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十篇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十篇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59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1

一、创建学习型后勤党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后勤改革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后勤服务体系,打破制约高校后勤保障的“瓶颈”,对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发掘出最大潜能。高校后勤保障部门,在大学这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中,面对相对较高文化层次的服务群体,管理与服务队伍自身综合素质的偏低更容易显现出来,高校后勤人员整体学历程度不高、管理体系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服务工作被动等“短板”情况已制约后勤的改革和发展,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后勤的根本宗旨是“三服务、两育人”。高校后勤要想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就必须树立优质保障服务的思想。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高层次服务群体的服务需求,面对高质量生活品味的提升,高校后勤人只有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服务技能,才能适应新情况、新问题,适应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不断发展。可以说创建学习型后勤党组织,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需要,是提高后勤职工业务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后勤职工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需要,是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促进后勤可持续发展、提高后勤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后勤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所在。

二、创建学习型后勤党组织、促进后勤科学发展的途径

1.深化学习教育,提升服务理念。在新形势下,要树立“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奉献求支持”的工作理念,就需要大力倡导学习,转变学习观念,努力做到学习与工作相融合,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党组织要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发挥主阵地作用,抓好党委中心组、党员、职工的理论学习,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充分认识后勤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在于育人,将育人功能融入后勤服务的全过程,保障教学服务师生、办好师生满意后勤。

2.加强长效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使之持久,并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精心设计学习载体,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环境,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考学、评学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细则,做到学习前有计划、有准备,学习过程有记录,学习后有实际效果、有经验总结、有宣传报道,实现“内容、时间、地点、人员、记录”五落实;必须坚持“鼓励先进、奖惩分明”原则,把学习与年终评先相结合,把党员个人的学习表现同晋职晋级相结合,以此激发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动力,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3.突出岗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要树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思想,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技能,坚持标准服务、优质服务和创新服务相结合,不断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服务精品和亮点。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岗位职责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和新上岗职工。除了培训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要求外,还要加强职工服务心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进一步让职工明白自己在工作时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真正提高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后勤服务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后勤部门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坚持“四个抓”,履行服务职责,提升服务水平,办好师生满意后勤。

1.抓队伍建设,增强战斗力

后勤职工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基础力量,调动和发挥广大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提升整个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根本前提。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后勤职工队伍,是增强集团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后勤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后勤职工队伍。要结合后勤部门的工作实际和职工现状,推进创建活动,强化学习主体,营造学习氛围,教育引导职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全体党员和职工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每个人自发地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改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服务技能。

2.抓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

后勤部门要积极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研究发展对策,凝练后勤服务“文化”内涵,努力提升“软实力”,树立“保障教学服务师生,办师生满意后勤”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规范管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和“勤于学习、乐于服务、精于业务、善于协作、勇于争优”的后勤文化。要把后勤文化渗透到思想意识中、具体工作里,具体到后勤职工的微笑服务、文明语言、热情态度中来,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出优美、文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后勤职工赢得理解和尊重,使同学们在被服务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

3.抓团队协作,增强参与力

后勤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服务部门。要有针对不同人、不同事的综合协调处理事情的能力,各项工作要分工不分家,努力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关系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要因地、因事、因人综合协调、灵活处理。管理是一门科学,后勤管理同样是科学,不能因为后勤是服务工作就思想简单、方法简单、作风简单,简单行事是一个死胡同,千万要不得。后勤部门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只有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只有充分调动后勤部门每一位职工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推动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4.抓优质服务,增强亲和力

服务工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后勤的各项工作必须牢记“服务”两个字,每一位职工都要恪守岗位职责,认知服务角色,唱好“服务”这台戏。要树立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情服务。要真心、诚心、爱心去做好服务工作,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真意切,情理交融。要树立“学生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在业务素质上突出一个“精”字,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调整服务结构,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档次;在服务工作上提倡一个“勤”字,要“勤”字当头,口勤多问,手勤多做,腿勤多动,脑勤多思,眼勤多看。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是后勤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后勤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威.张中军.《构建学习型高校后勤党组织的思考》,高校后勤参考,2011-7

【2】施德东.《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建高校“三型”后勤》,高校后勤参考,2011-6

【3】王越.《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魅力中国,2011-2(中)

【4】殷立泉.孟卫东.俞忠山.《浅议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后勤参考,2011-1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2

关键词:企业党校后勤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提升电网企业党校后勤工作科学理念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后勤服务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这不仅指出了党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对后勤工作进行了规范,也为电网企业党校后勤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推进电网企业党校的科学发展,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培训教学科研工作,而且必须有规范化的、高效率的后勤工作。具体讲:一是要持续强化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才能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电网企业党校在培训班次规模扩大和培训学员服务标准提升情况下后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结合电网企业“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创新发展实际,注重从社会化大后勤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保障性、开放性等特性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不断探索企业党校后勤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后勤工作规范化管理进程。二是要增强企业党校与企业内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和团结协作意识,努力形成企业内“大后勤”整体协调、应急和保障体系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从而实现后勤工作安全、顺畅、高效运转。三是要树立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科学效益观念,有关设备采购要尽量选择大品牌正规产品,确保经久耐用,售后服务有保障。正确处理养人、养事、养资产的关系,在充分挖掘并整合后勤管理人员潜能基础上,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油、节约办公用品等四个方面予以详细规定。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和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提升电网企业党校后勤工作能力建设

一是必须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内容,结合企业“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情况变化,重点查找规章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集中采购、车辆管理等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形成完备的党校自建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从制度建设上为后勤工作的规范化顺利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落实好企业党校后勤工作流程、质量和效益的规范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落实电网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政策、解决困难问题、增加党校后勤工作经费等内容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后勤工作保障结果、质量和效益考核分值比例,以此持续推动后勤规范化建设能力持续提升。对于实行后勤服务委托管理社会化的电网企业党校,在选择托管公司时要把服务水平、服务理念放在第一位,不能简单地以“最低价中标”的办法招标物业公司,应优先选择服务资质较高、机制灵活的民营托管公司。要对入驻公司一视同仁,统一标准,统一规矩,借助规范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公开服务承诺等方式,逐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做到以监带管、以督促管,确保委托管理公平公正,敢抓敢管。三是提升后勤工作隐患定期排查能力,按照设施设备全寿命管理理念,定期、全面地对管辖的各项设施设备及时进行安全检测、故障维护和保养更新,对人员、物资财产、设施设备、工程建设等工作管理环节中可能出现和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再强化、再完善,确保培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置,确保后勤工作应急处置力量科学、有序、高效运转。

三、提升电网企业党校后勤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要重视后勤专业工作人员的遴选工作。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企业党校正式员工和务工人员,并采取专业机构培训、日常作风历练和“师带徒”跟班培养等方式,引导他们提高技艺,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二是借助电网企业党校培训教学优势,对全体工作人员经常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大家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需依托电网企业党校群团机构,通过选树劳动模范先进典型、宣贯“五统一”企业文化理念和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教育工作人员牢牢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职业意识。三是突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后勤工作业务技能培训,依托党校自身和企业驻地专业培训机构所具备的培训优势并给予适当的激励机制,积极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四是推行人性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定《服务人员管理手册》,对服务行为加以规范,注重服务细节管理,在服务流程中推行微笑服务理念,服务结束后要求主办单位填写“服务评价”内容,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整改提高。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措施

引言

在供电企业中,只有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才能为企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因此,人们普遍高度重视供电安全生产问题,而忽略了后勤服务工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原来单靠安全生产已经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人们开始认识到后勤服务的重要性,后勤服务的作用就越来越显现出来。所谓的后勤服务,就是指后方为供电企业前方的整体工作提供的一种支持和服务,以便使得供电前方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工作,提供其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一、当代供电企业后勤服务的新特点

(一)后勤服务具有服务性

供电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经营,加强对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建立一支较为系统的后勤服务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任务的完成。后勤工作所具有的服务性质,使得其必须履行为企业经营以及员工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定的服务。在充分考虑企业运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坚持以满足职工的最大需求为服务宗旨,以便提升服务人员的自我素质,促进后勤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后勤服务具有计划性

要想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性。尤其是对于后勤服务这样繁杂,涉及范围很广的工作来说,具有计划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避免服务不周到甚至出现失误等现象的发生,供电企业通常会加大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全年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维修进行事先的调研和安排,以便能够让相关后勤人员及时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专门的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避免到时出现忙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后勤服务具有创新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传统落后的后勤服务已经失去了市场的青睐,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后勤服务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后期服务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转变观念,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时刻保持和提高后勤服务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员工新思想的灌输和指引,使得职工加深对后勤服务新理念的认识和了解,保证后勤服务的稳定性,构建员工之间和谐愉快的氛围,为员工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供电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二、影响后勤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供电企业提高了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使得后勤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仍然给供电企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第一,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素养。后勤服务不同于技术部门,对科技的要求不高,同时由于后勤人员的薪资较低,流动性较大,使得所聘用的后勤工作人员的素养和技能较为低下,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经济的需要。其次,后勤服务仍然缺乏一定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仍然处于不健全状态。

三、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为了充分发挥后勤服务部门的作用,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能力的提升。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后勤服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培养员工细心、耐心的良好工作作风,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动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转变员工的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完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能够做得好、做到位。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供电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在保障企业日常工作时,不但要体现出其公益性的一面,还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来进行。这样才能将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后勤管理还应该在满足企业市场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以企业为焦点,对市场进行主动分析、对服务质量进行层层改进。企业后勤的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后勤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仅可降低管理的成本,也可实现后勤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与收益的最大化,是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将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动力。

(三)提高后勤管理重视度

提高对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重视度,是保障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后勤保障是供电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后勤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风采展示的后盾支持。供电企业无论是在文化建设、活动创建,还是迎接上级组织各项检查方面,都需要展示出优美整洁的企业环境形象。这些都需要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因此,现代供电企业必须提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思想,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充实后勤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制定出一系列的保障方案,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后勤管理的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整合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提高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素质和能力

对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最珍惜的资源,目前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后勤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整合,关键就是要做到思维的创新和一定程度的排列组合。具体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优势,其实企业的老员工不仅经验丰富而且爱岗敬业,是后勤服务部门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要非常重视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当然,在充分用好老员工的同时,也要选好新的职工,为后勤服务部门注入新的力量。对于新老职工中比较有能力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有完善的教育机构进行培养,让他们取得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升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

(五)加强供电企业后勤保障部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是任何一个追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重中之重。就供电企业而言,其创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与其它一些企业相比,供电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主要服务于本企业的干部、职工等,因为其服务只面向供电企业系统的内部市场,因此其服务市场是封闭的,其服务产品是公益性的,投资主体是单一性的,正是基于服务对象的以上特征,我们认为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在管理创新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本化的服务,确保服务对象满意。二是引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三是供电企业自身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更加到位。当然,对于制作的创新,这是一个涵盖很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完善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制度,例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

四、结语

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后勤管理工作服务对象是人,是供电企业的全体职工。只有将后勤工作搞好了,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了,才能使保证企业职工积极的投入到生产经营工作当中去,才能全面激发出职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全面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保障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建生.提高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途径[J].电力经济,2012(04).

[2]张丽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J].青年与社会,2012(06).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1.140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1-0239-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对日常各项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面临的服务内容面较广、时间长、涉及人员较多。因此,进行全面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已经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

1信息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意义

1.1保障后勤服务工作的长期性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往往没有节假日、黑白天区别,需要长期监控与保证。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减少岗位职数的前提下实现长期值守与监控。例如利用水管节门监控,可以同时监控全校各个节门用水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可以与手机等无线终端连接,提供实时报警,及时排除隐患。

1.2节约后勤服务工作运营成本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量减少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人力与物力。例如对于高职院校,后勤系统往往管理着医务、运输、维修、宿舍、资产等诸多服务内容,各团队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板块数据信息实时采集与反馈。

1.3提升后勤服务工作质量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工作承担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重要职能。通过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便利的实现不同学校、不同校区信息共享,相互学习先进工作理念与方法,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2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整体架构方法探索

2.1自上而下的整体构建思想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自上而下,统一规划”。只有这样,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才能有效避免因规划不统一、数据或系统接口不一致的问题,给后续工作带来了潜在风险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

在自上而下的规划注重几个关键点:高职院校后勤承担的职能是什么,其服务保障标准是什么,其服务保障的时效性要求如何,其日常工作信息采集点在哪里等问题,弄清楚它们才能建立起实用的后勤信息系统。例如网络办公系统、物业监安全控系统等。

2.2不同业务板块信息化系统搭建

具体到某一个专业后勤服务团队,则需要紧密集合其服务工作内容,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与设备来改进其工作质量与效率。主要考虑的内容有: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与物力;如何使得自身工作数据方便的传达到决策层,方便管理。

3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

3.1设备硬件现途径

(1)购买专业设备。对于在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自动化设备实现途径,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绝大多数主要是依靠购买。在购买设备的同时,需要设备生产厂家供大量的技术说明书与安装仔细,同时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方便日后操作。

(2)设备租赁。对于短期使用的设备以及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可以采用向专业公司租赁的形式进行。例如考试用的信号屏蔽器,由于使用频率较低,可以利用较小的代价进行租赁。再例如要搭建一套大型网络系统,在管理资料不的前提下,可以租赁别的单位服务器等。

(3)组建。对于简单的系统,可以自己利用购买零部件进行搭建。例如库房监控系统,可以利用后勤技术优势,购买摄像头安装在库房,同时自己进行数据传输线的布线,介入电脑进行监控。对于复杂的系统,一般不建议采用自我搭建的方式完成,因为自我搭建往往会导致各种部件安装的不规范,搭建出系统的效果不理想。

3.2软件实现途径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的实现最重要的是软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和软件后期操作使用的方便性。在软件实现过程中,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购买成熟的商业软件。它主要是针对非常专业的管理后勤管理软件,例如资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软件。第二,从网络上下载成熟的免费软件,这主要是一些相对成熟的已经公开代码的软件,例如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实时通讯软件等。第三,结合后勤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聘请专业人员编写软件。例如,天然气价格走势分析软件,派车软件,部门人员信息数据库等。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5

一、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服务理念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消防部队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把后勤保障观念提升到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使命任务、实施科学管理的高度,围绕保障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在后勤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部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消防装备建设与消防工作任务相适应。在经费使用机制上,实现由“事随财走”向“财随事走”转变。“事随财走”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钱,办什么事,这种模式容易制约消防事业的发展,“财随事走”就是要求后勤财务部门在规范、透明、科学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满足中心工作任务、消防事业项目的需要,为部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

二是牢固确立“保障中心、服务基层”的指导思想。一切后勤保障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防灭火和应急救援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真心实意为部队全面建设和中心工作搞好服务和保障,切实解决好基层部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解决影响和制约消防部队发展的实际问题,推动部队建设和中心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后勤保障工作思路。通过完善制度、试点引路等建立后勤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后勤保障工作涉及财务、装备、军需、营房、运输等专业,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科技强警的方针不动摇。加强后勤廉政建设,查摆廉政风险,完善经费分配、集中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敏感事项制度措施。

二、坚持科学管理,提高党委理财决策水平

规范和落实党委理财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制度管理、科学分配、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才能规范和落实好党委理财责任,增强统揽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在党委理财机制上,实现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按照“权在党委、钱在财务、事在部门”的理财要求,由事业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反复论证,增强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建设,不仅可以降低决策失误风险,而且能有效增强经费开支的透明度。定期听取后勤工作汇报,严把经费投向投量,提升党委对财权与经济事权的掌控能力与水平。采取经济责任审计、签订债权债务确认承诺书及目标责任状等有力措施,实现零债务管控,为部队良性发展和和谐警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预算管理机制上,实现“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要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科学编制预算,根据党委意图和各部门的需求,按照当年财力情况,细化预算支出部门和内容,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能充分发挥各职能处室在经费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后勤财务部门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

三是在财经监督机制上,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目前,消防部队财经监督机制基本采取内部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封闭式”监督方式,由于监督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从而弱化了监督职能。“开放式”监督机制并不否认财务内部监督,而是多种形式监督的融合,从盯住“管钱人”延伸到管住“花钱人”,从单一监督向多元监督延伸。力求做到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组织监督与制度监督、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相结合。经费开支、财经法规制度、官兵待遇标准等按规定公开公示,实现党委理财不失控、不违规、不违法。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

抓好后勤管理工作,人才是关键。后勤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效能的好坏、保障效能的高低,必须大力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后勤部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作为提高后勤人员政治素质的首要任务。廉政建设是任何时候都要讲,怎么讲都不过分,要着力完善标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改进方法手段,最终达到后勤法规制度齐全配套,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先进适用,突出问题纠治有力,经济风险防范有效的目标。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6

一、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在本次活动中,我局按照两个通知要求,坚持抓关键,找要害、出实招、见实效,重督查、狠问责的模式,重点解决思想意识涣散、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好、为民意识不强、队伍素质不高、奢靡之风不觉等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促进“转作风、树形象”活动的开展,事务局成立“转作风、树形象”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任副组长,部室主任为成员。通过建立领导小组,扎实开展“转作风、树形象”活动的统筹谋划、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宣传报道。

(二)形成工作方案。为使本次活动开展取得真正实效,我局印发《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转作风、树形象”纪律作风整顿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实施的步骤以及工作要求,确保了本次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三)强化责任要求。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了此次专项行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抓好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落实;自查自纠阶段,扎实抓好了整改工作,从严要求,防止走过场,各单位严格按规定要求及时做好了活动总结。

(四)健全长效机制。“转作风、树形象”活动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调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忙于日常事务,专项工作调研较少,理论学习缺乏计划性、主动性、持续性。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工作能力的突出位置加以落实。

二是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面对繁重后勤事务工作,工作质量欠佳,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队伍建设须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职工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有少数干部职工认为凡是需要担担子的事都是局长的,遇到困难就卸担子,遇到麻烦就抽身子,不主动想事,不主动干事,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实干精神。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上级精神是坚定的、自觉的,开展机关后勤工作的思路、措施是契合实际的,较好地服务了机关单位及行政中心广大干部职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后勤服务就是一面旗帜,全局全体职工当以此为标杆,多讲主观,少找客观,全面分析本单位及个人存在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带动全局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全面整改,切实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后勤管理欠到位。机关后勤服务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是一种“全方位”、“全天候”的工作体系。做好机关后勤服务的本职工作,既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大处着眼,更要注重从微观上入手,从平时最容易被忽视、最不起眼,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环节抓起,把务实的着力点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特别在用电、用水、用暖、办公用房、物业维修等方面,加强监管,建立运转协调、管理科学、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机关后勤服务体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保障运行安全。

二是后勤服务欠细致。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只有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反映出后勤机关的价值。由于行政中心就餐人数众多,餐饮服务水平特色不够,细节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会务服务细致度不够,维修及时性不够。

三是工作创新欠有力。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深层次和带根本性的问题,还不善于从体制、机制入手加以解决,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不够强,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大。尤其是面对一些关系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视野狭窄不会改的现象。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有力提升服务水平

由于我局干部职工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又加之后勤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难度不断加大,只有通过强化学习,系统提升干部职工的后勤管理知识和服务水平,才能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撑,才能确保后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培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我局党员同志多这个优势,党员同志要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组织大家多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三是充分发挥宁夏干部网络学院这一学习平台,提升干部职工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规范程序,严格按照规章办事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市委政府的“十项规定”和“八办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措施,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治化。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实际的、更加规范的管理标准体系,使后勤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7

一、当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现状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履行职责、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务工作的效率和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广泛性、服务性、和谐性、琐碎性、时效性、突发性和知识的多科性,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的增加、服务范围的扩大、会议保障需求的提升等都对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带来了新的考验。需要相配套的服务设施设备、服务管理体制和服务人员队伍与之相适应。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办公区较为分散、短时间无法大规模扩展、周边地域狭窄、空间紧张等的原因,服务功能的改善只能立足现有规模条件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有的服务场区受住房条件限制无法更新。

管理难度大、凝聚力建设存在困难。机关后勤服务人员整体结构的参差不齐,大多数职工身处服务保障第一线,且工作单一、重复性强,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客观上存在着管理难度大、凝聚力建设困难的问题。同时,干部队伍方面,客观上存在着人员结构日趋老化、年轻干部总量偏少、干部队伍梯次失衡、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增强了抓紧培养锻炼干部,夯实服务工作组织保障的紧迫感和压力。

物价的变动和设备的老化,对服务成本的投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机关服务中心的服务成本也势必不断提高,负担越来越重。随着国家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人员结构的变化、物价上涨以及服务收费与服务标准的不对称导致的中心“减收增支”的问题会日益突出,由于编制的有限,人员配备与繁杂多样的后勤工作相比,就显得任务多、项目杂,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许多事做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使服务保障跟不上。

二、更新理念,坚持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推进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法宝,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要把创新摆在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核心位置,推进机关后勤工作的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

后勤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自上而下都要坚定改革和创新的信念,切实从思想上进行根本的改变。首先,行政机关的领导需要更新后勤管理理念,理解和贯彻国家推行的改革方针和政策,使后勤革新与市场经济接轨,福利性、保障性和经营性服务分开。在某些领域探索、引进专业力量,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高效节能。其次,后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服务”的思想理念,坚持“为机关工作服务、为干部职工生活服务”的宗旨,系统化地为干部职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后勤服务中心要坚持管理创新,努力实践标准化服务。管理创新就是要把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机关后勤管理系统,以更科学有效地实现机关后勤工作服务保障全局、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工作目标。当前,要借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吐故纳新,从而建立起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流程顺畅、高效运转、全面受控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实现管理工作由经验型、随意性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转变,达到全员素质提升、整体保障水平提升,推动机关后勤工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可以明确后勤服务等级标准、收费标准、准入标准、考核标准、奖惩标准、退出标准等。

后勤服务中心要坚持技术创新,积极推行“互联网+后勤服务”服务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管理服务平台,融合优化现有服务和保障资源,实现后勤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已成为机关后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机关后勤可以依托局政务外网大力打造机关后勤服务云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服务”,努力建设机关后勤业务数据库和机关后勤业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后勤现有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各现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大力推行精细化服务

实行精细化服务,必须树立精细服务的意识,这是推进精细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后勤职工要养成在服务中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在“三个环节”上体现精细化服务的工作要求。一是在服务准备工作中要“细想”,充分预想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事前的准备要做充分;二是在服务过程中要“细做”,在细心、细致上下功夫,对准备阶段的漏项要及时补台到位;三是在服务完成后要“细思”,认真总结服务工作的得失,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完善服务细节。

实行精细化服务,必须细致研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重点的变化,掌握机关干部职工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适时改进工作,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措施的有效性,在后勤服务中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实行精细化服务,必须细化服务标准和流程,要对每个服务岗位和每项服务内容,制定措施细化、标准明确、操作方便、考核有效的制度办法。“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学习和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机制,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大力建设“服务品牌”

品牌建设是提供高质量机关后勤服务保障的基础抓手。创建机关后勤服务品牌,要紧紧围绕机关后勤工作职能,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要素,充分体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机关的要求,以“用心服务、深耕服务、品牌服务”的理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以品牌效应塑造良好部门形象,以品牌标准检验和推动服务保障质量提升,在理念塑造、行为养成、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等体系要素上取得明显成效,营造浓厚的绿叶文化氛围,体现出品牌服务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服务是机关后勤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机关后勤服务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更是服务品牌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服务品牌创建、深化过程中,要紧扣“服务”这一核心来谋划,要优化服务机制,进一步理顺职能部门、服务单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优化提高服务工作整体合力上下功夫,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高效务实节俭,在方式上体现多元融合、兼容并蓄,在对象上做到内外结合、相互促进,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要求,形成服务定式,提高针对性、有效性。

品牌文化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其植根于机关后勤工作总体价值观,综合体现了后勤工作特性、经营管理模式、制度氛围等等内容,是一种软性的管理。任何品牌的建构都需要一个漫长而不懈努力的过程,“服务品牌”的建设也正是在持续的耕耘中逐渐成熟并发挥效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要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品牌建设的精髓与内涵,抓好机关后勤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把服务品牌建设的各项要求具体化、精细化、责任化,切实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保障的品质,推动机关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保恒.完善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促进机关事务管理[J].低碳世界,2017(02).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8

【关键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探讨

【abstract】Howinnovativehospitallogisticssystem,givefullplaytothefunctionandroleoflogisticsmanagement,improvethequalityoflogisticssupportcapabilitiesandtobetterservethehospital'smedicaltreatment,teaching,researchservices,servicesforpatients,ishospitallogisticsworkistoexploreanimportantissue.

【Keywords】Hospital;Logisticalsupport;workinvestigate

引言

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持和保障系统。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关系到职工思想的进一步稳定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关系到医院的全局和健康持续的发展,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后勤服务现代化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医院现代化的程度。因此,如何创新医院后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质量,更好地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服务、为患者服务,是新时期医院后勤工作必须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其特点是工种多、技术强、摊子大、范围广。要保证医院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并把每一项制度贯彻落实到科室、班组和个人,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奖优罚劣。要牢固树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整体观念、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及社会化观念,根据医院后勤工作的特点,注重将实现医院的目标和任务作为己任,积极主动服务于临床,及时为临床医疗排忧解难。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医院所有职工和所有部门,都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后勤服务行为,从患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创自己的服务品牌。进一步贯彻iSo9004质量管理标准,通过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部门间的职责明确、界限清晰、操作规范,有利于转变员工观念,创新服务,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医院后勤能够与市场接轨。必须加大执行力度,认真贯彻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健康需求做好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进一步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将后勤服务管理推向社会、推向市畅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在新形势下医院管理理念的进一步转变和革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即指医院后勤服务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以商品交换的形式为医院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效益。其基本内容是后勤服务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在引入社会性竞争机制的条件下,根本性提高医院后勤服务的水平,为医院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提供更为牢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医院应与时俱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树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商品后勤”思想。通过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能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协作,促进人、财、物的合理使用,促进后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后勤人才培养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后勤人才是保证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根据需要有计划的制定培养、引进、交流计划,保证后勤人才的储备,创造有利于后勤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首先,要培养后勤管理人才。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保障工作质量的好坏。必须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观,给他们以足够的空间与环境,鼓励人才的自主创新和创造,在加强继续教育的同时,鼓励人才的自我成长,多角度、多方面培养。要造就合格的医院后勤管理干部,有效的办法便是开展医院后勤的规范教育与培训,提高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其次,要培养和引进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知识的后勤专才。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的进步、设备规模的扩大,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后勤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加强岗位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术培训,进行等级及职称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一专多能,更好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

四.加强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后勤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而进行的管理创新,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同时,代表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促进后勤的管理变革,同时也成为后勤服务实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后勤信息化不是孤立的,信息技术只有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我们要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后勤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运行的简单化,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两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如果不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就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信息系统不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建设就失去了方向。医院通过后勤信息化管理,能降低整体运行成本,有效规避运营风险,使资源得到重组,创造效益最大化,使后勤管理成为统一体。即从管理中要效益。另外,信息平台体系将不受地域限制,在不同部门间建立起高效信息互动。

五.积极进行后勤学术研究,创新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改革发展的的医疗行业,就必须不断的自我发展进步。而一切的进步都依赖于后勤学术理论的更新,唯有如此才能带动后勤工作的创新发展。因此,医院有必要组织相关的后勤科研学术人员,积极钻研后勤学术理论,掌握国外内后勤学术的前沿新知识、新技巧,再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提高后勤保障质量。

结语

应培养和扶持一批后勤学术的学科带头人,既为后勤保障的进步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也为医院自身创造一批后勤学术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管理智力与人力的问题,为后勤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9

煤矿企业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后勤管理不仅能提升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工作质量。经济效益是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部分。许多煤矿企业为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忽视后勤管理能力,导致煤矿企业出现项目工作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究煤矿企业后勤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关键词:

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经济效益

一、煤矿企业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价值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后勤管理工作是任何企业寻求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部分。对煤矿企业来说,后勤管理工作是一种保障煤矿生产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煤矿企业人才对煤矿企业的必然要求。企业开展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生活质量保障,保障员工及其家属走向较为优越的家庭生活。从表面上来看,这属于企业的福利待遇。但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这是关系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计划。因为后勤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员工解决自身和家属的生存问题。当这些都得到妥善安顿之后,企业员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为企业工作,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煤矿企业后勤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煤矿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满足生存的条件。因此,在实际运行中,经济效益是煤矿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其经济效益也是衡量其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因此,所有煤矿企业都在计划如何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为此,许多企业总结出许多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如创新生产技术、降低经营成本等,都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途径。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有许多种,有些能够产生直接性效果,有些则是间接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后勤工作就是间接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良好的后勤工作是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提升经济效益是执行后勤工作的必要保障。

三、煤矿企业后勤工作的概念

对煤矿企业后勤工作来说,其概念范围极其广泛。无论是员工衣食住行方面的保障,还是矿区的环卫系统、供热供暖系统、供水供电系统等,都属于后勤管理的范围。要想做好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不仅为员工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还要从间接方面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的煤矿企业,在开展工作时,对技术性、专业性、工作效率的要求较高。因此,煤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素质较高的体力劳动人员作支撑。煤矿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除了要运用丰厚的薪资待遇以外,还要为其提供优质的后勤管理。所以,煤矿企业要充分关注后勤管理工作。

四、提升煤矿企业后勤管理能力的策略

1.转变企业后勤管理模式

第一,要充分转变传统的人才管理思想。在我国以往的市场经济当中,会不自觉地走向严格管理的误区。重视对人员的惩罚措施管理,而忽视对他们的奖励措施管理;重视企业对员工的绝对领导,而忽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重视对员工价值的开发,忽视对员工能力的维护。这些都是在经济转型时期,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形势下,形成的错误的人才管理模式。后勤管理成为煤矿企业的一个口号,许多计划也得不到实施。在新时期的条件下,煤矿企业的员工具有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企业与员工之间主要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只有以此为基本理念,才能做好煤矿企业的后勤工作。第二,要更新对象观念。在以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时,会将企业所有部门的员工作为管理对象。无论是施工部门、设计部门,还是策划部门,都被划分到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的范围当中。这种定位很明显是错误的。后勤管理工作,管理的应当是参与后勤服务的员工。对他们进行管理,转变他们的服务理念,增强其服务能力,才能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后勤服务能力。

2.建立完善的产业体制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后勤服务也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煤矿企业中,后勤与业主之间的职权范围在逐渐走向分离。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煤矿企业面临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致力于后勤开发的企业必须要站在煤矿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上,建造一个市场需求量大、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后勤组织框架。对煤矿企业来说,要充分分析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资金条件,深入调查工作人员对后勤服务的要求,最终实现市场导向下的运营体制。实现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提升煤矿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必然准备。为了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实现有效后勤服务的切入口,以后勤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的指导理念,促进后勤管理与现代化需求相结合。现代的煤矿企业要将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找准将社会效益、工作人员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区域,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后勤服务对人才潜能开发的最大价值。为企业提供后勤服务的相关后勤企业,也要以市场化发展目标为基本导向,分析煤矿企业的内部系统结构与员工的实际需求,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在后勤服务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也是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创新后勤管理思想

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煤矿企业要想占据更为广泛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在各项管理和经营工作上创新。煤炭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后勤企业也必须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充分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完善的运作机制,将商品时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例如,后勤管理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后勤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角度发展。这是保障后勤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工具,也是实现服务企业与自身利益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4.创新后勤管理工作

对煤矿企业来说,其后勤服务是关系矿区工作人员家家户户生活情况的大事。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煤矿行业的竞争也大大促进了后勤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后勤服务企业也必将面临严峻的竞争趋势。因此,后勤服务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转变竞争机制的发展方向,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现代化,不断落实后勤服务管理体系的发展变革,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后勤服务。在与煤矿企业合作时,后勤服务企业要充分分析煤矿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分析煤矿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除了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之外,还要有效提升后勤管理的能力,使后勤服务策略能够落到实处,后勤服务水平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寻求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效益的结合点,满足煤矿企业的要求,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煤矿企业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从而走向一个良性的发展协作道路。

五、结语

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篇10

一、基层国税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基层国税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在保障服务上尽职尽责,勤恳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小视。

一是管理缺乏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保障缺乏专业化,保障成本偏高,保障管理不科学。

二是人员配备不到位。后勤人员配置少,兼职岗位多责任难以划分,项目杂服务难以跟上,影响了保障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是需求与能力不匹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职工对服务的需求也不但加大,而基层后勤部门有限的财力、物力,阻碍了工作人员不断增长的需求。

四是后勤保障无危机感。当前基层后勤保障在经费使用上大多实行实报实销和补贴制,缺乏利益上的制约,服务上既无竞争又无生存压力,和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五是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基层国税机关后勤保障的高投入、低效率是影响保障工作深入推进的瓶颈,管理难以进入市场化,而市场化下的服务体系发展严重滞后。

二、后勤保障工作的操作实务及探究

(一)综合社会资源,加快保障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一是管理物业化。在借鉴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做法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行物业委托管理,将办公楼、宿舍楼的安全、保洁推向市场,利用社会专业力量进行管理,既可减轻基层国税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压力,又能有效提升国税的整体形象。二是经营合作化。为了彻底改变食堂经营难、干部职工就餐不满意等问题,既可同其他行业或关系单位资源共享、联合运作,也可委托社会服务企业,发挥资源互补的综合效应,走食堂合作经营之路,由企业提供食堂的工作人员,基层国税机关规定食品和蔬菜的配送服务,保证食品的质量和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干部职工的就餐环境和就餐质量的提高。三是用工规范化。对基层国税机关的临时用工,要将以前与临时工的直接聘任关系,改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聘任临时工,然后将临时工派遣到基层国税机关使用的三方关系用工模式,为日后的解聘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同时,对临时用工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并实施奖罚。对遵章节油的驾驶员进行奖励,对违规的驾驶员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责任心强、烹饪技术好的操作人员进行奖励,工作表现差的进行相应的处罚等。提高临时用工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二)创新服务方式,加快保障服务的高效化进程。基层国税机关后勤保障要跟上税收工作发展的步伐,要不断满足新形势下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服务需求,为税收中心工作服好务,不仅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新的尝试,还必须在现有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如公务用车,总局对基层单位的公车数量进行了明确限制,基层国税机关特别是远城区的基层单位,辖区面积大和公车数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解这一矛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强化教育,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不断教育灌输驾驶人员科技兴安的战略思想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引进经验,推行燃油补贴制度。积极吸取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公车少的实际情况,取消机关科室公务用车,实行燃油补助到科室;同时,取消班车接送制度,燃油补助到个人,以减轻基层国税机关车辆管理和车辆运行费用居高不下的压力。三是应用科技,控制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应用GpS定位汽车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对公务用车和驾驶人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时制止疲劳驾驶和车辆超速、超员等交通违章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通过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定位与运行状态的监督,对历史线路、状态、油耗、里程数以及各种费用的监控,能有效截制公有资源的浪费与流失,提高公车资源的利用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保障服务的人性化进程。一是加强硬件环境建设,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为给广大基层国税干部职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有限的基建维修资金,优先改造修缮办税服务厅、办公楼、宿舍楼、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等项目,使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针对私家车日益增多的现状,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面积改造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方便干部职工和涉税车辆的停车和出行。通过这些细致而周到的服务,使大家时时处在一个被关心、被服务的和谐环境中,认真工作、安心生活、愉快办税。二是真心关怀耐心服务,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利用局域网络开设论坛,畅通诉求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群众在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实际困难,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又一目标点。比如,与本地教育部门建立长期良好的工作关系,解决干部职工子女就近入托、入学难的问题;随时查看、汇总论坛所反映出的诉求和意见,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迅速整改、及时回复,对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安全生产精益求精,提升干部职工的饮食水平。针对当前广大干部职工普遍重视饮食健康的合理需求,精选进货渠道,注重绿色无公害食材的采购,货比三家从源头上对食物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对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干部职工的进餐质量和身体健康,杜绝出现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避免不应有的安全责任事故。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创新机制管理,做好基层后勤保障工作的有

效途径(一)借力后勤保障机制的改革来创新管理。一要打破传统模式,推进保障服务的社会化。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后勤保障封闭式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税收中心工作和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需要,要真正实现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就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与社会服务业接轨、融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终形成统一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二要引进竞争机制,推进保障服务的多元化。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上,吸引成熟的社会服务团体参与竞争合作,增强后勤保障的活力和整体水平,从而科学地降低保障服务的成本,逐步实现服务体系的多元化。三要创新服务机制,推进保障服务的多样化。基层国税机关的后勤保障要全面服务税收中心工作和广大干部职工,就必须创新思维方式,统一思想,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拿出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如当前比较突出的公务消费问题,应由浅入深地探索基层国税机关公务消费的保障方式,积极推行公务卡消费模式,控制现金支付量,不仅透明度高,还能大幅提升财务资金的管理水平。

(二)借力后勤保障职能的功效来科学管理。针对基层国税机关后勤工作点多面广、繁杂易错等问题,可从完善岗责体系、建章立制入手,注重细节和协作,强化过程控制,建立起分工合理、责权明晰、可精细化操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促进后勤保障管理走向科学化、高效化。一是建立科学的岗责体系。根据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在编人员与临时人员相结合的机关后勤管理队伍,在此基础上,对负责食堂、卫生、车辆、大楼维修人员和保安等所有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都要逐一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应遵守的纪律和规定,使后勤人员清楚和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建立权责平衡分离、控管有力的岗责体系。二是健全完善的基本制度。应本着“依法依规、全面高效”的原则,所有的后勤工作都可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如:健全“机关公共守则”、“职工食堂管理制度”、“卫生检查管理制度”、“创建平安国税实施意见”、“社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建立节约型机关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关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等,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事。同时,针对形势发展和保障任务,对出台的规定制度定期梳理和完善,切实增强制度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增强落实的控管能力。对规定制度制定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限、检查考核等予以逐一明确,注重加强对保障过程的监督,增强考核的奖惩力度,切实解决制度落实中刚性不足、弹性过大的问题。四是创新科学的用人理念。新时期税收中心工作的后勤保障,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后盾,而技术含量高的后勤保障体系又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做支撑。从长远看,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构筑后勤保障体系人才链,是基层国税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摒弃把后勤部门作为消化其他部门富余人员的“边皮”单位观念,把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现代化技能,熟悉税务机关后勤部门业务的工作人员优选到基层国税机关后勤部门中来,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对后勤人员知识的更新和技能培训,注重后勤保障体系人才链的培育,防止因正常的人事变动而出现的人才链断层。

(三)借力后勤保障文化的创建来实施人文服务。基层国税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树立人性化服务的意识,就需要有一种文化理念做基石,可根据各地实际,创建以真情关爱、情倾税收为核心内容的特色税务机关后勤文化。一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立足之本,管理是成事之基。要转变以往“以小团体之意为意”的服务误区为“以百姓之心为心”服务理念,将工作压力转变为动力,促进服务工作,提高后勤保障的质量。二要满足群众需求,拓展服务内容。重点针对当前工资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国税干部职工的工资面临不升而降引起的思想波动,除通过思想工作来正确引导,还要想办法给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确保做好福利文章,补贴关怀到位。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扩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以满足广大干部职工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最大程度地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三要注重人文关怀,创“情感管理”机制。服务既是后勤部门的职责,更是落实组织温暖的重要途径。基层国税机关在开展后勤保障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颗真心待人、一颗诚心奉献、一颗热心干事、一颗耐心调解。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搞后勤,以德服人作保障,特别在逢年过节、干部职工生活上有困难时或遭受突然变故需要援助时给予关怀和帮助。纵然是对于一些超越政策规定的要求,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化解矛盾,积极推进和谐国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