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振兴社会效益十篇乡村振兴社会效益十篇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49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1

一、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内容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内容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1.产业兴旺是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属于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与管理创新,提升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以及组织化水平,推进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与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与增收机会。

2.生态宜居是保证

生态宜居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包括了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3.乡风文明是灵魂

乡风文明建设既包含推动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传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优良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还包含充分参考国内国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4.治理有效是核心

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因此,应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当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性利益,保证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5.生活富裕是目标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2

作者简介:孙海燕(1992-),女,甘肃武威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孟宪生(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中国改革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乡村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党中央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大部署的基础上,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现理路,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现实依据

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对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建设的主要目标的深刻把握。充分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现实依据,是科学规划乡村振兴道路实现路径的重要前提。

(一)走乡村振兴道路是顺应新的历史方位研判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正在经历着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乡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其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彰显,同时,就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掣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好不好、乡村振兴道路的中国特色强不强,从本质上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间节点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继续推进乡村摆脱贫困的同时,还必须在乡村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为亿万农民谋取更多的福祉;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集中发力点,旨在使发展不充分的乡村能够紧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走乡村振兴道路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3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根本上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社会供给角度看,尽管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程度加深,但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乡村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但全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无法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同时他们渴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宜居的住房和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因此,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村应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应着力的地方,农民应该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最迫切群体。

(三)走乡村振兴道路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引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现阶段,农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根基性产业,面临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农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作为经营农业的主体,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农村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工作队伍。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论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或是在农村建设方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还是在农民培养方面,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布局谋篇,旨在改革农业产业体系,激活农村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补齐短板。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基本内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内涵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现实的农情农力,以解决“三农”突出问题为核心,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系统规划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全面升级的农业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本体

从历史维度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曾对农业发展做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强调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重在保障农产品的大量供给,进而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党的则把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到了“产业兴旺”的新高度,这意味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促进农业发展方向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不仅要突显农业在生产农产品方面的基本功能,而且要更注重挖掘农业在生态、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衍生功能,使全面升级的农业在走乡村振兴道路的过程中发挥支柱性作用。

从现实维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绝对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滞后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步伐,很多农产品的供给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大量积压,相反,国外农产品却充斥国内消费市场。加之,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发展绿色农业步履维艰。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必须进一步巩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农业全面转型的引领作用。

(二)全面进步的农村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载体

从横向来看,强调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发展要求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本质区别:“村容整洁”主要针对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大拆建、农村居住环境差等现象提出的;“生态宜居”则对农村整体的人居环境改善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基本的村容整洁,而且要控制农业发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充分发挥农村的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管理民主”是在我国农村正处于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更加强调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重在促进干群关系和谐;“治理有效”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治理内容、过程和方式等方面注重自下而上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各项事务的积极性。“乡风文明”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改动,但在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文化,更要和新的历史特点的不良风俗习惯作斗争,从而促进乡村的全面进步。

从纵向来看,过去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紧紧围绕工业和城市发展对于农村的需求来制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片面强调农业发展,整个农村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农业展开的。政策扶持的导向也更多关注的是农业如何增产、农民如何增收、生产要素如何有效配置到城市,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于农村向何处去的问题缺乏系统规划。但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2020年、2035年、2050年为时间节点,精准定位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各个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农村发展方向及其价值的重视。此外,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做出了更全面、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旨在从理论、规划和行动上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三)全面发展的农民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主体

新时代,党中央对农民的获得感是否提升高度重视。一方面,从“生活宽裕”向“生活富裕”转变,意味着在物质方面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了更高的期待。“生活宽裕”是基于当时农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转向小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生活富裕”则是基于多年来农民增收渠道普遍拓宽、生活水平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r民作为经营农业的实践者和振兴乡村的推动者,不仅渴望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而且更加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居住环境、强烈的社会身份的认同等,这都是新时代我们需要逐步改善的方面。

农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好的中坚力量。但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相对优势的人力资本都流向城市,振兴乡村缺乏人才支撑。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23各级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承担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艰巨任务,通过自主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夜校和高薪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各界人才吸引到振兴乡村的伟大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汇聚力量。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一方面,随着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缺乏人气,很多乡村逐渐衰落,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乡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乡村自身的发展。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统筹考虑,科学把握其主要原则。

(一)坚持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保障

坚持各级党委对乡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鲜明特色。党中央做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大决定,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落实。一是科学规划、具体布局,需要党委统筹。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农村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加之城镇化进程参差不齐,哪些村庄需要振兴,哪些村庄需要改进,具体依靠什么特色品牌激发乡村内生活力,这都需要各级党委在遵循乡村建设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布局。二是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需要党委引领。做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庄严承诺,展示了党中央对稳定农村承包关系的决心,旨在让更多的涉农主体放心探索集体经济的多样化实现方式。此外,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确权等方面需要在党委的引导下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政策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正常运行。三是破除农村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党委领导。一方面,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涉及城乡之间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妥善处理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另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需要地方政府改革现有的财政支农制度,在财政收入有限的刚性约束下,如何撬动有限的资金向推动乡村振兴的项目流动,进而实现最大化利用,是新时代各级党委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二)坚持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

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是在对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安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五个“亟待”来突显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优先发展”意味着从人力物力到财力智力的配备都要率先考虑农村。

从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性。农业是影响“四化”整体进程的软肋,农村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是社会矛盾主要方面的现实情况,补短板是新时代振兴乡村的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期,一方面,不仅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量消除产品无效供给,而且还要以现代化的强农支农供给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应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农民在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强烈,同时也是优先得到满足的群体。

从新时代实现的目标来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长远性。总结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以欧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适时开展振兴乡村计划,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城乡之间共生共荣发展。相反,以拉美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忽视了乡村存在的价值,导致大量失业农民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乱,这也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因素。因此,基于正反两面经验的总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全面振兴乡村进而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三)坚持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基本遵循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继承超越,同时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基本遵循。一方面,要促进生产要素由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转变,构建城乡共生共荣发展新格局。在过去的城乡关系中,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加之市场经济的驱动,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了利润较高的工业和城市,农村发展缺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致力于打通城乡资源共享渠道,撬动城市的创新性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让市民在农村寄托乡愁、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让农民也能在城市享有优越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要推动发展方式由政府行政推进向激发农村内生动力转变,营造政府和市场共助乡村振兴新局面。在之前的城乡关系中,农村始终处于“被统筹”“被引领”的被动地位,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在农村发展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单向的“输入式”发展模式忽视了农村的内在潜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制度重构、赋予产权、激活要素等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让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助力我国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好。

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探索

全面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依赖,重在以新型化的农业发展体系、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和谐化的生活共同体、绿色化的美好宜居环境为着眼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更全面、更细致、更持久的动力。

(一)以新型化的农业发展体系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根本动力

首先,构建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基于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的现实背景,构建科研、教育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推广服务体系,是走好质量兴农之路的关键之举。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各大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促进科技与农业相关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的同时,积极承担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任务,通过实地培训和成人教育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产业类型以及生产加工技术等教学内容依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分类别进行培训。此外,技术推广工作应打破单一机构推广模式,让技术推广中心、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都积极参与到专项技术的推广中来。

其次,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总结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有效的市场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步伐。所以,一方面,要着眼国内,划清各农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界限,消除不同区域、部门之间的保护壁垒,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流通、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而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各项农业政策的实施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要放眼国外,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强化农业特色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农业技术、装备和品牌等走出去,力争打造一批跨国涉农企业和国外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提高我国在全球农业事务中的话语权。

最后,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保障力度从根本上决定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缺乏连续性、财政支农资金没有稳定的长效机制作保障、补贴对象和实际种粮者之间脱钩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述问题,一要在逐步稳定财政支农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农业补贴制度和融资渠道。二要对享受农业补贴的对象准确识别。依据农村承包地大规模流转的现实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和健全信息统计机制的方式确保农业补贴的受益者是实际经营者。三要建立农业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从地方到中央的系统化信息网络,对农业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处理和监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稳定的环境。

(二)以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有力支撑

首先,以治理内容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全面”治理。以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好,应全面掌握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容。从宏观层面讲,不仅要在推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下工夫,更要促进农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伴随着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工商资本下乡和产权关系复杂,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在制度供给、人才培养、资金融通、产权明晰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确保一切有利于振兴乡村的体制机制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其次,以治理的方式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三治”结合。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31“三治结合”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思路。一要通过推进乡政府减政放权,使其“主导地位”转化为“引导地位”,进而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使其“从属地位”转化为“独立地位”,以有效的自治方式降低治理成本。二要完善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资金流通、村务纠纷等各项事务的处理都有法可依,此外,通过法律培训机构培养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也是促进农村法治力量下沉的重要着力点。三要充分挖掘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网络中隐含的道德规范,通过评选项目加强道德模范对村民的引领作用,为德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以治理的主体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多元”共治。走中??特色乡村善治之路,不仅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基层党委会等传统的制度性治理主体的作用,更要通过政府明确各类乡村自治组织的合法地位和基本权益,让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非制度性主体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中来,形成基层政府和各组织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灵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紧紧扭住乡村文化这个核心,坚定不移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向城市,导致以弘扬农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娱乐方式在减少,同时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乡土文化人才的缺失。在这样的现实挑战下,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就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明确乡村文化消费导向,保障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以来,虽然农家书屋、数字影院、文化广场等现代化文化产品大量下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反而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太过狭隘,不了解村民的文化消费习惯,造成了供需错配的尴尬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文化兴盛之路,重在通过基层调研,明确村民文化消费取向,以扭秧歌、集体舞、练合唱、说快板、演小品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鞭笞身边的丑陋现象,从而发挥文化的教导、感化等功能,为走乡村振兴之路奠定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着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促进我国农村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是关键。一是基层文化领导小组要通过深入乡村调研发现乡村文化能人,鼓励其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领路人和组织者,并进行定期培训和给予经费支持,让其在农村多样化文化资源的整合中、不同文化爱好者的交流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要创新乡土文化人才用人体制改革,对拥有突出文化特长的农民或农业转移人口,基层的文化服务中心可以直接聘用,让其在农村文化宣传、组织、联络等方面发挥带头人作用。

(四)以和谐化的农村生活共同体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依托

一方面,确保农村地区摆脱贫困是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贫困不仅导致个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异化,而且也会致使邻里关系紧张。因此,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之路是构建农村生活共同体的基础,只有物质层面的贫困消除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才会增强。一要着眼过去建立返贫防范机制。针对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已取得重大成效和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并存的现象,应通过保持扶贫政策连续性、建立信息化返贫现象追踪机制、构建扶贫主客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提前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二要立足当下消除深度贫困。我国脱贫事业进入攻坚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而是要集中力量打好未来三年的脱贫攻坚战。三要面向未来提升贫困标准。到2020年我国在完成现行标准下的脱贫任务之后,应该以改善相对贫困为重点,不光要注重贫困主体收入的增加,还要提升其整体素质,进而为其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设立特色评估项目是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把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理念融入农村建设是走中国式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特点。一是要建设以沟通情感为目标的特色设施。北京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创办的“婆媳澡堂”对农村和谐生活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一个澡堂的建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生活的方便,而且从根本上化解了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为村民间和谐相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未来公共设施完善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融入这种理念,使村民间的关系在无形之中得到改善。二是要设立先进文明户评审项目。在乡村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奖项评审项目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是新时代弘扬良好家风、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被评选者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对周围的人也产生了教育和示范作用。三是实施各项村务公开协商管理制度。社会转型加之利益分化,不少农村地区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制约和谐生活共同体建构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村务管理问题,进而推进干群关系和谐,应使各项村务在村党支部提议的基础上,广泛倾听村民的意愿,调动其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五)以绿色化的美好宜居环境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坚实基础

首先,依据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要约束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行为。在生产资料方面,实施耕地休耕制度和发展精准滴管农业,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以绿色有机肥料代替化学用品;在生产方式方面,要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实现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到超循环农业的转变,把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二是要完善绿色农业发展的评估制度。一方面,在考察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要检测单位面积产出所耗费的水资源、化学产品等指标。另一方面要完善绿色生产的监督制度,对于农户生产的产品,在出售时,要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检查,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3

“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花茂村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小偏整理了2020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作文汇总,欢迎参考借鉴。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一

“四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五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场视听盛宴。培训结束后,仍然回味悠长,也引发了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二

“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花茂村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彭龙芬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将花茂村打造成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兴业乐园。

(1月21日《人民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已经迈进了2019年,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予以重视。不能懈怠,集中力量,努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改善农村相对比较落后的经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同时,更要重视环保工作。发展可持续性产业链条。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在农村,要做好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剩饭等容易分解的垃圾进行掩埋,让其分解发酵之后,可以当做肥料,如作为花肥等。

“乡村振兴”要重视农村精神风貌建设,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定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增强乡村文明建设。例如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跳广场舞等。这样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丰富农村精神文化业余生活。一举两得,值得推行,值得借鉴,值得发扬。

“乡村振兴”要发展好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我们都知道第三产业,既服务业,利润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此要想改变产业结构,就应该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靠拢,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向外界宣传本土特色景观、手工艺品。是传统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保持乡村原风原貌,增强人们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使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富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今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宏所作的《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与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看,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五是党建上要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是每个参观点最突出、最显眼的标志。“为集体操心、让群众省心、请组织放心”、“村庄发展快,要靠书记带;群众生活美,要靠班子领;火车开的稳,要靠党员撑”、“党员农家乐”、“党员文明户”、“党员责任牌、责任区”、“党员请您歇歇脚、上下楼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显眼,处处体现了党员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的理念,体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任何一个美丽乡村的建设,都离不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只有强一个支部,才能促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要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三基建设”,激活基层党委、农村党支部内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观能动性。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推进“无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018年15期《求是》)

国家社会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一个规律:“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无农不稳”。农业作为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它发展的水平高低关系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人民幸福度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缺少劳动力进行生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人力投入过高。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打通了农村孤岛融入现代经济的通道,让偏远乡村同外部世界实现了历史性的互通。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技术手段,有效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农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的发展,为乡村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实现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创新。人是高新科学技术实施的载体,只有农村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新科技才能在农村地区真正的得到应用。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在农村创造一个让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深化加大农村人才体制的改革,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支持和鼓励我们的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鼓励他们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进行创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发出我国农村的内生活力。同时,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爱科学、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农民,为农村生产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乡村振兴是一个伟大的课题,它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发展技术,打破常规思维,树立大局观念,埋头艰苦奋斗,相信我们一定会夺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4

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

一、说说六个方面

1.中心: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

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容: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3.目标: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保障: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

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5.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6.原则:

(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改革创新。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二、谈谈十句话

第一句话: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制度。

第二句话: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

农民受益。

第三句话:

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

第四句话:

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确保耕

地数量不减少。

第五句话:

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

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第六句话:

国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保障农民从集体

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

第七句话:

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诚信乡村,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第八句话: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村住房建设

许可审批工作,充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力量。国家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编制村庄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第九句话:

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十句话: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

三、明白如何落实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乡村都必须确保工作落实。

1.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抓。

2.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

3.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4.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进行评估。

6.逐级汇报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5

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乡村振兴面多线广,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据测算投资需求将达7万亿元以上,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也在金融风险防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乡村振兴中金融风险防控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由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仍存在“数字鸿沟”“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抑制了农户信贷可得性。同时,农村地区空心化叠加老龄化,整体金融素养相对较差,对新的金融产品、服务认知度和接受度普遍较低。二是中小银行机构风险抵御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线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资本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三是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成本较高。据国家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经营户为20743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仅为398万户,规模经营占比为1.9%。我国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经营水平还较低,涉农信贷分散度高,导致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管控难、收益相对低。四是金融风险交叉存在。在农业供应链融资中面临核心企业信用风险、抵质押资产风险,在银政合作业务中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道德风险,在金融市场业务中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政策风险又交叉存在,提高了风险识别和防控难度,需要更高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多元化的风险防控措施。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要“两手抓两手硬”,不能离开发展空谈化解和防控金融风险。只有坚持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坚持在发展中完善防控措施,坚持通过金融业务发展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才能实现在乡村振兴中避免金融脱实向虚和自我循环滋生、放大和扩散风险。一是加强监管指导。金融监管部门要指导金融机构严审快贷多投,提高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使用率,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结果与监管评级、央行评级挂钩。金融机构要夯实风险防控微观基础,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风险防控中的运用,提高相关业务领域的风险监控、识别、预警和风险处置水平。二是强化财政资金风险分担措施。完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风险补偿金动态调整和补充机制,根据放贷规模及时补足贷款风险补偿金。建立健全涉乡村振兴项目转贷应急机制,合理安排续贷过桥资金规模,优化资金使用流程,对银行贷款到期暂时存在资金周转困难且银行同意续贷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过桥资金支持,切实降低乡村振兴企业和项目的流动性风险。三是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加强社会诚信教育,持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乡村振兴关系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当前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经正式实施,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要全面振兴。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金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也是促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有力举措。2021年我国明确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还较多,防返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原深度贫困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欠账较多,城乡收入差距还较大,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任务非常艰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金融为民初心,履行好三农金融服务的社会义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金融机构自觉从“要我参与乡村振兴”向“我要参与乡村振兴”转变,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二是持续开展金融系统定点帮扶,将经营思维、风险防控思维和市场波动思维等市场理念传递到脱贫群众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增加脱贫人口的生产经营能力。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继续给予金融资源倾斜、援建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支持、人才支援,能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三是通过减免手续费、降低贷款利率、无还本续贷、提供绿色通道等方式在信贷资源配置、资金转移定价、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将优惠的货币信贷政策红利传导至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风险经营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是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的目标,二者不是对立分割,而是相互依托融合。一方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培育了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三产之间的衔接,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培育了众多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支农模式和载体的创新,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竞争能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将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之中统筹谋划,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考虑商业可持续性,在追求经营目标的同时兼顾好社会责任。

引导和市场运行的关系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6

2月12日至13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珠海市,深入农村、企业、项目施工现场,就学习贯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调研。

李希书记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富民兴村产业,抓好厕所革命,着力塑造乡风文明新风貌,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目前,区委区政府为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省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要求,正全力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实现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七个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6.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从容建设。

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成立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统筹领导全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三灶、红旗两镇党委参照成立领导小组。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7

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打造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动力引擎,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延伸乡村振兴的“工作手臂”。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wZ。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巩固和拓展“X、X”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wZ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

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党建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锻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机制,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带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开发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多重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统筹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坚

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给贫困户种出“摇钱树”、让特色产业在乡村“大显神通”,实现从前有“特”没“产”,如今“特别能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党建引领,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个组织化”成果。在产业扶贫上,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产业链、基地上,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就业扶贫上,加强劳动力培训、提升就业本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探索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技术扶贫新路子,让其获一技之长、促就业与增收,实现“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目标;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次搬迁、同步小康”的理念,按照“帮教结合、管服并重”的原则,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治理机制、配套产业就业等方式,推动搬迁群众由脱贫向小康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过渡,让贫困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生活质量。

因村施策,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向村民小组延伸,利用村级和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村组联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壮大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同步做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选工作,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

培养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实施农村发展党员“源泉”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着力建强乡村振兴主体队伍,全力激活农村党员“细胞”。建立县级以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乡镇流动工作机制,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

回引培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田秀才”。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现代化,落脚点是农民全面发展。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

同时,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重视乡贤的树立和推崇,让乡贤成为一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生态宜居,规划先行。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按照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人脉文化资源等特点,牵头制定村庄布局规划,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避免抓发展与抓环境治理“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乡村美丽,保护为要。绿水青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群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乡村绿化、美化、整洁化工作。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留下乡村振兴的“浓浓乡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要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振兴,弘扬优秀文化、文明乡风。优秀文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塑形”。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出台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作用,用好村组活动场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势,做好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布局,提升发展体系、行政管理机制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使各地区能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更好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环境。

1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1]。”至此,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发展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市场资源整合能力,为未来阶段农村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及发展条件,成为新时代农村地区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发展需求角度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城乡融合发展结构,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网络构建的主导能力。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弥补早期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改革存在结构性缺失,解决使农村地区行政管理职权分化问题,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卫生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夯实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单一在原有体系上进行改革优化,而是从发展结构上作出调整,将农村地区农户衣食住行与城镇地区进行对接,在不改变原有生产劳动方式及社会基础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升农户总体生活质量,强化农户生活幸福感及获得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环境经济及产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予以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两个方面,做好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并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案,有助于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2.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要求在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好协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将多个行政村进行合并的基本模式。其中,各地区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制定福利补贴标准、规范社区服务体系及优化管理调度模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思考的问题。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使农村产业建设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其社会福利标准、社区服务质量及管理调度执行性势必有所提升。但从实现环境的发展视角分析,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解决农村发展融合行政管理权限重叠的问题,加速农村发展环境现代化治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上限。但各地区乡村发展存在内部矛盾,仍然未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得以有效解决,内部矛盾的产生必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影响[2]。新型农村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单一,管理调度时效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困扰了后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应在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特征的同时,做好对各项建设发展、管理工作的优化,进一步建立长效化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时展接轨,并有效吸纳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提升新时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2.2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人力资源配置及市场资源调度四个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机构与企业提供支持。但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分析,上行经济固然对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条件,但政府机构及企业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及市场产业升级的压力,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划分,并在合理范围内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考虑的问题。利益分配主要指农户之间居住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分配。部分地区大刀阔斧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基于大拆大建进行农村改造。该方式的确加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但不利于对农户核心利益诉求的满足,容易促使农户与政府机构之间产生嫌隙,从而,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乡村产业优势及产业发展需求不尽相同,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居住条件等作为底层建筑。因此,有效发挥不同地区产业优势,强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对于缓解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调配矛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诸多便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产业化、中心化及统筹化三个方面。其中,不同建设特征也代表了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未来阶段,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充分做好对不同发展模式下建设经验的积累,开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视角,为未来阶段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总体实效性提供有利保障[3]。

3.1产业化

产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产城联动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该模式利用对产业资源的聚集优化,优化本地区产业资源配置,降低传统模式对产业发展的限制,使各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一体化联动。通过对人口资源的社区化集中,提升农村地区对部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变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及居住资源紧缺的问题。基于产城联动模式的构建,充分加速土地资源的流转,优化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生态,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则给予农户更多的居住选择权,帮助农村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单一土地资源结构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需求,为后续阶段强化各地区产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中心化

中心化是指由乡镇企业与政府机构协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产业资源、服务资源及配套设施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打造以农村地区中心发展为载体的舒适生活圈,围绕对优美环境、良好服务体系及多元市场生态的建立,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的改善[4]。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中心化发展模式,实现将资源共享理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效运用。中心资源的共享可以更好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位一体发展,使政府资源、民间资本及商业资本等均可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民间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加入,将为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及改造生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需求与企业利益诉求充分契合。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3.3统筹化

统一协调、统筹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传统模式下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管理结构单一及管理覆盖范围不足问题,部分地区由于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三不管地带,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改造因此受限。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管理,则将管理职权进行统一分配,提升各地区行政管理执行力,实现行政管理全面性覆盖,为农村地区市场发展统一规划、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及产业资源协同配置等奠定良好根基。因而,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化视角来看,统筹化管理是基于大局观视角,为农村社区建设及环境发展改造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及生态治理等多方面提升,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农村地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对接。

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及科学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提升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势,强化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明确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定位,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总体社会服务质量,有效为农户及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以此,排除农户及企业的后顾之忧,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为后续阶段政府机构进一步从多个视角提供发展政策的支持创造条件。

4.1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发展资源的整合提供良好机遇。因此,各地区应围绕协同共助、合力助推的中心思想,优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基于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发展优势及助力产业融合,改变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结构,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能持续为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进一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另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于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不应采用一以贯之的发展改革理念,要在不影响当前产业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多方面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试点改革,适时做好对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基于产业发展中弹性化策略的运用,为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5]。从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经济矛盾。

4.2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精准定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面向提升农户生活质量及为农户生产劳作创造便利条件两个方面做好行政管理规划,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制定科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摒弃传统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理念,面向农村发展的城镇化对接构建行政管理新体系,并根据各个行政村行政管理工作现状,统一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及内容,实现各个不同行政村之间行政管理工作的步调一致。避免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及管理调度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差异化问题,使农户能真正意义上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的影响,促使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达到更高水平。

4.3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企业、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及农户等提供经济、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方面支持,降低新型农村社区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结构性阵痛问题,使企业、教育机构及农户等能尽快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排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阻碍。为此,政府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一,政府机构应面向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等做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卫生发展、文化建设及环境治理等要求,做好与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的对接,缓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中存在压力。第二,政府机构应为农户及农村就业人员发放住房、失业及医疗等方面经济补贴,加速农户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政府兜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6]。

4.4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传统农村发展结构,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及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户生活品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注重对社会服务功能及行政服务功能的完善,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有效性,确保相关水、电建设及治安管理水平能达到较高标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另外,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功能,不仅要面向外部发展做好合作,同时,也应针对内部经济发展循环及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优势,从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同感,使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下能更好履行自身义务及社会责任,提高农户基础生活幸福感。

4.5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与政府支持

政府做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可以更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降低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制约,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多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推进。对此,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合理做好行政村管理融合的决策,最大限度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户核心权益。在充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上限,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为未来农村发展转型做好充足准备。除此之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当前发展需求,持续做好合村并点工作的深化,既要发挥各个机构及各个部门社会服务功能,也要维持良好发展改革秩序,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良性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迈入时代新纪元。各地区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管理协调及发展优化,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改革,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7):6.

[2]王生章,崔佳慧.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初探[J].行政科学论坛,2018(10):47-50.

[3]张艺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转型路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8.

[4]魏文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7):3.

[5]王思瑶,马秀峰.新型职业农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应然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1(8):76-80.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乡村振兴;协商民主;制度化

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效果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稳定,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当前,以基层协商民主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面貌,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紧迫任务,对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新格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与重大现实意义。

一、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时代价值,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历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好、发展好人民民主的责任担当在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起航,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取得谅解,努力凝聚思想行动上最大的共识,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科學民主决策来确定各个产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基层协商民主能够广求善策、广纳群言,将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和意见建议纳入决策之中,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使党和政府更深入地了解把握社情民意,在理性和包容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找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三)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群体的关系

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产生诸如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冲突,如果这些冲突不能及时沟通、化解和消除,就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然而,社会安定团结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当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呈现时,要协调不同社会利益间的矛盾,缓和不同社会阶层、区域间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就必须扩大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与愿望诉求的渠道,加大调节治理力度,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乡村振兴“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

(四)有利于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从制度维度看,基层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在有序政治参与中能够主动和自觉地就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表达正当、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享受协商民主带来的政治权利,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实践提供更广的政治空间与实践平台。

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层协商民主有了明显的进展,政府更加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以现实的态度、民主的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向前迈进。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还存在诸多不易解决的痛点。

(一)乡村振兴发展压力巨大

当前,“层层压实责任”最终成了“层层压实乡镇责任”。主要表现为问责事项过多,激励举措模糊,导致少数干部不敢为、不愿为;工作内容纷繁复杂,考核方式变动性大;有的部门只注重对上负责,为完成上级任务进行“创新”而增加负担,乡镇面临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脱贫攻坚压力、民生保障和社会维稳压力。受访的乡镇党委书记中,31%的认为“上级任务更重”,29%的认为“群众要求更高”,40%的认为“工作举措发生变化”“工作理念发生变化”。

(二)社会协商平台的缺乏

在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中,只有“民主恳谈会”占37.3%、“民主议事会”占31.5%、“民主听证会”占1.6%、“网络参与平台”占29.6%等几种形式,主要围绕“征地拆迁”占61.3%、“城乡规划”占25.6%、“工程项目”占13.1%开展基层协商,社会协商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三)社会基础发育不完善

基层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组织,通常而言,包括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和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专业协会、工会等等。当前,社会组织的政治素质较低,从协商能力方面来讲,还无法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阶段的发展要求,且自身还存在对政府“体制依赖”、缺乏社会公信力、法律规范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四)缺乏有效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

在基层协商民主运用于政治生活的形式多且灵活,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作为制度形式,协商民主的功效表现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协调利益矛盾,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程序设计不规范、契合度不高、协商机制不完善、调动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没有真正做到程序公正,意见分歧裂度大,难以形成具有代表性和高度认可的理性共识。

除了以上问题,基层协商民主民主在绵阳的实践亦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听取多数人意见和尊重少数人意见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协商民主的议事会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皆应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创新。

三、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制度核心是政治,制度背景是文化,制度成熟靠实践。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特征为历史方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断探索与完善协商民主的实现方式。

(一)统筹整合资源,牵头基层协商民主工作

从调查情况看,主抓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是区(市)县委统战部,具体负责本地区的协商对话工作,但有些职能职责存在与其它部门交叉重叠的问题。加之,各地开展协商对话的活动越来越多,影响力也日渐增加,但是基本都处于各自为政、自主摸索的阶段,没有统的规范,更缺乏法定的制度化要求,导致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不平衡。建议:整合统战部、信访和群众工作局等部门相关工作,形成合力,统筹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形成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效务实的工作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民主恳谈会制度和听证会制度

民主恳谈会和听证会都是近年来在基层兴起的民主参与形式,应当适时对这些基层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赋予法定地位,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程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化的民主参与形式,这也是对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要求进行一种有效的制度供给。此外,民主恳谈会和听证会依据不同的规模和主题,其程序和参与规则也应分门别类地予以规定。

(三)完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

村(社区)等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工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接触到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利益调节问题,其所接待和受理的意见也多为最实际的利益诉求。从政治过程角度看,一个政治系统要运转良好,需要及时真实地掌握社会情势,而社会公众以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渠道进行意见表达,则是政治系统的“输入”端,是不可或缺的。提出要求的过程被称作意见表达,它是政治过程的起点。因此,要完善基层群众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的各种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特别是事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事前、事中、事后必须用工作机制对农民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及时予以反馈回应。

(四)搭建有效平台,匹配基层协商民主的新时代要求

公民有序参与协商的实现,是推动协商民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在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选择。规范协商平台,致力于整体布局,形成一套既符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公民参与有序化要求,又适应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程序架构,并实现公民有序参与协商的常态化发展。突出多元化协商,推动专家议政与大众民主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中各界专业人士作用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商民主工作更好地聆听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呼声和反映,要为扩大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搭建制度平台。突出公开化协商推动各界群众的广泛参与。扩大协商民主的开放度,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列席政协例会,进行平等协商对话;邀请专家学者参加专题协商活动,征求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组织开展“议事进村(社区)”,为普通百姓发表意见建议搭建平台。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信任机制

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和配合。从社会领域来讲,可以尝试从契约意识、法律精神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通过社团的发展唤起社会对信任的追求。不同的人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而建立社团,其基础或隐含的前提就是相信他人,涉及对他人的能力、格局等各方面的信任,最终能够与自己一道用团体的行动来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二是健全法制。在信任机制缺失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规范,对不讲信用的行為和个人实施惩罚,将不守信用上升到违法的高度,而不仅仅是违背社会公德,以此来强制推广建立社会信任机制。三是通过宣传教育促进社会信任机制。信任从本质上讲是利他的,但是,作为结果,信任又是利己的,从利他的愿望出发而得到利己的结果是非常自然的,因为能使自己最终受益。特别是道德美德,不能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获得,更要加强对它的宣传,形成讲信用才具备美德的社会氛围,在舆的推动下建立社会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81.

[2]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

[3].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05).

[5]王春福.论科学民主决策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J].求实,2006(04).

[6]张海柱.知识与政治:公共决策中的专家政治与公众参与[J].浙江社会科学,2013(04).

[7]周薇.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表现及其思考[J].学术论坛,2008(01).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创新优化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分析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该战略的整体目标。

二、财政支农的绩效管理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相关《实施意见》提到了公共财政需要更大力度地向“三农”倾斜,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结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起到了重要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逐步增大涉农资金投入的同时,资金的投入效果也是值得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重点。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是财政部门及各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财政支农绩效管理目标的关系

建立起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完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绩效管理方法,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以绩效管理目标为方向,通过绩效管理方法的实施最终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严格参照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分解成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和确定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都将最终体现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财政支农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目标必须严格参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分解任务来设定绩效管理目标项及目标值。通过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制订实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契合程度,并以此进行资金投入与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三、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优化与创新

财政支农支出属于“三农”领域的综合性支出,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属于专项绩效管理,应不同于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更需要来自“三农”领域的专业支持。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模式,需要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

(一)绩效管理环节的优化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环节应当包括财政支农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与绩效目标的制定、事中的绩效监控、事后的绩效评价考核与结果应用等环节。在事前绩效评估与绩效目标的制定环节,应当结合上述分解的战略目标来评估论证财政支农项目的立项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筹资的合规性等。在事中的绩效监控环节,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起实时监控机制,结合绩效目标来监控财政支农项目中业务开展的合理性。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的制订部门还需要监控政策的实施绩效。当业务开展或政策实施偏离或不能实现绩效目标时,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在事后的绩效评价考核与结果应用环节中,财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来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进行评价考核。该环节需要评价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的影响,找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分析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绩效管理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并提升相关部门的执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立专项信息化支持系统,优化绩效管理方法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的财政支农项目众多、领域较广,这便使得财政支农绩效管理的数据获取与分析存在非常大的难度,这是对绩效管理方法与手段的重大考验。因此,需要建立专项信息化系统,为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数据获取功能,能够从政府综合财务数据、各项目业务数据中获取有效的绩效管理数据。并应用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绩效分析。信息化系统还应当为绩效管理的整个环节服务,以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三)优化“三农”领域专业人才支持体系

财政支农涉及“三农”领域的各个方面,财政支农政策、支农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评价与分析都会涉及到“三农”领域的相关专业性问题。各级财政、农业等相关行政部门在对财政支农开展绩效管理时,应当获得“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支持。这样方能使绩效管理真正沉下去、接地气而不流于形式。然而,目前绩效管理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绩效管理工作全部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绝大部分是委托给了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做法往往忽略了绩效管理对象的业务专业性。造成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绩效目标的不合理,绩效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不相符,评价与考核结果缺乏实用性的情况。因此,建立并不断优化“三农”领域专业人才绩效管理支持体系,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四)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模式创新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目标应当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战略目标指导绩效目标是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基于战略目标与绩效目标密不可分的关系,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模式应当将战略目标与绩效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新模式。

(五)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绩效管理指标是绩效管理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对绩效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分解。绩效管理指标的设计对于绩效监控、评价、考核的可执行性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绩效管理指标需要包括产出、效益、满意度三个一级指标;其中产出指标下设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二级指标;效益指标下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二级指标。而三级明细指标的设置则需要根据部门职能、所在行业,区分资金性质等情况来进行设置。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指标系统中的三级明细指标需要根据战略目标的分解任务,结合绩效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细化分解并合理设置。

四、结语

财政支农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确保财政资金在“三农”领域的有效使用,同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是重要的方法与手段之一。结合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与项目实施的特点,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方法,创新绩效管理模式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新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将有助于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安晓宁.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实践与政策动态[J].中国财政,2019(0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