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宏观环境定义十篇宏观环境定义十篇

宏观环境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6:44

宏观环境定义篇1

一、广义财务管理理论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为财务管理环境,其前提与导向则分别为财务管理假设与目标,该理论结构包含内容很多,除财务管理基本及通用业务理论,还包括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等。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由王化成初步提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理论是从实践发展需求出发而提出的。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是对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拓展,也是对狭义财务管理理论界定的突破,将广义筹资、投资、分配等问题纳入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中,并根据企业管理环境和宏观环境在广义视角下对具体的财务决策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极大丰富,且实现了与社会生活发展的紧密联系。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时,我国财务管理研究还未完全进入稳定发展状态,通过对我国财务管理2000年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就财务谈财务的思想是大部分研究的核心,在学科交叉及跨学科发展的研究方面明显比较欠缺。随着人们对环境因素认知的进一步深入,广义概念中的研究链条逐渐独立出来,开始着重环境这一起点的作用机理,当前梳理的逻辑环境中除了包括财务管理环境、假设外,还包括其目标、决策等,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治理的桥梁作用,即企业治理在财务管理环境到财务决策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公司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迁,在这些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决策模式及经营效率也由此发生变化。在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各种研究中,其逻辑起点逐渐落脚于财务管理环境。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中加重了对宏观环境的研究,尤其进入新时期后,基于中国宏观背景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坚持价值导向,融公司治理与价值为一体,将财务决策行为当成中介桥梁,对财务管理研究的路径传导和闭环运动给予更多关注,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与创造性给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等因素,可提供各种支持保证给企业交易活动,促进企业交易活动运行和展开得更加顺利。宏观环境的不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交易成本,使其产生差异性,而其差异又会对企业一系列规范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研究中,必须加强对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的研究,这也是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所一直强调的。

二、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下的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

广义财务管理视角下,宏观环境中的不同要素对财务决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即是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之间关系的鲜明体现。

(一)政治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近年来的财务研究中,热点莫过于政治学与财务学的交叉研究。在财务决策中,政治环境所起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处于我国宏观制度环境中,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域政府存在一定关联。政治关联的建立对公司的财务决策很显然是极为有利的,将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产生影响,且会对企业部分商业特权的赋予产生影响,明显提高公司股票价值。不过,政治关联也会使企业价值和员工配置效率产生损坏性影响,尤其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明显负面影响。第二部分为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市场失灵产生不可控的后果。民营企业受政府干预过多时,虽然可促进政府扩大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但却也会发生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产生过度问题。

(二)法律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法律制度、产权保护程度等差异,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与我国有鲜明的体现。法系和相关法律制度,是法律与财务决策研究展开所围绕的两个主要方面。法与财务热潮的掀起,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家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越好,公司收益得到的维护将会越多,公司资本成本也就越能被有效降低。在影响财务决策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关联较大的有公司法、证券法及税法等。其中公司法在财务决策中的影响比较为人们所熟知,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分配利润及员工薪酬等方面;证券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股票发行的各种方式,上市、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披露等;税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税率变动及调整等方面。

(三)经济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两种。经济周期是针对总体经济而言的,主要指其紧缩与扩张周期性波动变化过程。经济周期与盈利水平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越好,盈利水平越高,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四)社会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期积淀是分不开的,其构成要素除了包括特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外,还包括伦理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根据我国许多企业的融资手段可以发现,在我国法律保护仍然不完善的今天,通过非正式融资渠道,许多私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促成这些融资渠道的重要因素在于声誉机制及个人关系等。企业声誉是其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声誉越高其业绩也会更好。目前,学者们对于公司经营与决策中文化的影响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基于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下的财务管理对策

(一)强化政治及法律环境考察

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对企业的改变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企业市场交易成为,其二为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期,而这些都会较大地影响企业人力资产投资动机等。除此之外,企业在对市场化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会被政治关联等影响,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所以,财务管理研究应加强对政治及法律环境的考察,通过考察使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等如何作用于企业财务决策的路径更加深入的说明,对企业价值增长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揭示。

(二)对社会文化因素深入研究

新兴市场国家许多企业,近年来均在各种非正式途径下对某一集团进行依附,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这些非正式途径中,除了血缘、婚姻、同学及工作关系外,还包括其自身的声誉等,通过声誉机制,许多企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控制权关系,但从实质上来说同样构成了内部资本市场。综观这些途径,无一不与声誉机制、关系、道德准则等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对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企业财务决策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社会文化因素与政治及法律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财务决策更好地利用社会文化因素。

(三)对宏观经济环境深入关注

从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后所经历的多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对政府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微观企业会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何种影响也是评估因素之一,这一指标同时是修正政府决策行为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一点,学术研究自然也必须提高重视。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仍然较难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机制完整揭示出来,研究之路仍然比较长远。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的日益复杂多变,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频繁出台,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给上述研究的开展。

(四)对技术环境变迁的影响加强探索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推动了其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企业信息搜集中,不仅改变了企业信息搜集途径,同时大大提高了其信息搜集效率。

集团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集中管理,新型财务管理手段的应用,对企业筹资与投资模式具有间接的影响。为了拓展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应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技术环境变迁所带来的企业决策变化进行探索。

宏观环境定义篇2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有学者认为,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是公平至上。(注: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山东法学,1998(4)。)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法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体系。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在经济法里应得到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意味着制度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现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禁止少数大企业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经营活动,使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利益得到恢复,获得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机会,从而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基于社会福利和人道主义的观念,经济法还将追求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法要求国家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予以一定的补偿或救济。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如税法规定累进所得税、累进财产税、遗产税、利息税等,收入越高的人纳税的比率越高,收入低于法定纳税水平的,则不纳税。从而通过对高收入者的一种直接“剥夺”,实现结果的公平。

宏观环境定义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经济管理

一、生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述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从其本质上讲,是生态经济;从其运行的方式上讲,是市场经济。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二者既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致性特点;同时又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特点。因此,在理论上研究如何利用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将是十分重要的。

二、增强生态经济管理的途径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解决由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首要的是政府必须转变其经济职能。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关键是由传统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2)为了适应生态经济管理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管理向经济与生态两大系统协调管理转变。

(3)对于市场机制失灵的盲区,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加强政府的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1)政府要确立起生态经济观念

生态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理性认识和一种理想经济模式。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看,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主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才能够从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高度加强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2)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必须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

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包含着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生态总量平衡两大平衡。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一定的经济平衡总是在一定的生态平衡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平衡这种稳固性和耐受力,不仅要靠自身的调节,而且更重要的还要靠经济力量的支持和促进。因此,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不仅应当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资源,增加社会经济财富,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同时还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适应生态平衡的需要,来保持宏观生态总量平衡。

三、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宏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需要,确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产业化为中心的中长期生态经济管理目标,谋求建立生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模式,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现在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要抑制对资源环境的过度需求,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能力,努力调节好有限的日趋减少的生态资源和无限的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不断增加的排污量和相对缩小的生态环境容量即有限的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总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保持生态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2.中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和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我国生态经济管理的重点领域。它的主要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加强对工业和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减缓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部分工业部门与行业和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逐步实现工业和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总的来说,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优质优构低耗高效”这个企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要求,及现代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组织企业生产力,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优化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资源转化率,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要着重完成以下具体任务:(1)按照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市场需要,制定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推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3)加强微观生态经济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使企业管理由过去单一管理经济系统转变为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整体管理。

参考文献:

[1]夏汛鸽:生态社会市场经济释义[J].开放导报,2003,(08)

[2]邓三龙,彭福扬: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2,(06)

[3]陈宝兰:市场经济下生态经济的构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宏观环境定义篇4

随着国际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复苏的脚步开始迟缓,并且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经济泡沫出现、资源减少、经济发展瓶颈出现等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2011年的经济走向进行回顾,总结规律,并且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趋势进行预测。

一、2011年宏观经济的具体表现

(一)物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

在过去的2011年中,中国的物质类经济复苏的步伐开始变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2010年gdp发展变慢的影响;第二,由于外界环境和中国内部政策两方面影响,造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少了。同时国家内部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起到抵消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作用,因此,两者相互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不上减少的速度,因此中国经济进入了疲软期。

(二)投资的风险开始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物质类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同时出现了价格变化加剧、资源搭配不当、风险增加的局面。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出现了失误,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的状况、部分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行为,以及民间私人集资行为的出现,这一切都在暗示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和经济扭曲程度加深的同时,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情况发生结构性的调整,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这一切的事实都在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所具有的惯性也在不断地进行强化。这样的后果,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将主要着眼于民生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

二、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以及展望

(一)风险不断增加的国际环境以及复苏中遇到的困难

在2012年的开春,传来了一系列的消息。欧洲债务危机开始爆发、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变慢、阿拉伯之春、华尔街散步……这些世界性的政治和经济骚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从2007年以来的这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些事实说明,美国的所谓的次贷危机并没有真正离我们远去,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的,是充满曲折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远远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加复杂。世界性经济的结构根源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变化充满了周期性和种种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2012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且,为我们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二)房地产经济市场的深层次调整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历经国家两年的大力调控之后,将在2012年迎来更大的更深度的调整。调整的方面将包括交易额、交易价格以及投资力度等多个方面。而且,房地产的投资,消费等资金链,将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幅度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从目前所得到的房地产数据进行分析,虽然房地产在销售,储存,资金链,以及资产等指标上都出现了不断恶化的情况,但是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僵持阶段。相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整,2012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投资减少,价格下降,交易额度减少等状况。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对政府的政策是高度依赖的,并且在实际上,人们对房地产潜在的需求仍旧非常大,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发生崩溃性下降的情况,价格的变化幅度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三)前低后扬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参数

2012年,推测中国gdp的发展速度将出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情况,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将导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出现短暂的变化。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断稳定,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转变等诸多原因,将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显著反弹的局面。从资源供应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基础性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将会不断地加快,国家在支农项目上投入将会不断加大,因此供应资源将会显著地得到提升。

三、对宏观经济的总结与预测

2012年初期,宏观经济将继续延续2011年回落的态势,并且导致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大幅度转向。宏观经济将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彻底反弹的情况,从而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成功避免第二次衰退的情况。估计2012年的gdp增长速度为8.5%左右,并且将呈现出不断变慢放缓的态势。因此,政府2012年的工作重点应当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到稳定增长上来。并且中国在2012年经济政策的核心,应当包含防范金融变化过大和资源分配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四、总结

宏观环境定义篇5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www.133229.Com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环境定义篇6

预防犯罪的发生是治理犯罪最重要的环节。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呼唤着人们对犯罪预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形成既不能离开宏观环境,也不能脱离微观环境。因此,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预防性研究。宏观预防方面要做到:抓住倡导树新型社会规范的契机,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的网络;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同时,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文化市场;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微观环境方面应当做到:开发、加强家庭教育的预防功能;要搞好学校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加快各种文明社区的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在岗青年职工的教育;加强暂驻型微观环境的建设。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的结合是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佳组合。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预防,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尽管其任重而道远,但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早期预防宏观预防微观预防

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呼唤着人们对犯罪预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所谓青少年犯罪预防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以有犯罪危险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防止和消除在他们身上可能和已经开始形成犯罪的原因,防止产生或积极清除在他们周围可能产生和开始形成的犯罪条件,使他们不走上犯罪的歧途,或从轻微的违法过程中回到健康发展道路上来。这一种研究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基本生活领域普遍关心的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以整个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它包括了未犯罪的青少年,防止他们走向犯罪;又包括了轻微违法行为和劣迹的青少年,防止他们走向严重犯罪的道路;还包括已经犯罪的青少年,防止他们从偶犯变为累犯,从轻犯变为重犯,从个体犯变为团伙犯,从单一类型犯罪变为犯多种罪的罪犯;也包括被判刑改造的青少年,防止他们释放后重新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策划者和教唆者。论者在本文中要研究的犯罪预防指狭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即未犯罪的青少年,包括有违法行为及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危险行为的信号)的青少年,也就是对青少年的早期预防。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生活在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环境中,即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形成既不能离开宏观环境,也不能脱离微观环境。宏观的预防与微观的预防是空间预防的深入探索和精细分割。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以及二者的关系三个方面,深入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如何从环境因素入手而有所作为。

一、宏观预防

(一)、抓住倡导树立新型社会规范的契机,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的网络

当前,我们正处于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冲突与变化,这迫切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为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它要求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礼貌、互助友爱、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和爱岗敬业、诚实信用、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这种规范的题中之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亲戚、好友、邻里,而是对所有社会个体的尊重与关爱。我们要顺应这种要求,把握这个契机,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为什么一些青少年在学校与社会的表现截然不同,为什么这么多青少年容易在社会上误入歧途?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是因为社会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而青少年在社会上缺少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的斗争,强化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监督,消除精神“污染源”,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应该意识到: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上,职能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子。随着群防群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社会管、犯罪问题众人治的观念已经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社会各方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要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共同来净化社会风气,借助社会舆论、法律机制与行政力量,充分发挥对青少年的监督作用,将监督变为现实的控制力量。只有社会监督无处不在,才能把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落在实处,发现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大家都有责任去纠正和监督;发现有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大家都有义务去与之作斗争;发现游戏机室违法营业,书报摊向青少年出售非法出版物等现象,大家要主动去举报,从而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

从根本上说,青少年自发和自觉的成长,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要使青少年受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实现社会环境的净化,总体上要实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民主法律的不断完善,民族主体文化在重塑后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一步,它有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观察能力,能够正确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规范自身的行为是有益处的。

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使社会环境得到彻底的净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在这过程中廉政建设必须加强,应端正风气,消除对青少年影响较深的腐败现象。腐败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青少年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作用,使青少年对党的领导地位产生了怀疑,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加强廉政建设,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关系到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时,能否争取到广大青少年的问题。这要求所有国家工作人员认识自己行为的影响力,对国家的未来真正负起责任。另外,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倡导文明向上、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也对从事职业或未从事职业的青少年有重大影响。在社会各行业中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团结进取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三)、加强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文化市场

公安、司法、海关、文化部门要联手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坚决查禁制造和传播负面文化的行为,清理、净化文化市场,为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文化品味较高的出版物或音像制品,以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要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堵塞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毒害的文化渠道。其中影视文化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影视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具有“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上虽存在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但主要问题不在于这些现象,而在于我们对待这些现象处置无力,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只要我们采取有利的措施,抑制影视文化的“负面效应”,充分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当代青少年犯罪。集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现在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配合这个时代的主题,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影视文化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作用,用高尚健康的影片教育广大人民,尤其是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焕发出他们巨大的建设热忱。其次,要严格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对国产片来说,提高创作者的素质,提高影视节目质量;对港澳台以及外国进口影片,要严格把关,防止那些宣扬腐朽思想的音像制品进入国内市场,严禁制作、出租、贩秽片。这样经过内外结合,可以减少影视文化的负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其三,要科学制定《影视文化法》。要保证影视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最根本的是制定《影视文化法》,加强法律监督。我国现在缺乏影视文化这方面的专门法律,对于许多违法现象不能予以及时的惩治。例如“扫黄”情况就是如此:每次扫黄,上面发出通知,下面装模作样搞几天,风头一过,录像厅照样放映黄色录像。如果我们制定了影视法律,对于那些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没收其录像机,将老板绳之以法,看谁还有胆以身试法。最后,要积极加强影视文化的评论。优秀的影视文化评论对于青少年可以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使他们能够对影视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通过评论,可以宣扬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谴责那些低劣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四)、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

青少年犯罪分子中,性犯罪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的生理状态已处于发育生长到逐渐成熟的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上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心理的变化。这期间,有的青少年对异性怀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喜欢接近,有的还存在好奇心和神秘感,这些都属于性意识逐渐明确的表现。对性知识处于朦胧状态的青少年有可能出于对异性的好奇心理而违法犯罪。因此,对生理知识教育用回避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应对青少年加强性道德法制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个人要求与社会规范、冲动与理智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调节冲动的能力和意志力,指导他们学会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学会异往的礼仪方式和道德规范,自尊自重。而有些家长和教师,对此只是简单地制止、反对甚至训斥,这样就使得他们无法得到成人的帮助,转而求助于所谓的“知心朋友”。教育者本人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性意识的出现和成熟,应恰当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教育,引导其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应当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青少年接受信息快和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地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树立青少年的性道德。把性教育视为,恰恰使青少年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用各种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酿成大错。此外,还要进行恋爱、婚姻、家庭、观、幸福观等教育,引导他们增强自己在男女两往中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辱感,预防性犯罪的发生,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伦理道德传统,提高道德水平。

对于青少年的这种教育,笔者认为应突破学校这个狭窄的窗口,因而放在宏观预防这个方面来认识。实践表明,学校在性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把这个重任简单推给学校。一方面是学校的能力及职责所限,同时也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关。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性教育在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上都将影响到其接受效果。笔者初步以为要由整个社会来履行这种教育责任,纳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当中去。比如大众传媒可以有所为,还可以在医院等场所设置常设性机构,配制专门人员,负责青少年性知识的咨询以及疏导工作。使这种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遍及于广泛的生活空间,为青少年的正常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广阔的、宽松的和自然的宏观环境。

二、微观预防

(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首先,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一些青少年正是由于家庭中受的教育有缺陷,使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因而强化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第一,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要注意社会道德教育,生理知识讲解,更要注意法制教育。第二,教育方法要得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精神条件的改善,教育知识的扩展,给家庭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有的家庭对子女百般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结果使孩子形成自私、懒惰,没有责任心的不良个性特征;也有的父母认为“黄荆棒下出好人”,用打骂的方法来管教子女,结果造成父母与子女的对立,造成强烈的反抗心理和怨恨情绪;还有的父母信奉“自然成长”原则,抱着“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的心理,对子女放任自流结果使孩子受到社会不良教化形成了意识倾向。家庭教育方法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极大,只有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第三,把握教育时机。青少年时期又称“青春危险期”,由于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矛盾,使他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视父母的话为“圣旨”、言听计从。因而在对他们教育时,一定要从年龄特征出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素材为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启发诱导,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凡事婆婆妈妈,引经据典,“上纲上线”,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其次,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美国犯罪学家奈伊指出,一个人没有天生的是非观念,是非观念的形成要依靠后天的学习。这一论断和我国古代的“性相近,习相远”说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家长是其最亲近、最信赖的人,是其言行的楷模。父母的生活态度、兴趣爱好、习惯及性格特征,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可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还能像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陆世仪在他的《思辩录辑要》中讲到:“教子是以身率先。”颜之推在他著名的《颜氏家训》中也说到:“夫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由此可见,家庭中父母良好的身教是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再次,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世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综合,有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无形则是家庭气氛的熏陶。家庭气氛对孩子影响虽然不像父母言传身教那样直接有力,但它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给青少年品德发展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应尽力营造起宽松和谐、愉快、幽默的家庭气氛,促使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强化家庭的管理与约束。青少年时期既是他们身体发展的高峰期,又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青少年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家庭必须对子女严加管理和约束。首先,密切注意子女的思想意识变化,一旦发现思想上有症结,行为上有偏差,应当立即排解、纠正,严格限制他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其次,注意周围环境,诸如邻里、街道、学校等的治安状况,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切实堵住外界各种污染源头,尽力保护青少年心灵的纯洁性。再次,注意子女的交友情况,青少年精力旺盛、善于结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之间的行为模仿和情绪感染很容易使青少年染上不良习气,因而父母应该了解子女所交朋友的思想品德情况,只要发现其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轨者应该立即责令子女与其断绝来往,警惕那些可能引起犯罪的外来观念渗入到青少年的思想之中,尽量把犯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很好的例子,孟母三迁为了孟子的成才,而现代的“为子迁居”无疑将会有更多更深的含义。

(二)、继续搞好学校教育

首先要从德育抓起,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发挥学校的重点教育作用,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教师具备优秀的品德和素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此,要深入持久的抓好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次,抓德育不能只是政治教员的任务,应当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把德育安排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形成举校上下人人都重视学生德育的普遍风气。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至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畸形发展,加上现今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也冲击着校园,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金钱万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这样的政治素质,怎么能指望他们服务于社会呢?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加大道德教育的分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极重要的途径。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四有新人。

其次,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普法意识,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比重。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当前,教育界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旨在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它改变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有利于青少年在做人、求知、劳动、健体和审美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学校在法制教育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很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还是不够。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①要预防青少年犯罪,把他们塑造成祖国的栋梁之才,仅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特别是刑法知识教育,要将法制教育融入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之中,让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具备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预防违法,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法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是要造就知法、懂法、守法的人,让他们知道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懂得守法、违法、犯罪的不同后果,这样才可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最后,控制犯罪边缘青少年-这是预防犯罪的关键。结合法制教育,学校还要重点作好“双差生”(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的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学生退学,不要简单地把他们推向社会。大量材料表明:“双差生”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主要来源。所以要作好犯罪预防工作,首先要在学校大力做好他们的心理转化工作:对其以诚相待,尊重其人格,在生活和学习上予以引导和帮助,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使其逐渐恢复自信,重新认识自我,自觉、自愿的摒弃不良的观念与恶习。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与监督作用也不能放松。对一般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注意,保持对学生心理动态的高度敏感性,力争把一些危险倾向消灭在未发的萌芽状态。

(三)、加快文明社区建设

青少年的业余时间主要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居委会等组织,应当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各种各样的群众性组织,加强社区的治安保卫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本社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显示,社区未成年人(又称闲散未成年人,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群体)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发源地。而诱发社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社区未成年人犯罪,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基础。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服务网络。

近几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服务界开始以“优势观点”来检视那些身处逆境的未成年人的成长,因为有许多实例显示: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中的人也能健康成长,那些出现问题的人未必都来自恶劣的环境。与其一味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不如去尝试发现: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生活在不良环境中的人,能够突破逆境,以致可以顺利成长,而没有发展出所谓的问题行为?据此社会工作实务界开始倡导“保护因子”、“复原力”观念。他们认为以下因素可能影响个人复原力的来源:个人的人格特质、自尊心、信仰、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或学校及其他外在系统的支持网络,这些因素有时也被视为“保护因子”,即能保护人在面对压力时不致崩溃,依然能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相关因素。而这些保护因子是可以由环境的协助而发挥出来的。如果社会工作者或其他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能以“优势”观点看待一些有问题的社区未成年人,“对这些屡遭拒绝的孩子而言,不啻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因素。”为此,美国最近的犯罪预防项目体现在试图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影响的社区矫正上,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减少未成年人滥用的实验和通过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帮助父母提高对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的管教技能等。②我国台湾地区为加强青少年的福利保障,使青少年不至于成为社会的弃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如内政主管部门奖励和帮助各地兴建儿童福利服务中心,补助各级政府设立青少年福利中心,奖励各公私单位办理儿童及少年易防治工作;协同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中途学校,收容不幸儿童及少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在全台湾三所公共职训机构为青少年办理各种职业训练,充实谋生技能,并向台湾地区七所公立就业服务中心推荐青少年就业等。

(四)、关注在岗青年职工教育

青年工人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这主要与有些企业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对他们的道德文化教育有关。因此,充分发挥各单位工会和妇联组织的职能,对青年工人进行人生观和法制观教育是预防青年工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很多企业明显地不能适应经济竞争的要求而被迫停工停产,有的甚至于破产和倒闭。对于这些单位,青年职工的教育和管理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的下岗和失业青年工人由于无人管理,加之生活出现困难,极易导致违法犯罪。对于他们,除了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和为下岗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以外,应当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始终处于单位的管理之下。由于我国就业岗位有限,很多的破产企业、倒闭和半停产企业的青年工人被推向劳动力市场,实行就业竞争,他们的处境比较困难,又加之心理强烈的不平衡,很容易采取极端手段以报复社会,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加强各级组织建设,保证对失业青年工人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他们的各种困难,政府应当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行失业救济制度,在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谈到违法犯罪的预防问题。

不同类型的工作环境在犯罪预防的功能上是有差异的。需要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职业,可以训练青年个体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性格和服从整体意向的习惯;需要高度技巧、精湛工艺的职业,可以训练青年个体养成刻苦学习、集中精力的习惯;分散作业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但也会发挥独立思考、敢于负责、自觉性强的长处,等等。但工作环境预防功能也有同一性,其特点是:自我的严格要求,相互的监督约束。自我的严格要求,是各类工作环境同家庭环境最大的不同点(家庭生活中小脾气、小毛病不是长处,但也不是了不起的短处),是离开伦理关系进入工作关系的第一位的要素。这样的要求,对青少年个体的正向发展十分有益,对青少年逆向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屏障。待业的青年有犯罪发生率较高的趋势,或在待业时沾染的恶习,就业后难以矫正,正是因为在青年个体需要屏障的时候而没有屏障,失去了自我严格要求的客观环境和客观需要;相互的监督约束,是各类工作环境的一个共同特征。集体的荣誉、职业的道德、共同的利益,是促使青年正向发展的社会合力。在这方面,领导的楷模、榜样的作用、传统的风尚,发挥着主导作用。

(五)、美化暂驻型微观环境。

暂驻型的微观环境,是青少年在流动过程中“暂停”的场所,其基本形态分为三类:精神生活领域类(电影院、图书馆、公园、舞场等);物质生活领域类(市场、饭馆、商店等);涉外领域类(飞机场、火车站、码头等)。这是接触面最不稳定、人员多样复杂,充满偶然因素的微观环境。此外还有一些不宜归类的摊贩、修鞋点等无固定界限的准微观环境,也可依附于这一类。依靠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格的文明管理,把这些生活环境美化为陶冶高尚情操(例如热心服务、扶老携幼、拾金不昧)和培养文明习惯的熔炉。人们在同陌生人的接触中,得到周密的服务、热心的帮助,就如同碰到了一个难忘的老师,不但使自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会上升为对社会优越性的体会),而且也像一个学生受到老师的教诲一样,产生把他人的优美行为变为个人素质的愿望。人们在美的环境中,艺术的设施、洁净的场地、和谐的气氛,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学校”,使人们的精神趋向高尚、文静、和善,起到陶冶的作用。这些,也是一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因素。

三、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

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关系是:宏观中有微观,微观中有宏观,两者是统一于空间之中的,两者的预防作用是相互补充的。没有宏观预防,微观预防就会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微观预防,宏观预防也缺乏基础。宏观预防是微观预防的社会条件,决定着微观预防的性质。我们在微观预防中阐述了微观环境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意义,这当然并不是把宏观预防放在第二位。

宏观预防是社会整体的预防,是微观预防得以实施的根本前提。从这个意义来说,宏观预防是保卫微观预防的坚固的城墙。有宏观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才有微观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宏观预防的性质,为微观预防规定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决定了微观预防的性质。微观预防是根据宏观预防的需要和模式进行的。

微观预防是宏观预防的有机构成,反映了宏观预防的广度和深度,使宏观预防有了组织的和群众的基础。宏观预防不是一个空壳,它是各种微观预防相联结的统一体。微观预防的深度反映了宏观预防的效能。宏观预防是有一支专职的预防“部队”,而微观预防的预防“大军”则是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的群众。没有这样一支在各种类型的微观预防中,把犯罪预防作为切身事业的群众预防“大军”,专职预防“部队”就会失去靠山。

当然,宏观与微观也有对立的因素,宏观预防可能受到微观环境的限制,微观预防也可能受到宏观的阻碍。如家长包庇犯罪的儿子,是前一种情况;某些机构的个人,保护侵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公共场所的犯罪分子,是后一种情况。为了同一个目标,宏观与微观之间需要有效地协调、紧密地配合,以最终实现对青少年犯罪最好的早期预防功能。

注释:

[1],2001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政治与法律,2001,(3)

[2]刘强,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2)

[3]Durkheim,emile.1947.DivisionofLaborinSociety.trans.George.Simpson.Glencoe,1:Freepress

[4]刘强,《美国刑事执法的理论与实践》,2000年,法律出版社,北京,第105页

[5]罗大华,《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1982年,知识出版社,北京,第115页

[6]陈立鹏、刘新丽,《中国教育法律解读》,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第180页

[7]康树华,向泽选,《青少年法学新论》,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第254页

[8]徐久声,《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1999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第370页

[9]北京大学法律系国外法学研究室编译,《外国少年司法制度与日本保护青少年条例选编》,198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第133页

宏观环境定义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全球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尤其9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如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1994年美国利率风暴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政府违约事件,特别是2007年春季开始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大,史无前例。它们不仅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还危机到一国的经济稳定,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1]

收稿日期:2008-07-05

项目资助:本文受到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编号:072007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djy156)资助。

作者简介:李江(1962-),湖南省湘潭市人,金融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刘丽平(1982-),女,河北省承德市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预警。

金融系统的宏观压力测试是一类前瞻性分析的工具,用于模拟“异常但合理”宏观经济冲击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帮助中央银行识别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各方理解金融部门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能力。因此,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视,逐渐成为检验一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维护金融稳定的首选工具。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我国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融合,是否拥有一个稳定和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对于

世界各地的学者,运用上述模型框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vliegheg[15]对英国银行体系累加的企业违约概率进行建模估计,发现gdp、实际利率和真实工资水平具有较显著的解释能力。bunnp,cunninghama和drehmannm[16]曾使用probit模型来测算英国企业部门的贷款违约风险。bossm[17]针对加总的企业违约概率估计出宏观经济信贷模型来分析澳大利亚银行部门的压力情境,结论说明工业产值,通货膨胀率,股票指数,名义短期利率和油价都是违约概率的决定因素。marcom、sorge、kimmovirolainen[18]利用wilson模型框架对芬兰银行系统的信贷违约概率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分析。结果证明在压力情境下,违约概率(pd,portabilityofdefault)的蒙特卡罗模拟分布明显异于常态分布,其var值远高于基期的测算值。jimwong,ka-faichoi和tomfong[19]建立了香港零售银行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信贷风险宏观压力测试框架。模型框架中引入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hibor),房地产价格(re)和大陆的gdp。同时用宏观压力测试评估了香港银行体系的贷款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暴露。压力情境的设定模拟了亚洲金融危机时发生的宏观经济波动,并分别引入了测试模型。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90%时,在所有压力情境下有些银行仍然能够盈利。这意味着目前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较稳和。当var取99%的置信水平这一极端情况时,一些银行出现了巨额损失,但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

hoggarthg和whitleyj[20]与drehmannmhoggarth,glogana,zecchinol[21]在他们的研究中引入了英国在fsap框架指引下宏观压力测试的执行结果和方法,在压力情境的设定方面采用在险价值框架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jonesmt,hilbersp和slackg[22-23]提供了宏观压力测试的更一般的非线性的方法。worrelld[24-25]讨论了一个将早期预警系统,金融健全性指标和宏观压力测试整合的方法。

一些学者研究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整合测量,例如allenl和saundersa[26]尝试将宏观经济因素整合进信用风险的测量模型。而最近的一些文献如paind、vesalaj[27]和gropp等人[28-29]则是引用wilson的宏观信用模型分析了宏观要素对银行的债务人的信用质量的影响。而wilson的模型的一个替代选择则是merton的公司层面的结构模型.grayd、merton和bodie[30]将这一框架扩展至研究主权违约风险。derviza和kadlcakovan[31]将商业周期的影响整合进一个具有结构模型和简化模型特征的复合模型。drehmannm、manningm[32]和pesaranmh等[33]在利用merton模型框架的宏观压力测试中研究了违约概率和宏观经济变量的非线性关系。benitoa,whitleyj和youngg[34]将基于衡量违约概率的merton模型融入针对模拟个别企业违约的probit模型。他们发现merton模型方法比仅仅依靠企业的财务数据的模型效果更优。

还有一些文献使用不良贷款,贷款损失额或者复合指标与宏观经济因素整合成矩阵向量来测算金融体系的稳定性。hanschele和monninp[35]针对瑞士银行系统构建了一个复合压力指标,该指标综合了金融不稳定的市场指标和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衍生变形指标。kaliraih和scheicherm[36]针对对澳大利亚银行体系累加的贷款损失,通过涉及广泛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模型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回归估计。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缺口、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给增速、利息率、股票市场指数、汇率、出口额和油价。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开展的关于银行稳定性评估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其中挪威和芬兰中央银行的研究对金融系统的评估最具综合性。稳定性评估的目的在于,对银行体系的健全状况和抵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客观评价。为此采用了金融稳健指标分析(financialsoundindicators)和压力测试的方法,对宏观经济环境中例外但有可能发生的冲击(shock)情境进行模拟,来量度和评估银行体系在遇到冲击甚至遇到金融危机时,保持稳定(即银行保持基本运营不会发生突变)的能力。

而国内对于银行体系的稳定评估的实证研究都偏重于评价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对在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评估并未涉及。目前我国关于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才刚刚涉及,孙连友[37],高同裕、陈元富[38]等学者对宏观压力测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但多为国外文献的整理或综述,未能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尤其在模型研究方面,仅仅停留在介绍早期国外学者的模型框架和较为成熟的各国宏观压力测试手册指引中的操作流程。其内容多为宏观压力测试的必要性、目的作用、所用方法、国内外的具体实践等,未能有很系统和深入的介绍,而对多种宏观压力测试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尚无涉及。

在实证方面,熊波[39]通过建立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logit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假设情境的压力测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率这样的宏观经济变量的确是影响

图1压力测试流程图

(二)模型的设定

本文将在wilson、boss和virolainen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银行系统信用风险评估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首先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中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和贷款违约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设定。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t方程将贷款违约率转化为宏观综合指标,以指标作为因变量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得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利用各宏观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在模型中宏观经济因素的选择方面,参考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中模型的自变量,结合我国数据统计和披露特点等制约因素选取适合的宏观经济变量来构建模型。

yt=ln1-pdt[]pdt(t=1,2…,n)(2)

yt=α0+α1xt+…α1+mx1-m+β1yt-1+…+βny1-n+μt(3)

xt=0+1xt-1+…+px1-p+φ1yt-1+…+φqyt-q+εt(4)

pdt代表t年度的贷款的平均违约率,y是一个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反映银行体系违约概率和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的“中介指标”,x代表宏观经济变量。在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估计时,通过处理的违约概率值代入(2)就可以得到估计的综合指标的估计值。将其带入(3)就可以估计出宏观方程的系数,并以此估计出的方程作为进行宏观压力测试的基础。而在执行压力测试的时候,通过压力情境的设定,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各相关宏观经济变量值代入估计出的(3)就可以得到压力情境下的y,再通过(2)就估计出了压力情境下的银行系统的违约概率。

公式(2)就是对贷款违约率进行logit回归分析,pdt表示t年度的贷款的平均违约率,yt表示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综合指标。

公式(3)是反映各宏观经济变量与综合性指标yt的关系的方程,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模拟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t=(x1,t,x2,t…xl,t)′是l×1阶列向量,代表l个宏观经济因素构成的列向量;μt是方程的随机扰动项。截距α0是一个l×1阶列向量;系数α1,α2…α1+m分别代表l×1阶向量,系数β1…βn是l×n阶矩阵向量。

公式(4)是关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模型。考虑到宏观经济因素采取的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变量的滞后性,因此对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p阶自回归分析,剔除模型中的序列相关性。在(4)中,0是l×1阶的列向量,1,…,p都是l×1阶矩阵向量,φ1,…φq是l×q阶矩阵向量,随机误差εt都是l×1阶列向量。

在这个模型中,假设μt和εt是序列不相关的,并且分别服从方差协方差为矩阵∑μ和∑ε的正态分布。其中μt和εt相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为∑μ,ε。

在wilson(1997)和virolainen(2004)提出的框架中,yt仅仅与xt有关,而本文模型的设定更符合实际情况,yt不仅与xt相关,考虑到宏观冲击的时滞效应,yt还与其滞后期的值yt-1,…,yt-n有关。

从(4)可以看出,模型不仅考虑到了宏观经济变量值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型的设定考虑到了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回馈效应。将银行的表现对经济的反馈影响通过在宏观因素变量的自回归方程中引入综合变量来实现。通过各行业综合指标y的前期值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设定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

(三)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

根据各国的实证研究经验和我国银行体系业务发展特点,本文模型的变量选取1990~2006年的年度数据,主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宏观经济统计的特征以及经济冲击发生的持续时间来决定的。鉴于研究的宏观层面,从数据的可得性及计算量考虑,本文的宏观模型是基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因此各宏观经济变量将不采用各经济部门的统计值,而是采用本国的整体水平的统计值。

本文选取八个宏观经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ngdp—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年增长率;

rgdp—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

nr—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基准利率;

rr—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基准利率;

nlr—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名义平均利率;

rlr—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实际平均利率;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re—房地产价格指数;

2.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违约概率作为评估信用风险的指标,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资产的违约风险。违约率水平是评估银行贷款质量的最直接的指标,违约风险可以用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的违约概率度量。virolainenk对芬兰银行系统的违约概率进行的宏观压力测试分析中,对违约概率指标采取如下方式赋值:在研究时段内,某行业的破产机构数量与总的机构数量的比率为银行体系面对的违约率。jimwong、ka-faichoi和tomfong[19]建立的香港零售银行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信贷风险压力测试框架中,违约概率是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额与总贷款额的比率。本文选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作为样本,以平均的逾期贷款率代表贷款违约率,即以年末样本银行的总逾期贷款额与总贷款余额的比率。其中,1990、1991、1992三年的各样本银行的详细数据欠缺,因此本文根据各类媒体披露的总的逾期贷款的变动率和贷款额的变动率计算出了这三年的逾期贷款率,其他各年份的详细数据均来自

(二)宏观压力情境的设定及其结果

本文选择情境分析作为执行压力测试的方法。针对模型所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我们设定两个压力情境:一种是gdp增长突然放缓的情境;一种是cpi上升到较高的水平(5%以上)。对于各种压力情境下,反映压力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幅度,可以通过以往的历史相似情境数据或历史经验直接进行人为的设定。而本文在对银行体系遇到极端情境进行构建之前,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解释变量ngdp、cpi进行了2008~2010年的简单arma模型预测,作为我们构建的参考基准情境(baselinescenario)。

从表2可以看出,在设定的两种压力情境下,我国的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明显增加,从模型预测估计出的贷款违约率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的大幅降低,贷款违约概率增大,但幅度较缓。而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骤增,违约概率出现大幅度的激增。这充分说明在压力情境下,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系统信贷违约概率的冲击效应非常显著。从而判断,通货膨胀率的同等幅度波动对银行体系信贷违约率值的影响更大。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首先本文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中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和贷款违约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设定。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t方程将贷款违约率转化为宏观综合指标y,以指标y作为因变量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得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利用各宏观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在模型中宏观经济因素的选择方面,参考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中模型的自变量,结合我国数据统计和披露特点等制约因素选取适合的宏观经济变量来构建模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中在选择信贷风险的评估指标方面的做法,以逾期贷款率作为模型中反映银行体系信贷风险的指标。

宏观环境定义篇8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加强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三十年以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却无法抹杀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中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并汲取了非常多的经验教训。

一、宏观调控必须注重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侧重于绿色环保产业,限制甚至是取缔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而效率低的落后产业,坚决实施节能减排的国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先破坏再治理环境,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国家的战略资源,努力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的替代能源。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

二、宏观调控应尽量预防未知、潜在的危机

金融海啸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侥幸心理,无限透支未来而造成的。金融业的兴起、兴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一旦金融业的发展过分乐观、侥幸的话,在其繁荣昌盛的假象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必须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始终警惕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三、宏观调控应以建立体制完善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存在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必须进一步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力度,通过监督好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各项工作,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继续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经济制度。使得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能够更好的服务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四、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有效预防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管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各级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官员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不仅极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无限期望,也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还有部分官员毫无作为,甚至是。使得国家的税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给党和国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他们罔顾国家利益,对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因此,必须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五、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指的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取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措施,它包括各种软件措施,比如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措施,也包括一些硬件,比如传媒以及网络等。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管理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创新管理措施有利于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如今我们国家早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就是有效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的法制正在不断地健全之中,重要的经济、行政手段通常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以免主观随意性。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包括实现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也就是建设电子化政府。为了尽早已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电子政府”的体系,促进早日实现网上“政府工程”的目标。

六、结束语

宏观调控必须着眼并统揽全局,因此难免会触犯道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应当进行必要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要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国富民强的目标。所以,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必须充分考虑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们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伟大成果,让人民真正意识到只有坚决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的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社会发展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宏观环境定义篇9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05-01

1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改变停滞膨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这种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罗伯特•小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典型理论是货币周期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是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小卢卡斯等人的理论,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2理性预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小卢卡斯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始于他为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基础。他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他在为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工资,价格部分提供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在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冲突时,小卢卡斯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他试图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所以,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

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

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3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主张

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4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不得不承认,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丽彬.理性预期观点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宏观环境定义篇10

一、质量监管与质量监督

近年来,“质量监管”成为一个在中国的质量词典里频繁出现的词汇,成为体现社会对质量安全期望值的基本概念。但“质量监管”没有严格的理论和技术解释。对质量监管内涵的认识,可以从质量监管的社会期望去把握。

“质量监管”的社会期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对食品等密切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要把好市场关,决不放过任何可能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二是这项工作是政府公共行政的一部分,因为政府有责任和能力承担这一职责:三是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来做好这件事情,失职渎职要追究相应责任。因此,“质量把关”、“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就成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对“质量安全监管”提出的要求。

相对有着清晰的理论和法律解释的概念是“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制度,但是“质量监督”并不同于“质量监管”。国际标准oualitvmanagementandQualityassurance-――VocabularyiSo/DiS8402:1994对质量监督(oualitvSurveillance)定义为:“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这一概念也被国家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6583―1994等同采用。在美国,一般也把质量监督(qualitysurveillance)解释为:“对条件、方法、程序、产品的状况进行监测、验证,以及对相关的记录进行分析。以确保既定的要求得到满足。”

质量监督实际也是一种合格监督形式。国家标准提出“合格监督”的定义是:确定持续满足合格要求的合格评价。2002年的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监督的定义是:确定是否按规定的要求持续合格的合格评价。

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看,对质量监督主要功能表面上的解释不外乎监视、验证、分析、评价等内容,尽管质量监督的内涵和职责不断发展,其概念始终没有脱离这个基本范畴。因此,无论从标准的定义还是从国内外惯常的解释看,“质量监督”的理论概念都与“质量把关”的社会期望有明显距离。

实践中,行政部门提出质量监督的概念是:质量监督是根据政府法令或规定,对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进一步解释为: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产品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验证和分析,并对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及其责任者进行处理的活动。这里把“对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及其责任者的处理”纳入了质量监督范畴,但是依此概念而实施的行政活动仍然不能满足质量监管的期望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产品和责任者的行政处理不能代替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的工作。

实现质量把关,必须在质量形成过程的监视、验证、分析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纠正质量差误的根本方法、方案,并组织实施,以防止再次产生类似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的概念在过程的描述中没有明确这一点,这就必须寻找新的理论阐述,为“质量监管”提供思路的支持。

二、质量监管与质量控制

“质量监管”与“质量监督”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必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质量监督。根据管理学概念,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协调、控制、监督等,监督仅是管理的职能之一。为了更好的“管”,必须落实“控制”等其他各项具体职能,特别需要用“质量控制”的概念去研究“质量监管”。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提出质量管理的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职能。

什么叫质量控制?国家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6583-1994中,“质量控制”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该标准作废后,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又对“质量控制”做出定义:“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该解释与“质量把关”的内涵一致,而且跟“质量监督”定义中关于“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的表述也相吻合。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应是质量监督概念中本来之意,问题在于“满足规定的要求”是一个较原则的表述,定义没有解析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和过程。所以,需要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对“质量控制”的内涵深入讨论,同时解决对“质量监督”概念的不完全认识问题。

标准提出:控制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计划目标而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视并纠偏矫正,确保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况动态适应的行为。所以,控制包括三项主要活动:一是制定计划目标,提出控制的目的和依据:二是实施监视,对照目标的要求检查计划的实际运行状况:三是对发现的实际运行与计划目标的偏差进行纠正,使之符合计划目标的要求。简言之,控制:目标+监视+纠正,质量控制的过程则应当是制定质量目标、监视质量运行情况和检查质量绩效、对发现的质量偏差进行纠正,这一过程正体现了GB/t19000-2000标准定义提出的“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本义,

质量监督之所以不能满足质量把关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监督”从概念上没有强调、从职能上没有落实系统纠偏和质量改进的工作。因此。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完善,是提高质量监督实效性的需要,

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质量把关,就是宏观层次的质量控制。宏观质量控制就是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思路的理论解释。当前,亟需从宏观控制角度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全面研究。

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

(一)宏观质量控制

宏观质量控制实际上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协调,实现拟控制社会物质产品的总体质量以及保证这些产品质量的相关要素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活动。同通常控制活动一样,宏观质量控制的过程:一是制定宏观质量目标:二是对目标的实现实施监视:三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其中,最需要讨论的是目标和质量差误纠正的问题。

1 宏观质量控制目标的系统思考。宏观质量控制系统思考的问题基本有三个层次:微观层面问题,系统

层面问题和宏观层面问题,三个层次的相关要素:一是产品,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条件:三是影响产品生产及其生产经营条件的所有环境因素。三方面要素的集合构成宏观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因此也就形成宏观质量控制的三种情况,即:关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的直接监督管制:关于质量系统的控制――对形成产品的主要要素和环节组成的系统实施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条件特别是涉及行业性普遍问题的控制:关于质量环境的控制――主要是针对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产品质量控制及影响质量系统控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实施的控制。

2 质量差误纠正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质量安全管理实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质量差误和质量违法行为纠正乏力。因此,“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就要高度重视纠正质量差误的工作,切实落实纠正质量差误的实际措施。

任何质量问题都是生产经营组织――企业行为的结果。因此纠正差误的工作也必须通过企业直接落实。行政组织的行政产品影响和改造企业经营环境,发挥着间接控制社会产品质量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影响企业?这是研究宏观质量控制中纠正质量差误工作的核心。

(二)宏观质量控制措施

宏观质量控制的措施实际就是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的方法和手段。宏观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1 思想意识措施。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法制教育、质量知识与技能教育等途径提高管理者、从业者的思想道德观念水平和相关知识水平,促使其自觉遵守有关质量安全的道德准则,自觉纠正违反质量安全规则的行为,

2 公共政策与质量机制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市场竞争政策、安全生产政策、质量奖励政策等公共政策建立导向机制与制约机制,促使提高企业素质,实现结构优化,从而达到宏观质量控制目的。

3 行政管制措施。主要是通过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依法进行的行政措施规范企业的质量行为,督促和指导企业依法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

4 技术标准规范措施。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服务、技术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技术性措施为企业提高质量水平、纠正质量差误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达到控制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和保持期望水平的目的。

这些控制措施都是通过影响质量系统、质量环境,从而促使企业采取具体措施建立质量目标,纠正质量差误,保证质量水平。质量差误的直接纠正行为基本是通过企业实现的,所以,宏观质量控制原则上属于间接控制。

(三)宏观质量控制类型

遵循控制理论规律,宏观质量控制主要类型是:

1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能够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是最期望的控制。对食品安全监管来说,所有的预防性控制都是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标准、教育培训以及市场准入等行政措施和工作制度等为手段,从环境和系统完善角度建立避免发生重大质量差误的宏观条件:二是在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快速预警系统,其控制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质量事件,用已知的有准备的措施防止未知事故的发生或蔓延,一些国家建立主动监测网络对微生物等造成的食源性危害进行监测和评价,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就是实现前馈控制的有效工作。

2 同期控制。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所有可能的手段获取有效信息,及时纠正质量差误,以防止质量缺陷产生不良后果。同期控制的特点是发现问题后的纠正周期短,其滞后时间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宏观控制主要是针对系统性问题,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周期较长,真正做到宏观的同期控制难度较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食品质量同期控制实现的可能性在增大。

3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形式,尽管反馈控制质量损失难以避免,但是由于其适用于一切活动过程,可直观的了解工作效果,针对性强。所以,事先控制和同期控制虽然是实现质量把关的理想措施,但是现在的质量宏观控制仍是反馈控制为主。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现质量缺陷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反馈过程的时间滞后影响将明显减小,反馈控制的有效性相对提高。通过提高反馈效率加强反馈控制,是当前经常采取的办法。反馈控制之所以有效,在于质量差误反馈后,行为主体着力纠正质量差误及其发生的原由。纠正质量差误,是宏观质量控制的关键,

(四)宏观质量控制的预防和纠正

关于对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经济和科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但是,学习和应用这些经验,还必须考虑中国国情。在美国,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企业管理相对规范,从流通领域追溯源头也较容易。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中国则不同:食品生产链长,食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水平参差不一。仅在山东省就有食品生产企业87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仅占10%。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则成为有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前提。

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是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纠正环节。“纠正”是实现控制的要害,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纠正力度弱,则违法成本低,导致质量失控。当前对纠正力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1 实施纠正行为的主体与执行,在我国,负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职能的部门很多,但是承担纠正职能的部门或职责并不明确或不落实。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界限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问题,职能界限和任务不清的问题难免出现。二是因为宏观过程中造成质量波动因素的系统性特点,致使大多质量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综合协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属于体制性政策性的问题较多,宏观纠正质量差误的工作往往需要较高层次工作的介入或支持。因此,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必须通过有效法定方式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