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十篇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十篇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2:38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1

一、家庭教育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奖励内容单一与目标过高

根据访谈的结果,大部分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家长只把孩子学习成绩的较大提高作为奖励目标。这一奖励目标,不但内容单一、缺少丰富性,而且较难实现。

在奖励目标的内容方面,大多数家长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秀品质和学习社会知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有近期目标,而没有长期目标。90%以上的家长只是期望孩子能顺利地考上大学,至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期望,基本上没有或是很模糊。这种狭隘的家庭教育奖励目标,不利于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

学生的学习成绩受众多因素影响,比如学生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家庭环境、学习策略、学习强度、学习主动性、课程作业的完成状况等。因此,如果只是奖励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调整和改进上述诸因素,孩子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其次,在奖励实施的结果方面,访谈中80%成绩中下游的学生认为家长没有学习奖励,而100%的家长都认为有学习奖励,原因是那80%的学生从来都没有实现目标,也就从来没得到奖励,这说明这一目标过高,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2.奖励形式单调

大多数家长都是运用物质手段奖励孩子,或是一定数额金钱的直接奖励,或是物品奖励,或是出外旅游奖励等,缺乏情感、精神、表情等方面的奖励。而这些非物质奖励对于孩子的细微进步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实际上,一些家长工作繁忙,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不够;一些家长职场压力较大,把家变成缓解压力的场所,对孩子的关注减少;还有一些家长缺乏丰富的生活,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简单。

二、家庭教育惩罚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惩罚的家庭教育

在访谈中,70%的家长都表示没有惩罚措施。他们认为孩子大了,不适合打骂了,在他们的心中,惩罚就只有打骂;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没有针对其它教育目标的惩罚措施;大多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觉得没有必要在孩子的教育上采取惩罚措施;父母在惩罚措施的使用上存在分歧,一方的惩罚被另一方所阻止,惩罚无法实施,时间一长就没有了惩罚措施;一些家长没有正确理解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等教育方法,一味赏识和鼓励;家长工作繁忙,不能适当关注孩子的教育。没有惩罚措施,孩子在学习方面及其它行为方面的不良表现或是缺点,不能得到有效的矫正,甚至是越积越深,养成习惯,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极端打骂的家庭教育

一些家长文化素质低,想不出除打骂外的其它的惩罚方法;一些家长工作繁忙,在家庭教育中倾向于使用打骂这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措施;很多家长崇尚传统家庭的教育方法,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极少数家长工作压力大,打骂孩子成为其缓解压力的手段。这是最严厉的惩罚措施,经常使用它,不但失去了其应有的严厉性,而且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助长了孩子不适当的反抗行为。

三、建立家庭教育中有效奖惩机制的对策

1.家长必须调整自己。如果家长自身不做调整,只是一味期望孩子进步,这是难以实现的。在访谈中,很多对孩子不够满意的家长,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孩子的缺点,而不反思和调整自己,结果也就是父母对于孩子长期无法改正的缺点,一筹莫展。

2.家庭教育目标需要多样化。家长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培养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诸多优秀品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家长在实际的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中,如果能不断发现并善于总结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将此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个目标,在家庭生活中善于发现能够培养孩子此品质的机会,那么,通过这些机会便可锻炼和塑造孩子的优秀品质。同时,家长还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与缺点,及时限制与约束他,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制止乃至杜绝缺点的形成。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2

我们试着从心理学中的强化和惩罚入手来试着说明这一问题。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心理学家证明,合适的强化和惩罚对于一个人好的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育,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为主要目的已经成为当前幼教届专家的共识。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呢?当他们出现了正面行为,如何让他们保持下去成为习惯?当他们出现了负面行为,又如何及时矫正以至最终消除?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看,幼儿基本上缺少是非观念,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由此,合适的奖励和惩罚对于幼儿是必须的。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契机来了,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在此时明白的道理刻骨铭心。

行为心理学家在本质上,他们是反对惩罚而提倡强化的。在他们看来,惩罚是一种负面的强化。对儿童实施惩罚,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外,随着赏识教育的盛行,教育者愈发不敢惩罚学生,即使他真的犯了错误,也是正面教育和激励,唯恐被别人认为不懂赏识教育。其实,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惩罚,只是被许多人误读,进而误导更多的人。我认为,教育应该是成对出现的。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奖励与惩罚应该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

首先,慎奖励,少惩罚。洛克坚决反对滥用惩罚来对待儿童的行为。在洛克看来,要儿童去做点应该做的事情,便用钱币去酬劳他;要他完成一点作业,便许愿给他买镶着花边的头巾和漂亮的新衣,这样的做法“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等于教导他们去爱奢侈、骄傲、贪婪,”从而“为未来的罪恶奠定了基础。”另外,洛克认为惩罚(特别是体罚)会带来许多弊端,会给儿童身心的发展不良的后果。因此,应尽量少用惩罚。罗素也认为,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时,必须谨慎从事。运用惩罚必须少于运用奖励。对于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应该奖励。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为了使幼儿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些本该是幼儿应该做的事情,教育者动辄奖励,盲目强化,实际上对幼儿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其次,实施惩罚时,一定要认清“行为”和“品行”的差异。对于幼儿来说,错误的是其行为,不应该涉及到其品行。惩罚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修枝去叶”的过程。因此,修剪要恰当,过甚则易伤其身,过轻则没什么作用。惩罚要以育人为目的,要让被惩罚的人明白惩罚的是他的不良行为,而非他本人,惩罚是出于对他的爱护。正如美国人在惩罚孩子时,是很清楚的让孩子知道:“别以为惩罚了你,父母就不爱你。不管怎么说,我们是爱你的。”旨在让孩子理解父母惩罚的善意。他们认为,当孩子把父母的惩罚理解为“恶意”的时候,孩子就会在心底产生抵触心理,惩罚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罗素也认为,惩罚不应该使受罚者感到有罪而感到他正在错过别人享受的快乐。

再次,实施惩罚教育时要讲究艺术性、策略性和公正性,避免当众批评与惩罚孩子。古语说:“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事”。当然,表扬或奖励孩子未必要当众进行,但批评与惩罚则尽量在私下进行,因为幼儿是非常脆弱的,当众责罚幼儿可能会伤害他那稚嫩的心灵,在其心里留下阴影,对其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应该避免把两个儿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这方面,尤其应该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反思。现在的老师或者家长在批评孩子时,最常讲的话就是:“你看某某怎么这么好,多么多么懂事,你怎么这个样子呢?”教育者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幼儿,使其更好的发展。但这样的话语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心理,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自我暗示一一我没用。所以,教育者的本意虽好,但未必能产生好的效果。还有,对孩子运用惩罚时,教育者一定要公平。罗素认为,只有当孩子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惩罚。教育者不能因为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将气撒到孩子身上。另外,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幼儿区别对待。还应该告诉孩子:“家长、教师是凡人,也会犯错误,家长、教师犯错误也同样会受到惩罚。受惩罚不要紧,要紧的是改正错误,关键不是惩罚,而是接受教训,改正错误。”有的教师和家长往往高高在上,有时候明明自己有了错误,却又面子作祟,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这样的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时,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3

在小学生的教育活动中,科学的运用“奖惩”的教育艺术对帮助小学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又是学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运用好这两种手段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又是十分有益,学校要重视,家长更要重视。对于这越来越多的倍受溺爱的孩子,许多家长不知怎样管教孩子,没了标准,往往是粘事则迷,不知所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知怎样去教育,使孩子改过。而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又不能恰当的去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再接再厉。那么到底怎样奖励,怎样惩罚,才能最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对此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的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

现在的一些家长和老师已经开始重视奖惩的作用了,但是教育实践中对于奖励的认识往往有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惩罚目的的片面理解以及由此引来的误用惩罚。二是对奖励作用的无限放大以及由此来的滥用奖励。众所周知,惩罚作为改变不良行为的一种手段,在教育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方式。然而在些教师惩罚学生除了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代价外,往往赋予惩罚以消极的感彩,结果在减弱终止不良行为的同时极易导致新的问题出现。随着误用惩罚导致的不良后果日益明显,奖励在教育中作用就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实中一些老师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把奖励的作用无限扩大,认为奖励是无所不能的魔术棒,只会产生无穷的积极作用。正如某些评论所说的,有的课堂上叫好声一片,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老师和同学都会鼓掌,说:“你真棒!”批改作业,不管答案是否合理,老师都会批上“不错”,甚至用英文批上“Good”。这种对学生一味的赞扬,对惩罚远远避之的态度是不是教育所需要的呢?答案很显然,正面激励是必要的,但是对不良行为施加适当的惩罚同样必不可少。毕竟,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同样具有各自独特的积极作用!所以,“奖惩”是一种艺术,是有很多学问的。

1.“奖惩”不可混淆不清

例如,有某学生这次月考得了第三名,高高兴兴地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妈妈称赞说:“很好,很好,你进步很多哦!”这学生听了好开心,不料妈妈却又说:“可能数学怎么还是考这么差,数学考好一点不就可以得第一名了吗?叫你要勤算数学,不要只会死记,就是不听……”这个学生的心,随着妈妈的话一直往下沉。有些父母求好心切,常喜欢在奖励之后,提出批评或要求,有时这种批评不为孩子所接受,父子间还因此引起争执,使一件高兴的事,最后变得不欢而散。这种奖惩混淆不清的方式,非但无法收到鼓励的效果,反而易使孩子感到沮丧。失望、灰心,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孩子对父母的误解、愤恨,导致亲子关系的破裂。所以父母在奖励孩子的优点时,语气应该肯定,不要将责备与嘉许混淆不清。

2.“奖惩”要公正,还要适度

“奖惩”也必须是公平而适度的。对于同样一件事,对某个孩子加以奖励,却对另一个孩子不闻不问,若这种作法又是很明显时,容易对未受奖励的孩子造成伤害。一般父母较注意对孩子的惩罚是否公平,却往往忽视了奖励的存在性,这对于该受奖励而未受奖励的孩子而言,等于是另一种“惩罚”。有些父母会忽视孩子的资质天赋。个别差异做不同程度的奖励,但是表达技巧的不当,有时也会引起孩子“偏心”、“不公平”的想法,所以在奖惩孩子时,父母应特别注意公平性与表达技巧。

3.奖励或“惩罚”必须及时

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当及时。及时奖励能够使学生尽快知道自己行为的好坏,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进而增强正确行为的持久性与重复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事过境迁再进行奖励,不仅会削弱奖励的积极作用,面且会使受奖励者产生被遗忘的感觉,进而发展成为奖励和积极行为冷漠的状况。另外,及时奖励还可以改美师生关系,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因此,当学生某种值得奖励的行为发生后,及时给以奖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样,对不良行为实施的“惩罚”也要及时。及时的“惩罚”能够使错误行为与“惩罚”所带来的不愉快体验之间建立起联结。当学生再次可能发生违规行为时,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于是很快终止违规行为。并且及时的“惩罚”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心服口服。

4.正确的运用奖励

首先,定期奖励与不定期奖励相结合。过于频繁的奖励容易导致学生对奖励产生依赖感,一旦撤销奖励,就有可能丧失保持良好行为的兴趣。而且凡事必奖会削弱奖励带来的兴奋感和成就感,降低学生的内部教练机。所以可以采用定期奖励与不定期奖励相结合的方法。不定期奖励能使学生保持对奖励的期盼,持续正确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采用不定期奖励的方式,在奖励完全停止以后,正确行为持续的时间比定期奖励下正确行为持续的时间要长。因此,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积极行为给以不定期奖励。再者,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相结合。外部奖励,主要是用于满足个体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如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给孩子设置一张专门的书桌,一个台灯,一个学习角等,都能有效地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内部奖励,指工作或学习本身直接含有能激发行为动机的奖励因素。这种奖励主要用于满足个体的高级需要,例如荣誉和成就的需要,承认和尊重的需要,发展、成才、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个体在工作和事业中,经过奋斗和拼搏后,从内心体现到的,所以说内部奖励是一种主导性的、更稳定、更持久、更强有力的奖励方法。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结合起来,能够满足人的高低不同层次的需要,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儿童各方面的积极性。相反,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的内心理由就会越少。比如,相当多的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经常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奖惩。这种办法在一段时间内是能发挥作用的,但是家长没有想到的是,长此以往,会使孩子逐渐习惯于用外在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他会不自觉地变成为家长而学习,或是为了奖励而学习,反而失去了对学习的真正兴趣。

5.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

“惩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正性“惩罚”,即通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来降低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批评、指责等;另一种是负性“惩罚”,即通过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如不允许参加喜爱的活动等。正性“惩罚”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消极因素的情绪反应,甚至造成身心伤害,因此运用时要慎之又慎,“体罚”是应绝对禁止的。而一正性“惩罚”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为了逃避责骂、挨打采取欺骗的方式,从而导致其它问题行为的发生。实践中教师更多采用负性的是学生需要和喜爱的吗?比如说,一个学生违规时,教师不允许他参加集体活动以示“惩罚”,但若这个学生刚好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那么该“惩罚”对他来说就不能算作“惩罚”,相反,为了逃避集体活动,他可能会重复违规行为来获得不参加体活动的机会。这样,“惩罚”反而强化了不良行为。所以,无论正性“惩罚”还是负性“惩罚”,教师首先都应当对学生充分了解,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

6.“惩罚”与说理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内部“惩罚”机制

“惩罚”不是为了报复或赔偿,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故对学生实施“惩罚”时,一定要与说理相结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惩罚”与说理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省意识,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愿意主动改正错误;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交谈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行为指导。“惩罚”与说理相结合时,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内部“惩罚”机制,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和羞愧,从而自我控制不良行为再次发生。只有当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进行自我监督时,“惩罚”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4

[关键词]洛克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现实意义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具有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绅士教育”,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富含哲理,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洛克要求一个绅士必须具有强健的身体、虚伪而表面的礼貌、温文尔雅的风度,经营商业和从事殖民活动的“才干”。因此,他确定要通过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智育三个方面培养绅士。

1.1健康教育

洛克把健康教育看成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最先提出的就是健康教育问题,他认为“健康之精神离于健康之身体”,他把一个人的工作、幸福与身体健康直接联系起来,“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他把健康教育当作健康精神寄居的躯壳、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洛克在《教育漫话》的第一部分用了较长的篇幅对健康教育进行论述。他反对父母对儿童娇生惯养,主张“对待儿女应该像诚笃的小康的农民对待子女的办法一样”,他认为儿童从小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多过露天生活,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暖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他主张饮食应该清淡简单,不能喝酒或者烈性饮料,早睡早起,卧床要坚硬等等。洛克在自己做家庭医生和家庭教师的经验和体会的基础上,就家庭中如何对儿童进行身体健康的教育制订了广泛而详细的建议――这些建议的大部分在今天也有很多合理之处值得吸收和借鉴。

1.2道德教育

洛克对绅士的德行教育予以极大关注,他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和绅士教育的灵魂。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他认为“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他主张“要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洛克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包括理智、智慧、礼仪、勇敢、公正等方面品德的培养。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问题上,洛克提出不少积极的乃至正确的意见。例如他特别重视榜样和示范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他说“儿童之爱冒充成人是比我们所料想的还早的”,认为在教导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榜样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洛克还一再要求父母和教师必须注意以身作则:“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去做他所希望儿童做的事情。”洛克很重视练习对于形成各种行为习惯的作用,他认为要养成儿童的某种行为习惯,必须经过多次练习才可能在儿童身上牢固形成习惯。洛克还强调说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温和的据理劝说比运用权力和命令的效果要好的多。洛克还反复强调惩罚的问题,总的来看,他基本上主张尽量不用惩罚,也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养孩子奴性、怯懦的精神。必要的责备、斥责可以适当保留,但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1.3智育

洛克把智育放在《教育漫话》的最后一部分,他之所以把智育放在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之后,是由于在他看来,培养绅士首先要使他具有健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但健全的身体是其前提。健全的精神包括道德品质的完善和一定的知识修养,在这二者中,道德品质是首要的,知识是第二位的。在洛克看来,学问只能作为辅佐品德之用,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洛克所说的智育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包括获得各种技能技艺。洛克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主要的,但是或者各种技能技艺也是不可缺少的。因而他给儿童规定的智育便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文化知识,二是一些实用的技能技艺。在教学内容上,洛克提出了广泛而又实用的教学科目,如阅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作文、神学、地理、舞蹈、音乐、各种手工技艺等。在教育方法上,洛克主张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儿童去学习,主张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要集中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他认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一旦办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尽速前进了。”他还主张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缓和的不知不觉的一步一步往前教去,他们的悟性就可以开发,思想就可以进展,远远超过预期的程度”。他还认为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别人是促使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有效方法,他说“一个人如果学会了什么事情,要想使他记住,要想鼓励他前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他教给别人。”

2洛克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洛克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提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灵活而不失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2.1重视健康教育

目前,虽然健康教育已经受到了许多幼儿家长的普遍重视,不少家庭都开始注重孩子的营养均衡,但是在越来越大的学习升学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放在给孩子报辅导班培养孩子特长上,在体育锻炼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了。洛克所倡导的让儿童多过露天生活,多运动,避免娇生惯养等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多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放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上,让孩子到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锻炼身体,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关注孩子营养健康的同时,尤其应当注意通过体育锻炼、接触大自然来塑造孩子健康的身体。

2.2顺应儿童自然发展与理性约束相结合

现在的家长总是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外语班,理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以来反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学习的压力――这是不符合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洛克认定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不允许人为的过多干涉,同时又强调理智的作用,指出“自然离不开理智的严密监视”。我们应该在遵循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的发展进行理智的干涉,而不是盲目的逼迫孩子学会各种高难度的技能。

2.3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洛克十分重视孩子精神气质的形成。尽早培育孩子高尚的精神气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洛克看来,应该格外“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形成,而且应该及早形成”。同时,洛克还认为,在教育上要尊重儿童,应当像对待成人一样,承认和尊重儿童的精神存在,促进儿童精神的健康发展,使儿童在不断发展中成为有独立精神的人。当今的家长在孩子的发展和教育中,除了要重视孩子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和健康的人格。

2.4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永恒也更加简便,洛克认为“教育上应该当心的一件大事是看他养成一种什么习惯”。我们当今的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5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洛克反复论述奖励与惩罚的原则,在洛克看来,奖励与惩罚在儿童身上是应该采用的,但必须辩证的运用。对于奖励,洛克反对一味的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他认为只有在孩子真正值得奖励的时候才可以用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嘉许,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荣誉感,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奖励的效果。对于惩罚,洛克主张尽量不用或者少用。现代的父母已经很少使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了,更多的是奖励,很多父母甚至滥用奖励手段来鼓励孩子,这样的方式使得孩子不再稀罕奖励,奖励也渐渐失去了效力。我们应当借鉴洛克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对孩子实施的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打不是为了发泄家长的愤怒,奖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打和奖都不应滥用,而是应该用在刀刃上,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羞耻心和荣誉感。

2.6注重父母榜样示范的作用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5

一、要明确奖惩使用的范围

奖惩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奖惩之前,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奖惩的,哪些是不该奖惩的,这样,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奖惩,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育中的惩罚现象应该伴随着违犯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出现的。即当孩子违犯道德规范,在道德方面出错时才可以采用惩罚,而不应因学习成绩差而惩罚孩子──因为惩罚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使得孩子对相关的学习心存恐惧,并最终对相关的学习失去信心。

孩子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时才给予惩罚。对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首次犯某方面的错误时,不要惩罚孩子;否则,这将会使孩子终日处于不安之中──他们总是担心犯错误和犯错误后被惩罚,进而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都不敢去尝试,凡事都要征求成人的意见才敢去行动,这将会成为孩子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孩子已经认识到所犯错误的错误所在,并有悔改的意愿,成人就不应该再惩罚孩子。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要使孩子知错、改错。

孩子因探索欲望驱使而损坏物品,不应受到惩罚,否则,会使孩子因此而逐渐失去了探索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更不利于孩子从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

好心做坏事不能惩罚。惩罚孩子要考虑动机,不能光看结果,由于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孩子常会“好心”办“坏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倒水喝,水倒多了溢了出来。这时家长就不能批评,否则,将会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吮手指、吃衣角、咬嘴唇、咬指甲、拔头发、发脾气、强迫行为、恋物行为、性自慰行为等,不能采用简单的惩罚手段来处理,因为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内心紧张和不安,惩罚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的问题,相反还会加重其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进而使得类似的行为发生的频率会进一步的提高,使相关的问题行为变得更加严重。

孩子完成了对他而言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应该给予表扬奖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孩子以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务时,应该给予表扬奖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孩子表现出了我们所渴望的行为、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时,应该给予表扬奖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相应的行为习惯。

不要用事先许诺的奖励来激励孩子。有的教师有时为了让孩子听从要求往往会采用事先许诺的奖励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你先别闹了,你不闹的话,妈妈就给你一块糖。”“你帮妈妈擦桌子,等一下妈妈给你10元钱。”“不要再把洗澡水倒在地板上,听话,过会儿吃了晚饭后,我给你吃冰淇淋。”等等,家长的这些许诺确实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发挥积极作用,孩子在得到家长的许诺后,确实出现某些好的行为;但是这种事先许诺式的表扬奖励,如果用多了,其不良后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会使得孩子变得非常功利,使孩子在采取行动之前,只计较自己是否得利,或利大还是利小,使得孩子养成斤斤计较、见利忘义、自私自利等浓厚的功利主义意识和品质,使其难以认识到自己对待事情应负的责任,以及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这就使得其今后很难与人共事、共处。

当孩子出于内在的兴趣或进取心而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如果给予孩子过多的表扬奖励,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和上进心。比如,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画画,他并不需要家长的表扬和物质奖励,而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画出很美的画,家长只要关注一下就行了,但如果家长说:“宝贝,你真棒!等一下我给你朱克力吃!”这样的强化多了,反而会使孩子去画画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会使孩子出现厌烦心理。

二、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如果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那么,你的表扬或许已不太真诚或者就有点夸大其辞的成分;如果低于这一比例,那么,你就可能是个过于挑剔的父母,这将令孩子情绪长期不安,进而会破坏孩子的自然成长,使其成为神经质、怯懦,或者不诚实,甚至还可能学会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人。

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多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多给孩子以肯定式的评价,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样有利于孩子不断地进步,而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更不要认为只有孩子把所有的缺点改正完了才是好孩子,有缺点的孩子也可以是好孩子,真正没有缺点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三、奖励惩罚,要让孩子有相应的“感觉”

奖励,要让孩子感觉到“甜”的滋味;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痛”的滋味。只有这样,奖惩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才能对孩子的发展有意义。

如,小牛每次生妈妈的气时,都会或打、或踢、或咬妈妈。这时妈妈总题告诉他:妈妈被他打得好痛,所以不可以再打妈妈了。可是,这个方法对小牛没有产生任何改善作用。后来她听了一位专家的建议,改变了应付的态度。当小牛打妈妈时,妈妈很轻松地说:“你要和妈妈玩打架游戏是不是?”然后,妈妈趁机打一打小牛,不要太用力,但要比小牛打的力量大一些,是真的打。结果小牛受激怒再回打妈妈,妈妈还是同样做法,只是第二次稍稍用力。妈妈再继续和小牛玩游戏,结果,小牛很快就没有兴趣打了。此后,小牛不再打妈妈。

又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由他去,只要让孩子多几次在下一餐到来之前尝一尝由于不好好吃饭而挨饿的“痛”,孩子以后到吃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好好吃饭。

再如,孩子玩水,你可以悄悄将总水龙头关掉,当孩子要用水时发现没水了,你可以说:因为你刚才玩水浪费得太多,孩子经过没有水用的难受后,下次就知道玩水不是件好事。

很多时候,对孩子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只有让孩子从自己的不良行为中获得了“痛”的感受,其相应的认识才会真正到位,其改正不良行为才会有内在的动力。

同理,奖励也要研究孩子的需要,奖品或奖励的形式是孩子比较想要或比较喜欢的,这样的奖励才会对孩子具有激励作用。

四、奖惩不宜过多,过滥

过多的惩罚,会使孩子自卑;过滥的惩罚,会让孩子对批评惩罚产生“免疫力”,而使批评惩罚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过多的奖励,会让孩子变得对奖励“上瘾”──对自己所做的任何琐事都期望得到表扬,或者会使孩子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有表扬奖励的就去做,没有奖励的,应该去做的也不去做,过度的奖励还会减弱活动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同时还会泯灭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和创造能力。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6

“胡萝卜+软棒”即对学生的奖惩制度。

“胡萝卜”即奖励制度。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适时又适度的表扬,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张扬,同时鼓励更多的同学效仿,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奖励有口头上的表扬,也有物质上的鼓励。表扬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对班级里一贯表现好的同学固然要表扬,但是对班级里表现不突出的同学,当他们的表现有闪光点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时机对他们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许,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与快乐,在行动上表现更加突出。当表达对他们的赞许时,班主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其次一定要面带微笑、语调温和,然后表达出对他们的赞许和鼓励。

当我们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时,可以适时的进行赞扬,比如说我班一位同学看到同学擦完玻璃后随手将废纸扔在地上,他便主动捡起废纸放入垃圾桶内。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这显示出他爱护集体和卫生的意识却是极强的。于是我抓住这件小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同时号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向他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所以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则更需要慎重。首先用于作奖励的物质一定是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在物质奖励方面,我主要根据中学生学习成长特点,给学生收集和购买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时尚短文、名家名著。在班级成立了图书一角,并设立了专门图书管理员,制订了图书管理制度。让学生在课余期间,或者自习课时到图书管理员那借书进行阅读。表现越突出的借阅图书的机会就越多,一月一总结,并及时反馈家长。这样学生比学赶帮超、优秀自己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班级就形成了一个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软棒”即惩罚制度。惩罚有口头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惩罚”制度的运用那是慎之又慎的。

首先,惩罚要有针对性,然后才有实效,无效的惩罚不可以实施。

有针对性的实施惩罚,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在批评学生时,再提到以前发生的事情,要就事说事。

(2)不要在某些学生做错事时,对全部同学进行批评。哪怕教师一时找不到问题出在哪些人身上,也不能胡乱发脾气。目标不明确的批评只会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厌烦,让犯错误的同学逃之夭夭。

(3)批评一个学生时,要针对他的个性特点、家庭情况、错误的详情和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惩罚的三个类别:

一、口头惩罚

口头惩罚分为两种,即非表扬性评价和批评。

非表扬性评价,实质上不是批评,当学生认知方面存在误差或错误时,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做出评价。例如:学生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或纪律上不能按照中学生守则去做,这时就要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客观讲解和评价。非表扬性评价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知自己的实际情况,能进一步的向优秀的方向发展自己。

很多学生依赖于表扬,其实表扬多了,学生也会厌烦;相反批评多了,也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我就是这样了,永远无法变好了”的错误认识。因此,合情合理的运用表扬与惩罚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批评的目的是教育,而批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班主任在实施批评时,不可夹杂个人情绪在里面。更不能带着个人情绪处理问题。批评是在不伤害学生情感的情况下,转化学生,使其在批评过后认识错误,实现良性发展。通俗地说批评就是把一个有瑕疵的学生往好学生堆里赶。

二、物质惩罚

物质惩罚,最常见的就是损坏物品要赔偿。学生活泼好动,桌椅门窗难免不被碰坏。因此,当出现物品赔偿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要注意核实物品价值,确定好赔偿金额,坚决避免赔偿纠纷的发生。假使一旦发生有关赔偿的纠纷,也要设法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协商解决。

三、身体惩罚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7

现实中惩戒和体罚常常被人混为一谈,这也是人们反对惩戒的主要原因。其实,我们在此所说的惩戒和体罚是明显不同的,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体罚则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教育中的惩戒是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不伤害其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或强制性纠正措施,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在教育教学中,由于体罚是不科学、不民主的有害的惩戒儿童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坚决反对体罚,同时我们也要慎用惩戒,提倡“激励”并不是就要忽视或抛弃惩戒,反之要应该重视惩戒和赏识或激励的综合运用。

在英美学校都有惩戒措施,有口头训诫,也有罚劳动;有见校长,让校长惩罚,也有罚写作文;这些说明了教育中的惩戒是在必要时采取的必要手段,是合理存在的,在现实的教育中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奖励和惩戒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所说:“没有惩罚就没有奖励。”“奖励与惩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用奖励来增加某一行为的发生频率,而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从心理意义上说,惩罚、奖励就像磁铁的两极一样无法完全剥离。”只有奖励而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学生需要知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加以改正,适当的惩戒便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也是真正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表现。

第二,惩戒强化了学生对规则和秩序的认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生在学校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标便是掌握社会生活的各种规则,如果违反了某种规则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会使他逐渐无视规则的存在,长大以后不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难以适应社会,而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许多犯罪的人,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同时主张:“有分寸地处罚一下孩子会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三,处罚能让学生体验到挫折与失败,提高心理素质

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体验性,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惩戒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体验,没有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没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不健全的,特别是由于我国现行计划生育制度和传统教养观念,出现了许多“小皇帝”,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少体会到失败和挫折,但是人生不可避免要遇到各种问题,许多问题是需要个人独自面对和解决的,父母和老师都不可能随时随地完全地帮助学生,因此需要学生正视失败和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四,接受惩戒也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

虽说一般情况下,惩戒带给学生的是痛苦的感觉,但许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其内心会产生很强的愧疚感,根据解决冲突的“趋利避害”原则,使他们期待适当的惩罚以解脱不安,这时如果一味地对学生宽容,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但惩戒会给学生带来痛苦的感觉,因此必须注意学生身心避免受到伤害,要恰当地使用惩戒,使惩戒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老师还需坚持如下原则:

⑴一般不应该作为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第一选择。

学生犯了错,首先应该想到宽容,采取诸如暗示、说服教育、认知辨析与调控、对问题行为的消退、对不相容行为的正强化。对学生施行惩戒,是要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在其他教育措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不得已才施行的。

⑵以尊重为前提,维护其自尊心。

惩戒的目的在于使违纪学生产生羞愧感,重建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故惩戒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之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考虑,找到学生犯错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怀着对教师的尊敬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改正错误。教师千万不能把惩戒当作对人格的羞辱,对不当行为的恶意报复,那样就进入体罚的违法行列了。

⑶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至关重要,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惩戒本是教育学生的,如果不公正的话,就失去其教育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或抵触情绪。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喜欢”的学生纵容袒护,对“不喜欢”的学生处罚得厉害,应该公平、民主、一视同仁。

⑷以事论事。

就是“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能采取惩戒时总是与以往学生所受的惩罚联系起来,这样做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一种暗示,使他认为自己就是“无药可救”的坏坯子。

⑸因人而异,方法灵活。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8

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教学不负责;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怕脏,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教师没有定好课堂常规或是对常规的贯彻执行不够严格;没有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体育教师观念陈旧,教师选用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厌学情绪显露;个别学生有来自于个人交友、家庭、社会的某些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学生,使体育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提高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

“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水平与学校的体育教学息息相关,体育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视为已任,把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提高和完善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想方设法去考虑如何备教材、备场地、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才会寻求如何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堂教学高效。

此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人,90后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长辈疼爱且存在唯我独尊心理和逆反心理,表现出自暴自弃、萎摩不振、消极颓废、贪图享乐、厌学等心理问题,体育课对这些学生来说是苦差事。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学生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真正的动起来,打破那种“学生甘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得过且过”,“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被动局面,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

建立起一套必须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即课堂常规。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另外,体育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套信息系统,有默契感,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还有在一些与学生距离较远的项目教学,教师的一个手势动作,一个旗示,哨声的长短、哨声的节奏要让学生能马上执行,如200米跑的练习或测试,要对远在200米跑起跑的学生执行教师的命令进行练习,这套信息系统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3、按新课标理念选用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度采用分层教学

在新课标下,对于教学内容的选用和教学进度的安排都给予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生理心理特点来选用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度,让所有的学生在每节课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这样就不会因教师选用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度的不当而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练习内容的难易和完成练习的要求区分开来,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体育优生来说适当地安排难度大点和加点练习密度,这样体育优生就不会觉得练习内容太简单没意思,没有新的收获,反而会让体育优生觉得更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爱挑战,爱冒险,爱表现的欲望,自然会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来。而对于体育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也不会觉得练习内容高不可攀,不敢尝试或怕完成不好遭其他同学的嘲笑的心理负担。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个人的每一次进步,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这部分学生自然也会从易到难地掌握体育课堂练习的方法,体验练习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内需,不论运动能力强弱水平高低,全员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实现了所有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愿望,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重奖励轻惩罚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措施。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保证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课堂教学高效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的进步。要坚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注意发现学生的每点进步,并加以肯定。运用奖励作为导向,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影响和改变学生违纪行为的一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课堂中,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已明显干扰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用提示、暗示、制止、甚至基于教育为目的的惩罚。如果学生在练习任务完成得很好时为了吸引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先评价该学生能很好完成练习并重点指出其违纪问题,不要认为自己能很好完成练习就有违纪的资本,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最好在课前事先安排这些体育优生去帮助其他同学完成练习。这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发挥体育优生长处。惩罚是不得矣为之。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这种不良行为而不是人,一般不要搞集体惩罚,不要因这种善意的教育性惩罚损坏了师生关系,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总之,体育课堂中还是要多以奖励为主,尽量少或不用惩罚,激励性奖励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5、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只有教师评价的单向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而且还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议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进来,,使评价更公平合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勇于挑战,促进了良好课堂教和学风气的形成,课堂变得有活力,学习就有动力。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接受,更在乎课堂的练习效果。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的民主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老师通过学生参与评价的反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效果,既要有严明的课堂教学常规,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锻炼身体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身心地去强身健体。当然,体育课堂教学最高境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能获得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昊锦般,李强主编.学枝体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太学出版社,1995

[2]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素质教育全书[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9

【关键词】良好品德 中职学生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97-02

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社会变革给中职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于处于科学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懵懂少年,如何培养他们的品德,本文试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耗费了太多家长的精力,在一定的程度下,影响了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家长对于子女的态度过分严格或者过分放任,都不适宜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积极参与者。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毒害。特别是现在网络充斥着大部分学生的业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上来自不同群体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都会使学生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中有血腥、暴力的游戏,还有很多的电影也有恐怖的画面。如果学生接触的事物都是险恶的,那么他形成的品德将会有一定的偏差。他们在思想上将会存在许多的困惑,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三)个人素质的限制

现在的青少年正处于接受、养成教育的阶段,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与判断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有关。中职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还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制力,一时无法适应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同时他们对自己自信不足,容易放任自流。面对许多问题和纠纷事件,无法也无能力处理的时候,会产生困扰,容易造成对社会的失望,从而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良好品德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处于这个环境中,有一定的心理制约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中职学校可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可举办法制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诚信教育等,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团组织的活动,加强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好的校风具有对学生有着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让学生身处其中受到启发和感染,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处于积极影响中,从而主动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形成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良好的育人氛围是利于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构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目的是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成为自觉行为。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必须依靠具有强制性和规范作用的制度来确保。应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重要,在课堂上开展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能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找准其需要与尊重个性的结合点。这样学生在精神层面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塑造,获得更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应通过德育课的教育,使学生摆正心态,把握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服务社会的人生目标,建立自信,为顺利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思想教育中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得到成长。

(三)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让学生见到社会真实一面,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于他们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帮助。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成立青年志愿者组织,利用周末时间到儿童福利院及养老院,帮助照顾孤儿和老人。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耐心,又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使得学生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二是校外勤工俭学与助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如汽车营销班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汽车4S)、超市(联华超市)进行有偿劳动,不仅仅获得提前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还能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在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工作与生活的不易。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心智,又使得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实现学校与企业得职业无缝对接。

(四)积极推行学校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

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专家,在学生遇到困惑或疑虑的时候,进行疏导、帮助与建议。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能够通过咨询个案,研究学生总体与特殊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便于研究问题学生的对策;三是通过帮助那些交际有障碍的、害羞、孤独学生,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排除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帮助学生走好成熟的第一步,以健康、向上的心理面对成长,面对未来。

(五)合理地利用奖励与惩罚

家庭教育奖励惩罚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塑造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行为习惯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于人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①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幼儿品德的陶冶、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身心健康以及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孙云晓、张梅玲主持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②其中排行前7位的不良习惯为:任性、依赖性强、做事不专注多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分享不懂得关心他人、懒惰、说谎。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幼儿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教养方式与形态的影响

调查的118个家庭中,隔代教育占57.6%,即父母双方均在外工作,孩子由祖辈教养;父或母一方外出占25.4%;父母双方共同教养孩子的占17%。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距,在照顾幼儿时往往过分溺爱,过度保护,一手包办,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懒惰的性格。

2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

幼儿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现代社会是传媒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信息量都更加丰富,更具开放性。电视、互联网的普及让幼儿更早地接触了这个社会。大众传媒在给幼儿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还无法辨别有害的信息与积极的信息;另一方面,幼儿通过模仿来认识了解这个社会,也因此习得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3不良行为的矫正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是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在其行为学习理论中,强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理论的核心。他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可以证明,强化能够提高特定行为反应的强度,在行为塑造上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且,强化疗法对于年龄越小的对象,效果越好。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上多多使用这一方法,来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强化方法:

3.1正强化:奖励

奖励是指施于某种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出现的概率的事件,它属于正强化。奖励可分为物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物质性奖励是用可以消费的物品作为强化物,如食物、图片、玩具、代币等;社会性奖励包括赞扬、微笑、拥抱、认可、抚摸等;活动性奖励是指用一些幼儿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看动画片、滑滑梯、踢球等。在使用奖励的时候应该注意,应该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奖励,让幼儿清楚自己受到奖励的行为是什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奖励要适当,以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无节制的表扬奖励,容易使幼儿产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也不会引起对教师或者家长的奖励重视和珍惜。③

3.2惩罚

在学校教育中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刺激,以减少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幼儿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惩罚应该伴随说理教育,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事不对人,在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与奖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当较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虽然惩罚在矫正不良行为上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它在塑造行为中的效果不如强化好,而且可能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3.3强化不相容反应

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别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这一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当幼儿出现了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行为的消退和行为的建立是相反的过程。斯金纳十分重视消退的作用,他认为,对待我们所不期望的行为的合适方法是消退,而不是惩罚。因为惩罚无论对于被处罚者的不良行为而言,还是对于惩罚实施者的“生气、发怒”的行为而言,都是一种强化,很可能会导致双方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双方在行为学习和改变的过程中,相互强化,相互学习,一起改变。④

在使用强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物和强化方式,体现强化的差异性。能够作为强化物的刺激是多种多样的,同样的强化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和不同行为反应而言,其强化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幼儿,有自己年龄所特有的共性,他们对强化物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所选择的强化物要与幼儿的需要相吻合。此外,在运用强化手段时,还应该考虑幼儿的个性特征。每位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适合自己的强化方式。有的幼儿喜欢在公开场合得到赞扬、奖励,有的喜欢老师私下的鼓励;有的喜欢口头表扬,有的喜欢赞许的眼神、亲切的微笑;有的喜欢物质奖励,有的则喜欢精神的激励,等等。因此,在实践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因人而异地选择更适合的、更有效的强化手段。

(2)强化要及时、有针对性。在安排强化的时间与强度时,要注意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形成的过程给予关注,在所需行为发生之后及时强化。针对幼儿的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进行强化,同时,所要求的行为也应该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总目标具体化,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使之明确具体可行,容易操作,使幼儿在努力之后能够达到,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并且要让幼儿明确,自己被强化的行为是什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要关注并捕捉到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及时地运用积极的激励机制,使孩子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的萌芽得到及时的肯定,逐渐在情感意识上形成习惯。

(3)控制好强化的频率和强化物的数量。强化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在实际操作中,连续强化的情况比较少,一般我们采取的都是间歇强化。幼儿年龄小,持久性和自控能力比较差,任何一个强化都不能长久,在实际运用的时候,间隔时间不要太长,幼儿得到了老师的一次表扬或者奖励后,会有一个兴奋期,当一个兴奋期过去以后,应该有下一个强化。但是强化也不能泛滥,必须在幼儿达到或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以后,才能给予一定的强化刺激。在幼儿行为形成的过程中,要注重随时的观察、指导、鼓励,使其始终处于为完成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积极状态中,这样,不但体现了强化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做事的坚持性。强化时,在强化物的数量上应把握好分寸,既使幼儿感到愉快,又不使强化物很快失去吸引力。

(4)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物质奖励的效果很好,但是在教育中要注重二者的结合。物质奖励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行为,但它有可能会导致幼儿只对所获得的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励行为本身失去兴趣。而且,精神奖励的持久性比物质奖励更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从物质奖励逐步过渡到精神奖励,从外部奖励过渡到幼儿自己的内部奖励。⑤

注释

①威廉・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第四章.李红艳,译.中国商业出版社.

②少年儿童研究.2007(9).

③何燕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辽宁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