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十篇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十篇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8:08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1

关键词:活动设计幼儿园教材评价

一、什么是活动设计

对什么是活动设计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活动设计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解决方案进行反思修改的过程。当然,什么是活动设计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这里只简单列出两种观点以供了解。

二、对幼儿园教材中活动设计的评价

幼儿园教材主要包括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两类。教师用书的适用对象是教师,本文对教师用书评价的重点是活动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活动目标的评价、活动内容的评价、活动方法的评价。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1.活动目标的来源的评价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该依据《纲要》中的目标进行制定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活动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该领域自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

2.活动目标全面性的评价

目标是否全面是检验教材目标设置的重要标准。

3.活动目标表述的评价

活动目标的表述要层次清晰。

(二)活动内容的评价

1.内容是否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

科学与人文是完整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内容是否注重多元与本土结合

教材作为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载体,需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注重将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共同吸收。

在目前出版的许多幼儿园教材中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得到足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优秀的外国文化缺乏等。这些问题将导致幼儿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不利于培养幼儿选择丰富文化资源的能力。因此,将多元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是目前教材在选择内容时需着重注意的。

3.内容的选择是否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无论是教师用书还是幼儿用书都是为幼儿服务的。他不但不能远离幼儿,更要贴近幼儿,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

(三)活动方法的评价

活动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活动目标和任务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是活动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中介途径。

1.幼儿的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它是以弘扬幼儿的主体为宗旨、以促进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是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2.活动过程

幼儿活动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质量与效果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过程来体现。对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从活动步骤、教学问题、教学提示、教学容量与速度等方面进行。整个活动过程流畅,每一个步骤之间都是紧密相扣,层次清晰。由于幼儿在活动水平、方法、适应性、节奏、强度和心理阈限都有差异,活动中要考虑到每位幼儿的需求,并且充分尊重和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优势,以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每一个活动的活动步骤都要清楚,都要为实现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过程的结构具有逻辑性。多数活动设计各步骤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自然,避免生硬的罗列,以减少幼儿无聊的等待。

(四)活动条件的评价

活动条件是对活动的一种支持设计,包括活动的软、硬件环境支持。活动条件的评价研究主要从活动准备、活动建议和幼儿操作材料三个方面来分析。活动准备应涵盖材料准备、情境准备和幼儿的经验准备,要求紧扣活动目标,并且简便、易制;活动建议是活动的延伸,应注意资源的利用,便于实施操作;幼儿操作材料应遵循数学知识内在逻辑性,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是物化目标的中介与载体,教师借助活动材料向幼儿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个别化教学。经验准备是活动开始前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为顺利开展活动做准备;情境准备是为实施活动而创设的物质或心理情境。

2.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是对活动方案的补充和延伸,包括重点提示、活动变式、日常生活、家园共育等,活动建议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有侧重地体现,以帮助幼儿有效巩固已有经验,为下一次活动奠定基础。活动建议设计中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考虑到整合家庭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延伸活动一般都是课后或者在家庭中开展的,这就需要在活动建议的开展方面考虑其他的教育资源。例如:在中班“6~10个数的按数取物”活动的活动建议是:首先,在幼儿园或家里吃饭时,可以按小组或家里的人数取碗、筷子和勺子。其次,关于按照数字取放物品的游戏,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随时进行。案例中,幼儿在幼儿园或家里拿碗、筷巩固练习按数取物,体现了家园共育的理念。多数活动建议,所选择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性、一致性的教育价值,所以应该更多地本着利用丰富的家庭资源的角度进行。

3.幼儿操作材料

幼儿操作材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供幼儿独立使用的各种材料、用具或特制的辅助用品。它是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必不可少的媒介。首先,操作材料要紧紧围绕每个活动目标,配合在每个具体的活动中而进行的操作练习。从表现形式看,色彩鲜艳、图文并茂;从内容上看,紧紧贴近幼儿生活,多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从组织方式上看,采用连线、游戏等,方式多样。其次,操作材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

活动设计是幼儿园教材(教师用书)的重要部分,教师主要依据活动设计来开展教学,一个活动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所以对活动设计的评价就尤为重要。本文对活动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评价,希望能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2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法。查阅、研读文献资料,弄清相关理论问题,为开发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和进行主题活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设计调查工具,开展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实施现状调查。

3.行动研究法。组织研究人员,边研究边实验,将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4.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分析幼儿发展状况,构建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二)研究过程

1.调查分析本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及幼儿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

我们通过向全区各乡镇幼儿园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本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调查范围包括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花草树木、卵石泥沙、水果蔬菜,飞鸟走兽、鸣蝉游鱼,等等。对资源利用情况不仅要看资料,更要看实物,以切实了解各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2.主题活动资源开发

主题活动资源开发目的是引导各幼儿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系列活动或园本教材。活动内容主要由课题中心组成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合作开发,幼儿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也是活动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例如,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然资源进行个别性活动或小组性活动,教师或家长根据幼儿活动内容收集、整理活动资料,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各实验园依据自身特色、教师优势和本地风情开发主题活动,形成系列教材,最后,由课题中心组整理成册。

(1)对自然界事物的开发活动

在不同季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田间、野外、溪边,让幼儿亲近身边的动植物,认识它们的特性,感受季节变换和美丽景色,感受生命的珍贵。教师带幼儿观察自然界的景物变化,同幼儿一起收集物品,如植物类有豆类、谷类、瓜果、蔬菜、种子等各种农作物以及花、草、树、木等,动物类有家禽、昆虫、水中生物等,矿物类有卵石、泥沙等。把这些收集带到幼儿园,作为主题活动设计资源,进行系列活动,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言语、音乐、绘画、制作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如,讲述春天景物的《我们在春天里》《我认识的春天》;用竹管、芦苇演奏《好听的鸟叫》,用泥巴、土豆等捏出、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造型,用叶子、种子、豆类粘贴、拼组成一幅幅图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带幼儿到田野里走田埂、爬矮树,锻炼幼儿的体力和平衡能力等;教师还引导幼儿通过认识、比较种子、树叶、花瓣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2)对废旧资源的开发活动

在收获季节,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一些果壳,如白果壳、鸡蛋壳、瓜子壳等粘贴成各种美丽图案。能编扎成小动物的稻草,能装饰成龙的养蚕用的蚕山,甚至是修剪剩下的枝条,一片落花,一个烟盒,一张旧画报,都会在孩子手中变成美丽的工艺品和有趣的游戏玩具,都能表达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藉此,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活动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评价要反映幼儿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和成功的体验。各个子课题都建立了幼儿观察记录表,对幼儿个人兴趣、体质、智力、语言、社会性及审美能力、习惯等各方面进行观察评估,学期末结合幼儿的作业袋进行评价、总结。总之,各子课题注意在活动过程中采集信息,对幼儿发展进行多方位、全面评价。

(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

主要由园长进行,体现在教师选择内容、设计教案及指导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园长或教师共同对活动设计的内容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教师的设计意图、活动反思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在这里,也要注意教师的自我评价。

(3)对幼儿园评价

体现在幼儿园能否为课题研究的正常深入进行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等重要方面,由教研室研究人员进行。

二、研究成果与收获

(一)初步探索了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1.资源开发的基本思想

幼儿教育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

2.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策略模式

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整理自然资源,课题组定期召开资源汇报会,由收集人对自己近期收集材料及设想进行介绍,课题组其他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互相交流,由教师设计教案,再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由执教老师在年级组内说课研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及各种能力和习惯。而各子课题也探索出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如体育子课题的观察(搜集自然资源)互动(开发自然资源)积累(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园本教材),音乐子课题的调查分析自然资源集体研讨活动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评价记录,等等多种模式。

(二)建立了幼儿教育课程自然资源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类和可利用的废旧物品类

自然环境类。主要涉及对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研究,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花草树木、卵石泥沙、水果蔬菜,飞鸟走兽、鸣蝉游鱼,气候植被等;废旧物品类。如剩余的物品外包装、过时的装饰物、生活中的用品等等。

(三)促进了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经过3年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工作,我区幼儿乐于亲近自然、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大大提高,幼儿习惯运用各种感官,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展了幼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

1.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了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内容的“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形成了可以有选择地使用现行教材的观念。通过活动,课题组教师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

2.课题组教师的创新意识及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表现在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大胆地创编活动教案,制作各种玩教具,开展主题活动,形成主题活动方案集。

3.教师的职业生活更充实、更富有情趣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积极构建新型的师幼关系,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自学意识形成了,积极参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训,自觉阅读各种理论书籍,主动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参与活动。教师研究意识强了,钻研课程相关资料,探索实施策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出和研究新的教材问题,形成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五)构建了幼儿教育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1.评价的基本理念

(1)开发和利用活动要全面、深入。即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2)开发和利用活动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突出幼儿主体地位,注重幼儿亲身体验,根据幼儿兴趣选择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各种能力。(3)所形成的园本教材对其他幼儿园有借鉴作用,具有推广的价值。

2.评价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评价应目的明确,有计划地进行,对照活动方案,检查和评估活动制订与实施的适宜性,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活动的效果。(2)合作性原则评价应激发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相互支持合作,共同成长。(3)前后一致原则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能够持续促进幼儿发展。

3.评价的内容

(1)各子课题广泛、深入挖掘、使用自然资源情况。(2)所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适用性。(3)所形成的园本教材价值。

4.评价的方式

(1)关注过程的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即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努力程度,在活动中各项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意志品质培养、知识获得等方面表现,将其作为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的标准。(2)对活动设计的评价研究人员、园长或教师共同对活动设计的内容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准确、活动过程及教师的设计意图、活动反思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在这里,也要注意教师的自我评价。(3)对结果的评价通过两年的研究,对各子课题形成的园本教材进行评价。

(六)形成了丰富的园本教材

各中心园根据自己的基础、现状,包括园风、教师、园长的状况、社区的状况及家长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根据本园幼儿生长的环境、现实的需要、发展的现状,积累了教师的活动设计、教师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各种讲座和会议记录、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各种评估的结果、教师的工作总结等,形成了自己的园本课程,彰显了本土化创新教育的特色。

三、反思和建议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3

1.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4.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5.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6.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8.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9.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0.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1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3.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1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1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16.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17.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18.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9.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20.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21.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2.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24.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张掖市幼儿园为例

25.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26.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27.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28.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29.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30.“人事”: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1.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3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33.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35.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36.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37.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8.不同体制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39.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40.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及效用的现状调查 

41.珠海市私立与公立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42.郑州市不同区域幼儿园营养教育现况调查分析

4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4.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45.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46.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47.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研究——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分析 

48.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49.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转身”的背后

50.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51.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52.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53.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54.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5.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56.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5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58.中美幼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59.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60.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1.幼儿园教师工资差异决定机制分析 

62.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63.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64.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65.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6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 

67.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68.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69.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 

70.幼儿园价值观领导的意蕴、过程与实现方式 

71.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72.香港政府非营利幼儿园系列资助政策分析及其启示 

73.一起因幼儿园供水不合格导致行政处罚案引发的思考 

7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75.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6.郑州市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77.关于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研究 

78.湖南民办幼儿园课程自我评价现状与模式建构 

79.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 

80.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现状分析与评价

81.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东部城市幼儿园办学效率分析 

83.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84.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85.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86.论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

87.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88.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 

89.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 

90.湖南省幼儿园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91.提升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 

92.1996-2013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3.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94.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95.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96.学习智慧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97.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98.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 

9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100.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01.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102.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103.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科学规划——基于在实践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04.幼儿园:儿童的花园

105.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106.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的视角 

107.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支持系统研究 

108.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兼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09.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110.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11.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112.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113.陈鹤琴“活教育”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14.浅谈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15.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与对策

116.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 

11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118.幼儿园安全管理现状与防范体系的构建 

119.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120.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21.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困境及解决策略

122.从“虐童事件”看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123.关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的分析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4

1我园实施“主题活动评价”的功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四部分“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评价”中明确了评价的功能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园主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区分优劣高下。主题活动评价除了具备基本的检查、选拔和筛选功能以外,还具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

1.1反馈调节功能

评价者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适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使被评者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评价的双方在平等、尊重和互惠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等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本身,以获得评价的最大效益。例如:《快乐时光》活动(一),针对“目的性评价指标”中的第三个评价要素“内容选择的目标性”开展研讨活动,在研讨中评价者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幼儿对本次的活动是否感兴趣,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为何幼儿在做各种表情时假笑、假哭、假怒表情不够真实?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表情?针对这些问题,评价者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这样的评价使被评价者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许多好的教学建议,从而学会从多角度重新思考,检查、重构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手段和方法。

1.2展示激励功能

主题活动评价把评价活动作为给被评价者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评价者以积极的多视角的评价方式,发现被评价者的亮点,挖掘其潜能,鼓励被评价者不断发展和提高。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评价的第三阶段,为了让每个教师找出自己的优势并展示“亮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结合主题评价指标开展了“挖潜能、展亮点”的活动。通过说课――人人亮课――集体寻找同伴的“亮点”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亮点”展示在大家面前,从而树立教师的信心,同时也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1.3反思总结功能

主题活动评价强调被评者的参与,被评价者参与评价将会克服被动性,有利于产生内在需要,能自觉地内省和反思,及时总结和调整。如能持之以恒,将能养成批判性反思和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习惯,对个人将终身受益。例如:《快乐时光》活动(二),指导教师针对评价指标中的目的性,进行自我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当幼儿对给生病的同伴写一封信有强烈的兴趣时,我没能支持幼儿写信的活动,即我没能及时地调整目标,以达到既顺应幼儿发展,又推动幼儿发展的目的。因此在今后开展主题活动中,我要努力做到心中始终装有大目标,及时调整小目标,不断接纳幼儿生成的新目标。”

1.4积极导向功能

主题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融入评价活动,并渗透到课改的各个环节,通过评价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例如:《快乐时光》活动(三),课题小组和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时一致认为:从本次活动教师的表现来看,教师高高在上,主宰整个活动,幼儿受教师的支配,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组织行为。因此专家建议:在设计活动时,应创设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去思考、去提问、去探索。通过这次评价活动,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引导和启发,能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反思自己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及时地改变自己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并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课程理念。

2我园“主题活动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幼儿,使他们得到共同进步又不失个性特点的发展。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科学合理的,以身体健康、行为习惯、经验智能、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为价值取向的培养目标,使每一个孩子获得和谐的发展。因此,我园在制定主题评价指标时注重以下原则:

2.1整合性原则

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所谓“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因此,在实施主题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观念的整合,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最终达到幼儿发展的整合。

2.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是新课程评价的最重要的特征。发展性评价将立足点放在幼儿和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面向未来,考虑幼儿和教师的发展需求,重发展而非重功利,不仅要关注幼儿和教师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幼儿和教师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幼儿和每个教师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而不是放在评定一次活动的优劣上。

2.3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动手操作物体、实际接触主题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等等,去体验、观察、发现、思考、积累和整理自己的经验。因此,在主题活动中,要把幼儿的主动体验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活动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主题活动成为幼儿完全自主的活动。

3我园实施“主题活动评价”的基本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中的作用,引导教师的专业化、自主化成长,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主题活动进行评价。

3.1目的性:第一,教育计划是否考虑到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是否着眼于幼儿的现有水平。第二,目标指向既要全面,又要具体有针对性。教师是否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确定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第三,教师是否准确把握《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否注重情感、态度、习惯、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培养。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是否做到心中始终有大目标;及时调整小目标;不断接纳幼儿生成的新目标。

3.2整合性:第一,各领域内容是否有机地整合;第二,主题的内容是否以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需要为出发点,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单一教学。第三,是否通过方法、形式、资源的整合,及各种教育教学手段的交互作用,促进主题活动更好地开展。

3.3挑战性:第一,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所选择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创设有挑战性的环境和材料。第二,教师是否在观察、判断的基础上,设置了疑惑,促使幼儿有所反应,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幼儿积极地探索,找寻结果,最终使幼儿的认知结构达到更高水平。

3.4灵活性:指导主题活动时,是否认真观察幼儿的探索过程,随时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衍生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积极应变,灵活地引导探索,灵活解决问题,灵活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主题的发展。

3.5开放性:第一,内容是否开放。来源于各种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第二,组织形式、时间、空间是否开放。幼儿园、家庭、社区都可以是课堂。教师、家长、社区人员都可以是组织者。第三,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开放。幼儿能否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是否按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的,游戏的时间是否由幼儿自由支配的。

3.6主导性:第一,在个别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是否扮演观察者、倾听者的角色。教师是否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自然发展,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第二,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是否扮演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与幼儿一起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新的经验。第三,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是否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并引导更多的幼儿共同参与和思考,或者向他们提出一些质疑和挑战,进而发掘幼儿的潜在能力,推动活动的发展。

3.7主体性:第一,在主题活动中是否能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于提出新主题;敢于提出新问题。第二,幼儿是否能循着提出的问题线索尽兴探索、尽情表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整个的活动中真正体现幼儿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8互动性:第一,在讨论问题时,当教师抛出的问题,幼儿把它接住,然后再把问题抛给教师或其他的同伴。第二,教师是否能根据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共同创设符合幼儿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材料,使幼儿主动的学习,通过环境、材料积极地探索。

3.9发展性:第一,在主题的计划中,横向上是否体现各级目标、活动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统一性;纵向上是否体现前一个活动和后一个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第二,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体现幼儿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第三,教师是否通过对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充分了解,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从而提升幼儿的经验、能力。

3.10教育特色:第一,教育方法、手段的新颖、独特。第二,教育方法、内容、组织的新颖、独特。

4.小结

根据上述原则,我园设计了“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评价指标表”,如表1所示。由于教学的内容、对象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可能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也不可能有一种万能的评价模式适合于不同的活动。需要我们具备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底蕴,具有敏感的价值判断能力,才能灵活自如、恰到好处地评价好每个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幼儿教育.2001,(9):4-7.

[2]杨晓萍,柴赛飞.质性评定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3):16-18.

[3]陈玉霜.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J].学前教育研究.2004,(7-8):112-113.

[4]赵丽.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01,(10):5.

[5]高美桥,王黎敏.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2003,(7-8):18-19.

[6]朱家雄,张婕.从”证明”到””改进”――论幼儿园教师评价取向的转变[J].幼儿教育.2006,(2):10-11.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5

原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园长、金水区教育改革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论文多次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著有《幼儿趣味折纸》《家园共育手册》等图书,参与了幼儿游戏音像出版物《托起初升的太阳》的编撰。

2008年退休后曾经指导郑州市数家幼儿园档案建设工作。

2009年被聘为启元·阳光谷幼儿园园长。现任启元·顺其势教育机构幼教部总监。

一、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幼儿园的档案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保教工作在思考和具体实施方面一切文字化的材料。而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料集中搜集、整理、分类、排序、编号、装订成册、装盒、归位,是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档案可以反映出一所幼儿园综合管理的方向性、结构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可以看出园领导的办园理念、计划性及贯彻实施的全过程。由于档案是按照幼儿园的基本职能设置的,所以能引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有过程地开展,可使幼儿园的工作结构更加完整。档案建设的全面性,会使幼儿园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加目标化、流程化、细致化、深入化。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评价幼儿园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幼儿园档案的构成

(一)行政管理类资料

包括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人事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流程等;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的设计、评估考核制度等。

(二)规划和计划

规划是依据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园所的事业发展、保育教育工作的目标性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园长对幼儿园发展所做的3~5年规划,每学年的两个学期初要做的园务工作计划(如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目标、专业成长目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物质环境的改善、园所文化环境的创设、幼儿发展目标、保育教育质量目标等),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相关措施、幼儿园全园培训计划、幼儿园各部门的计划、家长工作计划等。

(三)一日活动、课程、游戏、培训与教研、科研类资料

1.冬夏两季的一日作息时间表等。

2.本园架构的园本课程。

3.本园采用和自编自创、积累的优秀的游戏活动资料。

4.各类人员政治业务学习与培训的材料、职业道德教育材料等。

5.教研计划总结、通过教研组活动而产生的一些成果性资料。

6.教育科研计划总结、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项目设计与实施记录、结题与成果证书类资料。

(四)各种账目资料

1.采购物品登记账:固定资产账、各班物品配备登记清单、公共教学设备登记清单、各班教学设备登记清单、玩教具登记清单、各班玩教具配备清单、厨房设施配备清单、保健室物品配备清单……

2.财务收支账目:培训所用资金账目、教师工资发放账目、奖惩资金账……

3.伙食账目:采购流水账、每月伙食账公示、进出库登记、盘存记录……

(五)工作过程性资料

1.幼儿园管理类的检查巡视记录:园长检查工作记录、园务委员会(教师会)轮值记录等;保教后勤检查记录。

2.保育、教育实施类记录:班级保教工作月重点、周计划、课时计划、教育笔记、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游戏计划、公开课有关资料等。

3.安全保卫类记录:客人来访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家长咨询记录、钥匙交接记录……

4.设施安全检查记录:水、电、气安全检查记录。

5.卫生保健记录:晨检记录、班级消毒记录、环境消毒记录、厨房消毒记录、全日观察记录、家长带药服药记录、带量食谱、食品留样记录、卫生检查记录、体弱儿管理记录、出勤记录、节假日请长假返园跟踪记录、生病跟踪记录、特殊幼儿心理矫正记录……

6.幼儿园所有会议的记录:领导班子会议记录、教师会会议记录、保教工作会议记录、后勤会议记录、卫生保健会议记录、家委会记录、伙委会记录、班主任会议记录、班务会记录、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记录、晨会记录、奖惩记录、领导检查工作记录……

7.师资队伍培养:政治学习记录、业务学习记录、教研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考核试卷、教职工典型作品、专题演讲稿……

8.专业成长类:业务学习记录、教研会记录、观察记录、教育笔记、教育反思类、过程性的影像资料、教师与幼儿典型作品优质课教案、主题活动方案;园长听课记录、主任听课记录、教师听课记录……教师成长规划及教师成长册。

9.幼儿发展类: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照片、幼儿作品等;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数据性资料;幼儿成长手册、档案等。

10.家长工作类:计划,总结,园级、班级家长会签到表和记录,开放日方案,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方案,家园互动手册,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的宣传页,家长评价表、意见征询问卷及相关影像资料。

(六)成果性的资料

1.园本课程资料。(本园架构的课程与教材)

2.本园制定的幼儿发展目标。

3.本园制定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评价制度与评价方法。

4.本园教育研究的系列资料。(课题立项资料、子课题计划、科研观察记录、专题总结、科研论文、与科研有关的影像资料等)

5.各级政府、学术团体对本园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与奖励(荣誉)。

6.本园幼儿获奖作品、师生自制玩教具作品。

7.本园所有获奖论文的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8.体现本园办园特色的过程性影像资料。

9.本园教师、管理人员在省Cn报刊号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原件,所出版的著作的原件。

10.本机构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

11.本机构领导面向社会公开讲话的讲话稿。

三、怎样把档案工作纳入到幼儿园工作的过程之中

(一)基本要求

按照工作的层级(园级、中层管理级、各组织、各部门、各班组、教职工个人)做好规划、计划和总结,每项工作责任到人,按时完成;按照工作的范围(游戏计划、家长工作、健康教育、安全工作、教育科研、幼小衔接、某某社会实践活动等)做好计划和总结;按照工作的阶段(三年规划、学期、月、周、逐日)做好计划和总结;召开每一种会议时,都必须做好记录;提前设计好必须用的记录表格,按天、周、月认真填写,不提前、不拖延、不遗漏,每月整理一遍,每学期再整理一遍;认真写教育笔记、教育反思、观察记录;做好各项工作量的统计,体现业绩,积累评价的数据;教职工的单项工作(或技能)的评价、考核;制度化的全面素质的考核评价;按制度完成幼儿发展评价。

(二)格式规范

幼儿园对产生的文字资料要有规范的要求,格式要基本统一。如纸张大小、文档页边距、标题字号、正文字号、行距等,都需要做统一的规定。作者的署名位置应统一,一般留在文章首页右上角。作为档案资料,所有文档都须标示日期,一般留在文章结束最后页右下侧。如果文档需要装订,则装订线的位置也需要规定好。一般来说,所有资料都不需要做封面,但需要交到上级部门的可以做封面。

(三)及时收集分类,集中专人保管

1.收集资料。全园部门产生的文字资料都要及时收集起来,按照部门资料的性质,初步进行分类,集中保管。如园长办、保教办、后勤办、各个班级、保健室、厨房、传达室、保管室等。

2.所有资料按产生的时间进行初步的排序。按照学年、学期、月、周的时间分类排序。

3.全园资料应集中到资料室,由资料员统一负责保管和进一步按要求建档成册。完成资料的归档工作。

(四)幼儿园等级评估申报中的档案工作

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中,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下达的督导评估细则把幼儿园档案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依据。幼儿园应该学习细则中档案建设的具体要求,理解档案建设的a、B、C三级指标的内涵。评估细则中共有7个a级指标、32个B级指标和95个C级指标。a级指标分别是a1办园条件、a2领导与管理、a3师资队伍、a4卫生保健、a5教育教学、a6幼儿发展、a7办园特色。(32个B级指标和95个C级指标略)

在建立评估档案实践工作中,可以由多人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如:

档案册的建立,要遵循以下要求:

1.按照不同等级指标的不同要求,将资料按内容细分成册。(注意按评估细则要求,既有计划总结类的文案,又要有记录、观察、数据、照片类的过程性资料)所有资料都要按细则要求进行分类。

2.每一册资料按产生的时间、班级顺序(大、中、小班)排序。

3.按照本资料隶属于a、B、C三级指标进行初步编号,用小纸条写明并卡好。

4.每一册资料制作目录。

5.为每一册资料做封面。

6.逐册打孔,装订成册。每册包括封面、目录、内容、封底、装订胶片。

7.全部资料装订完毕后,为全宗案卷编顺序号。

8.装档案盒(每盒应显示本盒卷号,如21卷~26卷)。

9.为档案盒编号,逐盒打盒脊和盒面,裁割成小条子,分别贴在盒脊和盒面上。

10.将每盒每卷的题目逐本输入总目录,总目录体现案卷号、盒号、放置位置的柜号。

11.把全年的档案按照盒子的编号顺序,从小到大、从左向右排列起来。

12.把档案目录摆放在固定位置,以便查找借阅。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6

关键词:教育评价彩绘“话”“画”融合

新《纲要》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彩绘是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在彩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在掌握彩绘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彩绘,如:啤酒瓶、葫芦、扇子、衣服、瓦片等。材料非常丰富,这都是在锻炼孩子对画笔的控制能力。同时,在彩绘活动开始、活动中和结束后,我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我发现孩子们在操作时会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是自言自语,或是与他人讲话。那么,怎样把这些“话”与孩子的“画”有机融合呢?对此,我结合活动开展的顺序,以及在组织中班幼儿的彩绘活动的经验进行了分析。

一、画前,聊一聊

当孩子们看到老师在准备颜料、画笔、洗笔筒等材料时,就会说:“今天又要画画了!”“老师在调颜料。”对于“今天画什么”不知道。不妨将幼儿的这一好奇转移到活动中,引导幼儿大胆猜测今天的绘画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彩绘的欲望。

“生活经验”是孩子们创作的源泉,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彩绘,让他们在彩绘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及自己自由创造的美。

比如,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会观察,平时中午吃完饭后,我会组织孩子户外观察,孩子们会看到许多树。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看到的告诉我:“老师,我在树上看到小蚂蚁在爬。”孩子的一句话使我产生一个想法:能否就在树上进行彩绘呢?经过与有经验的老师的一番讨论后,我决定让幼儿尝试在树上画蚂蚁。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彩绘效果不错。

灵感源于生活,正是生活中的一些无意的讨论或聊天,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老师在平时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是很重要的。

二、画中,提一提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当孩子们知道彩绘的内容后,必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迫不及待地与同伴讨论,我没有要求幼儿安静地听老师讲,而是引导孩子大胆地讨论,大胆地发表想法。给予幼儿充分讨论的时间,引导幼儿各抒己见。肯定幼儿的想法与构思,再教授他们新的彩绘技巧。这样不仅尊重幼儿主体,而且提高幼儿对彩绘的兴趣。

在中班下学期《纸杯房子》彩绘活动中,桌上摆放了纸杯与各种颜色的颜料,孩子们有的会好奇地问:“老师,这和纸杯是用来干什么的呀?”有的孩子发表看法:“今天会不会在纸杯上画花朵呢?”“我觉得肯定在纸杯上画小动物吧!”孩子们的想法多种多样,我不否定他们,只是点头示意有这个可能。当孩子们知道彩绘内容后,老师教授新的彩绘技巧后,孩子就可以自己创作了。有的孩子问我:“老师,看我画了三角形房子,好看吗?”我说:“嗯!你的想法不错,小蚂蚁可以住在你的三角形房子里,如果有大象或者其他大一点的动物就住不进去啦!”作品太小了,在纸杯的一个角上,看不太清楚,但是我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以小动物的口吻给他提了建议,孩子发现了问题,在边上画了一幢稍微大一点的房子,说:“再画一幢梯形房子给大象住吧!”

过程评价很重要,老师对孩子在彩绘过程中作品的评价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孩子对彩绘的兴趣与下一步作画的情绪和想法,还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当幼儿主动询问自己的作品如何时,要看老师的反应和语言的表达,即使发现了孩子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也不要直接说出来,要选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或语言评价和建议。

三、画后,评一评

有人说,假设幼儿园绘画教学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根据彩绘内容和彩绘作品的呈现,我提供与彩绘内容相关的展板,让孩子们能清楚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当孩子们把作品呈现在展板上时,我们大多比较关注的是孩子作品的好坏,构图如何,画面色彩如何,等等。其实孩子的作品本身不存在好与不好,只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表现形式和对作品理解的能力不同,作品最后呈现的效果不同。正是因为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评价时不应该总是横向比较,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他纵向比较如果进步了,老师就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许多专家指出,只要孩子能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就好了。如何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呢?

1.自评和互评。在活动中由于时间关系,没办法请每个孩子都发表想法,老师要选择一些画得比较抽象、或者比较有想法的作品进行评价。先请幼儿自我介绍作品和讲述方法与想法,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表现、表达能力。

再请同伴评价,要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让孩子说说想法,或提出建议,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想法与评价是不同的,孩子的互评主要是让孩子自主学习,仔细倾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就能形成互补、互相启发,提高幼儿的评价、欣赏、审美能力。

2.教师的评价。教师在倾听孩子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作品内容、形式、创造性、水平等进行横向分析。也可就孩子本身的发展进行分析。教师根据孩子的自评、互评进行小结、提炼。对能力较弱的孩子予以鼓励,对能力较强的孩子,先肯定他们好的地方,可以用语言或肢体动作给予鼓励和安慰,在孩子自评或互评的基础上补充,并用婉转的话语对孩子提出建议,提高孩子的创作热情。

在彩绘活动《青花瓷》中,我引导孩子围绕盘子的中心点进行绘画装饰,我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中心对称,因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居然能画出中心对称的图案。评价时,孩子说:“我画了一圈小鱼围着球转圈圈,我在外面一圈还画了水草。”其他小朋友恍然大悟,有的孩子提出建议:“小鱼要吐泡泡的,应该再画一点泡泡。”对此,我没有否定,而是让孩子自己考虑。我总结了他们的评价,并及时给予了表扬与鼓励。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人才,还应是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绘画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在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包括绘画知识技能,而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及方法的评价。在评价时应该注重孩子的兴趣、主动性及自信心的评价。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7

【关键词】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家园共育

作为幼儿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支持与配合既能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因此,研究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做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也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的行为习惯、文化素养、思想品质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生活及学习上的经验,家长则可以给幼儿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正确指引与示范,若两者相互配合,幼儿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家长只有多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同时给予幼儿园无形的支持和帮助,充分体现出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二、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

1.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课程。许多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认识比较浅薄,仍然停留在为小学铺垫的思想上,并没有充分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因而需要多开展活动以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课程,让家长意识到幼儿教育应时时刻刻进行。幼儿园在家长开放日那天,可以举行家长互动交流活动,在公告栏上展示幼儿园的建设项目、教育模式、管理制度以及教学效果,鼓励家长加入到幼儿教育的建设当中。其次,教师应积极向家长汇报幼儿的教育情况,并指导家长掌握一些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也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以供教师参考和借鉴。再次,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活动,并让家长观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孩子言行习惯上的变化,进而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幼儿园还可以提供座谈会、网上论坛等多种途径,引导家长理性深入地认识幼儿课程。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课程建设。如今,多数家长都能比较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也应该对这些家长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家长知道自己的支持和配合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课程除了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把这种兴趣带回家里跟家长一起分享,这样能够大大增加幼儿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想一想应当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游戏课程中,不能让幼儿玩得太过尽兴,要鼓励他们回家后继续跟家长玩下去,从而调动家长对幼儿课程建设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家长协助孩子一同完成,该作业可以根据家长的情况来设定,以确保家长的充分参与。3.完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相关制度。每个幼儿园都应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召开会议来征求家长们的意见,共同完成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在会议过程中,家长代表和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家长平时参与幼儿教育的情况来进行意见定夺,确定制度的具体内容。该制度的内容应包含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时间、模式及开展内容等,让家长清楚地知道活动的时间和过程,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使得家长参与幼儿课程变得有章可依。此外,邀请家长参与方案的制定,除了体现幼儿园公平公开的管理原则外,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树立起决策者的意识,以身作则,积极地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及监督管理工作之中,慢慢养成参与习惯,促进幼儿园教育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4.积极开展家园互动评价活动。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评价有助于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走访的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及其家庭情况,看到孩子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一些教育意见,指导一些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巩固家长和教师的友好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鼓励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这就需要幼儿园为家长提供更多讨论和评价的机会,如利用经验交流会、辩论会等途径让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园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

三、结语

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普及,许多幼儿园都已经意识到了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仍然较为浅薄,不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此,幼儿园需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课程,鼓励家长参与幼儿课程建设,完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相关制度,积极开展家园互动评价活动,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作者:孙艺苓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江雁冰,邵小佩.让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来自英国保教质量报告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2015(1).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8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教师;幼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96-02

档案袋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评价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评价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计划,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收集幼儿作品,展示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进步的历程,以有效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评价方式。因其符合“强调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发展而评价”的现代教育评价观,[1]一经引入,便在我国各地的幼儿园里刮起一股热潮。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档案袋评价在我国的幼儿园中是否同样能发挥它的优势和功能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它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改进和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风,档案袋评价成为“时髦”的代名词。随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入到改革的潮流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并运用。然而,调查中发现,不少的幼儿园在根本不了解档案袋及档案袋评价的内涵、发展历史、操作步骤等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赶时髦,使得档案袋评价流于形式,沦为评价改革的点缀。这在其创建目的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全面、更新时间不及时等方面可见一斑。

2.盲目收集、选择幼儿作品,档案袋评价的发展未得显见。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教师和课程的发展”。[2]为此,教师应当树立发展本位的评价观,视幼儿为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幼儿可能的进步与成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然而,调查中发现,教师在选择幼儿作品时,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多是所有作品的汇总袋;多是某个主题活动的成果作品,且绝大多数是美工方面的作品;多是幼儿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没能反映幼儿的一步步成长和进步,教师也不能据此提出进一步的教学目标。由此,档案袋评价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无法为教师完善课程、适应儿童发展需要提供有益的信息与线索,”[3]“评价事实上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4]档案袋评价“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未得以实现。

3.幼儿参与程度不够,档案袋评价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功能未得以发挥。“幼儿应是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测试接受者。”[5]受传统的教师为评价主体的一元化评价模式的影响,幼儿园档案袋的设计、制作,内容、材料的收集、编排、评价等工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幼儿缺乏选择权和决定权,如果说幼儿参与了其中,也只是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对于档案袋评价要求教师经常与幼儿一起对袋中作品进行回顾与反省,与幼儿交流评价意见这一点更无从谈及,档案袋评价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功能未得以发挥。

4.加重教师的负担,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受教师主体的一元化评价方式的影响,加之当前不少教师对于档案袋评价的性质、目的、操作步骤等信息了解不够全面,不很彻底,使得档案袋评价工作“难上加难”,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原本已经很忙碌的教师易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档案袋的设计、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要么收集内容混杂、要么过于单一,要么对幼儿作品缺乏必要的说明,要么为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这些都会大大影响评价的效果,使得评价往往流于形式。

二、实施建议

1.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档案袋评价法。“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变革为先导”。[6]在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特别是幼儿园主管领导都要转换思想,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互动建构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发展性评价观。”[7]必须明确,改革不是一场“秀”,不能为了面子而牺牲教师和幼儿。同时,积极认真研究档案袋评价的产生背景、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以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2.慎重选择幼儿作品。“档案袋不只是装满各种材料的容器,它应该是对幼儿作品及相关证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收集”[8]因此,档案袋里应该放些什么不是教师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档案袋的用途和幼儿的不同发展目标来选择和收集的。可以说,凡是能够反映幼儿一段时间内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等发展方面的信息都可以是评价的内容。比如为某一活动所做的准备(照片、图片、实物、文字材料等),在同一主题活动中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这一任务的前后对比,以及在活动结束后的成果展示型作品(绘画等)。一般来说,在选择档案袋评价的内容时,应综合考虑这三部分的作品,才能比较全面地呈现幼儿发展的完整过程,最大程度的体现档案袋评价的发展。

3.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档案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里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幼儿。在建立档案袋时,由幼儿独立决定把哪些材料放进去,让幼儿认识到记录袋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定期查阅档案袋,对自己以前和现在的材料进行比较,体验成长变化的快乐,为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提供条件。了解档案袋评价的标准甚至参与标准的制定,以帮助幼儿有效的进行自我评价。定期开展以幼儿为主导的档案袋展览活动,让幼儿自己决定选择哪些作品用于展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幼儿更认真的选择和反思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进步与同伴分享,更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4.更新教师观念,多种方式提高档案袋评价法运用的效率。①摒弃旧的评价观念,树立新的评价观念,旧的评价观念强调教师为主体,侧重幼儿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作为评价过程中的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与引导者,教师是决定档案袋评价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摒弃旧的评价观念,树立新的评价观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要弱化旧的评价观念的甄别、评比和判断功能,更多关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其次,要树立多元评价的观念。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让幼儿、家长都参与进来;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包括身体、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感态度等多个领域;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倡导教师评价与幼儿自评、幼儿互评相结合。②加强教师对于档案袋评价的培训与指导,当前不少教师对档案袋评价的认识还处在“雾里看花”、“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致使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加强培训与指导,力避操作误区是提高档案袋评价工作效率的前提。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帮助教师澄清认识,明确档案袋的创建目的、收集内容、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研讨活动,及时改进不足。比如:开展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的互动研讨活动,给教师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实践出真知”,作为教师个人,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改进,把握档案袋的操作要领。③完善幼儿园的奖励及考核机制,作为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外因,幼儿园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档案袋评价法的高效运用。比如,对在档案袋评价中有显著成效或创新举措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教师的工作予以肯定与鼓励。另外,还可将评价工作纳入考核系统,督促教师完成档案评价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姚伟,张婷,谭梅.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性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姚伟,崔迪.当前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4]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3,(9).

[5]龚欣.运用档案袋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2).

[6]刘佛年.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变革[J].教育研究,1988,(11).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9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围绕一个主题:求质量,突特色。

树立两种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园理念,“服务于教师、幼儿、家长”的理念。

构建三高目标: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教育质量高。

坚持四个到位:敬业爱岗、严谨治学、尊重幼儿、优质服务。

做好五项工作:

*幼小衔接课题和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做好0-3岁与幼儿教育的衔接研究工作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究与课程建构的实施完善

*加强课程管理,提高实践反思(观察记录研究)

*继续探索课程评价与幼儿发展评价方法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1.完善幼儿园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

在上学期改革的基础上再细化,将量化评估细则调整得更加便于操作,通过量化评估,真正达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为目的。此项工作在学期初期完成。

2、加强班级工作的管理力度。本学期各个班级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幼儿园出台班主任管理职责,对管理规范的班主任实施奖励,强化班长的管理意识,提高班长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协调水平,以良好的班级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全新的工作理念,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努力办出特色,推动办园创新。幼儿园将组织家委会和伙委会议,听取家长的建议,努力改进工作,扩大幼儿园各方面的影响力。幼儿园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自查,找出差距,调整不足,全园围绕工作重心调整目标方向,达到分类标准的要求。

4.发挥省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本学期,与新的合作伙伴继续开展手拉手活动,争取带动一到两所幼儿园逐步发展。

5.加强安全管理,完善防范措施。本着为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发展负责的态度,幼儿园结合安全月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从园舍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角度出发消除不安全隐患,完善安全制度。重点是全园卫生安全要求和食堂管理,其次,各班教师把安全工作纳入日事议程,利用有利时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三.抓队伍建设,促发展成长。

1.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结合师德月,幼儿园要求各班教师利用宣传栏向家长、幼儿服务承诺,使教师的工作受到家长严格的监督,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服务于家长、幼儿,以良好的榜样做出表率,办出家长满意的放心园。

2.抓队伍,促发展。

(1)利用互动式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活动,采用“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进行参与式互动,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2)扎实开展“三个一”(阅读一本好书、树立一种理念、尝试一种方法)读书学习活动。

(3)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班级、班与班、级部之间、全园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交流、反思、进取,形成研究合力。

3、强化培训,加快发展。

①加强园本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本学期结合教科研需要,将组织教师加强科研方法培训,掌握运用科研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此外,每月有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课程进行分析与调整,每周有班主任组织班上教师进行讨论,每个主题有教师进行及时评估,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和学历达标,自我加压、自我完善,使学历达标,并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篇10

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幼儿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是平等、互补的,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种主从观念,幼儿园和老师总是主导着教育工作,忽视甚至无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又大多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层面上,出现了低效、无效的家园合作形式。

幼儿园经常利用家长会、开放日、家教讲座、教育咨询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在这些“合作”活动中,教师充当的是“报告家”、“讲解员”、“指挥家”和“老师”,她们会以专家的身份向家长传授一些育儿的经验和技巧,告诫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应该怎么配合老师,应该怎么要求自己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的任务就是虚心地、认真地听。有时,基于各种考虑,幼儿园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维护自身形象。对幼儿园来说,家长既是接受宣传的受众,又是可以借助宣传的手段、途径和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宣传幼儿园是家园合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有时也出现了为了宣传而合作的现象。如有的幼儿园利用六一、大班毕业典礼等节日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不是为了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让家长分享参与活动的快乐,而是向家长展示、宣传幼儿园的办学成绩。这样的“合作”尽管在形式上做足了文章,但实际上拉大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功利色彩浓厚的“合作”降低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下一代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幼儿园的教育讲究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集体教育时间占大多数。而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父母与幼儿之间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依赖关系。所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一对互为补充的关系。学校教师大多数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职人员,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状况有较科学和系统的了解,懂得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需求。由于接触来自不同家庭的不同类型的孩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促进孩子健康的发展。但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的稳固的亲情依恋关系,是一种基于血统的、永恒不变的亲情之爱,这种爱可能会创造出奇迹。只有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强项智能,改进弱项智能,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

家园合作应该促进家长的主动参与,让他们体验到幼儿园保育员、教师工作的艰辛,使他们不仅成为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成为幼儿园活动的旁听者,课程审议者,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监督者。家长是否参与学前教育、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的高低。但许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进行评估的重要性,因而缺乏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实,只有考察家长的参与水平是属于“听众”、“观众”、还是属于“孩子的老师”、“班级的志愿者”、还是属于“教师的助手”、“活动的共同决定者”,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家长作更有效地指导。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家长参教水平的评估,帮助家长从支持者、学习者的水平上过渡、发展到参与者、决策者的水平,使他们能自愿地为幼儿园提供“交换服务”、“无偿服务”、“普通服务”、“特色服务”,自觉参与到幼儿教育决策的形成、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运作过程之中去。同时,幼儿园家长有对幼儿园课程的知情权,有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审议权,有对幼儿园教育的评价权。管理员、教师、家长、保育员及其幼儿家长都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在幼儿园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家长参评过程。评价的过程就是合作的过程,是多方参与共同才能完成的过程,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幼儿园教师要重视来自家庭的信息和资源,鼓励家长献计献策,促使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建设者、参评者、管理者。因此,家长参评体制的建立,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也是学前教育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