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金融概念十篇农业金融概念十篇

农业金融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32

农业金融概念篇1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农业金融概念篇2

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当前阶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好坏对促进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现状及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从金融参与者、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最终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合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农村地区、普惠金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普惠金融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社会各界普惠关注,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相对较弱,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金融参与者的意识薄弱、市场调节机制不到位、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存在,从而导致金融排斥现象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占比均较大,本文以普惠金融理论为依据,系统梳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普惠金融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发展情况,同时,概述普惠金融的概念,明确权威机构和学术界对普惠金融概念的理解和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各项因素,并以金融参与者、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支持三个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最终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合理对策和建议。

二、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即金融包容性,最早由联合国在推广“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当时对其定义为: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国外学者对此有深入研究,如Ricardo(2008)认为普惠金融是以负担得起的费用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提供的无所不包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储蓄,支付等。我国学者杜晓山(2006)最早将普惠金融的理念介绍到中国,认为普惠性金融是国家主流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大规模群体的金融需求;此后,焦瑾璞(2009)、王曙光(2011)以及吴国华(2013)纷纷从金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等不同角度给出普惠金融的定义。

普惠金融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印度、墨西哥以及南非等国家都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0.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8%,比2012年末增加了3.4亿元,同比多增3895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各项侍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而且继续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13年末,以上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占全国的53.2%,具体如下表:(见下表)

各银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普遍增加无疑对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水平随之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但是,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机构网点的设置不够、网点业务不全面、服务意识和监管水平低等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构建

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一是金融参与者,包括农村地区的农民、投资者及起到中介作用的相关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等;二是市场调节机制;三是政策支持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构建一个有效的普惠金融发展体系,金融参与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增强其金融意识尤为重要,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也需加强,配套金融监管部门同样重要。与此同时,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催化剂的作用,运行良好、效率较高的金融市场调节机制能够使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更为迅速。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因此在金融参与者、市场调节机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作用下,将有效促使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五、几点启示

本文认为,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健康发展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参与者的金融意识,充分发挥其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培养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真正为农村金融作出贡献;二、建设高效的金融市场调节机制,为金融参与者的各项金融交易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区别对待甚至在某些方面要给予农村地区更优惠的金融政策支持,如利率优惠、还款及信用结构等。

参考文献

[1]Sarma,m.,2010.indexofFinancialinclusion[J].JawaharlalnehruUniversity,Discussionpaperineconomics,(11):1-28.

[2]arora,R.U.,2010.measuringFinancialaccess[J].GriffithUniversity,Discussionpaperineconomics,(7):1-21.

[3]priyadarshee,a.,Hossain,F.,andarun,t.,2010.FinancialinclusionandSocialprotection:aCaseforindiapos[tJ].CompetitionandChange,(14):324-342.

[4]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6(8):70-73.

[5]焦瑾璞,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提供全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m].2009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6]王曙光.双重二元金融结构、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J].财贸经济,(5):38-44.

[7]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32-45

[8]王婧.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18-22

农业金融概念篇3

在我们a股涉及到土地流转概念的个股有20多个,在这20多个股当中,涉及农业、林业、纺织、钢铁、地产和水泥等多个行业,其中要注意的是占地面积较大的钢铁、水泥、纺织企业搬迁给企业带来的增值,以及农林本身就占用大量土地的流转时候带来的增值,以下两只个股需要投资者注意:

1、杭钢股份(600126):

杭钢股份原来的厂房占地4000亩,在4年内搬迁,将要增加400亿资产,这400亿一旦进入会计期间,将给公司带来无限大的收益,作为主业钢材一年收入58亿,但是还是亏损的钢材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机会就在土地流转的概念当中。目前该股处于回抽当中,建议在3.60元左右,注意投资机会,止损价3.30元。

2、海南橡胶(601118):

公司拥有胶林、防护林353万亩,覆盖海南省17个市县,年产干胶能力21万吨,胶园面积和干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左右,年加工能力达到32万吨。天然橡胶是资源约束型产业,我国适合种植天然橡胶的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该公司也是两市当中唯一天然橡胶上市公司。目前该股在上升通道中,6.50元左右是最佳进场价,止损价6.00元。

在我们a股涉及到金融改革概念的个股有70多个,比概念个股多:金改的龙头股是浙江东日(600113)和香溢融通(600830),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个股:

1、大众交通(600611):

主业为交通运输的大众交通先后设立嘉定小贷、南京小贷、长宁小贷、徐汇小贷等小额贷款公司多家公司参与外滩金融概念,同时参与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大众保险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这次金改当中,一定是后起之秀,目前该股处于上升通道中,最佳进场价6.50元左右,止损价6.00元。

农业金融概念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一、引言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现行业或者产i间的结合,创造更新的发展路径。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金融行业中,或者说将互联网技术植入到金融业务领域,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寄居于传统金融上,而采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媒介。在目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客户不再受制于当前的时空情况,具有广阔的覆盖面。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钱包等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平台,结合客户需求的高效利用,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自动确定的价格信息,完成交易,摆脱传统的手动操作机构的限制,高效、便捷、低成本并且没有垄断利润。

(二)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农村金融不仅仅指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交易、金融工具、金融功能、金融体系建设等,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是以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利用金融服务,有偿使用资金或者提供资金的一个系统,它不仅仅包括金融产品,也包括金融服务,不仅有传统如银行的金融机构,也有虚拟如p2p的互联网金融,同时也包括农村金融性政策、H农补贴、农村创业等一切与金融有关的运动总称。尽管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但金融的媒介作用并不突出,农村经济主要与乡村的工业经济发展有关,农村金融起到的功能有限。虽然金融供给机构不断增多,农民却仍然融资难。农村合作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纷纷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但其农民的服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转和小额信贷上,真正的农民创业型贷款、投资型贷款及其他服务很少,这不仅仅是农民无抵押无担保,也是二者信息不对称所在。农村地区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对于农村金融热情较低,认为农村金融并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收入,也不能增加农村经济,而只是方便在钱上的存取。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没有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与农民观念转变问题,要让农村金融转为实实在在的普惠金融。

(三)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是必然趋势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推进宽带下乡工程,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商创新发展。同时,移动终端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农村的门槛,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3年一线城市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13%,县城和乡镇农村网民占比高达33%。网络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已经为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悄然打开了一扇窗。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新兴领域的结合体。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传统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手段不能因为其方便满足农民强大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渗透到广大农村已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阿里巴巴,京东为首的商业平台以其强大的线上农村资源的金融服务最快速渗透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商业、邮政储蓄银行与信用合作社作为传统银行的代表,如果不尽快开展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站和商店,未来将面临的损失更多的农民客户。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传统型、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属于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其多元化的服务缺乏,商业金融服务水平是不够的,基本上局限于农业企业、农业项目、农村金融网络的充分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缺乏,很难在金融需求实现农村客户,导致金融市场参与率不高的后果。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未能树立正确的理财产品观念,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加上民间借贷服务管理混乱,这也造成了民间借贷自身利益的不利影响。

(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积极建设新农村。然而,现代金融发展,只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的私人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的政府,导致财政支农作用的限制,以及长期的政府支持政策的金融机构,但也削弱了民营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农村资金流动资金在农业和农村建设中的运用不足。

(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面对现代农业金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消除,开始金融业务发展贷款、期货、保险、证券、不充分整合农村金融和民间金融。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未能接受专业培训,以掌握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因为现代农村市场越来越大,加强农业产业化的趋势,因此必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金融服务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农村人们金融资本管理意识

在目前的相关政策、各行业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继续进入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坚信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发展的潜力和改革空间巨大。过去,大部分农村家庭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强,人们对储蓄最基本的重视不够,更谈不上保险、股票和证券等金融产品。在2013,只有40%的家庭拥有活期储蓄账户,其中大部分没有储蓄,也没有养成储蓄的好习惯。面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如果把资本管理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作用传递给广大群众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享受意识是首要任务。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在教育普及财务管理意识、资本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教授,对财富管理转移到人们使用的概念,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相关知识门户的普及。在此基础上,接受年轻人的能力逐渐形成理财观念,树立财富管理意识,使未来持有的资金合理用于企业、投资或其他金融业务。只有率先帮助人们树立理财意识,才能把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和努力,借助互联网优势,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

(二)积极寻求合作与政策支持

金融业是比较复杂和明确的分工资本管理体制。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日益放松的环境下,各个地区和经济个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所以应该更多的关注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挖掘潜在市场价值。在宏观政策上看,由于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的不断改革,加上互联网金融的个人角色,开始专注于支持和帮助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为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潜力。由于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集中在欠发达乡镇的发展和乡村经济发达的城市,彼此之间的固定区域,行业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为特色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村金融部门提供强大动力。

(三)创建个性金融发展模式

相比于城市,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和人为因素。人们只有深入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引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具体形式。因此,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计划在农村地区,我们必须首先对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改革领域的个性问题,促进农民家庭法律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合理使用,积极参与融资、投资和储蓄的活动,以提高人们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基金的妥善管理,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资金损失严重。对于经常参与自然灾害的人,他们可以引导自己的储蓄到网络融资平台,利用高收益的资本增加,以确保他们的财富的稳定和安全。政府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员在农村地区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以帮助家庭使家庭资本管理的合理方案,也可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法律和资本融资法规,引导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优化财务结构,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合理发展金融发展空间。

四、总结

要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一套相适应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金融扶持农村实体经济,必将极大的促进农村金融普惠;有利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引入竞争与民间资本,通过互联网金融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联结,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失灵,满足农村中不同主体多层次的资金需求。但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新发展,仍面临如农村征信w系不健全、缺乏对互D网金融的风险系统监管政策以及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可及性和使用等制约与挑战。政府需要加快研究,落实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网络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服务、规范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确保互联网金融真正能支农。还需要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和容忍,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基础上的不断应用,接受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新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松弛。

参考文献

[1]吴金龙.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5(12).

[2]杨贵仓,董学力,卫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

[3]蒋国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6(29).

[4]李宏畅.互联网金融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6(01).

农业金融概念篇5

中小农业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农业企业融资问题,主要集中在融资难方面,而很少有对融资能力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融资能力概念界定,构建我国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评价体系。学术界对融资能力概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标准。融资能力指企业通过融资活动所获得的资金数量(王超,2013)。考虑外界环境,融资能力是指企业结合社会资金供给状况、自身赢利水平及发展战略,通过不同手段选择特定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能力(许伟,2012)。借鉴相关学者对融资能力的理解,本文认为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需要考虑企业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主要方面,即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与外部融资环境的契合程度。具体内涵包括成长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及环境因素三个衡量维度,并在此概念基础上构建我国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体系。

二、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首先要考虑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评价体系应能准确反映融资能力的强弱,并进行合理分析。因此,进行评价指标的选择时要有理可循,使指标客观反映融资能力的基本特征,明确界定指标含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计算方法。其次要确保评价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尽量将影响融资能力的各项因素都考虑进去,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全面完整。最后指标的选择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实用性,能应用于实践中进行一定操作。同时,还要考虑衡量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能容易并准确采集到基础数据,数据来源可信度较高,以便有效统计后能进行实际操作,使得中小农业企业间融资能力的横向比较及其融资能力变化的纵向比较可行。

2.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概念是从企业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因此在构建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指标,也要考虑外部环境指标。要选择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所借助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将融资能力评价指标进行逐层分解,进而建立完整的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层次选择不同衡量指标,更能全面反映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的实际状况。

3.在对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指标进行分析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得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的研究更有说服力。在定性分析确定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方向后,实证研究时对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量化,可以更直观的分析所研究的融资能力问题。若一些重要指标难以被量化,可考虑在分析时进行定性描述。

三、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构成

本文分别从成长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融资能力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成长能力是指通过考察中小农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来预测其未来发展。根据企业成长理论可知,成长能力主要从业务成长和资产成长两个方面分析,其中业务成长分析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股本比重及再投资率等;资产成长分析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等。财务表现能力是指从财务角度考察中小农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的能力来预测其未来发展。根据财务管理理论可知,中小农业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主要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资产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其中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及利息保障倍数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及净利润率等;资产管理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环境因素是指从外部性角度考察外部环境对中小农业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从产业政策、行业前景、市场竞争程度及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根据以上分析,中小农业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包括: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环境因素。考虑中小农业企业规模小资产轻等特性及数据可得性、操作性等,并结合其他学者对企业融资能力指标体系相关文献研究,本文确立二级指标后,进行三级指标的选择。

四、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中小农业企业的成长能力;选取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衡量中小农业企业的偿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三个指标是衡量中小农业企业盈利能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资产管理能力由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指标衡量;选取由市场竞争力和银企关系两个指标来衡量我国中小农业企业的环境因素。

农业金融概念篇6

参股民营银行概念股中首推红豆股份(600400),公司参股无锡市锡山区阿福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消息上,公司控股股东红豆集团筹备的“苏南银行”已获工商总局预核准通过。二级市场该股先于金改概念股启动,股价低、流通盘不算大,是本轮银行改革概念股龙头。

另外,大东方(600327)也是具备金改概念龙头股之一,公司持有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区景信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股权。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前期调整后稳步攀升,明显有主力资金吸筹,随着金改概念股的进一步发酵,金改股仍有望强势。还有就是中小板的怡亚通(002183)拟从宇商小额贷款转型为民营银行,也可重点关注。

小额贷款和典当概念股中,龙头是皖通高速(600012),公司持有新安金融集团16.7%的股权,目前,新安金融集团已涉足典当、小贷、基金等众多金融领域,该股也具备低价的特点,本周已经两连板,突破4.5元附近压力区,上升空间打开,可重点关注。另外?小商品城(600415)也具备小额贷款概念,公司投资的惠商小贷注册资本金达4亿元,还有就是?友阿股份也是小额贷款概念,其对长沙市芙蓉区友谊阿波罗小额贷款公司注资2亿,未来也可关注。

农业金融概念篇7

【关键词】扎根理论;吉林省农村;p2p网贷;小额贷款;需求分析

1.理论综述与问题提出

1.1p2p网贷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过程及现状

小额信贷起源于1983年尤努斯创办孟加拉银行提供小额贷款。随着互联网发展,新兴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取一定利息向他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网络借贷起源于2005年英国的Zopa。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个人借贷平台有Kiva,prospe等。2007年8月,中国第一个p2p借贷网站拍拍贷成立。目前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p2p借贷网站有红岭创投、易贷365、齐放网、宜信、人人贷、哈哈贷、e速贷等。

1.2农村借贷现状

传统农村借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口头约定,无手续。靠个人感情及信用行事。二是简单履约,双方简单履行手续,凭借条或中间证明人成交。三是高利贷,个别农民将闲置资金以高利率借给急需资金的农户或农村企业,赚取利润。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改善,农村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扩展。p2p的出现正符合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

1.3西方视角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Zeldes发现穷人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evans和Jovanovic认为缺乏资金影响穷人脱贫。Bondandtownsend发现在芝加哥银行贷款不是低收入企业主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James和Houston认为网络借贷给信息不透明公司提供了机会,使更多借款人获得更低的借款利率。Freedmanetal.认为网络贷款降低了成本。Chircu和Kau_man,Sundaytelegrap认为它可以提供更低的利率并对收入不稳定的自由职业者更有吸引力。

1.4吉林省农村小额借贷的发展情况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吉林省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2008年,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开始试点工作;2012年成立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截至2014年5月27日,经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审核设立开业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共有650家。

1.5进行吉林省农村对p2p网贷公司小额贷款业务需求研究的目的

一方面通过研究短期内吉林省农民对p2p网贷小额贷款业务的需求,将互联网金融和农村金融问题之间的问题综合研究。目前此类学术研究较少,可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文献。

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文件时可更了解农民需求,规范p2p网贷小额贷款业务;p2p网贷公司可为农民提供恰当的金融产品获利;农民得以更方便地贷款进行生产经营,提高收益并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

2.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为了获得吉林省农村现有的借贷情况和对p2p小额网络贷款的认知情况,本项目走访了吉林省公主岭、农安县等地,共采访了284名农民。问卷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贷款方式、收入水平、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贷款影响因素、p2p认知情况。

2.1贷款方式

在调查对象中,农民选择的最多的借贷方式还是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占总体的86%,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贷占少数,占比为13%,其他方式例如:小额公司贷款,占比不到1%。在调查当中,农民的学历集中在初中学历,绝大多数年龄处于40-60岁之间,对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借款条件和相关信息了解甚少,部分坦言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正式借款和人脉关系有所联系,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款较难。

2.2收入水平

在本次调查的284名农民当中,11%的个人平均年收入在5000以下,有19%的农民年收入在5000~10000,38%的农民年收入在10000~15000,18%的农民年收入在15000~20000,8%的农民收入在20000~25000,年收入在25000以上的占比仅为6%。

2.3贷款额度、贷款用途

关于农民最近一次的贷款额度情况,借款在1000元以下的占29%,借款在1000-5000之间的占39%,借款在5000-10000之间的占比为25%,借款在10000以上的占比7%。而借款用途包括生产型用途:购买农药化肥种子和偿付土地流转费用等,和消费性用途:家庭开支、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在调查当中,72%的农民贷款出于生产性用途。28%出于消费性用途。生产性用途的贷款集中于1000-10000之间,而家庭支出则主要在1000元以下借款,几乎都是亲戚间的零碎借款。

2.4贷款影响因素

在关于贷款方式选择方面,农民提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期限的可变化性、到账快、无抵押、无手续和零利率,绝大多数农民贷款的数额都小于1万元,使得农民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去申请银行贷款,宁愿尝试向几个亲戚进行借款。

2.5p2p认知情况

在调查当中,有95%的农民称其从来未听说过p2p网贷,5%的农民因为村委会的宣传而有所耳闻,但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次调查当中,仅有14%的农民家里联网,所以联网情况也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在本小组成员对p2p进行介绍之后,大多数人表示对其安全性和操作难度存在担忧,农民对于可能面临的欺诈和完全陌生的申请过程感到害怕,仅有少部分人认为希望深入了解p2p网贷后进行尝试。部分希望对p2p网贷进行深入了解的农民对于p2p网贷服务提出了期望:如希望与借款人见面、工作人员亲自教授借款流程、服务时间灵活等。

在调查过程中,有两个村的村委会对p2p网贷进行了相关的宣传,占比很小,并且鉴于农民居住地较为分散,村委会的宣传人员表示宣传效果不是很理想。

3.对吉林省农村对p2p小额贷款需求的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具体利用。

3.1研究过程

3.1.1研究方法概述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重要步骤有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

3.1.2开放式编码

本文进行开放式编码的资料是将与农民进行深度访谈的录音转换为文字后所得,整个录音时常共计7小时15分,最长1小时26分,最短34分钟。其中两位农民以种菜收入为主要来源,两位农民以畜养牲畜为主要来源,一位农民以做小生意为主要来源。

开放式编码是指将收集的资料打散,然后以概念的形式对这些资料进行编译的过程。开放式编码分为逐词编码、逐行编码、逐个事件编码三种编码方法。开放式编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编码)一挖掘类属一为类属命名。

经过开放式编码的概念编码提取过程,本研究从5份访谈文件中共提取了95个概念编码。通过初步归纳整理,确定了12个类属:安全性、快捷性、简便性、人情关系、成本代价、借款门槛、资源、身边人的反馈、面子问题、宣传、人脉、违约风险。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概念的数量巨大且互相交叠,而类属则是对诸多概念进行分类与整合。

3.1.3关联性编码

关联式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反复分析,总结出现象上一级的类属,及主类属,而在开放式编码中的范畴则是副类属。通过结合对农民借贷的调研资料,我们总结出各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上述12个类属进行梳理,我们得到以下4个主类属:成本、安全、借款难度和意识。

成本,统领3个副类属,包括成本代价、快捷性、简便性。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农民在选择借贷方式时,会考虑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及学习成本。大多数农民对于借贷的要求首先是利息在承受范围以内;然后是所贷款能在数天内到账;最后是借款流程不复杂易操作。

安全,统领4个副类属,包括安全性、身边人的反馈、违约风险、宣传。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由于民间借贷是基本没有法律保障的,出于对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考虑。一方面,对未接触过的借贷方式,农民一般不愿意第一个尝试,希望能从熟人那里得到使用的反馈,再决定是否使用,这里的反馈主要是看是否是高利贷和是否能相信;另一方面,借款方式的宣传也会影响农民的使用,农民会愿意使用听说过的、与放贷方接触过的借贷方式。

借款难度,统领3个副类属,包括借款门槛、资源、人脉。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如果农民想要通过有法律保障的借贷渠道进行借贷,由于农民对网络认识不够,能够接触的有保障的贷款渠基本只有信用社和银行,借贷门槛较高,需要农民提供抵押或担保等,这其中往往还隐含着一些内幕交易,使得部分本来条件不够的农民能够快速贷款,而一些条件足够的农民反而贷不到款。所以农民希望能够有一个门槛低,公正的借贷方式。

意识,统领2个副类属,包括人情关系、面子问题。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农民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目前往往采用向熟人借款的方式,但农民向熟人借款存在人情和面子不好处理的现状,所以农民的熟人借款需求不是刚需,只是目前没有能够真正满足农民借贷需求的方式。

3.1.4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在分析主类属的基础上选择核心类属,使其能够涵盖所有类属,并由此成为了整个扎根理论分析的最关键之处。选择性编码的思维过程与关联性编码的过程类似,但内容会更加抽象。

通过对安全性、快捷性、简便性、人情关系、成本代价、借款门槛、资源、身边人的反馈、面子问题、宣传、人脉、违约风险12个类属以及对关联性编码中成本、安全、借款难度和意识四个主类属及其涵盖的副类属的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借款难度为本文的核心类属,由其来统领其它三个主类属:成本、安全性和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借款难度在资金方面的表现是成本,即农民能否承担网贷p2p小贷业务所带来的相对银行较高的利率;在信息方面的体现是安全性,即农民是否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卷入高利贷等不安全的借贷关系中;而在可行性方面的体现是意识,即农民能否接受这样一个相对传统农村借贷方式来说全新的方式进行借贷,能否得到可靠的信息来源对各个方面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思索,最终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借款方案;同时也涵盖借款难度本身的属性,即农民能否相对容易地跨过p2p小额信贷的借款门槛去顺利拿到借款。

同时将借款难度延伸开来进行思考也能发现其确是影响农民借贷行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农村,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够取代银行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等贷款方式成为农村最主要的借款方式就是在于其借款难度小:亲友之间能够彼此互相信任,能够省去长时间的审批时间而快速拿到借款,并且利率较低,约定灵活,能够满足农民对借款的需求。由此可见,借款难度也同样是农民在考虑借款方式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3.2结果分析

从整个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是:吉林省农民为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资金需要对小额贷款存在需求,并且对借款方式能够提出具体的需求点,但是传统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借款需求,新兴的借款方式――p2p网贷公司小额贷款业务相比之下虽有所改进,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在成本、安全性和借款难度方面的诸多顾忌,再加上农民自身难以越过自身意识方面的障碍,导致农民的小贷需求成为了一种尚未开发的潜在需求。换言之,如果农民对借款的诸多问题都能够很好地解决,那么农民的潜在需求将被开发成为真正的需求,而农村的借贷方式也将逐步走向现代化。

4.给农民和p2p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议

4.1给农民的建议

给农民的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给农村村委会的建议。首先,建议农村村委会在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注重学习并及时向农民宣传新生事物,使农民的思维能够走出村庄,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具体方法有:建立学习小组和宣传小组,定期召集村民进行统一讲解和学习,在村里的广播、公告板等媒体上及时进行新闻更新,帮助农民建立一个学习平台。其次,为农民创造一个便于接触外界社会的硬件设施,例如改善交通、增加网络覆盖率并提高网速等。最后,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农民创造一个开拓创新、敢于尝试的经济环境。

另一方面,是给农民自身的建议。积极接触新鲜事物,面对新生事物要敢于发问、大胆尝试,积极配合村委会的工作,共同发家致富。

4.2给p2p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议

加强市场调研,听见来自农民内心的声音,努力改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使其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点,将潜在需求真正地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促进农村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19(3):2-7

[2]邓文君.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旅游业人员跨文化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术论文,2006

农业金融概念篇8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农业金融概念篇9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本周在浙江乌镇举行,并确定今后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永久在乌镇举行,由此投资市场诞生一个全新的乌镇互联网概念股。据媒体报道,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国家主席向大会发来祝辞,总理也亲自参与会议,马云、雷军等行业大佬亮相,50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应用成果,并共同探讨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穿戴、大数据、云计算等当下互联网领域的最热门的话题。本周市场,乌镇互联网概念股风生水起,以欧浦钢网、上海钢联、生意宝、长江投资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腾邦国际、熊猫烟花为代表的p2p概念股,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以中科曙光、中科金财、荣科科技、内蒙发展、东土科技为代表的大数据概念股,以海伦钢琴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概念股,以深桑达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新世纪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概念股,以银之杰为代表的移动医疗概念股,以北京君正为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成为乌镇互联网概念股最靓丽的风景。

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核电、高铁概念股强势依旧。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速,中国对外输出技术的两大王牌――高铁、核电等装备制造业,拥有最先进的自主创新技术、丰富的经验,雄厚的实力、良好的性价比,以高铁建设、核电建设为主流的中国制造概念股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中核科技、晋西车轴无疑就是市场的龙头旗帜。纵观本周市场,核电建设概念股强于高铁建设概念股,以中核科技、兰石重装、江苏神通、沃尔核材为代表的核电四小龙,以晋西车轴、辉煌科技、天马股份为代表的高铁三剑客继续成为中国制造投资主线的最强音。

此外,随着沪港通周一的正式开启,大盘蓝筹股的冲高回落整理带动大盘震荡下跌,新兴产业投资主线悄然崛起,以和晶科技、天银机电、安居宝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京山轻机、科大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开能环保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概念股,以新开源为代表的体外诊断概念股,以东风科技、隆基机械、金固股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

展望后市,笔者看好土地价值重估概念股。《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土地流转大幕,土地价值重估、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三大主题必将引起市场关注,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具有较多农业土地价值重估概念股。

农业金融概念篇10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互联网金融;特点;可行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0-0290-02

1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随着20世纪后期“农村扶贫”和“微型金融”的推开,联合国于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在政策、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支持下,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将会建立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即可持续的、能够给人们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1]。2006年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带入中国,致力于提高金融覆盖面,体现了金融公平。

近年来,随着微型金融的发展,农村信贷市场越来越得到重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普惠金融重点关注金融涉及面较少的农村、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等,重视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现实中农村地区往往基础设施较为欠缺,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产业风险较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经营农村金融时产生较大的成本,影响其财务可持续性。2013年6月随着余额宝的面世,互联网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这也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良好发展,这才是重中之重。

2013年6月13日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余额宝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从此也翻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页。余额宝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上市18d规模即达到66亿元,半年后规模达到1853亿,2014年末达到5789亿元,是2013年的3倍左右,余额宝的发展正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便捷交易、稳定收益。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2]。互联网金融正以其极具个性的特点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并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提供支持。

2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可行性

普惠金融是新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新事物,在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普惠金融具有划时代意义。分析为什么金融资本在市场的作用下不愿意流向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不愿意进入农业产业。因为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与工业相比,农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的特点,且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农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容易驱赶资本。农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居住地点往往是分散的,使得资本信贷增加了交易成本,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金融抑制。这些产生金融抑制的因素可以说是地理方面的影响,当然还有供给方的价格排斥、营销排斥以及需求方的自我排斥等[3]。“距离”导致金融抑制产生,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将有效缩短农村地区与金融机构的“距离”。

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网上服务平台和移动支付手段,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资金运行效率低的问题[4]。通过实现农村互联网“村村通”以及互联网金融下放农村,减少农村金融传统机构的物理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电子化的交易与批量化的跟单处理,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降低相关机构经营成本。通过农村信贷大数据的批量储存、分析、处理,可以快捷高效地了解农村金融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信用历史记录以及生产经营情况,有效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

互联网金融依靠自身独有的优势,与传统农村金融开展竞争合作,为农村信贷新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主体越来越多。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进驻农村领域,众筹融资、网络信贷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快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互利合作也越来越多。2014年年末,京东集团与格莱珉中国达成合作,希望为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5年年初,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投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时借此扩大企业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范围[5]。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可行的,其实践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扩大了农村金融覆盖面,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支持。

3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3.1违约风险较高

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缺乏法律监管和保障,容易诱发非法集资、恶意骗贷的问题。以p2p为例,p2p网贷平台准入门槛较低,政府监管较弱,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容易吸引投资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期投资、高额回报”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吸引一大批客户投资其虚假项目建设、金融产品,然后卷款跑路,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近年矸⑸的p2p骗局不计其数,如非法敛财规模达500亿人民币的“e租宝”、2016年4月曝光的“忽悠3万人骗3亿元”的“惠卡贷”等。目前,我国近2000万的p2p投资者中,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人陷入骗局,占比将近1%。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违约风险值得关注。

3.2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

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从事金融活动的困难首先在于个人信用的衡量,然而中国农村征信数据资料缺乏是常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里,约5亿人的信息只有身份证号码,另外还有5亿人的资料没有进入该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农户。

当前,中国只有小部分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许多农民因为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行为而缺乏信用资料。而且很多进入征信系统的农户,其信用资料是不完整的,往往只具有基本信息与“银行信息”,缺失“非银行信息”。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使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时缺乏评定新客户信用的依据,增加了道德风险,减少了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互联网金融至今仍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业之间也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

3.3管理体制有漏洞

首先,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是关键。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类似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清算结账的体制,其风控管理存在缺陷,在市场的单一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容易诱发各类风险问题。其次,在金融平台上,客户资料的保密、交易过程的资金安全这些技术管理都不容忽视,一旦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技术关口被网络黑客攻破,将会危及客户的信息与资金安全,也会使潜在客户丧失信心。最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对其缺乏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没有详细规定其准入门槛与行业规范,由此容易产生各种政策与法律风险。

3.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且不说互联网、电话信号的接入,村道建设、农业设备维护等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俗话说“路通财通”,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汽车都无法通行,更别说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说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是核心,而互联网是前提,前提都没有更不用谈后续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相关政府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虽逐步提高,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运用、操作等,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仍然一窍不通,即使有相关方面的说明,农户仍然难以完全理解金融的相关术语,更不用说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计算,因而进行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推广与教育也是必需的。

4对策

4.1政府要加大激励和加强监管

4.1.1鼓励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一定冲击,政府不能因为其对传统机构的利益威胁而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反,竞争与合作往往是并存的,政府应该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弥补现实中的缺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其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互联网金融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资本运行效率。

4.1.2加强监管。政府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需要就以下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管。例如,设立严格标准的准入机制;实行机构信息公开化,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按时上交相关时期的财务报告等;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指数,定时评估其经营业绩,要求其网络技术安全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对不符合相关指数的企业进行暂停营业或劝退等处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4.2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提高农村的信用透明度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到金融体系中来,客户的信用评价仍然是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我国农村征信存在缺陷,信用数据采集过于狭窄,难以全面反映征信对象的真实信用状况。完善现行征信体系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积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征信体系,充分利用线下农村地区本土金融机构的人员网络与信息优势,联系线上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线上线下”征信体系的有机结合,分别发挥其优势,提高信用数据共享度,减少数据使用成本,从而降低信贷行为的违约概率,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效率,推进农村普惠金融。

4.3增加农村地区基建投入,加大金融知识教育宣传

传统银行在农村地区增加营业网点会增加成本,影响其经营利润,单纯依靠这种内源式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落后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在支付电子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方式向偏远地区推广的成本毫无疑问将会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拓展成本。政府通过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完善这些落后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当运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农村地区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践提供基建支持。

对于农村金融的知识推广,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此会增加人力成本,但对于一些农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是可行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覆盖,网上金融知识的教育视频、文字介绍等都成为了现实,通过网络教育,一方面农户能够随时通^网络进行金融知识学习提高自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相当一部分人力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村基层干部的配合,引导农户进行网上学习。

5参考文献

[1]杨琳,虞斌.普惠金融文献综述[J].海南金融,2014(2):85-88.

[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103-118.

[3]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