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旅游概述十篇生态旅游概述十篇

生态旅游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43

生态旅游概述篇1

[关键词]旅游业态;双层嵌套多元;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4—0064—07

业态(typeofoperation)一词最早源自日本零售业,20世纪60年代起,其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零售业态”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传人中国,之后逐渐有人用其分析我国零售业,90年代中期被广泛使用。1998年,国内贸易部颁布了《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表明该词得到中国官方正式认可。在国外,旅游业界较少提及和使用旅游业态概念。在中国,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已有概念难以描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部分旅游界人士将“业态”一词创造性地引入旅游业。最近几年,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旅游业态”一词使用频率趋高。

随着旅游业态说法的大量使用,旅游业态概念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杨济诗、孙霞琴较早提及旅游业态概念。邹再进认为旅游业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概念,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许南垣提出了旅游业态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了旅游业态的发展趋势。王洪伦认为,某个地区把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就会存在行业“业态”。杨玲玲、魏小安就如何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传统业态的提升,进而开创新领域、形成新业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旅游业中出现的新业态从市场、产品、经营方面进行了类型划分。贺颖洁、钱莉莉认为,旅游业态具有时代性、虚拟型、多元化、定制化与规模化结合的特点。张文建探讨了旅游业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分析了旅游业态的要素构成、生成机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旅游业态创新基本模式与路径。

虽然旅游业态概念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现有研究不足以完全揭示旅游业态内在逻辑和特点,容易造成混淆。为此,本研究从辨析传统零售业态概念出发,分析三种旅游业态概念的内在关系,建立模型对旅游业态概念进行解析,以利于旅游业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传统业态概念辨析

清楚业态概念及其演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业态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零售业也产生了许多业态形式。各种不同业态之间互相竞争、学习、模仿,一部分业态整合或分化,演变成其他的业态;一部分业态没有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便遭到淘汰而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业态概念研究也经历了很多演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定义:

(一)基于空间属性

业态是零售经营者关于具体零售经营场所——店铺经营战略的总和。在零售业的研究中,分为业态与业种(kindofbusiness)两个概念,业种描述“卖什么”,业态描述“怎么卖”。由于零售业自身生产商品比较少,所以业种、业态问题是分离的。零售经营者要以某一目标市场为对象来进行选址、店铺规模及销售方法等方面的决策,从而形成零售店铺的形态。这种业态概念主要考虑了“具体零售经营场所”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局限的空间范畴,只考虑如何组织、运营经营场所,即考虑如何完成销售商品的场所。该概念没有考虑以经营场所为基点的上下游产业关系,如上游的商品供应、下游的售后服务等因素。这是一个以经营者为主导、从经营者空间属性来考量的概念。

(二)基于服务属性

业态包含了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该概念不再局限于“零售经营场所”的提法,认为业态是“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的变化相适应的零售经营者形态”。业态不单是商品的贩卖,也是一种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结合的活动。通过全过程的商业活动,零售业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生活便捷性、享受性、资讯性方面的要求,实现健康、休闲、趣味等目标。该业态概念考虑的空间范围上有所扩大,涉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全过程。业态形式强调经营者服务于消费者,是一个经营者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

(三)基于层级属性

第三种业态概念把业态看成具有相同经营方式、相同经营技术和方法的零售商业机构的集合。在零售业中,根据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可以分成不同类型业态,整个零售行业分为日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日杂店业态就是以销售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无明显品牌形象的一种零售业态,是无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日杂店集合。

上述三种业态概念之间存在递进的逻辑关系,在发展路径上表现出延伸和扩展——从个体向过程延伸,过程向集合扩展,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入。

二、旅游业态概念继承与发展

旅游业态是零售业态概念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工作的与时俱进。

生态旅游概述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实践视角;理解误区

一、生态旅游

目前,在学术界“生态旅游”的定义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的。

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以后20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

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种(彭晓娇2009)。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去旅行”。(二)生态旅游学会(theecotourismSociety)(1993):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对生态旅游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旅游活动。(五)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六)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七)郭舒(2002)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本质属性应从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它的主体应该是旅游地;对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归纳,应是在生态旅游本质的规定下进行,其所描述的应该是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不应该同时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3):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九)卢小丽等(2006)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槊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十)吴楚材等(2007)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提炼四个生态旅游核心标准:即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文化性的体验、当地社区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的关系

1.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

在规模经济驱动下,大众旅游以其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大批量的销售形式成为的旅游热点。大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却给接待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代名词,受到诸多批判,人们开始探讨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众型旅游。选择性旅游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成为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tourism)是相对于大众旅游(masstourism)而言的一组产品簇,它突出体现了环境意识和小规模开发,是由当地人掌握、具有自觉价值意识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为当地社区带来利益并具可持续性(肖小玉等2010)。

总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与大众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将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的相互关系描述为一个全集表示旅游,两个子集分别表示为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而且这两个子集互补的关系(图1)。

2.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

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识,从适应阶段的理念看来,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更科学、更客观的理性旅游阶段理念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李燕琴2006)。如今部分大众旅游景区,利用建设栈道等旅游游憩系统,进行有益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小对旅游景区的破坏,同时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还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保护中来,这符合本文关于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生态旅游没有实质性的理由不成为一种大众旅游方式。所以大众旅游的一些部分应该要包含到生态旅游之中(图2)。

摘要: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有关界定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更具本质规定性的生态旅游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分析了理论中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得出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理解误区的有关分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实践视角;理解误区

一、生态旅游

目前,在学术界“生态旅游”的定义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的。

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以后20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

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种(彭晓娇2009)。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去旅行”。(二)生态旅游学会(theecotourismSociety)(1993):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对生态旅游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旅游活动。(五)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六)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七)郭舒(2002)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本质属性应从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它的主体应该是旅游地;对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归纳,应是在生态旅游本质的规定下进行,其所描述的应该是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不应该同时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3):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九)卢小丽等(2006)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槊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十)吴楚材等(2007)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提炼四个生态旅游核心标准:即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文化性的体验、当地社区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的关系

1.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

在规模经济驱动下,大众旅游以其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大批量的销售形式成为的旅游热点。大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却给接待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代名词,受到诸多批判,人们开始探讨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众型旅游。选择性旅游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成为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tourism)是相对于大众旅游(masstourism)而言的一组产品簇,它突出体现了环境意识和小规模开发,是由当地人掌握、具有自觉价值意识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为当地社区带来利益并具可持续性(肖小玉等2010)。

总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与大众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将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的相互关系描述为一个全集表示旅游,两个子集分别表示为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而且这两个子集互补的关系(图1)。

2.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

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识,从适应阶段的理念看来,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更科学、更客观的理性旅游阶段理念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李燕琴2006)。如今部分大众旅游景区,利用建设栈道等旅游游憩系统,进行有益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小对旅游景区的破坏,同时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还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保护中来,这符合本文关于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生态旅游没有实质性的理由不成为一种大众旅游方式。所以大众旅游的一些部分应该要包含到生态旅游之中(图2)。

4.游客生态保护意识较差

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如随乎乱扔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旅游景区的有关游览规定的违章活动行为,如乱攀乱爬,乱涂乱刻乱画,越位游览,违章拍照,违章采集,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袭击动物、捕杀动物等。

特别是在生态旅游区内,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例如,现在“驴友”这个词快要成为破坏环境,不珍惜生命的代名词。以油菜花引来大批游客的绿江被称为北方香格里拉,吸引了很多的驴友前来观赏。露营的驴友在酒足饭饱之后,都会留下满地的啤酒瓶子、饮料瓶子、塑料袋等垃圾。很多游客看到油菜花海都忍不住拍摄欲望,一小部分游客会跑到油菜花海中照相,不少油菜花都被踩倒了(王琦2012)。

(三)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可持续旅游关系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得出在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有些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因此,图5能被修改为一个生态旅游的领域,包括了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的可持续性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大众旅游。

参考文献:

[1]戴维・a.芬内尔.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Davidweaver.ecotourism[m].Johnwiley&Sonsaustralia,Ltd.2001.

[3]葛安新,杨瑞峰.关于生态旅游实践的反思[J],陕西林业,2004(6).

[4]卢小丽,武春友,HollyDonohoe.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

[5]李燕琴.生态旅游游客行为与游客管理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6]刘.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J].商业文化,2011(9).

[7]牛然,李学东.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999年至今国内生态旅游文献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8]彭晓娇.生态旅游概念探究[J].传承,2009(7).

[9]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

[10]王琦.驴友乱丢垃圾,北方香格里拉绿江环境遭破坏[eB/oL].http:///20120626/n346522559.shtml.

[11]肖小玉,曾小玲,吴欢强.基于alternativetourism概念综述的替代性旅游发展探讨[J].网络财富,2010(8).

生态旅游概述篇3

【关键词】旅游产品本质特征形态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对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内容角度看,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相关理论、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总结与探索以及旅游产品市场营销三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界和业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没有统一,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范围也有不同标准。

国外对旅游产品概念界定具有代表性有以下两种:其一,史密斯提出一种解释旅游产品的概念模型,分为四个圈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物质基础、服务、接待业、选择自由、游客参与机会。其二,米迪兰敦则认为旅游产品分为综合概念和特定商业性物品。

国内旅游学界关于旅游产品概念较为公认的定义主要由经济学家提出的。一方面,分别从参与主体――旅游者、景区经营者、旅行社三个视角界定的。另一方面,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旅游产品的概念,理解为“物品+服务”。

综上所述,旅游产品是整体概念,由多种相关要素组成,并且是物质、精神和服务三类产品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

旅游产品的本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旅游产品形成的先决条件和最基本要素是旅游吸引物,其本质特征由旅游吸引物的特征决定。二是旅游产品根据产品链中每个产品的功能而组合,其本质上可以理解由多种各具功能的服务产品串在一起的组合性整体产品。三是从游客的旅游行为动机以及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可以看出旅游产品不是单纯的感官认知,更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旅游产品在本质上讲是一种承载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上的高层次精神追求。

三、旅游产品的形态

现代旅游产品不能用单纯的概念来定义,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是动态的,需要科学地从多角度理解旅游产的形态并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一)旅游产品的形态类别

旅游产品的形态类别可以从需求和供给角度来理解,一方面表现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全部经历体验;另一方面表现为商家在一次旅游消费中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形态的变更与创新

随着旅游业蓬勃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形态类别也越来越多元化,旅游产品更加需要适应旅游的发展,从而根据需要随之变更和创新。

1.深度旅游的兴起开启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旅游者的人群年龄结构发生转变,从而影响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而对市场和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细分,形成了深度旅游的雏形,并受到亲睐。深度旅游更加强调内容与身心的体验,在放松体验的同时,能够对知识、认知以及新发展进行潜能激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旅游者在旅游世界里塑造不同以往的自我,获得深层体验,肩负起保护旅游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使命。

2.国际旅游市场的转变要求开发多功能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现代国际旅游市场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有六大转变:旅游需求从单纯追求游览山水、古迹而更多地转为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知识方面;旅游者的结构从少数人向着普通大众转变;旅游产品的功能要求从单一功能的转变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旅游;旅游范围从周边区域性旅游转向全球甚至外太空旅游;旅游时间也越来越长;旅游消费也越来越追求大量和高端层次的花费。这六大转变不但标志着旅游发展已进入到现代旅游历史的新阶段,也要求旅游业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复合型现代旅游产品。

3.现代旅游更加要求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现代旅游产品应具有的现代元素,体验性、休闲化、个性化、多样性等为一体,还可考虑自助旅游的相关服务,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计划设计中意的旅游产品。

现代旅游产品需要具备以下现代特征:一是体验参与性;现代旅游消费者更加愿意主动参与、体验整个过程,因此,设计产品时应以服务为载体,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体验经历,游客的参与、社区参与以及自然人文交互这也是现代旅游产品的重要品质。二是休闲化;人们对现代旅游要求新一代旅游产品更加休闲化,讲究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设计,注重休闲设施、休闲活动、休闲空间的布局配置。三是生活化;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旅游者期望在观光的同时,能观察生活,甚至能有异地生活的亲历。四是原真性;现代旅游者更倾心于真实的生活,更珍惜以自己的视角获得真实体验真实的经历。五是精致化;旅游市场趋向成熟的标志,是市场的细分和消费的分层。消费需求的细分必然要求旅游产品的精致化及管理的精细化。六是乡土化;愈是乡土的愈有个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是不可替代的。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渴望归真返璞来抚平内心的焦躁不安。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现代的旅游产品应更多地加入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化素材。七是娱乐化;旅游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追求快乐,愉悦自我。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也应引入经济学的快乐指数的概念。八是生态化;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考虑如何使产品生态化:包括资源规划开发的生态化;旅游管理的生态化;旅游设施的生态化;旅游行为的生态化;旅游的生态知识普及以及旅游服务的生态化。九是自组化;现代旅游者追求更能体现个性化、自由化的旅游,更倾向于自行组合、自由行动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形成相对独立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子产品的模块,又要使各子产品能够自由拼装无缝连接。充分考虑自助旅游的相关服务和设施的配置,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计划设计组合中意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申葆嘉.论旅游现象的基础研究[J].旅游学刊.1999(3):5859.

[2]喻小航.旅游产品特点的新视角――论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

[3]武光,韩渝辉.再论旅游产品概念及其特征[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

[4]罗能.关于旅游产品概念定x的再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5]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5.20(1).

生态旅游概述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概述篇5

关于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综述分析

1.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

1.1国外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1.2有关期刊及书籍出版状况

1.3研究成果及交流状况

近年来,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研究范围涉及全球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体育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开发利用;体育旅游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战略;体育旅游运作与管理方法、手段、制度;体育旅游管理人材的培养等问题,其中研究的热点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问题以及这一问题与人们旅游动机的巨大关系;体育和旅游在经理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对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体育和旅游部门中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政府体育旅游政策变迁及运作等等。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识逐渐理性化,成为新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体育旅游的实际开发做出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际会议开始关注体育旅游并将其作为会议主题。比如2000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以“体育创造旅游:融合与发展”为主题的会议等。这些会议以体育旅游为主题,为体育旅游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4体育旅游经济效应述评

2.国内体育旅游研究概况

2.1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调研得知,目前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界定多达几十种,但尚未达成共识。这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在深入,又表明这些概念的确还存在缺陷,或过于宽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基于此,石岩(2007)等学者在遵循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并突出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前提下,认为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内容而产生的一种短暂性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2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现状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对体育旅游研究的焦点目前还局限在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包括体育旅游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影响等。具体而言,关于体育旅游内涵,目前,在众多对体育旅游的阐述中,其共同之处都表明人们必须参与某种体育活动,而不同之处主要是对体育旅游参与者的内容、形式的概括与表述的差异;对于体育旅游特征研究,不少学者是根据旅游者的特征,进而给出旅游的特征。体育旅游分类研究是基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而确定的。大致可从旅游主体(参与程度和出游目的等)、旅游客体(资源特征、活动场所等)出发进行研究。关于体育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都是积极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其消极影响。

受我国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带动,近年来对体育与区域发展课题的研究受到了重视。研究主要聚焦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付磊2002;刘淇2003;李伟伟、余际从2003;董杰2004;邹统钎、彭海静2005)。另外,对大型赛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唐东方2002;姚颂平等2004;肖锋2004;孙海燕200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利用国际知名体育进行北京旅游营销的研究》也从产业经济学和旅游营销学的视角对体育产业对城市旅游营销进行了综合的研究。

总之,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其基础理论体系仍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方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够,尤其是把体育活动与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体育旅游联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3.国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生态旅游概述篇6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数据与观点的来源以及投射到现实领域的社交空间。旅游者通过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的情况持续快速增长,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旅游信息的行为已经成为“引致意象”形成的重要原因。许多旅游者将旅游体验、感知和评价到互联网中,也是旅游地“复合形象”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通过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反馈,运用数据整理分析的方法对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游客感知的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框架与偏重点,为旅游学术研究及景区实地建设提供支持。

慢旅游源于慢食、慢城运动,是近年来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后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度假形式与消费趋势。对慢旅游地形象游客感知测量能直观反映慢旅游这一概念在旅游者心中的认知特征也能间接体现慢旅游地形象在景区的实践完整程度,对完善慢旅游的理论产生反向建构。

位于江苏南京的高淳桠溪是中国第一慢城,是慢旅游这种旅游形式深入中国且树立品牌的代表性旅游地。本文通过采集有关南京高淳桠溪的游客旅游攻略及游记,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挖掘旅游者对慢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总体特征并对景区吸引物名称、相关地名、形象描述、旅游行为、旅游情感的数量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来对游客感知的慢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以期对慢旅游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文本数据库建立

(一)样本选取

以新浪博客与蚂蜂窝攻略网中旅游者的旅游游记及攻略为本文分析文本的主要来源。以“慢旅游”“旅游”“慢城”“高淳”“桠溪”交叉组合关键词的形式进行相关文本内容的检索,通过网站上作者,标签,文章名称的搜索功能对重复文本进行系统过滤。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样本的人工筛选工作:文章信息完整,可用于文本分析;剔除新闻稿及科研研究文本;发表于2011年以后且点击率过千;游记中对景区有细致的和带有情感倾向的描述。

通过层层筛选,得到游记及攻略样本92篇,共94,566字,作为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

(二)文本预处理

采用RoStCm6中文词频分析软件对文档进行高频词的提取的预处理工作。

首先进行一些词汇设置,将“慢旅游”,“慢城”,”桃花扇广场”等共计96个与高淳桠溪旅游相关的旅游形象描述特征词汇加入自定义词典中,保证词汇和词频分析准确;其次,将类似于“老街”,“高淳老街“,”金陵第一古街”等统一词汇为“老街”,进行词汇统一并导入文本中,避免重复统计带来的数据误差;再次,建立一个分类过滤词表。将助词、代词、冠词等对此分析没有意义的词汇进行过滤。

通过软件进行高频词汇提取的初步工作后,对其分词情况进行检查与校对并且将频率高且不存在研究意义的词汇再次进行过滤,最终建立文本高频词汇数据库,以便进一步的分析。

三、文本分析

(一)总体形象的认知结构介绍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慢旅游这一概念在旅游者心中的认知特征,并有效解读慢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在游客视角上景区的实践的完整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喜好程度)的感知情况,本文以吸引物名称词、相关地名词、旅游形象描述词、旅游行为词、旅游情感词为一级类目;由一级类目延伸出吸引物总体特征词、实物吸引物名称词、精神吸引物名称词等二级类目(表1)来对文本高频特征词进行分类分析。

(二)分析情况

1、总体形象认知

按照特征词类型结构对特征词数据库中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特征词进行分类频数累计,再依次计算各类别的累计频数在总累计频数中所占百分比。其中(表2)按照二级类目分类,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以“质朴,宁静”等为代表的旅游形象描述词,占累计总频数的24.27%;以“看,背包”等为代表的旅游行为词,占15.89%。由此可看出旅游者在撰写游记与攻略时多用丰富的形象词汇描述旅游地的形象认知,也体现出在旅游者心中在高淳桠溪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以一种更侧重于体验与交流的模式来开展的。

将数据库中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词汇提取出来单独成表(表3)。按照特征词一级类目分类,其中吸引物名称词有“慢城、乡(村)、桠溪、油菜花”4个;旅游行为词有“看、背包、吃、住”4个;相关地名词有“高淳、老街、南京”3个;旅游形象描述词有生态、自然2个;旅游情感词有“放松”1个,多是自然生态意境类词汇。从以上高频词内涵上进行高度概括,可得出从旅游者视角来看高淳桠溪的总体旅游形象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乡村意境为追求,休闲体验活动为载体,与高淳老街景点高度联接的具有慢城称谓的近郊游憩旅游地。

2、吸引物名称词(表4)

(1)总体特征词:慢旅游?乡村旅游?

在总体特征词总频数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慢城”,虽然数据采集时的搜索关键词包括“慢城”可能对统计结果产生影响,但通过另外几组名称标识词汇组合搜索得到的结果会消除这一影响,因此,慢城可以作为高淳桠溪旅游地形象的中心形象。但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并未是景区对外宣传的首要形象,但出现195频次位于总体特征词与第二位“慢城”的226频次较为接近,两者形象高度模糊融合。

(2)实物吸引物集中于自然田园景观

在实物吸引物出现频次最高的前十个名称词中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有“油菜花、路、蟹”等7个,人文景观有“桃花扇、老戏台、农家乐”3个。高淳桠溪的自然田园景观相较于其他景观而言,对旅游者起着主要吸引或者有着深刻印象。

(3)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为主要精神吸引物

精神吸引物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金花(油菜花)节”与物质吸引物第一名的“油菜花”相对应。根据景区官网宣传资料显示景区还开展长街宴、《印象高淳》等多种主题活动与节目,但旅游者提及率过低未进入研究统计范围;与地方文化有关的词汇有“文化、民俗、送春、跳五猖”4个;与慢文化有关的有“蜗牛(国际慢文化标志)、慢生活、慢食”3个。相较于其他精神吸引物,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为主要精神吸引物。

3、相关地名词(表5)

(1)行政单位名称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

在行政单位地名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桠溪慢城依附的三级行政区域“高淳”235频次,通过具体的文本读取发现出现频数高的原因是“高淳”多存在于在同一旅游线路上的其他区内其他景点的描述的前缀用语;位于第二位的是二级行政单位“南京”与第五位的“金陵”是同一地名;第三位的是一级行政单位“江苏”。从旅游者视角上看行政单位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也侧面说明桠溪慢城与高行政单位的依附度低,影响力辐射度较低。

(2)与周边景区形成旅游集群

在其他相关旅游地名词中位于第一位的是高淳“老街”,与它处于极其靠近桠溪慢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文化定位与桠溪慢城的“生态之旅”的定位互补相关。除“老街”外,在表中位于高淳县境内的景点还有“固城湖、漆桥、迎湖桃源”等5个。南京区域内的景点有“秦淮河、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3个。由此看来,桠溪慢城与周边景区形成紧密的旅游集群,共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作用。

4、旅游形象描述词

(1)自然生态形象深入人心

由表6可看出积极景区形象描述词基本都属于自然生态环境类词汇,自然生态氛围和宁静、慢节奏的生活是游客的主要目的也是对景区的主要感知,与景区宣传的总体形象相符合。

(2)负面感知体现

为了更加直观与深入地对旅游者对景区的负面形象产生原因进行把握,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92篇游客攻略及游记中的负面形象描述进行概念化、逐一录入并提炼,形成三级编码,如表7中所示。

对于旅游设施方面的负面感知度最高,有32处负面描述。可以分为基础设施与景观建设两部分,其中“景区有吸引力的景观太少或没有”的感知度最高,有11处描述,说明在旅游者感知上,景区的现存景观过于单调,应引起重视。

其次是旅游安全,有18处负面描述。其中最主要的是财产安全,说明景区内部存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也侧面说明旅游者的价格敏感度高。

最后是旅游体验的负面感知,有13处负面描述,最主要的是食宿质量问题,是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

5、旅游行为词(表8)

在旅游行为词的前十高频词汇中位于第一位的是“看”出现172次,说明旅游者在“看”的关注度最高以及其用时上花费最多时间。而相较于其他旅游景区在旅游者,感知方面的最大差异可体现在“行”类行为词的频数上――背着“背包”与“朋友”一起采用“骑行、散步”的慢游形式进行“驻足、拍照、钓鱼”等深度旅游体验。

6、旅游情感词(表9)

情感形象是指旅游者对旅游地所持态度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通过攻略与游记中描述情绪和心情的形容词表现出来。

在积极情感高频词汇中如“放松、悠闲、从容、慵懒、平静”等都为休闲度假体验型的情感表达描述词。反映出旅游者在桠溪慢城的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与情感过程,以从容悠闲为主要心态,以放松、减压为主要追求。

在消极情感高频词中,相较于旅游地形象的负面描述中的已编码类目增加了旅游者的个人因素(累、痒)与客观因素(冷、热)。对于客观部分,景区可通过完善气象监测系统来预先告知游客,以避免游客因为客观因素而导致旅游体验降低。

四、结论

本文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新浪博客与蚂蜂窝攻略网中筛选而来的92篇以高淳桠溪风景区为主题的游记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Cm6软件提取高频词汇进行分析;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游客攻略及游记中的负面形象描述进行概念化、逐一录入并提炼。测量结果如下:

(一)旅游者感知的高淳桠溪的总体旅游形象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乡村意境为追求,休闲体验活动为载体,与高淳老街景点高度联接的具有慢城称谓的近郊游憩旅游地。

(二)从旅游吸引物上看,与乡村旅游吸引物存在高度模糊融合;实物吸引物集中于自然田园景观,精神吸引物集中于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

(三)行政单位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高行政单位的依附度低,影响力辐射度较低;与周边景区形成紧密旅游集群。

(四)以深度旅游体验形式为主。

生态旅游概述篇7

关键词:态度;旅游阶段;旅游发展

一、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

关于旅游态度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达到的共同认识是:旅游者的态度是其旅游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企业应该随时注意调控旅游者对本企业及其旅游旅游产品的态度。这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提出态度的形成的三阶段说,即服从,同化和内化阶段,将旅游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进行阶段,旅游结束后阶段,从这三个阶段能够全面,准确的分析旅游态度以及其和旅游行为的关系。从而为旅游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旅游态度。

态度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的所有行为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美国的allport(阿尔波特)认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突出,最不可忽视的概念。埃舍认为态度或许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态度的概念能概括为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而旅游态度一般包括旅游认知、旅游情感和旅游意向三种成分。

(二)态度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态度形成的过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比较长久,并且不轻易改变。例如,某厂由于管理不善而利润减少,在职工中就形成了“总是搞不好了”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了对该厂前途抱消极、悲观的持久性态度。当然在态度形成的初期,引进新的经验和科技方法,可能促使态度的改变。因此,在对职工的管理过程中,对职工的某种不正确的态度,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否则,当不正确的态度形成并稳定后,再进行教育,就困难得多了。但是态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态度这种主观的感受是会在不同阶段和条件下发生改变的。

(三)旅游态度形成的过程。

针对一具体的事物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的三阶段说。一是服从阶段。服从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二是同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自愿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的一致。三是内化阶段。它是指个体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阶段,态度才是稳定的,才是真正成了个人的内在心理特征。

三、研究分析

旅游者在不同的旅游阶段受到主客观因素的改变因而旅游态度会发生变化,了解在不同的阶段的旅游心理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来改变旅游者的态度,使其向极端肯定的态度转变。

(一)旅游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其实不是十分了解,那么对它的态度更是不可能自身增长出来。如果旅游企业在营销策划时能做到一些给予旅游者一些实惠,如机票打折,特殊旅游路线安排,免费赠品等等。或者有书刊介绍,朋友绘声绘色的描述,众口皆碑的信誉和知名度,那么就有可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哪怕开始并没有出游的打算,但是受到这些好处的诱惑是有可能产生出游行为的。这就是态度的服从阶段,处于此阶段的旅游态度,是在“压力”的推动下,而不是心甘情愿产生的行为倾向,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是非常不稳定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些好处消失或有相关负面的消息都有可能使旅游者产生消极的旅游态度,从而打消出游的念头。

另外,一些顾客在接收到这些外部刺激的时候,会自觉地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需求,当发现这些信息与自己的需求倾向产生共振的时候,那么就会加强对该旅游地的正面态度,这往往预示着旅游行为要发生。这就是所说的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当然,若没有产生共鸣,说明这部分游客不是这个企业的细分市场,但如果企业有条件,可以挖掘出能够真正吸引这部分游客的条件。处于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已从被迫接受转入自觉接受,但还没有同自己全部的态度体系相融合,其态度也不是那么稳定的。因此旅游企业或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在旅游态度的未固定化,使用各种方法来使旅游者形成积极地肯定的态度,最终产生旅游行为。

通过下面的概念模型图来描述这两个过程:

(二)旅游进行阶段

当游客离家以在旅游目的地访问为核心,并且在访问过程中由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的集成而成所构成的旅游经历过程就是旅游进行阶段。此阶段是旅游活动的重点,高潮阶段;也是旅游者的旅游态度由朦胧,期待到具体的阶段;游客经历的一切都会深刻的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态度。因此,把此阶段影响旅游态度的因素列表如下:

游客亲身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终形成的态度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它是指个体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观点,新思想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失望,与之前的期待有较大差距的话,那么形成的消极影响是需要旅游经营者付出很多的代价的。相反,如果经过这个阶段游客产生的是积极肯定的态度,那么,这部分游客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回头客,为提高旅游企业市场占有率做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营者要花更多的精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期待成为现实,满足游客需求。

(三)旅游结束后阶段

这个阶段,旅游者很自然地对旅游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此过程做出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如果旅游者旅途顺利,这一回忆就会使旅游者再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形成极端肯定的旅游态度。这时,旅游经营者做好售后服务,进一步维系好与旅游者的关系,不需要更多的成本就能吸引游客再次发生旅游行为。

通过下面的概念模型图来描述上面的两个阶段:

四、总结

将旅游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进行阶段,旅游结束后阶段。在旅游准备阶段,通过分析服从和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的形成过程,了解这个阶段的态度所具备的特点,我们发现这个阶段的态度是很不稳定的,因此旅游经营者需要在旅游准备阶段做大量的工作使得使旅游者持有的否定态度向肯定的态度转变,肯定的态度向极端肯定的态度转变,已经形成的极端肯定的态度保持动态稳定。而在旅游进行阶段所形成的旅游态度是最稳定的,即内化阶段的旅游态度是最稳定的,并且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要求旅游经营者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拿出百分百的诚意为游客提供服务。总而言之,旅游经营者通过认真分析旅游态度形成的过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主编:《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8:120-125。

[2]林南枝、陶汉军主编:《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4-88。

[3]李昕、李晴主编:《旅游心理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92。

[4]沈祖祥:《旅游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83-93.

生态旅游概述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相关概念界定

1.1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生态旅游概述篇9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cotourismissignificantforwetlandpark.thepaperdiscussestheconceptsofwetlandparkandecotourism,andexpatiat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andsummarizesfivefeatures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whichareprotection,participation,profession,educationandresponsibility.Besides,thepaperputsforwardsevengeneralprincipl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wetlandpark.

Keywords:wetlandpark;wetlandculture;ecotourism;longtermbenefit;sustainable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

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湿地与湿地公约[J].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67-71.

[3]卢小丽,武春友,HoLLYDonoHo.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方躬勇.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生态旅游概述篇10

abstract:itisverycommontobeengagingindevelopingandmarketingoftouristproductionbasedontourismdestinationimage.asanewkindofimage,tourismdestinationimageshouldbeplacedmoreimportanceforthereasonthatisdevelopingandqualifingpersistingwithincreasingexperienceandacquiring、arranging、processingallkindsofinformationoftourist.accordingtotheinvestigationonQiao'sGrandmansion,thisbattlesearchesthattouristfilmimageisaprocessofspontaneousevolutionbythewayoffilmexperienceandconfirmation.itprovestopushforwardtherealizationanddevelopmentoftourismactivitiesandprovidesalessoninhowtoconstruct,tail,publicizefilmtourismimagefortourismdestination.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意象;影视旅游;衍变;修正

Keywords:tourismdestinationimage;filmtourism;evolution;revision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323-03

1意象——问题提出

意象概念于1956年由Boulding首先提出。他指出,意象是人们主观价值和知识的凝结,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个体和外界环境沟通的工具[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意象是以知识为基础,在外部刺激下结合个体经验、态度、信念、情感等因素而形成的抽象概念,是认知和情感的综合体现。意象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是对某一事物现象所体现的空间布局、特质属性、功能作用等构成的阶段整体性认识,又会随着知识、信息的积累,融入情感、态度、信念等因素而促使意象认知在重构中不断发展。

2旅游目的地意向研究的嬗变——衍变式意象的重塑

在早期的研究中,代表人物CRompRon认为目的地意象包含三部分:认知(对目的地属性的评价)、态度(对目的地的感觉和情感)和行为(游览目的地的意向)[2]。放置在旅游目的地意象的视野下,这种定义把目的地意象更多地体现在旅游者到达旅游景点之前的未知的、模糊的概念下。其意象表现为一种静止的、被动影响的状态。

而事实情况是,从旅游者产生前往旅游目的的动机开始,旅游者会根据外部信息的刺激,结合个体经验形成一个原始的目的地意象,随着前往目的地的需求逐步加强,预期目标也会随之提高,此时个体表现为继续并扩大搜寻目的地信息。当闲暇时间充裕、经济消费能有效支撑、时空通达性良好等因素皆具备时,进而在旅游目的地诱发意象的推动下决定出行而成为旅游行为。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参观、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再不断验证自己的前期判断、假想,同时大量关注信息和辅助信息的接受又在不断作用着诱发意象,旅游者会能动地梳理这些信息,这已经远远超越了上述关于目的地意象的评判。而这种思维活动不论有意识性的还是无意识的,是以自己认可的知识、判断、信念达到更为丰富、优化和真理性为目标,即体现意象“衍变”的特点,进而构架一个完整的“复合意象”。

“衍变”即通过进化而发展,常指可预见的、该变化有其必然性的原因。“衍变”在思维和观念领域通常表现为:结合个体已有经验,与空间、事物等外部条件互相影响融合而引致感知、认知和判断的变化,其结果更多表现为思维和信息的丰富和优化。衍变后的“复合意象”仍然会在旅游者回到日常居住地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而发生不断的发展,激发旅游者重复游览或重新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动机。因此,旅游目的地意象可以在定格的瞬间予以描述和解释,但其变化的、动态的、发展的特性却时刻与之相随,因外部信息和环境、关联变化会随时作用并产生效果。

正因为如此,对于旅游目的地意象,至今在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从Reynolds(1965)最早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之后,之后像Hunt(1971,1975)、Gunn(1972)、Crompton(1979)等众多国外和国内学者都在积极努力赋予这个概念更好的解释和表述。对其解读,虽表述不一,但本质差别不大。在此,本文撷取白凯(2009)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定义:潜在或现实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持有的一种印象,该印象是个体的社会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相关讯息加工的结果,它会随着个体旅游经验、价值观及外界讯息刺激等因素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1]

之所以选取这一概念,是因为该概念表现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个体的社会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相关讯息加工的结果,并且会持续发生动态性和阶段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当前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趋势和影视旅游中发掘端倪。

3影视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意象存在天然耦合——影视旅游意象的正视

3.1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知网“旅游目的地意象”主题字的搜索中发现,2004至今有核心以上相关文献52篇,其中,2004-2008年9篇,2009年5篇,2010年10篇,2011年18篇,2012年10篇,近三年文献数量占八年文献数量的73.07%,可见其重视程度呈明显上升态势。在这些文献中,宣传营销角度12篇,综述角度2篇,指导规划开发角度2篇,概念和结构要素角度22篇,心理学角度14篇。其中,概念和结构要素角度、心理学角度、宣传营销角度的文献占96%。通过这些资料的详细研读,我们发现之前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研究多停留在既定、固化的层面,后期则更多体现为“衍变”的色彩。因为意象不断衍变的特征决定旅游目的地意象具有动态变化的持续修正特性。

3.2影视旅游影视旅游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关注其涉及到的两个方面予以考量。一种是角度方面,另外一种是范围方面。

3.2.1研究角度方面,我们不妨选取两个定义:

①旅游者为寻找荧屏上所看到的景点而发生的旅游[3];

②厄里(Urry):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而愿望却可能是由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和杂志等非旅游因素构成的[4]。

这两个定义均是从旅游者需求角度予以界定,即从“推—拉”理论中选取旅游者“内推力”的角度予以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与从旅游者心理角度定位“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思路聚合,进而通过观察和分析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感知与需求变化为旅游景区影视旅游活动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3.2.2研究范围方面:

国内研究将影视旅游形成的原因归结为:

①影视剧拍摄引起影视旅游;②影视拍摄过程和影视文化引起旅游现象;③影视观众的时代情结;④体验经济时代的驱使[5]。

吴金梅,宋子千(2011)将影视旅游发展模式分为以下6类: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旅游;影视主题乐园旅游;影视节庆旅游[6]。

可见,影视剧为追求艺术化而精心选取和设置场景,依托特定文化充分突出主题、烘托效果以实现宣扬精神、信念、审美的目的,激发旅游者进一步体验、享受求新、求知的欲望。

3.3影视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意象达到空前的融入速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旅游目的地推介的手段之一的影视行为,依托于其优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愿望,像可进入性等的刚性制约条件,将比任何时候更为弱化。

在大众化不断深入,成为非常普及的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中,影视行为在旅游宣传、旅游意象塑造、重构、更新上的作用将不断深化、深远。基于上述,我们可以断定,影视旅游意象更应被赋予动态修正的涵义。正基于此思考,本次研究借助于山西乔家大院影视旅游意向的实证性分析来体现旅游目的地意象衍变特性,并为旅游景区更好地接待和服务影视旅游者提供借鉴。

作为本文作证和影视旅游意象典型的山西乔家大院景区,借助《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影视剧的热播极大地提升其知名度,在山西众多的晋商大院中脱颖而出,一度成为山西旅游景区在全国的一张“旅游名片”,时至今日仍然吸引着游客接踵而至,同时其另一身份——“祁县民俗博物馆”也利用图文、实物将当地特色民俗风情展示给游客,大量影视信息的释放充实着旅游者在景区的参观、体验和学习中。

4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衍变的实证分析——乔家大院

迄今已有近40部影视剧、风光剧、mtV在乔家大院景区取景,其中以1990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2005年胡玫执导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为突出,成为学者研究影视旅游的一个典型案例。出于对明清晋商巨富建筑布局规则、建筑构件艺术的欣赏,特定社会阶段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的了解,影视剧所激发个体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的体验和印证,乔家大院景区为更多影视旅游者所涉足,调整并衍变着其脑海中的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

本次调查2012年10月在乔家大院景区进行,问卷设计问题28个,发放350份问卷,收回299份,调查游客中有226人观看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或电视剧《乔家大院》,假设此226人为因影视而激发旅游者前来景区体验、验证,取样人数占回收问卷数量的75.58%,符合研究分析条件。在下列分析中表格中的“列”数据以坐标原点人数(即意象无变化)为分界点,向左为旅游者“较强较良好”“极强非常好”的意象评述,向右为“较弱较差”“极弱极差”的意象评述。问卷内容设计参考amirS(2009)中关于旅游地意象构成的分项指标。

从认知属性统计数据为表1。

从旅游者对乔家大院景区意象的认知属性来看均发生了变化,变化程度相对较小是:景区周边居民文化素质、景区文化价值、景区基础设施、景区门票和消费购物、景区发展对影视作品影响的依赖程度共5项,前四项均为景区本底属性,即非影视因素前来旅游的游客也会感受到的景区基本功能。但是与影视因素有关的意象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景区对影视剧中代表性地点的标识和展示突出程度、影视剧中的演员对影视人物形象的刻画成功程度、对乔家大院景区借助影视剧营销效果的评价、踏入景区参观的第一时间对景区被选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或《乔家大院》理想取景地的认同程度为突出的四项指标,影视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判断予以相应评定,但总体是趋向于正向(即强、好)评价,景区导游讲解和工作人员传递信息对旅游者意象影响程度要弱于旅游者自己的感知认知等心理活动,统计结果显示旅游者认知因素变化明显。

从情感属性统计数据位表2。

情感意象体现旅游者信念、情绪、观念等内心精神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受影视文化影响的旅游者在情感意象方面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两项:参观影视剧中代表性场景、地点时真实性感受程度,影视作品解读思考与景区实地体验的结合对旅游者情绪和成就感,既引发了旅游者对于价值取向、价值认同、价值宣扬的共鸣又强化其信念、信仰追求,提升了审美情趣。对于影视剧的深刻解读,体验和感知,进而印证在此可以诠释影视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

从行为属性统计数据位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对乔家大院景区再次旅游的意愿受影视剧的影响较大,乔家大院景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对完善的接待条件已成为吸引旅游的基础因素(28.2%),但是明星演员(13.2%)、演员塑造的角色(11%)、故事情节(25.8%)、体验影片人物经历(13.7%)等与影视有关的因素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也非常明显,甚至部分旅游者根据自身对影视画面、背景的理解和经验判断景区将来可供不同题材影视剧取景和展示的机会很大,这既是旅游者对景区丰富文化内涵的审读,同时又放大并延伸着自己对于影视符号的追索。在影视剧中增加景区选景的曝光次数,剧情高潮和印象最深刻镜头加入景区场景,这些都将极大的刺激影视旅游者的反应,提升其旅游兴趣。

5结束语

影视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在视听享受、价值审美、传播文化方面彰显独特优势,因而旅游者以感受、体验、印证影视文化所表达和塑造的主题、信念、形象、价值为内在驱动力的影视旅游活动必将迅猛发展。

不仅潜在旅游者会受到影视文化影响,结合个体经验,汲取相关信息而形成旅游意愿和期望,而且现实旅游者会根据实地感知、认知、判断而调整、衍变着前期脑海中形成的旅游目的地意象;

另外,旅游地和景区则需要从影视氛围、影视特色、品牌宣传等角度丰富和优化旅游目的地意象以提升影视旅游者认可度和满意度。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旅游目的地意象”这一心理活动表象足够重视,旅游目的地意象不应该也不会是旅游者对目的地形成一个既成、固化式的印象,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追求、信念、情趣的不同,不同时间和空间所受外部信息的作用结果,使其成为一个动态、衍变的“心理图表”,探究的目的旨在为更好的突出和把握旅游目的地意象元素积极推动影视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白凯.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旅游科学,2009年4月第2期,第9页.

[2]amirS,Youchengwang,SimonH,Sergiom.G.impactsofahistoricallmonthedestinationimageofSouthamerica[J].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2009,15(3):229-242.

[3]RileyR,BakerD,VanDorenC.movie-induce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8,25(10):918-935.

[4]UrryJ.thetouristgaz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8(3):6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