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安全的概念十篇科技安全的概念十篇

科技安全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8:23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1

科技创新是创小板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投资大主线是毋庸置疑的,而国企改革是主板市场投资大主线的观点,在本周得到市场印证。

科技创新投资继续演绎牛市行情,特斯拉、智能科技、移动互联网龙头尽显英雄本色。特斯拉概念股走势强劲,万向集团在对美国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特的竞拍中胜出,成功打通万向集团电动车产业链,万向钱潮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继金瑞科技后特斯拉概念股新的王者;此外,以国机汽车、天汽模、首钢股份等特斯拉合作概念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智能科技主题投资上,以和晶科技、金亚科技、美菱电器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顺威股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九安医疗、博晖创新为代表的的智能医疗概念股(智能穿戴的升级版),深受市场主力机构的青睐,成为智能科技的龙头品种。在移动互联网主题投资上,以新开普、国民技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搜于特、星期六为代表的微信商城概念股,以方直科技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概念股,高居科技创新投资主线的涨幅榜。

国企改革投资揭开主板牛市红盖头,中石化掀起油改概念股涨停浪潮。本周四晚,中石化公告《启动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具有历史性意义。笔者认为,中石化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在打破垄断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央企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本周市场,受中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油气改革概念股全线爆发,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中石化下属概念股,以泰山石油、广聚能源、国际实业、龙宇燃油为代表的的油品销售概念股,以天利高新、茂化实华、通辽化工、恒逸石化为代表的油气开发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本周市场最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或将逐步放开,同时国资国企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决策机构将进入全面运转阶段,国企改革提速的步伐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题材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从三大投资主线挖掘国企改革机会。第一,具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题材的概念股;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受益概念股;第三,亏损的国企有望通过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脱胎换骨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领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石油、电信、医疗、铁路等打破国企垄断,引入民资参与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短线积极看好油气概念股和世界通讯大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大胆的参与油气改革受益股,逢低介入智慧医疗概念股。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2

学习科学,是为了关注和解释自然界,并深刻理解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已经做出的科学解释,同时要使学习者逐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达成以上目标的基础,是对每一个具体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科学概念是架构整个科学学科领域最基本、最关键的核心思想。学习者只有对解释、思考时运用到的这些核心科学概念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建构,并深刻理解这些核心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才能拥有足够的科学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为此,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清楚哪些是核心的科学概念,哪些是某一年龄阶段需要掌握的子概念,在一个或一段年龄时期内如何推进学习者的概念改变,并明确该推进到哪一步。总之,必须以整体发展的眼光认识每一节课在学习者核心科学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必须为学习者完成一个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而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在StC课程实验研究中,我们看到它的课程组织结构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对核心概念连续把握并广泛理解”的指导思想。

在“对概念的连贯把握”方面,StC课程的组织有两个特征。

一是强调组织课程必须聚焦于为数不多的几个核心概念,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索每一个概念所蕴含的具体思想,获得对某一核心概念连贯而深入的理解。

以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为例,StC课程主要聚焦于生命与环境、生命特征、生物进化3大核心科学概念,同时这3大核心科学概念又被细化为48个相关的科学子概念。StC课程将它们安排在6年的时间里,每个学年集中学习2个月的时间(约16课时),使3大核心科学概念始终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核心科学概念和子概念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经常反复、逐级提升、不断生长和连贯把握的一个整体。子概念成为对核心概念的深化,彼此又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3大核心科学概念被分散在各个学段的学习过程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复出现,每次出现都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连续而没有终端的概念网络。近96课时的探究过程,也成为一个密切联系、一直连贯的学习进程。

表1具体呈现了生命科学领域3大核心科学概念在6年的学习进程中按学习者年龄特点所进行的逐级连贯安排,这是以学习者大脑的发展为基础,以3大核心概念中相关子概念的连贯性为依据而构建的各个阶段不同主题的学习进程,这样的安排使课程中的不同内容形成彼此有联系、有发展、相互完善、一直连贯的整体。

二是强调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深入的学习进程。通过学习进程的设计,不断使学习者建构、完善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加深对概念获得及运用的理解。

将学习置身在一个逐级连贯的概念理解过程中,用大量的时间深入探究并持续若干个年龄阶段,使学习者对概念的把握始终处于一个发展和深刻思考的过程中,这种方式显现出以下优点:

促使学习者开始对某一领域几个为数不多的概念进行反复的认真思考。

促使学习者参与一些对其终身学习有意义的探究和学习。

在不同的阶段引入更适合学习者发展需求的相关核心概念。

促使教育者思考某一领域为数不多的概念在各个年龄阶段呈现的方式,以及逐级建立的依据和相互支撑的联系。

课程建设者可以更科学地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研究和确定课程的范围和顺序。

StC课程对概念的连贯把握,将学习者对重要的核心科学概念的探究和理解置于一个相当长的学习周期中,用联系的、反复的、逐级的、生长的、连贯的概念构建策略,使学习变成一个不断解读概念、不断深入探究、不断思考转化的过程。StC课程这种连贯性的结构,让我们看到科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条向上的线段,抑或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而是一条复杂的、有时会反复的、始终连贯的、没有终端的网状关系。这样的连贯性课程结构安排很值得我们国家科学课程建设者借鉴。

在“对概念的广泛理解”方面,StC课程组织有两个特征。

一是强调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在多个情境中被不断提取的过程。课程不仅把一个核心概念置于6年的各个单元中以寻求广泛理解,而且在每一个单元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3年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单元,学生形成的子概念包括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周期、遗传、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等。但是课程并不是仅仅设置了对这些内容的探究,还包括了播种的技术、间苗和移植的技术、测量的技术、蜜蜂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蜜蜂的习性、蜜蜂模型的制作技能、人工授粉的技术、收获种子的技术等一系列与物质科学、设计与技术相关的探究内容。课程设计者认为,这些内容与生命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发展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它们同时影响着学生对生命科学3大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单元的第4课是“间苗和移植的技术”,作为“设计和技术”领域中农业技能的一个教学角度,学习者在进行一项看似非常精密的农业技能训练,了解间苗和移植的不同与方法,同时也亲手经历了这一过程。实际上,这项技术反过来也影响了学习者对生命科学3大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间苗和移植的目的是使幼苗拥有足够的空间、阳光、食物、水分和空气循环,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幼苗就有可能发育不良或死亡,这是对“生物与坏境”核心概念的思考。间苗和移植后,大部分植株得到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植物会茁壮成长并在收获的季节生长出更多优质的种子;反之,因为营养不良等因素,种子产量和质量就会降低,影响后续的繁殖。这是对“遗传、进化”核心概念的思考。间苗要注意剪枝的位置,移植要将植株和根系一起拔起并带些土壤,这是对“生命特征”核心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人工间苗和移植,将使植株有选择地、更好地生长,这是对“人工选择、自然选择”概念的思考。所以,让学习者全面认识事实,是StC课程对概念的广泛理解的一种思考。只有让学习者广泛关注概念的各个角度,通过对相关联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究,对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更深刻和更科学。

二是强调科学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各个核心概念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不仅是让学习者理解单个概念,而且希望学习者在多个重要概念之间寻找相互联系,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使概念的理解发生在多脉络的情境中。

把学习置身在一个广泛情境的概念学习过程中,用大量证据支撑每一次概念的建构,使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始终处于一个尽可能全面的逻辑实证基础之上,这样的方式显现出以下优点:

孩子对概念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

孩子参与了多个模块的探究,拥有自己进行鉴别和思考的机会。

在不同概念领域中孩子能主动寻找彼此间的联系并生成真正的理解。

教育实施者需要将概念置身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并联系同一年级层次中相关概念之间的结合点,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事实的全部。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3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体制的研究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命题,但我国至今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在研究学术界分歧的基础上,界定了科技体制的概念。进而通过深入分析科技体制的要素和内容,提出研究组织方式、制度安排、政党制度和综合国力等新的视角。

我国近现代科技体制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的。民国时期,我国开始尝试建立新型的科技体制,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建制并不成功。除了地质学等极少数学科,民国科技体制对于科技活动的作用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国的科技体制才真正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科技体制有效地集中了当时稀缺的科技资源,为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5年以后,我国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使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适应国内新形势的需要。这一时期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十分明显。面对日益激烈国际竞争,1999年以后,我国政府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并着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日益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度体系。

我国学术界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者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在科技体制的基本概念上是模糊的,甚至产生歧义,这也影响了研究者对科技体制作用的深入理解。“科技体制”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拟对这一概念进行解析和界定,并提出科技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1学术界对于科技体制概念的分歧与笔者的界定

在英文中,并没有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ion(科技体制)一词。也就是说,这个词还没有确切的涵义。实际上,国外学术界很少对“科技体制”进行专门研究,而只是在publicpolicy(公共政策)和publicmanagement(公共管理)等的学科领域中涉及到;真正对科技体制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是中国学者,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命题。

在我国,也没有“科技体制”统一的定义。学术界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实践层面,一类侧重于理论层面。侧重于实践层面的理解主要是对政府文件的阐释,分歧不多,但笔者尚未发现比较完整、全面的概括。侧重于理论层面的,由于研究者角度不同,分歧很大,兹举例分析如下:

有辞书手册认为科技体制是“指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种定义过于简略,而且缺少对其它构成要素的概括,显然不合适。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科技事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一种综合性社会结构和管理制度,它对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这种定义看到了科技体制的本质是一种制度系统。从本质上讲,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实现形态,包含在制度的范畴内。因此,科技体制的本质就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化,即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但是如果把运行机制简单理解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不妥当的。

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指科技系统的存在与运行形式。换句话说,科技体制是科技系统的形式方面,是科技系统的存在结构与运行形态。而科技系统是科技体制的物质承载者,构成科技体制的内容。”这种说法只是说明了科技体制与科技系统的关系,并不能明确地揭示科技体制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各个科技组织发展的复合体,这些组织是同分配资源以满足个人、集体和国家的需要相关的。它主要包括科技体系结构(组织系统)和运行机制(规则系统)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按照这样的定义,科技体制可以分为多种层次,在具体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界定。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是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组织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其中包含有科技活动中各层次、各部门权限的划分、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等等。”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和抽象的,但是对于制度安排概括不够。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指科学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属关系和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个定义使用的是狭义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科技管理体制”。

以上这些定义,从各个方面揭示了科技体制的内涵,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指出它是一种制度系统,包含组织方式、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等要素,对于深刻理解科技体制具有启发性,和我国政府的实践也大致吻合。不过,在有些方面还值得商榷,如从抽象性角度来说,职责、职能和管理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制度安排之内。另外,这些定义都没有完全涵盖科技体制的组成要素,忽视了其时间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有明显的不足。

现代科技体制的形成,是从美国开始的。二战结束后,万·布什调任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他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标题是《科学——无尽的战线》。这份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科学研究是国家强盛、人类进步所必需的,因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持、资助人类在这个领域的活动。它建议由联邦政府出资成立一个完全由科学家控制的“国家研究基金会”,下设国防、自然科学、医学等部门,分别掌管各自的研究。《科学——无尽的战线》可以说是美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现代科研政策的基石,被誉为“开创新纪元的文件”。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为美国现代科技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以1950年为界,美国的科技体制前后是不同的。在我国,如果以1840年、1949年为界,可以划分出三种科技体制模式,其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同一种模式,我国科技体制在1985年前后也大不一样。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科技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就千差万别。因此,历史时期,组织方式和制度安排是构成科技体制的重要因素。

科技体制包含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一种共识。组织体系是科技体制的表现形式,是行使科技活动组织和管理权力的物质载体,如果没有组织体系,科技体制也就不存在了。运行机制是科技体制的灵魂,是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连续不断的运行方式,科技体制赖此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运行机制,科技体制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此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形式,科技体制必然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等。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政府的实践,笔者认为:科技体制是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的总称,是表现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动态模式。科技体制是一种综合性的制度系统,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后者的制约。研究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应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内容上有所侧重。

2科技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科技体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不断拓展新领域,以使研究更加深入。实际上,只要我们细致分析了科技体制的概念,就可以找到新的研究角度。

2.1研究科技体制的要素,扩大研究视野。

对于科技体制的构成要素,研究者一般理解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种认识是有合理性一面的。组织体系是科技体制的表现形式,是行使科技活动组织和管理权力的物质载体,而运行机制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运行方式,通过它发挥组织结构的功能。我们始终关注的是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也就是科技体制的功能,因此,与功能最相关的这两个要素就必然最受重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此,是不能全面理解和认识科技体制的,应当摒弃这种功能主义的方法,全面地研究科技体制的各种要素,以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

一个国家对科技的认识不同,国情特点不同,其采用的组织方式也就有所差别。科技活动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同样需要投入和消耗社会资源,同样有产出和效益,同样需要考虑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问题。建国初期,我国政府采用的是“全面规划,重点发展”的组织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集中了有限的资源,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但是,科技活动本身是复杂的并不完全遵从计划,如果削足适履,只会适得其反。另外,科技的产出及应用,也很难用计划来安排。这种粗放型的组织方式,有待于修正和完善。对于组织方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提高效益,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制度把人们对科技的认识、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具体化了。按照构成要素,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创制的,具有强制力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它通常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也可以由有关各方协商制定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政策条例、国家机构的职能职责、公司规章、经济合同等。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包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在科学活动中非正式制度对生产知识这种思维活动的约束作用有效性和能力并不低于正式制度,而且在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下正式制度发生着变迁并最终决定着正式制度的演变。”科技的落后,其背后的实质与根源就是制度的落后。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拥有四大发明;而近代中国却没有出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从而引出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谜”。学者林毅夫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激励结构将人的创造力引离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抑制了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活力,从而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成长。圆一定意义上说,在中国,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效的制度是最为稀缺的要素”翻。制度安排,则是根据社会需要为人们的科学活动设计、制定和供给一定的规则体系,包括对这些规则的运作程序或操作方法的设定。制度安排对创新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制度高于技术》一书中指出的,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对于科技体制,制度安排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此外,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具有行政化的特征,这种党政关系对科技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行使权力的体制也是科技体制的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科技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2研究科技体制的内容,提高研究层次。

当我们开始对一个新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碰到的就是概念。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一事物的概念,是科学地认识该事物的前提,因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实际上指明了该事物的特定范畴明确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因此,当我们界定了科技体制的概念也就明确了科技体制的内容。

科技体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具体来说:在科技投入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人力、财力资源的分配,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研究与发展(R&D)力量在政府、企业、大学的分布等。在科技产出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科学发明、发现的激励,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等。在科技影响力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科技贡献力的显现,高科技的储备,科学普及的广度和力度等等。此外,科技体制还影响科技人员才智的发挥,影响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速度等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对于科技发展来说,科技体制的影响是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它在总体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当代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我们必须以科技根本内容,并且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紧密耦合,进行以综合国力为目标的全方位竞争,才能赢得在现今和未来国际社会真正有利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美国总统克林顿刚刚上台,就于1993年2月22日与副总统戈尔以《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为题发表了政策报告;德国联邦政府过了《关于保障德国未来经济环境的报告》;英国政府也于1993年5月26日发表了题为《认识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的白皮书》。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激励和推动科技进步,以提高科技实力,增强综合国力。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依赖于科技体制的贯彻和执行,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主要依赖于科技体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其基本的保障是科技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等制度系统的作用显著增强,科技体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从综合国力的高度来对待科技体制,把科技体制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指标,这是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朱元珍,范茂发经济体制改革手册(续一)[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2]李德敏,胡多英论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13].广西社会科学,1994(5).

[3]石峰科技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对科技体制改革理论基础性的探讨13].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

[4]方新科技体制研究中的一个分析框架.科学学研究,1994(4)

[5]徐思祖农业科技体制有关名词释义(1)卟农业科技管理,1998(4).

[6]邓心安,王世杰.现代科技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0.

[7]柯遵科,席恒.科学范式与科学家的精神气质~作为一种科技制度安排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

[9]车日本信息技术落后于美国的制度分析及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4

[关键词]幕墙结构;概念设计;重要性;意义和重点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193-01

建筑幕墙在我国的应用还未有30年,不过这短暂的二十多年也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从业人员对幕墙结构概念设计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施工中偶发工程事故,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就幕墙结构概念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1.建筑幕墙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幕墙结构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原则主要有几点,从这里来看建筑幕墙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1)国家的经济政策。我国幕墙设计相对国外起步比较晚,但从设计基础与设计原则分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幕墙设计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幕墙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性。常见幕墙技艺规范有建筑荷载规范、玻璃幕墙技术规范等,此类规范均满足经济、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2)从幕墙设计到施工,建设标准的首要前提就是确保幕墙结构稳固,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国家对幕墙施工图纸进行二次审核时,公共利益与结构设计安全都是重点审核内容不容忽视。在验收时应将工程安全因素放在检验首位,除此之外也不可忽视了幕墙建设的质量。建设人员应了解到建设无小事,建筑物是人们办公、休闲和居住的主要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与社会影响非常巨大,建设人员应吸取安全事故教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幕墙设计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环节,必须强化质量管控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

2.幕墙结构设计的意义

首先设计人员应明确了解概念设计为何物,简单来说概念设计指的是凭借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以及幕墙力学关系,在不经大量数值计算的前提下便对幕墙结构细节设计或整体设计环节有一个大致的掌控,其次,在概念设计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用估算方式开展设计工作,利用这种方式同样能够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方案。除此之外,估算算出数值后能够提供后期精算数值,给后期精算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是设计人员验证计算器所得数据精确性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因此,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对幕墙整体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幕墙设计方案是否成功需要看幕墙结构设计的方案选择是否具备科学及合理性。结构对幕墙而言非常重要,因结构差异会致使幕墙产生不同传感力和承受力,从而影响幕墙建设的稳定性及质量。与此同时,建筑幕墙设计的差异也会造成设计成本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首先应综合考虑方案的选择,优选及符合施工质量需求又符合工程成本需求的设计方案。笔者认为,设计人员一方面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条件、幕墙结构特征及材料质量等特点,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他设计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集百家之长优选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计算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计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值是否具备高度精准性不仅影响设计人员选取结构设计方案,同时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在对数值进行计算时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不是不仅有数值计算,同时还应结合计算简图开展工作,及时计算期间谨小慎微,但如果选择的简图不合理也会给计算工作带来误差,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简图配合幕墙结构的设计。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愈加成熟,21世纪后,计算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可少的设备,计算机数值计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计算,成为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我们应选择口碑好、信誉好、技术成熟且质量过硬的软件,其次,计算机计算得出的数值还应进行再次核准,该工作需专业的设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校对和分析,找出计算机计算的漏点问题,从而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构造措施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连接节点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因其直接关系结构整体建设质量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所以,在设计幕墙结构时必须十分重视结构连接节点设计问题,坚决杜绝漏焊等问题的发生。

3.应综合考虑幕墙结构的重要步骤及因素

幕墙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分析。

其一,建筑人员提出幕墙整体分格处理方案及面板布局;

其二,询问客户与建筑人员对幕墙设计有无特殊的要求,比如设计时建议选取哪类结构类型,应选取哪类建设材料等;

其三,因幕墙类属于主体结构外,因此必须十分了解建筑物主体框架的布局,使主体框架与幕墙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其四,应根据使用条件、受力特点和预算资金等因素优选科学的结构类型。

其他问题。幕墙结构设计时需注意的其他问题有以下三点:其一,幕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虚心接受来自设计部门的专业性意见,应强化与结构设计工作者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的于设计前期将整体工程预测及把控工作做好,以防设计不当给工程后期建设带来的严重影响。其二,虽然在设计时结构幕墙对美观性的要求较高,但是设计人员必须明确了解幕墙美观不代表一切,应在确保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设计的美观性才是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的工作重点,坚决不能因一味追求设计的美观而忽视了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幕墙结构设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幕墙设计规定进行,优选结构类型保证幕墙建设安全。其三,由于幕墙工程属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外部结构,因此其不用承受建筑主体的荷载,但这并不是说幕墙设计过程中就不需要考虑建筑主体的需要,设计人员应了解一旦建筑主体发生了形变现象,幕墙结构的安全性同样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设计幕墙结构时设计人员应将建筑主体形变问题考虑进去,从而杜绝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幕墙结构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项目设计质量与建设质量,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结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也正是因为结构设计人员过分依赖于计算机,使得很多结构设计问题频繁出现,结构设计人员对概念性设计的认识愈加模糊,该问题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结构设计人员应清楚的了解个基本分体系与整体结构间的关系,从而将概念设计更好的应用于设计工作中,如此才能确保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张国鸣.浅析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及玻璃挠度计算的重要意义[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1(01):39-41+45.

[2]黄江陵.建筑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及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70.

[3]杨建华,张剑锋,王清友.幕墙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95.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5

谷歌引领智能化科技潮流,智能家居概念股风起云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网络化的潮流不可逆转,智能家居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专业分析认为:未来10年,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达到99%,智能电视渗透率93%,智能洗衣机、智能电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45%、38%、55%,由此可见智能家居的市场潜力巨大。消息面上,互联网巨头谷歌继巨资投入机器人领域后,本周宣布拟32亿美元收购“ipod之父”创办的智能家居设备公司nestLabs的全部资产。美股市场上,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Corporation(CtRL)本周两天累计上涨75%。受多重因素驱动,本周市场以和晶科技、英唐数控、安居宝、和而泰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涨停启动主升浪行情,和晶科技更是连续涨停,成为智能家居大龙头,更有数源科技、四川长虹、青岛海尔等智能家电概念股的复苏传奇。

智能机器人再展雄风,全面启动掀起涨停潮。智能机器人是笔者最看好的智能科技概念股,相信在今年的行情中将会产生中长线大牛股。本周市场,大龙头雷柏科技继续强势上涨,科大智能、南通锻压、东方精工新三剑客崛起,成为新的领涨先锋,老龙头法因数控、亚威股份、智云股份、海伦哲、三丰智能等强者恒强,慢牛慈星股份、瑞凌股份、蓝英股份短线加速上升,周最大涨幅大多在20%以上,智能机器人概念股成为本周市场最大的赢家。

LeD从红海游入蓝海,智能照明点亮2014行情。据上证报资讯报道,岁末年初,在LeD行业发展速度高于预期的大趋势下,主力机构集中调研LeD行业,且重资建仓智能照明概念股。截止至本周四收盘,智能照明概念股在一月11个交易日内大放异彩,其涨幅顺序为:华灿光电48%、鸿利光电41%、茂硕电源38%、联建光电38%,聚飞光电32%等,由此可见智能照明概念股短线飙升力度。此外,以金利泰、中颖电子为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以深赛格、天泽信息、均胜电子为代表的的智能汽车概念股也居于板块前列。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一、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含义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中已经被应用多时,但是大数据这一概念真正被广泛熟知还是因为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大数据通常指在信息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飞速提升,数据自身所拥有的价值被更深的挖掘,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和理念也斐然生了极大的变化,通常云技术与大数据这一概念是密切关联的,我们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以云技术来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科学管理,在大数据概念中,首先数据总量是极其庞大的,其次要求我们拥有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数据量庞大,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信息呈现较低的价值密度,想要合理采集有价值信息,我们必须拥有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这是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数据的基本特征[1]。(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是比较早的,我们当前仍将其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我们想要了解人工智能,首先可以从字面意思来分析,首先是“人工”学术界对于“人工”的概念还是比较明确的,人工即为人工系统,就是通过人类科学技术所实现的相应技术能力,而“智能”一词就存在较多的解释和理解了,有人认为智能技术应该是类似于人类智能的一种高端科学技术,它应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意识,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情况下做出“思考”并给出相对正确的答案,而诸如“自我”“思维”等一些其他对智能的解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智能技术。我们自身对于智能的认知也只是人类本身的智能,那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认为是通过人类科学技术来实现一种类似于人类智能的电子系统,让其在工作中能够良好的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并且根据自身逻辑算法达成与人类思维类似的思考过程,进而实现通过信息判断情况进而发出指令。这是我们当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其技术概念的优势性非常大,我们在现代社会已经广泛实现了各种领域的自动化,但是这种自动化水平仅仅是在人工控制或者人为编写运行程序的情况下,通过系统或者机械来自动执行人的意识,那么这种自动化就仍然不是我们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最终形态。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就是通过自身系统对相关运行环境和周边态势进行感知,同时依靠自身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来实现对各种情况的自我判断,并且根据数据分析来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执行命令,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虽然当前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没能达到理想化的技术水平,但是我们已经能够让人工智能系统在一定的设计范围内实现对多种不同情况的自我处理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网络系统面对海量的相关数据是需要进行分层处理的,但是如何分层要取决于人们对于网络的具体使用情况,而人们使用网络的情况非常复杂,存在众多不确定的情况,何进行网络分层就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强化网络优化服务上做能够提供的优势能力[2]。

三、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对于信息利用处理的依赖程度更高,可以说我们当前的生活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各种信息来支撑我们了解情况并作出决定,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科学管理,在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妥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更好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上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对于网络安全也更加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无限的便利,同时也有更加严峻的网络安全考验,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问题来自于木马病毒入侵、垃圾信息等等方面,应用传统意义上的防火墙系统只能通过不断更新自身数据来实现对有限范围内的安全保护,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让防火墙系统变得更加“聪明”,智能防火墙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掌握正常的网络信息情况并且进行学习记忆,如果在日常使用中出现了异常情况,智能防火墙首先会对问题进行识别,从多角度去分析并识别先关情况,如果只是使用者的正常操作内容反馈则允许建立连接,如果存在高位风险则直接隐藏ip或者组织连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安全管理[3]。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上的应用主要是突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特性,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能实现类似于人类思考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对情况的辨别来达到有效区分各种不同情况,针对有危害的相关情况进行阻止,同时我们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妥善应用人公布智能技术,从多角度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维护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管控中人工智能的运用

我们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数据智能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中,首先凭借计算机网络提供的高速网络通道来实现超大体积数据的快速传递,进而实现良好的传递、储存,而对于数据的实际管理和分析上,则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在进行信息分析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专家系统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这其中不仅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也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在实际进行信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关问题对数据库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压缩其价值密度,筛选更贴近于答案的相关信息,并且合理利用专家系统来获得最优解答[4]。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7

关键词:医事法;卫生法;概念比较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229

1相关理论概述

1.1医事法概念。医事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制定法律规范,以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1]。医事法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医事法律;广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对社会上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卫生服务部门关于医疗具体事项的法律规定,确保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医事法涉及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医疗责任等。

1.2卫生法概念。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卫生法,只有关于卫生法的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卫生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卫生法规定主要涉及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的主要法律依据。例如食品安全法、空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医事法与卫生法概念比较

2.1词义比较。通过对医事学与卫生法的概念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医事学与我国的民事法、刑事法等专业的法律学科同属一类。医事学是指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事务的具体规定,是对医疗行为、医疗责任实施的法律规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从而推动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不属于保障人类健康生存环境范畴。而卫生法的概念主要是对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的法律规定,卫生法是医事法的重要体现。对于“卫生”一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对“卫生”的理解是防卫生命安全。现如今,“卫生”一词的解释是“预防疾病,改善生存环境和生理需求,确保身体健康”。从卫生的词义上我们可以总结成为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防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确保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公民健康权益不受损害。从词义层面上来讲,显然“卫生”的范畴大于医学的范畴,医学事物成为组成卫生事物的一部分。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确保公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卫生法是对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属于医事法的一部分。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医事法与卫生法内容比较。卫生法的概念,决定了卫生法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对疾病的预防、健康环境的维护、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根据医事法的概念,可以得出,卫生法是组成医事法的重要部分,医事法包括卫生法,医事法的内容范围更加广泛。目前社会各界学者对于医事法和卫生法的概念仍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很多学者认为卫生法比医事法的内容涵盖广泛,医疗事务只是局限于医疗活动和医患关系之间的法律,对于卫生法而言,卫生不仅涵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其内容还包括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防治、卫生安全规定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2]。但是无论是医事法还是卫生法来讲,其主要目的和任务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3医事法与卫生法发展探析

3.1健康利益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身体健康是没有疾病,身体健康是生活的更高标准,身体健康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权利[3]。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这就要求必须通过科学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患有疾病的病者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健康诊治,诊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行为活动,也就是医疗事务。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也是精神健康。所谓精神健康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活质量主要是指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中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这就要求卫生法对社会中存在的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因素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卫生法的规定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适应健康利益发展要求。卫生法涵盖的法律规范比医事法广泛,凡是关于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因素都属于卫生法范围。

3.2法律实务发展分析。从法律实务方面来说,我国的食品、药品问题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健康危害,通过医事法解决显然不可能,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这些都是社会问题,无论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多么高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卫生法做出强制要求,规范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健康安全隐患,规定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三废排放标准,督促企业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从法律实务发展的趋势分析,卫生法在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中作用重大。

4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主体和患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医事法和卫生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概念,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探析。只有加强卫生法的法律监督,正确理解医事法的法律规定,才能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莫洪宪,刘维新.医事刑法研究论纲[J].现代法学,2011,06:107-115.

[2]张彩霞.全球卫生法:全球卫生治理的新趋势[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0:60-66.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8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 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虽然源于“创新”,但又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滥觞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而“自主创新”则肇始于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不发达历史阶段,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或者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这一概念的源起上正本清源,更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战略上进行阐释,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它远远超过了学术概念本身。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超越经济学概念之上,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也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自主创新”的国家意愿,坚持不懈的提升“自主创新”的国家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家特色”。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9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结构措施;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conceptualdesignofbuildingstructuresandstructuralmeasuresasanimportantfactorinthedesign,structuraldesignforthebuildinghasaveryimportantroleandinfluence.thisarticlewillbeinthebuildingforstructuraldesignandstructuralmeasuresintheconceptualdesignofbuildingstructuresdesignanalysis,basedontheirspecificapplicationinbuildingstructuredesignstudieswerediscussed.

Keywords:architecture;structuraldesign;conceptualdesign;structuralmeasures;application

引言

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结构设计的相关依据和原则等进行分析,主要阐述概念设计的应用情况。

一、建筑结构设计阐述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现行的结构设计与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不可计算性方面,因此,注重概念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结构设计,是指建筑与其他设备等各种结构元素所表达出来的结构语言的过程,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结构方案、建筑结构计算、施工图纸设计等三个阶段:

第一,结构方案,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项参考指标来确定出建筑的结构形式,如地质勘查、现场施工类别及建筑高度、层数等,并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布置结构承载体系和受力构件等,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中,其遵循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适用范围来确定的,最终确定最佳的结构方案;

第二,结构计算阶段,其主要任务通过选择科学、适用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各项参数的计算,如荷载、构件受力大小等;

第三,施工图纸设计环节,确定构建布置、配筋数量及构件构造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尤其是设计人员,不仅要充分、全面地了解相关规范要求,还需要全面掌握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适用于建筑施工中。

二、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其能够为结构设计师带来丰富的灵感,给设计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也保证了结构设计的质量。

(一)概念设计有效的弥补了计算机设计中的不足和缺陷

采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其对于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工作是会产生一定限制的,并且是无法完成方案的初步设计工作的。进行结构设计时,计算机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然而在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时,他们往往都会认为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设计工作是最为简单的,所以,他们对计算机设计软件也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忽视了对结构概念的学习,无形中也降低了他们自身的设计能力。很多设计师也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设计其实是把双刃剑,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软件,就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而如果选择的不合适的软件,那么就会导致设计中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此时,就需要较好的应用概念设计了,设计师应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结构概念,全面的掌握相关内容,从而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结构方案;

(二)概念设计能够促进结构设计更加的完善

设计师必须清楚的掌握结构概念,这样他们才能具备清晰的设计思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还能够有效防止概念混乱和定性错误等问题的出现。而当出现了技术问题时,如果能够较好的理解概念设计,那么就能够快速的找到出现技术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最新制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中,根据概念设计这一理论,就制定了更加先进的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准则,大大的提升了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能够较好的应用概念设计,便可以促进结构设计更加的完善和可靠。

三、如何在结构设计中运用概念设计

(一)建筑场地的合理性选择

建筑场地的选择影响着结构概念设计的结果,所以说对结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建筑场地的选择要符合施工的条件,同时满足采光、水电、噪音等多方面的考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考虑建筑场地的抗震能力。选择的地点必须是抗震效果比较好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的情况。一般在工程的初步设计之前就要进行建筑场地的科学选址和勘察,如果施工场地确实不允许,又必须在此进行建设,那么就应该做好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降低危险系数。

(二)结构刚度科学化选取

建筑结构在刚度的选择上至关重要,而且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也必须遵守刚度的要求。结构刚度可科学化选择,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还能够对地震等灾害起到危险性降低的作用。与此同时,结构刚度的科学化选取还能扩人空间的占有率,使建筑平而的利用率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严重破坏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将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学的研究表明,现在尚不能准确检测到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强度。由于在地震时建筑结构受力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再加上计算软件的机械性与局限性,抗震设计中的计算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所以,在日常的结构设计中,其计算结果仅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只能借助于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结构地震破坏形态以及以往的工程经验而逐步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宏观的角度强化抗震结构,通过对建筑选址、基础设计、结构选型、构件连接等环节的综合考虑,科学分析软件计算结果,创造有利的抗震条件,从而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达到抗震的效果。总之,就结构抗震设计来说,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数值计算。

为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伉震概念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场地和地基的选择。地基是否牢靠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在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时使用天然地基,可以拥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否则采用人工地基。

二是结构构件传递地震力的合理性。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使结构受力明确、传力简洁,避免结构体系受力复杂,同时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以保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是建筑的外观设计,要求建筑外形简单、对称,要求建筑结构规则,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结构分布的均匀性和对称性。

四是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要可靠,以保证连接部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使结构具有稳定的抗震性;对于非结构构件,在利用其对整体结构有利影响的同时,避免由于不合理的设置而引起的不利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结构的空间整体性,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五是刚柔相济的原则。要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统筹考虑结构的刚度和韧性,刚柔相济,在满足变形要求的同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四)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对于一件建筑设计作品来说,方案的敲定对最终成品的影响非常之大。建筑基础选型设计不仅关系到住户的生活体验感受,更会影响到住户的人身安全。在许多建筑工程中,一些建筑的结构与所处的地基条件非常不协调,有些建筑上部体积非常大,但是基座仅有几根柱子作为支撑,这样的建筑不仅在美学上不具有美学效应,而且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不能提供。此,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进行建造之前,就应该调查分析好各方面的环境因素,调查地质条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依据经济适用性,美观性,安全性等性能方面认真设计选定最终的设计,正确掌控建造大局。

(五)科学处理建筑主体结构与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关系

建筑主体结构与非承重结构构件有着密切关系,如何科学处理建筑主体结构与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关系是现今建筑概念设计中尤为关注的话题。科学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因为保证建筑主体结构与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关系,可以有效降低用户在地震灾害中的损害,具有一定的防震减震效果。在地震灾害中对于己经破坏的非承重结构构件应及时更改设计,避免其影响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在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需要考虑非承重结构构件遭受地震灾害后可能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建筑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设计中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都善于运用概念设计,将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统一到结构设计中,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统筹整体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问题,以实现整个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人类的思维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新作品的产生来说,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更加关键。目前我国社会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宗飞.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51.

[2]贾书鹏.我国建筑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9:122.

科技安全的概念篇10

停牌:驰宏锌锗、云铝股份、南山控股、东杰智能、云南铜业、中元股份、山西焦化、森特股份、宁波韵升、康欣新材

复牌:万方发展、银河生物、柳钢股份、新劲刚、千山药机、南华生物、悦心健康、华鼎股份、华森制药、游久游戏、恒银金融。

【金日投资机会汇总】

新股申购

无新股申购

今日投资机会 

公共交通小额高频支付,成阿里腾讯都关注的新风口

扫码乘车概念股:华铭智能(300462)、鼎汉技术(300011)

原材料价格一路猛涨,电梯行业迎来涨价潮

电梯概念股:快意电梯(002774)、上海机电(600835)、梅轮电梯(603321)、康力电梯(002367)

电子竞技获得全面推广,或被纳入第十四届全运会项目

电竞概念股:盛天网络(300494)、掌趣科技(300315)、昆仑万维(300418)、浙数文化(600633)

苹果新机方案即将确定,业绩超预期个股或受瞩目

苹果概念股:信维通信(300136)、安洁科技(002635)、立讯精密(002475)、蓝思科技(300433)

苹果进军3D打印取得新进展,市场规模攀上百亿美元

3D打印概念股:南风股份(300004)、光韵达(300227)、苏大维格(300331)、金运激光(300220)

互联网巨头加码海底光缆,行业景气周期有望提升

光缆概念股:宝胜股份(600973)、永鼎股份(600105)、通光线缆(300265)、太阳电缆(002300)

液态奶行业局部提价开启,行业盈利能力将提升

乳业概念股:三元股份(600429)、科迪乳业(002770)、燕塘乳业(002732)、光明乳业(60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