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协调发展原则十篇协调发展原则十篇

协调发展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24

协调发展原则篇1

关键词:协调发展原则,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市场机制,环境保护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然而在环境的立法上,主要还是行使国家的职能,加大环境的治理和预防的力度,同时适当的收取与此有关的责任人的相关费用。然而,在市场经济下,适当的经济手段也可在此此处使用,让市场来引导一定的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原则,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则、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一原则,正确的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1996年8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上述的各项都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确立。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立法的趋势似乎不仅仅在行政方面,同时根协调发展原则与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经济手段的介入环境立法,是环境立法的趋势。

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3点,第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第二,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前两方面主要是政府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体现,即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发展策划。而最后一个方面,除了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的政策,进行奖励、优惠或者征收之外,个人和企业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有利于其的经济或技术的措施。如何使得企业个人投入进采取这方面之中呢?这就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入进行引导。环境立法需要引入市场机制的引导功能,而不是单方的一些奖励或优惠政策。根据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政策未必起到真正很有效率的作用。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的贯彻,也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二,对超标的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的力度;第三,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坏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第四,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这个原则的贯彻和本文的命题有最重大的关系。

于此,我们得出,社会发展兼顾环境的保护是当代环境的要求,同时市场机制是引导发展趋势的最好的调节器。根据以上两个原则,对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是这种经济手段介入的背景。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如采用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所决定,另一个方面,环境退化主要是各种不适当的经济活动的产物,机制失灵(又译为制度失灵)是环境资源退化和发展不可持续性的原因。在美国的法学家波斯纳创设的法律经济学中,核心概念是“效益”,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取得较大的效果,这里的“资源”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法律权利等人为资源。我们这里可以从环境资源的角度理解引入市场机制的基础。

下面,我将根据这两个原则以市场机制的引入浅谈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现在采取的手段可以分为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主要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例如政府的治理和规划。经济手段主要是奖励、惩罚、征收税务等等手段。

再者,以上谈到的经济手段都是将个人或企业的责任放在征收治理费用的角度上的,或者低效率的防止他们过渡的破坏环境。这样而来,企业需要减低他们的成本不会在环境的角度。因为无论怎样,他们对环境的负责是一样的,不存在一个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空间。如果,引进一个量化的交易权的话,就有可能将环境问题与成本挂钩。例如排污交易权,即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来进行污染排放控制。政府先要设定某区域内的总量调控,对该地域或空间内可容纳的最大污染物总量面向企业进行分配,在初始分配后允许企业进行交易排污权,这样通过市场手段将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实现社会以最低成本减少排污染物,从而使环境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个环境押金的制度。押金制度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在玻璃或塑料等容器(包装物)上存款或押金,以促进消费者退回或循环使用这些容器或包装物。一般作法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等商品的同时,为包装或装有这些饮料或商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如果消费者将使用过的这些容器或包装物退回给原销售者,则销售者根据其退回的容器或包装物的数量,退还消费者预先为这些容器或包装物所支付的押金。如果消费者不退回其已经付过押金的容器或包装物,则其所支付的押金将不能退还。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市场机制。除了这两种制度之外,还存在生产和治理结合的方法。早段时间,新闻上报道了关于计算机废物的问题。主要是在现在,计算机的更新很快,同时引起了很大的计算机垃圾的问题。然而这样专业的垃圾,具有巨大的污染性,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具有处理这样的垃圾的能力的。于是,美国的电脑公司引进了一种制度,即在计算机的成本中加上了之后处理的费用,用户可以将被淘汰的计算机交回购买的公司,公司进行免费的接受和专业的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使用者对电脑垃圾的处理的困难,另一方面,电脑公司减低了其对计算机垃圾存在的污染责任,因为其负责了主要的处理任务,且费用方面已

经加入到成本内,由消费者支付了,其实也就是节省了对环境问题的经济投入,减低了成本。同时,这样帮消费者分担了处理废物的担忧,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度。而在处理废物的同时,公司因为需要降低成本,不断地提升其处理废物的技术和消费以增加利润减低成本。以上公司的行为,其实在追逐其最高的利润,但是在客观上对环境的保护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最需要的效果。然后,在征收税的方面,虽然税收是我们处理环境问题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我们往往在税收方面很少贯彻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不同的行业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贯彻公平原则,应该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来进行不同的征收。很多国家,如美国、欧盟国家都有对环境保护税收的相关的立法。美国已着手对每吨碳征收6至30美元的碳税,并开始征收交通税,每次行程收税1~4美元。比利时、德国、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也制定各种生态税收法,分别针对能源、三废、产品包装等征收税收。

最后,在财政上,我们可以设立更多的辅助制度来引导环境的保护。很多国家有环境保护资金的设立。欧盟国家通常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环境保护税收、收费、低息贷款、保险手段、环境标志、环保拨款、补助金、押金、加速折旧、排污许可及排污交易等。美国《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1980年)规定设立危险废物基金和关闭后的责任基金。其中,低息贷款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法。例如,一个对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必定在成本上有关于环境方面的投入,因此会提高环境成本,与其追逐利润的目的相违背。若进行对其的低息贷款制度,在贷款上对其进行帮助。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奖励的行为,奖励和鼓励这种对环境的关注的企业,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环境保护的进程。设想,进行此种财政上的帮助与对一个不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业的环境治理所花费的费用相比较,节省了很多费用,符合双方的行为目的。根据波斯纳的经济法学的理论,法律的作用便是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在此处环境立法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客观上需要在环境立法上引进市场机制的理论,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市场机制与环境保护的特点,我提出了一些国外实践证明可用的主要经济的手段来引导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总结下来,主要是四项主要的措施:第一是收费和收税;第二是可交易的许可证;第三是押金制度;

协调发展原则篇2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协调

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

在各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市场”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的主角,而“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也举足轻重。国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市场发挥功效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清洁的环境,包括“政府”参与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市场行为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法律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形态,无论是“市场”的正常运行,还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亦或是“国家”的干预措施,都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和保障。如果说,市场的“剧本”是民(商)法,那么国家的“台词”就是经济法。具体而言,宏观调控法是政府参与市场经济行为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市场规制法则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行为所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清理“环境”,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并进行宏观调控,将一个没有“瑕疵”的市场还原给民法去调整,成为民法调整经济关系的“环境法”。

关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经济法体系的,不能仅从静态上把握,而要从动态上分两方面把握。

一方面,应将其置于资本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去认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市场经济的良好发育时期,自由、平等是其灵魂,因而民(商)法便大显身手。但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无限制的自由竞争,极大地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造成自由、平等的竞争秩序的扭曲。垄断、限制竞争以及不公平竞争的形成,使民(商)法固有的原则与制度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客观上要求新的法律形式的出现。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民法国家曾试图沿用民法来控制垄断的蔓延,而现实是,即使传统民法国家动摇了民法的三大原则,还是无法抑制垄断组织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借助于以国家权力干预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法进行调整。众所周知,制约市场活力的障碍主要是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我们将规制这三种行为的法律统称为市场规制法,其根本特点就是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客观存在于1890——1914年间的美国的反垄断法就是市场规制法基本内容。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时期,不断发生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各国意识到,仅从微观上对市场进行规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经济更好地发展,还要从经济全局出发,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参与经济生活,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应运而生。至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全面形成了“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的经济法立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对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的有机结合问题,还应置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去认识。在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以计划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法较为发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短期恢复发展,我国很快实现了国民经济一体化。但是,由于受前苏联教条的束缚,人为否认市场调节和价值的客观必然性,政府对经济一统到底,失去自主经营权,成为政府的附属物,这些违背生产力要求的作法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逐渐形成以民(商)法为基础,以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相结合的经济法为保障的日趋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已比较完善,主要内容是对财政、税收、金融、计划、价格、固定资产投资等进行调整,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市场规制法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其内容应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为主,其目标应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失灵。

二、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由三个总协定(货物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总协定)及下属附件和许多专门协定构成。wto及其法律体系的宗旨,是逐步减少和消除成员方政府以关税、数量限制、管制立法和其他国内立法与行政措施设置的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其他对国际自由贸易平等竞争的扭曲行为;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定,规定所有成员可以接受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和所允许的国内贸易保护措施,逐步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①。其主要职能有三: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制定和实施多边贸易规则以及组织多边谈判。其主要原则也有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方和申请加入方最重要的义务承诺,就是接受世贸组织规范对国内政府贸易管理活动的约束,接受世贸组织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和透明度制度对国内贸易行政活动的监督。

通过上述世贸组织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看出wto规则是以民商法为根据确立的,其核心就是推进自由贸易、使各成员在此过程中谋求各自的发展。然而,wto的实践也不断提醒我们,仅有民商法规制是不够的,纯粹的贸易自由,必然导致垄断、倾销等诸多妨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不合理现象产生。因而在wto达成协定的同时,各国都会或多或少做些保留条款,并且一定限度之内的贸易壁垒也被视为是可以接受的。这实质就是经济法手段的运用。以民法为基础、经济法为保障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发展所证明。因而,我国入世后的市场经济建设也应在依靠民商法作基础性调整的同时,辅以经济法为保障,也就是要努力协调好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为市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也为尽快完成与世贸组织各项规则的接轨,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商品、服务和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必然导致我国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社会个体的经营者和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引人注目。竞争关系、消费者和经营者关系、宏观经济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等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在入世后都呈现国际化趋势。不仅如此,入世也导致了我国经济立法根据和立法目标的变化,wto法律规则、世界利益与本国利益的统一将成为我国经济立法的主要根据之一,当然也是我国经济立法的重要目标之一。wto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框架,加入wto在法律上给我们国家的经济法律注入了大量新的内容。wto的文件也将为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换提供一个法律框架,wto所架构的是一种市场走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对wto所带来的冲突的前提是重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由此政府在市场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手段也要相应变化。首先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意味着市场应是完整的,政府对市场不应过多干预,这是加入wto的一个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其次是政府保证不实行歧视待遇,这也是构成wto基本原则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原则。第三是国民待遇原则,以保证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的全能性要向社会性转化。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国加入wto后所要应对的变化,而wto仅仅提供给我们一个不完善的对政府的限制规则,这就需要依靠国内的经济法来补充和完善,因而作为经济法体系主要支柱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建设,及其相互协调的任务就迫在眉睫了。②

就目前看来,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至少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立法目标的协调

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同属经济法范畴,因而其立法目标在大方向上是协调一致的,即防止“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然而,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又是各自独立的两个法律体系,因而也有各自的立法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两者才有协调的必要。

现代各国的经济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历充分证明,政府对企业、社会经济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会造成效率低下的结果。适度参与经济活动是各国政府的最佳选择,宏观调控法就是实现政府适度参与经济活动的法律形式。市场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其高效率毋庸置疑。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竞争者必然会千方百计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不惜以结成垄断联盟或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限制其他竞争者的自由竞争。如此一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市场配置资源违背最优原则,“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市场规制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排除干扰因素,保证市场正常运转,防止“市场失灵”。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立法目标,要在进一步深化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国民待遇、公平竞争、法律透明度及法制统一等理念的过程中相协调,尤其是要体现在公平竞争精神方面。“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则实质上就是公平竞争的规则。”①在我国,这种市场经济法制理念虽已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招标投标法等诸多法律中得到体现,但是,由于体制上的缘由,这种体现仍显不足。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定要在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等经济立法中进一步深入反映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法制理念。

(二)原则的协调

从以往的与司法实践中不难看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对关系的调整都有各自的法律原则。例如,学者们所列举的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包括“总量控制原则、间接调控原则、协同原则、集中统一调控权原则、政府调控行为规范化和约束原则、平衡优化原则、有限干预原则、宏观效益原则、统分结合原则、计划指导原则、公开原则、合法原则、适度性原则、稳定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等等。而学者们列举的市场规制法的原则也有许多,诸如“诚实信用原则、保障公平合理竞争原则、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则、维护市场秩序原则、合法原则、中立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安全与效率原则、授权与限制并举原则、保护竞争主体平等竞争地位的原则、促进自由公平竞争的原则、保护中小型的原则、保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国家干预适度原则、社会公益原则、自治(自愿)原则、实质公平原则、整体效率优先原则”等等。在上述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各自的诸多原则中,几乎没有两项原则是相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在法律调整原则上是无法协调的,因为它们毕竟同属于法范畴。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法法律原则的协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使二者法律原则的协调成为必然。笔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应当共同遵循“社会公益原则”,即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规制市场经济生活的行为要以社会公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就是要始终以社会公益为基本尺度。在此原则中,我们所强调的“社会”是严格区分于“国家”的①,而“公益”则涵盖了、经济以及道德等社会各方面的诸多利益②。具体说来,社会公益原则应当包括“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和“社会整体效益优先”两层涵义。当然,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不会永远一致,当这两个标准在实践的适用过程中产生冲突时,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先,由社会整体效益做出一些让步或牺牲。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满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只有实现了社会的稳定才能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所以,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看,当社会公共利益标准优于社会整体效益标准时,二者是相一致的,是并不矛盾的。

(三)调整手段的协调

加入wto,我们就彻底融入到世界范围的大市场之中,参与世界性的化大生产。从跨国公司到国际合作,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分工细化与社会协作强化的对立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必然同时朝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不断跟进。这就要求法律对各类具体的经济关系既能区别对待,进行分别调整;又能一视同仁,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整。传统法律部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正是按分类调整和分段调整进行的,但彼此间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这就需要运用具有综合系统调控功能的经济法,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复杂多样,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强。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正反映了经济关系分化与综合两个方向发展要求,它们的协调就可以实现微观规制与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众多的具体的部门经济法分别调整各类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从总体上对各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调整。1、在微观规制方面,经济法运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责任法等法律对社会经济进行个别调整,干预私人经济,保护市场中的弱者,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例如,反垄断法的适用,可以保障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经济公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可以保障市场主体营利行为的正当性,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可以保障弱者的权益,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在宏观调控方面,经济法运用财政法、法、税收法、投资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法等法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方针和原则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进行综合调控,使整个社会经济均衡高效地发展。例如,财政法的适用,从总体上调控经济运行;金融法的适用,从总体上调控货币资金的运行;税收法的适用,可以调整社会分配,限制或激励某个行业的发展;投资法的适用,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集中于重大建设项目;产业结构调节法的适用,可以干预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加速现代化从而推动全面经济增长。

(四)作用与体系的协调

随着我国入世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等新不断涌现,民法、行政法解决不了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关系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仅仅通过经济法的各部门单行法来调整是难以胜任的。这就需要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宏观调控法的作用在于通过政府参与经济活动,实现引导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从长远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产业调节、计划、国有资产管理、投资、金融、税收、、电信、劳动、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技术等领域管理与自己具有隶属关系的经济组织,并引导其他经济个体的经济活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规制法的作用在于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干预市场,通过行政机关管理市场。国家按有利生产、活跃流通、方便生活、讲求效益、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商品市场,对自发形成的市场要加强管理;对市场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等市场进入者设置法定的进入条件;对于已进入市场者设置的市场进入壁垒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剔除,保障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设定公平交易规则,对于违反者给予警告、罚款、直至逐出市场,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

我国入世在即,而现行的经济法规范(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之间又存在大量的重叠、交叉与冲突,这就使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的完善与协调显得更加迫切。在市场规制法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亟待制定的是反垄断法,以保证我国入世之后对各类垄断进行规制的需要,无论是经济垄断还是行政垄断,国内垄断还是国际垄断。当然,我们也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这些法律不仅适用于内资企业,也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这就为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并在大胆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防范国际资本垄断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损害中国经济安全的行为。

三、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调一致,有利于中国从容应对wto带来的经济和法律上的冲击。

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同构成的经济法体系,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得还不充分,所以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在体系上还不完备,在相互的协调上也远远不够。这种状况必将到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作用的发挥,进而将中国置于wto市场的不利位置。

当2001年9月17日,世贸中国工作组签订协议,正式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后,中国成功结束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中国入世成为定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和法律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并协调好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以便使我们从容应对wto带来的经济和法律上的冲击。

①参见于安:《wto协定的国内实施问题》,《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②关于wto与中国经济的相关论述可参见沈敏荣:《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薛克鹏:《加入wto与我国经济法的几个理论问题》,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

①参见王家福:《wto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协调发展原则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工业基础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西亚等各国参与,共同协作,紧密合作。丝绸之路本身就是旅游之路,本文以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对有关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旅游发展如何制定协同路径深入研究。

一、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一带一路对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路径研究

(一)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路径的深层次内涵

本文中所指的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路径,是指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旅游区单元之间的协调与供应,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资源整合,完成区域内各旅游区单元的一体化运作,其中有统一的合作旅游发展规划与目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具有高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注意各个旅游区之间处于一种平等而又开放的位置上。

(二)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以地方利益为前提,协调发展,在此前提下确定市场交易的协调方式,具体包括旅游区域之间的合作、信息资源的共享、系统网络的建设、客源市场的整合等,最终完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图1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确定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则,具体包括理论指导原则、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原则、科学性与超前性原则、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与可调控性原则、整体性协调与整体效益最佳原则、协同发展下的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其中比较优势和互利共赢原则来说,要想发挥区域旅游的优势,必须要以此为基础,没有明显的区际旅游比较优势,更不用谈互补性效应和整合的内在动力,对于利用区际旅游分工和合作的一些国内旅游景点资源整合没有任何帮助。

第二,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同制度,首先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省际旅游组织协调机构和运行制度;强化宏观发展框架下区域旅游规划工作与旅游规划实施体系的建设;激活旅游行业资深组织协调制度;建立和完善跨行政区域点轴开发旅游地域系统;对地方旅游发展和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科学方法与标准进行衡量。

(3)把错位发展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则。随着“一带一路”旅游的升温,沿线省区纷纷加入到丝路旅游的大戏中来。陆上丝绸之路有7000多公里,仅中国境内就有4000多公里。由于丝绸之路路线太长,多数游客不太可能从头到尾游览丝绸之路,这就意味着现实的旅游消费必然是对丝绸之路某一段进行旅游,或者在丝绸之路上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在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上存在合作关系,但在具体的旅游产品上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就要求沿线省区避免同质化竞争,而是要依据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错位发展。

(4)把旅游产品提升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石。没有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前,沿线省区一直在发展丝路旅游产品,但这些丝路旅游产品还没有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真正打开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丝路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能否真正把关注度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旅游经济,重点和难点都在旅游产品的打造上。

三、结语

协调发展原则篇4

【摘要】国际会计协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当代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通过分析产生协调的内外动因和方式,得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潮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使各国同处一个经济平台,这给财务信息可比性增加了压力。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应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信息,客观上迫切需求一种单一的财务报告语言即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这种需求的存在,使国际会计协调化趋势日益得到关注。

推进国际会计协调化,逐步实现趋同已成为加强全球经贸往来、减少商业用语障碍和成本的有效途径。建立在当代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探索了系统混沌过程的组织协调性,描述了系统变化过程中内部各要素、层次间的协同行为,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一、协调动因

(一)内因

会计信息作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表述,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的规范和指导,其制定过程是一种权利游戏(葛家澍)。会计国际化主要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从本质上看,绝非会计自身的问题,是利益相争的过程和利益均衡的结果。各国为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一方面受到本国政府所施加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借助政治力量作为保障实施的手段。因此,会计国际化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

(二)外因

1.有效规范金融市场的需要。会计信息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信息,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风险,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是会计透明度的有效保证。据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中,大部分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未能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难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危机的因素。

2.跨国企业活动增加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全球资本流动,涌现了大量的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中的强大力量,但由于资本市场准入条件尚未全球化,各国为保持会计标准主导地位,要求跨国公司按国别会计标准编制财务报告,加大了资本市场交易成本。

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需要。利益主体决定会计政策,会计职业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相互博弈,以求达到均衡决策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来源于会计水平的发展,而会计水平又以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发达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系统完备,会计体系完善,会计技术应用时间长,有较高的职业水平和判断力;而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

二、协调方式

(一)英国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总部一直设在伦敦,第一任主席是英国人,因此,英国一向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现在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和iaSB的会员国,更加支持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同iaSC合作开发了几项会计准则,目前其宣称不再制定和新的准则,只将国际会计准则用于英国的相关指南。

(二)美国

曲晓辉教授认为:“任何一项会计法规的出台,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有关方面的利益。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关系集团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鉴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和压力,1995年iaSC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达成一项制定倾向美国利益的核心准则协议,至此美国与iaSC由“对立”转变为合作态度。2002年10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签订了协议,双方制定履行高质量、可比会计准则各自应承担的职责,这意味着国际会计准则充分体现美国意志,使这个经济航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推进协调。

(三)欧盟

欧盟是超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盟,随着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统一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行,欧盟计划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这就必须要有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最经济、最有效。2000年6月欧盟制定了在欧洲范围内消灭证券交易障碍的战略,包括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当iaSC制定的核心准则2000年5月通过评估后,6月欧盟委员会就以积极的态度采纳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其7000多家上市公司从2005年起全面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原则编制合并财务报告,并建议在2007年前将其扩展到所有拟在欧洲上市的公司。

三、发展趋势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国际会计协调,是将协调置于全球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大系统内,充分考虑各国协调方式,使国际间协调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建立持续而稳定的机制。

(一)环境协调的发展原则

事物的内在改变机制,应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是经济环境的产物,会计准则对环境适用性要求很强。国际会计准则适用发达的市场经济、清晰的企业产权、规范的市场竞争和政府服务、较高的人员素质、西方背景的文化前景等环境。基于此种背景应立足于认识当前的环境,适应变动的环境,利用改变了的环境。如美国开发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将各国财务报告转换成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本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这种方式为国际间协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我国证监会也要求B股上市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缩短了与国际间的距离。

(二)经济利益协调的发展原则

会计的国际协调表面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实际上是经济利益之争。在会计准则国际化乃至全球趋同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度量自身的利弊得失,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如美国对物价变动、投资减免税的处理等就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协调不同集团的利益冲突,最终达到相关利益集团能够接受的最佳处理方式;欧盟有保留地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等破坏了准则内部完整性和统一性,使准则运用的一致性面临困难;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相对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作为基准计量基础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同样,国际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但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不可转回。

(三)社会运行协调的发展原则

会计的社会性要求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相联系、与周围环境匹配,会计准则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它的制定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一种调整问题的公共选择过程,归因于各国的国情与准则的制定背景。国际会计准则目前受到各国国情差异和利益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调节各方利益的争斗将持续存在。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社会有效运行中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和必然的。因此关注本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吸收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来制定本国准则,是目前准则制定的发展趋势。

协调发展原则篇5

关键词:完善 会计准则 研究

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兼顾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方面已作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将对今后更加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一、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规律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论中外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任何国家都没有会计原则,更谈不到公认会计原则一词。但每个国家都有会计工作,各行各业也都有关于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的规定和习惯,只是各国各地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报告的内容、形式和编制原则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互有差异。会计准则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要求尽可能缩小以至消灭这种差异而产生的。最初的会计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即先有会计通用的方法然后有会计原则。国外多是先依据会计惯例,后形成会计原则,这些原则先适用于某行业,逐步推行到全国,最后影响到全世界。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对不同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因此会计准则制定中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准则制定机构应包含不同的利益关系人以及倾听不同利益方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并提供机会让他们评论。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包括政府、普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政府希望制定的会计准则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普通投资者和债权人则要求在会计准则规范下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助于他们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决策,会计准则应保证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真实性及可比性,由于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经营者希望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方法与程序具有可选择性,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达到自身的一定目的。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财富转移额(政治成本)均大于小企业,它的管理人员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在企业存在报酬计划时,经营者为获取当期现实报酬,往往会选择将以后期间的收益转换到本期的会计方法,而当存在债务限制时,为避免技术性违约等,经营者也往往会选择将未来期间收益提前到本期确认的会计程序。为了防止企业以上不合理行为,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来对经营者行为加以约束,所以现代企业又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

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利益集团往往都会想方设法去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准则制定之间及制定过程中进行竞争与协调。要参与这一准则制定过程的竞争必须要付出非零值的信息,以及和相同利益集团联盟的成本。这些成本的规模及在不同利益集团中的分配决定着准则制定的结果。会计准则实质上是各种利益集团间竞争与妥协的产物,此时形成的会计准则是一种静态博弈下的纳什均衡。

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多主张实行稳健主义会计原则以保全国营企业的实力。然而基于企业承包的现实情况,又难于贯彻审慎原则,这是我国当前在制定会计准则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首先要在本国内集思广益,力求使各方面的合理意见能够协调一致,然后再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使各国之间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利国际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会计学会为研究会计原则问题,在1987年年会后成立了一个“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并于1988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本组的宗旨是“组织会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并以一定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提供国家会计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参考”。1990年4月13日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征求意见稿经过修改以后,其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10章78条,其各章分别为:总则,基本准则,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会计报告,附则。以上《提纲》前言中明确规定,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们的关系是:会计法指导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会计制度。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应用准则两个层次。在提纲中有企业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记账本位币四项,都属于基本假设性质,写在总则部分。第二章基本准则有合法性、统一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一致性、配比、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和收益支出与投资支出区分共12条原则。第三章至第八章是对各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定义和说明。第九章规定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附则中说明会计准则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于财政部。有关特殊会计核算问题处理方法的应用准则已陆续制定和,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三、如何确定具体会计准则立项的原则与分类

1.原则。准则立项直接关系到准则的体系化。在准则制定之初,财政部会计司确定了“先一般后特殊、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另一方面,对于我国法律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不允许的业务,如应收款的出售等,具体会计准则暂不涉及。有关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先一般后特殊、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本身是矛盾的,可取的只是“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从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准则立项来看,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我国正式的具体会计准则同样体现了“先急后缓”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立项,既容易导致忙中出错,也可能影响各项准则的协调性。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问题,都要求尽快加以解决。为了适应现实需要,采取“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2.分类。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分类,是体现其体系化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认为,具体会计准则可分为三类:一是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准则,二是有关特殊经济业务的准则,三是有关会计报表的准则。也有提出按“一般(或通用)会计准则”和“特殊(或专用)会计准则”两个系列分类的意见。

笔者认为,具体会计准则分类宜粗不宜细。否则,有的准则项目可能既可归为此类,又可归为彼类,而“此”与“彼”区分的实际意义并不大。而且,特殊行业、特殊经营方式、特殊企业组织形式等,实际上是特殊经济业务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特殊”企业中,也并非所有经济业务都特殊。比如,对于应收、应付款项的会计核算,在银行保险业(特殊行业)或合伙制企业(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还是与一般企业相同。因此,仅将具体会计准则分为通用准则和特殊准则两类即可。

四、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条渐进式的市场经济改革道路,现在我国仍是一个转换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协调过程中,我们既面临许多发达国家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的共性问题,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特殊矛盾。正确认识和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才能保证中国会计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

1.会计准则的发达市场经济背景与中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矛盾。我们的会计准则建设,无疑存在诸多矛盾,像会计准则实施快与慢的问题,会计准则粗与细的问题,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监管问题,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与国有企业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差异问题等等。但其中的主要矛盾则是会计准则的发达市场经济背景与中国市场经济所处初级阶段这样一对矛盾。会计准则这一概念首先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它代表着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理念。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市场相比,中国的现状是多元化的,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层次的发展程度、多层次的技术水平、多层次的教育状况并存,市场要素的发育,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监管水平以及市场理念的建立等等,均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将会计准则这个概念所代表的一整套市场经济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规范、会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过程。

2.国际会计惯例生长背景与中国法律传统的矛盾。无论从国际会计准则所依据的概念和假设看,还是从中国会计准则的形成过程看,国际会计准则都是以英美国家的会计模式为蓝本的。比如,会计目标的界定,强调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经济决策需要,而不是其他国家所侧重的考核管理责任和政府监管;在会计准则的实施上,更多地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不是法律条文的对照和解释;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未来现金流量的测定、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原则;在会计要素的定义方面,资产的确认主要强调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于不能或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力下降的资产应确认减值;收入确认强调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上述会计理念的形成与英美属于普通法系、遵从判例法不无关系。从我国会计实践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市场,从法律传统看,我们更接近于成文法,几乎没有依赖律师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传统。现实中,会计准则中某些需要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往往成为一些企业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因此,在中国,引入职业判断是一项与制定会计准则同样重要的事情。

3.中国会计准则面临着发展与协调的矛盾。国际会计协调,其实质是发达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惯例的协调。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国际会计协调是他们相互之间协调,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会计协调则意味着将不发达的会计惯例向发达国家会计惯例看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同时面临着发展和协调的双重任务,这就使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更为复杂一些。这是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不长,会计师经验积累和监管工作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问题。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首先面临的是会计准则的发展问题,没有会计准则的发展,就没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基础和对象。如果没有会计师经验的积累,再好的会计准则也不能贯彻执行到位。如果没有严格、成熟的市场监管,制定再好的会计准则,也一样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会计师有关现代会计理念的形成和市场监管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五、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1.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尽快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近年来,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促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中期报告等16项具体准则,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当说,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并日臻完善,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建设,要建立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加快会计准则制定速度;要服从财务信息的基本目标,突出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要完善准则制定机制,吸收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过程,提高准则的权威性和可接受性;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要建立多层次的准则体系,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要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及时解决实务中暴露出来的可能严重影响财务会计数据质量的问题,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事务。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不能采取被动的态度,而应争取主动,在国际协调中取得讲话权。我国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为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空间。2001年1月1日,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运转。以往以注册会计师为代表、按地域形成的理事会的政治化决策过程为专家决策程序所代替。也就是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将大打折扣。如何在新的体制下体现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和利益,是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形成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我们应通过咨询委员会这一渠道,了解、跟踪、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动态,争取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降低我国会计准则国家协调的成本。

协调发展原则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169-04

张勇(1973—),男,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资源与环境法、环境刑法。(上海201620)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能源开发利用与气候变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各国都十分注重通过加强能源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也正加紧制定和完善包括《能源法》在内的能源法律制度,积极寻求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那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路径究竟如何选择?能源立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意义如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的《能源法》有何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如何安排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立法趋向

无论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我国都必须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制建设,形成与国际上低碳立法理念相呼应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www.133229.Com而能源立法在这个法律体系的构建中有着关键地位和重要意义。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立法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法律成果。《京都议定书》纳入了三个基于市场的碳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京都三机制”,由此催生了各成员国之间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碳交易,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尽管《京都议定书》未规定发展

2.协调和衔接功能。任何法律规范并非独立存在,其所处制度结构的紧密性、逻辑性、相容性都决定了整个法律秩序是否能真正发挥制度功能。协调一致不单是制度衔接的必要,也是制度能力的标志。一个法律制度结构是否稳定、是否紧密、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好坏。能源法律制度也是如此,能源法律体系也要求制度统一。而法律的“一致和相互支持”来源于统一理性。《能源法》是能源法律统一理性与制度的来源,其理性与制度直接影响到单行能源法,在整个体系中起着制度间衔接与协调的功能。[4]《能源法》的制度理性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制度体系树立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即“能源的生态化发展”,在这个统一的目标原则框架下,各单行能源法才能据此设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能源法律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制度间的扩张性和延展性。虽然,这种理性并不能绝对保证具体规则的相容,但只要规则的制定不违反基本价值所设定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讲,某些差异的存在可能更能反映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体系在结构上的摩擦和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制度间的衔接与协调。

从目前来看,《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5条确立了“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虽然此原则性规定为整个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体系确立了基本理念,但该意见稿并未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专门的具体规定,尽管在上述能源节约、能源开发、能源价格与财税、能源科技等相关制度中也有涉及,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不具有针对性,也不利于《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内容的协调统一。有学者就指出,我国单行能源立法对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制一直存在不足,而《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也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集中规定,这与其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立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不相称的。[5]还有学者建议,在《能源法》中设置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专章,规定国家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能源规划等内容。[6]当然,这涉及该“专章”其他章节相关制度内容协调统一的问题,在立法技术上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在《能源法》的制度安排中充分体现和贯彻能源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三、《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

从制度内容来看,能源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但两者的功能定位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能源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规则方面,我国应将上述“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中所确定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能源法律制度之中,并注重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同时,《能源法》作为能源的基本法,也不宜设定过于细致的法律规则,而更应注重从法律原则上进行宏观和软性的规定,对需要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执行的法律规则更多地交给单行能源法去制定完成,这样也能更好地发挥《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的主导作用。

(一)《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内涵

《能源法》在确立“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基础上,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此原则进行内涵阐释。根据前述国际立法与我国政策精神,《能源法》体现和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应首先具有以下原则性内容: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我国政府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能源法》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第二,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框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展整理

协调发展原则篇7

[摘要]文章从原产地规则的发展状况入手,分别从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等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现代贸易保护措施之角度分析了原产地规则与这些现代贸易保护措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阐述了因原产地判定标准、原产地规则的不统一及没有一个适用于全体贸易参与国的原产地制度而造成了原产地规则实质上成为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源。文章最后指出wto原产地规则的协调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论文关键词】原产地规则贸易摩擦wto原产地规则协调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也日益突出。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商务部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8)》指出2007年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81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95.1%;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外部环境不容乐观①。在大量分析国际贸易摩擦的文献中,学者们给出了各种意见。如:有认为贸易摩擦是各经济主体为实现各自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有认为贸易摩擦是由于某一方出口激增而造成的;有认为各国制度安排不同造成国际贸易摩擦…本文期望借此篇幅分析原产地规则的发展,期望说明该规则在国际间的不同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源。一、原产地规则的发展现状简单说来,原产地就是指货物的产地或原产国,了解货物的原产国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同时还有助于货物贸易伙伴了解其贸易在国际间的进展状况。但看似简单明了的定义,却因货物原材料获得或加工制造工序的完成地点不同而复杂起来。即,如果某一货物的原材料的获得、制造和加工等与货物有关的行为均在某一地区/国家内完成,则该地区/国家就被称为该货物的原产地;但如果某一货物的各种原材料从不同的地区/国家获得,且生产和加工所在的地区又或有别于原材料,那么该货物的原产地的确定就出现一定的困难,各国对这类货物的原产地规定往往有所不同。前一种被称为完全原产地,而后者如果能被按照某种标准确定某一国家或地区为其原产地的话,那么该原产地就被称为非完全/部分原产地。原产地规则是各国/地区政府为了确定某种货物的原产地而设立的一种制度,与货物的进出口关税、倾销与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等贸易管理手段相关。它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广泛提高,各国间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护自身的利益,纷纷制定了大量的贸易保护政策。其中的原产地规则更是区别贸易伙伴是否有资格享受特殊、差别待遇的一项基础性的安排。最早的原产地规则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其主要目的是使消费者知晓进口货物的真实来源地,在进口货物上必须标注原产地标记。虽然说该规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降低消费者为了解进口货物真实来源而耗费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但有意思的是,该规则直接收录于关税法,从而间接地说明了它在实际的应用中与适用关税税率、配额、货物检验有关等贸易壁垒的可能的关联程度,也由此进一步暗示了它与国际货物贸易摩擦的关系。当今世界的原产地规则已远非其发展之初了,现今的原产地规则可谓品目繁多。首先,它可以按其适用区域分为适用于单一国家的原产地规则和适用于一定区域的原产地规则。前者往往指该规则适用的地理区域为单一的国家/地区;而后者往往由于几个国家/地区签订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等协定,而在该区域内部设定的由该地区享有并遵守的区域原产地规则,如欧盟的原产地规则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它还分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和非优惠原产地规则。这种区分就意味着:它能被用来区分货物进入某国/地区关境时否能享有某种优惠待遇,如低/零关税待遇。其中,区域原产地规则和wto协定中的普惠制安排都属于优惠原产地安排,但后者是一种单向安排。实践中,一国/地区在保有非优惠原产地安排的情况下,同时保有优惠原产地安排并不少见。在花样繁多的种类背后,实际隐藏着各国对确定原产地所适用标准的多样性。对于完全原产地产品而言,由于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艺都是在某一国国内完成,故而在各国在该类标准方面差异不大。但对于那些非完全/部分原产地产品而言,各国在确立原产地标准的时候,就完全根据各自的经济利益甚至是政治需求而建立了不同的标准;但普遍在三类判定标准间进行选择:税目变更标准、增加值标准和生产工序标准。但有意思的是,各国并非只因为三种标准固有的缺陷确立一种原产地标准,而是根据不同产品和产业在本国的发展而确立不同的判断标准。正是这些不同为国际货物贸易摩擦奠定了基础。二、原产地规则与国际货物贸易摩擦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关税壁垒、配额、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都曾经大行其道,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但随着Gatt协定的发展、wto一揽子协定的签署,因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而带来的贸易摩擦已经得到大幅度地控制。目前,按照wto的关税统计年鉴,2006年全球的最惠国待遇关税水平位于并约束在5.7%的平均值水平上,同时wto的各项协定严格禁止各成员国采用数量控制手段来调节国际贸易。由此,确定原产地并据此来确定执行不同的关税或实施数量限制的影响力已经大为降低。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和与技术和人类、动植物生存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引起国际间货物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这些措施都与原产地规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与原产地规则反倾销措施与原产地反倾销措施是进口国因某一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在该国销售而对该国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这个含义里面就包含了三层与原产地规则有关的内容:首先正常价值的确定,wto一揽子协定中的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即反倾销协定)中规定正常价值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因此,就存在如何确定该可比价格的问题。而“出口国”、可比价格的确定都与原产地的确认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哪些源于该出口国产品的价格可以被视为可比价格?如果出口国的原产地原则规定过宽,则将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出口国某出口商制造、加工了大量的凭廉价(相比于出口国国内价格)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因出口国的原产地规则规定过宽而被视为原产于出口国的产品,这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可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竞争的压力可以迫使出口国其他没有使用廉价进口材料的制造商必须保持类似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如果这个竞争价格被定义为正常价值的话,那么显然对出口国的其他制造商不公平。其次,微量倾销幅度的认定,反倾销协定第5.8条规定:“……如主管机关确定倾销幅度属微量,或倾销进口产品的实际或潜在的数量或损害可忽略不计,则应立即停止调查。……如来自一特定国家的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被查明占进口成员中同类产品进口的不足3%,则该倾销进口产品数量通常应被视为可忽略不计算,……”因此,在能否被忽略不计算或者可以要求停止调查的问题上,原产地的确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果原产地确定标准过宽,就会不仅导致超过临界点从而进入反倾销调查程序,而且还将导致那些完全没有利用国外廉价原材料的或少量利用的制造商无端陪绑问题的出现。第三,国内产业的确定,这是进口国可能面临的问题,国内产业的范围决定了能否达到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下限25%。反补贴措施与原产地如反倾销协定中的微量幅度的确定一样,在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第八部分发展中国家成员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第27.10条:“有关主管机关在确定下列内容后,应立即终止对原产自发展中国家成员产品进行的任何反补贴税调查:…(b)补贴进口产品的数量占进口成员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不足4%,……”。显然,原产地规则又一次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原产地规则的宽严决定了出口国能否达到有关百分比限度,决定了是否进入反补贴税调查。同样,在反补贴协定中也有类似于反倾销协定的国内产业确定的问题。保障措施与原产地除了有与前两款有类似的国内产业规定和对发展中国家3%微量规定外,保障措施协定第5.2(a)条规定了保障措施的实施如果以配额的方式在供应国之间分配应该如何进行,而这恰恰与原产地规则的确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与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安全有关的绿色壁垒与原产地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wto协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而与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安全有关的wto协定则是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从表面上看,这两类壁垒几乎与原产地规则无关,但如果仔细审视一下这些规定不难发现,这两份规定与原产地的确定之间的关系是若隐若现的。比如,在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中就要求“符合科学原理,把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科学”的具体内涵却没有交代清楚,那么进口国就完全有理由针对原产于某一国的产品根据“科学”的依据而制定一些特殊的措施。(二)原产地规则引起贸易摩擦的原因原产地规则之所以能够为贸易摩擦的产生奠定基础,其中所蕴涵的原因归纳起来有:1.没有统一的通用于各国的原产地规则、确立原产地规则的标准原产地规则发展到现在,各国间还不存在一个统一通用的原产地规则及确立原产地的标准。虽然wto协定中有一个名为原产地规则协定的协定,但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个原则性的协定,根本没有就某产品适用一个什么样的原产地规则做出任何规定。虽然它规定了原产地规则协调工作应该在wto协定生效三年之内完成,但是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该协调工作尚未完成。该协定目前也只是要求在过渡期内各成员应在wto规则对其生效的90天内向秘书处提交其在该日所执行的有关原产地规则,并在其修改原产地规则的60天内向秘书处提交有关信息资料。截止到2007年底,有77个成员国向秘书处提交了非优惠原产地规则,84个国家想秘书处提交了优惠原产地规则。就原产地确定标准而言,wto的原产地规则协定也只是在它的第9.2(c)(i)中建议了以实质性改变为确定原产地规则的标准,并建议实质性改变的确定标准以税目归类改变为主,以从价标准和/或制造加工工序变化标准为辅;但由于原产地规则的协调到目前为止都尚未完成,各类产品的原产地确定标准就仍然停留在该原则性标准水平上。2.各国的对同一产品的原产地确认标准不一致由于不存在统一的原产地确认标准,各国普遍制订了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原产地规则,对同一产品的原产地的确认就因而不同。以一直以来各国贸易争端要点的纺织服装类产品为例,中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于纱线和织物以纺制、织造或纺丝为原产地,对于针织物及钩编织物以针织或编结为原产地,对于HS第61和62章的内容以裁剪、缝纫至成衣来确定,其中对某些子目产品还附加从价百分比要求。欧盟则以取得新的税则分类或经过必要的加工程序来判别,但当具体产品的加工发生地不是一个国家时,判定标准则采用纺纱前原产地或织布前原产地。相比之下,美国的相关规定就复杂详尽得多了,例如对于纺织品和纺织制品而言织物的织造地为原产地,但对于税号为6117.10等织物而言,执行的原则却是织物经过染色切印花的地点,并经过以下两道或两道以上后整理工序……另外,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存在,同一国家对同一贸易伙伴的同一产品的原产地标准也不一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给墨西哥纺织服装出口商带来的影响了。同样是纺织服装类产品,墨西哥该类产品在出口美国时,它的出口商需要计算一下能否按照naFta协定享受低关税或零关税待遇?因naFta规定大多数纺织品如家用纺织品、针织品和成衣按照纺纱后标准来判定,意指受惠产品从纺纱开始至产品完成的各道工序必须全部在北美国家生产,这与美国对其他非naFta国家的制度安排不同。3.各国的原产地规则变更的随意性大并用来满足其经济政治需要目前,虽然有wto的原产地规则协定,但该协定与wto其他协定尤其是与关税、数量限制等方面的约束相比,不具备实质地约束能力。同时由于该协定的协调到目前位置仍没有完成,它协调并约束各国的原产地规则的能力就更加微弱了。鉴于目前的约束仅存于通知层面,各国在修改本国的原产地规则时就简便易行,而不必受到任何实质性的约束或惩罚。例如,美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原产地规则就经历数次修改,1984年前以“缝纫地”为标准,1985年则改为了“裁剪地”标准,1996年再次修改,不仅变更了适用范围,而且对于经多国制造的纺织品或服装的原产地进行了更为复杂的规定。美国历次修改的背后都有其政治经济利益的,如1985年变更就是为了限制中国大陆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而1996年的修改则是在欧盟的抗议下进行的。三、结论:wto原产地规则协调解决国际货物贸易摩擦的对策之一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定义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并且因为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合作秩序而产生并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原产地规则由于也能够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而构成了一国总体制度安排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上面分析,各国的原产地制度安排的确立不仅没有为进出口国带来预期的降低交易成本或建立合作秩序,而却演变成了国际货物贸易摩擦的根源。究其原因,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首先是因为制度本身并不是由哪个具体的行为人为他人制定的,而要么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无意识中所形成的道德、风俗、习俗等规范,要么由人们所有意识的创造的行为规则,而后者的执行往往在国家机器的强制保证下执行的。其次,某项制度的实施能力还取决与它行将约束的行为的范围,如果某制度范围仅涉及某个地区或某类人群,那么该制度可能只在这个方面有效。所以当问题扩大到国际贸易摩擦时,原产地规则的设定就不能由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单独为他国制定,而是应该由参与国共同制定和接受,并成为有制裁、约束能力的制度安排。而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便是由wto这一多边贸易协定体系来完成。因为wto一揽子协定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个有效、有约束力的武器;如果能够把该武器的原产地规则制定的更加详细并可操作的话,那么它的约束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到目前为止,wto项下的原产地规则协调尚未完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原产地规则在实际保护一国政治经济利益时所扮演的极其隐蔽的作用。但协调工作仍在进行,到2008年5月23日wto原产地规则委员会又一次根据各国的意见对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提出了一份综合文本以供各缔约国商榷。虽然各国现仍未能完全达成共识,但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个有约束并可操作的原产地规则将有力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协调发展原则篇8

关键词:办公室;协调;和谐

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是企业日常事务运转的“总枢纽”,承担着办文、办事、综合、协调、调研、督查等职能,其中,协调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主要是根据办公室的地位、作用和领导授权,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实现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增强企业内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办公室协调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各项工作能否顺畅、高效地运转,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建设的大局,因此,认真研究探讨企业办公室协调工作的特点,做好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一、对办公室协调的认识

所谓办公室的协调职能,从管理学角度而言,就是通过对办公室诸要素的组织和对企业员工的各项活动的协调,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办公室管理的工作目的。对企业而言,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内容,可概括为如下三大方面:一是上下的协调。主要是协调好领导与部门与基层之间的内在矛盾,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工作,积极维护领导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好办公室桥梁及纽带的作用。二是左右的协调。主要是与办公室平行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如沟通、协商、调解等)对部门之间的各方面关系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做到内耗消除、矛盾化解,实现各方关系的平衡,并促进各方之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切实起到联结和整合的作用。三是内外的协调。主要是与自身企业以外的各方关系之间的协调,如上级领导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相关企业,等等,作为企业的“对外窗口”,办公室要做到在维护本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各方的意见,耐心协商,融解分歧,求同存异,改善关系,努力维护好、发展好与如上相关各方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切实起到衔接和联通作用。

二、强化办公室协调职能的意义

(一)疏导关系,缓解矛盾。企业内外部往往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时表现得融洽友好,但更多时候则是矛盾、隔阖,甚至敌对,要缓解或解决如上各种矛盾,可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或者法律手段等,以行政手段为例,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或是权力、权威影响等促使一方服从另一方,往往是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或一方趾高气扬,另一方委曲求全,其他两种方式亦然。可以说,不管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是法律手段,都具有强制且硬性的特点,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协调则主要通过沟通信息、疏导关系、说理讲情、反复磋商等方式方法,促使一方或双方自觉地作出让步,更多的是强调自愿性,是软性的,更容易达到缓解矛盾的目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各种矛盾千差万别,有时很难从表面明确判断谁是谁非,不可能以行政手段的方式解决矛盾,加之企业办公室只是在领导的直接指挥或授权下要完成工作,本身不具备行政权、经济权,更没有法人权,因此要缓解各种矛盾,只能本着协调这一职能,积极地与矛盾双方联络、沟通,协商,达到调和、调解的目的。

(二)辅助领导,确保平衡。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构建和谐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被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所关注,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应积极地辅助领导,充分发挥决策者“参谋”的作用,建言献策,按照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帮助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计划、工序流程,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及奖惩激励机制,健全规范的劳资对话模式,解决好企业不同层级、部门及人员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利益失调,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方新的积极的平衡,促使各方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切实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融洽关系,消除误会。协调主要是通过一种平等的态度,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去征求矛盾双方的意见,从而达到双方的目标统一,相对于指挥而言,协调更容易获得矛盾双方的积极配合,因而协调更能融洽关系。在企业内部,由于每个人的目标、期望与价值观均不不同,在缺乏信息交流或误会误解的情况下,由于一方或双方的主观、固执、武断等,难免会造成各种成见、矛盾或冲突,办公室应借助有效的矛盾与冲突疏导机制,辅助领导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及时合理地处理各种问题,确保矛盾双方消除分歧,解除误会,实现彼此间的理解或谅解,汇聚起企业员工之间团结一致的凝聚力。

三、充分发挥办公室协调职能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办公室协调工作的权威性。长期以来,在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很多人片面地将办公室的服务职能当作领导的“指挥棒”及“传声筒”,导致大量的协调工作被淹没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加之办公室在主观上缺乏主动协调的意识,造成协调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当前协调涉及面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必须强化办公室协调职能,而首先就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协调工作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之一,树立办公室协调工作的权威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优先强调办公室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责任和协调处理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各种事务的权力,其次,在某种特定场合下企业领导应适当性地授予办公室某些特权,确保办公室在说话、办事及处理事务时充满底气,理直气壮,如此,既能有效辅助领导办公使其摆脱某些不必要亲自处理的繁杂事务,又能提升办公室协调的权威性,增强处理事务时的协调力度,确保企业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和谐发展。

(二)强化综合协调能力,确保企业各项事务高效运行。对企业内部而言,办公室是协调上下的中枢系统,既是领导的参谋及帮手,确保领导的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又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沟通桥梁,起着沟通贯穿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办公室的协调职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办公室综合协调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提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项事务能否高效地运转。要加强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能力,应抓好如下三大方面:一是提高办文综合协调水平。办公室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就是办理公文,起草、审核及把关各种公文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因此,切实提高办文综合协调水平,在起草公文时主动就其内容、依据积极地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以确保公文质量,并促使其得到更好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对来自上级部门的各种文件及通知等也要积极地与领导及相关部门做好协调,保证传达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二是提高办会的综合协调水平。对于石油等大企业而言,各种会议繁多,会议不但是展示企业及部门整体形象的窗口,更是贯彻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会务工作组织的好坏对于会议能否顺利召开以及会议议程能否圆满完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办会综合协调的重要性,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认真地抓好会务的筹备协调及服务协调,以确保各项会务工作的圆满完成。三是提高办事综合协调水平。办公室各种事务繁多,既要抓好主体事务,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也要认真处理好各种临时性工作,如在赶会议材料的同时,领导急需你去办理订机票或其他事宜,此时就要两者都要兼顾,要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切实做到急事急办,大事超前,小事快办,既要合理安排又要统筹兼顾,树立起严谨细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提升办事的效率及服务水平。

(三)加强学习,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协调能力。协调工作是一门集公共关系和领导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科学,这就需要协调的主体――办公室人员加强修养,确保自身拥有与所需工作相适应的素养与能力。首先,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政治性强是办公室工作的特点之一,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素养以及阅历、经验等等,会在一定程度对协调的成败造成影响,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加强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培养自身的快速反应以及应变能力,从而促进自身政治素养的不断提升。二是增强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办公室人员要积极拓展自身知识面,增强包括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各类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平行部门的业务知识等各方面知识的储备,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确保能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公正客观地调整和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秉公解决企业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而促进办公室协调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改变作风,讲究协调方法科学化。一方面,办公室的协调工作要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是领导各项意图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办公室的协调工作又是多方位的服务,包括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各种服务,因此可以说,办公室的协调工作既是管理工作,又是服务工作,且由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及不固定性,协调工作的复杂性越发明显,而要在协调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搞好协调,更是办公室协调工作的艰巨性所在。要做到这点,要求办公室在协调中注意改善工作作风,掌握科学合理的协调方法,对此,笔者认为关键是处理好四大关系,把握好三大原则。首先,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处理好办公室内部的关系。对领导而言,要起到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确保赢得下属的信任与尊敬,对员工而言,要时时讲团结,事事讲和谐。二是处理好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办公室要积极倡导讲团结、讲协作的工作作风,号召全体员工在总目标的前提下团结协作,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及向心力。三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办公室要放眼大局,统筹兼顾,首先要强调协同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同时,在保证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不损害局部、个人利益,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协调工作的良好效益。四是处理好纵向和横向的关系。既要领会上级的精神和意图,又充分理解下情和民意,对上下各方面都要高度负责、热情服务。其次,把握好三项原则:一是原则性及灵活性原则。在处理各项事务时要坚持原则,从全局出发,不能因小失大,而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要学会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促使协商一致。二是对外联络超前参与协调原则。对于涉及到对外协调的事宜要超前预测,提前协调,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对于工作中经常要协调和打交道的单位,要主动地加强联络,以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和沟通渠道。三是平等、尊重的原则。企业内各职能部门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办公室在进行协调沟通时,要摆正自身位置,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耐心听取各方意见,在引导各方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达到协调的目的。

总之,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内外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当前,随着办公室协调工作的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协调方式和方法,进而不断优化和促进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协调发展原则篇9

发展行业协会的工作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初步形成行业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我市产业特点的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行业协会体系。

二、发展行业协会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由企业“自发组建、自愿入会、自主办会”原则。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是做好推动、引导和总体规划工作。

2坚持行业协会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原则。要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行业协会对区域内同行业应有一定的覆盖率,设立时同行业企业入会率不能低于15%

3坚持“一业一会”原则。同一区域不能有一业多会。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产品、经营方式、经营环节及服务功能设立。

4坚持行业协会的发起人和拟任协会负责人应具有社会信用良好。不得兼任其它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三、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1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出具公信证明,进行行业价格协调、行业准入资质审核等。

2参与行业项目立项;参与优质产品和基地的推荐、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和发展一批按照市场化运作、功能齐全、行为规范、服务有效的行业协会。新设立的行业协会要打破部门、地域和所有制界限,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和其它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重点经济发展急需行业或领域。注重吸收行业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入会,增强行业的代表性。要营造公平和法制的环境,加大开放力度,加强我市行业协会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

六、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

依法负责全市行业协会的设立、变更、注销的登记和备案,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现有的法定职能不变。对行业协会实施监督检查。农村经济协会成立登记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3万元以上调整为1万元。乡镇行业经济协会为5000元;行业协会会员由50个以上会员调整为30个以上。行业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协会所涉及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事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也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共同促进行业协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七、发展行业协会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协调。全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快工作进度。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保障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2搞好发展规划。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发展行业协会的总体规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因因势利导,地制宜。围绕本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突出抓好主业和名牌产品评定的初审;参与政府关于行业发展、行业改革以及与行业利益相关的决策论证;参与政府举办的有关听证会。

3代表会员企业维护会员的权益。

4组织行业技术、职业培训、技术咨询、会展招商以及产品推介等活动。

5协调行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6组织制定行规行约、行业质量、服务标准;受政府委托制定行业产品生产标准。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

7监督会员依法经营。达不到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参与不正当竞争,致使行业形象受损的会员,依据协会章程进行处理。

8组织开展行业受损害的调查取证。

9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0法律法规授权、政府委托的其他职能。

四、稳步推进现有行业协会的改革

1合理进行行业协会布局调整。对一些无行业代表性。不能维护和代表会员利益,无行业自律作用、名不符实的行业协会要予以注销。用一年左右时间,对全市布局不够合理的行业协会进行调整,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要大力支持依法设立、规范运作、有效履行基本职能的行业协会扩大覆盖面,提高代表性。年底,主导产业行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协会的建设,促进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对行业协会的经费来源。财政要给予一定的开办补贴经费。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有关行业管理职责,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政府要求行业协会提供服务,按市场经济原则实行有偿服务。

3提高运作水平。原由政府部门负责的产业前期规划调研、行业内产品价格协调、技术引进、行业培训、成果推广、信息咨询、产品展示、会展招商、行业标准和行规行约的制定、行评行检、产品原产地保护等职能。使其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要指导行业协会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政策宣传、协调服务、信息服务等工作。

4强化监督管理。各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要切实加强对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对不能代表会员利益和缺乏代表性、公信度的行业协会要及时责令整改;整改无效的应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解散。唯利是图,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业协会,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5行业协会入会会员发展基本达到该行业同业组织数量的15%以上、销售额达到同业总量的40%以上。

现有行业协会机构、人员、财务三个方面要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积极推进行业协会与国家机关脱钩。要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做到政会分开,自主运转,依法接受管理。国家公务今后一律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行业协会与国家机关合署办公的即“一个机构,员和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两块牌子”要进行分设。行业协会作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必须单独建账,实行财务独立,不得与政府部门会计合账或进行财务集中管理;要坚决纠正政府部门及其人员以各种名目从行业协会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涉及违法乱纪的要依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3加快转变政府职

协调发展原则篇10

【关键词】会计所得税差异协调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全国人大于200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在2006年到2014年期间,每年都进行了补充和修改。随着每次的修订和完善,会计和税收体系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而由于纳税调整是以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为依据的,因此,在税务征管过程中对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显得异常繁琐,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会计人员和税收征收管理部门的税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所以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协调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会税差异模式形成的背景

关于会税关系模式,从国际上看有三种:税会统一模式、税会完全分离模式、税会适度分离模式。其中,“税会统一模式”以法、德为代表,“税会完全分离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税会适度分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文化差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有着不同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会税关系模式。我国的会税关系模式主要趋向于日本,采用“会税适度分离模式”,一方面坚持会计和税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另一方面坚持二者不能完全相互分离,应该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当然,我国会税关系模式也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高度统一向逐步分离的发展变化过程。如下表:

表1我国会税关系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①

二、我国会税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会税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目的差异、原则差异、前瞻性差异。

(一)目的差异

会计和税收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我们知道,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政府等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每年企业要披露企业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变动表,通过财务会计报表的反映,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而税收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的税收征管活动,保证国际的税源完整和充沛,充分发挥着国家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

(二)原则差异

1.会计注重谨慎性原则,税法注重确定性原则。谨慎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不高估收入和资产,不低估负债和费用,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的经营活动时,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这为投资者的资产保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而税法则要求对于费用的扣除要有“真凭实据”。根据该原则,无论是企业的费用还是损失,只有在实际的发生当时才能确认,否则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不合法行为。根据谨慎性原则确认的损失金额主要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难以取信于税务部门,因此,所得税法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减值准备都不予认可,由此带来了大量的会税差异。

2.会计注重权责发生制原则,税法注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

会计上严格要求要遵循权责发生制,而税法在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同时允许收付实现制的使用。比如,对于转让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所有权时,在收到预收款的时候,会计不确定收入,而税法却确定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税差异。

3.会计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税法注重“实质课税”原则。会计上对于经济业务的处理,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一项经济业务,不根据其表象进行会计处理,而是分析其实质性的问题。而税法较少考虑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是注重“实质课税”原则。比如: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业务,会计上将融资租赁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确定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并计提减值准备。而税法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业务没有较多的规定,且不允许企业自行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的税前扣除。

4.会计注重公允价值原则,税法注重历史成本原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对历史成本计量的一个较大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其缺少客观的证据的支持。对于会计来说,能够真实反映经济业务是重点,所以会计注重公允价值原则。而税收主要是为了保证税源充足,防止偷税行为的发生,因此比较注重凭证的支持,注重历史成本原则。比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会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当资产增值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最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影响利润表。而对于此项经济业务,税法则不允承认,不管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增值还是减值,都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这又造成了会税的差异。

(三)前瞻性差异

前瞻性差异主要是因为企业会计准则所体现的财务思想要先于税收相关法律所体现的财务思想,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有一定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对每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税法主要是在会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纳税调整,来满足征税的需要。税法的“非专一性”决定了税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性,因此进行一定的会税协调十分必要。

三、我国会税差异的“双向”协调

认识到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所在,那么进行相关协调就很重要。关于差异,可以分为可协调差异和不可协调差异。不可协调差异是指那些体现税法政策导向的差异,比如说:相关的税收优惠,税法规定对于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50%扣除,相比企业的会计处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要进行调减。关于类似的差异就是不可协调差异,协调没有现实意义,也不需要进行协调,否则不能体现税收的优惠政策。而可协调差异是指会计或者税法的规定有一定缺陷的地方所导致的差异。那么,将两者之间的协调可以分为会计向税法的协调和税法向会计的协调两种,是一种“双向协调”。

(一)会计向税法的协调

会计向税法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会计在满足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基础上,要根据税务的征收管理,披露更多的财务信息,以满足计税基础的确定。

(二)税法向会计的协调

税法向会计的协调主要体现在税法的“立法滞后性”上,比如说: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运用,风险管理的运用,允许计提减值准备等等。

四、会税差异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税法适度允许减值准备的税前扣除,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资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另一方面也是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体现。而所得税法不允许减值准备的税前扣除,这与“实质课税原则”是有一定背离的。考虑到税法的漏洞以及企业的真实情况,应该适度允许企业所计提减值准备的税前扣除,这能够进一步缩小会税差异,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税法适度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增强信息质量

税法不认可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就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的要求,而非税法的要求,税法强调“税源充足”原则,且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不好客观评价,所以税法一直不认可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度认可公允价值原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更能增强会计和税务的信息质量。

(三)企业大力普及所得税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披露

关于所得税会计,企业的会计人员并不一定都能进行完全及时的学习和应用,税收相关条例时常变动,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的相关知识。在进行纳税申报的时候,能够真实准确的进行纳税申报,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

(四)改进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完善企业纳税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从税务征管机关的需求着手是改善所得税纳税信息质量的另一途径,通过改进现有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能够充分揭示会税差异的产生和影响,并能够减轻会税分离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以往的纳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较为复杂和繁琐,通过简化或完善纳税申报表,也是提高税务工作效率的途径之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税之间的差异。

总之,会税差异的协调是一个“双向协调”的过程,需要企业会计人员、税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比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沟通和协调。在坚持税收立法的“权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关的协调,缩小会税差异,进一步提供会计信息质量,并满足国家税收征收管理的切实需求。

注释

①滕曦.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厦门大学,2009年4月。

参考文献

[1]张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后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011年3月.

[2]王雯雯.山东大学,所得税改革前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2013年5月.

[3]全桂.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协调研究,2006年3月.

[4]刘亚玲.南京财经大学.论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基于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分析,2008年12月.

[5]陈安.浙江工商大学.新制度框架下会计与税收差异理论与经验分析,2008年1月.

[6]王肠.现代商业.小企业会计与税法对于资产减值差异协调的现状分析,2012(24).

[7]王春琳.中国集体经济,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在企业纳税筹划中的运用,2011(34).

[8]赵妍.知识经济,我国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2013(4).

[9]许志伟,天津经济.关于融资租赁业务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