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十篇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十篇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6:46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1

一、生命叙事符合儿童的特点

生命叙事就是由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富含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和追求的故事。生命叙事强调的是叙事主体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故事感悟的个性化表达,关注与每一个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领域。生命叙事运用于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优势,首先在于它与儿童的特点相吻合。

生命叙事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影响其一生。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生命叙事所展现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境,为儿童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动历程,因而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很可能会伴随终生,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中,它很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跳出来”,成为儿童日后思想、行动的参照,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脑科学研究表明,正常生活方式或环境中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在人的神经元回路上反映出来,源自环境的刺激程度将决定神经元之间怎样连接,从而决定你个人的记忆,并使你成为你这个人。[1]

以生命叙事方式组织的课堂教学,使儿童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他们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这不仅能够使他们参与到德育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更满足了他们好说好动的天性。这种满足不是被动地迎合,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引导,这种引导主要是让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表达,从而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

生命叙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性,易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也并未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思维方式,这一思维特性与故事性相吻合。德育课堂上的生命叙事,将道德教育寓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不仅使儿童从中习得了道德行为,丰富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与具体事物、外界刺激是密切相连的,生命叙事呈现给儿童的就是一个图景,其中的人物、情感、生活有机地形成一个动态的画面,能够抓住儿童的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命叙事符合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进入小学的儿童,学习成为他们的一项主要活动,这对他们的注意能力有了新要求。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无意注意仍占有主导地位,他们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因此德育课要适应并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才能获得成效。心理学研究发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常常是新颖、多变、直观、生动的事物,而生命叙事本身恰恰具有这样的特性。如“我生病了,妈妈带我看医生”这样一个事件,也会因孩子的不同经验、不同感受而有不同的表达,这种不同之中就蕴含着新颖、多变、直观、生动等特点。所以,生命叙事易于引起儿童的注意,从而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生命叙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

德育气氛

良好的德育气氛是有效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尔诺夫曾指出,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教育气氛,这些是要达到教育目标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他认为,如果要在更为广泛的人生范围内正确理解教育问题,那么了解一般人对教育得以实现的人类环境产生的心境,以及有关人(无论是受教育的儿童还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在其中产生的直觉具有极大的意义。[2]

生命叙事具有营造良好教育气氛的“天性”,借此开展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促进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生命叙事本身满足了人诉说的需要,满足个体生命“多态性共在”的需要,即改变人存在的时空感,使过去与未来“共在”,真实与虚幻“同在”。当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产生快乐的情感。不仅如此,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自身经验的呈现、交流、反思、深化、拓展,有助于促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由于成长本身是快乐的,所以每个个体生命在生命叙事中的成长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情绪情感的调节。通过叙事,一个人可以宣泄、释放、平衡他自己的情绪情感。博尔诺夫指出,与成人相比,情绪对尚未成熟的儿童影响更大。情绪不仅对学习效果产生作用,而且对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同样具有深刻影响,对于那些无法有意识培养的能力更是如此。教育者必须尝试去诱发有益的情绪,并且帮助受教育者预防或改善有害的情绪。愉快心境能催人奋进,儿童愉快发展的首要和最高条件是幸福、无忧无虑、不为恐惧和担忧困扰的基本心境,而获得、发展和保护这种愉快心境以及在各种不可避免的障碍后重建它,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高要求。[3]显然,生命叙事能够帮助教育者实现这一要求。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2

1.1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狭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到小学学校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印象,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与德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相比是十分狭窄的,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最明显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使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更加轻松,而德育教学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

1.2小学德育教学的难题较多相对于其他学校教育内容,小学德育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更多,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的方式不一致导致学生德育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导致德育教学的效果有限;除此之外,德育教学虽然被认为是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实际上,受课堂时间限制,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也并不理想。要彻底解决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寻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使小学德育教学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使小学各科教师都能够得心应手地在教学过程当中完成德育教育的使命。

2.做好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

2.1树立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和所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办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来说,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小学德育教学的表现和实际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是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

2.2使用合理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说,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将使小学德育教学整体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使德育教学跨出“教学”的范围,成为小学师生交流的方式、成为小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方式。

2.3使学生自身成为德育教学的主体要使德育教学有实质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这是小学德育教学目的能够实现的最根本的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道德表现能够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3.小学德育教学关键点的实践方式

3.1以贤德教育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则“德”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内心,德育教育应做的是在学生心中播下“贤德”的种子,是学生怀揣这颗种子,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结果,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充满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县的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作为德育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必须具备贤德的品质。教师应该从自身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2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说教”,即使教师们力求从语言艺术的应用和情感交流方面与学生达成互相的信任并以此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也逃不出被学生当成“耳旁风”的怪圈,因此,应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环保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进入到街道和社区,观察不文明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制止这些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会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劝人环保的难处,从而形成相应的公民责任感,这种深刻的体验会让他们在日常的行为中更注意环保,公共道德也同时得到提升。

3.3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的习惯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估者是家长和教师,学生自身并不能够对自己的品德发展形成清楚的认识,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则要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课堂上管理学生之后,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或者站在同学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行为吗?”,或者在管理学生之后,问全班同学一个问题:“你们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大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学校德育教育和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认识到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德育自评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4结语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模式;实践;探索

引言:目前就小学德育工作来讲,它的实效性并不充足,主要原因是德育的目标过于高、大、空。德育内容在某种程度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它的实施过程违背了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认知能力,德育方法趋于简单化,没有前后关联,并且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却仅在接受教育,道德的主动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而细节的方法是将实现目标、内容分类、操作过程等方面细化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完全满足小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需求,将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小学生可以在看得见、摸得到的实践环境中成长。细节德育主要强调两方面:首先,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细化,用每一点关键细节当做教育实践的支撑点,创建细节德育的实施体系。促进做人做事的原则,从学生的内心开始建立道德素质。

一、德育和德育实效性的定义

1、德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社会或阶段需求及受教育者的品德构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以及受教育者受教的相互制约的过程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把一些社会或阶段的思想政治准则以及法律道德规范转变成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活动。

2、德育实效性。指的是德育的实际效果,也就是学校在执行德育时所要到达的预定目标以及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之间的问题。

二、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

从建国初期到新课改之间,我国的小学德育内容具备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五大方面。这其中表现出来的方向是毫无疑问的,它们都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品德,也是一个社会可以发展的基础。可是如此完善的小学德育内容在结构方面来看,实施的过程还具有一定的缺陷。

1、追求全面,希望可以让德育内容八面玲珑,使得小学生的德育负担过重。小学德育内容基本呈现的是将所有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均包含在内的状况,我们实际上是在用一种“完美”的准则来要求小学生。可是不论是从理论方面来讲,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讲,我国的道德教育以主流方面来看依旧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当中。这样的模式将道德教育的过程只看成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而施加的影响主要指既定的道德标准,强调的是养成符合学生的行为规范。

因此,内容的繁重以及传统的道德模式就会令德育变成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的另一门知识性课程。并且社会的发展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个体需要具备的品德也逐渐增多,在传统的德育观念里,小学生只可以接受道德规范及概念的灌注,因此,小学生严重的负担可想而知。

2、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德育内容,构成学生的双重人格

(1)我们为小学生灌注的道德品德规范是一项被脱离生活的理性道德升华,它仅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行为规范,它要展现和表达的也仅仅是人的行为表现,没办法穿透人的内心。远离生活的德育,反而会令道德和品德过于形式化、抽象化。这就使得我们很容易理解小学生心中的一些困惑。

(2)当代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产生巨大转变的人们对于经济、价值的观点用不同方式向学校传授的道德规范宣战,而传统的理想化道德教育以及统一的道德评论规范,却令学生在教育的过程里缺乏自由的空间以及自主判断的能力,他们已经习惯被动的听从命令、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很多小学生就变成了表面君子,实际小人。从小就养成了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的习惯。

3、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将目标作为起点的德育内容,降低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建立小学德育起点的最基础的两方面就是德育目标以及小学生已具备的心理特质。当前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更多的会被我国的社会价值取向所影响,德育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发展的期望,都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脱离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把小学生看做大人。这造成了小学的德育教育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也更加难以激发出强烈的道德情感以及道德需求,有的还会引发学生逆反的心理。

三、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模式的方法

1、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受到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小学生作为自己道德发展的主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应当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实践、去探索,构成自己独有的思想品德结构。小学生在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过程里,可以激发参与意识,建立小学生的远大理想以及奋斗目标,让学生可以在成功中体会到成就感,这样才能真正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发挥出来。学校为学生采取德育教育,是为了可以让学生透过德育教学的学习提升意识,社会经验越少、思维模式也就越简单、可塑性就越强。

2、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渗透。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育也是德育的主要方式。通过不同的课程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在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及道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学科教学里应当融入德育教育。

3、老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身修养。老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平时工作当中,老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4、通过课外活动提升德育实效性。德育工作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脱离了生活,德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学校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融入德育,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行动,不但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还可以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德育教育。

结束语: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对德育进行探索,不断挖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才可以令小学德育模式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4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汉斌.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2).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5

关键词:小学;德育;思想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1

从整个社会来说,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小学是整个学校体系的基础环节;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小学德育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核心,我们必须提高对小学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肯定小学德育对小学生自身发展和教育事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重意义。

一、进行"情感"式德育

情感式德育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满怀热忱、投入激情、付出真情,无论是从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音语调中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喜爱和理解。因为从根本上讲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魅力、教学思路和教育效果,还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取得学习成功、帮助差生实现转化以及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创设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1993年,联合国"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中指出:新世纪摆在我们眼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小学儿童的情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一一外显的色彩十分明显,这十分有利于我们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契机,通过对人的品德发展中永恒、稳定并具有广延性、迁移性的情感要素,即同情心、自尊心、羞耻感和责任感等道德情感的教育与培养,塑造和完善小学生健康的道德心理品质。具体的操作方法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道德情感情境,将教学过程构成一个浓郁的情感场,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自然放松地、真情流畅地表达情感,并在理解和接受情境感染的情况下去体验情感、感悟情感、培养情感;二是强化教师教育目标中的道德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三是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情感因素的渗透。

二、设计"生活"式德育

进入新世纪,在继续推进德育改革以迎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西方学者的"生活世界"概念开始引起德育界人士的关注。"苦苦奋斗而无奈于实效性一直差的学校德育,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就是德育长久地迷失了自己的根基一一生活世界。只有让德育重回'生活世界',回到它的生长之地,德育改革和学校德育才能有实质性的改进。"2000年国家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研制开发了新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新课改是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念全面、深入落实的标志,它必将推动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必将有助于改善学校德育的现状。但是,教材只能是工具、是手段,真正能使小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是教师,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式德育强调,一方面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要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实际,将课堂教学打造成一个学生生活的小世界;还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角色扮演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观赏者和聆听者,用学习中掌握的解决道德冲突和化解道德困境的方法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和问题;另一方面课堂教育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不仅教会学生"做事",即懂得过生活,掌握生存的手段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即懂得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只有挖掘到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中生活的深层意义,才能真正改善目前德育的困境。

三、开展"科学"式德育

开展"科学"式德育即革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例如小学生性教育问题,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成长的一个分水岭,步入四年级之后,小学生不仅认知水平、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性心理也开始成熟。他们对"性"的好奇心增强,异性之间的吸引力增强,男生女生一起学习、回家、吃饭现象增多,甚至出现噜噜懂懂的"恋爱",对于这些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采取监控预防、粗暴扼杀的措施,家庭对性教育回避,学校对性健康教育非正规化。殊不知这种""式的教育方法和"糊弄"式的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要么伤心郁闷,要么走向极端一一你越不让我和异性接触我就偏要谈个恋爱给你看,甚至青少年性犯罪率也逐年飘升。其实童年的孩子对"性"对"爱"能有多深的体悟呢?男孩女孩在一起,多数都是建立纯真的友谊。因此,面对孩子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家长不要惊慌,老师不要紧张,要相信孩子,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孩子行为举止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耐心疏导式教育。中国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卢勤女士对待自己儿子五年级时和女生上学、放学一起走的问题时,就不是大声地叱骂、蛮横地制止,也不是偷偷地跟踪,而是告诉他不要让女孩的妈妈误会、担心,她这样做不仅没有发生令人担忧的"早恋"问题,还使儿子作为男人的责任感大大增强了。卢勤的家教方式提醒我们,正确的德育方式、方法不仅收效快而且收效可观。

小学德育关乎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乎学校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关乎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应该也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要改变以往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道德教育规律,忽略学校德育作用、学生主体地位,小学德育实效不高、小学生道德品质不佳的现状,要实现小学德育遵循学生发展实际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学校德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学校德育内、外环境相协调,优秀德育经验相互借鉴,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发挥小学德育的力量、实现小学德育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惠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6

一、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各大院校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依赖随着国家传媒技术的不断变革,导致学生思潮涌动,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得学生的思想与品德受到冲击,这种现象在小学生群体内尤为明显,因小学生思想意识仍不成熟,没有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教育力度薄弱、教学资源匮乏、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小学德育工作者需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德育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学生思想的发展乃至形成均与其生活的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封闭式学校德育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德育发展趋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开放性,重视教育手段及方法的细化,增强双向适应性及互动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德育原理规范的认识,不断内化、自省、升华、训练,使其形成稳固的行为规范。教师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根据社会现象及学生生长需求,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及年龄的前提下设计教育意义浓厚的实践活动,力求实现教育目标的多远整合,使活动的开展更具多样性及弹性,营造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其不仅可以破除传统德育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以主题活动方式将填鸭式教学法转化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有趣活动。针对我校教师教学现状,对德育活动设计及组织仍浮于形式的现状,探讨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因此,学校领导及教育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工作,特提出该课题,以期提高我校德育教学工作水平。

二、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首先应将德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基础课业教学体系中,并对其进行整合规划。将各项德育活动与重大文化课教育活动相结合,并立足于制约学生思想品德树立的问题加以分析,努力开拓适用于小学生的教育途径,促使德育工作走向活动化、生活化、生本化及校本化的教育道路。在实施过程中德育教育应突显教育主题,使教育工作体现活动性及动态性,将教师的传统说教式授业方式转化为学生直接参与的各项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及深刻性的目的。

1.提高校领导重视程度,积极革新德育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应提高认识,德智体美劳以德为首,德育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是宣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校领导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深度,积极深化德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应了解到德育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根本性建设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在具体教育形式及教育方针的制定方面,校领导应结合学校德育教学的不足之处制定教育方针与教育体系,且不可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应将德育工作视作硬性教育指标,不仅应看重学生考试分数,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品德素养,应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学生德育教育当成重点教学内容对待,并鼓励德育教师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思想的解放与升华。

2.提高教师育德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育德团队

德育教师应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切入点开展育德工作,努力改变现有德育教育活动过于形式的现状,使德育教师始终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中,促使其教育观念的转变及革新。为此,笔者结合德育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及理论知识分析教师指导及培训工作,例如关于德育讲学纲要的理解与宣扬、教育方案的规划及设计、德育活动与文化课程的互溶性问题等,使德育教师对育德活动有一个全新认识,使德育教师能够在观念上提高重视程度,关注育德活动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养分层培训结合的体系开展自我学习与授课活动,优化教师教育素养。并应以点带面,组建高素质的德育团队,端正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态度,在教学方式上革新陈旧的育德方法,比如:学生犯错对其体罚等育德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德育工作者应明确了解,在育德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师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慈善的长者。教学时,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真正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将说教转化为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德育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自我的情操及素养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笔者总结自身德育教学经验发现,一个教师的个人素养会影响一群学生,因此,学校在开展育德工作时不仅应考虑到学生因素,同时也应关注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团队的综合素养,定期培训并考核,促使学校德育教师团队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

3.改变德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首先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中,文化课教师应通过角色互换或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宣扬美德,促使学生主动挖掘各文化课中的育德案例,其次,学校在开展各项团体活动时应积极融入育德内容,将育德工作的开展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团队活动中。例如:校运动会、社会实践大赛、文化娱乐大赛及各项社团活动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使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学雷锋活动等,以全校弘扬先进事迹或好人好事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举办校运动会时,学校应积极宣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活动原则,对在比赛中互帮互助的个人及团体进行嘉奖。或利用学校学习板报、广播等传媒媒介宣讲育德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五千年来的德育小故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4.加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紧密联系,扩展育德模式及方法

部分学校因在开展育德活动时过分规范学生的自我行为及天性,使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抵触德育课,这对育德教育目标而言较为不利。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就应善用校外资源,注重挖掘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结合点,利用校外相关育德资源展开德育工作,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主动的探知学生的生长环境及家庭背景,努力构建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育德渠道,充分发挥外部资源育德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及爱人情节。除此之外,学校应充分发挥外部资源教育的影响力优势,使学生育德空间及育德时间得以有效扩展,进而全面促使小学德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例如,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号召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学生在生活中的不良思想问题,从而使德育教师能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设置德育活动,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及育德效果。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7

一、教师德育能力及重要性

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有效进行德育,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完善的德育知识,先进的德育观念,强烈的德育意识,合适的德育时机,多样的德育方法,优化的德育评价方式是教师提高德育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育人为本是教师执教的基本理念。德育不仅仅是专职德育教师的责任,也是各科教师都要承担的义务。檀传宝教授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是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家长希望学校和教师重视、呵护、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使之成为品德优秀的一代新人。”①教师德育能力是保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德育能力,才能保障德育的顺利实施,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问题

教师的德育能力问题一直被忽视,教师德育能力弱化是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科教师理应都承担起德育责任,但是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问题日益凸显。教师德育能力弱化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知识欠缺,德育观念陈旧,德育意识淡薄,德育时机掌握不当,德育方法单一,德育评价方式传统。教师德育能力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时代呼唤着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

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是教师习以为常的模式,过分注重智育也导致教师德育能力弱化。以语文学科为例,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德育素材,语文教师若能加以使用,便能实现语文学科德育。但由于没有丰富的德育知识作为保障,缺乏德育意识,教师挖掘不到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也无法捕捉到适当的德育时机。教师德育能力的弱化,使语文课堂只是成为单纯的语言教学。人文性学科是学科德育的主要阵地,理科也可以进行德育,如物理学家、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他们严谨的求学态度,都是可以用来进行德育的素材。但是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主要原因还是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所致。

三、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对策

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等相关部门做好保障和培训工作。

1.教师要加强德育知识的学习。丰富的相关知识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德育知识和德育理论,才能形成相应的德育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的德育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即德育的相关概念、内容、原则、规律等知识。如教师需要了解关于道德发展阶段以及道德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道尼和凯利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无论由专家还是由所有教师来承担,都须强调,任何关心儿童道德教育的人都应掌握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的发展阶段概念。”②二是“工具性知识”,即德育途径、德育模式等相关知识。如德育途径包括直接和间接途径,德育模式包括认识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集体教育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等。本体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德育。德育知识的积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先进的德育观念,完善的德育理论也是形成德育能力的基础。③

2.教师要改进德育观念,提高德育意识。教育的本质应该促进学生的成长,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德育观念,德育不仅是专门德育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起德育职责。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必然是道德高尚的人。德育建设不光对个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德育中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时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德育意识。赫尔巴特的著名论述“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已然得到认可。④现实是我国学校德育正面临很多难题,实效性差,(下转49页)(上接68页)无法很好地开展德育课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德育的紧迫性也日益凸显,作为道德传授主要阵营的学校,应该在此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灵魂塑造者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教师必须关注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在眼前,教师必须加强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3.教师要学会捕捉德育时机。合适的德育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为德育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时机,教材内容的学习同时也是德育的适当时机。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会有心灵的震荡,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德育是学生品德成长的关键点。捕捉恰当的教育时机,并考虑所处的情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取德育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4.教师要优化德育方法。马卡连柯指出:“任何的教育方法,甚至向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是绝对有益的。”⑤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在德育方式上,主要以灌输为主。这样的德育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从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德育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方法的设置。德育方法包括情感陶冶法、说服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等,教师要合理使用并优化德育方法。

5.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普通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进行教学评价,但由于德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不能通过考试评价学生,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行动中对学生做出监督和指导。德育不应该以分数来衡量,而是需要教师做足细致的工作,抓住学生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品德行为表现,切忌以智育成绩推断学生的品德发展。

注释:

①檀传宝.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努力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J].人民教育,2012(18).

②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2.

③王菲.对英语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5(2):109-112.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8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9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前,首先要向学生教授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品德。小学是一个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品和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引导者,在学生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之余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扩展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误区

1.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很激烈,金钱至上的观念横行,这种社会环境对当前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很多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当前社会对于教育和人才的观念大都是看分数决定的,通过升学掌握专业知识是当前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念,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加强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而忽视了德,智育在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下被无限的抬高,德育反而无人关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德育工作地位根本难以得到提高。

2.德育教育脱离工作实际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力度加大了,但是德育工作的效果却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与工作实际脱离所致,教师教授的很多,但是学生却不这道该怎样运用和实践。当前小学的德育工作形式和内容大都一样,都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环境中,比如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等大的范畴,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时不知道实际应该怎样做,对其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实施,很多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之后还会因为目标过高而产生退却心理,使德育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3.忽视了德育教育主体特点

德育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应该与教育对象的特点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小学生吗,德育工作的开展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却忽视了这些,只注重生硬的、教条主义的知识灌输,忽视甚至无视小学生的鲜活性、丰富性、个性和多样性,对教育主体不够重视,这样会使德育工作变的冷硬、无趣,学生对其的兴趣减少使小学德育工作失去活力。

4.德育发展滞后性

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在观念上大都很闭塞,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德育教育的体系和观念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使对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现在的很多学校仍然采用的很多年前的教材,陈旧的教材和落后的教育方法无法使德育工作产生效果。

三、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式

1.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学生德育的重要教导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对班主任组织专门的活动或者培训讲座来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小学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都会不自觉的对周围人、事进行模仿,班主任作为小学生主要接触的人之一,班主任的行为和处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行为和处事时,班主任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表率,严格规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自身的道德建设,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2.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形式比较单一、落后,难以适应学生群体的特征,所以无法产生明显的效果。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只有在对事情进行亲身的体验之后才会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创新和改善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实现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班主任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篇10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