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十篇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十篇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00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能力不足。从大陆居民赴港购奶到赴港购米的现象中可以发现:民众对食品的安全以及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能力均持不信任态度;民众为了保障自身饮食安全采取了一种用脚投票的自力救济模式。显然,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或者不可能全面推广的。本文采取了破而不立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法治问题进行了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预警手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变危机应对为风险预防,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两大理论争点

(一)争议背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疏漏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预警手段出现在《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法》第82条所规定的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明确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纳入了需要统一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范畴;《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8条亦规定了设区的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后的具体职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食品安全法》还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具体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形式。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行为,卫生部联合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该《办法》首次在立法上明确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范围,即包括:对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但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法律性质以及统一表达问题并未在立法中得以明确。不可否认,立法疏漏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理论界对这些问题共识缺乏,但从立法效果而言,立法缺憾又给理论界的继续争论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表述争议:差别概念抑或竞合概念

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实践中,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是较为常见的表述方式。这些是差别概念还是竞合概念,学术界目前还存有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是被不加区分的混淆使用,相关概念也缺乏法理上的明确阐释,并指出食品风险公告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在调整层面、信息来源、主体等方面存在区别亦有学者认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权限、法律性质均不相同。学者们对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进行概念比较所得出结论反映了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之间的一些差别。但有差别与差别概念之间并不必然划上等号。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的上位概念是公共警告,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统一于公共警告,即是行政机关或者其它政府机构对居民公开的声明,提示居民注意特定的工商业或者农业产品,或者其它现象。实际上,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之间仅有形式差别,其行为模式与价值目标并无二致。《食品安全法》第82条所规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权的专属性仅是一种立法上的特殊安排,从内容上根本无法有效辨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风险公告。例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检速冻饺子后公布抽检结果并向消费者发出警示,提醒大家慎买速冻饺子。从警示内容上看,这既可以被视为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风险警示),亦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职责而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而就消费者而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抽检结果并发出警示,又是一种消费警示行为。事实上,早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实践中就已经存在着食品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预警信息、食品安全警示、食品安全风险提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通告等不同表述,这些表述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本质区别,它们的基本内核或价值目标均指向预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同的表述是竞合概念而非差异概念。

(三)属性之争:法律行为抑或事实行为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是一种依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但其具有何种法律属性亦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一种代表性观点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划归行政事实行为,认为:食品风险公告应该属于行政事实行为食品风险公告客观上可能影响到第三方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政府风险公告时并不具有为特定经营者设定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而只是一种事实上的信息提供行为,经营者的损失只是客观上的事实结果。另一种代表性观点是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划归非类型化行政行为,即认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有行为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并非是一种类型化的行政行为,而是属于非类型化行政行为的范畴,其性质上表现为行政法律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两种基本形态。当然,如果从食品安全违法事实公布的角度而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又可被视为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手段。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法律属性之争的本质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法治行政以及权力分立的原则出发,任何行政行为均应受到司法监督。当前,行政法学中的行政行为可诉性理论以及行政诉讼立法所圈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只是一种实然状态而非应然状态。此外,行政事实行为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任何影响的行为,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具有双重面向,法律效果并非单一,它取决于受众对象。有的风险警示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风险提示,对于生产经营者则可能是一种销售禁令或信息惩罚。当然,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未必是警示主体的主观意图,但就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比较而言,法律更加关心的是行为及行为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只调整主体的外在行为而不太关注主观意图。因而不能以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作为界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法律属性的标准。例如,在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形中,好心并不非坏事的绝对免责事由。而且,如若仅以主观意图来判断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可诉性,那么可能会造成一种可怕的后果:行政机关以主观善意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之名,行主观恶意的信息惩罚之实。因此,本文认为: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具有复合属性,并非是一种性质单一的行政行为;某一特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的法律属性应依据行政行为理论并结合警示行为的具体情况判定。

三、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立法问题

(一)配套立法问题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密度不强,配套立法不健全。《食品安全法》第82条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但检视我国现行的行政立法,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出镜率并不高,就食品安全风险警示问题的专门性立法亦尚未出台。仅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部门规章)以及少数地方规章提及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关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主体权限、启动条件、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问题的配套立法尚未全面跟进,因此,当前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配套立法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体系,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配套立法工作,首先要在行政法规层面出台一部专门性法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条例》,全面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其次,在部门规章层面,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办法的联合立法工作;第三,在地方性规章层面,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出台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具体操作性规定,内容尽量详尽、细化。另外,各地政府还应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手段之间的联结性。

(二)不确定性法律概念

法律的形式特征之一就是确定性,确定性是法律适用的必然要求。但不确定法律概念在法律用语中,随处可见,甚至较确定法律概念为数更多。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是指未明确表示而具有流动的特征之法律概念,其包含一个确定的概念核心以及一个多多少少广泛不清的概念,公共利益、夜间、有毒有害、数额巨大等均属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范畴。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领域,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立法的不确定性。《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立法的法律用语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法律概念,例如,《食品安全法》多用可能一词描述风险难以确定的状态,共有八条使用了一词,与该法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七条使用了可能一词。《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虽然首次在立法上对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进行了界定,但潜在、较高程度等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存在消解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何为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以及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阐明,从而使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得以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这种阐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立法或立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上述不确定性法律概念;二是在立法中赋予监管机关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行政解释权;三是在立法中确立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司法释明模式,通过司法途径阐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具体内涵。

(三)立法冲突问题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中列举的两类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对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之间存在语义冲突,这种语义冲突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内涵充满了模糊性。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强调的是食品安全的无风险性,即只要有风险,就要风险警示信息;而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的效益性,即具有较小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无需警示信息,正如,桑斯坦所言如果规制成本也很小的话,一种相对微小的风险有可能要求规制;如果规制成本巨大,那即使风险是巨大的,可能最好的办法也是对其不加规制。一种合理的规制制度并不孤立地考虑风险的大小,而是将风险与排除风险的成本相比较进行考虑[8]。由此观之,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与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明白立法者的真实意思,而行政执法实践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范围也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后续立法工作不仅要解决不确定性法律概念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矛盾表述所引起法律概念的模糊性问题。

四、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实施问题

(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价值冲突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制度价值在于为广大民众提供一种生存照顾。职能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时间与空间范围明显扩大。但职责的时空变化打破了原来的价值均衡格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权利的同时亦可能会侵犯企业的营业自由。风险的盖然性特征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不是一种证据确凿的可靠决策。而企业营业自由则可能会成为行政主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决策的牺牲品。生存照顾与营业自由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源于人们对法律制度的不同需求。当现有法律不能同时满足各种不同需求时,冲突就不可避免。这种价值冲突不像法律冲突一种可以通过法的位阶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予以调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没有位序、新旧、特殊性区别,公共利益并不必然优于个人利益。因此,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存在价值平衡难题。在现有规则下,行政机关自身往往无法解决这一难题。较为可能的办法是通过立法细化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时间条件、空间范围、事实条件、权限规定以及责任条款等,在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从而找到维护公共利益与保障私人利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多元冲突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多元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预期功能的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法》第4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因此,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采用多元监督模式。虽然,《食品安全法》第82条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但是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亦有根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的义务,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还有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黑名单、食品安全风险公告等孪生兄弟。且《食品安全法》第82条还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由此,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上形成了一种央地共治的多元主体模式。这种多元风险警示模式可能会加强食品安全警示密度,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效果,但这是一种可能性,因为多元警示模式也可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结局。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各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的权限,形成一物一权的品种专属管理模式,将风险警示权责条理化以避免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过程中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

随着工业化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农药残留、转基因农产品、老酸奶、地沟油等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广大消费者对市场逐渐失去信心,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迫切希望国家能够重新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一、食品的界定

对食品范围的界定直接决定了监管的范围,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9条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欧盟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第178/2002号指令》第2条规定:“食品(或食物)是指任何加工、部分加工或未加工,旨在或者可以合理期待供人摄取的物质或者产品。‘食品’包括饮料、口香糖,及在加工、准备或者处理过程中掺入食物中任何含有水的物质。”而《日本食品安全基本法》第2条规定:“食品是指除《药事法》规定的药品、准药品以外的所有饮食物。”可见跟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概念相比较,我国对食品所做的法律界定范围较窄。依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范围的界定,半成品将被排除在食品范围,而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都包括哪些,范围并不明确,现实当中有很多保健品虽被纳入食品范畴,但却在宣传中大肆渲染治疗功能。我国可借鉴欧盟关于食品的定义,在后续立法中完善对食品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理念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我国《食品安全法》重新架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涉及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整个产业链条。但是,《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并未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相关立法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一)监管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监管实施的是多部门分段监管模式,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统筹指导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综合监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农业行政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环节实施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食品流通环节实施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分别对食品流通环节、食品进出口实施监督管理。我国目前这种多头监管、分段管理很容易导致职能交叉和监管真空,产生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出现“数个部门不能保证一个食品安全”的局面。

(二)食品安全法律标准滞后

“据不完全统计,监管的主要依据——食品标准就有2000多个,涉及安全标准的有500多个,仅2010年有关部门就制定、新的食品添加剂标准95项,而即使这么多的标准仍然受到人们的批评,因为还有许多标准没有制定出来或不完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诸多食品的统一安全标准尚未形成,复杂多样的食品安全标准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各监管部门各自执行现有标准,而现有标准之间缺乏协调,冲突较严重;其二,我国目前的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农药残留物限量、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等许多指标均低于国际标准。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标准较低,不足以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另一方面导致了出口受限。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形成了以《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农业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标签标注规定》、《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以及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大量技术标准等法规为主体,以各省及地方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规章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但这一法规体系仍然不完善。

第一,缺乏协调性。我国现有的数量繁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由于大多是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部门制定的,存在许多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平行法之间的重复、矛盾,而《食品安全法》实施时间较短,该部法律中存在着大量诸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的规定,使得其贯彻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续配套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

第二,处罚不严。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可见,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假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措施,但是相对于违法者高额的利润,惩罚力度还是十分不足,并且处罚金额以货值金额为准,而不是以消费者实际损害为准,这不但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会纵容违法者。

第三,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问题规定的法律责任过于单一,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规定得很少。而民事责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人的损失非常重要,同时也可大大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食品监管体系相对来将比较成熟、完备,各监管部门分工明确,立法完善。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能够使之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我们需借鉴各国先进立法经验。

(一)明确食品安全的目标

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即指按照预期用途制造或食用的食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食品安全的目标是要减轻食源性疾病,为未达到此目标,需要对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管理,需要将预警原则和追溯机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进行运用,将饲料和食品以及它们的成分进行追溯。

(二)整合相关监管部门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4条规定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但只规定了其由国务院设立并由国务院规定其工作职责,整部食品安全法再无顾及。2010年2月6日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为: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成立于2002年,其主要任务是为欧盟建立法规规章提供科学建议、技术支持,通过与政府和消费者的沟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品或饲料的安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是“直属美国健康及人类服务部管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剂、药品、疫苗、生物医药制剂、血液制剂、医学设备、放射性设备、兽药和化妆品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负责执行公共健康法案(thepublicHealthServiceact)的第361号条款,包括公共卫生条件及州际旅行和运输的检查、对于诸多产品中可能存在的疾病的控制等等。”FDa下设药品局、食品局、兽药局、放射卫生局、生物制品局、医疗器械及诊断用品局和国家毒理研究中心、区域工作管理机构。

我国需要借鉴欧美的立法,使得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地位不仅仅限于协调机构,而是赋予其更多的权力:提供科学建议、统一技术标准、决定紧急措施、与公众进行食品安全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同时确定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其他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领域的领导地位,明确界定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三)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立法

欧盟食品安全法是由基本法统筹专项法,我国在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设置上,可采用此种模式,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法,逐步整合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分门别类的专项单行法。

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框架性的内容给予了界定,在后续立法中,我们要逐步完善该法,并确立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地位。

第二,要整合原有食品安全单行法,修订矛盾、重复的立法,按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要求,确保对食品安全的每一个环节的监管。

第三,清理、修订与上位法相矛盾的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

(四)提高食品安全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混乱,与国际社会差距也较大,不但无法是本国消费者放心,也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遇到很多壁垒,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易造成消费者混淆的或故意误导消费者的概念,要明确禁止使用。在我国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不明确概念,如保健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态食品,这些概念并无明确标准,却很容易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等级产生误解,为防止经营者滥用这些概念需要法律加以规定。

第二,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从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角度,对我国现有的非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进行重新制定或修订,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相互矛盾的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标准,统一各类食品强制性标准,并逐步提高相应的标准,使其足以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第三,大力推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食品标准、技术规范、指南和准则,把标准落到食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消除国际食品安全歧视。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3

2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2.1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所代表的是食品本身无害、无毒,达到相应的营养需求,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任何慢性的、亚急性又或是急性的危害。食品安全同样是一门专业研究,是包括食品制造和储藏环节保证食品安全、避免污染物的出現、防止出现食物中毒等问题在内的跨学科领域,因此食品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2.2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

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含义,当前学术领域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而是将食品安全管理概括成:食品安全管理所代表的是政府有关机构在食品市场之中,运用组织、规划以及领导等形式,针对食品原料、添加剂等其它物料的购买,食品加工、运输以及消费等环节实施合理的协调,使得整个食品市场能够平稳地运行,确保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社会利益目标的环节。

3中、美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对比

3.1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美国本土的食品安全可以说被全球人类所赞许,这是受美国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所影响的结果。1906年,美国出台了首个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食品和药品法》,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部门一共出台与修改了35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其间关联性最大的法律有7部,不但有综合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同时还具备极为具体的《禽类产品检验法》《联邦肉类检查法》以及《蛋类产品检验法》等。以上规章制度大致涵盖了全部食品以及有关产品,同时为食品安全确定了相应的加工标准与管理流程。

3.2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2009年6月1日,我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废除已经运用了13年之久的《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具体的分工和协调相互整合的管理机制。监管的主体大致有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其间涵盖了中央、省、地等政府部门。除此之外,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主要由国务院农业行政机构具体承担。

3.3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美国对比所存在的不足

3.3.1法律与标准是能够确保食品足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美两国食品安全法律与标准体系构建层面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美国高度关注相关标准的确定工作,政府部门每年会拨出7亿美元的费用以扶持食品安全标准的分析与确定,将以维护健康安全为主要目标及所对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当作标准化战略的核心领域。我国虽然明确了部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但是很多标准使用时间较久,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在技术内容层面和wto相关内容与CaC标准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3.3.2食品安全组织体系层面,我国大都依托有关机构的分块监管,未产生能够展示整个环节监管需求的协同体制与统一制度。在现实的管理环节上,大致展示为职能部门的相互交叉,即部门太多,重叠管理。比如,猪肉在摆到餐桌之前,需要通过农业、卫生以及工商等10个不同部门的检测,人们以为一定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猪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依旧发生了类似瘦肉精、注水肉以及垃圾猪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3.3.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层面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例如缺少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和评判材料,其展现形势往往为我国食品里面非常多的污染状况家底不清。食品中所含有的兽药与农药残留及部分生物毒素所引起的污染缺少相应监管材料,其中一部分是对于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同时在贸易过程有非常敏感的污染物。食源性污染是当前我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要素,然而目前依然缺少对于食源性危害的充分监管和评判材料。在由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危害层面,美国CDC通过自行监管网络对其实施监管与评判。除此之外,美国还创建起了相对稳定的监管网络与相对完善的食品与污染物监管数据库。

4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4.1完善我国食品管理体制

当前,需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食品安全具体状况入手,设立跨机关的全国统一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更深入地理清相关监管机构责任,遵守某个管理过程由某一机构管理的原则,运用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使食品由田间至餐桌的全过程均可获得科学的管理,进而确保食品安全。

4.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美国的法律体系涵盖多个层面、多个行业,会对全部输出到美国的食品加工公司与国家造成巨大影响。法律所体现出的食品安全管理观念变化对于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可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立法的宗旨,逐渐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

4.3构建食品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第一,创建极为严格的记录管理。食品制造公司的记录是进行食品追溯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制造运营人员确实记录顾客所关注所有过程的相关信息,便于后期查询。第二,创建高度透明的查询管理制度。顾客可以在所需买入的产品包装中查询对应的编号,在购物环节或在购买以后在查询系统里录入编号,以便能够清楚的查询到有关的信息。

4.4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第一,需要创建相对完善的国家标准、企业安全操作守则以及安全标准等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加工的足够安全。第二,创建相对完善的食品品质安全监测系统。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监测以及监测体系依然相对薄弱,所具备的质检单位数目和全社会需求量有着非常大的缺口。同时,还存在区域分布不一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加投资,设立更加多的具备较高水平的检测单位。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4

1.1食品安全卫生的概念

我国《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将“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定义为同义词,是指为防止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污染,是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质地良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强调保证食品卫生的首要问题,并不是单纯解决吃得好与不好,精细与粗陋的问题,而是解决吃得干净不干净,有害与无害,有毒与无毒的问题,也就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问题。

1.2食品安全卫生的历史发展

(1)人类社会的食品安全卫生发展:人类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类文明早期,不同地区和民族都以长期生活经验为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有关饮食卫生和安全的禁忌禁规。在古代人类度食品安全型的认识,大多与食品腐坏、疾病传播等问题有关,各民族都有许多建立在广泛生存经验基础上的饮食禁忌、警语、禁规,作为生产守则流传下来。

在资本主义前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产业分工,商品交换,阶级分化,以及利欲与道德的对立,食品的安全保障问题出现了新的因素和变化,在食品交易中出现了制伪、参假、参毒、欺诈等现象。但是在现代农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业建立起来之前,食品数量还相对不够丰足的条件下,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问题一般处在次要地位,难以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进入20世纪以后,食品工业应用各类添加剂日新月异,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巾含有害有毒化学物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化学检测手段不断完善。精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地区之间流通规模日增,国际食品贸易数量越来越大。这一切对食品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问题的焦点和热点,逐渐从食品不卫生、船舶流行病、参杂制伪等为主,转向某些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及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威胁方面。

(2)我国的食品安全卫生发展

在我国,近代食品安全型的研究与管理起步较晚,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食品卫生与安全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食源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农产品和加工食品中的有害化学残留也开始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经过13年的试行阶段于1995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食品卫生法规。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对外开放条件下,食品安全状况面临着更高水平的挑战。国家相继制定和强化了以《食品卫生法》为主体的有关食品安全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卫生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现在,《食品卫生法》又在修订当中,可能出台为《食品安全法》,更加强调食品的安全。但是,我国在进入21世纪和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形势依然严峻,还要认识、管理、法规、体制,以及研究、检测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2 HaCCp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已公认的食品安全的最佳控制模式是“从农田到餐桌”,“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在“良好生产规范(Gmp)”实施的基础上推行“危害控制关键点分析(HaCCp)”。这些技术可以明显节省食品安全管理中人力和经费开支,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HaCCp是英文“HazardanalysicCriticalControlpoint”(即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首字母缩写,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HaCcp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pillsbury公司在为美国太空项目服务、提供安全卫生食品时,率先使用。1985年经美国科学院推荐,HaCCp被行政当局采用。美国FDa1973年在低酸罐头食品中采用。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发展,到1989年11月,由美国农业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水产局(nmFS)、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机构了“食品生产的HaCCp法则”。1990年至1995年间,美国相继将HaCCp应用于水产品、禽肉产品、果蔬汁、乳制品、糕点、食用油、餐饮等诸多方面。1999年12月18日美国宣布,对输入美国的水产品及企业强制要求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将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欧盟各国、日本、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相继学习,推广了HaGcp安全控制系统。迄今为止,HaCCp已被许多国际组织如Fao/wHo、CaC等认可,为世界范围内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准则。我国对推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已提出了实施要求,将在食品企业率先运行,这将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条件。

3 HaCCp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和实施

根据最新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HaCCp认证。未来,为了让HaCCp在中国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还应该从以下四点给予保障和支持:

3.1专业化的技术管理机构是政府推行HaCCp体系的关键

食品的安全控制涉及到政府管理的多个部门,各部门必须在这个控制体系下通力合作,各负其职,上游部门为下游部门提供可靠的安全控制保障。因此,非常有必要的是统一认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安全控制力度,统一内部协调。显然,这些统一应该建筑在统一的HaCCp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而这些统一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将HaCCp体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

3.2完善的法规体系是确保HaCCp体系实施的基础

法规体系是实施的法律基础。HaCCp法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体系建设经历的路径可以为:一是,等效地采用Fao/wHoCaCHaCcp准则,在准则的框架下对准则加以细化,形成统一的HaCcp通用推荐准则,供政府各相关部门HaCcp法规制订时使用;二是,在形成国内各部门共同接受的HaCCp准则基础上,由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制订所辖食品的HaCCp法规,从而有效、有序地将HaCcp原理实现了从推荐性向强制性实施的过渡。

3.3技术支持是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桥梁

各国在HaCCp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宏观管理中所作的一个突出的工作是为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HaCCp提供了实质性技术支持,为在HaCCp理论指导下的统一的食品安全控制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政府管理机构在相应法规生效前的缓冲期内,应进行法规的实施试点工作,并网上免费方式向生产企业提供了法规实施的指南。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5

关键词:我国进口食品食品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45-02

三鹿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这些热搜词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正在受侵犯,告诫我们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上演、沃尔玛“挂驴头卖狐狸肉”、台湾牛奶被检含避孕药这些食品安全大事件警醒我们进口食品市场堪忧,告诫我们重视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进口食品等相关概念

1.1进口食品的概念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讲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包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在国内分包装的食品。

1.2进口食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的消费档次由原来的温饱型逐渐转化为健康型、营养型、休闲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种进口食品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美的包装、先进的生产工艺带给大众从物质到精神的享受,因此进口食品也获得从学生到青年工作者等不同层次的青睐。

1.3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伤害。食品安全具体含义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

1.4食品安全检验

主要是检验食品和饮料的营养成分,应对致癌物非法掺杂,筛查食品中不明污染物达到或超过农残分析的新兴监管要求等检验。

1.5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进口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人生安全,没了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了一切;进口食品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口食品会增大购买力、繁荣市场,达到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双赢局面;进口食品安全关乎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口食品会促进资金的流通、加强各国的经济往来。

2我国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

2.1食品检验的方法

(1)感官检验,通过眼观色泽、鼻闻气味、嘴尝口味,手摸触感等方式判断食品的色、香、味等方面,感官鉴别不光能发现食品宏观上的变化,还可以鉴别出发霉、杂质等微观上的变化,感官检验作为最直接最简便的检验食品的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2)理化检测,运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检测食品的成分和含量。这是个复杂的检验,食品检验的指标不同,检验方法也各异。除了常规的分析方法外,用仪器分析法来检验食品卫生,包括有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无机成分分析方法;用色谱法鉴定化合物分离混合物。这种检验的针对性较强,要具备专业知识。

2.2我国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措施

(1)制订并且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并建立了相关实验室加强对进口食品残留检测。(2)为了防止境外的有毒物质流入境内,先后了多个进出口食品风险警示通告,如《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将有毒食品拒之门外。(3)《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等规章对进口食品的加工厂实施有效的卫生注册登记,严格遵守卫生注册登记标准,只有达到资格,才能进入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3我国进口食品监管面临的现状

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提高,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我国合作,向我国提供出口食品。所以我国的进口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区域发展不平等,加上有些技术的相对落后,食品安全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进口食品的不断增加,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国际疫情的复杂多变、企业的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的流失、检验机制的不完善、检验技术的相对落后、卫生标准不够完善、法律不健全、风险预警以及快速反应机制较差、监管方式的缺陷等一系列挑战。

3对我国进口食品监管的建议

(1)提高人民个人的防伪技术。针对进口食品,人民群众不能盲目跟风地购买,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科普知识定期进社区,为老百姓宣传进口食品的辨别知识,提高老百姓的辨别能力。(2)从源头上进行监管。从种植养殖的生产第一线开始监管,从源头解决问题。比如监管农田少打农药、监管种植业的疫情,这样就不会让有问题的动植物流入市场。(3)企业内部鼓励制度。鼓励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辱企业形象的个人就举报,这样可以有力打击没有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4)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借鉴外国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优秀成果,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监管方法,保障进口食品的安全性。

4结语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国家的严格检验,但是我们自身也应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学会简单的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虞家琳.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京成立[n].中国食品报,2010-04-27(001).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6

关键词:粮食;食物;粮食安全;种植业结构;十大战略举措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53-04

一、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概念

1.中国传统的粮食概念。按照中国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由于历史原因,国家统计局从1953年起就采用了广义的粮食概念,为了和国际接轨,自20世纪90年代起,其公布中国粮食总产量时另列了谷物总产量,以示区别。

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概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粮农组织)的粮食概念是指谷物、即小麦、粗粮、稻谷等三大类,粮农组织所说的“世界谷物总产量”在中国常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中国广义上的粮食总产量中应剔除豆类和薯类的产量(近三年中国谷类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约89%),才能与其保持统计口径一致。

3.粮食安全概念。粮食安全概念是粮农组织1974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采取政策,以保证世界粮食库存最低安全水平系数,即世界粮食当年库存至少相当于次年消费量的17%~18%,其中:6%为缓冲库存,11%~12%为周转库存,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左右的口粮消费,以便衔接下一季度的谷物收成,凡一个国家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为粮食不安全,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1983年4月,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第二次界定: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粮食(有效供给);要有充分获得粮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可靠性,这三者中缺少任何一个或两个因素,都将导致粮食不安全。

2000年10月11日,“粮食安全”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之中。

二、粮食是食物,但食物不仅只是粮食

要科学把握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进行审视,不仅食物概念的内含比粮食更丰富、更全面、更准确,而且树立食物安全的观念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

1.“粮食”与“食物”概念内含不同。“粮食”是指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还包括薯类和豆类。而“食物”的内含比“粮食”宽泛得多,例如,Fao生产年鉴统计的“食物”类别包括:谷物类、块根和块茎作物类、油料作物类(包括豆类)、蔬菜和瓜类、糖料作物类、水果和浆果类、家畜和几禽类、水产品类等等,共有类100多种食物。

2.“粮食”与“食物”的产业范围不同。“粮食”的生产主要是种植业,固定在水田和旱地上生产;而且,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关规定,生产“粮食”的耕地坡度要求在25°以下,否则需退耕还林(草)。“食物”生产则是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既包括种植业(水田和旱地),也包括畜牧业(草原)、林业(山地)、水产业(水域)等。

3.“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评价指标不同。“粮食安全”主要评价指标有粮食产量水平、库存水平、进出口贸易依存水平、贫困人口温饱水平等。而“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既需要有“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更需要有“非粮食类食物”的评价指标,还要增加各种食物的营养卫生、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可持续发方面的许多指标。

4.“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战略目标不同。“粮食安全”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粮食生产区如何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食物安全”则是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注重原料转化(比如,饲料粮、饲草饲料转化为肉蛋奶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食物多样化及其安全卫生、营养丰富,这更加符合小康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

三、采取十大举措确保我市长期粮食安全

我市从纬度位置看应和两广、福建相当,应属于冬暖夏热的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但因我市属横断山系,市内海拔高差悬殊大(最高海拔3780.9米,最低海拔535米,相对高差3245.9米,坡降达1.5%,斜面为云南最陡之一),既有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又有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的立体农业特点,我市粮食生产分小春作物和大春作物,就具体作物依面积、单产和总产来划分,依次为水稻、玉米、小麦、啤饲大麦和马铃薯,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小春作物生长季节晴空万里,风高物燥,属于旱季,对小春作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降水不足,旱地作物完全是“靠天吃饭”,栽培技术上属“冒险栽培”!相反,大春作物生长季节属于雨季,多数地方阴雨连绵,中海拔区域以上的广大粮食主产区对大春作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两头低温严重、中间光热不足”,加之年降雨量60%集中在6―8月份,此时正值一季中稻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多雨低温寡照交互作用产生气候上的“湿凉效应”,不但严重影响大春作物正常生长,而且增加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威胁,我市粮食生产气候资源与滇中和滇东同纬度海拔相近生态区域比较明显看出,小春作物生长期间“气温低、霜期长”,大春作物生长期间“春温回升慢,降水多、湿度大,两头低温严重,中间高温不足”,因此,我市粮食生产要突破气候资源瓶颈,就必须调整小春作物结构,理顺大小春关系,小春服从大春,大春粮食作物前期要充分用好五月份光热资源,后期要避开八月低温,才能获得全年高产。

1.适时栽插,中海拔区以上40万亩粳稻提早一个移栽节令至少有1600万千克的增产潜力。我市常年播种90多万亩水稻,除热区和次热区的近30万亩外,约有60多万亩粳稻种植在中海拔期以上,历史上因为该区域粮食供应紧张,长期“以粮为纲”,水稻的前作几乎全部种植生育期长的小麦当“口粮”,结果小麦生育期长影响水稻适时移栽,水稻推迟栽插节令严重影响产量,秋收结束后年复一年地重谈“大春损失小春补”的老调子,小春继续再种当“口粮”的小麦,全市粳稻生产总产无法突破的怪圈就这样越陷越深,无法跳出来,我市大多数粳稻种植区域与省内楚雄、玉溪等粳稻高产区相比气候资源除降雨多以外,有很多相近的因素,但我们的粳稻移栽节令比这些相似生态区迟一个节令以上,1985―1986年我们对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时在中海拔稻区腾冲固东镇和洞山乡进行过籼稻播种期与移栽期的试验,结果5月15日移栽的禄丰谷比5月31日移栽的增33.3千克,增7.7%,比6月10日移栽的增产50.2千克,增12.1%,5月21日移栽的红20―3比6月10日移栽的增产28.4千克,增11.2%,5月21日移栽的古154和红20―3分别比5月31日移栽的增产63.6千克和47.5千克,增11.1%和10.2%,比6月10日移栽的古154增125.3千克,增24.5%,比6月10日移栽的红20―3增76.8千克,增17.7%;另外,隆阳区农科所1987年在保山坝用粳稻品种京国92进行移栽期试验,结果5月1日移栽比5月21日移栽增产82.2千克,增12.7%,比6月1日移栽增126.4千克,增20.9%,比6月11日移栽增196.1千克,增36.7%,大量试验早已证明,中海拔区以上粳稻在5月上、中旬移栽,每亩增产40千克左右完全有把握,老百姓都会说“立夏栽秧是金,小满栽秧是银,芒种栽秧要不成”,通过市、县、乡各级政府的多年努力,我市小春作物结构现在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粳稻区完全具备了提早移栽节令的条件,全市中海拔以上粳稻只要有40万亩能提早一个节令移栽,每亩增产40千克,总产增加1600万千克,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证明,不仅稻谷产量增加而且稻米品质也会提高。历史上因水稻遭受低温冷害造成大幅度减产的年份很多,例如腾冲县1951―1988年的37年统计,水稻遭受低温冷害侵袭达22年,其中1984年受影响损失惨重,全县损失稻谷4121.74万千克,亩产减111千克,保山坝1987年水稻低温冷害造成亩产比上年减142千克,水稻提早栽插节令是防御低温冷害的战略措施。

2.耕制改革,全市进行25万亩水改旱能够增产2500万千克以上玉米。水改旱能显著提高产量这是公认的技术措施,关键是有多少可改和有多少必须改,全市耕地详查资料显示,我市实有耕地512.32万亩,其中稻田186.52万亩,旱地266.74万亩,轮歇地59.07万亩,因此,水改旱的耕地面积空间客观上是非常大的,我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的稻田可以改或必须改,一是全市热区、次热区和中海拔以上稻区的雷响田可以全部进行水改旱,此类稻田一改就能大幅度增产;二是长期以来水稻单产300千克以下的低产稻田必须改,因为玉米是碳四作物比水稻增产潜力大;三是海拔1800米以上的冷凉山区种水稻产量不稳定的稻田必须改,在冷凉山区玉米丰产性和稳产性比水稻好得多;四是虽然有水利条件,但稻谷生产过剩的稻田可以进行水改旱,因为玉米比水稻产量高,容易栽培,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在市内水改旱成功的事例很多,例如腾冲县明光乡稻田分布在海拔1840米―2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1800毫米,2004年水改旱2000亩,平均玉米单产394.5千克,比水稻亩增163.5千克,增70.8%,2005年水改旱4100亩,平均玉米单产389.4千克,比水稻亩增153.4千克,增65%,2006年水改旱7145亩,玉米平均单产356.8千克,比水稻亩增116.8千克,该乡2004―2006年水该旱13245亩,玉米平均单产372.6千克,比水稻亩增135.5千克,增57.2%,又如隆阳区汉庄镇青岗村河西2组海拔2015米,年均温14.5℃,年降水1358毫米,多年来种植老品种水稻平均单产180千克左右,2006年水改旱154.3亩,平均亩产725.2千克,比水稻亩增545.2千克,单产提高3倍多,其中胡在明种植一亩海禾一号,理论测产亩产达870.3千克,2007年以后该村400多亩稻田除几亩低洼田外,全部进行水改旱,粮食单产和总产成倍增长,全市五县区与明光乡和青岗村生态条件相近的低产稻田很多,可以进行水改旱的稻田25万亩以上,如果对25万亩稻田进行水改旱,亩产增加100千克玉米没有什么技术问题或操作难点,将直接增加2500万千克以上玉米产量,此外,在玉米地上可以套种红薯、大豆、南瓜、青菜等作物增加农民收入,例如每亩玉米地套种红薯或青菜可增加上千斤产量,套种大豆可增加几十斤至上百斤大豆收入,总之,玉米地套种增收老百姓很有经验,对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好处很多。

3.高产创建,全市创建10万亩超高产农田可望增产1000万千克粮食。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是科技人员和农民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我市小春啤饲大麦和大春水稻大面积高产田块不断建成,例如小春生产,1996年腾冲固东山寨罗香113亩啤饲大麦V24平均亩产505千克,2005年昌宁县田园镇文宫、高桥组,隆阳海棠三组、七组饲料大麦“8640-1”110亩平均亩产485.8千克和90亩平均亩产508.2千克,2006年施甸县水长乡1008.4亩YS500号平均亩产486.5千克,其中228.7亩平均亩产600~775.5千克,2006年隆阳区百屯“8640-1”150亩平均亩产565.6千克,2008年腾冲县固东镇526亩保大麦6号平均亩产598.6千克,2008年隆阳区汉庄镇167.5亩保大麦8号平均亩产582.5千克;在大春水稻生产上高产典型也很多,例如2004年9月25日省级有关专家验收隆阳区金鸡乡158.6亩“滇杂32”平均亩产853.9千克,2006年9月28日省级有关专家验收隆阳区金鸡乡郑官村115亩“滇杂31”平均亩产923.83千克,2006年9月27日省级有关专家验收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120.8亩“榆杂34”平均亩产865.2千克;2008年9月25日,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水稻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对隆阳区农科所承担的金鸡乡和河图镇连片11410亩水稻进行验收,平均亩产达777.27千克,其中,亩产900千克以上的有562.4亩、理论产量921.9千克,亩产850~899千克的有1670.8亩、理论产量861.2千克,亩产800~849千克的有2880.1亩、理论产量818.6千克;20世纪90年代我们已在保山坝建成过“小麦连作水稻”亩产吨粮的10万亩高产稻谷农田,今后完全可以组织在五县区每县建“啤饲大麦连作水稻或玉米”亩产1.2吨~1.5吨的超高产农田10万亩以上,其中隆阳区建亩产1.2吨~1.3吨稻田2万亩和1.4吨~1.5吨超高产稻田1万亩,施甸县建亩产1.2吨~1.3吨稻田1万亩和1.3吨~1.4吨超高产稻田各1万亩,腾冲、龙陵和昌宁等三县各建亩产1.2吨~1.3吨稻田1.3万亩~1.5万亩。每亩增产100千克以上,总产增加1000万千克以上。

4.间作套种,冷凉山区推广“间、套”一年多熟的生产方式可望实现增产粮食6500万千克。我市冷凉山区涉及全市近三分之一的乡镇,耕地面积50万亩左右,该区域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光热不足,水冷草枯,一年种一季作物光热有余,一年种二季作物光热不足,在该区域推广“马铃薯套玉米套青菜或箩卜”等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实践证明一年每亩可增产粮食130千克以上和增加收入200元左右,全市山区50万亩耕地可增加总产6500万千克粮食和现金1亿元。

5.调整结构,种植业由“二元结构”调整为“三元结构”对确保我市食物安全有重要意义。中国饲料用粮之所以成为粮食安全的压力,是由于长期以来“以粮为纲”导致人畜共粮、人畜争粮的落后的“粮―猪模式”,目前全世界猪肉占肉类产量的比重约45%,而中国仍在63%左右,保山市2007年则占到81.9%,中国忽视草食动物而把猪习惯称为“六畜之首”,成为饲养4.6亿头猪的世界第一养猪大国,饲料需要量约为全年粮食的35%,为此,种植业结构必须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进行调整,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肥料施用、病虫防治、收储加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稻的品种只有在最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才能获得品质上乘的稻米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德宏的遮放米、文山的八宝米、江苏的太湖米、东北大米、泰国大米”品质好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环境”好,又如“东北小麦、加拿大小麦”品质好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态环境”好,通过种植业由“二元结构”调整为“三元结构”,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开发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新品种。

6.向天要粮,大力推广高光效饲料作物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粮食2亿多千克,而且能有效缓解饲料用粮的压力。把饲料产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大产业,从指导思想、生产决策和生产措施等方面结束人畜共粮、人畜争粮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建立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饲料用粮的压力。一般饲料作物必须具备三大特点:一是产量高;二是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转化效率高、饲喂品质好;三是容易栽培。在我市广大农民都会种植,并且完全具备饲料作物三大特点的作物很多,例如红薯是一个用途非常广的作物,一般每亩能产薯块2吨~3吨、薯藤1吨~2吨,如果每年全市有计划的在玉米和烤烟地上间作套种50万亩左右,可以增加120万吨~250万吨优质饲料,其中薯块100万吨~150万吨,按5∶1折算成粮食,即可增加20万吨~30万吨粮食(2亿千克~3亿千克)据有关资料介绍,河南许昌、南阳、洛阳、驻马店、信阳等烟区农民利用间套种红薯已成习惯,每亩红薯3吨左右,并将其加工成粉条、粉皮、增值1~2倍,增值2500元左右;又如芭蕉芋也是一个用途非常广的作物,一般每亩能产块根4吨~5吨、芭蕉芋茎秆3吨~4吨,如果每年全市有计划的种上20万亩~30万亩,可以增加140万吨~270万吨优质饲料;再如近年推广的特高多花黑麦草亩产10吨以上,如果每年全市有计划的种上30万亩,可以增加300万吨优质饲草;在市内可以开发的优质高产饲草饲料作物还很多,只要我们有计划的开发这些优质高产饲草饲料作物,今后全市畜牧业的发展潜力还相当大。

7.种子工程,加快新品种选育的速度和进一步完善种子工程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新品种选育的速度,农作物新品种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是增产的内因,每一次更换新品种都能带来大面积增产增收;二是进一步完善种子工程体系建设,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后,在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下,我市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结束,传统的站司不分、政企不分、三位一体的种子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市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封闭型良种推广革局被打破,到2007年底国有种子公司供种的主渠道全部退出市场,被民营企业所取代,随着《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的实施,经保山市法制局在《保山日报》公告,保山市及五县区种子管理站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享有行政处罚权和其他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种子管理工作也将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全市现有种子管理机构6个,其中市级一个、县(区)级5个,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全市目前有503户种子经营户,较体制改革前6个国有种子公司加82个乡镇农科站,不论从业人员还是经营规模都扩大了5倍,并且种子经营户还在如雨后春笋般增加,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

8.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就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各种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7

关键词:物联网RFiDwSn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81—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以及最近发生的“工业盐水酱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虽然我国的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但是仍无法杜绝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手段,该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已经得到了一些应用。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物联网技术就已经应用于奥运的食品安全中去了。

2物联网概述

2.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产业。

2.2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2005年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年度报告里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构想,其中物联网是“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和韩国也相继提出了“u—Japan”和“u—Korea”战略,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信息化战略。我国自2009年8月同志在无锡考察期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于2012年2月14日正式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信息产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物联网的特征和体系架构

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1)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2)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的结构非常复杂,其体系架构一般可分为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中感知层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利用传感器、摄像头、RFiD、二维码标签、实时定位技术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网络层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将来自于感知层的各类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卫星网、广电网等传输到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包括物流监控、智能交通、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城市管理等。

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其核心的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等。

3.1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息进行标识、登记、存储和管理,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是用来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是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也可以内置在阅读器中。在实际工作中,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向阅读器发送自身编码等信息,阅读器采集信息并解码,然后将信息、数据传送至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

3.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多个无线网络系统,它能够实时检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的感知对象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物联网的基础是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标签来完成的。物联网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智能技术、纳米技术、m2m技术、云计算、中间件技术以及通信网络技术等,现在有些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需进一步的研究。

4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现在的物联网技术方兴未艾,正逐步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精细农业、城市规划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安全涉及很多环节,监管存在困难,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食品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和有效监管。

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在食品生产的源头为食品提供一个RFiD标签,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原料、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和跟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管,消费者也可以根据电子标签了解到所购食品的生产到销售等所有环节的动态信息,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根据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所记载的信息,追踪朔源,及时对产品进行召回,并找到生产、流通或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环节,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至2012年8月底前,无锡将利用物联网先建成运行肉类追溯管理系统,2013年12月之前,全面建成和运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体系。

5结语

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将物联网技术引入食品安全领域,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目前,由于技术、成本等因素,物联网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还未得到广泛推广,还处在探索阶段,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物联网技术将会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也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曾庆珠.物联网技术及应用[J].中国商贸,2011(3).

[2]itU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eB/oL].itu.int/internetofthings/,2010.

[3]张晖.我国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10).

[4]胡一凡.RFiD射频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时代,2006(12).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8

【关键词】食品召回;食品安全法;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65-01

“召回”在辞海中的第三条解释即“特指生产商对于有问题的商品,无偿收回生产企业的制度,以改正缺陷,提高企业信誉”。而食品召回的定义即食品生产商、经销商、进口商等对于缺陷食品,无偿收回,以改正缺陷,提高企业信誉。食品召回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物流网络的发达,消费者保障观念的重视的必然结果。

一、食品召回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产品品召回制度中最早进行实践的是汽车召回。最早的汽车召回是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对汽车召回作出了规定。受到美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启发,越来越多的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制度。

对比食品召回、汽车召回、药品召回,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召回对象不同:食品召回制度与汽车召回制度一般要求某一批次的产品在具有系统行缺陷的情况下发起召回,召回对象往往是一些不合格产品。而偶然性缺陷就在民法、侵权法的调整范围之内。而药品召回制度的框架下,由于药物产品的特殊性,国家对于药品的专项监管的,药品在进入市场前也会经过多次试验,不合格的药品往往会采取直接销毁的措施,并不能大范围地接触消费者。因此,被召回的药品则是产生了不良反应的合格药品。

2.召回后续处理不同:汽车召回后一般采取更换、修理、补偿等方式会再度流回到消费者手上。食品由于保质期的问题,一般会直接销毁。或者是由于非食品本身缺陷产生的召回,比如包装问题,则会更换后再度回到消费者手上。而药品,由于会对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召回后处理措施一般为就地销毁。

3.召回时限不同:由于产品的特殊性,药品召回与食品召回时限一般较短:一级为24小时、二级为48小时、三级为72小时。而汽车召回则时限相对较长。

二、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

(一)《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57条对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做了如下规定:“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二)相关分析

这样的概念定义存在两个问题:

依据通说,负有食品召回责任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生产商、食品销售商、食品进口商、食品分销商等。而《食品安全法》仅仅规定了食品生产商与食品销售商。这样的安排难免有不周之嫌,不利于召回活动的有效进行。

该条所规定的应当被召回的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笔者认为将召回对象定义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是含糊而缺乏操作性的。首先,定义该当明确扼要,可以直接明白定义所指向的事物。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说,明显需要其他配套标准的支持来了解此定义。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明显不足。如果将召回的对象仅仅局限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上,明显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利。在缺少食品安全标准的空白地带上给予不良食品企业可乘之机。人民之安宁乃最高之法律,食品召回法律也当着重于此。其次,这样的定义也突显了我国对召回对象食品的定性认识不一,存在“生产标准说”、“不合理危险说”等。而在缺陷产品的通说中,“生产标准说”与“不合理危险说”往往有重叠、并存的现象。而这样的理论纠结对当下中国的食品召回制度而言有弊无利。生产标准往往成为了一些食品企业用来推脱责任的挡箭牌。故而,确立“不合理危险说”即缺陷食品做为食品召回对象的定性标准是必要的。而生产标准只能作为认定食品是否应该召回的标准之一,根本上还是应该看该食品是否有对消费者不合理的危险为准。再次,在与食品召回制度平行的汽车召回,药品召回制度中,均是以缺陷作为立法标准。申而言之,食品召回制度的召回对象应当是缺陷食品。

故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食品召回制度作出如下定义:

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等通过自身检查或者消费者报告等渠道发现了其生产或销售的食品存在不合理的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缺陷时,上报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做出是否召回该批次缺陷食品的决定。或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安全检查或者消费者举报发现市场中流通有缺陷食品,责令负有食品召回责任的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召回该批次缺陷食品。并且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注释: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流通环节;法律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5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25[本刊网址]http:∥

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才能切身的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实行法律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保证食品的安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着不协调的情况。目前,我国在流通环节并对食品安全进行单独的立法,而且在我国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专项法律法规中更注重食品卫生,有些法律法规虽然以食品安全为前提,但是比较片面,没有涉及到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的全过程,这就造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相关概念。在《食品安全法》或者是《农产品质量法》都未明确食用农产品的概念,这就会让人们在农产品的问题上产生差异化的认识,比如说我国法律规定没有进行加工的农业活动的产出品属于农产品,但是已经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能否按农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还是按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等问题,这就给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造成很大的困扰;三是,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化立法相对落后。食品的检测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给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虽然我国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相对较低,这就给食品安全问题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国检测的标标还存在着缺失的情况,目前我国尚有很多食品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这就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检测需要。另外,在检测的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存在者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生产者和经营者不知按什么标准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四是,流通环节的监管体制不顺畅。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是按分段监管体制执行,这种分段监管主要是靠各个监管部门之间互相协作配合,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这种分段监管也存在着弊端,在实际的监管中,容易出现监管部门为了追求各部门的利益,而出现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现象等,造成监管效果不佳;五是,市场准入机制与可追溯体制不完善。食品流通的许可制度不太规范,主要表现为食品流通的准入的门槛比较低,并且许可证的发放范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就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大困扰,如果放宽条件就会造成执法的随意性,如果提高准入的条件就会造成很多申请者不能获得申请的资格。另外,可追溯的体系没有形成,这就无法更好的提高食品的质量,不利于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二)流通环节政府部门监管中的问题

政府部门是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中的主导力量,但是在政府的监管中却存在的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情况,目前,各基层工商管理部门的人员比较缺乏,经费也比较紧张,装备也比较落后。我国的人口众多,市场上分散经营的主体也相对比较多,这就造成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另外,食品的经营一般存在着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大的特性,执法部门监管起来非常的困难;其次,执法队伍中的人员素质不高。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但是在当前的工商部门中缺少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制约了流通环节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进行。执法人员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安全的标准以及储存的条件等都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使执法队伍的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以及监管的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最后,地方保护主义给监管带来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过多的关注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当地的食品生产经销企业实行地方保护,及时食品生产经销企业存在着违法行为,政府部门也会从轻处罚,这就政府监管失去了震慑力。另外,食品安全主要依靠监管部门与企业监管,一旦监管部门与企业被利益串联在一起,监管者就成为不法经营者的获取利益的工具。

(三)法律监管中的其他问题

首先,在食品流通环节中企业经营者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一些中小型食品销售企业与食品的个体工商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选择与食品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在自身食品经营的过程中也不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流通环节的法律监管无法落实到位;其次,消费者的维权问题,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虽然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一些赔偿措施,但是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一些检测的费用等需要消费者自行支付,但是有些检测费用相对较高,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法律意识影响,往往会选择放弃维权。

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策

(一)完善流通化环节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

首先,完善法律的规定。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基本概念的不明确就会造成法律法规出现一些疏漏,虽然这只是在立法技巧与立法意识以及立法体系中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修改或者是补充,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就需要及时的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或者是出台一些补充类的规定,对法律法规的疏漏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活动,成为执行机关的执法的有力武器。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细节部分。在流通环节严格的控制经营者的准入门槛,完善其准入的条件并要提升对内部审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的控制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凡是达不到要求的经营者都不予通过。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增大对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赋予行政机关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更大的裁量权,另外,还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使用,协调与缓解各部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其次,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标准,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的关键核心所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完善食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等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标准,成为食品生产与经营的依据,为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调整法律监管体系。明确执法部门的各项职责,并制定专项关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法律办法规,完善对流通环节的外部监管制度体系以及工商执法部门内部的监管机构体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增强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各部门的协调性。

(二)强化经营者的自律行为

强化经营者的自律行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设立食品经营行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与政府部门的引导以及食品经营者的自发组织等方式,建立食品流通环节经营行业协会,并赋予协会一定的管理权限,推动食品流通环节各个行业的自律水平的提升,在协会内部可以开展食品安全的相关培训、经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户的评比等活动,引导经营者在食品经营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带来更多的便捷;其次,制定食品经营者教育培训的制度,对食品经营者加强教育培训,促使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法制意识以及道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更进一步促使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工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先关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集中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确保经营者先通过食品安全的系列培训,才能开展食品经营活动,从而增强食品经营者的自觉性。

(三)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

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提供保障,首先,规范流通环节准入制度,相关的部门严格的依据流通许可的程序以及条件开展工作,不能随意放宽或者是提升准入的标准,更不能随意扩大许可的范围,可以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准入的资格条件。定期开展食品经营主体的清查工作,相关部门定期对管辖区域内的食品经营专题进行大普查,把握食品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与许可证规定的信息、数量等对比,并将最终比较信息归档整理,还可以采取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违反行为的经营主体给予严肃的处理,并要留档。对经营主体资格加强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经营主体,强制其退出市场,对于超范围经营的或者是无照经营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其次,提高食品质量的检测。规范食品的抽检工作,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实行快速检测模式,把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建立应急处置体系,促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可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的演练,使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健全社会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篇10

摘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说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紧迫性,并分析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提出以食品安全为核心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用文化;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79-02

0引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业结构日趋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它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早已从“短缺”转变为“充裕”,但在满足食品数量需求的同时,质量问题随着消费者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从企业内部着手,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施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以此保证食品安全。1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1.1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在1924年由谢尔顿提出。1953年霍华德・R・鲍思出版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使企业社会责任正式走进人们的视线。1979年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提出了社会责任分类思想,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能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尊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慈善责任之和。尽管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和表述不尽相同,却普遍认同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要对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且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企业的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等。依照这种观点来分析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它的概念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食品企业自己为构建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应承担的责任;二是食品企业向外部主动承担得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消费者之间的责任义务。而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责任的最低底线,是与消费者关系紧密的先决条件,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特征。1.2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食品企业重要指标之一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食品企业重要指标之一,安全的食品不是由标准约束出来的,甚至也不是由法规规定出来的,而是由生产经营者用诚信、义务和严格的管理生产出来的。因此食品是否安全与食品生产企业有密切的关系。而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迫害了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导致对食品安全很大程度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心理,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任意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程度均低于50%,82%的公众担心食品是否安全,38%的人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显然,食品是否安全已成为衡量食品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3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食品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初级保障,使得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从我国卫生部网站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我国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数量、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由于食品的后验性,即消费者只有在劣质食品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或食源性疾病发生时才可能对食品质量做出一定程度的判别,因此食品企业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4食品安全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只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社会存在,企业也不例外。因此企业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应当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要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是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另外,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社会责任说到底就是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如何均衡的问题,赢利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是对立的。2以食品安全为核心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2.1积极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能否建立健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领导人内心最深处的是非判断和善误取舍标准,是企业未来行为方式与业务导向的最根本导向。为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强化为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意识形态上加强教育和引导。首先,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将责任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家和员工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将改善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声誉的提高和风险的降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其次,内部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应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最后,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引。加强对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引导。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氛围,积极促进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2.2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食品安全责任观念能否树立起正确的经营理念是企业能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企业的经营理念是指引企业发展方向和具体行为的明灯,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作用,就如同价值观对于人生的作用一样。在当前,就食品企业所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已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重塑的重点问题。要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在经营理念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食品企业而言,安全责任观念与企业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它也反映着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水平,因此,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成为食品企业的首要责任,食品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责任意识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素质的综合体现,提升食品企业社会任务,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培育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高低。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风气可以实现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3推行建立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帮助公众、媒体、政府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有利于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推行建立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方法和程序。随着社会各界对报告可信度的质疑,制定一套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明确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主体,拟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主要形式,使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有据可依,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客观性与公信力;其次,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国家应引入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南,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来回避一些公司只披露好消息、不披露坏消息、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的披露策略,以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第三,我国应制定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鼓励社会责任意识强、社会责任好的企业做更多的自愿性披露,并且规定企业责任披露的最低信息要求,使企业在“阳光下运作”。2.4完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政府规范与引导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急需完善。首先,要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事件需要进行标准的更新和创新,使得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紧跟市场监管的实际情况,实现具体监管工作与标准完善的良性互动。其次,应该加强标准的信息网络建设,确立部颁标准、国家标准、为各相关人员提供查询服务,收集并整理有关食品的地方标准以及国外食品质量标准作为参考。第三,各食品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完整数据的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我国食品生产力和产业的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国际标准并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力求标准体系符合市场需求,协调配套,先进适用;另一方面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标准制定搭建技术平台。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件易事,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细致工作。第四,应收归国家统一管理,将地方标准的制定严格界定在地方名特优产品品质标准方面,由国家行政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唯一食品安全标准。3结语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食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它与居民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和谐社会呼唤有责任的企业。政府应完善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相关的标准和准则;作为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加强大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力度,以此来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参考文献:[1]王中亮.食品安全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J].上海经济研究,2009.[2]陈小华.世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现状与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7,9.[3]有远见企业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n].人民日报,2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