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型医学模式十篇新型医学模式十篇

新型医学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51

新型医学模式篇1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军队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消除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在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我国军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一些医学院校特别是军事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军医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12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主要特征,如何构建军事医学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军医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军医大学军事医学教育的目标是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近几年来,由新军事革命引起的军事变革,尤其是进入知识军事和知识战争时代,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军医大学军事医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1]。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2]。

对于军医大学的创新人才一是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二是要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三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军医大学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在素质上有三点基本要求:在思想素质上,要培养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智能素质上,要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医学科学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信息科学知识、军队卫勤组织指挥和管理知识,不仅要掌握平时的救治技术,还应掌握战时救治技术;在身心素质上,要培养坚强的耐力和顽强的毅力,能在心理和体能上适应严酷的战争环境[3]。

2.军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被放大,学生主体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早已习惯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都是“结论”,唯书、唯师、唯上,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和禁锢,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陷入理论与知识脱节的泥潭[4]。

2.2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设置一般都是采用“楼层式”,即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结构,突出“学科本位”的设置思想,专业口径较窄,学科知识孤立,专业适应性较差。学校规定的许多必修课,学生如吃“道菜”,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

课程环节设置上,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些课程安排了课程设计环节,但理论教学以选课班的形式贯穿于理论教学周,课程设计以自然班的形式集中在学期末,分开教学,独立考核。这种课程环节设置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2.3军事素养方面加强不够。在军医大学的教育训练活动中,军事素质教育容易受到专业素质教育的冲击,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一是与院校军事素质教育模式密切相关,军医大学在军事素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单纯的理论说教轻实践环节的教育、重强制性手段轻体验感悟策略、重自身力量轻部队合力等;二是教职员工对军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当前部分学员重视不够;从客观上讲,一是军事学科是军医大学的公共基础学科,而不是主干学科;二是军医大学开办的专业及其相应的学科军地通用性强,交流渠道多,影响范围广;三是在和平年代,容易忽视军事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教育形式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不相符,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促进学员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员在体验感悟中升华认识,从而内化为自身素质[5]。

2.4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在专业设置上,部分学校急于“求大求全”,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分析、调查和研究,出现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6]。无论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主动权还在教师、在学校身上,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对于一些选修课,为了修满学分,大多数学生直奔着学分去,而不是凭兴趣,最终导致选修课形同虚设。

3.军医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3.1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许多院校包括一些军事医学院校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导师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精耕细作,有助于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关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业,从而促使学生独立钻研、开拓创新[7]。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其运作方式是互动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从以“管”为主到以“导”为主,导师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同时提供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必要的辅导。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针对学生特点,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关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业,实现因材施教、精耕细作。同时,学生大量阅读、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也为教师制造了压力和动力,促使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8]。

从实施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确实能很好的加强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2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当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压缩教学计划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钻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使课堂格局从单一的授受转向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学。

网络教学知识量大、涉及面广、整合度高、信息更新快。因此,将本科教学与网络技术充分融合,通过设计、实施、监控及反馈等环节,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较之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信息量及更新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从调查情况来看,师生都认为网络教学课程,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效率,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得到了较多的锻炼[6]。

3.3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许多的院校进行了长期地探索和实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开展解剖学论坛、标本制作大赛、组织学与胚胎学论坛、创新实验设计、外科手术技能操作大赛、社区实践活动等等。这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充分地去体验实践,感受那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将来的科研及医学生涯打下牢固的基础。

4.展望

近十年来,军医大学在教育创新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为了适应未来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就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教学体系,寻找和发现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论,以实现我国军事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志华.论军医大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社科纵横,2008,23:343-344.

[2]邓春梅,刘焰余.对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借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164-166.

[3]韩世新.军医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26-427.

[4]姚志琴.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09,20:62-63.

[5]武书兴,李碧元,陈俊国.军医大学创新军事素质教育模式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681-682.

[6]黄敏,王安富,李连宏.“医+X”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医学与哲学,2008,29(6):59-60,63.

[7]邢方敏,上官辉.关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8,29(10):77-77,79.

新型医学模式篇2

为适应现今医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也要与之相应地加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因此,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现代医学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以下从实验室体制、实验室综合管理及实验技术人员几方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1医学实验室综合化模式改革

现代医学发展的特征是多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医学各学科将更广泛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信息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呈现高度综合趋势。未来医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将越来越依赖于生物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技术及生命伦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并且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交叉与综合这种特征使高等医学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建立以功能相同、学科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室已成为必然趋势。如将以形态学研究为主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等实验室合并成为形态实验室;将以研究不同条件下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综合成为功能实验室;将外科学、内科学、临床检验学等实验室成立临床技能实验室等。以往在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医学科为单位,单一性实验室常常各自为政,成为“小而全”的格局,所以造成很多学科的实验室结构相似、功能雷同,资源不能共享,为完成一项内容大致相同的实验,一种仪器要装备于多个学科的实验室,资源无法共享。并且,由于仪器的重复购置,使得学校投资效益低下,一旦学科实验项目结束,实验室场地则长期闲置,造成实验用房既很紧张又很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的全面发展。建立综合性体制的实验室避免了以上的不足,并且为实验室开设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如目前生理、病生、药理三学科实验教学内容融合的《机能实验学》,是新型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一种尝试。又如第三军医大学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大胆改革,分为实体实验和素质实验。实体包括组胚、病理方面的形态观察实习和像生理、药理那样的基本的功能实验的经典实验(实习)或验证性实验;素质实验教学则包括医学实验基本理论教学、医学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教学的新型实验。这些改革模式均为学科综合性的具体体现。

2医学实验室综合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模式改革

2.1实验器材及药品试剂管理,包括实验教学设备统计、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维修登记、损坏赔偿登记和报废登记、药品试剂账目。

2.2实验教学资料管理,包括实验项目、实验课表、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利用率等。

2.3实验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包括实验人员基本信息、实验人员实验准备记录、实验人员考核情况等。

这些综合管理的信息较繁多、复杂,而且每一个实验室的信息均是封闭的,要上报统计数据,需花费许多时间,还容易出错。目前,计算机应用相当广泛,但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将这些综合管理的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各个实验室的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则可以使仪器、试剂等合理调配,资源共享。对实验人员的工作状况、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同时能够方便、快速地统计所需数据。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深入开发及应用,这种网络化管理模式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对实验室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模式运行,能够使实验室各项管理运行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实效性。

3实验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文化模式改革

文化模式是指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新型医学模式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创新;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0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191-02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本身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与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如何改进原有的临床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临床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将基于临床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创建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创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

1深入审视现行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践不足,没有开展创新活动的空间和兴趣,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理工科及文科教育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该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提高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以满足个体的自由发展为前提,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施展[2]。

2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科学创新和人才成功的基础条件为环境,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不能忽视良好创新环境的建设,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2.1营造良好的医院创新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必不可缺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医学院还是其它医学人才培养机构要积极建设充满活力、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和公平诚信、包容开放的学术研究环境;坚持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积极营造严谨求实、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浓厚创新文化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3]。

2.2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临床医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刻板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活跃的、高效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听课积极性。

2.3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变空洞说教为亲身体验各医学院应该利用现在实验条件、科研成果、师资、学术氛围等优势,以学校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进入基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老师一方面应该结合基地科研特色和最新进展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另一方面应该讲本基地现有科研成果的研究思路、方法、体会展现给学生。

3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

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创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点:

3.1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结构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临床教师更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各医学院应该积极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通过新旧结合、专博结合、宽窄结合、深浅结合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创新临床教育要求临床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改变其拥有知识权威者形象,将自己定位为创新先行者,将自己科研创新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创新精神、创新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激发和诱导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为下一步将要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医学院学生,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4.1培养学生高尚的创新人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情绪难免会对医学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由良好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严谨诚实的创新品质、不畏挫折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及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

4.2培养学生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浓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动力,主要包括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探索开拓精神以及批判精神;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关键;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先导,创新人才需要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目的和创新动机[4]。

4.3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临床医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操作;其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入诊室和病房,以及治疗室和手术室,让学生多看多关注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增桓.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讨,2007,6(11):992-994.

[2]李陶.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09,24(1):127-128.

新型医学模式篇4

1 改革背景

自1998年探索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尤其是2009年加快研究生教育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之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各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造就了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相关培养单位立足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实际,逐渐建立完善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已在广大培养单位中达成共识,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4年6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将并轨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实施,可以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实现了改革的预期效果。

因此,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具备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3+X”一贯化人才培养的终端,属于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对于培养高层次临床人才,有效衔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有机对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重大影响。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重庆医科大学历来非常重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发展,其间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面提高了该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全国范围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上的成功为该校探索实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希望通过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体系。从准确把握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突出培养模式特色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制订“5+3+X”模式的导师遴选标准及考核体系,形成包含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办法、授位要求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培养方案,以期不断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衔接,为西部地区培养大批高端医疗卫生人才。

2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并轨培养”的基本思路

2.1 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新型模式进行需求分析 要构建成熟可行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准确深入地掌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等对新型培养模式的需求,试点单位要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对以下要素进行分析:(1)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5+3+X”培养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包括培养模式现状,研究生对新型培养模式的内容、形式、质量等需求;(2)用人单位对新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3)学校、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的培养资源情况;(4)有关职能部门对新模式的政策、策略、措施的思路及可行性分析。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职能部门在实施新型培养模式方面的政策支撑、文件资料、研究进展、相关培训考核情况等。

2.2 完善基于“5+3+X”新型培养模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要构建“5+3+X”新型培养模式,首要条件是建设一批具备较好资质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要拥有良好的软件条件和硬件设施,能够有效地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单位应结合多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工作经验,利用好实力雄厚的毕业后临床教育教学优势,全面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提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为训练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培训体系创新为重点,遵循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逐步健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适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符合单位实际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2.3 构建新型培养模式要充分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执业资格培训、就业前景等方面为基础,逐步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X”新型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要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有新的认识,要准确把握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要掌握当前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情况,要深入思考我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从而准确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步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构建并实施并轨培养新型模式。

2.4 对新型培养模式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5+3+X”新型培养模式是一项有机衔接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涵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诸多方面,当前这两类体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入学标准、考核办法、毕业授位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研究这些差异的同时,作者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完全存在并轨培养的可能性。二者宗旨都是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层次较高,都注重对临床技能的培训、考核,在培养安排上可以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有效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够满足两类不同培养模式的要求,制订出包含师资建设、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培养方案,是解决并轨培养难题的关键。

3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5+3+X”新型模式的具体举措

3.1 促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切实保障培养质量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需要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与医学特定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与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紧密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强化职业导向,要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有效指导实习医师和下级医师的业务。

3.2 形成完善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摇篮”,要将“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建设。培训基地要做好规范管理,重点要把握“四性”:(1)管理制度要体现协同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是项系统工程,培训基地的科教、医政、人事、后勤、财务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协同配合,各司其职,负责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支撑条件等方面管理制度。(2)临床带教过程要坚持严谨性。培训基地要严格遴选带教师资,有计划安排师资培训学习,使临床带教师资要有荣誉感和使命感,遵循医学的客观要求,严格按照培训标准要求,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理论基础,提升临床实践综合能力。(3)培训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在医患关系处在磨合期的阶段,教学的需求量大和可提供的患者实体实践较少之间的矛盾将直接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基地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障学员学习达到培训标准的要求,使学员真正具备临床综合处置的能力。(4)培训内容要融入人文性。培训基地应注重对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及职业素质教育,在医疗工作和实践中结合医学伦理道德要求,开展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从而实现优良医德的传承与发扬。规范评教评学制度,将人文素养纳入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机制和住院医师的结业考核机制。

3.3 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无缝衔接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要把握培养单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际,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益经验,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的培养模式,勇于探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特色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缩小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的差异,寻找二者在入学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方面的平衡点,逐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这两种培养体系能够达成统一的目标,即纳入并轨培养的博士生既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学历又能够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集约性。

3.4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X”新型模式系统方案 (1)要明确新型培养模式的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都是以培养真正“会看病的医生”为宗旨,以提高研究生(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构建并轨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2)要建设好课程体系和临床轮转体系,这两套体系是保障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弹性课程学习制度,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建立多层次全过程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保障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训练质量。(3)实现“三项结合”,建立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专科医师资格认证标准相结合。(4)实行“三证关联”,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要求,符合授位条件后,可同时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专业学位证书。(5)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保障改革方案落实到位。相关政策支持包括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学校政策有效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奖助贷体系等。

4 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4.1 创造性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 通过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教育、医疗等相关行业政策,对现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使之有效对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结合。

4.2 率先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推动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招录相结合,培养与培训过程相结合,授位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解决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难题,构建起“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4.3 创建两大体系,有效涵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为切实保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标准化”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两套体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既能满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能实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新型医学模式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现存校企合作的主要办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通过深度融合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重大实践平台和资源优势,弥补高校教育自身功能的欠缺,逐步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综合教育机制体制,在改革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需求等方面尤为重要[1]。

1.1高职院校订单式合作模式

采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职业技能要求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定课程和实践培养体系,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培训,促进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一体化的形成。而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模式,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但模式单一,技能领域受限,偏重技术型实践操作,理论科学层次较弱。

1.2校企共建基地或共建园区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和专业对口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充分考虑双方各自的需求,搭建学生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形成集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研发、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科学研究等产学研为一体的基地或产业园区,从而开展及实施各种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升的项目合作。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建设轻测评、校企共建基地在运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绩效成绩不突出且难以评估局面。

1.3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合作模式

通过全面校企合作,深度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促进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结合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1][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作为典型的成功案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更不可能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性教学成为该教学形式中同等重要的两种方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以下简称中大南方)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正是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的新发展与新思路。

1.4校企联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平台,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措施,全面构建能够满足社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符合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例如,最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以"企业学习"为主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进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的探索。此模式合作方式多样化,但存在“学校热、企业冷”、计划试点持续扩展受限等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深入开展、持续合作的方式仍有待探索和研究。

2校企合作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性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和操作培训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职业技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强化学生将课程相关知识通过实践培训与临床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实用性及临床综合思维能力[3]。

2.1本科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模式单一、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大多数课程配套实验均为验证性、重复性实验,主要目的为巩固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生难以形成创造性、综合性、主动性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同时受“教师为教学主体”思想影响,学生形成被动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低,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相脱节[4]。以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为例的众多院校正积极探索新实践教学模式[5],通过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法实现临床病例的新颖性和代表性,难以达到临床和试剂检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授课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性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谋求生存和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通过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从而面向市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出与本专业性质特点、与现代医学及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校企合作模式。

2.2校企合作模式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探索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背景,建立专业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课堂走进企业,深度熟悉行业最新资讯、前沿技术、科学知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是国内医学检验教育首批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专业学科。医学检验系依托中山大学和云康集团深厚的医学底蕴和广阔的平台,拥有一支兼具企业实训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包括国际医学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研究员、检验科室主任和高级工程师。通过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等国外高校及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学生搭建海外学习和研修平台[4-5]。这意味着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接触先进的实践操作、国际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是非常重要。

2.3校企合作模式下中大南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目的是提升医学专业技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双重提升。通过与云康基团建立校企合作医学检验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使实践教学走上了正规企业化的道路,学生能够得到云康基团各个部门检验技师最为专业与优秀的指导,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创新教学理念,锤炼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加入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综合素质,同时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学生自主的探索出规范、高效、有特色的学习途径。通过企业实践扩展课程内容延伸学习,增强其对应用型内容知识如血液学检验技术等的掌握程度,同时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等过程学生应用型学习和反思型学习方式得以改善。学校教育结合企业实践明显提高学习速度,大幅度缩短消化知识的时间,比如免疫学检验方法等,仅靠学校教学,需依赖网络资源查阅、观看视频讲解,花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佳,进入企业实践进行实际操作,真真切切接触到仪器设备,自身有意识的去实践运用,促进的主动性学习。

3校企合作是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科性质要求改革传统育人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现代实验室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高层次的结合,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该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操作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充分融合[6]。国内医学类本科院校课程活动中,往往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弱化实践教学,学校开设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不能体现科学实验的新颖性和先进性,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高校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规格不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2学生学习成效评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度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康持续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质量,经过教学论与实践论加工后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体系与适合相应的学习方式融合,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高校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技术知识之外,更迫切期望拥有企业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过程为其获取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强化职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储备拓展能力等方面搭建了崭新的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要顺应大学生对实践型学习方式的偏好,将基础理论学习融合于实践培训、实战操作、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真实生成项目或案例中学习,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医学检验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质是全社会的合作、是教育与企业的全面合作、是企业用人标准与学校教学标准的接洽与融合。

新型医学模式篇6

关键词:医学人才培养;全科型临床医生;农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5-0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l.Gettingrealaboutrural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pJ,esteDC,worthingtonCa.professional,personalandcommunity:3domainsofphysicianretentioninruralcommunities[J].CanJRural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6]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新型医学模式篇7

关键词: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型人才;对策

从当前医学院整体教学状况看,虽然医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就是重要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医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当前医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曾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准确定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类型。但是在当前一线医学院中,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教学中出现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实践的问题,这有悖于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没有充分理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人才力量。国家之所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型人才加快社会经济转型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医学院对国家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不明确。在教育工作中,一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要把学生推荐到实习单位进行相关实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3.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医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来,教学形式单一是医学院教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医学院简单地将学生实习认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方法,更有甚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机构完成实习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了当前医学院教育工作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狭隘、片面的认识,虽然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实习紧密相关,但其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方法,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形式远远要比那些简单的认识宽泛。

二、创新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对策

1.改变思想,深化认识

在教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发了相关文件,明确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本科教学,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通过创新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人才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了,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学校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校综合教育水平。

3.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本科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它不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述理论知识。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创新医学院教形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精选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等。当前,学校应当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医学院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人才理论水平,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并走校企合作教学之路,才能加快改革进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远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珍,唐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公共关系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3(2):39-41.

新型医学模式篇8

关键词:预防医学;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67-02

1 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疾病的治疗方式也日益变化,死亡率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的上升,公共卫生的领域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巨大的挑战并不能难道我们的科学发展,见招拆招,最大化的推进预防医学的人才培养,要将传统的预防医学有利的方面与现在的医学相结合,转变以前已有的思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新型创造性的预防医学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型的预防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还要将实践融合起来,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要有着穿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预防医学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相关的课程,有些科目也今早的开设,并且还开展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革新,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并且对预防医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给与足够的重视,也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到实处。知识的制约性要得开放,要在教育思维上下工夫,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深蒂固的惯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所以。预防医学的教师施教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行学习方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很关键的一步。

2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优化实践教育平台

我们要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教学模式的革新,这些一系列的转变才能为培养人才创造机会和方式,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医学的专业性强,知识性强。需要专业的医学人才。要给与一定的重视。实验室教学是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为培养预防医学的专业学生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中,能够了解预防医学实际工作过程,方法和技术,实验中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知识,要做到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很好的结合。在实验室的教学中,引入开放式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有着创新的思维。并且让学生们总结实验的经验并且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的能动性,也怕恶恶扬了学生们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预防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实习是实践教学别关键和重要。为此,要创建大样本的社区人群健康基线研究基地来满足学生们来开展现场点差以及开设综合实验课的需求。为学生们实习教学开辟了一条道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一培养机制将促进预防医学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时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清工作的症结所在,要创新教学理念,开展一系列的措施,从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科学研究等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血药的创新型人才。

3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将高素质的人才模式构建,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预防医学人才。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对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以五大卫生科目为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以疾病防治,环境卫生安全,人类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事务管理,职业技能,医务人员的素质等课程模块,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不但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也要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的培养,选择优质的教学实践基地,完善基地建设。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将更多的书本知识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感兴趣的学生,与此同时也要鼓励老师多为学生开设实践和实验课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才能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更有利于预防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的人才培养固然重要,同时也要将传统的一些方式改变,这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好,为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业做贡献。人类的健康也更加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华,万成松,郑莉,卫秦芝,吴娴波,邹飞.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

[2]林立,刘永春,高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3).

[3]杨乔欣,黎志东,马文煜.现代医学教育中应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统一[J].医学与哲学,2002,(04).

新型医学模式篇9

关键词:高等药学教育;模式;沿革;展望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自1906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在几代药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药学人才,为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校269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所。在研究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重要贡献,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医药教育始于南北朝时期,除了唐代药园师的培养外,中药人员的培养长期沿袭着“父传子”、“师传徒”的师徒制教育模式,也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民族医药人才。纵览我国药学教育发展历程,研究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演变情况,展望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药学教育发展模式沿革

高等药学教育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为“内涵式”发展模式,即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提高现有学校的内部效率,扩大现有学校的招生数量来实现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另一种为“外延式”发展模式,即通过增设新学校、增加新布点来扩大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大体上经历起始(1906―1949年)、调整(1950-1970)和发展(1970至今)三个阶段。在起始阶段,主要是“外延式”发展为主。在调整阶段,主要是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发展阶段主要是“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并举。这一阶段的发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办学体制多元化。(1)国有型。这是高等药学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形式,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模式。(2)国有民办型。其一是通过转制变轨,即将原来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办的大学中的一部分转制为国有民办。转制后的高校建立董事会制度,国有民办高校的校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对董事会负责。其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大学的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一校两制”,允许一部分高校创立“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对二级学院实行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3)民办型。二是办学渠道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办药学类专业培养药学人才的任务主要是医药院校,而今,除3独立的所药学院校外,其余的均由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化工、工业、农业、商业类等院校设置,2002年师范、林业、科技、民族、邮电类院校开设药学类专业,2004年中国计量学院也开设药学类专业。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药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给高等医药院校在培养药学人才方面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全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据统计,1999全国设置有药学类、制药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高校有84所,其高校数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到2006年这一数据已增至269所(不包括部队院校)。

二、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各药学类高等院校都在认真思考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1999年中国药科大学提出,药学人才的培养应准确定位于两种类型,即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是指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应用型药学人才又可分为能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原始创新、产业研发能力的创业型人才;能解决药品开发、生产中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型人才;能解决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合理用药等问题的药师型人才;能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的医药经营管理型人才。并从教育理念、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上反映这一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1、研究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药科大学坚持“一个依托、四个出发”。依托“国家理科基地(基础药学点)”的建设,从提高人才层次出发,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人才素质起点,引入滚动分流管理的竞争机制,使60%品学兼优学生被推荐免硕博连读或攻读硕士学位。从强化基础出发,加强基础化学、数理、生命科学内容、与药学相关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加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使课程体系覆盖学科面更广,人才适应能力更强。从注重素质出发,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行开放式、双语和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发,建立了遴选优秀人才的机制,选拔高水平教师担任理科基地的任课教师,在师资培养方面向理科基地任课教师倾斜。

2、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药科大学坚持“四种规格,两个加强”,从找准人才定位入手,把应用型人才具体地划分为创业型、技术型、药师型和管理型四种规格,针对不同规格的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材施教。一是加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申办和建设,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4+2”本硕连读学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等,培养生物医药创业型人才。二是加强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学校建立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压缩总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各专业课程普遍反映出“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特点。在宽口径的前提下,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课程组,供学生选修。增设辅修专业,允许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构建以工为主,工、理结合,文、管渗透的制药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医药工业企业制药工程型技术人才;构建以理为主,药学、医学结合,文、管渗透的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社会药房、医院、医药批发企业,质量控制部门药师型人才;构建以强化药学特色,突出医药与经济学、管理学有机融合的经济管理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从事医药流通和管理的经济管理型人才。

三、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展望

21世纪全球新医药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给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各类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任务。审视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和加入wto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要以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和实践研究型和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

方式,培养适应21世纪药学科学发展与医药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药学人才。

1、准确定位,办出自身特色

21世纪全球新医药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得到迅速发展,使药学科学的学科基础以及技术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特别是21世纪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被许多国家和国内众多地区竞相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产业,根据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我国将由一个医药生产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新药研制将由仿制为主向创制为主转移,因此,医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一批研究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能够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每所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上准确定位,忌求高(高层次)、求全(类型全)、求大(规模大)。

2、加快对外开放进程,积极探讨有中国特色的药学专业学位教育

1948年美国药学会建议建立6年制药学博士(pharm.D)学位教育(这里的药学博士是一种专业学位):1950年加利佛尼亚大学首先建立pharm.D课程。1997年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aCpe)通过的“pharm.D”专业教育实施程序的认证标准指南中规定:从2000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pharm.D”专业教育。日前美国的“pharm.D”教育分为两种模式:即2+4模式和4+2模式。前者是在美国任何一所高校接受2年综合基础教育,达到药学院校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学分后,经考核进入药学院接受4年专业教育(3年药学和临床医学相关课程+1年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最后经考核授予“pharm.D”学位。后者通过4年药学本科教育获得药学学士学位后,再接受2年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

目前日本的私立大学全部实行新的6年制药学教育,主要采取4+2模式,以培养面向临床和实践的药师为主。而国立大学从2006年起实行两种教育体制。(1)现有的4年教育体制:4年学士学位+2年硕士学位+3年的博士学位,培养研究型人才;(2)新的6年教育体制:6年硕士学位+4年的博士学位。

综观美国、日本的药学教育模式,对我国药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pharm.D的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也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教育部批准中国药科大学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制为5年。在中国是否能够实施pharm.D的专业学位教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论证。

3、推行专业认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在英、美等国,对于紧密关系着社会公共安全、人民财产安全以及身心健康的职业,均实行职业注册师制度。为了保证未来的专业人员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受过系统而规范的专业与职业的训练,想要申请专业注册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在经过专业认证的院校学习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因此,在医药、卫生、建筑设计、工程、规划、法律、师范等行业领域的专业,在国外均实行专业认证制度。在美国对药学专业的认证由aCpe(accreditationcouncilforpharmacyeducation)负责,该机构成立于1932年,目前美国共有101所药学院系,共有87个通过专业论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展了对药学专业的论证工作。我国在工程教育领域对工程类专业开展了专业认证工作的探索,针对目前全国举办药学专业的院校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十分有必要开展对药学类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

4、着力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药学人才

高等药学教育的社会任务概括为:培养高级药学人才;创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各类型成人高等药学教育,尤其是药师继续教育;为社会提供药学服务。因此在为社会培养大量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级药学类人才的同时,还应当着力培养为民族医药产业的振兴所需要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如果以培养研究学者为目标,学校要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投入大量资金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发明创造,促使拔尖的研究人才脱颖而出:如果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学校应重视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高层次行业创新人才。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学校要将“科研教学生产的一体化”作为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今后“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方向是构建产学研园区和药学生创业园区,依托园区的孵化功能造就行业内创业人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药学类院校要加强与医药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新型医学模式篇10

关键词:医院管理;图书馆;学习型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86-01

1学习型医院创建的必然性

学习型医院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它以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统领全体员工的奋斗意志,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推进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更新员工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加速知识更新,培养造就大批人才,使医院在未来发展中具有不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它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各级各类、人类共创的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医院的创建是医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医院顺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应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为满足临床医疗、教育、科研的需求,适应建立学习型医院的需要,改造与创新医院图书馆服务已成为必然。因此,医院图书馆应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用知识管理拓展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医院。

2图书馆在学习型医院中的作用

医院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医院的知识基地。在新的时代,医院要生存和发展,要完成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必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走建立学习型医院之路。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满足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的使命,是学习型医院的学习基地和医务人员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在创建学习型医院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1确立共同愿景

学习型医院的共同愿景,是医院为适应时展需要而确定的共同目标。医院的共同愿景是超越个人目标的更高远的目标。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机构,应当以最大限度满足医、教、研需要为目标,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馆藏资料的出纳员”的角色,向信息导航员和专家型馆员的角色转换。为此,医院图书馆,不仅要根据信息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实际,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丰富馆藏,而且要面向临床和教学、科研第一线,主动提供医学和其他信息的服务,成为医务人员的参谋和助手。

2.2改善心智模式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组织成员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理念。在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员应与时俱进,以满足医院临床、教学、科研需要为己任,通过持续学习提高认知能力和服务水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项:①为医务人员提供全面而且带有个性化的服务;②扩充符合读者需求的相关馆藏和信息来源;③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④改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及利用的手段;⑤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2.3超越自我

这就要求医院图书馆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习,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关键在于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使所有成员的能力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为此,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当树立与图书馆共同愿景和本职岗位相适应的具体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如前所述,学习是学习型图书馆的本质特征,作为医院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等知识,成为知识复合型的人才。

2.4团队学习

所谓团队学习是指作为一个组织要共同学习,注重学习的计划性、协作性和实效性。医院图书馆由一系列的部门组成,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每个部门所而临的问题和困难各不相同,如果一个部门的任务完成不好,势必影响到整个图书馆预期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医院图书馆的运作效能,应当坚持团队学习。具体而言,图书馆应当从全馆的全局出发,作好学习规划,将全馆学习,部门学习和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的方式上,应通过座谈、辩论等不同的方式,集中全体馆员的聪明才智,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从而妥善地解决图书馆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5系统思考

所谓系统思考是指组织成员应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系统思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现代思维方式,它强调的是思维的全面性、关联性、动态性和客观性。系统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同样也是解决医院图书馆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方法。总之,无论是实现图书馆的共同愿景,还是超越自我均离不开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