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十篇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18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就该项工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部署,明确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乡级总河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任村级河长的河长制,形成了乡村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成立了乡镇河长制工作办公室。

二、开展调查摸底

为全面了解辖区基本情况,乡党委、政府安排分管领导带领乡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辖区河道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形成了《乡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建立了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形成了《乡镇“河长制”工作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清单》,形成了问题台账,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为河长制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制定工作方案

为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乡镇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乡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工作制度,细化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为河长制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四、扎实开展工作

1、组织开展巡河。乡党委书记、乡长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村级河长多次开展巡河检查,形成巡河记录,对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

2、设置河长制公示牌。由乡河长制牵头,统一制作了乡镇河长制公示牌1个、村级河长制公示牌7个,辖区乡、村2级河长制公示牌已于8月14日全部安装到位。

3、拆除江边垃圾池。在巡河检查中,乡政府发现下窑坝村农村生活垃圾池距较近,垃圾未入池,乡政府当即责令该村立即拆除该垃圾池,并对垃圾进行清理。

4、开展污水沟整治。由于尚未修建乡镇污水处理厂,乡镇场镇污水由污水沟直排入,乡党委政府已责成碾盘垭村修建化粪池、污水存储池,将场镇污水进行暂存,阻止污水直排入河。

5、进行河道清理。由严江各村组织人员30余人次,就辖区河道岸边垃圾进行清理,打捞河道漂浮物0.7吨,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1.3吨。

6、落实河道保洁人员。由沿江各村设置河道保洁员对河道进行定期保洁,现设有专兼职保洁员14人。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为重点,建立系统、科学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监督长效机制,提高城乡文明与环境卫生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

用4年左右的时问,使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和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抓好城乡环境清洁保洁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清洁保洁工作,重点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公路、内河、桥梁周边的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周末全民卫生日制度和每月一次清洁卫生大行动制度。建立县城各单位、各镇、各村(居)委会日常保洁制度,财政提供必要经费,配置相应的环卫设施,集中收集、处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

(二)整治城乡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问题。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强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整顿路边奇场,还路于民。

(三)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管理。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河源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河源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办事程序,遏制违法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行为,切实解决广告乱贴(画)顽疾。

(四)加强施工工地与工程车辆管理。县城要规划建设一个建筑垃圾处理场。组织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强化建设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运输建筑材料与渣土的车辆要采取加盖密闭运输措施,严厉处置各类运输车辆污染城乡道路的行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要区别对待,分离处理。

(五)加强城乡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全县所有商住小区纳入政府行政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具体的管理方案并抓好实施。推进和规范城镇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凡新建居住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达到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无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要尽快规范。县建设、城管部门和各镇要逐年安排综合整治任务,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和主要街道的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抓好镇村建设“三四五”工程和村庄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面貌。

(六)按照国家规定加强塑料购物袋管理。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和严禁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避免“白色”污染。

(七)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综合处理工作。有条件的镇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引进社会资金的力度,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理顺环卫管理体制,建立便民、高效的环卫管理机制。开放环卫作业市场,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与处理的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四、责任划分

(一)县城:由县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实施,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以及紫城镇、附城镇、乌石镇密切配合。

(二)各镇、村(居)委会:由县建设局统筹协调,各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三)实行属地管理、属地责任,行业管理、行业责任。

五、资金投入和筹措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市政、环卫基础设施。

(二)资金筹措渠道。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86万元,各镇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万元,每个村(居)委会每年自筹4000元,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应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城乡清洁工程。其中县级资金只用于县城城乡清洁工程支出,不负担对各镇、村(居)委会的经费补贴。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0月以前)。

1、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

2、召开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暨创卫工作再动员大会。

(二)实施阶段(*年10月一2011年6月)。

l、*年10月—12月:主要解决县城、圩镇、村庄的“脏、乱、差”问题。具体工作如下:

(1)彻底清理地上、墙上、水上垃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小街小巷、江河湖塘、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公路村道沿线等公共场所的垃圾。

(2)整治超门槛经营、占道经营、尾随兜售等现象。

(3)整治乱停放、乱堆倒和乱种养问题。

(4)按照镇村建设“三四五”工程竞赛活动要求,各镇要建设l条标准的混凝土样板路、1个农民新村、1个垃圾屋(池);中心镇要建设1条标准样板路、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1个垃圾填埋场、1个无害化公厕;县城要建设1条高标准样板路(安良大道)、1个标准样板住宅小区(*花园)、1个生态性公园(千家寨公园)、1条高标准步行商业街(特美街)、1个标准垃圾填埋场(林田青河径垃圾处理场)。

2、2009年1月一2011年6月:县城和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卫生问题。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做好各自保洁责任区日常保洁工作。紫城镇要在灭鼠达标的基础上,确保2009年灭蝇工作达标,2010年实现广东省卫生镇。各镇、村达到市级卫生先进镇、村要求,2009、2010、2011年分别完成镇、村总数的40%、.40%、20%。

(三)总结阶段(2011年6月—12月)。

1、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情况进行全面验收。

2、总结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经验和教训,表彰先进。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县府办、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卫生局各抽调1名股级干部组成。

2、宣传报道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各抽调1位同志组成。

3、督查考核组。

(1)督查考核一组(负责督查县城)。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从县委宣传部、县直工委、县卫生局、县监察局、县公路局、县工商局、县城管局各抽调1名股级以上干部组成。

(2)督查考核二组(负责督查各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从县委宣传部、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团县委各抽调1名股级以上干部组成。

各镇、各单位要根据市、县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并切实加强对本镇、本单位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督察工作。

(二)建立考核制度。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镇、各单位的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各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列本镇、村(居)委会的考核。

(三)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镇要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投诉举报内容,要及时进行处理。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3

1.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笔者认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同时包含的内容也最为全面,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

1.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出发,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仍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南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出先下降后平稳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则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河南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河南省的从业人员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乡村从业者的变动趋势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为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乡村从业者的变动对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具有决定作用.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的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正是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合理的表现.

1.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表6).其中在任一时期,河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外,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2城镇化在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制约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城建需求资金有增无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招拍挂、银行贷款、政府新增财力和基础设施出让、转让,部分大中型城建项目能争取到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但是城建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投资方式单一.城建资金需求的旺盛与投融资平台不发育、筹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日趋尖锐,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加快理顺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现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1.2制度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资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义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其在孩子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无法获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1.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对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更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目前河南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去寻找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使得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2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2.1建立城镇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资金机制城镇基础设施能力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应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倾斜式投入,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活内需.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资源化、资源货币化的有效良性循环机制[1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中小城市要借激发内需金融创新的契机,迅速组建成立中小城镇发展银行,为中小城镇建设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中小城镇需要把优质资产和项目捆绑起来,形成更大的市场愿景,吸引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固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且拥有和城镇居民完全相同的权益,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13-03

统筹城乡发展的宏伟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就制订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河南省做了一些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高质量快速度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发展规模偏小,缺乏特色和协作能力

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河南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不发达、资金人才缺乏等因素,导致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一)河南省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据统计,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46.6%,而河南省城镇化率仅为37.7%,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1]。河南省的城镇多分布在京广、陇海和焦枝三条铁路沿线和陇海路以北地区。在这块土地面积不到全省25%的地区,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城市、60%以上的城镇人口和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其他地区城镇数量相对稀疏,形成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衡。此外,城镇人口比重悬殊,如郑州、洛阳、焦作城镇人口达30%以上,而周口、驻马店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0%左右[2]。

(二)河南小城镇规模小,缺乏特色和协作能力

河南全省21个县级市中,市区人口超过15万人的只有1个,10~15万人的有7个,其余的均在10万人以下[3]。这表明,河南省县级城镇发育很不充分,由于城镇的功能建设倾向于向“小而全”的方向发展,结果不能形成代表城镇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城镇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这不仅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未能形成较强的辐射能力和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更难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低,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近年来,河南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农业内部结构不优。总的来看,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的发展,我省农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如2008年农林牧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2.3%,和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36.4%高出55.9个百分点,这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从总体来看,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这是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其中仍然存在种植业比重偏高,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而服务业的比重更低,这就使得虽然我们整体上农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实际上是一种增产不增收的表现,最终导致农民增收缓慢[4]。

第二,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带动能力弱。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先进省份山东省相比,龙头企业总数,山东是河南的近3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山东分别是河南的5.2倍、4.6倍;龙头企业的创汇,山东是河南的11倍。其他指标如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等,山东均比河南高出10%以上[4]。

第三,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原料收购资金占用量大,资金需求时间集中。但目前企业融资渠道窄,资金融入不足,企业贷款难的矛盾比较突出,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高峰和银行以担保为主的贷款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加上企业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企业规模小、散,实力不强;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都成为制约河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四,农村产业组织薄弱,企业化经营方式不足。由于河南省的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民自己的专业经济组织、协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作用不大,致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

第五,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在占全国总人口近70%、户数占2/3的广大农村地区,其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是全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将近1/4,而农村建设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户自我积累。财力和投资的城乡差距十分悬殊,物质基础差别甚大,尤其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仅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高昂,而且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很多地方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一句话,用电难、行路难、吃水难是广大农村的基本特征,农民要求改善电、路、水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愿望异常迫切。

三、县域经济比较薄弱,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不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虽然河南省县域经济总量较大,占全省份额较高,但与全省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不少差距。河南省是一个人口近亿的发展中大省,县域人均GDp不仅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相当差距,而且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且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工业化任务艰巨,城镇聚集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生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从结构上看,县域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经营水平低下,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多数县缺乏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也缺乏具备特色的块状经济支撑。总的来看,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河南省民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速,民营经济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河南省最具活力、最具潜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但是,就目前民营企业整体而言,河南省民营企业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入选2010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有4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有123家超过1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51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也有77家,而河南只有8家企业上榜,其中天瑞集团以106亿元的营业收入仅位列第112名[5]。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河南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1)缺乏有效地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传统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主要是民营企业家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家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由此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欠缺。(2)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在实践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往往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起家的,很多民营企业深陷于核心竞争力的模糊概念之争中,没有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识别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许多民营企业不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的变化,盲目推行不切实际、贪大求全的多元化战略。另外,部分河南民营企业也缺乏企业文化和合作精神,有些民营企业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在企业内部并未形成共识,只是形式上的而已,而这些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缺乏灵活的人才机制,人才难留。很多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导致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贬值,特别是在中小民营企业更为严重。任人唯亲是民营企业选人和用人机制的一个最大特点,这种企业的管理岗位主要被家族成员占据,家族成员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多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收益,而非家族成员却很少得到重用,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弱化了企业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职业安全感,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也大都存在着短期行为,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由于受企业财力、人力的客观限制,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严格的培训规划和制度,不能对员工有效地培训,致使员工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难以达到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素质要求。(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现在河南多数民营企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普遍不强,生存发展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河南比较优秀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中具备研发中心或属于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仅22家,占22%,民营企业因为(下转122页)(上接114页)规模小,自身缺乏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也就难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省乡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大力量。尽管河南省乡镇企业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低层次性。目前河南省乡镇企业中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1.99%、79.21%和18.8%,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明显不足,第一产业几乎未得到发展。这种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35%左右,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6]。二是经营方式的粗放性。河南省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式,从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型的,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经营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是企业内部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机制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然而,河南省乡企的经营管理体制却存在着很多缺陷。三是人员素质的低层次性。河南省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较差。据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统计,1998年末河南省乡镇集体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而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占60%。技术人员更显不足,在河南省乡企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8%,中级技术职称的只占3.1%[6]。

四、农村人口多,农民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按常住人口统计,2010年总人口为9402万。其中60%以上居住在乡村。在每年新出生的110多万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而从河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具有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农村却大大超过城市。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状况普遍偏低,就业压力大。

参考文献:

[1]wwb.关于关于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三化”协调的若干问题[J].,2011-04-21.

[2]王卓敏.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3]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课题组.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4]王晶.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3).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5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要求,现将××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及2007年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6年工作情况

1、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2006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为指导,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即十屯示范、百屯规划、千屯整治)。重点抓了省、地、市三级试点,其中省级一镇两村:红石镇,八道河子镇李家村、二道甸子镇新风村;一个地级试点村:常山镇清水村,我市在省市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了试点范围,增加了9个本市级试点村:夹皮沟镇苇沙河村、桦郊乡东柳树村、永吉街道集厂子村、桦树乡平和村、苏密沟乡先锋村、公吉乡永胜村、横道河子乡文华村、红石镇鸡冠砬子村、金沙乡密胜村。

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8516万元,其中国家、省、地级投入3120万元,占总投入的36.7%,本市级投入659万元,占总投入的7.7%,乡镇投入1745万元,占总投入的20.5%,村集体投入88万元,占总投入的1%,农民自筹2904万元,占总投入的34.1%。共修建水泥路238.46公里,砖砌围墙48011延长米,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合计13963户,建设沼气池442个,围绕“四清”,投工投劳47440个,清理垃圾11454吨,清污泥18734吨,清路障41088延长米,清柴垛2436处。村屯美化、绿化植树31.66万株;新建村级文化室42个,新通有线电视3740户,新装电话3796户。

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要求,全市以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扶持了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总投资4.51亿元,二道甸子镇新风村的年加工6万吨糖化秸杆饲料、年出栏1500头育肥牛的金牛公司已建成并投产,现已育肥牛500头。建设了67个园区(基地),其中黄牛园区34个,优特粮园区11个,中药材园区9个,食用菌园区6个,其它类园区7个,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我市五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优特粮种植面积达5161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136公顷,食用菌达1783.7万袋,黄牛饲养量达18.3万头,林蛙养殖面积达到27.64万公顷。

本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全市179个行政村880个自然屯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摸底,逐镇、逐村、逐社建立了档案。在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标准的同时,认真开展“十、百、千”工程,即抓好12个试点村屯示范建设、100个村屯规划和880个村屯整治工作,示范和带动整体工作的扎实开展。全市12个乡镇街道分别委托××市规划设计处、蛟河市规划设计处、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目前全市完成16个村屯新农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方案,75个屯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其中30个屯完成了现状图、地形图测绘,正在进行规划编制。

2、试点村建设推进情况

(1)经济发展方面:试点村在产业发展上都有各自的优势主导产业。优特粮552公顷、黄牛9064头、中药材409公顷、食用菌17.5万袋、林蛙9783公顷。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公吉乡永胜村、横道河子乡文华村等黄牛饲养量都在千头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八道河子镇李家村首冠苗木公司、桦郊乡江山木业、二道甸子镇新风村金牛饲料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5500公顷;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511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665公顷;农田灭鼠4460公顷;生物防螟面积1092公顷;其他新技术推广面积1771公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1个,3391户,占总户数63%。转移劳动力3867人,年人均可实现劳务收入0.8万元。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共投入6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最高达到6500元,最低收入3200元,平均增长幅度18%。最高增长幅27%,最低增长幅14%。12个村集体经济积累总计392万元。

(2)社会发展方面: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投入资金200万元。新建学校1个,新建村部1个,新建文化体育广场4个,新建村文化室、活动室6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民达18003人,占应参合人数的96%。贫困人口比上年降低2.1%。

(3)人口素质方面: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农民职业技能培训905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82%。

(4)生活质量方面:投入资金915万元,改水、改厕、改厨、改圈2464户;建设沼气池325个;新通有线电视447户;新通电话355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5%。砖砌围墙26281延长米,修建水泥路32.4公里,道路硬化率达87%。村村通达到93.4%,屯屯通达到73%,巷道硬化达到87%。

(5)民主法制方面: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挑选政治思想过硬,遵纪守法,思维超前,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敢于挑战,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通过民主测评、选举进入村级“两委”班子。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13个。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对农民关心的集体积累、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土地使用、扶贫救济等焦点问题及时开展村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对公益事业建设的专项资金使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内容做到一事一议。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提高了农民遵法守法自觉性,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6)资源环境方面:围绕“四清”农民投工投劳7968个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清垃圾4762吨,清污泥6629吨,清路障7372延长米,清柴垛349处,村美化、绿化植树8.5万株。彻底改变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7)其他方面:按照吉新农村办[2006]8号文件要求,全市12个试点村委托××市规划设计处进行规划编制。现已全部完成,其中省级试点村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八道河子镇李家村的规划已上报到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规划处。

2006年,省市下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共计210万元。其中:省级试点红石镇100万元、省级试点村二道甸子新风村50万元省级试点八道河子李家村50万元、地级试点常山镇10万元,全部用于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编制。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相关市级领导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建设、水利等42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市市直相关部门新农村建设责任分工表》、《××市市直相关部门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计划表》等系列文件,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做了具体安排。二是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编委以桦编制[2006]73号文件核定了7个事业编制,专门组建了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是全省第二个实现定岗、定职、定编市。各乡镇同时按要求也相应地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实现办公网络化。三是引导农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使农民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四是加大了督查力度。全年由两办督查室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督查四次。同时对各试点村镇工作进度情况定期实行“半月报”调度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动态。

2、搞好学习培训和宣传发动

一是学习引导。06年4月下旬,由我市市委书记朱淳、市委宣传部长孙全仁为团长,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全市12个试点村党支部书记37人参加组成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赴江西、河北、山东、辽宁等4省11县(市)21个考察点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团成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宝贵的先进经验。二是聘请资深教授、专家学者,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班,提高三级基层干部,督查员、指导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全市共举办各级干部、农民培训班27次,培训3万余人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通讯》等新闻媒体开设新农村建设专题专栏,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创办《××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编制印发宣传标语,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时介绍、总结、刊发试点村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已出刊20期。

3、全面调研,科学规划

按照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新农村办[2006]8号文件“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通知”的精神,首先,我们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179个村880个自然屯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其次,从实际出发,制定村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各乡镇、街道分别委托××市城建局规划设计处、蛟河市规划设计处、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已完成了两个乡镇、16个村屯新农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制定,有75个屯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有30个屯完成了现状图、地形图测绘,正在进行规划编制。

4、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年初,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制定并下发了《××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市2006年农民增收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发展生产,促农增收给予政策扶持,市政府拿出300万元专门扶持产业发展。各乡镇和各部门也相应地落实了一些扶持政策。夹皮沟镇党委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认真领会贯彻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0余万元用于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提前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八道河子镇筹措资金30万元用于李家村苗木产业发展,目前该村已发展苗木60公顷,年内可创产值48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量的54.73%。市农业局以“阳光工程”为依托,先后成立市农广校、市农机校、市就业培训中心、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新春美容美发等五个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力培育知识型、创业型、守法型、文明型农民,2006年,通过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年”活动,目前已转移劳动力1,1045人。

5、争取支持,搞好帮扶

一方面,我们经常向省和吉林市包扶部门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主动争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2006年,按照省和吉林市的安排,由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北华大学,吉林市委办公室、吉林市文化局等单位和部门分别包扶我市红石镇、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八道河子镇李家村、常山镇清水村。帮扶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科学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深入到所帮扶村镇,对帮扶对象进行资金和物资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689万元。其中省、地级帮扶单位30万元,本市级帮扶单位659万元。省国资委为××市提供28套沼气池模具,价值20万元。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华大学发挥自身在信息、科研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多次深入帮扶村镇进行科技培训,普及科技知识,为农民在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6、突出重点,典型引路

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注重从村镇实际出发,因村而异、突出特色,在全市范围内以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容镇貌,以村屯环境整治净化美化家园为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二道甸子镇新风村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引进新建了金牛饲料养殖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已投产。金牛饲料养殖有限公司的建成,带动了新风村黄牛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金沙乡密胜村结合本村实际,建立健全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保障机制,先后投入资金9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民文化活动室,购进文化活动器材和相关影音资料。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沼气池建设上我们注重以典型引导,先后两次组织全市各乡镇领导和村书记到公主岭市学习沼气建设经验,在苏密沟乡先锋村进行“一池三改”沼气建设试点,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全村70户农户中建成了沼气池70个,并投入使用。市政府两次在先锋村召开全市能源建设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沼气建设进程。

四、2007年工作安排及进展情况

1、抓好调研,明确任务。3月12日-14日,副市长陈辉带领市政府办、农业局、牧业局、财政局等14个涉农部门主要领导深入各乡镇、街判处道,对2007年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等工作进行调研,理清了思路,明确了2007年的重点工作,为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明确了新农村试点村镇。在巩固完善2006年1个省级试点镇和2个省级、1个地级、9个本市级计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同时,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7年扩大试点范围,各乡镇(街道)重新落实了一个试点村,试点村总数达到了24个。同时按照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我市初步确定了夹皮沟镇、金沙乡密胜村、横道河子乡荒山村为2007年省级试点镇村,月末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到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批。

2、搞好规划和合村并屯工作。一是村屯规划。07年计划编制完成11个乡镇和50个村的三个规划和一个方案(乡镇、村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试点镇村新农村建设方案)。同时,每个乡镇要抓好1个合村并屯的试点,要求各乡镇要首先拿出合村并屯规划,经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现有的乡镇已着手落实。

3、抓好沿路村屯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计划从2007年6月到9月,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公路沿线59个村、119个屯开展一次以“四清”、“五改”、“五建”(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青黄贮窖、建无公害示范基地、建现代文明家庭、建生态村屯)为整治内容的环境整治活动,进行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使试点村镇和省市沿线村分别屯达到水泥道路巷巷通,自来水改造户户通,沼气池、青黄贮窖、畜禽圈舍家家建,“四旁”(宅旁、村旁、水旁、路旁)达到绿化美化,村屯环境卫生整治达到净化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4、集中力量,发展“一村一品”。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依托本村实际和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实施“一村一品”,集中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优势主导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2007年全市实现“一村一品”的村要达到39个。全市已落实一村一品的村个,涉及到中药材、黄牛、食用菌、优特粮等个产业。

5、加大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通讯、××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宣传媒介,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程度,增强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河南乡镇机构;合作型博弈;改革动力机制;农村综合改革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拥有9600万人,其中农民人口就有7300多万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省乡镇总数为2137个,行政村总数为4.9万个,村民组总数为40.46万个,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多达150万人以上,每年支出经费在100亿元左右[1]。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河南省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但由于前二轮改革没有形成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动力机制,其结果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而这一次,河南省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不再‘为改革而改革’,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2],因此可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截止2005年底,全省撤并乡镇236个,合并各类事业站所3117个,精简乡镇领导职数接近1/3,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51人,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70022人[3],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重点从分析改革动力机制入手,试图在河南省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河南省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中途流产”?

1998年12月,河南省制定出了《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拉开了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序幕。当时,我在豫南大别山区某镇担任党委书记,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省里《方案》统一规定,乡镇机构设置为五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七所八站”一律改成服务中心,统一核定乡镇编制人数,清退临时聘用人员和分流超编人员。但在具体操作上,该《方案》对如何解决乡镇超编正副科级干部待遇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工作人员竞争上岗的问题,如何解决辞退人员和分流人员补偿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机构合并后与县以上部门机构工作衔接的问题,如何解决县、乡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的问题,都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因此,这次改革基本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玩数字游戏”。

但是,到了2000年3月,河南一家官方媒体居然报道称:“在这次改革中,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多达10万余人,每年可为农民群众减负8亿元”。仅仅时隔1年,又是这家官方媒体报道称:“据河南省财政厅测算,全省共有乡镇2130个,村委会48900个,村民小组近40万个,其中需要财政供养者有110万人,需要农民直接负担者有63万人。全省实行税费改革后,每年将减少乡级财政收入84.54亿元,每年将减少村级集体收入23.1亿元。这些缺口资金将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精简乡镇机构、压缩富余人员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来消化”[4]。由此不难看出,所谓的“河南十万乡官大裁员”,实际是分而不流,流而未走,工作照样干,工资照样拿,“一个都不能少”。对此,河南官方和部分学者给出的一般解释是:“由于第一轮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等原因,结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痼疾”[5]。这种说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所在。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相推脱承担改革成本分摊的责任,各方利益主体分散决策、权衡比较的结果是缺乏协调一致的行动。

首先,从这次改革的政治价值取向看,各级政府都希望通过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进而捞取“政治资本”。但是,由于目前河南省乡镇临时聘用人员和超编人员,大多都是县乡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亲戚,这些人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相当复杂,而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又是按国家人事分配政策统一安置的,大多都是乡镇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让谁走,不让谁走?”对于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来说“比登天还难”。如果来真的,既会得罪“圈子内的人”(指临时聘用人员),又会得罪“体制内的人”(指超编人员),可以说是“两头做人难”;如果来硬的,一旦失去了“群众基础”,将危及乡镇主要领导的个人政治前途,稍有闪失很可能引发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不安定因素,到头来又将面临着“一票否决”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这次改革,最不愿意参与和组织实施的就是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几乎没有谁愿意“争当改革排头兵”。这样,一直拖延到1999年底,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几乎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乡镇甚至还没有向机关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干脆就把“五大办公室”的牌子挂上去了,上报的辞退人员名单和分流人员工资表基本是编造的虚假数据。总之,当上级政府把自身能够解决或不愿意解决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推给基层解决时,乡镇一级只能是“应付了事”。

其次,从这次改革的经济价值取向看,由于各级政府财政实行“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的管理体制,乡镇承担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80%左右,村级管理费支出全部由农民负担。这次改革即使搞成功了,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而受损者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的“政治收益”远远小于它的“改革成本”,所以省、市、县三级政府决不会轻易去改变原有的财政分配格局。因此,在“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之间博弈过程中,“受益者”往往是各级政府组织,而“受损者”永远都是广大农民群众。

总之,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东莱芜、诸城、内蒙古卓资、湖南华容、山西隰县、河南新郑等地率先搞起的县乡综合改革“中途夭折”[6],还是1998年河南省进行的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途流产”,都说明了“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7](p267)。只有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机,当看到它的成功可能性较大时再下决心,才能保证这项改革取得成功。因为,乡镇机构改革不仅牵扯到一个省上百万名乡镇工作人员的“去留、饭碗、面子”问题,而且涉及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的权利分配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7](p177)“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7](p176)“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7](p252)“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7](p277)

二、河南省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草草收兵”?

2001年3月21日至22日,河南省召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紧接着,又于23日召开了“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可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是与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启动直接挂钩、同步配套进行的。据有关资料表明,“河南省平均30个农民就要养活一个‘吃皇粮’的人,全省行政事业费开支占地方财政总收入50%以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组织每年将减少收入107.64亿元,再不进行乡镇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就没有退路了”[8]。因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这次市县乡行政编制精简比例为24.6%。这是硬任务,硬指标,也是一条硬杠杠。各级都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层层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在改革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和应急处理办法。要把撤并乡镇、农村税费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进行,重点是规范乡镇机构设置,减少机构和人员编制,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坚决清退各类临时聘用人员。同时,要保证在5月底以前完成任务”[9]。可以说,省委决策者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态度很坚决、决心也很大。

然而,正当全省上下紧锣密鼓、层层发动、准备大干一场的节骨眼上,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个《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暂停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与2个月前在安徽合肥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大相径庭,因为当时中央曾明确提出要求20个省份(其中包括河南省)将在2001年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种“朝令夕改”的非常现象,让河南省委决策者们感到“进退两难”:因为当时《河南省人民政府致全省农民朋友们的一封公开信》刚刚下发到每个农户手中,河南老百姓都知道“皇粮国税”不交了或少交了,如果宣布立即停止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那么势必会给农村基层干部制造相当大的麻烦,甚至会引发农民群众“暴力抗税”等恶性事件;如果坚持继续搞下去,那么这岂不是明摆着与党中央、国务院“对着干”。但当中央与地方进行“政治博弈”时,下级必须服从上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到了2001年4月下旬,河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被迫中断,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自然也停止进行了。这说明了,乡镇机构改革能否成功,不仅要受到一个省内部各方利益主体之间多重博弈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外部的诸多不确定改革因素的干扰。因此,当改革时机还不够成熟时就急于去推行,即使是好的改革措施也难以取得成效,甚至会成为“早产儿”或“中途流产”。

2001年9月下旬,当组织上准备调我到河南省高校工作之前,我给省长李成玉写了一封长信反映,“自1998年以来,我省经历了两轮乡镇机构改革失败的折腾。尤其是今年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被迫停止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普遍埋怨说:‘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结果省里还是瞎胡搅’。可以说,现在的农村基层工作已经困难到了极点。如果省委、省政府再不下决心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那么势必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为此,我建议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协调运作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农地制度、分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综合症”。这份长达3万字的农村改革政策建议报告,很快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随后又被中央领导同志批转到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和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组参考[10](p11)。

三、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一举成功”?

2005年9月9日到12月底,河南省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启动时,省编制办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有2100个乡镇,编制总数为16.21万名,实有工作人员为30.23万名,平均每个乡镇超编63.3人,超编幅度达到了86.5%。其中,超编200人以上的有60多个乡镇,个别乡镇甚至超编三四百人,最多的1个乡镇超编400多人。此外,全省还有乡镇临时聘用人员1.25万人”[3]。而目前河南地方财政收入仅为537.5亿元,财政支出竟然高达1115.5亿元,收支相抵缺口资金为578亿元,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尤其是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仅为201.9亿元,其中有2/3的县人均财力在1.2万元以下,甚至有的县还不足1万元,大部分县财政缺口资金都在1亿元左右。全省乡镇负债总额为95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89万元,其中有179个乡镇负债在1000万元以上,最多的1个乡镇负债超过5000万元。可以说,一旦离开了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县、乡、村三级组织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开展,河南省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基层组织机构庞大和人员臃肿的问题。

2004年12月21日,新上任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郑重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省农民一律免征农业税”。这一招着实让党中央、国务院捏一把汗,毕竟河南的“财政家底”太虚弱了。2005年9月9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时,首次使用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是第一责任人”、“确保全省乡镇机构编制5年内只减不增和保持社会稳定这两条底线”、“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不留过渡期,不得拖延”、“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任务”等词语,这充分表明了省委决策层的改革决心。可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指标任务是硬的,时间表是死的,不能讨价还价,纪律处分动真格,否则就没有退路了。因此,在这次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始终保持着“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同心协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仅用3个多月就初战告捷,并为其他省份树立了一个“成功范例”。

首先,这次改革的时机把握得准确,既符合中央的改革意图,又符合河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而又把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公共品供给等潜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逼到层面上来,由此牵动了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迫使农村基层组织“釜底抽薪,另起炉灶,脱胎换骨”。到了2005年年初,中央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这等于是给了地方一把“尚方宝剑”,从而消除了外部的不确定改革因素,也为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一举成功”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其次,这次改革的原动力来自河南各级政府内部,各方利益主体由过去的“分散博弈”转向“合作博弈”。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看,解决乡村组织经费困难有两种选择途径:一是通过调整省以下财政分配体制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弥补“空缺”,二是通过乡镇机构改革的办法压缩基层行政经费开支。显然,站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角度看问题,第二种途径是与自身目标最为吻合的一种选择,站在乡镇政府的角度看问题,也不失为一种上乘选择。因为这样做,既可在改革上出“政绩”,又可减轻各级政府财政短缺的压力。因此,在这次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原来的不平等博弈也变成了自愿合作,最终形成了一种协调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是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一举成功”的最大秘诀。

第三,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省级唱主导、善始善终。与前两轮改革相比,这次改革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杀手锏”——在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之前,市、县、乡党政“一把手”一律不能调整,主要领导必须亲临第一线指挥,一级抓一级,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个人政绩考核档案,严明纪律,及时通报批评。这样就克服了前两轮改革中存在的“上推下不动、干打雷不下雨”的被动工作局面。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奖励性配套措施,如规定“撤并1个乡镇,省财政一次性向县级财政补贴50万元,分流1名财政全供人员,省财政一次性补助县财政5000元,分流1名财政差供人员,省财政一次性补助县财政3000元”,省财政为此拨给县级财政一次性补助款共计5.6亿多元。各市、县也都结合自身财力,采取了不少“特事特办”的新措施,如郑州市规定,撤并1个乡镇,除了省里的奖励政策之外,市财政追加30万元补助款。可以说,“这3个多月就好像是打一场战役!”经过这次改革,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接近20万人,每年至少可为省财政减少转移支付20亿元以上,它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改革成本”。日前,省委、省政府又作出规定: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全省实行统一管理和总量控制,建立机构编制台帐、编制人员实名制管理和机构编制审核通知单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以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四、结论与启示

第一,不管是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还是进行其他政府层级的行政体制改革,最实质、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博弈”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暴露出来了,只不过当时的重点是国务院内部机构改革。譬如,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山东莱芜率先进行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直部门20多个涉农分支机构下放给乡镇政府管理,分流人员达到12874人,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1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份确定了290个县级单位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6]。但由于中央对县乡机构改革工作没有作出统一部署,这场自下而上的改革试点没过多久就销声匿迹了。正如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同志所指出的,“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来进行,局部改革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一点不能忽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改革方向是对的,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等它们积累多了,就容易走回头路”[11]。万里同志也指出,“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创造。但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涉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没有权威的决定,不抓紧检查,就难以奏效”[12](p631~636)。

第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最大阻力,究竟是来自各级政府内部的“自身利益”,还是来自“部门利益”甚或“集团利益”?种种迹象表明,除非万不得以,没有哪一级政府愿意首先“拿自己开刀”。换言之,上级政府往往既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又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但迄今为止,我国设计的政府机构改革路径“要么是从国务院下手,要么是从底层突破,要么是靠政府部门自我改革”,这样就省、市、县三级留下了相当大的“博弈空间”。其结果是“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7](p16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7](p164)。

第三,具体而言,省级政府既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导力量,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把这种改革的“政治成本”与“经济成本”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的改革成本分摊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多元的、离散的、潜在的改革因素,转化为一体的、内聚的、现实的改革力量,形成一种合作型博弈机制,从而推动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开展。譬如,我们在解决“条条”与“块块”分割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县乡机构改革的一大难题。但在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上级主管部门不得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干预下级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核定,不得要求上下级机构完全一一对应;凡是由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规定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宣布无效。这样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再如,我们过去总担心“干部身份”的人难缠、怕出乱子,以至延误了许多大好改革时机。但在河南省这次改革中,全省共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62人,分流超编人员127929人,却没有发生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这说明了,任何一场改革都必然会带来阵痛和情绪的焦灼,但“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7](p118),“估计形势,要看到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大多数学生是拥护改革的”[7](p287)。所以,我们应当把让大多数人得利作为衡量所有改革得失的一个根本标准,而不能只顾及一些“团体利益”,却看不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乡镇机构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合理划分县乡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改革中,着重强调把乡镇工作从过去直接办企业、抓生产经营、催收催种、收费罚款等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典型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同时,提出要依法界定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使乡镇真正实现权责一致;凡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由县级政府承担的职责,不准转嫁给乡镇政府承担;确实需要乡镇政府配合的,应明确权利与义务二者的关系,并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凡不是中央和省委确定的“一票否决”项目和各种达标升级评比活动,一律取消;需要保留的,也不准随意扩大评比检查的内容和范围;等等。当然,下一步应当对乡镇政权组织体制、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这些后续改革任务将更加艰难和繁重。这是我们多年来都想解决而至今尚没有解决的一道难题,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五,要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乡镇一级改而竖立其上的政府机构不改革,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还需要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连动式的全面改革。如果简单地寄希望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改革,那么很有可能将使乡镇机构改革再次落入“循环改革的陷阱”。譬如,通过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共精简富余人员接近20万人,每年至少可以解决基层行政管理经费支出20亿元左右。但在2005年,河南地方财政用于免征农业税、发放粮农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投入共计26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6.1亿元,这是多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可见,单纯依靠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另外,据财政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省一级行政经费支出每年不少于363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38.9%;地区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为171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18.4%;县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在270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28.9%;乡镇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在128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13.7%[13]。也就是说,即使是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单纯依靠乡镇机构改革也是不行的。事实上,我国过去20多年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致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纵向权力下放”与“横向权力调整”互相脱节,导致一些深层次矛盾虽经多次改革而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因此,我国下一步应考虑从“中间层突破”的大胆尝试,依照《宪法》撤消职能定位模糊的地区建制,把现有的“地级市政府”一律改为县级建制,从“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实行“省直管县”或“省直辖市”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权力结构配置高度集中与政府职能定位高度扭曲问题[14]。为了防止市、县机构改革中出现低效率重复的现象,建议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统一协调这项改革工作,省一级则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茹向阳.从保甲制度到村民自治[n].河南农村报,2000-01-01:(04).

[2]马海伟.河南“撤乡并镇”背后的利益博弈[n].新闻周报,2005-10-25:(02).

[3]马宏图,李铮.2005:河南乡镇大变革[n].河南日报,2006-01-15:(01).

[4]姬林芳,姜秋霞,易军魁.减负·增收·发展[n].河南日报,2001-03-26:(05).

[5]马鸿钧.河南乡镇机构改革综述[n].河南日报,2006-01-10:(01).

[6]张新光.论中国乡镇改革25年[J].中国行政管理,2005,(10):16~19.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朱巍.机构改革:适应新体制的革命[n].河南日报,2001-01-10:(05).

[9]李晓玮.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县乡机构改革[n].河南日报,2001-03-24:(01).

[10]张新光.“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刘慕学,张军.总结简政放权经验强化乡镇政权职能[n].大众日报,1988-01-04:(01).

[12]万里.认真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a].万里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3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1.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由于毗邻京津、环渤海地理位置优势,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4年,乡镇企业由101.3万个增加到179.2万个,年均增加5.6万个;从业人员由849.6万人增加到1585.8万人,年均增加52.6万人。营业收入由7629.4亿元增加到65306.3亿元,年均增长16.57%;上交税金由103.1亿元增加到1808.7亿元,年均增长16.57%。乡镇企业成为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河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缩小城乡差距的贡献者。[1](具体见表1和图1)

表1历年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

年份乡镇企业个数(万个)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万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亿元)乡镇企业实交国家税金(亿元)

2000101.3849.67629.4103.1

2001103.3868.78544.9113.4

2002105.4886.29741.1130.7

2003107.5903.911213.0161.4

2004118.1914.511932.3240.0

2005124.71006.514693.1306.2

2006129.31092.417676.7394.2

2007132.51140.820270.9531.4

2008135.01179.924838.4698.9

2009139.31222.027435.4744.9

2010144.21267.833830.7914.8

2011154.31366.543473.21252.8

2012166.91476.552284.51560.0

2013172.31534.159930.91701.2

2014179.21585.865306.31808.7

2.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规模企业实力增强,支撑和拉动作用显著

近几年,受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河北省一批乡镇企业迅速扩张,新型产业和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乡镇企业规模工业企业实力大幅提高。据统计,2014年乡镇企业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达8645个,比上年增加6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73个,比上年增加698个。一批优秀的乡镇企业生产规模效益居全国前列,如京华制管有限公司、华林板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2]。规模企业在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全省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结构升级加快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找适合乡镇企业的生存方式,河北省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传统农业,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新型行业。据调查,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58.7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比重稳定在四成以上;其中乡镇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5967.6亿元,同比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以工业项目为主,但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形势,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领域不断拓展,如信息产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业及清洁能源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高位增长,为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蓄积了后劲。

(3)工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企业势头强劲

河北省乡镇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主,2008年以后,乡镇企业为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置换落后产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一些重点主导企业的产品价格快速走强,拉动了企业效益的快速恢复。而农业产业方面借助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形势,呈现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势头强劲。

二、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企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首先,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国际市场均呈现萎缩现象,需求量的减少影响到乡镇企业的销售空间。河北省外向型乡镇企业数量很多,绝大数是再加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的萎缩就影响到该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次,由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劳动力、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成本增加,造成销售产品的利润大幅度下降,有的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到了危机前的25%左右。对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企业来说,巨大的成本严重加剧了企业的生存负担,较小的利润空间迫使一些企业面临破产,另一些企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步伐。最后,由于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少规范的标准体系,出口产品面临进口国严格的审查标准,尤其是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很多国家加强了审查规格及绿色壁垒限制,对河北省出口乡镇企业引起不小的冲击。其次,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稳定,制约了企业的出口。

2.投入不足,资金短缺

河北省乡镇企业投资增幅近年虽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乡镇企业投资增长幅度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仍然偏低。同时由于企业自筹占主体,自筹占乡镇企业的76%,金融机构仅占到11.8%,企业资金缺口大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劳工不足,招工难

河北省目前乡镇企业依旧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由于近年来人力成本的过快上升,企业“用工荒”现象严重。由于多数乡镇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将使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因此多数企业陷入招工难的境地。例如一些纺织行业,基本全年都在招工,仍然劳工不足,结构性矛盾表现突出。

4.领域狭窄,产品出路难

河北省乡镇企业多以工业企业、代加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低价争取国外市场,因此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很多代工厂、小作坊等单一产品加工企业面临订单终止,以致倒闭。这种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长期侧重国外代加工项目,产品设计领域单一的模式,缺少多元化,极大地忽视了国内广阔的城乡市场,因此,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产品销路出现问题。

5.环境破坏、污染严重

河北省乡镇企业中很多是在村镇里以个体企业、小作坊为主要形式的,很多小企业偷偷从事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如土硫磺、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染、土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土磷肥和染料等,并将含汞、砷、镉、铅、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废渣排入水体或直接埋入地下。很多电镀、制漆企业居多的村镇,土壤不断变红,地下水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三、河北省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环境

以保护乡镇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从政府角度出发,切实保障各项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财税支持,优化乡镇企业融资环境。首先要落实政策执行。优化乡镇企业政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可以参照外地经验在乡镇企业局的基础上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局”,减少行政交叉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发挥“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服务”的宏观职能。各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门乡镇企业服务部门,为乡镇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核准服务,逐步解决“等托送”的普遍问题,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进程。其次,要加强财税支持。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认真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建立专项资金,为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在税收方面,按要求对乡镇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对于出口企业给予一定的出口退税优惠等,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清洁能源企业注册登记,并给予财税的优惠补贴。最后,要优化融资环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建立符合乡镇企业资金需求的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及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宽乡镇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采取信托、典当、融资租赁及保险机构专门的保险产品等方式进行乡镇企业融资;推进乡镇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加强对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机制制度,培育壮大乡镇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

2.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和发展方式

进一步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严重的项目,推进企业产业升级。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围绕河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把农村和农业作为乡镇企业调整结构的大舞台。二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加大内引外联力度,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和改造传统的钢铁、建材、食品加工、纸制品、塑料制品、服装加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3.增强集聚效应,推进工业园建设

优化乡镇企业布局,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聚集,带动关联产业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块状经济。今后,地方政府要引导乡镇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迁向城镇,新办乡镇企业和现有乡镇企业的技改扩建项目原则上都要进入园区发展,推进标准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重点发展对象是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科技园区、工业园、生态园区。对在小城镇投资兴办的乡镇企业,当地应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河北省现已出现一批发展较快的工业园区,如廊坊市新兴示范区以新兴产业聚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为功能定位,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兴服务业为产业发展方向。

4.积极拓宽产品领域,开拓国内外市场

河北省乡镇企业一直以外销市场为主,忽视了广大的国内市场空间。据统计,占全国人口75%的农民消费只占全国消费的45%。农民人均消费206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42元,二者之比为1:3.7,即农民人均消费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27.3%。因此,面对疲软的国际市场,乡镇企业应一方面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开发能有效拉动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的产品。为拓展销路,应积极搭建各种展会、贸易洽谈会、采购会等服务平台,开展促销活动;引导乡镇企业采取销售、连锁销售、直邮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主动开拓市场。

5.加强运行监管,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政府要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坚决关停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乡镇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引导乡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兴办循环利用资源产业,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培植一批节能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社会群体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与政府建立密切联系,共同促进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8

蛟河市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 

 

一、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人口47万。是全省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拥有三个部级森林公园,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森林公园;苏尔哈湖湾度假区被评为省4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黄松甸镇食用菌观光区被评为省银穗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蛟河红叶”是吉林省秋季旅游的代表品牌,红叶旅游节更是中国节庆30年著名品牌。2016年蛟河市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市,庆岭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漂河镇富江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蛟河市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具有蛟河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

蛟河市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胜地,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乡野风光、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蛟河市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75.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6.3万人次,占全市总接待人数的48.1%,乡村旅游总收入1.97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8.6%。乡村旅游点达到258家,其中规模以上22家;从业人员达1.75万人,其中,农民为1.12万人,占从业人数的64%;农民人均从乡村旅游业获得收入3160元,收益率达34.6%。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发展乡村旅游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政府主导,科学分工,全面开发乡村旅游建设。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成立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和旅游工作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区)、农业、旅游、文化、建设、卫计、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旅游办,负责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投入,多元筹措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中央出台的扶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税费优惠政策,向上争取省、市的相关资金支持。积极吸取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或以自有房产、果园、林场等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通过“政府支持一块、企业投入一块、招商引资引进一块、全民创业增加一块”的投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四是突出“田园乡野”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积极顺应都市市民倾向亲近自然、热衷假日短途旅游的休闲趋向及消费心理,突出乡村旅游的“农味儿”,形成了“一带、三区、七个特色小镇”的休闲旅游空间布局体系。三是以高端生态产品拉动乡村旅游开发,蛟河市坚持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强势推动品牌旅游景点建设,培育出“关东奇山”拉法山、“秋天童话”红叶谷、“森林浴场”庆岭、“小长白山”老爷岭、“关东九寨”冰湖沟、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苏尔哈湖湾度假区、金蟾岛风景区、爱林度假渔港、松花湖滨湖度假区等22处较具影响的观光采风品牌旅游区。随着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和品牌化发展,蛟河市推出了四季乡村美食项目。即:春品开江鱼,夏食农家菜,秋尝野山珍,冬吃年猪宴,形成了资源山水互动,游客远近皆往,人气冬夏皆旺的休闲观光圣地。

(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蛟河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论证和探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立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了《蛟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蛟河市旅游总体规划》、《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配套完成了《蛟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插树岭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实施详细规划,并主动与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交通、土地等专项规划对接。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实现“一带、三区、七个特色小镇”。“一带”即以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为契机,以拉法山、白石山、红叶岭三个部级森林公园为核心,打造长吉图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为吉长两市提供休闲度假产品。“三区”即打造以拉法山、蛟河新区为核心的养生康体文化旅游区(温泉、登山健身);以松花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金蟾岛、额赫岛、滨湖度假区);以拉新战役、国共谈判、韩恩高级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经典红色旅游区。“七个特色小镇”即打造以插树岭为核心的关东民俗风情小镇;以窝集口为核心的农家生活体验小镇;以庆岭鱼街为核心的特色美食小镇;以黄松甸食用菌基地为核心的长白山特产小镇;以新站长白山酒业为核心的葡萄酒文化小镇;以乌林乡为核心的朝鲜族民俗文化风情小镇;以富江村为核心的最美传统村落建设。

(三)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自2006年以来,蛟河市先后出台了《蛟河市乡村旅游优惠政策》、《蛟河市关于鼓励支持旅游创业的若干政策》、《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支持鼓励下岗从业人员创业促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蛟河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蛟河市旅游专项资金扶持奖励办法》。通过这些政策,为休闲旅游创业降低收费标准20余项,废除收费项目6项,为创业者减负3000余万元,共为乡村创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政府扶持贴息小额贷款4.6亿元。从事乡村旅游创业个体工商户享受3年返税,极大地调动了乡村旅游创业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健全工作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制定了《蛟河市乡村旅游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管理。采取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等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协调旅游、土地、林业、消防、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共同为乡村旅游企业服务,形成各相关部门共同扶持、联合管理的工作机制,保证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蛟河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东北三省轴心位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间节点,京图和哈图两条铁路、长珲高速、高铁、302国道、省道榆江公路贯穿全境。随着国家长吉图战略的深入实施,蛟河市全境纳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吉珲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蛟河并入省城一小时经济圈、吉林市半小时经济圈,成为吉长两市“后花园”,初步形成了连接三省一区的交通网络。加强了城市供水、供电、通信、道路、公共交通、道路标识牌、停车场、卫生厕所、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2.1亿元,植绿化树432万株,栽花种草美化面积610万平方米,修建围墙17820延长米,改厕880座,建垃圾站132个、垃圾填埋点29个,安装路灯720盏,修建文化广场9.2万平方米。2016年,全市实现农村泥草房改造1647户。

重点建设了以庆岭鱼街、插树岭、窝集口、富江、黄松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拉法山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共投入资金3亿元,重点开发了拉法山、庆岭、红叶谷、老爷岭、冰湖沟等景区,建设了拉法山宾馆、红叶谷宾馆两个星级宾馆;吸引域外资金1.7亿元,建成了关东第一漂、插树岭峡谷漂流、高速蛟河服务区庆岭活鱼村、长白山酒业山葡萄观光园等旅游项目;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制定了鼓励和扶持的优惠政策,催生黄松甸食用菌旅游购物市场、松花湖渔家乐度假区、插树岭农家小院、苏尔哈湖湾度假区、爱林度假渔港、富江花海景区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建成。

(六)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开发

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蛟河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1.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目前已经建设完备的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叶谷、拉法山、冰湖沟、老爷岭景区,带动了庆岭镇解放村、庆岭村,松江镇爱林村、临江村,拉法街十八垧地村、拉法村上千户农民直接参与接待和服务。

2.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进入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镇(街道)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如松江镇插树岭村、庆岭镇活鱼街等。

3.公司加农户型模式

公司加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乡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旅游者。如黄松甸镇花园村、伟光村,白石山镇富强村、夹皮沟村等。

4.综合开发型模式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松江镇等。

(七)多点营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1、节庆活动营销

举办中国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自2002年起,连续举办了15届中国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蛟河红叶成为吉林省秋季旅游的代表品牌,红叶旅游节被评为中国节庆活动30年著名品牌,并被列入中国旅游节庆活动名录。15届红叶旅游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80多万人次,累计直接旅游收入14.2亿元。红叶旅游节新增就业13000多人次,培育旅游村屯10余个。

举办窝集口采摘节。窝集口村位于蛟河市天岗镇境内,窝集为满语,意为森林之地。史载康熙皇帝曾东游到此,欣然吟诗《阅窝稽》。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种啥得啥》于此拍摄。窝集口村有果园280公顷,年产果品4950吨;窝集口煎饼是省内名牌,有2个煎饼加工厂,20余家规模加工户,年加工煎饼700余吨。每年9月,在此举办吉林蛟河窝集口采摘节,主要活动有:果园观赏、果品采摘、农村生活体验、农家风味品尝等。

举办插树岭关东民俗旅游节。插树岭位于蛟河市松江镇境内、红叶谷景区沿线,因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插树岭》在此拍摄而闻名。主要旅游项目:插树岭峡谷漂流、关东大院民俗展示、《插树岭》拍摄地参观、农家乐体验(在农家吃、住、游,体验淳朴农村生活)。现有26户农家乐接待户,可同时接待2300人左右。每年9月,在此举办插树岭关东民俗旅游节,开展关东民俗婚礼、关东民居生活体验等各种主题活动。

举办黄松甸食用菌特产旅游节。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东100公里、长白山脉威虎岭下,幅员面积623平方公里。该镇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农业生态园,该农业生态园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销售集散地。2009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之乡”称号。2012年,黑木耳种植技艺被列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该地年发展食用菌8.46亿袋,生产食用菌2万余吨。2006年开始举办食用菌特产旅游节,以农业观光、食用菌科普、采摘、食用菌农家宴、食用菌特产品购物为主题活动,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通过食用菌产业拉动,旅游带动,该镇97%的农户已经走向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道路。

2、旅行社营销

坚持“精品营销”、“诚信营销”和“情感营销”相结合。每年组织旅游企业,分四个季度外出到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哈尔滨、大庆、松原、四平、辽源、沈阳、等东北主要客源市场,与当地旅行社对接,开展系列营销活动,目前,我市已于35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

3、展会及主题活动营销

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会、推介会等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蛟河乡村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汀江流域长汀段环境现状环保对策

1汀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

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侧的宁化县治平乡,由长汀县庵杰乡大屋村入境后,流经该县庵杰、新桥、大同、汀州(城关)、策武、河田、三洲、濯田、羊牯九个乡镇,从羊牯乡出长汀县境,入上杭过峰市后汇入广东韩江。

汀江全长220km,长汀境内河流长153.7km,流域面积2602km2,占全县流域总面积的83.9%。县境内有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南流河等五条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和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等三条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支流汇入。

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汀江源头-长汀十里铺桥主要功能为水资源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流经长汀城区的汀江十里铺桥-陈坊桥段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执行GB3838-2002中的iV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汀江陈坊桥段以下-上杭砂帽石段主要功能为一般鱼类用水,执行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长汀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2000年至2005年汀江十里铺桥、陈坊桥监测断面的pH、Do、CoDmn、BoD5、nH3-n监测值均可分别达到GB3838-2002中的ii类和iii类标准,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要求,但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污染因子为nH3-n。2006年汀江十里铺桥监测断面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标,但陈坊桥监测断面的BoD5出现超标,2006年3月、9月、11月的标准指数分别为1.198、1.223和1.123,nH3-n接近标准限值。2007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虽有所好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汀江长汀段的水污染防治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汀江流域长汀段的主要环境问题

2.1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根据长汀县乡镇畜禽养殖调查统计资料,汀江沿岸乡镇2007年末生猪存栏数18万头,鸡鸭年末存栏数252万羽。按每头猪CoDcr产生量50g/d,60只鸡鸭折合成一头猪的畜禽养殖排污系数估算,汀江沿岸乡镇畜禽养殖CoD排放量为4052t/a,氨氮为315t/a,总磷为258t/a。由于生猪和禽类养殖目前还存在农户分散养殖、点多面广的现象,给污染治理增加了难度。除规模养殖有配置沼气池、简易生化池等处理设施外,大部分乡镇畜禽散养均无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废渣回收处理设施,而且大多数规模以上养殖场也存在处理设施与养殖规模不配套、污染物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畜禽废渣回收综合利用率不高的状况。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放是影响汀江水质的最大污染源。

长汀县有水田面积28.6万亩,70%左右分布在汀江沿岸乡镇。长汀县山地坡度低于25度以下适宜种果的面积61.39万亩,有55%左右分布在汀江沿岸乡镇。汀江沿岸乡镇每年施用农药、化肥达14.18万t/a,按10%的流失率保守估计,通过土壤残留、雨水冲刷带入汀江水体的农药、化肥总量达1.4万t/a。随着集约化农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出现,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的有机肥、无机肥施用也成了汀江水域n、p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2城镇发展污染影响

随着长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发展,区内大量人口向沿江的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区集聚。长汀县现有人口近50万人,沿江中心城区和乡镇镇区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达15万人,大量人口的聚集带来大量的水资源集中消耗和水污染集中排放,沿江中心城区和镇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上升,给汀江水环境的承载力带来巨大的压力。据统计,仅长汀县城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就达887万t/a,其中CoD年排放3106t、氨氮年排放266t/a,而长汀县尚未建成集中的城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染源排放也是影响汀江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2.3工业污染影响

2004年前,长汀县工业经济主要为为数不多的传统纺织、食品、机械加工业。2004年以来,随着闽西及长汀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时机,长汀县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长汀经济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形成了一定规模。由于长汀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性质定位为以轻纺针织、机械电子、绿色农业、旅游服务产业为支撑的生态旅游城市,因此长汀县在引进项目时对可能造成水污染的项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把关。2005年长汀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2.1万t,其中CoD排放量157t、氨氮排放量8.5t,近年引进的项目基本上也多为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中无污染、轻污染的一、二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长汀县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影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人口增长所衍生的生活污染源污染。

2.4水电资源开发影响

根据汀江流域水电规划,汀江流域长汀段主干流分15级开发,其中8座已建成、6座在建、1座规划未建。除新庄电站、红江一级电站、枫下电站和老东方红电站为河床径流式电站外,其余11座电站均为隧洞引流式电站。汀江干流高密度的水电开发建设改变了河道的原始水文情势,使得汀江自然河道丰、平、枯水期的水量发生巨大的变化;水电站蓄水改变了河道的营养状况,库内由于水流速度变缓,带来河流自净能力下降,营养物质富积;隧洞引流式电站,又造成30.4km河流脱水段,带来河道生物量的锐减,水体降解、稀释、扩散能力的减弱和水质的下降。根据长汀县政府规定,要求电站蓄水运行时,必须保障下泄河流多年平均流量10%的流量,作为电站运行的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以维持河流的基本生态功能。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监管的困难,大部分电站未能严格按照要求下泄生态流量,仅在发电时放水,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流域电站的高密度建设和缺乏环保理念的不合理的运行方式,也是损害长汀段汀江水环境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2.5水土流失影响

长汀县是我国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据2007年1月3日法国Spot卫星影象遥感调查,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为65.1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03%。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仍集中在汀江沿岸的策武、河田、三洲、南山、濯田等五个乡镇,五个乡镇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的2/3,河田则为汀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汀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不仅使沿江土壤退化、切割淤积埋压良田,破坏土地资源,危及农业生产,而且还造成汀江河道淤积、河床抬高、行洪能力下降,导致产生水体水质污染、河道底栖生物死亡、自净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

2.6森林植被破坏影响

长汀县有丰富的竹、木等森林资源,林木蓄积量达1000多万m3,连续分布的生态公益林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提供良好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汀江流域内有相当一部分矿产资源和水电站处于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布区内。长汀县境内矿产资源具有点多、分散、量小、成份杂的特征,经多年的开发,已发现各类矿点、矿化点140余处,矿产24种,目前开采的金属矿主要为稀土矿,非金属矿主要为石灰石矿,许多矿区分布在汀江的沿岸乡镇。汀江沿岸矿山资源的开采利用方式,总体上仍存在矿山建设规模小而散、采掘工艺技术装备落后、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问题,部分矿山粗放式的开采利用方式,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水源采枯、水质污染、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尾矿固体废物压占森林植被、农田、河道等生态和环境问题,使得矿山原有的良好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恢复困难。该区域电站建设过程中也造成了部分生态公益林破坏的现象。此外,还存在违法破坏森林植被,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筑坟等现象。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改善水质、提高河流枯水期流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保障农业、水利和区域生态安全等作用,森林植被的破坏也是造成汀江水环境质量下降和威胁汀江水环境生态安全的因素之一。

总之,汀江流域长汀段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发展污染、工业发展污染、水土流失、水电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采、森林植被破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不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汀江水环境质量将无法得到持久、有效的改善,生态安全也将受到影响。

3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为保护长汀县汀江流域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障生态安全,促进长汀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汀江流域长汀段的水资源保护涉及长汀县的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矿产、环保、城建、发改、经贸等部门和相关乡镇。组织机构上,建议要设立长汀县汀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或常设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管理、协调流域内水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水环境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工作,建立水环境保护的统一组织、管理、协调机制。

②建议组织编制长汀县汀江流域农业生态建设规划、畜禽养殖规划、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采与保护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规划和沿岸乡镇建设规划,并积极推进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③大力提倡发展草-牧-沼-果的循环模式的生态农业,加强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管理,引导农民科学生产。

④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有序发展”的方针,科学确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和规模应与技术条件和环境容量相适应。

⑤加快长汀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沿江重点乡镇应制定并逐步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和垃圾专项治理规划。

⑥科学规划流域下一级的水电开发密度、运行方式和保障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统一调度制度。

⑦明确划定沿江区域的禁采区、限采区,以及矿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规划,限制最小开采规模,提高开采的准入门槛和清洁生产水平。

⑧加强沿江生态公益林保育和规划建设,加强对汀江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的保护,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林业用药的管理。依法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做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⑨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根据长汀县行政区域河段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县人民政府应对重点区域内现有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进行限期治理,无法治理或治理不能达标的企业,责令关闭。对违规水电站进行清理整顿,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⑩加强长汀县城市和流域沿岸乡镇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努力维护和恢复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

11建议县人民政府把编制防治整治规划、年度防治整治计划,配套整治资金落实,防范污染事故、省、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源整治、城镇和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水电开发管理与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整治、森林资源保有率,作为考核政府各部门和相关乡镇政府的重要指标,年终单列考核,实施奖罚。

参考文献

乡镇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10

一、关于农房重建攻坚工作

㈠重建进度。截至5月26日,全县共需恢复重建农房260*户,累计已开工25936户,占重建总户数的99.73%;累计已完工23172户,占重建总户数的89.1%;一楼已建成1810户,占重建总户数的6.95%;能够安全入住的24982户,占重建总户数的96.05%;全县共需重建特困户住房1044户已全部开工,完工959户,占重建户数的91.86%。目前,根据完成情况来看,全县农房重建还未动工的有71户,柳溪、三江、万家、木门、双汇、正源、水磨、东河、黄洋、高阳等乡镇完成情况较好;东河、白水、柳溪、黄洋、三江等12个乡镇已完成了特困户住房重建任务。

㈡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房重建风貌控制不够好,参差不齐。二是重建进度不平衡。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全县有71户不能开工重建,其中因达钢、攀成钢、卢家坝旋窑水泥等重点项目工程影响开工的有57户、因地质灾害点需搬迁影响开工的有14户。同时,由于20*年全县上报省政府农房重建数为18569户,后因余震或务工返乡人员等其他因素又新增农房重建户7438户,目前省政府还未批复,致使新增的重建户补助资金一时难以兑现。三是完工数统计未按界定标准执行。四是个别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五是有的特困重建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主动性极差,有的特困户不量力而行、不按规划超面积建房,因缺乏资金导致中途停工,一些乡镇的组织帮扶力度也还不够,建房进度难以加快。六是正处于双抢大忙时节,重建与农事的劳动力矛盾突出。

㈢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快建设进度。各乡镇和民政部门要把当前工作的重点放在未开工、未完工和特困户建房上,逐户排查,建立台账,实行倒排工期,制定“一户一策”的措施,对重点工程项目、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开工的重建户,县国土、规划建设、交通等部门和项目业主单位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逐一研究解决,积极为未开工和开工后停工的重建户创造开工条件,未开工的在5月底必须开工;对自身无力建房的特困户实行“乡镇、村包建”的办法,务必确保6月底全面完工。二是要严格执行农房重建完工统计标准。各乡镇今后上报的完工数必须严格按照(广重建委办〔2009〕2号)文件明确的标准如实上报。三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重建补助资金。全县新增的农房重建对象,省民政厅己同意并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审批下达补助资金后,将及时足额兑现给重建户,近期财政、民政要做好资金统筹调度工作。四是要强化督查督办。进一步加大对农房重建工作情况的专项督查力度,并进行定期抽查,确保全县农房重建如期完成。五是要认真开展农房重建考核验收工作。各乡镇要对已完工的重建农房进行认真自查。整体完成的乡镇要积极向目标办申报验收,这项工作作专项考核,年终不再考核。从即日起,县灾后农房重建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旺苍县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考评办法》,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六是具备条件的乡镇要踊跃争取广元市灾后农房重建特殊贡献奖,具体的办法已在会上印发,这既是为乡镇也是为县上争光。

二、关于河道采砂整治工作

河道采砂是河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正值主汛期,河道防汛形势非常严峻。河道采砂、清障专项整治势在必行,规范管理河道迫在眉睫。

㈠正视问题,提高认识。近年来,我县河道采砂管理秩序逐步规范,非法采砂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灾后重建启动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乱挖乱采行为屡禁不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证开采、超范围开采等非法违规采砂行为较为普遍,影响饮用水安全和堤防、道路、农田等设施的安全,群众反映强烈,在社会上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二是河道日常管理工作滞后。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遍地,不仅影响了行洪安全,而且也影响了周边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三是砂石资源需求量增加。“5.12”地震后,全县的建设项目相继启动,砂石用量增加,今后一个时期内,建筑市场对砂石资源需求依然旺盛,导致河道采砂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房重建自用砂增加,新老问题交织,也加剧了复杂形势。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的思想认识,妥善处理好采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把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严从速整治非法及不合理采砂行为,有效保护河砂资源,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㈡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一是要精心制定整治方案。县水利局和各乡镇对辖区内的河道采砂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摸清采砂场所、挖掘设备、运输车辆等相关情况,做好造册登记,搞好基础性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确保这次专项整治活动顺利开展。二是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非法采砂问题,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这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时间,组织力量,对所有采砂点逐一清查,对“游击”采砂行为进行严密监控、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和取缔非法违规采砂行为,严管重罚,营造良好的整治环境。对已审批的采砂活动的在主汛期也要严格坚持禁采期制度,并平整河道,清理尾堆。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扣留的扣留,该吊销证件的坚决吊销证件,决不手软。要建立健全举报机制,进一步畅通信息和投诉渠道,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三是要切实提高河道采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按照“执法责任具体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的要求,现场练兵,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抓几个典型案例,采取媒体暴光,建立“黑名单”库,震慑一批违法份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懂法守法,积极主动配合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禁采期,要抓好对采砂业主的培训教育,从法律法规、采砂管理政策、操作规程入手,深入讲解违规采砂和乱采乱挖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提高采砂业主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河砂资源的意识。四是工规范砂石资源配置方式。严格执行市政府的规定,同时对灾后重建审批的要进行清理、备案,并逐步销号。

㈢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是一场硬仗。县上成立了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合力攻坚,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专项整治工作,对采砂船只(或机械)进行检查、登记,并及时上报专项整治情况,监控采砂对河势和堤防的影响。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交通、环保、规划、工商等部门要全力协作,配合搞好专项整治工作。相关乡镇要配合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监察部门要对采砂专项整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人以及监管责任人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管不力造成重大问题或充当“保护伞”的,进行严肃责任追究,保证政令畅通。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采区监管失控、违法采砂问题突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要求,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妥善解决退耕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抓好、抓细、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㈠工程实施情况。我县自*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3.15万亩,中央投资累计达1.7*5亿元,全县35个乡镇256个村1*6个组70063户28万退耕农民受益。该工程的实施,促使全县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及工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脱贫致富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从生态状况来看,工程实施区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实施退耕还林后虽有较大改善,但稳定性比较差;从经济状况来看,退耕林地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在未成林或幼林阶段,短期内难有经济效益;从农户生计来看,退耕农户绝大多数缺乏增收门路,长远生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一旦停止补助,部分退耕农户的生计将会出现困难,一些退耕农户极有可能返贫,存在毁林复耕的趋势,退耕还林成果难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