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十篇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十篇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17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农业发展;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制约性因素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改革最先在农村以打破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出发点,克服了体制下生产效率低下和激励机制缺失的弊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但是从1985年以来,农业经济出现了徘徊状态,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并且与二、三产业相比,不仅绝对增长额较低,而且相对增长额也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因此,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就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改革初期(1978年―1984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在绝对额上有较大的增长,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1018.4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295.5亿元,而且在相对额上也由1978年的28.1%提高到1984年的32.0%,与同期二、三产业相比,均表现出高增长的态势。1978年―1984年短短的六年时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05%,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自1985年以来,在原体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后,农业生产力出现边际释放能力递减,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心向城市及工业的转移后,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状态。如2002年,农业产值为16117.3亿元,而第二产业产值为53540.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5132.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分别为15.4%、51.1%和33.5%。因此,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特征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特征仍比较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结合我国农业经济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思路,现对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作具体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传统农业下的农民,仍习惯于按照一种落后、一成不变的技术来进行耕作。这些技术是通过对自身的农业生产进行长期观察和积累的经验而形成,又是通过示范和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相传的。

2、传统农业的“有效而贫穷”假说。这一假说是舒尔茨在1964年《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它的含义即是“依靠重新配置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所拥有的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也就是“没有一种生产要素仍未得到利用。在现有技术状况和其它可利用的要素为既定的条件下,每一块能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土地都得到了利用”,“此外,每一个愿意并能做出一些有用工作的劳动力都就业了”。舒尔茨进一步把要素概念扩大到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状况,仍然得出结论认为,“根据这种全面的要素概念,这个社会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经济所依靠的要素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生产的更多”。

3、传统农民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传统农业的农民,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安排生活和生产。但是,“传统农民对价格的反应灵敏与提高产量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生产量与销售的农产品有可能很少。这是因为:第一,传统农民的收获物中,除自身消费外,可供出售的已经很少,即使价格上涨也无能为力;第二,由于扩大生产所必需的投入要素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对价格的变化无法作出产量上的变化。”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国家情况比较突出。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相对于土地而言,劳动力是充裕的,而且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部门,绝大多数的人都堆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人均土地面积很少,从而出现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失衡的状态。在我国农村实际中,平均每个劳动力经营耕地面积约为2亩,与按劳动力人均8―10亩耕地为合理的经验系数计算的数值相差甚远。而且还有10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并且我国的耕地资源还在以每年0.2%的速度减少,从而人地矛盾表现得极为突出。

5、农业生产的自然弱质性。由于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所特有的对自然条件(如土地、水、风、阳光等)的依赖性,所以当自然条件变化时,必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要想消除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相当困难的。表1反映了我国自1985年至2002年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

6、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小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小导致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供给刺激机制缺失;需求收入弹性小,导致人们在收入水平提高时所产生的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刺激比其他产业小,从而需求刺激机制缺失。这不仅内在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还使农业生产丧失了外在的激励机制。

7、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通常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下,土地和劳动力是比较丰富的要素;较发达的经济则拥有较丰富的资本。而由于不同产品要求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本拥有量相应增加,从而比较优势必然从农业转到其他产业上面。农业比较优势下降的情况是,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土地的投入,而土地的禀赋是固定的;随着资本积累从而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时,农业就不再具有比较优势。

8、传统农业生产的粗放性与自给性特征。在农业发展的初期或农业为主要部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方式多是以增加要素投入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为特征。并且早期农业生产的效率低,农产品主要被作为自给性生活来源,不具备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剩余条件。

三、现阶段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尽管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从近现代农业发展史看,农业不仅通过支持工业化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能够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其他多方面的贡献,农业部门在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农产品原料、沟通城乡联系、提供工业扩张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换取外汇等各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然会严重遏制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传统的格局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出现了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综合国内外的现代农业建设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农业可以作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商品化生产为前提,以企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至少有八个方面的本质特征:一是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开放型农业;二是现代农业是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很高的集约农业;三是现代农业是以农民知识化为基础、科技贡献率相当高的科技密集型农业;四是现代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绿色农业;五是现代农业是以发达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高附加值农业;六是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农业;七是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八是现代农业是由政府实施科学管理和依法加强支持保护的基础产业。”尽管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内含和特征的理解与描述不尽相同,但上述基本特征还是可以反映其内在本质的。结合以上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含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先进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根据国际经验,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推动“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效率。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地矛盾,但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的土地小块分割的特征,制约了生产与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机械化的成本。应通过家族化或市场化的方式,对农村土地进行有限的整合,结合农村的实际,逐步推动整合的进程,以便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按照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的理论,在当前阶段,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大力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推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

4、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在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条件下,政府应大力推动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体现出财政支农政策的倾斜度,有效地防御和克服农业发展中的自然弱质性与市场弱质性,培育农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消除现实的与潜在的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良性发展。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农业增收与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较差,而且农业发展所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链与服务组织”的形成,从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文粹[m].华夏出版社,2001.

3、骆建华.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J].浙江经济,2006(9).

4、史继红.我国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史继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4).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2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因为农业的基本状态是结构状态。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根本的表现形态也是结构形态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有立体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不同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它不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种什么不种什么、养什么不养什么、种多少和养多少的“加减式”农业内循环的平面式调整,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一二三产业转化、互融、开放的立体式的产业化调整。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结构调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调整的进程是从农业内部平面式的调整,转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转化的立体式调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唤起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下的市场供求,在追求各种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增减调整。这种调整是农业各产业间封闭式的平面调整,其主导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随即,一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应运而生,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获得较大发展。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内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调整。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调整,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第一二三产业互融,形成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式结构;二是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小循环,建立农业工业化的产业流程,初步形成了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农工并举的现代农业经济的立体循环流程。显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不仅仅基于农业自身的平面式结构调整,而是多产业延伸、多要素组合,并着眼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立体性的结构调整。这是现代农业结构一个重要的调整特征。应该说,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以现代农业结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已有明显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各类型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增多,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现代农业有多功能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是多功能性的。正是农业的这种多功性确保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农业的多功能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不断新兴的农业功能和跨产业功能,显示出农业一直有着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力。这既有农业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改变不了的基本功能,如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市场供求功能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多功能性被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和新功能的开拓,如生态保护功能、生物能源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但是,农业这种多功能性不完全基于农业的原生态资源结构,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质量供应要求的转变,更是农业功能结构的拓展而带来对农业内涵的丰富。

很显然,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扩大农业结构空间的调整。它不是基于传统的农业功能,而是由农业新功能而新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多功能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资源的深广度开发,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的开拓,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基于此,农业功能结构调整前景广阔。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业功能结构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说到底就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而不断推进的形态。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最基本的,以此带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政治生活的需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是农业功能结构开拓的基本动力,又为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提供了无限而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社会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娱乐、休闲、观光、美食,不论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都是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内容。

现代农业有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农业新资源被引入,并与原始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再是仅仅依存农业原始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科技农业和知识农业,现代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追求,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要素的作用,更取决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即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劳力等。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其结构调整必须输入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

农业原始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趋向都是有限的。另外,政策性效应也是效益边际递减,乃至达到极限。激发农业的活力乃至可持续性作用的,唯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经营方式的变革、工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上的推广、组织制度的创新、知识农民的培养等,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资源作用于原始农业资源,构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力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有生态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是生态形态的农业。这种生态形态的农业包括农业文明的两大内容:它要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需求为目标,生产优质、标准和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它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提供以农业多样化资源为内涵的,包括环境景观、古村名园、古树奇珍、田园风光、特色园区、农耕文化、传统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这两大内容为现代农业的生态性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正待人们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和合理性地科学挖掘与开发,以构筑生态形态的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如农村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农村休闲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农村美食产业等。

充分有效地发挥农业生态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方式生产,能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能把一些本来荒毁了的资源,如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通过农业现代化生产措施和现代化经营形式,进行更充分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数量和使用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将农产品的剩余物和副产品,如秸秆、牲畜粪便等,通过农业先进技术进行转化,变废为宝。所以,进行生态性的农业结构调整,既能保护性地有效利用好原始农业资源,又能消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生产和农业生态的自然再生产相结合,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路径。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收入流理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要素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明确传统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首要条件。舒尔茨对传统农业做如下界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成为传统农业”。同时,他认为“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农业具有有三个显著特征:“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不变;由于上述原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简单再生产”。

中国的农业正符合“简单再生产”的这三个特征。如果没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干预。中国的农业会一直维持现有水平,停滞不前。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人口的数量依靠农业产量。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人口数量几乎完全由耕地的面积所决定。明朝之前。由于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技术水平长期保持不变,人口数量一直徘徊在几千万。明清时期,由于引入了玉米、甘薯等新作物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形式的广泛应用,耕地面积得以大幅度增加,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也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与哈佛学者珀金斯的研究相一致。珀金斯研究发现,中国从明朝开始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600年当中,人口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的平均水平是完全一致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和市场。国家通过采取低价强制征收粮食,高价出售工业品的形式。这使我国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进行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提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该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流转。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从2004年起。连续九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问题”上。这些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关注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灌溉、农业科技等方面,凸显出中央对农业的重视。

我国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农业仍属于传统农业,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落后。

二、舒尔茨收入流理论概述

舒尔茨首先驳斥了两种传统农业的错误观点:“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

舒尔茨根据社会学家曾经做的针对两个传统农业社会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社会学家索尔·塔克斯发现帕那加撤尔非常贫穷,但是很有效率。“这个社会的800个人充分利用了自己掌握的大部分要素和生产技术”。在他的著作《一个便士的资本主义》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在配置当前生产中他们所拥有的要素时是很有效率的”。社会学家w·戴维·霍珀在印度的小村庄塞纳普尔的调查发现,该村庄农产品的暗含价格同实际市场价格是几乎一致的。因此,他认为塞纳普尔的农民对其生产要素作出了有效地配置。因此,“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对印度1918—1919年发生的流行性感冒所引发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和农业产量下降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舒尔茨估算出“劳动系数=0.349,劳动系数的标准误差=0.076”。运用以两倍标准误差为基础的可信区间,舒尔茨认为可以接受印度农业生产中劳动系数0.4这一前提假设。这一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因此,“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在否定上述两个观点的基础上,舒尔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收入流理论。他认为传统农业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收入流来源的价格过高。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的供应数量和技术状况是在长期内保持不变。使得收入流来源的供给在长期内也保持不变:由于农民获得持久收入流的偏好不变,因此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不变。收入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零,表现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收入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则需求曲线的斜率为零,表明收入流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导致持久收入流的价格较高,使得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下,最终造成农业的停滞不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为了降低持久收人流的价格,改造传统农业。就必须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为此,舒尔茨提出了三条建议:建立适于农业发展的有效制度;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制度建设方面,舒尔茨认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他认为,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产品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作用;建立家庭农场,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生产要素的供求方面,舒尔茨指出,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促进新生产要素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要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并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舒尔茨强调了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通过丹麦农业的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他认为:“新农业技能和关于农业的新知识可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探究

舒尔茨的收入流理论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驱动力

国家规定,农村宅基地流转只有国家征收征用和集体组织内部流转两种合法形式,但实际上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郊区。农村宅基地的普遍流转必然有其驱动力,概括来说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城镇发展驱动、经济发展驱动、经济利益驱动、文化传统驱动、国家制度政策驱动等。根据宅基地流转主体的不同,可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分为国家征收征用流转、农村集体组织转用流转、农村居民自发流转。由于流转主体的不同,其相应的流转动力也应是不同的。

一、国家征收征用流转驱动力

国家征收征用流转是国家因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从农村集体手中或农村居民手中征收征用宅基地。征收是不仅使用权发生改变,所有权也发生了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发生改变,所有权不发生改变。但无论是征收还是征用,其使用权都发生了流转。本文不将征收与征用加以区别,统一称为“征用”。

国家因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产生了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内在需求,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列在其中。国家征用宅基地的内在需求包括城市规模扩张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区际联系的需求等,这些需求构成了宅基地征用的内在动力;国家征用宅基地所依靠的强制力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这些正式制度的实施形成一种外在动力,即制度诱致力,来保证宅基地征用的实现;地方各级政府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引致其自身的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形成了一种新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外在动力,利益驱动力。

1.城市规模扩张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诺瑟姆(Raym.northam)把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初期发展缓慢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缓慢停滞阶段。周一星(1995)认为[1],我国的城镇化已从初期阶段迈入中期加速阶段。城镇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不仅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更表现为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在中期发展阶段,由于城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较发达的通讯、邮电设施,使城市具有发展某些主导职能部门的优势,并有主导职能部门相继发展的‘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相关行政、经济职能部门的相继发展。”[2]城市的加速发展吸引了人口、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大量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周围的大量集体土地通过征用转为城市用地,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也由农村居民转给了地方政府和其他相关主体。

2.经济发展驱动

经济发展扩大了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需求,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的宅基地也被一并征用过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同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交通便捷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给居民带来了居住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众多的城市问题,城市中工业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城市日益高昂的地价的制约,也受到城市居民的抵制。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搬离市区。工业企业的新建不仅需要厂房办公用地,还需要配套设施用地,这必然导致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宅基地的征用也不可避免。

3.制度诱致力

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与补偿。”第2条第5款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第43条第1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第43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车裕斌(2004)分析了土地征用制度在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动力作用,指出:“由于土地征用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相应的土地规划制度和土地保护制度因内在的种种缺陷,实施执行的强度远远不如土地征用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在运用其征地权时往往将征用制度的强制性发挥到了极致,在征用范围上农户没有发言权,在补偿费用上农户更没有发言权,这种征用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的制度促进了农用地征用流转的加速,甚至出现农用地征用规模远远大于地方经济发展对非农建设用地需求的情况。”虽然宅基地的征用比农地征用复杂一些,代价高一些,但由于国家对农地征用的管制越来越严,同时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加上征用土地的巨大利益诱惑,征用农村宅基地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4、经济利益驱动

征用宅基地虽然相对于征用农地要付出较高的代价,但相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单位面积宅基地征用补偿费仅相当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巨大的利润空间促使地方基层政府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力度,置换出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征用更多的农村集体土地。二、农村集体组织转用流转驱动力

农村集体组织转用流转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驱动,这种表现在城镇郊区、特别是大城市郊区表现得特别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城市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对房产投机投资,造成各城市房价一路飙升。目前城镇房价已与普通城镇居民收入严重失衡,房价已大大超过居民的购买力,这从各界纷纷要求政府控制房价的呼声日益高涨就可窥见一斑。作为理性的城镇居民在买不起市区住房的情况下,定会将目光投向郊区价格较为低廉的“村产房”,也就是“小产权房”。

农村集体组织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作为理性的代表来说,其必然为本集体组织谋取更大的利益。由于非农建设用地的收益远远高于农地农用的收益,市区房价一再高涨,“小产权房”存在较大的市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必将集体的土地转为宅基地进行“小产权房”开发。况且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收益如何分配和使用,目前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对这一部分收益具有完全的支配权。利用宅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必会激发农村集体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将集体土地转为宅基地,就是违反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也在所不惜。何况他们还会采取规避法律法规的做法呢?如各地普遍存在的“以租”就是明显的例证。

三、农村居民自发流转驱动力

农村居民自发流转宅基地包括宅基地继承、买卖、出租等,其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和文化传统驱动。

1.经济利益驱动

经济利益驱动应是农村居民自发流转宅基地的主要驱动力。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1款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户多宅现象还比较突出,农户住不了那么多宅基地,特别是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的农户,遇到合适的买主就会将宅基地卖掉。

出租宅基地主要是出租房屋连带出租宅基地,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城镇郊区,特别是在“城中村”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蔓延和郊区化进程加速,城市边缘区土地被大量征用,原有农村聚落为城建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建用地范围,成为“城中村”[3]。城市的扩张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排外的住房政策”使外来人口只能从“城市住房体系”之外寻找住房;租赁、尤其是租赁私房,成为外来人口获取住房的主要方式[3]。“城中村”依靠优越的区位,低廉的价格成为外来人口首要的房源地。城市郊区农村宅基地的大量流转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伴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自发形成的,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2.文化传统驱动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两种文明,即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两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共同发展,由此产生了城乡之间的流动。城乡之间流动促进了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使农村居民认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形成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产生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的欲望[4],当条件成熟时,就会诱致其进城定居。其在农村的房产和宅基地,特别是“一户多宅”的,就会想办法进行流转。同样,城镇居民也受到乡村文明的吸引,特别是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情、清新的空气等成为吸引城镇居民的引致力。虽说当前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会对这种需求有很大的约束,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种条件的改善,这种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

继承是文化传统驱动力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另一种形式。虽然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上辈的东西遗传给下辈是天经地义的。在农民眼里,农村宅基地和其房产、树木等附着物一样,都是农民的私产,很多都是其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既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也包含对先人追思的深厚情感。

风水说也是文化传统驱动力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几千年来,农村建房就讲究风水一说,许多农户宅基地流转就是受了风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8.

[2]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7):43-49.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5

(一)生产方式改变城镇化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变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讲究集中生产力,提升生产的效率,主要包括准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要实现准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就必须要采取精细化的操作方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环环相扣的生产分工。而从事现代化生产的工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严格依照生产时刻进行工作和休息。在此基础上就衍生出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并对应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传承沿袭下来的耕种方式和农业技术。其生产特点是大量地采用人力和畜力,通过农业工具和其他辅的工具进行生产。传统农业因而对自然界的依存度很大,靠天吃饭的特点非常地明显。为了尽量减少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者就需要熟练地掌握生产技能,同时还要熟悉土壤、气候情况。因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规律就非常地明显,由此相关的乡村生活方式也遵循类似的规律。对于老年被征地农民而言,也已习惯了的生活习惯从征地拆迁、住入楼房开始产生变化。

(二)消费脱离于生产传统的中国乡村就是一个植根于“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经济形态脱离不了自然经济的属性。这是一种分散的、个体的、以家庭经营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中,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同时也是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生产则部分地取决于家庭的需要。部分家庭生产直接供应家庭消费,而不需要经过市场交换的环节。因此,对于很多老年被征地农民而言,他们的生活方式中还信奉家庭生产要供应家庭消费,继而影响他们在安置社区里的居住行为。相比传统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中的消费则脱离于生产。在生产力发达、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源自于社会分工和职业细化,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城镇化不仅是城市对乡村的扩张,更是一种现代生产与就业的扩张。其瓦解了原有的生产基础,也冲击着原有的就业方式,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而新的就业方式也决定着消费的脱离。因为在社会分工中,生产和消费不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通,而是在社会范围内流动。劳动者生产的报酬不是直接的消费产品,而是有购买力的货币,而且货币的购买范围超过简单的物物交换。因此,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消费决定生产”逐渐地变为现代工业化属性的“生产决定消费”,被征地农民在城镇中就业获得的收入用于基本生活需求,其生活方式中消费脱离了生产。老年被征地农民由于长时间生活于乡村社会,日常生活所需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例如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支付水费,日常生活用水基本上都使用井水或是河水,不需要多余的生活花费与开销。另外,乡村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则可以有效应付生活之中的突发问题,如村庄里亲友网络则可以有效应对老年人行动不便和生活上的不便利,当老年人遇到突发性疾病送医救治会比住在城市社区更加及时。这些便利其实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社区养老的隐性资源,不需要额外的支付便支撑着老年人在乡村的养老生活。但是当老年人搬到社区之后,生产与消费相联系的基础发生了变化。“现在在家里上厕所都要钱”便是老年人对城镇化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安置社区里出现的一些绿化被毁而种上蔬菜,不爱护社区卫生和不交物业费等行为就不能简单地解释为被征地农民素质不高,而是要尽量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城镇化背景下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理念。

二、现代化居家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变化

(一)现代化居家生活方式的改变被征地拆迁农民搬入拆迁安置房之后,居家生活方式也脱离了农村居住方式。在居家方式和现代化家电的使用上,老年被征地农民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大众消费正在成为社会与时代的主题。一些普通人曾经无缘受用的奢侈品正在不断升级为必需品。通过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发展,各种方便人们生活的科技产品充斥着生活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对居家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很多智能清洁电器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清洁房间,还能够减轻人的体力劳动和时间。但是这些居家电器却不一定能够给老年被征地农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比如在针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超过有7成的被访者就不习惯使用全自动洗衣机、智能化的多功效电饭煲以及网络智能电视。虽然这些智能化的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便利,但是对于难以操作它们的老年被征地农民而言则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被征地农民在搬入新房后会利用拆迁补偿款购买现代化的居家设备,这也说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很多拆迁家庭很少考虑到老年被征地农民是否愿意、习惯去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居家设备。安置社区中的老年人交往范围受到身体状况的限制,网络通讯工具应该可以弥补这一限制。但是老年被征地农民因为文化水平、记忆能力等条件限制,很难较快地熟练掌握这类设备。更有甚者,一些老年人还会因为操作不正确而受到伤害。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些便利的现代化居家产品反而会成为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障碍。这种生活的障碍不仅不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会在心理上让老年人产生一种无用的错觉,不利于老年人精神状态的提高。

(二)社会交往变化与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来往。现在很多年轻的被征地农民会使用网络和其他高科技的通讯设备,社会交往圈会比较广泛,而且社会交往方式也比较灵活。但是对于老年被征地农民而言,他们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与亲属朋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时间也会呈现农忙而少农闲而多的规律。在土地被征用之后,日常劳动耕作没有了,社会交往的时间更加充裕。但是社会交往的对象和网络因为拆迁安置发生变化。以前既是隔壁邻居也有亲属关系的社会交往网络在拆迁安置之后则被瓦解,乡土社会中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纽带也因此而改变。根据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住进安置社区之后,其每周到邻居家里串门聊天的次数明显减少,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不再去邻居家串门聊天。三分之一的老年被征地农民认为住进安置社区之后,与邻里的关系不如住在村里那样好,社会交往生活越来越单一。很多地方的拆迁安置采取的是“先拿号,再交房”的安置房交付方式,因此一些原先的社会交往网络并不能一起“拿号,交房”。看似不经意的安置方式其实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影响非常大。以地缘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从此开始断裂,乡村交往关系在逐渐淡化。老年被征地农民在晚年生活中因为失去土地,生活与生产方式基础发生了改变。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老年被征地农民在安置社区中的生活是一个自我再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作为社区和家庭,应该帮助老年人在失地之后逐渐适应家居生活与社区交往方式。这对提高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征地拆迁农民养老服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老年被征地农民生活方式适应的思考

老年被征地农民生活方式的适应过程既是老年被征地农民的自我适应,也是对拆迁被征地农民养老模式进行选择的过程。城镇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融入了乡村,传统的乡土特色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蜕变。如何在经济上、社区服务上以及文化上选择好适合老年被征地农民社区生活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将是城镇化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探索适合老年被征地农民要求的居家养老体系首先要摸清社区的养老现状,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社区养老力量。安置社区作为被征地农民的聚居地,社区养老资源体系的建设应该结合社区的实际能力,以满足社区养老基本服务为标准和目标进行投入。因此在规划上社区居委要摸清社区养老服务的继续需求情况和供应能力,协调好相关卫生、民政、文体部门资源。此外还应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科学地规划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做到社区居家养老能够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地发展。[9]其次要善于利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公众参与,充实社区养老资源。要善于利用社区公众的力量,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社区居民养老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安置社区里闲散劳动力比较多,留守在社区里的老年人较多。通过组织社区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公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通过引导公众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推动社区居民的自我认同。

(二)构建社区主导家庭参与的新型居家养老体系一方面要发挥社区保障职能。社区是被征地农民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当利用直面群众的天然优势,积极引导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区。社区可以依托原有的硬件设施,通过建立各种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兴趣组织,如文娱类、志愿服务类等,经常性组织老年人开展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老年人在家庭之外有一个聚集娱乐的场所,提升社区归属感。有条件的社区,可以根据社区实际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服务,如饮食供给、家庭护理等。另一方面要发挥家庭积极作用。家庭是老年人的精神归宿,缺乏家庭成员参与是家庭养老是无法实现的。家庭成员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对老年人的关怀应体现在物质、情感等多方面,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供养。因此家庭成员不能把家庭养老简单理解为社区养老,把老年人的平时活动归结为社区活动,忽视对其情感、心理的慰藉。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的对老年人表现出关怀,多与其沟通交流,并适时举行家庭聚会,让老年人更好的体会家庭温暖。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理论基础;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现象。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于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开发、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过较为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进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的范畴到底是指什么?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2006)指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他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样,蒋和平教授(2009)也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型农业。他指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创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外向型、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等理念。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静(2005)指出:“现代农业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他从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现代农业,强调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发展方式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状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教授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为题的讲座中也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现代农业是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

2现代农业的特征

鉴于不同学者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他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在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把现代农业看作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的学者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延续,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何启平和陈伟就在《现代农业内涵浅析》一文中就突出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总结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特征,即农业产出效益不断增大、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以及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把现代农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过程的学者们认为,现代农业的特征应从其所具有的时代性、区域性、动态性和世界性上去分析,其发展是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调整过程。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现代农业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周应恒与耿献辉(2007)将现代农业的特征总结为4点:产业链越来越复杂,长短交织;地域特征明显,与当地农业资源关系紧密;现代农业产业链中主导环节后移,主要集中在产后环节,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并不完全统合;农业产业组织两极分化,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哑铃型”(即整个产业由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和少量大型跨国公司构成,中小企业在产业体系中数量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与条件)特征。

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别来看,现代农业具有一系列优于传统农业的特征。毕朱和柳建平(2008)就将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5个方面: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二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四是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五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

以上学者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特征的各种表述都有可取之处。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现代农业特征的研究,使我们对现代农业的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3现代农业的类型

由于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农业的类型划分各不相同,我个人比较赞同山东省农业干部学院徐金强对现代农业类型的划分,他将农业的各种类型归纳总结为四类:可持续型农业、立体高效型农业、高科技型农业和观光休闲型农业。

3.1可持续农业

传统农业为追求数量目标,往往会不惜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现代农业则强调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追求以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得最大的优质产出和高效益,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农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卢良恕、刘连馥等著名农业专家认为,绿色农业就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绿色产地”,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的通称。而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3.2立体高效型农业

立体高效型农业即指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从平面、时间、多层次利用单位资源,生产出高产优质农产品,包括蓝色农业、白色农业、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蓝色农业、白色农业和设施农业。蓝色农业即海洋农业,通常指以海洋为生产载体,利用海洋生物等的生命机能,通过人工培育和自然生长的方式获取食品、工业原料和其他有价值的产品。白色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它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候限制,可常年在工厂大规模生产,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是目前我国农业改革中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子。设施农业就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的,具有对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素控制的空间里,进行农作物栽培的农业生产方法。

3.3高科技型农业

高科技型农业就是指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柱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农业形式。现代农业在吸取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转基因、细胞融合、无性繁殖等生物技术,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的类型,主要包括分子农业、航天农业、快速农业、超级型农业和精准农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分子农业和精准农业。其中,分子农业就是指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来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分子农业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为农业发展的工厂化奠定了科技基础,并且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而精准农业是指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环境条件和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精细准确地调整各种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水、肥、种子、农药等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是实现农业高效率、低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

3.4观光休闲型农业

休闲农业是指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在休闲农业区内可以观光游览、采摘果实、体验农民生活和享受农家乐趣。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观光农业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农民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环境、农田、农产品、农村文化等农村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游客不仅可以住宿、度假、休闲,而且可以采摘、观赏、垂钓、参加农业劳作,体验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乐趣。

4现代农业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那之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即强调化学化和机械化的石油农业。紧接着,由于石油农业以牺牲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于是发展到强调传统技术的自然农业和有机农业。到了80年代,很多发达国家开始突出强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的生态农业。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农业开始在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最初的持续农业由于局限于资源环境的持续性,因此实际上就是自然农业的延伸。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上的《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首先提出“持续农业”这一概念。1986年波林塞特提出了持续农业的定义,即“通过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达到农业的持续发展”。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著名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持续农业是一种技术上应用适当、环境不退化、经济上能维持并能被社会接受的发展模式”。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大会上,再次强调了“持续农业是不断发展而不会破坏环境的农业模式”。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膨胀、粮食供给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中国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现代农业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一些实证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农业科学院蒋和平教授就在2005年第1次利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认可。

图1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农科院的两位专家蒋和平和卢江勇共同撰写的文章《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实证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现代农业建设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和分析。得出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当不均衡的结论。由分析得知农业集约化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工业化、商品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出路,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优模式。

5现存的问题及思考

现代农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5.1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应是有一定知识水平、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懂得如何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但现在的农民,往往在素质和教育上都不符合要求,更严重的是农民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人口占70%,城市人口占30%;农村人口多,劳动力也多。现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缺少市场经济意识,不懂生产经营,劳动技能原始,体力也逐年递减。于是现代农业在与第二、三产业争夺人才和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中落败。在缺少适当的农业主体的情形下传统农业想维持下去是很困难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面对的首要课题就是如何建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5.2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体制

由于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当今的农业地位也相对较为低下,农业工作存在放松和部分失管现象。而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还比较薄弱,农业体制行政化倾向严重,农技人员在岗率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方面落后,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工作开展难度大,因此现行的农业方面的体制有待改革。

5.3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难度较大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不健全,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意识和吸收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从而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提高农业效益难度比较大。

5.4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首先,农业的投入是以财政为主,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相对工业投资显然是严重不足的。其次,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由于国家下拨的资金有限,投入种植补贴后,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更少了,于是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装备就相对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各地区依旧是灾情四起。

6结语

国内外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显示了现代农业相对传统农业的突出优势,而且针对近年来的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当更加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逐步建立起合理而又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邓蓉.现代农业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7.

[3]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9-40.

[4]吴敬学.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R].北京: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11.

[5]周应恒,耿献辉.现代农业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6]黄国勤.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8(08).

[7]郭瑞峰.蓝色农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8]刘仁梅,马骥.白色农业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9(06).

[9]蒋和平,卢江勇.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实证分析[J].新农村建设,2008(01).

[10]金莲,王永平,刘希磊.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2012(07).

[11]邢红央.日本、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07).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7

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我县*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后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复。按照批复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年粮区九乡镇夏季农业税征收工作安排意见。

一、征收原则

严格按照《河北省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冀财农税[*]17号)及今年按国务院和省市要求降低农业税税率后的方案执行,在积极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按序、规范征收,确保按时完成征收入库任务。

二、征收时间及方法步骤

今年夏季农业税征收工作,从6月1日开始,到7月31日结束。征收采取财政征收机关或单位到户直接征收的办法进行。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及准备阶段,从6月1日到6月20日。各征收机关和协税单位,要加大农业税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依法缴纳农业税的自觉性。要加强征收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认真准确试算农业税征收任务,要保证在6月10日前将农业税及附加任务分解试算到户并将纳税通知书和《*人民政府致全县农民的一封信》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对符合条件并经县政府批准的农业税社会减免照顾对象及减免税额,要随同纳税通知书一并通知被照顾农户。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打折扣。财政局要认真监督执行。

第二阶段,集中征收阶段,从6月20日到7月10日。各乡镇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掀起征收入库高潮。要讲究工作方法,根据本乡镇实际,认真制定征收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征收,特别要规范完税证制度,做到一手收税,一手开票,依法征收,严禁打白条收税。要坚持依法征税、文明征税,坚决杜绝采取简单粗暴方法强行征收,防止因工作失误发生群体上访和影响稳定的事件。要坚持干部、党团员、教师、村民小组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缴纳,对农户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依法纳税的积极性,推动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各乡镇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保证税款随缴随解、随入库。坚决杜绝截留、坐支和挪用税款现象,严防农业税征收中的违纪现象发生。一般情况下,各乡镇要在7月10日前完成全部任务。个别有尾巴的,7月31日前要彻底完成扫尾任务。财政局每天要将各乡镇的征收入库进度报县政府。

第三阶段,征收扫尾阶段,从7月10日到7月31日。对6月30日仍不缴纳农业税的农户,由乡镇财政所下发“限期纳税通知书”,逾期不缴纳的,由征收机关(乡镇财政所或县农税局)下发“税务处理决定书”,拒不缴纳的,由征收机关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县法院收到征收机关的“申请执行书”后,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强制执行。

三、几点具体要求

1、各乡镇要认真执行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严格按照降低农业税税率后的方案进行征收,不得在征收中有任何偏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以任何理由随意加码,不准以任何形式搭车收费,特别是对各村自定的“一事一议”资金不得与农业税及附加同时征收。

2、对符合照顾条件的烈军属、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及特困户的农业税征收,要严格按照《河北省农业税社会减免办法》的规定执行,一律实行先减后征。

3、强力搞好政策宣传,奠定征收的群众基础。各粮区乡镇从即日起,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切实加大对国家税费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把宣传群众、组织和教育群众,提高他们的依法自觉纳税意识放在第一位,除印发宣传材料、学生宣传、张贴标语、喇叭广播等形式宣传外,每个乡镇要组织三辆以上宣传车,集中到各村进行巡回宣传。宣传工作既要搞得轰轰烈烈,又要做到扎扎实实。通过宣传,真正使改革的政策,特别是使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深入人心,使广大农民都懂得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纳税义务,取得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农业税的顺利征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政策宣传工作要贯穿整个征收始终。

4、在征收农业税期间,乡镇不得把乡村与农户财务往来同农业税的征收相混淆,不得进行顶帐。对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年、*年的农业税尾欠,可以按照农业税征管程序,规范操作,依法清收。但不能因催缴尾欠而引发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对于改革前的税费尾欠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要在农业税征收完成后,由县政府根据省市指示精神统一安排进行。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结合部;特征;城乡体系;第三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75-04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村改社区’组织建设研究”(tJSR11-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莉(1976-),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曹丽莉(1978-),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一、从二元空间到一体化发展

一直以来,城市与乡村被视为人类社区的两个基本类型,尽管很多学者认为城与乡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1]但城与乡的差异一直客观存在且为研究者所关注。

在我国,对城乡二元隔离与对立的研究被视为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者普遍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全民、轻集体”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发展的差异化,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结构。[2]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和城市成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封闭系统,各自孤立发展。农村单一搞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城市则发展工业;农村经济以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为主,城市经济则主要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国家计划和投资的重点都放在全民所有制,形成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道路;同时,统购统销制度利用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保证城市的生活供给和城市工商业利润,不仅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也严重破坏了小集镇和集市贸易的发展。[3]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异越来越大,而行政手段人为的将城市和乡村割裂和封锁起来的方法,又进一步造成城乡之间的恶性循环和新的城乡对立。[4]

城与乡的分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融合的趋势逐渐呈现出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讨始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改革开放。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出售农产品的自;农村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可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恢复发展农村集镇贸易,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城市设备、人才、科学、技术和资金向农村流动;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建立完善市场机制。[3]由此深刻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城乡关系,农村打破单一的产业格局,乡镇企业得以发展,小集镇和集市贸易得以恢复,逐渐有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乡壁垒开始松动,城乡关系呈现新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城乡一体化理论认为城与乡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互相促进,成为一个统一体。城与乡通过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功能,从而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5]而城乡结合部正是城市化成果辐射到乡村的桥梁,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渡,也是城乡之间资源流动的枢纽,作为城乡社会消除隔离、缓冲差异、交流沟通、包容发展的中介,城乡结合部日益成为城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城乡体系中的城乡结合部

城与乡的融合与一体化是城市化深入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趋势。曾经界限分明的地域空间和物质景观,是否会在一体化进程中消失了彼此的区别;曾经迥然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是否会在一体化发展中模糊了彼此的特征?从而,人类生活空间中城不再是城,乡也不再是乡,又或者,城亦是乡,乡亦是城?从现实来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辨别出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社区空间的存在。大多数学者都相信,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并不是让城市变成乡村,也不是让城市取代乡村,这种发展所实现的是城与乡不再是彼此封闭与隔离的地域空间,而是在交流互动、优势互补中,形成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社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城与乡的某些属性特征仍然差异鲜明,而另一些特征则会趋于一致。城与乡的界限不再如楚汉分界般清晰鲜明,同时,在城与乡融合过渡的地带,日益呈现出一个亦城亦乡而又非城非乡的第三空间。随着城乡社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这一空间不断扩展,其独特的物理景观与经济社会特性也日益鲜明,并在城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这个被我们视为“第三空间”的地域就是城乡结合部。

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路易斯首次提出“城市边缘区”,[6]这一概念指称的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接过渡地带。此后城市边缘区在城市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中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研究者在探讨中使用了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郊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城市边缘区”等等,虽然概念表述不同,但它们所界定的具体地域范围通常是相同或者重叠的。[7]

在我国,城乡结合部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由国土规划部门提出的,用于指称城市市区的边缘及其与郊区交错分布的区域,它是构成城市区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城市向近域扩张的表现。[8]本研究鉴于城乡结合部概念在我国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和主流话语中经常被使用,并获得广泛的接受和理解,因此使用“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研究的地域空间。

研究者较为普遍地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的边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城乡结合部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动态性和向外扩张性的特征,它以城市市区为中心,“以圈层扩展的形式,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而向外扩展”。[9]在地域空间上,城乡结合部是城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于城市扩张的前沿,并具备毗邻城市的地理区位,城乡结合部以其独特的空间优势,发挥着其不同于乡村和中心城市的特有的地域功能:[9]首先,城乡结合部成为中心城市的外际空间,为中心城市集聚资源、能源和设施。一些不适合布局在中心城市的设施和生产力要素逐渐外移到城乡结合部,如热电厂、变电站、石油天然气储运站、自来水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等,均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城乡结合部转移的趋势。其次,由于毗邻中心城市,具备交通、信息、科技等多种空间优势,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再加上城乡结合部所具备的土地资源优势,很多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建到城乡结合部,大型工厂、物流中心、储运中心也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成为聚集城市工业、贸易的重要地域。再次,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生态调节与环境改善的缓冲地带。许多大型湿地、公园、水域等景区建在城乡结合部,成为环绕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同时也控制着城市中心区的过渡扩张。

三、城乡结合部的属性特征

第一,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特征。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经济扩散的主要空间载体”。[10]在接收城市原有产业向外迁移的同时,城乡结合部也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和各类新型开发区的落户地带。此外城乡结合部原有的乡村经济也部分的保留下来。由此构成城乡结合部传统乡村经济、传统工业产业与现代城市产业多元发展的特征。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并存共生,形成城乡结合部独具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10]

首先,城乡结合部的传统乡村经济被城市经济形态所替代。许多工业园、开发区落户城乡结合部,在城市招商引资中发挥前沿作用。由于产业聚集,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且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城乡结合部成为工业产业的新基地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城市工业产业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城乡结合部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经济形态并非完全被取代,相反,农业产业园区和生态园区的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带动城乡结合部传统农业经济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其次,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边缘区,又是城市的开发新区”,[10]表现在经济类型上,具有高端与低端并存的经济特征。制造业、能源与资源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产业是城乡结合部的经济主体,批发、租赁、零售等低端服务业是城乡结合部服务业的主体,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园区在城乡结合部的落户,也带来了新兴产业形式,并逐渐扩大其比重。

再次,违法违规经济活动的存在是城乡结合部经济结构的又一特征。城乡结合部往往是一些违法违规经济活动的存身之地,无照经营、制假卖假、违章建房租赁等现象常出现在城乡结合部。

此外,城乡结合部的经济要素构成十分复杂。具体体现在:其一,既有国有土地,也有集体土地,二者交错分布,带来了规划与管理的困难;其二,集体资产比例较高,长期积累的集体资产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土地收益,使城乡结合部的集体资产规模大,数量多。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特征,大部分集体资产集中在传统产业、低端产业,尤其是租赁行业,对城乡结合部经济形态和发展效率均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特征。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结构往往呈现出“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特征”。[11]

首先,由于城乡结合部在经济功能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大量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储运中心座落于城乡结合部,这同时也意味着城乡结合部具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再加上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的居住成本较低,因此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外来人口的聚集区。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属地管理制度,使得外来人口的户籍无法转移到居住地,因此存在大量“人户分离”的外来人口,他们虽然在城乡结合部工作、居住,但并不具备本地户籍,也因此无法归属本地社区管理,更无法获得本地的社会保障,成为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外来人。

其次,城乡结合部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农居混居”的特征。所谓“农居混居”是指农业户籍人口与非农业户籍人口的混居。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大量土地房屋被征收改建,很多农民失去耕种的土地和居住的村落,他们被安置在新建小区之中,由于不愿放弃村籍利益,很多被征地农民虽然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迁居到新建的城镇化社区,但他们依然保留农业户籍和“村民”身份。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重建改造,使许多城市居民在拆迁后被安置到城乡结合部的新建商品房社区之中,同时,许多开发商也利用城乡结合部毗邻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开发建设商品房项目,吸引城市居民买房定居。从而形成了城乡结合部农业户籍居民与非农业户籍居民混居的特征。

此外,还存在一些农业户籍居民在征地拆迁后,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将农业户籍转变为非农业户籍;一些城市居民虽然从中心城市迁移到城乡结合部,但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户籍转变过来等等现象,使得城乡结合部“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的特征呈现多样化。

四、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独特问题

正是城乡结合部所具有的独特空间特征,导致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独特性。由于城乡结合部是城市扩张和城市化变迁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带,迅猛的社会变迁在给城乡结合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为城乡结合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它们成为城乡结合部稳定发展的隐患,需要予以关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解决。

第一,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外际空间的新型功能地域,成为政府规划征地的首选区域,大量土地被征收,用于建设工业开发区、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通常认为“法律和社会所接受的是符合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12]因此,各国都严格按照“土地用途是否为公共用途或具有公共利益”[13]来判断土地征用的合法性。但是,由于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经营性开发用地,其回报率大大提高,使得土地功能的转变带来巨大的收益,由此产生了非法占地、不合理补偿等问题。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实现“以地生财”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对于土地补偿、征地安置等环节的权益问题日益关注,围绕征地和拆迁,利益矛盾和冲突比比皆是,被征地农民的不满甚至抗争也是此起彼伏。征地和拆迁既是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正在经历的重要现实,也是关系被征地农民利益和城乡结合部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应有权益,获得被征地农民对征地和拆迁的积极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被征地农民自身的身份转换,有利于城乡结合部社会的顺利转型和稳定发展。

第二,由于城乡结合部成为中心城市设施、生产力要素、经济发展实体外移的载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也带来了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和耕地减少等生态问题。此外,许多城市设施和工业厂房向城乡结合部的外移,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流失等问题。显然,在城乡结合部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城市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同时,要注重维护城乡结合部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换取城市的发展。

第三,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显著。农业经济需要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工业经济需要调整传统和现代产业结构,改变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不合理结构;第三产业需要高端化发展,实现资产的高效使用。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城乡结合部所面临的问题最为复杂和突出。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复杂,层次高低差异显著;经济活动多样,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并存;资本构成多样,集体资本地位突出,运营效率低下;劳动力构成复杂,弱势群体集中,无业、失业比率高;多元管理主体并存,经济管理交叉矛盾……这些问题都成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障碍,需要加大力量促进经济要素的整合提升,协调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发挥高端产业力量的带动作用,从而推进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健康转型和快速发展。

第四,城乡结合部较为复杂的“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的现象,不仅带来了人口身份差异和待遇区别,造成人口隔离、社会距离等现象,而且也带来人口管理的困难。由于很多社会管理工作,例如安置就业、申请低保、婚育证明等,都需要通过户籍所在地的证明和审批,而人户分离情况的增加,带来了户籍所在地人口管理工作的困难。同时,无户籍居民也无法在其居住地获得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此外,由于农居居民享有不同的待遇,例如农业户籍的生育政策、村籍福利不同于非农户籍居民,非农户籍居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也不同于农业户籍居民,这也造成了人口管理的复杂性。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式,分别管理农居居民,但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农居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隔离,也造成社区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户籍与人口管理制度,推动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与融合。

第五,城乡结合部是城乡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相对集中的地带。由于空间开发不平衡,社会结构不稳定,城乡结合部常常存在社会管理与防控的失调失控。[14]首先,城乡结合部人口来源广泛,流动性强,结构复杂,管理困难,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其次,城乡结合部房屋出租量大且管理不规范,地域宽广且交通便利,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集散和藏匿地;再次,城乡结合部的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导致非正当行业、特种行业和非法行业的集中。以上种种,造成城乡结合部治安问题和犯罪隐患较为突出,威胁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与综合治理,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体系,为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第六,城乡结合部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滞后。城乡结合部往往存在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15]首先,城乡结合部的很多地区并没有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其次,由于城乡结合部存在城乡管理体制并存的情况,造成多个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既可能交叉重复,又可能推诿扯皮,从而导致一些公共问题和公共死角的出现。因此城乡结合部公共设施和公共管理的问题,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不仅要增加投入,而且要规范、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管理标准,以促进城乡结合部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有研究者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兼具城市与乡村双重特性的区域,是从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它一方面会逐渐被中心城市吞噬,一方面又会不断向外扩展,侵入更广阔的农村地区,所以它是具有变动性和过渡性的地带。然而,本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确实具有变动性,但它在变动中存在相对的稳定性。中心城市不会无限扩展,人口可以向外迁移、交通线可以向外延伸、住宅区域可以向外扩展、工业贸易功能可以向外转移、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向外搬迁,但中心城市并不需要无限的扩张,现代城市规划也会限制这种不必要的扩张。城市的扩张并非大规模拓展中心城市的区域面积,而是要在中心城市的功能、要素外移过程中,构造出一个具有独特功能与特征的地带,它的面积不断扩展,在功能上与中心城市和农村连为一体,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一方面它将城市辐射与带动的影响传递给乡村,另一方面它将乡村的功能和作用传递给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存在有其独立的景观、独特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独有的功能,它作为第三空间的特征日益明显,它连接城市与乡村、消除城乡二元隔离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因此,不应将城乡结合部简单视为从乡村转变为城市的暂时过渡,而应将其界定为具有独立特征的第三空间。广义上可以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如果从狭义上看,城乡结合部的未来不是转变为中心城市,它将是中心城市的空间,是城乡交流、功能传递的中间地带,还是城市影响辐射乡村的传送地带。也正因为如此,针对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不能简单照搬中心城市的经验方法,而要采用独立视角,在城乡关联中审视城乡结合部的独特环境、元素和功能。城乡结合部的未来不是转变为中心城市,而是日益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城镇化特征的独立的第三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渊,白永秀,王宇.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内涵与外延的再认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周游,厉伟.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3).

[3]卢文.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86,(11).

[4]张雨林.论城乡一体化[J].社会学研究,1988,(5).

[5]陈晓红,李城固.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4,(2).

[6]黄锐,文军.从传统村落到新型都市共同体:转型社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质[J].学习与实践,2012,(4).

[7]魏伟,周婕.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J].人文地理,2006,(4).

[8]刘建峰.构建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体系[J].广西农学报,2011,(6).

[9]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2005,(2).

[10]刘玉.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与驱动要素分析[J].城市规划,2012,(10).

[11]冯晓英.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12]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2).

[13]商春荣.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1998,(5).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篇10

一、精细化是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发展的目标模式

在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销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构成一个的完整体系,即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在农产品运销过程中综合运用相关技术,组成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技术系统,形成从采前管理、采收、采后加工包装、运输,到进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诸环节相扣的完整运销体系。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功能,就是通过技术支撑体系完成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先进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基础。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都会存在着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

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市场环境等对农产品运销技术具有不同的要求,人们因此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系统,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系统又构成了不同的模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也逐步演化升级。精细化,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和农产品运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发达国家为例,农产品运销技术随着市场变迁和技术变革,历经长期的演化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从产前服务、生产过程,一直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消费指导的完整的现代先进技术体系。无论是荷兰的温室集成农业模式,或是以色列的沙漠滴灌节水集成农业模式,或是美国的转基因技术集成农业,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精细化。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始逐渐把精细化理念引入农业经济领域,现已成为不少省市的农业战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精细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之相适应,建设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将是我国发展精细化农业的应有内容和必然选择。精细化,是实现我国农产品运销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现有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升级的必然方向。通过精细化,将使我国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实现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精细化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涵盖特色农产品运销的全过程、全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手段精细化、产品精细化、运销模式精细化等。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产品市场细分化、操作精准化、产品高质化,最终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市场收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等资源条件、农业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的结构特征、农业技术及装备的供给能力等,使我国的精细化农业技术集成的目标模式将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

二、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的特征

(一)特色市场导向

极具特性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是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具有更多中国特征的首要诱导因素。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大,增长快,具有高成长性;市场需求以大众化为主,多样化、多层次,而且变化快、升级快;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结构性失衡是市场的常态;总体上看,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柠檬市场”效应十分显著,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往往导致特色农产品供给出现劣币驱除良币式的逆向选择。这些市场特征使我国农民对于农业技术装备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十分注重性价比,对大众化的简易实用型生产设备和初级加工技术装备具有更多的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多层次技术水平的农业技术装备将会同时并存,并需快速升级,对农业技术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农业技术装备的生产组织方式上,应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组建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集团,以引领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替代制度

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必须同时克服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中存在的技术稀缺和制度缺陷的约束,使我国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获得升级。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在其他国家可以由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等制度性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可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替代制度的变革,以降低解决问题的社会总成本。当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存在着技术变革方案与制度变革方案并存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变革方案。这就赋予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更多的经济社会使命。我国农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小农户分散经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话语权缺失;市场主体的组织性差;市场监管缺位,监管不力;食品安全存在较多问题;市场区域性和市场分割特征明显,等等。因此,小型、多功能、集成化、操作方便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装备将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广阔的市场。比如,分散收集、分散派送的小型特色农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工具,能够有效地实现分散经营与现代市场之间的协调,弥补市场监管不足的小型便携式食品质量检测设备也将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另外,特色农产品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也将会在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传统农业制度与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