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十篇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十篇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26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一、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区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学习调研阶段,认真开展了“五个一天”、“五个一次”等活动。在分析检查阶段,重在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发展思路,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网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20__年12月省委作出了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决定。在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上,玉浦书记要求深圳要争当解放思想的先锋,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发展跨越。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我区结合实际迅速开展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大学讨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谋划__的未来发展,确定了涉及经济发展、平安建设、民生问题、环境保护和干部思想作风等方面的20个重大调研课题。为推进优美__建设,研究制定了《关于“优美__”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优美__”建设的实施方案(20__-20__)》;为切实改进作风,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见》等10项制度,着力于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还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10多项政策措施。通过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区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查摆工作中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算清发展得失账,突出实践特色,制定了《__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需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推进的重点工作》,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优美__”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利益关系、保障机制、干部作风等问题,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平安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城市化后遗留问题、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等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我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解决一些问题的做法,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办和省委学习实践办的肯定,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85期和《广东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42、61期分别刊发了我区“在学习实践活动试点中全力以赴与企业共渡难关”等情况。

通过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区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人本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能力危机意识,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形成了新的共识。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平安、和谐、繁荣、优美__为目标,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仍是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社会治安仍是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等情况,谋划发展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等30多项政策措施,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自主创新和民营经济,促进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序转移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力和有较大安全生产隐患、破坏生态环境且拒不整改的不良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物流、循环经济和文化等五大支柱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生产业、开放性经济和生态旅游四大基地,促进产业高端、集聚、集约发展。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加快现代大型商业网点布局。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留住企业研发、物流、商务等高端环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社会管理,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整治重点

场所、严管重点人群”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大力实施全方位社会治安巡逻,强力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和“围合式”小区建设,安装5万个电子监控探头;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大力整治治安乱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狠抓安全生产,强力推进交通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开展打击非法营运和“禁摩”行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300余名律师进驻全区154个社区开展法律咨询。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区委区政府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出发,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善劳务工工作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农转居”居民创业就业的决定》、《关于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社会环境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投入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每年财政安排教育经费10多亿元;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康中心覆盖面;推进公交特许经营改革,新开通一批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欠发达社区居民缴纳社会保险;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慈善会,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全面落实《__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教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十佳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每年举办数千场次各类文化活动,连续四届成功举办青工文化节;在《__日报》开设了《打工文学》周刊,扶持和鼓励打工文学发展。

五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平安、和谐、繁荣、优美__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手段与方法,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先后编制完成了“十一五”建设、组团分区、土地利用等总体规划以及一批专项规划。加大__中心区、“西北门户”、“窗口”街道等重点区域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快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旧屋村、旧工业区以及“三边”地带乱搭建等区域;大力推进观澜河等主要河流水环境整治,开展采石场复绿和水土流失整治工作,实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实施重点道路沿线“穿衣戴帽”工程;加快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生态风景林建设。

六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继续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展了为期两年多的“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区委议事规则和区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了责任制度体系;加强党政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员服务网络;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改革探索干部选拔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对干部权力运行和行政绩效的监督。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好、速度快。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较好转变,抵御经济风险能力增强。20__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8亿元,增长13.2%。二是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治安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级干部依法行政观念和市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三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教育实现均衡优质发展,群众“看病难”、“出行难”问题加快解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创作取得良好成绩。五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规划

设计进一步深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形成了风正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十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强。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不相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内外源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偏低。二是社会治安仍是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区域环境复杂,社会治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维稳综治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多,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四是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五是缺乏科学规划,城市更新改造难度大。六是资源制约日益明显,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七是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短缺,布局不合理。八是农村城市化转制后遗留问题多,群众反映强烈。九是治安基层基础力量薄弱,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十是干部作风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客观原因是:一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二是一些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满思想;三是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斗志;四是一些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促进科学发展的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等。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__-2020年)》和《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部署,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高端、集聚、集约发展;优化人口结构,为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原动力;优化政务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文明进步;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夯实基层基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民生进一步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按照保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的原则,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我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保增长过程中推动科学发展。区委区政府以20__年1号文件出台《关于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措施》、《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行政服务全面提速提效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引进各类人才的若干措施》等8个配套文件。

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采取积极引进、大力培育、转型升级、有序转移、依法淘汰等同步推进的举措,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两港优势,重点发展空港海港物流,引进培育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会展等生产业。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加快大型连锁商业、专业市场网点布局,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推进高星级酒店和旅游设施建设。促进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加工贸易由代加工逐步向代设计、自主品牌转变。加快“三来一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为独立法人企业。提高我区优势传统产业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和品牌服务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以物流业为重心的生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以创意设计为特点的文化产业、以品牌带动为核心的优势传统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扶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信息、技术研发、检测实验、技术转移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孵化功能,加快高技术产业加速器建设,落实市、区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创新型优势科技企业重点扶持计划,努力造就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创新型企业,把在我区的港澳台资中小企业纳入自主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引导、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扶持企业打造国际国内品牌,推进优势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区的政策体系,拓展与境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加快引进培育储备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责任制和奖励制度,加强对__投资环境的推介,规划好、布局好、协调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解决招商引资中的各类问题。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促已投产的项目达到设计产能,推进正在建设的项目加速建成投产,加快已引进的项目落实用地和开工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全力配合做好省在我区投资的沿江高速、城际交通、铁路和电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和做好市安排在我区的165个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区财政投资36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中心区总部经济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中心区商圈、龙华商圈、福永空港综合保税园区、沙井电子物流园区等十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继续抓好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建设。

大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工业龙头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重点扶持民营成长计划工程企业发展,充分调动港澳台资中小企业投资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外迁企业回迁高端制造环节。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推动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加大财政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政府采购向本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倾斜;扩大政策性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和范围,鼓励支持设立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助担保体系,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加强企业上市和发债工作,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企业境内外参展力度,鼓励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拓内地市场。积极创造便捷的通关条件,加强对企业防范国际贸易

风险的指导,对企业遭遇贸易摩擦和纠纷给予法律援助。大力营造保增长的良好环境。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进一步清理和削减区各项涉企收费,坚决杜绝对企业吃拿卡要拖、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帮扶企业,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缩减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行政审批违规行为和审批不作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领导挂点重点企业机制,完善政府领导与企业沟通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机制,提高企业综合信息平台的服务水平。

(二)着力加强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强势推进平安建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区委区政府以20__年2号文件出台《关于多措并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的措施》、《关于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措施》、《关于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措施》、《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关于对复杂区域及场所进行综合整治的措施》等5个配套文件。

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范和整合基层治安辅助力量,提高整体素质,形成合力;加大路面防控力度,筑牢社区治安防范基础,强化重点行业、单位和场所的治安防范,增强企事业单位内保能力。加强综治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化街道、社区、企业综治机构建设;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大打击与管理力度。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严管出租屋,强化业主法律责任。全面整治治安复杂区域和场所,严厉打击严重暴力、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财犯罪等。

积极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责任,严格实行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属地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源头调处,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维稳情报信息报送办法,推行企业经营预警和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应急管理,依法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强化法律意识,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建立恶意欠薪、逃匿等企业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责任,强化安全隐患督查督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旧工业厂房、城中村、危险边坡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增强市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三)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强化政府公共责任,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向民生领域,努力扩大公共服务,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区委区政府以20__年3号文件出台《关于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民生进一步改善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居民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居民继续教育服务的若干措施》、《关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若干措施》、《关于优化人居环境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城市功能的若干措施》等6个配套文件。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吸纳居民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公益职介职能,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农转居”居民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培训,实施创业就业培训“金钥匙行动”。继续推进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展翅行动”。帮扶低保等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按照《__区公共设施专项规划(20__-2020)》,落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推进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等设施建设。按时按质完成44所原村办小学改造;科学谋划医疗服务网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院和社康中心“一大一小”建设;大力推进中心区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演艺中心等五大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公交场站、公交停靠站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积极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培育一批艺术团体,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健康城市计划,推动社康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继续加强疾病预防监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完善公交网络,加快社区巴士投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抓好保险扩面工作,继续帮助欠发达社区群众解决缴纳社会保险问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保障劳务工合法权益,推广劳务工工资监控系统,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侵犯劳务工权益的行为;完善劳资纠纷联调机制;畅通劳务工诉求渠道,不断改善劳务工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劳务工的氛围;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引导劳务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同发展。

加强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社区建设项目,加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创建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继续实施第四期同富裕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加快解决农村城市化后遗留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行为,促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健康发展。加强居民继续教育服务。继续推进素质工程,进一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居民参加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培训网络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为居民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提供保障。开展形势教育和政策宣传。加强企业管理培训,实施企业员工特别培训计划。加大户籍居民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不裁员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轮训。加强社区干部培训,提升社区干部综合素质。深化文明法制教育,抓好“一街道一道路一企业一社区一学校”的文明示范点建设,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创造优美人居环境。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努力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大力推进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开展城市更新旧工业区规划整合研究等。提升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细化城市管理标准,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严格土地管理,加快重点区域的景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开展__中心区、各街道中心区和区内主要道路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加快__大道、107国道等重点道路沿线“穿衣戴帽”工程;推进福永、观澜、民治等“窗口”街道、松岗“西北门户”建设,以及“一街道一特色商业街一景观路一花园街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能降耗配套政策,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强力开展污染减排,实施治污保洁工程,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加强先进性建设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班子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创新组织设置及活动方式,继续扩大党建社区化试点,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大“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强化党员教育,增强党员的纪律观念,引导党员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充分发挥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等作用。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居民自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理性表达诉求,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架构,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在减少审批、主动服务、提高效率、健全制度方面,有让群众、企业和基层看得见的明显变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禁止铺张浪费。加强对重大事项、重大投资项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切实保证推动经济增长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治腐败。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学习形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努力学习掌握各类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本领。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区委议事规则和区政府工作规则,通过制度保障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明确责任分工,实行责任分解,将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包责任落实、包任务完成;强化责任追究,对责任不落实的班子及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和督促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胆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勇于改革创新、敢闯敢干、善于抓落实、政绩突出的干部。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2

2009年,牟定县供销社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综治委的指导下,我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发展年”工作目标,按照我县综治维稳工作要求,以创建平安和谐,创建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层层落实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并取得了实效。现将我社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目标

(一)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我社成立了以社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将综治维稳工作纳入我社重要工作,从组织上保障我社综治维稳工作顺利开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自己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负总责。县社综治办确定专人管理,负责全社综治维稳日常工作,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意愿和意见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及时汇报,以便社领导把握动向,及时调处,主动化解。

(二)层层落实责任制。年初,我社在与共和镇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基础上,县社领导班子与各自分管股室签订责任书,将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要求各股室把综治维稳工作列为重要议事,积极配合县社综治维稳办开展好综治共建工作。各股室与本部门人员签订责任书,力求将综治工作落到每个人。

(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面对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社会稳定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多样化问题更加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群体性上访和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稳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任务艰巨现实。一些人思想观念陈旧,面对复杂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对稳定工作产生了怨天尤人的无奈情绪。我社针对这些不良反映给予及时的教育和清理,用稳定大局的道理,进一步提高做好综治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建设,致力于创造更加良好的综治维稳工作环境,对新时期的综治维稳工作,立足实效性,体现时代性,把握创新性,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在应对新情况上有新思路,在解决新问题上有新对策,在攻坚克难上有新突破,使县社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二、狠抓防范措施的落实,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社共管辖两个小区,负责小区内的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县社机关为一创安小区,县供销社老办公楼为二小区,县社机关负责督促检查小区的综治创安、禁毒、普法等各项工作,各股室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一是县社与小区住户签订了四防安全责任书;二是掌握底数及小区住户数、常住人口数、外来租房户等;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力度,组织观看专题文艺晚会,购买了相关的普法书籍。由于责任落实,措施到位,2009年县社治安区从未发生重大事故,无吸毒、参与集体上访及违法行为人员。

三、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

在县社领导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县社综治领导小组不定时对小区、股室进行检查。供销系统综治管辖,小区住地设有营业设施,治安情况比较复杂,而住宿区内都有部份出租房,针对这一情况,县社每年组织自检自查三次至四次,2009年9月下旬重点对出租房的管理,创安小区专职门卫的管理,及群防联动防范措施的落实、安全设施、经费投入情况进行检查。

四、加强对外来租房户及外来人口的管理

小区、股室都对外来租房户实行登记注册,并签订了相应的四防安全责任书,随时掌握租房户的来龙去脉。要求出租房管理人员及门卫定期对相关人员及租房户进行核查,掌握其租房户的近况,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台帐。

五、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供销系统的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做了不少的工作,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治各项工作措施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法治化的轨道迈进,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亟待完善的问题。一是有少数住户安全意识淡薄。二是由于改制后,失业职工增加,部份失业职工思想不统一,难于管理。三是由于企业改革结束后,社有资产减少,市场不稳定,每年开支2名专职治安员经费越来越困难。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3

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平安新洲”的总体部署,确保我街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经街党工委、办事处研究

决定,成立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治安中心户长和工作进村社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坚持"预防

为主,村(居)委会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规范和落实村(居)委会治安防范各项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安定、和谐的村(居)委会治安环境

,把邾城街建设成为"经济强街当龙头,商贸大街创特色,文明兴街争一流",提供有力保障。

二、成立村(居)委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村、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并兼任治保民调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村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小组成员可从该

村退休干部、退休老师、劳动模范、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治安积极分子、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等人员中选配。小组人员原则上1000人以下的村按4-6人配

置,1000人以上的村按6-10人配置。村、社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街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本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方案和创建平安工作,并组织实

施。

2、领导和组织本村群众、社区居民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普法、治保、调解、帮教、消防、巡逻等日常工作,确保

本村社区稳定和安全。

3、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居民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4、协助公安、派出所、司法等机关做好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和“”人员的帮教、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政法机关打击

违法犯罪分子。

5、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地段、重要设施、要害场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每月定期向邾城街综治领导小组报告该村、社区社会治安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7、定期召开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8、积极认真地完成上级交办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事宜。

三、村(居)委会建立“治安中心户”。

各村、社区按10-20户中选出一名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可以从退休干部、劳动模范、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复退军人、治安积极分子和致富带

头人中推荐。村、社区治安中心户长的职责:

1、警民联系:对群众的需要及时与派出所、村(社区)综治领导小组或治保民调会联系;

2、信息报告:一旦获取不安定因素、事故隐患、违法犯罪线索、辖区人员和大型财物等变动情况,迅速向管段民警、村(社区)综治领导小组或治保民调会报

告;

3、纠纷调解:对一些小的矛盾纠纷就地、及时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

4、法制宣传:利用红白喜事聚会、召开群众大会、调处民事纠纷等机会,向群众宣讲政策法规;

5、治安防范:组织农民、居民轮流开展巡逻打更、邻里关照、邻里守望等,预防和减少耕牛、农机具及农民、居民的其它财产被盗,防范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

发生;

6、交通协管:登记掌握辖区机动车辆和机动车驾驶员底数,告诫本地机动车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督促办齐各种证照;

7、帮教转化:掌握辖区“两劳”释解人员和问题青少年底数,关注其思想动态,认真做好帮教转化工作;

8、权益维护:依法维护片区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目标

以创建平安新洲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平安街,平安村(居)委会和平安小组,星级安全小区、星级楼栋等安全活动。在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

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公安派出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加强村(居)委会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组织发动村、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村(居)委会基层

社会治安各项防范措施,建立以"技防为主导,物防为基础,人防为保障"的安全防范网络,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抢、防破坏、防毒、防爆、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

要内容的安全防范工作,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创建平安街、村(居)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安全小区,创造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

的社会治安秩序。主要目标是:

1、全街各村(居)委会社会治安防范保卫工作分类管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要求,全街各村(居)委会要制

定治安工作计划、措施和实施方案,分一般和重点保卫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2、各村(居)委会治安责任区(单位)应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为第一治安责任人,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

制,统筹安排部署,定期检查考核,每月专题研究一次。重大问题,第一治安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抓。

3、大力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星级安全小区,安全村(居)委会创建活动。“创安”面达到100%,确保辖区创安达标率不低于80%,深入推进烟草专卖社区化管

理,60%以上社区达到“三无”社区。

4、力争责任区(单位)内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集众闹事,对责任区内(单位)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渠

道畅通,防控措施得力。把各种紧急事件和突发事件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依法及时果断处置,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不发生影

响全街、全区、全市稳定的重大事件。

5、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针对突出治安问题,重点部位地段,利用各种形式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打击流氓

恶势力,车匪路霸、村霸、湾霸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学校企业财力治安环境以及交通要道和重点地区的整治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居

民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6、坚持“严防”、“严控”、“严管”与“严打”相结合。加强内部单位和城镇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社会防控能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刑事

案件发案数要比上年下降20%。力争刑事重特大案件,人口犯罪率稳中有降,破案率有所提高。

7、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两劳”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安置帮教率不低于96%。三年内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不超过4%,人口犯罪率控制在万分之三点五以内。

8、积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成“四五”普法年度计划,普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骨干,有阵地,讲求针对性、实效性

,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有功人员,民事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

达98%以上。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有所下降。

9、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火灾发生和交通事故控制在区下达的目标管理规定之内。

10、教育本单位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干部职工违法犯罪率不超过本单位总人数的2%。

11、坚决制止公路打场晒粮。凡未达到禁止公路打场晒粮目标的单位,严格按责任书的条款进行处罚。

12、切实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问题工作,确保辖区内无“”违法犯罪活动,无进京赴省、市、区等上级机关滋事、闹事,无“”反动

宣传节目插播,无“”反动宣传标语、条幅。其清除、覆盖率为100%,监控率达100%,信息反馈率达100%。

五、工作措施及步骤

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分二步实施时间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至9月25日结束。

(一)工作步骤

1、各村、社区于8月20日至9月10日建立“治安中心户”,报街综治办;

2、各村换届选举结束后(9月11日至20日),迅速成立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报街综治办;

3、各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治安中心户”名单由街综治办发文确认;

4、制定本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重点,一般防范分类及管理办法。

(二)主要工作措施(9月1日至30日全面实施)

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设。实行运用“四前四早”的方法。即超前掌握信息,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提前进行调解,做到矛盾纠纷早处理;事前开展教育

,做到重点对象早转化;靠前处置问题,做到平息事态早动手的方法。确保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2、强化村(居)委会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治安中心户”为载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建立51个行政村(居)委会治安领导小组,建立“治安中心户长”约

3000户。挂牌服务,不计报酬。社区要加大物防、技防、人防措施,大力推广使用电子报警器,电子对讲防盗门。形成“七位一体”[即特派员、协管员、管段民警

、安保队员、治安志愿者、居民小组组长(治安中心户长)、低保对象]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分日排班,按时巡逻。

3、强化内部单位防控体系建设。按新城办[2005]48号文件执行。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治安防范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标语、横幅、版权所有

专栏等多种形式,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新格局。

5、加强督查,实行奖惩。街综治办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居)委会治安防范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治安秩

序良好,群众满意的村(居)委会,特派员、协管员、安保队员、治安中心户长,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负责人,街要表彰奖励,大力推广经验,凡因工作不力而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按照"城区抓防控、社区抓创安、部门抓参与"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社区治安各项工作措施,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深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促进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实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区稳定"的工作目标,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指标,确保全区社会稳定,努力开创社区社会治安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治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综治委、办的作用,根据职能和规模调整的变化,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社区的落实。

2、进一步强化综治成员部门的职能作用,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努力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3、以责任制为龙头,以"严打"为重要环节,以预防犯罪为重点,以基层安全创建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工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的措施更加有力,重点更加突出。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和职责更加明确,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等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综治委联席会议制、联系点制、委员述职制、组织协调指导考核等奖惩机制更加完善。

三、工作任务

(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大"严打"整治斗争的力度,把严打、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及时整治治安问题突出的场所、区域,减少治安隐患,营造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继续保持对"严打"的高压态势,社区治安稳定,刑事案件发案相对平稳,减少严重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杀人、盗窃、抢劫等暴力犯罪,不发生危害社会治安和社区稳定的突出问题。杀人案件破案率达到75%以上,破现行案件数、逮捕劳教数达到规定指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社区单位、居民群众的法律观念不断强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形成良好的依法治理氛围。

2、深入开展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部门联动、依托基层、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本管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和治安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处置,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坚持领导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追究和工作考核制度。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切实把好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积极预防、减少并妥善处置各类。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不发生有影响的集体上访和,无"民转刑"案件。

3、加大治安防范和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要害部位、复杂场所、特种行业的管理,加大查处力度,查清管理死角,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健全制度,防患于未然。

(1)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街道党工委要加强领导,政法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要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率达90%,暂住人口办证率达95%以上,函查率达到100%,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达到100%,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不失控,暂住人口违法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

(2)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逐步实现帮教组织网络化、帮教措施制度化、安置渠道多元化、安置方式多样化、安置机制市场化,搞好监所内的改造与社会安置帮教工作之间的衔接,做到不漏管、不失控。要全面摸清底数,重点做好有可能重新犯罪人员的帮教和管控工作。要广开就业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帮教工作,帮教率达100%,控制率达95%以上,安置率达到85%以上,重新犯罪率分别不超过5%和7%,"五类外执犯"管理控制工作得到加强,重新犯罪率不超过2%。

(3)进一步巩固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工作成效。按照"规范租赁行为,巩固整治成果,堵塞犯罪漏洞,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把房屋租赁治安管理作为社区治安的前沿关口,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专门机关管理与群众组织自我管理相结合,加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人口管理控制水平。租赁房屋户签书率达到100%。继续实施"防拉栓"工程,进一步扩大安装覆盖面。有条件的小区要推行110报警入户系统,提高技防水平。

(4)积极推行警务进社区工作。按照2-3个社区的规模组成一个警务区,建立一个警务室(可一室多用),每个警务区配备3至4名社区民警和2至3名社区保安。6月底前各管区警务室建设要完成应建任务的70%以上,年底全面完成警务室建设任务,并全部落实"一区一警"。通过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形成并完善以街道治保会、看楼护院巡逻队为主体的居民住宅自防体系;以护厂队、厂街联防、技防联网为主体的单位内部"三防"体系;以派出所民警、社区保安队、治安联防队、社区治保会为主体的社会面管控体系;以治安亭、报警点、检查站、堵截点为主体的查控体系。

4、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要把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努力提高安全创建的质量,扩大"三防"覆盖面。要增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创安"力度,重点抓好社区治安产业化和住宅防范智能化管理,并按照统一、科学、合理的要求进行规划,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尽快提高技术防范覆盖率。新建居民小区要逐步推行小区重点监控系统、楼座对讲电控系统、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基层工作电脑化管理系统,不断增强对可防性案件的防范能力。单位内部"三防"覆盖面达到100%,重点要害部位技防率达到95%以上,居民住宅防范措施全面落实,防盗门安装率和楼院看护率达到95%以上,社区内没有突出的治安防范、控制和管理死角。深入扎实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无毒社区、安全文明校园和企地共建安全社区等工作,巩固和扩大安全创建成果。积极开展治安防范竞赛活动,上半年召开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抓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促进竞赛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区级安全社区达到90%以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省、市级安全街道的覆盖面。到2005年省、市级安全街道要达到90%以上,全区"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的数量逐年有所提高,努力争创全国安全小区。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充分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优势,切实加强街道、社区两级综治组织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干部,增强其权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区治保、巡逻、调解、普法、帮教和消防"六位一体"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社会治安工作措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街道综治办、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各层次的综合治理和社区治安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有足够的警力和人力开展工作,使基层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扩大监督,扎扎实实地开展社区治安工作,力争取得明显实效。年内将对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团员,机关、企业退离休老干部、老职工,广大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社会志愿者和物业管理机构等在社区治安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警民联防、专群结合的维护社区治安队伍,逐步推进专业有偿保安服务的发展和普及,不断扩大治安力量的群众基础。大力加强综治队伍的教育管理,提高综治干部和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综治干部、社区干部的社区管理水平;不断加大政治理论培训力度,今年在区委党校举办2期政法干部和综治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围绕加入wto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各街道党工委也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培训,至少举办1期社区居委会干部培训班。

认真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作风建设年"、"调查研究年"的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综治工作的研究和宣传,使群防群治的各项任务得到更好落实。

(三)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四五"普法工作,巩固和扩大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四个一"工程成果。即抓好一个中心(设于区委党校的普法教育中心)、一条街(兴隆路法制宣传街)、一个基地(青岛21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一个广场(海云广场宣传栏阵地),通过"四个一"工程的深入实施,促进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增强道德、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以全面推行社区治安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把社区管理与社区教育、社区服务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社区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法律服务和"律师进社区"活动。健全组织网络,发展志愿者队伍,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丰富各种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社区法治氛围,保障社区居民的各项权利。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各项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犯罪率要控制在打击处理总数的55%以内。加大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年内集中组织一次对学校周边秩序的安全检查与整治。把关心培养教育青少年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强化社区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严厉打击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协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检查、配合、补充、协作的工作机制,丰富青少年的社区活动。强化学校周边环境及文化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努力净化社会风气,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治安工作机制。

社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社区的具体化。各级综治组织要定期分析研究治安形势,针对一个时期的突出治安问题作出部署,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有效地组织各职能部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推动工作的深入发展。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治安的各项制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科学的考评体系,健全部门联席会议、治安形势通报、督促查办和奖惩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对因工作不力而导致发生危害社区稳定和社会治安问题的部门和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责任心不强、工作落后、基础薄弱的部门和单位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改进。把落实治安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强化"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抓好本单位和本管区的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驻区单位应自觉接受区委、区政府对社会治安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区综治机构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防范,防止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5

1.防御黄河洪水工程体系的历史沿革

在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黄河流域的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公元前2000多年的“鲧障洪水”,用堤埂把居住区和耕地保护起来。禹则进一步采用了“疏川导滞”、汇流入海的治水办法,即疏通主干河道,导引漫溢出河床的洪水入海。

进入封建社会,逐步采用土堤等简易工程措施防御洪水,并在一些河流上逐步建成堤防工程,发展较快的地区还开展了综合性的防洪治理方法。战国时,在黄河下游堤防已较普遍,各诸侯国都自修长堤保护自己的城邑和乡村。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实行“决通川防”治水方略,即将黄河下游原各诸侯国内分散的堤防改建成统一的堤防。西汉时期,郭昌在黄河下游裁减弯道3处。明代潘季驯在黄河下游修建崔镇、徐升、季泰、三义等四座减水坝(即溢洪堰)分减洪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治黄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修建了水库,兴建了标准化堤防,千里黄河大堤巍然矗立,防御洪水,固守平安,使黄河岁岁安澜。

2.黄河防洪非工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黄河防洪开始应用近代科学技术,建成了较大规模的河流或地区的防洪系统。1919年,在河南陕县西和山东泺口两处设立了黄河水文站,开始用科学方法进行水文观测,并用电报传报水位、流量等信息。1915年,李仪祉开始引进西方水利理论和河防科技,对黄河进行勘测研究,制定治黄方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学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突飞猛进,防洪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国家对于河流的治理开发,逐渐注意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对于黄河防洪也具有借鉴意义。

3.“互联网+”与防御黄河洪水之融合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治黄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新的河道防洪规划、工程设计、巡查观测、维修养护、防汛抢险、洪水调度、防汛法规云数据等,为治黄智能化提供支撑,确保黄河安澜。

(1)防洪规划。首先利用互联网,从所在河流或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情况、洪水与历史洪灾等原始数据中选取必要的资料,据此拟定比较方案(包括主要防洪工程措施的规模等),再结合综合规划,通过比较或优选,编制河流防洪、城市防洪、蓄滞洪区防洪等规划,并选定主体防洪工程(如堤、河道整治、分洪工程、水库等)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如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滩区安全运用、行洪道清障、洪水保险、防洪调度、超标准洪水紧急应对措施等)的规模。

(2)工程设计。根据规划选定的工程措施,选择工程位置(如坝址、治导线、分洪区等);再根据工程等级标准和防护对象的要求,做好勘测、试验、计算,提出工程总体布置和主体建筑物设计的各项工程特征值、工程量和投资估算等。

(3)巡查观测。利用远程监控或者无人机巡航等及时掌握工程设施的工作状态,若发现问题,则迅速处理。

(4)维修养护。对工程设施配件建立模拟生命系统,对主体建筑物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定期大修,以保持工程设施的完好安全,保证能在正常和非常情况时灵活运用。

(5)防守抢险。建立溃坝决口模拟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防守,出现险情时,及时抢护,充分发挥已有防洪工程的作用,保障保护区的安全。

(6)防洪调度。根据防洪调度规程,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水和防护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度汛计划和紧急措施方案,对防洪系统中的各项设施进行远程调度。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不断保持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综合治理的较高满意率和较高的安全感水平。围绕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整体工作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工作中,以轨道交通市政动迁和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为工作核心,以开展平安社区建设为重心,为地区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

社区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维护地区社会治安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深化法制宣传,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开展与“”等组织的专项斗争;保持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市的领先水平;打好“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第一阶段是通过宣传发动,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实现先行突破,将小区创建成率先达标的“平安小区”;同时创建一批率先达标的“平安单位”,使创建达标的“平安小区”、“平安单位”达到以上。第二阶段是年,通过整体推进,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创建能力,使创建达标的“平安小区”、“平安单位”达到以上。第三阶段是年,通过巩固成果,攻坚克难,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创建水平,使创建达标的“平安小区”、“平安单位”达到以上。进而为创建成“平安社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平安建设目标任务,通过分步实施、梯次推进,争取社区“五大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即: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安全的生产环境、有序的经济环境。

三、立足长效,规范管理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稳定工作也面临了许多新的情况,年街道创建平安社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把握主动权,要深化创建活动、强化制度管理、构建三级网络,使平安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

1、深化创建活动,即深化“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开展以加强居民住宅安全防范,及时化解各种纠纷,减少案件发生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小区”建设;以落实内部安全保卫措施,防范各类案件发生,减少各种安全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单位”建设;以加强区域安全防范,及时处置各类矛盾,提高社会面治安防控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平安社区”建设。同时以平安社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的创建,推动全社区平安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首先要将创安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继续扎实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创建,要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分类指导、全面考核的工作机制,要把创安工作向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向治安复杂地区、重点场所拓展;向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强防控能力方面发展,切实提升创安工作实效,提高创安工作水平,保持创安工作全覆盖。其次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建,要把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每项措施有部门落实。

2、强化制度管理。一是领导责任机制。在区委、区政府、区综治委的领导下,由街道党政领导任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责任,进行工作目标分解,领导责任签约并检查督办;二是实事推进机制。每个阶段(年)把群众有需求、能感受、能参与的重点问题列为实事项目,加以落实解决;三是联建联创机制。将平安建设与社区党建、文明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建设以及社区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一起、指标一体、推进一致,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见效;四是工作保障机制。建立平安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平安建设专项经费,保证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五是考核奖惩机制。制定考核项目和标准,每年年中组织讲评,年底进行考核,对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及时宣传发扬,对工作不力或严重失误的通报批评。

3、构建多级网络。即社会治安巡控网、群防群治防范网、安全检查监督网和矛盾纠纷调解网。社会治安巡控网:建立由社区民警、治安巡逻网格警、社保队员组成的社会面网格化巡控网络。群防群治防范网: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有力保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发挥在职党员、干部特别是老干部、社区志愿者和物业管理机构在群防群治中的作用,形成有效的群防群治防范网。安全检查监督网:有效整合消防联队、安全监督员、房屋租赁协管员、社保劳动监察队伍等专职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单位安全监督员队伍,实现全覆盖的安全检查监督网。矛盾纠纷调解网: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民调解三级网络,积极探索由专职社区民警参与日常民间纠纷调解的新模式。

四、抓好“五大”实事,为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夯实基础

今年要抓好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五项实事,这些实事项目对应的问题都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群众比较关心,反映比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会为社区平安建设打下较好的基础,让平安建设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这五项实事是:

(一)建全队伍,完善网络。充分发挥街道处置中心的作用和将建成的社区事务“一门式”的功能,强化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地区党员、居民的积极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群众治安防犯队伍要进行调整的整合,加强队伍的培训,编织治安信息员网络,做到点、面结合,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社区一方平安。

(二)建立来人员和房屋租赁信息管理队伍。加强来沪人员管理,建立外来人口和地区房屋租赁管理的两级信息平台。今年街道将合同公安、房地、城管等部门组建一支地区外来人员和房屋租赁管理队伍的工作网络,并建立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市政府制定的“居住证”、“租赁房屋管理”两大制度的落实。真正做到“管房、管证、管税、管人”。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7

××县综治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有效的维护××*县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并将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平安垦利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按照总的任务要求,在2010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各领域、各层面的平安创建活动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各级综治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2、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以开展“争创平安建设模范基层单位(村居)、争做优秀基层综治办主任”活动为载体,推动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努力促进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在城乡基层单位的落实。

3、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紧紧抓住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综治机构规范化建设、解决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健全完善农村治安防控机制、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妥善处置、集中抓好治安后进村集中整治、丰富和发展农村平安创建内容等重点,推动农村平安建设深入开展。

4、深入开展平安行业建设。重点抓好烟草、电力、油区、卫生、学校、交通、建设等重点行业的平安建设,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适时召开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不断把平安行业建设引向深入。

5、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建设。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机关,要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指导与协调并行,切实抓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把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

6、深入开展平安小区建设。以开展“星级平安社区”创建为载体,以属地管理为依托,理顺各类小区的管理权限和责任部门,牵头抓好小区平安建设,推动社区创安工作不断升级。

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1、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各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严格落实各项打击、防控措施,确保我县不出现影响稳定的任何问题。

2、加强“严打”整治工作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及时准确地分析评估社会治安稳定形势,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3、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紧抓“打黑除恶”不放松,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街头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和各类“痞霸”。加大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和整顿经济秩序工作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经济诈骗、传销等破坏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行为。

4、深入排查整治治安混乱部位和突出治安问题。认真落实定期排查制度,对治安混乱区域、部位实行集中施治。适时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铁路沿线、油区、烟草、“三电”、建筑市场、学校、医院及企业周边、“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边界地区的综合整治力度,努力维护边界和谐稳定。

三、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1、进一步健全完善源头预防机制、预警预测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建设,建立行业管理部门行政调解组织,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本文来源:文秘范文、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多元联动工作格局。

2、注重整合基层综治力量,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切实增强调解实效。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和矛盾纠纷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早介入、控制和解决。

3、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等领域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

4、完善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县、乡两级和基层单位创“三无”(无越级集体上访、无异常上访、无积案)活动,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深化“五长”联合接访制度,切实解决涉法涉诉上访问题。

5、依法妥善处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三个慎用”的原则,依法妥善处置,努力把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6、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新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切实加强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工作

1、建立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做到管理到位、防范严密。

2、切实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工作。强力推进路面、社区、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四大防控体系”建设。抓好居民区技防设施配套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并积极创新机制,整合社区民警、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区平安;加强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巡逻守护力量和技防设施建设,确保绝对安全;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防落实、物防配套和技防达标,增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3、毫不放松地抓好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积极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注重调动和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把防范工作做到千家万户,维护农村治安安定。把人防作为防范之本,加大巡逻守护力度,做到“防范到户,责任到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村治安保险工作。

4、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认真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在家未成年子女、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救助服务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健全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选聘管理制度。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犯罪活动,坚持查处“黑网吧”等违规经营的互联网站和经营场所。积极开展争创“青少年零犯罪村居(社区)”活动,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5、加强和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帮教安置组织,形成帮教安置工作网络。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管理,防止脱管漏管。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注重做好刑释解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6、加大消防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发生重大涉枪、涉爆、涉毒等案件。

五、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

1、加强县、乡镇(社区)、村居综合管理机构建设。组建县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乡镇(社区、办事处)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所,建立社区(村居)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站,健全协管员队伍。健全配套规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把出租房屋、暂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2、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按照行政区划,以乡镇(社区)、村居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流动人口居住、留身的场所进行全方位地毯式的普查登记,准确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对采集的信息认真分析研究,从中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治安状况,发挥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在维护治安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3、推进综合管理工作人本化。依法保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解决外来人员在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制定有关服务流动人口的政策措施,确保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制度。

4、加强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工作调研,对一段时期内的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及时作出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好参谋助手。

六、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乡镇(办事处、社区)综治办建设,配备好乡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切实改善基层综治办办公条件,办公设施要适应现代化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村居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农村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暂行规定》,调整配备好村级综治办主任,规范机构设置,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管理,落实保障措施,将综治各项措施在农村落实到位。

3、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探索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增强群防群治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在继续坚持“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方向的同时,积极探索群防群治队伍“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4、推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模式。适时召开全县推行村务契约化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垦利镇大河村等村的试点工作经验,将村级事务纳入“民主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5、加强综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县乡综治办都要举办综治干部培训班,把乡镇、村居综治干部普遍培训一遍,并形成制度,提高综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七、大力加强宣传和信息调研工作

1、深入开展综治暨平安垦利建设信息调研活动。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2、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和“走进基层、走进平安”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媒体、广告牌、宣传车、标语口号、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平安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积极推进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创新,立足单位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研究确定1-2个综治“亮点”工作,努力培植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先进经验,带动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

4、组织综治好新闻评选活动。开展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评选,并做好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评选活动的稿件征集和推荐工()作,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8

一、大力推进源头预防工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原则。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调处是治标,预防是治本。只有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矛盾纠纷“排而再来、调而复生”的问题,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当前社会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仍处于高发、多发的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必须从源头抓起,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要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今年内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将全面推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范围、评估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运用,努力做到“四个不出台、一个最低限度”,即违反法律法规、违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不出台,侵犯群众利益、与民争利的不出台,存在大量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解决的不出台,群众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可能引起局部社会震动的不出台;因出台实施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引发的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要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基层综治办、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应把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作为重要任务,确保做到村(社区)每周分析研判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分析研判一次,县(市、区)每月分析研判一次,市每季度分析研判一次。在县、乡、村、组建立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馈网络,广泛发展矛盾纠纷信息员,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对辖区内各个基层单位、各个方面发生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全面的分析研判,实现分析研判工作对所有社会矛盾纠纷的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报告制度,实行“零报告”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陕报、日报、直报制度。要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扎实开展“大调解”提升年活动。按照全领域引入调解理念、全方位建立调解机制、构筑全封闭的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要求,着力提高对潜在矛盾纠纷的防范能力,提高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能力,提高对重大矛盾纠纷的处置能力,全面落实调处中心建设、“三调”衔接配合、基层调解工作、专业调解工作、调解队伍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任务。把“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今年综治与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提升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要把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和具体人员,明确序时进度,确保_各项措施按时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作为经济发展快、改革力度大、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省份,我省社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得早、来得多,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要着力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和网络,完善分工负责、整体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和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建设,建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管理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在培训就业、房屋租住、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子女人学入托、权益维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流动人口加快融入当地社会。全面推广“三集中”服务管理、房屋租赁服务社、流入地流出地结对服务管理等模式,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对流动人口落脚点以及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管控,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能力。大力推进暂住人口信息、房屋出租信息、旅馆住宿人员信息等于一体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实时联网,实现数据共享、管理相融。

二是要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我省现有在册矫正对象4.3万余人,数量居全国之首。必须完善教育改造措施和方法,推进县(市、区)教育矫正中心、规范教育矫正内容体系建设。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针对其不同的犯罪类型和风险等级,探索分类矫正方法。积极做好帮困扶助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提供必要的帮助。进一步加强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三是要切实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控工作。对各类特殊人群全面开展排查,逐一落实帮教管控的责任和措施,动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活动动向,严防漏管失控引发不稳定、不安全的事端。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切实落实服务管理、帮助救助、教育矫治措施,并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严格网吧、游戏机房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对吸毒人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和家庭,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工作,开展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对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和收治措施,在关心帮助他们的同时,切实防止其危害社会。

四是要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途径。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省开展的活动,坚持利用、防范两手并举。对境内社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团体规范化建设,引导其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律意识。加大对违法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的查处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在法制规范下健康发展。探索在社会组织中开展综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依托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发展综治工作力量,把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防范等工作引入社会组织,进一步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优势,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要高度重视网络监督管理工作。截至去年

底,我省备案网站31万多个,网页11.2亿多个。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社会的监督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从政策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措施和经济制约等方面多措并举,构建网内网外结合的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和防范控制能力,做到“网上能知、网下能控”,严防形成隐蔽性犯罪组织,严防形成破坏性社会动员力量。发展壮大专、兼职网络监控、侦查和舆论引导队伍,注意疏堵结合。按照打主动战、整体性的要求,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监测研判机制、重大案件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切实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三、扎实推进强基工程,进一步夯实综治和平安建设根基

抓基层打基础是综治工作永恒的主题。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和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推进强基工程,是决定平安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

一是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在全省组织开展乡镇(街道)规范化建设活动,对办公条件、人员配备、工作规范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进一步完善政法综治中心工作机制,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把村(社区)综治组织建设同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和村(社区)委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专职保安队员、外来人口协管员等专职群防群治队伍规范化建设,提高素质,落实保障,确保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发展治安楼栋长、平安建设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深入推进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

二是以提高质效为要求,进一步加强综治基础工作。加大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力度,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各项措施。完善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的体制机制,将推进系列创建活动与部门中心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实现行业的经营管理与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以社会面巡逻防控、治安卡点堵控、社区防范、内部单位防范和科技防控五大网络为根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巡防机制建设。加强技防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不断提高技防覆盖面,充分发挥技防在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犯罪中的作用。

三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综治工作的职能特点和工作需要,围绕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制定和落实综治队伍培训计划,对新任综治工作领导、基层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络员等开展滚动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综治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9

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大决策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求,本着“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坚持“补充完善、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既要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会群防群治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以构建十张治安防控网为抓手,加强薄弱环节,创新防控模式,完善长效机制,专群结合,打防结合,管控结合,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提升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社会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在全市建立起结构较为完备、机制健全、管理有效、保障有力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全市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切实保障”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是: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体框架设置严密,防控网络布局科学合理,防控力量、装备、措施、责任落实到位,防控工作规范有序,打防控一体化运行机制完善、科学、合理;

──治安防范力量比较充足、稳定;

──技术防范措施全面推广、普及;

──情报信息更加准确、迅捷;

──指挥调度确保灵敏、高效。

三、职责任务

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科学利用警力和社会资源,充分依靠综合信息系统和指挥中心平台,坚持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攻坚克难,构建“十张治安防控网”,互相协调、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全面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一)构建社区治安防控网

从城市社区实际出发,以社区警务建设为龙头,着力构建社区防控网络。由各县区城关镇、居委会和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负责。

1.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以人口管理为基础,以治安防范为重点,合理配置派出所警力,建设好社区警务室,不断探索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和社区警务激励机制,保证社区民警下基层时间,确保社区警务正常运转。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要建立多种预警控制机制,掌握辖区内社情民意、治安状况、不稳定情报信息。城关派出所警力配置不能少于50人,城关派出所警力配置不能少于40人,城关派出所警力配置不能少于20人,其余各县城关派出所警力配置不能少于30人。

2以社区综治、警务室为平台,有效整合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力量,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治保会、警务室、专(兼)职联防队、保安队、护楼守院等组织;重点抓好治保会、巡逻队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不断探索基层治安防范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并赋予新的内容,使以治保会为骨干的群防群治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城区治安联防人员按200人至300人配备,城区不少于50人,其余各县区城区不少于100人,社区联防人员不少于5人。建立健全社区巡逻队伍,封闭型小区必须配备值班保安,各社区组建一支5-10人的义务巡逻队,在社区内开展巡逻值守。

3.加强社区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对成规模和新开发的住宅小区,由市规划局牵头,建设局、公安局等部门拟定具体规定,落实封闭管理措施,实行物业管理;对其他住宅小区,要逐步实现封闭和半封闭管理,有条件的要实行物业管理。市建设局对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实行等级评定制度,将小区发案率作为小区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小区的等级与小区物业管理收费相挂钩。

4.深化社区综合治理创建活动。由综治部门牵头深入组织开展“文明社区”、“安全社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等各种创建活动。

(二)构建巡逻治安防控网

各县区都要组织公安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以及武警多警种联合值巡,组织社区治安联防巡逻队等群防力量,对城市主要道路、重点要害部位、易发案的治安复杂区域、公共复杂场所等,采取徒步、机动车辆等多种方式,进行巡逻巡查,实施街面治安防范。充分发挥巡警在街面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定岗、定人、定责,优化警力部署,创新勤务模式,将勤务模式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定点巡逻”向“弹性巡逻”转变,既要在高发案时段、高发案地点投入警力、还要在防范薄弱的时段和盲点、死角加强巡逻防控,实现时间上的全天候和空间上的全覆盖,提高防范区域的“见警率”和“管事率”,保证社会面上防控网络的严密性,发挥最佳的防控效果。交警在实施交通管理的同时,积极承担道路治安管理任务,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预防、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控制涉及机动车的违法犯罪行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要将参与街面治安防范作为工作职责之一,并制定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要实现110、122、119三台合一,提高全市指挥调度能力,建立应急处理和快速反应机制,推行网格化布警,灵活机动快捷,提高动态社会治安环境下的防控能力。要加强巡(特)警建设和管理,积极争取解决巡逻车辆和装备配备,配齐集群通信设备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实行网格化巡逻防控方式,以巡(特)警为主,治安、交警、刑警、派出所民警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巡逻守护活动。

要建立巡逻责任制。在现有“网格化”巡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治安巡逻机制。由巡警、交警、武警负责对主要街道和公路的治安巡逻。乡镇群防群治组织负责对城乡巷道的治安巡逻,组织沿街单位和商业网点建立联防组织,分片包干,开展治安联防。派出所负责辖区内街道的巡逻防范,指导和督促辖区防范工作。

(三)构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

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贯彻《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单位负责、政府监管”治安保卫工作格局。全市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内部治安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治安安全防控机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保卫责任制,确保本系统、本单位治安防范取得明显实效。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对行业、系统治安保卫工作加强检查监管。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指导、监督,建立以守控责任制为重点的内部单位治安防控体系。以综治组织进民营企业为突破口,逐步推进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把治安防控体系延伸到新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等领域,不断扩大综治工作的覆盖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进一步加强内部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干部、经济护卫队的建设,加强对保卫干部和经济护卫队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对内部单位的治安管理能力。市、县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保卫机构,配备相应的保卫力量,其他单位保卫干部按职工人员比例配足配强。原则上200人以上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不少于3人的专门保卫科、股,聘用不少于3名专职保安;200人以下50人以上单位应设立专职保卫人员,聘用不少于3名专职保安;50人以下的单位要有兼职保卫人员;并建立一支3至5人的巡护队。单位内部必须安装视频监控、防盗门窗等技防、物防设施。乡镇综治办、派出所要指导辖区单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动与社区联系,形成相互依托的联动机制。

各企事业单位要对财务室、保密室、计算机中心、重要物资仓库等要害部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投毒、防重大安全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特别是要加强剧毒危化物品、放射性物品的管理,严防丢失、被盗而发生重大事故和案件。要经常排查内部不安定因素,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加强对单位内部人员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守法意识。学校除配齐配强保卫组织保安人员外,还要加强对校外租住学生的管理,要确定专人,逐人造册登记,与学生租住的房主签定安全协议,要建立定期互通信息制度;同时学校要强化对校外租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教育,法制副校长要协助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措施和制度。公安机关要加大对违反《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存在治安隐患单位的查处力度,该责令限期整改的要整改,该处罚的要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构建社会面视频监控网

各级政府和公安、建设、电信等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对街面的技术防范,对市区繁华地段、主要街道、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案件多发路段、城区重要出入口安装电视监控设施,全面推行电子监控系统,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技防。指挥调度中心大厅,要完善图像监控系统,使消防交通控制中心与公安局指挥中心联网。实行人防、技防双轨并行,逐步建立全市“人技结合的保安技防系统”,组织保安企业为社会各用户单位提供有偿安全服务,并形成“区域联网、分级处警”的整体运作模式,做到及时、准确的接警、处警。

1.继续扩大技防覆盖面。各县区要制定完善技防设施建设规划,按照“经济、简便、适用、易行”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引导、推动力度,不断扩大城乡技防覆盖面。两年内,以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建设为平台,100%完成各县区城区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和治安卡口建设;全市企事业单位内部技防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技防覆盖面达到40%以上。通过网络化的监控系统、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实现对市、县区社会面治安的有效监控。

2.加强对技防资源的管理应用。对技防资源进行整合,做到科学布点,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公安指挥中心、城市监控系统、单位技防、小区技防、家庭技防和农村技防的有效整合,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力争将单位(商场、小区、银行、车站等)自建的监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纳入公安监控网络,构筑覆盖全市多部门、多领域共享的治安动态网络监控平台,切实将该系统建成既具有治安、交通管理功能,又具有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功能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以有效提高对社会面,特别是街面犯罪的打、防、管、控能力。同时,要配备好值班人员,建立健全值班和事态处置等规章制度,实现人技结合,真正发挥作用;加强对技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维修,防止损坏、闲置,确保技防设施正常运行。

3.进一步落实有效防范设施的应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文体活动场所、居民住宅小区逐步安装使用技术防范设施,增强及时发现、控制、制止犯罪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要害部门、重点部位科技防范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安全防范自动报警装置和电子监控系统。切实加强居民住宅小区的技术防范能力建设,由市建设局牵头,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参与,制定《关于加强市区新建住宅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将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纳入住宅建设规划,进行配套设计,同步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并把住宅技术防范设施建设作为住宅小区等级评定的标准之一;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要逐步推广电视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在农村要大力推广重要农电设备防盗报警装置。加强运钞车技防建设,鼓励公务车辆和私家车辆、有条件的出租车、长途客运及其他社会车辆安装符合规定要求的防盗、防抢劫装置或卫星定位跟踪报警系统,提高技术防范的档次。

4.积极推行“平安家庭(商铺)”技防设施建设。要积极引导城乡家庭、商铺采取科技防范措施,推广家庭、商铺安装智能联网报警系统或简易电子防盗装置,保护家庭、商铺安全。在全市城乡家庭、商铺广泛推行“平安家庭、平安商铺技防建设工程”,即由电信、公安部门组织建设基于固定电话网和宽带网的家庭技防联网报警系统装置。以110指挥中心处警平台为依托,在基层派出所建设技防联网接处警中心,在规模小区、中心村居建立次级接处警点,防范入室盗窃和对家庭困难求助提供援助。到年底争取动员和组织城乡1-2万个家庭、商铺安装技防联网报警装置,年全面推动“技防村(社区)”和“平安家庭”建设活动。

(五)构建“虚拟社会”防控网

通过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警察和警察微博等多种形式,创新互联网管理,构建网上主动管控机制。

1.加强互联网场所管理。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网安机构,配备人员,负责网吧和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基层所队要接入互联网,建立网评员队伍。公安机关要主动加强与文化、工商、教育、文明办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强网吧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安防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实名制上网”和“零点断网”措施。

2.加强网上虚拟人员管理。实施网民户籍化管理,实现网上网下信息关联,提高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

3.建立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发现苗头及时跟进,在主流和影响大的媒体上开展引导,建立网络新闻制度,营造网络主流舆论强势,掌握话语权,对网上各类负面舆情做到提前预警、及时研判、迅速处置。积极建立专门网上舆情队伍,加强正面引导。

(六)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

立足维护农村社会和治安稳定,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和突出治安问题,大力推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治安防范网络。继续抓好农村警务室建设,推行治安中心户长、联户联防、治安有偿承包、挂牌巡逻等行之有效的防范形式。加强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农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发动群众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以村治保会、厂矿和学校保卫组织为依托,组建乡镇治安巡逻队、组建护村(厂、校)巡逻队,分片分户,开展“联户联防”、“互助联防”,实行轮流巡逻、值班守护或邻里互相守护。推行“警治联勤”,充分发挥治保主任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探索解决影响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义务联防难以持久的问题,在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可引导村民对一定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实行有偿承包,逐步将农村治安防范向自治化和市场化转变。建立乡镇、村、组治安信息员队伍,形成一张布局合理、覆盖面广、触角灵敏的情报信息网,及时掌握辖区内的各种治安信息和动态。

2.加强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专职队伍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和经常性的督查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开展教育培训,把工作成效与工作报酬挂钩,切实做到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着力提高专职队伍整体素质和治安防范工作能力。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和义务联防组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专职群防群治队伍的数量,原则上一般乡镇政府所在地应组建10人以上联防队伍,重点乡镇政府所在地应组建20人以上联防队伍,人员由乡镇自行调剂或聘用。

3.大力加强农村民事调解工作。各级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要妥善处理农村在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防民间矛盾纠纷引发不稳定事件或严重治安问题,降低“民转刑”案件和农村命案。特别要把乡镇建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第一道防线,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进一步拓宽农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防止问题积累激化;完善乡镇民事调解中心及村、社民事调解小组,健全基层民调组织网络,规范乡镇内部矛盾纠纷排查、报告、办理的具体办法;建设高素质的民事调解员队伍,经司法行政部门培训持证上岗;逐步推行民调工作经费筹措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巩固调解员队伍,提高调解工作水平。

4.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建设。按照“主体不变、分工负责、联合运作、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要求,成立由乡镇综治办牵头,集司法所、办、治安联防队、流动人口管理办、警务室等为一体的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通过建立中心,有效整合综治、法庭、司法、公安、武装、民调、联防等各种基层综治力量,构筑乡镇群防群治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党政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指挥灵敏、协调有力的“联防、联调、联治、联勤、联创”工作机制,强化社会面管理。综治工作中心要建立“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的工作机制,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和力量集中调配,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综治中心集中办公场所。要把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成为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开展综合治理、组织治安防范、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的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5.努力构建三级联防机制。初级联防即“户户联防”,在相邻的店铺或农户之间开展联防;二级联防为中级联防,由责任区民警分头负责,广泛开展村与村、厂矿与村、学校与村的联防机制;三级联防为周边联防,与毗邻的县乡等周边地区开展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治安联防协作机制,达到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共同防控的目标。通过建立三级联防,使派出所对社会面的防控能力大大增强。

(七)构建重点人员及危险人员防控网

建立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重点及危险人员管理体系。

各级公安机关要针对城市人口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切实把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归正人员、吸毒人员、违法青少年纳入管理范围。把重点人口作为管理控制着力点,建立和完善影响社会治安的高危人群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防控系统。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各县区要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乡镇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村)、单位建立流动人口登记站。根据当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际,以流动人口登记发证数为基数,按2000:1的比例配备一批协管员,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登记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经费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派出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抓好暂住登记、租赁房屋治安管理两个重要环节,严格落实申领暂住证和通报协查等管理制度,严防失控、失管。对违法犯罪可疑人员及在特殊岗位或重点部位工作的人员的办证、发函率达到100%。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房主和用工单位的责任,签订治安责任书,实行治安连带责任制。创新出租屋、旅店业管理机制,特别是规范小旅店、出租屋、留宿洗浴场所管理,推行成立旅店业行业协会,依靠行业协会规范行为。

各级综治、公安、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归正人员、“五种对象”和重点人口的管理、帮教工作,掌握因政策调整或其他原因引发对社会不满人员的动态。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辖区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社区内常住人口情况底数清、掌控有力,归正人员的安置率达到90%以上,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青少年犯罪率和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值。切实加强“社会人”的管理,避免“社会人”游离于传统的管理体制之外,成为管理的“空挡”和“盲点”。

(八)构建复杂场所和特行防控网

建立以预防和减少犯罪为目标的重点场所和危险物品的防控体系。公安、工商、文化出版、安监、人社、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严格规章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着力于加强行业场所管理,构建阵地控制网,抓好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措施的落实。强化对旅店业、印章刻制业、金银加工摊点、典当业、网吧、旧货交易市场、劳动力中介市场、汽车租赁业、废旧物品收购业、二手手机市场、机动车修理和交易点以及歌舞厅、游戏厅、发廊等特种行业和娱乐场所的公开管理和日常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堵塞犯罪空隙和销赃渠道,减少案件发生,探索建立对上述行业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有效预防、发现、控制违法犯罪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推行旅店业、娱乐业积分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组织实施公共复杂场所技防建设工程。建设、公安等部门要合理布点,在人流密集场所、公共复杂场所建立与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管理平网的视频监控,提高对公共复杂场所的防范控制水平。各重点场所(如宾馆、网吧、娱乐场所等)按照要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年达到60%,年达到100%。年底前,完成机动车修理、二手车等特种行业、场所的信息网络和备案制度建设。

(九)构建危爆物品防控网

各级公安、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危爆物品、枪支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的检查管理,强化监督,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危险物品流散社会。对违法涉枪涉爆和涉及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整治处罚力度,杜绝违规、违法行为。实行市区涉危案件和安全隐患信息研判季度通报制度。

(十)构建交通消防安全防控网

改革交警勤务制度,扩大交通控制面。以抓秩序、保畅通、防事故为中心任务,以发展完善现代交通技术管理为手段,腾出警力,强化非主要交通线路、区段的交通巡查,形成视频监控、信号指挥、民警巡逻的全方位的管理格局。把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统筹规划城市停车场,并根据城市开发建设规划分期实施建设;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录(聘)用具备一定素质的专职看护人员,使停车场成为看护、巡查、堵截的防范阵地。要完善出租车治安管理机制,推行出租车登记服务站点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公安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出城登记为主要手段,以从业人员为依靠对象,融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出租车治安管理工作机制,强化阵地控制措施,增强预防、打击犯罪的能力。

加强防火组织建设。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实行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防火工作三级管理体制和逐级防火安全承包责任制;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加强企(行)业性、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义务消防力量建设。

四、工作创新

(一)创新动态控制防线建设,加强对社会面的动态控制。为了建立城区镇区、街面路面、农村全方位、全天候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增强对社会面的动态控制,有力促进“十张”治安防控网的建设,由市、县区公安局、交通局、建设局、工商局和各企事业单位组织“三车三员”开展治安防范,“三车”即出租车、公交车、公路客运车辆;“三员”即环卫清扫人员、商铺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人员。

“三车”防由市、县区公安局牵头,交通管理部门配合,结合交通管理参加治安防范,实现交通秩序、治安防范双赢。市公安局要成立“车防办”,组织专人抓。把“三车”司售人员组织起来,成立联防组织,充分发挥他们接触社会面广的优势,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和举报违法犯罪线索,使“三车”成为公安机关的义务巡逻车和流动观察哨。

“三员”防由市、县区公安局牵头,城管、环卫、工商和企事业单位保卫处(科)协同配合。以县区为单位,对中心城镇现有“三员”情况进行逐人登记造册,并按辖区和行业进行分组分片,设立组长或队长等负责人,落实各自的职责,组织开展治安防范,形成行业网络体系,使他们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能有效地发挥防范作用,积极为公安部门提供信息和线索,预防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二)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打击功能向预防功能转变,建立实用高效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全面加强防控体系领导层面的责任性,加强协调整合能力,以提高防控体系的整体运作合力;二是在打击、控制刑事犯罪的方式上,实现从运动型、突出型逐渐向模式型、日常型转变;三是在打击控制刑事犯罪的态势上,逐步实现从被动遏制型向主动控制型转变;四是在防控资源调动上,从单靠警力资源向更多挖掘调动社会资源转变;五是在防控资源配置和使用上,实现从粗放型、人力型向经济效益型、科技型转变;六是在防控资金投入上,实现从单一的“县长模式”向“县长+市场”模式转变。通过成立“社会治安防控协会”,面向社会和爱心人士多方筹措资金,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管控工作经费的补充。七是创新基层群防群治工作模式上,做大做强在公安机关指导下的联户联防、联村联防、治安防范承包、保安巡逻、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工作;通过组建“社区警务议事会”、“平安协会”、“平安理事会”、治安志愿者队伍等,最大限度地将关心、支持治安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团结组织在一起,群策群力,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合力。

(三)创新维稳工作思路,构建矛盾化解机制。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工作目标,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纠纷,坚决遏制的发生。重点加强四项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大维稳工作格局。创新维稳工作理念,围绕信息、化解、控制、处置、网上等关键环节,建立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大维稳、大化解工作机制。二是健全规范接待日制度。进一步畅通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排查分析机制。综治、司法、检察、法院、公安等部门定期沟通,交换意见,集中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的大排查、大摸底、大调处、大监控工作,对本地、各单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苗头性事端,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由民事纠纷、小矛盾的积怨引发刑事案件、大矛盾。四是责任追究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因措施不落实,而发生重大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四)创新健全高效统一的指挥决策体系,切实提高信息主导防控的水平。建立以市、县区两级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有线、无线、公安专网通讯联络为纽带,以信息流转为支撑,覆盖所有市、县区公安局、派出所和刑警、交警、巡警、消防,具有综合性、实战性的现代防控指挥系统,实行扁平化、网络化指挥,通过卫星定位、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门楼牌编号、电线杆编号等手段实现警情地点快速定位,对附近警力直接指挥,快速反应。同时,发挥发案预警、信息支持功能,通过警情,指导防控力量合理投入,精确防控,并为街面巡逻警力提供警用信息查询、比对服务。依托公安信息研判平台,处理海量信息,通过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及信息预警功能,服务实战应用。

五、工作措施

(一)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各县区和各单位、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意义,这是新形势下解决治安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社会治安长治久安,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不能仅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必须走专群结合的路子。公安机关也要打破那种重管理、重打击、轻防范的被动局面,科学配置,合理调整,多警联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方面认真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另一方面要切实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加大投入,为治安防控工作提供经费和技术保障。通过采取财政分级承担、依托市场化运作、主动与其他重点项目“捆绑、搭车”等方式,多方落实建设经费。要协调综治、建设等部门,有效解决人防、技防、物防平台结构、建设模式、责任分工、政策优惠、运行管理等具体问题。

(三)强化预警,完善机制。市、县区公安机关要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预警机制。通过加强对各类情报信息的研究、分析和利用,建立科学的社会治安形势评估预警指标和检测通报网络,正确判断社会治安形势,把握犯罪发生变化的规律。通过建立治安防控信息研判机制,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实行“两会三通报”预警机制,即抓好每月警情分析会、季度治安形势分析会,实行每日接出警、每日发案、每日警情“三个一通报”,及时掌握各种治安动态。对多发性、可防性案(事)件,每月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分析其规律、特点,适时调整防控工作部署。建立治安预警信息制度。定期将治安状况、群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问题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提醒群众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推行社区警情公示、播报制度,社区民警定期将社区的发案情况、特点、防范要点向社区居民公示、播报。

(四)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新闻图片广泛宣传。各单位、各部门都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层层动员,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治安防控。

创新社区治理的措施篇10

XX区社会稳定工作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比较满意。随着区划的调整,区域面积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多,而XX新区又处在大征地、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治安状况较为复杂。面临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十运会即将在我区召开,社会稳定工作尤为重要。近期,我们就XX区的社会治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对调研的情况谈些认识。一、基本情况20xx年,我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城市、郊区、农村三类不同地区的治安实际,全面开展严打整治工作。通过严打,使社会治安工作有了明显好转,案件的总数有所下降。20xx年1-9月份立案1615件,20xx年1553件,与20xx年同期相比下降3.84;8类案件20xx年90件,20xx年52件,下降40。从发生案件类别看,与20xx年相比呈“三多”现象,即:盗窃自行车、摩托车案件增多,占总立案件30;盗窃建筑工地材料、侵宅案件增多占总立案24.7;案件增多,与20xx年同期相比,增长175。“二少”即扒窃案件少,20xx年89件,20xx年13件;案件少,20xx年420件,20xx年28件。二、有利因素去年是区划调整后建设新区的第一年,而当年案件特点与往年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严打整治工作和区划后的XX地区环境变化紧密联系,凸现出新的特点。从有利因素看:一是在全区开展“创最安全区”的创建工作;二是近几年来,严打整治始终处在高压势态,对违法犯罪分子予以打击,净化了社会环境;三是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区增加了公安辅警、公安民警进社区、开展创无毒社区|创最安全城市活动等,案件明显下降;四是大力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社区落实,更好地发挥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五是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城乡结合部等治安问题多、工作难度大地区的安全创建工作;六是拆迁工作做得细。虽然拆迁量在全市最大,但没有违法拆迁,没有激化矛盾的现象;七是充分发挥公安、人民法院、司法民调组织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的作用,做好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三、不利因素几年来,通过严打整治,使全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得到进一步的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增加。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社会治安还存在着不少不稳定因素。1、管理机制跟不上。XX大拆迁、大建设,原有的管理体系破坏,新的管理手段跟不上。拆迁后原有的基层组织(村、组)解体了,一些新建小区尚未建立社委会,处于无组织管理状态。开发建设工地建筑材料缺乏封闭式或监控式的管理,盗窃分子有了可乘之机。2、居住人口情况复杂,治安隐患加大。区划调整后,我区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常住人口原有25.5万,现在16.5万,流动人口原来3.5万,现在10多万。特别是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所街,常住人口1106人,外来人口8749人。外来人口虽然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也看到,由于他们无固定职业,有的缺乏谋生手段,就以盗窃为生,一部分人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使得违法犯罪隐患严重存在,且有上升势头。今年1——9月份全区共打处(逮捕、劳教、直诉)各类刑事犯罪人员309人,其中外来流动、暂住人口195人,约占63,这些人员刑事作案264起,占全部案件的48。3、XX新区警力滞后。区划调整后,双闸、沙洲、江心洲由原来的乡镇调整为街道,由原来的农村向城市转变,处于新老体制转换时期。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大,而警力装备明显不足,社会治安工作投入跟不上新区发展的需要。4、XX新区建设和整合,拆迁引发的矛盾突出。随着XX地区的开发,南湖老城区的整合,由拓宽道路等引发的拆迁矛盾变得较为突出。仅20xx年1—7月份我区就有8批139人次到省、24批870人次到市集访和上访。到区政府上访总计200起1223人次,其中集访25批858人次,到人大上访52人次。上访中反映较为集中的就是拆迁问题:一是拆迁补偿少。南京房价普遍较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二是老百姓对新的居住环境不满。嫌远、上班、就学、就医不方便;三是故土难离。对自己居住几十年的环境难舍难分(特别是老年人);四是拆迁善后工作跟不上。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为货币拆迁补偿低,个人损失大,不但没有给居住条件带来改善,反而增加了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另外还有因征地拆迁“农转非”的农民因工作无定处,以及原先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活,而现在征地拆迁断了主要的经济来源。5、再就业安置困难,存在社会治安隐患。据统计,目前我区劳动人口为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60,求职者主要来自征地拆迁的“农转非”人员和新生的劳动力。从目前已办的“农转非”的而未实现就业的近8000名人员情况分析来看,其中大专以上183人,高中2377人,初中4253,小学以下1066人。这类人群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占66。他们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没有特长,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另外征地拆迁,整合拆违,使大批生产型企业停产搬迁,增加了下岗、失业的总量。据调查,沙洲、双闸两街道将有220余家企业被拆迁,6000余名职工面临转岗或下岗失业。再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原有的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成为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又一个原因。去年,在我区760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中,仅市属以上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人员就占到65以上。这类情况的出现,给我区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6、“xx功”组织人员的转化工作仍然严峻。虽然对“xx功”练习者组织了帮教、转化工作,但是仍有一些顽固分子蠢蠢欲动,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四、建议对策完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制度,加强和改善外来人口管理,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积极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面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措施,为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我区改革、发展和社会安定,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几点粗浅建议。1、完善XX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建立建全基层组织。凡已建成入住的小区都应及时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物业管理体系,加强社区的治安管理,采取群策群防,公安民警、辅警联防相结合。要适时组织小区居民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治观念。同时要结合小区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防范的能力;二是对外来工居住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在XX地区形成的几个外来工聚居区由于人口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社会治安隐患比较明显,导致很多外来人员以聚居地为据点,在周边地区犯罪。建议对这些地区采取加大夜间巡逻力度、逐人登记在册、派驻专门机构进行长效管理、建设配套市政服务设施等手段,将自发形成的外来工聚居区建设成为封闭管理的民工居住小区。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外来民工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统一管理,最大程度上防止外来民工以聚居区为“据点”进行犯罪活动;三是完善居住区的安全防控措施。居民小区历来是犯罪分子主要的犯罪地点,而以往各个居民小区由于巡警力度不足、电子监控等技术防控手段不足等原因,至今仍没有有效的措施解决居民区的安全防范问题。随着XX开发的推进,大量新的楼盘正在建设中,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式居民小区也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对新建居民区要高起点的建立安全防控设施,决不在新建居民区遗留安全上的隐患。同时对南湖、茶南等较老的小区要结合小区出新等工作尽量完善电子监控等技术防控手段,未实现封闭管理的要尽快建立封闭的物业管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消灭监控盲点;四是完善新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防控措施。随着XX商住楼和XX科技园相继建成,大量新的企事业单位将会进驻XX新区。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企事业单位在夜间由于无人看守或者防范措施不到位,经常成为犯罪分子盗窃的对象,作案成功率极高。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到安全防控的需要,出面建立统一的保安设施,在各单位小防线之外再建立一道地区性的监控网络,做到单位自防与地区群防相结合。同时采取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的形式,在新区建立一支由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专业夜间巡逻保安队伍,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不间断的巡逻,发现各单位保安措施不到位及时纠正,对监控中心发现的可疑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处理。2、妥善解决好拆迁中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拆迁工作的同志,要本着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做群众思想工作,设身处地地做好善后工作。一要切实为拆迁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目前南京市商品房价格普遍较高,而拆迁补偿标准仍然偏低,老百姓买不起房子意见很大。建议政府适当提高拆迁标准,让被拆迁的老百姓买得起房子。对有特别困难的弱势群体,要提供经济适用房或承租房,让这部分人买得起房,租得起房。二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向群众倾斜。要妥善处理好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既要统一政策依法办事,又要友情操作,在不违背政策的基础上,尽量给百姓得到实惠,让老百姓从内心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办事,为民造福。3、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一个优先”(即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两个机制”(即完善市场就业和政府援助再就业机制)、“三个重点”(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弹性就业、帮扶弱势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路,加快建立适应新区发展的再就业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基础组织作用,进一步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组织建设,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要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开展职业指导,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优化服务工作,要做好XX拆迁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4、加强公安警力、装备方面的投入。区划调整后,区域面积增加了四倍,警力减少了四分之一,由于警力少装备设施跟不上,给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要加强对XX地区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切实为把XX地区建成“最安全地区”和“最佳投资创业服务区”,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1]

在百度搜索:XX区社会稳定工作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