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十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十篇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17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1

关键词:选矿厂水资源循坏利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选矿废水处理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矿物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同时排放出大量废水,选矿废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资料统计,全国矿山选矿厂,每年排放的废水总量约占全国工业排放废水总量的十分之一,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之一。选矿用水在矿山生产用水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来讲,有色金属选矿中,每处理1t矿石,浮选法用水4-7m3,重选用水20-26m3,磁选用水23~27m3,绝大部分选矿用水伴随尾矿以矿浆形式流出,经沉淀排放后成为选矿废水。

选矿废水不仅排放量大,同时还含有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矿石在洗矿、破碎、磨矿和浮选过程中,其中的金属离子会不同程度的溶解到矿浆中,使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同时,大量不溶物以微细粒的颗粒进入废水中,使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含量远远超出生活用水。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固体不溶物的废水如果排放至外部环境中,势必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矿石浮选过程中,加入的大量浮选药剂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来说,浮选过程中,加入的捕收剂如黄药、黑药,抑制剂如重铬酸钾、氰化钠,以及起泡剂如松醇油等都会在选矿废水中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一般浮选药剂残留在选矿废水中的量,占选矿加药量的比例如下:黄药2.5-3.5%,松醇油50-90%,酚类70-95%。含有浮选药剂的废水很容易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其它生物的生长。另外,在硫化矿选矿过程中,常常根据生产的需要,在矿浆中加入大量的酸或碱来调节浮选的pH值,因此选矿废水的pH值一般都低于或者高于自然水系,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对环境同样也会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选矿废水具有排放量大、金属离子含量高,固体悬浮物高含量高、残余有机药剂高,同时pH值低于或者高于自然水体等特点,如果直接排放,势必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矿山生产离不开大量的用水,一般矿山地处偏远,运输交通不方便,有些矿山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甚至有些矿山因为缺水而影响到正常生产。面对矿山排放的大量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选矿废水进行综合治理以及循环利用、实现矿山清洁生产,在国内外都己经引起高度的重视。

因此实现选矿废水循环利用是解决矿山废水排放和缺水问题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实现选矿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前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选矿废水的来源、组成及特点

1、精矿废水:一般指选厂精矿产品的浓缩和过滤废水,是在精矿的浓缩和脱水作业中产生的。其流量大小与选厂生产规模、浓缩脱水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生产管理方式相关。该类废水一般含有大量残余药剂、溶解的金属离子、固体悬浮物等,pH值偏离生活用水pH值较多,成分复杂,比较难以处理,是选矿厂废水处理的重点部分。

2、尾矿废水:指选矿过程结束后留下的矿浆中所含的水,该部分废水通常随尾矿输送到尾矿坝,在尾矿坝进行自然澄清净化后排放。这类废水的流量与选厂生产规模紧密相关。尾矿废水由于在尾矿库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沉淀和净化,固体悬浮物含量低,水质一般比较清辙;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残余药剂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值一般也接近自然水体。因此,这类废水较为容易处理。

3、车间冲洗废水:该部分废水指在生产作业中用于冲洗作业而形成的废水,由碎矿过程中湿法除尘的排水,破碎筛分车间、皮带走廊以及地面冲洗水等组成。这类废水的流量和选厂生产规模、矿石处理方式及生产操作管理等相关。这类水主要含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因此一般经沉淀后即可排放。

4、选矿设备废水:该部分水主要由设备冷却水、仪器设备清洗水、管道清洗水等组成。这类废水流量较小,成分简单,水质清澈,有毒有害物质少。这类废水一般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5、其他废水:包括地沟污水、雨水以及事故废水等,该类废水流量不定,但通常都很小。该类废水成分较为复杂,不易处理,但是因为流量很小,一般都不经处理经过选厂地沟进入污水厂。

三、选矿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

1、选矿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净化处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工艺流程图

2、选矿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在选矿废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加强现场药剂制度管理,严格控制浮选加药量。

选矿废水中金属离子及残余药剂量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场生产时不注意制药剂使用量造成的。在浮选过程中加入过量的药剂不仅会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使大量残余药剂进入选矿废水中,使选矿废水性质不稳定,从而影响废水的净化处理。因此,一个完善的废水回用系统中,浮选药剂制度的管理非常重要。

2)加强选矿废水澄清净化过程,确保选矿废水的有效净化。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选矿废水的回用,是以选矿废水得到有效净化为前提的。因此,选矿废水净化处理过程是确保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废水回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废水净化处理的操作和管理,把回水对铜钴浮选过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定期进行选矿废水水质监测,根据废水性质及时调整净化过程。

在废水的循环利用过程中,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机药剂等难免会不断累积,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废水水中监测,根据废水性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废水净化处理过程,加强或者降低废水净化力度。

4)部分废水直接回用,减少废水处理量。

在选矿厂实际生产流程中,除了铜钴流程外,还有磁选、重选流程。为减少选矿废水的处理量,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在选矿废水回用时,可以使一部分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回用于磁选、重选作业,实现选矿废水的“部分处理,全部回用”。

结论:

本选矿厂对回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经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水率超过93%,达到同类矿山先进水平。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但又是有限的,现在各个矿山企业都在考虑循环利用的问题,通过对生产的了解和分析,对生产设备及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同时加强水循环利用的建设,就会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华锋.选矿厂废水及尾矿处理.中国金属学会,1990:23

[2]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520

[3]余必敏.工业废水处理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6一9

[4]张印殿.环保知识400问.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2

关键词:水资源循环经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现代工业园区的用水问题,我国已经有相关政策,政策鼓励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工业园区可以采取“减量化、水再使用、水再生利用、水再循环、水资源管理”的水循环经济模式,让工业园区搭建一个水资源循环系统的共有平台,延长水资源在社会循环中的使用时间,要把水资源利用到最大限度,削减工业企业的用水量、提高用水的效率和减少废水、污水的排放量等问题是解决工业园区的用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1.国内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不仅不足而且不均,平均每人只有2200立方米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有一半以上的重要城市中都面临这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有110座工业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的供应不足已是制约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总的来看,中国的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较低,在60%左右,比发达国家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低了近20%左右。就国内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我国已制定了很多有效措施来促进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的发展。现在很多的工业园区都已经采取了重复利用污水、废水措施:塑料厂、钢铁厂采用冷却池或冷却塔技术重复利用冷却废水;电站、造纸厂采用封闭循环系统使水资源达到最充分利用。

2.水的循环利用

一般我们把水的循环分成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自然循环,但是他对自然循环有这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所以,水在进行的其社会循环的过程中要重视遵循水的自然循环的规律,处理好污水清洁和排放工作,尽量的循环使用污水,对污水进行再生利用,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有限淡水资源,人类要多次、重复、持续地高效利用。有很多方法是可以把废水、污水再次利用,企业自身内部水的循环利用和反复利用是再次利用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水系统的健康循环是指在水社会循环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对天然水体的取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减少对水污染的负荷,加强对废水、污水的治理,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其基本实施策略如图1所示。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恶性循环流动模式,转变为“节制的取水――输水――用户――再生水”的反馈式循环流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加强,使水的社会循环能够融入到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中,实现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

循环利用工业园区用水是实现水社会循环的关键环节。解决水资源及水环境矛盾、经济发展的双赢途径是针对工业发展和工业系统的特点,遵照经济及生态规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在尽量减少生态环境不被工业废弃水破坏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工业系统水资源生产效率。通过现代技术和政府管理手段,有效的降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自然循环的破坏程度,维护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能力的稳定性,使其保持长久的良性循环。

3.处理工业冷却水

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设备、调整用水结构刻不容缓。因为,我国的工业用水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复用率和直流供水和复用率低、严重的浪费等方面。为了实现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目的,我们采用深度及简单处理来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直流冷却水系统及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化工企业、钢铁厂及电厂等一般采用的水冷却系统的两种组成形式,而密闭式、敞开式、直接接触式又是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几种形式。冷却塔,如玻璃钢、抽风式、及风筒式冷却塔等在冷却水过程中会被用到。循环冷却水系统被国内一些火力发电厂及钢铁公司所采用,这使用水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经济及环境效益。采用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的方式减少补充水量被一些石化企业所采用,历经不断的努力浓缩倍数从以前的1.5―2倍提高到2.5―4倍,补水量也相应的减少了30%―40%左右。

4.中水回用

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称为中水。中水回用是污水处理的开发和延伸,可以为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提供新的水源,发展空间广阔。中水用途相当广泛。

5.水循环系统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5.1水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建立。对所有进去工业园区的企业,根据各企业的用水规模的大小和效益好坏,对其进行用水定额管理,以一万元为基本单位,创造万元产值规定用水量的多少,尽量的把水资源平均分配。工业园区要建立健全水价市场和水权市场,明确规定饮用水和循环水成本和价格,把源生水与再生水的价格差距拉大,有效的利于市场机制,鼓励并刺激工业园区的所有企业多多使用再生水,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园区内企业的用水成本的减低,而且还提高了园区内的水资源更好的得到循环利用。

5.2水循环技术保障体系的建立。工业园区要加强管网建设、水重复利用、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和用水信息等一系列的建设与各方面技术服务的完善,给入园企业一个好的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发展: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7-123.

[2]陈琨.我国实施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120-121.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3

关键词:水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危机”日益显现,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起初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运动规律,即着重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逐步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过渡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研究,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广泛开展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这些研究领域包括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水环境安全的研究、水权水价的研究、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等。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清洁生产、水循环利用、污水资源化为核心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发展模式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的最新方向。

1水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1.1水循环经济的概念

关于水循环经济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大多数是在循环经济的概念基础上,从城市或产业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近似的概念。

陈琨[1]从实施水循环经济的模式方面,提出水资源循环经济应该至少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在用水环节,对于跑、冒、滴、漏、污实现最小量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的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达到或接近水的零排放;二是尊重自然界水的循环规律,在区域范围内,通过经济、工程技术、立法等手段调整水的时空合理分布和利用,维护水的自然循环系统,使水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张钡[2]从社会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了水产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水产业的循环经济应是一种在对水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污水处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水产业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标志。

正确而又合理的水循环经济定义是水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核算与制定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综上所述,在对水循环经济及其应用这一研究过程中,虽然各位学者给水循环经济所下的定义,规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都有所不同,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成果的大量问世,彼此间的差异将逐步缩小。本文认为,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水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的原则,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来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可持续性。

1.2水循环经济的特征

根据水循环经济的定义,通过传统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2.1发展目标上追求效率、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性

水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目标追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三者的统一,要求水资源利用模式必须按这三大目标进行重新构建。

(1)效率特征要求水资源利用注重节水,节水应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高效利用水资源。

(2)效益特征表现在中观上水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要构建节水型经济系统和节水型社会系统。例如,非农产业的用水效益大大高于农业,低耗水产业的用水效益高于高耗水产业,经济作物的用水效益高于种植业,这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水资源,将水从低效益用途配置到高效益领域,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

(3)可持续性是指水资源利用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水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标。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要求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塑造持续发展型社会;要求一个流域或地区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当地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精心管理,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将农业、工业的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1.2.2管理环节上追求供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健康循环

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生存环境,水循环经济要求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和途径都应追求健康循环,且贯穿于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水循环经济的健康、良性循环特征体现在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需要贯彻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输入端的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在供水环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水资源量,即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水技术和节水实践,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生活中,要求人们使用节水器具和采用节水实践来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2)过程控制的再利用原则(Reuse)。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重复利用。在生产中,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和先进技术,以便于排出的水能够不经任何处理就能为另一用途所用;在生活中,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将生活水重复使用后用于冲厕、灌溉等用途。

(3)输出端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水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废水。废水资源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废水资源化后形成不同的产品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再循环原则要求水资源相关者将失去功能的废水恢复功能,从而可以再利用,以使水资源整个流程实现闭合。

1.2.3利用手段上追求科学技术、经济与行政手段的一体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水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水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体系由五类构成,包括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

有效的经济政策是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和财政等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建立征收水资源税制度、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污水资源化税收优惠制度等,从而实现符合水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3R原则。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水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法制建设的需要来看,我国在水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着很多立法空白,极大地影响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顺利进行,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水资源利用的行为,例如: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法》、《污水资源化利用管理条例》等法律和制度,是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管理手段上的重要特点。

2水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水循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纳米比亚、日本、欧盟成员国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asano等[3]认为水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调配的范围随着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扩展水资源的调配范围;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提高了调水的经济和技术实力。metcalf[4]从污水再生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污水处理、处置和回用的基本原理。Beekman[5]从节水减污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水体保护、循环利用的基本原理。Lund[6]对调水的成本与风险交易以及对自然、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Glenn-marie[7]建立了国家层面水资源循环体系和水实物量核算投入产出表,并用于南部非洲国家(如纳米比亚)的水资源核算,进而分析水资源对各部门经济的影响,提出产业发展政策。

其中,澳大利亚无论在水循环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颇为成功。从1977年开始,澳大利亚有关部门便开始着手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了成功举办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澳大利亚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水资源管理战略框架》和《nSw城市和社区循环水利用导则》,并建立了相应的循环水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500个污水处理厂,其中有一半从事循环水的开发,每年大约有150GL到200GL的废水被循环利用。2004年,在澳大利亚国会资助下,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出版了《澳大利亚的水循环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当前水循环利用情况,主要强调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和循环利用问题。报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经验,并提出了未来水循环利用和管理的24条建议: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水的水权问题、相关制度和标准的修订和建立、循环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循环水成本与价格方案与操作办法、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技术创新、循环水项目的投融资方式、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改革、公众参与循环水项目的必要性等[8]。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在中国,许多城市将废水循环利用作为满足日益增长水资源需求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对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利用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较少。代表成果主要有:陈志恺[9]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研究”,贾绍凤[10]的“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和陈琨[1]的“我国实施水循环经济模式的途径”等,这些成果对节水型社会的建立、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评价、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实践方面,废水循环利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农业灌溉,同时改善河流质量;作为工业冷却水;市政用水,如草地和树林;酒店和居民区冲洗厕所;经过处理的废水再利用于城市景观绿化;为了更加明确再生水项目执行的可行性,许多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太原、大连和青岛,已选择部分地方和工业园区作为试点。

综上所述,随着水资源危机逐渐加剧以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传统的以“扩大水资源供给”为目的的工程水利管理方式以及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管理方式逐步向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利用的循环经济方式转变,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步由过去的单一水文学向多学科交叉延伸。

3水循环经济研究的新理论支柱

关于水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以及产业生态学理论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柱。

3.1可持续发展理论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两重性愈加明显,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即全球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也成为全世界二十一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这就要求要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并由此构成未来水资源管理的新理论。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水资源利用要关注流域尺度或区域惊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以流域尺度为基本单元,可持续发展在协调水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时,必须以流域整体思想为指导。恢复和逐步改善流域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功能,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定量描述并分析水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使得水环境核算研究成为当前水环境经济领域的最前沿课题。水环境核算包括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核算,实物核算是建立在水循环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用实物单位描述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的输入输出关系;价值核算集中在水环境价值的内涵、类型及量化方法上,水资源价值核算将为水权、水价、排污权等水环境保护市场机制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最后,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水资源利用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3.2物质代谢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动态演进,也是人类对自然世界不断进行改造的历史。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曾注意到城市迅速发展导致养分循环代谢断裂的问题(metabolicRift),并且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重要生态关联[11]。但这以后,很少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物质代谢研究的重要思想或分析方法。

直到20世纪60年代,Kneese与ayres以及Leontief等经济学家重新意识到现代经济社会中物质代谢过程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应当尽早开展关于物质流系统的研究,并且基于经济学理论和投入产出方法分别提出了物料平衡分析的初步方法,用以解释经济系统的生产与消费以及外部性问题,从而推动了物质代谢研究开始逐渐应用于识别产业经济结构及其导致的环境影响。1988年ayres首次提出物质代谢(industrialmetabolism,也叫产业代谢)的概念,并且指出所谓物质代谢就是现代经济体系运用劳动力要素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与废物的一系列物质过程的集合,这标志着物质代谢研究范畴正式确立并得到广泛认可[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产业生态学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为物质代谢理论和成果应用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促进了现代物质代谢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模式,即物质社会代谢的结构与组织形式,是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尖锐冲突的本质根源。由此,以优化或重组物质代谢过程为目标,从根本上转变现行经济结构使之更加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已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流方向之一。同样,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需要分析生产、消费等环节的水资源物质流代谢过程,从根本上提出符合水资源节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物质代谢理论成为了水循环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3.3产业生态学理论

产业生态学主要以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采用物质利用强度、物质生产力、循环利用率三种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的物质代谢效率[13]。以生产部门的水资源为例,物质利用强度通过分析部门水资源消耗强度与其相应的经济产出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所占比例,识别水资源利用效率;物质生产力则将水资源投入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采用单位水资源的产品或产值指标来衡量水资源生产力水平。水资源利用强度越低、水资源生产力水平越高,说明经济体系对于水资源投入的依赖性越小,系统的封闭性越好;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则用于表征经济系统内部产生的“废水”或“水污染物”的再循环、再利用程度,循环利用率越高,说明耗散损失进入环境的水污染物越小,经济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压力就越小,而系统的稳定性也越高。

应当指出,虽然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模式为重新组织现代经济生产方式与消费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产业生态学并未提出标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来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1)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代谢过程的组织和协调机理如何?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以及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有哪些现实意义?例如,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代谢规律如何进行定量描述?如何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2)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和再利用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对发现水循环利用的新途径有哪些启示?例如,如何避免经济系统中污水回收和再利用过程本身也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尽管产业生态学理论尚未发展完善,但是其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方法为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使水资源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规则重构社会经济系统成为可能和可行。

4水循环经济研究新方法与手段

在对水循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方法上,由于水的流动与循环,水环境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并交互影响,现代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水环境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行为、演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从区域、流域方面加强水资源循环、定量分析。为此,物质流分析技术(materialFlowanalysis,mFa)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inputandoutput,i/o)成为了水循环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

4.1物质流分析技术(mFa)

物质流分析是根据工业代谢和社会代谢的概念,依自然环境为经济社会系统提供的物质输入,通过加工、贸易、使用、回收、废弃等过程形成的系统内存储,以及返回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输出等环节过程进行各类物质统计。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整个系统中的输入量应等于输出量与存储量之和。物质流分析中,主要衡量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投入、产出和物质利用效率,只考虑通过研究系统边界的物质输入/输出流,而对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结构不再细化反映。物质流分析提供了关于环境与经济体系运行机制的整体理解,使得决策者能够确定关键问题所在、选择优先控制目标和相应政策方案,从而通过改善整个经济体系的物质代谢效率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物质流分析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管理和政策制订的重要技术方法,广泛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用[14]。

从物质流分析和水循环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物质流分析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水资源供应总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需水的多少直接决定水资源的供应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水资源消耗的减少意味着水资源供应的减少,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物质流分析,可以发现各部门、各环节水资源输入量的多少,进而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量。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技术和工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通过物质流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和掌握水资源消耗和产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和更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定额,达到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得预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增加水资源重复利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水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寻求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的途径,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循环使用量,延长水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水资源的初始投入,从而最终减少水资源的投入量。企业内部、产业间的水资源重复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都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4)减少最终水污染排放量。实际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量,不但可能减少水资源投入总量(新鲜水量),同时也可以实现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因此,在发展水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实行节约用水,达到减少水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4.2投入产出分析技术(i/o)

投入产出分析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列昂惕夫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1968年联合国把它推荐为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现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于1974年开始编制了部分产品的1973年投入产出表。一些省市和一些大中城市也编制了投入产出表。1988年底完成了国家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同时,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也都编制了本地区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这些投入产出表不同程度地为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应用于管理、决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5]。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Leontief和Ford[16]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空气污染问题,Carter和ireri[17]用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加利福利亚和亚利桑那州的水资源调配问题,thoss和wiik[18]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水资源管理问题,Hendricks[19]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谢梅等人[20]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北京的城市水资源系统,陈锡康[21]建立了山西省水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并研究水资源价值问题。

将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投入产出模型中进行研究,为观察经济活动的水资源消耗强度和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即计算水资源消耗系数和水污染物排放系数)提供了前提,同时也为进一步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将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物排放置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普遍联系之中,为水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分析和价值流核算、循环水价格的制定等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此外,可以将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预测社会经济各部门未来水资源消耗量和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根据水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5水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

水循环经济研究的目标首先是建立科学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其次是技术体系适宜,经济保持适度发展;第三是选择合适的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四是要建立良好的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循环经济需研究的重点问题。

5.1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

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水循环经济走向实践的重要基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不断地寻求理论创新,建立起符合社会经济规律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2)加强对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和经济学分析,从而不断提高水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效率,促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3)加强对于流域、区域、城市和工业园区等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分析,探索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逐步试点示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水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订;(4)加强对于水循环经济运行的多角度分析,如市场、价格、技术、规划、法律等,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循环经济的内容体系;(5)加强水循环经济与相关学科的对比与借鉴研究,从而不断推进水循环经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5.2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

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体现在水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供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等。其目的很清楚,一是节水,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索取,二是减少排放,减少对自然水生态的扰动。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人类实践中早有应用,如节水器具,节水的绿色建筑,还有各种中水的回用等。总体来看,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没有更好地提炼总结,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加强。由于水循环经济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还难以评价各种模式实施的效果,这也都需要加以系统分析[1]。

(1)节约用水模式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用大漫灌的灌溉方式,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可见,我国农业节水潜力相当可观,应大力研究和分析农业节水模式,通过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农业节水。要加强对工业行业节水的经济学研究,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在城镇,要加强水的循环利用研究,控城镇生活的用水浪费,减少城市给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充分发挥节水的潜力。要研究和分析各种节水模式的成本和效益,通过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最优的节约用水模式。

(2)清洁生产模式研究。近年来,世界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采用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采取这一措施,20年来,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用水的数量没有增加。美国钢铁业在每吨钢需要的280t水中,只有14t是注入的新水,其余用的都是循环水。至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90%~95%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100亿m3增加到2000亿m3,增加用水量约1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3)污水资源化模式研究。工业废水资源化的观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努力方向;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是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处理过的回用中水,主要可用于冲厕、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t以上。因此,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的着眼点,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污水资源化应用的方向。

(4)雨水资源化模式研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极度缺水。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当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用量只有110m3,是全国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m3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m3的3.7%。目前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近1000万人的饮用水极度困难。数百年来,西部地区居民积累了丰富的雨水汇集和利用的经验,使他们得以在这里生存。面对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的集水方式受到了资金短缺的制约。为此,今后需要大力开展对西北地区雨水利用方式、雨水利用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5)海水淡化模式研究。我国拥有1万8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海水利用和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中国城市的用水中约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约80%是工业冷却用水。如果能够用海水替代现有工业冷却用淡水总用量的30%,就可以使沿海城市节约近20%的淡水资源,同时减少冷却水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海水淡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今后,需要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对工业设备的腐蚀、海水淡化成本与效益、海水淡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使海水淡化利用成为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5.3水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

“节流”与“开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的今天,其核心在于水的循环利用,即通过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等措施,增加水资源的间接供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效需求,减轻供水压力,还可以相应减少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循环用水可以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循环用水需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特别需要不断更新的污水处理技术、节水技术与设备的支持。

技术创新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系统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比较,不断研究和寻找新的最佳方案。对水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要将水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水的供应、输送、使用、排放、处理和回用等过程中,通过对循环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水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

例如,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用水部门与行业中,各用水部门与行业都存在节水技术与相关设备;在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必须不断更新处理设施和技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同样,要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对饮用水、循环水的管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从经济学的角度,还需要考虑不同技术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以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对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要对比分析采取水循环技术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水循环技术的可行性。这些工作,需要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各类循环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识别评价指标,以为水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四)主要指标。力争到2010年,我国消耗每吨能源、铁矿石、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种重要资源产出的GDp比20*年提高25%左右;每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农业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0立方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5%、25%、3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控制在4.5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注:上述有关指标将根据“*”规划作相应调整)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五)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六)重点环节。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筑)、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

三、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七)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规划和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分析,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统计局、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九)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发展改革(经贸)、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发展改革委要抓紧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四、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十一)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二)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十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

(十四)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五、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发展改革委要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行尖峰电价和季节电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联动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十七)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适时出台燃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进一步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研究完善限制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

六、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十八)加强法规体系建设。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十九)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十)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七、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十二)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5

论文摘要:水是万物之源,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盐须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水资源保护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环境要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得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七大重点流域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为三类水质,21,6,为四类水质,6,9,为五类水质,13,8,为五类以上水质,主要湖泊富养营化问题突出,城市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90,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仍将是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解决日益严峻的人水之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除了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法律的协凋、平衡与保障更是不可缺少,在新的形式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后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倡导。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其基本内涵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首先是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具体到水资源的保护,是指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将水资源保护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引向“源头治理”、“污染预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这一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95,,则污水再生量将达到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一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水资源保护立法,让其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有效运转的制度。为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的法律保护,我国亦不例外。现有有关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水法律(4件,《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已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强化有关制度、关注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刚性规定,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处罚手段和权力,使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总览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仍能发现其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法律体系之符合,不完善

首先。作为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循环经济法》尚未出台。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然而,《循环经济法》从2005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但至今仍未出台。《循环经济法》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它的缺失导致难以形成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使得建没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等都难于获取。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次。已有法律、法规缺乏循环经济理念。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除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外,其它法律、法规在立法理念上仍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没有更多地从“源头治理”出发,对于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制度规定较少。因此多年来,我国水短缺、水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相关基本制度之缺失

循环经济是一种反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典型的建构性,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水资源保护需要相应的基本制度作支撑,然而我国目前与循环经济相契合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或缺失。

首先,目前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水法》等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法律文件,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如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相关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以及没有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污水集中处理滞后和中水利用率低的现象,使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其次,与循环经济配套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例如。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违法排污处罚力度、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这将提高生产者的排污成本,对排污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开征水资源税,并未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人经济成本,企业运作的外部经济,仍然是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和污染的关键因素。

(三)水之源管理体制之缺陷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其性质和权限都不足以实现综合统一管理,并且相应的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流域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适用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十分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其次,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

(四)公众参与之不足

虽然《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些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涉及到对非持续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消费的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仍未摆脱“天赐之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节水和对水的再生利用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公众参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法定渠道还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依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1,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针对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岌岌可危的客观情况。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成果。先行出台《循环经济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单行法规和标准,如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对资源的回收、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如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制大背景。

2,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革,完善现有水资源保护单行法规与标准。修订《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单行法规的部分内容,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突出“源头治理”,节约用水,同时,根据建立循环型和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制定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专门法规,例如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立法应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建立健全各行业节约用水的国家、地方标准体系。制定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依法规范企业与个人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定义务,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环境经济下的水资源保护

1,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首先,要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其次,城市节约用水要真正落实“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最后。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2,建立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资金制度。基金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环境税费及企业和个人捐赠,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水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开发资金风险社会化,有利于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3,健全水资源税费制度。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作用。同时。应将水资源税作为环境税之一。尽快开征。以缓解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总之,采取国家实行环境税,地方实行排污收费的“双轨制”,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入经济成本,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浪费和减缓水环境污染。

(三)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行政执法

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再生。保护我国水环境。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目前。流域管理已是世界水资源管理的大趋势,因此。应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确立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j建议修改《水法》,由国家授权流域管理机构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制定单行法,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获得立法权。以实现统一规划、综合决策、综合治理。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部门的权威,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辖和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配合环境行政部门的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执法效能,最后,要强化水环境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循环经济意识,转变传统经济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强化环保科技技能,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6

吉林省发改委环资处处长、省生态产业协会秘书长曹力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资源和环境形势比较严峻的省份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目的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打破企业间单向线性生产方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今后一段时间,吉林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措施,有利于推动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有利于解决区域性与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只有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才能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改善全省环境质量。

发展循环经济,是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推进,在实践中形成典型的企业,区域和社会三种模式。吉林省适时选择了发展循环经济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看准方向,超前谋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体现。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可以为企业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根据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针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将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具体省情相结合,把发展循环经济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结合起来,努力探索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创新机制,特别是通过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材料消耗,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和原材料、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取得双赢,开拓出一条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最终解决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经过“十五”计划的实施,全省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体现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特征,奠定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

1.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循环经济条件。我省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以汽车、石化为支柱,以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信息为优势,以能源、冶金、建材、纺织等为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尤其是2001年以来,我省经过五年的生态省建设,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初步树立了绿色品牌大省的形象,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科教基础较好,潜在支撑能力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我省是科教事业比较发达的省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万人拥有大学生、科学家、工程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均居全国第6位,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居全国第9位。良好的科教基础,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

3.生态环境较好,自然资源较丰富,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我省是全国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整体可恢复性强。人均耕地面积为0.19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9公顷。粮食生产达到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矿产资源较丰富,全省已探明的非金属矿有61种,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其中油页岩、硅灰石、硅藻土等储量最大,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质矿泉水资源,自然资源可开发利用空间较大。

4.循环经济发展潜力大。

(1)农业发展潜力大。一是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效益低;以玉米为例,我省玉米每公斤成本0.68元,而美国为0.38元,比美国高出0.8倍。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为主,下游产品少,粮食加工以饲料和淀粉为主,畜产品以屠宰和分割肉为主,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平均为3:1,而我省仅为0.4:1,发展农牧业精深加工业潜力较大。

(2)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潜力大。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7.8%,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二是48座县级以上城市中,45座城市存在着缺水问题,其中有32座城市严重缺水,影响人口900多万;三是耗水量大,我省水资源的消耗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用水消耗量大,重复利用率低,中水回用几乎为零;2004年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3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无论是农业灌溉用水还是工业用水,节水的潜力都比较大。

(3)提高能源利用率潜力大。我省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能源结构不合理。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50%左右,对外省的依存度逐年加大。能源自给能力不足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瓶颈。我省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及薪柴和草资源等农村可再生资源量大,2004年全省农村可再生资源量为4845万吨,折合标准煤2296万吨,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的潜力很大。

(4)废旧物质再利用潜力大。全省利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用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的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煤矸石和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潜力大。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橡胶、废旧机械等综合利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比,利用潜力很大。

(5)绿色产品市场潜力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绿色消费已成时尚,公众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有机食品、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5.循环经济发展已进入起步阶段。

目前,我省已进入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纳入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有两个。其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领域1个,即吉林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循环经济试点重点行业建材行业1个,即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1个,即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9个,具有发展循环经济条件的部级开发区4个,各类省级开发区45个,县(市)工业集中区24,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10多个。为我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淡薄,体制性机制仍然存在。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8%,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47%。全省一次能源少,原煤自给率不足50%,每年需外调50%以上的原煤。全省资源利用率低,单位增加值耗水、耗能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3倍,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加剧了资源消耗,也造成了环境污染。2004年我省亿元GDp能耗1.71万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0倍。全省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开工率低,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繁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尚未全面启动。

二是认识不足,全社会对循环经济还缺乏了解和认识,企业自主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有待增强。一些地方与部门较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往往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认识。

三是科技创新不足,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四是企业内部循环和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没完全形成,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模式,仅处于探索阶段。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机制,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走出具有吉林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1.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在发展经济、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要尽可能做到“有效”,而非“最大”;提倡节约、反对滥用;提倡集约经营,反对粗放经营;提倡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消耗可耗竭性的化石资源。

2.生态效率原则。一是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二是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3.环境友好原则。坚持污染预防和“零排放”,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我省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

4.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在生活中,减少人们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5.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在生产中,要求制造商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以便于更换部件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同时鼓励发展再制造产业;在生活中,鼓励人们购买能够重复使用的物品、饮料瓶和包装物。

6.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物质循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循环原则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购买循环物质比例大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以上原则中,前三项为宏观原则,后三项为微观原则。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1.发展目标

计划到2010年,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企业、生态工业(农业)园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区域,开展循环经济城市和区域试点;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省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吉林。使循环经济在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60下降到1.2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5%;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达6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主要任务

(1)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生态技术,延长生态经济产品链条和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农业、汽车、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管理,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各种资源,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变;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3)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优先支持具有示范意义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木材节约代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

(4)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改造已建成的开发区、引导新建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工业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实施。重点在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和资源再生产业方面选择重点单位,积极进行试点,并适时向国家推荐,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循环经济发展总体布局

规划在全省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和资源再生产业方面滚动实施“53121”工程,即抓好5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项目),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循环经济试点市,2个循环经济试点县(市),1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重点领域建设。

(一)构建循环型企业

在企业层面,以资源综合利用、能源梯次利用、物质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增长和环境最佳保护为目标,将农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8个行业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选择50个典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1)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重点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利用。

(2)在大型联合企业中,引入关键联接技术,开展物流、能流的梯级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链。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在提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有害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实现纵向闭合、横向共生、内外协调、资源共享。

(二)构建循环型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现有工业园区分类指导,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或园区,提升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档次和竞争力。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

(1)改造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现有园区内进行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引进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设计思想,统筹规划,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物质能源交替使用、综合利用的原则,构建生态经济产业链条,同时对污染物集中处理,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实现企业之间与上下游产品之间的有机链接,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提高园区层次,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建的开发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和选择入园企业,构建合理的产业和产品链网,实现园区工业结构最优组合。试点单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2)建设实施好新建示范区。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推动型主导主业,围绕主导产业的扩散和延伸发展相关产业和产品,构建生态产业链和产业群,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试点单位: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

(3)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把发展循环经济同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各市、县(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工业集中区,要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和工业生态学理论,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发展,实现横向耦和、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促进产业升级换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试点单位:白山经济开发区。

(三)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市

选择一个主导产业比较发达,产业关联度高,功能比较完善,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进行循环经济城市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作好科学合理的循环型城市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形成单位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并逐步纳入省、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循环体系。新建和在建工业集中区、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布局、规划、建设,形成支柱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高关联度,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在集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求发展,在提高质量效益中求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污水与垃圾处理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快捷便利、舒适清洁的城市交通体系。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大城市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生态居住区。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质分类、回收、再制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循环型产业链系统,信息系统等。

(四)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县(市)

选择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资源型县(市)开展试点。

(1)积极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形成了以资源为链条的系列主导产业基地。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了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生态林草产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通过上述四个链条的设计,实现农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产业间循环。

(2)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以生产要素为纽带,选择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区域(实体)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其中:一家一户型试点的重点是,建立沼气~家用能源~有机肥~生态农业等生态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基地型试点的重点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生态农业商品的成片开发,提高土地产出率。生态环境保护型试点的重点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试点县(市)为:江源县、东丰县。

(五)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建设

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再制造等4大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集中力量建设好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试点项目:吉林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

四、循环经济发展重点

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从局部向区域依次展开的过程。要在广泛宣传、深入调研、严格论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取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资源消耗量较多、上下关联度较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成效后,逐步推进,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根据我省省情,“十一五”期间重点构建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原料化工精细化工化工产业园区。

2.粮食生产初加工(附产品)深加工(玉米化工)精深加工产业园区。

3.农畜产品种养殖加工废物回收利用。

4.电厂、矿山、钢铁等行业粉煤灰、矿渣、废渣等建材(水泥、空心砖和墙体砖等)。

5.废旧资源回收废旧资源拆分废旧资源再制造技术研发与试验废旧资源再制造废旧资源再利用。

(二)突出重点产业

规划在全省农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8个行业进行循环经济重点建设。

(1)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企业间、产业间循环和区域间循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的各类污染。重点发展以玉米及玉米秸秆、畜物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2)钢铁行业。采用先进技术,加速主要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实行高温废气回收及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循环使用技术,加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和废钢的回收利用力度,进一步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提高能源、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要求通钢集团、吉林建龙钢铁等骨干企业主要循环经济指标要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3)有色金属行业。采用先进工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逐步提高矿山综合开采率,做好生态恢复及复垦工作。

(4)煤炭行业。建设与改造一批大型高产高效和质量标准化矿井,推广先进工艺,实施清洁开采,合理开发和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提高煤炭洗选率。做好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气、矿井水及煤矸石等综合利用。加强舒兰、蛟河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

(5)电力行业。加强煤炭、水等资源消耗管理,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火电厂要安装脱硫装置和除尘回收装置,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

(6)化工行业。大力延伸产业链,以吉林石化为核心建设精细化工园区,推进园区内资源循环使用。

(7)建材行业。加强石灰石矿山的控制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干法水泥生产,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力度,鼓励实施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严格执行城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轻工行业。造纸行业要大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促进原料结构调整;化纤纺织行业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确保实现达标排放。

(三)全面推进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1、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

积极稳步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煤炭燃烧技术,推进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清洁煤燃烧工程,应积极配合工业园区的建设,实施集中供热,分阶段加速改造中小型锅炉。重点围绕燃煤电厂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生产、转换与输送效率。推进清洁煤燃烧技术,加大烟气脱硫实施力度,包括循环流化床炉内喷钙脱硫、石灰―石灰石延期脱硫等。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引进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资源,建设天然气管道,不断提高城市管道煤气的普及率,推进液化石油气的管道化供应。改进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沼气。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单一的煤电结构,积极利用天然气发电。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节水工程。将城市节水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水的供求平衡。优化城市结构,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改变城市消费观念,降低人均生活用水消费量。科学合理制定水价,利用经济杠杆节约用水。

(2)再生水回用。新建污水处理厂,根据用户及运行成本建设再生水设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没有开展中水回用的要求加快回用设施建设,开展中水回用的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大力推广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宾馆等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提高农业中水灌溉面积,在人工草地、林场推广中水灌溉。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的同时,增加企业中水利用比例,重点用于锅炉用水、原料水、产品处理、清洗用水、冷却、空调用水等。新建的居民小区,鼓励开发分质供水系统,分别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生活饮用水和生活杂用水,并鼓励已建居民小区建设中水系统。大力推广市政设施中水回用系统,用于城市绿地喷洒和景观用水。

3、废旧资源的循环与回用

(1)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煤灰垃圾产生量。提高半成品供应量,鼓励净菜上市。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使用生活用品,少用一次性物品。建立垃圾的分类回收体系,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

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合理分布设置大型分拣中心,对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加以细化分类、初步加工与打包,定向送往对口的综合利用企业。所有分拣中心都应与对口企业建立起科学、稳定的供销渠道。

(2)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以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电脑及电子废弃物、废金属及包装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健全废纸回收利用网络,成立股份制公司或联合体,开展废纸的收集与再利用。将废纸回收和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社区力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的管理,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建立与现代大规模汽车生产相适应的汽车回收和拆解体系,并与其它地区形成网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建立报废零配件的处理、销售体系,适当提高报废汽车的收购价。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再生零配件进行分类处理。

电子类产品的回收利用。开展废家电回收利用、资源化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未来大量家电废弃问题。制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有关规定,建立区域性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市场和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

废旧塑料制品回收。通过价格和政策引导,对废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加强联合与合作,拓宽具有我省特色的多元化塑料制品回收渠道。开辟利用废旧塑料生产井座、井盖及汽油等资源化途径,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的分类指导。

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电池、荧光灯、医疗垃圾等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废旧电池回收为起点,完善废旧电池的收集网络,建立废旧电池处理厂,动员全社会加快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4、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

(1)发展高效木材加工业,提高木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木材加工机械数控化工程,培育一批大型精细木工机械科研、生产基地,提高木材加工机械数控化比例。推广普及现代化采伐、集运和生产方式,鼓励充分利用枝桠材,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扩大利用人工林、速生林,充分利用木材生产加工的剩余物、次小薪材等资源。

(2)推行木材保护技术,延长木制品使用期限。鼓励对木材进行防腐、防虫(蚁)、防霉、干燥、阻燃、改性等保护处理,实施木材保护工程。重点做好建筑木结构,木质门窗、地板、园林景观,铁路木轨枕和采矿坑木,木质渔船,农用木支架等木材保护处理,提高木材保护处理比例,改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期限。

(3)建立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机制,实现木材资源循环利用。规范废旧木材的回收渠道,建立废旧木材和废旧木制品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培育木材旧货市场,开展废旧木材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试点,实施废旧木材再生利用产业化工程,重点做好建筑木料、废旧木家具、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回收使用和再生利用。

(4)发展木材代用,优化木材消费结构。提倡、鼓励生产和使用木材代用品,优先采用经济耐用、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木材代用材料及其制品,减少木材的不合理消费。积极发展人造板以及农作物剩余物等资源加工产品替代木材产品,实施环保型代木工程。在城乡建设中,优先选用可循环使用的非木质材料,推广使钢、脚手架等非木质施工器材;在包装、运输业继续推广塑料、金属等非木质包装和木塑复合包装。限制以天然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生产和使用,限制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品的过度木质包装行为。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各级政府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2.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由省发改革委会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要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循环经济理念的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要组织开展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编写消费行为导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1.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吉林省财政、发改委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扩大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

2.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供气体制和供气价格改革力度,建立燃汽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

3.我省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争取国家的更多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制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申请银行信贷和国家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市场机制的运行,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

(三)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1.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全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2.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3.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四)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由吉林省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7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量是非常大的。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紧缺的挑战,我国亦是如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是人们及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城市化的建设中,水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循环利用水资源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1、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水是生物起源的发祥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是维持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及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匾乏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不断膨胀阶段,据统计,世界人口在进入90年代后每年的增加的人口虽已降到8100万以下,但并未缓解总人口的增长势头,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水资源供给形势非常严峻,而由此引发的水资源的争夺将可能直接导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因此,如何解决水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关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己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的水资源和充足的水环境容量,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扩张,使得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量已经逼近水资源的可供给量,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维护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对水资源的线性利用模式变为闭合的循环使用模式,增加水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使用强度,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通过各个环节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匾乏的问题,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水循环经济是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

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1)经过简单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2)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时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3)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雨水的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回用)、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综合利用等几类。

2、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根据各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调配,最终实现水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我国水资源“南富北贫”的特点,为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节提供了可能,通过全国范围的跨流域调水,重新合理配置水资源,有利于缓解与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的问题。为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科学确定调水量,研究工程配套、筹资方案,建设管理体制、水价政策和运营模式等。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由南北调配与东西互济,可以基本改变我国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从总体上缓解我国的水危机。而对于调入水资源地区来讲,跨流域调水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以节水为基础,这是进行地区间水资源再分配的基本原则。

3、城市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水资源循环利用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不是经过一次性的使用便排向自然界,而是将不同生产环节中排出的水,直接或经过简单处理后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新水的用量。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5%以上,而我国除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外,大部分城市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为30%-50%,有的城市甚至更低。现在一些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正在加大重复用水的研究和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经过一些对水质污染不很严重的环节的排出水,污染程度较轻,不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工艺处理即可投入再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回用中水主要用于冲厕、浇灌花草、清洁道理、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需求。中水回用有赖于技术和工艺的改进,通过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可以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从而可以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三、加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

建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规定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要求的水资源制度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在立法时要明确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作为目标;从法律角度规定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通过设置合理的管理执法体系保证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的严格执行,以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完善水价收费标准

针对我国城市水价不能反映城市水资源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城市水价构成,改变水资源费的征收方式,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纳入供水成本,让水价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水资源的资源性和稀缺性,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城市用水主体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在实践中供水企业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来源的不同对不同的水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不同水质不同价格的“区别水价”机制。对高品质的饮用水可以实行高价位,对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回用标准的中水实行相比较饮用水较低的价格。

3、逐渐实现清洁生产模式,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措施,是坚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双赢策略。这既是对传统污染治理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譬如,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可在家里使用节水容器来减少水的浪费,或尽可能多次重复使用,例如用洗菜或洗衣服之后的水冲厕所等方式加大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从而起到过程中控制水的使用量;对工业用水,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行业、各流程之间的水循环利用组合形式,如可用生产产生的中水进行设备冷却,然后再用于道路除尘等。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如下图:

4、转变城市供排水规划理念

要保证城市水资源规划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就要转变城市规划理念,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融入城市水资源规划理念中。实现城市水资源规划不仅仅为城市供水用水排水服务,还要为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合理的城市水资源规划体系。

结束语

总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徐丽.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才智,2009,14:38.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8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9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的减物质化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均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已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高炉采用喷废弃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理念,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能源资源不足、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二、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到不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资源产业各具特色,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本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鹤壁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特征。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源与生态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近年来,鹤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标准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鹤壁市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即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为先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效益为中心,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即依托老区大力发展煤、电、水泥、金属镁等产业,建立资源型产业基地;依托两县大力发展种、养、加工循环产业链,建立优质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环保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五大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依据总体思路,以全社会的循环为目标,以产业延伸、互补、配套为主线,从城市、产业、行业、园区到企业不同层面,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框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初步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资源生态型转变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增强经济实力、提升产业档次上来。在具体实践中,鹤壁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围绕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全力构建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产业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篇10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问题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8年对水资源评价进行了专门的界定,认为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资源的来源、质量、数量和范围等相关方面进行确定,以此来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和可开发的可能性。我国在《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水资源学中对水资源评价也进行了专门的界定,认为水资源评价是指按照水资源的自然领域和地域对水资源的质量、时空分布、数量和开发利用等相关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估,这是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水资源的依据。

从国际和我国对水资源评价的概念界定来看,水资源评价的实质是为了有效地开发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使其能够服务于整个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实际工作。当前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进行水资源评价时为了能够对水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大,水资源评价面临着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挑战,因此,对水资源的评价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的增长。

1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在国外水资源评价最先开始于19世界的末期,当时的评价主要是相对简单的工作,主要做水量统计和水文观测等方面的工作。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长,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和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水资源污染和不断退化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觉醒,对水资源的认识不断提升,人类逐渐认识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水资源评价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性的工作,正在逐渐地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在针对一些国家开展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这项手册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水资源评价方面基本走向一致,此手册的出台有利于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对《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进行了新的修订,出版了《水资源评价――国家能力评估手册》,联合国要求世界各国要对淡水进行评价。

与国外相比,我国水资源评价起步较晚,由于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影响,我国水资源评价理论和相关工作发展比较快。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大河进行河流径流量的相关统计工作,当时的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到20世纪80年代,根据当时对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实际需要,当时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水资源的评价工作,当时主要借鉴了美国提出和采用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了进一步发展,包括提出了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等,最后形成了《中国水资源初评价》和《中国水资源评价》等成果,[1]初步摸清了我国水资源的家底。

2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的迅速扩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作为人类必须的物质条件不容忽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呈现出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重要载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水资源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时期治水的要求,在水资源评价上有了新的突破,为水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水资源评价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结果会影响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2.1评价对象单一、缺乏系统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的迅速扩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作为人类必须的物质条件不容忽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呈现出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重要载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水资源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对水资源评价中常常是对单个的河流或者湖泊进行相关的数据测量,没有站在整体性的视角上来进行系统性的测量分析。常常是只重视了对大江大河的评价,对于那些小的河流和湖泊常常不去理睬,水资源评价不全面、不科学。对水资源的评价不应该只是注重对大江大河的评价,常常忽视那些地域性的很小的河流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同时,在评价对象上一般只是限于地表径流量的评价,而我国只是根据当地的产水量作为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对象,忽视了对于处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土壤中含水量的评价,这部分水资源对农业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呈现,这部分水资源会得到重视。

2.2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没有形成整体性的评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水资源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时期治水的要求,在水资源评价上有了新的突破,为水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循环的规律表现为明显的二元特征,一是水资源的自然形成、运动和演化规律,二是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中形成的取水、输水、用水、耗水、排水的循环规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涨。[2]在对水资源的评价上,国内国外通常采用的是经典还原论和经验论作为基础,对水资源的循环常常只重视了个别领域的评价,比如说只是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进行评价或者只是对水资源的社会循环进行评价,没能够站在整体性的视角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之间相关依赖关系评价存在不足,不能够更好地反正水资源的循环效果。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没有形成整体性的评价。

2.3水资源的评价欠缺动态性水资源评价的实质是为了有效地开发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使其能够服务于整个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实际工作。当前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进行水资源评价时为了能够对水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开发和利用。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地表水体的开发和重塑、局部微地貌的改变、土地覆盖的改变以及人为建筑物的修建全面改造了下垫面,进而影响了水循环过程和下垫面的各类水文特征。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使下垫面发生渐变和突变,这种变化给水资源评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水资源评价面临困难。国内外对水资源的评价常常是仅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的下垫面,却忽视了这一时期下垫面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的科学评价,目前,对水资源的评价工作还比较局限,缺乏动态性的评价视野。

3水资源评价中面临问题的应对之策

水资源评价是指按照水资源的自然领域和地域对水资源的质量、时空分布、数量和开发利用等相关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估,这是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水资源的依据。当前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进行水资源评价时为了能够对水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开发和利用。

3.1评价对象应该拓展到水资源的通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水资源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对水资源评价中常常是对单个的河流或者湖泊进行相关的数据测量,没有站在整体性的视角上来进行系统性的测量分析。常常是只重视了对大江大河的评价,对于那些小的河流和湖泊常常不去理睬,水资源评价不全面、不科学。在评价对象上一般只是限于地表径流量的评价,而我国只是根据当地的产水量作为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对象,忽视了对于处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土壤中含水量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够从整体上反正对水资源的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也不会合理。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评价对象单一的评价模式,需要站在系统性的角度对水资源的通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应该把土壤中的含水量也纳入到评价的对象中来。对水资源通量的评价可以区分为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生态保护有效的水分和无效的水分,对这些水分要从可利用性、可控性、可再生性、含水量等相关方面进行评价。

3.2需要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统一进行评价在对水资源的评价上,国内国外通常采用的是经典还原论和经验论作为基础,对水资源的循环常常只重视了个别领域的评价,比如说只是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进行评价或者只是对水资源的社会循环进行评价,没能够站在整体性的视角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之间相关依赖关系评价存在不足,不能够更好地反正水资源的循环效果。这种不整体、系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够正确地反应水资源的整体特性,只能反应个别领域的某些特性,不能更好地制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因此,在水资源评价中需要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统一起来来进行评价,不仅要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进行单个的评价,还需要对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等相关方面进行整体性的评价。

3.3需要采用动态评价的方法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使下垫面发生渐变和突变,这种变化给水资源评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水资源评价面临困难。国内外对水资源的评价常常是仅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的下垫面,却忽视了这一时期下垫面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的科学评价,目前,对水资源的评价工作还比较局限,缺乏动态性的评价视野。因此,对水资源的评价需要采用动态的评价方法。对水资源的评价不能只重视单个时期的特定评价,对水资源的参变量也需要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出来的最后结果才能逼近水资源的真值。

参考文献:

[1]王浩,仇亚琴,贾仰文.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271-276.

[2]王浩,仇亚琴,贾仰文.浅析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J].水利发展研究,2010,(8):9-11.