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十篇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十篇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18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11-02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参与性较强的课程。学科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工程技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案例分析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案例是检验理论的唯一场所,所以重视案例分析,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往往是通过一个或者是几个问题展开,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描述。

1.实践性强。学生们通过在案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来学习市场营销是如何进行的,从而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成功营销的策略。这也要求学生们必须站在不同的层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准确找到问题的根源。市场营销案例的选择是来自于工商管理实践中案例的是通过媒体或者是其它媒介得到的,其中所反映的内容能具有代表性,尤其代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案例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抽象,否则不适合教学使用。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

2.针对性强。案例的筛选必须具有一定的特色,它并不是针对市场营销理论的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典型案例,它所强调的是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如果案例没有针对性,一个案例包括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些学生们接触过,而有些学生们还没有学到,所以这样就会导致案例失去原有的效果,还不如按部就班的去看教材。

3.综合性强。市场营销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市场营销案例的问题不会只有一个答案,而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案例教学需要锻炼学生们根据参考资料,将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同学们学习并掌握知识,同时要做到对知识的自由发挥。市场营销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是由很多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的,所以没有人会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能说是那一个答案更正确一点,更贴切实际一点。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营销学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主要突出表现为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的问题。

1.观念问题。我国的多种教育都存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跟不上去。很多教师都没有实际案例分析的经验,大都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走向教学岗位,所以他们没有一两个可以作为案例的教学资源。他们更习惯于讲教材,因为讲教材过程中,学生们不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果讲案例,一旦学生提出一些教师都没有经历过的问题,那么如何解答呢?所以,陈旧的教学观念导致了教师水平得不到发挥,教学质量自然不会提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就比如会老套和落伍。很多教师认为案例分析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所以他们要么不传授案例分析,要么就直接给学生们一种可以解决所有案例的“口诀”,其实就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思路。

2.案例存在问题。教学案例存在问题是案例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无外乎两种,一种就是太复杂,包罗万象;一种是太简单,非本专业的人也能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前者来讲,这种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教师有时候为了得到更多的肯定,而故弄玄虚,让学生们对其更加崇拜。问题有时候是因为教师对于问题的选择没有一定的鉴定能力,而是盲目应付教学任务,直接从媒体资源上下载并使用到教学中。这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出现很多偏差,进而造成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走向错误的道路。当这些学生走进社会,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便,设置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对于后者而言,案例分析太简单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简单的案例,让很多外行人都能一眼看出问题的存在。而对于那些学优生来讲,他们会很不屑于去参与到这种教学中。两种不合理的案例分析课程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市场营销学的兴趣,成为学习和进步的阻力。

3.教学模式的问题。教学模式问题是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能将其归为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国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没有从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模式中彻底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其问题的也是非常严重的。如,案例分析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采取保守政策,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词汇避而不谈。这种教学理念会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严格的分界线,因为教师不理解年轻人的思想,而年轻人又不能接受教师传统守旧的思想。两种思想冲击下,会造成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三、合理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案例型教学法

只有做到合理的转变教学理念,勇敢地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存在的问题,接手新教学模式。教育必须与学生所喜好的口味相吻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在案例筛选问题上,一定要做到严格筛选,不能一蹴而就。要严格管理教师队伍,严格管理教学任务。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最重要的事情,忽视教育就等于没有了未来。教师队伍的素质可以说是影响教学质量最大的因素,所以学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学习成绩好的教师未必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因为很多学习好的人,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任何问题他们都认为只有唯一的答案,所以他们的大脑就非常受限制,不能在讲课过程中自由发挥。如果一个思维能力不灵活的人给学生讲课,那么学生的成绩固然会提高,但是学生走入社会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存在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还会给顺利的事情增加困难。

案例教学对于市场营销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为特殊的专业限制,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锻炼,这种锻炼场所可以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场所,可以不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教师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讲案例教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无数事实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手段,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李明生.试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4-146.

[2]王纪忠.高职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5):147-148.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听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14-02

一、研究综述

场独立与场依赖是应用语言学中的两个不同的认知风格。它们在语言学习中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认知风格,同时他也被视为最关键的认知风格。在认知方式的研究过程中,关于场依存性和独立性的研究最早,由于他们具有对人的心理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特点,因此被称为认知风格。总的来说,他们代表了当人们处理信息时两种完全不同的倾向。

场依存和场独立性,有时也被称为全球性的分析和思想,这一特点体现在学习者所思考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中。

由于场独立性和依赖性是一种认知方式,许多研究人员定义和描述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时把它们作为一个双极连续,也就是说场独立性与依赖性只能由场独立性表明,换句话说,场独立性程度高,意味着低场依存的程度,场独立性最高的程度表明场依赖程度最低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场独立来研究场独立与场依存的水平。

对于场独立性的定义,威特金将其描述为“相对于一个全球性的认知方式而言,一个分析的方式,也就是需要克服嵌入语境的影响,从背景中提取实物”。换句话说,场独立性是从上下文或背景中提取事物的倾向,并认为他们是独立的实体。

messick,Goldstein,Blackman等学者针对认知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多维度的阐述,对教师教学提供了指导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根据不同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剖析各自认知风格下的优势和劣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与流程设计

(一)研究目的

1.通过对学生的多次测试、访谈和系列观察等多种形式,确认学生的认知风格;

2.通过对听力教师教学课堂的跟踪记录,掌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并能够把握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的多次调查问卷,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了解学生在英语听力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保有的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从而尊重学习主体的反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听力教学策略的研究;

4.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推动听力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

在这项研究中,其对象是从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选择的60个对象。回应率为90%,因为60份镶嵌图形测试和调查问卷中54是有效的,其中4份丢失和2份无效。研究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英语8年多,因此,在英语听力方面有较高水平。对象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因此可以代表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

(三)研究工具

一般来说,有很多测量有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个人认知程度的工具,如隐藏的数字测试、封闭测试、镶嵌图形测验、结构测试。(乔纳森&格拉鲍夫斯基,1993)然而,在这些测试方法中,镶嵌图形测验很容易执行。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问卷调查。

1.镶嵌图形测验。镶嵌图形测验又名隐蔽图形测验,属于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测验。这是目前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令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勾画出镶嵌或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的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者为场独立型,而完成该项任务较为困难者为场依存型。

2.调查问卷。虽然来确定一个人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是我们研究的第一步,且对于以后的分析极为重要,但是我们的目的不仅是确定一个人的场独立性或场依存性,更重要的是,寻求场独立性和场依赖风格在听力过程中的影响。开放式问卷(请参阅附录Ⅱ)在进行的过程中,为了面对不同的场独立、场依存性学生找到相应的策略和困难的缘故,我们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例如,问题12:“对于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你会采用不同的听力策略吗?比如听新闻报道时要注意when/where/why等信息要素。”可以从不同程度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学生,为我们提供不同的答案。由于有60个对象参与我们的开放式问卷,他们是分散的、复杂的,我们在这里不容易展示开放式问卷的结果。所以,在分析这些对象的听力过程中,我们在总结的基础上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3.有关认知风格的采访。因为即使镶嵌图形测验和调查问卷也不能提供有关学生个体研究者的具体特点和问题。访谈是发现学生所关注问题的一个必要的模式,尤其是他们英语听力中的关键问题。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我们不寻求综合研究。我们与60个选定的学生谈论关于他们在英语听力中总结的经验。这样我们才能熟悉这个人真正的特点和他们具体的学习情境。毫无疑问,来自这一研究方法的结果不能完全显示出其分散和复杂的特点。所以,我们将结合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结果与镶嵌图形测验结果分析个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度。

4.听力成绩的比较。根据学生这两年中四个学期的听力考试成绩来分析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和听力成绩的关系。为了减少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我们将采取成绩的平均值研究认知风格与英语听力成绩的关系。

三、结果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首先,根据镶嵌图形测验和问卷来区分学生的认知风格是否是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结果表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更具体地说,在课堂上,场独立的学生往往更自觉地学习第二语言,他们喜欢发现式学习,在学习一种新的单元时,他们喜欢分析文章的结构,相比场依存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模式。同时,对场依存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他们喜欢的人,上下文的话题,甚至他们的情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场依存的学生擅长以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比场独立的学生更为活跃,他们在团体工作时会表现得更好。

(二)分析认知风格与英语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

为了统计并观察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与场独立和场依存风格相关性,我们根据调查问卷和采访,在图形镶嵌测试选取20名学生编成场独立组,在最低分中选取2名学生编成场依存组,高分组和低分组选定后,可以分析两组听力测试分数:

场独立/场依存学习者听力成绩描述表:

为了找出英语专业学生镶嵌图形测试成绩与听力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将所得分数输入SpSS19.0中进行分析得到上表。表中的各项数据表明,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学习者的镶嵌图形测试成绩与听力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场独立者镶嵌图形测试成绩越高,听力成绩越好;相反,场依存者镶嵌图形测试成绩越低,听力成绩越差。这证实了本研究中发现镶嵌图形测试成绩与听力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论断。综上所述,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具有一定相关性,场独立认知风格对听力影响较大。

四、结语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如下:

1.场独立者的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优势是能够很好地抓住细节信息,加之场独立学习者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应对该群体学习者的听力教学指导是三步走:第一步,从优势出发,通过细节关键词激发学生的输入训练兴趣;第二步,克服劣势,逐步刺激学生提高听力速度以增强学生对听力整体信息的敏感度;第三步,发扬长处,听力之前预设问题,带着问题概括主旨大意,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交际能力。

2.场依存者的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优势是能够很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加之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应对该群体学习者的听力教学指导是三步走:第一步,从提炼听力整体信息出发,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第二步,克服劣势,通过增加词汇量和对关键词的把握提高听力效果;第三步,发扬认知风格特点,教师的鼓励、关注和指导对学生的心理支持是激发学生积极回应的关键,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持续的心理帮助。

认知学习风格对外语学习规律性的影响得到教师的关注后,还需澄清一点,即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本身的认识不是英语教师工作的终点,而是起点,创设听课课堂的学习氛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对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发扬学生认知的长处,策略性的教学设计以规避短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针对认知风格的不同提出了两种听力教学策略,对英语听力教学和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JackBlock.parentalteachingstrategiesandchildren’scognitivestyle.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1998-3

[2]LuYin.ontheteachingofenglishListening[J].theoryandpracticeinLanguageStudies,2012-2.

[3]maiZhou.LearningStylesandteachingStylesinCollegeenglishteaching.internationaleducationStudies,2011,Vol.4(1).

[4]natalieClewley,SherryY.Chen,XiaohuiLiu.Cognitivestylesandsearchenginepreferences:Fielddependence/independencevsholism/serialism.JournalofDocumentation,2010,Vol.66(4),pp.585-603.

[5]张海霞.教师认知风格与教学策略[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6]张宁.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及教育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6).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改革建议

综合来看,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科技、艺术、美学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实用性,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艺术的需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设计逐渐成为重点,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阻碍了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针对现有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服务。

1当前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关院校在进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设置缺乏严谨性

艺术设计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之前必须有较为严密的课程设计,只有做好课程设计工作才能保障该专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调查,没有认识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只是以经济利益为重点进行设置,没有综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承担该课程的能力问题,这种过于简单的课程设置意识造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特色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还导致了教学后劲不足的问题。

1.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作为高等院校,其目的就在于进行人才培养,而校方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具体措施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相连接。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就出现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学模式过于普通,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3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就是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必须做好每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教学设置没有考虑到整体需要,只是进行简单的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效果。

1.4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反之如果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就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在我国高校对艺术设计类考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教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针对我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做好以上几项人才培养的工作,必须及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以市场为基准做好人才培养

传统教学方式有其优势,同时又具有相应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方面。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应当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此来进行教学。以市场为基准就是要求相关人才的培养要时刻了解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能力,发挥最大的功效为社会主义市场作出贡献。

2.2实现教学模式的国际化改革

传统的“目的式教学”模式一般按照教师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制作――交作业――评定成绩的程序进行,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缺乏互动,更无法真正做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个性,显得单调、乏味,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相距甚远。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式教学”与“n+2考核”相结合进行。所谓“过程式教学”即按照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理论、前沿信息――教师设计课程模块――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教学模块内容要求――学生随堂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结合所有模块内容,完成本课程的综合作业―――课题结题陈述―――教师点评(实行多位教师综合评分)的程序进行。

2.3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我国相关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注重实习,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实习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安排切实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其次,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专业的教学体系、模式以及队伍,针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改进,为我国市场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和新情况也在不断地出现,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切实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舟荣,程玉然.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看我国高职类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J].现代教育与教学,2013(8):92.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4

一、考前按项目分组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2012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男、女)为例,谈谈考前按项目分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按项目(表1)分组教学,全班最多六组,六组学生在一块场地练习是不可能,必然分散在操场各处,形成场地散乱,操场上还有其它班级上课,易造成混乱局面,易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实心球练习本身就有安全隐患,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2.教师教学效率和指导及时问题

分组后,学生所选项目不同,人数不同;学生间的体育成绩差距不同,有的达到要求,有的没有达到要求;体育中考项目的教学组织和达到中考要求的学生教学组织,怎样进行?怎样教学?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对所有学生练习的指导,怎样及时指导学生练习和提高指导效果,都是分组教学存在的问题。

3.监管问题

学生们能够主动练习,但达到瓶颈时,没有突破,随之失去信心,此时需要监督。全班学生分组分散教学需要组织有序,更要加强管理,达到中考成绩的学生自主练习及参与其他运动也需管理。

二、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体育中考按项目分组教学存在问题的现状,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分组教学存在的不足,确实改变课堂现状,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让所有学生得到提高与发展。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利用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跑步时突然蹲下系鞋带,后面学生不注意撞上出现伤害,实心球练习混乱,随意乱投,会砸伤其他学生等。知道受伤之后影响生活、学习、中考体育考试,甚至危及生命。因而,让学生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认识到在按项目分组学习、练习中注意安全,既是责任又是义务,提醒自己时时注意安全,从而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

2.齐抓共管促进按项目分组教学的效益

(1)目标引导,驱动内力

健康的需要、升学考试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的基本需要,利用需要引导学生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通过努力逐渐实现目标,体验成功,激发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内驱力。结合本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三大目标”(即让所有学生发展,让每位教师优秀,让学校成为品牌)的教育目标,以及以连续十几年中考全区前十名的骄人成绩为指引,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有我而骄傲,我为学校添砖瓦。”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体育中考前的学习和练习之中,实现自我目标。

(2)合理安排场地,组织有序,杜绝混乱

根据我校运动场的实际情况,结合250米塑胶田径场,以篮球场为中心安排分项练习场地。篮球场为篮球运球区,东侧为排球垫球区,南侧直道为跳绳区和50m×8往返跑区,西侧半个足球场为实心球投掷区,北侧为立定跳远区。每组利用体育骨干统一组织练习,班干部维护秩序。以实心球为例,体育骨干统一要求:持球准备、预摆、投掷,所有学生投完后捡球,班干部监管,随时提醒或警告部分违纪学生,做到练习井然有序,杜绝混乱场面,保证课堂实效。

(3)建立体育中考项目成绩档案,开具提高成绩处方

在确定2012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男、女)之后,按表2的各项内容迅速测试成绩,根据表2成绩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学生体育中考的三项内容,并且建立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成绩档案。

以初三(1)班汪同学(女)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成绩为例,如表3建立档案。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成绩档案的建立,让教师对所有学生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针对学生问题和特点制定策略;学生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短,进而有的放矢,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

再根据每个学生的问题和特点,针对性的开具提高成绩处方,如表4,提高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成绩处方的开具,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和练习的效益,促进其项目成绩的提高,从而达到中考满分。

(4)体育骨干和教师指导相结合

根据体育骨干和体育委员的特长,把他们安排在各个项目组,让他们具体指导本组内的学生,解决场地分散、练习组别较多,教师不易发现问题和及时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的需要。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逐项巡视指导和重点指导相结合,实心球练习作为重点指导,并且安排好满分学生的提高和其他活动的组织。

(5)自管、互管、班干部和教师监管相结合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5

>>我国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我国科技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普通高校金融学科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现行金融学本科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性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我国金融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及法律对策我国金融腐败问题及法律对策中国微型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成功案例对我国的借鉴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高校生物学科中英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我国原油进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7]刘建莉,杨洁辉.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4):189-190.

[8]HarvardBusinessSchool.Casemethod[eB/oL].executiveeducation.(s.d.)[2013-04-29]..

[9]John,S.Hammond.LearningbytheCasemethod[eB/oL].HarvardBusinessReview,1976:4..

[21]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22]向征,曾山金.施教伦理论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6(3):57-62.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6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研究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从问题引导教学进程、重视专业能力训练、强调“干中学”和激发主动学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型教学的优势;探讨了研究型教学的典型模式,即问题驱动模式、课题参与模式和论文引导模式;并从课程设置、课题支撑、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研究型教学的支撑条件。

关键词:市场营销;研究型教学;教研教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4702

1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市场营销”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专业之一,社会需求大,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近年来,部分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也出现了招生情况不理想的情况。部分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存在负面认知,认为该专业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专业性,难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产生这种负面认知的原因,除了对专业不够了解,更多源于现有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偏重知识内容的传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用性认识不清;其次,专业能力训练不足,学生觉得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缺乏技术性、不够专业、比较空泛;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尽管设置了很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学生仍不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不突出。上述问题如何解决,仍有待探讨。

已有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多关注实践教学途径,提出了任务驱动(金龙布,2012;周毓娴,2011)、项目实训(何浏等,2012)、竞赛引导(张薇,2009)等教学方法。此类研究一方面凸显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证实了通过实践教学途径提升能力的有效性,因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上述教学方法也存在局限:学生的介入程度较浅,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所培养的专业能力具备广度却缺乏深度。换言之,这些教学方法所培养的专业能力,足以胜任一般营销工作,却难以形成专业竞争优势。

“研究型教学”可以弥补上述教学法的不足。研究型教学将学习、研究、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何云峰,2009)。研究过程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透彻理解学科知识体系,提升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真实市场中的复杂营销问题时,能够自主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是专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此外,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的精深程度远超过一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专业特长,强化其专业竞争优势。

目前,将研究型教学运用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研究文献较少。李甲贵等(2011)总结葡萄酒市场学研究型教学实践,从选题、文献阅读、写作技能、时间管理、过程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教学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类似的其他研究尚不多见。

2研究型教学的优势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相对于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2.1问题引导教学进程

问题引导是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并归纳和总结,充分认识所学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用性,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独立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学期都围绕学期之初引入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某邮电类高校的客户关系管理课上,引入“如果你是运营商分析经理,如何识别离网倾向的客户”,全学期围绕该问题教学,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2重视专业能力训练

研究型教学在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对专业能力的训练,专业能力对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增强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技术性和专业性,形成专业竞争优势。

重视专业能力训练要求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注重营销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和市场调查研究等能力,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技术,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从培养方法和培养模等环节保障教学的有效展开。

2.3强调“干中学”

研究型教学注重培养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动机,激发学生探究欲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形成综合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干中学”培养模式强调在学习的同时积累经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提高效率,提升能力。

“干中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为全面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某邮电类高校在教学进程中提倡学生参与研究课题,边干边学,不仅获取了知识,也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能力提升。

2.4激发主动学习

改变以往学生处于习惯于接受知识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倡开展自主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真实市场中的复杂营销问题时,能够自主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启迪思维,挖掘潜能,增强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倡发散思维。某邮电类高校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并采取论文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市场营销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典型模式

3.1问题驱动模式

问题驱动模式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学习训练,分析得到可行解决方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问题驱动模式中,教师将问题作为作业,学生带着问题寻找资料,通过理论和事实求证得出结论,并最终做出合理的解答。

整学期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围绕某问题展开,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获取知识。某邮电类高校在客户关系管理课上,先提出“如果你是运营商分析经理,如何针对有离网倾向的客户制定针对营销策略”的问题,在分析该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本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内容,按照问题驱动模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2课题参与模式

学生不仅要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参与课题参加学术讨论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学会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例如某邮电类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学生参与课题,运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学生通过在课题中参与文献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工作,形成专业特长,强化专业竞争优势,在提升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3.3论文引导模式

现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缺乏科研能力,不具备科研方法和技巧。教师将科研思路、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学习培养科研意识,完成分析报告,撰写研究论文,既体现学术价值,又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例如某邮电类高校在市场营销三年级中寻找有读研打算或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更深入、更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从搜集资料文献到做研究设计并撰写论文这个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市场营销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支撑条件

4.1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市场营销专业领域,融入现代教学工具,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适应当代社会信息、运用市场营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被动”传授与“主动”启发的教学方式,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某邮电类高校为满足专业化和前沿性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有:统计学、运筹学、营销前沿理论等;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和方法上改进:让学生参与研究课题,用问题引导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2课题支撑

横向和纵向的课题给相应教学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根据教学需求设立项目,并挑选合适的学生参与课题,从课题选择到教学效果反馈,详细探讨具体实施路径和方法,学生从完成项目的角度不断学习改进,从而提升能力。

某邮电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实践计划的相关项目主要有:淘宝网店销售模式研究、网络营销模式研究、消费者行为调研项目等。学校还专门设立针对本科生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选取优秀本科生参与课题,学习并实践研究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3师资队伍

教师既要有组织科研的能力也要有研究设计的能力,在组织和教授学生适应研究型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组织调查研究,给予帮助和点评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划并实施,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某邮电类高校基于市场营销专业要求设立营销策划、市场研究和学术科研等项目小组,由精心挑选的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使学生在面对真实市场中的不同营销问题时,能够自主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4.4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重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搭建科研平台,及时总结交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提供参与科研和提升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中受益。

某邮电类高校配置了相应的教学软(科研团队等)硬件(实验室等)条件,健全科研平台管理制度,保障科研教学有序进行,使学生尽早进入学术前沿领域,科研平台的存在使得研究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5考核方式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缺乏创新。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应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融入知识、素质、能力等的综合性水平考核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传统的答卷和策划方案对专业能力的考察不强,全新考核方式应该满足:考核内容全面化,开放性问题多元化,综合性的考察学生的能力;作业和考试形式多样化,如研究报告、论文等,考核中推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金龙布.任务驱动法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99100.

[2]周毓娴.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4):9394.

[3]何浏,杨伊侬,杨芷华.综合实训与案例相结合的地方院校本科教学研究——以《品牌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7677.

[4]张薇.从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看大学生科创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用和实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9(31):7677.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前言:

市场营销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在现在商品社会,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能够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在同类当中脱颖而出,这是每个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

一、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市场营销行业的就业形势。

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走出的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不能很好的适应,许多企业反映,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吃苦,不能抗压,不能承担责任,不能解决问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营销毕业生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这都让企业越来越不愿意任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从事市场营销行业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干劲儿,只有如此,毕业生才能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用自己的能力征服用人单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显示了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在社会中,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好于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占据着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尽量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1]。

(三)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匹配。

目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与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脱节。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之一目前的市场热点为依托,而轻视了除此之外许多关键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才培养的元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普育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相对薄弱,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下风。

二、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落后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把高职教育和一般性的高等教育混同,不能清楚高职教育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内涵,教学过程刻板片面。其次是许多高职院校都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角色装换时没有认清现实,仍然以过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最后学校只是改了个名字,换汤不换药[2]。

(二)教学方法单调。

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问题。许多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依然是长篇大论,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方法多年不改变,课堂教学手段陈旧落伍,根本勾不起学生兴趣。机关有的学校引入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反而成了更加偷懒的理由,学生学习兴趣被压抑,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流失。

(三)缺乏教学环境。

市场营销专业不同于其他,需要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锻炼。而现在许多老师即使想要创造一个锻炼的环境都没有那个条件。有的学校把实践环境搬到了计算机上,用模拟软件来让学生体验市场营销的具体感受。但是模拟软件毕竟是模拟软件,不同于现实环境。在现实社会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量,都需要实践来锻炼。

(四)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

市场营销专业的考核体系仍然照搬应试教育。学生想要通过只需要考前背一背题就可以,在考试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复读机式学生显然不是企业想要的。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尽早改变本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师资力量缺乏。

我国高职教师一般都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一出校门就进校门,尽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强调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只有理论毫无用处。市场营销专业迫切需要一批真正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才来进行授课,但是这部分人才又十分稀缺,即使有,也不愿意来到高职上课,导致师资力量极度缺乏[3]。

三、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要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广泛分布于营销行业的各级岗位。在培养人才是,要先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正确把握人才需求走势,从而积极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良性互动。

(二)拓宽教学内容。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着文化素质差,知识基础差等刻板印象,这是教学内容的长期窄化导致的。要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基础素养的提高更加重视,努力让学生不仅专业技能出众,各方面也可以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思维,用更实际的视角来看待教学问题。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营销,应当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区,针对实践要求来进行课堂活动。比如把考试型的课后作业改为实践型的,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4]。

(四)加强校企合作。

归根到底,高职教育是为了给企业培养应用人才而建立的,在人才培养时应当保持与企业方面的畅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也给企业提供了好的专业人才。

结论: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机构。而市场营销专业能够为商品社会下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在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有解决方案的,只要正确认识,积极进取,市场营销专业就能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赵文颂,郝群荣.创新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科技与企业,2010,06:78-80.

[2]闫春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0,15:13-18.

[3]周朝霞.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88-90+93.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前言:市场营销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在现在商品社会,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能够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在同类当中脱颖而出,这是每个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 

一、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市场营销行业的就业形势。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走出的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不能很好的适应,许多企业反映,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吃苦,不能抗压,不能承担责任,不能解决问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营销毕业生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这都让企业越来越不愿意任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从事市场营销行业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干劲儿,只有如此,毕业生才能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用自己的能力征服用人单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显示了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在社会中,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好于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占据着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尽量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1]。 

(三)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目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与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脱节。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之一目前的市场热点为依托,而轻视了除此之外许多关键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才培养的元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普育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相对薄弱,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下风。 

二、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理念落后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把高职教育和一般性的高等教育混同,不能清楚高职教育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内涵,教学过程刻板片面。其次是许多高职院校都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角色装换时没有认清现实,仍然以过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最后学校只是改了个名字,换汤不换药[2]。 

(二)教学方法单调。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问题。许多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依然是长篇大论,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方法多年不改变,课堂教学手段陈旧落伍,根本勾不起学生兴趣。机关有的学校引入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反而成了更加偷懒的理由,学生学习兴趣被压抑,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流失。 

(三)缺乏教学环境。市场营销专业不同于其他,需要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锻炼。而现在许多老师即使想要创造一个锻炼的环境都没有那个条件。有的学校把实践环境搬到了计算机上,用模拟软件来让学生体验市场营销的具体感受。但是模拟软件毕竟是模拟软件,不同于现实环境。在现实社会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量,都需要实践来锻炼。 

(四)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专业的考核体系仍然照搬应试教育。学生想要通过只需要考前背一背题就可以,在考试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复读机式学生显然不是企业想要的。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尽早改变本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师资力量缺乏。我国高职教师一般都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一出校门就进校门,尽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强调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只有理论毫无用处。市场营销专业迫切需要一批真正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才来进行授课,但是这部分人才又十分稀缺,即使有,也不愿意来到高职上课,导致师资力量极度缺乏[3]。 

三、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要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广泛分布于营销行业的各级岗位。在培养人才是,要先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正确把握人才需求走势,从而积极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良性互动。 

(二)拓宽教学内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着文化素质差,知识基础差等刻板印象,这是教学内容的长期窄化导致的。要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基础素养的提高更加重视,努力让学生不仅专业技能出众,各方面也可以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思维,用更实际的视角来看待教学问题。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营销,应当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区,针对实践要求来进行课堂活动。比如把考试型的课后作业改为实践型的,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4]。 

(四)加强校企合作。归根到底,高职教育是为了给企业培养应用人才而建立的,在人才培养时应当保持与企业方面的畅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也给企业提供了好的专业人才。 

结论: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机构。而市场营销专业能够为商品社会下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在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有解决方案的,只要正确认识,积极进取,市场营销专业就能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9

通过思维导图,将Flash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出现的考点涵盖其中,引领学生回顾梳理考点,通过投票环节统计学生存在困惑较多的知识点,教师对此着重进行点拨讲解。在自主实践环节,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基础题与提高题,基础部分注重Flash知识点的渗透,突出重点,设置提高题来满足操作能力较强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升。通过交流提高环节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操作进行分析,突破难点。教师利用自制的复习网站,支持整个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动画素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第5节的内容二维动画的制作。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属C等应用要求,要求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熟练应用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综合运用技术知识和操作方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本阶段学生进入第二轮复习,并进行过一次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学生在Flash操作题部分失分较多,并且对阅读动画脚本完成动画这种题型比较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解题的窍门,往往花了大量时间做题,却得不到高分,效率低下。所以教师需用一些典型例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在Flash操作部分的得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Flas脚本,能圈出脚本中出现的对象、时间、动作关键词。

(2)能根据动画脚本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能用正确方法解决。

2.过程与方法

按“忆梳构”方式进行复习,以思维导图导入,学生对Flash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老师针对学生疑问较多的知识点进行点拨讲解。由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看动画脚本,对照脚本发现作品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Flas脚本,能用正确方法解决作品存在的问题。

难点:根据动画脚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策略

1.教学线索

化零为整呈现思维导图―火眼金睛发现作品问题―自主实践解决问题―作品点评,总结问题―练习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2.学习线索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准备

课前下发Flash思维导图纸质稿,方便学生课堂上做笔记。教师准备好课件,运行教学网站,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将网站快捷方式通过发送端传送到学生机上。

1.自主实践(15分钟)

学生完成练习。

要求:(1)基础任务为必做题。

(2)拓展任务为选做题。

基础任务:

(1)发现“load”场景中“女孩”突然出现在舞台左侧,解决这个问题。

(2)发现“load”场景文字动画没有实现由小变大、由淡变浓的效果,修正这个现象。

(3)发现“load”场景中没有树木动画,请修正这个现象。

(4)发现进入“main”场景,背景音乐仍在播放,请修改使之符合脚本要求。

(5)单击“main”场景“退出”按钮,发现无法关闭动画,请查找原因加以改正。

(6)发现“main”场景的“鸟”动画中,其中一只时隐时现,修正这个现象。

(7)发现“main”场景中“撑伞的人”动画重复从左往右运动,修改相关元件,使得人物移动一次后停留在舞台右侧。

拓展任务:

用声音处理软件处理学生文件中的“bg.mp3”声音,保留该声音从第10秒到30秒的声音信息,并将处理后的声音用“bg2.mp3”命名,用该文件替换load场景中原有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际的做题发现知识漏洞。本部分为基础与拓展,学生必须完成基础任务,能力强的学生继续完成拓展任务。

2.交流提高(4分钟)

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位学生的作品,结合Flash知识点进行点评分析。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水平以及创作意识方面,通过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3.练习测试(1分钟)

学生完成4道选择题,教师对错误超过10%的题目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4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网站直接统计学生每题每个选项的选择情况,教师能针对性地对学生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进行点拨,以此深化巩固复习。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篇10

关健词:教育商品性 学校企业化 教育伦理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表征的商品经济的特定发展阶段,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研究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首先遇到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教育是否是商品?学校能否企业化?接着这些问题而来的就是教育的商品性和学校企业化带给人们的进一步思考。从认识上看,学校的企业化是教育产业论的一个方面;从实际上看,它又是教育产业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学校企业化是指把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虽然它不同于企业那样追求利润,不同于资本家唯利是图,但是它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讲求经济收益,讲究运筹帷握;把学校看作是提供和生产教育劳务的“经济实体”,要它顺应经济潮流以谋求自身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企业化就是教育的市场化。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产业是第三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之一。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为教育产业的经济功能做定性的说明。从此,从事教育的不同学校都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企业化运营,它们不断地顺应经济的潮流,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于是,在学校企业化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便出现了一个鸿沟,即教育在经济利益与价值追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它反映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如何看待和调节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是笔者作此论文的意义所在。

一、学校企业化的合伦理性

   首先,学校企业化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的历史根源。人们对教育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事业到产业的定位过程.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基本上是由国家包办,被看作是非生产性的公益性事业,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后来,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立了经济的绝对权威,当市场经济的波澜袭卷而来,教育便不由自主地顺应了经济和市场的潮流.学校企业化的产生除了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外,还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商品性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教育劳务的商品性为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内在依据,价值规律经过劳动力市场的中介使教育与经济连成一体,为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铺平了道路。教育产业化弥补了我国所面临的教育经费紧缺问题,它可以有效地带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助于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而作为教育产业化的一个方面—学校企业化,也必然地在以上方面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校企业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的,也是合理的。

   当某种社会存在的现实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它是合乎道德或者伦理的.比如说当我们辩证地看待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完全彻底地从“绝对理想”的视角去认识它,只是很好地冷静地接受了那段人类的历史,并且把那样的社会定义为人类的进步。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伦理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问题.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理论对本文有所启示。所谓价值中立,指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时,应当遵循他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从事研究,而不应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指导去研究;另外,也指在事实领域、经济科学中,应当尊重存在本身而不要将它们都价值化。这样一来,韦伯也就排除了经济学中使用价值判断的必要和可能,经济学不能提升为伦理学,伦理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判断。所以,当一种存在不能从绝对伦理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便要求我们放弃绝对的伦理以求得对事实本身的判断。这样,当学校企业化有其足够的事实(史实和现实的原因)为之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时候,便可以将它定义为合乎伦理的要求。

   其次,当义务教育成为每个人的义务和权利的时候,扩大教育规模便成为教育为社会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当国家的教育经费不能为广大人民提供适宜规模和良好质量的教育的时候,教育便需要产业化,学校便需要企业化,这与鼓励多方位办学是一致的。所以,学校的企业化符合人权和公平的要求,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再次,当非公立学校的投资人投资办学,当学生交纳学费,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便开始计算他们的收益.学校的投资者就算有足够的热忱为社会多作贡献,也会计算成本与收人。他衡量自己学校运营得如何不仅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要看学校的经济运作情况。作为投资者,就像企业的老板有权支配自己的企业一样,他有权对自己的学校进行企业化经营。他投资,他经营,他收益,这是符合经济伦理道德规则的;而学生的家长支付学费,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他去购买教育劳务,这时,不赋予家长和学生足够的权利以索取其经济和教育权益,也是不符合公平准则的。所以,当家长支付学费的时候,学校企业化便是合理的,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最后,在内部管理中,学校按市场经济规律,以职工的劳动力价格支付酬金,按经济管理规律组织职工劳动,按教育规律组织实行尽可能好的服务。于是,市场经济规律自然也冲击着教职工队伍,教育劳务价值应在市场中得到平衡.正是由于教育产业的经济运行没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其体制与机制在这一经济大发展时期缺乏适应力,活力不足,教职工的劳务价值才没能得到体现。因此,必然出现“孔雀东南飞”、青年教师大批流失等现象,教职工“跳槽”的局势也无法改变。所以,当教育机构中的服务人员服从经济的要求提供服务的时候,他们就有权利索取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公平的,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以上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学校企业化是合乎伦理要求的。当然,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尚有很多问题有待思考与解决。

二、学校企业化引发的伦理问题

   事物发展是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学校企业化一经产生便出现了某种矛盾,该矛盾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它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前就已经萌芽了。也就是说,当学校企业化还没有被人们正式地提出来,当我们对教育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事业”的水平上时,今天的某种学校企业化的矛盾就已经孕育在其中了;学校还没有企业化的时候,某些教育事业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就已经为今天学校企业化的伦理问题埋下了种子,一经企业化,便使得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而矛盾和问题的种子就是在社会的大气候下,在历史的文化沉积过程中,教育从社会和历史中所感染的某种“恶习”。当社会存在着深刻的伦理问题,当人性很难超越自己的隋性与不义,教育部门和从事教育的人也不会“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

统与外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教育者自己的种种利益(也就是需要,包括正当的和不正当的),他们会为利益妥协。当利益勾结在一起的时候,便对伦理形成了威胁。教育腐败现象并不是教育产业化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它有着很久的历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确立,道德、精神面貌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时,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滑坡虽然得到克服,但是新的道德问题又出现了.总起来看,市场经济的产生对道德文明的作用是双向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滑坡”或“道德爬坡”来界定。社会的转型、改革的加速、利益的驱使使得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和洗礼,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西方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所有人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潜移歌化的变化。这是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冲突的时期,它不仅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是社会结构与经济理念、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变革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这种情况必然对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产生如尼采所说的“一切都被允许”的那种局面。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活得越来越注重现实,越来越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然而,在这种新的现实观念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危机.人们变得现实了,人们不再为了那些“不现实”的东西去过多地追索些什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东西—与人们最直接相关的经济利益,其次是权力、地位和所谓的名气.于是,伦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当教育的商品性和求利性深人人心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和算计他们个人的利益,让自己“增值”,提高自己的业绩。总之,他们生活在一个为自我而算计的世界里。必须承认,市场机制可以通过财富和权力的扩散,而导致一个更加民主的社会,但市场也可以通过财富和权力的集中而妨碍民主秩序的形成.同样,市场使得大部分社会活动商品化,人们更多地使用“商业的语言”而不是“教育的语言”来讨论和判断教育问题,他们更多地从个人利益而不是共同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教育被看作是竞争的公平祛码,尽管这种公平是相对的,但是总还会有些人可以通过受教育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然而.当学校越来越被企业化和市场化的时候,看似民主、平等的市场和择校加剧了不平等.“教育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只对某些社会阶层或群体有利,而对其他人则不利,我们再次看到市场不是中立的。” 

三、权衡学校企业化的伦理功过

   以上陈述说明了即使抛开理想的应然状态,现实本身也把教育置身于矛盾之中。在这样的一个经济话语大全的时代,教育顺应经济的潮流,这一现象已不能轻意地被定义为“随波逐流”,或被定义为“推波助澜”。如何正确地看待学校企业化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人细致的伦理思考。

     1.混沌的伦理观

   改造现实、创造理想的伦理世界,达到人类完善的目的,是伦理活动的根本目的,但它的实现道德必须在观念中进行然而,今日的世界将怎样进行观念革命呢?这是一个多种伦理观并存的世界,人们持有历史沉积下来的所有的观点:普罗塔戈拉从感觉论出发强调个人感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苏格拉底依靠理性,认为理智是最高的德性和美德;柏拉图认为凡事都要以追求“善”为根本,这种“善的理念”被称为“理念之理念”,是理念世界最高的存在,亚里斯多德将行为选择引人伦理学,认为按照正确的原理去行动才是德性的活动,提出“美德在于情感的适度”;尤多克索斯认为快乐就是最高的善。霍布斯认为“和平是善”,在自然状态下,没有是非、正义与不正义的观念,也没有法律,人的能力是平等的;休漠认为只有情感才是道德原则的源泉,理性不能成为道德原则的源泉,道德行为的价值在于动机,在于内心善,并说人的本性自私,趋乐避苦,乐者为善,苦者为恶;霍尔巴赫把个人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全然没有利益心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利益就是人的行为的唯一动力,个人利益是人们行为价值的唯一而且普遍的鉴定者,效用原则是唯一的尺度,人只是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利益认识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最高天秤”;卢梭则提出维系社会伦理关系的民主、平等、公正原则;康德强调道德不是谋利的权宜手段,认为理性的行动在“应当”关系中是根据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普遍理性的绝对命令行动的矛马克思痛斥“私人利益”是“下流的唯物主义”;巴师夏以心理因素为契机,提出互相服务论,认为人为满足自己欲望动因而从事经济活动,最终达到欲望的满足,互相服务;功利主义道德论认为满足人趋乐避苦本性的物品就是有用,就是合乎道德的,如此等等。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伦理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里,人们几乎认识到了矛盾的所有方面,以至于人们从各个方面看待问题似乎都是合理的.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我们似乎失掉了价值判断的标准,一切都混沌着,都处于一种似是而非或者似非而是的状态。所以,这样的一个时代不再适合用价值判断作为标准.而应以事实判断作为标准,因为人们的观念是多元的,价值判断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唯一相对一元的东西就是事实了,或者说是反映事实的某种现象。比如说学校的企业化,从价值判断的层面来判断它,可以说它能够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也可以说它可能引发人们的道德危机,正反两面的事实都是存在的,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在两种价值判断都存在的情况下,在两种现象都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从价值判断本身来判断它,学术也不能从思辨的角度来绝对看待它,我们只能在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从现象本身去认真思考它。在现今的时代里,我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权衡几种价值判断,从而作出选择。

   2.教育更应注重教育的伦理判断

   教育无论如何受制于经济,它都要保持自身的本真价值。经济市场化并不必然要求教育也要市场化,经济与教育毕竟属于不同的社会板块,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经济问题属于教育的保障条件问题,与本真的教育问题无本质联系。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教育的本质不是财产的流转,而是思想的流转。功利的价值取向仅仅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的,理想性和超越性本质的非功利的价值取向才代表人类对教育的真正期待。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一种在价值理想激励下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的活动。因此,对教育的伦理道德思考是从伦理学的层面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次理解,它的理论旨趣不是对教育现状的客观描述与说明,而是对“教育之应然”的表达与追问。它既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追求和理想的表征,亦是赋予教育生命的力量所在。笔者在这里只是表明一种立场,倘若教育发生了经济和伦理之间的冲突,笔者倡导教育要选择伦理的立场,而不是经济的立场。事实上,人类必须不断地保持向“应然”迈进的努力方向,因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应然”状态,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

四、教育的伦理规划

学校的企业化由它产生的根源及其合伦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势所趋,同时,它又在更深的层面上潜伏了道德危机,这样,如何因势利导使得学校企业化的潮流能够顺应道德建设的需要,便是笔者伦理规划的指导原则。

   1.加张教育的宏珑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保证教育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所谓制度建设,是一个教育的宏观指导问题。在人类伦理学史上,几乎一切有成就的伦理学家们对道德的思考,对伦理思想体系的创建,无不围绕公正的普遍利益权利问题而展开.无不把利益权利问题作为公正道德的核心问题而予以考察。人们在利益面前会不关心真理。所以,公正的道德始终是他律的道德.而公正道德他律的前提就是制度道德的公正化,没有制度德的公正,没有公正的制度道德的形成,社会生活的普遍公正几乎只是一句空话。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普遍公正,其首要的条件是制度公正。这方面的具体意见包括加强教育的立法,切实做到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的督导工作,扩大学生对教育的督导权限,严格教师队伍的纪律和规范其质量等等。

   2.教育部门内部要实行道德管理,保证进行道德的经济活动

   管理者进行教育管理要顺从于经济的规律还是伦理的要求是矛盾的事、管理与伦理本质上说就具有内在的异质性.管理首先是以实然认知即事实认知为前提的,它直接以客体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而伦理强调理想性,即应然状态。教育管理者应如何决策教育中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但有一点要明确,那就是,对规律的运用是手段,对价值的追求才是目的.所以,本文提倡道德管理。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管理理论的成熟逐渐被提出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和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可以说,对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的自觉,同样是管理者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在最新的管理理论中,它应当成为重要的内容;在切实的管理实践中,应该切实地贯彻道德管理,也就是管理得“合乎伦理。”学校必须是一个伦理实体,不仅因为解决人的伦理问题是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而且还因为加强社会责任和降低企业的经济绩效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但当把“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理解为“企业只是一个经济实体”的时候,就意味着可能会由此演绎出另一个结论:企业是一个经济动物,甚至是一台钞票生产器。实际上,“经济实体”只是对企业本性的一个方面的定位,是转轨时期关于企业本性的命题。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应当也必须是一个伦理实体,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社会的公器;。当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能够同时是一个伦理实体的时候,教育就更应该成为一个伦理的实体,我们必须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贯彻道德原则.我们应注意的是,当把“看不见的手”当作经济与管理的理念时,就意味着经济本能的放任,意味着放弃道德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与制约。应该说,这是导致目前中国管理道德沉沦的深层原因之一。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我们要把我们教育的管理工作建立在这两块基石上。道德的建设只能通过教育,所以.如果教育失去了道德准则,则社会的普遍道德便无法实现了,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也只是口号了,道德也就丧失了再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