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十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十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21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1

生态文明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是新时期新型的理念,是总结建筑行业与社会过往和趋势、经验和教训,在面向行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而系统的理念。生态文明在整体上关注家园建设,以环境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作为手段,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和生态系统,并在思想、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新改革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思想。在建筑领域对生态文明有着深层次地解读,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长期性、战略性的目标,以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突破口和进步着眼点,将生态文明内化、整合于建筑行业的体系和细节之中,使生态文明成为建筑行业和建筑领域的共识,将生态文明的优势体现在建筑领域的各项环节之中,做到对建筑领域长期发展和持续建设的不断规范和有效指导,为建筑行业实现生态、物质、精神上的综合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2、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重要价值的主要体现

2.1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价值

从建筑设计的过程和系统上看,设计中思想和意识的体现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质量与进程,生态文明可以有效规范建筑设计的思想,使建筑设计能够以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规范作为出发点,遵循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重建的规律,避免建筑设计中的失误,控制建筑过程中的污染和破坏,解决当前建筑设计不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实际问题,有利于生态文明为平台的新型建筑设计模式的建立。同时,生态文明还有助于建筑设计提升效率和质量目标,生态文明理念将会以规范化的程序、细节确保建筑设计效率,确保建筑设计符合质量层次的需要,为建筑设计达到生态文明的水平和品质提供保障。

2.2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价值

建筑设计存在发展与保护、结构与成本、生态与效率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发展受阻、生态破坏、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而生态文明可以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原则性、方向性、目标性的指导,使建筑设计工作能够平衡发展与保护、结构与成本、生态与效率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处理好建筑、资源、社会、自然的深层次关系,将建筑设计指向绿色发展的道路,在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同时,为建筑行业总体走向可持续发展指明进步的方向。

3、将生态文明整合与建筑设计的措施

3.1推行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建筑设计和生态文明都将服务的对象指向了“人”,因此,要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作为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加以体现,要从建筑结构、功能方面入手,提升建筑的经济性,倡导宜居的环境与空间,提升建筑的舒适和美观,将生态文明体现在为“人”服务的细节之中,将人性化建筑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3.2推行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应该以生态文明作为基础,构建符合生态化的新型设计模式与路径,要做设计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环境元素和自然元素将生态合理、科学地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提升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3.3推行人文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建筑设计要以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要将生态文明的目标整合与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合理利用建设区域人文特点和民间艺术手法,通过风格化、人文化的手段重构建筑设计的框架,为实现生态文明的设计目标,构建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的新关系作出努力。3.4推行一体化的建筑设计模式生态文明倡导集约化和系统性,目标是将人类社会、个人需要和自然环境统一为一个整体,扩大人类实现持续、科学发展的空间和基础。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以生态文明作为载体,充分重视一体化的理念体现,整合光照、温度、湿度、景观、元素等各方面要素,使建筑能够与周边环境组成具有生态文明特点的整体,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建筑、使用建筑提供可能。

4、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2

生态文明。也称“绿色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变革。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为重要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遵循世界文明发展规律,顺应绿色发展潮流,符合全省人民追求富裕、幸福、尊严的共同愿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我省发展形态历史性跨越、再创浙江新优势、实现浙江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共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牛鼻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有机统一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和方向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从总体上讲我省的发展还是粗放的、外延的、初步的,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表现得尤其明显。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发展方式往什么方向转,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目标方向、路径选择。新的发展方式必须体现渗透生态文明的精神,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与生态权益的有机统一。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孕育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成果和结晶。考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的具体指标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可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三大标准来检验衡量,归根到底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壮大,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彻底杜绝。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结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建设生态文明是系统工程,是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生态文化,认真落实生态保护各项举措,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唱好“主题曲”,树立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绿韵”与“红脉”相融合的生态文明理念。所谓生态指的是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的复合巨系统,是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代谢的经济生态和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是“绿韵”与“红脉”的融合,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所谓“绿韵”,是指蓝天、绿野、沃土、碧水和清新的空气等优美的自然环境。所谓“红脉”,是指由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等构成的人化世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自在世界向属人世界的转化史,就是一部“绿韵”与“红脉”交融的进化史。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绿韵”与“红脉”相融合、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就是要建立起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新的动态平衡。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与发展必须统一而且能够统一的理念。决不能一讲发展就必须牺牲生态环境,一讲保护生态

环境就必须放弃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相互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水平的协调共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执政党执政能力水平的互促提高,建成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红绿交融”的生态文明社会。

第二,翻好“高低杠”,走出高碳产业低碳化、低端产业高端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省是制造业大省,尚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还不具备停止对碳基能源、原材料使用的条件,燃煤发电仍然是能源结构的主体,产业层次、产品档次、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态经济必须正确处理“高”与“低”的关系,推动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一要以环境约束为倒逼机制,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存量,着力扩大低碳产业增量,降低经济发展对碳基能源的过度依赖,加快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二要着力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加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由低级技术、低端产品、低素质人才向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高素质人才提升,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特别是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形成产业群,构筑产业链,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实现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转型。三要统筹平原、山区、海洋发展,加快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山区“绿色经济”、平原“金色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增长环境容量,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做好“加减法”。坚持“减碳”与“固碳”双管齐下的生态质量提升战略。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提升生态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最主要的是全球二氧化碳总量的控制问题。要控制二氧化碳总量,提高生态质量,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即增加森林固碳量。做好“减法”,既要从生产着手,也要从生活入手,真正实现低消耗和低排放。做好“加法”,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推动“森林浙江”建设,加快绿化、彩化、珍贵化、价值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以此增加固碳量,扩大环境容量。据计算,14亩人工林的固碳量相当于一辆奥迪小汽车一年的碳排量,5000亩人工林的固碳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化工厂一年的碳排量。毛竹的固碳能力比树木更强。浙江全省16亿根毛竹的固碳量相当于一座千万人口城市一年的碳排量。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是60%,如果经过努力将其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全省森林固碳量将大大增加。这将为浙江可持续发展赢得巨大空间,目前国际上每吨二氧化碳的交易价格是14欧元左右,据测算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额可达1400亿欧元,有望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前景广阔。我们要积极推进森林城市、森林浙江建设,发展碳汇交易。提高固碳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任务之一,标志着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水利和生态文明相依相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文明,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强永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生态水利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服务。生态水利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又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目标即经济、社会、环境是一致的。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文件清晰阐述了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

美丽中国呼唤生态水利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是根本要求,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是强大支撑,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是基本特征,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标志。其中,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度,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从而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有赖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方向一致、进程基本同步。美丽中国的最根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解决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江河治理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功应对了一系列严重涉水自然灾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水与卫生千年发展目标,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年均1%的用水低增长支撑了年均近10%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农业用水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高了近78%,实现了2004年以来的九连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水利系统大力开展水生态建设实践,总结出许多有效做法、宝贵经验:大力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使水利工程在发挥发电、供水、灌溉等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满足了人们对蓝天碧水与日俱增的渴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截至目前,水利部已批准设立12批共518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各地也涌现了千余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形成了涵盖全国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水利风景区群落。

建设生态水利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水污染状况尤其令人关注。水污染面之广、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仅2012年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的水污染事件就有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广东东莞水污染事件、广州增河涌污染等。其余的类似于河北沙河村饮用水污染等村镇级的水污染事件更是数不胜数。据环保部的2012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全国地表水Ⅲ类以下的水质断面比例为48.5%,在七大江河劣Ⅴ类断面比例达26.3%。全国75%左右的湖泊不同程度出现了富营养化。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例如华北平原拥有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1/3的GDp,却只拥有全国7.5%的水资源。现在就连有着江南水乡之称的南方地区也出现了缺水状况。据央视报道,全国超过60%的城市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8000立方米,而我国则不到2000立方米,这一数据到2030年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缺水总量为400亿~500亿立方米,达到世界警戒线。

美丽中国要求“山清水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报告,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水利政策之后,继续对水利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新的明确要求。

在水利宏观布局方面,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明确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在水利改革创新方面,强调要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昭示了水利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治水兴水的热切期盼,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新阶段的治水兴水之策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提出了新阶段的治水兴水之策。

——在加快推进水利科学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准确把握国情水情以及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的关系,加快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为经济建设打下更为坚实的水利基础,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水利实惠,为子孙后代留下更为秀美的河流山川。

——在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上取得新成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水利工作的奋斗目标,把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水利工作的最高标准,大力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新格局。

——在夯实水利基础支撑上实现新跨越

我国已经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中、城市扩张、产业集聚、生活方式变革等问题,给城市的供水保障、防洪排涝、资源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同时,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对水利发展既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资源是基本条件,水利是基础支撑,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

要不断完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改造提升;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上取得新进展

要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和切入点,抓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从源头上扭转水环境恶化趋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着重提高用水效率,抓好用水定额管理和用水计划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实施入河湖排污总量动态监控。

——在构建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在全力抓好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同时,要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力气,全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水情的水利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水利事业的生机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4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为实现生态文明而从事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其相关活动。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活动,应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不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抵触。

第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区域分异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市场激励与法治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产生量减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系统安全。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第七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保障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检举、投诉和控告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开展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湿地日、低碳日、节水日以及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每年6月为本省生态文明宣传月。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建设生态文明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州和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报同级人大会批准后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指标体系、重点领域及重点工程、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和措施等。

经依法批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资源使用上限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并向社会公布。

本条例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众健康,在自然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包括禁止开发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公益林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

编制或者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应当遵守生态保护红线。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从事各种活动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内容。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化用地结构,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划定耕地和林地保护红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发展、城乡绿色交通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等规划或者行动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现代种业、设施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将低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新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逐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和集约化,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产出率。

开发区、产业园区应当加强循环化改造,实现产业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基地。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推广使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和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加强工业生态化改造,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行建筑节能,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绿色建筑。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并公布本区域内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限期淘汰计划和目录,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计划限期淘汰。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禁止引进、新建、扩建和改建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的产业、企业及项目。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发展生态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保障农业安全。推进畜禽粪便、废水、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森林、林地、湿地、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发挥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资源,加大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便捷通畅的城乡交通网络,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机构教学计划,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弘扬生态文化,开展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保护生态文化景观,实施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示范工程,发展体现生态理念、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利用文化设施、传媒手段和文学艺术等形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行为规范。

第二十五条 开展生态文明社区、单位、家庭以及示范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

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禁止开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要地质遗迹、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和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实行永久性保护,确保红线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以上。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一级管控区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禁止影响其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有林场所有森林转为生态林,将25以上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草)范围;划定湿地保护区域,确定湿地生态功能分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禁止非法砍伐林木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城乡绿化、通道绿化和园林绿化,改善人居环境;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第二十八条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基准。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实时监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体生态功能,确保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探索工业用地租赁制;适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低效用地等二次开发利用,清理处置闲置土地。鼓励和规范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划定优先保护区域,提高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建立土壤环境保护体系。

对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耕地,应当组织监测和修复,或者合理调整耕地用途。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加强山体保护。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建立目标责任制,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确保水质安全,定期公布出入境断面水质状况。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镇、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旅游度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及其监督管理,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鼓励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削减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总量。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并进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方式,提高生态脆弱区域抗御自然灾害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产生、收集和处置危险废物企业的监管,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乡生态系统,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第三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和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防范外来物种对本省生态环境的危害。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民族特色、重要观赏价值的山峰、喀斯特地貌、森林景观资源、稻作梯田、古大珍稀树木等自然标志物和古城镇、古村落、古文化等历史遗迹的保护。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机构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行动计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评估考核工作。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

(二)节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约束性指标;

(三)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质量、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物种保护程度指标;

(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五)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指标;

(六)环境基础设施以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七)生态文化建设指标;

(八)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九)中水回用、再生水、雨水等非饮用水水源利用指标;

(十)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城市园林绿化率指标;

(十一)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第四十一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减排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和资源产出率指标责任书,建立节能评估审查、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提升与环境风险控制相结合的环境管理模式,并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资源产出率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的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资源产出率指标完成情况和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超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和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治理,向社会公布,并暂停审批新增同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第四十二条 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优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保护措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已经批准的建设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节能评估文件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文件等的要求进行建设,并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应当追究决策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职责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由同级生态文明建设机构对报告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四条 上级人民政府每年对下级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理机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政府职能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结果应当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并向社会公告。

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评价考核制度,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资源产出率等指标权重。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一票否决制;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单位及第一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一票否决制度和第一责任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增加循环经济产业、清洁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新指标。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及考核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列入重点投资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在项目布点、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逐步加大投入。通过专项资金整合,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支持公益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融资等方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十七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机关和组织,应当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再生产品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按照定额指标用能、用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部门应当引导企业之间建立绿色供应链。

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产品,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第四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有偿使用、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以及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水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逐步划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并进行确权登记。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支持发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中介评估机构,推动相关环保产业良性发展。

第四十九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者受益、污染者(破坏者)赔偿、受益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与资金、技术、实物补偿等方式,在全省八大水系、草海实施生态补偿,逐步对全省空气质量实行地区间生态补偿,并对生态保护区、流域上游地区和生态项目建设者、保护者、受损者提供经济补偿和经费支持。

鼓励探索区域合作等形式进行生态补偿,推动地区间搭建协商平台,建立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的示范、推广与应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与省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合作与交流,带动本省科技力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人才发展和运行机制,采取提供创业资助、工作场所、住房、公寓、贷款担保、融资服务和薪酬激励等措施,引进、培养和聚集人才,加强生态文明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技术和管理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参与科技和管理创新。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制定预警方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本行政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固体废物、森林资源系统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三条 建立区域生态文明联动机制,统一区域产业环保准入标准,实施环境信息共享,推进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完善跨界污染应急联动机制和区域危险废物、化学品环境监管机制,共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第五十四条 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办理。

第五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环境污染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鼓励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律师、其他法律工作者为环境污染受害人提供法律服务。

第五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五十六条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程序、保障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便利。

涉及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或者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在作出决策前应当听取公众意见。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公开下列信息:

(一)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

(二)生态功能区的范围及规范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绩效考核结果;

(四)财政资金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及实施情况;

(五)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六)社会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八)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内容;

(九)其他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机构应当每年向社会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定期公布相关生态文明建设信息。

第五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第六十条 鼓励乡村、街道(社区)、住宅小区的自治公约规定生态文明建设自律内容,对违反规定者可以提出劝告、批评和警告。

第六十一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第六章 监督机制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定期听取和审议同级人民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检查督促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情况。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机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有关部门不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或者履行不力的,由同级生态文明建设机构督促履行;仍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力的,由生态文明建设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处理。

第六十四条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诉讼案件或者参与处理环境事件,可以向行政机关或者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或者检察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和单位应当在60日内书面答复。

第六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信息档案,记录单位和个人环境违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并向社会公开,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环境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信用惩戒。

第六十六条 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依法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及国家机关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情况进行舆论监督。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聘请热心公益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劝阻、报告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行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及时向社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信息或者弄虚作假;

(二)不依法制定、公布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限期淘汰计划;

(三)引进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强制性标准项目;

(四)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监督;

(五)未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六)未依法及时受理检举、投诉和控告或者不及时对检举、投诉和控告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七)未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

(八)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从事损害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以及有其他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恢复原状,对个人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或者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205-02

价值取向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价值坐标,指明目标方向,激发创造活力。只有确立科学、系统、明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才能作出自觉、理智、正确的思考与选择,并保持实践活动的坚定、一贯、深入和持久。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以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为基础构筑经济文明

回顾历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以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深刻地警示我们: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要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确实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它顺应民意,顺应潮流,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以确保人民主人翁地位为主旨夯实政治文明

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我们党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新思维。可是,巨大的挑战却摆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面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特点,必然会在较长时期内制约、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封建残留意识的影响和很长一段时间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民主政治任务的充分展开,从而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作为两大历史性课题来抓,并不断提高公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将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多种民主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己任繁荣文化文明

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2l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文化建设要围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06年9月国家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并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对文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在国家的积极引导下,实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并举。根据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部署,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党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方针,农村和西部地区成为了国家文化事业投入的重点。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成为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坚实保障。

四、以确保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构建社会文明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明确地把社会建设单辟一节,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并把四位一体的布局写进了新修改的总纲里。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理论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社会建设既有了全面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也进一步重点化。曾指出,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又要从“小社会”着手,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推动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在历次党代会中第一次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以很大的篇幅专门论述社会建设,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其中还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五大举措、五有目标和六个重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内容更加全面而系统,真切实现了人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6

关键词:生态民生;民生建设;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01-02

生态民生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理念基础上的生态与民生的结合,即民生生计中的生态层面。生态民生建设不是单纯的保护环境,而是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上取得平衡点。这给原本的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崭新视角。生态民生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方向,而且赋予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内容,更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一、生态民生规定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方向

1.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要坚持保护生态的正确方向

生态民生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更深层次地把握生态与民生建设的关系。良好的生态为民生提供必要的保障,而民生则是生态的价值所在。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环境和人的健康就没有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长期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已经对我们的基本生存条件造成严重威胁,超过了多数人的承受力极限。一旦生态环境不能为民生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甚至威胁到民生,民生幸福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生存质量成为当代人的首选。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提升到人民福祉的高度,这深刻体现了生态的价值所在。因此,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的正确方向。

2.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方向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原始社会的敬畏自然、农业文明的依赖自然、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再到生态文明的尊重自然,这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史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否则,民生幸福就无从谈起。正如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3.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要坚持节约能源资源的正确方向

民生幸福是建立在消耗能源资源基础上的。由此产生的能源资源问题在我国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消耗量大。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有35%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40%左右。如今,我国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上升,2012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4%。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节约能源资源,才能为发展赢得最大空间,才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体现到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要坚持绘就美丽中国的正确方向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和山清水秀恰恰是生态民生的内涵所在。而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既是一个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国家,又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这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坚持绘就美丽中国的正确方向,就能在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不给后人留下遗憾。

二、生态民生赋予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内容

1.建设生态经济,提升民富水平

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经济,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摆脱贫困状态,为改善民生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追求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把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地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

2.建设生态政治,提升民权水平

生态政治是人们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政治努力,是政府围绕生态保护开展的所有活动。生态政治要求人类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安排要建立在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和谐、保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的基础上。

建设生态政治,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另一方面,要反思、调适、改造现有的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内容和方式,将人类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背景中,以保持生态平衡为前提,选择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3.建设生态文化,提升民质水平

生态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它的重要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建设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另一方面,正确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4.建设生态社会,提升民意水平

所谓生态社会,是指以社会与自然内在契合为基本理念,以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只有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的内在契合,才能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社会,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与老百姓生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要把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社会建设的生态效益,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三、生态民生拓宽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思路

1.以生态理念引领民生建设

生态越来越成为民生幸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已经是国人的普遍共识。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置于人民福祉的高度,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对于民生幸福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道路,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资源巨大消耗的基础上。生态环境的恶化,会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障碍。生态开始成为民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在组成部分。如果缺乏生态的支撑,那么其他一切民生幸福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甚至经不起一场沙尘暴或雾霾的“洗礼”。生态问题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从根本上树立生态理念,发挥生态理念的引领作用,实现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以生态科技支撑民生建设

民生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但传统科技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要真正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使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科技。

生态科技致力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经济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进行协调,促进整个系统有序互动的发展。发展生态科技,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发挥科技服务民生的作用。生态科技促进经济与生态深层次的结合,带来的多方面效益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必须以生态科技为支撑,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没有生态科技的支撑,民生不可能得到持续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受到我国重视的背景下,生态科技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航向。

3.以生态制度保障民生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生态理念、生态科技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完善而有效的制度保证。生态制度是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民生幸福的内在要求。如何保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不被破坏,健全和完善生态制度才是必然选择。正如同志在十报告中所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必须把生态制度建设纳入整体的民生建设规划。具体来讲,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建立一整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生态补偿等制度,充分发挥生态制度的约束、激励与规范作用,进而为民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最严格的生态法律来保障民生。

参考文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主导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又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人类历史可持续演进的必然趋向。在人类改造世界的长期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先进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所塑造的文明形态,为人类带来了诸多重大改变;但不容忽视的是,与此同时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若继续恶化下去,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都将不复存在。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其他也就无从谈起。(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敬天尊道”等思想以及和谐、仁爱等意识可以说是人与生态协调共处的价值观雏形。中国文化的三大传统,儒释道,虽然各有各的着力点,如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强调身心的和谐,但对和谐的推崇与强调,却是一虑百致,殊途同归。这些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料和坚实的理论支持。传统思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亲和力,能够从人们内心深处唤起对于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在思维方式、价值层面上实现生态转型。(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性选择。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弊端也有所凸显,在英法等先进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短期内在我国呈现集中暴发之势。近年来,我们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污染程度有所下降,部分水域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比较严峻。21世纪头二十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历史和时代提供的极好机遇。

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责任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现有研究中存在口径略有差别的分类方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科学、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以及公民。各方主体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协同运作。(一)政府:处于核心主导地位的第一责任方。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建设的推动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最为关键的责任主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态”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理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各级政府是生态质量的第一责任方。政府是公众利益的委托人,从策划到部署,从推动到实施,从治理到管理,在宏观层面进行管理和协调。生态文明呼唤政府责任。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如何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成为生态文明的先行者,做生态型政府,遵循生态规律,使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二)企业:在追求利益与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企业的生存以利润的追求为前提和基础,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生存。企业为社会创造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工业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企业追求利润的价值取向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合理调节的基础之上。如果企业丧失了其生态本质,其利润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为手段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企业在追逐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在利润与责任间寻找到一个均衡点。(三)第三方组织: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间积极补位。第三方组织活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监督、咨询等积极作用。以民间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第三方组织发展势头强劲,在理念传播、活动组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美誉度和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弥补生态问题上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民间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第三方组织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环保宣传教育、绿色志愿服务、节能减排推广、倡导垃圾分类、辅助科学决策等领域做着不懈努力,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潜力股。(四)公民:广泛参与的庞大群体。公民是最广大的群体、最广泛的参与者,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实践能力的不同,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汇聚十三亿人口的力量,全民关注环保,厉行节约,保护生态,共筑文明,则会有力地支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如果十三亿人口中有许多人意识淡漠、行动消极甚至损耗生态,则不仅无法承载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还会导致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

三、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责任协同模式

“政府主导——企业响应——第三方补位——全民参与”是理想的协同格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责任担当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在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监督企业履行生态责任,通过经济政策的运用,引导企业选择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朝向生态化的经营发展方向。可以运用生产补贴、优惠贷款等正向激励,也可以运用征税、罚款等负向激励。政府代言人在工作中可能会帮助塑造企业领导者的生态思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企业层面由被动变主动的转型。

在与第三方组织的关系上,政府助推其提升量级,帮助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政府有必要为其提供优质的外部发展环境,辅助其完善内在结构,合理定位第三方组织的生态职能,建立彼此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与公民的关系上,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政府与公众的意志和利益从根本上讲是相一致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渠道为政府、公众达成行动共识提供了畅通机制。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2]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3]《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6.

[4]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人;科技

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树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其中贵州省贵阳市、山东省泰安市、福建省厦门市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和经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的研究和实践也非常活跃。“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打造“美丽河南”。综合运用生态文明原理和手段解决河南省城镇化中的问题,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用生态学原理管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建设新农村;通过宣传教育,使河南人民树立生态文明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对河南的快速崛起,建设美丽河南、生态河南意义非凡。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河南省推进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是必要之举,是实现“四化”协调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所在。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自然资源、人、政府、制度、科技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侧重剖析人与科技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并探讨新常态下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1人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1.1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素是人口,人口问题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合理调控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人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参与者和中坚力量,但是,人口激增又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因此,解决好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1.2“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所谓“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人及其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是具有生命整体观并以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人。“生态人”是在反思当代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人的重新观照,是一种全新的人的塑造。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民众观念的转变和生态意识的养成,在于“生态人”的培养。地方高校助力“生态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河南省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河南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地方高校,是除了政府、企业、环保nGo之外最具有影响力的生态责任主体。提升高校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也能给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以强大的助力,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的归结点就是促进河南“生态人”的建设,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校唯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态危机,实现自身的发展。高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更透彻;高校师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生态责任感。高校在自身改革中要自觉将生态意识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实践和学科建设中,不仅能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共进;也可以将生态理论研究成果和生态实践成果向社会推广,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问题解疑答惑。

2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任何文明形态一样,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要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助力。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河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环境污染机理研究,完善污染控制与修复体系等科技创新。2.1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方面,要重视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立足点。根据我省环境污染的特点,要分区域、分类型开展科技攻关。2.2在大气复合污染机制与控制方面,大气细粒子和氧化剂的形成以及复合污染过程的认识与控制是核心任务。要发展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检测、表征和控制技术,建立大气复合污染的检测和预警体系,探明细粒子和氧化剂形成的主控因子和相互作用机制,发展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提出改善城市群大气质量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建立应急体系。2.3在水体污染过程和水质安全保障方面,水循环系统各环节的水质安全保障将是解决中国水质性缺水的根本途径。针对水体常规和有毒有害物质复合污染问题,在我省流域、重点水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的不同层次,建立流域水质的基础数据库,探明重点流域复合污染过程,发展污染控制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开发和集成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染水回用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循环过程水质安全保障的科学与技术体系,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和污染联防联控的整体方案。2.4在土壤污染控制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面,主要围绕水-土壤-生物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在分子水平上探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及其控制因子。应用研究方面,主要针对我省矿产资源开发集中的区域,综合利用生态设计的理论开展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针对中低污染农田开展污染控制的化学与生物学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在应用方面,重点在我省典型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开展污染物场地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2.5在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方面,采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揭示有毒污染物的毒理作用机制,解析污染物毒性效应的表征。建立污染物毒性的快速诊断技术体系,在国家的基础之上,建立我省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测试体系,建立计算毒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形成我省化学品毒性数据库。定量解析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以及环境流行病与污染暴露、人体污染负荷的定量关系,最终建立适合我省人群的污染物暴露科学体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环境疾病预测预报技术体系。

3区域生态合作和法律保障

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特征之一。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利益的驱动而对环境整治持消极态度。因而,治理环境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根据生态环境具有的公共性、整体性的特点,我省要要求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突破“造福一方”和“守土有责”的狭隘视界,坚持“造福八方”和“合作守土”的区域生态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强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坚持全局性和整体性建设。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统筹协调的区域共同体意识,通过深入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才能推动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按照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方法构建起系统的法律制度之网。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m,integratedecosystemmanagement),是指管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管理战略和方法,它要求综合对待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的需要和价值,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综合协调环境侵权责任与相关行政法律责任及刑事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并适用各种侵权责任方式,从而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环境资源管理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我省应逐步按照这一方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就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并且要考虑各种环境要素相互联系性,建立起相互协调一致和衔接的管理制度,构成一个法律制度之网。

4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态势。因此,在这种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最为典型的就是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新现象”使得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艰难。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面对经济不断下滑的压力,往往习惯于运用以往依赖投资、刺激房地产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思路和模式来解决问题。创新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金融业等反而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这种心态导致了开拓新产业与保留原产能的博弈,对于效益低下、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设备,因在近期能够带来税收而被保留。因此,要加快制度建设,加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化步伐。构建系统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制度。我省首先是要确立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两型社会”建设达到更高水平。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其次是形成立足现实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的绿色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支撑,形成围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集聚、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的联动体系,让创新驱动在绿色转型中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常云秀.河南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2]白春礼.科技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3]赵建军.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文化定位;城市化;城市建设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sthedevelopmentstrategyinanewphaseofnationalconstruction,whichformstheimportantbackgroundofcontemporarysocialdevelopment.Reviewingcityculturalorientationin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redoesexistsomeproblems,thatis,toomuchprominentpersonality,whileignoringthecommonness,excessivemininghistory,whileignoringthereality,toomuchfocusingonthecity'seconomicbenefit,insteadofsocialbenefitcityconstruction.therefore,cityculturalorientationmustbebasedontheconcep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whichshowsintheconceptculture,systemculture,materialculture,behaviorcultureetc..

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cityculturalorientation;urbanization;urba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44(5)

1引论

党的十报告着重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继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战略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次扩展。它表明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恶化趋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高度警觉并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的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打造宜居美丽而又独具魅力的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文化定位的重要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定位和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质,它包括审美情趣、道德趋向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彰显和表征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城市文化定位,一方面是对城市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和考证,提炼城市内在的特质,另一方面结合现实问题和当前需要,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并以此为未来文化建设提供规划和指导。城市文化定位一般包括城市物质文化定位、城市行为文化定位和城市精神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和地域面貌等方面,城市行为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社会秩序、管理模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而精神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城市精神、历史积淀和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物质文化是城市的皮肤,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行为文化是城市的肌肉,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中坚;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精髓所在,是城市的灵魂。它们由表及里、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共同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神韵。城市文化一经定位,就能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准确而科学的文化定位,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品位,进而强化城市特有的个性魅力,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清晰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指导城市建设的走向,进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2生态文明视域下对我国城市文化定位的重新审视

作为人类社会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为立足点,以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共荣,凸显人类活动的自觉和自律。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提“生态文明”的概念,到十明确将之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所以,今天我国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中整体考量和重新评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定位也不例外。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文化定位,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1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在城市文化定位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这从有关城市文化定位的概念可见一斑。比如,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定位,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城市文化的个性,寻找出这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以及具有本地民众基础且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这个概念界定本身是值得商榷的。城市文化定位是根据历史底蕴、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发展优势、人文精神为城市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方向而形成,不是为特色而特色,为个性而个性。它的目标是引领城市向着更适宜居住、更有美好愿景、更有发展动能的方向前进。近些年来,因为城市化进程过快,缺乏文化引领,而使得大多数城市“千城一面”。然而,正是在过多关注特色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忽略了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生态问题”。诚然,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感染力。试问,一个阴霾笼罩、空气污浊的城市无论多么有个性又能有怎样的优势和多大的吸引力呢?个性与共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纯粹无共性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互相包含。城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彰显个性的时候不能无视共性。城市建设应强调特色、个性,这样才能在对比中彰显魅力,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但是如果只为个性而个性,忽略或舍弃更为根本的但却是共性的东西,将会是舍本求末,甚至是南辕北辙。比如,桃子、苹果各有特色,但它们必须都有甘甜可口的共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水果。所以,对城市宏观的把控,不仅要突出城市文化的与众不同,展示城市独有的魅力和风格,还要抓住城市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

2.2过多地挖掘历史,而无视现实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历史具有不可复制性。城市文化定位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历史越是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因而也越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一个城市一旦失去自己历史的记忆,也就失去了自我,所剩的只能是不伦不类的水泥路面与建筑。挖掘历史、保存历史固然重要,但因此而无视现实却会酿成很大的纰漏。现实当中,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不管长远,涸泽而渔式地开采挖掘,使环境造成了污染,生态受到了破坏,自然向我们频频发出警报,甚至是报复。如今黄河一年断流226天,40%河段水质丧失饮用功能,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长江、松花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洪涝不断,太湖蓝藻引发无锡市200万人饮水危机,大西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引发持续的沙尘肆虐。禽流感的流行更加深了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恐惧和对公共环境卫生的忧虑。且不说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就2012年底持续肆虐的雾霾天气就足以让我们警醒: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忽视了什么?生态危机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究其根源不乏发展思路上的短视、开发者的利欲熏心、生产者的唯利是图、消费者的盲目无度,但是城市建设文化定位的不科学恐怕难辞其咎。所以,无视历史,彻底割断历史,是一种错,而无视现实,无视未来发展,即又是错上加错。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文化定位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统筹兼顾,尽快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以生态文化取代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文化形态。

2.3过多地着眼城市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

从理论上看,人们一谈到城市文化定位,马上着眼点便是城市的竞争力,而这个所谓的竞争力不外乎GDp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所占比例,或者大型工业、企业数目,典型地过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但是文化定位并不是为了竞争力而设定。从实践来看,哪里大力发展经济,哪里环境问题就会凸显。比如天津市近年来得益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打造滨海新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仅2009年“前三季度,天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2家,合同外资额101.36亿美元,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新批及增资超亿元大项目占全市内资到位总额的比重达到81%。”在2012年年初公布的2011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中,天津市以总量11300.00亿元排名全国第四,增长16.5%,增幅仅次于重庆市,位居全国第二。2013年天津以13.8%的增幅排在第一位。多省份2012年GDp总量实现突破,天津GDp增速居首。但是正当人们沉醉于这种增长的喜悦中时,环境的警报已经高度拉响。从2013年1月10日始,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的雾霾天气笼罩了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pm2.5含量过高、污染物不扩散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造成的危害却是极为严重的,具有“冬季杀手”之称。它冷凝后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特别是小孩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更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花费的社会成本将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联系城市发展现实状况,结合生态文明,反观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不难发现,我们忽视了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生态。尽管我们天天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我们都没有把生态文化理念落实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构架之中,更不要说把它作为首要的基本城建文化理念。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尚未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却频频出现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的雷同城市。

3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文化定位应彰显生态理念

综合以上问题,笔者以为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应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该在贯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凸显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之光,它将引领人类世界的未来。十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里已经明确提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之路;相应地城市文化定位必不可少且首当其要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由于当前环境恶化严重,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生态文化不应该和其它文化并列,而应该处于统领的地位,生态文化要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为观念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处处彰显生态理念。

3.1观念文化要倡导生态和谐——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观念文化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就其形态而言,它不同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是一种扬弃了以往文明成果的文化。它是以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生态意识的培育,生态观念的树立,生态道德的养成,生态法治的自觉,使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入人心。观念文化就是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扭转人们的价值取向,养成人们的生态伦理理念,进而把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为人们内在的自觉的主观需求。没有精神文化的倡导、宣扬和鼓动,生态文化难于普及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文化是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城市观念文化定位为生态和谐,要体现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中。2011年全国各地都在拟定城市精神,但很少有把生态和谐或生态理念列入其中的。比如南京市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北京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等。城市精神缺乏生态和谐理念,由此可见一斑。以生态和谐为城市精神,就应该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其一,生态意识教育,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主题意识。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生态主体意识是指每个公民明确自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不是局外人。这种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地成为生态文明积极的倡导者和忠实的践行者。其二,生态观念教育,包括可持续发展观和合理消费观。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相协调,以保证人类永续发展。合理消费观就是提倡符合经济实惠、平等人道、注重生态三原则的绿色消费,即反对铺张浪费、抵制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适度消费。其三,生态道德教育,即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和生态责任在内的人的行为对于生态的是非观念、道德情感的普及。树立了生态道德,公民的行为就有了内在的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向着环保、节约的生态方向自觉发展。其四,生态法治教育,是指对生态立法的普及和宣传,通过生态法治的教育,使公民树立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由此使公民一方面用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自觉参与生态立法、执法,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和执法的效果。

3.2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生态理念的坚实保障

体制是社会各领域正常运行的组织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为社会理念的践行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提供保障。生态理念下的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即要建立健全管理社会及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体制、制度、法规、机构、组织等。比如,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绿色信贷政策等。还有绿色GDp统计、环境政绩综合考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审计、环境准入等。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的体制文化,作为政府营造的助推制度环境,对生态理念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

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等。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盲点,使有些人有空可钻,存在环保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特别是与国外生态先进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我国亟待制定具体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标准,比如根据不同行业制定节能控制指标,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建立对开发节能项目的投资运营商给予相应补偿的制度等。总而言之,只有将促进生态环保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才能为有序、全面、规范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3.3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生态理念的直接载体

物态文化作为城市的皮肤,直观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它主要表现于城市建筑和地域地貌维护方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因为生态能不能文明,关键在于控制碳的排放量,碳排放超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低碳即在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尽量控制和降低碳的排放量,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中要彰显低碳理念。城市建设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和建设城市,推广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尽最大力度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提倡城市景观学、环境美学,建设特色鲜明、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此要完善生态文化功能区并向公众开放,使公众近距离切身感受当地的各种生态区域文化;要强化生态文化核心品牌,就是要建立一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生态景点品牌,增强生态城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建设生态文化特色园区,就是要在上述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布局建设一批类型多样、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基地,使之与旅游景点、文化景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3.4行为文化要倡导节约——生态理念的落脚点

行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动态表现,涉及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节约不是贫穷的标志,作为一种文明理念,是低碳的更深一步要求。实践证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频发,是人类对自然过度索取以及对资源过度耗费所造成的。只要人们消费,就会造成碳排放。彻底的零排放产品由于技术的限制还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需要,节约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低门槛的生存方式,也即生态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生态理念最终能否得以落实关键在于行为文化,因而倡导节约的行为文化是生态理念的最终落脚点。

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企业的环保新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要力保低碳。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LCe)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使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到大气层,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形态。它可以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给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为此,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支持环保节能项目的开发和投产,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改变浪费习惯,选择消费“绿色食品”、“生态住宅”、“生态饭店”、“绿色商店”等。绿色消费方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它注重的是人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等内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智和潜能等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开发。它在消费的力度上张扬节约,在消费的内容上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消费方式。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为我们开启了新世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钥匙,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城市化之路。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城市文化定位,必将为我们打造出真正宜居而又富有魅力的新型城市。历史和现实都已昭示,谁率先把握了这一城市化发展趋势,谁将引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太政.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8-20.

[2]王强.关于沈阳城市文化的定位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4):448-450.

[3]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4]李鸣.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经济运行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4):54-57.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美丽乡村;新农村

在党的十上,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应该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一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也曾经发表过相关的论述,实际上美丽乡村对人进行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有这根筋性的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等做大前提。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生态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接下来的建设活动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保障。正因如此,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并不是一句空谈,他需要地方政府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日常的农村建设工作中来,是整个农村呈现出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村容状况变得更加整洁,浴场,管理工作更加的民主。总的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中国的美丽乡村,其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提高城乡发展的水平,使其趋向于一体化,减少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上存在的区别,切实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在中国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微缩,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请对农村经济政治情况文化生活社会管理,提高整体的建设水平,他对于农村的精神建设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的美好,人文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社会秩序更加严谨。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它能够反映出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改善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是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社会治安秩序得到逐步的改善。美丽乡村应该将生态文明当做自己的发展基础,提高其整体的创新水平,加快京津冀的发展转型,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美丽乡村需要利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来帮助其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提高农村的整体建设水平。地方政府应该真正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生存环境,使其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利用这样的活动,政府能够创造更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的外在美经验和整体素质形成的内在美实现统一。

二、基于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国家环保部在今年2月20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国内老百姓在生态文明上存在着以下情况,先整体对于持票人向所有的较高的认同感,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却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注意生态文明行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实际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行为,换句话说,它对政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的地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干部和群众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没有产生非常正确的清醒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要求,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小组规划并不符合科学规律,规划内容非常的肤浅,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设计内容不够深化。此外还有一些农村项目存在着整合不到位的情况,其过分追求实际条件情况,在工作中只重视量力而为,并未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发展建设进行良性的思考和改进,建设内容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科学性,这也严重影响了国内“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大部分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有限。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这无疑增加项目资金整合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民的本身收入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很多的资金积累,这也增加了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难度,这就促使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非常有限,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标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还有一些城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际上是来自于项目资金整合,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在工作上不够积极,项目本身存在着叠加的情况,资金的筹措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此外,资金筹措渠道过分单一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资金上的问题,常常会导致整个项目计划几乎难以落到实处,加长了建设的整个周期。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

1、以生态文明为依托

地方政府应该坚定建立以下几点观念,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情况,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落到实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对农村生存环境进行必要的整治,真正为村民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每一个村民真正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农村建立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氛围,这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积极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建设模式以及建设经验。比如浙江省的仙居县在美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三生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对于推进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进行绿色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坚持全民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坚定信念,踏实的逐步完成各项工作。

2、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日常规划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着眼,尊重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建设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其次,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工作安排,帮助他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建设的效果,这对于稳定农村的建设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群众的感觉和意见,参考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要求进行日常规划,提高建设的效果,使日常对话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真正通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

3、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当地农业生产建立品牌,使农民群众具备良好的品牌意识,发展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农业形式。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真正重视各种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从行业类型和规模入手,考虑到它的实际功能,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农业庄园,真正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农村本身具备的良好的自然景观,通过田园风光或者山水资源以及地方民族特色等,帮助当地政府发展积极向上的,充满竞争实力的旅游服务,加快形成以景点为带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的特色旅游形式。

四、小结

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注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进度也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多次强调,生态兴的本质就是文明兴,而生态的衰亡就意味着文明的衰亡。根据党的相关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创新意识,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完善自己的日常生产制度,提供良好的良性的发展机制。如新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推进自己的日常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建设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国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而言,都是必须尝试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旭烽,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范例[J].浙江学刊.2013(01):236.

[2]王喆.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梦[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