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环保方案十篇生态环保方案十篇

生态环保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55

生态环保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环境保护中心任务,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不断提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力争创建1个生态镇、1—2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完成14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养殖污水、粪便处理实用技术,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饮水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认真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2012年度重点推进1镇11村生态创建工作(“1镇”即定军山镇;“11村”即1个省级生态村:新街子镇立集村;10个市级生态村:勉阳镇西坝村、继光村、西寨村,周家山镇团结村、春光村,定军山镇定军村、元山村、郭寨村,新街子镇新街子村,老道寺镇陈寨村),力争到2012年底全部达到省市各项创建指标。生态创建必须以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改善人居环境、造林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通过建设一批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工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示范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紧抓中省“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机遇,编制和申报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的解决。要加强对已实施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按时限完成整治任务。

(三)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整治力度。一是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加强畜禽养殖企业废水治理。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的监管力度。从严审批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群众聚居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建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源产生。

(四)实施饮用水质安全工程,有效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按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文件要求,分期、分批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桩等保护设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水源水质监测等制度,逐步完善城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确保饮水安全。

(五)切实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采取多种措施对以麦草、稻草为主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气化、制肥、制饲料和草制品等实用技术,积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秸秆发电、秸秆制板材等秸秆利用项目,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禁烧区达90%以上,减少露天随意焚烧秸秆行为。

(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交通、水利、区域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环境管理,严格项目准入,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做好生态和资源开发类项目的环境监管,有效防控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维护和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加大农村工业污染治理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开展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涉及环保、发改、农业、住建、卫生、水利、国土、林业、交通、财政等多个部门和各镇党委、政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各镇、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环保局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督促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饮用水源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等污染设施建设的落实,负责镇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发改局负责制订和推行农村环境与发展有关鼓励政策,指导农村工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指导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农村工业产业走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路子。

国土局负责实施农村土地用途管理,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负责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的生态治理和修复。

住建局负责制订镇村建设规划,指导并组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设施,开展村容村貌的整治。

农业局负责农业生产面源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组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做好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合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林业局负责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工作,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防护林和“三化一片林”等工程。

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供水、人畜饮水工程和水保生态工程。

卫生局负责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建设工作。

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

财政局负责安排农村污染治理资金、试点经费补助,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项目支持的方式和方法。

镇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

生态环保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县委“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发展”的目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和整改落实阶段实施意见的安排和要求,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尽快办好一批与群众环境权益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实事好事。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要进行全面梳理,深刻剖析根源,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应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明确时限,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有效解决。通过整改,营造起“科学干事、艰苦创业、真情为民”的浓厚氛围,建立起推动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为推进*县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新的贡献。

二、整改目标及措施

通过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分析检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共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县环保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个,涉及3个方面,并提出如下整改措施,各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

(一)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1、思想不够解放,抢抓机遇重视不足,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系统。

整改措施:组织干部职工继续深入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总结形成的经验,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鼓励抢抓机遇,敢闯敢试,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形成有为才有位、更有为的奋勇争先机制。建立每月一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和每季度一次领导班子成员、专家辅导学习制度。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完成时限:长期

(二)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执法力度不够强,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整改措施:加强环境现场监察,落实巡查制度,进一步做好限期治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环境监管,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严查处、后督查,敢于叫真碰硬。积极配合州环保局、州监察支队抓好环境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环境监察大队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3、环保工作城乡统筹力度不够,农村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面源污染较严重。

整改措施:环保工作从注重城市向城乡统筹转变,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农村环保工作的机制体制,将环保工作向农村延伸。采取示范引路、以点代面的方法,积极引进和推广农村环保新工艺,重点推进农村集镇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污防股、自然保护股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三)着力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效能机关建设

4、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比较薄弱,与日益繁重的环保工作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全县环保系统能力建设目标任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环保体系,不断提升环境监察、监测能力。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环境监察大队、局办公室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5、作风不够深入,对基层情况调查研究不足,环境管理与基层实际情况有脱节的现象。

整改措施:深入开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和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机关”活动,进一步完善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有效解决个别干部深入基层不够、掌握民情不多,工作作风不实、落实力度不大,办事效率不高,工作得过且过等问题。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完成时限:2009年9月

(四)关注民生

6、部分环保历史欠账还未得到解决,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保障不充分,污染源整治任务依然较重。

整改措施:在2009年内完成全县工业污染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治工作;巩固“煤改气”工作成果,严格监管防止反弹,深入开展所负责农贸市场和联系社区的创国卫工作;积极督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李仙江、小黑江支流污染源整治工作,确保重点流域水质不受污染。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污防股、环境监察大队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五)完善制度

7、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废止或完善,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整改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全面清理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的立即废止,对不健全的及时完善,对缺失的加紧研制,形成废止、完善和建立规章制度的具体情况报告。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完成时限:2009年8月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整改落实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整改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负责搞好整改落实工作的督促指导。

生态环保方案篇3

2020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全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畜牧业污染治理目标

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二)种植业污染防治目标

推进化肥和农药减量行动、秸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处理试点等,到2020年底,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三)农用地耕地污染治理目标

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中轻度受污染耕地

安全利用及重度污染耕地的严格管控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

(四)其他任务

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生动物保护。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畜禽粪污治理

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健康养殖项目,以生猪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促进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改造提升。鼓励社会资本在养殖集中区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定点定量对接,提高区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监管,严厉打击违规生产使用添加物等行为。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高效、经济技术模式。

(二)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科学制定配方,分区域分作物施肥指导意见,推进配方肥落地。以粮果生产重点,开展粮果生态施肥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玉米种肥同播、小麦一次性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产品。实施粮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扩展试点作物覆盖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开展有机肥积造施用、托管式、专业化服

务,优化肥料结构,增加有机肥施用。

(三)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依托市级粮、果、菜、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有效方式,开展绿色、轻简、精准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树立科学用药意识,优化施药方式方法,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实施安全用农药。集成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高效低容量低风险农药品种替代,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等技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

(四)推进秸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利用技术及机械装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快中省市秸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扶持培育一批秸秆还田、收储运和加工利用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可持续运行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机制,全县秸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完成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填报,摸清资源底数,掌握利用情况,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遴选一套秸杆综合利用技术。

(五)推进农膜回收利用

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棚膜、反光膜回收利用试点,推广使用0.01㎜以上厚度,示范可降解地膜。建立农膜回

收机制,推进机械捡拾专业化回收。继续开展全县农田地膜残留例行监测,基本掌握农田地膜残留量情况等。

(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

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形成“一图、一清单、一报告”,实现耕地分类管理。根据划分结果,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完成中轻度污染耕地利用任务。

(七)发展节水农业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600亩。因地制宜推广各项旱作节水技术,建设成立一批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项目区水分生产力提高10%以上。开展水肥一体化、软体集雨窖补灌、抗早抗逆及生物全降解膜等旱作节水新技术培训。加快土壤墒情自动化建设,定时定点开展测报,编发信息简报,提供墒情信息服务。

(八)加强水生动物保护

严格落实黄河流城禁渔制度。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落实

《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完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制度,完善渔业渔政监管制度。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活动。

(九)做好农业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整治

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加大对全县畜禽粪污乱排乱放农作物秸秆、尾菜、食用菌废袋料、农膜、

化肥、农药、果树枝条、反光膜、水果套袋等包装废弃物乱堆乱扔乱放非正规堆放点的整治力度,做到环境整洁、农村优美。

(十)加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全面排査全县各类农业设施大棚和畜禽养殖场生产性燃煤使用情况,对停用的燃煤锅炉必须拆除并移离现场,严防死灰复燃、有私自使用燃煤锅炉的现象发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建立一批气代煤、电代煤取暖设备,探索推广一批农业设施生产燃煤技术治理模式。2020年底前,对全县种植、养殖生产性燃煤小锅炉实现动态清零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将该项工作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局相关股室和局属相关单位要按照总体方案,根据各自职责,制定专项方案(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确定专(兼)职人员,全力推进农业生态环保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落实领导干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各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关责任,相关业务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落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及时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按期完

成。

(三)加强农业环境监测

健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网络,以农产品产地土壤

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等为重点,构建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健全肥料、农药使用调查和监测评价体系,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填报。调查农膜使用、回收利用情况,建立台账。

(四)强化资金政策

要积极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农业生态环保资金,在安排生产资金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农业生态环保资金,特别是要满足耕地污染防治和农膜、化肥、农药包装回收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资金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污染防治方面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业环保工作。

(五)加大技术支撑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农技体系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环保技术支撑。加大农业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力度,使农业生态工作做到有技术、有模式、有人才。提炼总结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中成熟的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应用。

(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生态环保方案篇4

一、考核目的

建立“五河”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奖励机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章江源头水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监管能力;鼓励我县饮用水源头乡镇加强水质保护工作的积极性,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二、县城饮用水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来源及适应范围

(一)资金来源:从省政府下拨给我县的“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中划拨。

(二)适应范围:用于县环保局和省政府《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府厅字号)文件中划定的河洞乡、内良乡、吉村镇、浮江乡四个乡镇解决饮用水源头的水质保护工作经费。

(三)奖励金额:经考核后,分别对县城饮用水源头保护区的河洞乡、内良乡、吉村镇、浮江乡每个乡镇按最高叁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三、“五河”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使用划拔程序

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环保、监察、财政、水利等部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考核时段为年元月1日至年12月31日,按照设定的考核内容对县城饮用水源头保护区的河洞乡、内良乡、吉村镇、浮江乡进行年度考核,由考核领导小组于2012年1月31日前将结果上报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根据考核结果对被考核的乡镇实施奖励。

四、考核内容及评分细则

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得分90(含)分以上的为优秀,全额拨付奖励资金,得分在80(含)-90分之间者为良,拨付80%的奖励资金,得分70(含)-80分之间的为一般,拨付60%的奖励资金,得分70分以下的为差,不予奖励。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细则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10分)。做到纳入党政议事日程,至少每月排查一次,同时有组织机构、专管人员、工作计划和总结,缺少一项扣2分。

(二)突发污染事件(事故)处置工作(20分)。积极妥善处理好辖区内突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对突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如未及时上报的,经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每次扣5分,如未及时处理好,每次扣10分。

(三)项目(企业)建设监管工作(20分)。辖区内违法新建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企业)或新增排污口的,每次(个)扣5分;对辖区内违法建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项目未按要求及时清理取缔的,每次(个)扣10分。

(四)确保水质达标工作(20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辖区内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一般水域水质达到Ⅲ类水质以上标准,如超标每次扣5分。

生态环保方案篇5

一、推荐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热爱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

(二)自觉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长期积极组织或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活动,在促进生态环保理念传播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显著成绩。

(三)事迹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的公众形象,对社会公众具有明显的带动、导向和示范作用。

(四)参选人员不属于行政编制人员,且未曾入选2019年度和2020年度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二、推荐渠道及材料要求

(一)推荐单位及时限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在充分征求省级文明办意见后,作为推荐单位在《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推荐表》(见附表)上加盖公章,统一报送推荐材料。每个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推荐3至5人。各地文明办可积极推荐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表现突出的生态环保志愿者。生态环境部每个直属单位最多推荐2人。请标明推荐顺序。

(二)推荐材料及格式

填写《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推荐表》,并附3至5张相关照片(需有照片说明,单张不超过5m;可另附时长3分钟以内的相关视频)。

请按照“××省(区、市)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推荐资料”的格式标明邮件主题,邮件内容注明工作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推荐材料以zip压缩包格式发送,包括推荐单位盖章的推荐表扫描件及推荐表电子版、事迹简介、照片(含照片说明)、视频等。文件命名方式示例:上海市王××推荐材料.zip(上海市王××推荐表.doc,上海市王××照片(照片说明).jpg,上海市王××.mp4)。

三、时间安排

(一)典型推荐

2021年4月25日前。

(二)展示审议

2021年5月上旬,进行网络展示并开展线上投票和专家审议,结合线上投票情况及专家审议结果,确定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名单,并进行公示。

(三)结果公布

2021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向社会公布最终结果,并邀请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代表参加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四、宣传推广

活动期间,通过“生态环境部”“微言环保”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志愿者事迹进行线上宣传展示,六五环境日期间进行集中宣传。拍摄制作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故事短视频,用于网络媒体宣传推广。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文明办要充分运用新闻宣传和网络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工作进展和成效,加大对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培育和弘扬生态道德,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李博越、杨俊

电 话:010-84665677、15532696653

邮 箱:zhiyuanzhe@mee.gov.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a栋303室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社会宣传室

附表

 

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推荐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照片

(一寸照)

民 族

 

籍 贯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职 务

 

地 址

 

邮 编

 

手 机

 

邮 箱

 

事迹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河湖及海洋污染防治、垃圾分类、环保宣教等

事迹简介

(1000字左右,照片附后)

主要成绩

 

推荐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备 注

生态环保方案篇6

在去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张庆伟等31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制定生态保护法。议案认为,虽然近几年生态建设和环保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生态环境状况仍然十分严峻,地下水、森林、矿藏等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情况严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改变。生态保护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立法相对滞后,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等原因使生态遭到破坏,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建议制定生态保护法。

王保存等33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议案认为,我国农业资源数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产品污染加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建议制定农业生态保护法,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监督与管理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黄美缘、闫傲霜、刘纪林等94名代表提出3件议案,建议制定生态补偿法。议案认为,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生态建设和环保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生态环境状况仍然十分严峻,生态体系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态安全面临风险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立法相对滞后,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等原因使生态遭到破坏,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建议制定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

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认为,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对自然生态各基本要素的保护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律框架。生态保护领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执行层面的问题,有些是部门协调的问题,有些是需要细化的规定,建议通过制定相关配套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经济激励政策落实。其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起草已被列为国务院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二类需要抓紧工作、适时提出的项目,环保部与农业部联合起草了草案,已报送国务院,现正由国务院法制办进行审查修改。

环资委认为,加强生态保护和农业生态保护十分重要,从当前的情况看,各个生态要素保护的相关法律虽然较为齐全,但还不能覆盖所有方面。是补充规定各生态要素保护的法律还是整体立法保护,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立法条件还不成熟。为了体现生态保护和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在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条款中明确了对生态保护的原则要求,规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内容应当包括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同时规定了自然生态保护的原则、重点、制度等,还专门补充了关于农业和农村生态保护的内容,规定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监管,明确通过财政预算支持农村环境治理。

生态环保方案篇7

环保法庭:

生态“保护伞”

10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协调会在毕节市金沙县人民法院展开。当事双方分别是金沙县人民检察院和金沙县环保局,而主持协调会的却是仁怀市人民法院副院长、环保法庭庭长陈铭,备受外界关注。

据介绍,由于金沙县环保局怠于履行对辖区内四川省泸州市佳乐建筑安装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职责,金沙县人民检察院便向仁怀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协调会召开之后,金沙县环保局对佳乐建筑安装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金沙县人民检察院随即递交了撤诉申请,仁怀市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准予撤诉。

“这是仁怀市人民法院自今年6月跨区域集中管辖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民事、行政案件以来,受理的首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陈铭说,这既是巡回审理、就地办案、方便当事人诉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今后审理跨区域环保诉讼案件进行的有益探索。

4月24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指定在贵阳、遵义、黔南、黔西南4家中院设环境保护审判法庭,在清镇市、仁怀市、遵义县、福泉市、普安县5个基层人民法院设立环境保护法庭,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生态环保案件集中审判的“145”格局,运用司法手段保护绿水青山。

“由于环境资源固有的整体性,往往和行政区划人为的分割性存在着冲突,一旦发生区域性、流域性的污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程序,首先面临的将是管辖权冲突的问题。”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卫认为,贵州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在全国率先实行分区域对环保行政、民事案件集中专属管辖,是对跨行政区域环境诉讼的专属管辖问题作出的一个尝试性回应。

事实上,从2007年11月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正式成立起,贵州就开始谱写拿起法律武器、强化环保执法司法体系建设的新篇。

据统计,2013年全省涉及环保、森林、生态方面的案件有1500多件,其中刑事案件700件,占了将近一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生态文明保护中,我们还要在建立机构方面加以探索。”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建说,比如乌江、草海、盘江等涉及贵州生态环境的流域,都要探索设立流域环保法庭、生态法庭。只要涉及这个流域的环保案子,环保法庭不仅要管好,而且要加大案件的审理力度。

“六个一律”:

利剑斩黑手

4月25日,江口县环保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联合江口县公安局对怒溪镇地楼村偏岩山红砖厂和梵星村黄泥沟两窝点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捣毁土法炼汞灶台23个、蒸馏罐33个、简易冷凝设施23套;清理出汞触媒原材料16640公斤,蒸煮汞触媒半成品26260公斤,汞渣81.76公斤,毛汞18.3公斤。

根据《刑法》第33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该案可能构成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省环境监察局、江口县环保局于是同步将该案向公安部门进行移交。

5月13日,贵州省“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正式启动,省环保厅、省公安厅迅速衔接,展开联合执法办案行动,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土法炼汞窝点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成功告破。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六个一律”环保“利剑”以最强硬的手段和最严厉的措施向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宣战。

各级环保部门深入一线,跟踪问题、查找问题、督办解决,对全省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手段,重拳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为加大打击力度,省环保厅将此项工作列入今年对各级环保部门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排污单位的日常巡查,对今后凡是省领导发现而环保部门没有事先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失职行为追究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的开展,使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加工点被关停、取缔,一批环境违法行为被挂牌督办、限期整治,一批环境犯罪案件被刑法处置。

据统计,在历时半年多的专项执法行动中,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出动执法人员6759人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10起,检查企业2662家,下达执法通知书1677份,执行处罚金额1898.46万元。

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全省关停128家厂矿、企业和生产作坊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污染源,取缔非法炼汞点、砂石厂19家、非法水晶加工设备3360台(套),挂牌督办违法企业47家,限期治理148家。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贵州主要江河水体及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守法意识逐步增强,非法生产和排污行为有效遏制,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有力保障。

联合执法:

合力出重拳

近年来,由于都柳江流域沿岸锑开采、浮选、冶炼企业的无序生产和当地部分村民私挖滥采,矿井水未经处理直排,造成了都柳江流域的严重污染。

2013年9月,贵州、广西联合监测发现贵州出境断面锑浓度猛增,超标最高达4.90倍,严重威胁了下游柳州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今年4月,省环保厅联合省公安厅、省检察院、林业厅、国土厅开展了都柳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对长期以探代采,无环保手续、环保设施,矿井废水锑严重超标的湖南曾洪源矿业开发公司进行查处,关闭了企业生产线,刑拘了违法当事人,并以非法采矿罪、污染环境罪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

也就是在同一个月,省公安厅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总队、省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同时挂牌成立,贵州构建起省级公、检、法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大格局。

目前,省环保厅与省公安厅建立起七个联动机制和制度,成立了“省环境监察局、省生态环境保卫总队联动执法办公室”;省环保厅会同省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制定工作制度,使环保部门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衔接配合机制逐步形成。

“环保执法司法体系建设,为贵州的环保监督工作布下了天罗地网。”省环保厅副厅长徐毓贤说。

截至9月底,环保部门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案件15起,涉案37人,检察院批捕4人,刑拘10人,行政拘留1人,通缉6人;另有2个涉嫌环境犯罪案件正在取证、侦破中,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环保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生态环保方案篇8

[关键词]环境立法;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DF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38-02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以这样的方式提出来是前所未有的,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同时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1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考量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

1978年《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问题做出了规定。同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也势必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提到了国家立法的日程。1979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尽管该法于1989年12月26日才正式颁布实施,但是,这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第一部基本法。1989年我国制定了一部综合性的环境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随后颁布了5部自然资源单行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9部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单行法律――《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煤炭法》,国务院及其各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资源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各地方制定了地方性的环境资源法规等,这些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

但是我国的环境现状告诉我们,现行的环境立法远未完善,对一些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法。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有关自然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与简略,缺乏必要的制度性规定或较详尽的法律规则,所以无法适用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而无论是基于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还是根据环境法律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制定一部能涵盖我国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诸方面法律制度的综合性立法确有必要。

(2)各单行法强调的是各种具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缺乏对自然资源整体性和综合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定。

(3)环境立法中缺乏“生态鉴定”的制度和理念。“生态鉴定”制度,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又比环境影响评价更有强制性和影响力。生态鉴定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通过对拟议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有关材料的审查和评价,查明或判定该拟议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生态立法所规定的生态要求;二是在查明拟议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做出是否可以准许该活动予以实施的结论。”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样的鉴定制度和理念,使环境立法中“生态文明”的保护有所缺失。

2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

鉴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存在上述问题,在立足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

2.1从宪法层次上完善环境保护的纲领性规范

从宪法层次上规定部门法基本原则,则可以有力地促进部门法得以迅速、健康地发展。目前,我国宪法已经滞后于环境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滞后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环境法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新领域的发展,如不适时地在宪法中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势必影响到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实现和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一定的影响。

2.1.1环境保护理念和思想必须尽快引入宪法。我国宪法应在序言中涉及环境保护理念和思想,并对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相应的表述,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来抓紧办好,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理念和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和谐的发展空间。

2.1.2将环境权、环境保护原则在宪法中做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尽管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但是从该条法律规定看,我们目前在法律中主要强调的是公民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而缺乏对公民享有的环境权的明确规定,因此,我国宪法应明确将环境权作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之一,并在宪法中反映出来;将国家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

2.2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基本法

在环境基本法的立法中,2002年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是最全面的。在基本原则部分,第三条规定了“组织和发展生态教育体系,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的原则。在权力机关的职责部分,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有“组织和发展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生态文化”的义务。我国在修订《环境保护法》时,要借鉴俄罗斯的立法经验,既要在导言或者第一条的立法目的中对公众进行详尽的环境资源国情教育,还要设立专条,从国民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对公众提出培育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主要要求,又要在环境宣传教育和环境日、地球日的纪念等条款中设置公众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培育参与和接受等内容。

2.3确立环境立法中的“生态鉴定制度和理念”

我们可以以《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为榜样,吸取其在生态鉴定方面的精华,确立起我国旅游立法中的“生态鉴定制度”。《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将生态鉴定的对象规定得十分广泛,其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俄罗斯联邦各种规范和非规范性法律草案,须经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核准的作为预测俄罗斯联邦生产力发展和布局依据的各种材料,如各种综合性和专项联邦社会经济规划草案、科学技术规划草案和其他联邦性规划草案、各种自由经济区发展总平面图方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草案、生产力配置总规划方案、联邦投资计划草案、联邦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方案草案、各种国际条约草案、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方案、由联邦政府发放许可证的依据性材料、将林地变为非林地的依据性材料等,都必须进行生态鉴定。

生态环保方案篇9

成立专门机构

开辟“绿色通道”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4月24日正式授牌后,省检察院迅速行动,于4月30日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座谈会,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必须以积极和坚决的态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内设机构的组建和工作开展。截至5月26日,全省检察机关已经完成省院、7个地州院和10个县级院的专门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组建工作,并配备一批政治业务素质强的检察人员。

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成立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普通刑事案件批捕、工作,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预防工作,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律监督工作,均集中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部门承办,开启了生态司法“绿色通道”。

查办案件依法履职

“抓好破坏环境资源立案监督工作、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摸排查办工作和督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工作,力争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召开前,查办一批在生态领域有影响的案件”。4月30日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当前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对影响重大的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坚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并采取一般案件重点审查、较大案件专人审查、重大案件专案组审查等方式,整合办案力量,形成生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今年1至5月,全省检察机关快捕快诉了一批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犯罪案件,其中批准逮捕225人,提起公诉545人。

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村民孟某某为在征地建设中获得巨额补偿,毁坏贵阳市环城林带18.8亩防护林,改种桃树苗,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贵阳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审查后,认为孟某某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依法从快批捕了孟某某。

为落实省委打击处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惩治破坏资源环境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的要求,省检察院还于5月13日下发了《开展重点查办和预防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积极对生态职务犯罪线索进行摸排,加大查办和预防生态领域职务犯罪的力度。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已摸排掌握了一批案件线索,有的已进入司法程序。

加强调研强化监督

为落实省委关于监督支持环境保护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还注意深入分析案发原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铜仁市检察院针对群众反映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及时进行走访调查,介入环保监管领域,与该市环保局、水务局、城管局、住建局和污水治理有限公司等部门就治理污染问题召开座谈会,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清镇市检察院组织开展林业领域预防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形成《林业生态调查报告》,得到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的高度重视。

今年3月,贵州省检察院部署为期8个月的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4月28日又下发《关于强化立案监督严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通知》,再次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案监督工作进行部署,要求认真摸排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线索,依法及时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监督有关部门立案侦查。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已监督有关部门立案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4件26人。

探索新路实在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全省检察机关不断探索生态检察工作新机制,着力推进生态检察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省检察院到环保厅、林业厅等生态环保执法部门进行走访,了解行政执法案件受理和处罚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作机制,共同研究环保、林业等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衔接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清镇市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制定《清镇市生态保护公众、行政、司法三联动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案件提前介入工作机制》等制度,与法院共同制定《生态补偿量刑建设的相关规定》,对有效恢复受损植被的被告人实行宽缓政策,实现了刑罚打击、教育和补偿等功能。

清镇市流长乡中街村村委会支书金某等8人为鼓励、扶持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集体研究决定将该村集体林场内的1498棵杉木砍伐。清镇市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及时与林业部门联系,督促金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补种被毁掉的林木。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结合犯罪嫌疑人补种被毁林木积极修复生态环境的情况,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

生态环保方案篇10

论文摘要: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环思路指导下的以供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综合考虑水资源配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根据水量需求单纯扩大供水规模的以需定供规划方式。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依靠技术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用水定额、兼顾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方面对需水加以控制管理;从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转变,挖掘供水潜力;对饮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体涵养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回用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保护。最后,以北京市新城顺义区为对象进行了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应当由以前水厂一用户一排放的单向利用转变为水厂一用户一再生的循环利用,即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循环,使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能够相互协调。

1水资源规划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0年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强调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导致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与水资源的内在联系,在进行水资源规划时更多地考虑了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国外水资源规划方法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积极地开展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www.133229.com水资源的规划重点放在控制水资源需求量上,采取多种节水措施,以保证现有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只有当现有水资源量不足、确实需要增加水资源量时,才考虑开发新的水资源或寻求替代水源(如再生水)。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则转变为满足现状和将来经济社会开发的适度水资源需求量。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经济措施和价格手段,以及公众参与的透明规划方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国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以需定供的水资源规划方法,这种方法隐性认为水资源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此也造成了如河道断流、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不良后果。在2002年以后,全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查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在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2规划目标及方法

2.1规划目标

健康水循环框架下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为区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规划方法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在传统规划方法——现状调查评价、供需平衡分析、方案比选的基础上,以“健康、循环”为核心进行规划。

“健康”即在规划的全过程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需水预测中,除进行生产和生活需水预测外,还应进行生态需水预测,其目标为各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不低于现状,多数能够有所改善。

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规划内容,通过水资源污染现状调研及预测,结合保护目标,制定污染源治理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保护措施,重点是建立规划区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的布局方案。

在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集的过程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去除无法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方案。

在规划方案比选过程中,除考虑传统的水资源量和社会经济因素外,还应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共同进行多目标的优化决策,形成推荐的规划方案。“循环”的核心是规划区内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和回用。再生水回用应根据需水预测成果分析可应用再生水的项目,确定不同回用目标的水质要求及水量需求,由此确定不同规划水平年再生水厂的规模、工艺、分布和服务范围。

雨水收集利用也是“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应在规划区内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在健康水循环的框架下,应改变传统“以需定供”的规划理念,通过“节制用水”抑制需水预测中不合理的部分,减少需水量。产业结构调整、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是节制用水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农业及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规模,鼓励耗水量小、利用率高的行业发展;通过节约用水的分析来减少不合理的需水量。

通过上述围绕“健康、循环”而建立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将得到由强化节水的需水方案和包含替代水源的供水方案所组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集。综合考虑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后可得到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3应用案例

3.1背景介绍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区将作为北京市东部的重点发展新城之一,承担主城区疏解出来的部分城市功能,是未来北京东北部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地区。随着顺义区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发生较大变化,进行新的水资源规划,协调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势在必行。为此,在健康水循环的框架下研究和制定了顺义区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了2010年-2030年顺义地区工业、城市及农业的发展规模、结构与用水布局,在综合考虑总体用水和供水方案后,给出了顺义区水资源总体布局方案,对地下水、地表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等各种供水利用方式进行了规划,同时也对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的用水来源进行了规划,满足了顺义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3.2相关规划成果

①需水预测及节制用水

在生产需水预测过程中,考虑了顺义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限制了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合理抑制了需水量。

生态需水预测的目标是各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不低于现状,尤其是重点保护地区。生态需水预测分别讨论了河流、林地、湿地、城区绿地、城镇景观水体的生态需水。通过计算给出了顺义区的生态需水量及参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水量。

节制用水除应用产业结构调整手段外,还对工业、农业和生活的用水节水进行了调查,制定了工业、农业和生活的节水标准与指标,由此进行了节水潜力计算并给出了可行的节水措施。2030年顺义区工业、农业和生活相对节水潜力如图2所示。

根据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水的预测及节制用水分析汇总得到基本方案与强化节水方案下的顺义区需水量(如图3所示)。

②水资源保护

首先,结合水功能区划及现状水质,确定了地表水分阶段保护目标,并计算了相应的纳污能力。根据对污染源现状的调研,进行了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和预测。由此制定了相应时期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模及处理深度方案。

其次,从工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和水环境监测、综合整治等方面对地表水资源保护策略进行了规划;由开采量和主要污染物因子控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③供水预测

根据顺义区的水资源调查评价,预测了不同规划年顺义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供水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雨水集蓄利用方案。

在污水集中处理处置方案的基础上,对再生水用途及回用潜力进行了分析,主要回用于生态用水,同时兼顾农业、工业及市政杂用用水。

④水资源总体布局

由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及供水预测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顺义地区的6个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水资源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经过供需平衡分析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给出了推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形成了水资源的总体布局(见图4)。

⑤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给出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推荐方案,该方案实施后,顺义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将逐渐得到缓解,地下水储量亏损、地表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将逐渐恢复,最终形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规划实施后,将集中力度实施水资源保护方案,其中包括城镇污水集中治理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地下水源保护工程等,以上工程实施后顺义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有很大改观,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地表水因水质原因而无水可用的状况会彻底改变,地表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地下水也将逐步得到回补,水质也将有所保证。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