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十篇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十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2:58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1

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农村地区受当地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数量也颇为庞大,农村学生因监管不力往往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群体,农村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加强法制课程开发,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法制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中小学法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言,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农村地区更是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长时期,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留守儿童(青少年)逐年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受制于当地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管理,所以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差,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出现偷窃、诈骗、抢劫等严重违法乱纪的行为,家中爷爷奶奶年纪偏大又无能为力。还有的学生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农村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增高、留守儿童受侵害事件频发,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农村法制教育工作的“空白”或“低效”,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经过教学和普及,难以接触大量的法制知识,人们的法律知识更贫乏、法制观念更单薄。由此可见,开发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加强普法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对于保护儿童自身免受侵害、维护其合法权益、推进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意义重大。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

1.课程资源的“匮乏无助”

课程资源指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农村中小学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

首先是教学资源的缺乏,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教室、教材、网络信息设备、图书馆等等。尽管目前我国提倡“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口号,扶持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但许多农村地区仍“一成不变”,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县级政府往往倾向于把教育经费投入到重点中小学,以至于其他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乡级、村级的中小学“坐冷板凳”,不受重视,对国家下发的教育专项经费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只能依靠地方上微薄的财政收入,以至于校际差距日益悬殊,学校运行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舍条件艰苦落后,缺乏正规的教室、教材、课桌和黑板,更不用提计算机、图书室、操场等基本设施了,法制教材难以保证,配套资料如影像资料等不足,在这种教学条件下,许多小学甚至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以满足农村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和计算技能要求,法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根本谈不上,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谈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的培养了。

其次就是教师资源的薄弱,师资力量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难题,农村中小学受其地区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学校工资收入不高,条件艰苦,难以吸纳到优秀的教师资源,许多青年教师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不愿到农村地区去。大多数农村学校上没有专门的法制课教师,往往由思想品德课的老师代替,有些学校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兼职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训练,专业水平不高,更谈不上良好的知识教学。

2.课程主体的“思想误区”

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学校,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涉及校长、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最终效果也往往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在广大农村地区,“法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学法律没有用”这样的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因此,大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师、行政人员根本没有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也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从学校来说,为响应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号召,开学初期,一些农村中小学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些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有关活动,有的学校也在课程表上也给予法制课程一定的位置,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将法制课视为专门课程,往往是在班会活动中附带提及,抑或是学校在学期中组织一次报告会或者观看法制视频等等,课程表形同虚设,以作为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表面功夫。学校缺乏对法制课程的重视,更不用提对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家长则认为是浪费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学生自然也就觉得“学了没有用”。对于教师而言,则是按章办事,学校安排了法制教育课或者活动,就按照法制教材照本宣科,或找一些法制材料敷衍了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忽视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毫无成效。其根源在于长久以来人们法制思想的缺位,对法制教育理解不到位,忽视其重要性,造成“认识偏差”。

3.课程评价的“长久缺失”

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相关法制教育逐步得到完善,法制教育课程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计划及教学大纲中,然而农村地区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一直举步维艰,法制教育活动形式化,其原因还在于考评制度的不完善和教育监管的不力。

尽管国家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中小学课堂,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而言,升学率依然是学校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依旧是最重要的关注点,只要法制课程的学习不纳入考试成绩,那么法制课程就可有可无,对自己影响不大。而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综合成绩或升学率通常是学校对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许多教师也基本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判定教学质量的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并将大量时间用于文化课的教学设计,根本无暇顾及法制课程或法制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升学率也依旧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法制教育在升学考试中未作要求,所以即使有些领导有心于法制课程的开发,但往往因为得不到支持而作罢,因此,将法制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法制教育自然也就有名无实。

三、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是推进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均衡师资配置

相比城市学校,许多农村中学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条件落后等系列问题,而教学经费分配的不均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许多农村中小学远远落后于城市,进一步造成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是保障农村教学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切实加大对偏远地区或村小的经费投入,保证县级财政经费到位。一方面,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如教室、黑板、课桌、教材、图书等硬件设施的配给,促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师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要以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尤其是法制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采取优惠政策,如提升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改造和建设教师住房,保证教师工资按时、按量的发放。保障农村法制课程教师编制,建立农村教师专项培训经费,鼓励教师轮岗、顶岗实习等等,以此吸纳更多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同时也避免已有师资大量“外流”的情况。

2.加强法制意识,提高教师水平

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农村地区中小学对法制教育的态度,从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地方部门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在地区积极开展各种普法活动,加大对学校、家庭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比如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举行手抄报比赛,定期向全校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法制宣传与教育,或者利用教室的黑板出黑板报,利用学校的宣传窗出法制专栏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地区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加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制意识,以此来培养农村中小学开发法制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对法制课程的认识,培养教师对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提高教师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转变教师法制课程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前单一的教育方式,避免照本宣科,开发课程资源,将法制教育多样化,如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展示法制图片、观看各种法制影视作品等方式,丰富法制课程,使法制宣传不再教条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观念。

最后,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从全校教师和干部入手,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法制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确保“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施教”。

3.提升课程地位,开发校本课程

法制课程是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因其无益于升学率而进一步被忽视和边缘化。因此,提高法制课程的地位,保障法制课堂的有效落实迫在眉睫。

首先,应将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一门正式的课程,纳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期安排一定的学时,甚至有必要时将法制教育作为升学考试的考试科目,以此改变法制课程在考试科目中不占比例的现状,并作为学校和教师量化考核标准的指标之一,增加法制课程成绩在考试评价体系的比重。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中小学实际,切实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专门法制教育机构和督导机构,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不定期对学校法制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最后,农村中小学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法制课程资源,推进法制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师要积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地区情况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引进专家和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研发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如把法律融入辩论,开设辩论课等等,让学生既学会法律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打造农村中小学法制特色。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视学校而定,量力而行,不可“为开发而开发”、“为特色而特色”,从而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失去其原来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淼.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及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2]邬小学,王中华.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查――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3]周礼忠.对搞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1(6).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2

关键词:教育实习;微课;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125-03

翻转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尝试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尤其在中国微课大赛举办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尝试制作微课。师范生是中小学教师的生力军,在完成教育实习基本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制作微课,对其以后真正加入到教师工作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和参与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沟通发现,一些师范生也关注微课,但对微课制作的方法并不了解。笔者通过对当前微课发展和应用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教育实习环境条件的限制,以案例形式展现微课制作的有效方法,旨在帮助教育实习中的师范生学会如何制作微课,根据任教学科和当地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制作出具有学科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微课作品,充实师范生教育实习生活,丰富所在学校的微课资源。

一、对微课的开放性认识

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文件认为:“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微课一般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内容多为知识点讲授、习题讲解和实验操作演示等。

以现在的微课发展来看,微课主要以视频形式呈现,也可以是动画形式。微课的内容除了讲授知识点,讲解例题习题,演示实验操作外,还可以是演示作品制作过程,截取课堂教学的某个精彩环节和小组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等等。只要是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学习者能从中有所收获的短小精悍的视频,都可以看做是微课,这种不加太多限制的开放性认识可以让更多微课制作者充分发挥个人创新精神,制作个人风格的微课,丰富微课的形式和内容。

微课的制作方法很多,比如:摄像机拍摄、数码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学院模式、ipaD录制、录播教室录制,等等,但限于教育实习环境的条件,一些对设备要求较高的方法不适用于教育实习中的师范生进行微课的制作。笔者仅根据师范生及其实习环境的特点,介绍三种制作微课的有效方法,简要说明各方法的应用条件及适用情况,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力求全面展现教育实习中师范生应用这些方法制作微课的过程。

二、摄像机录制微课

教育实习生的实习过程一般会要求学生录制一些教学片段录像,因此,基于摄像机录制的微课是实习生可普遍使用的微课录制方法。录制工具――摄像机一般的实习点都有配备,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演示等环境视实习点的教学环境而定,实习生可灵活进行选择。

摄像机录制的微课普遍适用于中小学的各个学科,尤其是知识讲授、重难点讲解、疑难问题解答、实验操作演示、师生互动精彩环节的展示等,设计和制作此类微课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选取和时间的控制,切忌与课堂片段实录混淆,那就失去了微课的意义。

摄像机录制的技术要求不高,从未接触过微课制作的师范生可从此类微课的制作着手,逐步进入到微课的开发过程中来。

三、录屏软件录制微课

用录屏软件进行微课录制的优势在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较小,只要有笔记本或电脑加耳麦,安装常用的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和一个安静的环境就可以了,对教育实习生来说,以上条件较容易获得,因此,可操作性更强。

录屏软件录制的微课,针对需要ppt呈现教学内容的学科要提前做好相应内容的ppt,用录屏软件对屏幕进行录制,用麦克对教师的声音进行同步的录制,或配上相应字幕。

录屏软件录制的微课在内容选择上多适用于知识点的呈现、题目的讲解和操作步骤的演示等,文科中的知识内容可用视频和动画等调动观者兴趣的形式呈现,理科中的案例内容可用视频直观展现,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更是可以边讲解、边操作,手把手教会学生操作步骤。这些都能体现出录屏式微课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明显优势。

中小学微课大赛中的优秀作品很多都采用录屏软件的录制方式,有软件基础的师范生可尝试采用这种微课录制方式,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就任教学科的某个主题,设计与制作一系列相关内容的微课,对微课资源库的扩充和丰富大有裨益。

四、手机录制微课

手机录制微课有着简单便捷的优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手机来进行微课的录制,当然,用手机代替摄像机的录制功能也可以实现“摄像机录制微课”的效果,但画面不够清晰。为保证画面的清晰可以采用手机加白纸的方式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进行录制。

手机录制微课需要准备的除手机和白纸外还需要支架和彩色笔,录制过程中,在白纸上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推理、演算,对重点用彩色笔进行描画,以达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手机录制方式倾向于传统的纸笔推理过程的展示,适用于中小学学科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推理计算较多的学科。将一道疑难问题的推理过程设计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学生可以反复多次地应用微课进行学习,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当中。

手机录制的方式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更为简单,是环境较为艰苦的教育实习生的最佳选择。手机录制出的微课方便传输,在当地有限条件下进行应用也较为现实。

五、微课制作案例

aDDie模式是较为简单且十分实用的教学设计模式,师范生对此有所了解,以此模式为基础,指导师范生开展微课的制作工作,较容易为师范生所接受。本案例从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视角,采用中国微课大赛中应用较多的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方法,选取初中信息技术excel基本操作之“常用函数”知识点,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分析微课

分析微课主要是对微课制作方法的分析、微课目的分析、微课受众即学习者的分析以及对微课知识点内容的分析。

教育实习时任教学科为初中信息技术,采用录屏软件录制的方法更能清晰展现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过程,这种方法对制作人员和环境条件要求并不高,而且中国微课大赛中很多微课都采用这种方法,软件界面比较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过程中逐步了解到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十分熟悉,一点就透,但有的学生只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这样看来,在课堂时间内,让所有学生步调一致地进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无法适应,也无法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微课可以帮助基础较差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帮助学生课下学习巩固知识点、技能点,提前学习新知识,巩固重难点。

微课的内容选取的是“常见函数”知识点,这部分知识是excel部分的重点更是难点知识。该知识点可分为两大块内容,分别是了解常见的函数和掌握使用常见函数的方法。常见的函数有SUm()函数、aVeRaGe()函数、maX()函数、min()函数四类,学生需要了解这四类函数的定义、实质和适用情况等。常用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属于计算机操作类的技能知识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使用函数的方法,并在解决其他类似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

微课的受众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常用函数”之前,已经学习了编辑表格、使用公式等excel的基础知识,对excel的操作基本熟悉。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授课时间不宜过长,微课的特点――短小精悍恰好与此适合。

2.设计微课

设计微课主要是对知识点进行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呈现的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是导入、知识点讲解、技能点传授三个环节。

其中,导入部分应该简单快速、直接有效,因为微课的学习是在课下进行,只有对学习相应知识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才会点击观看,不具有课堂上的强制性,没有必要像进行课堂授课时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导入。具体内容呈现时应注意课件界面的美观、简洁,减少无关因素,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讲授者的语速不应过快,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语言力求清晰、流畅。

知识点的讲解围绕SUm()函数、aVeRaGe()函数、maX()函数、min()函数四个知识点,通过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接给出概念和实现效果图,给学生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刚刚开始微课学习,学习者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求知欲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容易。

技能点的传授内容即微课的核心――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这里采用演示操作的方法,因其清楚直观,学习者可以跟着微课一步步掌握操作步骤,学习者随时可以暂停进行练习,还可以反复观看。

3.开发微课

微课的开发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微课录制、后期编辑三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录制软硬件条件的准备和相关资源的准备。微课录制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录制设备和软件能否达到录制的标准。对笔记本内置麦克风和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进行调试,清晨的办公室光线较为充足,环境安静,录制声音噪声很低,符合微课制作的环境要求。在相关资源方面主要是根据知识点内容制作教学ppt,包括使用素材的整理和加入动画效果,确保美观、简洁。

前期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微课的录制工作了。具体录制步骤:打开录屏软件和教学用ppt,预先浏览并确保ppt的演示无误后,进行试录,然后,调整麦克的位置,确保声音的清晰度。调整好后,屏幕上调整至录屏软件界面的位置和ppt的界面,单击“开始录制”按钮,演示ppt内容并同步讲解,录制完成后,单击“完成录制”按钮。这里提出两个小技巧,首先,环境噪音要小,在没有专业录播室的条件下,选择早晨安静的环境进行录制,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录制过程中如有口误,可以保持录制屏幕不变重复口误的地方,直到满意为止。录制完的视频利用会声会影等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编辑,将失误的视频片段删除即可。

后期编辑环节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处理,删除有口误和错误的地方,噪音大的进行降噪处理,保证视频的清晰、清楚,加入个人风格的片头和片尾,对微课进行美化处理。

4.应用微课

微课主要应用在翻转课堂中,用于学生的课前学习,本案例中,学生课前先观看微课,初步学习常见函数的定义和适用情况,以及使用常见函数的方法,课上主要解决学生提出在学习微课时遇到的问题,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观看微课逐步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将重难点问题集中在课上解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提前将微课上传到网上,方便学生观看。根据所在实习学校的情况,有相关微课资源库的学校可将微课上传至资源库中,供学生学习;没有资源库的学校也可将其上传至优酷等在线视频播放网站,供学生观看。优酷等网站一般会自动将微课视频转换为流媒体格式进行播放,且运行稳定,是较好的微课分享方式。通过跟基础较差学生交流,将微课上传的地址分享给学生,鼓励其从网上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5.评价微课

微课的评价可以参考中国微课大赛中的评价标准,也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作为微课的使用者,在观看微课后从学习者的角度与微课制作者交流使用的感受,从而使微课的形式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微课制作完成后,也可先交由微课制作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微课的形式、教学的流程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适当修改后,再进行应用。

除了aDDie模式,笔者认为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也可以应用到微课制作当中,将整个微课制作过程看做一个较为简单的项目进行启动、规划、实施等,对项目过程进行监控,实现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师范生可根据自己擅长的理论,在进行微课制作时灵活选用,或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

六、结束语

通过介绍以上三种微课制作的有效方法,结合教育实习中微课制作的案例,笔者希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能够根据自身对软件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微课制作。师范生在进行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与一线教师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对技术掌握较好的优势,同时,学习一线教师对微课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或某一个教学环节的精彩之处,不但能增强自身的微课制作能力,客观上,对教育实习学校的教师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微课大赛网站[eB/oL].http:///.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游戏

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开展纯粹的法制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激发不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效果也不显著。我认为只有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抓住契机有的放矢地把法律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法律知识。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学教学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发利用教材,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知识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法制教育。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临夏市是一个仅有25万人口的县级市,2012年审结刑事案件61件66人,其中青少年犯罪12件17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5.8%;2013年审结案件59件6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13件18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9%。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了解了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比例,从而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又如:“张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150种食品,他每天工作6小时,共能检测多少食品?”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健康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对六年级的学生讲《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都是违法的。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集中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附近非法开办的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渗透了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在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节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有意讲有些官员用手中的权力“狸猫换太子”,用“替换”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替换别人上大学,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把学到的内容用到正道上,用到歪门邪道上就会犯罪。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在“平均分”的教学中,在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让学生享受到教育的公平。教师可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在上《节约用水》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就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针对我国云南、贵州、甘肃等省的严重干旱,我教育学生浪费水就是变相犯罪。通过教育,学生明白了:涓涓细流汇成河,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滴水,节约是美德,是责任,更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我们要行动起来,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但愿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不会是我们的眼泪。

三、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有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同样,如果我们不遵守国家各种法律法规,社会的正常秩序就无法维持。

四、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4

一、履行职责及完成情况:

1、加强德育工作。

本学年,我校在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精神指导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师德教育材料,大力开展“转变作风、塑造形象、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还印发了《教师行为日常规范》、《教师行为十不准》、《教师法》、《新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范教师的行为,使全校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做到了与时俱进、进取奉献,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奉献进取的工作作风,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开展。

2、重点抓安全教育。

安全重于泰山,是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本学年我校在教育局、镇中心校的指导下,把安全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学校每次例会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从思想上强化,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定期对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安全排查,制订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有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成立护校队进行24小时值班制、教师学生凭出入证进出制、一二年级学生家长接送制、门卫保安双岗制、教师签到制、学生每天两次点名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制订了十几种应急预案;邀请县法院的专家到我校进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利用班会、国旗下的讲话、思想品德课以外,还印发了“校园安全小常识”材料、“交通安全知识”等宣传材料,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法制与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年里,我校参照以往的量化细则并做了相应的改动,做到了既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性,同时又兼顾了平时各方面的工作,公平公正、全面明朗,受到了全体老师的一致认同。

在常规管理中,我们主抓各位老师的备课、讲课、批改、检测等环节,以量化细则严格要求,采取随机听课和集中听课相结合的办法,促使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还抽查教案、作业批改情况,以此促进每位教师做好各环节的细节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得,让自己有所得,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做到有的放矢。

4、加强对教师业务的指导,实行集体备课制,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是我校重点工作的一部分。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今年在局下发的集体备课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校将各年级教师分为低、中、高三个备课组,每两周集中备课一次,组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学进度、法、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训练,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备课达到最优化。我们还要求各教师要互相听课,养成经常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积极参加公开课、示范课。我校的孙晓丽老师、李丽江老师参加了县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教师优质课大赛,李丽江老师、孙晓丽老师分别获英语语文学科一等奖。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5

(1)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卫星ip数据资源二次开发研究的必要性。个性要求的需要。远程教育资源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及教师的一般特点而设计制作的,作者设计思路必定蕴含他对教材、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作品具有共通性。而作为教师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照搬,必须用他的教育理念和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资源进行再认识,即有一个认识――认可――理解――深化――再创造的过程。

地域差异的需要。东部支援西部,优质资源共享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初衷和理想。然而,不仅东部与西部有差异,且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甚至乡与乡、校与校之间均会有一定的差异,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教育水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远程教育资源的理解认识。移植远程教育资源融会地方资源是高质量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方向。

资源质量的需要。远程教育资源的总体质量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部分资源质量不高也是明显的。随着西部教育的发展,教师水平的提高,远程教育部分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因此提升远程教育资源质量成为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又一方向。

教育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资源的更新速度慢,而教育研究日新月异,新信息源源不断地涌进校园,新理念新方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时总是会有新的认识,因此二次开发资源不可避免。

(2)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卫星ip数据资源二次开发研究的可行性。远程教育资源有序存放为二次开发提供了方便:远程教育资源以网站的方式通过网页使用和管理,这种形式不仅方便使用而且为研究资源提供了方便,通过网页地址和网站后台(文件夹结构)很容易找到资源的单个文件,而单个文件是二次开发的基础。

远程教育资源数据文件为常见文件格式且编著软件简单为二次开发提供了可能。远程教育资源数据文件通常是avi,asp,ppt,pps,swf,txt,html等,这些格式的文件不需要很复杂的技术就能进行修改,为教师根据需要改进资源提供了可能。并且,“教学课件”基本上都是使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编著的,且ppt,pps文件很容易进行修改。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促成了部分优秀的教师有能力进行二次开发。

(3)完整接收资源是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①制定并严格执行《远程教育接收制度》,尽可能完整接收资源。②改造接收机,尽可能多地保存资源。如图所示。

(4)整理和保存资源是最重要的二次开发。①整理和保存资源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整理保存资源为辅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教师关注、教学实用的原则;第三个原则是数据最小化原则;第四个原则是成本最小化原则;第五个原则是资源最大化原则。②整理和保存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认识远程教育资源文件结构。第一种方法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网站搭建的平台认识资源结构体系。从URL地址中很容易分析出资源文件的结构体系,也很容易找到想要获取的文件。第二种方法是研究资源文件夹层次结构从中认识资源结构体系。如2007年上半年(2006~2007学年下学期)我校接收资源文件夹结构:远程教育资源小学频道课程资源语文五年级语文7教材版本(人教和苏教)第一次传送的课文第一课文件[一般有教案示例(jasl)、媒体资源(mtzs)、习题精选(xtjx)几个文件夹]媒体资源(mtzs)文件(其中,.exe是课件,.jpg是图片,.swf是flash文件,.~ex是数据不完整文件)player文件夹中的文件(纯数据文件)。

b.建立校本资源库文件结构体系。建立校本资源库文件结构体系,应根据学校的硬软件条件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基本满足应用要求,量力而行。我校资源库的结构体系见下表。

c.拷贝资源文件。从接收的远程教育资源中遴选符合校本资源建设要求的资源到校本资源库中,方法和技术都有人在进行研究,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通过资源文件夹拷贝文件较好,计算机水平一般的通过资源网站URL地址拷贝文件较容易。

(5)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技术。①获取二次开发的素材。第一种方法:直接从远程教育接收资源中获取素材。远程教育接收资源中有大量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件,大多是和教材直接关联的,是进行二次开发的重要素材。远程教育课件采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和macromediaFlash制作,音频、视频文件大多是外挂(超链接)的,很方便直接获取原文件。第二种方法:改造从远程教育接收资源中获取的素材。远程教育资源中部份文件有瑕疵,典型的是音频文件声音太小,进行二次开发时需要对有瑕疵的文件进行改造。第三种方法:从远程教育资源素材中截取素材。如远程教育资源中光盘播放课是受教师欢迎的资源,其中授课教师设计的课件质量较高,很多老师想截取这类课件。第四种方法:研制素材。在课件制作实践中,多方努力收集的素材往往不能让用户满意,动手研制素材就成为唯一的办法。如摄像、照相、录音等等。第五种方法:从其他途径获取素材。从因特网下载,从报纸杂志摘取、从他人课件中选择,等等。②二次开发应具有的几个重要意识。一是质量意识。远程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具体的开发实例都是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单位,都会体现系统工程的成败,因此必须随时都要保持高度的质量意识。二是规范意识。远程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应遵循Cai课件设计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做到科学、规范、易学易用。三是项目意识。所谓“项目意识”就是把将要开发的软件作为一个项目,将本软件需要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全部放置在一个文件夹中,如果素材多还需要规划子文件夹,待到软件制作完成后按“数据最小化原则”删除不必要文件,如果要进行文件异地交换应拷贝整个文件夹。四是多用途意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课件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教学软件。但是,如果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精心设计,考虑课件的通用性,即使用较大的投入制作课件,能多次多人使用,这不是更好吗。也只有用这样的课件充实校本教育资源库,才能让更多的人共享。③选取多媒体编著软件。能够用于课件制作的多媒体编著软件很多,如“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专业课件制作软件,也有通用软件如macromediaFlash,macromediaauthorware,powerpoint,Frontpage等等。就普通中小学而言,限于计算机设备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限制,提倡使用最常见的powerpoint,这个软件易学易用,能满足大部分课件的要求。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课件”也是用这个软件编著的,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④研制方法举例。修改:针对远程教育资源中的错误进行修改,让课件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删除:删除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课件中与自己教学需要不符的内容。补充: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补充、扩充。组合:针对远程教育资源中有类型相同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源,进行选择组合,这是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重点,是大有可为的系统工程。如针对“教案示例”开发《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集》,针对“习题精选”开发《小学数学第二册习题集》,针对大量的汉字动画开发《小学语文第三册生字学习》,针对大量的课文朗读开发《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朗读集锦》,针对“少年文化”开发《小学生百科全书电子版》,针对“小小律师”开发《我也来当小律师》等等。针对“教师发展”资源中的专家报告开发《专家给我们谈课改》,针对“教学案例”开发系列《课堂实录》VCD等等。

综合:根据教学需要在远程教育资源中跨学科、跨类型寻找资料进行组合、增删、修改。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6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深入贯彻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地位

1、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书记指出,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总理也多次召开教育座谈会,强调要加强素质教育,搞好中小学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主题地位,把素质教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2、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现实需要,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使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积极组织开展统一思想的大讨论,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工作发展的思路转到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

3、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通过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倾向,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把素质教育作为巩固提高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4、1999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精神,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课程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在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广大青少年总体上呈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素质教育取得了新的成效。

5、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深层次体制性的障碍。重智育轻德体美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仍然存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刚刚开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氛围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认真研究解决。

6、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因地制宜创造性推动素质教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学习化社会框架。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到初步遏制,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人才培养方式、考试评价模式进一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宏观教育体系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取得显著进展。

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

7、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工作,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体现沂蒙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营造浓厚教育氛围。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要通过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新童谣”编创等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强化基础道德建设,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少数青少年戒除网瘾等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发挥好法律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与法律素质。各级政府要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8、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要免费开放,开展教育活动。要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广泛开展经常性、大众化、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活动。市对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予以扶持。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每个县(区)都要建成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立校外实践教育的社会义务制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承担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责任。

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9、增强深化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摆在全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实现“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0、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任何地方和单位都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要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普通高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选择需求。加强选修课程的管理,不得为学生集体确定选修课程,不得将学生自主选课变为集体必修。高中指导学生选择发展方向不早于第二学年末,高中结束课程不得早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

11、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要按要求将省定地方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分年级统一安排课时。要正确处理好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案。学校课程不得编写教材,但可以开发讲义。要坚持学校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图书和教学仪器管理与使用效益,改革仪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等教学仪器设施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信息等各类资源的最大效益。要创造条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切实加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高中生不少于30天。

1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要加强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转变教研工作方式,指导学校搞好校本教研,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以教育科研指导和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研究有效教学措施,切实实现减负增效。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保证课程实施水平,监测教育教学质量。

13、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开展好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扎实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卫生健康教育、防治传染病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增加器材配备,提高人员素质。以改造农村学校食堂、宿舍和厕所为重点,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卫生工作条件。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和健康体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要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要切实保证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提取和安排。

14、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15、切实加强技术课程的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课时,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普通高中要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和通用技术实验室,配备必需的教学设施,切实保证技术课程的开设。

16、积极发展高中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实行“订单培养”,通过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半工半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7、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建立综合考察学校和教师的评估、监测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得以改制为名提高收费标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收费的特长班、实验班、“校中校”。努力解决“大班额”现象,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高中不超过56人。

18、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高中不晚于22:00;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高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00,上课时间不早于7:30。

19、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

五、深化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20、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评价观,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不得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

21、完善学生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

22、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学习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期末考试应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并进行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机构不得统一组织面向学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23、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积极推进高中招生改革,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采取多种方式录取新生,逐步扩大高中招生的自。严格考风考纪,认真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4、推进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各类教育之间均衡协调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25、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制订和完善本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建设合格的基础教育学校,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将标准化学校建设经费纳入县区本级财政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要优先用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继续抓好危房改造工程,限期消除D级危房。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要适当保留小学和教学点,方便群众,原则上不再减少学校和教学点,县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要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立教育教学交流平台,组织优秀课例、教例开发,建设教育资源库,为广大中小学校服务,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6、依法保障经济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和弱势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继续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实施高中阶段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视特殊教育,对有能力参加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允许其随班跟读。

27、重视和加强对普通高中的办学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基本建设。认真研究高中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把普通高中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未经市主管部门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擅自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严禁占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往届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证

28、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临政发〔2007〕36号),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类教师培训工程,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锻炼一支高素质教师和校长队伍。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督导,尽快实现县域内统一工资发放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9、统筹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对口支援、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努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加强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并实施新教师年补充机制。

30、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师行为规范,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逐步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八、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

31、家庭和社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创造三者互相沟通融合、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社区、村居要设立家长学校,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经常召开家长会,落实教师家访制度,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联系和交流。要加强学籍管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家长要依法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自觉接受家长学校的教育,提高培养下一代的能力。社区、村居的文化体育设施要向学生免费开放,要创造条件加强对辖区内少年儿童的教育,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加强对学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和学生会等团队组织的指导,小学要配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学要配备专职团委书记。

32、新闻宣传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要炒作高考、中考状元及学校的升学率。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好网吧,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九、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创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

3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为主题,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研究制订推进本行政区域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价政府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

34、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保证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依法推进素质教育。政府机关要依法规范执政行为,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积极争取各级人大、政协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监督。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研究现状;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60-04

计算机辅助教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软件,主要经历了课件、多媒体课件、积件三个标志性时代。[1]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研究过程

为客观地反映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和文献法,主要研究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的十一年内,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内容倾向、研究的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分布情况等。

1.文献来源

本研究选取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多媒体课件”为关键词,选取2003年至2013上半年十一年间的文献,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有关的教育技术类八种期刊(表1前三种为核心期刊,后五种为普通期刊)进行了全面的检索。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文献选择主要参考以下标准:①本研究排除了一些综述性文章;②在收集统计过程中,剔除多媒体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等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225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2.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确定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笔者在参阅相关书籍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分析类目,分为理论探究、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其他等七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成不同的子类目。将最后确定的225篇文献根据研究的内容归类到相应类目内,得到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

1.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根据图1的发展趋势图可知,2003年至2010年的研究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2005年至2010年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13年只统计到上半年,可推测从2010至2013年研究趋势略有下降,2010年是趋势图的高峰点。究其原因:①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掀起了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浪潮;[1]②为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006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程,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培训使广大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体现更深刻,激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热情,[1]因而2006年之后研究的趋势增长很明显;③“校校通”工程争取在2010年前使全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1]

2.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分析

根据表2的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图2所示的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1)多媒体课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其中关于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研究最多,占了总篇数的74.22%,这反映出开发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重要环节。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的子类目分为课件制作工具的介绍,制作的方法、策略、原则,开发的模式,结合具体课件的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课件与学科特征、需求的整合。通过归类统计,得到图3所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子类统计图。其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的原则、案例分析、学科整合研究分布较均衡,最少的是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有总结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制作个性化或研究性学习课件的策略,游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方法等研究。而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虽然目前很多研究已总结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但是关于具体的某个学科的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一旦开发出可实施操作的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2)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设计、应用研究较为均衡

由图2可知,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和设计都是18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17篇,关于这三大类的研究分布较为均衡。

理论探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一些理论来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所选取的文献样本中,曹贤钟等研究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策略性建议,[2]张伯邑在定义和分析认知通道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作出分析,意在揭示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技术原理。[3]

根据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研究显示,界面设计的研究较多,占了设计研究总比例的61.11%,教学设计占了22.22%,结构设计最少,只占了16.67%。人们意识到了作为课件“外衣”的界面设计的重要性,美观的界面设计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关于多媒体课件“灵魂”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骨架”的结构设计的研究较少,这往往会导致研究偏离了课件的重点核心部分,也会出现课件华而不实、教学辅差等一系列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研究中,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多,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研究的文章最少。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研究文献中往往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竺柏明研究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学穿着新鞋却依然走着老路,提出了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多分析、归纳、总结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摆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思想,恰当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的对策。[4]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助于预测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3)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稀缺

统计数据显示,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只有四篇,即占总研究数量的1.78%,多媒体课件管理的相关文献研究却没有。评价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评定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一个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指导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而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研究的数量是稀缺不足的,这也说明我国对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不完善,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课件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数量急剧上升,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管理,有利于精品多媒体课件资源重复、有效的利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加强对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3.多媒体课件研究学科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有56篇文献结合相应学科进行研究,得出了各学科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语数外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物理、化学等理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适中,政治、地理等文科类的多媒体课件研究相对较少。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研究都占了总比例的19.64%。这也说明对主科类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应用的重视。由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模拟仿真训练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可视化,因此在诸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理科类学科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多媒体课件在文科类学科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正如王波儿等提出的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使多媒体在辅助地理教学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5]因此研究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有巨大价值的。

4.各个教育阶段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集中在高校,占了总数的64.44%,其次是中学,占了总比例24.89%,其余的各教育阶段分布较少,具体如图5所示。这表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研究多媒体课件的主力军。小学和学前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很少。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已经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应该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在统计过程中,有3篇涉及了多媒体课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他们探索研究如何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产生积极作用,给特殊儿童的学习带来希望。所以需要更多的群体力量投入到特殊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研究当中。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经过资料检索、内容分析等研究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经过多媒体课件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平稳的发展趋势。

(2)研究涉及到了多媒体课件的各个方面,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评价、快速课件开发模式、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等的研究较少。

(3)研究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介绍主要集中于视音频、动画等素材加工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主要介绍authorware、ppt、Flash这些软件的使用。对于集成幻灯片、时间轴等功能于一体的快速课件开发软件如articulate、Captivate等研究较少。

(4)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评价、管理等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和管理。

(5)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少。

(6)多媒体课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多媒体课件相对较少,特殊教育逐渐开始关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2.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应加大多媒体课件评价、多媒体课件快速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我国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在研究学科类别方面,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力量分布方面,我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基础教育领域的多媒体课件的发展。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许多优势,多媒体课件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并且应该增强高校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合作与交流,使高校的研究能够得到真正的实践,为其他教育阶段服务。

参考文献:

[1]乔立梅,张佳.多媒体课件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曹贤钟,王海霞,王润华.认知弹性理论与劣构领域的课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1):73-76.

[3]张伯邑.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32-35.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8

一、积极推进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

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在南海、顺德通过省教育强区验收后,市政府于去年月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年把我市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会议,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热潮,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到今年月止,全市已有区个镇街通过了省督导验收。我市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更为坚实。

为进一步加大教育强市建设力度,我局月底组成由市教育局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两个调研组,对各区对照《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落实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区在推进教育强区、强镇建设进程中,成绩是突出的,全市建设教育强市的进展势头良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㈠强化政府行为,全面铺开教育强区、强镇建设

⒈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都给予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把创建工作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市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创建强区、强镇策略,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有的区还提出了“分步推进,以点带面,重点帮扶”的工作策略,有力地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政真正做到教育工作“六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各区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并形成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镇级教育投入比例更大,村一级办学积极性也很高,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良好氛围,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机制,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㈡“硬件”、“软件”一齐抓,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创建教育强区、强镇过程中,各区、镇紧紧扣住一个“强”字,在“强”字上做文章,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硬件”、“软件”一齐抓,力争“硬件”上档次,“软件”上层次,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⒈扎实抓好教育“硬件”建设,为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近两年来,各区按照《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等级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创建等级学校是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基础工程。目前,全市区一级以上学校已有所,其中省一级所,市一级所,区一级所,使我市等级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特别是优质学位增幅较大,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各区都加大投入,重点建设。目前,全市己有多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学生人机比例达到:,居于全省前列。

⒉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各区、镇把创建教育强区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契机,深化教育改革。一是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撤并规模小的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据统计,今年撤并中小学达所。各区还抓好部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二是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多元投入的办学模式。采取了“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各区、镇都出台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如南海区全面开展了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全员聘任工作,三水区白坭镇也改革了教师聘任制度。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⒊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各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进网络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学会学习。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计算机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是加强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坚持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五是突出英语、艺术、科技、信息技术教育等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

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各区、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原创: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名教师和名校长的培养。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高水平教师,优化队伍结构。四是坚持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多途径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目前,全市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㈢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创“强”工作,重在创建过程,重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逐步建立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⒈“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较好的落实。部分区、镇教师工资待遇有所提高,镇属学校与区属学校差距逐步缩小。

⒉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不仅重视学校的绿化、净化和美化,而且还注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体、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⒊促进社区教育体系的形成。各区、镇以创“强”为抓手,在抓好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的同时,重视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区、镇街都建有成人教育机构没有的镇正在建立、社区文化广场、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站,开办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

㈣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创“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区、镇教育投入困难不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学校上等级工作受到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教师队伍结构、水平、能力、流动机制、待遇、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够协调;义务教育“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落实等。

对于上述问题,市教育局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各区教育局局长会议,提出了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和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的新措施。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年月日,我市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今年我市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对我市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完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一年来,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教学、教科研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了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我们出台了《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基础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等。这些规划和意见,对于我们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㈡教学质量在改革中再上新台阶

⒈教学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取得丰硕成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教师在全国及省级学科教改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活动、新教材教学课例、网络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等评比中,有人获全国一等奖,人获全国二等奖,人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新课程经验交流与成果评价大会”上我市获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市教研室获“优秀指导组织奖”。我市中小学生在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全国竞赛中,有人获全国一等奖,人获全国二等奖;人获全国三等奖。

⒉教育特色在实践中逐步凸显。今年,我市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成绩突出。教育信息化有两个突出成果:一是“网络教育应用‘全面解决技术方案’开发与应用”、“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入选××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计划;有件作品的作者获邀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占全省参加面试作品数的,其中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的;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今年月,我市还代表省在“第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介绍。二是我市出台了《关于“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部分试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开设幼儿英语课程。率先在全省采用“人机对话”模式进行中考英语口试试点,定期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⒊高考成绩在连年提高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⑴上线总人数及上线率再创新高。今年,我市人参加高考,上线总人数人,上线率,比去年增加人,增幅达。其中第三批线以上人数达人,占考生总人数的,高出省个百分点,以极小差距位居全省第位。⑵高分层人数、重点线和本科线上线人数有较大增长。今年高考,全市总分分以上的考生人,分以上人,比去年增加了人,其中佛山一中叶树蓁、柳昕同学的语文,南海石门中学欧阳尚夫同学的综合科荣获广东省高考单科状元。全市考生上重点线人数人,比去年增加人,增幅高达;上本科线以上人数人,比去年增加人,增幅达,创历年增幅最高水平。⑶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人数有新突破。全市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总人数人,比去年增加人,其中本科线以上人,比去年同批增加了人;上第三批线人,比去年增加了人。美术类上线人,比去年增加人;音乐类人,比去年增加人;体育类人,比去年增加人,成为高考新的增长点。

㈢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⒈科研力量增强。××年申报立项课题项,课题研究从纵向、横向拓展,队伍不断壮大。

⒉科研课题等级高。近年来立项的课题,有全国“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与其子课题、省与省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项,全国和省其他有关部门的子课题、实验校课题多项。××年获得立项的课题中,重点规划课题项,一般规划课题项,备案课题项。

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立项课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发展优质教育、区域素质教育模式、新课程实验、主体性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模式等开展研究。结集出版了《探索、求实、创新》、《区域教育新追求》两本优秀教育论文集和一本教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集《理念、探索、求真、创新》以及教育科研专题课题成果编著《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㈣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初显成效

课改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七大变化:一是教师角色的变化。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参与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二是教学行为的变化。由以往的孤军作战过渡到团队的紧密合作;由素质单向型教师过渡到素质综合型教师;由拘泥于教材过渡到开发课程资源。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师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四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开始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五是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坛等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思路层出不穷。六是课堂的变化。课堂氛围变活了,以教材知识为教学中心的现象减少了,教学面拓宽了,师生关系平等了,师生感情融洽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七是考试制度与教学评价的变化。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㈤招生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我们坚持“依法治考”,“依法治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和招生环境。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是考风考纪宣传教育落实到位,涉考人员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了违纪作弊行为的发生。三是逐步推行网上巡考工作,推进考场建设。四是高中阶段学校扩大面向全市招生规模,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和录取,实现档案电子化,开展英语口语考试和信息技术考试试点工作,实行了计算机辅助考试(即“人机对话”),首次启用中考网上指挥系统,确保了考试过程中考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五是小学、初中的入学办法以居住地为依据,遵循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在户籍所属区的范围内升学。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照顾和优惠政策。

三、举办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系列活动

今年月日是我国第二十个教师节,我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㈠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我局制定了《佛山市教育系统××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围绕“安教乐教,丰硕人生”的主题,按照“隆重、热烈、高雅、务实、简朴”的原则,精心策划了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教师节表彰大会,有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有慰问活动,有文艺汇演,有教师代表座谈会,有教育行政机关篮球比赛等。例如,月日至日,由我市近年来获得国家或省、市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佛山市教育系统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先后赴各区作报告。名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感人事迹和“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每场报告会的听众均达多人。月日,我们分别召开了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和市直大、中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商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㈡活动组织规格高,气氛隆重

为开展好今年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我局特别重视提高活动的组织规格,确保活动隆重展开。首先,成立了佛山市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杨晓勤、苏年福以及局纪检组组长吕宝生、局助理调研员陈瑞虹任副组长,各区教育局局长和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在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各项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注重以政府名义开展活动,使活动定位较高,气氛浓重而富有影响力。如月日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佛山市人大主任黄龙云带领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副市长杨锡基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绍棠作了重要讲话。五套班子领导还分别为今年被评为佛山市教育系统的个先进单位、名优秀教师和名先进教育工作者颁了奖。月日,组织有关人员分两个组分别赴各区慰问生病住院治疗的教师代表。这次慰问,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体现党委、政府对教师的尊重与关怀。

㈢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上述认识,我市把今年教师节庆祝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在各项活动中,省、市各家新闻媒体纷纷跟踪报道,使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不少群众和教师评价说,今年教师节活动内容如此丰富、组织规格如此之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教育。同时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全市广大人民教师不断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们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今后将继续团结一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而作出更大贡献。

四、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国家教育部决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我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精心筹备、周密部署、大力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㈠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稳步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顺德、南海、禅城区在认真总结义务教育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又进入课改实验;三水、高明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也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要求教师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㈡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开发地方课程

我市从实际出发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南海、顺德、佛山三套信息技术地方教材。南海区还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等地方课程教材。

㈢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构建支持课改的创新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课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网上教学系统和网上教研系统,实现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度共享,使一大批既有出色的学科能力、又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运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展示学科内容的丰富世界,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㈣大胆探索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夯实课改基础我们注意加强研究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在评价的方式上重视创新。在完善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同时,还进行了学生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测验与考试的改革。不但关注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信任,而且意识到测试中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重要性。随着教师对评价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以人文化的测试来评定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努力做到让学生测试前轻松自信,卷面设计富有人文色彩,题目要求活泼有趣,测试内容注重整合,测试成绩重在激励。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激励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忱。

在世纪之交进行的这场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鲜明地反映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推动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把课改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一费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是切实治理学校乱收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项重大举措。“一费制”的推行,不仅有利于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有利于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推进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两年多来,我市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一方面坚决狠抓治理乱收费,一方面不断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以及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费制”工作不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按省的部署,从××年秋季开始,我市中小学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义务教育阶段收取书杂费,高中收取学杂费。原创:全市中小学收费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实行教育收费公示,统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统一亮证(广东省教育收费许可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中小学收费票据,统一实行中小学收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行“银行代收,学校给票,财政返拨,教育监管”的模式。

××年底,按省“一费制”以外收费的有关通知精神,我市教育、物价、财政、纠风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的通知》,经市政府批准下发执行。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采取由市定项目、各区定标准的办法,解决了我市实行“一费制”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使我市教育收费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我市“一费制”收费项目,一是“一费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高中学杂费。二是“一费制”以外收费项目:⒈可统一管理收费项目(省定项目):住宿费、高中阶段的择校生择校费、城镇中小学生体检费、高中阶段会考费(毕业考试费)、军训(或实践活动)发生的食宿费、城镇中小学校服费等个项目。⒉可选择性收费项目(市定项目):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费;补课费;代订杂志、教学资料费;校外活动费;膳食费;校车接送交通费;节假日兴趣活动费等个项目。

在落实“一费制”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执行“一费制”的自觉性。我市各级政府、学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省、市的“一费制”政策,使“一费制”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群众监督的社会氛围。

二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确保“一费制”工作得到落实。我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实行“一费制”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工作来抓。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由市纠风办牵头,成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工作小组,并成立了治理乱收费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⒉统筹安排、专题研究工作。⒊市教育、纠风、物价、财政等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三是积极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市实行“一费制”收费后,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学校每学期约少收入亿元。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运作,各级财政加大了投入。如顺德区××年财政增拨教育经费亿元,解决了教育经费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问题;南海区平洲街道办××年从财政增拨教育经费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所属学校经费不足问题。

四是加大对贫困生扶持力度,建立扶贫助学制度。我市特别重视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年全市中小学减免了特困学生人,累计减免书(学)杂费万元(其中省补万元),保证了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五是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和健全监督机制。我市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加强对实行“一费制”的监管,有效地遏制了自立收费项目、擅提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行为,使教育收费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⒈落实收费管理责任制。各中小学校均有收费责任人,使教育收费管理责任制得到落实。强化了责任追究,有效地抵制乱收费行为的发生。⒉坚持开学初(春、秋季)的教育收费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违规违纪收费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全市各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⒋市、区两级审计局、教育局都能适时对学校的收费进行专项审计,通过审计加大监管力度。⒌设立收费监督举报电话。市、区已建立了群众举报制度,加快了电话举报、来信来访的处理速度,化解各种矛盾,稳定了社会大局。

当然,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一费制”标准搞“一刀切”不尽合理。目前,全省“一费制”是以三类地区划分标准(广州、深圳、其他市),这与我市经济水平相比,显得相对偏低;以我市为例,虽属一类地区,但高明、三水与南海、顺德的经济条件有明显的差别,也划分为一个收费标准,显然不够科学合理。小学的书杂费各年级差异甚大,但按一个标准收费;初中各年级的学习科目也有很大的差异,也按一个标准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再如,“一费制”标准偏低。⒈书杂费最高限价定位偏低。由于“一费制”书杂费包含了课本费、练习本费,而且收费标准比实行“一费制”以前有所降低。据禅城区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前后对比,实行“一费制”一年减少收入约万元,由此造成学校公用经费不足。⒉“一费制”的书杂费未能考虑到计算机、英语教学和目前开设的新课程改革的课本资料增价等因素,这无形中减少了学校的公用经费的开支。⒊课本费、练习本费应按实际发生数核支。现在的做法,主次不清,书费杂费不分,既容易出现书费杂费混用、互侵互占的现象,也不利于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⒋练习本属于个人消费,使用多少因人而异,“一费制”中涵盖了练习本费是不合理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脱离学校实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亟待研究解决。

六、开展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教育公平、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市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地高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资助规定和办法,完善了各种配套措施,保证了不少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年,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随着高学的扩招、市外生源及线学生的招收,我市高校贫困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目前已建立起相应的高校“奖、助、贷、补、减”多元化的扶贫助学体系,如设立奖学金、推行学生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等制度,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制度和“学校从所收的学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制度。经过实践探索,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初步统计,××年全市在校贫困大学生人,受资助的贫困生人,占贫困生总数的,扶贫助学资金共万元。其中,有人申请和办理了助学贷款万元;人了减免学费,总金额为万元;人享受助学金,总金额为万元;有位贫困生领取了奖学金,共万元;有人次参加了勤工助学,学校支付勤工助学资金万元。另外,有人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缓缴学费万元。顺德高职院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比较好,××年助学贷款资金为万元,××年为万元,预计××年助学贷款资金将超过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局最近制定了《佛山市实施教育扶贫助学工程指导意见》,已报市政府审批,待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成立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

为切实抓好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工作,我局月份成立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组长、局助理调研员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考核小组日常工作由组织人事科负责。考核小组还向社会公开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此举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局机关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八、出台《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应变能力,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局月出台了《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一是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风灾等。二是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爆炸、危险品污染或泄漏、火灾、交通事故、中毒、疫情等。三是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事件。重大如罢工、罢课、游行、示威、上访等。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9

远程教育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开发制作的质量和水平。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工作要坚持以“适应基层、为了基层、服务基层”为导向,以提高课件制播质量为重点,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构建教学课件开发制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课件制作单位的工作责任,突出重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建立优秀教学课件奖补制度,对认真落实课件制作任务,课件开发搞得好、质量高、基层反响佳的给予适当奖励。采取“从基层看效果,让党员群众做评价”的办法,通过专家评审、网上投票、点击率监测、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打造一大批精品教学课件,适应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在认真总结课件开发制作中创造的好经验的同时,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建立健全不断提高教学课件制作质量的长效机制。

二要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打造精品课件,是教学资源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此,省远程教育管理中心结合2014年度全省教学资源评审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课件精品年活动的方案》(辽远教字[2014]2号),对全省课件开发制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的就是引导广大从事课件制作的同志,坚持把党员群众满意作为课件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带着感情去策划编导,带着激情去采访摄制,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围绕需求确定选题计划,围绕主题创新表现形式,力求课件内容新、形式活、看点多、抓眼球,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打造满足广大党员群众全方位、多层次需求的视觉盛宴。

三要提高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要求。创新的本质就是找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遵循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创新教学课件开发制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创新课件表现形式,大胆借鉴和使用新技术,吸收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切实增强教学课件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着力打造精品课件。逐步建立健全专题教学课件开发制作模式,进一步整合各地各部门教学课件的制作力量,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的教学课件制播工作格局,积极培育、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创新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开发制作的经验做法,把优质教学课件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提供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四要突出大局意识,贯彻落实好辽组通字[2014]27号文件精神。四月份,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的通知》,针对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层次更多、领域更宽、数量更大,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尖锐,任务也更加艰巨等客观情况,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主动按照各级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找准远程教育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搞好协调配合,把远程教育网络作为第二批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扩大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规模,有效弥补部分地区党组织信息不够通畅、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和教育方法较为单一的不足,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篇10

关键词: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渗透;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57-01

如何把今天的未成年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实施这一课题的主要阵地,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光靠在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专题场合穿插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子想教育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课堂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积极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树立法制观念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我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一旦人们随意去破坏环境,毁坏环境,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景将不复存在,我们还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法律的制裁。

2.利用语文教材中不同的内容来展示法治现象,因课而异的影响学生的法制认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在小学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中,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致使土地,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课堂上学生都为之叹息、惋惜,都说小山村的人们真的不该这样做,多么美丽的村庄就这样毁于一旦。学生深深地知道了不爱护自然,就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从而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讲课文的过程中明确毁坏森林就是违反了《森林保护法》,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在综合实践中模拟,形成法制道德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教学中,我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我积极开展"演讲、征文、讲故事、编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等良好习惯。比如开展"诚实与信任"演讲比赛,全班同学就这个议题收集了大量素材,较全面地讲述了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决心作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又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通过游戏,了解交通法规,增强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

4.在习作活动中关注,规范法制行为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提高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5.拓宽课堂层面,把握渗透技巧

老师不仅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采用接触式、对比式、实验式等新型教育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和渗透力度。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如在教学《九寨沟》、《趵突泉》、《望庐山瀑布》等这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美丽景致的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法律渗透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不间断的生动的渗透教育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法律眼光对艺术文本的"法制"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