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十篇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十篇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0:00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1

(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建筑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力铸造新时期“建筑”品牌,倾力打造省“建筑强市”努力实现全市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

(二)目标任务:建筑业施工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递增15%以上,实现税收、利润年递增15%进入省“建筑强市”行列。

二、进一步做大建筑业

(一)主要目标:施工产值超30亿元企业2家,施工产值超20亿元企业8家。

(二)工作措施:改革企业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向设计施工一体化、投资建设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行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大市场战略,运用技术品牌拓市场、合作兼并拓市场、地区推介拓市场、资本运作拓市场等多种形式,努力建设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的市场领域。

(三)奖励办法:

1.对获得房建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获得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

2.对由外地建筑企业迁入我市进行注册的年施工产值超3亿元的一级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全方位为企业搞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对新注册的外地企业,第一年免缴安全监督管理费,第二、第三年减半收取安全监督管理费。

3.对施工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施工产值首次突破30亿元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施工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的企业奖励50万元;年度外经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万美元的企业奖励人民币3万元。>

三、进一步做强建筑业

(一)主要目标:2015年。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00项,创部级工法8项,省级工法20项,建立省级技术中心2-3家。

(二)工作措施:坚持“经营建筑”理念。加快产业结构、承包方式转变;实施品牌兴业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能力。

(三)奖励办法:

1.企业获鲁班奖的每项工程奖励50万元。企业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每项工程奖励40万元;企业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的每项工程奖励10万元。企业获省优质杯奖工程的每项工程奖励5万元。

2.对获得部级工法的每项奖励5万元。对获得国家二级工法的每项奖励1万元。企业获得与工程建设相关、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10万元。

3.对获得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获得部级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企业必须在足额交纳各项规费后年终兑现,以上奖项。奖励金由市住建委、市财政各承担50%

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严格行业管理。制定建筑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制定和完善规范业主行为、招标投标行为和质量安全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材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及配套政策。

(二)广泛宣传推介。市住建委、市建筑业协会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我市建筑业品牌宣传专项资金。特别是加强对建筑整体品牌和重点建筑企业的推介宣传,使建筑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金字招牌。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积极举办建筑业推介会,搞好宣传服务,打响建筑业品牌。

(三)鼓励企业开拓外埠市场。市财政对由市住建委的建筑企业所得税超额部分予以奖励。以近3年平均上缴税额为基数每年递增8%作为核定本年度应缴所得税的指标。由市财政按超收地方留存部分的60%返回给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由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奖励给贡献大的企业。

(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政府将建筑业人才培养列入人才扶持计划。重点开展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大建筑业高级人才资助力度,加大建造师报考、培训力度,要把从事建筑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培训计划,统筹考虑专项培训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人次建筑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享受市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

(五)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投入。鼓励建筑企业购买大型机械设备。并由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

(六)加强银企合作。各类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建筑业的发展。不断扩大银行授信额度和优化企业借贷方式;政府支持、鼓励并积极引导建筑企业构筑建筑业融资平台,切实抓好融资平台的日常运营和规范管理,通过信贷、担保、投资等手段,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问题。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2

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劳酬相当,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全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全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廉洁勤政,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激励是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福利待遇。第三条激励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条激励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重的原则。第二章激励的种类和条件第五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一)工作认真踏实,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优先发展入党;(二)工作能力强,作风民主,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业绩突出、群众公认、领导认可,具有中层干部任职职级的,优先安排担任中层干部职务;(三)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评价度高、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并且通过科员职级考试的一般公务员,给予享受科员职级;(四)工作能力强,分管工作连续三年在市局或县局目标考核中获得名次,以及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报功或推荐授予荣誉称号,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五)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并在同一岗位任职满一定年限的,本人可以挑选工作岗位;(六)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民主、为人正派、业绩突出,并在中层干部岗位上任职的,优先推荐为本局科级后备干部或科级非领导职务。第六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发放一定的奖金:(一)连续3个年度被考核定为优秀等次的,奖励1000元;(二)工作实绩突出,被本局、市局、省局、国家局或同级评为先进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分别按5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三)创新工作被国家、省、市、县级推广的,分别按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四)分管工作或者所在单位在县局年度考核中,获得一定名次的,奖励400—2000元,超额完成硬性目标任务的,按超额部分的一定比例计发奖金;在市局年度考核中,取得一定名次的,按市局奖金等倍予以奖励。连续三年以上获得名次的,加倍奖励;(五)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文章评选或业务知识考试中成绩优异,获得一定名次的,按主办单位颁发奖金的两倍予以奖励。主办单位未颁发奖金的,奖励200—2000元;(六)在各级行风评议活动中,进入先进行列的,奖励400—2000元;(七)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奖励5000元;(八)引进单体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项目的(奖励2000元以上);(九)为本局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励。第七条符合第六条所列条件之一的,在局组织的竞职或竞级的笔试中按百分制予以加10分。第八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一)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技能精通,业绩突出,具有培养前途和可塑性的,公派学习深造;(二)工作踏实认真,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并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学历的,学费按一定比例(70%)予以报销;(三)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分管工作获得一定名次的,以及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安排外出参观考察或疗养。第三章实施激励的程序第九条激励的实施由局党组研究决定,定期或者不定期实施。在实施激励前,局党组根据准备实施的激励的种类,可以决定通过群众评选确定激励对象后实施激励,也可以直接研究决定激励对象实施激励。第十条局党组决定直接实施激励的,在作出决定后可以公示,也可以不公示。第十一条群众评选确定名额后实施激励的,在实施激励前,通过一定形式公布评选范围、标准、条件和程序,最后根据评选结果实施激励。第十二条激励的方式可以单一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局人事教育科负责解释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3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争创品牌”工作思路,创新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发展内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县中学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目标

加快县中迁建步伐,年9月实现县中整体搬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接纳能力,吸引县内外优秀学生,逐年扩大招生规模,2012年,校就读学生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吸收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的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全部达标,具有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到学校当年参加高考总人数的25%以市上通报为准)以上,并逐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上国家重点大学人数逐年提升,以高质量、高升学率推进县中学快速发展。不断调整学校发展思路,努力使县中学进入名校行列。

三、政策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整体素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端正、熟悉学校管理、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中,由县中公开选聘学校处室负责人,报县教育局备案。建立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度,严格实行考核与奖惩。

2创新机制,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配置优化组合”教师任用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确保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自。把县中学作为全县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试点单位,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推行教职员工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对所有县中学教师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每一学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质量目标考核,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对师德失范、教学水平差、教学质量低的教师坚决调离县中学教学岗位今后不再聘用不具备高中教师资质的教师到县中学任教,县编制和人事部门每年调剂一定指标,从师范类大学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和县内外具有高中教师资质的教师中择优选聘到县中学任教。实行绩效工资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适当拉开工资档次。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实施“教师再教育”工程,鼓励在职教师通过研究生课程班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对从事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深造的教师,学校给予不低于学费的奖励;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新课程改革培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激励机制,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县中学的一线优秀教师解决职称;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课时津贴制度,逐步提高课时津贴,从年起教师课时津贴由县中按5元发放,努力使教师的课时津贴在2012年达到全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以稳定和吸引优质师资。

4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办学经费。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县中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同时,每年预算30万元用于学校新课程改革、名师奖励和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有特殊贡献的省级学科带头人奖金,激活教师的潜能。县政府设立“高考奖励基金”当年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不低于上年度人数时奖励20万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加奖2万元,每考上一名清华、北大学生奖励10万元,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对一线教师的奖励。

5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优质生源。建立与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全面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强与名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采取实验班”导师制”等办学形式和教育方式对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激励优秀学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实施优秀贫困生“两免一补”免学费、杂费,补助生活费)优先解决从县中学考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助学贷款,解决家庭困难优秀生的后顾之忧;县中学设立招生办公室确定兼职招生人员主动宣传热情服务,建立以“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先期投入,服务前移”为主要措施的县中与优秀学生之间的经常联系制度;建立输送优质生源考核激励机制把为县中学输送优质生源列入对初级中学的考核目标,每年10月兑现奖惩,为县中学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础。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健康发展的镇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规范管理,实施分类治理

(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好民办托幼机构。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民办托幼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民办托幼机构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镇教育、计生、公安、民政、建设、卫生、安监、物价、工商、妇联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齐抓共管,采用分类治理、引导与取缔相结合的办法,规范我镇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教育部门负责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计生部门负责民办托儿所的评估、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公安、民政、建设、卫生、安监、物价、工商、妇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民办园所的相关工作。

(三)高度重视民办园所的安全保障工作,要全面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按标准配备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加强监督指导,消除民办园所的各种安全隐患。民办园所要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园所内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制作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强化流行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控工作;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和各类安全检查,确保幼儿、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人员配备要满足保教要求,与教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全体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学习提高的机会和经费。

(五)严格财务制度。民办园所必须建立财务制度,设立财务账册,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会计须持证上岗。民办园所按规范收费,所收费用的标准向社会和家长公示。

(六)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加大对无证园所的清理整顿力度。对通过努力可以达标的民办园所,予以扶持,指导其办理登记注册办学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学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民办园所,由公安部门牵头,会同镇教育、安监、消防、计生、卫生、卫监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七)民办幼托机构要根据市镇各级相关规定做好学生接送、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教师职工培训、卫生保健、财务收费等各方面的台账资料。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加强防震减灾逃生演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三、鼓励民办幼托,实施奖励机制

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原则,对民办合格幼托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一)奖励对象

1镇举办的通过登记注册,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托幼机构。

2镇举办的通过登记注册,取得试办证的民办托幼机构。

(二)奖励办法

1举办符合规定质量标准、服务内容满足保教基本要求、收费标准不高于同类别公办幼儿园标准的6个班以上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25万元的奖励。分三年奖励到位。

2建成3班以上的合格成型园给予15万元的奖励。分三年奖励到位。

3取得试办证的办班点、看护点给予8万元的奖励。分二年奖励到位。

4鼓励民办幼儿园创建各类优质幼儿园,达到无锡市合格园的给予一次性3万元的奖励;达到无锡市一类园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达到无锡市一类优质园的给予一次性8万元的奖励;达到江苏省优质园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5本奖励办法与市奖励办法相结合,如低于市奖励金额中镇承担部分以市奖励标准为准,如高于市奖励金额中镇承担部分以镇奖励标准为准。

(三)奖励程序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5

(一)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的评选范围、条件和程序

1、评选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规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

2、评选条件:①优秀企业家:担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三年以上(含连续在几个企业担任正职累计满三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所领导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税收贡献、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在全县排名前10位,且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②优秀创业者:所领导企业成立满两年,不满五年;企业前两个年度(含当年)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税收贡献均在100万元以上;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排名在全县前10位。

3、评选程序:被推荐人所在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申报,提供有关事迹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推荐单位的有关指标和被推荐人事迹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4、相关指标说明: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年终核算结果为准;税收贡献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社会公认度以测评结果为准(采取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职工代表进行测评的办法,进行测评)。

(二)入库税金纳税增幅十强企业的认定范围、依据和程序

1、认定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

2、认定依据:入库税金纳税增幅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年终统计的数据为准。

3、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提出十强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成长型企业和位次上升最快企业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1、认定条件:①成长型企业: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当年被认定为规模企业,或已纳入规模统计且近三年产值逐年增长,增幅排名在前10位;所处行业为国家鼓励或重点扶持行业(建筑业除外),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企业纳税总额在50万元以上。②位次上升最快企业:从当年产值较上年增幅排名前10位,纳税总额增幅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选取5位。企业产值增幅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结果为准;纳税总额增幅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2、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推进品牌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关奖励指标认定依据和程序

(一)认定依据

1、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分别以国家名推委(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名推委认定,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质量管理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结果为准。

2、驰名(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结果为准;省著名商标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结果为准。

3、各类体系认证: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iSo9000体系和HaCCp认证以国家和省级质监部门认定结果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为准;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等部门核实后的数据为准。

(二)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提出通过审核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有关指标认定标准、奖励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项目建设主体认定: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的建设单位须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建成投产,新增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二)奖励依据: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验收结果以国家或省工信、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鉴定结果为准。

(三)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署认定意见。

四、加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指标认定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以当年省、市人民政府或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结果为准。

(二)认定程序: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供资质材料,经审核无误的,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五、鼓励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关奖励(补贴)发放认定标准及申请程序

(一)大学生及下岗职工认定标准:企业所招大学生应为国家统招应届或往届未就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下岗职工应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企业与所招录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

(二)企业申请时限及需要提供的资料:企业须在与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30日内,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人社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书,大专以上毕业生的身份证、毕业证,下岗职工的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企业申请资料审核程序:采取联合审查的办法,县工业发展局就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进行审核,县人社局就招聘双方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经县工业、人社部门联合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按照每招聘一名大学生(下岗职工)每月奖励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并对下岗职工社会保险金进行全额补贴。

(四)奖励(补贴)资金划拨方式及期限:企业招录大学生或下岗职工的奖励金给付期限为一年,一年合同期满后,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付。企业按规定为招录的下岗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并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方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年度核拨,且期限不超过三年。

六、企业所得税留县部分奖励返还办法

(一)新增产值、入库税金认定依据:新增产值以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准;入库税金以县财政局提供的数据为准。

(二)企业所得税奖励返还数额及程序:符合返还条件企业申请奖励返还比例为50%;返还方式采取即征即返的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统计、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依照国税、地税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执行。

七、企业名称登记申请及奖励办法

(一)企业名称中使用“连锁”字样申请条件:企业为县境内零售类企业,且直营门店数量在3个以上(门店数量认定以县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二)省级企业名称或以集团形式登记申请办法:注册资本等条件符合国家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可申请省级企业名称或集团登记;批复同意以集团形式登记的企业,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财政局申请奖励资金,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联合审查,县财政按程序拨付奖励资金。

八、县境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

(一)贷款增量认定范围及依据:认定范围为县境内各金融机构,贷款对象为县境内中小企业、涉农和重点项目;贷款增量以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

(二)奖励标准及荣誉称号授予办法:奖励标准按照(泾发[]1号)文件执行;县工业发展局依据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按照贷款总量、贷款增量两项指标,对排名前两位的金融机构提出奖励,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九、初始型创业活动税费限额返还办法

(一)认定范围:在法律、法规许可行业内创办企业实体或领取个体工商经营执照的初始型自主创业活动人员,均为鼓励扶持对象。

(二)认定依据:以县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三)返还程序:符合条件的初始创业者携带营业执照、缴纳税费收据等有关证明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县财政局协调有关部门按程序予以返还。

十、国家发明专利认定依据、奖励标准及确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国家发明专利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为准;专利所有人创办科技型企业达产达效或将专利转让县境内企业并达产达效的,应具备新产品开发备案、专利转让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奖励标准:给予专利所有人一次性1万元奖励,若专利系多人或法人享有,则以集体名义受奖,且奖励总额不变;专利所有人创办实体或将专利出让并达产达效的,最高给予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确定程序:专利所有人或受让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由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一、新办企业职工技能免费培训申请办法

(一)申请条件:新办企业应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并按照岗位及国家初、中、高级职业标准确定培训内容。

(二)申请程序:企业须在开班15日前,向县人社局提出免费培训申请。通过审核的,由企业自行组织员工在县人社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结业证等相关证书。

十二、支持工业发展先进镇和优秀部门的认定办法

(一)先进镇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随机选取镇辖区10户企业和10个县级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度在80%以上,且上年度工业与民营经济半年、年终考核结果均在全县排名前5位的镇中确定先进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二)优秀部门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企业对涉企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从测评结果排名前10位的部门中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三、企业申请设立警务室程序

由企业直接向县公安局提出书面申请,县公安局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对符合设立警务室条件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

十四、县境内企业家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群众享受同等待遇认定办法

(一)认定范围:企业家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领导;外来务工人员为与县境内各类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

(二)待遇标准:享受标准参照企业所在镇居民享受的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

十五、专业技术人才认定范围、程序以及申请临时住房的条件、程序

(一)认定范围:与县境内非公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在企业研发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第一学历)的人员或取得国家承认的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且从事工种与本专业技术资格相一致。

(二)认定程序:企业与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合同后30日内,向县人社局提出认定申请,提交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专业技术资格证及聘用合同原件、复印件。县人社局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审查认定。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6

一、发展目标

(一)到2015年,力争建筑业经济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建筑业总产值达570亿元、增加值突破120亿元;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市超亿元以上企业达40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家企业上市;外向开拓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亿美元,企业多元化经营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达30%;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十二五”期间,新增一级资质以上企业2―3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以上,创“鲁班奖”和国优工程奖1―2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60项。

二、鼓励建筑业企业多做贡献

(二)鼓励我市建筑企业承接工程。切实规范建筑市场招标投标活动,在本市范围内实行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的建设工程项目,凡具备条件的我市施工承包企业优先纳入招标或承包范畴。外地企业在我市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凡由我市施工企业总承包施工或直接发包给我市施工企业的,施工企业承包该项目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建设单位。

(三)搭建企业回乡纳税的桥梁。本市建筑企业在外地施工回本地缴纳所得税,纳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按所纳税额财政地方留成部分30%奖励;以后年度以上年为基数,所缴纳的税收每增长100万元,财政地方留成返还部分相应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返还税额由市建管局对有关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专项奖励。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现有各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外经外贸、节能减排、人才引进与培训等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项目给予支持。建筑企业在姜首次入库税金达5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的,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层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原则上企业主要经营者获奖金的50%,管理层其他成员获奖金的50%。

三、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形态。按照扶优扶强、扶专扶精,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原则,扶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发展,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数量,在全市形成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比例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鼓励建筑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型、节约型、环保型建筑产品,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提高节能减排能力和低碳建设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筑产业集中度在70%以上,专业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40%。

(六)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群体。根据企业综合实力,每年评选“建筑业十强企业”,在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上缴税收等方面超额完成市交年度发展指标的,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支持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鼓励我市一级以上重点建筑企业挂钩帮扶中小企业发展,凡帮助帮扶对象当年承建项目合同总额达到2亿元,奖励重点企业5万元,当年承接项目合同总额超过2亿元的,每增加1亿元奖励2万元,通过企业间相互促进、抱团发展,尽快新增一批建筑业知名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对建筑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以及被评为全国优秀建筑企业和省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省、部级特殊津贴专家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鼓励建筑业企业晋升资质。对总承包企业主项资质成功晋升特级、一级的,分别给予特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专业承包企业主项资质晋升一级的,给予10万元奖励。

(八)鼓励建筑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对新开拓一个省外市场(以地市级为单位)的企业,当年承接项目合同额达2亿元、3亿元的,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当年承接市外项目单项合同额达3亿元、5亿元的,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企业每完成境外工程施工营业额200万美元奖励2万元,单个企业当年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20万元。

(九)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建筑业的发展,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和信用等级提升情况,同比增加银行授信额度,解决其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探索并逐步推行项目经理人贷款等适合建筑业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提高对项目经理的授信额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专业担保公司,鼓励有信誉的企业之间进行信贷联保、互保,破解建筑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大力推进政银企合作,每年举办1―2次建筑业专场融资洽谈及授信签约活动,提高履约率。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信用证、保函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十)拓宽建筑业企业融资渠道。参照《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确定的标准,对建筑业企业上市进行奖励,有重点地选择效益好、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进行上市辅导,鼓励企业尽快上市,提升资本运营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结合票据等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补贴有关手续办理等融资费用的50%,补助总额不超过20万元。

(十一)强化建筑业目标管理。加大对镇(区)建筑业发展的考核力度,促进各镇(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推动本地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重点企业要带头完成年度下达的建筑业经济指标任务,对年完成施工产值3亿元以上且主要经济指标(施工产值、增加值、工程结算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优先纳入市“建筑业十强企业”评选范围;对年完成施工产值亿元以上且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平均增幅双倍的,优先纳入市“建筑业先进企业”评选范围。

四、强化建筑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二)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新认定获批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主编部级、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部级工法、部级QC成果奖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获得省级工法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部级发明专利的每件奖励5万元;对获得部级、省级科技示范工程奖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20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

(十三)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鼓励建筑行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每引进1名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并续用5年以上,市政府给予2万元奖励。加强行业内部有潜力人才的破格培养,对获得部级工程质量奖、部级施工工法和3项以上“扬子杯”工程的项目经理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对获得1项省级工法或1项省优工程(或2项地市级优质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可破格申报中级职称。重视抓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建筑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确保60%用于企业一线职工培训和企业办学。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纳税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实施”的原则,从解决农民就业,充实建筑业人力资源出发,在有条件的镇(区)推进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从业技工的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鼓励以合资、入股的方式组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切实加快全市建筑劳务输出建制化、劳务组织企业化进程。与重点劳务输出地区开展建筑劳务合作,采取订单培养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全市建筑技术操作工人储备不足、企业施工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十四)激励企业创优夺牌。企业独立总承包工程获得“鲁班奖”的奖励50万元,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该工程项目经理在评选省、市劳动模范时优先推荐申报;获得詹天佑奖的奖励25万元;参建工程获得“鲁班奖”的奖励15万元。企业独立总承包工程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的奖励10万元,可授予该工程项目经理“市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凡本市企业在本市所承建的工程获得部级、省级文明工地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在外地承建的工程获得部级、省级文明工地的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上述奖项奖金奖给项目部不低于50%,奖给项目经理不低于20%,若奖项重复获得的按最高单项奖奖励。

五、建立完善规范诚信的建筑市场

(十五)加强我市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严禁将工程非法转包(挂靠)或违法分包。各镇(区)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积极推行外来进姜施工企业备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退机制。

(十六)建立全市规范统一的诚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建筑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评定和考核办法。建立建设、施工、监理、招标、造价咨询、工程检测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进一步扩大征信范围,将劳务工程款结算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申报、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相结合,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业主、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六、建筑业激励扶持政策奖励兑现方式

(十七)建筑业企业享受激励扶持政策实行申报制,其申报程序为:申报单位向市建管局提出申请,并附报相关资料,市建管、地税、科技、人社、人行等相关部门负责初审,财政局在其初审的基础上进行结算,并会同市建管局、地税局提出结算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建管局负责各项奖励资金的兑现。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7

各镇乡人民政府、城区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增速回落,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部分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增加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市政府安排150万元设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重点工业项目贷款贴息、创新型企业奖励、企业技术改造奖励、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此外,市财政局、市经济局共同筹措2000万元工业生产调度资金,重点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

(二)设立企业发展贡献奖。依照《*市“工业兴市”奖励办法》评比办法,年末对利税增长大户、纳税贡献大户、吸纳劳动力大户等三类企业予以奖励。

(三)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积极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向上争取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生产调度资金和申报国家、省有关技术改造、技术开发、节能环保、循环利用、产业聚集、资源开发等重点工业发展项目,对企业争取项目资金的前期费用给予支持。对工业企业自筹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由市财政按企业实际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获得省政府质量奖、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名牌产品、湖北著名商标和获得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市财政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重新认定新增的高新技术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企业,由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

(五)支持技术改造。发改、财政、经济、科技等部门为企业申报国家补贴项目时,优先申报“3520”工程中的纳税大户、“十大工业项目”、规模以上企业及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要项目。对企业技术改造新征用地,按照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的价格标准供地。

(六)支持外向型企业发展。对从事出口产品生产、来料加工和境外投资的外向型企业,在项目申报、技改贴息、税收优惠、人员培训、出国(境)考察、专业展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对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优先保证退税额度。

(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且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新获得部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

二、加大税费减让力度

(八)实行税收优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困难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国家政策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由市地税局按程序上报审批,享受减免优惠政策。

(九)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新购进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同时抵扣其进项税额,一次不能全额抵扣完的,可转下期留抵。

(十)实行费收减让。进一步清理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国家已明令禁止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停征。20*年的所有收费项目标准一律不得超过20*年的收费标准。

(十一)降低融资手续成本。20*年,对纳税超过50万元的工业企业贷款质押融资中办理土地房产它项权证,不再收取登记费、评估费、工本费,上述费用年终由政府按有关文件与有关部门协商结算。

(十二)降低用电入网成本。公开用电报表的流程和收费标准,企业可通过网上询价自行购买电力设备和材料,设计、施工允许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和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经供电公司审查验收后入网,同时实行限时报表办结制度。

(十三)扶持纺织企业发展。对纺织企业继续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我市纺织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洪政发〔20*〕26号)的规定。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十四)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入。协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和信贷资金,同时积极引进荆州商业银行到*开办分行。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人行*市支行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增加授信额度,促进银企合作共赢。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对规模企业及BBB级、a级信誉企业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增加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改变资产抵押方式,简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程序,确保工业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高于上年贷款增幅。

(十五)完善壮大担保公司,优化开源担保公司运作机制。由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经济局、担保公司共同审定受担保企业,并报银行作为优先放贷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向上争取资金增加注册资本金,增大开源担保公司担保额度。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开办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

(十六)实施中小企业“牵头服务培植”工程。各金额机构要把没有与银行发生往来的中小企业作为培植优质客户的重要对象,开展牵手服务活动,力争年内贷款业务将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有贷款意愿的实行全覆盖。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十七)强化领导及部门联系企业责任。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工业、分管领导全力抓工业的领导体制,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要确立专门市领导、专门干部专门负责服务,对服务有功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只挂名不负责的要通报批评。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8

关键词:科技成果管理奖励申报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42-01

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科研任务完成质量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新项目立项申请的技术基础。科技成果的申报和奖励对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选拔优秀人才、打造知名专家、培养创新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激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申报的管理工作做得如何,在直接影响着成果的获奖等级,甚至影响到成果的获奖率。如何使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相应的奖励,提高成果获奖率,是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从掌握政策动向,拓宽报奖渠道,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成果获奖率,完善保障机制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就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掌握政策动向,拓宽报奖渠道

科技成果管理的法律法规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依据和前提,为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撑条件。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的本质是社会对科技成果的承认,也是对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的承认。科技成果奖励无疑具有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作用。对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就是要体现上述科技奖励的原则、功能、方针和政策,以使科技成果奖励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随着科技创新地位的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鼓励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国家及各省科技奖励政策都在完善,科技奖励、评审办法、鉴定细则等在不断修订。例如:2009年3月,国防科工局对《国防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10年7月,工信部的新版《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开始实施;2009年,国家能源局了《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及《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开始组织国家重大能源成果的鉴定及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对于科技成果管理人员来说,首先应该及时学习并掌握这些相关的政策,并根据这些管理条例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工作,将最新的政策及时通报给科技工作者,结合本单位科研成果的具体情况指导并帮助他们进行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积极拓宽报奖渠道,借助不同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申报的平台,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为促进市场转化打下基础。

2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科技成果获奖率

提高科技成果管理的成效,提高科技成果获奖率,就应优化工作流程,及时总结归纳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申报的策划工作

在科研项目立项或签订合同时,就应对整个项目全周期的成果进行报奖策划,避免被动申报和仓促申报,特别是重大科研项目更要提前进行成果树的梳理,理清成果的层次和脉络。在做好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料积累和收集整理工作,包括与成果相关的数据、影像资料等,同时中注意成果专利的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应用证明的出具等对成果的申报有利的支撑材料。有的成果虽然不错,但在报奖时因准备工作不充分,申报材料粗糙,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或创新点及先进性不突出,或层次不分明等种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成果的评审和获奖结果。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报奖时机,避免报奖无序、冲突或因小失大,同类技术成果应均衡申报,以避免在同一年度一批同类成果同时申报,导致自我撞车、自我竞争的局面出现。

2.2严把鉴定及报奖材料关

科技成果鉴定和报奖材料是专家评价成果的重要依据,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果水平的体现[1]。在成果管理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把握好申报过程的每一环节。为申报项目的通过率,不仅组织专家要对技术内容进行审查,还要根据报奖软件的填写说明和形式审查要求,对各项申报材料进行细致的形式审查,做好报奖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第一关。

3完善成果管理的保障机制

成果的申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鉴定到报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报奖周期长,申报材料格式要求高,不少科研人员认为费劲申报后还不一定能评上奖,导致科技人员报奖的积极性不高,或申报过程中敷衍了事。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完善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可配套相应的奖励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激励,以提高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申报成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及对成果的推广、应用及申报奖励等作为对科技人员进行绩效定量考核指标之一,发挥其约束作用,让科技人员感到危机与压力,增强科研活动的竞争活力,这也是提高科技成果管理的有效措施。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国有科研院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大批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一般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成果转化属于政府主导型或研究单位供给型,研发什么、谁来投资、谁来评价、谁来应用等一系列问题,都预先做好了安排。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能力、取得的其他应用性成果,以及成果的二次转化应用等等,其开发与应用往往被束之高阁,面对市场需求“无动于衷”,多年无法产生经济效益,造成成果“等待”转化、能力“等待”开发的现象。知识创新没有在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它本应该发挥的功效、创造出它本应该有的效益。因此,在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形成的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好科技成果管理体系和平台,转换管理模式,确立市场意识,加强效益观念、专利意识,注重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科研成果通向市场应用的路径问题解决好,是科研事业单位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科技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靠长期的、多方面的工作积累。科技成果的获得既需要科学研究者的创造性研究活动,也要有科学管理策略的引导。一项高水平、高效益的科技成果,如果专利没有申请、成果没有及时鉴定、成果推广应用后的证明材料没有及时索取,如果报奖前的准备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申报带来损失。因此,作为成果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认识到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政策吃透,要把科技成果申报工作抓紧、抓实,才能真正做到报奖时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把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9

一、评选对象

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班主任、校长(含学院院长、幼儿园园长)。

(一)2005年以来,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班主任及校长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已获得首届及第二届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荣誉称号的人员,如有新的突出成绩,经主管部门同意,可准予参评,但一定要从严掌握。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教育机构县(处)级(含)以上干部不得以班主任、校长的身份参加评选。

二、表彰名额

2007年拟表彰十佳班主任、百名班主任之星、千名优秀班主任;十佳校长、百名优秀校长;组织奖若干名。

各地、各单位在分配推荐名额时,要统筹考虑到本地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及和民办教育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特点,使其均有适当的比例。

三、评选条件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忠诚教育事业,模范履行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在教育教学及任班主任和校长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显著;

(二)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

(三)在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有创造性的成果,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或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四)在学校及班级管理、服务和学校建设方面有突出成绩。

四、推荐程序、办法和要求

(一)评选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坚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优中选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选推荐要采用自下而上,逐级审查、考核、申报的办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对推荐对象要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各地市、县在推荐时,必须将评选通知、候选人名单和先进事迹材料在当地有关新闻媒体或单位内部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推荐的方可上报。

(三)市、县所辖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含厂矿子弟学校),可以学校为单位上报。

(四)为保证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各单位务于2007年10月底前将有关材料上报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的材料包括:

1.《第三届全国优秀班主任申报表》及软盘,《全国优秀校长申报表》及软盘;

2.全国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校长典型事迹材料(要求准确、生动、翔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感并附工作照片),事迹材料原则控制在3000字以内;

上述文字材料一式三份,并存入计算机软盘(3.省略。

报名地址:北京市永定路3918-2308信箱邮编:100039,联系电话:(010)5188930951887063(传真),联系人:叶东森杜松利,评委会官方网站:中国教师网(省略)。

五、奖励办法

奖励工作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评委会将于2007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向获得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百名班主任之星、全国千名优秀班主任、全国十佳校长、全国百名优秀校长的人员颁发证书、奖杯和奖金。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评选表彰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师杂志社、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联合组成全国优秀班主任暨优秀校长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评选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校长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是激励广大教师和校长献身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在当地党委和单位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推荐过程中,既要面向广大班主任、校长,又要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校长的管理服务作用,向教学第一线的班主任教师和校长倾斜,向中小学和幼儿园班主任教师和校长(院长、园长)倾斜,尤其是要向在大力倡导、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班主任教师和校长倾斜,向条件艰苦地区的学校倾斜,防止单纯用升学率去评价班主任教师和校长工作的倾向。各地、各单位要坚持评选条件,择优推荐。要进一步增加评选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奖励工作的公正性,有效地发挥表彰奖励工作在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

优质工程奖励办法篇10

一、以领导重视为关键,全面落实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

今年,我镇计生工作继续采取工作重心下移的方法,对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分级考核,实行镇考核社区,社区考核村、经济合作社的方式,就是镇政府同社区及重点企业单位签订计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书,而社区同辖区内的村、居委、经济合作社及所属企业签订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职权的下放,不仅突出了社区在计生工作中的地位,而且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使计生工作更加细致深入,也将计生管理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我计生办还建立了奖惩激励机制,制订出台了对社、村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和村级计生服务员个人工作实绩考核激励机制,在镇财政不富裕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安排考核奖励经费达10万元,设立社区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奖2000元、达标奖1000元;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奖1200元、达标奖500元;村级计生服务员实绩考核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经考核评定,及时兑现各类奖励经费。

二、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努力提高计生队伍整体素质

我镇党委政府将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计生工作中的问题,尤其高度重视计生队伍建设,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足配强镇、社、村三级计生工作人员,做到报酬、职责、组织、经费四到位,保证计生办卓有成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的及时掌握,健全动态网络管理,我镇又在各村、经济合作社、自然岙均聘请多名计生信息员,以便能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资料。此外,我办通过多种多方式和渠道,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狠抓了计生干部队伍教育。一是提高镇计生办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强化综合业务能力和政策法规的执行能力。二是突出社区工作重心,进一步强化社区对村一级的指导管理职能。三加强对计生员的业务培训,每月坚持以会代训,同时在对计生员的半年考核中进行业务检查,并且边考核边辅导,使各级计生工作更加规范化。

三、以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三规一条例”,切实维护群众计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民、优质的服务。

1.确立计生优先优惠奖励机制。制订《xx镇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全镇14周岁以下独生子女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一次性发放其奖励费50元,到10月底已发放证件204本,发放奖励费5100元;对独生子女家庭落实宅基地分配一人按两人计算的奖励政策,在拆迁房屋使用面积安置中独生子女也享受两人面积的优惠。不仅如此,各村在制订村民自治章程中还纷纷出台其他优惠政策,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进行优惠奖励。

2.规范运行计生保障、救助资金机制。认真贯彻区政府出台的《普陀区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全镇已雷击有10户特捆户享受了公益金补助。

3.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规定。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渔农村夫妇四项手术享受免费服务,全面推行直接记帐制,到10月底全镇有584人进行了四项手术,全部享受了免费医疗的政策。

四、以优质服务为宗旨,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开展优质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和人口计生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必然要求。我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权益,全面开展“温馨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实施“双向交流、健康检查、知情选择、术后随访”的服务制度,做到“药具服务三清、三懂、三会、三到户”,热情周到做好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生殖健康跟踪服务及紧急避孕服务工作,切实做好计生承诺服务。发放计生科普知识、生殖健康资料2万余份。

五、以龙山社区为试点,积极落实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

随着xx大开发、大发展的进程,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我镇。外来人口的进入不仅为我镇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也加剧了计生工作的难度,其中以龙山社区最为突出。为此,我们以龙山社区为试点,成立了新居民服务中心,配备专人,成立专项资金,专程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现居住地服务,使他们能够得到与本地居民相同的计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