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产业分析十篇体育产业分析十篇

体育产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24

体育产业分析篇1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投资进入;经营管理

近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而房地产的调控和股市的不稳定使得投资资金无的放矢。在此,本人研究分析了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投资可行性,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确定投资意向的公司企业作为参考。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界定。目前,国内外体育界、旅游界都还没有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统一的定论,不过有些学者从体育旅游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体育旅游指主要内容为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可以是在旅行中所参加的各种娱乐、锻炼、竞赛等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与体育旅游企业、所处的旅游地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可以是以体育为目的或者内容的,也可以是旅游者游玩时以体育为载体的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各样的体育需求,通过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来使得旅游者的身心得到愉悦,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上的体育旅游一般来说都是以体育为目的的出游,比如游客专门赶到洛杉矶观看湖人队的比赛,或者想要体验滑雪乐趣而去滑雪场学习滑雪等。但是,不管如何界定体育旅游,体育旅游都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前往目的地,为了达到健身、休闲、娱乐的目的,参与各种各样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通过上文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从体育和旅游的特征和属性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旅游分成五种:(1)健身休闲型,即利用城市中建成的体育场馆及旅游度假区完善的运动体育设施来开展体育旅游健身。(2)户外探险型,即在著名旅游地开展的户外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比如山地游乐活动,包含山地车、摩托、登山、攀岩、蹦极等活动;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海滨水上游乐活动,包含潜水、游泳、摩托艇、水上自行车等活动;当然不可缺少类似滑翔、热气球、空中游览等的空中游乐项目和野营活动。(3)观看比赛型,这类体育旅游都是以通过观看诸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网球公开赛、斯诺克、全运会等体育比赛来体验观赏乐趣,欣赏运动的魅力。(4)体育文化型,它通过体验外国的体育文化、观赏有意义的体育历史古迹来获得欣赏的满足体验: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总部去领略全世界最庞大的体育组织,感知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到以前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知后奥运会时代的运动气息;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去体验当地独有的民族特色,从而感受不同体育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5)竞赛培训型,它一般指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为参加某个体育赛事而在某地培训相关的一些旅游活动。

接着,我们来了解下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776年,雅典就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当年就有超过4万名观众去雅典参观旅游,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体育旅游了。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得到改善,人们的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育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即使在国外,真正得到快速发展还是在20世纪后半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大型体育赛事。而我国则是在08年奥运会与10年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旅游才得到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还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之间,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和空间。

步入正题,我们分五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产业。

第一,企业进入的可行性分析。

先进行简单的市场结构分析。根据中经网和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的数据,目前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4家体育旅游企业分别是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中旅体育旅行社、广东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仅根据09年的数据,四家企业年经营收入约为13亿元,而全行业年经营收入约500亿元。由此可见,CR4=2.6%,远远小于30%,可见该行业集中度较低,数量较多,竞争比较充分。当然,由于体育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所以四大体育旅游公司具有较小市场份额也属正常。从结构上分析,由于几大体育旅游公司几乎不具有垄断力,所以市场进入还是比较容易的。此外,虽然大企业利用其垄断力阻止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也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某些障碍。

因此,本人对该行业进行进入壁垒分析。体育旅游监管市场运行中法规缺位与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形成该行业的进入壁垒。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让渡壁垒使得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要付出巨额的沉没成本。由于旅游景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体育旅游之间相关产权的法规缺失,把体育旅游产品的经营权作为对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变相的权益补偿,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壁垒。所以,企业需要具备相对雄厚的资本能力,需要具备能够承受高额代价获取体育旅游资源的能力,同时还需有合理补偿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的补偿能力。当然,具备对相关政府部门公关、尤其是当地政府公关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虽然进入壁垒的存在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新厂商进入体育旅游行业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

第二,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分析。

2009年12月,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发出了《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吹响了进一步联合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号角。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序,作为一种全新休闲方式的体育旅游必将成为人们全新的消费热点,以健身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体验等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显然,这对于行业发展与企业进入是一个利好。

根据2002年至2012年的旅游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产业的总收入与旅游消费人数都逐年增加,而体育旅游占总的旅游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因此,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产生,这种需求的增加更需要有能够承担相应风险能力又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进入提供供给。

根据需求分析,体育旅游产业需求急剧增加,非常利于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公司企业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企业进入后的经营策略分析。

首先是定价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定价:一种是竞争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即价格竞争;另一种是市场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因此,新进入企业可以相应借鉴在位企业的定价策略采取相应合理的定价方式,可以节省很多麻烦。

其次是创新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大多为"模仿创新",资金投入非常的少。大家都是利用别人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来进行开发和经营管理,这样是不大利于该产业长远的发展的。而且参与体育旅游经营的企业大多规模很小,远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因此,对于准备进入的新企业而言,可以"模仿创新"的策略。在初期,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相应仿照在位企业的开发经营方式;在具备一定的经验之后采取创新,争取获得行业领头地位。同时应该建立比较大的规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并且开发相关的其他产业或者使经营的产业间得到互补与修养,从而达到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花更多的科研经费进行创新。

再次是营销管理的分析。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广告费用支出较高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于整个体育旅游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由此可见,广告投资在营销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所听到见到、搜索查找到的体育旅游广告却又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在一些高速公路和极少数的电视频道在极少数的时间点播报先关广告,如央视早间新闻之前的各地旅游广告。而查找相应的体育旅游网站时,由于各旅游网站包含其内容,单独的体育旅游网站很少,内容不全且数据非常陈旧。而大多的体育旅游网站,如携程网,也没有单独的体育旅游板块,只是在某些旅游中有相关介绍。因此,对于准备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而言,在广告营销方面一定要花足够的精力去做好,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的信息通畅而为人熟知。

此外,该行业中还存在种种弊病。首先是营销意识与能力缺乏,企业不熟悉体育旅游产品策略、体育旅游价格策略、体育旅游销售渠道策略、体育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懂得根据消费者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推广和促销方式。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做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第三是体育旅游品牌建设不足,很多体育旅游企业只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而非长期的塑造品牌目标。

第四,企业的管理策略即人员管理的分析。

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格认证主要采取"认证制度"。而对体育旅游作为一项特殊旅游产品类别,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既要求有旅游方面的知识,也要求有一定的体育技能与教授能力。对攀岩、速降、滑翔、潜水、漂流、滑雪、赛车、冲浪、蹦极等体育旅游项目还需特殊的职业技能要求。但是,我国又缺乏相关的资格认证,所以在从业人员考核、招募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并在筛选和培训缺乏

专业知识技能的企业员工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高校只有四所,在校生总和也只有200多人。新进入的企业在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方面就得多花心思,提供诱人的工资和丰厚的福利,竭尽所能吸引行业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司,从而提高本公司员工的平均专业素质,在行业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相关的从业人员大多职业素质较低,非常缺乏相关的训练和考核,新进入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员工的招募与培训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使企业各个团队都具备行业优异的素质,能够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五,其他相关事宜分析。

对于处理好之前四项要求之后,还必须谨记体育旅游的安全问题。体育旅游中例如登山、蹦极、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尤其应该注意安全管理。搞笑的是,我国体育旅游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但是作为体育旅游的提供方,还是应该给予旅游安全足够的重视,不应小觑。企业内部应加强安全教育,令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管理政策、产业调整政策、竞争法规、资格认证与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都会对体育旅游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在投资该行业时也得认真学习研究。不过,总体政策法规的导向与发展方向都是市场化、合理化,更有利厂商在该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所以还是非常利于新厂商进入的。

本文结论

因此,作为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投资目标的企业而言,投资进入体育旅游产业是明智的选择。首先,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备很大的潜力;其次,该产业的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具有投资的空间;再次,在遵循并掌握相关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以事半功倍;此外,运用自身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使企业具备竞争力;最后,切记安全守则,掌握相关安全法规以免在阴沟里翻船。总之,体育旅游产业是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

注释:

①杨明、王新平、王龙飞《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37-45

参考文献:

[1]张卉,朱永亮.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

[2]刘庆余.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7).

[3]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4(10):1-4.

[4]戴光全,朱译.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5):22-25.

[6]2001年旅游主题体育健身游[n].光明日报,2001-01-20.

[7]杨佳文.浅谈体育旅游兴起和发展之路[J]旅游学刊,2002,(01).

[8]谭曙辉,刘成,张河清.体育旅游研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

[9]李香华,钟兴永著.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体育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体育与经济

一、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关于体育产业市场。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

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

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1.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

2.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3.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3)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对我国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4.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5.竞争者环境分析。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三、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

2.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3.重视个案研究。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著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体育产业分析篇3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体育开发

一、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市场开发的关系

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他们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体育市场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载体和流通环境,它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实现体育消费商品化、市场化的需要,它的完善与否势必影响着体育产业的更大发展。市场体系完善、发展充分,将会极大的促进消费,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的更大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市场的运作主体,只有它健康成长、发育完全,才会刺激市场更充分地运行,使其在市场规律的制约下更加完善。

二、美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进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90年代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即超过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一般产业。至1988年,美国的体育产值就已超过石油、化工和汽车业,在全国各大行业排名榜上居第二十二位。据美国著名的商业咨询公司――凯尔尼公司统计,美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值在90年代中期已达1520亿美元,占(GDp的2%,在各大行业排名榜中跃居第十一位,在一些州甚至挤身前三位。由此可见,美国的体育产业已步入稳健、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

2.雄厚的经济基础。美国的经济进入20世纪以来一直较稳定、高速发展,尤其是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被美国远远地抛在后面,近年虽然新经济泡沫破裂,又遭遇“9.11”事件的打击,使美国经济告别长期繁荣,发展趋缓,然而美国经济仍然无可争议地处于“老大”的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投资,使美国各种体育设施,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门类完备乃至人均占有率都属世界一流。美国拥有近3亿人口,国民参与体育休闲和锻炼的人数是极为可观的。并且美国国民的余暇时间较多,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充裕,国民的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不仅推动了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必然对体育运动产品产生需求,从而产生消费行为,激活了体育市场,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使美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3.成功的商业运作。由于体育产业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成熟、发达的市场,美国人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使它产生出了惊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经过尤伯罗斯的运作,结果未花政府一分钱,却盈利3.4亿美元就是成功的一例。风靡全世界的nBa也是通过商业运作推向市场的。它是在纽约大律师大卫・斯特恩运作下成为全世界的热点的。其经营收人在1984就达到了1.92亿美元。现在,nBa在商业运作下已创造出近50亿美元的高额利润。因此,成功的商业运作是美国体育产业高度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体育市场

1.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加强生活保障,在促进体育消费的同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对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至关重要,这也是促进体育消费的一大动力。应当说,当前的中国工薪一族工作时间还偏长,不少职业工作者除正常的工作时间外(本来已经较长),还经常需要加班。除工薪一族外,中国大量的民工与农民也应成为决策者关注的对象。中国的民工与农民不管在生活条件上还是在工作时间上都不具备从事体育活动的条件。如何在生活条件上进行保障,在工作时间上进行调节,以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这毫无疑问是中国体育市场建构中的一大问题,也是一大突破口。

2.政府加强体育市场的投资与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体育市场建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大众体育的关注程度不够,以及对体育市场的导向不甚清晰和有力。中国推崇“举国体制”,表面上推动了大众对体育的关注,事实上却导致竞技体育对大众体育的挤迫和威压。此外,政府在体育市场的导向上也不清晰,如没有清晰界定行政权力在体育市场运作中的地位。这表面造成了政府干预(微观)过多,其实却导致了政府导向过少(宏观)的弊端。

3.培养先进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往,我国的体育职能部门中的领导都是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体育产业改革后,各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由这部分人充当,他们不懂得经营管理,不熟悉体育市场运作的规律,在参与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体育产业改革需要的是既懂得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之道,既熟悉我国体育市场又熟悉国际体育市场,同时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产业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成功。

4.塑造健康、成熟的体育文化。一如前述,健康、成熟的体育文化对于建构成熟的体育市场必不可少。因此,体育文化之于体育市场绝非一个可忽略的课题。具体而言,决策者应提倡和宣传体育健身之理念,重视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增设业余体育俱乐部及相关体育设施。可以推想,一个爱好体育、具有健康、成熟体育文化的民族将对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产生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四、小结

中国体育市场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商业机会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体育市场的培育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体育产业成功经验对体育市场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体育市场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实际,研究体育市场的发展等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的理论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拓展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空间,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盖文亮:论商业与中国体育结合的前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段春香:申奥成功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体育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85-04

一、前言

体育产业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来说,我国体育产业还很落后,对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既包括理念也包括行动,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实质和表象、战略与策略都对体育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对体育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通过问卷、访谈、实地参观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了较为详实的资料,发现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即需求要素、资本要素、政府行为和相关支持产业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都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期刊网、万方论文数据库、eBSCo期刊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有关的资料,为本文奠定了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对从事体育产业方面的相关人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经专家检验问卷效度为8.7。

(三)访谈法

对各地市体育局产业规划办领导进行了访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请教。

(四)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问卷进行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需求要素

消费需求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需求要素是影响体育产业增长力的基础要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细分化,对体育产业的消费从实用消费到服务层次消费逐渐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闲暇时间、消费偏好等直接影响着需求结构,消费需求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体育产业竞争力。

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就会根据自己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偏好,增加对体育产品的需要。可支配收入低或者没有时间的人可选择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而可支配收入高、有闲暇时间的人可以选择去现场观看。同样,健身休闲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可支配时间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跨期消费理论告诉我们,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人们的当期收入水平,而且还受到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可持续性是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2.消费者偏好。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使体育产业提品多元化,也使区域体育产业间的竞争力更加激烈。在具有消费实力和可支配时间的同时,消费者对同类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偏好。如钟爱某一品牌的服装就会长期购买,喜欢哪个球队就会选择看哪个球队的比赛。

但事实证明,需求因素只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跨区域选择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便利,不能因此判断需求能力对本国或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贡献的大小,如何把有利的需求条件转化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还取决于本地体育产业能够提业和服务的水平与特色。

(二)资本要素

需求因素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这种动力的持续性则取决于体育产业资本要素的禀赋。资本要素是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关键要素。体育产业资本要素包括资金投入、人力资本、产业组织、产业文化和体育科研能力。

1.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竞技体育比赛场地、健身休闲体育基础设施、体育营销的广告投入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以及政府的财政及税收支持对体育产业提品和服务的质量有重大影响。

2.人力资本。美国学者JulianL.Simon认为,人类发展的“终极资源是人——拥有技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人”。体育产业也是如此,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产业内其他从业人员在内的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优秀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把对人的运动技能投资要素转化为人的商业价值的活动过程,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表现、性格和知名度而吸引大众关注形成的价值。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能否运作成功则取决于体育经纪人的水平。同样,体育比赛的竞技性与可观赏性也离不开知名教练员的培养与体育场上裁判的公正。足球界的黑哨现象影响了整个足球产业的发展。体操运动员李宁借助“体操王子”的品牌为李宁公司的品牌增值;篮球运动员姚明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上亿中国观众的关注,为“火箭队”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使自已商业价值位于中国运动员榜首;刘翔因其在雅典奥运会赢得了“飞人”的赞誉,也获得了耐克等知名公司的青睐。

3.产业文化。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育文化包容了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总和。体育文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起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也有着不同的内涵,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倡导公平竞争、强调享受体育、强调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中国体育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体育文化倡导健身、友谊、和谐、协作和爱国。但一段时间内,在“金牌至上”的价值观左右下,中国体育的爱国情结在某些方面异化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使中国体育在世界上虽然金牌总数一直攀升,但却忽视了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导致目前中国至今没有一项具有国际品牌的本土赛事(如世界杯、nBa、英超联赛等),也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品牌。

体育产业的文化属性是其倡导进取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显性文化,又可以体现在具体的体育产品、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作品中。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赋予体育产业不同的时代内涵。要完成从“金牌至上”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的道路,体育文化也要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与体育经济和市场发展紧密相联,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以体育文化推动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4.产业组织。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组织能力对市场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的体现,有效竞争力的体育产业组织及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竞赛业为例,体育组织是竞赛业经营的主体,对比中国CBa、中超联赛、乒超联赛和nBa、英超联赛,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nBa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赛事,其吸引力一方面源于赛事的可观赏性,更是源于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nBa董事会由30个俱乐部的最大投资者组成,nBa联盟分为nBa管理俱乐部和篮球俱乐部,nBa最高权力机关是总裁办公室,由总裁、副总裁和一些主要业务负责人组成。nBa董事会和总裁及各部门是雇佣关系,董事会拥有决定权。nBa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nBa的成功在于内部能够成功协调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外部与市场、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获得利润,并且所得利润都会分配给各个球队,从而形成了一个运作高效、和谐互动的系统。60多年来,nBa电视转播权和门票收入及球员收入都成为nBa发展的不竭动力。

与此相比,我国体育组织从体育事业走向体育产业型组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目前事业型行政组织仍占主导,其弊端也暴露无疑。CBa是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我国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事,授权CBa联赛及相关各项事务,下设联赛会员全体会议、联赛委员常务委员会、联赛办公室三个机构。截至2012年,共有18支CBa联赛俱乐部,多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演变而来,绝大多数只能行使由监管中心所认可的有限权力,且俱乐部的双方所有者和出资企业还要对这些权限进行二级划分。这种组织结构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增加,球星流失严重,另外,由于出资企业的利益分配受到影响,导致融资渠道受限,资本实力偏弱,又受到国际高水平职业联赛的影响,CBa品牌影响力在本土远不及nBa,比赛上座数与转播收视率偏低。

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处于松散状态,组织松散不能对原有状态的偏离防患于未然,对环境的变化不能形成新的功能耦合系统时,其结果则是破坏性的。因此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组织结构,科学、合理、高效的运作机制是必须的。

5.体育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革命性力量。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能力更为重要。从宏观的体育产业规划制定到中观的体育市场开拓,再到微观的场馆的设计和利用、体育器材的研制和新材料的开发、运动员健康水平、体能、技术、心理、康复等方面都离不开强大科研实力的支持。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小也是这个国家体育科研水平的体现。

发达国家的体育科研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科研网络,美国科研管理体系却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系统,体育科研工作者多数来自高校,还有企业、私人研究实验室等组成,其融资的多种渠道,包括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经费、企业合作基金、私人基金、政府资助以及职业体育组织。在这种体制下,由体育工作者自我管理,政府很少干预,科研的价值由市场决定,使科研工作者能够围绕市场需求决定其研究方向。德国体育科研的严格规范、研究的缜密、强调方法积累和科研创新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为德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目前中国体育科研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体育科研网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为科研机构龙头,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科研机构,下设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日常办事机构,以及运动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训练两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编辑出版两份体育类学术期刊。我国的体育科研机制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昆明电子设备科学研究所和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等民间科研机构,科研转化能力和效率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体育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某些竞技运动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政府管理科研机制导致在课题分配、人员培养和经费配置方面缺乏灵活性,市场转化率低,并且造成了一些搭便车现象。

(三)制度要素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产业革命与主导产业的更替与其说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更为准确。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有效率的制度的支持,体育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合适的制度支撑,制度要素是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支撑要素。

制度与体育产业的成长具有高度的匹配关系,保守、僵化、封闭的制度抑制体育产业的成长活力,开放、自由、不断变迁的制度则能显著促进体育产业的成长。具体地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是举国体制,制度因素的影响力非常大,制度对体育产业成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国家规划将体育产业置于什么样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与政策走向。第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对于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影响,产业主体与消费者行为也会受到影响。第三,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优惠。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体育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从多方面帮助体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特别提到要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强调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等。

(四)区位因素

区位空间结构理论提示了经济活动各种客体在选择区位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反映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和规模。区位空间结构是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区域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空间组合形式,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显示器。产业空间格局的经济性取决于区位资源、社会环境、产业政策等空间基础。

区域环境的优劣主要是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的,地理位置、环境质量、区域结构和区域差异等方面所显示出的综合优势是动态变化的,自然条件、资金实力、基础设施、行政效能、人口因素、交通运输是形成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区位资源优势与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带来政策的优惠而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或极化效应又会进一步优化区位环境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兵.基于结构范式的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2]卢金逵,倪刚,熊建萍.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9,(6).

[3]肖畅明,周良君.洛杉矶体育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管理学刊,2009,(6).

[4]王健.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9,(36).

体育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体育旅游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种新的产品,它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体育旅游属于社会体育的一个产业分支,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种旅游的一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1]。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广东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威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广东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1经济优势。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在许多的经济指标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约占全国的1/4;GDp从1989年至2010年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2]。这些都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1.2旅游资源丰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广东旅游业“行、游、吃、住、购、娱”6大门类建设成效显著,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广东省是适合开展夏季体育旅游运动的地区,各种岛屿如阳江海陵岛的大角湾,深圳的大、小梅沙等都适合开展游泳、潜水、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体育旅游项目[3]。探险性特色体育旅游活动包括漂流、溯溪,其中以登山、漂流和徒步最为盛行,而自驾车旅行则是近年来新兴的运动。

1.3强盛的竞技体育。广东省作为体育强省,不断创造着竞技体育的辉煌,近年来全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打破亚洲和世界纪录。从最早的陈镜开、容国团到现在的易建联、冼东妹等都成为广东体育旅游的宣传品牌。

1.4地理位置优势。广东是中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沟通海外的通道和主要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与香港、澳门临近,香港、澳门作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商埠和世界自由贸易的港口,同世界各地特别是与欧美有着天然的联系,对紧靠港、澳的广东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5人文自然旅游优势。广东是一座人文气息浓厚城市,古代的南越王墓、五仙观、光孝寺无不彰显着广东的悠久历史;广州港、十三行、南海神庙,三元里、黄花岗、孙中山大元帅府、北伐纪念碑、农讲所等一批古代和近代革命遗迹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如今,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各种现代化大都市又将广东和活力联系在一起。[4]

1.6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很强,从古至今先后吸收了儒家、法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将其融合并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流派。位于大学城的岭南印象园就是岭南文化的体现。

1.7完备的体育设施。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都在这里举行,这些全国性质的盛会都对广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广东省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拥有各类体育场地77656个,总面积达到1538982万平方米,全省人均体育场馆2.02平方米,场地投资及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2.劣势(weakness)分析

2.1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全省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21个地级以上市有19个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全省城市降水酸度较强,pH均值为4.71,酸雨频率达54.5%,酸雨污染仍较严重。

2.2体育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多样化。目前广东的体育旅游还是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竞技体育运动的观赛方面,以此来吸引游客,如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但群众体育娱乐的开展有所欠缺。

2.3缺乏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专业人员既要懂得户外运动的专业知识,又要对旅游的知识了若指掌。目前广东高校没有开设体育旅游专业,而旅游专业的人才又对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缺乏了解,这就造成体育旅游专业人员匮乏,对体育旅游的规划、运营、发展方向确定等方面产生影响。

3.机遇(opportunity)分析

3.1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体育旅游业要得到发展就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仍然保持着每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经济也在快速增长。

3.2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用于休闲的消费比重正在逐步增加。中国体育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广东更是在2009年达到41.3%。工作压力的增大使人们向往大自然,希望自己的心情得到释放,而体育旅游活动正有这样的功能[5]。

3.3政策支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也是一种机遇。2010年11月15号,广东省深圳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文体旅游领域社会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有对体育旅游业市场准入、审批制度改革、社会投资鼓励等多项扶持和鼓励政策,以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4.威胁(threat)分析

4.1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在经历了保经济增长和环境破坏的阶段后,中国已经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01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明确了中国的环境生态问题,并定义了绿色发展。如果说广东省还以环境为代价的话,就将对广东体育旅游产业造成威胁。

4.2其他各省的竞争。随着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各省都加强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的地方将它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这就使各省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广东虽然是体育强省,但与中国的许多省相比在很多方面还处于劣势。例如辽宁省的冰雪运动,每年吸引了国内国外大量的游客;山东省以孔府、孔庙为主打的孔子文化旅游产业,等等。

5.广东体育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5.1合理利用扩大优势。

5.1.1充分利用广东的优越经济基础、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加大对自然资源的经济投入,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借鉴港澳的发展模式,提高开发的科学性。

5.1.2对广东的体育名人进行商业包装,提高人们的体育热情,促进人们用于体育休闲的消费。

5.1.3将传统文化与体育旅游结合在一起。岭南文化作为广东的主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可将岭南的一些民间节日与体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岭南体育旅游区。

5.1.4利用广东居于全国首位的体育设施,引进世界性的比赛,打造比赛观赏类的旅游品牌。

5.2缩小劣势。

5.2.1针对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顿力度,净化广东的环境,以生态环境吸引游客。

5.2.2体育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首先,要在广东体育专业院校如广东体育学院设立体育旅游专业,培养体育旅游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现状;其次,聘请专家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样就可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最后,提高待遇,吸引体育旅游专业人员。

5.3把握机遇。

5.3.1乘上中国持续迅速增长的经济这一座大船,抓住人们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的机遇,不断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提升体育旅游质量,吸引潜在的客源。

5.3.2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深化体育旅游改革,吸引更多的公司加入到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中来,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5.4应对挑战

5.4.1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第一,加强体育旅游法制建设和旅游景区的规章适度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游客管理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第二,树立绿色旅游发展观[7]。加强对游客的即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明白如何更好地保护资源,使体育旅游与人文、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5.4.2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多个区域旅游品牌。如2011年3月在大连举办的广东清远市旅游推介会就可以加强大连与清远的区域合作,为两地的旅游企业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促进大连清远两地旅游业的共赢发展。[6]广东各市要加强此类项目的开发,提升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廉恩勇,张建忠.对体育旅游研究现况的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6.12.

[2]吴克辉.略论广东经济特区的建设[J].新西部(下半月),2010.4.

[3]翁家银,周德书等.广东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

[4]林帝浣.广州经典游[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

[5]冯淑凤.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

体育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体育产业;资本运营;资产重组

一、体育产业实施资本运作的意义

资本运作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一种高层次的经营,对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降低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资本运作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体育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水平的提高。目前,排在我国体育产业前列的多数国有或国有控股体育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已相继进入资本市场。一大批体育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崛起,并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体育企业。部分体育企业不仅具备了现代企业的形式和内涵,而且在融资能力和技术创新方面,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二,资本运作将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主要还是依靠大量的要素投入来换取体育经济的增长,因而形成资产存量大,体育企业素质不高,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端。通过体育资本运作,将有利于通过相关资产的流动重组来改变体育经济的增长方式。体育企业也将由生产型、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大重组。

第三,资本运作将促进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资本运作将使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体育产业,同时为更多国内体育企业打入国际资本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体育产业在国际化竞争性中,如果其资本运营方式只局限于国内的资本积累和集中,将与国际性体育产业以国际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反差,导致国内体育产业缺乏参与世界体育产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组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体育产业集团,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生存、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各国的经济活动,能使我国的体育产业走出国门,进入全球化发展的轨道。

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启示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资本运作主要有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两种渠道。当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时,主要依赖风险投资;而当其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时,则主要由证券市场来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和美国,为体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大都是风险投资,而且多数是国际和国内著名的大公司。

欧洲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西班牙,资本运作更多是依赖证券市场,如英国曼联、利物普等十几家足球俱乐部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发行股票,不仅增加了俱乐部的资金来源,而且使世界各国球星分踏而至,从而带动了英国体育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西班牙最著名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运营资本基本上是从证券市场上募集的,西班牙的足球股票是整个股票市场最活跃的一个板块,也是投资热情最高的一个板块。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主要还是依赖大公司的风险资本。

美国的体育产业极为发达,其体育产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体育产业的资本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投资体育产业平均资本利润率高达15%以上。美国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使其对美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时,一些比较幼稚的项目和不很赚钱的项目,其发展基本上也是依赖于风险投资。而当其发展到相当水平后,一方面,凭借自我积累来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体育产业的平均资本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在资本市场的媒介作用下,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加盟体育产业,从而实现了多元化的资本运作。

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表明:资本市场为现代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为体育行业大重组提供了运作平台,要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运作。

三、实现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多种形式推动资产重组

一是开展企业并购,即通过对体育企业或体育相关企业以购买方式和承担债务方式兼并弱势企业,促进低效益企业生产要素向高效益企业流动,它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的有效途径。二是实行改组,即通过股份制、公司化、集团化等改制重组,分离无效、低效资产,吸纳优质资产,实现资产优化配置。三是资本控股,即以资本购买那些具有发展潜力体育企业的控股权。四是资本租赁承包经营,即通过租赁承包经营方式,取得其他企业资本的经营权,达到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目的。五是资本的裂变、聚合,不断寻找合作伙伴,繁殖新的经济增长点,让资产在流动中增值,形成裂变、聚合的良性循环。六是嫁接改造,即通过以产权为载体,资产折价入股等吸引国外资本或通过资本市场、产权市场以招商方式扩大企业资本规模,优化资本存量。七是对劣势企业进行托管。即在企业的产权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让优势企业获得对劣势企业资源的实际控制权。总之,通过以上各种资本组合和裂变方式,促进体育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体育资本结构优化,以少量自有资本和增量资本带动更多的外部资本和存量资本,以实现体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所依托的资本市场的手段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可选择金融证券交易手段、产权交易型手段、基金交易手段等。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既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为体育发展筹集资金,也可以通过这些证券来收购兼并别的企业,如通过股市对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进行控股收购,在杠杆收购中则同时涉及到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活动。利用进行产权交易手段进行资本运营即通过产权市场对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进行交易,以此来进行资本运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利用基金交易手段资本运营主要是通过成立共同基金来进行资本运营的活动。基金交易型资本运营可以有三种作用:一是聚沙成塔的作用。因为资本运营往往需要巨额资金,而这些资金由单个企业承担则有较大的困难,成立基金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二是防范风险的作用。基金由众人出资成立,损失由众人分担;同时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大多不是集中于一个目标,也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三是专家理财的作用。基金的管理和操作人员都是专业人士,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可以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益和效率。

(三)实行多元化立体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指体育企业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购重组等方式,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同时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或提供多样劳务,将企业经营触角伸到多个经营领域和多方位的立体经营方式。体育产业实行多元化立体经营,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纵向延伸,即企业各经营内容要素相互依存,递延推进,环环相扣,紧密延伸。二是横向拓展,即企业各经营要素所涉及的领域或行业互不相干,没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经营。三是多元混合发展,即确立大市场观,进行多主体、多用户、多经济成份、多元化、立体化发展,科、工、贸、金融等优势互补,混合经营激活社会资本,不断壮大自己,形成规模优势。

(四)有效地营运体育无形资本

体育无形资本是我国体育事业积累起来的重要财富,它包括各类赛事的举办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电视转播权、体育组织团队、名人的声誉、体育场馆租赁、土地使用权、体育类的促销、体育品牌、体育文化专利、特许权等。管好用活这些无形资本是体育资本运营的重要内容。运营无形资产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扩散式运作。包括向外扩散和向内扩散,向外扩散是允许非体育企业生产自己的商标,而向内扩散是体育企业内部共享相关名牌。二是吸纳式运作。即运用体育无形资本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广拓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弥补体育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三是扩张式运作。通过体育无形资产的反哺有形资产,激活带动有形资产,实现利润最大化。四是集聚式运营。以体育产业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以体育品牌命名的体育企业集团,促进体育产业现有生产要素向企业集团集中,使品牌的无形资产迅速升值。五是通过资产评估,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公认,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六是加强无形资本的保护,维护体育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高效的体育资本运营的人才管理机制

体育产业资本运营,不仅是企业经营理念,更是高层次的管理手段、方法、技巧和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和创新能力强的卓越人才,特别是对企业资本运营起决定性作用的企业家。因此,实现资本运营条件下的体育企业家再造,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培养体育企业家的资本运营观念和能力,实现企业经营身份的一元化,造就现代意义上的真正企业家。建立体育企业家资本运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合理的用人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市场为依托,面向社会,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纳贤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一批有战略眼光、懂金融、体育、法律、企业管理、财务方面的专家和各类高级复合型人才,使体育产业的资本运营得以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远祥,孙庆祝.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体系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6).

[2]任保国.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3]王国平,刘黎.国际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观察与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体育产业分析篇7

【摘要题】体育产业……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的发展历史对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体育经济政策是政府管理、调节和发展体育事业的准则手段。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政府体育事业的管理力度,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活力。这些为我国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调整和改革我国体育经济政策,引导我国体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首先,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0%。体育运动可保护和增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体育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行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健身体育、闲暇体育在许多国家蓬勃兴起,为人们提供体育劳务产品、体育物质产品、体育信息产品及其它相关产品的“体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一、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投入构成与体育管理体制及体育经济政策

当谈及国家体育经费的来源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一下不同的体育管理体制。世界上大体存在三种类型体育管理体制。第一种为“国家管理型”,前苏联、东欧国家及我国,都是采用这种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体制;第二种为“社会管理型”,美国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均采用这种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实施体育管理的体制;第三种为国家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结合型管理体制”,即采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体育运动,政府负责制定体育方针、政策,做出体育经费预算,规划体育场馆的建设,鼓励公民参加体育运动等,而体育组织(一般为体育联合会)则负责具体组织训练、准备比赛、选拔代表队及解决有关场地和器材,聘请教练员、辅导员和筹集活动经费等日常事务。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体育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庞大事业。为加快本国体育事业发展,使体育管理体制形态上存在着一种由两极向中间集中的趋势,一些过去采用“国家管理型体制”的国家,如加拿大、韩国及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则逐渐介入体育事务,并设立专门的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如韩国在1982年成立体育部(后并入文化部改组为文化体育部),加拿大将健康与业余竞技运动部升格为准部级单位,这些国家对体育的宏观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推行宏观控制的社会管理方式。

由于社会制度和体育体制不同,各国体育经费的来源结构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与“国家管理型体制”相对立的“拨款型”结构,即体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经济计划中的体育拨款和各系统规定的体育开支,以行政手段定量下达。第二种,是与“社会型管理体制”相对应的“筹款型”结构,即政府不承担体育组织的活动经费,一切开支均由体育部门自行筹集,只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政府才给予临时补助。

实践证明,这两类体育经费来源结构各有利弊。“拨款型”结构的优点,在于体育投资总额由国家预算统一掌握,可以使体育工作保持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水平,体育部门有固定和相对稳定的经费保证,可以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可以对体育经费分类进行指令性使用,保证各类体育工作都能按比例均衡地发展,还可以根据人口分布等社会因素综合平衡,保证所有居民都能在均等的经济条件下从事群体活动。但是,这种拨款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经费由国家大包大揽,体育部门易产生依赖性,不注重价值规律的应用,经济效益较差,过多地依靠行政命令,易产生主观性和片面性等等。现在,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多数东欧国家,均已放弃这种“国家拨款型”体育经费结构。“筹款型”结构可以迫使体育组织发挥经营主动性,提高体育的经济效益,并可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如削弱了政府对体育的领导权,在某些场合,甚至出现对立的局面,体育组织易受赞助财团的控制,自主性受到侵害,受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体育经费难以有稳定的供给保证等等。

因此,随着采用政府部门与体育组织相结合的“结合型管理体制”的国家日趋增多,与其相应的第三种体育经费来源结构——“结合型”结构也日见成熟。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政府对体育组织给予必要拨款,保证其基本开支,其余活动经费由体育组织自行筹集,必要时,政府从政策法令上予以协助。

目前看来,“结合型”经费来源结构的优点较多,主要体现在:政府给予必要拨款,可以确保体育组织的基本工作条件和国家体育计划的实施。能够引导体育组织强化自身的经济功能,调动其利用体育办体育的积极性。有助于体育组织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增加企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感,并对体育工作质量实行自发的监督。由于体育部门吸收居民的资金,增多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权力,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开展。

目前,相比较而言,采取“结合型”的国家为数最多,欧共体的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这种“结合型”的结构,近年来,过去采用“筹款型”和“拨款型”结构的国家,也出现了向“结合型”结构靠拢的趋势。一贯采用“筹款型”的美国,在慕尼黑奥运会总分落后苏联,特别是在蒙特利尔奥运会又落后于民主德国之后,政府颇为不安。总统提出咨询,要求财政给予拨款援助。1978年美国颁布新体育法,决定资助美国奥运会3600万美元作为运动员强化费,突破了政府不对体育拨款的惯例。1978年,美国国会第95届会议通过决议,规定商务部长有权拨款给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以资助美国业余体育运动的发展。一向依靠国家拨款的苏联,自70年代开始自筹部分经费,如全苏第七届运动会期间,通过向全国发行名为“短跑”的体育,获纯利润1亿多卢布,基本保证了奥运会选手的集训费用。罗马尼亚体育经费中政府拨款只占46%,其余开支均由自己多方筹集获得。1991年保加利亚的体育经费中,国家筹算拨款占24.1%,发行体育的收入占37.5%,广告,赞助、有偿服务等收入占38.4%。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体育运动资金的筹集中,实施1:1:1政策,即政府出资三分之一,地方出资三分之一,企业赞助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把国家拨款与社会资助结合起来,灵结地采取“结合型”的体育经费的集资方式,是世界多数国家确定体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发展趋势。

二、借鉴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和调整我国体育经济政策

我国在体育管理上过去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国家管理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去体育事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把体育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提出:“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实践中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和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经济人才不多,管理不善的诸多问题。我国体育产业1997年创造增加值仅占我国GDp的0.57%,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该指标5%水平相比较,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十分落后,与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物质生产而言,属于社会的福利消费。其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体育经费的提供条件。世界体育强国绝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点,一些经济尚不发达的体育强国,增加体育开支,扩大投资比例,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育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渠道:国家投资、地方投资、居民个人投资、公司企业投资、媒体收入。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体育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除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之外,还借助于体育的经济功能,广开财源,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使居民个人体育投资、公司企业体育投资和媒体收入在国家体育经费来源结构中比重不断增大。据报道,欧洲发达国家,私人体育投资(居民个人投资、公司企业投资、媒体收入)一般都高于公共体育投资(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有的甚至数倍于后者,如瑞士的私人投资为公共体育投资的16.7倍,西班牙为6.2倍,英国为5.3倍,意大利、德国和瑞典等也都在3倍以上,瑞士私人体育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27%,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次之,为1-1.5%之间,德、法、意、芬、比、瑞典诸国均在0.6-1%之间,匈牙利和丹麦较少,分别为0.32%和0.34%。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体育参与程度的普遍提高,正在影响着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发展,体育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领域资金的投入量甚为可观,例如,西欧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体育经费及与体育相关的资金,都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如何加大资金的投入,是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个途径:

1、仍需加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由于我国经济市场运作处于一个起始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加上我国体育管理的政府集权,因此要短期在社会上筹集发展体育产业的巨额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加大资金的投入。

2、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引导民间资本向体育产业的汇入。比如美国为了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在其税收政策上一直向体育产业倾斜。关于体育部门的收入如何缴纳税款的问题,各国的解决办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及东欧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均向体育部门提供一定的优惠。在英国,组织体育比赛的部门如果得到慈善委员会的批准,被确认为属于慈善机构的话,其收入免于纳税。法国也实行同样的政策,具有慈善机构地位的体育比赛主办单位,享受免税待遇。

3、扶持体育民间组织(如协会、学会、俱乐部),确定他们的法律地位,提高他们的经济能力,引导规范运作,发挥他们在吸纳社会资金,传播体育技术,提高全民运动水平的作用。

4、发行、吸收捐助、出售电视传播权等途径获得多渠道的资金来源。1994年3月中国体育经国务院批准发行,至1998年底,为体育事业筹集资金18.6亿元人民币。为鼓励以发行体票筹集社会资金,许多国家给予发行部门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瑞典1991年发行足球的总收入为60亿克朗,政府征收了50%的税收,使得最后用于体育的收入仅有5000万克朗,大大影响了体育部门的积极性。为此,从1992年起,政府开始大幅度降低征税标准。为支持体育俱乐部增强创收能力,瑞典政府还提出,允许体育俱乐部发行自己的,并且享受减免税的待遇。欧共体国家及其他许多国家,为了扩大体育的发行,已准备将体育的发行由垄断经营改为开放经营,允许各大公司参与竞争。

5、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必要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骆秉全,樊心刚.对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4).

[3]

体育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体育;产业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08-0110-03

[作者简介]赵建强,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江西南昌331100)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及特点

体育产业是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营性行业,也可以说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这里指的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个部分。这里指的经济部门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或个人)。

体育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1.体育产业具有市场经济属性

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体育事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它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运行机制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属性。体育经济是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从经济角度看,体育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它是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消费品。

2.体育产业是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

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只依靠直接生产和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体育产业是难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因此,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除了依赖体育产业之外,还需依赖其他的与体育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体育产业可以带动纺织、机械、建筑、电子、营养品、食品等制造业,以及旅游、保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自身,而必须与其相关联的产业同步发展。

3.体育产业是产值高、影响大的朝阳产业

体育产业形成规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逐渐成为独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大幅度提高。同时,体育产业还是一种“无烟工业”,消耗能源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能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体育产业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

4.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的第三产业

体育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企业家朱树豪先生5年前投资20多亿元兴建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和乡村俱乐部,不仅解决了当地2000多农民的就业,促进了港商、外商的投资,而且几年来俱乐部经营状况良好,资产正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5.体育产业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产业

体育运动是一种规则性很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文化形态,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决定了体育产业必定具有同样的国际性。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趋势,注定了体育产业必定要突破国界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使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性加大,体育竞赛的国际竞争性增强,体育产品与服务更加面向国际市场,体育产业背后的金融活动更具有国际流动的性质。

二、体育产业化的概念和作用

1.体育产业化的概念

产业化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一定条件下或历史时期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或成果的非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通过商品货币关系的转变,对自身规模组织和活动目标调整改造,实现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的转化,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或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并成为国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2.体育产业化的作用

体育产业化将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体育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提供了23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521亿美元的收入,以及2332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750亿美元的家庭收入,美国体育产业所支撑的经济活动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为美国家庭带来1270亿美元的收入(家庭收入增加24个百分点),容纳460万就业人口(就业人口增加2个百分点)。体育为人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其他一些主要行业相近或稍高。这些行业有农业、铁路、管道服务、交通服务业和纺织业。

三、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现状的分析

1.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人们改变了对体育的认识,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体育产业化从本质上说是市场经济行为,既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又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方面,要同以往体育管理中的旧观念、旧制度分道扬镳;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整体上看,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应放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经济环境中去考虑,使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2.体育产业化的观念转变

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树立产业观念、商品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同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固守把体育与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片面强调体育事业的公益性、福利性;另一种倾向是多年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一刀切”、“一哄而起”的思维习惯。体育既要面向市场,坚定地走向市场,但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向市场,也不是所有体育服务产品和所有体育机构都能进入市场,哪些能进入市场,哪些不能进入市场,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四、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市场经营紊乱

目前许多体育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下“吃皇粮”的习惯,有的组织即使进入了市场,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并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如原国家体委与各协会、中心、企业的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何管理,由谁管理等问题目前都不甚明确,这就必然造成经营活动的紊乱。如随便使用国家体委和中国奥委会的名义进行商业性活动,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外流问题,运动员做广告,运动协会的徽记和大型运动会的标志被用于商业开发活动等。由于没有从产权上加以认定,也就无人和无法管理。

2.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市场主体开始经营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实行体育技术和培训的有偿转让、发行体育等,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技术市场与体育金融市场等各种完善的配套市场还相距甚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市场相比差距明显。

3.市场经营观念落后,没有把体育消费者真正视作“上帝”

由于我国的体育活动长期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进行的,一直受着“生产观念”的支配和影响。虽然体制上略有改变,但从许多体育市场经营者的观念看来,并没有伴随着体制的变迁而实现从“生产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一些地方和单位的体育生产和经营仍然是“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品为出发点”,在消费本位上没有把消费者视作真正的“上帝”,形成“消费者需要消费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的观念。

4.市场结构欠合理,市场发展出现倾斜

首先,市场的内在结构不合理,重一般国际竞争项目的市场培养,如三大球和一些奥运项目,轻一般商业性体育项目的市场培养,如赛马、拳击等;其次,市场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重一般有形产品的开发经营,千方百计地去争夺冠军,并以此来获得厚利,轻无形产品的开发经营,如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广告、徽章、名誉权的开发经营等;再次是市场区域分布不平衡,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的差距非常大;最后,市场的组合结构不合理,重现有市场的争夺,轻潜在市场的开拓,并以对现有市场赢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为主要追求目标,而不注重在经营活动中出奇制胜。这种现象使体育市场的发展出现结构性不平衡。

5.体育法规未落实,市场调控机制没有形成

要发展体育产业,就离不开体育机制,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有各项法律规范的保障,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机制,发展体育产业也是一句空话。目前,政策和法规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且,在各项体育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国家没有能够与调控一般商品市场一样,选择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对其不良发展态势进行宏观调控,如在分配领域向个人倾斜过大,却不能产生相应的效应等问题,就没有正常的宏观调控手段来遏制。

6.体育资产和资本的积累不够

一方面,国家投入少,另一方面,国家投入的大部分资金被人头费消耗掉了,没有积累,很难谈到增值。体育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除了用来规范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法》以外,还没有一套用于指导体育产业发展的、可操作的行业指导办法。即使体育行业中的某些企业发展得比较快,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经验和制度。体育产品科技含量低,整个行业技术积累不够。我国的体育产品多为劳动力密集型,科技水平不高,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渠道不顺畅。这使得体育用品结构性供不应求,很多产品依靠进口。体育教育模式严重滞后,体育人才的积累不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院校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往往只能产生运动员,却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尤其是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管理素质的体育人才,如体育经营人才。

五、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充分培育体育产业化主体

体育产业主体卖方的培育:通过财政拨款、体育部门自筹和社会集资等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大批既能够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供群众活动的、类型不同、功能多样的中小型体育场馆。

体育产业主体买方的培育:在全面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要突出那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竞技运动项目,不断提高其竞技水平,使体育比赛更富有生趣,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把培育体育市场与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广泛建立不同类型的群众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基层体育锻炼组织,动员组织群众投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使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推进体育产业化,使大部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面向市场,进入市场,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一部分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可以实行企业化经营,或转变为自主经营的体育经营实体。继续推进足球等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制改革,逐步向半职业化、真正的职业化过渡,使职业运动俱乐部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

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境内外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服务,满足人们对体育消费的不同需求。

2.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育产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体育资源配置采取市场方式,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首先必须转变职能,由微观管理变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如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为私有市场提供动力,降低体育经营企业的税收,给予相应的低息贷款或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扶持体育产业发展,鼓励、吸引社会和个人兴办体育产业,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

3.加强体育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

打破体育市场的地区性、封闭性,建立一个全国有机统一的、开放的体育市场体系。创造体育产业运行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目前,体育市场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尽快建立健全各类市场。首先,体育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人才市场是体育产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是体育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离开三大市场,体育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它们应当是体育市场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次,体育技术市场、体育器材市场、体育信息市场、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和体育产权市场则是形成上述三大体育市场的基础,也应及时配套。

4.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推进体育产业法制建设

体育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保障。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只有建立健全法制,才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5.尽快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的研究是我国体育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我国体育部门和统计部门过去采用了一系列统计指标,如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新建体育场馆数、世界冠军和创世界记录情况等对我国的体育事业进行统计,但由于这些统计指标及相应的统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体育所具有的产业性,已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已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当人们的生存消费基本满足以后,消费需求必将扩张和延伸,毫无疑问,体育产业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和刺激需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为此,体育产业将会有一番发展,体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21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体育产业分析篇9

【关键词】环京津地带体育旅游特色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各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渐渐成为时尚。体育旅游正在以其集观赏性与参与性、娱乐性与健身性、专业性与高品位、教育性与互动性融为一体的特征,逐渐成为国人旅游的新看点。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成为时尚,以接近自然、放松身心、保健娱乐为特征的体育旅游业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群众体育的再发展。“环京津都市圈”体育旅游产业带的资源开发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每年将吸引近1.35亿的外国游客,取代法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家。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达到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的概述

体育旅游的概念。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可以认为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不同体育需求,借助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多种功能,使得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活动;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休闲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保健康复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与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体育旅游的内容。作为大众体育和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的分类有着许多不同的标准。根据旅游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同,可将体育旅游划分为四种类型:休闲娱乐型:此类型的体育旅游已成为国内最典型的体闲娱乐旅游生活方式之一,其追求快乐体验体育,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回归自然,陶冶身心,获得新的文化积淀,从而增进健康,可以同时完成旅游、健身和娱乐多项任务。民俗型:充分享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活动,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的独特魅力,领略当地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内涵,如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养生保健术等。度假型:指在休闲的同时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如冲浪、垂钓、划船、滑水、游泳、潜水、帆板、海水浴、跳水、摩托艇以及登山、攀岩、狩猎、滑雪、滑冰、滑草等。观光型:探访观光体育的多种相关的表现形式,如参观体育建筑、摄影展、绘画、雕塑等体育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

环京津地带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河北省地处

政策有效支持,有利于开发河北省体育旅游市场。河北省环绕京、津两地,地处于环京、津旅游网络系统中。基于体育旅游的特征,参与旅游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城市人口和国外旅游者,京、津直辖市正为河北省体育旅游提供巨大的客源市场。原省长曾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座谈会上重点强调,要下大力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它是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环京津休闲旅游作为全省旅游业的重点,强力推进,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河北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河北省体育局为满足京津冀群众参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观赏等精神文化的需要,整合和开发河北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环京津健身休闲圈”。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优势明显。河北省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内环京津,外与晋、豫、辽、蒙、鲁等省相邻,消费群体较为集中。“大北京规划圈”确定的最佳模式是形成50公里左右、30分钟的交通大都市圈,达到城际交通的公交化。“大北京圈”是指京、津、冀,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大中等城市所管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带,以及周边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区域,中心区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地“大北京”的规划已经显现。

河北省环京津开发体育旅游的对策

体育旅游既有社会学的意义,又有经济学的意义。作为新兴的产业,其合理的开发必定会促进体育旅游活动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体育器械、服装及鞋帽等的开发与生产,并涉及到交通、食宿、购物等方面。所以,体育旅游会推动器械、服装、食品、建筑业等产业,以及交通业及商业的发展,还能够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日益严重的社会就业压力。开展体育旅游活动还可以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因为其不仅仅吸引体育专业人士,而且也汇集了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通过交流,河北省可以更加了解外界丰富的信息;同时也能让国内外体育旅游学者更加了解河北,加强与之合作,从而推动全省经济迅速、健康的发展。

体育产业分析篇10

摘要本文通过搜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对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属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从宏观上划分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归属,细化了我国职业篮球这一体育产业的市场组织结构。由训练和竞赛到此项目所产生的附属产品,本研究都对其做出了产业属性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体育产业更加细化和规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篮球运动职业体育体育产业产业属性

一、前言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事业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把体育推向市场,按市场的需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规范体育事业。这必将导致人们对传统的体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要求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第三产业的特性。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培育篮球市场与管理篮球市场并举的方针。逐步完善篮球市场结构,分工明确,功能齐全,形成统一开放的组织体系,以保证篮球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顺利进行,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篮球产业管理的根本目标。

二、相关概念定义解释

(一)产业的解释

产业作为一种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它也是人类早期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其之后,随着人类不断地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了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产业的英文表示为industry。

(二)体育产业

关于体育产业的概念问题,目前在我国以及国外均无同意的观点。美国学者对体育产业大多持一模糊的大范围的理解,认为只要与体育有关联,就可算作体育产业。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产业的概念总结如下:体育产业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是体育事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称谓[2]。即体育产业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的体育服务和相关劳务活动,还包括了第二产业中的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产品的生产经营,同时也包含了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体育保险和本文重点研究的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与管理等。

(三)体育产业的归属

在产业的划分上,第一产业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加工的生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指提供劳务的服务业。确定体育产业的范围,从其主体而言应该归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程度,同时也有赖于社会对体育产业的经济投入。由于体育产业总体上属于第三产业,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体育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对体育功能与作用进一步发挥的要求。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组织结构分析

根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商业化程度可将其分为企业经营型、事业经营型和公益型。企业经营型:在体育主管部门出台开发的体育产业的鼓励政策――“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后,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兴办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以休闲、娱乐体育项目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包括商业性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场地经营、健身娱乐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等;事业经营型:是由政府兴办或资助的带有公益性的体育经营活动,包括体育训练基地、体校、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场馆、体育院校、科研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体育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承办的国际重大比赛,全国和地区性综合运动会等;公益型:是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出资举办的体育培训、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目的是增进全体公民或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精神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我国体育产业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经纪业、体育金融保险业、体育用品业等几个为完整的产业结构。

四、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属性分析

职业篮球运动是以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经营高水平篮球运动的训练和竞赛,并训练竞赛及其附属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特殊的体育企业。

(一)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篮球1994年开始推行篮球全国甲a的主客场制;1996年又推出了全国职业篮球联赛;1997年实行全国俱乐部篮球比赛;1998年又同时举行了甲a、甲B联赛;04年赛制又有了重大改革,把14支球队分为南北两区、借鉴nBa的比赛机制,又推出了全新的篮球超级联赛(CBa)。在我国篮球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之下,CUBa全国大学生联赛自1998年开创以来发展相当迅速,2005年推出的大学生超级联赛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焦点话题。特别是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的推出,又为我国篮球产业涂上了丰富多彩的一笔[5]。篮球是市场潜力较大的项目,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因势利导,推动篮球产业的发展。自1995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改革以来,我国篮球运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篮球俱乐部的成立也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CBa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通过打造球队品牌和明星个人品牌,使得CBa品牌在内容上丰富,品牌联想物增加,品牌个性得以展现,14支职业篮球俱乐部像“广东宏远”、“八一火箭”、“上海东方”、“北京奥神”、“江苏南钢”等等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看到这些俱乐部就知道是CBa的球队。

(二)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细分

对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细分,我们可将其分为比赛(体育竞赛表演)、转会(体育经纪)、副产品(体育用品)三个部分,其中比赛的组织者是国家篮管中心,他们在运行职业联赛的同时可以通过门票收入、广告收入、电视转播权以及体育得到可观收益。而转会和副产品的运作则是由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自主运营,它们是伴随篮球运动职业化产生而产生的,也是第三产业兴旺发展的标志。

(三)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属性分析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属于经济发展层次的第三产业,它是由我国篮管中心拥有,并行使经营权。就其运作主体而言,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属于体育竞赛表演业,主要依靠门票、广告费、转播权作为收入。细分中还有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用品业的存在,其拥有权和经营权为个人、社会团体或企业所有。

五、结束语

美国的体育产业是一项独立自治、利益一体的民间自组织的体育产品;而我国的体育产业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由政府主导的体育事业[7]。本文所研究的职业篮球运动的体育产业的产业属性就其主体而言属于第三产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占居较大比例,拥有权和经营权归政府所有。

参考文献:

[1]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2003.

[3]李荣日.体育产业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m].2005.4.

[4]王庆伟.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5]王极.我国篮球产业化发展对高校篮球运动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