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十篇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十篇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8:24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品德教育对策

所谓城乡结合部小学是指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小学,城乡结合学校所处位置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文化厚重、经济繁荣的底韵,又没有传统农村自闭纯朴、憨厚中直、乡邻互助的民风,因此这些地区的民情复杂。人际关系淡漠,村民之间竞争多于提携、营私多于协作;私心较重,个人利益先于集体利益、家族利益高于公共利益;物利心强、关心生意多于关心教育、关心物业创收多于关心儿女成才……这一些不利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乡结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德行为和意识。可见,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作为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受特殊文化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在品行方面有其独特性:

勤俭节约,低调务实;热情好客,助人为乐;尊敬师长,谦让懂事;行为习惯差(乱扔乱丢果皮纸屑,不注意保持卫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缺乏纪律性。脏话粗话张口就是,打架斗殴家常便饭);自私任性、孤僻胆小、依赖性强。加之,在教育上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抚养轻教;重言教轻身教;重约束轻说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不稳定不长久的。一旦离开了学校和家庭,这种教育就失效了,就会出问题。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品德教育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四方面入手,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一、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1、净化城乡结合部小学周边环境

城乡结合部小学周边环境复杂,网吧、台球厅、音像社等场所众多,引来的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少年对城乡结合部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应引起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2、重视大众媒介的德育功能

21世纪的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而信息需要媒介的传输。对城乡结合部的品德教育不应忽视媒介的力量。现今我们的媒体大多注重娱乐大众的功能,而忽视了这些娱乐背后给小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有关暴力的网络游戏和书籍、录像和网站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另外,电视台应制作更多的少儿作品,将品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这些少儿作品当中。使小学生在动画片、故事等娱乐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的熏陶,到达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二、加强学校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品德的教育

1、城乡结合部小学应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城乡结合部学校对学生品德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1)转变观念,改变重智轻德的片面的教学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大多只是注重学生的智育,片面的最求考试的分数和升学率。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应改变这种旧的教育理念,把品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于好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指在具体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情,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是要营造物质环境。有效的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它们成为品德教育的资源。

二是营造精神环境。例如:每周通过“国旗下讲话”让学生自主收集良好品德的名人事迹等资料,让好品德不知不觉地、悄悄地、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2、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1)教师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利用榜样,就是借助于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小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使小学生受到深刻教育的方法。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信赖的人、最钦佩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无声的命令。凡是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应先做到。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身教重与言教

②教师应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用情感感染学生

④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品德的榜样

(2)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新课改以后许多小学的语文和数学等主科课程之中都加入了德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这些德育内容,让学生领会德育的思想。育。

三、重视家庭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1、注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对城乡结合部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达到最佳的效果。

(1)避免过分溺爱和过分严格

(2)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3)让小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过程中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激励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品德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尤其重要。

首先,城乡结合部的老师、家长要对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信心,并帮助小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信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给个体发展的环境,他们都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其次,城乡结合部的老师、家长要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自尊和上进是个体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有了较强的自尊心,小学生就会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向着最佳的方向自我发展。

再次,城乡结合部的老师、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小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首先从自我认识开始,没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这种行为标准要由小学生自己树立。

最后,城乡结合部的老师、家长要教会儿童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强化自我积极品行,克服消极的品行。

只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品德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只有提高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素质,城乡结合部地区整体的居民素质才会得到提升,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这些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7:13-48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2

一、基本情况

初中位于县西南部40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校园面积约19000(合28.5亩)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五村(村、村、村、村、村)约有人口15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0%以上,辍学率不到5%;本学期现有在校生448人,其中分布村学生较多,开设9个教学班;我校本学期现有在职教师23人,生师比约为19.5:1(448:23),其中女教师5人,即将退休3人,达中高职称3人,中一职称8人,本科学历11人,研究生1人,其余均为专科学历,通过考试入编的年轻教师11人,中青年教师9人。学校内设组织: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团总支,学校现代化学生公寓、餐厅已于年8月竣工,已投入使用;按学科分为政语、数理、英语、艺术四大教研组,另设图书室、运程教育接收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等现代化设备,学校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设施有了明显变化。

二、现状与差距

现状:去年,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几年来我校无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搞好学校环境及基础建设,我校在原基础上按教育局要求修好了现代化学生公寓餐厅附属工程,修建了现代化篮球场,配备了较好设施;修建了高档次高品位学校大门;初步整平了操场(但跑道未修);改善了教师住宿条件、维修了学校部分倾斜围墙。在现有能净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美化绿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栽种了多种名贵树木,增铺400多平米的草坪。为下一步申请标准化学校建设、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奠定良好基础,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育人环境大大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位。

差距:教育是一项繁杂、艰苦的工作,我校在实际运转中虽然多次受到局党组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嘉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质量与先进学校仍有差距:教师结构不合理,存在“有数量,缺专业”,“有专低能”的普遍现象。岗位达标,学科配套存在严重问题。诸如数理、英语等诸多学科岗位达标率均在50%以下,甚至更低。

2、教师严重缺编,在职教师23人,且临近3人退休。现有教学班9个,合计448人。人均周课时16节以上且跨年级、跨学科现象严重,直接影响我校教学工作的质量。目前,根据我校现在状况,急需部分学科教师: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历史6人,音体美各1人。

3、办学资金匮乏,教学设施及基础建设极不配套。本学期计划申请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但操场(足球场)是空白地,无球架、无跑道;教师住宿紧缺;围墙歪斜(已推倒)不便管理存在隐患;计划修建两条通往公寓餐厅的水泥路,其中一条为承重路;修建因校安工程期间承重车轧坏的楼前广场及路基;整修学校污水排放通道;修补齐其余倾斜围墙;完善学校空白处绿化项目。过去几年,由于学校加大了对大的硬件环境资金投入比重,负债数额较大。我们深感硬件发展后续资金不足,添置必要的教学器材,实验设施更觉力不从心。上述各项工作耗资沉重,仅靠我校微不足道,恳请领导给予考虑,为感为盼!

三、今后计划

针对我校工作上的思路及学校实际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校校委会主要成员经过认真反思,对今后工作作出如下打算:

1、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新课程执行的衔接工作。

2、做好布局调整工作,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3、搞好学校环境及基础建设,力争在本学年度环境改善上有重大变化。

4、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合格人才,巧干加实干,初三配备绝对精锐力量,确保一中达线10人,力争届中考吴圩片前十名我校占1-2席,力争我校有1-2名学生进入全县前三十名,较快改变中考质量。

5、管理上力求有新招、有力度、有路子、有实效。加大考绩力度,激励教师积极性,加强薄弱部位、环节管理。

6、规范教育收费,坚持按规定标准,规定时间,规定方式,规范收费,杜绝违规乱收费。

7、狠抓“控辍”管理,确保无流生。

8、努力克服教育教学的主客观不利因素,提高尖子生,拔高中等生,特别抓好“后进生”的学情分析,改进方法,创办特色教育。

四、意见与建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差别模式在事实上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尤其是师资配置的不平等。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从政府层面来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增加教育投入、调整中学教师编制标准、完善教育监督机制等是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关注点。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表现

1.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中高级教师比例小

教师学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职称水平可以反映教师的执教水平和从业能力,农村教师职称水平也低于城市教师。

2.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

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向。农村专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拥有量低,教师工作量大,而且为保证开课需要,许多教师存在“教非所学”的情况,导致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3.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代课教师问题突出

从教师数量看,我校的生师比约为19.5:1(448:23),而城市(周边)初中的生师比较大。因此尽管近几年农村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城市学校在教师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为弥补义务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各地招聘大量的代课教师,而且大部分存在于农村地区(我校现仍有2人),尤其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农村学校的半数以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4.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

由于城市学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政府部门在安排教师时会优先考虑城市学校的需要,导致城市学校占有更多高学历教师,并且拥有更多挑选高素质教师的机会。尽管近几年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新分配的教师不甘于农村教育岗位,想方设法调入城市学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由于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短暂性、临时性和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加之对农村的教育状况不熟悉,这一政策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日增。

5.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城乡学校间教育经费差额明显,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职后培训经费缺乏。而且,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所以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造成农村学校教育投入、支出不足,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平等。

(二)合理配置城乡义务师资的建议

“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因而同大多数人的自发需要相比,应该能够向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原则上说,就应该由政府向人民提供教育。”因此,教育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阻碍教育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问题,关键要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第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政府关键要消除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城乡教育分割和城乡教育分治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为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不合理集中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统一配置县内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保障县域教育资源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平等。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要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为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形成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为保证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一致,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用一张图纸建造所有学校”的政策。因此,政府要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缩小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差距,把县域内农村学校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按照省制定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力求办学条件平等,为城乡教师提供相同的工作环境。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村教师队伍。在菲律宾,农村教师除享有基本工资外,还享有艰苦工作津贴;而俄罗斯一直实行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高25%的政策。因此,为稳定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我国必须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落实主管教育的县长责任制,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及其他待遇差距。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并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除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外,还可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照顾,使其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以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新机制”政策;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44-09

一、引言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社会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并不均衡,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2005年年末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后文简称“新机制”政策),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在西部实施,2007年扩展到全国。

“新机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巩固“普九”成果。同时其依据现实国情设计的“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实施方案,也兼顾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讨论其政策效果,期望能为我国政府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随着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着重关注“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张力和李孔珍通过对全国2001~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范先佐和付卫东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调研,发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薛海平和王蓉运用2006年、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东、中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但在2007年春季学期实施“新机制”政策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基于2004~2006年广西、湖北、浙江三个省的学校和县级层面的数据,对“新机制”政策的增量效果和分配效果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发现,改革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中来自财政拨款部分资金的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改革前获得财政拨款资金较少的学校在改革后财政拨款明显增长,然而改革对于经费总量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研究还显示,改革对财政投入的增量效果在原来经济水平低、财政能力低、区域面积大的县效果更好。

概括说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新机制”政策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已有的几项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没有全面、深入评估“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此外,以往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或从教育经费收入的维度,或从教育经费支出的维度展开分析,而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有必要从这两个维度展开考察。因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和县域间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6年、2007年中国东部浙江、山东,中部河南、湖南和西部甘肃、贵州六省县级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分析。在指标方面,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由于现有数据比较全面,本研究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进行考量。本研究将教育收入细分为教育总收入(由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构成)、预算内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其他经费拨款)、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征收,集、捐资助学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学杂费等)三个具体指标,其中预算内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拨款,可以测量出政府投入在整个义务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而将教育支出细分为教育总支出(由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构成)、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基建支出三个具体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部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东、中部是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但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样本大部分来自于东、中部地区学校,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本研究统一以2006年、2007年作为“新机制”政策改革前后两年,这并不会对研究结论造成较大影响。

四、“新机制”政策对全国义务教育财政

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小学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城乡差距比较(见表1、图1),可看出:

第一,2007年,小学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生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收入经费指标城乡差距的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略微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的幅度更大,生均预算外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拉大。

第二,2007年,小学的支出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微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支出指标城乡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均明显拉大,生均基建支出这一指标城乡差距略微扩大,变化不明显。

(二)“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初中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

城乡差距比较(见表2、图2),可以看出:

第一,2007年,初中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和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一项,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从农村略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第二,2007年,初中的支出指标中,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拉大,生均基建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缩小。

五、“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次之,中部城市略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见表3)。

2.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西部,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部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西部由农村略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见表4)。

3.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远远低于城市,中部农村明显低于城市,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中部由农村略微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仍然是农村略高于城市,城乡差距变化不大(见表5)。

4.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其次为东部,西部差额最小。(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见表6)。

5.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西部城乡差距略为拉大(见表7)。

6.小学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农村仍然高于城市,但幅度有所减小(见表8)。

(二)“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均大幅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中部尤为明显(见表9)。

2.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略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西部城乡差距大于中部。(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城乡差距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中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城市仍然高于农村,城乡差距有所拉大。(见表10)

3.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远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略为缩小,西部有所扩大(见表11)。

4.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有所扩大(见表12)。

5.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都有所扩大,中部最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变化幅度最小(见表13)。

6.初中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城乡差距不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也有所缩小,西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14)。

六、“新机制”政策对县域间义务

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分析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小,反之,基尼系数就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基尼系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量,本研究将运用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县域问财政资源城乡配置的均衡程度。借鉴收入分配指标的基尼系数划分思想,本研究将2006年、2007年各项指标的所有县域城镇及农村教育经费数据按从低到高划分为10个组,分别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基尼系数。这些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

2007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在0.2到0.3之间,表明县域间小学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处于比较平均的状态,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处于0.3到0.4之间,表明县域间初中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县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收入基尼系数也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外收入基尼系数均大于0.6,表明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外收入差距悬殊。2007年较之2006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各项收入指标的基尼系数均有所缩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相对合理状态转变为2007年的比较平均状态。

2007年,县域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小学和初中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2007年较之2006年,县域间小学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略微扩大,县域间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有所缩小,但变化都没有超出0.3到o.4的相对合理状态的范围(见表15,图3)。

七、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城乡间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均低于农村学校,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有关;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2.全国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明显缩小。然而,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则在“新机制”改革后明显扩大,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所扩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较大,但城市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更大。

3.2007年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除东、中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明显高于城市小学外,各区域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基建支出城乡差距均有所缩小,而中、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均有所拉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中央政府在“新机制”改革中努力缩小不同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差距,但由于不同区域间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上差距的继续拉大,进而导致了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仍扩大。

4.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较小,其原因可能在于“新机制”政策以及更早以前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对那些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学校最为有利,这部分地区和学校得到了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而缩小了与其它地区和学校的经费差距,该解释得到了孙志军、杜育红和李婷婷研究结论的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及讨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新机制”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本研究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通过大力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平等化效果,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总教育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明显缩小。虽然城乡学校上述指标差距仍然明显,但是如果没有“新机制”政策,城乡学校上述指标的差距会更大,因此该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等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扩大,表明政府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投入差距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4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城乡结合部的方方面面都无形地改变着,既逐渐失去了乡村社会特有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尚未真正融入到城市化的角色,而是处于一种游移状态。其本质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我们当然大可以将其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时期社会的进步都必然有其相应的牺牲。而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因为更大程度上他们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逐渐与生命之根“乡土”脱节。如此一来,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小学更是“在劫难逃”,学校的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改变,其管理、教师、学生等,莫不如是。位于这一大背景下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又具有特殊性,本来作为社会人文科学之母的语文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现实压力,虽然短时期内难以显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继续演进,其功用便愈显突出。城乡结合部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自己所遵守的学校管理模式或者学校领导者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以往的特色——乡土色彩;另一方面,面对的学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变化——乡村少年逐渐步入历史的尘埃,而又不是纯正的城市儿童,他们在这里接受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初等教育,而自己却并不具备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所以,既介于城市与乡村又介于学校与学生简论新形势下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谢秀琼(重庆市黔江区菁华小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自己也当时时思考。

2素质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既肩负着语文教师共有的历史使命,而又处于上述的“两难境地”,他们素质的高下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时代也将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总是有差别的,虽然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说,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缺陷。

1)思想观念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教师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虽然人员构成上,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起初他们也是地道的乡村教师,只是当该地被纳入到城市范围后他们便开始转型;有的则是在该地被纳入城市范围后从下面的乡村通过考调等途径加入到了该地的教师队伍行列。他们的意识都很难转变,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城市教师,有了一种身份的转变或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忽略了自己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新课改,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说新课改,但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这只是口号,农村和城市进行同样的改革似乎不太可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乡结合部又是一种“中间”或者“游移”地带。教育资源稍好些的地方或者会象征性地试一试,条件稍差者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

2)基本功不过关。(1)专业知识不扎实。当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以前的师范生出身,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过关,这并不全是他们的责任,毕竟中等师范教育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可大部分的教师,自从有了“铁饭碗”后不仅很少学习,甚至有退步的危险。(2)普通话水平不高。普通话水平不高,是我国教师的通病。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现在的一些高校学生,他们当中有些同学的普通话带有很浓的乡音,当问及为何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还不能把发音纠正过来时,他们都说已成型了,小学的时候拼音没过关,在农村又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老师都是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教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标准可参照——现在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很大程度上依然如此。(3)汉字书写不规范,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学生写字,就会发现有好多孩子不会按汉字的笔顺写,可以说,责任应归咎于小学语文教师。

3)敬业精神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该地的居民,虽然很少再有一亩三分地,可很多教师有第二职业,或小商店、或麻将馆等,他们的精力已被分散。因此,放学后,他们还得匆忙回家做家务或“正事”。他们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凭自己的经验可谓小菜一碟。新教材、新课改来了,老教法照做,捧着教参,并不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灌到底,灌完了事。另外,当站在三尺讲台上有了些历史后,人也稍微上了点年纪,便会出现“职业倦怠”,都想清闲清闲,对工作便随意敷衍。

3路在何方

造成目前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但这个过程相对来说要比较长。所以,我们城乡结合部小学的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寻求优化发展,而不能在等待中寻发展。针对以上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价值观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仅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很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亦如是。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少年们在学校所获得的人文熏陶、知书达礼或许是给予家庭最大的安慰之一,而人文熏陶更多地来自语文教学。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2)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充电”,即使是知识原始积累较为丰富的老师也应如此,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有了不断进取的劲头,不但具备了教好学生的条件,还可以用这种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美术;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48-02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具备学习美术能力和一定的美术素养;以活泼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实施是时展的方向,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性无法顺利实施课标要求。对此现状我们不仅要理性分析存在的差距还要辩证地发现积极因素,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地区优势充分挖掘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多种渠道、方式方法来规范课堂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期达到课标要求。

1.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现状分析

高速发展的经济动车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在城市边缘地带逐渐形成一个个交叉着城市工业文明和落后农村文化的新型社区--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地区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精神文明还处在较低程度。归纳生源的特殊性有几点:

1.1学习习惯现状。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原住民来说是难以适应的,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他们要忙于应付各种新鲜事物,没有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甚至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或采用简单方式打骂或溺爱、疏于管理;孩子就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中心校的生源由于家长重视、环境熏陶在小学阶段就能养成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差别是明显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环境造就了部分不守纪律、不专心听课、不按时交作业的问题学生,给学校的教学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课堂常规更是有待规范。

1.2学习目标现状。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大都有房有地,生活没有进取目标,满足于现状。由于父母没有远见,认为读书是多余的,混过义务教育阶段就完事。学生学习就没有目标、学习态度差,不肯吃苦,不思上进,经常自暴自弃。城乡结合部的家庭类型多样化,学生教养多种层次,这些因素构成了城乡结合部初中校的特殊性。

1.3教学现况。教改的浪潮快速席卷全国,但在城乡结合部初中校放慢了脚步。作为课改的一线实施者,我们一方面如沐春风、热情高涨;另一方面望洋兴叹,要想在城乡结合部中学实施新课标实属不易。《课标》明确规定通过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由于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殊性,往往造成《课标》与实际操作脱节现象。突出表现在师生互动性差,学生没有参与意识;课堂行为多表现为多动症--动手、动脚、动口就是不动脑。学生因缺少美术环境的熏陶,对美术作品接触极少,认识极其有限。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我们只好无奈改变上课模式:

如【综合探索】课,小组研讨就无法进行。学生一围起来就聊天尽说与课无关的话,叫起来又不肯说。只好改成临摹练习;又如【欣赏评述】课,精彩的画面也很难感动他们,互动交流变得困难,缺乏探索的好奇心,欣赏课就只能作为走马观花的作品展示;面对现状需要我们尽一切可能探索寻求适应城乡结合部学生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摸索和交流,总结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有效地改变现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沐浴在教改的阳光下。

2.优化课堂教学对策

创建良好的课堂秩序,是美术教学的关键。针对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特点,学校一直在探索学生行为的有效引导与管理办法,不断出台管理规则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美术教学应用管理规则如:加分减分制度、课堂评价等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的基础。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通过加分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表现,减分来促进后进生松懈行为。有效地保障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

2.1关注学生心理,建立学习信心。"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来探索,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的创造性思维。"人性本是善良的、好学的,教育环境不同性情也会大不相同的。城乡结合部行为偏颇的学生其实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引导。大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不懂怎样做才能做好,由于习惯不好也就没有信心做好。因此教师一方面运用课堂评价方式即加分减分制度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另一方面与学生交朋友,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有效地结合起来。经常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讲座疏导心理问题、画心理漫画折射学生心理困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疏导。关注后进生思想动态,抓典型,树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学生心理上满足了后进生渴望被重视的心理要求,转变一个典型后进生就可带动一批城乡结合部学生。

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许多学生转变了学习态度,产生"我也能画好"的自信,能用心完成作业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有效地保障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营造课堂气氛,个性鲜明的课堂氛围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用环境渲染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如上民间美术课程,多准备一些民间艺术品实物与挂图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制作课如面具课可戴着面具进课堂即能激发学生的制作和模仿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灵活多样,不能单纯依靠课件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善于运用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准确把握教材要点,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利于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富有形式美感的美术作品。

2.3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改》要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学习美术从而提高美术素养。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差异较大,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拓展美术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我们因地制宜进行美术教学的尝试。

厦门四面环海,资源丰富,我们开展了鹅卵石画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形象各异的鹅卵石,再根据石头外形画出想象的图案,这样的美术课很受学生欢迎。许多孩子上完课后还经常拣来鹅卵石想象各种形态造型画好后拿来给我看,孩子们的执着和热情让我感动。另外,我们还进行厦门传统漆画现代表现法学习。运用剔黑漆画方法再现传统漆画的形态,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准备签具如竹签、牙签、烧烤签,学具准备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学习热情之高涨久久感动着我,我有意无意地触动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好奇心。

开发看似普通却有新意的美术题材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求索的愿望。

2.4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城乡结合部初中生贪玩、比较感性化,教学要兼顾学生感受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2.4.1在玩中学习。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名人故事为线索感悟大师的艺术之路,展开审美认识的求索;或运用民间玩具特殊意义编织名人故事,让学生从诞生礼的民间美术造型开始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触摸美丽感受自然材料之美,探索不同材质在装饰作品中运用技巧;渐渐地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2.4.2在竞争中学习,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利用城乡结合部学生好斗的特点在课堂设擂台进行跨学科比试,如成语接龙说得好的给加分鼓励;诗词比赛、出题比赛,如色彩识别等、黑板画比赛、小制作速度比赛等,在竞争的加油声和快乐中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并体会到了集体学习和美术活动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不断找到适合他学习方法,不把美术学习当成负担而是愉快的活动就会喜欢上美术课了,逐渐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努力,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有了长足的进步。课堂秩序明显改善,学习能力也有较大提高。能够形成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也能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并能创作有一定水准的美术作品。在各级比赛展览中都有优秀表现;在美术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积极态度、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都体现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长足进步。

面对城乡结合部初中校现状,首先要客观地看待其不足与缺失,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帮助学生多视角认识美术,逐步形成美术学习兴趣,引导配合教师上课。其次教师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不断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大胆改革用心探索,本着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宗旨,在新课程背景下包容与辩证地认识利用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殊性和积极因素,创造出良好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优化美术课堂教与学,以实现《课标》要求为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摸索,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了许多,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变得主动、有热情,兴趣大增,大大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也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和积极探索以实现新的飞跃。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6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我国学者对城乡基础教育的研究,从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论述的较多,如褚启宏[1]分析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制度的形成及其思想根源,吕雪[2]在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政策的演变后提出了通过弱化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等。但这些研究往往以政策为出发点,在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方面与实际结合稍显不足。分析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改变城乡基础教育现状,是实现河南省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拟在对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情,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以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3]。河南省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城乡基础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仍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质量优劣不一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

1.城乡学校教学设施配置不均衡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经费有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2007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桌凳更新配置工作的通知》(豫教财〔2007〕31号)精神,河南省全面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基本解决了全省中小学课桌凳残破、缺失的问题,根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带桌凳上学的现象,初步改善了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但是与广大城镇中小学教学设施配备情况相比,农村中小学的校园校舍、教学仪器和设施、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电教设备等,仍然相对落后和不足。

2.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相差悬殊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师资配备上虽采取了多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和措施,使城乡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但综合考虑编制水平、福利待遇、能力素质、专业发展等方面因素,教师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往往偏好于城镇学校,从而造成农村师资力量缺乏、城乡师资力量悬殊的局面。另外,受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教育人事制度等的影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待遇低、培训和进修机会少,这也带来农村师资的结构性短缺。

3.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相差较大

近年来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虽不断提高,但教育投资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仍然存在着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在分配的时候城市占据优势,而乡村学校在布局、数量、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支持力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特别是一些县(市、区)实行教育办公经费的划拨与学生人数挂钩的政策,使得一些规模小的学校教育经费寥寥无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残疾儿童享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更少,特殊教育仍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软肋。

4.城镇巨型学校使得教育资源过于集中

由于经费充足、师资优良、生活和交通条件便利,城镇地区的中小学校呈现爆发式的发展态势。依据国内外的研究与规定,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中小学校为巨型学校。从郑州市教育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3年底,郑州市区有小学206所,在校生29.08万人;初中85所,在校生1381万人;高(完)中60所,在校生7.8万人,而这些学校有一半以上都超过甚至远远超过巨型学校所规定的学生人数。巨型学校的出现使得教育资源过分集中,虽然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升学比例等方面占据着优势,吸引着更多更好的生源,但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很多巨型学校在建设用地面积上较为固定,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密集地盖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而学生人均活动占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活动范围和质量;其次,导致了“规模不经济”现象,巨型学校的各项发展指标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失衡,造成办学成本增加、资源过度浪费,在这种态势下优质教育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再次,会给学校周围带来不利影响,如学区房价格急剧上升、周围交通拥堵成灾、安全隐患频发等。

二、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基础教育政策与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处日益凸显,城乡基础教育差距逐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掣肘。

1.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深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有学者指出,当前有14种城乡二元制度支撑着城乡二元结构[4]。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二元结构中既有教育内部的制度根源,如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城乡分治、“分地区、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的“梯度发展”安排[5],这一制度安排直接导致城乡有别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教育人事制度等;也有教育外部的制度根源,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在城乡二元教育制度制约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教育二元制度的思想根源和价值基础在于对农村和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促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农补工”“重城轻乡”的城市中心发展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城乡有别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明显倾向于城市,从而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2.社会价值取向偏差导致的教育评价体制偏差

农村经济上的落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教育投资能力,城镇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支付能力和获得能力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精英教育思想,以及农村教育不重要、读书无用的价值取向,使城乡适龄人入学机会的差异显性化。从教育评价体制来说,由于整个社会忽视素质教育,过分注重学历,逐步将学业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导致教育资源过度向城市、名校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3.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加剧了发展的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往往体现在校园规模、师资规模、学生规模、升学质量等方面,一些办学规模较大的“名校”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很难在乡村中找到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例如,郑州市金水区重点小学文化路一小在校生人数3700多名,在职教师130多名,2014年招收8个普通班,每班78人左右,2个国际班,每班50人;纬五路一小在校生4000多名,在职教师130多名,2014年招收8个班,每班80多人。[6]而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的入学人数很多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一个自然班的标准,有很多乡村小学每班甚至不到10人;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也是不能保证的,有的老师甚至分别给几个年级授课。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愿投入更多的教育成本让孩子到乡镇甚至到城市上学,进城务工者也是不遗余力地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地的城市上学。随着乡村基础教育生源逐渐向城镇转移,优质的师资也因多方面的因素想方设法往更好的学校调动,结果就导致了生源、师资这两个最基本的教育因素更加集中,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城镇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乡村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7]

三、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可供借鉴的外地经验

1.北京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通过加强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以解决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问题。同时,北京市还通过建立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追踪制度、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社会评价监督机制等综合配套制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弱化升学升级考试,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公平、合理地流动和配置。在基础教育均衡问题上,北京市还采用差异系数等进行计算,初步确定均衡程度的判断标准,同时致力于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改变过去单纯以升学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办法,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区县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

2.杭州市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

2006年9月,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以名校、重点学校为主导,通过这些学校来投资、承办、参与入股等方式,施行名校参与新校、名校参与民校、名校协同名企、名校协同弱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通过名校、重点学校的品牌管理、优质师资等输出与指导,带动新办学校、弱势学校在短期内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水平。该意见还结合当地学校布局和发展现状提出,除了部分农村和落后地区外,今后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学校原则上只建新学校,不取新校名,不挂新校牌,由名校来进行管理。杭州市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尊重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加入教育集团的各成员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现代学校制度,以期实现政府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3.张家港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无障碍流动

为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张家港市确立了城乡教育同步规划、办学条件同步改善、学校管理水平同步提升、教师素质同步增强、教育经费同步增长、教育满意度同步提高的目标。在具体做法上,一是通过一整套完善的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导向机制、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推动区域优质师资均衡发展;二是通过校长轮岗、市校组团支教村校、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等措施,带动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三是通过“两统一差”,促进全市教师人事工作统一管理、待遇统一标准,在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实施政策向农村、支教教师倾斜。

四、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得到很大改观。但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离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使城乡形成了两个封闭的教育体系,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仍任重道远。为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打破体制障碍,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

建立合理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首先需要关注和改变过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上下大工夫,改变县级财政中教育支出不足的局面,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保障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提高农村地区办学条件,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其次要改革教育人事制度,研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切实保证农村师资待遇和水平,加大对城乡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完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最后可以通过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保证农村人口能享受无差别化的基础教育,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同时,各地区还要考虑到自身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包括教师的分配、调动、收入,入学生源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基础学校的布局、辐射力度、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基本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形成合理协调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

2.提升基础教育规划水平,完善学校网络布局

河南省应结合城镇化建设实际,提升基础教育规划水平,完善学校网络布局。一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原则,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辐射半径,合理确定学校规模,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规范城乡学校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和使用水平;二要研究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带动作用,通过“以城带乡”“名校+弱校”等措施,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建立与发展,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城乡教育互动平台

构建合理的城乡教育互动平台,必须坚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和引导,政策上合理调控城乡教育资源,确保教育政策支持、师资投入、教育引导等方面统筹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多元化,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首先,应加强网络教育互动平台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力度,构建区域教育网络系统,实现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其次,应加强政府和学校联动平台建设,建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保障[8];再次,应加强城乡师资流动对接平台建设,合理调控区域间的城乡师资流动,给乡村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增强城镇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服务的意识,形成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最后,应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实现学校优质资源――图书资料、教学设备、教育管理等硬软件与较近弱势学校共享,从而提升基础教育设施利用率。

4.充分发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引导职能,加大监督督导力度

政府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职能应主要是根据立法通过行政管理对其他主体行为进行引导,并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获得提供重要的保障与服务。[9]因此,政府应根据教育立法、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权的使用,建立教育监督、督导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公平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强制各级地方政府教育经费落实,督导城乡教育质量、师资待遇水平一体化情况,逐步提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

5.有倾向性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均衡发展

首先,合理配置师资队伍。乡村师资队伍的来源可以多样化、多渠道,同时还要对长期在乡村服务的教师给予鼓励,在工资、晋级、调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其次,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城镇学校规模一般比较大,基础设施和设备较为先进,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很多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公条件甚至安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要考虑到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而非按照师资力量、学生人数比例来绝对化地进行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改造。再次,统筹城乡教育投入。只有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教育资源的国家政策投入方面,要深入调查和了解城乡教育人口、教育差异的发展现状,使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和山区倾斜,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在区域上的均衡发展。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7

前言: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我们是前线的弄潮儿,是阵地的后备军,是再生的力量团,有激情,有冲劲,有责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我们需要成长,需要进步,更需要锻炼。响应共青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我建筑工程学院经过研讨决定,组成一个主题为“城乡结合部受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团队,旨在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水平,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知识和智力优势,为我们当代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做出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和分析,让我们的学生今后走出校园更好的服务社和谐社会。

活动前期:

我院的领导对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视,积极开展动员大会进行引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团队成员对于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也特别感兴趣,整个团队大多数是由我院团总支的成员组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是我院领导较为认可。

活动开展前期,为鼓动同学们参加社会调研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横幅,海报,媒体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并取得了调研实践基地和接收单位的联系,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认可和支持。多次开展活动前的研讨会,会议期间,做好记录,成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的对实践活动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制定了社会实践方案,以“天”为时间单位,详细说明了项目实施的日程安排。我们的成员作好活动前相关资料的准备,通过查阅书籍和网上查询,熟悉了搜集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考虑农村儿童教育的现状,积极的思考了此次活动的完善方法,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期间:

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流动性强,我们对于师生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视,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团队队员签定了个人责任书,并制定了安全“7口号”,特殊原因要请假,活动期间结伴行,物品检查要谨慎,手机畅通联系密,公共个人财产保安全,顾全大局不蛮干,严守纪录求质量。

活动进行期间我们主要分为“三步曲”。

第一步:与当地村委会干部小学学校领导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当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问题。

第二步:对当地小学进行支教,对当地村民进行志愿服务。

第三步:系统的进行调研,发放问卷调查。

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们团队在建工楼召开了社会调研报告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作出总结。

后期总结: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城乡交错,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所以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进而导致城乡结合部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孩子接收的教育知识较浅,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教学环境也比较落后,教育模式也很古老死板。

一、据调查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如下: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两差”,“一欠缺”的现状。“两差”之一是:行为习惯差,主要表现为:果皮纸屑乱扔乱丢,脏话粗话张口就是,打架斗欧家常便饭。“两差”之二是:自学性差,自觉性差,几乎没有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一欠缺”就是思想意识欠淳朴,主要表现为城市、农村的孩子互相歧视,部分学生沾上黑社会习气,抵挡不住诱惑。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

(一)区域环境因素:

城镇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人际关系淡漠。网吧、茶馆、美容屋、录相厅等场所引来大批三教九流的人群,小学生本就模仿性强,没有识别能力,不能辨其真伪,因而就良莠不分,不假思索地仿照,养成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气。

(二)家庭教育滞后

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也不具备正确、科学教育孩子的素质和方法。独生子女多,家长更是过于娇惯、溺爱。有的家庭贫困,对幼小的孩子不能正确引导,以致他们的子女自卑、狭隘,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导致不健全的心理。还有因家庭的变故,父母不和,离异,重组,留守儿童等导致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爱和母爱,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

二、家庭情况

1、大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在出现新的变化,单亲家庭的增多多数是城乡结合部离异家庭在增多,高达53.33%。

2、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大人们为生计奔波,人口的流动大,寄养式的家庭呈增多趋势。市内与城乡结合部比,城乡结合部更为突出,高达26.67%。

3、特困家庭城市多于城乡结合部,这与城乡结合部能够自给自足和城市的大量工人下岗分不开。

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特点:

1、多数家庭缺少家庭教育环节。父母为生计奔波,在家时间很少,对孩子的教育就更少。孩子多处与自生自理状态。

2、多数家长缺乏教育理念,形成孩子不满意父母的教育,产生了反感情绪。

家庭学生在校的表现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个性孤僻,在校人际关系不好,经常迟到缺旷,学习压力大。我们调查了近三年以来我校辍学学生的情况,惊奇地发现他们中的多数,绝大部分是这类特殊家庭学生。

2、从学校附近的一些饭店,网吧调查得知;学生抽烟,酗酒打架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两耳不闻校内事,一心只想网吧游”在当地学生的口中广泛流传,他们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为伍,逐渐染上恶习。

三、在管理方面,师生流动频繁。城乡结合部学校95%的教师为“走教式”,教学期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教师组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城乡结合部学校也是城区学校优质师资、生源的培养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活动感想:

基于城乡结合部上学儿童存在的种种特殊性,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努力的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差别性教育,从而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在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狠抓家庭教育,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品质,其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也直接决定着孩子成绩!因此,学校必须利用家长会以及平时与家长沟通的任何机会,对家长强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念,授受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良好方法,让家长以爱影响孩子,改变那种完全依托学校、放手交给老师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家庭教育辅助学校教育,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

(二)强化常规品德教育,取得促学先立人的有效性。

在城乡结合部环境现状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文明常规。鉴于此,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孩子,入学的常规品德教育则更重于文化知识教育,让这些孩子在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之前先懂得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

(三)呼唤爱心教育,取得心灵沟通的真实性。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8

在这种背景下,已经有众多专家与学者针对这一议题展开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学术研究。但这些研究并不科学与系统,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刍议教育公平视野喜爱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进一步建设。

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城乡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

从某种程度来说,教育的发展需要得到经济与文化的支撑。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当地政府才能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对教育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与物力。

虽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城乡经济差距逐步拉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城镇地区与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差距较大,导致城镇地区的教育实力更强。

特别是在部分经济尤为落后的乡村地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或者说政府没有足够的实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乡村小学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低。

在这种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小学体育教育无法得到快速的发展,导致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失衡,并且差距进一步拉开。

2.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的缺失

另一方面,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也是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缺乏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乡村小学就难以开展高质量的小学体育教育。失去完善的体育教育硬件设施,乡村小学也难以组织开展体育教育。

在这种窘迫的背景下,众多乡村小学只能被迫减少体育课程的课时,也无法对学生开展系统科学的体育教育。但城镇小学不同,因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层次的不同,城镇小学拥有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也拥有较强的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这就在师资力量及小学体育教育硬件设施方面进一步拉开与乡村小学的差距,导致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进一步失衡。

二、如何在教育公平视野下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1.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力量

从整体上说,要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只有在社会经济的层次逐步实现均衡,才能确保小学体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因此,国家需要在这项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需要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国家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开展工作,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2.要逐步实现体育教育资源的公平性

同时,城乡小学都面对体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乡村学校缺乏器材等体育设备,而城镇小学缺乏体育场地。这种现状导致当前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无法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国家应该逐步实现体育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必须要加大对众多小学的财政投入,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方面,对于乡村小学,国家需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体育器材,要确保乡村小学的体育器材完善,能够支撑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对城镇小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将人均使用场地作为办学标准之一纳入重要指标之中,要保证小学学校拥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开展体育课程。

3.利用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制度与政策,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进入乡村小学执教,有效解决当前乡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不完善的现状。教育部门可以从编制、工资待遇等方面开展工作,为乡村小学招纳更多具有高专业能力、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开展体育课程。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9

城乡师资动态均衡激励制度

一、研究缘起

城乡教师资源失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优质教师资源的不断流失,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这些年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领雁工程”,建立城镇教师支教、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等措施,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已使浙江省城乡教育资源均衡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是,从2009年笔者参与调研的浙江城乡教师流动现状看,还是归结为以下特点:

1.单向流动。即农村流向城镇、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等,而逆向流动几乎为零。

2.流动失控。主要表现为教师流动数量得不到控制,尤其是部分优秀教师往往自动离职,使教育主管部门措手不及。

3.骨干流失。外流教师绝大部分是省、市、县各级教坛新秀、名师、学科带头人等,而由于他们流动的不可逆性,这种流动对于流出学校与地区来说,其实是“流失”。

2009年9月,两个派的提案:《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切实加强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被列为浙江省委会重点提案,由分管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继续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来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引导城市超编学校教师向农村流动、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等等政策设想。

为了跟踪调查浙江边远山区或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流失程度,也为了检验浙江省政策的实效性,笔者再次走访了衢州地区六县(市)(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开化县、衢江区、柯城区)及两所重点中学――衢州一中和二中;丽水地区的景宁和遂昌两县。

二、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及思考

笔者走访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普高、职高);衢州地区的骨干教师分类是以2007、2008两年的统计为依据的,骨干教师有三个层次:

1.省级骨干包括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教坛新秀3类;

2.市级骨干包括拔尖人才、名师、“115”第二、三层次人选、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6类;

3.县(区)级骨干包括拔尖人才、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4类。

景宁和遂昌同属于丽水地区,之所以分别列表,需要说明两点:

1.由于遂昌的骨干教师统计不完整,加上时间紧迫,最后只得到全体专任教师的统计数据;

2.景宁的骨干教师因为省、市级骨干人数较少,故把校级学科带头人等都列为骨干教师。

由于骨干教师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且许多地区并没有对骨干教师的数据专门统计,所以没办法统计流失的骨干教师占骨干教师总数之比,这是本文遗憾。但通过衢州地区和丽水地区的景宁县(注:该县是丽水地区对教师流动最关注的县,因此数据有代表性)相比,骨干教师市县内流动与流向外地的情况还是有明显的不同:衢州地区市县内流动相对频繁,占专任教师比例在1.5~2%之间,景宁在1%上下;而流向外地的数据刚好相反,衢州地区除了2006年为0.36%外,其余年份基本在0.3%以下,而景宁县在近几年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教师流动的规定,使流动教师数量大幅减少(遂昌县专任教师的流动也呈现这个趋势),2010年降低到接近衢州地区的最高值3.5%,之前的2006为1.15%,2007高达2.31%,是衢州地区的数倍。城乡师资动态均衡建立在教师流动的基础上,所以,教师适当的流动有利于师资力量配置的均衡,因此,“市(县)内流动”是值得鼓励的,《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县域内合理有序流动机制”的任务。何况这些年市县内的流动越来越趋向于学校间的流动。以常山县为例,这些年骨干教师市县内的流动数变化不大,一般在10多人,但仍然“流入”学校的比例在递增:据了解,近五年教师在市县内学校间流动比例由2006年占流动教师总数的30.77%提高到2010年的58.33%,在2009年曾达到83.3%(流动的6位教师中,只有一位流入其他部门)。

因此,可以这么说,相比衢州地区,丽水地区的教师市(县)内的流动不足,或者说,衢州地区教师流动的方向较为合理。

还以常山县为例,五年间“流失”(即流往外地)的22位骨干教师中,只有一位考上公务员,其余也仍然留在教育系统。因此,让单向流动趋向双向流动是变“流失”为“流动”的关键。

再调查显示,浙江这些年的措施收效很大。以遂昌县为例,专任老师流往外地的比例逐年下降的幅度很大。

教师“流失”(流出市县)的比例虽有反复,但总体下降明显,2010年几乎只是2006年的1/3左右(0.56%)。以亚太人力资源协会有关员工流失率以8%~18%为合适范围看,遂昌教师这样的“流失率”实在不必过虑。

只是,笔者担心,这样的稳定能否长久?或者合理?来自某欠发达县的名师孙老师(现为杭州某中学副校长),在谈到由山区走出来的根本原因时说,她的孩子从小患哮喘,家乡限于医疗条件怎么也治不好,到杭州的儿童医院看了几次有了好转,于是她克服重重困难、不惜夫妻两地分居(两夫妻都是当地骨干教师,县里只同意调一个),只身调到了杭州!孩子的哮喘终于治好了。她说,为了孩子的健康,她别无选择。

为此,笔者访谈了衢州地区九个农村学校有关教师,并选择向往城镇学校的原因(至少选两项,可以多选):①更丰厚的待遇;②更多的提升机会;③更方便的交通;④更理想的生活环境;⑤子女读更好的学校;⑥更多的学习机会;⑦更好的工作氛围;⑧更好的名声;⑨其他。结果100%的老师选择的选项中都有“①更丰厚的待遇”,另有90%以上的老师选了“⑤子女读更好的学校”,不多的老师选择“更多的提升机会”,另外选项则“无人问津”。这个访谈结果值得深思:如何正视农村教师的诉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把人们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序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认为只有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农村教师最在意的其实还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自己的、孩子的。如果这些基本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自身提高机会”、乃至“更好的名声”等“尊重需求”或“自我实现需求”,是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的。那么,目前针对农村教师的“工程”或“奖励”,最终能否阻止他们外调的脚步,就值得怀疑了。

它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优质师资流失的现实根源,建立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基础上的动态均衡制度十分必要。

三、城乡师资动态均衡的制度设计的思路

(一)制度设计的前提是均衡与可行性

农村教师的稳定如果建立在限制教师流动的基础上,这样的制度首先牺牲了土生土长的农村教师(大众)的利益,有引发社会对立之嫌;其次,也将阻止城市优质师资或有志于增强农村师资力量的优秀毕业生(精英)赴农村执教的脚步(因为只要成为农村教师就必须稳定在农村),又会导致停滞。因此,诱导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城乡师资动态均衡,正是“精英”与“大众”利益均衡的政策要求。

同时,城乡师资的均衡制度设计,还必须考虑其可行性。即应该把目前的政策与可行的替代政策相比较,而不能以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目前政策的理由。张维迎(2006)以讨论收入分配为例,设想社会由两个居民组成,考虑a、B、C三种状态:在a状态下,每人各得100;在B状态下,第一个人得120,第二个人得180;在C状态下,每人各得150。再进一步设想现在处于状态B。那么,如果这三种状态都是可行的,社会最优的安排应该是状态C;但是,如果状态C不可行,我们就不能用状态C批评状态B。如果不考虑可行的选择,非要两个人收入均等,我们只能走向状态a,两个人都受到损害。

城乡师资均衡制度的设计是为了社会进步,所以既不能不顾及农村教师的利益诉求,也不能过分强调城镇教师的奉献与支援,而应基于目前的“B状态”,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再通过政策的倾斜,向“C状态”的均衡努力。

(二)不同群体教师必须有不同的措施

马斯洛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符合对象需求的激励才起作用,而不同对象的需求是可以分层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激励政策也要有层次性或递进性。而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stheory)又告诉我们,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前者是基于平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消除不满)因而对员工有“保健”作用的因素,后者则是基于公平(分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使人满意)因而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又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城乡教育环境的基本趋同建设。

1.提高收入,以足够的力度留住农村优秀教师

这里可以借鉴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做法。早年的鲁冠球已深深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的深刻道理,同时也更深刻了解农民的苦、穷,于是,他“留住人才”与争夺人才最有效的策略就是物质激励!上个世纪80年代,求贤若渴的鲁冠球宣布:以优厚的待遇从全国各地商调工程师和技术员;愿付出一定的“培养费”,向各大专院校争取分配大学生。同时他又在本厂、本乡、本市(县)甚至越出市(县)界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进厂,送厂内职工进高等院校代培。他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方招收、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同时,他又向专家、教授发出聘书,组织一个厂外的专家顾问团,定期请到厂里向他们咨询请教。他说:对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就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到他们厂工作的技术人员在物质待遇上真算得上是“一流”的,其工资都在原基础上向上加两级,奖金少的几百元,高的上千元以上,厂里把这些人的户口都落在县城。这个策略一直延续至今:“奋斗十年加个零”这个企业日创利润目标永远与员工的最高年收入挂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精英们打造他的“常青树”。

如果农村能以鲁冠球这样的魄力去“抢夺”优质师资,何愁流失?从可行性出发,目前提高农村教师收入的途径至少有两个方面:

(1)增加教育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终于将“老生常谈”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设立在2012年实现,以这些年的投入缺口而言,这意味着国家将增加2000亿元上下的投入。

那么,2000亿元又意味着什么?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760万左右(其中小学教师479万,初中教师285万),国家如果给这些教师每人每月增加津贴1000元,每年大概需要增加900亿财政支出。据调查,目前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地方津贴和学校补贴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这一块已经实现了城乡同级同等标准,但是地方津贴和学校补贴的差距很大。由于中小学校工资外福利待遇主要是单位自筹资金发放,如果当地财政不予安排就没有其他来源,所以有很多农村学校除财政发放工资外没有任何福利。以衢州地区常山县为例,每年教师工资外福利城镇初中7900元,农村初中2500元,城镇小学2600元,农村小学1100元;丽水市各县(市、区)农村教师人均福利每月不足200元。因此,给农村教师每月增加1000元的津贴,将起多大的激励作用!而这是国家财政向农村稍作倾斜就完全能做到的。

(2)设立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公积金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每月由农村教师本人拿出工资收入的一部分,政府按照一比一比例配套,存入本人社会保障公积金帐户,随着在农村工作年数增加,缴纳比例逐步提高,到教师生病、离开农村或退休时一次性提取。

农村教师的津贴是对农村教师的即时奖励,而教师社会保障公积金是对农村教师的未来承诺,更具有某种期权的性质。

2.提倡“名师”、“名校”城乡对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名师效应”可以起到改善和提升农村教育环境“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笔者家乡的衙前中学原先在远离县城的偏僻小镇衙前,上世纪60~70年代,有个从杭一中(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下放的叫咸信的“犯错误”老师,历史教得出神入化,衙前中学由此名声鹊起。笔者就是县中毕业高考落榜后去衙前由理科转文科复习一年后,报考了历史专业。咸老师之名师效应实在不亚于今天的明星效应!

建议实施“移动的名师工程”。这项工程应包括:①“名师支教”:城乡中小学结对、也可与大学结对,城镇名师定期下乡授课;②“名师督导”:支教的名师同时还应是学校的督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当地教学质量;③“培养名师”:名师言传身教、并结合“素质提升工程”、“领雁工程”等,进一步提升农村现有骨干教师业务水平,培养新一代名师。“名师工程”宜首先在相对中心学校实施,进而在“次中心学校”开展,如此不断“移动”“名师工程”、辐射“名师效应”,提升与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留住名师,吸引名师,并不断激励骨干教师成长,促进城乡师资的基本均衡。

(三)城乡教师流动制度还必须有必要的约束性措施

国外解决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缺乏问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如日本有教师“定期流动制”,并专门制订了提高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待遇的配套措施,如今,日本的教育资源均衡化程度已相当高;韩国有教师“互换制度”,以避免出现大城市教师过剩而边远地区师资匮乏的现象,也专门颁布了《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给岛屿、偏僻地区的教员以各种政策倾斜,因此,韩国教师非常认同城乡教师互调制度。因此,中国也有专家提出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的思想。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实施教师定期流动或互换的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该制度必须有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在农村教育事业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给予轮换到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尤其对于渴望成才的青年教师,除了物质激励,更应给予保研、考公务员加分、保送出国等方面的激励,为他们提供实现理想的良好平台,且学成后可自主选择去向,在农村教师待遇充分提高的前提下,这种自主选择是必须的,也更能吸引优秀人士投身农村教育。

城镇教师如果晋升职称、申报名师等,必须有在农村从教或支教经历,这必须成为一个约束性的条件,使“城乡教师必须轮换”不仅仅是政府的倡导,更成为每位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做到既有稳定农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又有轮换与流动的城乡教师互调制度,那么,城乡师资水平共同提高的动态均衡的实现可能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付景涛,李明.政府合法性的社会群体结构及其合作博弈――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学研究,2009,(01).

[2]张维迎.理性思考中国改革[J].财经界,2006,(06).

[3]费菊瑛.改善义务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2).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篇10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制度设计

一、城乡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的现实

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城乡间基础教育在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合理、不协调,这种非均衡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也不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一)城乡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的现状

1.经费投入差距明显

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体制下,由于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若以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指标衡量,则城乡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单位为元。

2.师资配备严重失衡

城乡间教师水平的差距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规模结构、能力水平、权益保障方面。农村师资配备的不足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难以保障。

《国家教育督导2008报告》显示,2007年农村和县镇初中生师比分别为17.9∶1和17.1∶1,均低于城市的15.6∶1。中西部农村学校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分别为63.4%和41.4%,分别比城市低22个和30个百分点,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多占比例,城市高出农村19.2个百分点。[1]

3.办学条件相差甚远

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小学、初中的校舍、图书仪器装备、体育美育卫生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信息化装备尤其严重不足。

(二)现状的影响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存在必然关系,在教育资源供给和配置上,农村相比城市甚为紧缺,可以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主要根源。

田芬在其博士论文《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提出:“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中心’的发展趋向,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上的差别,这是导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2]对于这一观点,我持赞成态度。

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同样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综上所述,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既与城乡二元的经济发展差异有关,又与政府人为的政策制度有关。

二、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

未来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促进公平,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差距;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从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上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所要遵守的原则

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使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这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制度设计应坚持的一个原则。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原则:因为除了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主要根源外,教育发展的城市倾斜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的缺陷也是原因,所以要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需要从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出发,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也要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适当向农村倾斜,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思想在教育层面的运用。

(二)制度设计

1.教育经费

(1)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在以县为主的体制运行过程中,基础教育经费重心上移,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县际经济发展的差异,基础教育的投入亦受制于县的财政收入,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以要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凸显出“分级管理”,增加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第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这样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会有所增加;第二,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分级管理体制,按比例分担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城乡教师的工资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责,而校舍的建设与维修、教学仪器的购置、日常办公费用由县镇负责。

(2)建立区域内的城乡一体化财政拨款制度

政府加大对城乡基础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建立城乡一体化财政拨款制度,并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教育经费总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第二,建立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到位;第三,引导城乡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2.办学条件

确立标准化学校建设制度,统筹城乡办学标准。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还是学校之间的差距,要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改造城乡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办学标准的差距。

城乡基础教育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而要想统筹城乡办学标准,必须确立一个最低标准。基础教育缺少办学的最低标准,因此无法制定满足标准的目标和步骤,也就不能明确各方的责任,进而无法采取政策与措施。对此有如下构想:可以参照国家对贫困人口生活标准的界定来定义基础教育最低办学标准,并根据各地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办学标准,这样就明确了目标与责任,易于采取措施。第一,规定生均经费,生师比等教育标准;第二,规定基础教育投入占财政经费的法定比例;第三: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办学标准。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地有效保证城乡基础教育有一个既相对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3.教师资源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欠发达等原因,无法吸引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更由于农村教师的基本编制有限制,岗位结构不合理,代课教师多在农村,这样基础教育的师资配备在量与质上都不合理。因此要通过编制、待遇等制度和政策上的倾斜与保障才能达到“引人,用人,留人”的目的。

(1)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度

第一,实行城乡统一的基本编制标准和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区域内城乡的生师比、岗位结构必须是统一的标准。

第二,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公费教育、全科培养。定向分配,重点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力量。[3]设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乡镇以下教师特殊岗位津贴,鼓励引导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2)努力完善教师交流与进修制度

统一区域内城乡教师工资待遇、考核和评价制度,共享区域内研修培训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缩小城乡学校间的人力资源差距。完善教师进修制度,满足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研活动开展的频率、深入性、规范性方面都应有科学的规划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效果都更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更加重视教师保障制度

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适当向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教师倾斜,增强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4]。

4.强化评价与监管

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在于政府,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监管制度和教育资源使用监管制度。区域内城乡的教育质量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质量监管机制,实施对辖区内每所学校的基本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管理,重点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第七战略专题调研组(组长:陶西平、袁振国).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