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十篇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十篇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42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1

一、当前农业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主体权属不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传承下来的农作方式,有支持其存在的复杂的社会背景,本身既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权属不明确,权利主体难以准确确定,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调整对角的缺位。(二)利益结构复杂传统法律体系下权益主体都是明确的个人,财产创造行为和获益主体明确。而农业文化遗产则不同,作为一种“活”的遗产,其创造、维护、开发与保护都是由当地社会多因素共同促成、参与的,很难清晰划分。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划分也需要法律确定。(三)法律制度缺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对两种遗产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不足,也缺少对相应特征的保护。而农业文化遗产恰恰集两种遗产特征与一体,这种“尴尬”处境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失去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农业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和社区对土地的所有权及其人权保护问题维护农业文化遗产动态发展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些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地、林地、水体、海洋,它们是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二是这些区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农民和社区,他们是“活”的要素,传承着农业文化遗产中凝结的智慧与经验。农民、社区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土地的所有权及其人权保护,使二者相互依存的体系得以维护和继续,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基本前提。(二)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自身保护问题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其中物质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和系统内农业生产设施、生产工具等,非物质要素包括农业生产相关的文化、技巧、实践经验等。对这些要素的保护主要涉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三)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方面除传统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外,主要争议点还包括生物专利权问题和传统知识问题,而争议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材料与传统知识提供者和研究者之间,对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的材料和传统知识产生的知识权益进行分配。(四)农业文化遗产有关贸易活动保护问题农业文化遗产的商品和服务活动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实现,而这种保护本身也是对传统系统提品与服务价值的认同。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农业文化遗产提品在市场贸易中面临的困难还十分突出,其价值实现难度很大。

三、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构成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微课现代烟草农业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

现代职业烟农是指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在适度规模种植农户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以烟叶种植、生产服务或经营管理为职业,以劳动收入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

随着传统烟草农业小农生产加快向现代烟草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烟农不仅是烟叶生产的主力军,而且也是现代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的使用者。因此,现代烟草农业需要现代科学知识的现代职业烟农。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教育培训工作者,如何利用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使烟农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满足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需求,是当前培育现代职业烟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烟农集中培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烟叶产区对烟农的培训多采用集中课堂培训,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满足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需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在传统烟农课堂培训中,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

1.烟农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一般讲授2~3个小时,其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加之烟农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记忆能力较差,烟农课堂纪律涣散,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集中培训学习容易受农忙的影响

烟农以烟叶为生,经常忙碌于烟叶生产,听课时还想着大棚、大田、烘烤工场、农场里还有哪些农活没干完或没干好,培训效果不理想。

3.烟农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问题出现的关联性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全面系统讲解,而烟农则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当前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听起来乏味。

4.居住地域分散,集中授课困难

烟农居住地域分散,特别是居住在山区偏僻村庄的烟农,交通不便,不利于集中参加培训。

二、现代职业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的优势

从事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烟农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是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方式的一种创新,对有效解决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1.有利于烟农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烟农培训引入微课使培训方式适应烟农,而烟农不再被动地适应传统培训方式,烟农既可以根据农闲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学习。

2.有利于增强烟农学习的针对-[生

烟农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是烟农教育培训的难题,在传统培训教学模式下,很难实现分层级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烟农可以根据自己在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学习内容,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实现了分层级培训的目的。

3.有利于现代职业烟农的培育

培育现代职业烟农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培训教学与烟农学习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了烟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烟农培训学习的效果作用。

三、烟农微课设计的基本思路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尤为重要。为烟农设计制作微课,不仅要考虑微课的类型,还要科学设计微课的内容、表现形式、微视频拍摄、文字脚本用语和配音解说等内容。

1.微课类型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按照教学方法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和探究学习类,共11大类型微课。其中,讲授型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讲授法为主,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演示与实验型是针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以真人操作影像为主,把实物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知识。结合烟农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烟农微课应以讲授、演示与实验型优点相融合的案例式类型。

2.微课设计要求

微课内容设计以微视频作为表现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并通过融合配音、字幕和注释文字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促进其消化吸收,便于其学习记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烟农微课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针对性强。教学内容是当前和今后烟叶生产中烟农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以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位,内容精炼,主题明确,目标单一,易于被烟农接受和理解,能解决实际问题。

(2)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达到教学效果。

(3)生动有趣。微课设计应具有灵活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不枯燥乏味,吸引力强。一个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烟农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多,不会感觉倦怠。

(4)多途径观看学习。微课文件格式要有通用性,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利用电脑在线或下载观看学习,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和QQ平台观看学习。

3.微视频拍摄场地

为增强微课的现场感和生动感,根微课授课的内容不同,演示场景应设置在育苗大棚、烟田、分级工场、烘烤工场等实际劳作的环境下进行微视频拍摄,使烟农产生熟悉感,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

4.微课配音与解说

微课配音脚本语言要自然朴实,有时可以使用一些俗语,增强烟农的亲切感,促进理解记忆。视频字幕用词简洁,语义通俗易懂,减少或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降低学习和理解的难度。

四、培训指导烟农观看微课的方法

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给烟农学习实用技术、拓展烟农视野提供了平台,烟农可以通过固定或移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微信和QQ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微课的传输和观看学习提供了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将微课传输在微信或QQ平台上,具有灵活、快捷、方便、不受时空制约的特点。从事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要深入烟区农村,指导烟农安装微信或QQ,建立微课群组,指导他们通过微信或QQ平台观看视频学习的操作使用方法。

五、小结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3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有人归纳为两点,有人归纳为三点或五点,等等。[59a.29a.58.42a.64.50b]不管具体表述如何歧异,人们的分析一般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结构两方面着眼的;最近亦有人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及其相互关系考察我国传统农业。对我国传统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则有不同认识。

生产技术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这是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但对精耕细作内涵的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对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则存在较大分歧。

董恺忱考证了“精耕细作”一词的来源,指出古代文献中虽屡有“深耕疾耘”等证,但“精耕细作”一词始见于五十年代我党关于农业合作化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它实际上是近人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一种概括[59c]。这一观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至于这一技术体系的内容,开始时人们偏重从耕作栽培技术上去理解它,并以南北不同的土壤耕作体系的形成作为农史分期的重要标志。外国人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中世纪“休闲农业”相对称者,也是着重在土壤耕作体系的区别[69]。与此同时,人们又纷纷强调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高(较早由休闲制进入连和制和复种制)这一特点,而与精耕细作并列。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精耕细作内涵的理解也大大拓宽了。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结束语”在论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时,就把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如育种.种子处理保藏.对农业生物之间互养或互抑关系的利用等)和改善农业生物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提到同等重要地位。上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以“三才”理论为指导,这三方面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可以用“精耕细作”来概括。文中又指出,精耕细作首先是在种植业中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原则也被应用于广义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中[49]。已有人试图用这种认识具体阐述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29b]

精耕细作属集约经营的范畴。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属劳动集约类型。精耕细作与多劳集约关系密切,以至有论者往往把二者等同或混淆起来。最近有人指出精耕细作不一定和多劳集约相联系,并以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为例,说明可以有产量和效率并重型精耕细作和多劳集约型精耕细作,只是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小农分散经营越来越占优势,精耕细作也就越来越被限制在多劳集约的轨道上运行了[29e]。

至于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原因,或强调人口多耕地少格局的影响[8a.11],不过这种格局的形成相参对晚后,难以成为精耕细作形成的主因。更多学者从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特点予以解释,本综述下篇还将具体论及。席海鹰的思路与众不同,他强调自然条件形成的压力,认为精耕细作是在中国人民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发展的。他不是用封建地主制解释精耕细作的形成,相反,是用精耕细作来解释封建地主制的形成,把精耕细作视为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48]从某些精耕细作技术在封建地主制形成以前即已出现看,[29a]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农史界的学者则多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巧妙的农艺,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与封建制下农民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亦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同时,它又是各民族农业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结果。[49.29a]

生产结构的特点农业生产结构指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它的中心是农牧关系。中国古代农牧关系有着与西欧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在广大的农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故古人有“辟土殖谷为农”(《汉书·食货志》)之说。对这种历史现象,论者鲜有不承认的,而认识则大相径庭。

国外学者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无畜农业”或“跛足农业”的。五十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学史》认为我国自春秋以来形成“重农轻牧”的“跛足农业”,影响颇大。[7a]。宁可基本上承袭了这一观点,认为“从汉代开始,除饲养军马及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带外,在农业地区中,与农业相结合的大规模畜牧业就没有得到发展”。其原因则是:个体生产,不宜大规模畜牧业,精耕细作,连种复种,无法普遍开辟牧场;农业生产率偏低,无法广种饲料。[11a]唐启宇分别以“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和“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来概括东亚和西欧的传统农业。[51]曹隆恭也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偏重粮食,不是农牧结合,而是农牧分区。[58]有些研究世界史的同志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谈到中西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同特点。例如吴于廑认为无论东方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不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粘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以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28]马克思垚也有类似的论述,但他认为中国牧轻农重特点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对西欧中世纪畜牧业比重也不宜高估。[1]

以上论断,如局限在农区个体农户经营的畜牧业的范围内,无疑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的。所以说是部分正确,是因为如“跛足农业”一类提法虽然形象,但欠全面,容易引起误解(台湾学者许倬云就曾指出,中国农业自成体系,但是中跛足的[64])。中国传统农业不是农牧结合的提法亦未必符合实际。有些同志更由此走向极端。陈平认为西欧一直是半农半牧,以牛为主,中国则自井田制崩溃以来,就形成以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34a]。

这种观点引起一些同志的批评。他们指出:“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里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只是指生产结构,不应与小农经济混为一谈,小农经济一般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其生产结构不可能是“单一”的。我国春秋以后畜牧业并没有走向衰落,而是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至中唐以来才逐步产生农牧关系畸轻畸重的现象,但也不能笼统称之为“单一经济”。我国农区生产结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耕桑并举,农牧结合的综合经济。就农牧关系而言,虽然畜牧业只是农区农业经济中的副业,但一方面利用农副产品牧养牲畜,另一方面利用畜粪肥田和畜力耕作,也是农牧结合.互养互促的一种形式。除农家小型养畜业外,地主和国家往往经营较大规模的畜牧业,而广大牧区又有比较发达的游牧经济。我国古代农牧关系可概括为“两个并存”,即:农耕民族占统治地位的,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和游牧民族占统治地位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同时并存;在以农为主的地区内,则是以养马业为基干.主要用于军事目的.规模较大的国营牧业和以牧养猪.牛.羊和家禽为主,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民营(农民和地主经营)牧业同时并存。[29b.c.d.2]

关于“多元交汇”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不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模式。由于各种原因,以前的农史研究偏重于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欠全面。在编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时,曾提出要反映各民族对农业科技的历史贡献,不能写成单一的汉族农业科技发展史。这方面的工作已陆续取得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是“多元交汇”的体系的命题,指出中国农业不是从单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围辐射,而是在广阔的地域内的若干地点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各地区各民族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渐形成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碰撞中向前发展的。精耕细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构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并成为其巨大生命力的源泉。论者谓这一观点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农业发展的面貌与机制。它与费孝通提出而为民族学.考古学界普遍接受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相互衔接,而又有所区别。[29e]

关于“水利农业”

十七.八世纪以来,西方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是集约化农业的组成部分。近世言“亚细亚生产方式”者,或把水利灌溉.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专制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中国亦被归入其中。主要根据之一是马克思说过人工灌溉设施是东方农业的基础。这种观点颇有影响。最近的例子是孟庆琳.王朗玲的文章,认为“我国封建农业是主要的特征是水利农业”,水利灌溉在任何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的支柱,黄土地区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的“自行肥效”是中国农业具有持久性的主要奥秘。而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宗法制度,以及封闭性都是水利农业的产物[43]。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并没有获得响应。因为很明显,像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反映的那种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是很难划入“水利农业”范畴的。已故王毓瑚先生曾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批评。他指出十七.八世纪以来欧洲人传说的中国古代农田灌溉制度是出于想象和误解,马克思所说的“东方”,不包括中国在内。农田水利建设兴起的战国时代,也正是土地私有制实行之时。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类似灌溉网的广泛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集权政治没有必然联系,分裂时期的某些割据政权,反而往往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做出成绩[4]。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既不象西欧那样完全依赖天然降雨,也不象马克思所说的古代东方完全依赖人工灌溉,各地区是在很不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方式解决水的问题,不存在遍及全国的灌溉网。他的观点基本上继承自王毓瑚,但并不否定井田沟洫体系的存在,只不过认为它的作用在排水洗碱。沟洫农业是垄作形成的旱作农业,而非灌溉农业。[29f]最近史学界批判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关于“治水社会”理论时,也指出它背离了中国历史实际。[12]

二.对中国传统农业评价中的肯定论和否定论

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评价,是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紧密相连的。七十年代末,我国曾从美国引起成套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一时间在部分同志中引起近乎天真的乐观情绪,似乎只要照搬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精耕细作的传统,被认为是小农经济手工操作的产物,甚至不再值得一提。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人也主张学西方,走“以牧为主”的道路,改变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食物结构。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对解放后三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评价问题。生产结构不大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是三十年农业遗留的突出问题之一,有些同志对此估计较重,认为是执行“以粮为纲”方针所致;“以粮为纲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历史上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结构一脉相承。这样,他们就从对三十年的否定进而为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这股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平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动乱.贫困.闭关自守的病根》等一系列文章。在作者看来,单一经济.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是三位一体的。它破坏自然生态,引起劳动生产率递减(如说“精耕细作,复种套种,加上灌溉,使地力不得休息,土壤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等),造成人口问题和周期性土地危机;阻碍分工,抑制交流,使资本主义不能顺利产生(作者称之为“稳定性最高.进化度最小”的“超稳定结构”),等等,总之是坏到了极点。《病根》一文在《学习与探索》发表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全文或摘要转载,一时造成颇大影响。[34]”

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引起了几乎一致的反对。较早提出不同意见的,如杨直民.董恺忱指出,从农业历史看,集约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农业以劳动集约为特点,技术上表现为精耕细作;西方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业集约度的过程,技术上表现为机械化的精耕细作。因此,不应把机械化和精耕细作对立起来。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精耕细作传统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33]。郝盛琦等人批评了把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罪于“单一小农经济结构”的观点,反对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指出“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便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状况也一定要改变”。“农业机械化必须有利于精耕细作和促进单产的提高,否则,就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失去生命力”[46]。更多的同志是从正面对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和它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给予肯定的评价。尤其是原农业副部长刘瑞龙《正确对待我国农业历史遗产》和《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等文,影响较大。作者指出:“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是放弃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相反,必须利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把精耕细作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是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据。”由于这些文章曾广泛征求和汲取农史界的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农史界的共识。[19]

肯定论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证的。

1.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肯定它在世界农业史中的崇高地位。这方面文章发表得很多,尤其集中在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史》(季刊).《农业考古》(半年刊)和《农史研究》(不定期论文集)上,这一时期出版的若干专著和小册子也以很大篇幅阐述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只举两例予以说明。董恺忱在《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一文中,广泛吸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评论,指出: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曲面壁和摆动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国犁的特点,成为近代农业革命的契机。三.我国是世界上有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和南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制不同,中国很早就实行连种制和复种制。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农民善于利用生产.生活上的废弃物给土地施肥。五.我国传统农业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精耕细作农艺和较高的单产上。西欧中世纪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三四倍,而中国达到十几倍.几十倍以至上百倍[59b]。原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等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则以具体事实说明我古代许多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比西欧领先一两千年。

2.揭示我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强大生命力,肯定它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如方原反对脱离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完全按西方模式改造我国农业,他指出,我国解放后的三十年间,农业发展速度和粮食单产均居世界前列,并非什么都是落后的。这期间粮食总产增加近三倍,以不到世界总耕地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4的十亿人口,主要依靠以现代科技初步强化了的精耕细作传统;这一事实集中表现了这一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他主要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路[8b]。为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传统相结合?一些同志强调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继承性,认为在农业生关系统中环境条件和生物特性变化较慢,不少传统技术是基于对这些条件的深切认识,故能长久适用,不会过时。还有人从系统论角度对此作了阐述[39.5]。这些论述解释了农业科技的一般性,但还没有揭示中国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就特殊性而言,精耕细作是以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攻方向的,正如许多同志指出,这可以用较少土地养活较多人口,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基本国情。同时,精耕细作是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天”“地”).农业生物(“稼”)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人”,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比较正确地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而也就比较符合农业的本质,这也是这种农业技术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49.29]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区域农村教育不平衡性封闭性一统性游离性延续性未成熟性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入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为此,我们以临沂市为蓝本,从“结构——功能”的视角,对区域农村教育的现实结构与功能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对区域农村教育结构特点的探讨

我国的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通过现实的考察我们发现,区域农村“三教”的结构要素本身存在不平衡性,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一)结构要素发育的不平衡性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三教”结构的三要素,在发育程度、现实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其他两元还远没有形成与之抗衡的实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临沂市为例,1996年6月28日临沂市就通过了省政府的“双基”达标验收;在相对落后的沂蒙山区,仅较高水准的民办中小学就有70多所。为此,对“基教”进行重新“定位与调整”,就成为农村教育整体结构改革的核心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让“基教”停下之后进行整改,而是在继续发展中调整,在调整后促使其更高水平的发展。

“职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以此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整体功能。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所以,农村“职教”成为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从临沂情况看,在县城独立建制的职教机构(包括职高、职专、农广校和民营的各类实用技术学校),面临既缺市场又缺资源(资金、生源)的“双难”境地;在乡镇一级职教则融入成教或农业口的培训机构,体系尚在健全之中。为此,大力发展“职教”,就成为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功能定位改革的核心问题。当然要实现农村“职教”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还要特别夯实使农村“职教”得以发展的社会土壤,实现区域教育——社会的和谐互动。

“成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的关键要素,以此来培养和打造我国农民的新素质与新形象,从而建构支撑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化组织。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现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这便直接影响了农村“成教”的健康发展。譬如在临沂虽然初步形成了现代“成人中专、职业中专”为龙头、乡镇“成教中心”为依托、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前沿阵地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但在办学体制、规模、效益、师资、课程、设备等方面都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走出自己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偿性教育”、以扫“科盲、法盲”代替“文盲”的“新扫盲教育”的传统局限。为此,对农村“成教”进行重新“定位与规范”,就成为农村教育结构调整及其自身可持续发展改革的核心问题。

总之,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去承担“科教兴农”的历史重担。

(二)三要素之间存在的封闭性

区域农村“三教”横向结构联通的封闭性。进一步考察,我们还发现农村教育三要素在结构方式上也存在问题。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在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但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账、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动、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特别是“基教”与职教、成教有南辕北辙之倾向,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造成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

相互封闭的另一个消极后果是,“基教”不能有效地渗透“职教”继承“成教”,培养的便是不能胜任农村农业岗位的“半成品”毕业生;成教、职教也因缺乏“基教”这个发育相对完善的有效平台的支撑,而难以有更大的作为。

区域农村“三教”纵向序列承接的间断性。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这是“正向”衔接、传承与贯通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作为学校后教育,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它会对人才规格提出更高要求(三高农业,生态、绿色、银色农业,不仅要求就业者是技术的有用人才,而且要有人文气息、艺术气质和通识眼光),这便必然要求有可逆性的教育序列,即由成教转入正规职教院校,甚至进入普通院校受“回归性”的教育。这需要我们建立“三教”之间“逆向”衔接、传承与贯通的“高架桥”。

二、对区域农村教育功能定位特点的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它隶属系统(特别是它直属的“条块”系统)的构成要素,农村教育也不例外。它的存在直接为其所在地方区域系统和代表更高利益的上一级教育系统所规定,它的功能“定位”机制应该是两者意志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是由传统的农村教育功能“定位”决定的;要进一步探讨区域农村教育结构的成因问题,就必须深入到区域农村教育功能“定位”特点的层面进行分析。

(一)传统定位机制的一统性与游离性

传统定位机制的国家一统性。传统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育程度总体水平低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本位的松散的村落组织之上,建立起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和集权政治施控模式,突出强调的是国家意志,以期积贫积弱的中国乡村社会快速步入现代化道路,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价值的合理性;而在乡村社会超前性建立现代正规的基础教育体系,以作为改造农村步入现代化文明的基础工程,则更是“后发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共同选择;因此,农村教育的定位机制首先体现为国家意志,而非农村社会自身的客观需要。这种定位机制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我国的农村基教体系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一样,皆从发达国家直接移植而来,国家没能在移植后加快进行配套的农村社会改革,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使其自身能够产生建立现代化农村基教体系的客观需要;这便使得引进的“农村”教育与乡村土壤缺乏“亲和性”而自我封闭于乡村社会之外,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城市教育的预备阶段而存在,“农村”教育名实不符。

传统功能定位的现实游离性。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成为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因此,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市无形中对农村进行了其最大财富——人才的掠夺,农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不仅对农村社会发展无益(大量回乡务农的中学毕业生,因功能定位偏差使其陷入“学的无用,用的没学”的尴尬境地),而且成了农村发展的沉重负担(缺乏回报而投入沉重,跳出“农家”流失的是人才而回到农村留下的是“无才”,农村教育成了没有回报的纯消费)。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成为“游离”于农村社会发展之外的“异类”;农村社会也因其教育的“体外循环”现象,而难以获得发展壮大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二)传统功能定位的延续性与应然定位机制的未成熟性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实际影响;有效策略

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开展和深入,信息化在农村及农业领域中的影响日益加大,首当其冲的是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上。不过,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负责的系统性工程,在明确了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后,必须要采取高效、科学的手段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去作用。

一、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

1.农村信息化能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信息化能很好的给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引导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产品的供给一般都是受市场所决定的,这样一来只有充分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才能有效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而促进现有的生产结构能适应市场发展规律。不过,在推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也要引入和投入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2.农村信息化能快速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而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完善人才储备的重要手段。科学信息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决定性作用,因信息技术的独特数据处理和传播能力能从根本上影响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此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对提升生产关系的作用极其显著。互联网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很好的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影响甚至改变农业现有的商业格局,具体体现在互联网技术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优质的特定服务,并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减少传统交易的成本,扩大交易范围,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3.农村信息化能推动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科技的进步不仅是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因素,还能有效巩固农业的信息、技术化发展[3]。农业信息化能很好的促进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帮助农业从业者更好的完成技术上的指导和教育,增强农业工作者的个人素养和农业技能,最终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能帮助农业从业者更快的找到生产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相关人员和部门,尤其是一些科学性问题,不仅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4.农村信息化能科学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农业信息化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手段虽然能提高农业经济增长,但时间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凸显,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在市场经济中农业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效的信息参与,而信息化也能将传统农业中的土地、资本和劳动三个基本要素有效集合起来,增强经济效益。同时,传统农业中的小规模农业合作、个体农户等生产模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生产模式下的市场反应较慢、生产盲目性较大,不能及时实现资源共享,而农业信息化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从农业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领域都能很好的协调共享。5.农村信息化能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能有效建立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而完善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显著,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垫脚石,作用明显。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能有效增强农业的市场话水平。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加强,有助于农户审时度势,把握农业市场方向,帮助农户能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市场[4]。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政府在互联网上及时最新农业市场情况,将全国、乃至全市个农业生产经营最新的情况发送给农户及农业部门,以确保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正常运行。同时这也能很好、及时的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指导,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有效策略

首先,需要强化农村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这是首要策略。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所造成的。因此,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明确正确的建设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高效的手段来确保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建设,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次,需要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这是关键策略。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还很落后,这主要是因为农村资金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必须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构建的资金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种有效的力量。最后,需要构建一只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这是保障性策略。人才是农村信息化构建的核心力量,必须要确保其有高素质和技能。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些高素质、有经验、有技能的信息化人才,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补助来提高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三、结语

总之,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事业中,必须要发挥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农业信息化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对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的影响显著。在实际操作红,必须要强化农村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建一只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周冉,李玉鹏,马吉坡.南阳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6,15(01):39-40.

[2]石志恒,许克元.农户对农业农村信息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甘肃地区农户的样本调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23(09):19-20.

[3]王艾敏.中国农村信息化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的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5,28(07):16-17.

[4]霍明,胡继连,邵宏宇.社会信息化视角下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22(07):27-28.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6

一、指导思想

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找和清理我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广泛开展文明执法、便民维权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行风建设工作,为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任务

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贯彻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好专项活动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区人口计生委要组织全区基层人口计生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人口计生委开展好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的通知具体要求,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街道计生办要在辖区内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的社会宣传活动,公布群众监督电话,公开依法行政的政策和程序,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认真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

对照国家专项活动方案中提出的要解决的七个方面问题,认真查找我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各街计生办应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找。一是在解决群众办事难,行政效率不高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户籍地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计划生育证明方面是否能够方便群众,是否存在程序繁琐、互相扯皮等现象;计划生育政务是否能够公开、公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在办理二胎审批工作中是否能够做到政策公开,是否方便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在能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向被审批户通报二胎生育政策和二胎审批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外生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在是否能够落实市、区、街三级制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在落实对流动人口实行免费技术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四是在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文书不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查找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准确及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各街要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的社会宣传工作,做到政策、程序、条件三公开;进一步推进便民维权工作,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便民维权措施,在解决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同时,建立文明执法、便民维权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成立了以委主任任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开展这次专项活动,区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管理科负责专项活动的日常工作。各街要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对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

四、实施步骤和有关要求

按照人口计生委的要求,此次专项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份)

制定本街专项活动方案;做好本地区的宣传发动工作,创造有利环境,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自查和清理阶段(6月-7月)

各街要结合专项活动所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查找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同时要广泛开展征求群众意见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整改和建章立制阶段(8月份)

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制定整改措施,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进行整改。

(四)抽查和总结阶段(9月-10月)

在此期间国家、市、区三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本次专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查阅相关文件、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街要在8月31日前报送专项活动总结,区人口计生委将在9月上旬对各街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市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意见

更新时间:今年-2-2

发展农业保险,对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连续5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苹果、蔬菜生产基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11月9—11日的一场暴雪,全市有32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亿余元。其中,农业方面损失4亿余元。全市共倒塌日光温室3300余个、大棚6900余个,使菜农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今冬明春全市蔬菜的市场供应。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减轻农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强农民的生产自救能力,促进农业稳步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运城的紧迫要求。为进一步促进运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服务运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局,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建立我市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和各保险机构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及农民灾后自救能力为总体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引向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展重要粮、油、棉、果、蔬菜作物保险和大宗畜禽产品保险的覆盖面,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增强农民防范风险意识,逐步扩大保险品种,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农业保险发展规律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涉及面广、难度大,应通过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促进我市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深入调查研究是准确开拓市场、合理规划发展的重要前提,各保险机构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区域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基层机构进行调研,把握农业保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选择符合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且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家禽家畜以及蔬菜大棚、大型养鸡场、养猪场等农业设施,确定本公司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市场定位,探索自身开展农业保险的模式和方法。真正了解广大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实际购买力和缴费习惯,认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积极向上级公司汇报,努力争取在产品开发、销售方式、费用倾斜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为本区域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赢得政策支持。

三、当好保险参谋,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支持

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保险列入议事日程,各保险机构要加强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沟通和协调,要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保险工作情况,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发扬“服务大局、勇担责任、团结合作、为民分忧”的行业精神,发挥风险损失补偿和防灾防损的功能,为地方政府出主意,当参谋,积极参与应对突发灾害的处置。切实贯彻“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保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县域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风险保障需求,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分忧解难,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支持。

四、着力产品创新,不断拓宽服务农业领域

农业保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保险公司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大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创新经营”的总体思路,应认真研究政府、企业和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遵循“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理赔便捷”的原则,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力度,不断拓宽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安农、支农、促农方面的作用。

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积极为我市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提供覆盖面广、保险费率低的农产品基本田间保险。以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在苹果、蔬菜、烤烟、生猪、林木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效益品种上开展种养殖业保险试点。紧密结合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丰富农业保险产品服务体系为我市农业风险提供全面保障。

五、拓宽销售渠道,建设农业保险营销网络

加强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建设。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在机构健全、内控完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拓展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将农业保险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一线。在经济发达、保源充足、潜力较大的乡(镇)、村先行搞好试点,然后辐射周边乡(镇),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考核机制,切实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六、提升服务品质,健全客户服务体系

各保险机构要坚持规范经营,做到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和理赔到户。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防灾防损防疫工作的投入,为农民提供防灾防疫、风险管理、产品信息等增值型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制度,使保险能够扎根于农村,能为农民提供长远服务。在保证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从方便客户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客户回访制度,做好保险咨询等服务工作,简化承保、理赔程序。实行省级集中理赔的保险机构,要确保理赔服务快捷方便。牢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保证业务经营和数据的真实性。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诚信理念,坚决杜绝误导、欺诈客户问题的发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农业保险发展的良好环境。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第一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农业技术在发展和应用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技术的实用性,而且需要考虑技术的经济性和绿色性,以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关系到农民的收益问题。但是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不断地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业技术概述

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更好地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可以将农业技术细分为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

1.1农业种植技术

对于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和推广来说,需要提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另外在开展农业种植技术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和周围生态系统的结合,使用绿色的方法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应用相关技术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生态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尽可能地减少相关化学物质的使用,如复合肥。长时间使用这些物质,容易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使得土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1]。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了,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的改革和应用,加强配套技术的应用。农业种植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业种植技术,包括了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在推广农业种植技术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管理技术的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是农业种植技术安全性高。基层农作物种植主张的是生态种植,将各种生态位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农作物种植当中,突出种植的生态效益,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第二是农业种植技术环保性好。推广绿色种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尽可能地使用无机肥,这样减少化学物质进入到农作物当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相关产品的无公害。第三是农业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无公害。通过农业种植技术的相关推广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入,进而打造自身的品牌[2]。

1.2农业机械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应用,我国农业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机械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农耕技术。根据我国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农业地区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67%,说明农业机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南方大部分平原地区,地势平稳,比较适合各种机械化作业,但是将机械应用到一些地势复杂的地区(如丘陵地区),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利用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将人们从繁重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方面需要做好推广,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的研制,才能更好地将机械设备应用到更复杂的地势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业收益[4]。

2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开展农作物种植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仅仅依靠自身摸索种植经验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没有科学地指导很难提高农作物产品的产量。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当中,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突出农作物种植推广过程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绿色效益。更加科学的农业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对于不同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相关产品的产量。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能够将农民从繁重的生产过程当中解放出来,同时对于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5]。农业机械能够针对特定的耕种任务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农业机械设备逐渐朝着无人化和智能化发展,对于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大大缩小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对于促进农村地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短板,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适应能力,进而更好地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效益[6]。

3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很多公务员不愿意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因为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涉及很多问题,包括环境恶劣、沟通不畅,而且需要长期忍受暴晒等。第二,推广人员兴致不高,投入热情不够,对于工作也不够积极,这样就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第三,推广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农业技术,还需要具有吃苦耐劳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这样就容易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整体推广素质过低是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地区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对这些推广人员给予特殊的照顾,这样就没有办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使其很难投入到工作当中。第四,很多推广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在推广技术和政策讲解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使得农民很难理解推广人员的意图,这样就给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4.1采取科学合理的宣传手段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各个地区的相关职能机构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从思想上重视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宣传上需要来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农业技术,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了更好地让农民了解到新技术的优势,可以让宣传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现场宣传工作。通过实际讲解以及相关案例的介绍来调动人们使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第一个,要重视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的概念、农业技术的优势以及农业技术的实施细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让农民意识到绿色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二,要积极宣传绿色农产品。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产品的优势以及农产品的农业技术等,提高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调动农民自愿去开展农产品的种植,进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第三,要积极宣传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政府都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让农民意识到党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7]。

4.2完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基层在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就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各个地区推广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农村地区存在的差异问题,主要包括气候环境、地质环境以及水文环境差异等,要针对不同的环境制定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在推广过程当中,可以采取试验田的方法,在一块田地开展试验工作,在取得成功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推广,这样能够提高推广的效率。在推广过程当中需要了解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技术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另外,我国政府也要重视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宣传绿色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性,号召农民要不断接受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业技术的应用水平。

4.3政府要扶持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

在推广基层农业技术过程当中,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因为基层农业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成本很大。很多基层农业技术需要营造相应的种植环境,而种植环境的营造需要很多资金成本投入,很多农民很难承担这些费用,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能够更好地销售农业产品。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惠民政策,来更好地扶持绿色种植产业的发展。对于规模较大的种植专业户,可以采取专项的政府补贴措施,来更好地帮助农民发展。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用户,政府可以提供无息贷款和相应的技术扶持[8]。另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更好地帮助农民销售相关的农业产品。

5结语

农业技术对于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种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地推广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村农业生产水平。在推广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政府要在推广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基层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姚丽,姚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吉林农业,2019(16):41-42.

[2]邱学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4):177.

[3]高建祥.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22):22-23.

[4]阮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11):175.

[5]孙标.解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201.

[6]陈寨坚.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现状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3):37.

[7]邓玉傲.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6(1):64.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农村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73-04

一、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说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农业文明。由于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在我国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农村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农村文化遗产正在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农村文化遗产,并向世人展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使之不被城镇化、现代化的社会大潮所淹没,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在逐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但限于人们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理论研究滞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工作上还明显存在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导致具有整体意义的农村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在农村乡土建筑及其聚落遗产的保护上,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2008年4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这些法规文件所保护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农村各地方为了能够成为“名村”、“名镇”,也把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历史建筑及其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上。围绕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五个试点项目之一,从而引发了国内对相关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的关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国家文化部通过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广大城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和保护工作。其中,农村传统民俗、民间工艺、节日等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关注重心。由此,围绕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然形成了“历史文化村镇”、“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个重心不同又互有交叉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事实上,农村是与城镇相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其所含文化遗产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早在1964年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就曾强调:“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文化、乡土建筑文化及其乡村非物质文化等都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能够整体反映农业文明成果的遗产系统。因此,以农村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研究背景,以农村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科学的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并根据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及其特征

农村文化遗产是在农村地区赋存的,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文化遗产体系。基于一种理论研究的需要,我们依据农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的属性作为评判标准,将农村文化遗产划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动态性等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一)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关联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给“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的定义是:农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尽管该定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农村文化遗产的实际研究时,将农业遗产的研究范畴加以拓展,但该遗产分类仍无法涵盖农村具有整体意义的所有遗产类型。因此,本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是系统性的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并考虑到文化遗产赋存实际,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文献、传统耕作技术与农具、农业生物品种、传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景观等文化遗产项目。

(二)乡土建筑遗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建筑学界率先关注到乡土建筑,并以文化人类学等视角开展田野调查。近年来,乡土建筑的保护问题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重视。2005年8月,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暨苏州太湖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发表《苏州宣言》,呼吁保护和抢救中国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进行,乡土建筑被列为一个普查门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乡土建筑遗产?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CharteronBuiltVernacularHeritage)认为: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从内涵上讲,农村乡土建筑遗产应该以乡村聚落为存在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生活建筑遗存及其场景。农村的乡土建筑遗产主要包括特色民居、乡土宗教祭祀地、乡土道路设施、乡土生活设施、乡土文化娱乐场所、乡土建筑小品、传统村落景观等多种类别。

(三)乡村民俗遗产

本文所指的“乡村民俗遗产”涵义较为宽泛,与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似。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该“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并与上文的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相区别,本文特别使用“乡村民俗遗产”的概念,并将乡村民俗遗产界定为与乡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或“无形性”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在具体类别划分上,尽可能地与国家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类型划分相协同。乡村民俗遗产的主要类型有乡村祭祀活动、节气与农谚、乡村体育竞技、民间生活礼俗、乡村生活用具、乡村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见表1)。

三、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能只保护文化遗产中的某个类型或某几个类型,而是应该把农村文化遗产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例如,在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农具、农耕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种,还要保护好农业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物景观、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认识农村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时,对每一个文化遗产要素都要做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在考虑各个要素与整体文化遗产系统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的级别并选用恰当的利用方式。

乡村民俗遗产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中最为灵动的要素。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仅仅是保护住了几个老宅子和几处其他老建筑,而原有的文化传统、饮食、服装、手工艺等都遭到了破坏,甚至在一个村落完全消失,其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大为缩水,长久的保护也将十分困难。反之,要想保护好乡村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保护好,特别是要注意按照整体性要求,保护好文化遗产赖以依托的文化生态。过去几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上演了一场“川江号子”与“峡江号子”的争夺战。这种“号子之争”现象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将一种文化事象分解为几种文化表现形式分别认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文化空间形态。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包括农村文化遗产在内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中往往呈离散状分布,彼此缺少有机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它们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属性认识不足。

(二)动态保护

文化本身是由人来承载的,农村乡土文化本身是活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凝固下来。许多农村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是保护其历史价值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改变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适应现有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推进乡村的自我更新。同时,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使用者、受益者和传承者,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并将其传承下去,是动态保护的关键,也是当前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中难以解决,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浙田被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项目以来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以来,当地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广有机农业,搞田鱼养殖和销售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传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传承,自然、经济与社会结构在这里仍旧保持着和谐统一。

(三)原真保护

真实性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解决原真性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敏感话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原真性源于“autllenticilv”,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可靠的、非复制的等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要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

贯彻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保护原则要反对两种极端思想或倾向。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态”,主张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封闭”保存,反对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开发活动的介入,甚至不主张在文化遗产地修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要求尽量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其实,“原生态”的“原”字不该是一个时间概念,正像有学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问题时所解释的那样,“在我们探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同时,保护的并非是其原生的外显形态,而是外显形态背后的原生文化属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交流,不断传承,共同铸造了人类文化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从来没有纯而又纯“原生态”文化,也不会有完全意义的文化“现代性”,农村文化遗产的“原真保护”本质上是要为文化遗产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它们生长的客观条件,不是要将其封存起来。二是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和经营性破坏行为。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只讲拆旧村建新村;一些拥有一定旅游价值的农村文化遗产被盲目地开发利用,出现文化遗产被不正当地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现象。一些被宣传为“原生态”的农村民俗节日被随意变换活动时间、地点甚至活动内容,进行变味的商业表演。这些都不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而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和破坏。上述问题必须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1循环农业特点

相比传统农业模式,循环农业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综合性。循环农业强调中“大农业”的视角,突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功能性,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的互相支持,综合发展,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其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循环农业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技术装备进行农业生产,做到不同区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地区优势,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再次,高效性。循环农业可以实现多种生产资料及能量的多层次、综合性、系列化的应用及深加工,实现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降低农业成本,促进经济增值,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高效性。最后,持续性。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最突出的特点即生态性,循环农业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实现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不仅满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2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2.1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现阶段我国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以沼气为重点的经济循环模式。其以农户为主体,围绕沼气技术,建设“猪-沼-蔬”、“猪-沼-果”等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用秸秆及农业废弃物,以沼气为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及无害化。其次,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该模式是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面积等,以达到减量、高效、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目的。在这种模式下首选低残留、低毒、长效的生物性农药,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并且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防治成本。最后,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所谓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即围绕沼气技术上畜禽粪便运送至上层的树木及底层的食用菌生产中,比如畜禽、牧草、果蔬、食用菌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各生产资料的农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

2.2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观念认知存在局限性。要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论。但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地区的农业还未彻底转变生产理念,盲目追求高产的现象导致过量播种、过量施肥的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很多地区庭院经济式、小规模的循环农业发展点较多,但是由于缺少科学规模,导致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其次,技术落后。循环农业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资源、人力等相对落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及技术成果的推广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循环农业技术自发性发展迟缓。最后,后续服务环节薄弱。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循环农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管理、服务,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循环农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不到位,再加之缺乏资金、运作方式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循环农业后续服务环节薄弱。

3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针对循环农业发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扩大循环农业的影响程度,加强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在其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渗透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其生产观念。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基础,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农村等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突出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基于宏观的角度做出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宜各地区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3.2完善技术体系,加大绿色生产建设

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做好新设施、新机械、新技术的示范与展示,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突出循环农业的积极效应。加大绿色生产建设力度。可以在地方上构建示范性生态农业园区及农业加工园区,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丰富生态农业园区的功能及种类,比如蔬果加工厂、禽畜加工厂、粮油加工厂等,减少排放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态园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大排放污染物质企业的监管力度。

3.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实现公益与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与综合的协调性发展,构建一个“一主多元”的新型、高效的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资质具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服务,为农度提供标准化技术、融资担保等新型的循环农业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光磊,王智红.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以我国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5,(1):214-217.

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篇10

1.进一步加快完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采取以农业拉动工业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在当今形势下,我国把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我国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建国初期以工业强国建设为主有关。造成城市剪刀差,即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比较迟缓,多数地方仍处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伴随着越来越明显的城市优势,农村要求城市一体化欲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想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完成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良好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消除城乡差异,并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够为整体经济转型提供可靠的基础

自从新一届领导集体确定进入经济改革阶段,中国经济转型稳步推进。我国目前仍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的稳步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很重要。若农业得不到科学健康合理发展,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就缺乏基础,实现经济转型也比较困难。

二、我国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之建设和发展建议

1.确定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方向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的农业经济在持续不断发展,但是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先进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就迫使我们必须对农业经济管理模这式进行探索创新,并结合现阶段农业的实际情况,迈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传统经济管理存在三大问题:目前我国仍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发展资源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不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社虽然初具规模,得到了发展,但农业规模整体依旧偏小;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生产,相对看轻商业,传统思想与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矛盾。目前需要解决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扩大产品知名度,就迫使我们必须对农业经济管理模这式进行探索创新,所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各不相同,农业发展也要因地制宜,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也要突出特色,因地因时而做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员稀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在发展农业生产时,首先考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对于南方地区,农业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这一带地区开发新资源成为主要问题。

3.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就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意识,并用于指导农业经济生产,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科技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经济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加强人才培养,重视高校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三、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发展趋势

1.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培养壮大

农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形式下多个个体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具有互惠互利的特点,管理比较民主,农业合作社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必须解决地域问题带来的销售问题,当前我国出台了许多一系列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今后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必将得到更好发展。

2.自然环境和科学知识得到了同步重视

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也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建设与保护,知识和环境得到同步重视。

3.旧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逐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