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一体化内涵十篇城乡一体化内涵十篇

城乡一体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53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内涵上海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68-02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范畴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

1.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四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规划学界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2.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实质是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空间、社会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实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城乡一体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经济的联动。城乡一体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服务。而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速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地区扩散,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渗透融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社会的趋同。加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为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整合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等各种资源,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空间的融合。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着眼于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着眼于优化城乡互动的产业形态,着眼于构筑持续承载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空间。

制度的一体。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构建城乡平等又有所区别的政策和制度框架,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加大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力争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加强城乡协调,联手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3.科学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应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改造为城市,而是要正视城乡区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还包括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拉平,而是要在城乡实现同样贡献获得同样收入。四是城乡一体化不是要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停下来,而是要继续繁荣城市,让城市具有更大的辐射功能,以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要求

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审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已具备了有利的发展基础,为上海加大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上海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从经济总量看,上海GDp已从1991年的756.45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12.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半年以上平均常住人口和年度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从产业结构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1年的3.8:61.6:34.6调整为2008年的0.8:45.5:53.7,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财政收入看,2008年上海实现地方性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是1991年的13.6倍。

第二,城市化水平领先,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同步加速,在空间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水平在全国也遥遥领先。以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口径计算,2008年上海城市化率为87.5%,远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呈同步加速发展之势。上海城市郊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郊区化;二是工业的郊区化,中心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向郊区和外省市转移;三是中心城区迅速扩容,连续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上海郊区城市化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1966”城镇框架体系,在郊区重点建设9个新城和60个中心镇,并推动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在郊区推行“三个集中”发展战略且成效显著;三是工业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第三,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确立,从交通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城乡交通网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它既有利于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又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源配置空间,增强城市集散功能。近年来,上海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基本构建了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郊区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和信息网络的构建,将在扩大上海对内对外吸引和辐射空间的同时,推动上海城乡经济合作和跨区域发展。

第四,城乡分割制度壁垒开始破冰,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确立了上海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制度基础。首先,上海户籍制度初步解冻,城乡居民身份和社会地位渐趋平等。上海规定2001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子女,均可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同时,还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趋向整合。上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的社会化,人寿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市场化,残疾人、困难户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单核强中心”的城市特征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设置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立足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经济社会相互开放、高度融合。上海是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单核强中心”特征十分明显,中心城区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城市面貌、产业能级等方面大大优于郊区,集聚了全市大约80%的服务业,个别地区(卢湾区)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93%,其强大的向心效应使得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而郊区基本处于均质化发展态势,城市功能发育迟缓。为此,有必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散,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的拓展,增强郊区的“反磁力”作用,从而实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跳出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所有工作和居住在上海的人口敞开胸怀。2008年上海外贸依存度高达163.3,实际利用外资100.84亿美元,在沪常驻人口超过15万,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31家,并吸引了2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274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安营扎寨。有鉴于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必须立足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破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的二元结构,努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国家对上海寄予厚望,上海要在全国率先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早在本世纪初,中央就赋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历史重任,同时,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促使上海在未来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特别是在当前上海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

三、基于上海发展实际的城乡一体化认识

综上所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实质是缩小上海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成果,赋予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简言之,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是在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明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重视发展城市社会事业的同时,引导新增的优质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致力于提高郊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和水平,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在上海城乡之间获得统筹安排,实现城市和郊区居民同等水平地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二是上海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受惠,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实力同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让市民和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三是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居民和农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5)

2.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3.张建军.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4.吴,何民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中思网,2008.11.27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2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内涵;途径;认识;内容与方法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助性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www.133229.com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3],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2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4]。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5参考文献

[1]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398.

[2]梁永平.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论丛,2001(5):33-36,50.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4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了了解国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进行了文献调研。调研发现学术界主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意义、现状和问题,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对策,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1、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内涵和范围的研究

刘尚希(2006)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消费需求的层次上看,与低层次消费需求有直接关联的即为基本公共服务。二是从消费需求的同质性看,人们无差异消费需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上述两个条件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外延。但“基本”不是绝对的,它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陈昌盛(2008)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规定的是一定阶段上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

2、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标准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要在正视我国现存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前提下,制定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结果大致平等,最终达到结果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且强调了要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安体富、任强(2007)认为“均等化”,就字面理解包含均衡、相等的意思,而均衡有着调节、平衡的过程,最后达到相等。刘长久、周建波(2011)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主要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一方面在承认不同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要使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体间享有大致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达到大致均等水平的公共服务。孙德超,曾媛(2011)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确保城乡之间的公民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基本公共服务。

3、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1)从制度角度进行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体制原因导致城乡人口在享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陈依慧(2007)、彭健(2009)、刘厚金(2011)徐增辉(2012)等人认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缺位”,政府对其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却忽视了,同时,二元体制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资金负担不合理,城市居民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而在农村却需要农民承担大部分费用,由此他们认为应从根本上化解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2)从财政角度进行研究

钟一鸣(2006)、吴建华(2011)等人认为我国财政体制的缺陷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不断扩大。他们主要从事权和财权的分配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县乡财政承担了大量的公共事务,但财权却少的可怜。在转移支付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学者们形象地形容我国多数县的财政是“讨饭财政”。这样,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或服务,最后却只能由农民自己承担,而农民的收入又相对较低,直接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落后。为此他们提出要完善我国的财政体制,实现财权事权的统一来更好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视角进行分析

江明融(2006)提出造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实行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这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董立人(2009)、孙德超(2011)认为,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但主体并非仅仅是政府,而且主张提供要采用多元的供给主体模式,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要有政府、市场和非营利性组织等的有效协同和联动机制。

4、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彭尚平,谭雅丽(2010)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每个2级指标下设3至5个三级指标。同时选取了成都市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武侯区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大邑县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陆远权(2010)从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4个方面构建重庆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出2002-2008年重庆市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

5、国内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国内学者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热情逐渐升温,文献也越来越多,但是系统性和规范化的研究较少,还有很多没有涉及或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

第一,专门针对特定区域背景的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较少,部分实证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和分析年限较少,得出的结论不够客观全面。

第二,在非均等化的研究方面没有考虑到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法治化水平等因素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尚希,杨元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J].经济研究参考,2008(40).

[2]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3]彭尚平,谭雅丽,雷卫,等.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5

论文摘要: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相应的总结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等。只有明晰概念,明确其内涵,才能站在时展前沿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落实。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坚持内因外因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阎书钦.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河北学刊,2008,(01).

[2]李怀.“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6

关键词:规划,内涵,外延,途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完善和补充规划系统的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城乡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规划体系既要宏观掌控,又要微观布局;既要专业细致,又要综合全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城市功能向农村及周边地区辐射,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适应城市节奏,两者相互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要双向考虑,既考虑到城市规划如何延伸至农村,也要考虑到农村如何跟进和融入城市的步伐,城乡一体化是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的一个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界定规划对象时,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它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要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的初步探讨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综上所述,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指导工作,方能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应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运用战略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操作,围绕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对城乡结合部这一较为模糊的地带给以辅规划,科学安排和测量城乡结合部的诸多具体问题。对各级城镇而言,应协调发展这一范围内的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立足长远组织部署整体的规划。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形成规划上的总体一致。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城乡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7

关键词:新乡;发展;文化;公园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新乡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乡有著名的仰韶龙山文化、牧野文化、众多历史名人、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十分丰富。现代新乡是全国宜居城市、部级卫生城市、部级园林城市等等,拥有更多的现代文明。但是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公园建设中却体现不够,一些已建公园出现了文化危机。下面对新乡市部分公园文化主题进行探讨。

针对公园的建设发展现状,将8个公园文化主题建设分成两个研究方向。

保持、发展,弘扬

这一类公园相对有较为明确的文化主题,但其文化影响还相对较小,建议延续其原有的文化,发展创新、并加大宣传,增加其公园文化的影响力。包括和谐公园、牧野公园、卫河公园以及平原公园。

1、和谐公园

和谐公园以“自然生态、和谐共融”为主题思想,地形极其丰富,整个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取“紫气东来”之势,环抱水系自公园西北部假山源头通过小溪和叠水的形式向东南部流动形成湖泊和生态湿地,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公园分为中心景观、山林休闲、滨水景观三大区域;公园融人文景观与天然雅趣为一体,纳新乡故事和地域精神于一园。中心明确,主题鲜明。和谐广场,更是点明中心,将公园的文化主题表现推向高潮。

人民游览和谐公园,感受到的是其较浓厚的人文景观,但除了对“和谐”二字顾名思义的理解外,对公园其他的文化了解较为浅显。建议对公园的每个景点的内涵,增加宣传,让大家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加历史文化知识,更深刻的体会公园主题的精髓。

2、牧野公园

牧野公园以体现“牧野文化”为主题,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广场,喷泉,雕塑以及景观小品等园林要素,展现出新乡市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现代大气的园林表现手法与与悠久的牧野文完美结合,给牧野公园赋予了更具有现代都市的文化品位。尤其近年来,全民健身的兴起,鲜明的广场文化更在清晨和傍晚为牧野公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对牧野公园的文化建设,建议宣传历史,弘扬现代文明。(1)8根镶嵌以牧野大战为历史背景浮雕饰面的不锈钢灯柱,象征当年牧野鏊兵时的一片枪林戟阵的树阵广场,体现野大战的马蹄声,昂首奔驰的骏马,寓示着新乡市的腾飞的奔马广场,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

(2)同时,对牧野公园自发形成的现代广场文化,合理的引导、发展,体现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

(3)利用牧野公园现有的广场和平鸽,以广场鸽为依托,以展示独特的观鸽文化和广场文化,普及养鸽知识为目的,同时对鸽友无偿提供名贵观赏鸽育种,以此答谢鸽迷,增强促进区域、地区之间鸽友之间的交流。每年定时的举行活动,绍宣传观赏鸽历史、现状和发展;介绍观赏鸽特征;介绍宣传观赏鸽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名品观赏鸽展示、交流;评选品种优良、观赏性强的观赏鸽;广场鸽展示放飞等,形成一种独特的娱乐文化。

3、卫河公园

卫河公园始建于1924年,历史渊源长久,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市兴建最早的公园。公园前身是暴张花园,是为纪念民主同盟时期暴质夫、张宗周烈士修建的。于1935年,由新乡人郭燕生、张天放等人募捐修建的“河朔图书馆”仍完好存于公园内,属省级文化保护单位。以图书馆为中心,东修建暴张烈士纪念亭,亭内立碑铭文纪念。前建、张治中、马歇尔国共军事停战三人小组来此图书馆谈判情形的铸铜纪念雕像,北侧长六十米的双面浮雕墙,介绍新乡丰富的历史,突出了红色革命历史的文化氛围。

卫河公园把新乡近代的历史一隅,表述出来,但是除了一些老人,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更积极的园林表现手法,让公园的内涵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另外,卫河公园每年春节期间的庙会,也形成了公园独特的文化,这些传统的节目带给很多人美好的回忆,也给孩子们带来很多乐趣。建议除了每年在春节期间保留这个传统文化外,运用园林元素,在公园形成固定的文化表达方式,让人们能不断的感受到传统节目带给大家的乐趣。

4、平原公园

平原公园建在原孟姜女河的废虚之上,依据我国四大口头文学“孟姜女千里寻夫”民间传说为背景,着重体现公园文化精髓,逐步修建成“孟姜女塑像”、“镜石幻影”、“乾隆御碑”、“姜女泉”、“孟姜女哭长城”等有关孟姜女传说的景点。平原公园地处汽车站和火车站附近,园景与街景融合,闹中取静,小中见大,巧于人工,给人虽犹人做宛如天开的意境。

在其原有的文化背景基础上,利用平原公园特定的位置,将其定位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巧借琉璃瓦仿古大门两侧建成透廊增加《新乡赋》的内容,介绍新乡,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新乡,喜爱新乡。

平原公园连续多年的“展”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继承和发展,使其形成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将“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这4个公园建议利用更多的园林要素和更丰富的园林艺术形式,简、赋、文化墙、小品等等,广泛的贴近群众的宣传,更好的表达其内在的文化主题和内涵。

发掘、赋予、融合

这一类公园,原本的文化主题较为模糊,需要在公园现有的模式下重新研究发掘,赋予给公园,并将文化内涵与现有的公园发展情况相结合,使其融合为一体。包括人民公园、向阳公园、夏荷公园和植物园。

1、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是全市唯一的一所集水上娱乐、休憩、文化、健身、动物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全市人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最主要场所。丰富和发展公园的文化内涵,首先必须发展和宣扬城市的主流文化,塑造宏观文化特色,让城市公园成为城市文化的宣传板,也因它所承载的城市文化而更富有艺术水平和文化底蕴。人民公园在新乡所处的地位,正符合新乡城市的宣传板。

很多人把卫河公园称为老公园,而把人民公园称为新公园。新公园就要代表新理念、新时尚和新发展。城市精神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的灵魂。新乡城市精神的表述语为:“厚善、崇文、敬业、图强。”传承了新乡人民淳厚善良、礼让宽容、诚实守信、扶危济困的优秀品质和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蕴涵了勤劳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理想追求。公园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在公园内设万卷史书,写历史的光荣与厚重;绘宏图巨制,演城市的崛起与发展。用园林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丰富的历史内涵、强烈的现实导向,和适应跨越发展的精神需求。广泛宣传城市精神,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以城市精神来规范日常言行,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使每个新乡人都成为城市精神的展示者、传播者,凝聚起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建设之智。

另外,以宣传新乡城市精神为主题发展公园文化活动,如春节花会、消夏晚会、中秋赏月晚会以及大型书画、花卉、图书等展览,成为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体现了公园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社会功能。2、向阳公园

向阳公园周边居住区密度较大,游客也偏向于老龄化,多年来由于原来市戏剧团的影响,公园内形成一定规模的戏曲票友社团,因此,向阳公园主题以戏曲为依托提出“关爱老人”的主题,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供平台和设施,让老年人在这里不仅可以散步、锻炼、休息,还可以随性的欢唱,让老人得到关爱,精神得到放松。同时可以再“重阳节”的时候举行与老年人票友相关的活动,想社会宣传关爱老人的思想。

3、夏荷公园

夏荷公园以水景为主,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地貌,挖湖堆山,湖中水位自然形成,水中种荷,岛中建亭,形成清澈湖水碧波荡漾、荷花争奇斗艳、曲桥错落有致、欧式凉亭令人遐思、岸边垂柳随风摇曳,风光宜人,赛似南国小西湖,人在桥上行,鱼在水中游,景色美不胜收,夏季到来时,绿柳成荫、荷花飘香,游玩垂钓者络绎不绝,漫步园中给人轻松、愉悦、回归自然之畅快。夏荷公园离市中心10公里,是新乡市西南部惟一的不可或缺的公共绿地。由于地处近郊,没有城市的喧嚣,更加恬静而清新;离市区远近适中是市民慢步、踏青、活动、休憩的好去处。

设想将夏荷公园定位为郊野公园。主题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城市节奏加快,城市人群各种压力加大,需要身心舒适,精神放松,缓解烦躁而产生对环境、文化等精神的追求,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郊野公园不失为让社会人群宣泄、释放的场所,不失为心理、生理健康的诊疗所。郊野公园的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视民生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

公园依托现有建设,增加设施,以户外活动为主导,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体验、休憩性调整,形成较长时段滞留条件的开放活动空间。

采用多种户外活动的形式,垂钓、野餐、野营、攀岩、丛林野战、健身长足道等等,形成新乡独特的郊野公园文化,给人们提供一个节假日,短途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4、植物园

植物园是在原有苗圃的基础上改造建设而成,其现在的发展仍然摆脱不了原有苗圃的痕迹。在新乡西郊缺少公共绿地的地方,植物园的建设不能仅仅以植物科普为主题,而是要在科普的基础上集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8

【关键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机制释义

“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对现阶段实现我国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性部署和要求。从统筹城乡的视角理解社会发展,就是要立足于“城乡统筹”,着眼于“社会发展”,通过制定有效的机制路径,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缩小、消除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释义

关于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学术理论界多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刘奇、王飞指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突破点在县域,重点在统一、协调;①宋鸿远等人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财税制度缺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等方面讨论了阻碍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原因;②赵国栋则从政府职能和政府角色扮演的角度作了阐释。③而具有针对性的,从社会发展,尤其是发展的机制角度来探讨城乡统筹目前还没有。政府则把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等同或结合起来看待,认为社会发展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公共事业等社会领域内的各个具体层面,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就是要对这些具体方面进行统筹和协调。

综合上面的观点,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应该从狭义的层面来理解,即与经济领域发展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了社会管理与建设的统筹、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整合与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的统筹以及社会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协调等。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努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缩小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格局。

社会发展机制的涵义

要实现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统筹的机制安排。它作为实现城乡联动并进、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关于社会发展机制范畴的界定,目前在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陈吉强把社会发展机制界定为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准则和原理,主要是指社会稳定机制、社会协调机制、社会同步机制和社会创新机制;④严家明认为,社会发展机制是社会运行过程中自觉地趋向于合乎生产力发展的那种作用联系,它涵盖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公正实现的程度这两方面的内容;⑤贾高建把社会发展机制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社会机制群,即社会发展的驱动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控制机制、防护机制;⑥杨信礼则把社会发展机制与社会动力机制等同;⑦王晓林对社会发展机制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把社会发展机制看作是多个具体社会机制组成的机制群,在动力机制与整合机制这两大二级机制下面又各自包含了社会驱动机制、社会创新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社会协调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防护机制等。⑧此外,还有学者从经济发展等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发展机制归结为经济运行机制。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机制是多种手段和机制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社会发展内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社会发展机制理解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对社会发展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对社会发展机制的要求就会有所不同;而对社会发展机制的要求不同最终可能会使社会发展模式不同。但不管是从哪种角度来理解和阐释社会发展的机制,有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实际”,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存在现实、遵守社会运行规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机制,并在实践的

过程中不断地对其加以丰富和完善。

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机制新内涵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重点在对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均衡与协调上,它的出发点是“城乡统筹”,落脚点是“统筹发展”,即通过统筹实现发展,在发展中体现统筹。因此,体现在机制方面,要求既要用好社会发展的一般机制,更应当赋予它新的内涵。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机制新内涵主要包括社会统筹、社会协调与社会回应。其中,社会统筹是指对城市和农村的社会发展作整体性、全局性的布置;社会协调是指在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中,对各种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关系和利益失衡的情况进行沟通、调整与调和,使整体的发展状态达到平衡;社会回应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政府对社会作出的回应;二是社会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作出的回应。这些关于统筹社会发展机制的新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内涵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机制体系,包括统筹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回应机制、激励机制、防控机制。

创新与完善整合机制,构建适合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利益格局与资源配置模式。一是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城乡资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安排、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应该充分考虑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的结合与互补。要优先考虑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切忌因整合而出现“城市将农村同化、城市把农村整合、城市越发达、农村越落后”这样的马太效应;实践过程中要找准整合的难点和关键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形成整合的联动效应;二是要对政府内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行政结构,构建更加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度的政府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整合途径。

创新与完善帮扶机制,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农”的统筹发展路径。一是帮扶的范围要扩大。帮扶的对象不仅限于贫困落后地区和贫困弱势群体,可以在一些有基础、有潜力的地方,率先进行试点,形成城市与农村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同时,帮扶方式上要进行创新,通过城区资金、技术、项目、人力资源向郊县转移,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二是政策的帮扶力度要加强。政府要加强对社会重点领域的政策性投入,通过促进这些领域的优先发育来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同时,为防止政策性帮扶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些漏洞和避免帮扶中的“政策矛盾”,还要加强帮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要对一些帮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查研究与总结,保证帮扶政策的力度与效度。

创新与完善协调机制,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统筹面,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向农村尤其是向郊县延伸;在缩小城乡社会差距的过程中,注重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如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要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素质发展相结合,自治方式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等。二是要健全与完善社会争端解决机制。要在政府各部门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遇到问题不相互推诿、相互推责。政府要主动加强与社会的协调与沟通,将发展的意图与目的向社会进行更加公开透明的交待,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与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编织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安全网。一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风险预防机制: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对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归级;对利益受损群体和不满群体的情况、数量进行调查和摸底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预案的编制,做好风险应对的前期准备。二是要加强制度性的监管和规范,防止社会发展中的风险向公民身上转移,从而降低和削弱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要建立城乡联动的风险应急体系,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包括建立城乡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的应急机构;打造城乡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现代化平台;培训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以及城乡应急力量的统筹调配与使用等。其中,重点加强农村应急设施的建设,加大城市应急力量对农村的支援,培育和发展农村自己的应急队伍,提高农村的应急管理水平。

上述几大机制分别从社会发展的资源配置、动力需求、冲突解决以及风险防范等四个层面对社会发展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它们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外在动力。它们共同构成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机制体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为推进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提供机制上的保障。(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

注释

①刘奇,王飞:“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9月。

②宋洪远等:“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③赵国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④陈吉强:“社会发展机制略论”,《探索》,1993年第4期。

⑤于真、杜云波、严家明等主编:《社会机制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

⑥贾高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五种主要机制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5卷第3期,2001年8月。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18—0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然而,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依旧有许多农民无法与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差距式发展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着重要意义,亦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有着经济学研究历史的西方国家而言是一个旧词汇,但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而言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因此在论证、立项、制定和实施具有中国国彩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时,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国情背景下城乡公共服务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及外延,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界定。早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即作了全面、具体而细致的要求,即“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任务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现阶段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这是党的决议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描述,是我国相关建设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

从学理上定义,一般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农民作为一国的平等公民,在财政待遇上,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时应与城镇居民大体一致、大致等量。[1]这里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经济社会生活条件下必需的、直接关系最基本人权的公共服务,也就是可满足人的最低的、无差别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服务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主要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在承认不同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政府能够在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体间提供大致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即保障所有公民均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强调“底线均等”;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求政府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基础性质的、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的公共服务产品,即确保已统一建立的公共服务制度在合理差别范围内能够为社会所容忍和允许,其实质亦在强调均等化并非绝对的、无差别的均等化,而是“相对的均等”和“有差别的均等”。

2.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界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界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其实质就是城乡居民在生存权方面实现均等化。针对党的“十二五”规划,结合现状,笔者认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应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人权包含生存权与发展权,其中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作为享有公民权的社会共同体的一员,每个社会成员均应当享有大致同等水平的生存保障。虽然追求良好的生存条件需要每位共同体成员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创造,但对于那些身处偏远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的社会群体以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方面先天的或社会的条件限制,需要国家、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给予其帮助,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作为社会契约产物的政府有义务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积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努力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生存待遇上的基本均等。(2)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城乡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指以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前提,以实现公众整体利益为目的,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或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事业。[2]相对于基本的生存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处于更高的层次,即人们在获得生存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改变生存条件,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医疗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水电、道路设施等城乡公益性基础设施服务。这些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关系着城乡全体居民的生存、生活与生产活动,还与他们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在公益性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尤为明显,城市居民享受着较为优越的设施服务,而农村居民待遇较差、乃至几乎无法享受,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常因水电紧缺、道路不通等问题受到制约。

城乡一体化内涵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anewtypeofurbanization,finemanagementwillbereflectedinthe"information","intelligent".eighteenmajorreportclearlypointedout:adheretotheroadofnew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romotetheintegrationofinformat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townmutualcoordinationofbenigninterac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development.Visibleurbanizationprogressinthefutureisnolongerareinforcedcementtype"city”,moreemphasisontheupgradingoftheconsumptionstructure,informationcity,smartcity.

Keywords:newurbanization;connotation;thre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5)个性特征分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7)城镇联动紧。我们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新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即整个国家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体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当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收入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村也拥有与城市相近的基础设施。具体还包括:

①.新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总体背景,拥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体系,“内需为主、消费支撑”的需求体系,“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结构体系,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企业结构体系,充满活力的经济。

②.新型社会。以新型社区、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社会管理为基本要素,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社会阶层橄榄型的包容和谐的社会。

③.新型环境。城镇主导背景下的城乡,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节约,环境保护有效,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共同塑造绿色低碳的环境。

(2)新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市民化

①.让所有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这三项城镇化的占比大致各为30%,其他形式的城镇化占10%。人口城镇化的新内容是让这三类人群尤其是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原来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当是保障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享受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

②.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主要有三个区域:老城区、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城镇化的新内容是: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减缓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的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③.着力克服“城乡病”,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因此,防治“城乡病”,确保城乡健康发展和城乡双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3)新的基本动力是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日益信息化以及重大技术突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

①.新的拉动力。

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需求拉动力。

②.新的推动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供给推动力。

③.新的源动力。

信息化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了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4)新的发展方式是内涵集约增长

①.提升城市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充分利用有关地上地下城市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②.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依托合理的城镇及乡村空间布局和便捷的联系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③.完善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功能。完善和配套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外部经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