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科学的特点十篇人文科学的特点十篇

人文科学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07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1

《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指出,叙事理论出现了一场"空间转向",这场转向主要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位的贡献:其一,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借用了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的形象对叙事风格、叙事组织和叙事结构展开讨论;其二,约瑟夫·弗兰克提出并讨论了文学"空间形式"(spatialform);其三,巴赫金提出艺术"时空体"概念(chronotope);其四,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和加斯东·巴什拉提出的"生活空间"(livedspace),专门用于讨论文学与人类知觉框架内的空间。国内关于文学空间叙事的研究比国外起步晚,直到21世纪才开始提出叙事学"空间转向"的问题。

"空间叙事"这个概念于20世纪末开始出现,21世纪后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类论文标题的高频词汇。不过,不同着述中所讨论的空间叙事,所指往往不同,有的指文学作品中空间的功能,有的指空间的意义,有的指叙事的空间形式。那么,空间叙事究竟有何特点?本文将以小说叙事为研究范围,以卡夫卡的《地洞》为例,将"空间叙事"视为一种叙事模式展开讨论。

一、小说空间叙事的特点

对空间叙事的研究应建立在对空间概念的讨论基础上。自古希腊时期,西方对空间的研究就已涉及"虚空""处所"和"广延"这三个基本概念,古希腊晚期,已出现融合这三种意义的概念"space"。这三个概念"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内涵:容纳性、范围性、方位性、参照性、秩序、层级、关系、三维等"。这些基本内涵渗透在所有空间中,是把握空间的起点,也是理解文学空间、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基础。空间具有不同维度,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这三个维度。

文学叙事中的空间主要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大类。物质空间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物体,也包括作为物质存在的人本身。心理空间是一个内部的、主观的空间,是人的知觉、情感和意识对外部世界染色、过滤、变形、编辑后所建构的空间,也是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投射。社会空间是人际空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与结构化。这个空间主要强调政治、经济、权力、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强调人的实践及其影响。基于空间的丰富意义,空间叙事有何特点呢?较时间叙事而言,(小说的)空间叙事以空间秩序为主导,以空间逻辑统辖作品。叙事通过空间位置、空间顺序、空间关系、空间描写、空间的意义等得以组织、表达和完成。

在空间叙事中,空间秩序超过了时间秩序,或者空间因素超过了叙事的其它因素——或时间,或人物,或情节。空间叙事既是关于空间的叙事,也是通过空间来叙事。小说空间叙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以空间为叙事"前景";第二,以空间组织叙事;第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以空间为叙事"前景",即空间在小说叙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小说叙事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场所,情节展开的舞台,或衬托人物性格的环境。如果将叙事作品比喻成一幅油画,那么,在空间叙事中,空间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而是处于叙事的"前景"。空间的"前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比重的空间描写。

 传统小说叙事中,空间描写是衬托性的、背景性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描写往往出现于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或者人物的出场;用以渲染气氛,或者衬托人物形象。19世纪的小说中描写的比重越来越大,功能也更多。但,总体而言,这个世纪的空间描写依然处于背景的地位。常见于20世纪小说的空间叙事模式,则完全颠覆了描写的附庸地位。空间描写从背景变成"前景"。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以及法国"新小说"的许多作品中,空间描绘占据了极大的比重。第二,空间的独立性。在有些小说中,空间描写并未占据很大比重,却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占据着叙事的前景。这种独立性来源于何处?斯密顿(JeffreyR.Smitten)在研究霍桑的《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时讨论了何为空间叙事的问题,他认为,只要小说中的环境能脱离人的控制并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就是说,只要地点(places)具有自己的力量和意义,那么该叙事就可称为空间叙事。也就是说,当某个空间(地点、场所等)摆脱了附属地位,具有自己的意义、力量与独特功能,不再仅仅是容纳事件与行为的场所,而且是产生事件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空间也就具有了独立性。

米克·巴尔也曾谈及具有独立性的空间。他指出,空间在故事中以两种方式起作用:结构作用与主题化作用。作为第一种作用,空间只是一个结构,或一个行动的地点,作为第二种作用,空间被"主题化"了——空间"自身成了描述的对象本身",这样,空间就成为一个"行动着的地点"(actingplace),而非"行为的地点"(theplaceofaction);"行为的地点"指的是"这件事发生在这儿",而"行动着的地点"则指"事情在这里的存在方式",它使得事件得以发生;巴尔将这两种空间分别称为"结构空间"和"主题化空间"。

巴尔的"行动着的地点",即"主题化空间"突破了空间的背景化地位,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成为具有独立性的叙事"前景"。从斯密顿和巴尔的论述可以看出,空间的独立性在于空间的作用、影响力及其自身的意义。如卡夫卡《城堡》中的城堡,《地洞》中的地洞,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以空间组织叙事,指的是以空间为叙事单元,以空间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化来组织叙事。讨论这一点,是以空间成为叙事前景为基础的。以空间组织叙事,并非像流浪汉小说那样以地点的变化串起主人公的不同遭遇,却将地点置于叙事的背景。很多小说都会以不同地点串连主人公的经历,甚至以地点为不同章节的名称。但,如果这些地点只是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场所或意义产生的背景,这样的小说并非本文所讨论的"空间叙事"。

在20世纪的许多小说中,空间不仅成为叙事的前景,而且发挥着组织叙事、推动叙事的作用。在这些作品中,空间之间的关系成为组织叙事的脉络,叙事在空间转换中得以展开,空间之间的变化推动着叙事的发展。如,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冯志的《伍子胥》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指的是,小说的意义主要来源于空间的意义和空间的关系,主要是空间——而不是时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叙事元素——在言说意义。正因为空间是叙事的重要对象,是叙事的"前景",是叙事的组织性因素,因此,不同范畴、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的空间的意义成为意义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小说中,离开空间的意义,就无法理解整部作品的意义。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残雪的《黄泥街》和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空间为意义主体。

二、《地洞》中的空间叙事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叙述了一个只有一个人物的、关于地洞的故事。故事以"我造好了一个地洞"开始,然后整篇小说围绕着地洞展开,内容涉及地洞的构造、"我"修建地洞的目的、我对地洞的扩建与改造、我为防范敌人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等,最后在我对"敌人"的想象、惧怕、寻找与等待中结束故事。小

说没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束,没有清晰的情节线索与时间线索,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小说采用了整体性的空间叙事的模式。可以说,如果将空间元素剥离,小说就失去了叙述的对象,作品也失去了核心的意义。首先,空间是叙事的前景。这部小说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我"所居住的地洞。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描述这个地洞:有伪装的入口、盖着苔藓的真入口、各式各样的通道、许多用以迷惑敌人的迷津暗道、五十多处圆形广场、中央广场、城郭和腔室、防御设备、食物储备站……小说中几乎对每一事件的叙述都离不开对地洞这个空间的描写。地洞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而是整个叙事的焦点。不过,真正将地洞推至叙事前景的不是详细的描写,而是地洞这一叙事元素本身的"独立性"。在这部作品中,地洞绝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而是叙述的对象本身,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有其独立的意义和影响力。地洞的封闭性、防御性和自身的缺陷,"我"对地洞的不断扩张与修缮,都是某种存在方式的象征,象征着现代人的焦虑、隔阂、孤立、自我封闭与无法平息的危机感,也象征着作者所处时代、所属族群的独特生存状态。地洞的特点,地洞与外界的关系,地洞所代表的生存状态,正是引发不同事件的内在力量。因此,也可以说,小说中的不同事件都受到地洞这个空间的影响,又都共同建构了地洞这样一种生存空间。由此可见,空间是小说叙事的前景,是整部作品的核心。

其次,空间是组织叙事的主要元素。该作品没有清晰的时间次序、时间流动和情节发展,叙事的组织主要依靠物质空间的转换与心理空间的建构。物质空间的转换表现为"我"在地洞的不同部分活动,以及"我"不断离开和进入地洞。这些空间转换推动了叙事的进展,也提示了时间的变化。比如,小说叙述"我"有一段时间经常进进出出,检查洞口,尝试洞里洞外的不同生活,直至"耷拉着脑袋,步履踉跄",回到洞里。在这一段叙述中,时间的变化和情节的线索都十分模糊,是空间的变化——"我"不断进洞出洞——提示着时间的变化,推动着叙事的发展。叙述者的叙述是断断续续的回忆,并没有时间与情节的完整性和接续性,也没有明显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如此,"我"在地洞里的生活似乎也缺乏时间维度而只有空间维度。"我"不清楚也不在意时间的变化,"我"只在意自己在空间中的行走,对空间的体验和占有。这是空间的变化显示着时间的流逝,推动着叙事的发展。

除了以物质空间的变化推动叙事的进展,小说还通过对"我"心理空间的建构来组织整个叙事。小说的中心线索和叙事动力的根本来源是"我"的危机感:对敌人的恐惧,对天地间一切灾厄的恐惧。小说正是围绕着"我"的危机感和相关心理活动组织不同叙事片段。这些心理活动的组合与叠加共同建构起"我"的心理空间,建构这一心理空间正是组织叙事的核心所在。小说的第一段是关于洞口的设计,其实是在叙述"我"惧怕敌人发现洞口,考虑在敌人靠近时如何快速脱险。第二段谈到"我"在地洞中和平宁静的生活,其实也围绕危机感展开。一方面,"我"建造地洞是出于对露天生活中各种灾难的恐惧,另一方面,我始终担心这宁静的生活"说不定什么时候中断"。三段叙述"我"如何建造城郭,储备食物,实则是对我充满恐惧的心理空间的建构:我"常常觉得以城郭为防御基地是危险的",觉得目前的粮食储存方法也是危险的。

接下来小说叙述了"我"到洞外巡视观察、修缮地洞、"听见"并寻找敌人、思考对策等事件,都围绕着危机感建构起"我"的心理空间。再者,空间是作品意义的主要来源。空间的意义有不同维度。在物质维度上,地洞是一个封闭的、难以被发现的空间,占地广袤,内部四通八达,结构复杂,像一个巨型的壳供"我"躲藏。"我"自从建造地洞以来,活着的目的似乎就是不断扩建、加固并扞卫这个"壳",这个家宅。确实,地洞于"我"就是家宅,像软体动物的贝壳,又像鸟的巢。地洞中以中央广场为核心的四通八达的通道,宛如贝壳中从中心向外扩展的漩涡;"我"建造地洞的方式,又恰如鸟儿筑巢:鸟通过不断转圈以胸部挤压的方式,用自己的身体筑巢,而"我"通过用头夯实泥土的方式来建造地洞。地洞的物质维度揭示了其精神维度的意义,也揭示了"我"的存在状态:孤立,隔离,焦虑,危机感,对和平稳定家园的渴望。

根据巴什拉的论述,家宅是庇护所,藏身处,充满安定感、幸福感与儿时的梦幻;家宅既是回忆,又是展望,既可收缩(一个小小的贝壳),又可扩展(整个宇宙),既是休息的地方,又是腾飞的地方。然而,"我"的地洞却无法给我安全感,我时时担心敌人的入侵。地洞于我而言,有回忆,可休息,却无法展望未来,更不是腾飞之地。我蜷缩在地洞中,时时躲避和防御敌人,与外部世界隔离,根本谈不上将家宅向周围展开,更不可能享受"宇宙家宅"。地洞空间的精神维度的这些意义与我的心理空间也是一致的。巴什拉指出,家宅是一种"灵魂的状态","表达着内心的空间"。作为"我"的家宅,地洞恰恰表达出我的心理空间:缺乏沟通与安全感,时常担心敌人的入侵。地洞空间的社会维度也揭示了类似的主题意义。这是一个有问题的社会空间,其中的社会关系被极端简化——只有想象中的"敌我"关系。敌人是想象中的,连朋友也是如此。

"我"曾经想象如果有一位朋友为我做观察哨,"我"就可以安心地独享洞穴。然而,"我"并不信赖这位朋友,因为"我"担心他想进入地洞。因而,这种人际关系的可能性被彻底否定了。一个缺乏人际交往与人际信赖的病态的社会空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存在困境:缺乏平衡、健康的人—人、人—地方关系,无法克服的孤立感、危机感和绝望。此外,小说中的各种空间对立也是作品意义的来源。小说建构了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封闭—敞开、逃跑的通道—进攻的通道、敌人的洞穴—"我"的地洞等空间对立关系。这些对立有着丰富的意义,并在对立中揭示出一种深刻的悖谬与无奈。比如,为了安全感,"我"不断扩建地洞,但地洞越大,通道越多,敌人进攻的入口和通道也就越多,要堵住所有入口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地洞越大,被敌人无意中发现的概率就越大。此处大与小、简单与复杂、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对立已成为一种可以互相转化的无解的悖论。

由于"我"心中从未停歇的危机感,"我"始终处于一种空间对立的悖谬之中:宏大的也是脆弱的,安全的也是危险的,逃跑的通道也是进攻的通道,堵住进攻的通道也是堵住逃跑的通道,防御也是禁闭和坐以待毙。其中,地洞的内与外的对立关系,意义尤为深刻。在地洞内,意味着安全:"当我设想我是处于危险之中时",这是我救命的窟窿。在地洞内,也意味着安宁与休憩:"我的地洞的最大优点是宁静";"我"在地洞里想睡就睡。在地洞内,还意味着占有和归属,因为"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我对之如此了解和熟悉,"这里是我的城堡"。然而,这代表安全、宁静、休憩和归属的城堡,却常常让我感到危机与恐惧,又是不安全、不安宁的。

与之对照的是,当"我"在洞外巡查,却并不担心外面的危险,而只是在意洞口是否会被发现。"我"在地洞里时时感到危险,无处不是敌人;我在外面,与野外的环境浑然一体,没有了敌人。但,地洞于"我"是身份,是归属,是家园,"无论如何也不能归任何人所有"。"我"必须在地洞内。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我"永远在地洞里,与外界隔离,与他人切断联系,因此,"我"(及地洞)之外的一切都在"我"的想象中变成了他者与敌人。此处内与外、安与危、我与他者的对比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哲理,又承载着多么丰富的意义。

三、结语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2

论文关键词: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1特色馆藏的含义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时间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和实物资源优势,或者提供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服务[2]。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二是指一个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所指的特色馆藏是第一个含义。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特色主要表现为馆藏文献的专项特色和学科特色。



1.1馆藏文献的专项特色



专项特色是指根据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选择其中本馆最有基础的一项或几项进行独特的、完整的、系统的收集,并有意识地挖掘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使其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形成在这个领域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地处孔子故乡的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方案是以儒学文献为馆藏藏书体系[5];南京大学图书馆在东方学文献资料方面形成了藏书特色;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一直以德文医学文献为特色馆藏。



1.2馆藏文献的学科特色



馆藏文献的学科特色是指馆藏某类学科或者某些专业文献比较系统完整,能基本满足该学科或专业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学科特色是由于各高校不同的专业设置而形成的特色。一所高校的特色、优势和学术声誉都是通过专业学科体现出来的,没有特色的学科,就没有特色的高校,学科特色在高校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图书馆对特色学科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必须有所侧重,使这些学科的藏书尽可能丰富、系统、形成较完整的藏书体系,这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立足点,一旦形成馆藏特色,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起到了资料库的作用。



2图书馆特色馆藏方向的确定



特色是一种比较优势,在特色化建设中,不可能每个图书馆都成为全国性特色图书馆,但每个馆都应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专业优势和馆藏基础不同,其图书馆选择的特藏方向也不同[4]。然而,无论高校之间的差别有多大,为确保特藏方向的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在评价、遴选到最后确定特藏方向时都必须遵循相同的原则,即特色馆藏建设应与本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发展和读者需求相协调[2];应为本地区或本行业的馆藏优势;应结合专业发展前景和一些其他因素才能准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发现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2.1以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依据,建设馆藏特色资源



特色馆藏资源是在馆藏发展政策指导下,经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按照合理的采购计划,建立起的适合本校及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馆藏服务体系。特色学科一旦确定,围绕该学科的各种类型特色资源就应当收集整理和巩固发展,使之成为特色馆藏核心部分或主体部分,反映该馆藏书个性,代表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方向。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注重采访国内外该学科的权威论著,也包括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非公开发表的“隐形文献”,使馆藏能反映出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尽可能弄清该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在发展特色馆藏方面,注重收集出版、发行信息,要充分利用学校特色学科、重点专业的人力及建设成果优势,注重收藏学术水平高、信息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的特色资源,包括参考文献、学科期刊群、图书的核心出版社群以及其他文献资源,要重视这些采访信息源,确保特色馆藏的精准实用。



2.2依托行业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馆藏



应依托行业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资源。这是因为,依托当地行业优势,收集特色文献会有更加广阔可靠的信息源[4]。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2005年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服务业,发挥地域优势,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全面构建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群的目标,完善和增设了一批新兴优势专业,同年由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该集团就类似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它在政府、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承担着为政府服务、为科研院所搭桥、为企业服务的职责,而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如为企业提供行业发展、专利标准商标、法律法规政策、金融投资税务等,还有信息服务及政府信息指引,鉴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图书馆给予密切配合,据此确定了自己的馆藏定位。图书馆以财经类专业文献为馆藏基础,以财经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为特色,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积极为本校特色办学创造条件。图书馆发挥自己的特藏专业优势,依托行业协会为商业流通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业协会文献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今后还有待于借助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优势,整合行业内高校、信息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的信息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形成完整、系统的行业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如果能进一步为本地区流通行业经济发展提供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将会发挥更好的办馆效益和影响力,既有助于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又对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起到推动作用。



3特色馆藏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围绕特色学科,建设特色馆藏



3.1.1满足学校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建设的需要。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从办学特色的内容看,可分三种类型:一是有特别优势的专业学科群;二是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形成的独有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或学科群;三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校风学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学精神或人才培养特征。在特色馆藏建设中,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确定的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重点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列入特色学科或专业,其相关专著的收集应追求多种类、低复本,以及全文数据库的收藏,达到完备级;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文献收藏有所选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



3.1.2充分考虑本校教师的科研需要。高校的科研选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本校专业学科设置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对这类科研项目所需的文献资料应该充分收集;另一种是与本校专业设置关系不大甚至是无关的科研项目,对这类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如市、省、部级立项课题所需的文献要重点收集。科研项目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应以满足科研为目标,其收藏要求相应注重精品、低复本,要求新颖、前沿,同时应注意大型工具书、检索刊物的少量收藏。



3.1.3合理考虑各学科专业教学用书。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参考书都较多,因而较难形成特色藏书,可结合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选择一二个或几个专业学科,进行某类藏书的收集,逐步形成特色。总之,要通过重点学科文献、教师科研用书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合理收集,建成本校专业学科特色藏书体系,形成“专业性”馆藏特色。



3.2以特色馆藏为基础开展特色服务



3.3.1.专设特色文献阅览室。

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该院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图书馆应将各种应用于技术理论和实训操作性读物聚类存放,如在馆内设置会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单证等实训操作图书研阅室;“隐形文献”主要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多数为第一手资料,将其集中起来向有关教授和科研人员提供教参;还有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教学环节形成的资源,如: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科目设置、课时安排、实践与实验环节、教师授课情况、教学大纲、教材讲义、科研成果、考试试题、毕业生论文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学科资源集中存放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特定的建筑布局,由学科馆员与学科团队、学科专家建立联系,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适时更新补充,从中也能为补充馆藏和市场调研提供直接依据,是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的举措。



3.3.2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加工、存储,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数字化并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6]。对于中小型图书馆,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建多学科数据库难以实现,但各个馆选择其中一两个能够充分反映本馆文献资源特色的学科或专业,经深人调研,科学选题,组织学科馆员对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浏览,重点收集与学科相关而又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组织、标引、分类,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服务器上,提供上网服务,以求吸引读者,提高社会影响力,还可以展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成为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竞争力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查询该学科领域的各种网络资源,为读者进行远程服务,达到特色馆藏资源共享,有效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因此,应重视其实用价值和需求程度,而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则需要通过数据库的质量保障来实现。



3.3.3加强馆际协作,开展合作虚拟咨询服务。合作虚拟咨询是由多个图书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布式的数字咨询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各馆的馆藏特色和优势资源,对用户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专业化咨询服务[3]。图书馆的价值是以它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的,一个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用户的需求和提出的咨询问题又是广泛的、专深的,单个图书馆有时候不能单独完成所有用户咨询问题的解答,这就要求图书馆之间要展开广泛的虚拟咨询服务。建立包含电子邮件咨询、实时咨询、电话咨询、当面咨询、FaQ等虚拟方式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方便读者选择。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各个图书馆依托自己的特色馆藏,发挥各自优势力量,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各个高校图书馆只有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特色服务,加强馆际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将会促进全社会资源共享的进程。



[1]郭瑞芳.共享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1)45-47.



[2]张瑾,特色馆藏的定位及其评价标准的构建[J].现代情报,2011年1月第31卷第1期56-58

[3]王希,合作虚拟参考咨询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2008,(4)63-65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3

关键词:科技文章;特点;翻译技巧

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科技交流的迅猛发展,科技类文章翻译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科技类文章包含甚广,要想准确掌握科技类文章的翻译,首先要了解科技类文章所具备的以下主要特点,才能将文章翻译的清晰、准确、精炼、严密。

1科技类文章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又称真理性,是科技类文章的第一大特点。科技类文章必须做到内容真实,资料可靠。作者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客观记录科研数据,避免失误,不凭个人的主观臆断随意歪曲结论。另外,大家公认的常识类问题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因此,作者首先要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并运用科学原理对这些问题提出质疑,这同样也是尊重科学性的表现。

(2)准确性

准确性也叫准确度,即指某一事件的准确程度。这一特性在科技类文章中极其重要,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大的差错。因此,凡是应用在科技类文章中的资料和数据必须精准,这样才能保证其科研结果的科学与准确。另外,在写作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尽可能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3)逻辑性

逻辑性是指发展过程符合逻辑体系、具有逻辑特点、恪守逻辑规则的情况。各类文章在写作时都要求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符合逻辑,科技类文章的写作要求更是如此。因此,作者在选择题目、提出假设、搜集素材、推断结论以及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中,都必须遵守逻辑学规律。

(4)规范性

规范性对科技类文章的语言文字、学科术语和计量单位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文字精炼、文理通顺这些原则都是语言规范性的明确要求。而术语准确和计量单位精准则在科技类文章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科技类文章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规范性。那么翻译时我们就要做到语言精炼、科学准确、逻辑严谨、术语规范,正确表达客观事实。下面我们来谈谈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

2科技类文章常用的翻译技巧

(1)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科技类文章大多描述客观事实,因此,都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二人称;另外,名词化结构使这些行为名词频繁出现于文章中。

(2)被动语态的使用

科技类文章本身具有科学性,侧重叙事推理,因此通常不用第一或第二人称,并且在翻译中常用被动语态来表现事实的客观准确。

例如:wateriswidelyusedinourdailylife.

水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很少说:weusethewaterwidelyinourdailylife.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水。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被动语态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科学严谨。此外,科技类文章常将主要信息前置,放在主语部份,因此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3)长难句的译法

科技类文章为求更好的表现客观事实,常采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子。因此,我们可以先将英语句子的主干结构分析出来,译出句子大意,然后再分析各个修饰语同句子主干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翻译其他成分。

例如:Butnowitisrealizedthatsuppliesofsomeofthemarelimited,anditisevenpossibletogiveareasonableestimateoftheir"expectationoflife",thetimeitwilltaketoexhaustallknownsourcesandreservesofthesematerials.

该句子可翻译为: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的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也就是说,经过若干年后,这些矿物的全部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尽。

(4)复合词与缩略词

科技类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复合词与缩略词。复合词是由两个词及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缩略词大多由一个或多个词随意缩略而成。因此,了解科技类文章中常用的一些复合词与缩略词会大大提高翻译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科技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并且学到了在科技类文章的翻译过程中可能会运用到的四种技巧。因为科技类文章比较科学严谨,所以译者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批判的精神对待客观事实。对于科技类文章的翻译,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采用翻译技巧,力求译文语言简练、合理准确。

参考文献:

[1]王泉水.科技英语翻译技巧[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3]潘尔艳.论科技英语翻译的若干特点[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4

[摘 要]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显现,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技翻译能力的有意识地培养不容忽视。科技英语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翻译原则,需要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 科技英语翻译 语言特点和翻译原则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交流的增多,科技信息和文献资料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频繁使用,科技翻译工作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科技文体的文章也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学习和了解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主要强调对学生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翻译能力,尤其使科技英语的翻译能力培养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科技文体翻译时,词汇量少,望文生义;因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上的差异而误译;不了解科技英语翻译基本原则,译文可接受性差。科技英语翻译专业性强,除了具备扎实深厚的英汉语言功底外,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基本翻译原则。《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译的能力上要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借助工具书能将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英语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句基本通顺。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科技翻译能力,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具有实际意义。

二、科技英语语言特点

培养学生的科技英语翻译意识,应使其把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一般而言,科技文体的语言结构比较严密,主题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保证叙事明白,说理准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科技语体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有所了解。

1.词汇特点

(1)多名词化结构

在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和名词短语充当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语法成分。科技英语重在叙事论断,文字简明,而名词多为表物词汇,因此,科技英语句式结构中大量出现名词化现象。如可以由动词加上-ment,-sion,-xion,-ation,-ance,-ence等后缀构成名词,表示行为动作、状态、手段、结果及存在等。另一种名词化结构是名词连用。名词连用是指名词中心词前可有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作为中心词的前置形容词修饰语。在此结构中名词在表层结构上是前置定语,可以有效地简化叙事层次和语言结构,减少使用句子或从句的频率,从而达到语言直接、紧凑、简洁的目的。

(2)多术语

科技文体中术语随处可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起学生注意。一般而言,术语都有其约定俗成的翻译,应尽量使用那些已被人们所接受的译法,避免制造新词,以免造成混淆。碰到一个术语有好几种不同译法的情况时,应选择被大众接受的版本。如laser常见的就有“激光”、“雷射”等几种翻译结果,其中“激光”这种译法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当然,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还会碰到一些全新的术语,是之前从未有人翻译过的,这时,就要特别注意选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能够被人们接受。此外,不同的专业和行业也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同样的单词应用在不同的专业中含义也不同。因此,应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已经被公认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语言。

2.句子特点

(1)多使用被动语态

据统计,仅在物理、化学、工程类英语语料中全部限定动词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被动语态。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文体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及据此做出的科学推论,语言运用要求体现客观性和普遍性,避免使用人称作主语,以免主观臆断;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文体描述的是科研的对象、手段、过程,使用被动语态可以突出客观世界这一科研主体。如theearthispushedtothesidesoftheroadtoformshoulders.(将土推挤到路的两边以形成路肩)。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客观陈述事实。

(2)多使用多重复合句

统计资料表明,现代科技英语文体平均句子长度在20-30个词之间,学术性越强的文献句子越长,多重复合句也越多。如weassumethattherewereforcesofattractionbetweenmoleculeswhichvariedrapidlywiththedistancesothattheattractionbetweenmoleculesthatweremorethanafewten-millionsofmillimeterapartwasverysmallbutbecameconsiderablewhenthemoleculesapproachmoreclosely.由于科技文体描述的是非常复杂的事物、概念或深奥的原理,必然要拓展句子的修饰、限定和附加成分,使用非谓语动词短语、平行结构、逻辑性定语、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等,从而使句子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又能更有效地表达严谨细致复杂的思维活动。

(3)多使用特定句型

科技文体经常使用某些特定的句型,主要有it...that...结构句型、as结构句型、分词短语结构句型、插入语结构句型和what结构句型等。如itisobviousthatelectronsmovefromthenegativetothepositive.(显然,电子是从负端向正端运动的);thisphenomenoncanbeexplainedasfollows.(这个现象可以解释如下)等。

三、科技英语翻译原则

进一步培养学生科技英语翻译意识,在其对科技语体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还需使其了解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准确性

与一般翻译相比,科技英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忠实于原文,还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科技英语的译文很少用到“可能”、“也许”等表意模糊的修饰语言。准确性是科技英语翻译最重要的标准。

2.通顺性

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表达应该自然连贯、通俗易懂,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要在忠实原文意图的前提下,结合汉语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规范、简洁、流畅。因此,要特别注意科技英语中的语言结构,如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多重复合句等,具体翻译时要灵活处理,合理翻译。

3.科学性

一般而言,科技语体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渲染的气氛。为了突出准确性和科学性等风格特点,科技语体主要运用定义、分类、比较和对比、说明、举例和结论等修辞过程。因此,翻译科技文章要体现出其概念准确清楚,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科学性特点。

四、结语

以上提及的科技英语词句特点和翻译原则,是科技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的前提,也是公共英语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加强培养的重要部分。科技英语翻译除了要求把握两种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深刻了解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涉及语言、文化、相关专业知识、认知心理等各领域研究,具体词句翻译技巧、翻译策略等一系列专业知识。要真正地培养科技英语翻译意识、提升科技英语翻译水平,还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揣摩、领悟和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向华.论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科技翻译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7

[2]王音.对科技英语句法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初步探讨[J].2010,11

[3]吴叔尉,胡晓.科技英语词汇特点及其汉译[J].琼州学院学报2010,12

[4]刘亚娜.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句法结构及翻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3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5

对高校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的突显是《要点》的另一个特征。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高校的历史使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作为高校所承载的上述四个方面的历史使命《要点》都有具体的工作部署。《要点》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容中提出了6项任务,这是对广西师范大学所承载的教书育人历史使命的认可与践行,是把履行历史使命落实到工作实处的具体体现和表征。《要点》第五大方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内容中提出了4项任务,体现对广西师范大学所承载的科学研究的历史使命的认可与践行。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广西师范大学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工作要点。《要点》中第六大方面的内容“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能力”提出了3个要求,一方面既是对师大所承载的科学研究历史使命的进一步强调,更是一种品质超越和升华,服务社会就是科学研究的归宿与出发点。在“增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项,要求加强海外华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要点》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有的地方语言表述上故意含糊其辞,如在总要求中提到“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这种表述对广西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没有明确,到底是国际“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国内“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还是广西区内“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没有明确界定。这种对广西师范大学办学定位上的表述糊糊性,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广西师范大学现实办学境况的一种真实反映:广西师范大学的办学综合实力在国内达不上一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也不是龙头老大。这种办学的现实困境使得这份工作要点对广西师范大学今后办学定位的表述也是显得尴尬。总体上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这份工作要点没有充分体现出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形成其自身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至少这所大学是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对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大学文化特征的表述充分表明这个学校的高层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与办学理念。广西师范大学在其悠久的办学史上形成了其独特的“独秀”大学精神。这种“独秀”精神不是天下皆浊我独清的孤傲,不是天下皆差我独好的自足。广西师范大学的“独秀”大学精神是全体广西师范大学人对真、善、美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是的是全校师生人格上的诚实与独立,人品上的完善与诚挚;彰显的是全体师生对真理追求、对学术探索、对科学创新的一种独立精神、首创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精神;表现的是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一言一行的良好形象。广西师范大学在“独秀”大学精神指导下的工作有创新有成效,学习有追求有效率,生活有目标有品位;广西师范大学“独秀”大学精神指导下的教师是秉承师大文化传统,“教书育人乐奉献、科研创新图富强、服务社会勤致富、文化创新留清名”的一种新时代教师的典范;广西师范大学“独秀”大学精神指导下的学生是秉承师大文化传统,好学上进求真知、诚实做人人人爱、踏实做事事事顺、知书明理的社会有用人才。《要点》中,似乎没有对这种广西师范大学独秀精神的突显和强调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在措施表述也没有任何提及。如果《要点》能够把广西师范大学的“独秀”大学精神突显出来,整个《要点》将是另外一个面貌。《要点》没有体现广西师范大学作为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职能;没有突显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要点》对本年的招生工作和财务工作似乎没有提及。在整个工作要点中,有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要点,也有对毕业学生就业的工作要点,除在第七大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提到“进一步扩大长短期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外,全文没有提到招生工作。招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做好了,即是对一份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一种极好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要点》对招生工作的只字不提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无论原因是什么,在年度工作要点没有提及招生工作,似乎使人难以理解。究其原因,可能是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原有影响特别好,学校领导班子对广西师范大学招生工作相当自信。无论是这种原因还是其他理由,似乎都是《要点》的一点缺憾。高校财务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账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高校很多具体工作的催化剂和油。一所高校是否善于理财,是否能够做好其财务工作是直接关系到这所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基础设备、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要点》中提出了诸多民生工程的工作要点,如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和基建维修工作中提出:“督促润松公司按时按质完成雁山校区教职工住宅建设;推进东院二期教师主房建设的前期工作和争取在上半年开工;推进王城东、南区危房住户搬迁工作和朝阳乡半塘尾43亩土地(东院三期)建房的前期工作业推进育才校区北院排水(排污管道)改造和校园侯车棚修建等基建维修项目。”等多项具体任务,但没有把财务工作单列提出,不知出于什么考虑。

二、微观视角分析

在明确《要点》总体优势特征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对该工作的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微观解读,以进一步加深对工作要点的理解和解读。加强党的建设是《要点》的第一方面内容,含8个工作,在篇幅上占了整个工作要点的四分之一。加强学校的建设工作要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紧扣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领导,巩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注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夯实高校党组织的党的基层队伍建设。同时,推进党的民主工作机制建设工作。第二,加强和突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干部选优选能制度。第三,群众路线和统战工作在工作要点中也提到战略高度,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高度一致。第四,工作要点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中最后一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这与中央的八项规定是高度一致性的。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体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工作要点所具有的政治敏感性,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高等教育领域领导权的一种坚决拥护。《工作要点》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抓好顶层设计,含四个工作要点。一是完善学校发展定位规划。二是全力推进省部共建工作。三是做好办学结构和布局调整。四是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办法并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一块工作要点的优点体现如下:第一,广西师范大学学校定位把师大的教育事业放在中国高等教育职业转型的文化语境下,把国家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广西教育发展决策部署和广西师范大学自身的发展融为一体,加强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第二,这份工作要点的顶层设计注重学校内涵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校的数量发展,以冷静的理性思考审视广西师范大学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第三,工作要点提出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并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工资收入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要点》的第三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重点。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是高校教学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要点》中这方面含8项内容:稳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品牌、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教师管理与改革、做好学生帮困助学和就业工作。注重提高各个层次学生培养质量是这一方面工作要点的首要特征。稳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两个工作要点直接强调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品牌、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从教学具体层次提出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工作要点,而大力推进教师管理与改革则是对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师资要求。但在这方面最后一个工作要点中把帮困助学及就业工作放在学校教学工作要点中,至少在感觉上给人一种分类不够明确的感觉。不能说助学工作及就业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及学生培养质量没有关系,也不是教学工作就不管困难学生及学生的就业工作,但在传统做法,这两项工作往往是划分在学生工作中,不是归属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6个要点总体上而言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各个方面紧密形成一个整体,这是这份工作教学工作的一个特点。另一个特点是以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为契机,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研究工作和优秀教学品牌的打造三位一体,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齐抓共进,师范教育、教师在职进修和非师范教育三方面各有特色,平衡协调发展。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这一块的工作要点中没有得到很突出的体现,教学工作要点中没有富有特色的工作措施,没有特别吸引眼球的工作亮点,都是传统的老一套,没有保障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专业和学科融合工作机制,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关联不大,但人文关怀体现的较好。《工作要点》的第四方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包括3个工作要点: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与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没有关注高水平学科团队和高品质教学团队的打造与培养,更没有提出高层次人才的校本培养工作机制。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当然很重要,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高层次人才的校本培养更加重要,只有形成富有特色的高效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才是解决广西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专业人才的不断层的人才饥荒。工作要点表明广西师范大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提升。但工作要点中学校本身在运用专项资金支持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面,没有给出任何说法。整个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措施没有特点,没有亮点,没有创新。

《工作要点》的第五方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包括4个工作要点:抓好学位点申报与建设,抓好专业学位的规划与建设,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加强导师队伍管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学科建设工作是对教学专业工作的提升和总结,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工作要点中的学科建设一个亮点是探索自主调整学科设置的机制,加强广西师范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另一个工作亮点是加强专业学位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当下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高校职业教育转型的文化语境下加强专业性强的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工作要点一个很重要的的方面。同时,工作要点中学科建设似乎相对忽视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特色学科与普通学科之间的平衡。从长远规划来看,一所高校的学科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扎实的基础学科为支撑,优先发展特色鲜明的拳头学科,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结合自身的条件发展新兴学科,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合理的学科结构,否则,始终会影响学校学科的总体发展。有些急功近利的学科发展措施给学科发展造成的伤害迟早会在学校长远发展的过程突显出来。工作要点对兼顾各学科之间的平衡与发展提及相对较少,眼光应该可以放得更长远些。工作要点的第六到第八方面的工作在宏观评价中已经谈到,这里不再赘述。

三、建设对策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融合;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2]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7

关键词语文学科性质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9

[内容]

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根本是素质的竞争。把提高人才的素质作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成为教育部门的必然使命,学校责无旁贷地把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中学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顺从时代的潮流,适应这一历史的转轨,自觉地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它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有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正如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的那样“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作为教学目的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素质,从广义来说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从大纲这两段鲜明的论述中,我们足可见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内容与提高学生素质有密切关系,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特殊意义。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自觉地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把语文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紧密地柔合在一起,为素质教育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结合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

政治思想素质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而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文道合一”的有机结合体。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本学科课文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课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成为语文教学;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就成为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系统灌输,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柔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才能教会学生领悟出生动活泼的祖国语言的精华,才能使学生既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又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这既是语文学科重要教学规律之一,又是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就要教育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文体的有关知识和语言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在《讲讲实事求是》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在教育学生掌握课文中心突出,说理充分,论证严密及引证法、例证法等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教育学生认识“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的教学时,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精练准确、通俗易懂、结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性强外,还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并学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憎恨厌恶“假、丑、恶”的灵魂和行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在《荷塘月色》淡雅富于朦胧美的瑰丽文字教学中,隐约含蓄,但流露出大革命失败时期正直的知识分子厌恶黑暗现实,追求美好、自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正直纯洁的品格和对美好追求的欲望。《绿》明快、清新充满激情的行文,又能给予学生生机勃勃,富于生命活力的感受,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文中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教学,无不如此。

二、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科学

文化素质

知识性强,又是语文学科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因而知识性很强;再是这门学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甚为广泛;三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继续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是文化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他在中学阶段学习语文的情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严格认真按大纲要求,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古今中外无不包溶。虽然这些知识在语文教材中都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生掌握好本科知识的一个环节,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文中大量说明文的教学,除教会学生掌握有关说明文的读、写知识之外,还教会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景泰蓝,我国这一民族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荔

枝生态结构和有关荔枝生产的知识等等。大量的优秀历史作品文选教学,对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无疑有极大的收益。《崤之战》、《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的教学,当然加深学生对我国先秦历史的了解;《赤壁之战》的教学,当然又能加深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认识。众多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又能帮助学生涉猎各国社会人情世态,窥见某方面的社会本质。《守财奴》的教学,可让学生窥见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外省社会生活的一班;《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又使学生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反动保守势力的虚弱本质和可厌可憎的嘴脸。可见,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准确恰当地传授课文涉及的其他学科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目前以至将来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极大的帮助,它是打开各门学科知识大门的锁匙。从这点来说,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影响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

努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力因素;二是注意、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倾向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三是个性心理特点的因素。这三方面的因素与语文教学有着极其密彻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对这方面作了不少深刻的论述。当前语文教学界在教学目标上,注重总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和语文修养的素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语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的培养。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趋势,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因为这是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领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广阔天地。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自觉地在这方面下功夫,使语文教学更自觉地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人文科学的特点篇10

科技档案这一提法源于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文件大量产生,这些文件不光是管理活动的文字记录,更多的是用图表、公式、配方、实验记录、蓝图、底图等形式记录和反映生产和科学实验活动的成果,与文书档案具有较明显的不同特征。于是为适应现实工作与学术研究的需要,出现了科技档案的提法,且根据其内容和形成特点,通过对档案概念的限制,为科技档案下了定义。

科技档案概念的形成体现了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下,人类认识的深化发展;同时正确地指引着对科技档案本质属性与特点的揭示。

一、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显示着事物之间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共性、一般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通常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2)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一般只能通过个性、个别才能显示出来。[1]由上述原理推知,科技档案与档案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换句话说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既具有与档案的本质属性共同的一致性,也具有自己的个性。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它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一直以来,对于档案的本质属性出现过多种不同的提法,有“原始记录性”、“备以查考性”、“归档保存性”、“非现行性”、“历史再现性”等说。目前,我国档案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区别于其它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根本所在。

科技档案是全部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一大类,也许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的划分在逻辑上不够严密,或许“科技档案”这一概念不够准确,但“科技档案”属于“档案”是没有异议的,档案是由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等种类共同组成的。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得出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科技档案是原始性和记录性的统一。

二、科技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相对论

“科技档案是直接记录自然现象或具体项目的运动过程和实体,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活动的原始记录。”[2]科技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内容上看,科技档案记载了当时当地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科技活动的场景;从形式上看,科技档案载体上保留着科技档案形成者当时活动的各种标记,能客观地反映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的原始特征。原始记录性是科技档案与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等相区别的本质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对“原始”的解释是“最初的、第一手的”[3],“原始记录”即指“最初的、第一手的记录”。原始记录一般都是由特定的形成者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往往具有稀缺性,甚至唯一性,表现在档案注重原本、原稿和孤本,很多档案往往只有一份。原始记录的意思不难理解,但若要确定怎样才算是“最初的”、“第一手”的记录,并以此判定其是不是档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必须采取科学的、辩证的态度,运用发展的观点,从特定对象、特定时期、特定范围相对地理解原始记录性。

一般来说,只要特定的形成者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档案原件(即原始信息内容与原始载体的统一体)尚存,那么其原始记录性和档案价值均不会被其他任何形式的承载了相同原始信息内容的记录(如复制件、套用件)所替代。然而当档案原件由于各种原因缺失、损坏、不存在或不可识读了,其原始记录性则顺延至承载该原始信息内容的与之最接近的记录上。该记录就成为现时相应原始信息内容的最初的、第一手的记录,具有稀缺性、甚至唯一性。这样的文献应当作为档案保存,这是相对论原理带给我们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启示,科技档案也不例外。

三、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是绝对的,特点是相对的

根据辩证法原理,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与特点的辩证关系是:本质属性是绝对的,特点是相对的。

本质属性的绝对性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客观体现,是内在的,客观的,抽象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定了事物的质,划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主要因素是本质属性,事物本质属性的变化会引发质的变化,进而一事物也就变成了它事物;(2)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物质范畴内是永远不会被推翻的,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直接决定着科技档案与其他事物的质的差异,脱离“原始记录性”的“科技档案”不会存在,这一本质属性是不会因为时间、形式而改变的。

特点的相对性是指事物的特点是事物表象的体现,是表面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1)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事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科技档案对于文书档案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但对于专门档案来说并不体现这一特点;(2)特点的体现存在一定量的比例关系。事物的特点有时因为两事物属于同一属种,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交性,当某一性质在其中某种事物中占据绝对量的比例时,我们会将之归为此种事物的特点;(3)事物的特点是发展变化的。科技档案的特点即具有多样性。

四、科技档案的特点不是绝对的,科技档案的特点是有条件的

通过对特点相对性理论的分析可知研究事物的特点,一要找准比较对象,二要考虑比例关系。

比较对象(即参照物)不同,表现的特点也不同。科技档案的特点是相对于一般文书档案而言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科技档案的特点主要有:(1)科研生产活动的专业性,决定了科技档案记录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2)科研生产活动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符号,赋予了科技档案记录形式和载体的特殊性和多样性;(3)科研生产活动具有设计与实施两大阶段,因而导致了科技档案形成和使用上的分段性及使用中的修改补充性;(4)科研生产活动的继承性和科技成果的共用性,使得科技档案具有广泛的重复使用性和套用性;(5)科研生产活动严格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要求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6)科技文件在归档成为科技档案之后仍然具有现行效用,即科技档案的现实性;(7)科技档案产生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记录和反映了各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科技成果和各种科技活动内容,无论从它产生与使用的领域,还是包含的内容看,都体现出经济性的特点。以上归纳不难看出,这些作为科技档案特点的表述都是与文书档案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

比例关系是指科技档案的特点为大多数科技档案拥有,但不排除少数科技档案不具有某些特点,也不排除其它种类档案中的少数特例可能含有这些特点,即科技档案的特点不是绝对的。在反映诸特点时要考虑到量的比例关系,排除特例。由于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同属于档案,其中某些特点并非科技档案独有,只是在科技档案中是普遍的,而在文书档案中是特殊的。如科技档案的两大重要特点――成套性和现实性就在某些文书档案中也表现存在。

围绕着实物对象所形成的科技档案具有较强的成套性特点,尤其是在基建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产品档案中表现最为明显。基建档案以工程项目为套;设备和产品档案以型号为套;科研档案以独立的课题为套。但文书档案中会议文书的整理归档也常以一次会议为套,将某次会议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组成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