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二氧化碳气报告十篇二氧化碳气报告十篇

二氧化碳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14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1

2011年底,国务院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提出了“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等要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中国的能耗大户,涉及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等多类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因此必将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参与行业。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组织下,清华大学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合作,分两批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有色金属子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其中,第一批开发的两个指南《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已于2013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分别适用于铝冶炼(国民经济行业代码3216)和镁冶炼(国民经济行业代码3217),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子行业;本文介绍的是第二批开发的《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于2015年7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适用于除铝冶炼和镁冶炼之外的其它所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以32开头)。

上述三个指南的研究开发,全面覆盖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是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分配企业的碳排放权、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方法学的技术概要

(一)核算边界

本方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是中国除铝冶炼和镁冶炼之外的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单位。

(二)排放源

企业核算边界内的关键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

1、燃料燃烧排放:煤炭、燃气、柴油等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窑炉、内燃机等)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主要是冶金还原剂消耗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常用的冶金还原剂包括焦炭、蓝炭、无烟煤、天然气等。

3、过程排放:指工业生产活动中,除能源的使用以外所发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过程排放是企业消耗的各种碳酸盐以及草酸发生分解反应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4、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指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所隐含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此类排放实际发生在其他企业所控制的发电和供热设施上。

(三)量化计算方法

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其各项排放源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1)计算。

em=∑emi(1)

式中:

em―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emi―企业核算边界内某项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i―排放源类型,包括燃料燃烧、能源的原材料用途、过程排放、外购电力和外购热力等。

按照以下内容核算各类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燃料燃烧排放

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2)计算:

e燃烧―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i―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公式(3)计算:

aD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百万千焦(GJ);

nCV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采用本指南附录二所提供的推荐值;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nm3);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遵循《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指南,开展实测;

FC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净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相关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

2、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

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冶金还原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原材料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F还原剂为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用途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还原剂(tCo2/t还原剂),指南附录提供了不同能源品种作为还原剂的排放因子推荐值;

aD还原剂为活动水平,即核算和报告年度内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的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对固体或液体能源,单位为吨(t),对气体能源,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3、过程排放

过程排放量是企业消耗的各种碳酸盐以及草酸发生分解反应导致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6)计算:

e过程=e草酸+∑e碳酸盐=aD草酸×eF草酸+∑(aD碳酸盐×eF碳酸盐)(6)

e过程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草酸为草酸分解所导致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碳酸盐为某种碳酸盐分解所导致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草酸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草酸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单位为吨(t);

aD碳酸盐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某种碳酸盐的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单位为吨(t);

eF碳酸盐为某种碳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碳酸盐(tCo2/t碳酸盐),指南附录提供了不同碳酸盐品种的排放因子推荐值;

eF草酸为草酸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草酸(tCo2/t草酸),按公式(7)计算。

eF草酸为草酸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草酸(tCo2/t草酸);

0.349是二氧化碳与工业草酸的分子量之比;

pUR草酸是草酸的浓度(含量),采用供货方提供的标称值;如标称值不可得,则采用默认值99.6%。

4、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购入的电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8)计算:

e电―购入的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电―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是企业购买的总电量扣减企业外销的电量,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eF电―根据企业生产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tCo2/mwh)。

5、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购入的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9)计算。

e热―购入的热力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热―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热力,单位为百万千焦(GJ),是企业购买的总热力扣减企业外销的热力,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热力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eF热―年平均供热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可取推荐值0.11tCo2/GJ,也可采用政府主管部门的官方数据。

三、关键问题及解决

(一)本行业内产品种类多(铜、铅、锌、镍、各种稀土等几十种),如何用一个指南覆盖住所有关键排放源

经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各产品生产工艺的差别体现在能源的原材料用途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国际通用的核算方法分为基于产品产出和基于原料投入两种。由于产品种类多,采用基于产品产出的方法容易产生漏算问题;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使用的作为原材料用途的能源品种和碳酸盐原料品种比较统一,合计主要有7种,因此本指南采用基于原料投入的方法,全面覆盖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推荐值、工业生产过程各种碳酸盐消耗的排放因子推荐值,不会导致漏算问题。

(二)本指南所提供的碳酸盐消耗排放因子推荐值为何略低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欧盟缺省值

ipCC和欧盟缺省值为碳酸盐原料纯度和分解率均为100%情况下的理论值;但经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了解到我国碳酸盐原料纯度和分解率达不到100%,企业生产记录数据在95―99%之间,因此本指南根据我国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修正。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2

关键词:课例研究;操作策略;教师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16-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4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1]。

课例研究是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中难点、疑点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选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阶段。

选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课例研究的主题。

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教学方案。

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他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意见和措施,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课例研究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关注哪些问题,进而提高课例研究的质量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则课例研究实例,然后进行一番思考探索。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n例研究报告

一、选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较为全面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本单元的第3课题,本课题在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价值:

(1)丰富对物质多样性的认识。本单元主要研究了含碳元素的一类物质,如课题1出现碳的多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而本课题则涉及到碳的两种氧化物、H2Co3、CaCo3等,这不仅是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这一化学观念,加深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题1碳的不同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比较,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想,本课题可遵循这一认知物质的逻辑主线,展开对Co和Co2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

(3)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的联系。本课题学习的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学习这些内容时,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落实三维目标。

(4)体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本课题可结合课题1所学,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学会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探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一清晰认识,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进行方法论的铺垫。

那么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如何实现上述四方面的学科价值呢?以此为选题依据,进行课例研究。

二、设计和实践

(1)教学设计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也有所了解,但所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片段的。故本节课初始阶段通过“温故知新”、“各抒己见”环节让学生充分暴露前概念,然后在一系列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构建新知识、新概念,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内。

由于本课题内容较多,且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故我对教材重新整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先安排学习一氧化碳,再探究二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和碳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我将两者进行类比同化,降低学习难度。二氧化碳的教学则采用实验探究法,以“猜想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得出结论”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体味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实践

【温故知新】

1.回忆在课题1中学习过的有关内容:

(1)碳在氧气中燃烧会由于氧气量的不同而出现哪两种产物?

(2)木炭还原氧化铜,写出化学方程式。

2.比较这两种生成物的分子结构、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大胆猜想它们的性质会有什么区别。

【各抒己见】说说你对这两种气体的认识。(有条理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引入新课】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中,你接触过一氧化碳吗?

(点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知道煤气的用途吗?

(课件)一氧化碳燃烧的图片。

【新知讲授】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由此可知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与前面所学的氢气相同,在点燃一氧化碳之前,需要检查气体的纯度。

过渡连接:碳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如何变化呢?

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2价,有变成最高价+4价的趋势,如果该反应中的氧元素不是由氧气提供,而是由其他含氧物质提供,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回顾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2CuoCo2+2Cu。

如果由氧化铜来提供氧元素,请你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Co+CuoCo2+Cu

一氧化碳能和碳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也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利用这个原理,常用来冶炼金属。

【过渡】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是否也具有上述性质呢?为什么?

【小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已经达到最高价+4价,所以不具有和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让我们乘上开往智慧隧道的列车,一起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科学探究一】二氧化碳与灭火

(学生实验)如图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科学探究二】二氧化碳遇到水

(学生实验)在收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变瘪。

(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瓶子变瘪。

(演示实验)把瓶内的液体喷到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上,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小花变红色。

(提出问题)瓶内到底存在哪些物质呢?使小花变色的又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设计实验)

(学生先提出假设1和2,教师逐步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既不是二氧化碳使小花变色,也不是水使小花变色。

(学生提出假设3,实验证实后,提出新问题)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小花变红,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把稀盐酸、稀醋酸分别喷到小花上,发现小花变红色。

(讲解)石蕊遇到酸溶液会变红色。

(推测)瓶内肯定含有一种酸。这种酸称为碳酸,即H2o+Co2H2Co3。

(小结)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还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猜想要周全、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要缜密。

再回过来观察刚才变色的小花,发现已经褪色了,说明碳酸的性质稳定吗?

不稳定,H2Co3H2o+Co2。

【科学探究三】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

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的时候,会发现什么现象呢?有大量气泡冒出。

(设计实验)如何证明“雪碧”中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呢?

方案一:取少量汽水于试管中,滴加石灰水。

方案二:打开汽水瓶盖,在瓶口罩一个烧杯,然后倒转烧杯,向烧杯中注入石灰水。

方案三:瓶口连接带导管的橡皮塞,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演示实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

【小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对孪生兄弟,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性质迥异。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来决定的。

【资料链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一氧化碳的毒性(视频)

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呢?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中,常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超标。

4.温室效应

【构建物质转化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碳家族的许多物质,如C、Co、Co2、H2Co3、CaCo3等,请同学们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反思

Ρ妊√馐敝贫ǖ乃母瞿勘辏其中三个目标比较圆满达成。但由于课时紧张,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比较薄弱,即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有所欠缺。针对现在社会上将化学“妖魔化”的不良倾向,我们应重视物质用途的教学,以此凸显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对于温室效应,除了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要介绍如何用化学方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此来彰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建议: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教学,可提示“性质决定用途”,由学生自主梳理完成,教师引导、拓展。温室效应的教学,可设计为“调查报告”形式,由学生课后完成,要突出“用化学方法防止温室效应”。

分析上述案例,结合多年的教研经历,笔者认为,教师要提升课例研究的水平,应把握好以下三点操作策略: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课例研究的应该是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和疑难,也就是说选题要具有代表性。由于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才会有持续、迫切的动机去研究、去解决;由于是来自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这样研究的目的更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更具操作性,研究的结果更具可测性。上述报告中选题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该课题是初中化学的经典课题,教学法可谓“百花齐放”。由于课题内容丰富,大多数教师会将其分两课时完成,“二氧化碳”一课时,“一氧化碳”一课时,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不多赘述,但有“割裂”之嫌。如能在一课时中将“两兄弟”整合对比研究,同中求异,则更能体现物质的多样性,对比性质的差异后,回溯结构分析原因,推演两者用途的差异,这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主线清晰明了,整个教学浑然一体,更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该课例研究的选题是有代表性的,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二、设计要有新颖性

课例研究中的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种方式:(1)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2)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教学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案。课例研究是为了突破一些长期困扰教师的教学问题和疑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创新可能会失败,但也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再经过后续“反思”阶段的“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日臻完善,最终找到问题的满意答案,这才是课例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上述报告中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如改变教材结构,联系碳的化学性质先学一氧化碳,同化新知,降低学习难度;再如利用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让学生推测二氧化碳是否具有一氧化碳的性质,渗透了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思想方法;再如最后用“转化关系图”打通物质间的联系,将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便于学生后续学习的迁移运用,实是“点睛之笔”。

三、反思要有可行性

在“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及课程改革理念的冲击下,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课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验的传递,而且更关注理念的更新,注重教师合作与反思的运用,侧重于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学实践者。从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上讲,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反思的目的是要找出教学设计、实践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因此反思不要空谈,而应根据课堂观察的结果,对照选题时所列出的若干问题,扎扎实实地谈不足、谈改进措施,措施要具体、要可行,以此形成二次上课的方案。如上述报告的反思中提到“由于课时紧张,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比较薄弱”的问题,提出“学生自主梳理和课后调查报告”的改进措施,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解决了“课时和教学深度”之间的矛盾。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举行让环境问题再次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人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就像是一场“公益劳动”,它会使所有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对所有人都会有好处,所有地球人都应该共同参与这场全球性的“公益劳动”。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选择“低碳生活”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地表温度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

全球变暖步伐在加快的事实已经得到全球科学界的一致公认。根据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已经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同时,气候变化使我国的降水分布发生改变,西部、华南地区降水增加,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形成南涝北旱的局面。

气候变化对普通老百姓的健康也已构成重大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和热浪发生的频度及严重性均有所增加。2003年夏季的高温热浪席卷全球,波及欧洲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仅在欧洲就造成约1.2万人死亡。科学家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居民死亡率上升与温度增加相关,像侯耀文、高秀敏、古月等演艺界名人也都是在夏天被心脏病突发夺去生命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使媒介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冷血类昆虫传播的疾病将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据预测,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每年患病人数高达6亿,死亡人数将达200万。气温升高还可使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生成二次污染物的过程加速,如光化学反应加剧、臭氧生成增加,并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城市白领一人一年排碳2000多吨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基本断言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因。《自然》杂志最近报道,2008年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达1.3吨,创历史新高。世界气象组织2008年的《温室气体公报》也显示。200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几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突破是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点,是地球历史上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在过去10年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每年1.8ppm的速度增长。2008年是1998年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长最快的年份。

人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气候变化“大戏”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温室气体的减排,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近,一种能够计算个人碳排放量的计算器在网上流行起来。据估计,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排放1.1千克二氧化碳,电脑使用1年平均间接排放10.5千克二氧化碳,1台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2.5千克二氧化碳。在我国,一个城市白领如果拥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开1.6L排量的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就会达到2611吨。

让低碳生活引领时尚

对每一个地球人来说,如何为改善气候变化做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也是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的严肃问题。目前,国外兴起的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简单来说,低碳生活就是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比如,中秋节的月饼,越是高级包装的月饼生产所需要的能耗越多,生产某些高档包装盒造成的碳排放甚至是生产这块月饼的3倍多。因此,选择简单包装的商品,就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4

(1)温室效应的控制和改善措施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有以下措施:

第一,保护好森林及海洋,植树造林。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这是因为森林等植物的减少将减弱生物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同时,森林砍伐还会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大量分解,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所以,要保护好森林,多进行植树造林。但是,很多地方的人们不知道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尤其在我国的大山区和边疆,例如:在云南的怒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城市沿江而建。2012年8月,笔者乘车目之所及,在倾斜度为60度甚至更陡峭的坡上,人们都将植被砍伐后种上玉米,这是一种原始的生存方式,并且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山只有山顶有树。所以,人们没有保护森林的意识,不明白保护的意义何在,更不用说植树造林。

第二,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得以实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技术包括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永久性封存、减少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技术及二氧化碳的各种应用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既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又能使二氧化碳发挥其作用。以此可使人类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无二氧化碳威胁的环境中。

第三,低碳生活。这是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的生活方式。曾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中指出“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也曾说,要更加注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人人都可以进行低碳行动,这种行动在细节中得以体现,例如:尽量节约用电,少开汽车,多搭乘公交车,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打印用双面打印等。这些行为既保护人类自己,同时也保护环境。

(2)对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以及人类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对臭氧层的保护很重要。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诞生,禁止含氟利昂等其他有损臭氧层的气雾剂复合物排放。该公约的制定,至今仍被认为是国际环境保护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对于臭氧层的保护和优化,主要是最大程度的减少氟利昂的排放。同时,对于其他有损于臭氧层的气雾剂,也要禁止或减少排放。

2、水圈的优化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才能有生命,所以,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生态因素之一。水圈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做到。

(1)禁止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避免水体污染。目前,工业废水等的排放虽然在国家治理下已有控制。但是这还得进一步加强。污染是容易的,治理却是困难的。云南昆明滇池的水体治理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昆明市每届领导班子都注重滇池治理,同时投放了大量资金,但治理的效果缓慢。

(2)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净化水体。水体受到污染时,靠其自净能力是难以恢复原状的,此时,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3)节约用水。虽然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不注意合理的利用,它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就像保护水资源的广告语所说的,不要让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所以,保护水资源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3、土壤圈的优化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5

这些长期目标一直吸引着由洛杉矶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的化学家Georgeolah领导的研究团队。作为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olah一直设想未来社会主要依赖由甲醇(一种简单的液体酒精)制成的燃料。随着容易开采的化石燃料在未来几十年变得愈发稀缺,他提出,人们可以贮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与从水中分离的氢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甲醇燃料。

olah和他的同事还在研制一种廉价铁基电池,这种电池能够储存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额外电力,并在需求高峰时输入电网。在运行时,铁电池会从空气中攫取氧。但即便只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加入反应也将使电池报废。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些很好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它们由名为沸石的多孔固体与金属有机骨架构成。但是这些吸收装置价格昂贵。因此olah和他的同事着手寻找一种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法。

研究人员转而求助聚乙烯亚胺(pei),这是一种廉价的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像样的二氧化碳吸收器。但它只能在表面俘获二氧化碳。为了增大pei的表面积,USC的研究团队将这种聚合物溶解于一种甲醇溶剂中,并将其铺在一堆煅制二氧化硅的上面,后者是一种工业生产的、由玻璃熔解的小滴制成的廉价多孔固体。当溶剂蒸发后,留下的固体pei便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当研究人员对新材料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进行测试时,他们发现,每克该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类似于目前大多数的环境条件――平均可吸收1.72毫微摩尔的二氧化碳。这已经远远超过近期由氨基硅制成的另一个竞争对手1.44毫微摩尔每克的吸收值,并且在迄今进行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测试中处于最高水平。研究小组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中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如果二氧化碳处于饱和状态,这种pei-二氧化硅合成物也很容易再生。当聚合物被加热至85摄氏度后,二氧化碳便会飘离。而其他常用固体二氧化碳吸收器则必须加热超过800摄氏度才能够赶走二氧化碳。

哥伦比亚大学的二氧化碳空气捕获专家KlausLackner表示:“这很有趣。它能够在低温下工作真太好了。”研究团队成员之一、USC的化学家Suryaprakash认为,这使它除了保护电池之外还能够用来抓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种聚合物可用于建造旨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人造树大农场,以及防止气候变化的最严重破坏。但前提是世界各国愿意花费数不清的资金来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6

部分碳酸饮料中添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一项目前备受关注的技术――碳捕集和封存,这项新技术事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该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深远的意义,将为人类减缓气候变暖带来希望。

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至90%。

捕集二氧化碳可达食用程度

“北京已有比较成熟的碳捕集技术,现在许多碳酸饮料里的二氧化碳都是从北京高碑店热电厂试验示范装置中生产的,纯度非常高,大家可以放心喝。”西安热工研究院北京分院二氧化碳控制与减排研究所黄斌博士表示。

黄斌说,从高碑店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试验装置里捕集出的二氧化碳,精制以后可以达到食用的程度,就是99.9%至99.99%的程度,截至2009年春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运行稳定,销售食品级二氧化碳已超过800万吨。

如何科学利用二氧化碳

要减少一种物质对人类的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利用。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工业利用量大约是每年1至1.5亿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能力每年约1000万吨。中国有二氧化碳生产企业100家左右,生产能力是每年200至250万吨,而一个几十万千瓦的燃煤电厂,一年能捕获二氧化碳100至200万吨,同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差不多的。黄斌说,“目前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消费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过度地使用化石原料造成了二氧化碳过多,而人类无法消费多出的庞大的那部分,所以造成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问题。”

彻底做法是把多余二氧化碳封存

如何处置多出来的二氧化碳,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出台了: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并集中起来,深埋于海底或地下,彻底解决因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威胁。

“地质封存、深海封存将成为被捕获后的二氧化碳主要去向。”黄斌博士说,二氧化碳被捕获后,必须对其进行安全、长期地封存,才能最终完成控制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的工作。地质封存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主流的封存方式,其原理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用管道输送到地下深处长期或永久性“填埋”在地质中。

深海封存是指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中以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深海中将与大气隔离若干世纪,目前深海封存在全世界还未被真正采用,也未开展试点示范,仍处于研究阶段。

二氧化碳封存面临的科学疑问是,将巨量的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或深海,是否有可能逃逸出去?对此黄斌解释说,令人乐观的是二氧化碳并不需要被永久封存,封存的时间只要保证自然界中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到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即可,“只要二氧化碳的封存可以在几千年内防止严重泄漏,届时碳循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目前来看,人类的科技发展应该可以做到。”

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将力挽狂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学部原主任孙枢指出,碳捕集和封存是一种实现全球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减排”除了节约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燃烧技术外,重要的途径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埋存。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燃烧化石燃料所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是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方法是寻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孙枢院士认为,目前二氧化碳的工业分离、管道运输、地质封存和工业利用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这使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有可能力挽狂澜,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北半球永冻土储有1.5万亿吨碳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研究报告称,北半球永冻土层中冷冻碳的储量可能超过1.5万亿吨,是此前估计的两倍左右。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冷冻碳主要分布在北极以及加拿大、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美国、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储量约为目前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一旦气温升高导致永冻土层开始融化,大气中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将急剧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预计,这些永冻土层中的碳在本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将产生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7

一、准确把握教材适时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一般地,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但这八个要素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探究活动中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共有29个“活动与探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每个“探究活动”都体现了一个或数个探究要素,着重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探究能力。例如,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意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的能力”。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探究——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意在培养学生利用提示信息“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备课时,我们对教材安排的每一个活动与探究,都要进行一番剖析,在体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时,我们组织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改变吗?”的探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与方法如下。

提出问题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动物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上述因素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我布置同学们大胆猜想,提出各自的假设,提出的假设相同或相近的同学为一个课题组(课后,用便条将提出的假设交给老师)。经整理全班同学提出的假设,大致分为如下四类: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增高,电视新闻里常说的“温室效应”就是例证。

2.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段里,某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但由于空气的流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总体变化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3.二氧化碳气体的消耗和生成会保持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变化。

4.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夜晚高。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制订计划四个小组根据各自提出的假设,选定几个地段,在不同时间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并制订了具体的计划交老师审定。我将四个小组的计划审核后发给各小组继续修订完善。

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我组织学生就“二氧化碳的取样及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培训。培训后,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分别测定各个测定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结论与解释四个小组依据实验进行数学处理后,在全班交流各组的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归纳四个小组测量的结果,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在森林里,二氧化碳含量晴天略低,夜晚略高。这是因为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窗户紧闭刚下课的教室,通风不良正在开大会的会场,二氧化碳含量略高于0.03%。这是由于人群密集的地点,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没有及时扩散。

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基本保持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保持在0.03%的水平。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过程中,本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还存在哪些不足。2.要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水平不变,就必须使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保持平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高,植被的减少,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平衡可能被破坏,这应引起世人的警觉。

二、拓展教材开展调查与研究

调查与研究是化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开展调查与研究一般过程可概括为:

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安排了14个调查与研究,涉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的专题有5个,要求到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的专题有9个。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用好这些专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制订并论证调查方案,利用媒体搜集有关资料、数据,深入社区访谈等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根据教材的安排,全班学生按“自主选题、自由组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每组一个调查主题:“常见食品组成元素的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调查”。如“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组制订的调查方案经过论证并经老师审查同意后,按方案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的调查报告如下。

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

耒阳市××学校××班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了解市场上补钙产品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哪种形式的钙更易于人体吸收;尝试提出更为合理的补钙方案。

二、调查项目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成分、规格;什么样的补钙品更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

三、调查方案及实施过程

将课题组6位成员分成两个调查小组:一小组利用双休日去民心大药房和心连心大药房进行实地调查;另一小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论

1.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从钙含量来看,可分为钙片和高钙片,高钙片含钙量高,但很坚硬,很难嚼碎;从食用人群来看,可分为儿童钙、孕钙、中老年钙;从补钙品的形态来看,可分为液体钙、颗粒钙、钙片;从补钙品成份来看,可分为复合钙和单纯钙;从服钙方式来看,可分为嘴嚼片、钙片(吞服)、液体钙(口服液或吞服)。补钙保健品均属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类非处方药品。

2.市售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最常见,一片(或一袋)含碳酸钙1.25克(相当于含钙500毫克);也有以葡萄糖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还有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不常见)。

3.关于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餐后服用有利于对钙吸收。

4.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对成年人而言,缺钙的主要症状是腿抽筋、腿软、疲倦乏力、易感冒、易过敏等;对婴幼儿而言,主要表现为夜惊、盗汗、厌食;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易骨折等;对少年儿童而言,往往会感到腿疼。

5.哪些人群需要补钙: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中老年人。

6.服用补钙保健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略)。

7.禁忌:高血钙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8.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对补钙产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补钙产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不同种类的补钙保健品不要同期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补钙保健品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药物相互作用(略)

10.药理作用(略)

五、我们的建议

1.易缺钙人群要高度重视补钙,在补钙的方式上,首先要考虑食补。食补还不能满足钙的需要的,可考虑选用补钙保健品。

2.要到正规的药房或医院购买补钙产品,慎防假冒。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8

本文从10个方面概括了在气候变化和地球变暖问题上,什么已经成为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遵循事实,什么却是流行的认识误区――因此需要我们改变看法。

结论①: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不是蛊惑人心的伪命题。

科学的依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的科学组织,这个专门委员会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专家。aR4是这个专门委员会花了6年时间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最权威的科学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支持地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被认为来自地球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大范围冰川和积雪融化3个方面的一致性。证据一,在1906~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74摄氏度,主要的变暖阶段是最近50年;证据二,过去100多年来,地球的海平面总体上已经上升了17厘米,事实表明,全球海洋已经并且正在吸收80%以上被增添到气候系统的地球热量,这样的增暖导致了海水膨胀并造成海平面上升;证据三,过去100多年来,南极大陆、格陵兰岛以及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在单向度地退缩和融化,特别是1979年以来北极的冰川已经融化了20%。

流行的误区:相当长时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些否认地球变暖的说法,甚至把地球变暖说成是环保分子蛊惑人心的新花样。现在已经证明这样的说法是严重不科学的。说法一,认为有些地区的气温没有升高。事实上,地球变暖指的是由于温室气体增多而造成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在增高。由于气候是个复杂系统,因此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会在所有地方都一样。地球上的有些地方例如北欧,可能实际上是变得更冷了,但是这不能否认地球表面温度整体上在上升,海洋温度也是这样。说法二,认为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因此有人提出地球是在变冷而不是变热。然而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南极大陆上个别地方的冰川是在扩大,但是南极洲冰川的总体是在缩小。从世界范围来看,85%以上的冰川都是在不断缩小之中。

结论②:全球变暖是工业化以来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而不是地球自身自然驱动的结果。

科学的依据:过去100多年来地球温度的上升,是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烃、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科学证明自1750年以来,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浓度发生了惊人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例如,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从18世纪前的280ppmv(即每百万份体积的大气中含有280份二氧化碳),增加到了2005年的379ppmv左右,为65万年来最高。由于这些温室气体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因此说地球变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已经由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得出的66%以上可能性,提高到了目前的90%以上可能性。结论也由“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likely)’归因于人类活动”变成“人类活动‘很可能(mostlikely)’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流行的误区:很长一段时间来,有些企业以及政治方面的人士竭力否认地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他们试图让人们相信,即使有气候变暖存在,也是地球自身的原因所驱动的。误导一,认为地球气候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变暖实质是地球自然变化的结果。然而,从南极冰块深处取出的冰芯显示,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过去65万年的任何时候都要高许多。这证明了我们当今的气候变化已经超出了地球自然变化的正常范围。误导二,认为地球变暖是由于20世纪初一块陨石撞击西伯利亚而造成的。事实上,一块陨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就像一场火山爆发,这样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时间的。其他如认为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地球变暖的看法也是荒谬的,因为这类局部事件对地球变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结论③:全球变暖对水资源、食物、健康、土地、环境与生态、灾害等有着严重影响。

科学的依据:2006年,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英国政府气候变化顾问施特恩(Stern)发表了有影响的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这是另外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文献。按照这份报告的概括,地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经济可观察到的重大影响涉及以下6个方面:

一是在水资源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旱者愈旱、涝者愈涝。在高纬度和一些热带地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加10%~40%,而在一些中纬度和热带干燥地区,则可能减少10%~30%。

二是在农业与食物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业和林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的概率增大。

三是在人类健康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热带常见流行病的发生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由此造成的鸟类迁徙路径和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将导致应对人禽、人畜共患疾病的难度加大;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将威胁老人、儿童、病患等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人数增多。

四是在土地与海岸线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咸潮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

五是在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方面,若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摄氏度,将有约20%~30%的物种灭绝。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又如地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使得许多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的数量急剧上升。

六是在大规模灾害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风暴洪水来势更猛。例如,2005年在美国造成重大损失的“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在欧洲大陆包括瑞士造成重大损失的特大洪水;2005年在印度孟买和中国四川形成的严重洪灾。

流行的误区: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地球变暖是太远的事情,它们还没有影响到我们身边的生活。因此在关注环境问题方面,国内有人强调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所在城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地方性问题,而不是全球变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1997年我曾受有关国际组织的委托,就参加气候变化问题的京都会议,联系国内有关城市的官员,得到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实际上,地球变暖正对我们身边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直接的影响。例如,上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最近的天气变得奇热等,就是全球变暖对我们的直接影响。

结论④: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的依据:首先在人口方面,在工业化的条件下,人口增加通常伴随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因此人口增加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显然,人口减少是有利于温室气体的减少的。如果到2100年地球的人口总量延续当前的持续增长趋势,那么人口总量的增加势必导致温室气体的相应增加。

其次,在经济方面,人均收入增加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一般有一个先增长后减少的关系。经验数据表明大约在人均收入达到8000美元以后,人均二氧化碳和碳排放强度才有可能明显地下降。对于世界来说,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穷人的经济状况需要改善,因此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增加。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通过经济增长规模、速度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是可能的。

最后,在科学技术与相应的政策方面,通过节约和替代能源以及增加自然对碳排放的吸收等科学技术变革,可以有效地消减社会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是,这需要我们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之从高碳的科学技术转变为低碳的甚至零碳的科学技术。例如,从传统的燃油汽车转变成为新的燃料电池汽车。

流行的误区:有人认为面对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人类气候危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是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的最为消极的一种误导。事实上,在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上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虽然我们不可能扭转长时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变暖趋势,但是却可以通过人口控制、经济转型以及调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加快科技变革等手段,有成效地减少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尽可能地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在人类可以接受的程度与区间。

结论⑤:与工业化以前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摄氏度。

科学的依据:ipCC在研究气候变暖的进程中,组织各国专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结果从2000年开始以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称为“SReS排放情景”)的形式。这个报告以全球化与地方化、增长优先与环境优先为向度,设计了4种情况、6种情景,由此可以分析可能有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以及相应的地球温度上升。ipCC从中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到2100年,地球温度相对于2000年最有可能升高的范围是1.8~4.0摄氏度,很有可能升高的范围是1.1~6.4摄氏度。

流行的误区:社会上常常有人认为这方面的预测是不准确的,理由是科学家对此意见不一。事实上,科学界在人类活动改变全球气候的结论上一直是有共识的,对以上的结果也是认同的。过去多年来,对这个问题有严重怀疑和抵制情绪的主要是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和企业家,他们的怀疑不是出自科学的理由,而是出自商业和政治的理由。但是我们注意到,自从2007年ipCC公布有关气候变化的新的权威性科学报告以来,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和企业家的态度开始变得收敛和低调了。

结论⑥:在地球升温超过2~3摄氏度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带来净的负面影响。

科学的依据:如上所述,ipCC的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100年里地球气温将升高1.4~6.4摄氏度。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升温超过1990年2~3摄氏度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对人类所有方面的影响都是负面的。英国科学家莱纳斯在他最近出版的《6度:我们在一个更热的星球上的前途》一书中,详细地讨论了地球未来升温对水资源、食物、健康、土地与海岸、环境与生态、以及突发性大规模事件的影响。总的结论是,在地球未来升温不超过1990年水平2~3摄氏度的情况下,某些地区、某些方面也许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在超过2~3摄氏度的情况下,地球变暖的状况会持续恶化,并且对地球上所有地区只有净的负面影响。因为当温度升高超过2摄氏度时,全球遭遇沿海洪涝、饥饿、疟疾、水短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流行的误区:有人对地球变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幻想,说地球变暖对地球的影响并不总是负的。例如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寒冷的冬天,还可以使作物生长得更快等等。确实,地球变暖的影响对各地是不同的,在一些特定的地区,甚至冬天的气候还会变得比现在舒适。但是,气候变暖对地球总体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它对某些地区带来的好处。在地球变暖整体负面影响增加的情况下,即使那些少数可以得到更舒适气候的人们,恐怕以后也只能在几乎面目全非的地球环境中孤零零地享受所谓的“舒适”了。

结论⑦: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是使地球变暖相对于工业化以前不超过2摄氏度。

科学的依据:ipCC在公布了上述SReS的排放情景研究报告后,进一步开展了减缓和稳定二氧化碳排放情景的研究,称为“后SReS减缓情景报告”。如果人类保持现有二氧化碳排放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850ppmv,届时地球将升温5~6摄氏度,这样的未来对人类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研究报告提出减缓的目标是到2100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475ppmv(相对于现在有100ppmv左右的升高)。这意味着到2020年相对于1990~2000年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0%,到2050年相对于1990~2000年需要减排50%,到2100年需要减少排放75%。显然,如果未来世界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模式,那么减排的压力就比较小;如果未来世界的发展是纯经济增长的模式,那么减排的压力就比较大。

流行的误区:许多人对地球变暖持有单方面的悲观态度,认为在地球变暖及其影响面前,人类只能遭受败落的困境,已经不可救药了。但是ipCC的情景分析表明,通过人口控制、经济转型、科技变革等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将地球温度升高控制在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是完全可能的。

结论⑧:低成本地减少和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政策是可以得到的。

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虽然在未来的10~20年中,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仍然是减缓全球变暖的最主要的技术和政策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相关政策的推进,以比较低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有巨大的技术经济潜力的。

根据2001年ipCC减缓气候变化工作组对2010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的估算,各个产业部门或者经济部门均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甚至是净收益来实现较大幅度的减排。其中,建筑部门可以通过提高电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等能源效率的技术与政策,减排15%~30%;工业部门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原材料效率等技术与政策,到2010年可以减排300~700mtC/a(即每年300百万~700百万吨碳),到2020年可以减排700~1500mtC/a;交通部门通过轻型汽车能源效率技术的改进(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等),到2010年可以减排5%~15%,到2020年可以减排15%~30%。总体上看,到2010年行业部门温室气体低成本减排的技术潜力可以达到1900~2600mtC/a,到2020年可以达到3600~5050,相当于同期排放总量预测值的20%~30%。

流行的误区:有人认为控制温室气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太大。但是有关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认为,不采取对策比采取对策所要支付的成本大得多,而且越早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经济成本就越低,减缓效果就越好。在具体方法上,科学家认为,给碳排放定价等市场机制,能够有效推动低碳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利用。2030年之前把碳价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20~80美元,2050年之前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30~155美元,能够使2100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v左右。

结论⑨:在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任务上,需要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科学的依据:可以将承担不同减排义务的国家分为3类:一是必须马上行动的国家,指那些具备较大的现实和历史责任(义务)、较强的资源和支付能力、较多的减排机会的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属于这个类型;二是等状况改善后才可能采取行动的国家,指那些具备较小的现实、历史与未来责任(义务)、较弱的支付能力、较少的减排机会的国家,许多极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属于这样的类型;三是应该马上行动但是承担有区别义务的国家,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有一项或者两项指标但不是全部指标超过全球水平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个类型。

中国当前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虽然很高,但是人均排放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值,因此不属于以上第一类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未来发展能够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使得人均排放水平低于世界的临界值,那么既是对控制地球变暖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重大成就。

流行的误区:目前发达国家讨论温室气体减排的时候,有一种无视以上“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倾向。例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学者施特恩在他的报告中,要求包括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就承担足够的减排责任,就是对中国的不科学要求,限制了中国应该有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至少延续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估计在2050年之前都不可能停止增长,相比1990年排放水平可能需要增长数倍。中国之所以发展,是因为迫切需要解决几千万人的脱贫问题以及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问题;其次,中国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减排成本远不会像施特恩报告估计的可控制在GDp的1%那样乐观;第三,施特恩报告所倡导的国际碳税以及国际碳市场等手段,不能使中国从国际清洁发展市场(CDm)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最后,施特恩报告对碳捕获与存储等技术进步的估计太过乐观,对中国而言,这种技术在短期内成本太高,而且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结论⑩:人类同时需要采取适应性对策,以减少地球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的依据:ipCC的研究表明,虽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地球温度的上升将是不可回避的。因此,在地球变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我们需要采取减排与适应并重的对策。即:一方面,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必要和可能的,例如在长途旅行的时候只要有可能就应该优先选择火车而不是飞机,就是减缓性的对策。另一方面,提高适应地球变暖的能力也是必要和可能的。例如,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就着手培育能够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产品,设计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物等等。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9

关键词:碳盘查标准;碳盘查工作程序;排放源的划分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674-3520(2014)-02-00191-01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后对世界做出了碳减排的承诺,随后也将减排目标分解到省市,并逐步分解到企业。企业面临着碳减排的压力与动力。只有经过科学的碳盘查,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才能为制定节能减排策略提供依据。在这里,主要对碳盘查标准、工作流程、排放源的划分进行探讨。

一、碳盘查的介绍及重要性

碳盘查,亦即温室气体盘查,根据iSo14064-1标准的界定,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全面的盘查,按照统一的量化计算方法,计算企业在活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摸清企业碳排放的结构、种类及数量等基本情况,最终形成各企业的《温室气体盘查综合控制程序》、《温室气体盘查表》及《温室气体盘查报告书》三份碳盘查文件,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打下基础。

碳盘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遵守国内外法规的体现。国外的股票交易市场要求所有上市的公司要在年度财政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加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需要。企业进行碳排放交易,需要较实际的排放与既定的排放目标或上限,来决定是否要购买或可卖出排放权。同时,为了协助进行独立查验的工作,这些排放交易系统都要求参加的企业,对其提报的温室气体信息,建立一个可供认证的线索。

(三)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实施标准的碳盘查能满足国外客户碳排放披露的要求。

(四)企业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碳盘查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时段、部门或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企业制定针对性节能减排措施,为参与碳交易、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潜在经济收益奠定碳管理基础。

(五)规避未来碳排放总量超标限额风险的需要。企业在碳排放量及报告方面获得第三方认证,能增强在全球“绿色”采购中的竞争力,在全球贸易中获得“绿色”通行证。

(六)履行社会责任及提高社会形象。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可有效的提升企业形象和信任度。企业进行碳盘查就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二、碳盘查标准介绍

(一)碳盘查主要适用的依据iSo14064-1:包括设计、编制、管理、报告和核查某一组织的GHG清单的要求。-2、-3分别为项目和审定、核查方面的,相对应用较少。

(二)碳盘查温室气体(GHG)的范围

iSo14064-1规定: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全氟碳化物(pFC)和六氟化硫(SF6),这六种温室气体属于盘查范围。

三、碳盘查工作程序

碳盘查工作程序由碳盘查准备阶段、定性盘查阶段、定量盘查阶段、持续改进阶段、形成报告阶段、成果及交流阶段六部分组成。下面介绍主要阶段包含的内容:

(一)碳盘查准备阶段包括成立盘查组织机构、人员培训及编制工作计划及管理程序等三部分组成。

(二)碳盘查定性盘查阶段包括组织边界的确定和碳盘查计算方法的确定。根据盘查目的确定盘查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统计范围,设施的范围即形成组织的边界。温室气体盘查一般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计算。

(三)编制GHG盘查表和报告。GHG盘查表包括各排放源活动数据、eF计算过程表等。GHG报告包括组织描述、负责人、报告排放量覆盖时间、组织边界的文件、每种直接GHG排放。

四、直接和间接排放源的划分

(一)直接排放源的划分:

固定排放源包括锅炉、柴油发电机、食堂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炉灶等设备设施。

移动排放源包括运输车辆、随车吊、推土机、压路机等设备实施;

逸散排放源包括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Co2灭火器、SF6高压开关、化粪池、污水处理厂、七氟丙烷灭火器(Fm200)(it机房)等设备设施。

制程排放源包括生产过程中正常操作造成的排放或来自化学品和原料的生产或加工,制程排放受人的操作行为控制。如乙炔焊接等。

二氧化碳气报告篇10

为落实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和领导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有关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好的做法指南,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研究完成了《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格式指南》。研究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多次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院所的专家,反复讨论修改,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力求简明,突出可操作性。本文就该指南的核算方法要点和特色进行介绍和说明。

二、方法学的技术概要

(一)适用范围和核算边界

本方法适用于我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核算边界是以水泥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单位从事生产活动的地理和物理边界。本方法所指温室气体排放仅指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我国水泥生产包括3个主要工序:原料和燃料制备、熟料制备和水泥制备。大多数水泥企业都带了余热发电装置,还有部分水泥企业开展了废弃物的处置工作,部分企业有矿山开采活动。为了方法适用的广泛性,本方法考虑了矿山开采、废弃物处置、余热发电和热力外供等部分。各企业排放核算包括哪些部分,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说明清楚。没有的部分,可设置排放量为零。

(二)主要排放源

在水泥生产中,关键排放源包括: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水泥窑使用的实物煤、热处理设备和运输等设备使用的燃油等产生的排放。二是替代燃料和协同处置的废弃物中所含非生物质碳的燃烧:废轮胎、废油和塑料等替代燃料、污水污泥等废弃物里所含有的非生物质碳的燃烧产生的排放。三是原料碳酸盐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包括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排放、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产生的排放和旁路放风粉尘中碳酸盐矿物部分分解产生的排放。目前我国水泥窑很少采用旁路放风技术,旁路放风粉尘中碳酸盐矿物部分分解产生的排放可设为零。四是生料中非燃料碳煅烧:生料中可能含有可燃碳,这些非燃料碳在生料高温煅烧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五是生产过程外购电力:水泥生产需要从电网购买电力;同时生产过程有大量的余热,部分企业回收余热用于发电。发电上网的数量可用于抵消从电网购买的部分电量。六是生产过程中的外购热力:水泥生产过程中有外购的热力,也产生大量的余热,可外供给周围企业和居民,用于取暖、洗浴等,可减少取暖、洗浴等的化石燃料消耗。七是生物质碳的燃烧:水泥生产过程中,替代燃料和协同处置的废弃物中的非燃料碳可能含有生物质碳,生产过程中也可能用到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备忘项目”报告,不计入企业总排放。

(三)核算方法

本方法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以下步骤和计算公式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水泥生产中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有实物煤、燃油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公式(1)、(2)、(3)计算。

(1)

式中:ecom为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单位:t;aD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数量,单位:tJ;eFi为第i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tCo2/tJ;i为燃料类型。

其中,

aDi=RLi×RZi(2)

式中RLi是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t或万m3),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操作记录,同时相关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

RZi是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推荐采用企业检测数据,也可使用缺省值。如采用实测,可由企业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或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自行检测时,应遵循《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标准。

eFi=CCi×αi×ρ(3)

式中CCi为燃料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推荐采用企业统计数据,也可使用缺省值;自行检测单位热值含碳量时,应遵循《GB/t476煤的元素分析方法》、《SH/t0656石油产品及剂中碳、氢、氧测定法》、《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等标准。

αi为燃料的碳氧化率(%);推荐采用企业统计数据,也可使用缺省值。

ρ为Co2与碳的分子量之比(44/12)。

2、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的燃烧排放

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含有源于化石燃料的碳,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按公式(4)计算:

(4)

式中:emnbf为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燃烧中,源于化石燃料碳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Qi表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用量,单位为吨(t);HV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加权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eF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燃烧的Co2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兆焦(kg/mJ),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αj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源于化石燃料碳的含量(%),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i表示不同种类的替代燃料或废弃物。

3、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排放

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排放量,包括三部分: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排放量;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产生的Co2排放量;旁路放风粉尘碳酸盐矿物部分分解产生的Co2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md

(5)

式中:emd为在统计期内,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Qi为生产的水泥熟料产量,单位为吨(t);Qckd为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的重量,单位为吨(t);Qbpd为窑炉旁路放风粉尘的重量,单位为吨(t);FR1为熟料中Cao的含量,%;FR10为熟料中非碳酸盐Cao的含量,(%);FR2为熟料中mgo的含量,(%);FR20为熟料中非碳酸盐mgo的含量,(%);44/56为Co2与Cao之间的分子量换算;44/40为Co2与mgo之间的分子量换算。i表示水泥熟料生产的不同批次。

4、生料中非燃料碳燃烧的排放

生料中非燃料碳燃烧产生的排放,可用公式(6)计算。

(6)

式中:emmc为生料中非燃料碳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Q为生料的数量,单位为吨(t);FR0为生料中非燃料碳含量,%;如缺少测定数据,可取缺省值为0.1%—0.3%(干基),生料采用煤矸石、高碳粉煤灰等配料时取高值,否则取低值;44/12为Co2与C之间的分子量换算。

5、外购电力的排放

水泥生产中,净外购电力产生Co2排放。所需的活动水平是统计期内企业计量的外购电量,减去企业余热回收发电的上网电量。电力消费的Co2排放因子数值由国家统一规定来确定。净外购电力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7)计算。

eme=(aCe–aCp)×eFe(7)

式中:eme为在统计期内,企业净外购电力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ce为企业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aCp为企业余热回收发电上网的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根据供应商和水泥生产企业存档的电力流入和流出记录获得,同时相关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eFe是企业所在区域电力消费的Co2排放因子,单位为吨/兆瓦时(t/mwh)。企业应选用最近年份公布的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6、外购热力的排放

水泥生产中,热力消耗产生Co2排放。所需的活动水平是统计期内企业计量的外购蒸汽和热力的数量,减去外供蒸汽和热力的数量。外购蒸汽和热力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8)计算。

emh=(aCh-aCs)×eFh(8)

式中:emh为在统计期内,企业外购蒸汽和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Ch为企业外购的蒸汽和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J)。aCs为企业外供的蒸汽和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J)。根据供应商和水泥生产企业存档的热力流入和流出记录获得,同时相关的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eFh为企业外购/供的蒸汽和热力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吉焦(t/GJ)。由国家统一规定确定,现可采用0.12t/GJ。

7、生物质碳的燃烧排放

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含有源于生物质的碳。源于生物质碳的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按公式(9)计算:

(9)

式中:embf为在统计期内,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源于生物质碳燃烧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Q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用量,单位为吨(t);HV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加权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eF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燃烧Co2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兆焦(kg/mJ),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βi为各种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源于生物质燃料碳的含量,(%),推荐采用企业统计和检测数据或缺省值;i表示不同种类的替代燃料或废弃物。

8、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企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按公式(10)计算。

(10)

式中:em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emi为企业核算边界内某排放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i为排放类型,包括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外购电力和热力等。

三、本核算方法的特点

(一)本方法具有中国特色

我国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和种类很多,在生产工艺流程、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差别较大。本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的企业、企业产品级别的差别、生产规模的不同、生料中非燃料碳的含量、有无旁路放风、是否使用替代燃料、是否处理垃圾、是否有余热回收发电、是否有热力外供(企业外)、是否有矿山开采、是否外购熟料和磨细混合材、是否外购矿渣等不同的生产条件。

(二)核算边界与统计体系接轨

我国现行统计和计量制度采用的是企业级别的报告边界。本方法以企业为核算边界,符合我国目前的统计和计量水平,在数据获取方面不增加企业的负担,得到了业内企业和专家认同。

(三)量化方法与国际接轨

采用国际通用的活动数据法,即按照不同排放机理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或主要产品产量等作为分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排放量等于活动水平与排放因子的乘积。量化方法原理具有国际权威性。

(四)核算方法力求简明,突出可操作性

1、水泥生产企业窑燃烧温度很高,水泥窑中甲烷(CH4)的排放量相当少。甲烷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法计算通常是水泥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0.01%﹝见ipCC(1996),表1-17﹞。同样,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水泥可持续性倡议行动(CSi)工作小组编制的数据显示,水泥窑中一氧化二氮(n2o)的排放量相当少,在现阶段考虑到普遍结论的范围,这些数据很有限。因此,本方法只考虑二氧化碳排放。

2、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生料碳酸盐矿物分解、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碳酸盐矿物分解、旁路放风粉尘碳酸盐矿物部分分解产生的Co2排放的排放因子是有差异的,但是我国只有极少数企业有旁路放风技术,因此本方法忽略这种差异,以求简明。

3、本方法只考虑外购电力和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有的水泥企业外购熟料、磨细的混合材料等中间投入,不考虑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4、本方法核算的排放,是企业生产的排放,不包括企业职工生活排放,如企业职工食堂、企业通勤车等方面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