制.

(二)挑战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待遇原则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的基本原则。禁止缔约方对“相同产品”采取差别待遇,是非歧视待遇原则中的基本精神,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所以,任何国家因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单边贸易措施都必须在遵守非歧视性待遇原则的范围内,不能对其进行违背。同样,判定应对气候贸易措施是否合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看其否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

应对气候贸易措施挑战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碳关税措施。首先,就国民待遇原则而言,根据多边贸易体制现有的相关规定,不得利用与产品无关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过程对贸易采取限制措施。这就势必影响到人们在判断是否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时,对“相同产品”的界定。因而.从目前看来碳关税措施是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除国民待遇原则,按照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wto成员方不得对不同贸易伙伴的“相同产品”差别对待,而应当给予其平等的“最惠国”地位。同样依据多边贸易规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是无条件的,唯一例外的情况即部分成员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或是建立关税同盟及自由贸易区。在征收碳关税问题上,抛开前文提到的如何界定产品“相同”问题,也暂且不讨论其是否与多边贸易体制相关边境税的调整规则相符。不同的国家只考虑环境措施和环境政策,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巨大差异的配额,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直接侵犯,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另外,碳标识措施同样对非歧视待遇原则产生了挑战。tBt第2条第1款规定了对来自于任何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但是同样在“同类产品”等问题上存在着障碍,所以碳标识很容易变成技术贸易壁垒,从而挑战非歧视待遇原则。

(三)暴露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内容的低碳化不足

低碳经济受多边贸易体制影响甚多。低碳经济.特别是其涉及国际贸易问题时,一方面会受到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多边贸易规则中找到激励。同时,低碳经济对多边贸易规则会是一种挑战,也会是一种发展和促进.各种低碳经济措施,如碳关税、碳补贴、碳标记.能够唤起对多边贸易体制中一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如相同产品的界定、环境补贴的去留等,同样有可能使多边贸易体制的某些规则发生改变。而隐含碳问题正好是反思多边贸易体制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不足之处的绝佳契机。分析当前的多边贸易体制.其对低碳经济的约束是大于激励的,同时挑战也胜过发展。究其原因,多边贸易体制缺乏低碳性是最主要的问题。对于以隐含碳为基础或高度相关的碳关税、碳补贴等措施的规定的限制,都不利于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要知道多边贸易规则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涉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影响到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和生活。低碳化不足的多边贸易规则是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大潮的。

(四)诱发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气候变化体制的冲突

当前的气候变化现象具有全球性、滞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性,并且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各国应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而隐含碳问题则让wto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与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贸易措施之间产生了冲突。在国际层面,国际气候体系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连同《京都议定书》为法律基础,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发达国家减少排放的强制性义务,一个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这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在区域层面,欧盟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减排行动。在国内层面,大多数国家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的基本框架,加快了相应的立法进度。就总体情况而言,各个国家到目前为止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都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技术领域。尤其是经济措施对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竞争力会产生影响,因此也可能会扭曲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而可能导致与多边贸易体制相关规则间的冲突,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才是冲突的实质。

三、气候变化背景下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策略

(一)多边贸易体制中自由贸易与低碳发展双重理念的衡平

低碳发展与自由贸易

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发生碰撞的情况时常有之。当然,碰撞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类自己制定的制度之间发生了冲突,从而导致低碳发展和自由贸易之间发生冲突。从国际范围来看,低碳发展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冲突更多地表现在发达国家的应对气候贸易措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需求间的冲突。由隐含碳引起的气候贸易措施问题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冲击的实质也是发展中国家在低碳贸易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气候贸易措施的冲突,该冲突的本质仍需归咎于低碳发展理念与自由贸易理念的冲突。

贸易自由化的理念可以成为低碳发展的正面因素。其一,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技术效应是可以为低碳发展做出贡献的主要作用机制。因为贸易自由化理念下的国际贸易是一种技术和技术诀窍传播的手段,有助于低碳技术的国际扩散。其二,国际贸易还可以是一种适应环境恶化尤其是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经济手段。因为,自由的贸易可以弥补各国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

低碳发展绝不能成为贸易保护的幌子。在多边贸易体制下,贸易自由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在多边规则下确立的一项原则。因隐含碳而引起的碳关税、碳标识等措施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低碳贸易壁垒,这是与自由贸易理念完全相背离的。所以,至少保证低碳发展不是贸易壁垒的借口是两种理念协调的底线。

(二)国际气候变化体制下解决隐含碳的基本法律问题

隐含碳归根结底还是碳排放。对于碳排放,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因为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体制得以存在的基石。在上文中,从贸易的角度分析得出因隐含碳而引起的气候贸易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原则形成的挑战。但是,隐含碳问题的解决仅靠多边贸易体制是不够的,需要以国际气候制度作为前提解决隐含碳基本法律问题。隐含碳基本法律问题应该是在国际贸易中碳成本的核算以及由此而来的责任承担问题。

共同但有区别原则是解决隐含碳问题的基本核心原则。如上论述,隐含碳其实就是碳排放,应该在国际气候制度内得到正视和回应。在碳排放责任分担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并不相同。在隐含碳排放责任问题上,利益集团并不是简单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立,而是基于隐含碳排放的特殊性有更加多元的利益集合。

国家碳排放责任划分可能会以共同责任原则为主导。共同责任为主导,这是符合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这样就可以规避碳泄漏、比较优势等问题的出现。而这种排放责任划分的方法会让碳关税等碳边境调节措施更加站不住脚,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遵守和维护.

(三)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内容的低碳化重塑

根本上而言,多边贸易规则所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国际社会对于政治和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先进能源技术,势必会通过各种多边合作以及双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其在温室气体减排以及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合作,同时在能源效率与其行业标准上达成某种共识,因此在所谓的“低碳共同体”的体系内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一套低碳经济运行系统,以保障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后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机制---如征收碳排放边境调节税,进一步将主要经济体和主要国家联系起来,最终将有利于该体系的制度框架以及贸易政策法规延伸到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而严重影响到今后的多边贸易规则。这种影响是由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调整经济贸易的法律规则也必然走上低碳化道路,

重点在于,发展中国家应该转变应对思维诚然,基于权力构架,国际社会在同际法律制订和修改上仍然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是,诸如碳关税的合法性等问题的解决会是在整个国际法体系内进行,那么就需要譬如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环境体制的协调。如今,低碳发展已经是一种不可挽回的趋势和潮流,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思维应该转变。在面对国际贸易规则重塑的问题上应该是开放而积极的,而不是一味保守抵制。

(四)构建多边贸易规则与国际气候制度的互动机制

多边贸易规则与国际气候制度并不是只有冲突,还应该有协调统一。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问题出现了更多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而议题交叉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作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治理工具,国际法律部门由以前的泾渭分明走向逐步交叉。所以,动态发展观念应该贯穿于现代国际法的认识理解中,而多元主体体系的协调是解决现代国际问题的必选措施。

隐藏在多边贸易规则与国际气候制度的冲突背后的实际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诉求。发达国家想借助应对气候贸易措施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甚至希望以此达到为其贸易保护主义服务的目的。然而,发展中国家则是指责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已经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作为出口国的利益。在两种不同利益诉求下,应该通过谈判达到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气候制度都有谈判平台和机制,应该在这两个平台上同时对两个议题进行讨论和协调。而隐含碳问题的破解之道也在于多边贸易体系与国际气候制度的协调。一方面,隐含碳需要在国际气候体系中先得到解决。碳成本的分担问题.即碳排放的归责原则问题是需要在譬如《定都议定书》中得到改变和明确。另一方面,对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内容的修订,使之低碳化,从而促使国际贸易模式逐渐向低碳贸易模式转变,最终与国际气候体系达成协调。

四、结语与启示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碳排放系数;碳排放权;配额分配;Cournot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1.17

中图分类号:F1245;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1-0076-05

abstract:accordingtothecarbonemissionsfactors,thispaperclassifiesgeneratorunitsintotwocategories,thesearehighandlowemissionunits.andthen,itestablishestheCournotgamemodelbasedontheallocationpolicyandgivesitsanalyticalsolution.Basedonthese,itanalyzestheinfluenceofelectricitygeneration,carbonemissionsandmarketpriceaboutdifferentcarbonemissionsfactors.model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quotaallocationpolicyfocusingonthelowemissionunitshasastrongerincentiveutility,itwouldbebettertoprotectlowemissionunitsinthepromiseofreducingemissionsandpromotetheunitstocarryoutlowcarbon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Keywords:carbonemissionsfactor;carbonemissionpermit;quotaallocation;Cournotmodel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京都协议》的签订是各国政府努力保护地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为了达到《京都协议》中的减排目标,各国政府纷纷设计和实施碳减排机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大气压力。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则被认为是减少Co2排放,实现低碳发展的有效措施。而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是推行该方案的重要前提[1~3]。对于我国而言,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主要的碳排放部门,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主体。低碳发展已经对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内部如何将初始碳排放权在各发电机组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针对电力行业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曾鸣等以传统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特点,考虑公平性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一种碳排放权可调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市场的作用[4]。而Xie等应用最小二乘法,研究多准则情况下电力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问题[5]。Zhou等研究了不同初始碳排放权分配规则下,碳排放权交易所带来的潜在效益和补偿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情况[6]。李保卫等针对电力跨区输送的碳排放产权界定问题,从公平性角度出发,结合电力系统的传输特性,建立了电力排放区域分摊的碳流追踪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7]。宋旭东等基于区域比较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构建了低碳电源规划模型,并从低碳政策、低碳技术和低碳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因素对电源规划的影响[8]。宋旭东、袁博、paul等从公平性和效率的角度出发,去探究电力行业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问题[9~11]。齐绍洲等对比分析了目前实践中主要采用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模式的优缺点[12]。王敬敏等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现有的基于发电绩效的电力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模式进行评价,并认为该分配方式兼具公平性和有效性[13]。谭忠富等通过构建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机组组合模型探究初始碳排放权分配对发电权交易的影响程度,并认为适当向高能效机组倾斜的初始碳排放喾峙浞绞浇有利于推动发电权交易的进行,同时能够提高大容量机组的利用效率[14]。骆跃军等在对电力行业几种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法进行系统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分配法与基准分配法的加权平均分配法,用于保证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的相对公平[15]。陈勇等在考虑效益原则、优化电源结构原则以及有利于国家政策实施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机组分配与电厂集团分配的两步骤电力碳排放权初始模型[16]。梅天华等基于加总原理和投票选举机制建立了电力行业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并通过程序公平机制和迭代机制解决了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17]。此外,梅天华等又根据“基本共识基础上的折中”理念,将历史排放赤字分摊和总量削减因素纳入到当前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体系,并通过一致性约束建立了考虑历史排放的电力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模型[18]。上述文献对电力行业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有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初始碳排放权分配对具有不同碳排放系数的发电机组生产决策的影响情况,更没有考虑到初始配额分配对于降低机组碳排放系数的激励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减排和激励发电机组降低碳排放系数为目的,考虑在电力市场中仅存在两个竞争的发电机组:发电机组1和发电机组2,并假定发电机组1为高排机组,发电机组2为低排机组。针对具有不同碳排放系数的两个发电机组,引入差异化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策略,构建了基于差异化分配的Cournot博弈模型。

1问题假设与描述

11基本假设

考虑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力市场区域中,有两个碳排放系数不同的发电机组同时生产无差异、可替代的电能。假定在该市场区域内,市场出清电价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总供给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出清价格将逐渐降低,即:

p=α-βQ(1)

其中p表示市场出清电价;α、β分别为逆需求函数的截距和斜率且均大于0;Q为社会总供给量,Q=q1+q2,其中qi(i=1,2)表示第i个机组的发电量。

假设两个发电机组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但是单位电能的生产成本和碳排放系数(生产单位电能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不同,碳排放系数大的发电机组称为高排机组,碳排放系数小的发电机组称为低排机组。一般情况下认为,单位电能的生产成本与碳排放系数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假设发电机组1为高排机组,单位电能生产成本为c1,碳排放系数为k1;发电机组2为低排机组,单位电能生产成本为c2,碳排放系数为k2,则有c1k2。

此外,由于针对碳减排问题进行技术改造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因此假设在该博弈周期内两个发电机组的单位生产成本和碳排放系数均保持不变。

12初始碳排放权分配

目前,电力行业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式主要有固定价格出售、竞价拍卖和免费分配等[19]。其中免费分配方式又包括历史法和基准法。由于发电机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一定量的Co2,如果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初期直接要求发电机组为其碳排放量买单,将导致发电机组生产成本突然增加,从而引起发电机组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抵制情绪,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因此,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初期大都采用基于历史碳排放量的免费分配方式。针对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处于试点阶段,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历史碳排放量的电力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免费分配方案,并将发电机组在无碳排放权配额约束下的Cournot均衡结果作为基准碳排放量。

在具体分配上采用差异化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对于碳排放系数不同的发电机组具有不同的减排要求。碳排放权配额分配量小于基准碳排放量时称为严格配额分配方案;碳排放权配额分配量大于基准碳排放量时称为宽松配额分配方案。发电机组在根据竞争对手的当前发电量,单方面不考虑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基于Cournot模型的最优发电量称为即时均衡产量。此外,假设各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权配额是公共信息。

2无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的Cournot模型

在发电机组没有受到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记为基准策略,用上标n表示。此时,两个发电机组的碳排放量不受约束,发电机组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成本信息及市场情况进行生产决策,两个发电机组的利润最优化问题可以描述为:

是说当发电机组不受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高排机组由于具有先天的生产成本优势,其发电量和利润都大于低排机组,而碳排放量也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将导致低排机组的碳减排成本无法有效分摊,进而影响其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高排机组缺乏降低碳排放系数的积极性。

3碳排放权配额约束下的Cournot模型

本节中分析差异化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策略下双寡头竞争的Cournot均衡情况。当存在初始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用上标Y表示。此时,两个发电机组的生产决策都将受到初始碳排放权配额的影响,用Gi(i=1,2)表示第i个发电机组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则两个发电机组的最优决策为:

由此可知,在策略2的配额约束下,高排机组将在基准发电量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发电量来降低碳排放量,用完所有的碳排放权配额;而低排机组将在基准发电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发电量来使自身利润达到最大化,同时碳排放量也会随着发电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变化率为-12,过多的碳排放权配额将不会用于生产。

比较策略2和基准策略下的均衡结果可知,当针对低排机组实施宽松配额约束,针对高排机组实施严格配额约束时,社会总的发电量和总的碳排放量将减少,市场出清电价将增加。因此,在策略2的配额约束下,国家和政府实施的碳减排控制机制将发挥作用,达到减排的目的。同时给与低排机组宽松的碳排放权配额,以此作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体现以激励低排机组进行低碳生产,同时促进高排机组通过减排技术改造向低排机组转移。

(3)当λ1=0,λ2>0时,记为策略3,用上标Y3表示。此时发电机组1的碳排放量榭硭膳涠钤际,发电机组2的碳排放量为严格配额约束,这意味着发电机组1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大于其即时均衡碳排放量,而发电机组2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小于其基准碳排放量,因此有G1≥k1qY11,0≤G2

由此可知,在策略3的配额约束下,低排机组将在基准发电量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发电量来降低碳排放量,用完所有的碳排放权配额;而高排机组将在基准发电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发电量来提高自身利润,同时碳排放量也会随着发电量的增加而增加,两个机组发电量的变化率为-12。

当针对高排机组实施宽松配额约束,针对低排机组实施严格配额约束时,社会总的发电量将有所减少,市场出清电价将逐渐增加;总的碳排放量情况受碳排放系数的影响,在k1≥2k2时,总的碳排放量将超过未实施碳排放权配额约束时的碳排放量,碳减排控制机制失效,无法达到减排目的;而在k1

在策略3的碳配额约束下,虽然在k1

由此可知,当两个发电机组的碳排放量都为严格配额约束时,两个发电机组都将按给定的初始碳排放权配额进行发电生产,总的发电量减少,市场出清电价上升,市场总的碳排放量为初始碳排放权配额之和。情形1中,在严格控制高排机组碳排放权配额的基础上,要求低排机组承担较小的减排工作,可以达到减少社会总碳排放量的目的。同时,将进一步激发两类发电机组进行低碳改造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情形2中,在严格控制低排机组碳排放权配额的基础上,要求高排机组承担较小的减排工作,社会总的碳排放量不一定减少,反而将进一步损害低排机组的利润,使低排机组具有向高排机组转移的内在动力,形成反向激励。情形3中,严格控制两个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权配额小于其基准碳排量,此时,两个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和碳排放量都会减少,能够达到减排目的。但是均等比例的配额要求无法体现低排机组的优势,同时由于低排机组的单位发电成本较高,更不利于低排机组的生产发展,因此,无法实现对高排机组的激励作用。

4结论

本文对电力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排机组严格控制配额分配的基础上,对低排机组宽松的配额分配策略具有更强的减排激励作用,能够在减少总的碳排放量的同时激发低排机组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促进高排机组通过减排技术改造向低排机组转移。

上述结论对今后我国电力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策略的制定及国家碳减排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政府在制定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时,适当侧重低排机组的差异化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策略,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更好地激发机组进行减排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假设电力市场中仅存在两个竞争发电机组的情况下得出的;当电力市场环境中存在多个竞争发电机组时,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所以多个竞争发电机组共存情况下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问题将作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toblasap,Christiana,KristianL.allocationofCo2emissionpermits-economicincentivesforemissionReductionsinDevelopingCountries[J].energypolicy,2006,34(14):1889-1899.

[2]HuZhaoguang,ZhouJinghong,tanXiaodong,etal.aLoe-carbonelectricitymodel:integratedResourceStrategicplanninganditsapplication[C].2010ieeepowerand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minneapolis,mn,USa,2010.1-7.

[3]RaymondRt,DominicCYF.pinchanalysisapproachtoCarbon-constrainedenergySectorplanning[J].energy,2007,32(8):1422-1429.

[4]曾鸣,马向春,杨玲玲.电力市场碳排放权可调分配机制设计与分析[J].电网技术,2010,34(5):141-145.

[5]XieJ,weiX,LuY,etal.emission-constrainedoptimalGenerationSchedulingincorporatingequityprinciples[J].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2010,4(2):201-210.

[6]ZhouXun,GeoffJ,arielL,etal.partialCarbonpermitsallocationofpotentialemissiontradingSchemeinaustralianelectricitymarket[J].ieeetransonpowerSystems,2010,25(1):543-553.

[7]李保卫,胡泽春,宋永华,王广辉.电力碳排放区域分摊的原则与模型[J].电网技术,2012,36(7):12-18.

[8]宋旭东,向铁元,熊虎,徐智.考虑碳排放权分配的低碳电源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47-52.

[9]宋旭东,莫娟,向铁元.电力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机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1)44-49.

[10]袁溥,李宽强.碳排放交易制度下我国初始排放权分配方式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3):78-82.

[11]paulGH,aliceSYC,RasmusK.ChinaandClimateJustice:movingbeyondStatism[J].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agreements,2013(13):291-305.

[12]齐绍洲,王班班.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5):19-28.

[13]王敬敏,薛雨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效率研究[J].中国电力,2013,46(10):146-150.

[14]谭忠富,宋艺航,何楠,张会娟.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对发电权交易的影响分析模型[J].华东电力,2013,41(11):2360-2364.

[15]骆跃军,骆志刚,赵黛青.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6):329-333.

[16]陈勇,王济干,张婕.区域电力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6(1):229-234.

[17]梅天华,谢俊,甘德强.基于求偿权的电力碳排放权多准则分配机制[J].电网技术,2016,40(2):419-424.

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煤化工;低碳经济;Co2处理

中图分类号:tQ5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它不仅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人们所证实。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英国首先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于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的说法,随后扩展到全球。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与意义

1)降低所有的污染排放。低碳经济要求降低所有有害物的排放,包括污染本地空气的各种气体、破坏江湖河流的污水、侵蚀土壤的So2和糟蹋城市风貌的垃圾。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工艺优化、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开发、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3)采用低碳或非碳能源。低碳经济主张采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GDp。4)针对所有温室气体问题。低碳经济针对的温室气体不只是Co2,《京都议定书》中还包括了其它5种温室气体: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低碳经济要求降低所有这些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气体排放,其中最主要的是Co2。

我国能源资源有限,Co2排放量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资源,减少Co2排放,而且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低碳也是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低碳经济下的煤化工产业

1、煤化工的Co2排放问题

我国煤化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化学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它要排放大量的Co2,违背了低碳的原则。事实上,排放Co2量最大的不是煤化工,而是热电工业。热电工业把动力、温暖、光明送给人类的同时,但也带来了一定环境负面影响。国家电力工业是以热电为主的,发电用煤占用煤量的50%以上。煤发电后,煤中的碳基本上全部变成Co2排入大气。从煤的用途分布可以看出,在Co2排放量上,煤化工产业仅居第四。煤化工中用煤中的碳,一部分是以Co2形式排出的,另一部分是自己消化的,存在于它的产品中。然而,近年来各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较快(上百万吨规模的甲醇、二甲醚、烯烃、煤制油项目等),几千万吨的甲醇及其后加工的规划较多,在已发生甲醇过剩的情况下,仍然在不断上马。在排放Co2的问题上,其一直受到很大的压力。

2、节能降耗是减少Co2排放的重要手段

降低能源的消耗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能源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耗是美国和日本的3倍以上)。政府的降低能耗目标,每年平均4%以上。开源节流,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煤化工发展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虽然不能停止,但下一个大发展周期可能就是“节能节水降污减排”改造了。

作为煤化工产业,提高煤气化的效率、提高催化剂的转化率、提高机泵的效率、回收没有利用的余热、合理配置工艺流程、提高溶剂吸收效率、提高系统蒸汽的等级、消除跑冒滴漏、改善保温材料的性能等,这都是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如上世纪70年代的天然气制合成氨,吨氨能耗为42GJ,到世纪末就是29GJ,其实就是节能降耗的结果,也就是能量利用率的提高。

如今一些新兴的化工工艺,正在以低能耗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发展。如目前中等规模的煤制甲醇,如果每吨醇能耗从50GJ降低到45GJ,就可以少排放238.7nm3的Co2。全国年产110万t甲醇,就可以少排放26.257×108nm3的Co2。所以,节能降耗是减少排放Co2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3、Co2的处理方法

Co2的处理,国际上叫捕捉和封存。在化工上,Co2的捕捉也叫脱碳。它的含义是从工艺气体或排放气体中把Co2和其它气体分开。其实脱碳的方法很多,早期的水洗、热钾碱溶液、苯菲尔溶液、碳酸丙烯酯、环丁枫、醇胺溶液、nHD(聚乙二醇二甲醚)、低温甲醇洗等。后两者主要用于在原料气中存在H2S的情况下,同时脱硫脱碳。在煤化工中,工艺气体中往往同时存在Co2和H2S,因此普遍使用低温甲醇洗和nHD(聚乙二醇二甲醚)的物理吸收溶液方法来进行脱碳。

Co2处理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深埋法、温棚吸碳法和植树造林。1)深埋法地下封存包括不可采煤层埋存、采空的油气层埋存、强化采油回注埋存、深部盐水层埋存等多种方式。这些利用天然储层的埋存方式比较安全可靠,不仅应用上较灵活,而且也有较充裕的埋存能力。我国正在开展这类前期研究,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研究阶段。2)温棚吸碳法将工业排放的Co2,用管道输送到农田的温棚中,就是“温棚吸碳”技术,或“温棚Co2施肥技术”。利用农作物吸收Co2,是利用或消除Co2的良好方法。采用温棚来进行Co2施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3)植树造林森林和绿地是回收Co2最好的办法。主要依靠大自然的阳光、水的力量,在光合作用下,将Co2转变成有机化合物,同时提供o2,但缺点是投资较大。

四、结束语

我国为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煤化工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较大,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电石和焦炭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煤化工是消耗能源、水资源的产业,同时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实现低碳经济与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①低碳经济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效经济模式,应予以大力支持。②煤化工产业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发展,同时还要有一个科学发展的规划。③节能降耗则是未来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④植树造林则是首选的消除Co2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11):8-12.

[2]刑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2007(10):87-92.

[3]“煤化工不是今年煤价推手”.辽宁科技信息网,2008.08.07

[4]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27-33.

[5]“关于我国电煤供应形势的分析”.中国节能信息网.专家论坛,2009.12.01

[6]张坤民,潘家华.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7]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20-26.

[8]梁浩.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0(1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