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碳中和的必要性十篇碳中和的必要性十篇

碳中和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29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 低碳城市;治理模式;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012-06

进入21世纪,随着后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从利用更少的环境资源消耗,产生更少的环境污染,但是获得更多地经济产出的“低碳经济”,到提倡减少碳排放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低碳社会”概念,低碳的理念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迅速地推广。各国纷纷从国家层面推出相应的规划和计划,确认低碳理念在国家发展方向上的指导地位。例如,最先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概念的英国在其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明确提出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00年的36.22%,平均增长速度超过每年1%。据预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为46.50%左右,2014年可能超过50%,预计2023年可能超过60%。GDp在过去20年间保持近8%增长速度的同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2005年为例,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71.5亿t,而据联合国统计,同期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6亿t,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50亿t。我国的百万美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日本的9倍。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关注重点。从2007年开始,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概念拓展成为低碳发展的新兴领域。本文从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探讨我国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发展特点,借助国外发展低碳社区和低碳城市的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治理模式的建议。

1 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城市脆弱性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凸现并加强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而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承载的人口数量、工作机会、城市各产业创造的财富、城市能源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城市因此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焦点所在。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尤为突出,也是考虑所有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规避的重要因子。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其大、大城市分别从13和27个增加到54和85个。中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三项严峻的挑战:

首先,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工业、建筑和交通是城市用能增长的主要领域。在城市的生产活动中,传统的重工业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2005年中国重工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70%,对GDp的贡献率接近50%t。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150亿m2,并且以每年10亿m2的速度增加着。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住宅能耗高3.5倍,每平方米建筑用钢55kg,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20%。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9月已有1.68亿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近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其次,在城市中,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交通噪音、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虽然逐年得到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受城市规划、公共交通配套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排放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空气的第一大污染源。2005年,整体空气质量评选中依然有27%的城市处于“劣三级”状态。城市居民生活废水的处理率只有32%,有193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0%。

第三,能源和环境问题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长期性和惯性,非常复杂。当前的城市治理制度没有将低碳的目标纳入进来,因此,城市建设缺乏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我国城市中的能耗“锁定效应”为例:大型的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一旦投入使用,其能源的来源和效率将会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在修筑时缺乏必要的规划和节能设计,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将当地能源的使用锁定在一定的程度上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衰减。同样,居民的能源消费习惯对于城市长期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而当前的城市治理机制在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方面功能不健全。39%的城市化率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期,还将经历一个城镇人口急速膨胀的发展阶段。在消费方式上,是遵循大型住房、大排量汽车的模式,还是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模式,中长期而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2007年5月为止,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300万辆,上海也早已突破了200万辆的大关。汽油的消耗和尾气排放都直线上升,而汽车使用的主动权直接掌控在城市居民手中。因此,城市政府必须设计有利于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消费模式,并从制度上进行保障。杭州市采用的免费租用公共自行车以及“一元钱”购买节能灯泡的政策就是对居民消费模式进行低碳引导的尝试。

1.2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城市越来越暴露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中,传统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提高城市的抗灾害性。当前的城市发展呼唤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低碳城市不仅为

城市发展的瓶颈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1低碳城市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的有力支持和有益尝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力量逐渐衰弱,发展型国家理论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受到重创,这些都造成了当代城市发展理论的空窗。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关注整体的城市要素,而不是碎化的个人要素;需要强调政府与企业、个人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单一一方的努力;需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特质,而不是在不同的城市硬性推行同样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城市探索性地开展了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低碳城市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带来的是城市发展观上的变革,是城市治理和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从世界低碳发展的历程看,国家层面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地区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我国大多数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类别繁多,特点各异:有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有的以制造加工为主,有的城市主打生态牌,有的城市注重现代化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我国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文化风俗差异很大,如何针对地方特点进行低碳建设,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归纳都将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

1.2.2低碳城市的建设为部分城市提供了发展上的后发优势

在中国,城市间的竞争是国家发展、地方进步的巨大动力。各个城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拉动城市经济生产和社会消费进行不懈的努力。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07年公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作为重要的竞争力指标,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指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也将可持续发展做为确保城市与周边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因子计人到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实力和发展潜力。具体指标包括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生态环境退化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最终是要受到限制和惩罚的。及早面对减排压力,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可以让依赖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通过产业机构的调整、环保监控的执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增加城市吸引力。

1.2.3低碳产业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都依靠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以及相关的环保产业不仅提供了这样的产业选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区性就业机会。以保定市为例,2007年,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的骨干企业达到160余家,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42.9%,占地区GDp的13.3%;实现利税17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创汇完成4.3亿美元,同比增长95.5%,完成年度计划的190%。保定市还在筹建自己的静脉产业园――建设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在城市所属范围内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构建并实施“收集一转运一集中处置”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2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尝试

中国政府是第一个将节能减排列为国家发展重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九五”计划明确表明国家将节能率确定为每年5%,并削减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结合中央政府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一级政府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积极有益的实践: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创立环保产业、构建生态城市规划、发展可持续交通、绿色建筑、推动节能高效的低碳生活方式等等,都在不同的城市里得到推广。事实上,国内的很多城市,也纷纷从低碳建设的角度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见表1。

以保定市为例,该市充分认识到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机会,而是要“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并在国家的“十一减排计划之上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1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3.5吨以内;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

国际组织也已经开始行动,通过不同的项目在我国推行低碳城市。2007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wwF)在我国选择了保定和上海作为低碳城市的试点,分别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和建筑节能的角度尝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wwF同时在北京开展了相关政策的研究与普及,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的力量和政策的引导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气候组织(ClimateGroup)指出,在未来的3至5年内要在我国推进15个低碳城市的建设。该组织特别强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外,项目主要选择在二、三级城市中探索低碳的发展模式,以二氧化碳减排做为城市发展新的契机,通过提升生产力、创造就业、改变消费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范围内的金融海啸。

3 低碳城市概念的辨析

与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低碳城市实践相比,低碳城市的概念依然处于初期讨论中。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8LowCarboneconomy)”的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日本环境部了“低碳社会”规划草案,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三个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生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描述。付允、汪云林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

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胡鞍钢认为,在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低碳城市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

综合以上的论点和当前低碳城市的实践,我们对低碳城市的界定如下: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是明确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首先,低碳城市发展决不是牺牲发展换取环境的模式,而是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综合考虑发展的方式和可能性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次,低碳城市的建设最终要依赖于城市治理者和居民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发生。特别是从低碳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当前理论和地方实践都在不断尝试,试图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新的,适应经济和环境需要的治理模式。

4 低碳城市治理模式和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低碳城市发展需要建设相应的治理模式和配套制度。基本原则可以用图1说明。其中包含三个参与主体:政府、市场和公民。政府治理的最新发展摒弃了政府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单一主体的认识,转而强调政府、市场和公民之间形成的三角型的关系,即政府需要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公民社会的合作来共同解决公共问题。这样的治理架构可以动员更多的资源,争取更多的支持。新的三方合作治理架构适用于低碳城市的治理模式。三方共同为低碳城市目标而努力,这种努力既来自于各方主体本身的功能调整,也来自于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整。

4.1低碳城市是政府,公民、市场共同协作的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政府高度掌控的环境治理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三方之间的互动也是低碳城市建设治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有责任与义务规划低碳相关的产业结构,不仅为提倡发展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要为企业创造相关的低碳融资环境;对于公民而言,政府的教育和宣传是他们了解低碳概念的主要渠道,宣传力度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当代和后一代的公民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兴趣与动力。而在企业和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低碳市场需求与产品导向,是低碳城市治理模式依托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

4.2低碳治理的制度设计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

低碳城市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新的规划、实施和监管制度的确立过程。同新自由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不同,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注重政府的综合主导力量。政府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低碳治理的制度设计方面。

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为例可以看出良好的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义务与责任的纠纷,《京都议定书》设定了CDm这个灵活的协议履行机制。CDm允许附件1国家与非附件1国家合作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并取得双赢的效果:附件1国家可以将项目的减排计算到他们承诺的减排数量中,而非附件1国家则可以从附件l国家中获得部分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CDm“资金+技术”换取“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机制试图解决科学研究的市场失灵问题和全球减排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低碳发展中的良好制度创新。截至2008年10月24日,全球共有近4200个CDm项目处于项目开发和实施的不同阶段。这些项目如能顺利注册、实施成功,则预计到2012年将累计产生29亿t的核证减排量(CeRs),将有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已签发的CeRs中,中国的签发量为0.75亿t二氧化碳当量,可为国家直接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资金。

4.3低碳城市的发展强调历史传承性

高速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在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政策考量。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他们将交通问题以及住宅能耗问题作为低碳城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能耗降低等应当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城市众多,城市特点各不相同,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也有所区别。而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制度的设计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制度、经济、文化、历史、价值现状。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进行低碳城市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本地的区位特点和当地产业结构特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需要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和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探讨新的制度保障理论框架。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营销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09-01

一、低碳营销的产生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气候变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能源短缺、碳排放量等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球化的“低碳革命”随之悄然兴起,人类由此而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低碳经济”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走向现实,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加大,同时给人类带来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革命。低碳营销正是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和低碳经济逐渐形成的驱动下而产生的。

二、企业走低碳营销之路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都将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政策和社会责任也将会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低碳时代之下,企业作为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和基本单元,走低碳营销之路是顺应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塑造企业低碳品牌的必然选择,是突破国际低碳贸易壁垒的惟一出路,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反映,也是企业可以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筹码。在未来,作为一个现代企业,惟有走低碳营销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若与低碳经济失之交臂,损失的将不仅是一时的效益,而是长久发展的前景。

三、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低碳营销

低碳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经营管理的思路,转变营销思维方式,在市场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新的策略,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导向,以便有效开展企业的低碳经营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低碳营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

(一)树立低碳发展意识,建立低碳思维

企业首先必须在经营理念方面树立高度的低碳发展意识,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弘扬节能减排的新理念,倡导低碳消费,率先引领企业全体员工积极步入“低碳族”行列。在此,企业要通过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教育和督导,让每一个员工不仅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要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做法;并可组织一系列的低碳运动,使这种低碳意识深入到员工的内心并影响其行为,让员工认识到低碳运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从自己做起、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事事都要以低碳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各层面积极促进低碳发展行动。

(二)制定低碳营销计划

企业在实施低碳营销之前还必须要事先制定一个适宜的低碳营销计划。其中应明确指出企业进行低碳营销的目的和任务,并阐明企业自身应当承担的义务,还要具体说明低碳营销的努力方向以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用以指导开展低碳经营活动。低碳营销计划的制定,要求企业不仅要从战略层次上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低碳”,还应当要从策略层次上考虑营销组合各因素的“低碳”问题,通过低碳营销计划的实施,从而推动企业经营发展低碳化。

(三)实施低碳营销的策略

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各个部门要实施低碳管理战略,一方面应建立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的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和制约低碳环保措施的实行,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低碳意识;另一方面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低碳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将低碳管理和经济效益密切挂钩,激发人们对于日常工作中的环保节能办法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企业营销过程中,企业应以满足低碳需求为出发点,将低碳理念贯穿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1.在产品策略上,企业应加强对“低碳消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根据低碳消费市场信息来积极为消费者研发设计出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防止资源浪费、有效提高效率的低碳产品或环保技术。2.在价格策略上,要综合考虑低碳产品定价所设计的因素,如低碳产品的需求情况、低碳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低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价值情况等,来制定出适宜低碳产品的价格。3.在渠道策略上,应根据企业自身实力和产品属性来选择和建立低碳产品的分销渠道网络,并要求在营销过程中加强渠道成员的低碳意识,且在产品运输过程中注意包装物的使用、回收和能源的节约等。4.在促销策略上,企业应培养营销人员的低碳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低碳营销队伍,通过开展一些促销活动主动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接受低碳观念、低碳产品,并进行低碳消费;同时,还应重视低碳公关,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公关活动,把良好的企业低碳形象传递给社会,引导社会共同节能减排、改善全球气候。

总之,低碳对企业来说不光是责任,也是一次机遇。企业应高瞻远瞩,积极探索,全面创新经营理念,投身于有益的社会低碳行动,这样才能顺应整个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晶.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的理性选择[n].科技日报,2010-02-09.

[2]刘晓琳.低碳时代饭店经营策略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0-03-22.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探究度;模块;兴趣

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高中化学新课程进一步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旨在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创设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构建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理解化学知识,并获得对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由于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大部分课程内容设计为螺旋上升的不同阶段,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要注意适应高中生不同年级的能力基础和学习的特点,整体考虑探究度的把握,安排设计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由简单到综合,先扶后放,循序渐进,使学生探究能力逐渐发展。下面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探究学习在苏教版教材不同模块中的活动设计为例加以阐述。

一、化学必修模块的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模块具有全面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就模块1而言,其在课程内容上的功能定位,简言之,就是“承前启后”。

所谓“承前”,是指必修模块内容与义务教育课程内容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对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同义务教育新课程一样,依然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所谓“启后”,是指必修化学模块要为选修模块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准备。但是,这种打基础并不意味着选修模块内容的所有基础都由必修模块承担,有的基础性内容可以在选修模块进一步提升,这是由必修模块的教学时间决定的。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改变了,所以也需要我们改变教学策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时候,不要像以前那样过多地关注全面透彻。在必修1中,“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安排在离子反应学习之前,是离子反应学习的铺垫知识,所以在这节内容学习时不适宜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互滴反应、碳酸氢钠与碱的反应。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核心观念的建构,尤其是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深广度,站在观念的建立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层面上。

对于必修化学1、2模块,应以指导性的实验探究为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老师提出问题逐渐过渡到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理猜测与假设,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自己思考并与同学、老师思维交流碰撞,感受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并且能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相对原来的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和知识量,必修不要过多延伸,重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因此,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在必修1模块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根据碳酸钠所属物质类别探究它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建立分类观,学会合理假设)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根据物质的类别预测物质可能的化学性质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预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和方法。

初中学习碳酸钠没有将它作为钠盐或碳酸盐来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则强调从物质的类别及通性的角度来学习物质性质。因此,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钠盐和碳酸盐的性质特点来推测碳酸钠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组织学生讨论: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酸碱盐试剂的选择(简单实验设计),实验后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归纳总结碳酸钠的性质。

2.根据碳酸钠的俗名和用途探究其溶液的酸碱性。(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碳酸钠为什么称为纯碱?它的水溶液为什么可以作洗涤剂?)

学生会进一步提出问题:碳酸钠属于盐类,可它的水溶液有碱性,为什么?

教师可以让学生复习碱的概念,引导学生从问题的矛盾性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碳酸钠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接着介绍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兴趣。

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水溶性、碱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性质比较探究如何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学会查阅资料提取相关信息,交流与讨论,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

4.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互转化及其在除杂中的实际应用。(以课本上习题学以致用,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学习成果)

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是基础理论模块之一。由于高中化学课程不再是学科中心课程,而且课程分为若干的模块,原先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干地位有所削弱。但是,化学反应原理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本模块应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获得对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般原理即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根据模块的要求和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探究与交流研讨、问题分析和推论、解释说明等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适当增加过程比较完整的、综合性较强、自主开放程度大一些的、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活动。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在《化学反应》模块中只出现在盐类水解的信息提示中以及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的资料卡中有涉及,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是元素化合物重要内容,跟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它们之间有共性又有不同点,特别容易混淆。探究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各类反应实质,不仅有助于对它们性质的掌握,而且对离子反应、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沉淀平衡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问题分析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这一基础上制订高中阶段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磊,刘克文,等.高中化学选修课教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4

一、制度创新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其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现行的制度环境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是优化发展低碳经济制度环境的核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就是指经济主体的所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会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但不为这种影响进行补偿或者得到补偿。发展低碳类型的经济主体,其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水平产生正效应,即社会受益大于企业收益,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相反,高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社会成本高于企业成本,社会承担了治理环境的大部分成本,而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补偿不足,这种负外部性的存在,无疑制约了更多的经济主体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解决其外部性问题。

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来看,要使产生正外部性的经济主体获得补偿,使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就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aHp分析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路径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环境。但现行制度存在许多制约和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中,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进行层次分析,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图1影响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二)构建判断矩阵

1.创新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制度的判断矩阵

评价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水平,主要从政府的宏观干预制度、产业发展政策、碳排放交易制度和相关的法律进行综合分析,利用aHp层次分析软件,对影响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以此判断甘肃省建设和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其影响是最主要的。

经过比较,低碳经济制度创新的判断矩阵λmax=5.2402,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的特征向量为:

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因素的分析,说明低碳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是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

2.决策层判断矩阵

3.一致性检验

前述计算的理想消费水平的最大特征值:λmax=5.1667,

查表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从而可检验矩阵一致性:

理想消费水平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

经过对判断矩阵的比较,创新碳排放制度的权重为0.4315,为4项措施中权重最大。其他各项措施的权重排序如下:

路径p1p2p3p4

权重0.15740.08330.43150.3278排序3412

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在制度创新上要先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其次要积极创新产业政策;第三,政府部门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和帮助;最后建立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

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建立在科斯提出的排污权交易基础之上的。碳排放交易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交易的标的物,通过引入市场交易机制和制定污染企业的碳排放量,允许企业将未使用的碳排放配额转售与碳排放超出配额的企业,以减轻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甘肃,逐步建立碳排放制度可以减轻高耗能企业的负外部性,有效地敦促企业进行生产技术革新,调整企业的生产工艺,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

(二)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明显。甘肃省是西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现状使得甘肃省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因此,要实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调整甘肃省的产业政策,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是极为必要的。首先,对于省内“三高两低”的高污染企业,实行“关、转、并”,加大对现有高耗能企业的设备改造,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特别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有效降低高碳对环境的污染;其次,通过在省内投资建设一批低碳产业园区,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投资目标,通过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低碳排放,并对全省碳排放形成示范效应。

(三)建立完善的行政干预制度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所应发挥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通过税收、补贴等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干预全省生产企业的碳排放。首先,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制度,对于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以保护生产者继续生产的积极性;第二,对于高耗能、高污染型的生产企业,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税收制度,对其生产进行调控和指导;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低碳企业,政府可以在设备折旧、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

(四)健全碳排放的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对低碳经济发展与减少碳排放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进行,因此,应健全碳排放的相关法律制度,由城管、卫生、环保等部门协同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及个人的负外部性的经济行为,以减少碳排放量。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5

1固碳林生态补偿的原理分析

作为生态公益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固碳林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固碳林所具有的外部性和准公共物品特性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由于固碳林具有非排他性,使得在技术上较难将那些不愿意为森林固碳效益付费的人排除在享受此效益之外,或者虽说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是排他的成本很高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样便会产生“搭便车”现象,如下例所示。假定同地区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另一人享受森林固碳效益,并且同一地区的两个人将独立决定是否为享受该效益付费(即出资建造固碳林)。考虑其中一个人a的决策:如果他出资,他将获得收益100元,并且支付成本150元,最终净收益为-50元。但是如果a出资建造了固碳林,则另一人B也可以免费享受森林固碳效益,从而获得收益100元。表1显示了这个博弈的收益。从表1可以看出该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是,两个人都不出资建造固碳林。由此可见,通过受益者付费方式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误。因此,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固碳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对固碳林的森林固碳效益进行补偿,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2固碳林生态补偿措施——构建“碳税”体系

2.1“碳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构建思路

固碳林具有固碳制氧等生态效益,这便造成了其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即固碳林体现出外部经济性;另一方面,由于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其社会成本远高于私人成本,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的存在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出现扭曲现象。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工业企业必须为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承担一定数量的生态补偿额。由“庇古税”的思想可知,政府应当对固碳林经营者实行奖励和津贴;对工业企业进行征税。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可减少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额,增加社会经济福利。而固碳效益补偿措施应当按照公平、合理的补偿原则进行制订,经营者不能加重受益者的补偿量;反之,受益者也不能随意降低补偿量,经营者与受益者的经济交换应当公平、合理。补偿额应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当边际外部成本与边际外部效益一致时,便实现了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政府可通过向二氧化碳排放方征收一定的税收(命名为“碳税”),通过税收对固碳林经营者进行补贴,使其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持平。

2.2“碳税”体系构建原则

为使“碳税”体系更加科学完善,依据“碳税”自身特点,在构建该税收体系时,须遵循如下两个基本原则。(1)实行按区分类征收原则。“碳税”应根据区域的不同,科学调节单位税额。因为单位税额的设计应当以效率为前提,即单位税额的大小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相互挂钩,质量好则单位税额小,质量差则单位税额大,不可固化[4]。(2)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原则。“碳税”应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域选择合理的单位税额,并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应纳税款,实行从量定额征税。而采用定额征税的优势在于,计算应纳税额的多少只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关,因此计算简便、便于征管。

2.3“碳税”体系构成要素

税收要素是税收内容的具体表现,同其他税种一样,“碳税”同样包括纳税人、课税客体、税基、税率等基本要素。不同的是,作为生态税,“碳税”的基本要素还有其独特的内涵。

(1)纳税人。

“碳税”的纳税人应为对外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单位和个人[5]。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难统计及核实,因此“碳税”纳税人主要指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凡使用矿物燃料的工业企业均应成为“碳税”的法定纳税人。

(2)计税依据。

税基是人们市场经济行为的外在经济效果的数额或消减生态环境对应物的价值[6]。那么,“碳税”的计税依据便应当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如何正确、科学地确定各企业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便成为构建合理的“碳税”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煤炭、天然气、油料和电力。因此,可以通过该企业年耗用能源量来计算其碳排放量,换算公式如下:同时,政府在构建“碳税”体系时还须做出如下规定:企业必须自行将各能源耗用量分开记录,否则政府应当采用“从高计”原则核算其碳排放量,即:如果a企业在本年度生产产品时耗用了原煤nt,天然气mt,则该企业必须将二者的耗用量分开计入会计账簿,否则政府一律按照其中碳排放系数最高者(本例中为原煤)进行计算。由于消耗各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不同的,因此采用该原则能够合理的计算各企业的碳排放量;同时,该制度的实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企业自行分开核算,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相关部门的执行成本。

(3)税率。

众所周知,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其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最高费用。因此,若要为“碳税”制定合理的税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纳税额,则必须调查支付者的偏好。但是,森林固碳效益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在企业存在“搭便车”可能的状态下,都有隐瞒其真实偏好的动机,根据该偏好很难制定出合理的单位纳税额。为了减少隐瞒偏好现象的出现,政府在制定单位税额时可以引入“克拉克税”机制,该机制能够汇总个体偏好,试图揭示每个个体的支付意愿。

假定有a、B、C三个企业需要为固碳林所提供的生态效益付费,而政府规定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征收的税额为100元,但是a、B、C三个企业愿意为每单位碳排放量支付的税额分别为50元、50元、250元。因此,如若按照政府规定的单位税额纳税的话,a、B、C三者的净值分别为-50、-50、150。由表3可知C为“关键人物”,应当对C额外征收100元的“克拉克税”。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该例子中克拉克税具有的作用。考察a,由于a的净值为-50,若把a排除在外,那么净值之和等于100,因此a不是“关键人物”,由于政府规定每单位碳排放量应纳税额为100元,该规定最终会对a造成损失,因此a很可能试图把他的出价压低,为了使该规定不得实施,a的出价可能不得不低于或等于-100。但是,若a这样做的话,那么他就成为“关键人物”,则他必须支付一笔“克拉克税”,其数额等于其他两人的出价之和-50+150=100。结果,a故意压低出价可以在净值上节省50元,但却使他为此成为“关键人物”而被征收100元的“克拉克税”,这样a承受净损失50元。由于B也不是“关键人物”,所以同样的结果也适用于B。再来看C的情况如何?由于本例中C是“关键人物”,即:C不出价,该政策就不得实施。他从该政策中获得的净值为150元,但要支付100元的“克拉克税”,他的决策会给他带来总值为50元的收益。那么,C是否会把价格故意抬高到其真实评价以上呢?答案为否定,因为这样做不会改变他的收益;C是否会把价格故意压低到其真实评价一下呢?答案依旧为否定,因为这样做只会降低该政策实施的可能性而且并不改变他必须支付的“克拉克税”。因此,a、B、C三个企业都会如实的显示他们对于政府制定的碳排放量单位纳税额的偏好。上述事例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克拉克税”制度对支付意愿进行调查,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碳排放量单位纳税额,将此作为“碳税”的税率。

(4)征税环节。

一个产品最终完工,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中间往往会经过许多生产增值的环节。因此,“碳税”征税环节的确定可参照增值税,即只计算产品加工转换过程中耗用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工业企业经营者而言,只对在本生产环节的产品增值部分排碳量付费——避免了重复征税现象,明确了企业的纳税责任,促使生产经营者追求精密分工和生产专门化,并且鞭策其提高各环节的能源利用率。

(5)征收管理。

“碳税”作为一种生态税费具有影响大,范围广等特点,其征收补偿对象不一定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因此“碳税”不适合作为地税,应作为国税。政府可通采用“查帐与核定”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企业“碳税”应纳额。“查账法”适用于财务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政府通过该企业会计账簿记载的年耗用燃料量计算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定法”则适用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的企业,政府可参照同类型企业为其核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3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

3.1固碳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

若只考虑“碳税”的征收问题,却不考虑征收后“碳税”的使用问题,便会造成对外部经济性补偿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设计“碳税”体系时必须进行全面考虑,科学、合理地确定“碳税”接受者和补偿标准问题,“碳税”才可能发挥作用和付诸实施。“碳税”接受者即为创造出生态效益的固碳林经营者,而“碳税”补偿标准可以经营者在固碳中的贡献水平为依据进行制定,即:根据各固碳林每年固定二氧化碳的总量来合理分配“碳税”。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测量森林固碳能力。计算森林固碳能力,可借鉴光合作用方程式,即:Co2(264g)+H2o(108g)葡萄糖(180g)+o2(192g)多糖(162g)通过该方程式可知,植物每生产162g干物质可吸收固定264gCo2,即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需要1.63gCo2,方程式中的多糖即是植物干物质,而在生态学中植物的干物质又被称之为植物生物量[8]。由于根据森林生物量可推算出其固定的二氧化碳总量,因此研究的核心问题便转变为如何求算森林生物量。在实际工作中,森林生物量就是森林现存量,即某一时间断面上所测得单位面积上生物有机体的总量[9],目前普遍采用森林清查法对其进行估算。凭借上述方法,最终可测算出某一森林群落的固碳能力。随后便可计算出其在全国森林的年固碳量中所占比重,政府部门便可根据该比重合理分配“碳税”。

3.2“碳税”交易市场的建立

为了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提高“碳税”体系运行的灵活性,促使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当在我国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碳税”交易市场。“碳税”交易市场原理为:假定政府规定每单位碳排放量的应纳税额为p0,市场中存在两个企业a、B,二者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分别为Q1、Q3,他们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边际治理成本分别为maC1、maC2。如图1可知,当每单位的碳排放量的应纳税额为p0时,若甲企业欲将碳排放量由Q1增加到Q2时的边际治理成本高于价格p0,因此甲企业愿意购买Q1Q2数量的碳排放量。甲企业采取该措施能够获得三角形aBD的净收益。由于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低于maC1,Q2Q3数量的碳排放削减量的边际治理成本低于价格p0,因此,乙企业可以将Q2Q3数量的碳排放量出售给甲企业,使得其获得三角形BCe面积所表示的净收益。上述原理说明了“碳税”交易市场建立的可行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该市场的形成制定政策,提供资源,推动其发展。“碳税”交易市场的建立不仅能够促使整个“碳税”体系更加完善,而且能够提高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4构建“碳税”体系的障碍分析

该“碳税”体系仍处于初步构想阶段,在其实际构建过程中势必还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1)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出台有关企业碳排放量的相应政策制度,因此“碳税”制度对企业而言便缺乏约束力,税收征管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存在道德风险等问题,导致企业碳排量较难核查,这样势必会增加政府的执行和监督成本。(2)相较其他国家而言,中国企业的税负较高,因此政府在制定“碳税”时,还应当统筹考虑企业的负担能力,否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的发展。税率不可太高,否则不但会抑制社会生产活动,还会导致社会为“过分”清洁而付出过高的代价[4];税率亦不可太低,否则不能有效地制止工业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同时,税收都有转嫁功能,当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小于企业的供给弹性时,“碳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反之则由企业承担主要税赋。而根据产品的不同,消费者需求弹性和企业供给弹性也不同,进而“碳税”的主要承担者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政府还需考虑由谁作为主要税赋承担者这一问题。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6

内容摘要:在全球陷入资源短缺危机的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需求决定企业的研发方向,影响着企业投放市场的产品结构,对低碳消费习惯的合理引导也将成为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一条自上而下的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可行途径,从而为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低碳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转型政府引导

消费可以指导企业的生产,改变企业向社会提品的形式与数量。过去,由于物质缺乏导致强大的消费动力,促使人们在消费中养成众多不良行为习惯,这些消费行为和习惯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要改变人们的这些不良消费习惯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构建一个低碳的消费模式。

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有利于加快消费转型

1.低碳消费可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人们对消费生活的认识、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指导消费行为的思想规范。目前,我国居民在消费中有很多不合理现象,如:“过度消费”、“炫富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低碳消费概念的提出可以转变人们不良的消费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消费模式。

2.低碳消费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消费促使经济结构由现在的能源耗费型、粗放型向技术集约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向转变,这将催化经济结构向更合理、更经济、更节能的方向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重点由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低耗环保型产业转移,偏好更低耗的产品。

3.低碳消费将改善消费环境。低碳消费帮助消费者改善消费结构,低耗环保产品将更得消费者青睐。政府也将针对低碳消费的要求转变职能,运用行政手段营造低碳消费环境,因此政府需不断提升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指导生产企业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低碳产品。

(二)低碳消费有利于科技进步

低碳消费有利于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低碳产品的更新和换代。在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中,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采取符合消费意图的消费,从而会加快低碳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低耗能科技的革新和新产品的开发。

(三)低碳消费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速度

新能源是指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易获取等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低碳产品的消费会带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缓解传统能源的采掘压力,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策略

低碳经济的发展所带来消费领域的变化并非是自然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化需要消费者不断克服消费倾向惯性,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的引导和消费者个人的努力,逐渐形成适应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一)政府要引领低碳消费

政府作为社会消费的引导者和行政决策者,在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需要综合利用制度支持、国家财政税收等多种机制,协调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并在低碳消费中树立“低碳化”运作的榜样。从全局来看,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引领低碳消费:

1.建立低碳消费支持机制。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应当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减少并逐步禁止非“绿色”产品、能源密集型、资源耗费型产品进入市场,创造绿色、合理的产品供应结构;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对非“绿色”产品的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整顿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道德建设,提升消费者的道德素养,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绿色消费、循环消费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善用国家财政税收的调节作用。财政税收调节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运用财政税收手段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调节,对引导社会合理消费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在现行的资源税的基础上,把一些必须进行保护的资源(如土地、草原、森林、湖泊、海洋、滩涂等)列入征收范围,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和使用。

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煤炭、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产品征收消费税,提高其生产成本,通过价格手段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鼓励健康、绿色的消费。

依照“谁污染,谁交费”的原则设置生态建设税,对生产污染环境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存在排污行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征收生态建设税,税目可以包括大气污染税、噪声污染税、水污染税、垃圾污染税等,以作惩戒,所收税款可用作环保设备和减污设备的购置。

建立“绿色关税”,有效保护可能枯竭的国内资源,鼓励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同时禁止污染产品的进口,建立对外贸易的“绿色壁垒”。在国内也可通过对绿色产品进行价格补贴、设立绿色消费专项奖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消费者的低碳消费。

3.政府自身也要进行低碳化运作。政府既是低碳消费的引导者,也是低碳消费的倡导者。目前政府部门也同样存在着消费的“高碳化”,如政府公务用车多为大排量汽车、“文山会海”造成大量的纸张浪费、办公大楼配备高耗能灯具等。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在倡导低碳消费的同时自身就要进行低碳化运作,减少公务用车的数量和排量、减少纸张的浪费,逐步实现“无纸化”、“网络化”办公,办公建筑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

(二)支持环保企业并引导企业低碳设计

企业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大责任,要引导企业实现低碳生产,政府就要对那些环保型企业给予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污染处理系统,减少“三废”的排放,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尤其是碳化能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的材料。对那些环保型企业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和赞助,如发放补贴、提供科研资金,引导企业研究低碳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

同时,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引导公众在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选择,才能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企业作为低碳产品的提供主体,在设计、生产产品时也要考虑如何提供符合低碳前提条件下更方便的产品和服务,若低碳产品使用起来不方便,价格偏高,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都会降低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的热情。为何一次性筷子等产品屡禁不止,这其中固然有消费者自身的因素,但企业如果能设计、生产出一种取代一次性木筷的更便捷的餐饮工具,一次性筷子很快就能够消失。

(三)媒体应加大低碳宣传并做低碳宣传的使者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居民了解当前社会形势接收社会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引导居民低碳经济模式下合理的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们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广告宣传也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人们的学习型消费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指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媒体进行消费引导有其自身的特点,媒体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对各类典型比较敏感,各类媒体通过发现典型、捕捉典型、分析典型、宣传典型进行消费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媒体应通过具体商品和典型案例开展低碳消费教育,另一方面媒体可以利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信息量大的优势不断提出新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和消费见解,并对新兴行业或新上市的产品、服务大力宣传,鼓舞大众参与其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四)鼓励学习型消费并引导家庭低碳消费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细胞,是社会综合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家庭也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单位,承担着生产、教育和消费等多种功能。家庭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对个人的消费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实现低碳消费必须重视对家庭消费的合理引导。引导家庭合理消费,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拒绝“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碗筷等)、“便捷”消费(如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白色污染)以及“高能耗”消费(如大排量汽车、大功率空调等),养成家庭消费的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

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还要鼓励学习型消费,提升消费的质量和层次,追求文明消费。学习型消费就是以学习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消费活动。学习型消费既可以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谋求职业的进步而进行的学习消费,也可以是为了提升生活境界,满足人的享受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进行的学习型消费。学习型消费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和实现人的精神满足为主要目的,因而相比以前的纯物质消费更能节约资源,切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毋庸置疑,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学习型消费必将大有可为。

(五)引导消费者文明消费并诉求消费正义

首先,要提高消费者的文明消费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和政府引导,让消费者了解文明消费的内涵,建立绿色消费的意识,形成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购买偏好,让低碳消费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倡导绿色购买,低碳处理,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低碳消费行为,发展低碳产品市场,将绿色产品作为消费产品的构成主体,鼓励消费者绿色购买,拒绝高耗能、高污染和不可循环的产品上市流通;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与绿色处理,拒绝传统的“抛弃式”的简单处理,提升消费的文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诉求消费正义。在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消费的目的和态度从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转变为满足占有欲望,从而对资源进行无尽的物质占有,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而在低碳经济的经济基础上必须诉求消费正义,即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消费者应主动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类生活的幸福。在低碳消费环境下必须摒弃现有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物欲横流,应当积极诉求消费正义,引导人们向更高层次的消费发展。

结论

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是一个自上而下进行的过程,必将经历漫长的积淀过程才能实现,同时也必将给社会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不断改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无论是在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层面都能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使消费者不断加大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与偏好;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使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接受消费低碳化,支持循环消费,实现消费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不断提升消费者自身素养,促进其文明消费、合理消费。由此可见,对以低碳经济为内涵的消费模式的构建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2)

2.潘家华.引导消费者行为发展低碳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9

3.蔡林海.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基本原理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潮,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3]钱紫华,曹春霞.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重庆建筑,2011(4)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总量减排;强度减排

abstract:emissiontradinghasbecomethemostimportantinstitutionalarrangementofgreenhousegasesemissionreductionsinmanycountries.asthelargestemitterofgreenhousegases,emissionsreductionwillposeaseriouschallengetooureconomyandsocietyinthefuture.accordingtothetwelfthFive-yearGreenhouseGasemissionControlprogrampromulgatedbytheStateCouncilonnovember9,2011,Chinawillestablishacarbontradingmarket.thewholesocietybringsupmanyviewpointsonChina’scarbonmarketconceptions,someofwhichworthdiscussing.Basedontheunderstandingofthenatureofcarbontrading,thepaperanalysesseveralbasicissuesrelatingtoconstructionofChinacarbonmarket.

Keywords:carbonmarket,carbontrading,totalemissionreduction,carbonintensityreduction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51-03

一、碳交易的基本性质

(一)碳交易的理论基础

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科斯(Coase)于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利用市场和产权界定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戴尔斯(Dales,1968)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理论,将产权概念引入污染控制领域。碳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把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种产权,根据环境目标确定排放总量并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排放权的优化配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下的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而2005年欧盟启动eUetS已为最成功的区域碳市场。

(二)碳交易的基本性质

1.“人为”性。碳交易是人为创造的市场机制。大气层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一种公共品,几千年一直是一种天然的免费资。碳交易的实质是将这种免费资源变成付费资源,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天然的市场和人为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产生和演化的特征,而后者自始至终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全球有效的碳交易必以全球各国一致行动为前提,全球减排机制是全球治理制度之一。各国有效的碳市场必是国家顶层的制度设计。交易制度设计组成一般包括减排目标及范围、配额确定及分配、灵活机制和成本控制、机制运行管理制度等,但其核心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排放者的强制减排约束,否则排放权就不具有稀缺性,碳交易无从发生。

2.“金融”性。碳交易的标的物——排放权是一种虚拟资产,类似于信用货币,但其价值不是天然的。其商品属性是建立在国际协定和规则基础上的。它基于全球碳减排协议、各个强制性减排市场的内部减排规则以及相关国内法的认定,不像原油等商品不需要任何政府背书就天然拥有稳定的价值基础,排放权信用属性的背后是国际法或国内法的强制力。因而,排放权具有货币属性,碳交易市场实质上是一个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需要更加完善和缜密的制度设计,尤其是严格的监管制度。除此之外,碳交易的特殊性更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排放数据检测、报告和核查机制,以确保减排发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碳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这是碳市场运行的基本条件。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9

abstract:Lowcarbonarchitectureisoninevitabledevelopmentaltrend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especiallyinacrisisofglobalwarming,wemustmakea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lowcarbonarchitecture.Buildingalow-carbonarchitectureevaluationsystemisahighlycomplexsystemprocess,thisarticleattemptstostudythelow-carbonarchitectureevaluationsystemaroundtheevaluationpurpose,evaluationindex,evaluationmethodandevaluationscopeetc.Finally,thisarticlegive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关键词: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建议

Keywords:low-carbonarchitecture;evaluationtool;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30-02

0引言

全球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发的气候模型估算,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升高1.8℃~4℃,海平面将升高18cm~59cm。鉴于这些问题,人类开始对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反思,提出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理念的诞生,要求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此,低碳经济这一新政策应运而生,而发展低碳建筑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步骤。

1低碳建筑概念的界定

所谓低碳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国内外学者都是以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为出发点,在其已有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对低碳建筑的探索。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低碳建筑与其他几类新型建筑间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建筑(arcology),是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二者的结合,这是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莱里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著名新理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到建筑领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科学设计将生态学与建筑学完美结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生态平衡。

可持续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的首次提出,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建筑势必要抓住可持续发展观的精髓,延续其着眼于长远、注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实现建筑与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绿色建筑的兴起,是对可持续建筑提出的更具体要求。根据2006年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目的旨在建筑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通过各种技术措施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等标准,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低碳建筑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相比,是即紧密联系又稍有区别的。整体上来看,它们具有统一的目标,通过构建建筑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低碳建筑相对其他几种新型建筑又有着更具体、更细化的目标要求:增强碳汇、降低碳排放。

2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问题

构建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建筑评价,就是通过综合采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统计与决策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进而客观、合理地评价建筑的低碳性能。目前,低碳建筑的评价研究多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模型、碳排放计算等理论系统,而这些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评价对象的局限性。针对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简便易操作、通用性广泛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工具。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某一特定建筑类型展开探索研究,这是远远达不到实际工程的要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通用的计算模型或评价工具来实现更大范围的适用。

第二,评价方法的片面性。低碳建筑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增强碳汇、降低碳排放两个层面上,因此针对低碳建筑评价我们应从碳汇、碳排放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片面的,诸如:张智慧、蔡莜霜等人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中仅考虑了碳排放这一层面,而忽略了碳汇这一层面。碳汇、碳排放犹如建筑的优缺点,我们要在避短的同时做到扬长,方能有效响应中国“更强”的口号。

第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性。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既可以作为已建成工程的评价依据,又可以作为新建工程的设计规范。也就是说,它应既是“评价工具”又是“设计工具”。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未考虑到这点,只是简单的对已有建筑做出评价。

3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建议

3.1明确评价目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简便易操作、通用性广泛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工具。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需要材料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等不同层级专家的共同参与。这种涉及多层级群体合作的动态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以一个准确的评价结果来达成共识。因此,我们在构建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生态环境、城市交通规划、邻里建筑特征、人为生活习惯等诸多因子的影响。

那么,如何判定各因子对建筑低碳性能的影响,并计算各因子的影响大小,是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内针对低碳建筑评价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是通过采用专家打分制来评判各因子的影响,诸如:卢燕以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低碳建筑评价指标,并依据专家分析给出各指标的得分点,最终得出评定结果,这种过分依赖人为打分的评价体系势必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此外,也有极为少数学者试图通过设计碳排放计算公式来定量化的分析各因子的影响,诸如:张智慧对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清单分析,基于过程的清单分析设计模型,计算出建筑碳排放。与前者相比,后者注重定量化分析,降低了主观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但忽略了碳汇这一层面的因子分析。

低碳建筑评价研究的另一难点在于,缺乏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无法实现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评定结果必须具备可靠性、可比性,评定结果可靠才能体现研究意义所在,评定结果可比才能指出事物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因此,低碳建筑评价的研究重点就在于以下几点:

①建立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各阶段的影响因子,构建一个完整、有机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碳汇、碳排放双层面出发,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计算模型。

③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去实现评价结果的横向或纵向比较。

3.2建立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综合反映了建筑的低碳性能,另一方面详细描述了各影响因子间的相互隶属关系。为建立一个完整、有机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必须对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作出系统分析,并且从碳汇、碳排放双层面出发综合考虑。

首先,碳汇层面。

①注重建筑绿化系统的加强,通过植物种类选择,实现建筑在有限面积内的最大绿化。②严格考察气候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建筑物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③设计建筑物拆除方案,实现建筑材料的高效回收再利用。

其次,碳排放层面。

①加固建筑围护结构,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②严格规范建材的选用,鼓励使用当地建材和节能环保建材。③完善施工组织和管理,以降低施工机械设备、辅助建材的碳排放。④调整用能模式,实现冷热能源的高效利用、水电资源的大力节约,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⑤尽可能地提供可调整的建筑,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的建立是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不仅要选出影响建筑低碳性能的主要因子,而且还要通过研究实现各因子的定量化操作。

3.3设计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研究应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确定指标权重。参考专家意见,依据各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出各指标权重值。

②测定评判结果。研究计算各指标对建筑低碳性能的影响值,其中碳汇层面的指标影响值应为正值,表示吸收碳量,对建筑低碳性能呈现有利影响;相反碳排放层面的指标影响值应为负值,表示排放碳量,对建筑低碳性能呈现不利影响。整理汇总各指标影响值,依据公式“评判结果=碳量总吸收值+碳量总排放值”,测定出建筑的评判结果。

③划分评判等级。将评判结果,依值划分五等级(低碳性能差、低碳性能较差、低碳性能一般、低碳性能较好、低碳性能好),并依次给出各等级的对策意见。

3.4扩大评价范围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要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因此我们必须实现评价体系的广泛使用性、简便操作性。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参量,来扩大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

4结论

为有效遏制我国建筑日益剧增的高碳化倾向,我们必须加快对低碳建筑的评价研究。规范低碳建筑的标准,不仅要对已有建筑的低碳性能做出合理评价,而且也要有效辅助新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设计,一方面需要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等各层级专家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J].节能经济,2010(2).

[2]蔡莜霜.基于LCa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3]卢燕.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曹馨匀.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增刊.

[5]姚德利.生态城市理念下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

[6]沈满洪.低碳建筑研究综述与展望[J].建筑节能,2012(12).

碳中和的必要性篇10

本次调查从浙江省选定了四所中职学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四所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采用自编问卷《中职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现状调查》(教师版)和《中职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现状调查》(学生版),随机抽取120名教师,9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教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发放学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6份。通过面谈、网络访谈对部分管理者、教师进行采访,通过整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二、中职教育渗透低碳生活意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层面

1.低碳生活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低碳生活氛围不浓

当被问到“学校在低碳生活方面是否有宣传时”,20.8%的教师回答有,而且经常给教师、学生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有68.2%的教师表示,学校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宣传低碳生活,而其他时间段则没有;还有11%的教师表示学校并没有在低碳生活教育方面作过相应的宣传。访谈过程中,多位学校管理者也表示,在上级有明确要求时才作宣传,其他时段宣传较少。

2.低碳生活配套设施落后,学生低碳生活教育与低碳生活必备设施不同步

在访谈中,多名管理者反映了中职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这就造成了学校低碳生活配套设施落后,缺少诸如反映低碳生活的音频视频、垃圾细化分类的垃圾桶、公用自行车等,使得学校难以真正开展低碳生活教育工作。

3.缺乏低碳生活教育配套制度,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学校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就缺乏低碳生活教育方面的制度,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年度考核目标中,并没有体现节能减排这块内容。学校有成本预算,但在学校整体的运行过程中,水费、电费、资料印刷费等方面的开支,尚未建立相关制度,致使学校出现浪费现象严重,教职员工低碳意识不强,学生低碳生活行为难以形成,建设低碳型校园往往成为口号。

(二)教师层面

1.观念有待改变,低碳生活教育意识有待加强

在回答“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43.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38.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还有18.4%的教师则表示中职学生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专业课教师居多。在回答“你在课堂教学中会渗透低碳生活知识吗”时,50.26%的教师表示会,21.74%的教师表示在有时间的前提下会,还有28%的教师表示上课时间仅够完成教学目标,低碳属于课外内容,不会涉及相关内容。在对待学校推行低碳行动的问题上,68.9%的教师表示非常赞同,24.5%的教师表示赞同,还有6.6%的教师表示不赞同。

2.低碳教育内容缺乏新颖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当被问及“你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哪些内容(多选)”时,有44.45%的教师仅仅选择一项内容,有40.87%的教师选择两项内容,还有12.28%的教师选择三项内容,仅有2.4%的教师选择三项以上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内容比较单调,缺乏新颖性。当被问及“你在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时,有30.25%的教师选择一项,有48.84%的教师选择两项,还有12.84%的教师选择三项,仅有8.43%的教师选择三项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进行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呆板,影响了低碳环保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的养成作用不太明显。

3.低碳教育周期较短,缺乏持续性

在被问及“你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间通常持续多久”时,有50.32%的教师选择一个星期,有28.78%的教师选择一个月,有12.36%的教师选择一个学期,仅有8.54%的教师选择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整体看来,教师对于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集中在某个阶段,缺乏延续性和持续性。

(三)学生层面

1.低碳生活认知有偏差,低碳生活认同感不强

在被问及“你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吗”的问题时,有14.45%的学生很了解低碳生活,有70.86%的学生较了解低碳生活,还有14.69%的学生不了解低碳生活。在被问及“你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习低碳生活方式吗”时,有15.6%的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有60.6%的同学也认为有必要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另外还有15.6%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低碳生活方式。

2.低碳生活的态度不明显,参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在被问及“你对学校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持哪种态度”时,有21.6%的学生大力支持,他们认为低碳不仅关乎自己,而且关乎学校甚至国家的发展,还有68.21%的学生表示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内容很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拉倒,还有10.19%的学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低碳生活是企业家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非是学校或学生,跟学生没什么关系。当被问及“当学校要求你们参加低碳活动时,你如何反应”时,50.78%的学生表示积极响应,低碳应该从自我做起,有36.42%的学生表示暂时应付,活动结束以后就解放了,还有12.8%的学生表示逃避或拒绝参加,他们认为低碳生活就是自讨苦吃。可见,在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于学校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学校组织的低碳生活活动有所抗拒,态度有待改变。

3.低碳生活意识不强,不良行为增多

在被问及“去超市购物,你会自己带购物袋吗”时,有10.94%的学生一直都是自己携带购物袋,有56.64%的学生有时候会带,有时候不带,另外还有32.42%的学生完全不会自己携带,认为超市里面有塑料袋购买,不需要自己携带,而且价位不高。由此可见,多数学生还尚未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对低碳生活养成从自身做起的意识还不到位。在被问及“平常你是如何处理送到你手上的传单”时,有50.78%的学生选择随手一扔,环保人员会来处理的,有25%的学生选择收集起来,集中出售,还有24.22%的学生选择拿回家里,循环利用。由此可见,学生日常的行为活动更多地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才考虑是否低碳环保,还有少部分学生甚至破坏环境,一些行为有待纠正,低碳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层面

1.加大校园低碳生活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学校应利用网络媒体、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加大低碳生活理念宣传。组织学生开展节水、节粮、节油、节电、节气、节碳等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环保理念。邀请专业低碳环保专家或技术人员,开展低碳节能环保讲座。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定节日对学生进行低碳宣传教育。通过下发文件、倡议书,倡导教职员工采用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低碳文明出行。

2.构建低碳型校园,完善低碳生活设施设备

学校应努力建设低碳交通,即在教学区与生活区合理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上班期间校园内禁止行驶机动车,配备公共自行车或电动车供师生免费使用。改善校园照明系统,使用节能灯,按照天气变化及作息时间对校园照明进行整体控制。配备节水、净水设备,收集校园内废水、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树木灌溉、冲洗厕所等。配备专门处理垃圾的设备,将垃圾细化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食物垃圾和其他垃圾,根据其不同用途进行处理,提高垃圾的利用率,朝着校园垃圾零填埋的目标细化分类,减少能源消耗。各分类资源要在全校设置专门区域进行集中整合,视资源的性能、数量定期向社会相关集散点输送。

3.建立低碳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学校低碳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学校要将低碳教育纳入发展目标,建立低碳教育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监督制度,有效促使教职员工低碳生活行为的养成,有效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低碳生活意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转变教育理念,课堂中渗透低碳教育内容

学生低碳行为的养成并非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个漫长的转化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低碳教育贯穿所有学科,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低碳生活教育。例如化学课教师在做实验时,应教授学生对废弃药品、针管、液体进行有效分类回收,根据一些化学物品的性质特点,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物理课教师在讲“力的原理”时,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省力的同时,倡议学生少坐电梯,用步行代替。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购买实用产品、绿色产品,提高设备使用率的方法,提倡回收可用材料进行再次利用。

2.更新与拓展低碳教育内容,创新低碳教育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拓展低碳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四观”教育入手。节约环保观:引导学生从节约环保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水、节粮、节油、节电、节气和节碳。绿色消费观:包含理性消费意识和绿色食品意识,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警惕盲目消费,同时在购买商品时,尽量选择绿色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生态生活观:要教育学生学会生态生活,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要尽量少用手机、电脑,要戒烟酒,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新型健康观: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为更好地学习、工作打下基础。3.有效利用激励原理,促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班主任应将学生低碳行为纳入到学生操行评定体系当中,对于在低碳环保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加操行分,以对此行为表示肯定,并加以精神鼓励。同时,可以抽取部分班费作为奖励经费,每学期评选1—2名环保先进者,并在班级内张榜公布,配备物质奖励,为学生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低碳环保行为。

(三)学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