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实践行动计划十篇社会实践行动计划十篇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58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控制理论社会实践系统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周蕾(1977-),女,河南淅川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林松涛(1977-),男,福建长乐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2009年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9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56-02

一、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者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笔者所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着“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注重实效,节约方便”的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方针,在继承以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管理上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系统管理监控体系,将控制理论的思路引入到社会实践的管理当中,其中反馈机制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绩,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基本构成

1.控制理论的含义。20世纪40年代,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发表以后,控制理论逐步得到了应用。控制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引入了社会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控制系统早期基本上属于开环系统,即系统存在着始端对末端的影响和作用,不存在末端对始端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为了改善系统功能,设计并制造了一定的反馈环节,形成了末端对始端的影响和作用。维纳曾经提到反馈在社会中应用的重要性,他在《控制论》一书中写道:“社会系统是一个像个体那样的组织,它是由一个通讯系统联结在一起的,它也有它的动力学,其中具有反馈性质的循环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大学属于社会系统范畴,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控制过程,反馈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此。

2.反馈机制的含义。反馈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息转变为新的输入信息并影响再输出,从而对系统运行起到控制作用的过程。从管理学角度讲,反馈信息是一项政策或计划实施以后项目干系人对此的反应,事实上,管理是一个借助于反馈信息控制客观过程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就一般而言,管理中采取的控制可以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进行,称为三种控制模型。第一种称为前馈控制或预先控制;第二种称为过程控制或同期控制;第三种称为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第三种反馈控制是一种在计划执行一段时间或结束后进行的事后控制,主要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是实施控制的必需信息,它却常常是管理控制工作的主要形式,如下图所示。

一个基本的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包括计划、实施和反馈系统三部分,图中深色方框所包围的部分为反馈系统,它是由结果、比较、标准、偏差、分析、改进措施组成,反馈控制为开环系统。在上图中计划实施的结果为反馈系统的输入信息,将输入信息经过比较分析后得到的改进措施为输出信息,也就是反馈信息。当计划开始一段时间后,计划实施得到的结果将作为输入信息输入反馈系统。输入信息首先和标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两者的偏差。对偏差进行分析之后,提出针对计划的改进措施,即反馈信息,将反馈信息重新输入到计划中,用以实现对前一步计划的经验总结,以及实现对下一步计划的指导。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运行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的,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都有一个指导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指导教师是指导者同时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社会实践系统可以被分成实践启动、实践策划、实践执行、实践完成四个阶段。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每个阶段的反馈信息,随时掌握实践团队的相关情况,把握社会实践的方向。

1.实践启动阶段的反馈。实践启动阶段反馈信息包括实践内容、组建实践团队、确定实践团队负责人。反馈信息的关键是实践队员人员情况。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实践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队员是否对实践内容有认同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团队负责人是否能够取得队员的信任与支持并且有能力领导团队开展和实践有关的活动。

2.实践策划阶段的反馈。实践策划是在实践团队成立之后开始的。实践策划阶段反馈信息包括实践计划、实践范围和主题、进行实践风险分析、实践预算表、实践质量保证计划等。反馈信息的重点放在实践计划的制订。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到实践计划的细节是否考虑周全,实践需要调查的范围和主题是否经过队员认真的调研和讨论,队员对于实践计划和调研内容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否有队员还对此有异议。

3.实践执行阶段的反馈。当启动和策划的前期条件具备时,实践即开始执行。在实践执行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实践进行跟踪与控制。在此阶段,反馈信息的来源是实践团队对每天实践内容做出的交流、总结与讨论。实践团队将反馈信息和实践质量保证计划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4.实践完成阶段的反馈。实践完成阶段的反馈信息包括实践移交、实践总结验收、考核评审等情况。实践完成回到学校后,实践团队要进行社会实践成果汇报、成果展览,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申报实践先进个人、优秀论文、优秀团队、优秀汇报团队等各项评比表彰。通过分析成果汇报和成果展览的影响度、学生的评价、评优的结果、评估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促进实践质量不断提高。此时,反馈信息的重点是实践的效果。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应用成效

1.社会实践管理模式得到规范。通过规范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无论是校一级还是院一级的社会实践管理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形制。学校出台社会实践管理条例,制定了标准社会实践申报表格、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社会实践评优细则和申报表格,指导教师通过这些条例和标准可以规范对实践团队的指导,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

2.社会实践反馈流程得以建立。通过建立规范的反馈流程,可以将社会实践的每一步进展及时反馈回学校、指导教师和实践团队。通过对这些反馈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出其不足,帮助其改进,把握其方向。这些反馈信息不仅可以起到对社会实践的监控作用,还可以给下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改进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使实践后评价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社会实践结果考核更加客观。社会实践结果考核就是根据社会实践的成果来评定大学生的实践效果,通常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等作为衡量社会实践好坏与否的指标。这种考核方式简单,但是考核面比较单一,容易导致考核失真,即知与行的脱节。如果有了完备的反馈信息记录,就能全程对社会实践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社会实践的启动策划、执行过程中的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将这两项结合,则尽可能做到对社会实践考核的客观、公平、公正。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应用启示

1.学生活动的管理需要制度的保证。学生活动尽管规模看上去小,但是事关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课业,更加关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帮助学生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情。学生活动管理制度化有利于保证学生活动管理的科学性,将管理实现由概念、粗放管理转到便于操作、精细、规范化管理。

2.学生活动的管理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介入。现代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管理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学生活动在以往的管理当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轻视了管理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介入,有利于将学生活动的管理纳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管理上的持续性,能够规范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管理方式的理念。

3.反馈机制是社会实践管理的有益尝试。反馈机制的建立是实现社会实践从策划、执行、评价、反馈到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将社会实践项目持续优化,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深化社会实践的成果。根据管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建立有效的实践后评价反馈机制可以改变实践团队参与者对实践结果的预期,提升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负责人、队员的责任心,提升参与的热情,从而在社会实践执行前对社会实践的目标可控。反馈必须是及时的、易于接受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和便于操作的。比如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网络,如开通QQ群、微博等,将反馈信息在参与人群中及时传递,方便大家了解进展、交流讨论、拓展思路。

[注释]

①(美)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

[参考文献]

[1]金玉成.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n].经理日报,2002-09-10.

[2]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3]李勰.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3).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2

HuXiaojin

(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摘要:为解决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问题如重视不够、内容简单、管理混乱、效果不佳等,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提出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以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abstract:Forresolvingtheproblemsexistinginsocialpracticeofcollegestudents'"threeintotheCountry"suchasnotenoughattention,simplecontent,confusedmanagement,badeffectiveness,thearticleusesfactfinding,experienceconclusionandliteraturesearch,putsforward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alsocialpracticeofcollegestudents'"threeintotheCountry"toguidetheeffectivedevelopmentofsocialpracticeofcollegestudents'"threeintotheCountry".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

Keywords:collegestudent;threeintotheCountry;socialpractice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55-02

0引言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1]自1997年《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下发以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面临的艰巨任务。作为联接高校与农村有效载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年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更好的规范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规划、实践运行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践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

1.1实践规划不够科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规划设计笼统、活动内容单一肤浅、实践活动时间太短,实践项目实施没有计划。许多高校把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做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未能真正意识到国家对“三下乡”活动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实践项目内容简单并与往年重复,没有深入地全面去做实地的研究,加之项目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团队队员之间产生分歧,影响实践效果。

1.2实践参与者不够积极一方面,大学生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大学生认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应付上级部门的一项工作,不必认真对待,只要拿到相应学分,简单应付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因很多高校未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愿意承担“三下乡”的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

1.3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新的社会实践基地被开发,然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确很少。很多高校未就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长远规划,只是从是否满足当年教育需要考虑,经常变换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对是否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是否给农民带来便利和实惠考虑很少。

1.4实践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据统计,目前多数高校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管理职责归于共青团组织,未设立全校层面的整体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则,实际工作处于一种相当零散、自发阶段。这必然带来实践组织、规范化程度下降、内容简单肤浅、考核评价不科学、基地建设无长远规划、实践成果难于有效转化等不良后果。

1.5实践效果不够明显当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部分是短时间、表面性的援农助农活动,未能将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相结合,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实践活动对农村整体变化影响较小,未能很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

2.1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机制是指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前所进行的活动项目调研、立项、审核、修改、批准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5]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重点做好对项目重点的审核和审核程序的设计。

2.1.1实践项目的审核重点①项目价值。项目价值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实施后能给参加此项活动的人、事、物带来的益处。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价值的审核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被审核的实践项目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是否具有显著作用;二是参加审核的社会实践项目在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全面发展方面的服务功能如何。

②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在实施中所制定的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参加人员的情况、阶段目标等内容。实践项目规划提供了一种项目开展的愿景展示和实施措施,项目审核小组的专家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使项目规划更趋科学合理。

③项目资金。实践项目的资金是指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经费支撑。在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计划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经费预算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④项目可行性。项目可行性是指实践项目的计划能否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的确定性。一般来说,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资金充足有保证,实践小组人员组成合理,实践内容深刻有意义,项目则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反之,项目可行性较差。

2.1.2实践项目审核程序①调研立项。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要查阅以往“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并进行认真研究,深入社会实践基地充分调研,根据农村实践地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项目立项。

②项目申报。准备成立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充分的讨论后,撰写出书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计划书,经专业教师指导修改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提请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评审。

③项目审核。对上报的需要经过审核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组织专家、专业课教师、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从项目的意义和科学性方面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审核,指出问题及修改意见,使项目计划更趋科学合理。

④项目修订。各社会实践小组对照自己的实践项目根据所提意见认真深入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进行修改,确保社会实践项目能顺利开展。

2.2建立和完善实践指导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盲目性、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导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有效指导。所以,建立和健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机制对开展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

2.2.1建设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建立良好的教师考评奖励机制,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对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培训;鼓励指导教师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时,要把握宏观政策比较准、专业技术比较强、组织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吸纳到社会实践队伍中来;针对实践项目内容,做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师有机搭配组合,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2.2.2加强实践内容的指导①宏观政策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宏观政策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政策、经济形势、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宏观背景、目的、意义和整体进展情况的指导。

②专业技术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实践必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进行社会实践是对专业学习的延伸和开拓。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的实践项目进行指导,解决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或者提供科学的方法,为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建立和完善实践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没有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无花之果,保障机制跟不上,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2.3.1广开稳定的经费来源①设立专项资金。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支持,从学校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专项基金。

②争取政府投资。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发高校的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的挖掘自身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结合点,积极组织策划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好项目。

2.3.2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开展此项活动的内在要求。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必须注重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规划建设,并在农村建立多种功能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实践锻炼,发挥社会实践功能。

2.3.3倡导参与者的积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每个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吸收专业教师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4建立和完善实践组织管理机制

2.4.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团委、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财务处、保卫处、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实践管理机构体系;设立专门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协调统筹安排;设立院、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基层机构,充分发动各院、系基层组织的力量,使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2.4.2理顺管理职能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参与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活动领导小组经常要和农村实践地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良好的沟通,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完成分配的任务;各参与部门要注重配合,加强沟通,及时解决活动存在的问题,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5建立和完善实践监督机制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按照活动计划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详细情况、把握进展,作出相应的安排部署。

2.6建立和完善实践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认真研究、逐步规范考核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

2.6.1考核评价体系与大学生学分挂钩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规定一定的学分,根据考核等次确定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2.6.2注重服务效果考核指标考核评价要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评价标准中提高创业能力、竞争观念、实践能力、科技含量等项目的比重,评价标准不仅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而且也要注重“做贡献”,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6]除对实践项目具体开展过程量化考核外,还应将社会实践基地各方面发展状态的指标参数纳入考核体系。

2.6.3成立实质性考核机构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三下乡”活动的考核工作机构,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制定和规范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质和量的分析考评,促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2.7建立和完善实践激励机制高校要根据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竞争,鼓励发展,奖励优秀,建立激励机制时应遵循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并举,着重精神激励的原则。

2.8建立和完善实践成果推广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推广机制是指对社会实践成果要在高校、实践地农村和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及时地将成果付诸实施或应用,以保证实践成果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的生产发展需要。成果推广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高校、政府、实践地农村三者的共同作用,高校做好实践成果的挖掘、总结工作,对每年的社会实践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做好成果的创新者;农村实践地要解放思想,积极组织实施实践成果,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研成果、科技发明、科研成果等成果付诸于当地生产和生活,做好实践成果的忠实践行者;政府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农富农角度出发,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投入,积极推动实践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做好成果推广的协调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G].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耿建扩,夏志学,刘子刚.河北农大八千学生大调研[n].光明日报.2010,1,15,(7).

[3]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汪子云.关于西部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0,(7).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3

立足行业与时俱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立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共同组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改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石油行业办学特色的实践道路,正在向着“建设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迈进。

积极实施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

学校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旨在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的道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该计划1999年实施以来,经过9年的实际运行,2008年学校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补充和完善,重新下发了新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中石大东发〔2008〕79号),方案更加注重结合教学实际,更加成熟完善,开拓了本科生辅助计划的六大领域。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大学生参加党校、团校等各种理论培训班学习并结业,给予3学分;参加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团知识、精神文明建设竞赛等活动,根据获奖情况,给予学分;因见义勇为或做好人好事受到国家、省(市)级、学校表彰者也给予一定的学分。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加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实践报告,经院(部)团委评定,按照合格、良好、优秀等不同等级,分别给予不同学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经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认定,依据服务累计时间给予不同的学分。

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造,学校设计了此领域。大学生参加部级、省部级和校级各项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参加部级、省部级科技竞赛,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和学术讲座;参加项目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参加创业实践等,均视情况,给予学分。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该模块旨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根据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级别和获奖情况,分别计入学分。心理健康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团体辅导,每人每次计1学分。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该模块主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学生会、学生社团、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学生组织工作,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经教师评定,计1~3学分。

技能培训及其他该模块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增强实践能力,获得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社会公认的各种技能评价、资格认定的证书者,获得国家、省部级和校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者,视情况计1?6学分。

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的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施的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能够彰显行业特色、形成良性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良好效果。

符合办学方向,彰显了行业特色作为学校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计划传承了学校60多年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承继了原计划的精髓,改进了原计划实施以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计划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的热情,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弘扬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彰显出鲜明的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形成了重要品牌效应。

重视思想修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纳入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大学生积极参加党校、团校培训班学习,参加党团知识竞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了理想信念,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改造自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增强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了良性机制学校本科生辅助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教务处、校团委、各院(部)、班级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部)审核、教务处记载等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计划执行系统。每学期初,由学生自己提交书面申请和有关材料,经过班级评议、辅导员审核、院(部)汇总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审定。学生毕业时,将学生辅助培养计划成绩档案装入学生个人档案。整个辅助培养计划程序清楚,流程顺畅,操作方便,有效保证了计划的顺利实施。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4

关键词:社会类课程;城乡规划;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81-03

一、现代城乡规划思想的社会学渊源

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回应。诸如英国着力于解决住房问题、德国致力于解决城市扩展、美国的重心则是城市的美化方面等。虽然各个国家在城乡规划实践活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不得不说,现代城乡规划的萌生与工业化、城市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城乡规划诞生”这样一种线性过程。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业本身除了牟利的动机之外,从19世纪开始就成为促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巨大推动力。在这场技术革命当中,煤炭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铁路的修建使工业企业选址脱离原材料产地成为可能,城市逐渐成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之地,与此同时,空气污染、公共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特别是贫民窟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针对英国大城市的弊端,艾比尼泽・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表达了一个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书中试图通过开展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来解决城市问题,为此,他构建了一个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田园城市模式。20世纪初,围绕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派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与城市研究出现了交集,为后来的都市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英国社会学家格迪斯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城乡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注重社会因素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催生了城乡规划思想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现状

城市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虽然西方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建筑学,城乡规划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实用型的技术科学。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政策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学科不断增多,逐渐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互交叉,研究内容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学科多元化趋势日渐凸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此之前,城乡规划与设计仅仅是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其他研究方向诸如区域发展与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等均在其他学科中覆盖。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前,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数量日渐增多,这些高校主要依托于建筑学、地理学和园林成立和发展城乡规划专业。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改革和变化。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主干课程仍然大多是以设计、工程技术类为主,由于受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的影响,一些学校增设了社会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问题的研究深入,国家也开始注重城乡规划教育中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方面的教育,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始开展一年一度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活动,社会调查逐渐成为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中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定位与设置

传统的城乡规划认为空间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形态的规划已不能解决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规划应当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相关的理论来充实城乡规划学的发展和实践,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背景的城乡规划人才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专业的城乡规划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具有对城市复杂环境的整体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宏观分析与把握。《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中提到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教学任务的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城市研究专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设计与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上课程均明确提出了规划专业应以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要求。社会调查作为城乡规划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在实践环节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基础性作用和对规划实践的科学性的影响。因此,将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社会类课程既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加强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城市,也为科学规划城市奠定基础。

依托于风景园林设立的城乡规划专业比较偏向于物质形态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社会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重设计,轻调查,因此,如何在以工科为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中建立社会类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成为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融合在理论、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去。建立从“理论―实践―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梳理相关高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社会类课程理论环节的课程应当包括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分别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作为专业实践和实习的一部分。应用环节的内容包含在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部分中,作为考核毕业设计的标准之一。围绕理论―实践―应用这条主线,笔者在城乡规划四年制课程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不同阶段的相关课程和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四、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选择,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城乡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和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并能够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和设计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

2.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课程体系的支撑,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的作用在于系统、简明地叙述和解释基本知识和理论。但社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速度,就出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联系不密切的情况。理论落后于实践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我国城市规划目前的热点诸如海绵城市、多规融合、存量规划等,这些都是城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和城市问题密切相关。城乡规划如何来面对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热点导入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热点的背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必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3.建立有效衔接的课程关联的教学模式。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将社会学延伸到城乡规划发展的历史中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动关联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上去,比如城市发展史、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等课程相关内容。另外,在教学安排上,合理安排各课程教学顺序,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的理论学习安排在大二阶段,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安排在专业实习或实践内容中去,安排在大三阶段,作为应用环节的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结合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安排。

4.建立教学―实践―应用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与城乡规划偏重实践有些偏离,事实上城乡规划和设计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城市现象和城市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社会类课程恰巧弥补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当强调教授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任何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依托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环节,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穿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历史为坐标,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解读理论,最终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都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也就是一种历史定位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环节中,建立城市社会实践调查平台,将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与关联课程结合起来,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串联起来,建立从教学―实践―应用的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环节。第二,专业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毕业设计环节。通过以上三环节的教学,从课程练习到实践应用,形成课程实践教学主线,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通过举行评优活动,特别是与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城乡规划专业本课程作业(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交流评优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结语

基于对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社会学渊源的思考,认为城乡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公共政策的属性日渐凸显。同时城乡规划学科地位的提升也赋予了城乡规划更大的社会责任,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目前四年制城乡规划教育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缺少对社会学方法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锻炼,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当是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城乡规划教育也应当是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因此,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社会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和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康,西方现代城乡规划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5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总结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实习、调查研究等活动,对大学生具有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技能的运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等价值。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成为高校学术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项目化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式,通过临时性专门机构实现对指定项目进行高效的计划、实施及指导,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进而完成项目的预期目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及手段,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然而,实践内容尚不全面,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等问题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1.实践内容尚不全面。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模式在理念、体制和机制上均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从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师常常把社会实践局限于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等范围,很难有效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相当数量学生以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践内容没有很好地同大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不少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没有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实践活动的划分,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难“学以致用”,只能被动参加实践活动。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乃至创业等问题都缺乏指导作用。

2.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高校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和资料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成为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用人工记录参与活动对学生信息和学生的实践进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容易出现差错,而且加大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智能管理,让大学生个人信息和活动进度实时显示在管理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由于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不愿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3.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之间普遍存在各自规划、单独管理的现象,教学和活动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场所之一,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尚处在探索之中,基地建设在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建设过程中运作不规范,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整合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尚存在较大的空间。

4.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常由校团委指定,学生个人没有选择实践活动的自。管理人员指定学生负责人带领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负责人按时反馈活动信息,自身并不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处理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影响到实践工作的成效。由于部分高校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按照学生需求及形势的变化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导致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意图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此外,就我国大学生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实践活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者带领一群学生干部在完成任务,很多普通同学缺乏活动热情,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联动效应,很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思路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项目化管理模式伴随着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而发展成熟,它是指从具体任务入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将项目的设想和具体实现过程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项目。所谓项目,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工作。将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指使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计划制订、实施监督、成果评测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目的性更明确。

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细分为以下阶段:一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的制定及授权,实践活动负责人的任命,实践活动小组的划分,以及实践项目利益相关人的确定等;二是项目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例如活动的区域、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活动的人力物力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时间活动项目的考核和管理等;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此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进度的监督及管理;四是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验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项目化管理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管理对象、管理模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连接点,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的基本保证。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都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活动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生命周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围绕相同的总体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监督及总结等过程。项目团队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具体项目,团队成员通常完成项目中分配给自身的模块,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最后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块总结。在生命周期方面,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度、费用及质量等因素的管理有所侧重,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要经历准备、开展和总结等阶段,并且需要保证以上环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都具备系统性的重要特征。项目化管理通常对大项目进行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分配,促使成员之间有效协调与合作,同时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活动经费、活动周期和活动成果等方面关系密切,并且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预先分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协调性。

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组织上都具有较高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通常具有一定弹性,这是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组的活动开展进度、经费使用情况、突发事件等因素动态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例如,删除部分实践内容、延长实践活动时间等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由于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项目通常具有临时性和高柔度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首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管理人员意义显著。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构思,是实践活动的全新尝试和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制体制,使用企业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整合利用资源,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模式,同时强调高校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可以避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合理选择活动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调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使其可以选择主题突出的问题实践。同时,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团队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与同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实效性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

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渠道,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科学分组,合理侧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特点,将整个活动按照特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目组。所谓项目组是项目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相异、范围较小的个体。项目分组可以明确反映总体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各个项目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分析各组在总体构成上的重要程度,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有效判定和评价,并且帮助各个项目组成员明确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内容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以某高校大学生绿色环保中国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规划、生态旅游、公共设施规范化、社区环境管理、家庭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绿色办公和生产等诸多环节。此时,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可将该活动横向划分为进农村、进城市、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五个项目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分组的实践对象不同而不同。该活动从纵向上划分为调查研究、问题调研、宣传、技术、方案设计等层次。经过横向及纵向的划分,就可以很好地使这一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2.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为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实践活动的责任可以根据高校教学模式的特点分为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职责、指导老师职责、大学生职责等三个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确定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促使各项目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对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和部署,保证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第二,活动的指导教师需要经过个人申请、组织筛选而确定,担负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定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三,为规范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更好地体现团结、求实的精神,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

3.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为全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活动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活动前期,应当对各项目组及整体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目组的活动内容和进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不足和改正措施,帮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小组对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活动评价体系,对项目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2009.

[2]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5(4):124-127.

[3]张洁.社会实践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7

一、大力宣传改革政策

为宣传城镇规划改革政策,调动市民关注城镇规划的积极性,宣传国家城镇规划举措,山东理工大学“感受发展变迁,研判城镇规划”实践团来到淄博市桓台县以“关注城镇改革、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进行政策宣讲与横幅签字活动。活动过程中当地市民都积极参与,不仅热心的签上自己的名字,而且也向实践团提出了许多自己对于城镇规划改革方面的意见,实践队员将所有市民提出的信息一一记录,并进行后期整理。

二、详细学习规划方案

为深入了解淄博市桓台县近十年的城镇规划改革政策与当地城镇的格局变化,以及现今城镇规划改革中存在的难题,山东理工大学“感受发展变迁,研判城镇规划”实践团队员分别对桓台县规划局以及桓台县成远设计院进行了走访调查。

1、桓台县规划局

走访桓台县规划局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桓台县委、县政府按照城乡统筹、功能分区、产业集聚、优化发展的思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把桓台县统一规划为“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确定全县集中发展氟硅新材料、机械、高档纸业及包装印刷、石油炼化极精细化工、电子设备、生态文化旅游六大特色产业,并具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丰富的教育资源,旨在打造实力桓台、建设幸福城乡。

2、桓台县成员设计院

设计院走访结果显示目前城镇规划存在的重点难题是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和养老问题,而对于养老问题,意愿、学校相结合的老年社区将成为城镇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院曹所长也表示,桓台县相比之前的旧村改造,城镇化建设已更上一个档次,教育资源和公园绿地等建设也正在向小区指标靠拢。

三、深入社区了解民生

1、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城镇规划发展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老年人关注重点是城镇规划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年人关注的侧重点是教育和住房,大部分居民表示,近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设施与之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采访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

实践团走进桓台县少海社区,向社区居民了解本区规划改革情况,聆听当地居民对城镇规划改革的看法与意见,实地感受少海社区居民现有的生活条件,通过询问与交谈,实践团了解到,当地居民重点关心城镇规划中的医疗,就业,教育,环境等问题,部分居民表示,环境问题是目前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居民表示,现在的桓台县的工业发展迅速,教育设施相比以前更加齐全,社会保障也更加完善。,同时在社区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积极参与当地居委会安排的义务劳动,为当地社区生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定位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内涵,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目前学术界针对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专题研究不多,开展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相对于其他学科,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内涵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学术人才的培养,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以2000年以来新设的600多所本科高校为重点,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1]。目前,我们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是1200所,而新设的600多所本科高校差不多的总数的50%。这些高校的类型的就发生了改变,淡化学科、强化专业,不再是研究型大学的压缩饼干,而要按照岗位对接,即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2]。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三个转化:第一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第二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第三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型人才中,把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分别称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3]。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型人才或初、中级工程型人才,对于工科来说,培养的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城市规划专业从原作为工学门类建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并正式改名为“城乡规划学”,无疑是实现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历史性选择,其中包括6个二级学科: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和区域发展与规划。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许多新城镇、大量新城区在建设,对于物质性规划的需求较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城乡规划行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根据应用型本科和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方、服务基层,毕业生就业以中小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为主,即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在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应强化中小城镇规划设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的总结与探求,应是一个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构成的递进式、开放式的体系。详见图1。

(一)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纲领,包含知识、素质、能力要求。

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包括城乡规划、城乡工程系统、城乡设计与建筑、城乡科学、城乡规划管理、城乡规划法规与方针政策等核心知识体系,且涵盖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城乡地理、城乡环境与城乡生态等专业群知识体系;应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键能力;应使学生具备职业特质、职业素养、工程伦理、健康身心等工程素质。充分考虑本专业“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特点,培养适应我国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与设计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图1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应涵盖课内与课外活动、分散与集中活动、因材施教活动等,是一个能力递进、循序渐进的体系。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素质教育实践、专业教学实践、岗位能力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等方面。

1.素质教育实践

素质教育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在素质教育实践体系中,首先应包括锻炼学生健康体魄及健康心理的实践活动,这是最基本的实践要素。其次,应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工程伦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在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中,从人的真正需求的层面理解工程,使工程的决策和实践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伦理。再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大一新生尽早思考毕业后有何选择――直接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等等,这样学习起来更有方向感和目标性;并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各自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岗位。

2.专业教学实践

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主要是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基础实践、课程设计与模拟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基础实践是课程内的基本功实践操作训练,即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效果图建模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等基本功训练,大多以课堂练习、上机等形式进行,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课程设计,即学生的设计选题与工程案例结合,丰富设计内容、加强团队合作。如建筑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乡设计、城乡规划模型制作等。

模拟实习是仿真实习环节,模拟评审会是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即学生将自己的图纸挂在黑板上,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同时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生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并能表达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又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4]。

3.岗位能力实践

岗位能力实践体系主要是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调查、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让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专业调查活动,使学生大体把握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能使学生认识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和顺序,明确市场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

除了专业调查,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关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省情、校情、家庭情况等。譬如:可开展学生自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把自己的学习和家庭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断裂”的现象,普遍模式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选题并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选择的虚拟设计项目未能与工程实际结合;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大,无暇认真指导;单师(只有校内教师)指导;题目重复;题目偏小单一,得不到综合性训练,等等。因而,需要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进行一体化统筹管理,即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和支撑,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丰富毕业实习的内涵;通过毕业实习提前融入工程实践,参与工程的设计、核算、管理、市场调查与开拓、对外业务处理等方面工作,全面了解城乡规划流程及工作要求,从而增加就业机会;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5]。

4.创新创业能力实践

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引导其开展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4年,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新时期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非常关键。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主要包括专业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教育活动等。

专业社团活动带有专业实践性和多学科交流的特点,以满足学生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标,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紧密,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质和兴趣参加不同类型的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社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技术研发与应用团队,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创业教育活动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城乡规划行业、企业资源,通过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业大赛、实地考察等形式,配备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

(三)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保障。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运行。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质量管理等。

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组织保证,应建立一个校内外结合、师生共同参与、“校、院、系”三级紧密衔接、协调一致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

建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负责人、政府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制定委员会章程,提出校企合作规划和目标、活动方式等,在学校设立办事机构,建立日常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同时,发挥学校教学督导团、教务处的作用,发挥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信息员的积极性。

2.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是各个组织部门具体落实与实施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的过程。

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任务书、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

其次,应建立规范合理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以督促各管理部门将各种计划、大纲等具体落实。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体现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实践教学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及结束阶段等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抽样检查相结合,对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文件、实践过程材料、实践教学环节现场授课情况、实践总结环节等进行检查。应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践过程的监管,让学生能真正融入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评价主体应由教师、学生、第三方共同组成,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关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工程伦理素质,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评价标准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过程,应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及努力程度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成长、变化、提升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动态性;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应多样化,不仅要有实践报告和卷面考核,也要有实际操作考核,可采用自评、互评、团体评价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四)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主要包括双师型、开放式教学团队建设(人力资源)和智慧型、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物力资源)等方面。

1.双师型、开放式教学团队建设

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教学团队应是双师型、开放式的,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我国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与设计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整体和个体两层含义:在整体上表现为教师来源的双元结构,即“一元”为专职教师(来自于学校),“一元”为兼职教师(来自于行业、企业);在个体上表现为每一位专兼职教师都应具备双师素质,即不仅有较强的城乡规划及相关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技巧,也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及相关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应打开校门,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聘请工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需要将专职教师送出校门,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再者,这种开放性还指部门之间、学校之间的师资开放,可组建跨系、跨院、跨校的教学团队,加强教师的交流合作,相互带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智慧型、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建设智慧型、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一是加强网络实践平台建设。建设完备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师生在网上共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即教师将实践教学计划、工程设计任务、主要实践项目公布在网上,学生可参照完成实践活动,同时学生也有权限上传实践项目信息、实践心得体会,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是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室建设。建立建筑设备工程实训室、数字城乡与虚拟实训室和生产实习工场等仿真实训室,并保证实训开出率和利用率。全面开放实训室,调动学生投入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以教师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课题引导学生自觉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素质。

三是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及其他相关学校以协议形式,建立综合性、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形成共享机制,在实践项目建设上积极与其他院校取长补短、增进交流。

总之,实践教学工作是应用型本科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eB/oL].http://.cn/hy/20140322/121118584298.shtml.2014-03-22.

[2]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05.

[3]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3.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交通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41-02

交通工程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兴起的综合性学科,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同时能够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目前我国已有一百余所大学设有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但是高校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教学内容仍然沿袭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内容,缺少创新与综合。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极不相称[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教育部近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们工科专业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造就高质量、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因此,为培养交通行业内的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我们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抓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契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该计划对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国交通学科产生较晚,相应的,我国交通工程本科教学并没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并且由交通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经济、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市场对于交通专业的人才需求巨大。如何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刚好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该计划为我们培养人才提供了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该计划,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为交通工程专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建设体系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指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社会与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课程制定与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大多还集中于交通基础学科,对于数学、物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而由于交通学科其自身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社会多方位需求为导向,制定重视应用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2],设定核心基础课与专业辅修课并行的授课模式,加强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成为基础扎实、发展全面、触类旁通,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探索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发现,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仍然沉溺于初高中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理设置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3]。教学应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被动教学方法向启发思维、探索知识的主动教学方法逐渐转变,形成“先学后教,实践引导”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的交通波模型或车辆跟驰模型等内容前,可通过对实际道路车流运行情况或视频录像进行观测,加深学生对具体交通现象的认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结合实际现象与结果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逐渐构建学生从现象认识本质,从规律探索抽象的主动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形成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尽快地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能力所及的科研项目,不但可以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更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一个有效模式。着力推动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充分依托毕业设计,让学生把四年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利用“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搭建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实施科研计划。考虑在读本科生专业知识有限,但创新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我们需从选题阶段介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结合其实际科研能力帮助学生确定力所能及的项目。我们可以对在本科教学阶段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以期达到更高质量地帮助学生开展科研计划,并可以在学生实施科研计划过程中对其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实现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重视专业实习与校企合作

通过这些年来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多数招聘单位需要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有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择业优势[4]。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贯彻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针对高等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可以采取学校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学校制定的该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选择适合的合作单位,将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安排到合作单位。此外,我们还应根据社会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及时修改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教育的前瞻性,令课程设置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等院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体的共同协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的关注重心。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为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途径,希冀能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7-42.

[2]程琳,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58-61.

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篇10

关键词:工程;划界;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地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显现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划界

把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样做的合理性,关键取决于如何从理论上来说明工程活动与人类其它相关活动之间的划界,这是关系着工程哲学研究的对象能否确立,关系着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重大问题。

1、工程与科学的划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性认识活动,其结果形成关于自然的普适的描述性理论知识体系。在哲学上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工程活动要应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它仅是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工程的哲学反思应该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

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在科学、技术二元论的传统框架下,最广义的技术界定为:技术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知识方法、实物手段及活动过程的总和,其活动的结果创造出满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人工物品。这种技术界定包括了三类集合:知识的集合(包括工程知识、工艺方法、程序知识、诀窍、技能等);活动的集合(包括发明、研究与开发、操作、实施、生产等)和人造物的集合(包括工具、复杂的装备系统、人工物产品等)。工程活动作为造物实践活动、作为技术实施的环节,已经包含在技术的“活动集合”与“人造物集合”里了,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划界根本不可能!

这种过于宽泛的技术界定,并不利于厘清工程与技术的本意,我们必须面对工程与技术的事实本身来划界。首先,在日常话语中,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曼哈顿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等,但不会把它们替换为“三峡技术”、“曼哈顿技术”、“青藏铁路技术”,我们可以说“技术转移”、“技术传播”、“技术进步”等等,同样也不会替换为“工程转移”、“工程传播”、“工程进步”。可见日常用语已经显露出工程与技术的不同。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这个动名词衍生于动词engineer(建造、设计),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因此,“工程”(engineering)含有行动(action)、做(Doing)之本意;而“技术”(technology)

一词的现代含义通常意味着工艺学、技术学的知识。其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从古代技术演变而来的现代技术,呈现出科学化、知识化的鲜明特征,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去解释和界定技术活动。m邦格就认为:技术是“对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据科学的知识关注设计人工物和计划它们的现实化,操作,调整,维护和监控的知识领域。”〔1〕在哲学上隶属于知识论研讨的范围。

技术在这种符合现实的解释与界定下,与工程的分界就明确起来:1)技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造物”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活动,而不是造物实践活动本身,也即工程活动本身。2)工程必须应用技术知识,但不能等同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作为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

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生产”最广义的定义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2〕但在日常用语中,“生产”往往被限定在物质生产的范围之内: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切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都称为生产活动(或劳动)。显然,在这种广义界定的物质生产的层次上,工程已经包含在生产之中,无法对它们进行划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能普遍感觉到工程与生产存在区别,但区别在哪里?我们必须朝向工程与生产的事实本身,并从理论上来加以说明。

从产业层次来进一步规定生产与工程,它们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两种实践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就能显现出来。陈昌曙教授十分正确地指出了生产的特点:“生产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其相对严格的规范性、确定性和计划性,工业生产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尤其如此。在这里要按明确的、基本固定或定型的操作规程行事,生产的进度要明晰,成本的核算要确切定量,批量生产还有较大的重复性。”〔3〕与生产活动相比较,现实工程活动的特点可概括为:1)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对象的。正如陈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铁路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4〕严格地说,工程几乎没有可重复性。在英文中,动词engineer就包含着谋划、独创的意思,2)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自然、社会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名称一般都冠予某某地名就是明证,而生产活动的产品往往冠予品牌名。3)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也不完全按照固定操作规程确定地在进行,少有乃至罕有成型的规范;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往往不是定型的产品。许多问题往往只有在工程活动发生的时间结构的具体情境中才会涌现出来,从而使整个工程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4)不确定性决定了工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对其事前事后的工程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尤为重要。这些特点,把工程与生产的分界明显地呈现出来。

二、工程的本质

根据以上对工程与科学、技术、生产之间划界的分析,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反思对象确立起来,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据此,我们可以把工程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

在划界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到,科学、技术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而工程与生产作为具体的实践形式则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因此,只有把工程置入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论域之中进行研究,才能显现出工程的本质。

在哲学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确立实践哲学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道德行为,这种把实践局限在伦理道德哲学范围之内的传统,一直沿袭到近代。例如康德,他虽然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仍然局限于道德活动,他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真正动机”就是“纯粹的道德法则自身”〔5〕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仍然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方面去规定实践的。并且构成了影响至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批判了对实践仅作为伦理道德行为理解的哲学解释,他宣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传统的实践哲学相比,具有崭新的、革命性的特征:1)超越了传统实践哲学局限于道德伦理领域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人的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是物质生产,以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理论认识活动的基础,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反对实践仅仅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论脱离现实的、静观的抽象性质。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反对传统哲学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的作法,既反对实践是理论的纯粹应用活动,又反对把理论逐出实践活动的领域。实践,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最活跃的话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的和组织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们深入地研讨工程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背景。

工程作为广义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必然体现出实践哲学的内在规定。从我们上述对工程的界定来看,这个界定显然是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首先,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境域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认识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其三,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其四,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其五,而工程活动的结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同物质生产实践一样,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活动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人的自由存在。

如果说工程本质的实践论解释从宏观的层面揭示了工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那么按照现代行动理论的进路,则可以从微观具体的层面,通过探索工程本身的行动结构及其过程,来更深入地揭示工程的本质。

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四种社会行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按照这样的划分,显然,工程活动属于人类的目的行为。哈贝马斯认为:“目的行为概念的前提是一个行为者与一个实际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客观世界被确定为事态的总体性,而事态可能是一直存在的,也可能是刚刚出现的,或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一意志的情结’,从而使得行动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7〕显然,在工程行动中,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事态。工程主体的多元构成不仅意味着构成它的个体具有戏剧行为,更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互为主体性的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通过戏剧行为,个体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规范调节行为,个体之间才能构成工程共同体,通过交往行为,各主体之间才能充分沟通,达成目标共识,决策合理、设计优化、操作协调、评价客观、控制适当。因此,从结构上讲,工程行动由工程主体、人工物、决策行动、设计行动、实施操作行动、评价行动、场域与情境条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结构。三、工程活动的特征

在上述工程的划界问题、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工程的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我们进一步把工程的特征概括为如下:

1、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工程的决策指的是工程主体对工程目标选择与确立。工程主体要根据工程的可能性、可行性、合意性与正义性等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的预期与解析来进行决策,它广泛关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技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政治影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文化习俗、公众理解等众多的因素,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观念、利益等的冲突与矛盾,工程决策的过程就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进行的合作、搏弈、协商、竞争的过程。决策者必须对各种因素及其冲突与矛盾进行分别体认、综合考量,才能做到整体协调、整体筹划、综合决策。正如a西蒙所说:“工程与‘综合’有关,科学与分析有关。……综合即是创造。”〔8〕工程决策就是要确定新的工程目标,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这本身就意味着要创新。而工程的唯一性、一次性、不重复性,决定了没有可完全照搬的先例或固定不变的操作规程、规范,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工程目标,“独创性”(ingenuity)就是工程的本意,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创新。

2、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但工程活动的整体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加和,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功能的整体,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系统及其环境,现代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更是如此地显现出系统性。工程活动可以说是典型的人工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来源于工程活动的系统性,系统工程指的是“对某一系统进行构思、定界、设计、建造、操作和检验一系列活动过程。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9〕这几乎就是工程本身的定义。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即与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相协调。

3、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工程知识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决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例如,在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于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了构成未来工程师们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其工程教育开设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类课程。但是,工程知识仅集成这三大类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集成相关的已有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集成在当下具体工程现实发生中,依赖特殊场域、情境而产生的境域性知识与经验。这也是mit在工程教育中强调实践情境教学的重要原因。集成并不是上述四类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并转化为与当下工程现实境域相符合的,可行、可操作的知识、方法、程序、规则、规范、指南。在以上知识中,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量经济学等,正因为抽象掉了境域性、特殊性而获得了普遍性的理论特征,但在工程知识的集成中,它们必须重返境域性与现实性。实现工程目标的可选择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优劣好坏的差别,因此,围绕工程目标,还必须通过设计对工程知识进行优化。但是,优化并不意味着是最优化而是满意化,现实工程知识的集成不可能有“最优解”,只可能有“满意解”、“妥协解”。

4、工程行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行动欲建造的人工物系统总是嵌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发生的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特殊的自然因素,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治生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宗教关系等社会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工程活动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许多大型工程往往就是对该地区某些自然、社会环境结构与功能的改造、重塑,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已经构成了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变量。同一类型的工程,会因为实施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场域性,导致同类工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工程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正是与此相关。情境性反映了工程行动的时间维度,从工程启动开始,工程行动就成为朝向未来将完成的工程目标不断推进的时间历程,“全部设计过程都以幻想的方式存在于设计者对未来行为举止的止的预期之中。……这种将来会完成的活动,是我们全部设计过程的出发点。”〔10〕但预期未来是当下的行为,总有预期不到的事态会随着时间展开的情境而到来,当在时间情境中才涌现出来的事件,影响到未来工程目标的完成时,工程行动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与创新,解决情境中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工程目标推进。

5、工程过程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工程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存在的。首先,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自然属性的要素、社会属性的要素,还是人本身,都存在不确定性。其二,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某些重要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增大工程整体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工程的风险。其三,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完全预期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好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情,从而造成工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其四,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其五,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可能使整个工程人工物给其嵌入的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灾难性的风险,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存。总之,在能控制的条件下,把工程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控制在确保工程目标能够实现的范围之内,以减少或降低风险,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6、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正面的效益是工程活动追求的正面价值,而负面的作用与影响则是工程活动企图避免但又不可能全部消除的负面价值,这就是工程结果的双刃性。负面价值之所以不可完全避免或消除,这是因为:1)工程人工物本身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形下,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负作用。2)尽管工程主体心怀为人类造福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预期人工物的使用与长期运行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也会造成工程结果与设定目标的偏离,由此可能带负作用。4)工程主体受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使,在能预期工程带来的负作用的情况下,仍不拒绝或终止工程的进行,或不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向社会公众、政府隐瞒实情,这就使工程的负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强调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估价,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到工程的运行,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必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的维度,业已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参考文献

〔1〕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0.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

〔4〕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80.

〔5〕康德.康德文集(中文1版)[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233.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7〕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5~86.

〔8〕a西蒙.人工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