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金融的作用十篇农村金融的作用十篇

农村金融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7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1

1、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省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3、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省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二、政策建议

1、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3、完善我省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省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4、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省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5、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有数据显示,农村建设常出现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可规定对资金运用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或者减少存款,或者自动退出农村存款市场。加快资金的回流,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流支持。

6、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2

【关键词】新农村金融支撑

一、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设施

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通过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投入产出率的增加来实现,金融业支持农户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以发展养殖业、渔业、林果业等高收益生产活动(相对于粮食生产),并开发一些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地上作物收获权抵押贷款、存栏牲畜抵押贷款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或者向农民提供消费贷款、个人理财、银行卡、租赁、咨询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或者保险服务,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对农民增加消费信贷,及时向贫困地区或贫困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将极大地促进农民生活设施的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老化、不完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稳定粮食生产和发展养殖业、渔业、林果业等产业,就要增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兴修水利、加固堤防、改造村级公路等;为改善居住环境,要加大村容村貌的改善力度,完善各种生活设施。但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明显的正外部效应,而且项目所需投资数额远远超出农业经济个体所能够承担的范围,因此,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介入,金融的介入将大大加速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调整、优化升级,势必将减缓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农业资源,就必须因地制宜,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可以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批项目,如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以及优势农产品出口等,对其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吸引商业性资金的跟进,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4、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为地限制了农业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程度加深,耕地减少等因素,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已成为我国农村人口解决生计的首选手段,农村成为廉价劳动力的蓄水池。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已无过多剩余劳动力(农村地区主要为老人、妇女、儿童),大部分青壮年都以外出打工谋生,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迁移,而非身份上的改变。长久来看,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既存在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经济发展上的规律性。而如何确保迁出人口安居乐业,除了政府介入外,金融业为迁出人口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如提供住房信贷、创业资金、保险等)将对稳定迁出人口、防止其回流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金融业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二元结构方面存在着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深度仍然有限,在不少边远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甚至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在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村居民资金需求的时候,农村居民只能更多地依赖于非金融渠道融通资金;二是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受到资产质量低下的困扰,为减少贷款风险要么“惜贷”,要么提高贷款门槛。另外为数众多的农村信用社,高负债运营,超负荷经营,资产负债已远远超过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资产扩张已被严格限制。结果农村资金的供给受到抑制;三是因为存在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手段落后,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系统根本不可能延伸到农村,农村居民能够参与交易的金融商品相当有限;四是基于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机会较少的现实,农村居民的储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储蓄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2、农村金融体制失衡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在推行“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大客户”战略下,实施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信贷集中、权限上收,各商业银行纷纷将县以下涉农经营网点大量撤并收缩,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银行前些年大举进攻城市,虽然已经确定了面向三农的股份制改革方向,重新扩大农村金融业务,但效果如何尚需时日观察。而农业发展银行受体制因素的制约,只能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近年来虽然调整了经营方向,扩大了部分涉农商业性信贷业务,但是作用仍十分有限。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要力量,在农村金融中,90%以上的农业和农户贷款都是农村信用社发放。但由于历史原因,农信社的资产质量不高,历史包袱沉重,业务拓展缓慢,改革效果滞后,影响了支农的深度和广度,而仅凭农信社一家也难以独支“三农”。事实存在的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不受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与保护,在较多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并不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竞争威胁,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

3、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渐开始活跃,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并严格控制非正规金融活动,使其转入地下,但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非正规金融填补了农村资金融通的空缺;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农村金融改革虽取缔了农村基金会,但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使得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又趋活跃。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我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非正规金融活动采取限制政策,因此被称为“地下金融”或“草根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

三、加强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加大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努力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相互并存、定位明确、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高效运行,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元化的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体来说,一是要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公路、水电、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和公共设施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经营等提供政策性金融的扶持。二是加强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改革中,要加强和突出农业银行的支农地位和作用,完善其支农的功能,利用其完备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高端客户市场的服务功能。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产权改造,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其自身运营的能力,提升其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加快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和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解决自然灾害造成农民收人下降,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为农村金融的信贷投人提供风险补偿。

2、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贷款供应的主渠道,相当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贷款已经占到县域农业贷款的80%。但如前所述,由于合作金融支农后劲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步伐。一是因地制宜,逐步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制和重组,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在组织机构上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深化体制内金融改革,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多元化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国家控制下的过渡性的民营金融体制。二是给予农村信用社必要的政策扶持。有必要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在管理上应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建议适当降低税率,对农村信用社种养业贷款的收入减免营业税。要提高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适当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三是建立完善的合作金融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三会”制度,坚持按一人一票的制度选举产生社员代表大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合作金融的行业协会,每年对合作金融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证合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要强化人民银行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至少每年现场监管一次,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保证其健康发展。

3、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型社区金融机构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规模小、周期长、风险大,因而大型商业化金融机构会因成本较高而不愿进入农村。但是具有地方性的、“土生土长”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天然地最能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存量,最容易了解当地农村经营情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而能胜任为当地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在保证资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型社区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区域性的金融公司,并为这些社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给予其较大的利率浮动自,建立与农村贷款配套的技术、信息、咨询及产前、产中、产后等关于资金使用效率的相关制度体系等。

(注: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a200621-6。)

【参考文献】

[1]谢素华:刍议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7(2).

[2]曾婷:对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世纪桥,2007(12).

[3]金麟根、权召伟、李娟: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纵横,2007(5).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3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产权改革

从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拉开村镇银行试点的序幕发展至今,村镇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就正规金融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的框架,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1.1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至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1.2农业银行的撤离造成农村商业金融安排空位

自1979年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农村金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银行业务的交叉使农业银行不再固守农村金融这一传统领域,而逐步将眼光转向农村金融以外的业务领域。在商业化的思路指引下,农业银行更明显的以一个商业银行的姿态参与同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营利性成为其首要目标,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洗脚上岸”式的战略调整,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业务中心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银行的撤离,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1.3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问题

1.3.1产权归属不清

信用社发展到如今,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并没有将信用社当成是农民的,而把他当成是商业银行看待,为农意识淡薄;一些农民也不把信用社当成是自己的,而是把他当成是国家的或是商业的银行。

1.3.2不良贷款比重高,资产质量差

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信社的农业贷款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近些年,农信社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但从绝对比重来看,其比率依然很高。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使农信社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不得不审慎对待农村贷款,限制其农村业务的开展。

2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1培育了新的农村金融主体,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空位”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必不可少。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利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交易方式或交易机构的选择取决于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在交易层次比较低的时候,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优势比较明显,而当交易层次提高以后,伴随资金交易的扩大,商业金融的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相应的弥补资金风险的信息成本会增加,这些通过大额资金借贷的高利率体现出来。但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现有的安全评估成本会因为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降低其单位水平,同时单位签约成本也会因此而降低,如图1所示。

图1

所以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不同的市场定位,民间金融和合作机构应着力于分散性、小额性的资金需求,而对于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市场需求,则安排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能使交易成本最低。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本来包含有商业金融的安排,但是,农业银行的“洗脚上岸”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接形成商业金融的缺位,导致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的非最优化。我国村镇银行是按照公司制新组建起来的企业法人,或是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从性质上来说,它属于商业银行,按照商业性的原则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它的设立弥补了农行撤离所留下的农村商业金融空位,也缓和了这种空位下的交易成本问题,从而保持了原有体系的完整。

2.2创造竞争环境,推动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不应该只单纯依靠设立几家新的金融机构,对原有金融机构组织的改革同样重要,对于农信社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合作制。

另一个关键在于竞争机制的培养。村镇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入住农村,从业务来看,它和农信社存在很大的交叉领域;从水平上来看,农信社属土生的金融,管理技术和水平远不如下乡的这些村镇银行。

2.3带来协整效应,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4

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实现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既是当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中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探索。

找准问题,开对药方

指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相对落后的二元结构的矛盾,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乏力,农村金融无法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至今不能匹配现代转型的农村社会,这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更是二元结构的原因与症结。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是体制与机制并存的问题,也是点与面都有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就“三农”工作发出了17个中央1号文件,每次都提到了农村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是作为“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某一个问题,普遍地出现,而且是长期解决不了,这就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一定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二是除了2011年在专门的加强农业水利建设的文件中一般性提到金融支持外,文件还3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创新,2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改革,5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服务,1次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的创新、改革与服务固然重要,若没有接地气、可操作的措施,和结合遵循我国农村现状、发展规律的管用的办法,文件的要求只能成为政策口号,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第三,农村金融是“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生产与发展要素,实践证明,农村金融是当下“三农”发展的瓶颈,是“三农”中的主要矛盾,它涉及到“三农”的方方面面,是个全局性的问题与任务,如果把农村金融问题仅仅作为解决“三农”中一个措施,从认识和方法的起点就出了偏差,既抓不住农村金融的实质,也无助于最终解决“三农”问题。金融与其他要素紧密相连,农村金融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村信贷问题,不仅仅是银行的事,还有农业保险、农村土地信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培育与健全、农业企业的上市融资等等都是我们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多个方面。

究竟是投入不足还是需求不足

为了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在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之上,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2010年9月28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还联合出台了专门性《考核办法》,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政府部门作为国家农村金融的制度设计者,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逻辑是:只要强调银行的支农责任,就能改变农村金融的现状,只要银行把吸收的存款投放当地,就能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只要银行增大投入就能解决农村的资金瓶颈问题。

但是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是否真的存在银行投入不足?银行是否真的不投入?突出的例子,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分离“邮政”和“储蓄”职能,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把原来农村地区的储蓄机构从“抽水机”变成“蓄水池”,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但是,事实上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挂牌成立到2008年年末,邮政储蓄银行有3.7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达2.2万亿元,而涉农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至少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县域农村不缺钱,否则就没有钱流出去,二是在该区内农村金融需求或缺乏有效性,或缺乏足够动力调动银行积极性,三是农村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钱用不掉;银行不是不愿意投,而是由于没有有效机制相配套,不敢或者说是无法投。农村发展中的金融问题与其说是投入不足,不如说是缺乏有效的金融需求。政府正是应在如何培育、激活有效的农村金融需求上下功夫。

不在土地问题上乱开口子

指出,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土地制度就是中国一项根本制度,土地问题就是中国一项根本性的问题。在发展农村金融中如何看待土地问题上,应摒弃“土地万能”的思想,我们既不能在土地问题上无所作为,也不能有土地万能的思想,老在土地上做文章。

土地制度既是现行管理农村社会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管理农村社会的主要内容,尽管农村土地赋予了经济功能、权利功能、市场功能、治理功能、发展功能等,但是至少现阶段,在主流农村或者说在大部分农村,土地最主要功能还是生活功能、社保功能及其稳定功能,而土地资本化、金融化是以土地权利的自由交易为前提,突出其经济功能中金融作用,可以说目前既没有条件,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然的话,为什么国家法律中对于农村土地、农房担保抵押等限制性的条款一直没有修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是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对于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提出要慎重稳妥。其实,这些政策也暗含了现阶段对土地农房金融功能发挥的限制,看出决策者对土地金融功能放开的谨慎。现阶段,慎提农地金融,对于稳定农村现有社会、经济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不然的话,农民的土地权利还没有在充分保护的现实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权利有可能以金融的名义被进一步的剥夺。而且,在实践中,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除了土地还有其他办法。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另辟路径,将农村融资抵押物范围由“三权”扩大到整个农村产权。据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539亿元,其中,除发放农地贷款、农房贷款187亿元外,发放其他创新贷款352亿元,约占整个融资的65%。在当下的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中,不注重整体的制度设计,指望把土地金融作为突破口,政府就是放了宏观,拘泥于微观,既帮不了忙,还有可能添乱。

不能一刀切

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政策演进的过程。国家这么大,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口环境都不同,经济发展在不同领域存在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若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与办法,既脱离了现实,也无济于事。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类型、农村社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纵向看,我国农村有的已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的依然是封闭、半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横向上看,自东向西,农村经济呈现出明显差异的特质。整体上讲,我国农村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东部沿海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农村,是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并不突出,对应的是“三农”中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二是以部级、省级贫困县为主体的农村,是不发达或贫困地区,也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的地区,经济形态依然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类人群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地区突出的“三农”问题其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权益与保障问题;三是除一、二类外的广大农村,是我国主流农村社会,城乡二元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农村面临由传统到现代,农业面临保障与发达、农民从自足到自觉的现代阶段,农村是这些地区最突出的“三农”问题。对应我国农村金融的分类,我以为,第一类地区,应以商业性金融为着力点,解决农村中农业的发展型金融需求;第二类,是个政策性金融或者说叫扶贫性金融问题,重点解决农民的生活保障的问题;第三类,对于中国大部分农村来说,解决的是农村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需求,更需要的是合作性金融与农村社会的融合。忽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与特质,出台的政策最终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实际,也不实用。但事实上,各种出台的政策与文件中,并没有细分各地农村呈现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没有兼顾不同农村地区的具体实情,自然就出现政策制定的主观意志与实际客观效果的背离。

不能完全指望商业性金融

在我国农村农民贷款难,为什么?提供足额抵押几乎是取得贷款的唯一渠道,但就普遍而言,农民基本上没有得到银行认可的抵押物。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民手中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不能抵押,这样农民作为融资主体的能力基本被剥夺。很多农村信用社去农化、商业化、银行化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问题的严重性。

商业性金融建立在成熟的市场之上,而现阶段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还很不成熟,没有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无法按市场的方式配置资源,同时,农村中显性风险对冲了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冲动,农村资产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难以转换成金融性、信用性资产。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商业性金融解决不了当下农村的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仍属于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任何商业性的金融机构的运行,这些地区的农民的资金需求、金融需求正确渠道应来源于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因为政策性的金融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合作性金融是与正在勃兴的农村合作经济融为一体。况且,除发达的东部农村及城市的郊区农业外,大部分农村的农业经济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解决的是生存,维持的是简单的再生产。带有市场性、商业性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强大的农业市场主体在广大农村仍为鲜见。这些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农村对商业性金融的对接通道。商业性金融的逐利属性和通常的风险管理要求,农民没有财产性的担保能力等于否决了自身的金融能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强调农贷中担保,实质上是无视农村特殊属性而继续沿袭商业性金融的传统主观思维。只要不改变现在农村仍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格局,只要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只要不改变农村土地管理方式,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就一直存在。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5

关键词金融扶贫建议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今年以来,“精准扶贫”作为对新一轮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和政府赋予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改善对偏远乡镇、农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普惠金融,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对于“为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从机构布局看,还是从发展规模看,金融扶贫责无旁贷。那么,农村信用社如何理清思路,精准谋局,既勇于担当,履行好社会责任,又把握好机遇,在精准扶贫中强基固本,助力自身的转型提质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区贫困现状

朝阳县地处辽西,县域总面积375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全县耕地面积140万亩。全县总人口57万,其中农村人口52.5万。由于朝阳县属半干旱、半潮湿季风性大陆气候,基温高、日照长,降水量年内季节分布不均,年季节变化较大,人均水资源不足,属于严重的缺水地区。

在国家、省、市多年的扶持下,朝阳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朝阳县历史经济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仍处于省内较低水平,同时也落后于国内一些贫困地区。到2015年底,全县还有7.1万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13%。

朝阳县贫困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基础差、人口综合素质低、教育卫生事业相对滞后等。但最主要的是自然气候的影响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一是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灾害频繁。十年九旱是朝阳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二是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差。由于地方财政和农民群众的投入能力低,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种植业长期“靠天吃饭”,没有摆脱“雨养农业”的束缚,改变朝阳县贫困面貌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村信用社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从信用社自身来看,农村信用社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金融产品技术与需求不相适应。信用贷款相对较少。截止到2015年年末,县域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不足5%。5万元以下的免抵押、免担保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实际覆盖贫困户范围小。二是传统抵质押放贷技术不适合贫困户。信用社能接受的抵质押品大多局限于国有土地和城镇房产,扶贫主体拥有的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宅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较少被信用社接受,普及率很低。目前,省联社虽然推出了“三权”抵押贷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流转变现能力较差,抵押权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且存在处置难、成本高等问题,“三权”抵押物缺乏统一价值评估标准,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三是贷款期限与需求周期不匹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搬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小额信贷所需贷款周期均较长,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中长期贷款较少,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错位的情况较多。

从外部看,贫困群众的还款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的宣传引导有待加强。当前农村存在政策宣传不到的现象,部分贫困户仍然抱有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老旧观念,误以为“扶贫小额贷款是扶贫款、民政救济款,银行放款也是政府给的钱,不用归还”,给扶贫小额贷款按期收回埋下了风险隐患。

另外,扶贫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尚未有效落地。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靠天吃饭,涉农贷款风险较大,与一般农户相比,贫困户的贷款风险更大。到目前为止,尚未有部门承诺对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发生的风险进行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开展扶贫信贷工作的积极性。

三、农村信用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扶贫攻坚的真正前线在乡村。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扎根县域、扎根基印⒂搿叭农”紧密联系的天然优势,切实担当起扶贫“主力军”的职责,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户的急迫需求,切实把金融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要构建有效的信贷机制,制定专项规划。积极对接扶贫部门,获取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有创业就业能力、有经营项目或创业计划的贫困户,提供信贷资金和适合需求的创业类金融产品;对因家庭贫困就学困难的学生,通过发放助学贷款等支持其实现求学梦;对扶贫搬迁贫困户,合理满足其就业创业安居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要把信贷资金优先投放于扶贫信贷上,支持贫困人群脱贫。基于扶贫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金融服务机制。适度扩大贫困地区贷款审批权限,为扶贫信贷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信贷业务流程和审批手续。适当放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信用贷款申贷门槛,切实降低扶贫贷款的利率水平。

第二,要开发专门产品,积极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户+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探索出台抵质押、保证方式,推进订单农业与供应链融资等业务。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将担保、联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产业链融资等多种方式应用到扶贫贷款发放中。创造条件促使农民通过出让、入股、转包、租赁、置换、抵押等方式盘活“三权”。

第三,要积极创新扶贫模式,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打造小额贷款精准扶贫模式;面向具有带动作用的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高效带动扶贫模式;结合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在帮扶活动中,利用各类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为贫困户谋划脱贫致富的策略,与外部企业和组织搭建致富桥梁,努力培育壮大,进而带动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第四,要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保障机制。进一步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结合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等活动,加强对贫困户的培训、引导,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意识,努力营造“穷可贷、富可贷,不守信用不可贷”的氛围,提高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第五,要健全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与政府和保险公司对接,由政府出面,协调保险公司完善贫困地区保险服务体系,研究出台“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信贷扶贫模式及“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建立信用社、保险、政府三方共担损失的机制,分散和稀释扶贫贷款资金风险。

第六,要加强协调,加强与各级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获得倾斜性、差异化的政策。职能部门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监管等措施,发挥杠杆作用,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扶贫形成正向激励。

(作者单位为朝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简介:任川(1971―),男,辽宁盘锦人,朝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研究方向: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蔡友才.探索金融扶贫的高效稳健之路[J].中国农村金融,2016(05).

[2]吴文正.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J].青海金融,2016(09).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6

【关键词】公共财政;农村金融;政策

(五)农信社的存款规模限制了支农能力,经营成本大

从观察县的农业贷款规模中可以看出,地方农信社是农村金融发挥支农作用的主力军,但农信社受存款规模的限制,其农业贷款的发放也被限制。从观察县的数据显示,大部分观察县的农信社的存贷比已经接近监管要求的存贷比75%的上限,部分观察县的农信社的存贷比还超过了75%(例如疏附县农信社2010年末存贷比已达78%)。此外中央实施了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由于农信社是各县发放涉农贷款的主力军,涉农贷款的存量远远大于其他金融机构,由此造成涉农贷款的增长速度较缓,获得政策奖励的数量与其贡献不匹配。农信社承担了大量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工作,如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自助设备(atm自动取款机和atm自动存取款一体机)在农村全覆盖等,农信社在农村经营中的成本也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六)农民和农村企业缺少有效抵押物,融资困难

农民拥有的可抵押资产十分有限,其拥有的资产主要是自建房屋、宅基地、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以及耕种的农作物和养殖的家畜等农产品,而我国现行的《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条款明确规定了农民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农作物、家畜等资产均为不“合规”的抵押物品,金融机构因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向农民发放贷款。农村企业因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等原因造成融资困难。

三、财政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涉农贷款奖励政策

根据《中央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该奖励政策出台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吸引了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发展。但随着涉农贷款存量的增大和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涉农贷款增量的增长率越来越难以超过15%,建议中央财政加大涉农贷款奖励政策,一是应扩大政策的惠及范围,只要满足涉农贷款增量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得到奖励;二是提高奖励力度,将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0%的部分,按3%至5%的比例给予奖励,以继续鼓励和吸引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为农业和农村提供资金支持。

(二)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范围

根据《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0]42号),中央财政将费用补贴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并了2255个乡镇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其中新疆共有214个乡镇列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占全疆乡镇的20.9%,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仍有众多的金融服务十分薄弱乡镇未纳入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例如调研的疏附县、莎车县英吉沙县无一个乡镇纳入补贴范围。建议中央财政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范围,以吸引更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开设金融机构,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促进贫困地区的农民提高收入。

(三)建立地方财政存款的激励机制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建议将涉农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财政性存款按各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市场份额比例存放于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的供给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农村的信贷服务能力。

(四)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税收政策优惠

根据财政部《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号),中央财政有力的支持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具体建议为:一是取消金融机构对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内)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的额度限制,建议对所有农户贷款的利息收入都免征营业税;二是对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90%计入收入总额减为50%计入收入总额,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所得税;三是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的期限由201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15年12月31日。四是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90%比例减计收入改为50%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五)对发放涉农贷款比例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区别对待的存贷比监管政策

农村金融的存款规模有限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已经接近或超过监管机构75%的上限,为向农村和农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建议政府将发放涉农贷款比例超过50%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85%的存贷比监管政策,以增加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

参考文献

[1]陈治.财政激励、金融支农与法制化[J].当代财经,2010(10):25-33.

[2]李勇等.发挥财政金融合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J].中国财政,2009(18):30-33.

[3]李珂.优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0(14):9-11.

作者简介: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7

关键词信贷员;信息不对称;关系贷款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金融市场贷款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目前,虽然国家为了缓解农村贷款难题出台了许多措施,但收到的效果有限。无论金融制度如何创新,我们都无法忽视信贷员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作用。2008年暑期,我们通过对湖北某传统农业县贷款农户作了调查,调查发现,长期扎根农村的信用社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信贷员凸显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从信贷员的角度出发,以关系借贷为突破点,为化解信贷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信息不对称下农村借贷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不同行为人之间发生契约关系时信息占有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对称,就具体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借贷双方来说表现为:

1.农村经济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地域分散且运作不规范,按照标准风险控制程序运行的大银行分支机构很难在贷前通过严格的贷前调查判别贷款人的风险程度,而且贷后很难通过严格的监督保证贷款的收回,加上农民很难提供足额的抵押,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理性反映是减少或拒绝发放贷款。

2.按照商业运行的金融机构的标准来发放贷款要求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抵押物品,对于不能提供抵押的“信用低”的农户则收取较高的利息来弥补贷款发放的风险,对真正需要贷款的有能力偿还的农户可能因为利息高而放弃贷款,而那些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农户则可能获得贷款从而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考虑到这些因素,金融机构只能配额发放稀缺的金融资源。

三、破解农村贷款难的新视角--“关系贷款”

1.根据青木昌彦的定义,关系型融资是指银行为了能够在未来获得租金,而在一系列难以合约化的状态下提供额外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关系型贷款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这类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是银行通过与企业长期密切的业务合作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专有知识。青木昌彦将这类知识称为意会知识,即基于直觉和经验而难以数据化的知识,这一类知识对借贷双方来说可能很明确,但对外部人来说则难以表达清楚。基础借贷双方的了解对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内生交易费用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关系型贷款有助于缓解农村融资中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效问题。而信贷员正好在农户与信用社之间起到了信息桥梁作用。

2.信贷员在关系贷款中体现的优势

(1)软信息的获取

农户一般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靠亲情、道德、网络、文化和村庄信任来维系(蒋永穆等2006),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特点,农村社会的封闭性特征较为明显,各种各样的社群,如家庭、氏族、邻里、村落构成了农民的“社会圈子”。在这些熟悉的社会圈子中,大家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互动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每个人的私人信息都成了具有高度共享性和流通性的共同知识。目前在农村地区的信贷员大都是本地人,扎根农村几十年,只要接触到农户社会圈子里的任何一层都能间接获取农户的信息,如农户在当地的口碑,信用,经营能力,家庭收入情况等,这些软信息的获取正是信用社在农村开展业务的一个比较优势。

(2)贷款发放后的监督制约机制

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后由于地域上的便利性,能及时了解到贷款人的资金用途和经营情况,在贷款人出现违约风险时能够通过农户关系圈子的各层关系对其施加影响。金融机构对违约农户也可采取严厉措施如对其采取禁止性贷款,取消其信用资格评定,基于多次博弈考虑的农户会衡量成本和损益,最终影响到其还款决定。

(3)“面子成本”的约束

在中国传统小农金融需求及其信贷安排的过程中存在着轻不言债的思想(王芳,2005),欠钱不还更会遭到“圈内人”的非议。大多数农户由于现今的户籍管理制度,流动的可能性非常小,对违约后长期面临的信用以及面子成本是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信贷人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公布农户的还款信息,对其形成道德上的制约。

(4)低交易成本优势

信贷人员基于对农户多年的了解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逐渐培养一批信用等级好的优质客户,对贷款的利率可以采取灵活的定价方式,农户凭借贷款证可以随时提取一定额度内的贷款,手续方便快捷。克服了贷款中的“寻租”“人情费用”,农户和信用社的关系也进一步拉近。

四、实证调查说明

本文通过2008暑期对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该镇地处鄂西南,有人口8万,以农业为主,我们在当地一位信贷员的陪同下对其所管辖三个村贷过款的农户进行问卷访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1%。100份问卷中,有48%是农业贷款,20%的加工业贷款,17%为商业贷款,还有一小部分从事其他行业贷款,可见抽查的样本来源比较全面.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养殖业,且数额在五万到十万,信贷员出于风险考虑,并不是足额发放。加工业和商业贷款资金需求频繁,资金需求数量在一万到十万不等,通过与商户实地交谈发现商户获得贷款主要是看重自己的信誉和信用社的熟人关系,信贷员对其了解是发放贷款的主要方面。种植业农户认为信贷员把钱带给自己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信用和抵押,对大额度(2万以上)的农户发放贷款需要抵押控制风险,小额度农户反映主要是凭借信贷员对自己信誉的了解来发放。大部分农户反映自己还钱的主要原因是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同时也怕影响自己在本地方的声誉。商业户还钱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信用社的监督(包括对其信用评价来决定是否下次发放贷款),同时他们之中大部分也都认为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在调查的对象中约60%的人家里没有可以抵押的资产(除土地和生活住房外),有抵押资产的对象一般都是凭抵押品向银行贷款,而没有抵押品的对象一般都是凭借信贷员对借款用户的诚信声誉,以及以往还贷的情况的考察,决定是否贷款给农户;在对是否愿意将个人情况告之信用社的考察中,95%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愿意,平均每贷1000元所付出的成本都在100元以下,每笔贷款只需向银行跑2-3次,体现了低交易成本与高效率贷款相结合的贷款行为。

该信贷员扎根在调查地将近30年,对贷款农户的基本信息非常了解,这样就降低了贷款农户的违约风险与交易成本,而且从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农户是愿意与银行进行沟通的,他们也有意愿还款,只是迫于资金周转有一小部分没有按时还款。在大多数农户没有抵押资产的情况下,信贷员通过对贷款户长时间的深入了解进行选择性的贷款业务,还款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可见信贷员在资金融通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五、对策

1.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本土化的信贷员队伍

农村急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懂金融的人才,他们能够掌握金融知识在农村传播,并且收集最新的农业信息,对农户的投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收回,这一点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具有切实的推广意义。

2.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当前信贷员的考核主要是从贷款的安全程度和贷款额度完成的程度,很容易造成信贷员的“磊大户”及把钱贷给信誉好的企业,广大农户被排除在金融需求的门外。所以培养一批本土化的信贷员,对信贷员进行业务和职业操守教育对于其与农户建立深厚的感情有着很好的铺垫作用。

3.适当下放信贷员的信贷审批权

目前信用社实行严格的逐级信贷审批制度,贷款手续繁琐、复杂。信贷手续合法、合规本无可厚非,但一些信用社人为地把贷款手续复杂化,贷户跑三趟五趟也办不完,等贷款审批后,农民早已丧失了投资的最佳时效,从而造成人为的贷款难。信用社应适当下放信贷人员的权限,对由信贷人员评出的优质客户应建立“绿色通道”,同时信贷人员应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和贷款发放的奖励。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发放,又调动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燕玲、佘传奇.基于关系型融资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4).

[2]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2005.(4).

[3]钱水士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108—03

一、导言

金融服务体系是指主要运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等,通过金融机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对融资主体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也大致相同。但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着特殊性,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农村金融的特殊性以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国家实现保护、支持、发展农业经济的目标。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尚不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越来越突出的农村融资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三农”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相比较而言,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并且各金融机构问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在政府参与和监管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多层次、可持续、广覆盖的特点,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农村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自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展,形成了以传统正规金融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非正式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创新型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式金融机构主要有私人钱庄,当铺,私人借贷,高利贷和合会。2006年以来,各类资本在我国政府引导下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产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至2012年5月底,全国已经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17家,80%的贷款投向“三农”和小企业,成为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新的生力军。

2.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

近几年来,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在各涉农金融机构影响下加快推进。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开办农户的联保贷款和创业贷款等贷款业务。从资本市场来看,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到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以及股票主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银行问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这些措施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设虽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供给严重不足的总体状况依旧存在。例如在许多地方出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家独大,在垄断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贷款资金少,贷款成本高,贷款条件高等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改革仍然没有改变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农独撑庞大的三农”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下逐渐精简银行从业人员,陆续撤离其县级区域业务网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逐步转向城市地区,因此,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的严重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有2945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2.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需求的品种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目前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存在贷款品种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金融产品范围主要集中在“存、贷、汇”业务上,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其他服务很少,这种金融服务体系完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民金融的多元化要求,制约了金融发展。

3.农村信贷资金不足,资金外流严重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农村信贷收益率低,农村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品,农村金融环境不够完善,信贷交易成本过高、风险大,使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意愿不足。很多金融机构将本来用于农村市场的资金转移到收益较高的地区和行业,比如城市地区或工业。目前,农村高利贷普遍和民间金融活跃恰恰说明了正式金融机构资金有效供给的不足。

4.农村金融信贷缺乏信用支撑

在制约农村信贷投入的因素中,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影响最为突出,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故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农户的信用信息基本处于零散分布状况。良莠不齐的民间借贷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村金融的运行风险。

5.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了提高经营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但农村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明确,产权结构不清晰。

三、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是“复合信用模型”的典型,其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并存,架构层次分明,是职能协调的有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农村资本能够相对独立运行

美国政府在不同农作物的生产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从而达到农业信贷规范化的目的。在每个农业信贷区内,美国政府专门设立农贷专业银行,而每个农贷专业银行在农业信贷管理局监督和管理下都是独立经营的实体。农贷的专业银行经营拥有独立性,有效地保持了农业资金运行的相对独立性。

(二)农村金融拥有强大的财政支持

在农村信贷发展初期,美国政府给予其大量拨款,以此来保证并促进信贷事业的快速发展。比如政府的拨款是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最初主要的股金,其比重占总股金的80%,而且财政部门的拨款或借款是政府农贷机构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

(三)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

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层次结构比较分明,以私营信贷机构等农村的商业金融作为基础,以合作性的农村金融作为主体,而政策性的农村金融起到补充的作用。私营的农村信贷机构特点是产权明晰,可以专门向具有一定偿付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者,比如大型农场主,提供借贷资本。而政府创办农业信用合作体系,其最初由政府进行全部出资,而后政府再进一步公开出售股权,使其逐步实现由合作社或农场主所有。为了达到向灾民提供救济方面贷款,向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的目的,同时为了弥补农村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缺陷,政府还建立了政策性的农业信贷机构。

(四)信贷管理机制完善

美国农村的信贷管理机制相当健全,信贷机构以风险控制和盈利作为两大目标,非常侧重于贷款的流程,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不同对象贷款的流程,并在发达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组建了全球最发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查询系统。并且美国还建立了拥有独立的、比较健全的,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针对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具有信贷金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把农村的金融机构监管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监管进行分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监管措施。

四、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创新与培育农村金融组织

在立足于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基础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美国建立了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些农村金融组织之间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它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出发,满足了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我国应在国内农村的金融需求新变化和新特点的基础上,加快创新与培育农村金融组织,以达到建成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非正规性金融四者共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

可以借鉴美国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的两条基本经验:一是民主决策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合作金融组织的代表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开会讨论并民主决策。二是来源于社员并服务于社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社员互助机构,为社员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项目。具有强制性的契约性是各级社员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体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方面为了满足社员对小额、零星资金需要,提供小规模的贷款,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社员的闲散资金投资增值的机会,向社员筹集资金。我国改革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合作制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固定性;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引入市场机制,对合作金融的微观经营机制进行改进,提高合作金融的运行效率,使得业务运作适当商业化;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有效监管,使之独立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三)加大农业保险发展力度

美国扶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工具是农业保险。美国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并为了达到支持农民参加农作物保险的目的,通过联邦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向农民提供保费补贴,而且为了鼓励私营保险公司承担农作物的保险业务,通过联邦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我国也应该加大农业保险的力度,把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美国政府主要以五种方式支持农村金融市场:(1)政府直接出资,比如在经济危机中,主要由政府出资发起成立的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曾出资认购股票救助农村金融市场;(2)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如信用社不被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3)政府提供担保帮助募集资金,如在政府和央行担保下,美国的农业信贷银行发行债券用来筹集稳定的长期的信贷资本;(4)实行有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美国的信用社免交存款准备金;(5)农业贷款普遍贴息制度。参考美国做法,当前应确立我国政府导向型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待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后,再循序渐进地向市场导向型模式进行过渡。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9

郑良芳认为,美国在政府农贷机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的合理分工值得中国借鉴,〔7〕张坚则以印度农村金融改革为例,提出中国应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发展农业保险和加强农村金融法规建设。〔8〕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均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整体归纳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通常以农村经济总量或农业经济增长指标代替经济发展指标,而单一指标不能全面描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不一致,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着较大的分歧。第三,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文献极少。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角度描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等多角度出发,提取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金融发展指标的实证分析模型,考察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框架

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设定指标,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是依据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制度着力点和前人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最终获得农村经济转型综合指标。然后,运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另一方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方法描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状况,考察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和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及影响程度。1.指标设定在充分考虑相关指标代表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见表1)。

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主要参考Beck和Levine〔9〕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金融深化指标(Fin-SiZ)、金融效率指标(Fin-eFi)和金融结构指标(Fin-StR)。 在表2中,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为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阮素梅通过研究界定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含私营企业)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型借款融资,〔10〕李海峰在分析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逻辑中指出,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并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为依据提出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的68.37%估算农村非正式金融规模。〔11〕本文对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采取同样做法。2.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采用1992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情况,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作用,所以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将不详细赘述。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的因子分析结果为:通过因子分析最终提取了一个公共因子,即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累计可解释14个三级指标中82%的变动情况;计算得到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6>0.5,Bartlett值为595.91,p值趋近于0,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最终构建为一个变量,该变量可有效代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数据。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et、Fin-SiZ、Fin-eFi和Fin-StR均为非平稳变量,经一阶差分处理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表明et、Fin-SiZ、Fin-eFi和Fin-StR为一阶单整序列。2.Jonhamson协整检验利用Jonhamson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考察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Jonhamso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可以确定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3.VaR模型估计利用VaR模型考察et和Fin-SiZ、Fin-eF、Fin-StR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通过检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结合aR根的倒数图表显示,所有单位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确保了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回归结果为:et=-0.187813+0.81881et(-1)-0.264079et(-2)+0.059254FinSiZ(-1)+0.131494FinSiZ(-2)+0.075454FineFi(-1)-0.177456FineFi(-2)-0.267143FinStR(-1)+0.460685FinStR(-2)(1)通过对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in-SiZ、Fin-eF和Fin-StR的第1滞后项均通过检验,Fin-eF和Fin-StR的第2滞后项未通过检验,说明上述三个变量的短期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波动,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与中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确定了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方向。表4为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是农村经济转型的Granger原因,农村经济转型水平是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影响。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描述三个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如图1所示,农村金融深化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第1期开始迅速攀升,在第5期冲击效应达到峰值,此后冲击效应减弱并最终趋于平稳。这说明以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衡量的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存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费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村的消费和投资水平,生产性投资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优化。图2显示,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2期迅速达到峰值,在第3期达到负向峰值,并且这种波动反应极小,最终冲击效应逐步减弱并趋于0。实证结果说明,由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存款余额之比表示的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和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效率低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在面向农村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仍然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12〕金融产品多样性严重不足,并且在资金配置上,农村金融机构为满足风险性和盈利性原则,致使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弱化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图3显示,农村金融结构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6期达到负向峰值,然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在法制建设上仍不完善,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是以缺乏有效监控和牺牲风险控制为前提的,〔13〕导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和风险不可控,对农村经济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从图3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一直都是负向的。6.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方法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图4是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图4显示了方差分解结果,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率最大,最大时可以解释54.43%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可以解释23.06%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这说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金融结构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状下,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微乎其微。

四、结论

农村金融的作用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功能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

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是指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融资主体、金融机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等。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涵也主要包括以上方面。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特殊性,一方面它要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它还要做到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经济所采取的保护、支持、发展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平等地享受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此外,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具有高投入、低产出、风险高的显著特征,并且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环境不理想,农业资金严重短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缺乏自给资金资能力。这种状况决定了“三农”对金融特别是对农村金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因此,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同时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们也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这些理论主要有农业金融政策支持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理论等。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的概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由若干要素构成,并分成不同的层次。从理论上讲,它包括宏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中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体系。其中,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中观层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构成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2、典型国家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

作为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合作组织的德国,其国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政策性和合作性的金融机构。德国政府在农村设立了如农村地产抵押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协会、土地信用银行、农业中央银行等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政府辅助发展农业责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放款协助农民购买土地及进行水利建设或通过发行土地抵押债券来换取资金,再贷款给农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整个体系以合作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呈金字塔式,自下而上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合作银行,直接从事信用合作服务;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它可以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结算服务、短期的融资服务、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第三层次是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全国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提供调剂资金融通,为地区合作银行提供全国性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新的银行产品、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为基层行和地区行无力解决的业务提供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另外,合作银行体系还设立了贷款担保基金,由合作银行按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对风险进行补偿。

在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和形式。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村银行等作为主体发挥作用,到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也加入了向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行列,形成了主要由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等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国情构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以现行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保险公司以及非规范的金融机构作为基本框架。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与建立农村市场体系相结合,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产业政策相结合,从改善信贷资金供给入手,提高农民营运资金的能力和需求。从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过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政策、商业和合作的金融服务体系,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设立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形式

一般而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发生作用,在市场上由“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调整作用。同样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仍然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的制约。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来自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能够发展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则主要由是否很好地遵循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是否能在运行中更好地应对来自竞争、价格和风险的压力决定。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求机制,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实施、运营和建立需要根据农民、农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对资金、信息、项目的需要而定。同时服务体系的价格、政策的制定还要遵循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按照市场的发展制定合理适宜的价格,设定有特色的服务体系。完善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可以根据在规范、严格准入筛选机制和市场机制下,适当引导良好的民间金融走出来,逐步规范非正规金融。在风险机制中则是指,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风险性较高的特点,因此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充分分析风险、衡量风险,针对农村农业发展风险实施有效的措施,例如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行农业保险,提高保险覆盖面,政府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提高参保意识,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农业信贷风险基金,适当承担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涉农贷款风险。

由于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整体上的相对脆弱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生作用的形式比市场金融体系更为复杂和特殊。在兼顾竞争和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的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强调政府资金、政府政策等的支持,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为支柱、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军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以农业保险为后盾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在建立农村金融保险方面,由国家、保险公司、农民共同承担农业风险;或者国家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把农业保险从现行的保险公司分离出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农业风险。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积极作用,强化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优势互补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开发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利用中小金融机构的人缘、地缘优势、网点和人力资源优势开拓终端市场,为农民农村金融需求者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从中分享农业收益。此外,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融合的农业保险体系,能够有效增强其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

一是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功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就是通过一整套金融交易制度安排,促使农村剩余资金转化成投资并实现社会资源最有效合理配置的过程。例如通过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将分散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借贷行为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又如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以金融商品(信用货币)为载体,以金融交易为手段,不断地调剂、组合,配置货币资金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的比例,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是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农村建设需要高效、便利的金融清算和支付服务,以确保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例如通过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将农村建设中各类资金进行快速地清算和支付。这就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必须投入一定的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金融软件设施,同时也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实现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所提供的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是分散金融风险功能。我国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定位较低,体系结构过于强调业务的独立性,使得各金融中介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横向合作关系,再加上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差等原因,导致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往往无法实现分散金融风险的目标。因此,农村需要建设具备分散金融风险功能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确保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四是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同时为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为满足农村经济的多样化要求,既要巩固和发挥传统产品的优势,又要不断创新,推出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是定位服务“三农”,进行农村储蓄动员,促进农民储蓄。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消除对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排斥性,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加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六是为相关经济部门提供信息。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农村经济发展中各种经济指标、信号适时地反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为当局及时适当调整、制定针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合理决策提供数据和指标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系统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6).

[2]林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