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文明工程十篇生态文明工程十篇

生态文明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55

生态文明工程篇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水利部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水生态保护,加快水利建设,建设生态水利已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利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多高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愈加迅速且具有时代性。很多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如何建设好生态水利工程,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传统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水利工程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阶段,人们通过开发、利用、改造及控制河流等手段,满足了日益增加的供水、发电、灌溉、防洪等需求。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和陆生生态环境,比如会影响气候、土壤环境、地质、河流的水质水温、陆地环境及生物、人文环境、森林和植被等。我们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严酷局面,这些与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发展生态水利是十分不符的。

 

相较于传统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改善或修复,以强调生态、服务生态为建设目标,以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设计重点,更关注其生态效益。可以说是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生态水利工程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2.1典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分为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和综合型3类。从古至今,都有典型的工程案例,且其意义重大。例如中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是大禹治水疏通九河,因其疏河而保护了黄河流域生态,抵御了洪涝灾害的侵扰;典型的替代型生态水利工程是秦始皇时代修建的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解决粮草运输,对统一岭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工程还以“三七分水”的形式实现了对湘江原河道的生态保护;都江堰是综合型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历史悠久且效益显著,它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的结合,做到了人水和谐、道法自然,同时还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有塔里木河调水、黑河调水和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桂林两江四湖的建设,北方黄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以及小水电等。

 

2.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护生态,更要改善生态,这就要求我们兴建更多的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妥善保护环境资源,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构建了传统水利工程和现代生态学的有机结合。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治水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兴水利、除水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修复、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求着力抓好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促进资源节约、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护环境、以及建立水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2.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与措施

 

2.3.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始终遵循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保持和维护自我恢复能力、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等3个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

 

2.3.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其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就需要科学布局治理开发工程,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不仅要在工程的规划阶段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而且要将其融入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去,这就要求工程既要满足整体系统的生态要求,还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设计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方式和方法、后期管理和运行等各个环节满足生态要求,努力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内容设计,并与环境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采用生态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做好污、废水弃渣处理,加强工程环境监测,做好工区保护等。施工完成后,落实竣工后迹地恢复,并实行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施行引入生态水利工程的后评价,建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和反馈机制等。

 

3展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供水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排污量也在增加。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加强水生态与水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有效结合,既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能保护和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会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工程篇2

关键词:工业化;县域;生态文明;问题

一、县域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1、县域工业化:不可逾越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工业化首先是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提高,其次是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在就业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还包括人均收入的增长,生产方法、新产品式样在不断变化,城市化提高、资本形成、消费等项开支所占比例发生变化[1]。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态目标和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县域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县城社会总产值约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平均每个县拥有人口约50万,社会总产值约10亿多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已经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2、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延误

虽然我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部分城市雾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3、工业化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应协调发展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只有统筹兼顾二者的关系,使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我国是工业化的“迟到者”,但这对我国不无益处。我国是“后发式”国家,可以借鉴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二、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

1、县域政府执政理念水平低下

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理念经历了恢复经济、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执政理念阶段,现在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到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阶段。然而,这一转变遭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惯性的制约。市县级领导执政理念水平低下,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惯性制约,市县领导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及重要性,还没有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另一方面,市县级领导“异地做官”,急于创造政绩,常常只抓“短平快”的项目,因而短期行为盛行。同时市县级领导调动频繁,使得市县乡发展战略或发展思路不断变化,没有一点连贯性,一个好的战略想要取得成效,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始终在变,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2、经济增长环境成本高,工业污染问题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一直沿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工业设备落后、科技水平较低、能耗物耗水平高,因此,我国经济增长还未摆脱“高增长、高污染”的并存局面。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难逃一劫,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相结合,城市的工业污染废物排放往往向农村转移,农村成了天然的垃圾场,工业污染致使原本肥沃的土地产量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县域内人口素质较低,生态意识薄弱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持别是县域范围内,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同时包含了所有的农村人口,县域在人口与发展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县域内义务教育远没有全面普及,人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贫困人口和流动人口还未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加速,农村养老体制尚不完善。

三、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解决路径

1、提升政府执政理念,树立生态责任观念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想要获得结果的有效性,必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实践证明,人类生态意识的淡薄,生态价值观的缺失,人对自然界地位的错误认识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对此,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是破解生态危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政府在发挥自己的经济职能时必须正确认识和树立生态价值观,摒弃“人类中心论”,时刻以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履行行政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强化生态意识,明确生态责任。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工业化的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出比手工劳动高得令人难以想象的劳动生产力。然而,工业化具有较强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消极效应。减少“三废”排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是保护生态环境举措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高耗能、低产出、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要毫不手软地进行调整乃至关闭,逐步实现向低耗能、高产出、低排放、低污染乃至零排放、零污染的产业和企业转变。推行“工业进园”战略,设立工业园区,将同行业、同性质的企业引导进入园区,确定各个园区的主导产业,以龙头公司带动整个园区的发展。

3、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观念培育

针对县域内人口素质低下,生态文明观念缺失的现状,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培育。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首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环节,同时加强大学时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型人才;其次,在全社会广泛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推广活动,在实际行动中强化人民群众的生态观念,推动生态文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思想转变;再次,强化媒体的传播作用,政府应号召各级媒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生态文化的传播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为生态道德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完整的教育体制,将生态文明观念植根于大众的思想当中,形成生态文明自觉,逐步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使人们从道德的高度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在实践上养成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品质。逐渐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向着更加文明的社会形态转型。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工程篇3

【关键词】饮水安全;人水和谐;生态文明

1.饮水困难历史背景

沾化县地处山东省北部,北邻渤海,为黄河尾闾冲积平原滨海地区,国土面积2217.7km2。全县淡水资源匮缺,基本无浅层淡水,深层地下淡水和弱矿化水埋深300-500m,含碘、氟量过高,人畜不能饮用。客水资源严重污染,年际丰枯悬殊和年内分配不均难以利用。全县唯一可利用饮用水源是黄河水,由于地处黄河下游及引黄灌区的最末端,引水受上游影响很大,虽然当地兴建了一些小型水库、塘坝等分散的人畜吃水工程,但水源保证率低,引水供水矛盾突出。1996年以前,全县38万人民群众吃水极度困难,靠人力肩挑、小车推、畜力车拉等方式找水吃,吃苦水、脏水、咸水过日子,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难以保障,更难以谈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饮水困难这一人与水的不和因素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造成该县整体发展滞后,被列为部级贫困县行列。

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就

2.1兴建平原水库解决水源问题

水源是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的关键所在。沾化县受地理、自然和引黄条件的限制,兴建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提高水源保障程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本途径。鉴于兴建平原水库一次性投入太大,当地财力有限,沾化县科学规划、逐步分期实施,建成了以毛家洼和河贵水库两大平原水库为核心的集中供水水源地。

毛家洼水库位于沾化县中部,为沾化县中西部地区和县城用水的水源地,于1995年建成低标准的均质土坝水库蓄水运用,1999年完成衬砌扩建,设计库容4260万m3。河贵水库位于沾化县东北部,1999年建成低标准的均质土坝水库,为沾化东北部及北部沿海开发提供水源,2002年完成增容衬砌建设,设计库容500万m3。两大平原水库年调蓄引黄水量达8300万m3,从根本上解决了沾化县引用水矛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的供水水源保障。

2.2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全县地广人稀、村庄分散、城镇规模小,城乡经济落后的特点,为切实统一解决城乡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本着先急后缓,让饮水困难群众“先吃上水,再吃好水”的原则,科学统一规划,近期远期相结合,量力分步实施,形成了以毛家洼和河贵两大平原水库为水源,覆盖全县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

1996年至1998年期间,先期实施了农村净水厂过滤和消毒工程,以直供水方式解决了沿海乡镇百村10万人吃水困难;1999年建设了具有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先进工艺流程的城区供水水厂,按同等标准对农村水厂升级改造;2000年实现了全县户户供水,成为全国城乡供水第一县;2001年通过对城区和农村净水厂进行整合升级改造,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自2002年至今,结合村村通、饮水安全等项目,实施了水厂升级改造,城区、乡镇供水主管网复设,信息自动化建设,提升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标准和规模,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和信息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城乡供水水资源优化配置。

3.饮水安全提升人水和谐生态文明

3.1改善了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

沾化县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结束了当地群众吃苦水、脏水、咸水的历史,消除了由于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及污染水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们从过去的挑水、推水、拉水等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发展生产经营,提高的生活质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3.2促进了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保护

实行统一水源集约化供水,促进了水资源有效利用,在水资源总量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优化利用,解决了当地引水供水矛盾。同时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改善了过去分散式引水、蓄水,粗放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而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保护了水生态环境。另外,沾化县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着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3.3保障了城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体化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水源和可靠的供水设施做支撑,沾化县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沾化县城镇化建设、沿海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迅速。沾化县由1998还是山东省最后一个整体脱贫的部级贫困县,到2012年全县实现GDp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4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万元,城乡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3.4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沾化县覆盖城乡的一体化供水体系,为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用水提供了便利条件,城乡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由于缺水,以前城区道路两旁光秃秃,如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地成片呈现一番新景象,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以上,构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覆盖全城”的城区绿地生态系统。过去乡村房前屋后脏乱差,现在庭院、街道整齐,并因地制宜种植冬枣、蔬菜、花草等,既发展了庭院经济,又实现了乡村环境的绿化美化,营造了自然生态绿色乡村景色。

生态文明工程篇4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保理念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严格遵循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减少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现象的可能。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某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实施林业建设工作,及时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工程建设不仅能解决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能强化人们自身环保意识,确保人们结合自身心理需求为生态环境改善奉献出属一份力量。且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前,还需要有效分析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和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制定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确保优化改善我国现有环境状态。而现代林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保证现代林业发展方向的合理性,能够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而且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修复我国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解决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出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如此,在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净化处理生态环境中水的资源,控制生态环境恶化速率,在保证生态环境健康性的同时,为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实施现代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加强重视林业资源保护管理

在我国森林资源面积不断扩展的条件下,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在多方面因素干扰下,林业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导致林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遭受大幅度破坏,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为此,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前,相关人员掌握林业资源管理和相应部门职责权限,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此外,在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时,还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第一,在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前,对森林范围实施保护规划工作,将森林资源划分成若干个范围。同时对各个森林区域实施有效审查,避免不法分子随意使用森林资源。第二,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案,严厉打击不法分子随意开垦的行为。对于已经开垦的森林资源来说,应及时开展植被种植工作,有效提升林业资源数量。第三,由于林业资源管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前,应有效分析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林业资源管理方案。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在保证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效果的同时,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2确保林业建设工作资金的充裕性

为提升林业建设工作的合理性,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建设规章,还应保证林业建设工作资金的充裕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林业建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全面提升林业建设工作实施效果。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当地政府机关对林业建设工作实施有效分析,通过多个渠道筹集林业建设工作资金。由于林业工作建设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加大相应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可能。这就需要有关政府能够结合现代林业发展方向规划林业建设保障体系,借以保证林业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林业建设中使用的基础设施来说,应有效的保护。在保证林业建设中基础设施完善性的同时,降低内在因素对林业建设工作产生的影响,同时构建合理的林业建设方案。在保证相应工作实施效果的同时,确保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工程篇5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分析

1引言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的众多问题,影响了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并且使得工程作用下的生态过程发生了本质上和变化,同时也生态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减小影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从生态的自然发展规律出发,考虑开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可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减小负面的影响。

2生态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几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评价标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有所欠缺;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不协调;欠缺生态水文测验的资料。

2.1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评价标准

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目标具有特定性的地域性的特征,由于生态系统的地理区域差异。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当前,在生态水利的功能评价标准中。没有具体针对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变得不明确。

2.2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有所欠缺

生态需水规律是水利设计人员所要必须遵从的。许多建设人员在设计时并没能考虑到生态服务的目标,对水利工程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较少,设计中缺少对环境的评价工作。现在我国尚无完善和规范的环境评介管理制度。造成了设计的针对性的对象很不明确,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2.3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不协调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建立在原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上的。在设计中要合理科学地配置,对各种水工程和用水区域要有明确的水流的分配计划,以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然而,原有的工程设施与生态水利工程运行的不协调,会造成防洪排水标准,发电效能,灌溉功能等有所改变,甚至产生运行风险。

2.4欠缺生态水文测验的资料的影响

生态水文测验资料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进行水文分析的过程中,生态水文资料能为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评价的影响提供帮助。然而,由于水资料的缺乏,加大了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难度。现今我国水文工作还是相对落后,导致了生态水利工程不能很好的进行。

3改善问题的有效措

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水利工程在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等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友好性,经济性,既要在工程等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友好性,经济,既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环境,节约成本,也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3.1依靠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

把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有机结合,并以此为设计的基础,在设计中,水利工程服务对象要得到重视和保护.明确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保证水利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只有利用水文知识对水利建设.才能使水利建设无还于生态。

3.2明确生态敏感目标,合理进行生太水利工程设计

明确设计的内容的目标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首要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受工程影响的生态目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对生态目标造成的各反面影响和危害。实际中要尽量减小对生态的影响,保正水利工程的正常进行。只有明确目标,结合实际,才能使设计方案在实际中的运用得到更好的进行。

3.3生态水利工程有效结合环境工程设计进行

设计要利用环境科学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的同步科学配置。尽量减少水污染,可以根据水量的季节变化设计合适的设计方案,以便建设得到顺利的进行。同时,我们能把开采的地下水用与水稻种植,以达到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的目的。在生态水利式程的设计中,实现生态水利与水污染工程控制工程的辅助运行,实现以环境的和谐发展。

4总结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将水文过程的分析与水文过程计算相结合,并进行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的识别。让生态水利工程与环境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减小对生态的影响。让工程得到正常的进行,保证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茂;赵艳波;崔玉玲;王艳玲.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07(08).

[2]王宇翔;崔卫东.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水库生态调度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

[3]刘亚丽;杨勇.浅谈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生态文明工程篇6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工程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生态水文是水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将水文过程的分析与水文过程计算相结合,同时,进行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的识别,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减少水利对生态的影响,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展,保证生态与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1、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工程措施或行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水利工程最初的作用是防洪(如修建防洪堤、水库)、提供稳定的水源(如修建水库、打井)、缓解或防止农作物旱涝渍灾害(如修建提水泵站、排水沟、灌溉渠道等)、提供清洁能源(修建水电站)和水利旅游景点(如修建水库、人工湖泊等)等,这主要体现了水利工程的资源性、经济性与社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更强调水利工程的主要服务目标是生态。有学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被严重干扰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笔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①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在设计阶段,应当将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置于重要位置,并作为设计的制约因子,使水利工程能满足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要求。②生态水利工程应强调工程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防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这是生态水利工程最难以操作的一个内容,同时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需要基于系统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比选。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之间合作较少,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不协调,缺乏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2.1、生态水文测验资料缺乏的影响

生态水文测验资料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能够从水文测验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水文过程分析,帮助评价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而水文资料的缺乏,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很难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以有效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进行设计。当前,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相对比较落后,水文测验资料相对比较缺乏,是导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能很好地进行的原因之一。

2.2、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基础运行不协调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建立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的,因此,其设计也要针对原有的水利工程基础进行,在设计中要合理科学地配置,对各种水工程和用水区域要有明确的水流的分配计划,才能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然而,生态水利工程会对原有的工程设施的服务对象与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现有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运行不协调,原来正常运行的防洪排水标准、发电效能、灌溉功能等都要进行改变,甚至是产生安全运行风险。

2.3、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之间合作较少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必须是基于流域生态需水规律来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生态服务的目标,对利工程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较少,设计中缺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同时,我国目前尚无完善和规范的环境评价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造成设计的针对性和对象不是很明确,对生态目标考虑相对较少,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甚至是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2.4、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

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目标具有特定性和地域性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地理区域差异要求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当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评价标准中,并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对工程的设计进行规范,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

3、改善问题的有效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的科学内涵(不太通顺):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水利工程在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等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友好性、经济性,既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环境、节约经济成本,也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3.1、生态水利工程有效结合环境工程设计进行

设计要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尽量将水污染防治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结合,减小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阻力。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实施区域以及水量的变化进行设计,结合水量的季节性变化设计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以便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同时,可以开采地下水进行水稻种植,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辅助运行。

3.2、明确生态敏感目标,合理的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内容和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在工程的设计和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对生态目标各方面的影响和危害,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减少生态危害和影响的方案,进行全面的规划,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明确生态敏感目标,结合水利建设的实际,才能使得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符合水利建设的实际,在实际的运用中快速运行。

3.3、依靠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进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调整设计的目标,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进行有效结合,并将此作为设计的基础,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重视对水利工程服务对象的保护,明确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要求,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在充分了解水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控制,使水利建设建立在无害于生态的基础之上。

3.4、要遵循调整式设计原则

河流的修复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在较短的时间里,将生态环境保护寄托在短时间的河流修复中,是极为不现实的。因此,应该采用长时间尺度,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稳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

总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影响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同时使得工程作用下的生态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生态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影响,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考虑生态的自然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开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对生态的影响,在设计中,从实施的过程去减少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威.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3,03:57.

[2]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9:45-46.

[3]于东.水利工程设计对生态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180-181.

生态文明工程篇7

关键词: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技术支撑;时空交融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二个范畴,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学界对此已有触及,但尚有进一步深入阐发的必要。信息文明是从技术立论的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以标志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二者的深度关联正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1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不同语义

信息文明是信息与文明二词的复合,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关于信息文明的概念界定,对于该概念的理解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侧重点在信息的信息文明,以与非信息的文明相对,即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是一个历史嬗变中的历时态概念,指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另一是侧重点在文明的信息文明,与信息的不文明相对,多指利用信息进行悖德、犯罪、违法等活动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共时态的概念,把信息所引起的文明与不文明分割开来,要求人们在信息社会作出道德法律的选择,作出文明的选择。第一种含义要求人们做出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历时态选择,第二种含义要求在文明与不文明之间作出共时态的选择,合二为一信息文明是人类对信息的选择和文明的选择,是人类的创制和创建。这二个选择中对信息的选择是基础,对文明的选择是归宿。在第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对一个文明社会的技术基础进行理解,正如同马克思当年所说,手推磨产生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意义上的信息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比的技术社会形态,它表明的是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阶段而进入文明阶段后,历经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阶段,也称为第三次浪潮。在这个阶段,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信息化了,人类的所有方面,从生产到生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政治国家到意识形态都被网络化、电子化,掀起一场信息革命。这一革命带来影响如此宽泛,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素质等方面考察,信息和信息产品都将成为主要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要的产业部门,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信息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比较起来,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和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信息文明的第二层含义也很重要,指在信息社会的文明化,而非丑恶化,这就要求进行信息伦理、信息法的建设,信息伦理帮助人们在乱花迷人眼的信息时代自觉地作出价值选择,防止自我迷失在信息中,信息法是重要的新兴的法律部门,是带有国家意志的强制性的信息选择,二者都是建设信息文明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的概念早于信息文明创新,是对工业文明的消极后果进行反思的结果。在当代中国,中共十报告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与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文明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维度。“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在原始社会,生态文明表现为一种自然崇拜,农业文明时代的有机农业奠定了该时代的生态文明基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即是当时生态文明的写照,工业时代,生态文明则以生态危机、生态批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展现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生态问题在工业时代集中爆发,也正是在这一时代,生态文明的范畴得以提出。上面是从历时态对生态文明的考察。从共时态来看,生态文明在每一个时代都融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之中,并与之并列,在当代中国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总布局的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共时态的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地位。这一文明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总称,在当今时代,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空前凸显,成为制约其他问题的瓶颈,故生态文明概念得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重视,而且要求这一文明的建设要渗透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34期133到其他诸文明之中。从上面梳理可以看出,信息文明主要从技术角度、从历时态角度提出的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标志人类在技术上取得重大进步,而生态文明则重要从共时态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提出的,针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的概念,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范畴,二者的根基都在于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这恰是二者紧密关联所在。

2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何以建设?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单靠伦理与法律的规制可以建设生态文明吗?或者单靠文学的、诗性的生态批评能够建设生态文明吗?这恐怕未抓住根本。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根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技术。从政治、法律和文学艺术角度,固然可以节制人们的欲望,启发人们的诗意,但只有技术才能根本上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节约,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污染排放,这个问题不能靠工业化技术来解决,比如说空调不能解决城市的生态问题一样,它只会带来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这个技术在于对工业化技术的超越,在于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一种有机的、能减轻技术生态负效应,能与生态圈进化过程相协调的技术体系,它建立在对生态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20世纪以来,绿色技术、无废工艺、环境友好技术、清清技术等等的提出就体现了初步的生态技术发展趋向。生态技术所针对的是工业化的技术异化所产生的直接负面效应,英国的舒马赫坚持坚持中间技术观,主张通过缩小生产规模的生产调节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1979年11月在环境领域内进行的国际合作的欧洲高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无废工艺,原材料和能源在整个供应、生产、消费环节及资源的二次利用要达到最充分合理利用的效果,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会影响自身技术正常发挥的方法。1990年联合国将清洁生产计划写入21世纪议程。这些生态技术考虑到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废废渣的排放,但都是靠某一单一技术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取得整体性效果。要想整体解决问题,就需要形成体系,从整体出发才能系统解决整体性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技术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它是一种从全局出发处理和调控生态系统的技术形式,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要达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目的,不能对自然界进行过度开发,打破生态平衡,也不能对自然界过度排放,破坏生态平衡。这种技术分为不同的层次。生态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性,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克服自身弊端,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效应。信息技术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生态文明技术建构中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信息技术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控制,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和能源消耗进行实时量化的监控。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我们做出科学的预判,还体现在对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控,对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及时查出并制止。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物质生产、技术,改变了人在技术使用中的地位,改变了人的自然属性,改变了物质生产方式,可以实现无人工厂。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生产的自动化,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消耗。人们可以通过对管理系统的操作高效地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意义也巨大,尤其像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农业发展受限制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对我国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管理。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利用数据采集传感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设备,收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对农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不但可以节省土地、原材料、资金,而且可以实现科学化地管理农作物,如施肥的周期、湿度的调节、成长周期、害虫预防、营养补充等。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又一创举,它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物联网对工业制造、农业发展、城市发展、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项技术涉及互联网、传感器、数字集成等技术,通过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应用,形成一个物联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养殖业的精准科学管理。可根据园内种植产物的特点,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传感器系统实现对园内土壤温度、湿度、气压、光照、营养和pH值等参数的管理,这对农业生态园产生低消耗、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可视化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呈现起关键作用,通过图片、图像呈现出那些隐含的数据信息,使观察者更为精准地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如与天气预报系统结合,把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片图像,使预报人员可以对天气精准的预测,农业可以提前防范恶劣天气。城市的规划也可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市资源。总体来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避免了生产、生活中物料使用数量,减轻了环境的生态负担,解放了人,优化了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3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后现代社会的交融

生态文明工程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生态文明路径【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

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类型密切相关。尽管总体上来说,世界各国都在发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因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转型道路是不同的。从触发社会转型的因素来看,可以将社会的转型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类型。根据社会转型的主导因素的差异,也可以将一个国家的转型分为经济主导型、政治主导型或者文化主导型。而生态文明建设一般是在社会转型中进行的。因此,转型的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日渐凸显,因而,无论是大众还是学界都产生了一种工业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并且认为工业文明就意味着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自然环境,所以将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对立,认为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达,那么其生态文明程度便越低,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混淆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的命题关系。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并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程度也不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因此,并不能单纯地认为社会的转型必然会破坏生态发展。可以说社会转型虽对生态文明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也促进了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转型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经济工业化转型加剧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的经济转型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工业化是导致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元凶。《反思科学》一书的作者吴国盛认为,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秘密便在于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我国的社会转型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与农业遵循自然规律、消耗可再生资源相比,工业产品大多脱离了自然状态,并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工业化转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危机。

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模式限制了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更注重行使环境管理权力,而非以服务的角色进行生态治理。当前在行使环境管理职能上,政府承包了从接受投诉、调查取证到征收税费、组织污染治理等所有环节,政府包揽过多的环境管理事务,降低了其职能效率与环境治理的专业化,削弱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宏观调控职能。而且在主导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中,政府专注于各种有关环境的微观事务,且手段落后、单一,而社会生态问题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使得我国当前的环境治理呈现滞后性,不能很好地解决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文化价值观转型危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文化也进入转型期,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一方面民主、法治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但同时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等思想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产生消极影响。人的工具理性使之将自我看作是世界中心,环境资源也成为其实现利益的工具,导致其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不断掠夺。西方价值观中的消费主义进入我国后,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一部分人将物质消费当作是人生的追求目标,社会呈现出娱乐化态势,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尔便指出,消费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为了满足人们过度的消费需求,社会不得不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来生产消费品,这无疑加大了对环境资源的索取与破坏,威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敛合”。人类社会开始注重生态文明,是为了人类更为长久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要兼顾经济的发展,若是只顾生态文明而不去发展经济,那么社会不会进步,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就缺少了经济支持而难以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在经济发展情况下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讲究“经济敛合”策略。

所谓的经济敛合就是一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相结合的状态。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抛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为环保、节约的生产方式去代替。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敛合”。这种策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的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冲突的观念,而是找到了二者和谐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社会经济转型的成功带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着社会经济的D型。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敛合”。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一国的政治政策有关。“政治敛合”一词最早由英国社会理论家、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吉登斯认为目前在各国或者多国联合制定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不仅有改善气候、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还能够制约和牵制他国的发展。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政治敛合”意味着一国的生态文明政策不仅是用来治理生态环境的,它还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政策,并且还可能影响到一国与他国之间的政策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是国家政府转型的一部分。

我国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这都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以让公众积极为生态建设建言献策,提出自己对于生态文明的看法和意见,让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评价衡量一个政府的成就不单单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评估,而是更加地注重经济与生态平衡的要素,这也就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之时,注重生态环保,又促进了“经济敛合”。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敛合”。首先,要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思想就是当下国民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全体国民逐渐培养起生态文明素质,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观念之中,以现代观念来引导国民素质的综合建设。在观念的指引下,人们逐渐接受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而指导其实践活动。

其次,培养人们合理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是一条不断循环的供应链条,在早期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生产决定着消费,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消费选择。而在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存状态得到改善,社会生产富足,这使得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开始了选择,并制约着生产,在生产与消费的链条中,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生产。因而传统认识中,社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背后却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带来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正确的消费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生态文明工程篇9

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一理念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有必要从理念上重新确立新的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生态文明在理念的层面上,首先需要确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就是爱护自己。反之,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必要以系统的、整体性的方法有机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生态文明在理念上与工业文明的世界观不同,工业文明的世界观认为,人定胜天,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其结果必然导致天灾以人祸的形式呈现。

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种价值观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协调平衡。而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极端功利型的思维方式,显现了人类最大限度地谋取个人的、眼前的利益的景象,凸现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认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珍惜是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两者也并不总是矛盾,两者也具有可协调性;并且从长远来看,生态价值重于经济价值应是人类的理性诉求。生态伦理观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这种生态伦理观,通过一种全面的,非强制性的手段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能自觉调节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系统的交换,进而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关系奠定坚实基础。而工业文明时代伦理学更为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2]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既包括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类社会及其活动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只有认识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才能够在系统中生存和发展。人类的命运是与生态系统的命运紧密相联,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并在人类利益之上。因此,有必要在伦理的层面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具在内在的统一性,三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视域中,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型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同时,这种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必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4]在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宣传有关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和法规,倡导生态文化,形成生态文化风尚,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只有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使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才可能真正实现。

二、生态文明内容的系统性: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伟大的系统工程,在生态化核心价值理念构建的基础上,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说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居于灵魂的地位,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居于基础的地位,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居于牵引的地位,人格的生态化则是归宿。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实现任重而道远。(封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以前的“增长”转变为“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更为注重的是经济的一维性,而“经济发展”注重了包括经济在内的多维度,开始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将两者放在一个系统内进行决策,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仅考虑要素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还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因素。实现新时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注重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应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要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切实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践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同时还必须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消费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人的消费欲望的满足最终都转化为对自然界的压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进步的调节器,消费方式是社会文明的表征,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消费者:消费的历程从我们出生开始,直到我们死亡。消费方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满足消费需要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的统一。人类社会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从古代原始社会的弱生型消费,到农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生存型消费方式,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是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追求新、奇、特的消费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在工业文明之前,人们消费表现为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在工业文明下,消费者的消费更多的是按照生产经营者设计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进行“无意义”的消费。不止如此,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文明还导致了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由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消费方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伦理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随着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出现,呼唤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人格的生态化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人格的整体转型。生态化人格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在存在过程中的人的责任、价值和尊严的统一。这种人格要求对自然存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格的生态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内在目的,是生态文明的固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内容方面除了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还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以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和区域建设的生态化等,但最为关键的和最为核心是是生态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化人格的实现。这些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全面实现,才是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实现的系统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因此,它不只是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但同时,必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当下,首先值得关注的事情就是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三大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生活垃圾排放和森林植被的破坏。针对这三大影响人类生存的状况,加强水、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一系统工程,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位一体才能可能实现。中央提出,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以保障城乡饮用水的安全;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以提高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以保障食品安全。那么,是什么导致污染如此严重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执法问责不严,体制机制的弊病等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两型社会,必须要选择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为此,我们在治理污染问题上,要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治理为主,转向以“源头防治”为主的路径。

生态文明工程篇10

一、充分认识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1.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虽然我市水生态保护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新战略发展要求相比,我市水务保障能力仍然较弱。主要表现为:全市70%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业仍然靠天吃饭;41%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城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1/4农村人口吃不上安全水,大约70%河段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努力构建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水利发展新格局。

2.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我市情况虽然稍好,但是人均水资源较少,供需矛盾较大。全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水旱、洪涝灾害隐患较为突出,一些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局部生态环境时有恶化。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3.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是一座滨水城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32条,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和水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引导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有利于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水利的经济支撑、社会服务、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

4.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区、县(市)河湖水系不畅、水域面积萎缩、水生态系统退化、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排涝标准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市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和谐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二、哈尔滨市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1.水资源基础条件。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321条,均属松花江流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2条,河流总长度6179.5公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9.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9.2亿立方米,地下水30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量1290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平的60%。地表水开发利用率40%,地下水开发利用率80%。

2.水利工程基础条件。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01座,设计总库容23亿多立方米,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库3座。各类堤防1845公里,主城区松干堤防达到了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万亩以上中型灌区70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5处。共有公共供水厂29座。其中市区10座,供水管网长度1577公里,日供水能力162.8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7%;主城区饮用上了安全优质磨盘山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9%。县镇19座,供水管网686.55公里,日供水能力21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2.9%。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67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1%,饮水安全率67%。共有污水处理厂2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51万立方米,其中城区11座,排水管网2063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31万吨,污水处理率83%。水田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率49%。

3.生态水利建设成果。“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等重点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阿什河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北国水城”一期工程全面完工,规划建设的“一横”――发生渠及其以南渠道、湖泊将全部通水、见绿、通航,松花江北岸100公里堤防防洪抢险通道及横贯东西的北京东路工程将于年底全线通车。“万顷松江湿地”完成滩岛清障、退耕还湿20平方公里,初步打造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民主湿地等松江湿地游景点。“三沟一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阿什河清淤治污和三沟清水水源工程全面完成,“三沟”实现了全线污水收集和清水入河,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由74万吨提高到131万吨。

4.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展。一是立法工作得到加强。陆续出台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条例》、《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滩涂管理条例》,为全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水行政执法得到加强。制定了《水资源专项执法方案》,通过加大对水资源、供排水、灌溉工程及相关设施的稽查力度,破坏、占用灌溉工程,侵害、占压、私建排水设施,违章用水、排水等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全市年度取水量控制在70亿立方米以内。通过推进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措改造和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年节约用水233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

5.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空间较大。不但境内河流众多,而且松花江穿城而过,每年过境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按照国际惯例规定的过境水利用率一般不超过30%计算,松花江可利用过境水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而我市目前利用率不足4%,可利用空间广阔。二是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势较为突出。我市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较早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之一,早于2010年3实现了对全市涉水部门一体化归口管理。继2008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后,2010年3月又被国家批准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建管水平奠定了体制基础。三是生态水利建设基础较好,前景广阔。不但前期开展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松花江沿岸“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是全国沿江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6.水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地表水污染严重。现状水功能区总体达标率仅为40%左右,特别是松花江干流和呼兰河及阿什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二是地下水超采。伴随开采量逐年增加,目前城区已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虽然现状开采量已低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也已大面积回升,但地下水下降漏斗仍然存在。三是湿地破坏。表现为湿地面积严重减少,湿地污染、旱化、沙化严重。四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市森林中除保存一些原始森林外,大多数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抚育缓慢,森林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减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各项工作

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河湖岸线美化绿化及水景观营造、水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建议切实加强领导,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县(市)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水务、发改、财政、建设、卫生、环保、林业、国土、交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科学规划,规范标准,保证工作有序开展。首先,要将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但要与《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等现有国家政策规章制度标准协调一致,还要与其他相关规划有效衔接,建立起涵盖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制度标准体系。其次,尽快建立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标准,在有关工作中切实体现以水定发展、以水调结构、以水规划产业布局的核心理念,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和重点工作任务。

3.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引进,强化科技支撑。第一,积极学习吸纳济南等城市在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方面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其在现代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先进经验。第二,结合我市“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阿什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明晰河湖水系连通、防洪、排涝、供水、截污治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规划布局、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第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投资、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夯实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基础。

4.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创建进程。选取部分区、县(市),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开辟思路,积累经验。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着力开展前期研究和筹备工作,确保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5.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保证工作落实。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奖超罚的节水财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保证水资源费按照国家规定主要用于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干部考核体系,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