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十篇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十篇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33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1

为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作如下规定:

1、凡已婚育龄妇女一律按规定时间参加每年两次的生殖健康检查。各村、各办事处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每年两次的生殖健康检查率要达到99.5%以上。

2、凡已生育对象一律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上环等长效节育措施;违法多生一胎对象,限期落实结扎措施;当年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要达到85%以上。

3、凡违法怀孕的对象,一律落实引、流产补救措施。

4、凡已婚育龄夫妇一律要与镇政府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

5、对不按时参加生殖健康检查,不及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上环、结扎)和补救措施的对象,将按计生法律、法规、计生合同的规定,及时依法追究其违法责任,其本人及其家属不得推荐为本届村级组织换届候选人,并督促其履行计划生育义务。

6、严禁非婚生育。按照《婚姻法》规定,男为22周岁,女为20周岁,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后,经审批,方可生育,否则属违法生育,按照《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7、各村党员、干部除自身自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外(如“两查”、“四项手术”等),还要做好本人及配偶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计划生育工作,使其按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如发现没有完成计生任务的,从严追究党员、干部责任。

8、对违法生育对象,必须凭村、镇计生办出具证明落户,村级在出具证明之前,必须与镇计生办联系,根据情况出具证明。严禁擅自出具证明。

9、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依法制定、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规范村民生育行为,明确规定遵守和违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行为的奖励和制约措施。

10、对于违法生育对象户:必须从严就高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结扎),夫妇双方不得推荐为村级组织换届候选人,在其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落实长效节育(结扎)措施完毕前,停止享受村、组集体经济等一切待遇和各种分红,该户款项全部由村集体统一掌握,待社会抚养费征收和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结扎)完毕后,村级可根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和计生合同规定给予享受。各村不得擅自发放,否则,将视情节轻重,严重追究村、组主要干部及责任人的责任。

11、对出现违法生育的村,计划生育率达不到考核指标的,扣拨该村奖金2万元;出现2例以上(含2例)违法生育的村,停发该村除救灾、救济、优抚、低保、五保、残疾人补助外的各类补助(含村干部报酬补助)一年,并取消各类先进集体评比资格及外出考察资格。经一年整改,计划生育工作达到考核标准的可给予补发,仍达不到标准的,不予补发。

12、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不达标的村,第一年给予村计生工作责任人诫勉谈话,连续二年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不达标的村给予黄牌警告,并对计生工作责任人给予免职等处分。

13、村级党员、干部有违法生育的,除按有关政策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落实结扎措施外,是党员的处分,不是党员的不安排工作,责成其辞职。党员、干部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违法怀孕的,停职做其思想工作直至引、流产。停职期间不安排其他工作。

14、对在村计划生育工作中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没有积极配合镇、村抓计划生育工作的,或因工作原因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失控的村主要干部及计生服务员,坚决予以调整,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

15、村级计生服务员应积极做好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当年已生育对象长效节育措施(上环、结扎)落实率要达80%以上,低于80%的,扣除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补贴;在生殖健康检查及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情况反映不及时、弄虚作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造成工作延误或导致违法生育的,按照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

16、加强外来、外出流动人口管理,对外来流动人口实行居住地管理和村民化服务,对外出流动人口要摸清底数,重点管理对象要建立个案,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各村、计生办对现居住地寄回的检查证明、引流产和节育证明,要进行认真核对,发现有疑问的,要及时与现居住地相关单位和人员联系;发现假证明的限期复查;对伪造、编造、买卖和使用假计划生育证明的人和事,要依法予以查处。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2

为进一步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措施,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5月20日开始至6月30日,在全镇范围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措施再落实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中央《决定》为依据,紧紧围绕年度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到思想再发动,氛围再营造,力度再加大,措施再落实,工作再推进,确保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实打实完成。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摸排基层基础信息。重点排摸以下几种对象:一是安排生育对象及未婚青年怀孕、生育情况;二是违法怀孕、生育情况;三是长效节育措施未落实情况;四是社会抚养费未征收情况。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要深入开展信息大排查,将各种对象分类逐个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扫清“两查”遗留尾巴。严格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年第一次查孕查环扫尾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发〔〕28号)要求,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扫清“两查”遗留尾巴,确保“两查”率达到99%以上。

3、全面落实补救措施和长效节育措施。对视线内违法怀孕对象要千方百计落实引流产补救措施,对有可能逃生的对象要通过追踪挖掘、群众举报、组织力量外出追查等方法落实好补救措施;对已生育对象要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上环等长效节育措施;对违法生育对象要限期落实结扎措施,确保补救措施落实率和期内长效节育率分别达到65%以上。

4、从严从快征收社会抚养费。要按照“369”综合执法有关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违法生育对象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重点户、钉子户要通过新闻媒体、计生网、法院执行网以及乡、村公开栏等进行曝光,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征收率和符合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形成“依法生育、违法必究”的强大社会氛围。

5、落实外出流动人口重点对象责任联包制度。对外出重点管理对象要建立个案,由村党员干部实行包干联系,责任捆绑,联包名单报镇计生办备案。要加强与现居住地有关单位人员联系,及时掌握确切情况,对外寄计划生育证明由驻村干部和村计生服务员逐一核查把关,凡发现使用假证明的人和事,要会同公安机关及时立案查处。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村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好此项工作,村主要干部要亲自抓,负总责,全村干部包干抓,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任务目标

(一)工作内容

1、清理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对辖区内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一次全面的环情、孕情检查访视。对应落实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对象,落实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对计划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节育措施信息与wiS有误的,如实纠正录入。整理手术文书。对独女、二女结扎户及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

2、清理人口出生情况:对漏(错)报出生,核实信息,补录上报。对计划外生育对象,按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对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帮助办证,及时兑现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落实爱心保险。

3、清理违法生育情况:严格按《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确定生育政策属性。重点清理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情况,对查处不到位的,足额征缴社会抚养费,依法依纪,落实党纪、政纪处分。

4、清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未征收和未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对象,依法足额征收或补征到位。规范执法文书,核实票据台帐。对wiS中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一一核对,纠错录入。

(二)目标任务

人口控制计划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率达87%以上,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环孕检率达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当年达50%以上、往年80%以上,当年党员、干部违法生育100%查处到位。

三、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按照“先清理后落实”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㈠清理核实(年3月29日前完成)

1、上户调查登记。

调查登记人员:以村干部为主体。

调查登记内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重点应落实对象实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手术文书与wiS信息;人口出生信息,重点在漏管漏报信息;违法生育信息,重点在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重点在核实征收标准、实际征收金额、票据台帐及执法文书的真实合法性,与wiS的一致性。

工作要求:调查人员要进村组入户,逐户逐项开展全面的清理核查,如实登记填写核查登记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组社区制度,加强指导。做到一户不遗、一人不漏、一项不错。

2、部门信息核实。

纪检监察、公安、人事、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六部门共同完成此次清理工作。

纪检监察、人事部门提供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公安部门提供新生儿户籍登记信息;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登记、避孕节育手术、儿童计划免疫等信息;民政部门负责提供婚姻登记信息;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各部门信息汇总核实对接处理,实现各部门人口信息高度完整、准确、一致。

3、审核整理录入。

人口计生部门要对清理信息进行逐级逐项审核检查。

镇里:做好镇计生办、服务所人口统计资料、手术文书、执法文书、票据台帐、生育证、独生子女证发放等资料的整理修改规范归档,将准确信息录入电脑。督促指导村级清理信息的修改整理工作。

村里:对村级计划生育月呈报表、育龄妇女信息卡等资料进行重建、修改,做到资料完整准确规范。

㈡工作落实

1、落实环、孕情检查。以“三查一服务”(查环、查孕、查治妇科病,生殖保健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上户服务,重点对象一个不漏。环孕检率达90%以上。对于流出务工妇女,要实行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回率达95%以上。

2、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要求,思想、技术、奖励跟进服务,突破二女户结扎难点,带动群众落实相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并实行干部负责,责任到人制度,实现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以上。

3、落实补救措施。加强孕前管理,及早发现政策外怀孕对象,千方百计在大月份之前落实补救措施。坚决纠正以任何借口对政策外怀孕听之任之的错误行为。

4、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对清理出的当年和往年计划外生育对象,严格按标准核算应缴数额,清算欠缴金额,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开展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专项活动。强化人口计生、法院违法生育案件非诉执行。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50%,往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0%。

5、落实违法生育查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人口计生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深入宣传贯彻落实11部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经济处罚到位,坚决兑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6、落实人口出生统计上报。落实各村人口统计月例会制度,依靠村专干及组信息员,加强经常性统计上报、分析。完善公安、卫生、民政部门信息通报制度。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将清理核实出生信息全部录入育龄妇女数据库。人口出生漏报率低于5%。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此次活动是解决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发展不均的重要措施。各村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以此号召全镇、凝聚人心、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力争年人口计生工作在县里位次前移。

2、加强领导。“四清理六落实”活动由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分管领导和镇蹲点领导要亲自指导督查活动的落实。具体分工按照镇里“百日攻坚集中服务”文件执行。镇人口计生办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督促落实活动的开展。

3、开展督查。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督查组,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4

一、思想准备

年月5日,街道计生办召开了年流动人口专项整治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了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信息采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重点排查政策外怀孕及生育人员的重要性。会议动员所有社区计生工作者在年做好第四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在结合本社区实际之下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增强积极性与凝聚力,团结合作,竭诚服务。

二、行动准备

社区主任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召开年第四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明确了年流动人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通过了整治行动方案和人员分工名单。会后,由计生节育保健员和社区警务室人员组成的工作人员队伍再次明确了分工,分为了九个小组,两名节保员与一名警务室联防队员为一组,划分区域,分工包干,每天傍晚四点各自就位,准备开展工作。

三、行动实施

月10日,行动正式开展起来。由一名领导小组成员带领一组节保员员和警务室联防队员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填写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的形式,摸清辖区内流动人员计生动态,找出重点关注对象。

对于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在信息采集的同时注重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孕情和生育情况。向无证或证件过期人员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补办通知”,督促其尽快办理或获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针对拥有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员,查看其结婚证、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齐全者可办理管理服务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对于流动人口怀孕妇女,重点关注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准生证件,凡是不符合政策,属于计划外怀孕的,则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落实补救措施,告之其采取补救措施的就近医院和服务机构地点及免费政策,同时向上级计生办通报情况。

对于违反政策生育人员,查问其缴纳社会抚养费情况,对于无法出示缴纳证明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解释工作,同时记录其相关信息,上报上级计生部门。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5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县委全会精神,以2018年认定的33+10个贫困村、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二)总体目标。巩固县级综合医院二甲创建成果,推进县级专业公卫机构创等达标工作,提升22个乡镇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确保33+10个计划退出村均有达标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贫;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内。对重特大疾病患者,进一步加大兜底救助力度并实施总额控制,确保其年度个人住院费用累计支出控制在当年贫困线以内。2018年12月底前,计划退出村和脱贫人口健康扶贫考核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扶贫移民局、残联、红十字会、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计生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1.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建设,对全县贫困人口中的患病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就医信息精准管理。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优先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即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人给予补助,对10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按3万元/人给予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元/人给予补助,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元/人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2.在办理基本医保参保缴费时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纳入公共预算统筹安排,确保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孕产妇应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危急重症孕产妇确需转诊救治的除外),统筹使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等专项经费,实现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全免费,超出限价控费标准的部分,由、县级财政统筹兜底解决。

3.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成效。全面落实对全县贫困人口的医保扶持政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全报销、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顺序予以保障,统筹使用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依规转诊至县域外住院、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内。强化基本医保支付主体作用,改进大病保险服务水平,提高保障程度,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将贫困人口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给予门诊救助。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范围。2018年,在中央和省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增的补助资金中,根据农村户籍参保人数和一定人均标准落实专项经费,按精准识别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配,专项用于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卫生扶救助基金申请标准为本县区域内的建档立卡户按要求在县域内住院及依规转诊住院的,享有现有医疗保障后,个人支付达到500元的实施救助。补助标准为每户每年500-5000元。爱心基金救助申请的标准为符合93种疾病的建档立卡户,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相关医疗保险报销后,对个人支付部分按照40%的比列进行救助,最高额每人不超过2万元。乡镇卫生院负责收集相关基金申请资料,并核实后由村委会及乡政府签字盖章,上交至我局汇总申报。

4.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首诊责任,规范双向转诊,严格执行贫困患者县域外转诊备案,重点监管“大处方、大检查、过度医疗”等不规范医疗行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控费政策,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门诊患者串换升格住院治疗、压床治疗、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连规行为,产生的所有不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公示制度,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公示覆盖率达到100%。

5.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县贫困人口中的常住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100%。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原则,通过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使居民获得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和转诊预约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连续、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增强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引导居民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二)大力实施贫因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展改革委、扶贫移民局、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县妇幼计生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1.精准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7至64周岁人群在脱贫攻坚期内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做到健康体检覆盖率达100%。2018年对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贫困村的0至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35岁以上原发性高业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结核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虫病8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降低我县传染病发病率。强化我县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制度,通过对口支援方式开展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查漏补种。乡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做到年安排、季评佑、月分析、日监测。强化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佑。对传染病高发的乡镇进行重点督导,督促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控措施。

3、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包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全年艾滋病检测量不少于辖区常住人口的8%.提高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完成率。强化包虫病患者规范治疗,管理率达到85%以上。加强卫生监测工作,实现饮用水卫生监测全覆盖。

4.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完成健康管理员培训20名。开展针对性除治知识宣传,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原心脏病患者管理工作。

5.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对标"四好村"创建,在全县全覆盖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落实、人人负责”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五进五讲"活动(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夜校、进广播电视、讲卫生习惯、讲疾病预防、讲看病就医、讲减免政策、讲自我保健),健康教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100%,健康教育村级活动开展率达100%,力争实现户户有一个健康明白人,村村有健康教育阵地和健康管理员,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6、加强卫生细胞建设。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对标城乡提升、全域旅游两大战略和“四好村”创建,积极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工作。2018年力争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及卫生院分别不少于2个和8个。

(三)大力实施医疗能力提升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县妇幼计生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1.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继续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发病率排名前十位、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确保县级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率达95%。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乡村卫生机构基挑设族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措施力度,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2.聚焦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33+10个计划退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按照每个乡建设一所达标卫生院和每个村建设一所达标卫生室的要求,加快目前还未达标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由县扶贫移民局牵头实施卫生室建设,县卫计局配备脱贫村卫生室打造提升的科室制度牌、藏药盒、药柜、桌椅板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检查床等设施设备,着手做好药品储备工作,待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后,责任辖区乡镇卫生院将逐一展开打造提升工作。

3.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城乡对口支援“传帮带”、实施医院托管、集中治疗、远程医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

4、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结合实际,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促进和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推进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口计生服务能力,着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5.强化县医院医疗体系建设。提高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多级多学科联合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业务数量和质量。县级医院远程会诊量占院外会诊总量的50%。

6.严格执行巡回医疗制度,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分别开展4次,乡级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回医疗活动。依托对口支援专家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巡诊、义诊活动要覆盖所有贫困乡镇。

7.大力实施“三大行动”。全县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大练兵行功、设备使用率提升行动和健康管理全覆盖行动。通过远程培训、临床实践、技能竞赛和完善激励配套措施,全面提高乡(镇)卫生人员医学理论知识水平和基本诊疗技术。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着力开展全民预防保健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完善以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为主要数据的电子健康档案,逐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四)大力实施卫生人才培植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委编办、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县妇幼计生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1.推进人才增量提质。通过培养、引进、招聘、对口支援等多种渠道。

2.开展大培训带动大提高。按照分级分类、各级负责的原则,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等为主要形式,加强全县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3年轮训一遍。

3、人才招引。按照《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川人社[2017]24号)精神和州内人才招聘政策规定,采取公开考核、考试招聘方式,主动招才引智,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4.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实施贫困地区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建立稳定结对关系、精准对接需求、合理选派人员,推动实施师带徒、服务质量审查、远程教学、专项培训等“九大帮扶行动”,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5、人才稳定工程。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主阵地,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人才要优先提拔重用。

6.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村医人数不足、能力不高问题,积极推进以聘用管理、合同管理、签约服务管理为基础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工生室的人员队伍一体化管理。鼓励乡镇卫生院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空缺内,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鼓励乡镇卫生院具备资格的在编在岗卫技人员,选派到村卫生室服务。根据省上文明规定,要求脱贫村有合格村医,我局组织工作人员实地查验,今年脱贫的33+10个脱贫村卫生室无村医的由乡镇卫生院包村医生兼职村医工作,要求村医每月到贫困村坐诊7-10天,确保“乡到村”柔性流动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并建立台账,经确定的包村医生不准擅自更换。同时脱贫村有村医的,要求乡镇卫生院组织开展村医培训工作,督促村医建立工作台账,并落实一名乡镇医务人员具体对口帮扶。

确保到2019年129个贫困村均有合格村医。建立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绩效考核机制。一体化改革数和“村医应聘”数力争提高到59%、40%。

(五)大力实施生育秩序整治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财政局、各乡党委政府)

1.强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生育秩序整治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极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将"一票否决"执行情况报上级卫生计生部门备案。

2.落实“包村包户”责任制和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联系制度。实行乡村干部计划生育包村包户责任制,组织发放计划生育入户宣传品和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每月到所包村了解群众婚、孕、育信息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每季度组织所包村已婚育龄妇女参加计划生育"三查"服务,及时动员已达到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上限的群众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不符合政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2018年内包村包户责任制落实率达100%。在实行包村包户责任制地区,组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为已达到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上限、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指导育龄妇女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2018年内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联系制度落实率达92%。包村包户干部和一对一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要记录工作日志,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检查。

3.落实卫生计生系统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县卫计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联系2户已达到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上限的家庭,做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督促联系对象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力争联系对象不出现透法生育行为。

4.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统筹组织县、乡医疗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力量,通过定点服务、巡回服务等多种方式,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大力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药具发放及时性和有效性。在生育秩序整治重点县实施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2018年,已达到生育政策规定数量上限的育龄妇女长效节措施落实率不低于75%。

5.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注重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全面落实村级计划生育干部报酬待遇,确保不低于村主要负责人的80%。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卫生计生局将加强领导,结合实际细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任务和进度,统筹实施健康扶贫,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明确牵头人和责任人,遂项落实好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确保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6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本区户籍或在本区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公民。

第三条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采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第二章综合管理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区人口发展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并进行考核,给予奖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第七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工商、人力资源、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城建、交通、民政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作组职责要求,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

第八条稳定和加强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按照常住人口和规模比例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并按规定配足公务员。每个村(居、单位)至少配备1名计生服务员,人口1800人以上的大村至少配备2名计生服务员。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执行本办法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措施,并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经费用于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民委员会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应成立计划生育协会,配备专职副会长,协助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条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实行村(居)民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社区、村(居)委员会设立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配备计划生育专职服务员,村(居)民小组设联系员,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一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有关单位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可以采用村规民约、合同、协议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应当实行政务公开,安排再生育前应当公示,接受群众评议、监督。

第十三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保障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四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十五条男女双方均未生育,经依法登记结婚,夫妻双方可以自愿安排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及时为其发放一孩《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

第十六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严禁不符合法定条件者生育。

第十七条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夫妻,可以向双方所在单位或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取《申请再生育表》,经生育管理所在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后,报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再生育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二孩《生育证明》,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其他特殊情况的生育,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

凡夫妻是再婚的,必须持离婚证复印件(是丧偶的要有死亡证明)和结婚证复印件,方可申报审批。

第十八条生育管理所在地一般为女方户籍所在地。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的,生育管理所在地为男方户籍地(男方入赘的为女方户籍所在地)。

女方离开户籍地,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经女方户籍地向现居住地履行委托手续后,由现居住地进行生育管理服务。

第十九条严禁非法收养子女。非法收养子女的,责令当事人在5个月内改正,5个月内未改正的,按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处理。

第四章技术服务

第二十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室)和各项制度,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第二十一条乡镇每年至少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一次B超服务;当年放置宫内节育器,至少免费提供二次B超服务。

第二十二条依法开展孕产期保健、助产接生业务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查验孕产妇的《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发现无《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的,应当在事前及时报告孕妇所在地或医疗卫生单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共同做好工作,落实补救措施。

第二十三条对接受节育手术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可享受下列假期,假期内工资、奖金照发。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当日起休息2天;摘取宫内节育器者,当日休息1天;皮埋术者当日起休息5天;

(二)输精管结扎者,休息7天;输卵管结扎者,休息20天;产后输卵管结扎者增加产假14天;

(三)采取避孕节育措施失败意外妊娠而落实补救措施的,妊娠3个月内的,休息20至30天;妊娠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休息50天;杜绝大月份引产;

(四)因配偶接受绝育手术需要照顾的,经手术单位证明,所在单位可以给予7天护理假。

第二十四条对接受节育手术的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以及因节育措施失败怀孕需采取补救措施的,所需手术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销;有条件的可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具体办法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规定。

第二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实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费和并发症治疗费用,具体办法参照《关于印发*市区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湖政发〔20*〕151号)规定实施。

第二十六条接受绝育措施的夫妻,因特殊情况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并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或所在单位证明,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施行复通手术,手术费用自理。

第五章奖励与保障

第二十七条晚婚晚育的,应给予奖励和照顾。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男女双方晚婚的,增加婚假12天;晚育的,女方增加产假15天,男方可享受7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第二十八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已采取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的夫妻,经夫妻双方申请,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核实,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计生办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已从乡镇、街道计生办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离婚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所在单位发给50%。

再婚夫妻再婚前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再婚后不再生育,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第二十九条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的,不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但经单位批准,可享受哺乳假或产后1年假期。

第三十条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审批宅基地、山林承包、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城市建设征用土地等利益调整时,独生子女按2人计算。乡镇、街道扶贫应当把贫困的独生子女户作为重点对象;农技部门应积极为计划生育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计划生育贫困户脱贫致富。

第三十一条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有条件的可从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给予奖励和照顾,可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改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金或助学资金,具体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享受下列一项待遇:

(一)领取每年不少于10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年起至子女14周岁止。女方产假期限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可以给予6个月的哺乳假,工资不低于本人工资的80%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二)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给予女方产后1年假期(含法定假期),工资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限5个街道)无业失业人员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从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到所在街道领取独生子女奖励费。一方失业每年可享受奖励费30元,双方失业每年可享受60元,奖励费由区财政支付。

第三十四条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计划生育公益金由社会资助、财政投入等方面组成。计划生育公益金主要用于救助特困、伤残等特殊情况的独生子女家庭。

(一)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死亡、其父母已无生育能力且未领养子女的家庭,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投保5000元,经费由区财政支付。

(二)农村享受低保政策且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每年救助500元/户,救助费由区财政、乡镇财政各支付50%,其子女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区财政可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学费补助。

中心城区(限5个街道)城镇享受低保政策且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每年救助500元/户,救助费由区财政支付,其子女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区财政可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学费补助。

(三)对残疾的独生子女高考录取中专的可一次性给予500元学费补助,考取大专以上的可一次性给予1000元学费补助,经费在区慈善基金中支付,由区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四)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的0-14周岁的独生子女本人,在符合报销规定的前提下,住院医药费在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提高20%,经费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

(五)实施独生子女父母患病救助制度。对患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尿毒症透析治疗、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结核病、精神类疾病等5个病种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给予救助,所需经费在计划生育公益金中列支。

第三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给予其他奖励。

第三十六条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5年以上,连续3年未出现违法生育、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社区)计生服务员,经公示群众无异议,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

第三十七条乡镇、街道、村、社区(居)被“一票否决”的,主要负责人、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负责人,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和“称职”等次;1年内取消各类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不得提拔和晋升职务;任期内被否决两次以上的,予以降职或免职;已提拔或转(调)任后发现有“一票否决”情形的,予以追溯否决。

第三十八条违反《省条例》规定生育的,按《省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实施。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7

*以她那颗滚烫的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育龄群众的赞誉,也使虞山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虞山镇多次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乡镇”,镇计生服务站多次荣膺“优秀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文明示范窗口”、“计划生育示范服务站”等多项荣誉,2001年和2005年虞山镇还连续二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典型。

成绩来之不易,辉煌贵在创造。纵观14年来的艰辛努力,追寻14年来的奋斗足迹,秉承“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理念,成为*对计生事业无限忠诚、对计生工作不懈追求最真实的写照。

虞山镇是我市的城关镇,镇区面积21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万,流动人口超过20万,面对总人口、育龄妇女数均占全市1/3,流动人口基数大的这一工作盘子,*没有退缩过,她说计生工作难是难,但总得有人干,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决不能被困难吓倒。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4年前因工作需要,*调任镇计生办工作。刚接触计生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但勤奋好学的她凭着对计生工作的真诚和热爱,认真学习钻研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经常深入到各村、社区倾听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计生事业充满真情,在计生岗位敬业奉献,是*矢之不改的主题,在2003年9月虞山镇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中,*考试成绩优良,可以选择待遇相对高一点、压力相对轻一点的工作岗位,在镇领导、办公室同事和基层计生干部的挽留下,对计生工作始终深怀感情的她毅然放弃了这一次转岗机会。

有人常常这样问,计生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你风风火火干了这么多年,到底觉得难不难,对此,*的答案是肯定的,难,但是也不难,把心交给群众就不难,说难,因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要有说尽千言万语的耐心,又要有吃尽千辛万苦的决心,还要有踏遍千山万水的恒心,更要有较高的政策法规水平、娴熟的业务技能;多少个华灯初上的夜晚,当人们围坐一堂,共聚天伦时,*还在做着育龄群众的思想工作,多少个月上中天的深夜,当人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时,不期而至的电话铃声成了她出行的号角;多少个风和日丽的节假日,当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她却在办公室、教室、家里孜孜不倦地为自己充电。

“打铁先得自身硬”,*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和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1999年秋,她考进了市委党校大专班学习深造。2002年9月,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之际,她不但自己反复学,组织计生办全体人员认真学,还组织市属系统、驻镇单位、办事处、村的计生分管领导、计生干部进行培训,开展街头咨询和流动宣传车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在业务上,她时刻甘当小学生,向同行请教,向先进看齐。几年来,通过认真调研,*主任及时向镇党委提出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部门联合、群众参与”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的工作建议,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一把手工程”的地位,使计生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并从制度上规范了计生例会和集中服务活动等工作,今年又紧扣打造“世代服务”品牌,争创“家庭保健”特色,建成了虞山镇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中心,为全镇育龄群众创设了一个融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人员培训、规划统计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能等着干,只能找着干。”这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虞山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年来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面对这一工作基础,*和她的同事们喊响了“确保先进,力求发展”的口号,在日常工作中,她注意查找薄弱环节,多报忧,多找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她还时常利用休息日到基层了解计生工作,帮助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经常向领导汇报计生工作,主动向领导献计献策,争取领导对计生工作的重视。工作任务的繁重,使她的日历里基本上没有了节假日。不知多少次伴着星星出门,又伴着星星回家,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去年临近春节,大义管理区某村村民朱某与淮安籍的妻子被查出计划外怀孕二胎,*会同大义管理区的领导连日连夜做工作,当时朱某妻子提出要在春节期间必须回一次娘家,经过反复宣传政策,朱某作出了在正月初四肯定带妻子回来做补救措施的承诺。由于日常工作劳累,琐事缠身的*刚放假回家便病倒了,大年初一头痛发热,虽经吃药,但还是无济于事,只好在年初三住院挂针,躺在病床上的她还是放心不下,与大义管理区的计生干部保持“热线”联系,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工作的对策,朱某妻子年初四回到常熟,但不愿去医院做补救措施,年初八上班第一天早上,高烧38度的*与分管领导、办公室同事一起赶到大义商量处理方案,下午又乘车回城,悄悄到医院挂针,当天晚上得知朱某妻子在亲戚家时,刚拔下针头的*又和其他计生干部一起在其亲戚家等候了整整一夜,经过反复宣传政策,做过细工作,朱某妻子终于到医院采取了补救措施。

计生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非常注意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她常说,“计生干部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我们要把服务站办成育龄妇女的娘家”。虞山镇计生办一直奉行“以精湛的技术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帮助人,以生动的宣传启迪人,以文明的言行感化人”的宗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上门,方便群众。在服务上坚持做到不推诿一个人,不延缓一分钟,不多收一个钱,不用与治疗无关的药品。对查出措施失效或措施不可靠和患妇科病的妇女,逐一落实相应的补救措施和治疗,每年还为全镇近万名下岗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服务,优质服务率达到99.8%。2002年,有一个企业的一位女职工因妇科病需住院开刀,谈主任知道后主动热情为其联系医院,并多次探望,这位女职工亲切地称她为谈阿姨,并感动地说:“谈阿姨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真是育龄妇女的贴心人。”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年复一年,心系计生事业,面对难事,她挺身而出;面对谩骂,她笑脸相迎;面对威胁,她坦然处置;面对委屈,她默默地忍受。14年来,*在努力做好这些“份内事”的同时,还不厌其烦地处理好一些“份外事”。有一个村的一名男青年因与女友非婚同居,造成女友怀孕,后来通过做工作采取了补救措施,*得知这名男青年家境困难,又没有工作,就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家人热泪盈眶地拉着*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一枝一叶总关情,*把育龄妇女当成自己的亲姐妹,她们的问题就是她的问题,他们的困难就是她的困难。就说去年上半年吧,一位妇女落实计生补救措施后,其单位欲解除劳动关系,*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市计生委和该单位的主管部门进行联系汇报,终于使这位妇女重返了工作岗位。事情传开后,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而*只是说:“关心群众的疾苦是我们每一个计生干部应尽的职责,我们要做到的是把温暖送进每一个家庭。”在维护国策、坚持政策的同时,始终不忘关心帮助群众生产生活是*蠃得群众依赖和拥戴的关键所在。某村60多岁的老赵早年妻子病故,仅有的儿子患有先天病,先后谈了好多个女朋友都没有成功,老赵为找媳妇真是急昏了头,今年老赵儿子与一位四川姑娘未婚同居并怀孕,但离法定年龄还有二年多时间,*多次上门宣传政策,耐心劝导,明知理亏的老赵只能苦苦相求能否放一马,她敞开心肺地对老赵说:“我确实十分同情你家的实际困难,但是同情不能代替政策啊!”在通过10多天的宣传计生政策和各方努力下,终于到医院落实了补救措施。按理这件事应该到此为止了,但富有爱心的*在经常进行电话寻访的同时,今年“五一”长假后的第一个上班日,她带上水果和物品来到老赵家探望,嘘寒问暖,在与老赵聊谈中,得知老赵早年因生活困难,将领养的女儿过继给张家港的亲戚家,并有合法的收养手续,*认为可以帮助老赵补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从明年开始,老赵将可享受每月50元的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金,老赵紧锁的眉头舒坦了许多,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8

第一条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维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xx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育龄流动人口,是指处于生育年龄离开户籍所在地到我县居住30日以上的县外人员。

第四条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按照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优质服务、村(居)民自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实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管理制度;定期查验登记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制度;信息交换反馈制度;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有奖举报制度。

第五条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公安、财政、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税务、教育、建设房产管理等部门履行好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职责,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监督、检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

(三)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

(四)监督、检查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出具和查验《婚育证明》;

(五)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育龄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六)负责流动人口免费避孕药具的供应;

(七)考核下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八)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九)为流出、流入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和临时《婚育证明》。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基础知识培训;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制度,填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

(三)查验育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办理的,督促补办;

(四)指导育龄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督促违反规定怀孕的妇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与育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通报育龄流动人口的生育、避孕节育情况;

(六)按照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的要求,与使用育龄流动人口或者为育龄流动人口提供经营、服务场所和住宿的单位、个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负责考核其履行责任的情况;

(七)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办理一孩生育手续;

(八)为流出的育龄人员出具办理《婚育证明》的有关证明;

(九)与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建立生育、避孕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十)配合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

(十一)受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违法生育的流动人口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八条村(居)委会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应当做好下列工作:

(一)社区居委会应当配备一名流动人口专职管理员,落实管理服务职责;

(二)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

(三)及时了解、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变动信息,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台帐,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告育龄流动人口生育、避孕情况;

(四)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育龄流动人口补办《婚育证明》;

(五)为育龄流动人口发放免费避孕药具;

(六)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

第九条公安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为育龄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时,应当核查当事人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查验过的《婚育证明》,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将情况及时通报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二)查处伪造、变造、买卖《婚育证明》等行为;

(三)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

第十条财政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

(二)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十二条劳动保障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介绍流动人口就业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查验过的《婚育证明》,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不予介绍流动人口就业,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二)监督、检查用工单位承担流动人口免费享受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费用的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

(一)指导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做好育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二)负责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规范管理;

(三)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非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助产服务、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或者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报告单》,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为流动人口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查处。

第十四条民政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在为流动人口办理结婚登记时,应要求当事人出具《婚育证明》,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不予办理,将情况及时通报给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办理收养登记时,应当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税务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应当将流动人口中违法生育者的年经济收入情况及时提供给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教育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应按国家规定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认真履行《xx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中相应的职责,各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应要求家长出具《婚育证明》,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应及时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情况通报给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七条建设房产部门应当指导、督促物业管理企业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住宅小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十八条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计划生育协会、个体户及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应当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三章管理与权益保障

第十九条本县常住人口中的育龄人员,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居住的,应当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办理《婚育证明》,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接受现居住地的管理。

第二十条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应当持有《生育证》或者生育服务证(以下简称生育证明),无生育证明生育的,按违法生育处理(参照《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处理)。

第二十一条育龄流动人口应当在现居住地居住15日内,持身份证、《婚育证明》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交验《婚育证明》;未办理《婚育证明》的育龄流动人口,应当在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责令限期补办《婚育证明》的期限内补办。

育龄流动人口在申请《居住证》、营业执照等证件之前,应当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交验《婚育证明》或者办理临时婚育证明。

第二十二条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到达现居住地1个月内,应当持《婚育证明》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接受免费的查孕查环服务。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至少每半年到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检查。

第二十三条流动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夫妻双方申请,可以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一孩《生育证》:

(一)男(女)方为现居住地的常住户口,女(男)方因婚姻迁入现居住地或所生子女可随父母落户的;

(二)夫妻双方在现居住地共同居住一年以上,有固定住所的。

第二十四条申请在现居住地办理一孩《生育证》的流动人口,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原籍夫妻双方居民户口册;

(二)居民身份证;

(三)夫妻双方的《结婚证》;

(四)持有效的《婚育证明》或者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

(五)《居住证》。

第二十五条育龄流动人口凭《婚育证明》,按照下列规定免费领取避孕药具:

(一)有单位或者雇主的,向用人单位或者雇主领取;

(二)无单位或者雇主的,向现居住地村(居)委会领取。

第二十六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流动人口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由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者经获准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施行。

个体医疗机构不得为育龄流动人口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第二十七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接受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费用,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承担;无用工单位的,由现居住地的县级财政承担。

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免费项目以外的费用和未落实避孕措施造成违反规定怀孕的补救手术费用,由本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育龄流动人口违反规定怀孕后,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取暂时性扣款5000元至20000元。经教育采取补救措施的,所扣款项全额退还。经教育仍不采取补救措施造成违法生育的,所扣款项充抵其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具体处理按《xx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招用育龄流动人口的单位或者雇主,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与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责任书,并接受其指导、检查和监督;

(二)建立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三)对违反规定怀孕的流动人口,应当劝其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其现居住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为招用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承担本办法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费用。

第三十条向育龄流动人口出租、出借房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与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合同,不得租(借)房屋给未持有《婚育证明》的育龄流动人口,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二)发现流动人口违反规定怀孕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村(居)委会,并协助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劝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十一条物业管理企业有责任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社区居委会做好下列工作:

(一)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为小区内育龄流动人口发放免费避孕药具;

(三)及时了解、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变动信息,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台帐,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会报告育龄流动人口生育避孕情况。

第三十二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持有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围产期保健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在接诊流动人口孕产妇时,应当查验生育证明,对未持有生育证明的,应当及时动员其采取补救措施,不能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告知当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不得隐瞒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情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在为育龄流动人口施行避孕节育手术时,应当提供优质服务,并建立生殖健康档案,不得弄虚作假。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婚育证明及其他计划生育证明。

第三十四条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应当出示执法证件,依法管理。

第三十五条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由政府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对举报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属实的单位和个人,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保护和奖励。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育龄流动人口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逾期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

二、三款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之一的,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的,根据《xx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五条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二)项规定的,发现流动人口怀孕不报告的,根据《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根据《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第三十二条的个人和领导责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条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七条和《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3000元以上的,并处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00元的,并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相关的执业资格。

第四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造成损害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五章附则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9

20__年来,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我社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而不断努力,依据《20__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集中行动方案》的具体安排,我社区于20__年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在所辖区域内开展了一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思想准备

20__年11月5日,街道计生办召开了20__年流动人口专项整治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了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信息采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重点排查政策外怀孕及生育人员的重要性。会议动员所有社区计生工作者在20__年做好第四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在结合本社区实际之下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增强积极性与凝聚力,团结合作,竭诚服务。

二、行动准备

社区主任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召开20__年第四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明确了20__年流动人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通过了整治行动方案和人员分工名单。会后,由计生节育保健员和社区警务室人员组成的工作人员队伍再次明确了分工,分为了九个小组,两名节保员与一名警务室联防队员为一组,划分区域,分工包干,每天傍晚四点各自就位,准备开展工作。

三、行动实施

11月10日,行动正式开展起来。由一名领导小组成员带领一组节保员员和警务室联防队员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填写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的形式,摸清辖区内流动人员计生动态,找出重点关注对象。

对于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在信息采集的同时注重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孕情和生育情况。向无证或证件过期人员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补办通知”,督促其尽快办理或获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针对拥有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员,查看其结婚证、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齐全者可办理管理服务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对于流动人口怀孕妇女,重点关注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准生证件,凡是不符合政策,属于计划外怀孕的,则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落实补救措施,告之其采取补救措施的就近医院和服务机构地点及免费政策,同时向上级计生办通报情况。

对于违反政策生育人员,查问其缴纳社会抚养费情况,对于无法出示缴纳证明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解释工作,同时记录其相关信息,上报上级计生部门。

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篇10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力保障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目标责任得到落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年初,按照区委、区政府《2013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任务指标的要求,将责任进一步细化、量化,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相关职责部门分别签订了《镇2013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奖惩机制,认真落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追踪奖惩制度,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直接与村干部工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政绩挂钩,由镇纪检、组织部门牵头,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人口计生工作责任落实到位。2013年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统筹研究解决村计生干部待遇、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村规民约》修订、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重大问题。同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就基层计生队伍建设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先后进行了3次专题调研,听取镇计生服务站、各管区计生网长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实际,先后对育龄妇女健康查体、设备更新、人员调配等做了安排部署,有力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计生队伍建设,近年来,先后有18名村级计生专干被基层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其中2名同志当选为区党代会代表,7名同志当选镇党代会代表,10名同志当选为镇人代会代表,极大提升了基层计生战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荣誉感。

(三)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提供资金保障。我镇2013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140万元,其中政府财政统筹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6.8万元,对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女孩家庭补贴1万元,流动人口管理经费2万元,落实绝育补助1万元,免费技术服务经费5万元,公共经费39万元,人员工资经费36万元,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工资逐年提高,镇财政在去年为每人承担1550元的基础上,今年又追加3900元,转移市区财政补贴2550元,共拨付资金32.2万元,全镇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年平均工资达到了8000元,为完善服务站基础设施配套,今年为计生服务站配备新型彩超1台,电脑3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大大加强了计生基础条件,保障了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一是丰富宣传内容,力求宣传实效。立足群众需求,以村文化大院、小康书屋为依托,深入宣传中央《决定》、开展学书记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活动,大力开展计生政策法规、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科技致富信息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二是加强社会环境宣传。今年以来,在全镇46个行政村和主要街道新刷标语口号138余副,7-11月份投资14.5万元完成46个村138副瓷砖宣传壁画的粘贴工作,截止目前,全镇46个行政村建成了图文并茂的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各村利用广播喇叭深入宣传改革开放30年人口计生工作成果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内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集中宣传活动6次,出动宣传车在镇主要街道和46行政村进行巡回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计划生育舆论氛围。同时,利用农村集市,开展“计生国策赶大集”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计生国策赶大集”活动2次,出动宣传车10余台次,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优生优育、健康查体等服务3000余人次,发放避孕药具和药品500余盒,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真正使计生宣传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四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7.11”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我镇在黄文化广场举办了计生专场文艺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是加强教育培训。继续实行每月例会的以会代训制度,加强村级计生工作业务交流,促进村级工作平衡发展。2月份,组织镇村计生工作人员参加全区乡、村计生干部培训班,对村级随访服务、日常报表、统计口径、常规妇科诊治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参训人员达100%。六是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加强与各级媒体协调沟通,在各级主流媒体用稿量有较大提高,共计发表各类稿件66篇,其中,部级2篇,省级30篇,市级34篇,计划生育宣传舆论氛围更加浓厚。

(二)把握重点难点,进一步夯实计生工作根基。一是稳步推进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我镇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利益引导、技术服务、合同管理等措施,扎实推进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期内落实绝育手术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307例,全镇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有了较大提高。二是开展社会抚养费集中整治活动。全力配合全区社会抚养费集中征收活动,对2002年以来的58例违法生育户进行集中征收,全镇累计征收社会抚养费272.2万元。结案43例,结案率74.14%,征收到位率达到70.1%。重新修订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过错追究制等多项行政执法制度,规范完善了以来社会抚养费征收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书,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做到依法征收、足额征收。三是抓好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强化计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严格工作考核责任制。今年先后4次对村级计生主任进行了业务技能考试,按照《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职业管理准入、认证、责任落实、考核激励、报酬统筹、人员退出、督查评估等机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四是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一站式”计生服务大厅对《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免费登记、《生育证》审核报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审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办等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全程代办制度,极大的方便了群众。2013年共办理各类计生证明、证件1128例,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五是实施“阳光计生”活动。发放集政策法规、计生知识、办事程序为一体的“便民服务手册、实行常年计生有奖举报制度、村村设立举报箱和开通举报电话,及时接待群众来访,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全镇人口计生工作实现零。六是加强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双向约定修订工作。按照要求,分别组织4个试点村村民代表、协会会员代表及育龄妇女代表召开《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双向约定》修订会议,试点村结合各村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惠及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和对违反政策规定对象的制约措施,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提高了群众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七是制定出台了《镇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在子女不满14周岁期间,每月给予不少于10元的现金奖励;对农村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现金奖励;对达到晚婚年龄的夫妇,在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子女入托入学、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这一主题,以建设“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文明富裕、身心健康、和谐幸福、贡献社会”的幸福家庭为目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让计生家庭充分享受到了幸福家庭建设活动的初步成果,提升了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力促进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1)、实施小康家庭创建工程。一是通过悬挂条幅、书写黑板报、设置文明标语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小康家庭创建工作。二是为计生家庭帮选项目、资金扶持、指导生产,镇计生协帮助推荐选择适合农村家庭妇女从事的“种、养、加”等农业致富项目,协调金融部门,在银行基准利率下浮30%的基础上,以区、镇两级各承担30%,个人承担40%的贴息贷款模式,优先扶持计生户发家致富。今年以来,全镇共发展扶持计划生育小康家庭户54户,涉及畜禽、水产养殖、大棚蔬菜、大棚西瓜、中草药种植等7大类,总计发放贷款518万元,镇补贴利息20.08万元。

(2)、实施空巢家庭关爱工程。一是对独生子女死亡的空巢家庭,镇计生协定期到其家中走访慰问,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实施计划生育协会公益金救助1万元,受益家庭2个。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爱。二是计生协、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强强联合,开展一系列的献爱心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其家中拉家常、送温暖、解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今年以来,共组织活动4次,参与人数200余人次。三是采取“政策引导、基地带动、产业扶持、部门联动、帮扶资金、社会参与、典型引领”等多种帮扶救助方式,大力扶持计生困难家庭勤劳致富,帮助他们发展一个产业,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实现收入增加、生活宽裕、富足祥和、安居乐业,促进家庭安康幸福。

(3)、实施爱心救助工程。一是用好计划生育公益金,对独生子女死亡、大病、伤残,独生子女或双女户父母死亡家庭实现一次性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3户,救助资金1.2万元。二是对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死亡尚未成人的少年儿童和因上学而无经济来源需要救助子女,为他们搭建爱心救助平台,便于爱心人士、企业家及社会各界等单位和个人爱心结对。今年以来,通过区、镇计生协积极协调,我镇4户孤儿家庭分别与4位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结对帮扶人分别给予帮扶对象每年至少2000元、6000元、12000元的爱心资助,直至其完成学业。三是着力培养家庭成员的公民意识和感恩情怀,通过“亲帮亲、户帮户”、“一帮一、结对扶”“爱心助学行动”“春光助残行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形成人人乐于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养老助残、邻里互助、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4)、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生家庭补贴工程。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独生子女父母、双女户父母实行“入口”阶段(年满40周岁)补贴,在已享受“新农保”补贴的基础上,为每人每年增加缴费补贴20元;“出口”阶段补贴,对农村、城镇年满60周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独生子女父母、双女户父母每人每月增发基础养老金20元;对独生子女伤病残的父母,每人每月增发基础养老金50元;对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每人每月增发基础养老金100元。补贴工程实施以来,共补贴计生家庭3570户,兑现补贴资金12万元。

(5)、实施温情计生工程。一是深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实现生殖健康服务优质、均等、全覆盖。在继续开展乳腺癌、宫颈癌“两病”免费筛查的基础上,大力普及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二是开展退出育龄期妇女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活动。今年以来,共为123名退出育龄期妇女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保障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三是结合优生促进工程,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引导家庭育龄群众有计划、负责任、讲科学地生育,帮助家庭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注重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素质提升,重视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截至10月底,共为255对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四)以人为本,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一是整合资源,拓宽服务。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站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咨询、优生指导、生殖保健的功能,以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站为阵地,深入实施了以避孕节育优质服务、生殖道感染干预、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努力提高了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二是做好孕前型管理。深入开展了孕期跟踪、产后、术后、药具随访服务活动,尽可能减少非意愿妊娠,定期开展常见妇科病查治活动,关怀育龄妇女身心健康,严把健康查体关,减少违法生育隐患。年度实施各类计生手术532例,查治妇科疾病150人次。镇村两级计生人员积极参加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在去年14人通过省级考试的基础上,今年又有12人过省级考试。三是抓好计划生育特殊人员的管理服务。各村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特殊人群档案,实行定期见面、访查制度,采取思想动员、政策引导、因人施教的工作方式。

(五)坚持利益导向,全面普及惠民政策。一是依法落实各项奖励政策。依法对农村、下岗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进行兑现,兑现率达100%。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2013年,奖励扶助对象43人、特别扶助对象2人,奖扶资金已全部到位。实行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奖励制度,政府财政拨付经费1万元,对在期限之内自愿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给予一次性落实1000元补助费。二是完善优先优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困难户优先给予生活保障补助,到2013年底,镇低保户632户,1306人,其中计划生育户210户,扶持的计划生育贫困户占总扶持户的23%以上。对独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未收养子女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夫妻,落实高出最低生活保障三分之一。根据省民政厅、计生委文件要求,自10月份起,对我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实施补助,独子户、双女户,在享受低保金的基础上上浮5%,始终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上浮10%。2013年独子户为64户,双女户为68户,独女户为54户,共186户。年共为计生户发放低保金652000元,其中计生提高部分为38107.46元。教育部门对农村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考生在报考区内高中时给予10分的加分照顾,今年共有3名考生享受政策加分。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通过开展“春蕾助学”、“爱心成长接力行动”、救助困难职工等活动,重点救助贫困失学女孩和计生特困家庭,营造了全社会关爱计生家庭的浓厚氛围。

三、部门联动,通力协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