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经济的发展史十篇数字经济的发展史十篇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4:46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1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时于提升城市产业总体结构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用现代教育理念发展数字艺术教育,是实现现代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建立以数字艺术教育为中心的综合型、开放型和具有扬州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艺术教育体系,使高校成为扬州市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科研基地、思想基地、生产基地、人才基地。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源于上世纪末工业发达国家对创意产业这一新理念的发现,是当今世界创新型“知识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思想认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应该是由文化、思想、知识、技能和人的创意构成。强调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推崇创新和个人的创造力。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对于提升扬州市产业总体结构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字艺术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被称为“引擎产业”。从现实的层面看,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和选择的背景与必要条件,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可开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本研究课题从发展扬州市现代文化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着眼,探讨运用现代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以数字艺术教育为中心的综合型、开放型和具有扬州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艺术教育体系,形成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与扬州市现代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格局,并使高校成为发展扬州市现代文化产业的信息中心与科研、思想、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

1数字艺术教育与发展城市现代文化生产力的关系

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任。发展方向和办学规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与城市发展现代文化生产力的总体战略规划相适应。必须树立以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生产力为宗旨,以学生为根本的观念,有针对性的调整、设置专业和确定办学规模,积极推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在校内学习知识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加强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作为扬州市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者,应认清形势,努力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利用自身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优势,开拓进取,做推动城市现代文化生产力进步的促进者。要研究数字艺术教育在推动扬州城市现代文化生产力进步中的功能和作用,寻求与现代文化力融合的切人点。扬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文化生产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发展资源。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要融合到创造和发展扬州城市现代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去,投人到以传播中华文化、扬州文化与扬州经济建设成果的实践中去,为打造扬州城市文化与经济品牌、创造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现代文化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2数字艺术教育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关系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一方文化,扬州以其独有的文化和经济魅力,被世人称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地方”。自古以来一直是世人憧憬向往的地方,是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竞相为之吟咏赞颂和流连往返的仙境。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是将历史文化遗产转换为经济资源的先决条件,是现代文化产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发挥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的特有功能,逼真的重现已经逝去的历史风貌和重大历史事件,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科研和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和影响程度也是不可估量的。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某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产业已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形态,出于贪婪的商业目的,大规模的将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呈现出强烈的国际扩张趋势。他们依仗资本和技术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掠夺性商业开发,甚至大肆加以恶作剧式的歪曲、丑化与糟蹋,这完全是赤裸裸的的文化侵略行为。我国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保护祖先留下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主力的作用。

高校应建立以数字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科研、抢救开发和保护工作,促进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资源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

3数字艺术教育与数字艺术设计的关系

进人21世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数字艺术这一学科的诞生。使数字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艺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教育与设计思维方式及学科的形态。由原来的“美术”加“工艺”教育,发展成为一个以艺术为核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的,综合性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新领域。建立了独特的多维艺术表现空间与多元化的设计语言表现形式。

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虚拟化与多媒体人机交互功能,使艺术设计与展示由静态化转向运动化,由单向交流转向双向或多向交流,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数字化的虚拟设计,成为与传统物质设计相对应的另一非物质设计形态,由此引发了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运动。纵观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软件、唱片、书籍、旅游、教育、以及网络和计算机服务等第三产业中一切可制造的元素,其主要动力就是数字艺术教育和数字艺术设计。

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认为,艺术与设计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审美、结构、材料和科学技术,但它的核心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艺术创新思维。诚然,数字化艺术与数字化艺术设计,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艺术发展的革命,使当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是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出现。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都是人类手与足的延伸,是人类思想的成果,绝不可能取代人类大脑进行艺术的、审美的创新思维活动。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天赋与素养,熟练的工艺技巧的人,拥有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意思维,才是贯穿人类艺术历史发展的真正灵魂和动力。

4数字艺术教育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关系

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概念,并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确定了文化产业在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体形式,越来越显现出对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整合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利用数字艺术对文化资源与其它二、三产业的融合与整合,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将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与产业总体结构水平,提升我国在国际化产业组群的态势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扬州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原创动力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国际上看,全球现代文化产业正酝酿着新一轮更大的发展。在美国,新经济模式中文化的要素构成了创造经济的战略目标。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美国和其它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政府的支持倡导下,大学和科研机构启动了研究在本国中小城市与边远城市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课题计划,这个课题计划的实施与成功,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先导性示范意义。

从国内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加入wto,为我国参与全球现代文化产业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成长中的经济大国,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中国必须积极投入到全球建设文化大国、文化产业大国的世纪大循环行动中去。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2

abstract:inthethousandsofyearsofcivilization,Beihaicityhasgenerateduniqueculture.maritimeSilkRoad,sidewalkconstruction,Hantombsunearthedculturalrelics,pearlculture,DanJiaculturearealltheimportantpartinthefivethousandyearsofChinesecivilizationhistory.thedevelopmentofdigitalmediatechnologyhasprovidedapluralisticwayforprotectionofhistoricalrelics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manycountrieshasestablisheddigitalmuseumwithdigitalmediatechnology,andtheuseofselfpowerofmediahasprovidedmanynewwaysandchoiceforhistoricalandculturalrelic'sprotectionandpropaganda.itisanimportanttopicfortheBeihaicityabouthowtousedigitalmediatechnologytoprotecttheculturalheritage.

关键词:北海;数字媒体技术;文化遗产保护

Keywords:Beihai;digitalmediatechnology;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79-02

1绪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带来的是历史文化消亡速度增快,为建设现代化的城市而把历史文物拆除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北海作为1984年最早一批开放的十四个港口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开辟了一条跨越时间、地理与空间的数字化道路。数字媒介不仅提供技术上的便利,而且改变了包括人类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甚至文化遗产本身。

2北海在文化遗产保护上面的努力与不足

从1985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及1998年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起,我国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更加不遗余力,北海市也在这方面取得一些成果。1986年开放合浦博物馆,馆内以《合浦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的陈列为主,藏品5000余件。启动保护修复历史城区,老城区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是中西经贸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10年北海市“祭海”列入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祭海”文化是北海家文化之一。家人生活在江河海湖中,靠海吃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祭海活动,以保风调雨顺,出海平安。2013年北海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开放,陈列厅用历史资料、图片、场景再现等,展示了北海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随着数字化文物保护的热潮,2011年《百年普仁》电视纪录片开始拍摄,由北海市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普仁医院的专题片,该专题片主要记录1886年北海第一所西方传教士创建的西医院,是近现代中西方交流的见证,是北海人民的宝贵遗产。但是北海在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保护历史文化方面投入严重的不足,北海合浦博物馆没有专业网站,其他历史遗迹分散各地,没有建立同一网站管理介绍宣传。北海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网站中,仅用文字叙述了北海的历史,没有图片、视频,只有单一页面,连专业的网站都谈不上。群众艺术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大多都是文字、图片,展览的方式单一,缺少吸引力。

3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北海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

3.1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从90年代初,国外在就已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着手数字博物馆的建立,人们利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存储与传播,使传统的口口相传、文字传承到数字传承方式并行的飞跃式变革,冲破了各种文化类型闭塞的堡垒,为文物历史保护与交流提供了多元化的方式。中国博物馆协会在2003年已正式立项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数字博物馆是指那些将自身的文物与标本藏品及陈列展览采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并广为社会观众浏览观赏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机构。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故宫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包括了数字信息的采集传播、文物影像展示与检索服务、与群众交流、数字纪录片创作。故宫博物馆的数字化成功的将虚拟和现实、历史与现代的穿梭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的关系。

北海建立数字博物馆的必要性:

①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不受地域的限制,随时可以阅览。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参观里面的历史文物,就算有机会去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180多万的藏品,想要一一浏览是极有难度的。再者如果旅游地点过于分散,旅游者时间不够,可预先通过数字博物馆了解各个旅游地的文化历史,从而选择感兴趣的地点出发。②有利于历史文物保护思想的传播。数字技术于历史文物保护,最明显也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对历史文物进行方便的复制和传播。以北海珠海路老街为例,珠海路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利用3D动画技术,以动画的形式还原骑楼建筑与当时人民生活的情景,北海家文化中的“祭海”、“家婚礼”等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只有老一辈人熟知,通过动画方式再现,数字博物馆的展览,增加娱乐性,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遗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与保护。③整合资源,树立旅游品牌,形成良性循环。多数人只知道北海自然风光优美,对北海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北海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文化,西汉元鼎六年汉王朝设立了合浦郡,是当时海上贸易的中心,亦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成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航道。既有南珠文化、客家文化、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珠海路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普仁医院、涠洲岛盛塘天主教堂等历史遗迹。但北海众多的文化历史遗产现在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北海会被误认为“文化沙漠”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些资源分散,没有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数字博物馆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宣传北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为北海的旅游形象作为宣传形成品牌,品牌带动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部分经费再用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3.2利用自媒体优势除去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媒体时代的自媒体也是不可忽视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来自媒体的强盛。自媒体(wemedia)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的定义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途径。自媒体包括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

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媒体属于主导受众,点对面的传播形式,自媒体则是由受众主导的信息传播。相对于传统传媒的强势,自媒体具有门槛低、平民化、运作简单,参与人多的特点。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月球车“玉兔”登录月球当天,“玉兔号”开通的微博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虽然引发关注的大部分原因是以拟人的口吻描绘登陆月球的日记,但是正因为有自媒体这个平台,传播的速度更快更广,不难看出自媒体受众之多可见一斑。故宫博物院开通微博以来,现在粉丝120多万,自媒体平民化的特点让群众对博物馆的亲进度增加。它改变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位置,从被动的接受到人人都是记者,都能自己发声,这种平等草根性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通过自媒体发声与传播,使得历史文物的保护更加容易贴近人,也更容易参与。北海既是国家历史名城,也是著名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作为自然风光旅游胜地的北海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国家历史名城的北海知之者甚少。在推广自身历史文化的时候,北海应借鉴故宫博物馆的方式,通过自媒体平台,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吸引更多自媒体人的了解与关注北海的历史与文化,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4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增添新的活力与方式,新的方式并不能取代旧的保护方式,而是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对历史文物遗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人们了解历史,能更好地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与保护文化遗产。北海作为国家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实现北海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能更好的起到宣传保护作用,也对丰富北海旅游内容,形成品牌效应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加紧实现北海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让北海的传统文化、历史遗迹不再遥远与陌生。

参考文献:

[1]阮艳萍.传递与共享: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者――以云南为例的研究[J].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

[2]吴丽华,何书前,冯建平等.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J].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7.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3

一、我国会计史研究现状

(一)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我国在会计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会计史研究组织不断进化。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筹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并确定了学术研究计划。1996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对专业研究组进行整合,成立了6个专业委员会,其中继续保留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作为其开展学术研究的主要形式。2003年,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再次对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组建了10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仍然保留会计史委员会。(2)会计史学术研究活动日渐活跃。自会计史研究组织建立以来,先后在全国不同地方举办了5次主要的会计史研究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其学术活动内容由宏观到微观,其范围由狭窄到宽泛,其对象由抽象到具体,其主题由历史到现实,其视野由国内到国外。(3)会计史教育逐步规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史课程,自1990年起开始培养会计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1995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部级科研课题立项及具有广泛影响的出版社出版计划中均有会计史方面的教材。如由郭道扬教授主持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实・未来》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计划教材,由王建忠教授主编的《会计发展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计划教材,这些教材的编撰和出版都反映出会计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会计史教育逐步趋向规范化。(4)会计史教育和研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后改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以会计史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尤其是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基础,形成了老中青年龄构成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高水平的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5)会计史学研究成果水平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会计史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有中国会计史综合研究方面的作品,有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方面的,有中国会计史资料汇编方面的,有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方面的,还有兼及中国和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方面的等。除了会计史著作以外,还有很多会计史专题方面的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另外,我国会计史组织还对我国会计史知识组织普及和教育活动,并加入国外会计史研究组织,开展同外国会计史学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我国会计史研究的不足我国在会计史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会计学术界对会计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理论分类时,将会计史与高级财务会计、会计理论等课程一起视为高级类层次,但与会计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相比,它不是核心课程,不属于显学,往往有被边缘化的感觉。(2)从事会计史教学研究的人员数量较少。正是由于上述认识的不足,再加上就业困难等原因,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会计史的研究工作,造成会计史的研究人员数量较少。(3)会计史学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学科体系。与会计类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会计史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其内容结构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还没有探索出学科发展规律,因此,还没有建立起自身的学科体系。(4)会计史学的研究存在投入高、见效慢的矛盾。会计史是以会计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会计发展内在客观规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不仅涉及到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还广泛地使用经济史学、历史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期法和双重分析法,甚至还运用到考古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鉴于会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导致会计史学虽然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没有收到应有的研究效果。

我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会计史的专著、高等院校的《基础会计》教材及与会计史相关的学术论文中。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大多是按照社会发展的时间顺序,简要叙述我国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事实或者标志性的事件,很少对会计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做出概括性、特征性的定性,更没有对会计产生发展的规律做出较为完善的总结。笔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更加翔实、更加具体、更加新鲜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与综合,对我国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做出概括性、特征性的定位,并对我国会计产生发展的规律做出较为完善的总结,依据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测我国会计的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

二、我国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一)原始社会末期是我国会计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产生了对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下,计数成为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使用实物、绘画、结绳和刻契等方式对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进行反映。这些计数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就是当时的会计行为,这些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

(二)奴隶社会是我国会计的形成阶段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尤其是在西周时期,实行了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制的土地制度,青铜工具应用也逐渐增多,使其成为我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西周之前的夏代,设置有监督奴隶耕作的官职“啬夫”,这是我国最早的会计人员。据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已产生国家贡赋,这是我国政府会计的历史起点。到了商代,根据甲骨文资料可知,这一时期,数字、文字高度发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汉字体系。不仅利用甲骨文记载有关会计事项,而且数字从一至十都已成型,并且使用“卯”和“埋”表示支出,“毕”和“获”表示收入,这是会计的雏形。这一时期,还形成了最早的会计制度。西周时期,不仅出现了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和会计报告,而且还对经济业务进行货币计量和实物计量。“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也均起源于西周,“会”与“计”连用构成新词,用以表示会计核算的基本含义,其科学性是我国西周时代的会计位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周礼》记载,西周设立了对国家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的“司会”一职,为了对会计业务进行详细处理,在其中还分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种职务各司其职,并建立了一些会计制度,即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这表明在西周前后,我国已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为了保证财计方面职官的来源,还对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书计教育。在会计方法方面,产生了政府会计采用的入出记账法和民间采用的收付记账法,还出现了三柱结算法的萌芽。

(三)春秋战国是我国会计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地主封建经济得以确立,自由商人得以形成,货币经济得到发展,文字得到了传播,这些方面均促进了会计的发展。首先,在会计术语方面,确立了“会计”的命名;其次,在会计制度方面,西周的岁计、大计制度被继承,并命名为“上计制度”;再次,在会计方法方面,会计的各种要素基本形成,货币计量较多的使用,会计记录方法由文字叙述过渡到定式简明记录方法,会计凭证有所发展,名称不统一的账簿得以普遍使用;最后,在财经理论方面,理财家从不同方面论述并明确了会计在理财中的作用。

(四)秦汉时期是我国会计的成熟阶段秦汉时期,封建国家逐步统一,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统一了度量衡,使会计也得到了统一和发展。在秦朝,将财计制度基本内容法律化,并在后来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国的记账方法正式进入定式简明记录时期,整数整盘成为当时的实物盘点方法。到了汉代,在会计记账方法方面,建立起一种新的单式记账法,即“入出(或收付)记账法”,它以“入”和“出”为会计记录符号,以“入-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定期的会计账册和会计报表,进一步确立了会计报告制度。西汉时采用的“上计簿”可视为“会计报告”的滥觞,这是中式会计方面的一大基本建设。东汉时期对“上期结存”这个结算要素有了初步认识,为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该时期会计凭证的运用、会计簿书的设置、盘点方法的发展,对后代会计的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

(五)唐宋时期是我国会计的完善阶段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会计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推进和会计机构的设置。第一,会计理论蓬勃发展。唐宋时期的《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都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第二,会计方法有所创新。期间,创立并运用了“四柱结算法”,这一方法将我国的簿记提升到一个更加科学的水平。会计上的方程式就是来源于“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关系,这不仅成为我国传统的中式记账法(中式簿记)的一个特色,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式簿记中还采用了会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来分析国家的财政经济问题,这都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设置了政府会计组织。在隋朝“五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宋代建立了“会计司”,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这一会计组织总核全国财赋收入,提高了会计机构的地位。此外,在宋朝的文献中出现了“簿记”一词,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簿记”文字的记录。

(六)元朝时期是我国会计的停滞阶段元代战乱频发,社会经济很不稳定,官厅承袭汉制。在会计方面,大体沿用了宋朝的会计方法和财计制度,会计制度有名无实,会计方法停滞不前。元朝终结时,民间会计运用“四柱”形式记账和编制报表,并且有了各种特殊的账簿名称。

(七)明清时期是我国会计的鼎盛阶段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政府要求按照“四柱”即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来编制报表,体现了国家对会计报表的极大重视。明朝代表性会计著作《万历会计录》编著条理清晰,数据前后对照,尤其是突出了财政收支项目的对比关系,便于分析研究。明末清初之际,我国又发明了“龙门账”,这是一种适合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不仅可以计算盈亏,而且能够检查账目的平衡关系,“龙门账”因此而得名。“龙门账”的诞生,是会计理论的一大突破,这标志着中式簿记由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转变。清朝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虽然政府重农抑商,但还是实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在会计上,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以大清银行为代表的官办企业,着手进行会计改良,会计制度在“龙门账”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四脚账”。四脚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的基本原理已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

(八)清末及民国时期是我国会计的衰落阶段清末及中华民国时期,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列强欺侮,经济发展停滞,会计逐渐衰落。这一时期,西式复式记账法开始传入我国,这是自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1908年大清银行的创办,标志着借贷记账法在我国企业中得以实际应用。自此,我国会计处于中式簿记与西式簿记并存时期,中式会计渐趋衰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力求仿效西方,在建设财政会计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等方面有所发展。在财计组织方面,北洋政府部门首次采用了“财政部”这一名称,它成为会计的主管部门;在会计法制方面,制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计法》和《审计法》,这是中国会计法制化的开始;在会计方法方面,统一了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的名称和格式以及登记和编制方法,这是中国会计规范化的标志;会计人员队伍和会计学术组织得以产生和发展,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徐永祚、潘序伦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九)新中国以后是我国会计的振兴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商品经济时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南巡讲话之后至今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为适应每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会计也逐步得到了改革、发展和全面振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制建设方面。建国之初,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独立的会计法律,会计工作规范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制度。1985年颁布了中国会计工作的第一部根本大法《会计法》,期间,国务院先后了一系列会计行政规章,这标志着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建立。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实现了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变。这次会计改革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为了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2000年国务院又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同年财政部还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制度的真正统一。2006年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第二,管理体制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司,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起步。政务院先后《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国有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会计管理体制。后来还不断健全与完善,但在“”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财政部恢复会计制度司,并更名为会计司。在修订的《会计法》中,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作出了规定。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会计理论方面。建国之初,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批判旧中国和西方的会计理论,学习苏联的会计理论。针对会计科学的属性、会计记账方法、会计职能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改革开放后,会计理论的研究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这一时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不仅对上述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而且还就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准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除了对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之外,还讨论了如何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围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等会计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四,会计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教育初步在高校展开,后来拓展到其他层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对会计的学科体系进行了不断建设和完善,出版了很多高水平的会计教材,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会计人才。

第五,对外交流方面。建国之初,我国引进苏联的会计模式,改革开放后,会计的对外交流全方位展开,不仅参与国际会计组织的交流,如参与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工作,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亚太会计师联合会,而且会计市场也对外开放。

此外,在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和变革也越来越快。

三、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一)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要发生劳动耗费。人们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计算。这些生产活动为会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二)科学管理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最初的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以外的,按照生产发生的日期,附带地把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进行计量和记录。就当时来说,会计并非一项独立的工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及其比较,仅靠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附带地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计算,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了,为了满足这种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委托有关当事人的独立的管理活动。因此,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管理为会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三)使用文字和数字计量记录会计的行为,是会计产生的标志原始社会,人们“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这些计量、记录和计算活动,蕴含着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标志着会计的萌芽。到甲骨文字和数字产生以后,则使用文字记录计量会计行为,书写会计思想,这样才标志着会计真正产生了。

(四)经济发展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心经济效益。为了综合核算、计算盈亏、经营管理、科学决策,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会计理论,完善会计制度,设立会计机构,谋求会计发展,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了,人们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数量就会增加,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就更丰富,会计需要记录计量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对会计记录计量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经济发展将促进会计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也发展了。会计的发展,促使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与会计相关的重要理论和事物的出现是会计发展的标志人们对生产耗费、劳动成果方面进行记录和计量,这仅仅是会计的萌芽和产生。会计的发展则主要表现为与会计相关的理论和事物的出现。具体表现为会计制度的制定、会计方法的运用和改进、会计原则的遵循、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学术组织的成立、会计术语的形成、会计理论的总结、创新和吸收等方面。

(六)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的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会计数据在记录、计算、分类整理、储存和报告等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深化,信息系统工程的逐步完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完善,这也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的改进。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4

数字经济》一书是由腾讯研究院出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一所)战略支持的关于数字经济的一本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读物。电子一所是工信部推动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即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工作的主要支撑单位。所以,由一位数字经济中代表新兴经济的排头兵和一个致力于传统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者合作出品的《数字经济》,值得一读。

从专业性来说,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理事长郭凯天先生在序一中就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能跳脱现代经济学中困扰人们多年的著名的可见性、公平性和相关性三大陷阱,他本人对此抱审慎乐观态度。本书虽未正面深入研究这三大陷阱,但是通过本书各章节的介绍与讨论,我相信认真的读者读完本书后,也会同样抱有“审慎乐观态度”。

其实,对于可见性问题,“两化融合”这一提法已经做出了回答。融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融合了的统计数字,怎么可能人为地把它分开。所以,不可见是常态,但不可见不等于不存在。中国有七万余家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即数字企业)水平评估。评估数据非常明显地表明,当企业初步达到数字企业标准,即达到两化融合评估标准中的综合集成阶段,企业经济社会效益会有跃上一个台阶式的提高。这个提高从一个侧面回答了可见性问题。

相关性问题在本书中有比较全面的介绍。从本书中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影响遍及社会经济的各方面,可说是无处不在,无人否认。现在的问题是数字经济把很多过去被认为很重要的问题边缘化了,或者正在边缘化,而不是数字经济自身被边缘化了。最典型的是电商的普及,把门店边缘化了。这类现象带来了很多矛盾。新旧交替时期这类矛盾不可避免,我们应该重视,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也不难解决。

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公平性问题。历史上,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有一些人工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代替,这一般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推高失业率,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数字经济的发展,其技术进步速度是史无先例的,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也是史无先例的。例如,上述门店边缘化就会带来店员的失业,但是同时又新增了大量的快递员就业岗位需求,这在经济学上就是典型的Y构性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规模(包括隐性失业)很大,在可预见的将来,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包括隐性失业显性化)。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要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就一定要了解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09-03

1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经费所限,忽视了历史环境景观的整体保护工作,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环境中的景观,是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2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现状

咸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的南大门,与湖南、江西接壤,咸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为“古民居之乡”,至今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镇。目前,咸宁市获得2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获得1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获得4个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于2008年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条例的制定旨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必须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但是,随着咸宁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工业化推进较快的地区,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镇正面临着急功近利式的改造和毁坏,特别是由于历史、经费等原因,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开发轻管理、重旅游轻维护等突出问题,而针对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数字化保护对策研究尚未展开。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与数字化的关系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数字化,主要是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推进与扩展在保护、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保护是依托景观学为基础,集合多学科开展研究的人文历史遗产保护行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延续历史遗存的空间形态,包括其空间肌理、整体格局、传统风貌与景观特色,以及历史文脉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修缮文物和历史建筑,整治人文景观环境,使人从比较完整的特色形态环境中深刻感悟历史场景,领略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质,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数字化艺术泛指使用数字及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数字化艺术展示的景观空间,观众可反复利用计算机等媒体对景观环境的整体层面及局部细节作多视角的观赏,也可对景观的历史文献进行多个三维画面的观察,还可以观赏现已消失的虚拟村镇景观空间。通过较好地还原真实环境中的整体氛围和艺术效果,可弥补传统观赏手段形式的不足,具有传统表现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将数字化艺术运用到传统景观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的数字化运用

4.1景观数字化的作用与意义

咸宁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文脉特征,通过景观的数字化,便于对咸宁市重要的文化资源进行保存与利用;便于用户对咸宁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遗产的游览和欣赏;便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便于扩大自然文化资源的推广和宣传;便于对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考察和科普教育;便于对进行旅游推介。实现鄂南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咸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作贡献。

4.2景观数字化运用的内容与方法

4.2.1主要内容

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的数字化保护,在借鉴西方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策略的基础上,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对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保护进行数字解析,注重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的自然实体数字化设计,对其景观的相关文献实施数字化网络,提出有利于咸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4.2.2基本方法

对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典型性景观进行重点分析,采用实地调查法、数字采集法等数字化应用方法,参照国家有关保护的规范要求进行景观数字化设计。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汀泗桥镇、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等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重点景观实地数字化采集,完成景观数字资源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完成数字化技术及其数字资源产品的建设与利用的工作。

实地调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参照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通过系统考察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总结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的主要特征,分析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民居型等6种景观空间类型的保存状况,寻求数字时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保护的方法。数字采集方法主要以数字资源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库的建立为主要目的,完成景观资源的数字化利用,利用数字艺术的多媒体、交互性、延续性和系统性,结合数字技术信息准确可靠的特点,运用到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体规划保护工作中,将信息数字化转变为重要的竞争力因素,以互联网传播提升景观软实力作为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开发、宣传的重要手段。

4.3实施流程分析

4.3.1景观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历史文献包括国家各级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档案文书及民间流传的相关图文材料,它们以反映村镇景观空间的地图、县志、宗谱、照片等纸质资料为主要特征。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现已广泛运用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中,通过先进的平面扫描仪、数字照相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获取,生成二维图像,然后运用图像软件对这些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及分析,实现了景观历史文献图文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永久保存,为景观历史文献的信息共享、维护修复、考古研究、参观考察与旅游开发等提供了完整的数字化信息。例如,羊楼洞发展协会主办的羊楼洞——中国砖茶之乡专题网站,网站首页设置羊楼洞概况、羊楼洞历史、羊楼洞名胜、羊楼洞物产、羊楼洞人物、羊楼洞文学、羊楼洞图片等几个栏目,以准确真实的景观数字化历史文献,反映了羊楼洞“砖茶之乡”始于宋、繁荣于明清的历史,再现了“茶马古道”上亚欧茶叶商贸交易的场景。

4.3.2景观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

信息化数字时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数字化的网站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管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景观环境空间的网上展示,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艺术设计师的指导下,根据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的导航结构,页面设计制作强调整体形象一致,网页版面中可放置一些环境优美古朴的贯穿性元素,网页美术设计可选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标志性景观,使栏目的具置和网站的整体风格符合Ci规范。

例如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以浅蓝色的肃穆的冷色调为网站主要色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黄两种暖色形成视觉上强烈对比,配上虎门销烟的浮雕图案和长城的照片为底纹,形成了爱国主义特征的强烈风格,网页历史篇中的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展示了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亭、叶挺指挥部旧址、粤汉铁路老铁桥、南宋古石桥等大量景观图片,还原了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军队的战争场景。

4.3.3景观数字化虚拟复原模拟场景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反映历史事件的街道、房屋、园景、桥梁、水景等景观元素组成的生活场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标志性的景观空间里还要复原相应时代的人物,仅仅依靠实景修复是远远不够的。数字化虚拟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作为终端设备,将三维模型、图像处理、虚拟漫游、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于景观虚拟复原等各个环节,使一些不能修复的景观场景通过数字化方式复原成最初建成时的真实效果。观众既可以在远离村镇景观环境的地方,用手机、计算机等设备观赏内容详尽的数字化景观场景,也可以在参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环境中利用触摸屏等展示工具,实现实地虚拟场景的动画漫游,极大地拓展了景观文化内涵展示的空间和手段。

4.3.4数字化音频合成真实景观空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空间应该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真实环境。村镇景观空间中的人物、动物发出的声音和雷电、风雨等自然界存在的声音,是还原历史真实环境的重要因素素材。通过收集、制作建立音频库,将数字化声频与视频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艺术后期合成,运用景观场景动画中的蒙太奇、轴线关系、场面调度与声音、音乐表现综合合成数字技术,配合音频与视频段落画面把文字、旁白等形式合理的随景观场景展开,实现视听语言的数字化非线性编辑,营造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氛围,有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

5结语

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需要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国内外通用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作为数字化应用参考,强调开放性的文化战略思想,摈弃仅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功利化开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强调数字化方式完善旅游开发与实物有机结合,使村镇景观不仅能够永久的数字化保存,而且能够通过网络媒体的互动平台,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推向世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喜欢中华传统优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0(1):4~9.

[2]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2):47~51.

[3]贾秀清,王珏.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2012(2):113~115.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新经济 中国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的发展 空间组织

1前言

美国经济近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引入注目的一道风景线,持续了108个月的繁荣,不仅打破了战后以来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的记录,而且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待业的理想状态。人们由此反思经济理论,并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称之为“新经济”。事实上,探讨美国经济增长就不难发现“新经济”的实质内容: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全球为市场,以网络为纽带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是一种全新经济方式,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迅速传播,它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世界上的权力与财富的游戏规则突生变数,由有形的“资本”向无形知识转化,势必前所未有地影响世界经济社会整体结构。城市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经济、社会活动之地,是全球活动的节点,新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将全面改变传统经济所塑造的城市空间。

我国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城市群的骨干,新经济伴随“全球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发展,将必然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组织产生影响。我国的特大城市将在新经济的浪潮中迅速提升,发展为国际和国际性城市,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区域,创新传播中心,在空间上表现出新的组织特点,并对全球城市体系产生影响,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因此,研究新经济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组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经济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

2.1新经济与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的提升

新经济的出现和传播将导致世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合。也就是说新经济的出现将会产生大批的新兴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国际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同时将出现一批衰落产业,另外还将出现一批成熟产业。受新经济影响,我国特大城市产业也将发生变化。按经济发展过程的产业递变规律,按一、二、三产业顺序比重不断上升的规律,作为我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特大城市,产业发展必然向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将迅速增加。因些,这些城市的产业将迅速提升,逐步高度化,农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将降低,而高科技产业以及信息咨询业和管理为主的服务业(智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会大幅度提高,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自t988年以来,先后批准建立了52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高新区有北京、上海、沈阳、天津、武汉、西安、石家庄7个区;具有发展潜力的有吉林、郑州、南京、中山、苏州、广州等6个区…。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北京199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24.7亿元,比1996年增加l8.5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9.9%的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9%。高新技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按可比价格计算达到43%。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是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655.18亿,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44%。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核,吸引高层次的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加速了城市的功能更新,提升了城市的产业层次与地位,将成为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2.2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同时,数字城市的可视化的表现力和虚拟现实的能力,能够将人类历史上只能抽象思维的事物,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可视化表现出来,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构建出虚拟现实世界]。我国已将数字城市的核心技术一GiS平台软件的研制列入国家“九五”和“十五”的863计划的重中之重项目。各城市积极开展“数字城市”的建设。北京设计了“数字北京”并以中关村为试点大步推进;上海率先于全国提出了“信息港”概念,并在逐步明确和细化其外延与内涵;广州也提出了“数字广州”,杭州实施了“政府上网工程”,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服务窗口电子化,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民意测验、选举、会议等领域。

我国特大城市“数字城市”目标是加快向信息城市发展的步伐,向国际信息中一ti’或国际信息节点城市迈进,成为我国信息中心或区域信息中心。我国的“数字城市”发展,可划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发展高速互联网;第二阶段政府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构建;第三阶段政府、企业上下游、相互之间借助互联网,实现互通互联;第四阶段进入网络社会。“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促进我国特大城市成为国际信息中心的重要节点,成为区域性的信息中心。

2.3新经济时代特大城市的重要创新环境——生产服务业在这里创新环境可以理解为:跨国企业、城市以及地方行为主体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及其个人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系统。跨国企业的投资对城市有很大的选择,构成这种选择的基础之一是这个城市的生产服务职能。因此跨国企业往往投资于生产服务职能比较完善的城市与地区。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族文献;数字化

鄂尔多斯地区民族文献数字化是把过去和历史推向未来的重要体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数字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图书馆提供信息媒介也由传统的纸质图书向数字化多媒体信息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图书馆人的历史性转变,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族地方文献是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承载体

1、悠久的地域文化和多样性的发展历史。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毗邻,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8个旗区,设苏木乡镇50个。总人口154.8万人。其中蒙古族16.8万。

2、鄂尔多斯地区的人文历史环境。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歌舞、服饰、饮食等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先天地保留着蒙古族高层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体现出了蒙古族高雅贵族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的继承比较完整,是蒙古族宫廷文化活化石宝库。纵观鄂尔多斯文化,无愧蒙古族文化或者说内蒙古草原文化典型代表的盛誉。

二、鄂尔多斯地区民族文献实现数字化的现实意义

1、保护与利用并轨进行。

随着年代推移、历史荡涤,许多地方民族文献已成为孤本、绝本,这势必造成藏与用的矛盾。通过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和加工,民族文献保护由过去为保护而保护,发展到为利用而保护,保护与利用并轨进行。文献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保护民族文献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观念转变。这是科学技术和理性观念的双重转变。

2、文献数字化服务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鄂尔多斯地方文献记载了本地历史名人、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这既是可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可供开发的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当地政府和经济部门、企业的宏观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文献数字化服务则打破了传统借阅方式,文献信息的交流和利用变的更翔实和便捷。

3、文献数字化有利于编史修志。

鄂尔多斯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十分丰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涵盖了蒙古民族的信仰、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语言、文字和文学等各个方面。记述这一文化的文献是宝贵的民族地方文献,为研究鄂尔多斯的历史、民俗及、地方文化史等提供了佐证。

4、合理组合、取长补短。

针对鄂尔多斯地方民族文献的分散零落,应加强和紧密各旗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系,对这些分散文献进行必要的图文数字化呈现,图书馆之间也会成为彼此的机构用户。进行相互取长补短。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的馆际联合协作馆际信息交流的机制应经常化,数字化文献传播更有利于民族文献数据库整体的日渐完善。

三、鄂尔多斯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

1、优先建立和开发特色化文献馆藏。

图书馆数字化应是每个图书馆节点发展自身的特色,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图书馆都拥有其它旗区图书馆所不具备的文献资源优势,发展自身文献特色是每个旗区图书馆的偏重点。数字化时代的特色信息远程服务更具独立生存能力。

2、统筹规划,避免重复。

在网络环境下,资源与信息的网上服务共享要避免各自为政。地区民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应避免走老路,相关部门应进行宏观干预和政策支持,督促和加强各旗区图书馆进行分工协作。

3、鄂尔多斯地方文献全图文数字化。

地方文献进行全图文数字化建设,是古籍保护的最佳方法。目前蒙古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录入方式有两种:

一是“全文版”形式,以蒙古文字或汉文字进行计算机输入,此种方法便于检索,但有失原貌,无校勘价值,而且成本昂贵。

二是“图像板”形式,由于它具有保持其原有文献形式的特点,从保护蒙古古文献这一角度来讲,是最理想的选择。但这种方法却只能查询观看,无法进行图文编辑。

四、开展鄂尔多斯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

1、定期在网上提供专题文献展示。

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可针对专题和专指性的题材进行定期文献展示,这对于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跨地域有偿学科性或专题。

考虑到懂得和应用蒙古文字的网络用户相对少,进行蒙古文献数字化的图书馆应聘用蒙古文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供蒙古文文献信息翻译,翻译成汉文或其它文字,这种数字化文献和信息资源也许是最实用的。也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利用,从而加强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清)张穆.蒙古游牧记.民族出版社.1998

[2]谢再善.张乐轩.伊克昭盟志.1939

[3]姚延栋等.传统蒙古文变形显示机制研究与实现.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8

(—)

古代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采,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有很多记载的。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差不多.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陈列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物,显示了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个时期,各民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可想象,在我国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在边疆地区没有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反的,正由于各族人民的往来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愈多,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从而也就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各族人民经济勺文化的发展。

解放以后的三十年采,我国的一些史学工作者看到了对少数民族经济、政治研究的重要性,在编写通史时,注意到了对少数民族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引用。为了配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杜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也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些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许多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历史文物,也有一些有关经济史料的历史文物。如在剑川和阿城的一些地下发掘,给南诏经济史和女奥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珍贵资料。虽仅是一小部分,但已足以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物的丰富多采。

全面系统地整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特别是经济史,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认识我国各兄弟民族的历史和他们在祖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繁荣边疆经济以.及文化学术,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在一定程度上作出过贡献。他们在悠久的岁月中,辛勤奋发地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我们没有理由把他们的这些成绩置之不顾。因此,我们无沦进行何种实际工作,或是何种学术研究,都应当特别注意到这一点。我们的经济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都应当重视研究我国边疆各族人民的经济和历史。在中国经济史.的领域中,应当如实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杜舍经济以及文化思想,而且还要把它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无视或轻视对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研究,既不符合我国历史实际,也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团结。

有人认为,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没有好多资料可写。这是一种错觉。其实,古代各族人民间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是频繁的。关于这一方面的资料也是很多的。以古代汉,维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为例,就可以知道维吾尔族对祖国经济文化是有贡献的。古代汉,维两族人民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很多记载。这在公元一世纪时,维吾尔人的祖先一当时在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游牧的丁零(以后称铁勒)部落,就曾帮助汉朝抵抗外来侵略。到了公元四至六世纪,铁勒部落同拓跋、宇文、南朝、隋朝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物品交换关系。隋代以后,维、汉两族人民往来愈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愈多,相互影响也就日益加深,从而也就更加有办地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发展。

再以古代汉族和白族,彝族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为例。隋唐时期,西南地区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云南西北部的洱海一带,分布着蒙舍、?赕,施浪、浪穹、越折,蒙六个较大的部落,也就是史称的“六诏”。居住在最南边的蒙舍诏,称南诏。在贞元10年(公元794年

)唐封异牟手为云南王,南诏还派遣学生到成都学习文化,前后达数个人,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十分密切的。

又以高山族为例。高山族和大陆人民的联系也是有很悠久的历史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长期居住在台湾和东南海域各岛的高山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大陆人民很早就有经济文化往来的。隋朝曾派朱宽,何蛮到台湾。高山族人民把常用的“布甲”送给了隋朝。以后,到公元610年,隋朝又派陈?、张镇到台湾。当时高山族和大陆人民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到了唐朝,经济往还更加密切,不仅大陆上的各种手工艺品不断运到台湾去,而且高山族人民也不断把台湾的土特产带到大陆上来,近些年来,不断从台南发现唐宋时代的瓷器,古钱等,证明早在唐时汉族人民和高山族人民间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已经很密切了。

更以女真为例。在很早以前他们就居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并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很早以来就居住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他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号。古称肃慎,继称挹娄,勿吉,后在隋唐时代称??,及到两宋时方称女真。??有许多部落,黑水??是其中一支,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女真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还有一支叫粟末??,曾在辽东一带建立过政权。阿城县出土的大双鱼纹铜镜,就是金代遗物。直径43公分,重24市斤。反映了我们兄弟民族的手工业在很早以前就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全面系统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是摆在史学,经济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二)

就目前来看,我们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同我国的实际状况很不相称。直到今天,我国还没有一本包括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在内的写得较好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国家来说,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系统研宄,还是一块急待开发的处女地。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在编著中国通史方面,已经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只讲汉族不谈少数民族的偏向,在整理和研究史料以及学术论著方面,作出了不少有益的贡献。如在云南,整理了《云南各族古代史。有些地方还整理了少数民族的天文历法,如藏历、傣历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可置疑,这些显著成就,对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杜会历史及经济现状,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加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我认为应当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积极抢救和整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料。

搞历史工作,资料工作是“先行官”。史料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抢救,整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献,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在“”横行期间,大量有价值的民族文字资料,或被烧毁,或被散失。我们必须尽先抢救这部分剩余的民族文字历史文献,加以整理,分类,出版。包括满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等等。

其次,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性质的研究,包括其上层建筑在内。例如南诏史,我们只知道它是唐玄宗时,皮逻阁在洱海地区建立的政权。但对其社会性质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又如女真史,我们了解到的是黑水蛛揭在隋唐时已和中原政权发生密切联系。公元726年(开元14年),唐政权已在那里建立了行政机构,先后设立了勃利州,黑水都督府等。这证明很早以前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边疆地区已和祖国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如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第三,开展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翻译和出版工作。现存的有关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大部分还没有整理和翻译。为了推进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工作,必须全面组织史料的翻译工作。可喜的是,内蒙,新疆已在组织人力从事翻译有关本地区民族文字的历史资料。西南地区

(如贵州毕节)也在把《西南彝志》译为汉文。我们还希望更多地开展这类工作。

第四;组织对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标点,注释和整理工作,过去有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史料都没有得到整理。特别是一些有关档册类的史料,更加凌乱不堪.如有关云南各族古代史的《云南机务钞黄》(明张沈撰,《惜阴轩丛书》奉)、《蛮司合志》(清毛奇龄编,《西河全集》本)等等。将这类资料加以标点,注释和重新出版,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辽宁大学从事编写《清史图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第五,加强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完整理工作。例如在十三、四世纪时,维吾尔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经济生活作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酿造葡萄酒和种植棉花技术的传入。当然,汉族在唐代已知道酿逮葡萄酒了,但只是在宫廷酿造,并朱传到民间。元初,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才由维吾尔族地区传刮内地。棉花种植情况也大致与此相同。汉人知道棉花种植的历史很平,可是普遍地种植棉花却较晚。直到十三世纪时,棉花才从南北两遵分别传入内地。南道是从黎族地区传入珠江流域,北道从吐鲁番盆地传入关中和汉水流域,以后侍入黄河流域。此外从维吾尔族地区传入内地的,还有芋麻等。维吾尔族人民的这些重大贡献是应当给以总结的。

最后,大力加强对少数民族研究的组织工作.为了搞好少数民族杜会经济史的研究工作,整理。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丰富历史遗产,应适当集中人力,物力,做出长计划与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各-类专业人员相互配合进行。只有这样,我们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工作才能很快上去。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十字军东侵;商品经济;王权;市民阶级;神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35-03

西方崛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的兴起是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运动以及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下进行的。但是这一系列事件并非西欧兴起的最终决定因素,而是西欧崛起的表象。真正推动近代欧洲兴起的是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上教权的衰落、王权的振兴,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市民阶级的发展;文化上世俗文化的兴起及其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冲击等因素最终推动了西欧的崛起。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离不开中世纪中期的重大的国际性历史事件――十字军东侵。

一、十字军东侵活跃了西欧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十字军东侵是中世纪中期发生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一场国际性战争,是西欧教俗封建主在“十字架反对新月”的名义下为转嫁内部危机和掠夺财富而发动的对伊斯兰国家的掠夺战争。第一次十字军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特征,但是后来,随着意大利商人的卷入,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财力为十字军提供给养并承担了运送十字军的任务,从而掌握了对十字军的控制权,让十字军东侵演变为一场商业战争。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的目的地是同样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而不是伊斯兰教统治区,第五、七、八次十字军的进攻目的地是东北非而不是耶路撒冷地区,这些都与意大利商人的意图有关,是意大利商人操纵和影响的结果。

十字军东侵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沉重打击了中东伊斯兰国家和拜占庭帝国,削弱了东方两大势力对欧洲的封锁和威胁,让封闭的西欧逐渐走向开放,并且取得了地中海商业和贸易的主导权。十字军东侵后,意大利拥有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迅速扩大,各式各样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而地中海东岸的拜占庭和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则逐渐衰落。“到东征结束时,由东方运往西欧的商品比以前约增加了十倍”{1},与之相反,“在十二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商业比原来数量跌落了1/3到1/2”{2}。十字军东侵扩大了意大利的海外贸易,促进了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其与欧洲内部的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欧洲内部的商品经济亦迅速发展,到12世纪时,西欧内陆商业网的逐渐形成,西欧地区商业全面复兴。

商品贸易的发展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而十字军东侵所造成的东西方联系的加强则使相对落后的西欧接触到了先进的东方文明。通过十字军运动,欧洲人不仅深入了解了阿拉伯文明,而且还拾起了古希腊文明的部分成果,并间接接触了中国文明。这些先进文明的影响推动了西欧医学、哲学、数学、文学等的发展。“随着贸易的增加,东方的商品和先进技术也陆续传到西方”{3},从中东引进的制糖、制玻璃、纺织、丝绸、印染等技术和从中国引进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等直接推动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西欧的纺织、钟表制造、磨房、化学上的染色、冶金等都发展迅速,这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基础。

此外,十字军运动还通过其他途径推动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十字军空前地需要现款,这一点终于打破了这个时代的‘自然经济’状态”{4}。十字军东侵耗资巨大,凡参加者都必须筹备相当数量的资金,为此,很多人不得不典押和出卖财产,这就极大地活跃了西欧的商品交易。另外,一些封建主允许农奴用货币赎回人身自由,或者让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以取代实物或劳役地租,以此筹集路费进行东侵,这些封建主有相当一部分在东方掠夺了巨额财富,他们回到西欧后又从事工商业,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西欧货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字军东侵又大大削弱了西欧的封建农奴制度,冲击了西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减轻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的城市随之兴起。“十字军虽没有建造西欧的城市,但他们刺激了城市的生活,使城市扩大并富裕起来。”{5}十字军东侵复兴了西欧商业,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的沿海港口城市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处于西欧内部交通要道上的城市也不断兴起。与此同时,由东方传入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城市手工业生产,进一步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发展壮大,“城镇人口的比率(指人口超过1万人的城镇)从0增长到6%”{6}。

十字军东侵使东方先进的管理方法传到西方,促使西欧出现分工细密、生产效率高的手工业作坊。而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大幅增长又刺激了西欧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为了交易的方便和安全,在客观上就要求经营方式的改变,以扩大资金的供应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信用票据制度发明了,兑换商变成了银行家,出现了股份公司”{7}。新兴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和生产经营发式的转变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和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因素。

总之,十字军东侵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活跃了西欧的经济,“从公元1000-1500年,西欧的人均GDp几乎翻了一番”{8}。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转变,并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十字军东侵促进了西欧政治力量对比和阶级力量对比的转变

中世纪的西欧是教俗二元政治,教权和王权此消彼长,互相制约。中世纪初期,西欧教权依附于王权,随着查理曼帝国的瓦解,西欧陷入封建割据状态,教权开始走向振兴。始于10世纪后期的克吕尼运动和11世纪中期至12世纪初的主教叙任权之争削弱了王权,加强了教权,使教权与王权平起平坐。但是教皇并没有满足,而是谋求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欧洲最高统治权。

十字军东侵显然成为教皇扩张权势的砝码,教皇利用人们的宗教情绪发动了这场运动,他广泛调动社会各阶层参加东侵,前四次十字军运动虽然不很顺利,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加强了教皇的精神统治,使教皇权势大增,罗马一时成为西欧封建神权统治的巨大国际中心。

“如果说十字军理想促成了教皇统治制度的形成,那么这也是它毁灭的一个促进因素。”{9}十字军运动的发起强化了教权,让教皇实现了其凌驾于西欧诸王之上的夙愿,但随着十字军东侵的不断受挫,教皇的统治开始陷入危机。十字军东侵失败的消息不断传到西欧,十字军在中东的种种暴行与他们的“崇高目标”完全相悖,意大利商人借助十字军运动谋取商业利益,酿成了第四次十字军运动入侵拜占庭的丑剧,教皇也利用十字军打压德国皇帝,镇压异端运动,实现其政治目的,“时间证明了教皇是在污辱十字军的理想,他们不过是把十字军当作对付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政治武器而已”{10}。这些都让西欧民众逐渐认识到了十字军东侵的本质,对这一运动的神圣性和教皇的权威产生了怀疑,教皇在民众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在教皇权威不断下降的同时,西欧的王权开始增强。后来英、法、德等国君主逐渐取代教皇成为十字军运动的组织者,掌握了十字军实际控制权的各国君主当然就取得了对参加东侵的各地封建领主的领导权,这样一来,国王的权威得到加强。为发动东侵,国王广泛调动社会各方人力、物力和财力,其行政能力和军事、财政力量大增。在东侵的过程中,很多封建割据地方的封建主战死沙场,新兴市民阶级发展壮大,促进了封建割据状态的瓦解和王权的发展。王权的增强,必然导致教权的衰落。王权的兴起与教权的衰落导致了“阿维农之囚”和天主教大分裂,教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对西欧的控制也空前弱化。

十字军东侵也改变了西欧各国中央王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对比。由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主要是由西欧封建主和骑士阶级完成的,这些人中有很多抛尸异域,从而削弱了西欧的封建割据势力,“十字军运动大大减少了小封地、小领地、小领主的数量,而把权势集中到较少地人手中”{11},这样一来,西欧的中央集权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在东方发了大财的封建主回到西欧,他们中很多人转而从事工商业,他们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贸易的畅通和商业的发展,能够给他们带来巨额财富,转而支持王权。十字军东侵促进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衰落和王权的强大。

十字军东侵不仅促进了西欧统治阶级内部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也改变了西欧的阶级结构。十字军东侵冲击了西欧的封建制度,推动了西欧农奴制的瓦解和新兴市民阶级的兴起。如前面所言,西欧封建主为筹集东征的费用,允许部分农奴以金钱赎回人身自由,农奴制度开始瓦解。在十字军运动初期,西欧教俗封建主鼓励广大农奴参加东侵,并允诺给予他们人身自由,这诱使许多农奴参加东侵,获得了人身自由,极大地冲击了农奴制。十字军东侵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势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西欧封建农奴制的基础。“在整个13世纪过程中,农奴制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灭亡。”{12}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这些获得人身自由的农奴纷纷涌入城市,从事工商业生产,形成了新兴的市民阶级。在东侵以前,由于实行长子继承制,欧洲出现了许多没有领地的骑士,他们抓住了东侵的大好时机,到东方取得了大量财富,然后回到西方从事工商业,这些人也加入了新兴市民阶级的行列。毫无疑问,十字军东侵导致了“贵族阶级的削弱,市民阶级和王权的加强,以及农奴解放的开始”{13}。

十字军东侵促进了西欧政治力量对比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东侵的失败导致教皇的威信下降,伴随着十字军运动的开展,王权不断增强,教权和地方的封建割据走向没落,这为西欧各国中央集权的强化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为西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十字军东侵促进了农奴制的瓦解,农奴阶级和骑士阶级走向衰落,新兴的市民阶级不断成长。“市民等级中间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14},这就为西欧的近代化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十字军东侵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冲击了天主教神学思想

西欧的中世纪是在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王国纷纷建立的基础上开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古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诸部落瓦解了西罗马帝国,这是西欧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大倒退,西欧一时间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文化衰落。当时的西欧唯一残存的上层建筑就是基督教会,基督教会极大地推动了西欧的封建化。天主教会由于其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而被入侵的蛮族利用,其权势也不断增长,逐渐成为西欧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和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随着西欧的基督教化不断深入,天主教神学成为西欧意识形态领域唯一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教会采取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西欧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十字军东侵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让西欧民众走出了相对封闭的状态,接触到了基督教以外的辉煌文明,大大地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欧洲中世纪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古典希腊文化经过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传人了西欧。”{15}通过阿拉伯人,西欧人重新得到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古希腊著作,回归的作品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欧几里得的数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医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回归故土”{16}。这些文明成果的回归让西欧人越来越重视自然科学,并积极探寻基督教以外的知识和真理,单一的基督教文化体系被打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又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兴起。随着十字军运动的兴起,伊斯兰文明对西欧的影响大大加深。阿拉伯人的文学、数学、医学等成果纷纷引入西欧,阿拉伯人关注世界的发展规律,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待宗教的宽容态度也极大地影响了欧洲人。“伊斯兰文明的传入,扩大了西欧人的眼界和思维空间,激发了西欧人认识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奥秘、关注社会生活和进行文学创作的热情,使欧洲人在思想意识上开始突破宗教的束缚,世俗文化开始兴起。”{17}

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和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欧文化走向复兴。13世纪的西欧,医学、数学、天文学、自然哲学等发展迅速,西欧的知识结构迅速走向多元化。西欧文学也迅速活跃起来,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市民文学、抒情诗、自传等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特别是骑士文学,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西欧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1世纪随着十字军东侵,在教会之外出现了骑士教育、城市大学等世俗教育,这种教育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希腊―阿拉伯文化的回归而发展”{18}。这一时期西欧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市民阶级兴起和经院哲学不断发展基础上,大学在西欧勃然兴起,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相继建立,“到14世纪,意大利有18所大学,法国有16所”{19},到15世纪,西欧的大学已增至65所。虽然最初大学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宗教教育,但后来却渐渐成为西欧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中心,为促进西欧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字军东侵是欧洲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扩张,它打破了西欧相对封闭的状态,让西欧人接触到了广阔的外部世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消除了西欧新贵族狭隘的地方意识。十字军东侵是西欧中世纪第一次对外殖民运动和商业冒险活动。西欧人见识了东方的富庶,从东侵中获得了对外扩张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这激励了他们以后的海外冒险和殖民运动。“后来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及其后,即在十六、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纪中,欧洲更大规模的殖民和商业的海外扩张。只不过是跟着十字军运动之延续。”{20}

11-13世纪西欧世俗文化的复兴丰富了人们的知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步瓦解了天主教神学的基础,而从东方传入的宗教思想则直接冲击了西欧封建神学思想。早在10世纪前后,西欧就出现了反对天主教封建神学的异端教派,而在十字军运动期间,随着各种泛神论思想的传入,西欧出现了以阿尔比派为代表的新的异端运动高潮。这些教派虽然遭到了教会镇压,但是其反对地狱说和炼狱说等中世纪神学思想,否定洗礼和弥撒,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抨击教会的腐化和教士的贪婪,甚至否定教皇的最高权威……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促进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转型,对后来的宗教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初期十字军运动扩张了教会的权势,但也加深了教会的腐化,这与其所宣扬的宗教精神完全背离,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反对,降低了教会的威信。东侵期间,教皇为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曾大肆发售赎罪券。但是在十字军运动结束后,这一荒唐行为却仍在继续,教会的贪婪腐化迫切需要教廷发售赎罪券来欺骗人民的财富,但这一行径却在后来成为威胁中世纪教会的重大因素。赎罪券“剧烈地摇撼了中世纪人们的宗教感情和信仰基础,成为后来宗教改革的一个诱因。”{21}

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加强促进了西欧世俗文化的复兴和教育的发展,逐渐打破了教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改变了西欧的文化结构。新宗教思想的传入冲击了天主教的封建神学思想,而十字军之后教会腐败的继续加深则进一步降低了教会的威信,这些都为兴起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日后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总结:血与泪的巨大代价换来的了历史进步

十字军东侵是西欧教俗封建主为转嫁内部矛盾和攫取利益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相对落后的西方对富庶的东方的掠夺,是野蛮对文明的征服。虽然十字军东侵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对文明程度较高的中东地区造成了重大破坏,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让数以十万计的伊斯兰教徒和远征的西欧农民、骑士惨死,但是十字军东侵却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发展和进步。十字军东侵深刻地影响了西欧的发展,它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结构和阶级结构的转变,并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复兴和思想的解放,为西欧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并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的崛起提供了动力。十字军东侵“使欧洲社会脱离了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路而踏上康庄大道”{22}。

注释:

{1}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57―158页.

{2}{4}{5}{20}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2,487,533,491页.

{3}乐峰.再谈十字军东侵[J].宗教研究,2006(04).

{6}{8}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7}肖凌峰.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06).

{9}{12}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等.世界文明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12,549页.

{10}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09页.

{11}{22}基佐.欧洲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44,146页.

{13}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页.

{15}刘建军.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4(04).

{16}{18}王玉芝.略论十字军东侵对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版.(06).

{17}徐台榜.论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数字经济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文化地方文献高校图书馆建设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普遍把培育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事关综合国力竞争、事关民族利益的高度加以重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力实施文化扩张战略,文化输出已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为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报告又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丽江的文化建设事业方兴未艾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地方文化或地域文化,是指我国某一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建设,总是从一定的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出发的。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以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摩梭风情、彝族毕摩文化、永胜边屯文化为代表。本文以东巴文化为重点进行阐述。

丽江大研古城是丽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古老、勤奋、智慧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东巴文化属宗教文化,是用纳西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撰写以东巴经形式保存下来,内容十分丰富。由于东巴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先后有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开放以来,丽江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对纳西东巴文化进行抢救、整理和传承。30多年来积极努力,丽江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86年12月丽江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二、丽江地方文献资料十分丰富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载体之一。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本文的地方文献特指研究丽江范围内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建设等有关内容所形成的一切资料,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1922年,美国探险家、学者约瑟夫?洛克博士从大洋彼岸,来到丽江被神奇的纳西东巴文化吸引,潜心研究27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先后撰写了《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纳西英语百科辞典》等,最早较完整地向世界介绍了神奇的纳西文化。原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1938年来到丽江研究纳西东巴文化,写下了《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研究论文集》等重要著作。“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抢救、整理编辑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东巴文化艺术》、《纳西东巴经选译》、《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三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分卷》、《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纳西族分卷》、《东巴经专有名词汉译规范》、《东巴经分类目录》、《滇川纳西族地区民俗和宗教调查》、《东巴象形文异写字汇编》、《东巴经典名句欣赏》、《异域之神的乐土》、《纳西族与东巴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字画》、《东巴艺术》、《纳西象形文字字帖》、《东巴文化研究所论文选集》、《东巴文化论》(二集)等一系列东巴文化学术著作,摄制了8种东巴教仪式录像资料和45盘东巴诵经录音资料。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东巴文化学者,如:纳西文化研究先驱方国瑜、郭大烈、和志武,木丽春等,后起之秀如白庚胜、杨福泉、和绍英、杨世光、木基元、和钟华、杨正文、和力民、余嘉华等等,研究编撰出版了丰硕的东巴文化学术著作如:李霖灿的《玉龙大雪山》、《么些(纳西)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纳西)研究论文集》、《么些(纳西)经典译注九种》,方国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丽江访古杂识》,郭大烈《郭大烈纳西学论集》《纳西族史》、《纳西族文化大观》,和志武的《纳西东巴文化》《纳西东巴经典选译》《祭风仪式及木牌画谱》,木丽春的《玉龙第三国》《丽江古城史话》、《纳西族通史》、《东巴文化通史》,白庚胜的《纳西学论集》《色彩与纳西民俗》、《东巴神话研究》,杨福泉的《寻找丽江之魂》《纳西族与藏族的历史关系研究》《神奇的殉情》《圣山下的古国》、《纳西族文化史论》,《略论纳西族东巴教的多元宗教因素》以及由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的《纳西学资料丛编》(5卷50集)。如今,纳西族历史文化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光彩照人的奇葩。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发挥其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总理1956年视察云南省图书馆时曾指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搜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从社会的边缘走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高校资源的社会化特征也更加显著,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截至目前丽江市城区范围内有“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在未来10年内,丽江提出建设6所以上高等学校,努力成为云南第二大学城的目标。现有云南文投集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已达成意向要在丽江建设分校,可以肯定丽江的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将会十分丰富。

1.通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区域性高校的立足点在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人才也就成了高校的必然选择,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除办好师范类专业外,还设置了“导游”、“旅游管理”、“观光农业”、“艺术设计”、“会计”、“舞蹈表演”、“食品生物技术”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关系紧密的非师范类专业。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年来坚持将学校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丽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所”,加强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积极支持教师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目前,学校已开设《东巴舞》、《民族声乐》、《东巴绘画》、《民族传统体育》、《丽江旅游文化》、《纳西语基础会话及纳西民谣》、《东巴文献典籍选读》等十几门民族文化课程,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如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学者何守伦教授、张波教授、赵佩曦教授、杨林军博士、胡文明副教授,地方旅游文化研究学者段平华教授、朱桂香教授、杨丽萍教授,地方民族音乐研究学者张金云教授,地方民族体育研究学者和春云教授,地方民族文学研究学者蔡晓龄教授、周文英教授,地方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学者和爱东副教授、和耀副教授等等,图书馆为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建设人才,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通过搜集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一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它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它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的重要文献依据,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丽江通过保护、挖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民族文献的基础上,弘扬地方民族文化,丽江探索出了一条“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发展新路,精心打造出“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纳西古乐”、“花楼恋歌”、《木府风云》等演艺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已形成拥有艺术演出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艺术品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等11个类,20多个经营项目,文化产业经营户发展到3100多户,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达1.6万人。2011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高达2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12%,年均增长26%,居云南省首位,彰显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大推动力,呈现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景象。

丽江师专图书馆历来重视对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在有限的经费中首先保证地方文献的采购经费。1999年举全馆之力采购了用全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远古象形文字撰写的少数民族文化巨著《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集共100卷,内容博大精深,被誉为纳西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学术研究的“活化石”,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从1997年开始编辑了近100册《地方旅游文化剪报》,编撰了5期《馆藏地方文献举要》在《丽江师范高等学校学报》上刊登,除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外,也为丽江文化学者提供查询服务。2012年12月,云南省24所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为实现高校和社会图书馆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图书馆纸质文献已达133.7万册,丽江师专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已近50万册,拥有地方文献2万余册,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拥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具备了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外部条件、技术优势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必将为传承保护发展地方文化,推动丽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立婷.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建设刍议——以湖南永州地方文化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