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汽车市场现状十篇现代汽车市场现状十篇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4:09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1

关键词:汽车服务业汽车后市场现状发展策略

近几年,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市场发展异常迅猛,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把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列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这将对汽车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带来重要的环境契机。

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私家车发展迅猛,总量多年居江苏省各市之首。目前,私家车主成为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汽车品牌、性能和服务的需求与公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将对苏州的汽车服务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带动整个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职称论文。

汽车后市场概述

(一)汽车后市场的概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汽车快修、汽车养护、汽车美容、汽车装修和汽车救援为先导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应运而生。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包括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配件和养护用品、汽车保险、汽车融资、汽车资讯、汽车文化、汽车广告等。

(二)汽车后市场利润稳定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整个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汽车服务领域。从汽车产业价值链上可以看出,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主要、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据总利润的60%-70%左右。美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被喻为“黄金产业”,在欧洲,汽车售后服务业被称为利润丰厚的“大蛋糕”,更是获利的主要来源。目前,相对于整车销售的利润缩水,国内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利润稳定,而且发展潜力更是惊人。据预测,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到2010年将达1900亿元的巨额规模。这将进一步促进服务时代的提前来临。

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市场发展状况

据苏州市车管所统计,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一季度,每天上牌的新车达到四百辆左右,有的时候甚至超过500辆,2009年1月,苏州汽车上牌量便达15000辆。截至2009年7月末,苏州全市汽车总数达到192.55万辆,比2008年末净增9.88万辆,增长11.9%;其中,私家车突破70万辆,达到70.44万辆,比上年末净增8.69万辆,增长14.1%,私家车占全市汽车总数的76.1%。苏州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第三。而在市区,平均不到十个人就有一辆私家车。

发达的经济,强大的购买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成就了苏州从车市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地位晋升,而苏州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程度和包容性也让众多品牌颇为受用。更多的品牌、车型纷纷登陆苏州,这也对苏州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后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汽车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苏州的汽车后市场步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重整时期。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汽车服务企业纷纷进入苏州,同时,一些本土化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也进入了发展期,朝着连锁方向发展。其中,阳光车仆和名骏车业都已发展成为苏州社会汽车服务店的领军企业,最大限度地为车主提供近在家门口的服务,覆盖区域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小区。服务中心涵盖汽车美容、汽车养护、汽车装潢、汽车快修、精品百货等五大模块;服务项目从日常电脑洗车到快修快保、钣金喷漆等众多专业维修项目,真正为车主提供了方便的一站式连锁服务。这些企业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品牌的连锁店,着力打造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航空母舰”。

(二)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后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苏州汽车后市场存在着缺乏规范化管理的情况,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缺乏归口管理,行业自律性弱,许多经营者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导致了汽车美容与装饰行业目前仍暂时处于散、乱、差、弱、各自为政的低水平状态。另外,从业者道德约束不够、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技术力量难以跟上、人力资源状况落后等,跟不上这个市场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苏州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布局、服务水平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外汽车服务企业和外来资本的进入将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少对汽车专业后市场的培植力度。一个地区内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的认知程度,会深刻影响到市场的发展程度。由于对专业市场培植力度的不深入,苏州地区汽车销售的快速发展与本地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力度匮乏已严重脱节。第二,汽车后市场的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缺乏行业监督和规范。整体行业一直是在缺乏行业规章监督下经营,导致整个市场的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自为政,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国外许多服务都是“链接式”的,即虽然一个部门或企业可能只提供一种服务,但是可以“链接”出许多方面的服务,如汽车租赁同旅游、保险、饭店、银行、救援、加油等服务相互联结,扩大了服务的范围。需做到这些就需要打破行业桎梏,形成完整配套的产业信息链,既方便了消费者,又能使企业获利,以达到共赢的目的。然而,目前的苏州汽车后市场,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这些使市场局面比较零乱。

(三)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生活工作的节奏将大大加快,汽车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大众的代步工具,汽车养护美容服务必将成为大众日常的消费内容。因此,汽车消费者希望得到“绿色、环保、快捷、规范化”概念的汽车服务业企业的服务。

针对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宏观对策方面。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对行业加强监管力度;组建行业协会,指导行业行为。二是微观对策方面。加强品牌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探索连锁化经营的道路。

就国内汽车产业的现状而言,汽车后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涉及面十分广泛,国内相关地区均在研究、探索,通过市场发展的目前情况来看,其汽车后市场的潜力并没有达到充分的挖掘。

江苏省苏州市汽车后市场发展策略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在我国前者的起步与发展规模远远落后于后者,但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并提出了“汽车服务贸易”的概念,逐步规范、发展汽车服务行业。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可复制性,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值得借鉴,却不可照抄照搬其发展规律,一方面要立足苏州市服务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政策制度。只有把握苏州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寻找不足,改进缺点,才能保证苏州汽车后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其发展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苏州市汽车服务企业的发展策略

1.品牌化经营。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消费者日趋成熟的环境下,未来汽车服务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服务品牌的建立,依靠企业的营销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忠诚。,因为品牌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信誉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资源,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应有效利用汽车厂商品牌,重点建设自身品牌,针对这两个品牌潜心经营,寻求发展。

2.综合性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所包括的服务项目品种多样,分散经营某一项难以形成规模并产生效益,更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国际顶尖汽车服务企业无一不是大型连锁加盟店式、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这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更可以巩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综合性服务、“一条龙”式服务,将成为汽车服务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3.人性化服务。任何只顾眼前利益,不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出发的企业是得不到长足的发展。良好的服务是一种看不见的利润,却可以带来更广阔的客户群体。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售后服务远远长于售前、售中服务,因此应建立一种良好的长久的客户关系,提高消费者的信赖度。服务者应该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心理,以微笑式服务、亲和力态度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4.国际化合作。苏州汽车后市场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学习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方法,逐步改善汽车后市场落后的局面,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

(二)针对苏州市政府在促进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目前苏州的汽车分销与服务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销售功能不健全,制不规范,区域商价格不统一,金融业支持不够,旧车交易市场不发达,汽车配件和维修市场混乱,汽车质量缺陷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等。苏州市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与现状已形成巨大反差,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迫在眉睫,优化软、硬两方面的环境,根据苏州市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优先重点发展汽车4S店、汽修快修连锁化、汽车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另外,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建设完善的法规体系与有效地监控制度,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的作用。

政府要强化宏观协调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汽车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调整和完善法律体系,打破行业垄断,经营规范化等一系列措施,以推进汽车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引入价格指导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引入政府价格指导,推进汽车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强化人才培养,开展从业人员资格认证,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第三产业中的主要产业支柱之一,加快发展汽车服务业是苏州市大力发展地方服务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苏州市经济增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苏州市要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同时,也要立足苏州市市场的实际情况,吸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明确本市特色,因地制宜,准确定位,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全面有效地推动苏州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庆丰.中国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J].汽车工业研究,2009(6)

2.张伟民.论中国汽车与汽车后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7(22)

3.宋瑞岗.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模式初探[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4)

4.程霞.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8(24)

5.翁爱祥,周桂瑾.江苏省汽车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07(7)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2

关键词:汽车维修保养;现状;对策

F426.4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供应量不断增加,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不断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降低汽车维修的成本,提高汽车运行的可靠性,进而保障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笔者结合汽车行业维修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

1.汽车维修技术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汽修行业投入方式多层次化,有些维修企业因循守旧,对新的仪器缺乏认识及了解,怀疑汽修过程中使用电子检测仪器所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日常工作中他们认为使用敲击等手工方式比电子检测方式来得更直接、生动,所以他们仍然依靠传统的手摸、耳听、眼看等方式判断和检测问题;有些维修企业认为新的仪器程序复杂且一次性投资大,回收成本周期过长,所以不愿意购置;有些维修企业即便是已经购进了新的仪器和设备,也会由于操作麻烦,长期搁置不使用。[1]

2.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落后

对于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监督不力。首先是对个体维修及保养的企业设备和技术监管不力,使汽车维修及保养设备不全、技术参差不齐,这对汽车维修及保养形成规模效应极为不利。其次对汽车维修及保养企业布局极为不合理,造成维修及保养资源浪费,同时不同维修及保养企业收费标准也不统一,造成维修保养乱收费现象。再次维修及保养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使维修及保养质量得不到保障,再加上部分企业资金不足、设备较差、检测手段单一,就使维修及保养质量整体较为低下。

3.缺乏汽车维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含量越高的行业,越需要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汽车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维修技能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初级人才基本饱和,中、高级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电工、电路、机修方面的熟练技工人才并不多,有一定理基础且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更是一将难求。

4.汽车维修及保养方式存在缺陷

汽车维修及保养方式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汽车的维修及保养延续传统经判断,而不对汽车故障进行科学检测、综合评定,汽车的维修及保养方案缺乏科学的依据,使得汽车实际状况与汽车维修及保养方案不相符合;第二是,汽车维修与保养脱节,很多汽车维修及保养企业往往只重视对汽车的维修,而忽视对汽车的维护保养,使汽车在维修之后还需要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补救。第三是,随着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相关的汽车维修及保养的检测设备不断发展,但是实际的维修及保养中,对新的检测设备应用较少,仍是延续传统的维修与保养方式,使检测技术与维修及保养的方式分离开来。

二、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应采取的对策

1.做好汽车维修技术宣传工作,改变维修观念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可采取让各汽车维修企业参加全国各种大型的汽车维修会议或聘请汽修专业人员以知识讲座等方法,普及目前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情况、对比汽车新技术、新工艺,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改变观念和自身技术落后的情况。按照我国《汽车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规定,根据汽车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地区成立试点汽车维修厂,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严格执行维修作业技术工艺规范,健全各项制度,全面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2]

2.完善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

完善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对促进行业统一管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主管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相关部门(如交通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要加强合作,使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管理形成合力,加强对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监督力度,共同管理好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其次,由于汽车维修及保养市场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所以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管理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管理,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一个针对汽车维修及保养市场的动态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汽车维修及保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现代汽车的发展要求汽车维修及保养的从业人员首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使自身的维修技术与新高科技维修技术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从业人员不会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而被淘汰。其次作为现代汽车维修及保养企业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对员工技能进行考核,并以市场需求的员工技能为参照,针对员工的薄弱技能环节着重培养,对于员工维修及保养基础较低的,要加强基础技能的培训,从而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再次企业要处理现代的维修及保养理念和现代维修及保养人才培养模式,要使企业的维修方式与新技术相结合,使企业员工技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现代维修及保养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4.全力打造企业服务品牌

作为汽车维修及保养企业,要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需要企业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在市场形成良好的口碑,锻造出自身的优质服务品牌。维修及保养企业在对客户提供服务时,要采用科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综合评定汽车故障,以科学的分析为依据给客户量身定制优质维修及保养方案,优化自身服务品牌。

结语:

由于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维修和保养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汽车维修企业应该不断发展维修技术,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等,以提升在同行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3

在汽车制造商、汽车销售商和汽车服务商之间的利润分配上,我们很容易的得出,汽车后市场服务是汽车行业中最为关注的行业市场,但是在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行业中种种的忧患足以让我们忧虑。品牌意识落后,市场产品杂乱,行业管理不统一,缺乏市场行业条列等等问题冲击着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并且这种现象也很大的影响了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使汽车后市场出现了产品价格低廉,次代商品充当高档名贵产品,产品寿命短更新速度快。无形中给中国汽车后市场带来恶略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以致使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停滞不前。

如何改变汽车后市场现状的商业环境,如何切分汽车后市场的“大蛋糕”应该有初步的规划,使得每个汽车后市场商业者都能吃的好,吃的足。

加大品牌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力,也是产品服务的路径之一。

随着汽车用品市场的扩大,各种展会相继在全国各地隆重召开,无论在产品性能、服务上都能尽放光彩,但从展会上也能看出汽车后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无论从展会规模、展会的时间间隔、展会召开的次数都都能体现这么一点,但是在展会上如何打出自己的品牌,使得被社会认可就需要商家的努力。

面对汽车后市场的产品类别繁多,从汽车装饰、汽车精品、影音设备、汽车改装、车内环保、汽车电器、汽车通讯等等。汽车产品类型就多达几十甚至上百种,做出一个明确统一的条规条列来进行约束是不可选取的。但是汽车后市场的市场混乱,成了汽车后市场发展的重重之重,制定出管理汽车用品服务条列是势在必行之事。

制定出汽车用品服务条列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当前的现状,统一改善汽车后市场的商业环境,消除汽车后市场的杂类品牌,使得高档品牌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化的发展路线。品牌的流行之外,产品大众化也是现在汽车后市场流行之势。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4

[论文摘要]微型车,以其经济实惠的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车型。微型汽车近年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微型汽车市场消费的几大有利因素,从而判断近几年微型汽车市场发展的预测和展望。

前言

微型汽车包括微型轿车、微型客车、微型货车,是我国汽车产品的主要车型之一,在全年的产销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微型车,以其经济实惠的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车型。微型汽车近年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它在汽车行业的比重已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一点六五,并已初步形成了长安、天津汽车、昌河、柳州五菱和哈飞五大微型汽车企业,这五家汽车的生产集中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目前,中国国内微型车的价格比较低廉,微型货车一般为二万到四万元,微型客车一般为三万到五万元,微型轿车一般为四万到九万元。专家认为,只要消费政策再宽松一些,在未来几年内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将成为现实。

一、微型汽车市场消费的几大有利因素

(一)近年来内需扩大带动了对微型汽车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有关部门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适度增长的平台,这必将拉动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去年,中国各企业效益好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致使个人对汽车需求提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微车市场无疑也是巨大的潜在需求。

(二)供给正逐渐成为促进需求增长的动力。一方面目前微车市场产品的多样化正在逐步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车价格不断下调,这也令普通百姓的购车心动。根据发达国家以往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汽车价格与该国人均GDp的比率大于三时,便意味着该国轿车进入家庭时代的来临。目前中国的这一指数已经超过了三,但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汽车的保有率也只有百分之十二,这说明有购车能力的潜在消费者队伍庞大。汽车属于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价格的适度下降,在较大程度上将刺激渴望买车而又较为谨慎的消费群体的购车欲望。

(三)从政策因素上看,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日益规范。新的汽车报废制度的出台,清理乱收费现象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将为微型汽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从出口形势上看,目前中国微车已出口到东南亚、南美的发展中国家,这对中国微车走向世界是一个好先兆。专家称,只要微车生产厂家抓住wto带来的机遇,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车型,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中国的微车市场之路是可以越拓越宽的

(五)微型汽车的市场适应面比较广。微型汽车用途多样、品种齐全、价格低廉、占地面积小、投入少、回报快、适应性广、适合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微型车行业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与行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着直接关系。经过近几年的稳步发展,微型车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大大提高了。与轿车行业群雄竞争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型车行业里的无序竞争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微型车完成了群雄纷争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市场寡头局面,规模效益开始凸显。由于它们经济、适用、小巧、灵活,符合普通中国人的购买消费能力,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六)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为微型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包括国外知名咨询公司在内的诸多经济学家,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充满信心,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的景气循环周期。

(七)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为强化节能,国家将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对于汽车个人消费者来说,政策的出台对于他们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消费者回归理性必将倾向于购买小排量的微型汽车。小排量微型汽车有望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二、国内微型汽车市场消费预测和展望

(一)国内微型汽车市场预测。前面,分析了国内微型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应当说,政策偏暖,“利多”大于“利空”,国内微型汽车市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综合各种因素判断,专家们对国内微型汽车市场发展前景表示相对谨慎的乐观。预计国内微型汽车市场将呈平稳发展态势,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汽车平均增长速度。根据“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专家和学者的分析:中国汽车市场过去爆发性增长不会重现了,开始转入正常增长阶段。

(二)国内微型汽车市场展望

1.微型轿车将取代微型客车成为行业发展主流。

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消费者对汽车安全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微型汽车行业从微型货车起步,过渡到微型客车,再提升到使用微型轿车作为代步工具,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所有微型汽车企业已将主要资金和力量转向微型轿车行业,推出适应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微型轿车产品,一些民营企业也将微型轿车作为进入汽车市场的突破口,不断的价格大战,使得微型轿车价格已不再“曲高和寡”,开始贴近普通百姓。

2.微型汽车企业的大排量中级轿车将接受市场考验

中级轿车肩负着微型汽车企业拓展国内汽车市场的光荣和梦想。继前几年微车企业推出了威乐、海域303等1.5l排量的轿车后,近两年将有哈飞赛豹、昌河铃木利耶纳、江南风光、江南传奇、比亚迪f3、f6、吉林通田虎等大排量中级轿车陆续投放市场,长安、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也将推出1.5-2.0l排量的中级轿车。在基本由合资品牌主导的国内中级轿车市场上,以自主品牌居多的微型汽车企业的大排量中级轿车将接受市场严峻考验,市场表现如何,格外引人关注。

3.价格、技术、品牌将是微型轿车竞争的主要手段

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上,价格、技术、品牌将是主要竞争手段。首先,微型轿车的价格中枢将进一步下滑,将有更多的微型轿车最低价跌至3万元以下;其次,消费者在关注微型轿车价格的同时,对品牌的要求将有进一步提升,如夏利、奥拓、spark等微型轿车强势品牌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最后,微型轿车已不再是简陋、低档的“代名词”,采用先进技术、高档舒适配置的微型轿车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售后服务是否便捷、周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结语

通过对现阶段微型汽车市场前景分析,理出有利市场消费几大因素,同时对微型汽车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微型汽车的生产和市场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5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开表示,2012年全国汽车市场增长预计将达到15%左右,其中汽车市场的西移和下沉将是大势所趋。而以成渝为核心的西南市场,毫无疑问是西部市场中最具活力也是最能担此重任的市场。西南市场,准备好接棒了吗?

当全国汽车市场进入低增长时代,所有汽车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逐步进入市场饱和阶段,而限购措施的不断波及,一场全新的市场重心转移已经刻不容缓。

就在9月,全国第四大车展——成都国际车展火热地在西南地区拉开帷幕。一届胜过一届的规模,不仅意味着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汽车市场消费能力正在逐步释放,也预示着成渝汽车经济圈已经日渐成熟,正在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消费和制造的全新增长极。

高速发展的西南市场给予了中国车市新的希望。这种格局的变迁,不仅掀起了新一轮的竞争浪潮,也将西南市场直接推向了全新的战略高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热点的迁移,使生机勃勃的西南市场肩负了提升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水平的历史使命。

受惠利好政策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政策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011年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就离不开众多利好政策的相继取消。而“西部大开发”是少有的一直在推进的利好政策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目前汽车企业将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两部分共同作用。一线城市GDp占全国的需求,每年提升5%左右,现在为37.5%,这一比例在逐年下降;而以西南地区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的份额在明显提升,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去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都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中心枢纽,也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已经有超过2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成都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未来发展最快的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潜力不可小觑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西南汽车市场的发展快速增长速度要远高于东部地区。近五年来,东部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仅为20.4%,而西部和中部的增长率达到27%。

尽管西南汽车市场销量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0%左右的份额,相较于东部地区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但正是这种很低的水平,让厂商看到了又一轮发展的希望。以往“抢占一线市场争夺主动权”的时代即将过去,而“得二三线市场者得世界”的愿景也不再遥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认为,曾经二三线城市汽车消费主要在省会城市体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将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汽车消费中心,辐射周边郊县地区及其他城市,同时促进与拉动一个区域整体汽车市场发展的格局。

未来十年高速增长

根据徐长明测算,以汽车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到2020年,中西部市场的汽车份额将提升到55%。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6

【关键词】消费者需求 汽车工业

发展思路

【引 言】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在汽车进入家庭的过程中,收入和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家庭的先锋车型往往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车型,如t型车,2Cn等。根据这一历史现象,许多人认为中国家用轿车的普及也要从价格低廉的微型车开始,而且国内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也沿着这条路子走来发展,但效果却令人并不满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拿到我们国家就不适用呢?原因就在于,时代不同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况且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也不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与祖先们有了很大不同。正是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改

变了,我们不能再按以前的那些需求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生产。认识到这些特征,将对今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

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集散地,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上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除了要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市场外,更要做好市场的研究工作,重点就是做好研究市场需求的工作。而要研究市场需求,首先就得研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来讲,要使它能够取得发展,也必须从研究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只有在研究汽车消费者需求后,各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决定“生产何种汽车”,“为谁生产汽车”和“怎样生产汽车”。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一)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现状

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对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主要购买目标”做了专相调查。调查结构按购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第一位是家用电器;第二位是住房;第三位是电脑、家具、汽车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并不是很强,只有在他们拥有住房后才会考虑去购买汽车。

2000年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一相题为“我需要汽车吗”的消费者心态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大致与上述结果相似。其中,回答“现在我不需要汽车”的比例高达70.3%;回答“今后我可能需要汽车”的比例有47.3%。

两项调查虽不能表明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需求的全部,但它们都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看法:就目前来讲,我国消费者对购车的欲望还不是很强。

(二)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现状

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全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12个大城市,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水平不到1500元,即按照月收入1500元计算年收入也不过1.8万元;普通居民家庭年收入2~2.5万元。而现在要买一辆13万元左右的家用汽车仅一年的消费总支出就要2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居民回去买车吗?结果我们发现,居民不但买车,而且车的档次也还不错呢。

据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提供的一分调查报告,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也就是夏利左右的车型,占31%;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包括捷达、富康等品牌,占17.5%。但是消费者表示,如果以后买车,它们的选择将集中在10~20万元的档次(占30%)。尽管一些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的知名度较高,但是人们今后购买家用轿车的意向选择,几乎都集中在中高档轿车。

对比两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买一辆家用汽车,他们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但就已经购买家用汽车的家庭来看,他们的购车档次却都集中在中挡车。这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的现象,也就构成了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力”的一大特征,尽管其中包含贷款消费。

(三)消费者消费汽车的相关环境现状

目前阻碍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不只是收入水平,诸如市场供给、消费政策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北京晚报记者对76位汽车消费者进行定点拦截采访,在81%已着手购车和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当中,有38%的消费者面对价格波动的汽车市场处于观望状态,导致“持币待购”现象的产生。当问及他们既然想买车为何又不买的理由时,摆在第一位的理由是“汽车价格还是太高”;摆在第二位的理由是“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明”;摆在第三位的理由是“现有车型还不够丰富”;接下来的理由便是“还没有攒够足够的钱来买车”。

这则采访资料反映的其他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就有两点提醒我们:目前消费者觉得我们的汽车消费政策还没有让他们信赖,市面上还没有丰富的车型让他们选购。归结起来,就是在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汽车消费环境。经过统计和分析,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1.市场上小型车可选性相对较大,而大多数中国人需要的国产中挡车可选性却比较小

2.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完善(消费税、信贷等)

3.汽车保险制度很不完善

二、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这点无可质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这就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购车欲望自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还受到特定消费观念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这种观念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2.优化对策

要想提高消费者对购买汽车的欲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到一定档次时,他才会有购买汽车的欲望。然而在收入水平不可能短期飞速发展时,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变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来引导消费者消费汽车。还可以通过汽车租赁业务出租汽车或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从而刺激消费者想拥有、购买汽车的欲望。克莱斯勒总裁艾柯卡在20世纪60年代刚接管该公司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公司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

(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购买能力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但收入水平并不是决定消费者有无能力购买汽车的唯一因素。在上述我国汽车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而消费汽车的档次并没有随之降低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这点。

那么,就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会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其中最受广大私车消费者关注的十万元到十五万元人民币的轿车接近总量的40%,出租车需求量在18-20万辆。此外,价位在九万元以下的占到22%;十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占到19%,二十万元到三十万元的占到12%-15%,三十万元以上的占到8%。这些数据就可大致反映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优化对策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有限,一味地降价来迎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虽不是长久之计,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只要厂商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价格低廉、性能好、售后服务优良的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以此来刺激汽车消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就从侧面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而且,中国在加入wto后,外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提供汽车贷款服务,这也会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尽管那是一种贷款消费。

(三)汽车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三大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个机遇,因为只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会吸引一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汽车;说它是个挑战,因为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汽车。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因时因地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无疑对扩大国内汽车的消费有极大的帮助。但仅凭这点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汽车消费政策和售后服务体系。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7

关键词:天然气;加气站;规划;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中缅天然气入滇,云南省已进入“天然气时代”,发展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是天然气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天然气在云南省的使用,云南省人民政府相继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了关于“积极推广天然气汽车利用”的要求,其对昆明市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昆明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现状及规划

1.1昆明市天然气汽车现状根据车管所及公交公司数据,目前全市共有社会车辆182.5万辆,货运车辆15.07万辆,驾校车辆5107辆,中心城区现在约有1300辆环卫车辆。全市共有公交车7756辆,万人拥有率为15.4辆,全市共有出租车8848辆,万人拥有率为17.6辆,其中共有LnG公交车99辆、CnG公交车281辆,CnG出租车2600辆。1.2昆明市加气站现状根据目前统计数据,公交专用加气站共有11座,其中CnG加气站7座,L-CnG加气站2座,LnG加气站2座;社会加气站共有12座,其中L-CnG加气站5座,CnG加气站5座,LnG加气站2座。1.3昆明市加气站规划情况根据远期公交场站的规划到2020年昆明市公交专用加气站将达到43座,昆明市中心城区社会加气站达到125座。

2市汽车加气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昆明市自建设第一座加气站以来,车用燃气的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目前已建成公交加气站共11座,其中投入运行10座;已建成社会加气站12座,投入运行7座。与成都、重庆等汽车加气站发展迅猛的城市相比有极大差距。在昆明市加气站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下属问题亟待解决:2.1规划选址难在旧城区布置加气站,很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消防安全标准,因此新建的加气站一般布置在城市外环区域,旧城区加气难的问题不可避免。目前昆明主城区找到既符合国家规范安全间距要求,又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用地,同时还能满足加气站建设所需的土地较为困难。昆明市建成区内,土地资源稀缺,由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明确规划出汽车加气站用地。大多数拟建加气站用地在地区“控规”中为绿化用地、住宅用地、建设用地等,不符合《昆明市加气站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的商业用地要求。加气站的选址和现有规划的不符,这就造成了难以落地。2.2天然气汽车市场发展缓慢昆明市中心城区4500辆公交车中仅有约400辆为天然气汽车,仅占9%。8000多辆出租车中仅有2600辆是天然气汽车,仅占23%。驾校车、重卡,环卫车,以及私家车和部分企事业机关用车仅有约1500辆天然气汽车,在整个机动车数量中几乎可忽略不计,造成很多加气站建成以后收益甚微,市场培育期较长。天然气汽车市场未形成规模效应,发展缓慢。2.3加气站用地审批手续繁杂加气站可选建设用地性质用途单一,取得相关审批手续困难。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用地必须为国有土地,同时其土地用途为建设用地中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目前,昆明市已通过前置审批的56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用地大多没有通过市场化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加气站运营企业无法完善后续国土、规划手续,致使加气站建设推进缓慢。同时,在某些部门审批程序中存在互为前置的情况,更增加了审批通过的难度。2.4市场紊乱,竞争无序目前,昆明市加气站市场门槛较低,已有14家企业入驻昆明市场,竞争激烈,各加气站加气价格不统一,市场纠纷也时有发生。已审批建站56座,从2009年至今有24座建成。各建设主体无序竞争时有发生,造成市场紊乱,不利于天然气汽车加气市场的健康发展。2.5现状加气站站点布局不均衡目前,昆明市加气站项目未列明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加气站未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开展建设。同时,很多加气站建站规模不合理,受制于场地限制,加气机数量不足、车辆转弯半径受限等因素,不能及时满足现有车辆的加气需求。另外,未结合现状加油站考虑加气设施的预留建设及发展。目前,昆明市仅有6座油气联建站,在现状加油站中占比较低。

3推动昆明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3.1创新方式,加快加气站落地首先,利用加气站特许经营权,政府对全市所有零星适合建站土地进行选择集中,集中的加气站项目用地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以协议方式出让给特许经营者。其次,在加气站建设管理规定中明确加气站用地可采用商业用地、集体用地、划拨用地等多种模式,并分类制定管控条款,依法依规解决目前昆明市加气站选址用地困难的问题。3.2鼓励更多类型的车辆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拓展天然气汽车市场应打破现在的集中于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格局,未来发展应向市政环卫车、邮政车、运钞车、公安和医疗用车、城市工程车、工程和机场作业车、公务车等领域推进,方式为车辆更新时直接购买天然气汽车。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天然气汽车市场发展格局中,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格局有待进一步打破,实现天然气汽车规模增长,提高天然气利用。3.3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竞争优势且应该具有延续性的油气差价,调动社会使用天然气汽车的积极性。再者,通过税收、财政资助等政策解决相关技术研发和加气站建设的需要。3.4加气站明确为市政基础设施政府应明确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作为全市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按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来推进其发展,指导建设必要数量的加气站,方便天然气汽车加气,让加气站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保障民生。3.5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为切实推动昆明市车用燃气行业发展“审批难”的问题,政府层面,应由政府主导,以指令性任务主导天然气加气站项目推进工作,对加气站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避免多部门“多头管理”,建立加气站联合审批机制,协调推进天然气汽车加气站项目的建设。3.6严格落实燃气专项规划成果针对“加气站布点不均衡”和“加气站与现状加油站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应对加气站布点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均衡布点。将加气站应作为一个特殊项目进行规划选址,将部分已落入规划的现状加气站站点,且属于绿化用地的地块进行调整,以符合建站要求。在油气联建缺乏统一的问题上,充分结合《昆明市燃气专项规划》[1]内容,考虑加油站中预留加气站用地,以更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车用燃气发展。

4结语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8

关键词:汽车消费;消费特征;影响因素;自主品牌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量的26%。而在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市场占有率历史性地达到了30%。然而,随着跨国汽车巨头成功进驻我国市场,外国品牌与我国自主品牌之间抢占市场份额之战拉开序幕。但是,真正决定市场前途的不是政府和商家而是消费者。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在汽车消费者特征、影响汽车消费行为的因素等方面分析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汽车消费者特征研究

陈广宇,刘章美从购买主体、购买对象、购买原因、购买地点、购买时间、购买方式6个方面对苏州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车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购买主体角度上,主要购车者年龄集中在25-50岁,占总购车者的84.28%,其中25-35岁之间的购车者占45.17,而在性别上,主要还是以男性为主,有84.43%的购车者的月收入集中在2000元以上,购车者主要是管理人员、政府职员、教师、私营业主。从购买对象角度上,经济型轿车消费成为主流。从购买原因角度上,车主购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上下班代步和日常生活代步,而中短途旅游、接送客户、商务社交等也成为购车的重要用途。从购车地点角度上,4S店成为车主购车的主要场所。从购买时间角度上,车主大多选择促销活动期间、车展期间购买。从购买方式角度上,70.3%的购车者选择一次性付款,而由于中国汽车信贷市场还不够成熟,通过银行按揭贷款只占29.7%。

胡小军等通过近4万份的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消费群体的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进行横向比较。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家庭汽车消费认知调查中,76.4%的受访者认为有车比较方便;44.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是现代生活必需品;27.7%的受访者认为开车的感觉很好;19.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是个人成功的证明;17.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交通不好,买了也麻烦;12.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的价格还有些高;9.8%的受访者认为私人买车没有必要;1.9%的受访者认同买车随大流,别人买,自己也买。

段喜茹从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及心理角度分析变化特征,指出汽车消费群体日趋年轻化,追求时尚新车特别受关注,消费者购车观念发生质变,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者购车时看重产品个性、以个人喜好为主、倾向于中低档价位汽车。消费者汽车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汽车美容、售后服务、汽车租赁、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增加。消费者选购车时不再只看重价格,自主品牌汽车受追捧。

张振涛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购车者消费动机,得到五类动机,分别为求实动机、求廉动机、求名动机、求新动机、求同步动机。

周军、马亮也关注到中国汽车消费群体中年轻一族的消费潜力,针对“80后”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显示,“80后”追求个性、时尚、前卫,强烈的情感色彩,易受广告影响、注重品牌,冲动消费,超前消费。

除了分析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职业等特征,陈道平、刘伟在研究微(小)型汽车市场消费行为特性中还增加了居住城市、家庭人口、住房类型、住房面积变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描述消费特性。

总的来说,分析汽车消费者的特征可从性别、年龄范围、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居住城市、家庭人口、住房类型、住房面积等角度。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现在中国汽车消费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个性、时尚等成为追求潮流,而经济型轿车依旧是主流,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购买能力提高,汽车消费正快速发展。

二、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因素研究

孙依华等认为影响南京市居民汽车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水平和汽车的价格,这是决定汽车消费的关键。同时,性能、安全性、品牌、耗油、外观、售后服务等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燃油费、养路费、保养维修费、购买车位费等费用的提高,养车的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买车容易养车难的情况,因此他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有重大影响。

邵世风认为,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包括:①汽车消费的售后服务质量差;②信贷消费制度不完善,销售方式较为单一;③汽车把销售税费名目繁多,乱收费现象严重;④旧车交易市场管理混乱;⑤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差。而影响消费者购买私家车的主要因素有:价格、品牌、售后服务、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居住环境和使用目的、汽车的经济燃油性能、购车付款方式、汽车的外观款式和舒适性、购车的时机、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自身心理因素或来自亲人朋友等外在的偶然因素影响。

田晟也提出了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原因,主要体现消费环境存在问题,包括:用车成本高,各种油费、养路费、路桥费、停车费、保险费、年检费、保养费、维修费、各种违章罚款;汽车信贷体系建设滞后;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汽车市场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李志艳提出,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特征、个人特征、文化因素、社会因素。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和动机、知觉、后天经验、信念和态度;个人特征主要包括购买者的年龄与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和自我观念等;社会因素主要有相关群体、家庭、社会地位等。

殷志扬、范金通过对我国城市居民轿车消费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得出影响轿车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内部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个人素质、个性化偏好(比如对颜色的挑剔等)、生活方式等;②外部因素,如汽车自身的属性(比如价格、品牌、质量、配置等)、国家的消费政策、各种税费、售后服务的质量、道路交通调价等。

除了以上研究人员得出的影响因素之外,在研究过程中,不少研究者采用了相关模型。杨渊、张红霞利用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我国电动汽车消费者态度进行测量,并结合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的图表进行分析。徐雪峰在研究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现状中采用Hotelling模型,研究消费者的偏好选择。而易牧农、郭季林在品牌来源国对国内汽车购买车品牌态度的影响中,也利用了品牌态度构成图、Fishbein的行为意图模式、基于Fishbein的行为意图模式的品牌态度构成等。

综上,汽车消费已不再是一种奢侈行为,而消费者在购车选择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价格已不再是惟一影响因素,性能、品牌、售后服务等因素作用正在逐渐加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汽车消费,然而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成为惟一因素,需要多种考虑。

三、自主品牌汽车的研究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近几年发展,对其发展现状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究。闫晓莉、高亚飞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消费者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报告分析指出从观念上开看,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低于外国品牌,经济型轿车市场需求旺盛,自主品牌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

李海鹏认为中国市场上的自主品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自主品牌,另一类是通过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车企。自主品牌多集中在低端市场,在中高档领域很少涉及,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核心技术缺失、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规模较小政府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力度不够,同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刘小平等从销量这一角度分析自主品牌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为1806119万辆,同比增长32.37%;产量为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17%;产量为1389.71万辆,同比增长33.83%。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同时,品牌过度多样化、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经营能力有限、品牌管理人才不足也是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国内研究人员对于汽车消费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整个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进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发展现状以及策略研究,对自主品牌汽车消费的特征与购买行为的研究成果缺乏。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合资品牌、国外品牌来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发展仍旧不理想,而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品牌上仍倾向于合资品牌、国外品牌的选择。

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其研究思路进行对自主品牌汽车消费的研究,主要针对消费特征与购买行为,利用相关模型,研究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汽车选择的态度。一方面在于这部分研究成果较少;另一方面可以为自主品牌车企发展提供相应建议,以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宇,刘章美.苏州市私人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03).

[2]胡小军,张希良,何建坤.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经济,2007(03).

[3]段喜茹.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及心理变化有几何[J].中国汽车界,2010(21).

[4]张振涛.浅析购车消费心理问题[J].商业现代化,2007(14).

[5]周军,马亮.“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6]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03).

[7]孙依华,边皓,钟大鹏.影响南京市汽车消费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2).

[8]邵世风.影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3(08).

[9]田晟.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9(05).

[10]李志艳.汽车用户购买行为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11]殷志扬,范金.我国城市居民轿车消费研究综述[J].消费经济,2004(06).

[12]杨渊,张红霞.我国电动汽车消费者态度的测量和改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6).

[13]徐雪峰.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2009(04).

[14]易牧农,郭季林.品牌来源过对国内汽车购买者品牌态度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9(12).

[15]闫晓莉,高亚飞.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消费者市场调研报告[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4).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9

2011年11月8日,广汽丰田了其第七代凯美瑞。这家整车制造商,希望这款中高级别的产品能成为中国汽车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作执行副总经理,在冯看来,凯美瑞的销量应夺取市场第一的位置。这与凯美瑞第六代上市时,其所希望达到的水准一致。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凯美瑞更强调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这与以往广汽丰田的营销侧重点有极大的差别。冯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成熟度的提升,已经到了需要用产品本身的先进性竞争的程度。而新凯美瑞则是针对这一趋势的回应。因之,广汽丰田把这一代的凯美瑞定性为科技的一代。不过,从中国中高档汽车细分市场的角度看,它需要真正革命性的一代产品。

近10年以来,中国中高档汽车细分市场的竞争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2000年前后,各品牌的中高档轿车主要定位商务领域,日系、德系、美系品牌是主要的力量。10年后,除商务领域外,个人消费的倾向性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出现了分化,这需要各整车制造商能用不同的产品序列,满足市场的需求。事实证明,大凡能在消费人群上及时调整的品牌,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

第七代凯美瑞在上市时,同样对产品序列进行了调整,它推出了三个系列的产品。在主推商务人群的旗舰车型之外,它增加了混合动力的尊瑞系列车型,以及强调运动性的骏瑞系列车型,实现对细分市场的全覆盖。这样的品牌与产品组合,是第一次出现在丰田的体系中。

目前,在中国市场,大部分中高端品牌都通过产品对原有的品牌进行了完善与丰富,希望能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凯美瑞把新能源作为其中重要的方向,这比较符合中国市场的现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人群,大多处于细分市场的高端,尊瑞系列车型成为较有利的选择。骏瑞系列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消费群体。旗舰系列车型可主打商务领域。三者之间形成极具互补性的组合。

于冯兴亚而言,第七代凯美瑞必须成功。作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中坚力量,第六代凯美瑞曾引发了整个市场格局的改变。第七代凯美瑞必须超越已有的局面。惟其如此,广汽丰田与冯兴亚在体系之内才有更大的空间。

2011年,中国中高汽车细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加快了产品推出的速度。综合来看,这一细分市场的产品都把技术含量的提升做为重要内容,同时部分车型还开始跨向更高级别的产品。在制定新凯美瑞的销售目标时,冯兴亚把其月销量定在1.6万辆。对于这样的销量,他认为既不保守也不冒进,完全是基于自身的状况而定。

新凯美瑞对现时的丰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在于销量,更在于品牌影响力。冯兴亚说,新凯美瑞的组合型策略,得到了日方的积极配合,与丰田方面的沟通也更有效率。这与丰田汽车的改变有相当的关系。

现代汽车市场现状篇10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1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