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十篇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十篇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4:00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科学教育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能够有多年经验,不同专业学科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有成就,但体育教学中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仍处于表面状态,对大学体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有限。如何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积极作用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改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是我们现在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在深思的问题。

一、现代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少大学体育教学人员认识到了大学体育教学居于弱势群体地位的现状,以大学生体质变弱等现实为依据引发了大众对大学生体质状态的担忧。大学体育教学部门提出了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希望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并借此提升高校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这一改革要求确实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各界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了许多,但在这几年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学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很多地方的大学体育教育只注重增强学生体质,而忽视了体育精神的教育,学生被动接受体育锻炼,却没有培养出实用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以锻炼大学生体质为核心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贫乏,先进教学理念没有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现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也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这些现代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身为体育教学工作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也许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这些先进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实用效果,会对我们改变现状有所帮助。

二、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设备的改进方面,而应该有更全面的应用。

1、大学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现代化教育手段引进校园的时间不短了,大学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也已更新换代了好几次,但由始至终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设备只是被大学体育教师当做一种工作的辅助工具在使用,对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作用显著,但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格局影响不大。

其实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还可以深入挖掘比如:大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设备的帮助制作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课件,让大学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至少也该有几节生动自然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学体育教学的意义。还有学校应该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将学校中富有现代化特色的先进教学场馆正常开放。

2、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先进理念的传播

大学体育教学无法达到实效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教学者身上,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最根本的原因。

教学的人应该先有一个明确的体育教育目标,有意识的对现有的落后观念进行改进,然后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者和管理者中进行先进理念的传播,帮助大家开拓思维,并在教师之间集思广益找出让大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大学体育教学者应该从思想到行为上都已经处于成年阶段的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清楚的明白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知道教学者在为实现大学体育教学均衡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给予教学者更多的启发和建议,两相互验证提高教学效率。

3、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互动交流

大学里学校采用的是公开选课的方式让大一、大二学生选择自己所要学校的体育科目。但是很多学校只在选课这一项上让人看到了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简单应用,其他时候大学体育教学仍然是回归初高中时期的教学模式。这种学生选课的方式看起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让师生见的隔阂加深,让学生刚刚对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有所期待便又被“凄惨”的现实打回原形。

另外,学生在不了解课程的情况下选择课程,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情况选取学生,最终导致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都被降低。体育老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课程,学生不知道教师的安排,也只是被动接受体育课程的学习。

大学生不是小学生不需要由教师过多的去承担已发兴趣的责任,但却需要得到真正平等的尊重。学校完全可以借助现有的选课系统,进行延伸建设,即使只建立一学期的师生交流系统,也有助于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关大学体育教学方面的互动交流。

三、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研究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辅助工具,还应该是大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技术,既可以转化为实用工具为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服务,又可以帮助大学体育教师处理各种与体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数据收录、分析等相关工作,让教学研究的基础阶段和后期分析阶段变得轻松许多。

个人的几点浅见并不能完整诠释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积极作用,但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所有在职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的大命题。思考和研究这个命题有可能帮助我们找出更多高效的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对提升大学体育教学地位,明确大学体育教学目标都有帮助。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个命题深入思考下。

【参考资料】

[1]邢丽娜,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

[2]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课中的应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2).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2

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

知识爆炸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信息量大增。作为信息载体的语文,它的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社会现实,改变那种单一的教师讲解的形式,改变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从信息传媒渠道来看,以往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处于平面状态的白纸黑字的书籍和报刊,而今天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大小报刊的套色彩印、光碟阅读、录像机、、随身听、四维电影、网上冲浪等等,信息以形、声、光、电、文字画面充满于整个社会。今天的学生伴随着这种画面长大,因此,现代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特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改变那种呆板的口头讲述形式,改变那种单调的黑板传输手段,开创新的教学局面,使语文教育走上现代化轨道。

二、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信息社会的信息传播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是形、声、光、电等都齐备的,这就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母语教育的效率。网上教育十分活跃,有著名教师上网讲课的精彩场境,各种语文的教学软件以及文学名著的影视碟盘也可以随处购得,这种背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现代化教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全方位的条件,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了语文能力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

在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古代社会生活不同于现代社会,古今汉语有差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不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电教手段和Cai的介入,古诗文教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1.身临其境。在古诗文教学中,分析诗文意境,把握诗文主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加上受年龄、阅历、经历等的限制,形象思维仍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光、声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中体会和理解蕴含在这些景物和画面中的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样较教师口头讲授、黑板表述要有趣得多,使形象更鲜明,情感更充沛。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夜天各一方的惋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了四个静态画面模块,通过动态的演绎,再配以民族音乐的婉转悠长,就在“春天”、“江水”、“明月”、“夜色”的环境中,看到了潮水、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镜台等景象中的诗人形象。整体上营造出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领悟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青春的珍惜,教学效果很好。

2.浓缩精华。一般古诗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需要全方位背景介绍,逐字逐句字词分析,学生大量的课堂笔记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造成课堂教学节奏拖拉、学生心理疲惫,教学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创造出跨时空的信息,快速度的信息,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信息。这样教学时数会减少而教学效率却提高了。

例如《定风波》这一首词,表现了苏轼面对仕途挫折淡然旷达的心态。但此词是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做,对苏轼的宦海起伏的介绍是必要的。如果课堂讲授就会占用很多教学时间。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就设计了“作家作品简介”和“资料援引”模块,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需要,在“作家作品简介”中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在“资料援引”中了解“乌台诗案”。这样就会扩大信息容量,帮助阅读理解,突出教学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3.恒久记忆。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首要一点,就是能够熟读背诵。大学古诗文教学所选篇目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优美意境到思想内容,都有学习和借鉴价值。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古诗文,将为继承和传播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学生枯燥机械化的背诵增加了记忆的难度。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

当然,多媒体的制作与教学不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能代替语文教学的所有手段和方式。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3

[论文摘要]文章对目前苏州市个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背景下对体育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也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

背景

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8月28日29日,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嘹亮进军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苏州是省政府确定的先行制定规划纲要的3个地级市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要求,确保苏州教育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08年4月7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对于“《纲要》”中提到的到2020年完成的指标,苏州目前大多已达到并超过,苏州城市的教育作为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其发展和地方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相对于当前现代化教育发展速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苏州素质教育快速推进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现状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我市对青少年的体质测试表明,学生组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学生组各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市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仍然不佳,体质没有明显提高,在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主要指标及评估说明中,2008年,我市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略高于05年全国的87,2%的成绩,但却低于江苏省91,5%的平均成绩。昆山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昆山市成年人达标率为95,9%,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苏州平均水平,而青少年体质在某些指标方面略逊于苏州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方面,幼儿和学生的力量、平衡素质好于苏州平均水平,但在柔韧素质方面略逊一筹。

二、问题

(一)体育观念的滞后。

近几年苏州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体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充实,体育课时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但由于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严重倾向,体育课被忽视的现象还是很普遍。据调查显示,有51%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比其它课程更容易取消;27.9%的人认为可能容易取消,66.2%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没有其它学科重要。不人少,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苏州城乡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

目前苏州市的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目标单一化,最具体的表现是:“达标第一”、“考试第一”,过分看重《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以及“体育中考”的评价作用,高中把《达标》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单一目标,初中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体育中考”,并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结果限制教学工作的广度,使学生在绝对单一的目标下学习,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空间。在对高新区三所4星学校调查发现有24.7%的学生在活动课上针对的是体育课堂的内容,有四分之一的课外活动是给体育课补课的。有11.4%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有3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太理想。 (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短缺,锻炼内容形式单一。

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我们的中小学校一直沿用成人器材,使孩子们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身心愉悦。“成人化”是少年儿童篮球的最大误区。有的学校由于场地的客观限制,导致开展活动的时候只能选择跳绳,踢毽,呼拉圈等趣味性和运动量不太强的项目,如吴江松陵一中拥有2000左右的学生,但只有250米田径场地,尽管学校尽一切努力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但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展,学校也很无奈。

(四)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待提高。

目前苏州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并且均参加过体育专业的学习或培训,但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普遍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的,学科配备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由此凸显出来,一些科目的教师大大富余,比如传统科目,富余的老师便只能充当“万金油”,哪个坑缺就往哪个坑塞。同时有的学校由于体育科目的教师却无法满足,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已超标,对于紧缺科目教师引进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积极性下降。

三、对策

(一)正确指导,转变观念。

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广泛地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校圈体育文化活动等有效途径来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稳定的体育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体育活动中影成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体育课程教学多元化。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必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为基本框架,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体育课程中取消强制性内容,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练习内容,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质健康、个性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合理均衡的分配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体育的经费资源,为农村中学添购体育器材,传播体育知识,让广大的中学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教育。针对学生的必趣特点,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制作多功能绳袋、环绳、哑铃、彩球、晃板、毽球、等适合学生兴趣要求的器材。

(四)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流动。

对于有的学校教师饱和,而有的学校缺教师上课的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问的调动,把体育教师从比较充足的学校流动到紧缺的学校。对于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间兼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体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课,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定期选派教师进修提高等。

参考文献

[1]任文亚.高师范公共体育课要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阴[1].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4(2).

[2]邓菊生.高师范学生应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网[J].齐齐哈零师范学院学报.1995(2).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蓝洁(1981-),女,广西博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天津30007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05-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策“元话语”引发了各个领域的积极思考与回应。在教育领域中,职业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类型和体系,如何理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如何有效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成为职业教育在新的发展态势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治理体系是规范和维护秩序的“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治理能力则是制度执行能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良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文章试图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性质和特征切入,分析化解问题的治理体系框架结构,并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初步探索。文章的基本预设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契合并化解现代职业教育问题的过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其面临的问题越契合,则治理能力越强。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问题域

“问题域”指一个领域主要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域的分析包括问题的范围、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发展的可能性空间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是构建有效应对或化解现实问题的理性秩序。爱因斯坦曾指出:“问题的性质与特征远比问题的解决方法更为基础,因为问题的界定与呈现本身蕴含着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办法。”因此,系统化分类与表述职业教育现实问题的性质与特征,厘清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尤为重要,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框架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反映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结合的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最典型特征,也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模式改革的核心。现代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上的校企合作、课程教学上的工学结合,三个层面的主体、要素、关系集中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首先,在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问题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强利益相关方对职业教育的参与”也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次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的议题。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利益主体的需求、存在的利益冲突、如何推进利益的均衡等现实问题关注不够,职业教育改革仍然主要靠政府推动,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程度不高。如何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集团、职业院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素和内容方面,职业教育领域已深刻认识到经济产业结构对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要素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关于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双师型教师队伍、四位一体实训基地、第三方评价体系等要素和内容的改革探索渗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但如何通过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仍是需要拓展和深入的问题领域。

最后,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关系上,当前出现的职教集团、理事会、董事会等新载体和平台,致力于探索企业和学校在组织形态、组织文化、质量标准上的全面整合。多样化的合作形式确实促进了职业世界与教育世界的沟通,但如何有效确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和学校分工合作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习者“学校到生涯”“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与规范。

(二)体系建设与质量保障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的意蕴:一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职业教育需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三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应协调发展。体系建设目标对应体现了三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外部适应性,即体系建设应该是开放的、统筹的、合作的、对接的;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内部适应性,即体系建设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强调育人功能;最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自身协调性,即体系建设应是结构合理的。

当前,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如何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保持同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如何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身教育,融通学历学位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如何科学定位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统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有效衔接;如何形成企业、学校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学习形式、办学类型的多样化;等等。这些问题涉及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控制过程、运行逻辑等,体系建设与质量保障已结合为一体,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由于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传统的管理秩序中,职业教育形成“范式移植”惯性,依附于普通教育主导的学术教育治理与改革规则中,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必要克服原有的依赖性,契合于现代职业教育面临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构建具有针对性、发展性的治理秩序和体系结构。

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结构框架

从现代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域切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可以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范畴。外部治理涉及职业教育机构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主体关系,内部治理则是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在职业教育中的调整和分配,并相应地统筹带动职业教育内部要素改革。

(一)外部治理的主体及其关系维度

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首先应关注的是治理主体及其关系问题。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领域中,政府被看作是当然的主体,市场、社会组织、学校都是政府实现制度安排目的的客体工具,“主体―客体”分离对立的二元论模式成为管理的基本格局。现代公共治理理念受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哲学影响,摆脱“主体―客体”的框架,走向“主体―主体”的思维。公共治理理念的发展影响到教育领域,打破主从观念,重新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学校各个主体之间基于“对话”“交往”和“理解”的平等关系,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向现代化演进的基本方向,应引起职业教育治理方式三个方面的主要变革:

一是重塑政府与市场、社会、学校之间的共同体伙伴关系。政府与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之间不再是统治和被统治、批判和被批判的关系,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治理。在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平等互动的背景下,政府把原先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等各主体,这些主体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政府承担的责任,相互之间形成合作协商、平等竞争的互动关系,依靠彼此的利益协调来达到治理的目的。

二是治理体系的去中心化,形成多中心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实现多元化,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学校之间不再存在某种固定的中心,而是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结构和网状关系。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治理的不同结构中,各主体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地位总体上是平等的。

三是治理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依赖共存。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变革,要在各主体之间建立起相互的依赖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学校必须彼此交换资源,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的目标,才能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及其关系的确立搭建起外部治理的基本框架,解决了宏观层面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和理念导向问题,对应于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内部治理的内容要素

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外部治理主体通过与学校协调互动形成对于职业教育进行内部治理的理念、措施,并通过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作用于职业教育内部的核心要素,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内部治理框架,促进职业教育在对接产业、系统培养、实践育人、模式创新、质量评价及其他方面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

1.对接产业。对接经济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的先导内容。围绕国家或地方规划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制造业改造提升方向,对接生产性或生活业等产业,通过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从而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培训制度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从政府主导供给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的转型。

2.系统培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要素。系统培养的治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结合的系统性,通过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来予以推进;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层次的系统性,有必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培养实现了从一次性培训向周期性终身学习的转型,促进了教育与培训的结合,以及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的结合,形成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及面向人人的层次体系。

3.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是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的支撑环节。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实到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实践育人符合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结合的职业教育基本规律,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殊性问题,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类型体系。

4.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治理的动力因素。通过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探索将企业生产、工作流程实时传送到课堂,开发虚拟流程、工艺、生产、运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行专业教学与技能鉴定结合的考核等办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难题。

5.质量评价。实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是职业教育治理的保障环节。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初次就业薪酬、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指标来综合评价职业教育质量,并将质量评价信息反馈到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倒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招生考试、办学成本等的调整与改善。

此外,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还涉及灵活多元的进入与退出制度的建立、良好办学条件的形成等其他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共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刻转型。

(三)治理体系的目标框架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应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应于这一整体目标,职业教育外部治理的目标在于搭建政府、市场、社会、学校协调、互动的多主体制度运行系统,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的目标则在于体系建设与质量保障,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培训体系,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类型体系,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层次体系,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灵活衔接体系,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支撑体系五个方面体制机制的整体运行来推进总体目标的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框架可以通过下图来进行诠释。

三、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治理结构的转型,涉及体制性“硬件”的更换;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将转型后的治理体系功能予以实现的过程。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设计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学校之间的关系,配合治理结构转型发展进行科学协调、统筹规划。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可以分为外部路径与内部路径两个方面:

(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外部路径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总体上呈现出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权力运行特征,但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型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学校等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信息方向是相互的、多向的,应形成协商决策、平等互动的现代化网络治理机制。要形成这种现代化的网络治理机制,首先,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放权分权,增强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职业教育的决策与参与权,多方互动形成合作。其次,要从制度和组织措施上促进参与决策活动的行业、企业、学校之间进行持续的互动合作,形成多主体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在政府主导下,激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形成各种正式的组织结构及非正式松散型合作项目。最后,要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作用,用平等、互动、共享的理念完善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充分运用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董事会等多种主体嵌入的合作形式,增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等外部利益主体之间的持续互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作用。

(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部路径

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内部路径主要是对应外部治理的多元利益主体,建立职业院校内部制度模式。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内部制度模式主要包括党委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决策体制、校长为枢纽的专业委员会执行体制。体制是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统一体,因此,有必要从人员结构、职能与运行方式等多个方面形成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的内部路径。

1.党委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决策体制。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教育专家、行业和企业人士、管理专家等参与,在学校党委会的主导下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效衔接。要通过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落实和体现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作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第一,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确保职业教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制定职业院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把握学校发展方向;第三,维护职业院校利益,协调职业院校对外关系;第四,参与学校校长、副校长的遴选,决定学校相关部门的干部人选;第五,筹措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审核经费预决算等重要工作。

2.校长为枢纽的专业委员会执行体制。在党委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决策基础上,校长通过各专业委员会对职业院校的具体工作进行组织指导、控制与协调。校长作为职业院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执行体制的首席执行官。在校长领导下,校内职能部门根据工作性质组成各自的专业委员会并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处理日常事务。例如,设立人事委员会负责师资建设工作,教学委员会负责教学工作,对外交流委员会负责外事工作,后勤委员会负责生活服务工作等。校长为枢纽的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授权下拟定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经费预算方案等,制定内部组织结构的规章制度,组织学校教学,进行教职员工聘任等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

[2]王继平.学习贯彻十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3]刘晓.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J].职教论坛,2013(28).

[4]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5

关键词:教育理念一体化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44-01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近几年我国职业技术类院校推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针对职业技术类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操作特点,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于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几年时间里,大多数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毕业生职业素养有了显著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都较以往提升了很多。但也应该看到,“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尽人意的矛盾或问题,有待于我们探寻更好的解决办法,以完善“一体化”模式,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

1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质量的阶段性停滞

从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是“一体化”教学的主旨。但有些学校将其简单理解为以实践教学为主,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个别技工学校甚至走向了完全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忽略了理论知识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在我了解的几所技工院校中,他们为了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隙”对接,学生入学还不到一个月,就把他们放到企业进行“学徒工”式的锻炼,使学生成为了完全化的企业职工,而忘却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回到学校时,对学校生活已经相当“陌生”,再没有进行学习的习惯。这样会使这些学校的“一体化”改革进程呈现出不良的停滞状态。

1.2没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某些学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学校的主要领导只在教学改革动员会议上放几声豪言壮语,之后变销声匿迹了,把改革推给了教学部门,教学部门又推给了一线教师。没有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只靠老师们自己对“一体化”的悟性做着“散兵游勇”式的缺乏整体部署的改革,改革始终处在原地踏步阶段。

1.3改革形式化、表面化严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撑

有些教师依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老师的“教”上,不注意去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下的最根本的育人目标。因为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但校风、学风并未见有大的改观,打架、上网、谈恋爱等不良现象仍频频发生。

2建议

“一体化”教学改革,并非简单的教学方法的局部性改变,它是每所职业技术类院校的一项系统性总体工程,要求学校必需从改变基本的教育理念入手,形成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新策略。“一体化”改革必须做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2.1思想观念要切实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上来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体这一精髓,需要做到两个到位。

(1)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到位。传统的学生评价总是把学生进行好与差的简单分割,再施以相应表扬或批评的教育方法。现代教育理念首先否定了这种带有明显主观意识的错误评价方法,而是把所有学生放到同一个地平线上接受有尊严的教育。尤其是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兴趣的浓厚程度较高中生或大学生差很多,好动性强,对纪律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而其中的很多学生又有着极其脆弱的虚荣心。教师无心而发的轻视之语往往使他们产生很强的颓废心理和抵触情绪,老师溢于言表的赞赏又让他们兴奋之至、忘乎所以。这不是好或坏的征兆,而是学生的个性所在,是这群成长着的特殊群体的必然反应。教育者应该对学生所传递出的个性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形成符合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施教措施,所谓的因材施教就在于此。

(2)对学生的爱要到位。爱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只挂在嘴上或写在纸上,而应从老师的心理自然流淌而出,流进学生的心里。最常见的错误是老师往往有选择的去爱学生,学习好的、听话的获得老师的爱就多,反之则少。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具有的思想,其违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把全部的爱渗透进每位学生的心中,用爱召唤引领着每个心灵走向成熟才是教育的真谛。

2.2要真正转变到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格局中

由“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其实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基础教育以教为主的惯性思维,导致了在改革之初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时候,许多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说明老师的准备工作没有到位。学生以学为主,并不代表完全让学生自学,也不代表老师无事可做,需要老师去做的要比传统教学单纯的讲授要多很多,也难很多。以“教”为主时,老师备课的重点是课本内容和表述方法,而以“学”为主,教师备课的重点是学生,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探寻出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知识世界的方略。如果只备教材,就不可能发挥这一引领作用。在最初的试验阶段,为把学生引进自我思维状态,我几乎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深有“难于上青天”的感受。但当你真正达到“以学为主”的程度时,学生对你的回报又是那么丰厚,是靠单纯地“教”永远都不会达到的境界――这才是让学生终生收益的教育。

2.3转变到全员育人的教育模式中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要达到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育人目标,单凭教学部门或老师是不能够实现的。应该形成立体化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教育形式。我们学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学之初,把精力集中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但最终效果并不明显。学校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低参与度是影响教育质量的瓶颈所在。学生把老师苦口婆心好不容易得到的品行教育付之东流。所以,学校开展了全员育人的教育行动,除了对学校的所有员工进行个人素养的集体教育,外聘教师也不例外,形成了全员育人的一体性,提出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管理模式,从教学到生活,学生都在一个处处有教育的全方位的学习生活中,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校风学风也大有好转,进入了教育的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6

一、现代化人的素质构成

根据英格尔斯对现代化人特征的研究,结合现代化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活动内容的主要特点,国内学者认为,现代化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健壮的体魄与全面发展的体能

健壮的体魄与全面发展的体能,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身体的主要要求,也是现代化人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要求愈来愈高,在现代社会快速生活节奏与高信息负荷的“压迫”下,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将会感到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身体要求,不仅是健康的机体,还要求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强度。

2.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现代的思维方式

这是现代化人的基本素质。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效益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把线性思维与全方位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单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起来。

3.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激烈的竞争性。现代人应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永不满足,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竞争中夺取成功的桂冠,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同时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4.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勇于开拓的精神

这一素质是在现代社会竞争中夺取胜利的重要条件。在现代竞争中,现代化人的思维应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不受固有观念和模式的约束,敢于标新立异,善于独辟蹊径,发现、开拓新的领域,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开拓中求发展。

5.顽强的意志品德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竞争中能否夺取最后的胜利,不仅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物质基础,更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乐观、自信、自制、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精神”基础。

6.较强的预测能力与灵活的应变能力

现代社会具有快速多变的特点,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对事物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然而,在高度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任何科学预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为此,现代化人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7.较强的组织才能和联络才能

现代化人的工作、生活都在一定的团体范围内,不可避免地以某种方式与内部成员和外部系统发生一定的联系。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组织才能和联络才能。

二、体育教育与现代化人的素质培养

随着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以及体育教学的固有特点,体育教育对现代化人的素质培养的作用也是独特的。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1.体育教育能锻炼人的健壮体魄和全面发展的体能

体育新课标的出现,使体育的内涵更丰富,使体育的外延更广阔。体育新课标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无论其内涵与外延如何变,时代赋予其“锻炼人的健壮体魄和全面发展的体能”的厚望不但没变,反而越来越高。所以,体育教育的“锻炼人的健康体魄与全面发展的体能”功能将越来越得到强化,这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任务的一大特征。体育新课标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之一,而体能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在确定体育(与健康)的性质中提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这里提到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身体上的全面发展和心理意识上的发展,其中身体上的全面发展包含体能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教学,开拓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举行活泼多变的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之一,在于锻炼人的健壮体魄和全面发展的体能。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其目的也是使其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壮的体魄和全面发展的体能。此外,体育教育还能锻炼人神经反应能力。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教育活动,这种练习是在大脑、神经系统指挥下的。所以,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能随时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各种机能,对外界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并很快适应。

2.体育教育能培养人的现代思维方式

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人,办事的成功率及效率高,这也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体育教育能培养人的现代思维方式:

首先,体育教育能促进思维发展,体育教育不仅是身体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寄思维活动于身体活动之中;其次,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体现出观念和理念的极大转变,更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体现,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确立,从学习内容到水平目标的划分,从课程管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无不体现现代思维方式,而这种现代思维方式又通过体育教育的手段影响着每位学生,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现代思维方式的熏陶,并逐渐形成现代思维方式,尤其是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根据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体育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出现明显的变化,就以体育教学来说,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完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是分组探究性学习,也可以是主题互动性学习,也可以是互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地发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智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人的思维相互碰撞、互为影响,使人的思维过程更活跃,思维形式更多样、更复杂。所以,在体育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使人形成现代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现实。

3.体育教育可以激发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课程价值之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它有这样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新课标的课程价值,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中务必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各个学习领域设立了水平六(按要求,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需达到水平五就行了),作为高中学段(包括职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主要是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并使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得以加强。

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技能及健康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种体育文化的灌输活动。通过体育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能催人上进;在竞赛中因毫秒之差而决定胜负的经典战例让人懂得什么是竞争;运动员刻苦训练而取得骄人战绩的经典故事能激励人的斗志。

4.体育教育能铸就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7

一、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在日常体育教学,很多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当然也有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用何手段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这是辅导员的工作和义务,其实,借助传统文化辅助体育教学,是非常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的。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训练之前,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弟子规》的相关内容等,因为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也是人生最好的交际工具,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2、传统文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体育仅仅是选修课程,只要拿到及格就可以,而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会从人性化角度给学生及格成绩。因此,最近几年,高校体育课堂,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其次,学生自身对目前的运动项目都不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太极拳、咏春拳等传统项目,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很早就厌恶篮球、足球的学生来说,参加传统运动项目,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积极性。[2]

3、传统文化能够减轻体育教师负担。随着社会竞争激烈,体育教师面临着更大压力和威胁,尤其是现在物价水平上涨,许多体育教师面临着购房、购车、养家的压力。其次,高校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面临着评职称、晋升等压力,还有撰写论文、搞科研、承担教学等诸多任务,部分高校由于体育教师比较紧缺,经常一名教师担任多门体育课程,使得体育教师的身心压力大。那么,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传统武术项目视频,然后让学生跟着视频去学习传统武术,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加强纪律的管理即可,因为传统文化可以感召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体育教师在其实际教学中,承担着加强学生专业术科训练的工作职责。为了跟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加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有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例如:加强对《弟子规》等古典名著的学习;其次,在保证日常体育授课之余,可以尝试将《弟子规》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专业术科教学中。最后,高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国学培训等活动,还可以邀请一些国学大师过来学校召开讲座,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考核制度。总之,从各个方面,加强体育教学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训练和讲授,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渗透到实际体育教学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中国武术的视频,或者给学生们展示各种传统文化的图片,包括练习太极、咏春的图片等,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慢慢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运动的兴趣和道德品质。其次,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微课,例如:可以将《弟子规》的主要思想融合到自己的日常教学的ppt中,然后发给学生们,不仅主抓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也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8

关键词:教育评估;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65-02

收稿日期:2006-08-20

作者简介:邓万友(1972-),男,黑龙江拜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研究。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实效果分析

高等教育评估是依据教学质量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对被评估对象的理念、行为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价值判断活动,其着眼点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非常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从理论上讲,教育评估不仅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要求;而且也起到对学生质量认证的作用,是社会对学校“产品”的评判,因而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外部要求。

从实践情况看,教育评估是我国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举措。通过教学评估可以达到加强和改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高等学校不断端正办学思想,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特色创建,探索创新机制,建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然而,在充分肯定教学评估带来的成效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评估工作中也存在着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1)评估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评估高校对待评估工作的态度与评估的目标和初衷发生了偏差,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损于评估声誉的做法。(2)实施评估主体的权限过分集中,评估客体被限制得过死,评估法规缺失。(3)评估方案单一,缺乏灵活性、实效性:指标的完整性欠缺,体系中定量成分多,定性成分不足;结论性评估多,过程性评估少,预期性评估更少;静态评估多,动态评估少;指标过分注重投入成分,而忽视了产出因素等等。(4)评估的技术比较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学评估已经形成上下呼应、上下共振的态势。

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样化。教育评估的目的将不再是衡量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而应是衡量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举动。

(一)转变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

思想是先导。高等学校与社会有更密切、更直接的关系,因而它必须更加注意为社会的需要服务,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要求。而作为目前衡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教育评估,也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应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适应社会发展的评估质量观应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应包括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的纵向教学质量评估,而且也应包括人员、组织和环境等横向的教学质量评价,同时强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网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育评估体系。

1.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确保教育评估的健康发展

制度化、法制化教学评估是从机制上促使高校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经济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一方面要给高校广泛的自,提高高校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需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膨胀,大学的在校生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只有建立健全各种教育法规、法令,才能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教育评估制度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教育评估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持教学评估的持久推动力,单靠每隔一段时期搞一次外部性的评估,是难以做到的。高校建立系统、科学、稳定的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是学校改进和加强对各项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与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长效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外部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组织的评估,内部评估是高校自身所建立和实施的评估制度和活动。外部评估是导向和示范,内部评估是持久的动力。这两种评估作用互补,同时不可缺失。二是建立监督反馈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有关高校教学问题的反映渠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学生和家长对高校教学问题的举报,对那些学生反映强烈且屡提不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或重大教学事故,一经查实,必须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完善指标体系,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保障教育评估工作顺利实施,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可以为教学评估提供实际操作的内容依据,而且也是高校从事教学建设的工作指南,具有明显的依据和导向作用。

1.改变教育评估的体制,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还不能完全算是一种质量认证,它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意志。这种明显的中央集权制评估管理方式使得近几年蓬勃兴起的省级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没能在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中担当角色,非政府的民间评估机构更是有着它的局限性,导致评估活动缺乏相互印证,不仅不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还带来了许多弊端。

教育牵连到多种利益者,注定了教育质量是一种多维的复合体,必有多维的折射。每一种方式的判断结果,只是质量的一个侧面,不是质量的全部。来自不同侧面的评价如果没有达成一致,就意味着教育相关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保障。追求全方位的评价达成一致,应该成为提高评估质量的努力方向。为此,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育评估主体,应由现在的政府机构评价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外部保证为主导,学校内部保证为主体,社会中介评估为扶助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建立“三角式”的新型关系,其各自的质量保证定位是:政府作为外部保证的重要主体,应加大宏观调控与监督力度,切实转变职能,将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可机制上来,并通过立法、拨款、奖惩、指导独立评审机构决策等手段,主导和影响评估进程[2]。高等学校作为内部保证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良性循环的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社会应在学校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民间性质的、有一定学术权威、相对独立的教育质量保证的社会中介组织,以利于调节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2.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办学绩效评估的内容

学校接受公共资金、学生学费和其他资助者的资金,因此学校对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有义务,后者有权要求学校证明这些经费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并产生了期望的效益。因而教育评估不仅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投入过程的评估,更要注重教育产出及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的评估和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评估,使评估成为被评估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纵观国内外教育评估的发展历史,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各国高校评估从普遍重视高等教育核心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的评估扩展到日趋重视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评估,其所开发的测量高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工具“绩效指标体系”(performanceindicatorSystem)不仅包含了教育成果指标,而且涵盖了高校运作的各个方面――外部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盛行于欧、美、澳的绩效指标体系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运用,使得教育评估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增加了“评价职能”、“对话职能”、“理性化职能”和“资源分配合理化职能”。

(三)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育评估就是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与评判,它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教学测量等手段,广泛收集信息,并运用恰当的信息处理技术获取可靠的证据,对教学效果、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估量与评判。由于我国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陈旧,评估辅助技术的缺乏,评估主体要把过多的时间损耗在信息的鉴定核实上,导致重要的价值判断缺少理性的思考,从而影响了评估结论的正确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育评估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技术保证。为此,应该运用先进的手段,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更好地利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完善教学评估的信息化建设,构造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优化评估算法,根据教育学原理,自动、合理、科学、高效地开展计算机化、网络化教学评估。

(四)面向未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估文化环境

在努力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评估中的困难,克服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时,我们还需要顶层的设计,这就是考虑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建设。环境文化是为完成教育评估任务需要营造的一种健康向上的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它是顺利完成教育评估任务的重要条件,它贯穿于教育评估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评估制度和体系、评估行为等教育评估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有这样的说法:“人管人是低层次的,制度管人是中档的,文化氛围管人才是最高境界的。”[3]

教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我们应认识到教育评估的历史地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就是“公正、诚信、求实”。因此,应着力打造诚信评估、公正评估、求实评估的评估文化氛围,营造科学和谐的评估环境,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塑造先进的现代化的评估体系,这是确保教育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1).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导向和操作模式,办学尚处在探索中。加上基础薄弱、生源素质差,办学实际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构想,导致中职学校办学困境明显,其中,德育与技能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从2008年下半年起,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君子淑女培养研究”实验课题(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改造,创建“中职学生学衔制”(以下简称“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验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改造传统的“八德”“六艺”,首创现代“学衔制”。

“学衔制”是一套学生品德与技能的评价方案,借鉴了学术界的“学衔制”、军队的“军衔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分品德学衔,技能学衔,综合学衔三种。品德学衔序列有:初级孝士、初级礼士、孝士、礼士,技能学衔序列有:初级习士、初级能士、习士、能士。凡同时具备孝士、礼士、习士、能士学衔的学生,可以获得综合学衔君子(或淑女)衔。

武冈师范学校通过对传统儒家“八德”“六艺”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建立了新“八德”与新“六艺”。传统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社会与职业的要求,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武师人构建起学生“学衔制”教育目标考评体系。武师人新的解释是:(八德)孝: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悌:善待兄弟,博爱众生;忠:精忠报国,爱岗敬业;信:待人以诚,言而有信;礼:仁爱谦让,温和谨慎;义: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廉:奉公守节,勤俭朴素;耻:知耻明礼,去恶从善。(六艺)礼:知书达礼,和谐相处会做人;乐:音乐熏陶,情趣高雅会审美;射:体育健身,以武养德会保健;御:专业有术,身怀一技会做事;书:寄情书画,静心养性会修身;数:崇尚科学会运筹。在“学衔制”中,联系学生生活与职业道德要求,对新“八德”进行改造,制定“孝士”、“礼士”的标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职业能力要求,改造新“六艺”,制定“习士”、“能士”标准。每个学衔的标准,按照“学衔名-观念性目标-指标性条目”的结构进行表述,既有指导性观念,又有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性的具体操作性指标支撑。观念性目标分a、b两段,达到a段的可授初级学衔,ab两段都达到的授正衔。

如“孝士”标准为:a知恩孝亲,尊师爱友,b尽责报国,真诚守信。最高学衔“君子”(淑女)标准为:“践行八德,精通六艺,厚德博学,励志笃行”。学校分阶段对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评价与授衔,凡考评合格者,通过大会进行宣誓与颁发学衔徽章;凡获学衔者,平时着装要把徽章佩戴在胸前。学衔还与学生的学分、评优、入团、入党、毕业及就业推荐等直接关联。

2.“学衔制”的优势。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目标评价方案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具有内涵明确、易于操作、富于感染力等特性,武冈师范的“学衔制”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主要体现在承传性、人本性、自治性、系统性四个方面:

2.1承传性。顺应时代,扬弃传统,构建教育蓝图。

“信而好古”、“且述且作”,应是当代教育者的为学态度。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承传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加上对现代职业教育特性的把握,必然使武冈师范的教育发展的步伐稳健而厚重。

2.2人本性。启发人性,切合需要,引导学生追求幸福。

“不学礼,无以立”、“孝为德之本”。“学衔制”因为它的人性化与亲和力,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在武冈师范的学习,是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在奋斗,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习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职业神圣、终身发展的理念。“能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质和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概而言之,“学衔制”十分贴近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让学生懂得孝道,讲究礼仪,学习得法,技能过硬。从而,老师快乐,家长满意,邻里称赞,单位欢迎,学生自豪。

2.3系统性。整体有机,简明有序,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

“学衔制”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的构建,是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支系统。按照实验方案,武师人构建了有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分为四个支系:“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686”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体系、“八修”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体系“六艺”技能过关考核体系,各个支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织严密,涵盖全面,协调发挥出教育功能。

“学衔制”目标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阶梯化。有简明、具体、可操作的优势。学衔目标设定大的原则主要遵循“三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简要化、生活细节化。设计时,武冈师范学校以《中学生行为规范》、《弟子规》、“八德”“六艺”等为基础,扼要地提炼出“孝”“礼”“习”“能”四个中心要求,四者齐施,内外兼修,相得益彰,做到了德智体能四位一体,全面地涵盖了当今国家和职业岗位对一个中职学生的要求。

结束语

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篇10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于2010年11月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的教育战略目标: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几年前就已陆续启动实施“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并提出“以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教育管理论文,制定有关装备条件建设标准,明确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作为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无疑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各项指标,以便以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技术装备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需要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指导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建设标准(试行)》等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配套参考标准为主要来源,立足基础教育,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是针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进行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具有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和突出辽宁特点的面向2020年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

二、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

(一)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

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一定要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用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视角对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加以审视论文格式范文。

1.指标体系的参照目标

辽宁省的人均收入和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国前列,辽宁省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要瞄准和追赶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也要以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装备水平为目标参照。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度超前。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允许一部分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的实际指标达到或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以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2.指标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必须明确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三是构建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满足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于辽宁省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实践。

3.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在决策层面提供依据教育管理论文,引导和推进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推动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二是指导辽宁省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全省中小学校树立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范式和建设标准,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整体架构

根据辽宁省2020年基础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要求和目前的实际出发,确定要实现2020年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目标需要具备的系统性指标。基于上述发展目标,在各级指标的要素构成上,参考沿海教育发达省份教育现代化建设方案中有关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相关要素,并结合我省实际,初步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的设计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学校能够拥有可靠的、持续的、有效的、适合的技术装备,是其现代化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制定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是为了能以系统化的装备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因此,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的原则,提出一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指标体系框架。总的来说,学校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要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本着这一目的,指标中构建了面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七个子系统。

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功能或摘要的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和交互式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1.计算机网络教室

2.语言教室

3.综合电化教室

4.卫星接收教室

5.多媒体教室

6.数字互动教室

7.软件资料制作室

8.电子阅览室

9.电子备课室

10.多媒体录播教室

11.其他学科教室

6.教育管理系统

(含8个三级指标)

以教育电子政务系统为核心,提供行政后勤管理系统、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一卡通系统,统一的家校通电子邮件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

1.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

2.一卡通系统

3.家校通短信发送系统

4.家校通电子邮件系统

5.行政后勤管理系统

6.教学教务管理系统

7.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8.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7.教研/培训服务系统(含4个三级指标)

建立以县(市、区)为基础的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教育管理论文,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系统化,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协作交流、资源建设、专业发展等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将网上和网下的研修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实施网络集体备课,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汇聚优秀教育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服务。

1.县(市、区)或学校网络教研系统

2.培训课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